新高考下的课堂教学

2024-07-31

新高考下的课堂教学(通用5篇)

新高考下的课堂教学 篇1

新高考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高中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不只是因为学生语文基础的考验和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因为高中语文是最接近高考的一个学科,面临着高考的考验和检测。因此高中语文就变成了迎接高考的重要环节,不论是学习气氛还是学习方式都要适当的进行调整。教育体制日新月异,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学模式,发现和探求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语文教学,使其满足新课改要求,更好的教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

一、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利于教育改革创新理念的实践

教育体制改革最基本的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语文学科作为教育体制改革下的重要产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行必要的改革,可以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好地渗透教育体制改革的.理念,优化语文教学,使教学更有意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改革有利于实践教育改革创新理念的全面落实。

2.利于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意识和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探索知识。长此以往可以锻炼并增强学生语文阅读、语文知识学习、语文习作能力,这对于提升学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有很大帮助。

3.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提升

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堂讲授方式十分单调、缺乏创新意识,那么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主动性就将明显降低。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是照着书本,一味的讲述理论知识。但是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就应该适当的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现阶段我国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多,但是都没能和实践教学相联系,所以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1.改进阅读方式,合作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章阅读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基础的一步。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阅读文章,掌握文章重要信息,应当从教育体制改革理念出发来改进阅读方式,促进学生合作阅读,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合作阅读,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如此可以使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文章,也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学习时,教师在教学伊始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与文章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受到感染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合作阅读,并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文章提出困惑或问题。在此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解答问题,如此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

2.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技巧

从教育体制改革理念出发,运用自主合作探索模式来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应该注意创新教学方法,有技巧地展开语文教学。因为,采用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生动形象的表达语文知识,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基于自主合作探索模式的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创新,是以新课改要求为基准,运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教学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加之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可以使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思考与探索知识,使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进行评价工作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要求课堂呈现出自主、合作的优势,而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评价也是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的过程,对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激发将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中,学生在探究以后也可以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出,这时学生对于探究的问题印象也会更为深刻。所以在此种前提下,教师也应该相应地建立起展示平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更为丰富的手段对学习方式进行展现,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发挥潜能也将起到重要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将更为真实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实现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也将奠定良好基础。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所取得的成绩也越来越明显。从新课改角度来讲,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素质、增强能力。对此,我们应对高中语文教学进行科学改革和教学制度的完善,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意识和兴趣,使学生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探究知识。

新高考下的课堂教学 篇2

一、高中“走班制教学”

“走班制教学”是指班级中的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 选择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新高考下的同学根据自身的特点与需要, 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而在不同教学班之间奔走, 这现象称作“走班”。新高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别,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自身特点, 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选考科目。一方面学生自己能获得最好的培养, 另一方面能取得教育教学的最好效果。[1,2]

高中“走班制教学”特点如下。

(一) 教学班级不固定

高中“走班制教学”打破了以往固定班级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由于选择了相同的课程而汇集在一个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有机会一起学习与交流, 丰富了同学们互相认识, 接触的学生比固定班级大大的增加。[3]随着课程的结束, 同学需要从一个教室到另外一个教室进行学习,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意识。下一节要去学习哪一门课?在哪一个教室?通过一些自我回答, 让学生很快能为下一节课准备。相对固定班级, 学生不舍得离开教室, 表面上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 但是对于学生是相当疲惫的一个过程, 影响了学习效率。“走班”让同学们通过下课短短的几分钟, 放松了大脑, 更利于下一节课的学习, 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质就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其本身具有以人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 人人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吸引力。[4]

(二) 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在高中“走班制教学”, 学生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选考科目。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 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需要, 合理安排选择什么样的课程, 合理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每个人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课表。在以往传统固定班级授课情况下, 学生们等待着接受老师传播知识, 心理的准备情况不一样。在“走班制教学”下, 学生为下一节课的到来做准备, 绝大部分学生都准备好了上课, 学生学习的心态会更好。同时, 在课程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权,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 “固定老师的教室”到“固定教室的老师”的转变

在高中“走班制教学”下, 老师们在固定的教室里面上课, 能让老师有时间在课前充分准备自己下一节所需要讲解的内容。从教学课件、教学形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有利于学生充分学习, 课堂减少时间的浪费。学生的学科氛围在无意识中形成。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

二、高中“走班制教学”的建议

高中“走班制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在选择适合自己的选考科目之后,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走班制”保证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权, 符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此同时, 高中“走班制教学”让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和成长。高中教师向学生提供擅长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形成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教师能够看到学生各自的特点, 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 让学生对世界万物始终保持一颗好学的心。[5]

(一) 学生选课

学生需要在任课老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选课需要专业的指导老师, 必须对每一位学生都有了解。选课指导老师需要跟同学介绍清楚课程的方方面面。对于选课的学习, 能够给学生一段时间适应期, 可以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有计划为将来更好地发展而选择适合的课程。

(二) 班级管理

在高中“走班制教学”中, 每个教师都是不可替代的, 高中教师课堂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高中教师负责起自己所教的教学班。[6]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班的所有学生, 促进师生交流, 加强课堂管理, 提高教学效率。在高中“走班制教学”中, 每个学生都是不可替代的, 需要引导学生管理自主化。学生最了解学生的情况, 可以实现学生对学生的自主管理。

(三) 师资保障

在高中“走班制教学”中, 根据需求来配置师资。在“走班制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中心”的课堂教学思想, 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课程的自主选择权。同时对高中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 才能在教学中进步与发展, 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高中教师既要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也要有增强同学学术和探究性能力的能力。学生可在高中老师的指导下, 变兴趣为特长, 钻研一些课题, 为今后独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打下科研的基础。对高中教师而言, 也是一种挑战。高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科研水平, 来培养优秀的学生。

三、高中“走班制教学”的不足

新高考下的高中“走班制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处于起步的阶段。现在的高中“走班制教学”, 严格意义来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走班”, 教学上还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选择变得更多, 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还是处于一个没有认清自己的情况下进行的选课。很多同学会出现选课之后厌倦上课的想法。在新高考调整的过程中, 总有一些学生出现不情愿的现象, 让学生接受这种新的教育培养模式, 需要指出其中的优点与缺点, 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喜欢上学习。[7]大部分学校开展的“走班制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各层次学生的差距, 学校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关注, 尤其是最低和最高层次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开导。[1]

总之, 教师要积极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高中“走班制教学”让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和成长。高中教师向学生提供擅长的教学方法与技能, 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教师能够看到学生各自的特点, 然后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 让学生对世界万物始终保持一颗好学的心。

摘要:2017年, 浙江开始新高考, 高中“走班制教学”成为了新高考改革下的新形势。高中“走班制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新高考下实行的走班制教学, 需要准确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在新高考下, 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选课走班制教学存在问题。

关键词:高考改革,走班制教学,高中教学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宋立坤.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记青岛九中化学选修走班试验[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吴金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 2008.

[4]董丽丽、周圣山、解维轩.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证研究[J].教学论坛, 2007, (2) .

[5]潘永庆、崔秀梅.教学组织形式的一次重大改革—关于“走班”教学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6) .

[6]向纯.从可能走向现实——论“走班制”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价值实现中的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25) .

新高考下的课堂教学 篇3

一、 猜测词义题目类型

1.对考纲内熟词新义的猜测

I had first known she was wrong, that her anxiety had clouded her judgment. (04全国卷)

“cloud” means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代词的猜测

The chances opened up by trade are vast, she argues, but free markets need the correcting force of politics to keep them in check.(06全国卷)

“them” refers to “________________.”

3.对句义的猜测

The biggest finding in brain research in the last ten years is that the brain at any age is highly plastic. If you ask your brain to learn, it will learn.(07四川卷)

By saying “the brain at any age is highly plastic”, the writer means the brain can be _____.

A. used B. mastered C. developed D. researched

4.对考纲外生词的猜测

Many United Nations employees are polyglots: Mr. Jim, for example, speaks five languages fluently.

“polyglot”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_____.”

二、 常见的猜测词义题设问方式

1.The underlined word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word…? (07上海卷)

2.We can learn from the underlined part… that…(06辽宁卷)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s it is used in the text?(03全国卷)

4.By saying…, the author means to say that…(07 四川卷)

5.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implies/ refers to/ means …

三、 解题策略

策略一:根据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是指一般人通过生活实践而学会的知识,而有些猜测词义题我们就可以根据生活中所积累的常识来做题。例如:

1.Birds fly with their wings, and they pick up their foods, and then eat them with their beaks and they use their claws for tearing, seizing, pulling or holding objects.

“beak” here means ______________.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鸟用翅膀飞翔,用喙来叼起食物,并且吃掉食物。所以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猜测出来“beak”指的是鸟的嘴巴,也就是喙。

策略二:根据逻辑联系

逻辑联系包括:定义关系,对比关系,因果关系,类比关系,同位语关系等等。

1.Mr. Smith loves to talk, and his wife is similarly loquacious.

这个题目属于同义关系,由句中的词“similarly”(类似地)可得知。又有前文的关键短语“love to talk”,得知“loquacious”应该是和“love to talk”具有相近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loquacious”指的是爱说话的意思。常见表示同义关系的信号词: and ,or ,such as, like,for example, for instance等。

2.It will be very hard but also very brittle——that is, it will break easily.

3.The herdsman, who looks after sheep, earns about 650yuan a year.

4.A calendar is a list of the days, weeks, months of a particular year.

5.We are on the night shift ——from midnight to 8 a.m.——this week.

这几个题目是属于定义或释义关系。第2题中,有个关键的短语“that is”(也就是说)。可得知“brittle”的意思就是“that is ”后面的句子“it will break easily”,就是易碎的。第3题中,有一个定语从句“who looks after sheep”,这也就告诉我们“herdsman”的意思是牧羊人。第4题中,有个关键词“is”(是)。所以后面的短语“a list of the days, weeks, months of a particular year”也就是“calendar”的意思,日历。第5题中有两个破折号,这是对“night shift”意思的解释,所以它的意思就是“from midnight to 8 a.m.”,夜班。常见表示定义或释义关系的信号词:定语从句,同位语,冒号,破折号, is,or,that is (to say), in other words,be called,be known as, be defined as等。

策略三: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有时候在一个单独的句子中很难猜测出一个生词的意思,但如果我们把这个句子同它的前后几个句子联系起来就能够轻松而准确地猜测出这个词的意义来。如:

1.Jane is usually prompt.

A.late B.on time C.pleased

单从这一个句子我们很难猜测出“prompt”的意思。但如果再给它一些信息,就能够明确一点。如:Jane is usually prompt for her classes.这个句子得到的信息比第一个句子要丰富一些,但还是不够,于是就有了第三个句子:

Jane is usually prompt for all her classes,but she arrived in the middle of her first class.

由这个句子我们就能够准确地猜测出来“prompt”的意思是准时的,所以答案选C。这个策略就要求学会看文章时,不能够一个句一个句子独立开来看而要结合相关的几个句子甚至是一个段落,来得出作者要表达的准确意思,从而能够准确地猜测出某个生词的意思。

结束语

猜测词义的能力不仅在考试时很重要,就连我们平时阅读英语文章时也很用。有些学生在读英语文章时,一碰到生词就去查词典。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在平时阅读时就会特别地去注意那些不认识的词,这样就会减慢了阅读速度。而我们要求学生对于那些不影响阅读的生词要选择忽略,而不是逐个去查词典。如果长期依赖词典,在考试的过程会因没有词典而产生心理恐惧,从而对作题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培养学生们能根据语境去猜测生词的意思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英语)》,2008年12月.

[2]《英语单词构词法研究》.

新高考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篇4

2016年全国25个省份将采用统一命题的全国新课标卷,这对我们的备考和授课工作是一大挑战。那么,全国卷对于湖北卷而言有哪些不同呢?

一、减少记忆型题目

高考全国卷取消了对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名著导读的考察,在给学生减少记忆负担的同时也给学生们的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降低选文的学术性,着重考察理解能力

全国卷降低了论述文的学术性,选取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四年的全国新课标卷选用的文言文皆为较简单的人物传记,而不是文言抒情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体裁皆为小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使得整张试卷看起来能让学生更加轻松。

但是,从题目的设置上看,提高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要求:(1)近两年的名句默写皆为理解性默写,仅靠单纯的背诵而不理解文章内容是无法在这一题型上稳操胜券的。(2)小说阅读重点考察对文章内容、人物形象、文章主旨、写作意图的理解。(3)文言文阅读试题不再是必考实词和虚词,更多的题目设置来考察对人物形象和文章内容的理解。2015年的文言文选择题甚至没有涉及到实词和虚词,而是考察人物形象、文章内容、文化常识(其中就问到太子这个称呼能否用来称皇帝的其他儿子。)(4)实用类文本阅读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信息、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提高对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要求

在20分的语言文字运用题中,传统的成语、病句题只占6分,另外的14分皆为比较灵活的选句填空、写句填空、句子排序、图文转换。这要求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而非死记硬背。

四、写作题材贴近生活,考察思考能力

近四年的高考的作文题皆为材料作文题,而且都是贴近生活的热点材料。例如今年的材料就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据说这个新闻原型还是武汉的一个小伙子。这些材料作文的特点就是不容易偏题,但很容易考察学生实际写作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阐释观点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其表达的观点中就可以看出学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对于这些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有哪些改变,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加有效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一纲多本,开门教学

25个省份,语文课本版本多样,但试卷是统一的,所以语文教学要打开门,不能固守教材,不能关在课本中,就看几篇课文,而是要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课文简上,关键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例如:学余秋雨的《都江堰》,不仅仅是学《都江堰》,还可以用理解都江堰的方法来理解《道士塔》和《阳关雪》,理解了《道士塔》和《阳关雪》,我们就理解了什么是文化散文,再来看余秋雨的其他文章,就都容易理解了。我们要通过课文给学生开一扇窗,通向更广阔的文学世界,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很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二、丰富素材,拓展外延

我们的很多课文都是文学经典,利用这些经典为突破口,拓展教材外延,我们可以大大地开拓学生的视野。《离骚》是一篇很难理解的抒情诗,一直都是学生们理解的难点。但是如果先给学生们看《百家讲坛》中的《端午时节话屈原》这个节目,再抛出一个问题:据你考证,《离骚》大概写于什么时候?让学生们去猜测推理,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离骚》的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对屈原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更能够让学生理解《离骚》中屈原的深切情感。最重要的是,爱国诗人屈原的形象能够深入人心,某些民族情感能够得以传承,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次陶冶。上《林黛玉进贾府》时,我们鼓励学生看《红楼梦》,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们推荐学生看《水浒传》,上《合欢树》时,我们介绍学生看《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些经典的著作都能渐渐牵引着学生步入文学的殿堂,去淘汲,去欣赏,从而被改变,被淬炼。

三、旁批经典,多样写作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以鉴赏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先学会读,再学会写。不仅仅是读,还要思考,还要鉴别,还要欣赏。我常在班上给时间学生读书、写旁批。学会写旁批也是一种技能。我让学生从脂砚斋评《红楼》,金圣叹评《水浒》,毛宗岗评《三国》等著名点评本的例子中寻找旁批的方法,然后再自己尝试点评名作名篇,对于优秀的点评,我也加以修改和展示。这既开拓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谓

一举三得。所以阅读课外作品写旁批的做法,我认为大有必要坚持下去。

训练写作能力途径的绝不仅仅是写作文、写周记。教师可以开拓思维,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例如,在学习诗经名篇《氓》时,可以让学生用韵文来改写《氓》,网上有学生写得很有意思:小伙当年笑嘻嘻,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借此找我谈婚事。送你渡过淇河去,一别顿丘两依依。不是我要拖日子,你无媒人背礼仪。请你不要生真气,许你秋天作婚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时,我让学生原创古典诗词,进行评比,办出展板,放在教学楼前展览,引起了高一高二学生的广泛关注。学习《中国现代诗歌散文》这一本选修课本时,我又让学生自己创作现代诗歌,并装订成册,同学们说这是高中生活最珍贵的纪念。这些写作练习看上去不是高考作文模式,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抒情、叙事、炼字能力。对他们的考场作文写作也大有裨益。

四、提炼方法,合作探究

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也许比课文的分析更有意义。比如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观,就是一种授之以渔的好办法。了解“世界中心观”,同学们就能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中心观,同学们就能做到感同身受;了解读者中心观,同学们就敢于跳出作品进行再创造;了解文本中心观,同学们就能自觉进行文本细读。再比如,讲授理解小说主旨的五个角度:人物、情节、结局、环境、关键句。就能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究小说的主题,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探究的小说主题比我们预设的答案要丰富得多。

五、创新思维,开展活动

对于这一点,我们周围有很多老师做得很不错,她们善于创新,思维开阔,常常能在学生中开展生动有趣的语文活动。比如石珊珊老师在上《劝学》时,就让学生自编自导课本剧,胡定仙老师在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时,让学生为梁启超的讲演办海报。为了让学生学会议论的生动和充实,我们年级许多老师都在班上举办了辩论赛。这些语文活动寓教于乐,更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新高考下的课堂教学 篇5

1 河南省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本文以河南3所本科高校(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2009级和2010级非英语专业的307名学生为对象,对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有关教与学的方式调查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依次是:传统的教学手段、网络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教师课件教学以及电子邮件的使用。93.8%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目前学校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91.7%的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喜欢网络教学和课堂授课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非英语专业只有68.8%的学生认为老师经常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找英语学习资源。此外,81.3%非英语专业学生表示并非经常通过电子邮件和同学、老师探讨英语学习。调查结果说明,目前的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在多媒体教室利用网络教学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源的机会很少,但大部分学生向往网络教学环境。

有关现代科技在教学中的作用方面的调查表现突出的依次为:现代科技提高学习效率、兴趣、主动性、成就感以及对计算机网络的利用。85.4%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现代科技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75.0%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认为在现代科技辅助英语教学条件下,我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83.3%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不认为我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入我院的图书馆查找英语学习资料,72.9%非英语专业学生并不认为我能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时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学生普遍肯定现代科技辅助教学的积极作用,但并未充分利用这些工具。通过座谈了解到主要原因是:(1)无紧迫感和学习氛围;(2)没有足够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可供使用;(3)专业课程设置重,没有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

在有关设备及满意度方面问卷表现突出的依次为:85.4%非英语专业学生不认同我很满意学院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设施;75.0%不认同我校设有专门的自主学习室,同学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现代科技辅助学习软件自主学习72.9%不认同我校网络学习资源丰富,网络教学形式多样68.8%不认同我很满意学院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设施;66.7%不认同我校有完备的网络设施供同学们学习使用。这说明在现代科技设备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大。没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场所,网络资源贫乏等因素会极大地影响学生获取更多的资源,降低学习成效。

2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有专业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正如上文调查结果显示,封闭的教学内容、落后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形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严重。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它们是由不同方面的元素共同作用造成的,也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产生的。

2.1 教学管理

从宏观上讲,全国缺乏统一、科学的英语教学管理体系。由于全国中学英语教学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英语成绩在所有学科入学成绩中的分值差距最大,而大多数英语教学班却按照专业分班设置,这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课程的安排、教材的使用千篇一律,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

从微观上讲,有个别高校缺乏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艰巨性的认识,缺乏对规模增长与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相挂钩的计划性。

2.2 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过分强调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语言能力的培养。旧的英语教学大纲过度强调阅读,“阅读领先”成为大纲的指导思想,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应试教育色彩浓厚。

2.3 教学模式与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师的认识中根深蒂固,致使课堂教学还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教师由于课堂任务过多往往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纯地讲授。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持续高效的信息沟通,学生缺乏真正的语言体验。

此外,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高校扩招,班级大了,除了扭转学生的学习观念外,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做支持。需要有广播、录音、投影、电视、录像、多媒体、互联网等设备,需要课件开发,等等,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而目前,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高校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还得在原始的、简陋的条件下进行教学。这样,大学英语改革的步伐就会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

2.4 大学英语师资

教师是大学英语改革的直接执行者。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教师的发展规模相对滞后于学生的发展规模,导致教师长期在第一线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自身的进修、学习和科研问题,对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非常不利。

2.5 大学英语考核手段单一

目前,英语教学考核测试手段单一。英语四、六级考试是衡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四、六级考试导向不完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要,不能准确地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某些负面影响。体现在片面注重结果考核,考核方式不太科学。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基本上以期末考核为主,毕业时将四、六级考试结果与毕业证或学位证挂钩,加上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英语等级考试成绩,所以高校就围绕着考试来授课,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长期培养。

3 机考下的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3.1 加强听、说训练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中,听力和口语不断受到重视,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在新的机考题型中,与听力相关的分值比重大大增加。第一部分视听理解,占25%的分值;第二部分视听综合,占40%的分值。两项共占65%,超过半数。加强听力教学,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成了大学英语教学刻不容缓的任务。

奥莫莱(O'Malley)和查莫特(Chamot)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听力策略中的元认知和认知策略。其中元认知策略包括预先练习,定向注意,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认知策略包括重复、归纳、演绎推理、记笔记、利用关键词等。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适于提高我国大学生听力水平的方法:其一,听力训练开始之前,要进行“热身”。现在国内常用的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每个单元都会有相关的主题。那么,教师在进行听力训练之前要对该主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包括文化背景和新单词或词组等。这就相当于在学生中构建一个基本的图式,会对学生理解听力内容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其二,听力训练通常通过回答相关问题来检验听力效果。因此,要给学生时间,在听相关材料之前,对测试题目进行浏览。这一过程能使学生抓住暗示文章内容和相关问题的关键词,使听力过程更有针对性

除了对听力测试的加强之外,口语测试也首次进入与笔试同时进行。在机考中,第二部分视听综合的测试就包含了句子跟读,这可谓是四、六级考试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将四、六级考试塑造为一个更全面,更权威的英语能力测试的重要一步。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口,并在班级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大家敢于、乐于开口讲英语。具体可以通过强制性的口语练习和作业,如英语对话,短剧和演讲等,以及自发奖励性质的课堂趣味活动,如英语游戏,英语歌曲演唱等,来达到这一目的。其次,以每一个教学单元的主题为依据,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英语口语惯用表达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以利于其口语交流。最后,在学生敢于说,会说的基础上,要纠正学生在口语中的错误。虽然教学采取的是鼓励性质的方法,但是对于学生的错误,特别是语音语调方面的错误,不能姑息。语音语调可以说是英语口语的第一印象,第一把标尺,绝对不能忽视。河南省学生不少受到方言影响,此外,还有教师错误发音的影响,发音不标准,语调不准确。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的语音过关,之后要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也就是跟读练习,来纠正这一错误。在此,要特别指出,在进行语音语调的练习时,要点明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差别。英语的情况比较特殊,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语音,尤其是语调,差别比较大,但两种语音都是正确标准的。目前,传统的四六级考试以英音为主,而在四六级网考中,既有英音又有美音,所以,要让学生适应两种语音,并且择一从之。只有明确了自己发音取向,练习才更有目的性,也更有效率,更有成效。

3.2 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集中在一、二年级。不少学生反应,没有英语课程之后,学习英语的动力更小,不少同学都是在毕业之前,迫于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临时抱佛脚,痛苦不堪,且效果不佳。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提高大二英语四级的通过率,也就是加强大一和大二的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目前,部分学校试行分级教学,效果良好。分级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也使其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满足,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当然,这一教学方式还在进一步探索完善中。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可以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不断推广,直至普及。

然后,加强大学英语高级拓展课程的建设。为了提高四、六级通过率,并帮助部分学生完成考研和出国的愿望,可以在三四年级开设高级英语,高级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读、英语写作和英汉翻译等应用型英语技能训练课等作为外围选修课程的综合课程体系,并完善学分管理制度。通过这些选修课,不仅督促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继续学习英语,帮助其通过四、六级,还能帮助部分优等生和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不断提高英语水平,有助于其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就业。

3.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短暂而又宝贵的,教师应集中精力讲授重点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在目前的四、六级考试中,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机考,都注重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并且这种结合日益紧密。在机考中,听力材料大都取材于英语新闻广播节目,如VOA,BBC,CNN等,而内容则涉及生活的个个方面,教育,科技,健康,体育,文化,旅游等。在课堂上很难面面俱到,因此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也是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的重要方面。

4 结束语

在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河南省理工高校的实际,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建立起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稳步提高,能够顺利通过机考模式下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体系,以期建立起以大学英语课程为基础的,以高年级拓展课程为补充的复合课程体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必由之路。

摘要:在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对河南省理工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调查,找出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从认知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探讨四、六级机考模式下学校如何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四、六级,机考,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6.

[2]Chandler P.Sweller.Cognitive Load Theory and the Format of Instruction[J].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1991(8):293-332.

[3]黄敏,覃朝献.全国大学英语网络考试考生情况调查——以 适应性为研究视角[J].外语界,2009,5(5):92-98.

[4]钟岚.英语听力元认知意识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2007,4(2): 52-57.

[5]沈梅英,刘春霞,干科安.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外听力自 主学习中的应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8,25(3):330-333.

[6]张志伟.建构主义理论和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有机 结合[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6(6):235-237.

[7]罗胜杰,刘一鸣.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两大教学要素研究[J]. 外国语文,2011,2(1):135-138.

上一篇:用友常见问题下一篇:跨越种族的友情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