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论文

2024-10-16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论文(精选12篇)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是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法,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交流, 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之得到情感上的感染, 情操上的陶冶, 从而开阔视野, 启迪智慧, 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

一、在读中体验与感悟

语文教学要重视课文的朗读, 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理解文中意思, 体验其中的情境, 从读中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学《最佳路径》一文, 利用多媒体下载迪斯尼乐园的场景, 学生观赏后, 让学生读课文, 并思考讨论:后来, 连接迪斯尼乐园各景点的路径设计出来了, 但却不完全是格逻培斯设计的, 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读文, 思考, 体验了葡萄园的主人卖葡萄的情境及老太太卖葡萄的情境, 知道了葡萄园的主人是把葡萄摘下提到路边, 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着卖, 而老太太则是让买葡萄的人自己去摘。他们卖葡萄的方式是不同的, 老太太是给人自由, 任其选择, 所以老太太的葡萄是最先卖完。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老太太卖葡萄的情景, 摘录老太太卖葡萄的有关语句, 让学生反复读,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 体会到格逻培斯是受了老太太卖葡萄的启发:即格逻培斯在乐园中撒下草种, 并提前开放, 让游人先游览, 这样, 格逻培斯根据游人自由踩出的小道, 设计出了世界最佳的路径。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 明白了道理。

二、在探究学习中, 增强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让学生通过认真阅读课文,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且通过认真思考, 互动交流, 体会语句意思, 体验其中的情境, 感悟文章的内在的思想情感。如:我在教学《跳水》一文, 利用多媒体播放从水手取乐猴子到猴子追孩子, 孩子追猴子, 再到孩子追到杆顶横杆上遇险的动画让学生观看, 并要求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 说说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孩子的处境危险或情况紧急?学生通过阅读后, 纷纷说出了词语:千钧一发、惊慌失措、提心吊胆等,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学文, 提出自学要求:1.在千钧一发之际发生了什么情况?2.概括出船长的做法;3.想想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你认为这些办法好吗?4.四十秒的时间长吗?为什么觉得时间太长呢?学生有的通过认真阅读课文独立思考, 有的通过小组交流, 有的向老师请教……学生的思维展开了, 发言也积极了, 体会到了船长用枪逼着儿子往水里跳的心情, 纷纷夸船长是一个机智勇敢, 做事果断的人。同时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如, 遇到危险时, 我们应该保持冷静, 不要慌张;和别人开玩笑时, 应该有度, 不要开过头了……

三、引导敢于质疑问难

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学生身上都有一种创新潜能, 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这些宝贵的东西表现释放出来。让学生自学、自己先尝试新知, 把看懂的地方讲给别人听, 把看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和老师、同学交流、探讨, 弄清疑点, 掌握新知, 从而体味到求知的愉悦和成功的艰苦, 增强自己学习的心理要求, 充分发挥创新潜能。教学《鸟的天堂》时, 采用“自学———汇报———质疑———应用”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汇报看懂的知识, 然后进行质疑。有些学生提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对于这些疑难问题我让学生前后左右组合成自然组, 或全班打乱自由结合, 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争论来达到理解。

四、发挥激励评价, 体验自信成功

课堂的教学行为会引起学生相应的教学结果, 而对结果的教学反馈则会影响着这个学生以后的行为。如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消极的评价, 就会使学生产生失败的思想意识, 从而导致不良的结果, 压抑学生主体性发展;如果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的评价, 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强、追求成功的信心, 推动主体性的升华。教育教学的评价, 不仅在于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 更在于评出自信, 产生激励效应, 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热爱、平等、尊重的情感教育行为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 微笑的面容、激励的语言、肯定的手势、默许的眼神是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兴趣最好的方法。要注视学生间的认知差异, 设计问题有层次性, 尤其要关心学困生, 变对他们的一味指责为让他们从失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变“学会”为“会学”, 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教学《天鹅的故事》总结全文时, 教师就可激励学生:天鹅破冰成功了吗?有什么可贵的精神打动了你, 你学了课文后有收获吗?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收获:天鹅的勇敢, 天鹅的团结, 天鹅的拼搏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成功体验是增强自信心的保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学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活动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作为教师应注意发现和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让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肯定的概念, 享受成功的乐趣,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活跃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他们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性想象开始的。尽管学生的有些想象幼稚, 异想天开, 但教师要加以正确点拨、引导, 让他们的想象力插上创造的翅膀。教学《天鹅的故事》时, 让学生想象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一次次俯冲破冰的情景和一大群天鹅在老天鹅顽强勇敢破冰精神的感召下一起加入破冰的情景, 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形成想象个性, 开拓思维的空间, 使学生在思维和想象中锻炼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语文教学方式多样, 只要教师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让学生发挥个性的特长,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用之才。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论文 篇2

【摘要】十八大召开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崭新一页,同时也更加完善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必将以此为基础呈现快速的、稳定的发展。在此之前,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已经取得了跳跃式前进。就因如此,国人教育素质低下,教育效率不佳的负面现象在经济繁荣之势的对比下显得尤为突出。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为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前进的迫切需要,教育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新课程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产物,充分体现教育和谐、以人为本的理念。新课改下的教学更凸显特色老师教学,高效学生教育。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和谐

教学是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相互统一的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而这种人才培养活动贯穿了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全过程,从未断裂,甚至出现几次里程碑式的发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奴隶社会时期,孔子作为万世师表提出“有教无类”,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在民间推广,这种教学理念的盛行为今后甚至今天教育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的时间,希腊伟大的教育家苏格拉底采用“产婆术”的教学方法,即先给对方提出关于某一事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使对方陷入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可能得到关于这个事物的明确定义。这个定义能表现这个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的东西,是人人会同意的。近代中国的教育更是突破封建传统,无论在教育内容(摒弃封建八股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还是教育方式(打破原先先生的单方面教学,学生和老师互动,课堂活跃性增强)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区别。现代社会主义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更是科学技术之根。教学理念的先进性;教育方法的可适性都成为新课改之下的着重观点。

一、新课程改革含义

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已经进行多次,国家对于教育的支持度也逐年加强。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说到新课改,新课改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进行新课改呢?

封建体制对于中国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模版式教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完全以网络经济、知识经济为依托,知识的无限量增长和传播加快了社会的运转机制,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更加主动、快捷的学习,学习趣味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课堂教学引人(学生)入胜更具有意义。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方式,笔者在此认为,这种教育模式塑造的是考试型人才,并非多元型人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废材”。单一的以考试通过为目的的读书,即因为读书而读书,因为考试而读书的行为导致其思维固定,不能脱离书本,必然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被淘汰。新课改主要着重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做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当学生真正走出课堂去面对一个陌生但却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做什么的社会。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一重要文献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合。”①人并不是个体上的人,而是社会上的人人具有社会性,学生以后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两个能力,即再学习的能力与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的能力。这就像我们去学化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化学反应的结果是什么,而今天的教学不仅仅只局限于结果,甚至更加注重过程,通过实验的方式告诉学生某种物质怎么产生以及应该怎么去做。新课改在哲学上要求突破传统的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巩固以及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以及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教学的统一,创造真正的学习模式。

二、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新课改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不仅仅代表着一次实践上的教学模式的更替,更是一次伟大的尝试。关于新课改,很多教师说过:“新课改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此重要的深化改革和传统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课程目标上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以结果式教育模式为主要方式,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针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多的只是看期末考试成绩而已,对于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平时学习就不好的学生在心理上就已经开始给予一些漠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这种在课堂上只重视学生的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学,使得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从小就开始树立自己一无是处、害怕学习的消极心里。新课改下的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会渴求是学习,合作学习的高效方法。

(二)课程结构上

传统教育的单一性不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生搬硬套,也表现为学习课程上的单一。过多的强调主科与副科之分,在根本上把“高高在上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看似为副科的美术、自然、音乐„„等艺术性、自然性知识进行脱离,导致其他必备的知识严重缺乏。新课改的教学则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增强课程多元化选择。

(三)课程内容上

复杂的知识,繁琐的内容以及乏味的书本是的课程内容没有太多的趣味性和吸引学生之处,新课改要求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应该学习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趣味性教学,学习与生活、科技形成“活”的知识链。

(四)课程实施上

传统教学似乎是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即笔者在上文中提出“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而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要学”,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需要相互合作,较高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五)课程评价上

对于学习的评价似乎客观方式就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表现,但是过多的强

调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笔者认为并不合理。作为一线教师,站在讲台上不仅仅是老师的身份,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的守护者,甚至是精神上的支柱,而精神支柱往往被悲哀的扭曲为白纸上的一个红色的数字,分数高则开心甚至走起路来更能抬起头了脸上更有光了,这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一时难以改变,但分数的灵活性却可以改变努力学习但成绩并不优异学生的心里状态,适当提高他们的分数,让他们感受到努力后的回报,这种简单的投资活也许换来的是更加刻苦读书的学生。

(六)课程管理上

传统教学以固定的模式延续,主要表现为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课本,这种普遍性的广泛存在严重遏制了特殊性的发展,目前已经不再实行全国统一教材,使得各个地区、各个学校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材的订购,老师上课的灵活性行也逐渐增强,同时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以及加强了学生了学习热情和兴趣度。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于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②。他反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生活,把儿童当作知识的容器置于被动地位的倾向,提倡关注儿童的参与、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三、新课改下的教学课堂

马克思对于人的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憧憬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的,虽然是指向共产主义阶段的,但是马克思坚定的认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③。所以不同历史阶段应当理解为人的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逐步实现的过程。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笔者认为,中国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新课改之后,可以说是学生时代自由化的开端,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

教育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标准和个要求④。要培养合乎时代需求的一代新人,应当特别注意人才素质的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创造精神。面对庞大的数字信息,能够即使进行筛选以及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

第二,实践能力。学以致用,解决实践中问题的能力,第三,开放思维。扩大思维空间范围,具有高度的宽容精神、开放胸怀,敢于接纳新生事物。

第四,崇高理想。无论是创造精神、实践能力还是开放思维,归根到底必须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为国家、为社会的美好前途奋斗的精神。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致力于人才素质培养,开拓创新,因材施教。因此,新兴教学在潜移默化之下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理念,转化教师教学思维,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新的技巧。

(一)平等尊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私塾是中国传统学校的总称,私塾上课有几大特点:首先就是上课之前要先祭拜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学生们必须虔诚以待。其次就是老师上课必备的戒尺,以教训不听话的学生,鲁迅先生曾经在三味书屋的时候也尝试过不少。这种师生

关系单单表现为师傅和徒弟之间的关系,缺少老师对于学生的尊重和保护。新型师生应该更多的朋友之间的关心与尊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一位教师在倾听完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说“我真荣幸,我和XX的意见相同。”话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由此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更加融洽。

(二)学习合作,建设开放的教学课堂

笔者认为,学习本身并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学习的产生或者能够真正达到学习效果并不能仅仅依靠个人,从另外一个方面说,合作学习以及相互探讨是获得成功的促进条件。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本身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更好的教育。其实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合作型教学模式的典范。教师在讲桌之上不是单方面滔滔不绝的去说知识点,灌输考试内容,而是通过类似于引导的方式——提出、引出问题再进行提问,在回答中继续寻找问题,让课堂始终处于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不仅能够通过学生来引出更多的问题,而且也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中国封建时期以及新中国早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国人的思想进行压制,新课改更着重于思想活跃,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现新事物,研究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示新规律,解决新问题。

(三)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并没有完全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在一起,而是相互分离,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实现。新课改之下,更加注重学生本身素质的提升,不仅仅包括文化教育,而是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创新层面、学习实践、动手能力都有一定的涉猎,使学生兴趣学习之上学到更多的知识。

分数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分数也很容易造成学生信心的丧失,认真学习的同学往往在考试时因为种种原因而滨不能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通过适当变更分数,以及学习之余多关注,多鼓励树立学生学习信心,积极引导、点拨,让他们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取得学习上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利用好例子是使用例子进行实践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好的教学与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就缺少了立足之本。当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严格的考试制度在我国仍然是最好的人才选拔措施,即使类似于高考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弊端也在逐渐受到人民的关注,但优越于高考选拔制度的措施仍没有完全显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原先量变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同时传统教学也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书本以及文学基础,为考试以及将来通过考试去接触更多的机遇做了准备,这也是目前中国教育不可躲避的事实。新课改的产生以及完美的运用将带来我国教育有一个顶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更多全能型人才,优质型人才,中国的教育将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①参见黄济、王策三主编《现在教育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②参见劳凯声主编《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新理念下的化学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个性发展 科学素养 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21-01

全新的教育理念:力图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打基础与搞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主张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提高自学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创造力为核心,允许多样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对新的教育观念,教师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由教书匠向“专家学者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 营造情感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这就要求教师应将情感寓于教学。如果教师讲课伊始,表情或冷脸,或木然,或呆板,或随意;服装不整,讲话乏力,如此岂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反之,若教师一上讲台,面带微笑,充满激情、信心百倍,衣着得体,言语铿锵,势必能使学生为之一振,先声夺人。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都能从仪态,仪表上严格要求自己,充满热情的讲课,把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入到教学中,注重学生课堂的感情变化,使课堂变得有生命的灵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 增加信息容量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化学教师既是一专多能的“通才”,又是多能一专的“专才”,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一些科学史、哲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能够联系生活生产的实际来学习化学。不仅如此,一位好的化学教师还应时刻关注当前高科技领域内本专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力争将教学与科技接轨,使学生的视野与思维得以开阔。

3 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应用,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又一次飞跃。计算机的模拟功能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完成理性认识。如物质结构微观领域的教学,由于其涉及微观领域,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一直是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把肉眼难于观察的空间分子模型,物质结构模型,价键理论及成键过程等以其科学直观的面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开拓学生的思维,便于理解分析;再如,化学实验中有的反应速度太快,不易观察,有的反应速度太慢,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进度也不允许拉长时间观察;有的实验有毒,有的危险性较大,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均能弥补其不足。

4 注重能力培养

首先,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时间紧,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师演示变为学生演示,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比如,一些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全能够动手组装实验,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又能使理论知识在操作中加以巩固。

其次,针对小教专业培养的是21世纪的小学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意学生的口语表达,不能只一味的追求就问题答问题,而应注意语言的流畅性,用词的准确性以及回答问题的内在逻辑性等。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也可结合一些家庭小实验,搞一些课前两分钟演讲活动,这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教学能力也有一定的培养。使学习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能够极大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以论题代替部分习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往教材习题的设计,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只是片面地为某一知识点而设计习题,有碍学生思维的开阔,不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设计一部分简单的论题,如《水体的污染及防治》《土壤PH值的测定》《如何正确选择饮用水》等,这些问题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事例,又是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事例。学生完成这些论题,仅靠书本中有限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需查找数据,资料,甚至上网,设计和完成实验,进行社会调查等,这样就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完成论题的同时,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

最后,注重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许多教材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如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以及陈述、讨论、辩论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以上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尚有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篇4

一、在课堂的情境创设上大做文章,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夸美纽斯说过:“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作为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发掘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生态环境间的紧密联系。只要把生物课堂生活化,就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生物学的知识。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角色意识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传统重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灵活的、主动发现的学习方式。因为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相互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把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是典型),学生学习已成为一种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不仅不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把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质疑,提倡争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吻合。但开放式课堂,不等于“放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备课任务有所增加。因为除了设计教学过程,更要提前想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起初,这些突发的临时状况常常让教师措手不及。但经历过几次这种情况后,课前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参考外行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使自己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全面化、不留死角。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不仅要挖掘学生的潜能,也要锻炼教师的能力和意志。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错误结论,不要给予严肃批评或指责,而是引导他们制定出最佳答案;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只有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尊重个体差异,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思想深入人心。这种思想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零距离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融为一体,并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的表扬、鼓励。用商量的口气,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那么,你的课堂就有人情味,就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交汇与碰撞,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但不等于和学生不分彼此,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要忘了“为人师表”。

四、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每堂课的总结,是发现本节课得与失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成长、进步,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探究、自主评价学习效果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高效学习。

总之,好好研究、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对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更能使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媒体间的关系。课本知识不再是老师教学生死学,而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由帮助教师传授知识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工具;而教师和学生也分别从知识传播者、灌输者和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形成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5.

[2]刘争争.探究教学及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M].贵州教育学院报(自然科学),2004(04).

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 篇5

清泉学校肖世洪

一. 理想的课堂是生活化得课堂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内容也来源于生活实践,但它不能等同于生活实践,教育黑受教育者以科学的理性,但任何科学的理性又终究离不开感性的生活实践。教育就是沟通科学理性与生活实践的桥梁。如果课堂教育离开了对生活的 理解与感悟,那么,课堂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以,必须清醒而鲜明地认识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连接起来。世新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新课程强调突破学科本位,砍掉学科内容的繁、难、偏、旧、窄,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学生活中的数理化,读生活中的语文,理解生活中的政治、经济与哲学,在生活中把握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体验与感悟道德的力量,成为能动的道德主体。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引领学生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获得合作的乐趣。生活融入甚至成为课堂教学,课堂本身就是生活,是师生的生命历程。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思考,构成了教学目标的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

同时,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并不是否定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不要间接经验的教学,恰恰相反,教学回归生活,可以使既定的教材知识也生动起来,使间接经验真正转化为孩子们得直接经验,与他们更亲近。这样,教材内容和其他的间接经验才具有教育价值,才能成为人的发展价值,为学生所吸引,所接受,所融入。

二.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心灵相通的课堂

至今,还有许许多多的老师抱着这样的概念: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或者实现设计好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完成教案设计的过程,教材是教学的圣经,课堂是教师演讲的舞台,教学是我将你听,教学活动主要就是教师完成知识传授而极少顾及学生情感的独角戏。

于是,在一些公开课或研究课上,上课的老师往往要上演事先准备好的精彩节目。面对自己熟悉的学生,教师笑容可掬、从容不迫、有板有眼地开始上课,师生之间以短平快的一问一答为主,一切顺着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推进,教学环节丝丝相扣,衔接的天衣无缝。听课老师的视线始终集中在授课 老师的身上,全神贯注于娴熟的教学技巧表演,这时的授课老师更像一位牧羊人。课毕,在一片掌声和赞叹中,学生们满载着标准答案走出教室。

这样的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被异化了。异化为教师的精彩表演。再也不是学生生动活泼的生活过程。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

只有焕发出师生共同的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只有让学生在理想的活动境界中去主动自觉地体验与感悟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师生共同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规定方向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三.理想的课堂是人性化的课堂

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只有当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潜能如鲜花般绽放,师生之间智

慧和谐交融。这样的课堂必然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它乐意向这些不确定性开放。一个对新课程理念融会贯通的教师明白,这些不确定性很可能具有独特的价值,更能体现教育对不同特性受教育者学习行为的认可、理解与尊重。而且它们本身就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105-01

那么,如何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呢?

我在多年来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了一些探索: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示自我;敢于质疑,挑战自我;合作学习,融入自我;探究学习,发现自我。

一、联系生活实际,展示自我

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总是难以忘怀,凡是自己做过的、读过的、亲眼所见的、亲耳所闻的,孩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把生活经验与学习融入到一起,各抒己见,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充分地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个性。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总要设置一些与儿童生活相关的情景问题,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说的欲望。如《荔枝》一文有这么一段:“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的望着舍不得吞下。”我在教学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母亲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异常动作?学生反复个别读、齐读、默读,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体会母亲的感情,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谈体会。学生从这些细致的描述中既看出了母亲是多么喜欢荔枝,又真切地体会到母亲深爱儿孙的感情。我接着又设置了一种情景: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你从哪些方面体会到你的妈妈是爱你的?当我教学这篇课文的末尾一句:“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时,我先让学生合作讨论理解作者说这句话的感情,然后我又设置了一种情景:假如你是作者,你会说些什么?由于这些都是联系学生实际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他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充分谈出自己的感受,真有“百花齐放”的感觉。这样的阅读教学,起到了让学生展示自我的目的。

二、敢于质疑,挑战自我

老师最怕学生没有问题,学生能针对所学知识提问,证明他正在把新知识与旧有的经验、生活经历建立联系,体验情感,正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而目前,老师把问题抛给学生,只是给优等学生提供再次展示的机会,而忽略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提问太细太浅,学生思维会停留在课文表层,这对学生进行体验性阅读,产生独特感受是不够的。课堂上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提出。如《桃花心木》一文,读文后质疑:“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自己读课文,自己感悟,理解课文,解决这个问题。

三、合作学习,融入自我

合作学习,融入自我是从学生的基本心理出发,以设置互动互助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实现每个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呼啸补充的目的,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自由寻找合作伙伴的机会,形成知识的互补,如《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一篇选读课文,因课文比较长,学生阅读时必须比较快速,而且要掌握大意,就可以利用合作学习,融入自我形式教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让学生不仅认识了一位老渔夫的妻子贪得无厌,对金鱼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后仍然一无所获的故事,而且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探究学习,发现自我

探究学习,发现自我,有助于形成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批判思考问题的习惯。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值得去学习研究,去体验。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问,具有较强的想像力和表现力等特点,启发学生合理想象,深入体会。不以“标准”答案去统一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要注重学生独创性的理解,运用共存的多元知识释疑,生成创造知识技能。如我在教学《放弃射门》一文时,用探究学习方式,阅读效果非常好。让学生多读,特别时描写球星在竭力捕捉机会,举脚起射以及福勒收脚摔倒,放弃了射门时,需要反复品读,通过品读,学生既能体会到福勒高尚体育风范,又能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此场的胜利者将暂居联赛积分的第二名,有望在后面几轮比赛中争夺冠军,败者将与冠军无缘。这场比赛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与“就在这一刹那间,福勒猛地将脚收了回来。”有的同学认为这样写有矛盾,问题一提出来,没等老师解决,马上就有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最终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篇7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写作

“兴趣”是指一种学生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一种内在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兴趣是引导学生写作的起点,如果学生对写作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想写和爱写作文。教师在出作文题目的时候,宜新不宜旧。旧的作文题目会使他们对作文产生讨厌的情绪。而有特色的作文题目,会使学生一看到题目就产生兴趣,思维会活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就会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来。比如当学生为班级参加唱歌比赛获得第一名的时候欢呼雀跃,我就及时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我们班级获奖了》的作文,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写出了我们班级因为大家一起努力而获奖的高兴心情,从而增强了写作兴趣。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认识事物都是由直观再到抽象,由感性再到理性,他们对于比较直观的形象或者鲜明的事物就会很感兴趣。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枯燥的文字资料变为生动的、具体的彩色图画,通过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小学生心中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地写作,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思维尽情驰骋

叶圣陶说:“生活就像源泉,文章就像溪水,源泉源源不断、不枯竭,溪水当然就会流个不停。”此话具体而形象地道出了生活和作文的联系。教师要抓住习作之“流”,就必须抓住生活之“源”。《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的感情。教师要让学生的作文生活化,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驰骋。”

(1)走进生活,真实体验。我们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要使小学生的习作流出“真实”的水来,教师就应该把学生从过重的语文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大自然,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留心观察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作文真实地表达出来。

(2)再现生活,大胆想象。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异,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别,所以他们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会与众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大胆真实地想象。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经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这些生动形象的内容一旦进入学生作文,会让学生的习作更加丰富多彩。”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认其习作的真实性。因为想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思维宽了,习作的内容就绚丽多彩了。这是他们灵活丰富的思维成果,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童真童趣的美好再现!一次,班上的一个同学写《二十年后的聚会》,里面想象了二十年后师生相聚的情景,不仅大胆想象大家的变化,还写出了老师和同学玩游戏的开心快乐。

三、注重个性发展,让创新之花绽放

21世纪是个充满幻想和创造的时代,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作文教学也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1)打开学生思维的暗箱。学生对某一个问题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学生在考虑某一个问题的思路相对狭窄就是必然的,要改变如此现象,教师就应该从思维训练入手,以此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思维分为常规性思维与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具有多向、反向、外向、交叉和变形等多种特点。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小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必然是多维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激励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想象,打开学生思维的暗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尝试 篇8

一、认真揣摩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程的理念核心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以多种形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的爱好, 用新课程理念引领高中生物教学。

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实施

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 教师要很好地领悟教改的主旨, 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作出的战略性规划。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设计, 就是以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 规划生物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 教师营造问题环境,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应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有胆量敢于提问;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提问的习惯;引导学生积极提问, 从问题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产生问题的策略有多种: (1)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生物领域中有许多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 像“克隆技术”“遗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在讲到这些内容时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烈的好奇心, 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克隆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遗传工程都运用到哪些领域;什么是转基因食品等等。以这些问题为中心翻阅资料、展开讨论, 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摄取新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追问心”。在生物教学过程中, 分析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 即色盲男性的色盲基因一般由其母亲传来, 其母亲的色盲基因又由她的父亲传来, 这样追查下去, 学生就会产生“这个家族的色盲基因最初是从哪里来的?”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能快速切入基因突变的知识。 (3) 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 因此, 黄豆种子在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 有机物减少了。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有机物减少了, 而豆芽的重量为什么又增加了呢?”讨论这一问题, 就可知晓种子萌发过程中, 吸水量多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因此, 其重量反而增加了。

(二) 教师在学习中注重引导,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理念

1. 在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 不仅能将新知识、新概念同化到已有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中, 而且能利用新知识新概念去改造旧概念。例如, 在讲授遗传的物质基础时, 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 而是对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进行回顾分析,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活动有一定的规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 有丝分裂结束后每个子细胞中具有一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保证了每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定形态和数目的染色体;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其有性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 其结果使得性细胞染色体数减为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经过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恢复到原来的数目。这说明染色体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 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因此人们认为染色体在遗传上起着主要的作用。从细胞的角度来看, 染色体即为遗传的物质基础。接着, 再从分子水平上对染色体进行研究, 知道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其中的DNA在染色体里含量稳定,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样就完成了新旧概念的改造, 原来认为的遗传物质———染色体, 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2. 在解决问题时, 不死套公式, 而是融会贯通, 善于多渠道, 用简捷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在讲解自由组合规律时, 为了让学生搞清其实质, 我围绕等位基因互相分离,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这个实质, 出了多种类型的练习题, 根据亲代基因型推出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根据子代同一对相对性状的表现比, 直接推出亲代基因型等一题多解的练习题, 用多渠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在解决以上问题时, 我发现有的同学当题目中出现不同于书本上的遗传比例时, 不知所措或解题方法繁琐, 我便告诉学生应学会化繁为简, 逐一研究局部的问题, 最后再把局部问题的结果综合在一起, 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像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看似复杂, 但只要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就可以把复杂的遗传现象分解为一对一对的相对性状来研究, 即用分离规律来研究。把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问题研究清楚后, 把它们综合起来, 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

3. 在创造活动中, 不因循守旧, 不墨守成规, 要有创新意识, 有丰富的创造想象力。例如, 高中生物实验, 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 需要培养洋葱根尖。以前, 都是教师培养出来供学生用, 现在我要求洋葱根尖由学生自己培养, 希望他们除了按照书本上的要求培养外, 也可选用其他的材料或方法培养。一段时间后, 我吃惊地发现根尖培养出来了。学生培养的根尖, 有的是用洋葱水养成的, 有的是洋葱沙培成的, 也有少数用蚕豆沙培养出来的。后来又进一步发现沙培的洋葱, 当根尖用完后, 继续把洋葱放在湿沙中培养, 长出的根又可用来做“观察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如此一来, 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又发展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9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一节数学课,如果教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可能就只是一个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师应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转化知识的呈现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学生思维的自生性。比如:排队是我们学生天天都在经历的生活事例,通过这个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自主地了解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孩子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又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组织学生自由摆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学具共12个,要求摆得美观又整齐。不一会儿,学生就摆出了自己的作品(图略),接着,我让几个学生来说说他们的摆法,怎样能看出是12个。你们摆的是几个几?学生讨论后得出:3个4相加、4个3相加、2个6相加、6个2相加或是12个1相加都得12。我继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个几”是不同的,但和都是12,继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二、多做数学实验,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很少让学生动手实践。实践证明,若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实践,数学上的很多问题是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的。特别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尤为显得重要,学生普遍反映: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亲自动手才能学得会。

例如: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经过讨论,学生们还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我又让学生课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来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三、注意交流合作,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体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就应该充分地考虑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作为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一条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象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字。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四、在表演、游戏中学习,激活学生学习满足感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学生就会灵活地运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相信,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儿童生命灵性的伸展打下根基。

新课程注意到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认识到了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试想,假若学生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他怎么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无拘无束地问答,创设愉快情景,穿插一些表演、游戏等活动,都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10

一、创设思维情境

良好的情境引入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 这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情境的引入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1. 生活中发现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是思维的源泉.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素材为载体, 创设思维情境导入新课, 能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从而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2. 趣味中导入

在新课程的导入上利用带有趣味性的数学故事、典故等创设思维情境, 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学生被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 以趣引思, 使之处于兴奋状态和积极的思考状态, 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气氛.

3. 旧知识中引入

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 既可巩固旧知识, 又能把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 有利于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4. 练习中探究

课堂练习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 也是巩固生化和提高的过程, 所以有目的、有选择的选编课堂练习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选编开放性、探索性、综合性题型, 让学生去猜想、探究、归纳, 提供展示思维能力的平台,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从而引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识的动态过程

探索是学习数学的生命线.中学数学学习过程是探索的过程,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发现.实际上, 中学数学教材里有很多概念、数学公式都应是在过程的探索中形成的, 都是在认知的体验中感知的.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 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学的, 从学中发现概念、公式、公理.而这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思维加工过程.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 而在这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 但在这一环节中如何能做到有效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有前提的, 一是学生感受到小组学习的必要, 二是在合作之前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并做好角色分工.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一个人无法解决的, 需要集体的智慧, 需要大家的合作, 在合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它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提问可以使教学活动从形式延伸到思维, 可以使学生涣散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唤起学习兴趣, 教师恰当的提问, 可以快速获得信息反馈, 并据此对教学过程作出效应调整, 因此提问结束后, 不能马虎了事, 教师应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明确的反馈, 或肯定, 或否定, 或点拨, 或追问, 恰当的反馈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反映, 要鼓励他们质疑问难, 做深层次思考, 调动其积极思维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 循循善诱,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 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设计练习, 巩固效果

练习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时机, 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创造性的练习, 为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发展创造条件, 精心的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积极有趣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多角度、多方面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动性.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在练习中教师观察并指导教学的完成情况.通过师生的共同解题, 既加强了知识的联系,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答应用的能力.

五、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一堂课的总要环节, 在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 掌握内在联系, 对促进学生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利用课堂总结, 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完美, 圆满的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浅析新理念下的活力课堂 篇11

一、诠释一个“理念”

新教材编写的主导思想和编排体系,的确都努力地凸显它的“使用”价值,试图解决“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数学、用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且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实际是“还原生活”的过程,课程内容向生活世界的回溯是尊重生活、尊重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力佐证。如,讲“克和千克”这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找一找食品包装袋上的重量。这样,把学习知识与生活实践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了数学实用价值。

二、实现两个“转变”

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承载着使学生受教育的重任,学生在校受教育的情况往往關乎孩子一生的命运。那么,每位数学教师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还是“麻木不仁”的?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重要的是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是有生命的,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安全、良好的课堂氛围,真诚地面对这些鲜活的生命,让学生在愉悦、积极的心态中接受新知识,这种状态意味着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化学校文化的“生根”。

二是评价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树立自信心和成功的经历有关,与他人对自己的欣赏与信任程度有关,也与自我评价能力有关。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实施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不断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要用鼓励的话语、赞许的眼神引导学生体验和建立自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三、体现三个“关注”

一是关注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每位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应该问问自己:学生学的知识是我直接“给”的,还是经过引导独立获得的。“给”,永远只能给死的东西,而“导”,却能激活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学会信任学生,要学会“袖手旁观”,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该从“为掌握而教”向“为发展而学”转变。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教材作为授课的起点和素材,不断丰富课程资源,体现数学观念与数学思想方法,变“复制”为“创生”。另外,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探索中学习。适当安排具有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从数学现实出发,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探究有关的数学结论,摒弃生硬的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并将外显的操作抽象成数学的表达,以感知并理解新知。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剪、量、拼、折”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去感悟和体验,最终形成知识结构。

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发现,有的数学教师课讲得很好,可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好,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缺少关注。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是认真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天下,或者很被动地接受。我们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反思教学设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教育就好比是给脚提供合适的鞋子,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最合适的教育,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方案,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活泼、愉快。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创新 篇12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要以课本为学习的对象, 而课本是静止的, 是不变化的, 有些内容甚至还是抽象的、枯燥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爱学、乐学政治课呢?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我在课堂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内容, 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一)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特点

教材内容虽然是抽象、枯燥的, 但是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 多引用与学生相关的内容, 多联系学生实际, 把知识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生活化的内容, 这样学生学起来感到政治课不再枯燥无味, 而是对自己的思想提升有帮助。

我在讲“怎样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这一知识点时, 构思了这一例题:在我们学校附近有蚂蚁网吧、游戏厅和蜘蛛书店, 结合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 材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2) 就如何解决该材料所反映的问题, 请从两个方面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问题提出后,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针对第一问, 同学们有的说:“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需要整治”。有的说:“材料表现了生活中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 (文化) 环境”。有的说:“在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还存在问题”。还有的说;“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等。第二问, 更是思路广泛。有的说:“从社会保护的角度看, 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特别是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如, 关闭非法网吧、学校附近不得开设营业性录像厅、清理不健康的书摊等。”还有的从家庭保护的角度、从学校保护的角度、从未成年人自身的角度纷纷发表了看法, 学生踊跃参与, 使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颖独特并且贴近学生身心特点的看法还有许多。在学习政治知识的同时, 学生在文学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给其他学科提供了练兵的机会。使我深深感到, 把课本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 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二) 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的热点、焦点

课本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 为了适应中考形式的需要,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一定要把传授的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做到紧跟时代, 体现政治课“新”“热”的特点。

例如, 我在讲初三政治“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这课时, 我适时地结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这一历史事件, 设计如下问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什么精神?这一事件对我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从这一事件看, 我国是如何面对国际竞争挑战的?从这一事件的启示中, 我们应当怎么做才能符合时代要求等问题, 让学生来讨论。这样, 能使书本和社会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 达到学有所用, 学以致用等目的。使课本的死知识、死内容富有了生命力, 学生学得起劲, 同时, 在平时课堂教学上, 也达到了中考练兵的真实目的。

二、教学形式过程化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在教学中要以认知目标为切入点、为主线, 以智能目标为核心, 以情感目标为主力, 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 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往的教学重结果, 而轻过程, 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不到真实的体现。课改新理念要求教师应充当点燃火种的人,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让学生大胆的发挥想象力, 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在课堂教学中, 提倡“四允

许”做法, 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自由补充别人的意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要回答的问题;允许大胆质疑。”这样, 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 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教学环节两极化

预习与纠错是教学环节的两个重要方面。预习是学习的“战前侦察”,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很好方式, 是学生有兴趣学习的体现与“我要学”的实践。还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外延和有机环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 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有针对性地听讲, 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上课走私、分心, 又可以拓宽知识面, 学习效果明显。

亡羊补牢, 为时不晚。要注重“练后评析”提高“纠错”效果, 通过总结提高, 达到触类旁通, 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要着重于解题思路的剖析, 领悟答题技巧;要善于对同一个材料、同一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 全面把握。才能适应中考的需要。在教学中, 我专门让每个学生准备了“纠错本”, 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及时纠错。

四、教学效果收获化

在每节课堂教学结束时, 我精心设置了“实话实说”栏目, 通过学习让学生谈自己真实的收获。例如, 我在讲“伐无道, 诛暴君”一课时, 提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从知识方面谈起, 列举了秦的暴政;有的从能力方面说起, 通过学习学会了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还有的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来发表看法, 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并且, 结合当今社会现实, 发表看法得出了执政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重要性。真是看法尖锐, 意义深远。为真正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为适应中考进行教学创新的几点做法, 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贴近中考, 教学形式过程化可以趋向中考, 教学环节两极化可以充实中考, 教学效果收获化适应中考。同时对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当今考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上, 要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落实在学生身上, 我们就必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钻研教材, 大胆探究的能力, 使学生勇于质疑, 敢于争先, 积极竞争, 适应中考。

上一篇:生命资源下一篇:产品信息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