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结构纠错技巧高考作文指导(精选8篇)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高考作文指导 篇1
考场作文结构“龙骨”构造有两点:一是“通体透光”二是“中通外直”。所谓“通体透光”是指行文时要注意文章思维层次的排列和展现,层次清晰,结构条理。所谓“中通外直”,就是指考场作文要多用短句,多设置自然段,多思维标志,使阅卷老师对自己的试卷一目了然,透彻见底。这样,我们在和阅卷老师的“对话”中就以真诚而又善解人意的态度赢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分数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
铸造考场作文“龙骨”是指着眼于作文内部诸要素的自然搭配和组合。即如何在考场上营造一种紧扣题意,类似“龙脉”结构方法;如何针对考生作文缺少深度的分析和延展的现实,强化对具体事例的解读和运用;如何使文章从个人和自我的层面上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层次,使文章有一种大气和精神底蕴;如何打磨一种前后呼应、衔接自然、过渡通畅、文脉通达的内在脉络。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高考作文指导 篇2
关键词:高考作文,点题,扣题
有一位高考阅卷专家曾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 而且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 点明你的行文和文题的关系, 引领读者随你的思维而去。”确实, 在高考作文中恰到好处地点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点题, 是获得基础等级的“奠基石”, 不仅是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的法宝, 而且是想要获取高分考生的妙招, 更是挽救离题作文的“救命稻草”。
那么, 怎样点题、扣题呢?
一、首尾点题
开头是高考作文的重头戏,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 考生最好开门见山, 即开篇既要点明自己的观点又要点明题意。如:学生作文《学会欣赏》有如下优秀开头。
1. 蚍蜉撼树, 驽马十驾, 大自然曾明显地暗示我们不论事物的表面显得如何微不足道, 它都拥有不可比拟的惊人力量, 于是, 我们学会了欣赏。
2. 我们总说, 当今社会是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 因而如今的社会人才更具有多元化的才能。于之, 在被“欣赏”的过程中, 学会去“欣赏”则更是肯定他人, 提升自我的一项重要课程。
结尾也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 既要重申自己的观点又要卒章显“题”, 如果前面的内容很少提到文题甚至有偏题的嫌疑, 那最后的亡羊补“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学生作文《学会欣赏》有如下优秀结尾。
1.在学会欣赏间, 我们渐渐卓然成翩翩少年。
2.学会欣赏他人、自己、景色, 学会欣赏时的相互感染、和谐感动, 怎能不让我们觉得清风拂面、阳光和煦、日子真好呢?
3. 综上所述, 只有真正理解欣赏的含义, 不将其与“羡慕”“赏识”混为一谈, 亦不将其与社会认同或个人利益相勾连, 我们才能学会欣赏。
二、中间醒目处点题、扣题
在中间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句子, 常常可起到纲举目张、突出主旨的作用, 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阅卷老师, 我是紧扣文题作文的。
还有一个小技巧, 点题、扣题句可以独立成段。
例如:有学生作文《学会欣赏》时, 行文中提出了如下三个分论点:
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自然。
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自己。
这三个分论点, 独立成段, 既能醒目点题, 又能使文章结构清晰。
三、分析论据, 点化扣题
如:作文《危机》中在论证“化危机为动力, 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时, 用了如下论据:
商场如战场, 企业的竞争在现代社会是与日俱增, 在许多国人眼里, 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它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已突破400亿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但海尔人从来没有安逸过, 正如它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这个论据如果没有分析, 和论点没有任何关系。所以, 议论文中, 叙述完事实论据后, 要紧扣文题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 这样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毛病, 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高考作文评审组有这样一段评价:高考通常有这样一类考生, 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 只会提观点和摆材料, 通篇作文没有一点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这类考生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 这类作文只能给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所以, 议论文如果只有观点和材料, 那就意味着失败。
那么, 分析论据常见的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一:因果分析法。
由事物发展变化的结果, 推导出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 从而揭示出一定的生活规律, 使事例有力地证明观点。
思路:从结果入手, 分析出原因, 原因就是自己要证明的观点。即结果→→原因→→观点 (扣题)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提醒:多问几个为什么能使论证更深入。
【例题】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面材料。
论点:自信, 但不能盲目。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 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 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 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 放火烧山, 蜀军不战而乱, 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 身首异处。
参考示例:街亭失守, 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 他自幼熟读兵法, 曾献计于诸葛亮, 使其七擒孟获, 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 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 是因为他狂妄自大, 盲目自信, 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方法二:假设分析法。
含义:假设相反情形及结果, 与原事例进行比较, 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思路:反面假设→反面结果→观点的正确性 (扣题) 。
标志性词语:如果……那么……、假如……怎能……、若无……哪有……、如果没有……哪里有……
提醒:多做几个假设能使论证更深入。
【例题】用假设分析法分析下面材料。
论点:自信, 但不能盲目。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 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 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 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 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 放火烧山, 蜀军不战而乱, 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 身首异处。
参考示例: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 不盲目自信, 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 选择有利地势防守, 那么司马氏又怎会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 人不能盲目自信。
方法三:归纳分析法。
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 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 扣住要证明的论点 (题目) 。
标志性词语:由此看来……、由此可见……
关键:一句话概括多个论据;将共性、实质扣住论点 (题目) 。
【例题】用归纳分析法分析下面材料。
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 随母改嫁, 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凡·高也曾穷困潦倒, 一文不名, 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
参考示例: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苦的困扰, 也正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使他们更积极地去改变现状, 最终成就别样人生。由此看来, 贫穷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 就要奋发图强, 越是贫困越能激励人奋发上进, 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方法四:条件分析法。
含义:在列举事例之后, 分析人或事情成功的条件的方法叫做条件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例题】用条件分析法分析下面材料。
论点:勤能补拙。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自幼家贫, 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 刻苦勤奋, 写出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 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 终成一代国画大师;华佗自小钻研医学, 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 终成一代医学名家。
参考示例:由此可见, 一个天资并无优势的人, 只有勤奋不懈, 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才能变得聪明,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段分析除运用归纳分析法外还用了条件分析法, 强调一个普通人要想有作为、出成就, 就必须以刻苦勤奋为条件。这种在列举事例之后, 分析人或事情成功的条件的方法叫做条件分析法。
方法五:正反对比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反之 (相反的) ……
方法六:意义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体现了……、表明了……、充分说明……
方法七:辩证分析法。
标志性词语:我们应当承认……然而……
总之, 我们在考场上要尽量明确地点题, 提醒自己也提醒阅卷者我写的是这个题目, 没有偏题。
四、修改扣题, 作文升格
现实生活有各种各样的危机:生态危机、信任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危机充斥在我们身边, 我们该怎样面对危机?请以“危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除诗歌之外, 文体不限; (2) 不少于800字。
下面一篇文章因为缺少点题技巧, 可以被判为一篇离题文章, 请从点题的角度加以修改。
危机
曾经, 我们有着优美的乡村。孩提时在水里嬉戏, 游泳, 捉鱼, 要是渴了, 就直接喝上几口, 还真有点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味道。春光明媚的日子, 屋前是五彩缤纷的花朵, 香味扑鼻, 屋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可如今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河不再叫河, 而是叫“臭水沟”了!那山林也不再叫山林, 而是改叫“坡”了!那空气不再清新, 而是混杂着各种怪异气味。
曾经, 城市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人类用智慧创造她并引以为傲的城市。可如今却是满目疮痍, 曾经的“蓝色的多瑙河”变成了一条条黑龙江, 黑河, 黄河, 与其说它们是江河, 不如说它们是“排污沟”, 中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三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曾经的蓝天白云, 如今已消失在“尘满面, 鬓如灰”中, 中国39.7%城市空气中重度污染, 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 我国占一半。曾经的“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早已迷失在“脏乱差”中。
黄河源区在干涸, 憔悴枯槁, 长江在挣扎变得喜怒无常, 放荡不羁, 五大湖重病缠身, 湖面湖容急剧萎缩, 20%国土沙化, 且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 治理速度赶不上恶化的趋势……
罗斯福说:“环境破坏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 是毁灭性的。”拿疾病来说吧。不少过去的老年性疾病, 现在患者年轻化;过去多见于城市的疾病, 现在农村也普及起来了。四川简阳市民旺村, 上世纪70年代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如今由于环境的破坏, 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村”了。
何以至此?原因是公德意识的淡薄, 为了自身私利, 目光短浅, 以邻为壑。为政者用GDP换取政绩, 为商者为降低成本随意排污, 为民者把公共空间当成自己方便的对象。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命将何存。所以请从现在开始, 别再事不关己, 行动起来, 在你享受你“私利”的同时, 别忘了“公德”。如果你是政府官员, 不要一味地牺牲环境换取GDP;如果你是企业主, 请你还多关心一下社会效益;如果你是一介平民, 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少浪费一滴水, 一度电, 一张纸等等。
医生面对病人, 不能只看到“病”而不看到“人”, 我们在面对“利益”时, 不能只看到“私利”, 而看不到“公益”。我们应该多一点社会公德意识, 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洁净的公共空间。
修改后:
危机
美好的地球给我们提供了生命的空气、水、阳光、土壤等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生态环境, 孕育了我们的生命, 可是她正在遭受摧残腐蚀, 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受危机。解决生态危机刻不容缓。
我们的乡村正在遭受生态危机!曾经, 我们有着优美如画的乡村。孩提时在水里嬉戏, 游泳, 捉鱼, 要是渴了, 就直接喝上几口, 还真有点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味道。春光明媚的日子, 屋前是五彩缤纷的花朵, 香味扑鼻, 屋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可如今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河不再叫河, 而是叫“臭水沟”了!那山林也不再叫山林, 而是改叫“坡”了!那空气不再清新, 而是充斥着饲料等怪异气味.
我们的城市正在遭受生态危机!曾经, 城市给你以无限的遐想, 人类用智慧创造并引以为傲的城市。可如今它却是满目疮痍, 曾经的“蓝色的多瑙河”变成了一条条黑龙江, 黑河, 黄河, 与其说它们是江河, 不如说它们是“排污沟”, 中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三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曾经的蓝天白云, 如今已消失在“尘满面, 鬓如灰”中, 中国39.7%城市空气中重度污染, 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 我国占一半。曾经的“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早已迷失在“脏乱差”中。
我们的国土正在遭受生态危机!黄河源区在干涸, 憔悴枯槁, 长江在挣扎变得喜怒无常, 放荡不羁, 五大湖重病缠身, 湖面湖容急剧萎缩, 20%国土沙化, 且以每年2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 治理速度赶不上恶化的趋势……
生态告急, 家园告急!生态危机的后果是惨重的。罗斯福说:“环境破坏的后果比战争更危险, 是毁灭性的。”就拿疾病来说吧。不少过去的老年性疾病, 现在患者年轻化;过去多见于城市的疾病, 现在农村也普及起来了。四川简阳市民旺村, 上世纪70年代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如今却成了远近闻名的“癌症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这地方的生态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为什么不断发展的医疗技术对于癌症的高发仍无力回天呢?原因是生态被破坏的后果让人防不胜防, 医学家指出:“人类的癌症大约80%—90%都是由环境引起的。”。可见生态危机的后果是多么可怕!
生态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最大的原因是公德意识的淡薄, 为了自身私利, 目光短浅, 以邻为壑。为政者用GDP换取政绩, 为商者为降低成本随意排污, 为民者把公共空间当成自己方便的对象。
面对生态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是变本加厉, 还是不以为意?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没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命将何存。所以请从现在开始, 别再事不关己。行动起来, 在你享受你“私利”的同时, 别忘了“公德”。如果你是政府官员, 不要一味地牺牲环境换取GDP;如果你是企业主, 请你还多关心一下社会效益;如果你是一介平民, 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少浪费一滴水, 一度电, 一张纸等等。
解决生态危机刻不容缓。面对生态危机, 多一点社会公德意识,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洁净的公共空间。
谈谈高考作文的审题与结构技巧 篇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立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注意审题的方法和角度
审题即是审核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全面理解题意是正确审题的前提,否则就会写出偏题、跑题的文章来。本题要求有三:首先,“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其次,在立意、文体、标题上自行确定。最后,紧扣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得抄袭和套作。很明显,审题的重点应放在第一点上。以下分别对“全面理解材料”和“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进行论述。
(一)“全面理解材料”包括:
1.材料内容
材料包括了两段,在内容上分别说明了两种阅读方式在阅读率上的消与长,即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与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具体而言,第一段较为详细地标明了6年来每间隔一年的阅读率呈递减的数据,并简要列举不同年龄、类型的识字人不读书的原因。第二段材料仅选取其中三年的网上阅读率的具体数据,并没有说明原因。
2.材料含义
(1)基本含义:都涉及阅读问题,但在具体方式上又有所不同,一个是图书阅读,另一个网上阅读,并且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阅读是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活动,尽管具体方式此消彼长,但终究离不开‘阅读’。即:不同的是方式(‘图读’和‘网读’),不变的是对知识真理,文明的追求。”这是笔者所在作文组专家对材料基本含义的概括,较为简洁,但不足之处是这种概括不仅有“基本含义”,也似有“引申含义”之嫌。
(2)分层含义:“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的回答说明读书的风气不够浓,青年人的回答说明他们的阅读习惯已经在变化,“图读”方式有其不尽人意之处;“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说明网络阅读正是切合了青年人的阅读习惯,其优势不可忽视;此外,“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说明了传统的图书阅读成本高、图书馆等设施有待完善。
(3)引申含义
如果说基本含义和分层含义都必须紧扣材料来审题,那么引申含义则要求在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人生哲理、发展规律的主题来。作文组从哲学中的辩证法、发展观等视角出发,认为可以提炼出以下观点:
①事物的消与长、进与退、得与失、利与弊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应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新的事物、新的方式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合理性,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也不能丢掉根本的东西。
③“万变不离其宗”,应因势利导,促进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还可以媒介的角度、科技的角度、阅读学的角度进行思考,提炼出“媒介的变化(即从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变)必然引起阅读方式、阅读需求、阅读动机的变革。”“变化是永恒的”、“科技改变阅读、科技改变生活。”等等不同的主题来。
(二)“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包括:
作文组专家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上进行了全面分析,提炼出以下观点,笔者就这些观点加以简要分析:
①直接全面地扣题、扣材料。这种观点认为阅读不可少,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都离不开阅读。“图读”和“网读”两种方式各有优势,各有用处,也各有其不尽人意之处,要按“需”采用,兼而用之,形成互补,使学习方式更完备,学习效率更高。简析:这个观点的优点是较为辩证全面,让人无懈可击;不足是难写出自己个性,难见锋芒。
②倾向于“图读”,认为这种方式的优越性是暂时被忽视了,材料中所列的“理由”均不成其为理由,“图读”走低是暂时的,这种方式“永远不可取代”。简析:优点:论点鲜明,符合大部分人的心理(年长一些的阅卷老师主张亲近“图读”,远离“网读”),不足是为了强调“图读”的优越性而不承认其不便(如书价贵、储存不便、出版周期长等),考虑不周。
③倾向于“网读”,认为它快速、便捷、实惠,无所不有,而且是新时代、新科技带来的新事物(也提及要注意克服的问题)。这个观点既注意到“网读”的优点,也承认“网读”的需要克服的问题。
④侧重于指出两种阅读方式的不足之处,然后或提出以“图读”为主,在方便读者的各方面(如多设图书馆、降低书价、区分年龄层次等)进行改革,以利全民学习,或提出以“网读”为主,对少量“经典”采用“图读”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这个观点分类论述,合情合理。
⑤批评“识字的人不读书”的现象,批驳几种“借口”,认为“图读”乃读书学习方式之根本,并由此引申出不要因一时的消长,而丢掉根本,放弃好的传统。这个观点中规中矩。
总体上看,大部分考生审题正确,但立意新颖、深刻的考生却相对往年少得多,甚至还有部分考生作文出现偏题现象,如单纯写“阅读”、“学习”或“图书馆”,谈学习的态度、读比不读好、读书很重要、读书的乐趣、要选好书来读;或只写“书店”、“网吧”,而没有涉及“阅读方式的消长”及其含义,甚至有的考生完全“演义”材料,即将所给材料扩写、拉长,没有自己观点。
二、网上阅卷对高考作文结构的影响
一般认为,网上阅卷与纸质阅卷没有什么两样。的确,网上阅卷看到的学生作文的扫描版本与真实试卷相比,从内容上看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在形式上却发生了变化:即从纸质文本变成了电子影印文本。这种变化对阅卷老师的阅读方式、阅读心理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纸质文本而言,阅卷老师将试卷铺开后,整篇作文如何开头、展开论述、过渡、收尾等一目了然;而网上阅卷,老师看到的只是电脑屏幕上显示出的试卷的一部分,要不断移动鼠标才能看完全文。但是,在高考阅卷中,由于阅卷时间短,任务重,老师的阅卷速度都比较快,如果作文段落过长,老师往往看到最后还没抓住作文的中心,或是没有发现文章的“亮点”,这时常常会将鼠标往前移,重读一遍寻找“亮点”,影响工作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老师的情绪,加上文章的“亮点”淹没在冗长的段落中,这势必会影响作文的得分。当然,网络评卷中一份学生作文至少有两个老师评阅,相对是比较公平合理的。但也不排除老师因学生作文段落过长、不便发现文章“亮点”而同时给分稍低的情况。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实行网上阅卷后,考生在高考作文的结构安排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精心拟题,抢人眼球。
“题好一半文”,的确,如果能拟出一个好标题,至少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多停留几秒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首因效应”可能会影响到老师对整篇作文的评价。如何拟好作文题?方法当然很多,可化用或直接引用诗词、电视剧名、歌曲名等,也可巧用谐音出奇效,写出耐人寻味的标题,当然还可以引入数学方程式等等。在2006年的高考作文中,如下标题给我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如《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标题引用徐志摩《沙扬娜拉》一诗中的名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既特写式的再现了阅读时的情景与姿势,又符合文章主题的表达)、《悦读》(巧用“阅读”的谐音)、《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书》(化用海岩小说名《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爱人》)、《书香浮动夜黄昏》(化用林逋七律诗《山园小梅》中的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此外,《漫卷诗书心宜长》、《那一缕书香》、《书卷香如故》等标题也富有古雅韵味。
第二,写好开头和结尾。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系列首尾位置的记忆材料容易记住,而处于系列中间位置的则容易遗忘,其几率相当于两端的三倍。英国新闻学者安德鲁·博伊德认为:“任何一个节目或新闻给人的长期印象通常都是最开始或最后几个词留下的。”故而他建议:“像有力的开头一样,结尾应该加强语气,避免虎头蛇尾。新闻报道宁用砰然响声做结尾而不用低声呜咽。有力、确定、语气强烈的结尾胜过软弱无力的结尾。”这话对高考作文也是有启示的。一篇好作文在形式上应当是具有对称美的。如果说文章的开头是“凤头”,那么结尾就必须是“豹尾”。我们既要在开头上呕心沥血,也要在结尾上殚精竭虑。毕竟,阅卷老师的注意力停留在开头和结尾的时间会多一些。
第三,段落短小或用小标题。
为了让阅卷老师在快速浏览中了解你作文的主要内容和“亮点”,你得讲究结构安排,不管是前后呼应还是回环复沓,切记不能用“三段论”的结构模式,即开头和结尾各几十字,文章主体部分却只有一段,长达700多字。如前所述,这会让你想强调的信息淹没有冗长的段落中。比较理想的结构是,除了开头结尾外,中间部分再分为3-5小段,甚至更短小的段落。还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来突出文章的内容和线索,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第四,慎用题记和后记。
题记和后记在近年高考作文中较为常见,但应辩证来看这一现象。题记和后记用得好,的确可以起到或画龙点睛、或渲染氛围、或暗示甚至点明主题等作用。如在《宴书似月》一文中,作者用月阴晴圆缺的变化来比喻阅读方式的变化。其后记就起到点题的作用,“[后记]:时代在变,桑田变换沧海,然而书中的精华未变,人们爱读书的本质并没有变,变幻的,只是方式而已。”但很多考生的题记和后记用得泛滥,有些“记”根本文不逮意,偏于浮华。
总之,阅读媒介的改变并不仅仅意味着阅读技术手段的改变,而且,在由多种因素所形成的特定评卷环境中,更意味着评阅者本身在阅读思维、阅读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变化。这恰恰是一般人容易忽视的地方。
高考作文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篇4
(一)掌握技巧:(1)注意篇章结构,合理布局
开始部分(opening paragraph)——说出文中的要点、核心问题。
正文部分(Body paragraphs)——围绕主题开展叙述、讨论。
结尾部分(concluding paragraphs)——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
要做到全文中心突出、段落之间必须是有机地联系,内容完整、连贯。前后呼应,祛除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确定主题句
主题句是对全文的概括,是文章的主旨。它能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常主题句出现
在一篇文章的开头,而后,全文对主题句所提出的内容进行解释,扩展。写主题句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归纳出你要写的文章的几个要点
②提炼出一句具有概括性的话
③主题句应具有可读性,抓住、吸引读者。
(二)巧用连接词
要想使文章有整体性、连贯性,就要学会正确使用连接词
表示罗列增加
First, second, third,First, then / next, after that / next, finally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On(the)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moreover / another / also,Especially / In particular,表示时间顺序
now, at present, recently,after, afterwards, after that, after a while, in a few days,at first, in the beginning, to begin with,later, next, finally,immediately, soon, suddenly, all of a sudden, at that moment, as soon as, the moment
form now on, from then on,at the same time, meanwhile,till, not„until, before, after, when, while, as during,表示解释说明
now, in addition,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this case, moreoverfurthermore, in fact, actually
表示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while, though, or, otherwise,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despite, in spite of, even though, except(for), instead, of
course, after all,表示并列关系
or, and, also, too, not only„but also, as well as, both„and, either„or, neither
„nor
表示因果关系
because, because of, since, now that, as, thanks to„, due to„, therefore, as a
result(of), otherwise, so„that, such„that
表示条件关系
as(so)long as, on condition that, if, unless
表示让步关系
though, although, as, even if, even though, whether„or„, however, whoever,whatever, whichever, wherever, whenever, no matter how(who, what, which, where, when,whom)
表示举例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 take„for example
表示比较
be similar to, similarly, the same as, in contrast, compared with(to)„just like,just as,表示目的for this reason, for this purpose, so that, in order to, so as to,表示强调
in deed, in fact, surely, certainly, no doubt, without any doubt, truly,obviously, above all,表示概括归纳
in a word, in short, in brief, on the whole, generally speaking,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know, As we all know, as has been stated, as I have shown, finally, at last,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这是你应该牢记的口诀:细审题,巧构思,列要点,防遗漏。写日记,同汉语;书信,通知格式要牢记。看清图表细梳理,写人记事按顺序;完稿后查遗漏,整洁干净莫忘记。
英语组
作文指导:高考作文拟题技巧 篇5
一、修辞法
1、比喻。以“挫折”为话题——《别抱怨手上的牌》
以“环保”为话题——《点燃绿色的火焰》
2000年杭州中考试卷作文关于“孝”——《请给老人一轮暖阳》
2001年杭州“关注生活”的话题——《我爱曲线的生活》
2、夸张。以“挫折”为话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
3、反问。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是谁?》
4、设问。以“效率”为话题——《我从日本邮局取回了什么?》
5、借代。“关注生活”话题——《倾听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独特的自身经历。
6、对偶。以“环保”为话题——《一头白发,满山青葱》
7、拟人。以“树”为话题——《树的“叹息”》。以“环保”为话题——《地球就诊记》
8、呼告。以“书”为话题——《别了,漫画书!》。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给生活加点苦吧!》
二、引用法
1、引用诗句
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采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写某件发生于雨后的事件——《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一笑而过》——那英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未来的主人翁》——罗大佑
以“家庭”为话题——《我要的幸福》——孙燕姿
以“心愿”为话题——《一千零一个愿望》——Fall in love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三、反常法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后进生》、《渴望停电》
四、符号法
1、数学符号
以“游戏”为话题——《7+1>8》——学习与游戏的结合
一则新闻报道——《99+1=0》——合格产品99个,不合格产品1个,前功尽弃。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成绩 ≠ 素质》
2、标点符号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生活——???》生活充满了新鲜,需要随时关注
五、点铁法(北宋江西诗派黄庭坚主张“脱胎换骨,点铁成金”)
以“童年”为话题——《水中的童年》《与樱木花道一起成长》
以“父亲”为话题——《从头开始》——作为理发师的父亲
以“帮助”为话题——《“人”字是支撑的结构》——护送残疾同学上学
高考阅卷周期紧,任务重,评卷人少,时间短促,电脑评卷下的脑力和视力劳动都很繁重,在此条件下,高考作文能否吸引老师的目光,让他认真仔细地读你的作文,开篇的出语不凡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考作文就应该一开始就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这是高考的形式和阅卷实际所决定的。高考作文怎样开篇才能吸引老师的目光?
一、修辞开篇,展示文采。
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动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高考作文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下面几例中,例1的两段都运用排比,分别写出老舍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器具和“我”的感受,点明这就是“老北京的符号”,既点了题,又增添了文采。例2运用比喻、排比,使语言形象生动、气势畅达、音韵和谐。例3运用拟人、排比开篇,使作者的***就犹如决堤之江水,喷薄而出;文章的语言气势非凡,生动亲切。例4连用两个比喻,将人生比作“旅游”“马拉松赛跑”,指出“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既巧妙扣题,又使语言形象生动。
例1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2006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
例2
A.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那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那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
经历千万里奔跑的锤炼,那么那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B.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200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作文恰如行路》)
例3
千载风雨兴衰,你,静静地贮立于万千苍生之上,仰天长望,唯有无字碑留下了你的浩叹。抚摸着那凹凹凸凸的碑身,沧桑而感慨,你,只是略略扬起那时柔时刚的嘴角。此时,风,依旧凛冽;苍穹,依旧浩渺,你无语,碑无字,却完整地记下了你的不凡,青史依旧为你长流,在那看似空白的无字碑上,却无限延伸着你——那个唐朝女皇的博大与智慧。(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点点空白悠悠情思》)
例4
人生就像旅游,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好风景,人就越想往前走,但是人的精力有限,需要停息片刻,才能更好地前进。人生又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需要中途补充能量,才能够跑到终点。(2006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二、悬念导入,吸引读者。
高考作文书写前,不妨用3-6分钟精心构思,用悬念导入,这样容易抓住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人们阅读,从而达到良好效果。例5的开头就设计了一个悬念:妈妈说“我”是天使,但“我”为什么认为不是?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会想,他为什么认为不是?谁是?为什么是?这样一来,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目光带到了下文,使读者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
例5
很小很小的时候,总是喜爱看妈妈穿白色的裙子,她那么美,那么快乐,被妈妈牵着小手好幸福好幸福!那时候,妈妈就是我心中的天使。然而妈妈却爱亲昵地叫着我:“安琪,你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要不被接进天堂的怎会是妈妈,而不是我呢?(2006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我是天使》)
三、故事先行,引人入胜。
高考作文故事先行,能引人入胜。例6中的“蚌育珍珠”是许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它具体形象,引人入胜,包含着一个经历艰辛困苦获得成功的道理。作者叙写的这个故事很好地契合“雨燕减肥”这一话题的深刻寓意。标题中的“它”,正是困难、挫折、艰难险阻等的代称,突破它们,人生将变得壮美无比。作者以这故事先行,既能引人入胜,又切合话题。
例6 夏日里的炎热炙烤着大地,不知不觉中,海边多起了游泳的人。向远处望去,几个小孩像在搜寻着
什么,带着好奇我走了过去,才知他们是在寻找珍珠……一颗小小的沙砾被蚌无意识地吞噬在嘴里,蚌觉得好痛,似乎有一把尖刀刺向它的喉咙。但一切都无可奈何,只能日日夜夜地把它磨小、磨亮才能将它吐出。终于有一天,蚌被海水冲上了海滩,一个小男孩发现了蚌嘴里的沙砾,把它取了出来,但它不再是粗糙的沙砾,而是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蚌感觉轻松了许多,重新回到了海洋中。蚌育珍珠从此为人们所知,于是它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生命从此有了夺目的光彩,每一次去海边,我都带着崇高的敬意注视着蚌的艰辛。(2006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穿过它,生命从此壮美》)
四、引用开头,突出主题。
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巧妙地借用诗歌、名言、典故、俗谚语开篇,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引用要突出主题,要准确、得体,切忌张冠李戴、弄巧成拙。例7以引用诗词名句开篇,从多方面多角度论述了“意气”,增强了论证效果,突出了主题。例8引用的诗词名句开篇,在为读者展示中华诗词文化的浩瀚精深、优美奇瑰的风景的同时,昭示了一个主题:读诗,要善于“留一点空白”,才能品出个中的韵味。
例7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
“不爱沙滩擢贝子,扬帆击楫戏中流”,是浪顶峰尖的弄潮儿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蓬勃于血脉中的勇敢和无惧;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他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托起希望的坚定的信心。
意气,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例8 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情到碧霄。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为人们渲染出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2006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拣尽空白终见风景》)
五、设问开头,引人深思。
高考作文开头围绕主题设问,有问有答,能引人深思,突出主题。例9开头围绕“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这一主题,通过一连串的“问”和“答”,开启了思绪,突出了主题。
例9
倘若你是一粒种子,告诉我,你会怎样?是等待春天的召唤,还是迫于与寒冬挣扎?倘若你是一掬清泉,告诉我,你会
怎样?是任凭风儿的吹荡,还是勇于激起浪花?倘若你是沧海桑田中的一颗沙砾,告诉我,你会怎样?是受命于雨打风吹化成一缕尘烟,还是敢于摩擦出晶莹的珍珠?……大凡成功之士都会选择后者,纵然面对的会是苦涩,但苦涩之后便会是甘甜。(2006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磨炼出与成功的默契》)
六、破“旧”开篇,反衬主题
所谓破“旧”,就是用逆向思维,从新的角度打破旧有的思想观念,提出新的思想观念。破“旧”开篇,就是先写出旧有的思想观念,然后否定它,并提出新的思想观念,从而反衬主题的正确。例10先写出刘禹锡的观点“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后否定它,并提出作者新的观点“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从而反衬了主题的正确,令人耳目一新。
例10
刘禹锡说:“千淘万路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是这样的吗?那可不一定,就算巨轮上的帆任凭它再顽强,再牢固也有被狂风袭卷的时候。人生亦如此,若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只能说明你的毅志力比较顽强,并不代表你一定能成功。所以有时候选择停止也是好的。(2006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七、比兴开篇,烘托主题。
“比兴”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传统手法,高考作文也可借他物比兴,作为开篇之法。当然,所用的他物,必须与“所咏之辞”有内在的联系。例11从自然界写起,由物及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这里的“比兴”与“所咏之辞”
——“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是相吻合的,从而烘托了主题。
例11 若生为林木,我当欣欣以向荣;若生为幽草,我当萋萋而摇绿。
如果是小草,就不要羡慕大树的伟岸参天,你依然可以长成一片翠绿;如果是麻雀,就不要羡慕雄鹰的搏击飞翔,你依然可以在枝桠间寻找快乐;如果是小溪,就不要羡慕大海的惊涛拍岸,你依然可以在山涧自由流淌。生而为人,就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赐良机,做回自己,给自己一方天空。(2006年全国卷一高考满分作文《给自己一方天空》)
总之,采用怎样的文章开头,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来定。总原则是用上好的开篇,能使文章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丰富,材料更新颖,语言更生动。6.巧用揭示主旨的题记
①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翠绿;没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小野菊的洒脱……生命,可以不灿烂,但必须伟大!——题记
雕饰风头--打好第一枪
开头方法之一:
开门见山话题点穿
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充盈中华,诚信之光越普照华夏。诚信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诚信》
青春,是三月争奇斗艳的花朵,是七月缤纷的太阳雨,是十月灼人的红叶;是喷雾的旭日,是竞发的百舸,是搏击长空的雄鹰;是弹着欢乐的琴弦,是一路坎坷,一路执著地奔向大海的小溪,是挺直了躯干,舒展了满怀的葱茏,热烈地拥抱蓝天的白杨
开头方法之二:
引用名言文采凸现
如果事业中掺杂了感情因素那事业注定要不成功的;我们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决于能长着相似的脸。--------福特《2003年高考作文把心放正》
心睛的时候,雨也是睛;心时候,睛也是雨。--汪国真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
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2003年高考作文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智慧的眼睛》
马克 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宽容。”《宽容,从这里开始》
开头方法之三:
排比点题铺排文气
种子冲破岩层的禁锢影响;迎向光明;
雄鹰风暴的阴遏影响,飞向云霄;
骏马突破缰绳的束缚影响,奔驰原野;
海燕则冲向更猛烈的暴风雨。《自由》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哲人对着蓝天微笑:“是时间。” 孩童握着风筝拍手:“是风。”
流浪者说:“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梦。”(《拥有答案的幸福》)
开头方法之四:
故事寓言倍感新鲜
有位母亲总是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即使他在做服务员时打碎了不下十个碟子,做售票
员第二次出车就丢了钱夹,做邮递员时竟把别人邮寄的信件给人家全关了回去。
终于儿子去当兵了。三年后母亲自豪地去参加儿子的检阅仪式。人们望着走过的队伍哈哈 大
笑之时,母亲却激动地放声高喊,“哦-----亲爱的保罗!他们都走错了,只有你走对了!”《感情亲疏影响对事物的认知》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这位学者的答话得到了与会科学家的赞同。《智慧的起点》
开头方法之五:
引用诗歌胜过空说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2002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冰心
你
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顾城
万能凤头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如果说友谊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友谊可以换其他词语)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毅力。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
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划线处可以换其他词语)
●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的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 毅力,是远航的船的帆,有了帆,船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快乐=物?br>
?欲望。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快乐方程式。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大,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话“知足常乐”。反之,如果一个人的物质消费有限,而欲望无穷大,将会怎样呢?路瓦栽夫人有那么多“梦想”,又有那么多“陶醉”,她怎么能不痛苦、伤心呢?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该叫,就让他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
●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埋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试试看--不是拘泥于命运的禁锢,听凭命运的摆布,而是奋力敲击其神秘的门扉,使之洞开一个新的天地。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能够破碎的人,必定真正活过。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刻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源于她历经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与超脱;凡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黄金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如果说那些平凡者的破碎泄漏的是人性最纯最美的光点,那么这些优秀的灵魂的破碎则如银色的梨花开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的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太阳每天都不辞劳苦地升起》巴尔扎克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风雨过后,眼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走出荆棘,前面就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登上山顶,脚下便是积翠如云的空蒙山色。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
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高考话题作文指导技巧 篇6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优美,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拟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巧用比喻,如:《搬“文山”填“会海”》;可巧用比拟,如:《流泪的红蜡烛》;可巧用对比,如《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可巧用反复,如《电脑,电脑》;可巧用谐音,如:《千“君”一发》;可巧用倒装,如《回来吧,真诚!》;可巧用设问,如《你知道尊重吗?》;可巧用排比,如《识才、用才、爱才》;可巧用夸张,如《万里长江一尺收》;可巧用双关,如:《有“礼”,还是有“利”》;可巧用层递,如:《过去、现在、将来》;可巧用数学符号,如:《怪≠科学》;可巧用超常并列,如:《文学与出汗》,等等。
高考作文应试技巧解析 篇7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仅靠七拼八凑是写不好文章的。端正态度、树立自信是写作的基本,讲究技巧是写出好文章的关键。对于考生而言,考场如战场,特别是语文考试,既要做语言运用题和阅读试题, 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按照要求当场完成一篇作文,时间紧而任务重。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一篇符合考题要求、质量高的优秀考场作文呢? 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着重谈谈高考作文的应试技巧。
一、审题
审题即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审清文意, 明确作文的内容和要求。如今高考主要有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三种形式,其中以新材料作文为最多。面对一则新材料作文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表达的意思,这是审题的关键。比如2014年甘肃高考作文题目: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生存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这则作文试题采用了一则事例和一句概括语。事例即一些人爱给动物喂食,而后提出悖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生存能力,最后一句概括语说:“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读懂了材料内涵,再看试题的要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也就是说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内涵自由写作,只要与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相符即可。整则材料蕴含多层含义,可写点很多。
二、立意
立意是一篇文章所彰显的文意。首先要审清作文材料的内容和要求,其次要根据写作要求,选择立意的角度。现在的高考作文试题,特别是新材料作文,立意的角度往往是多方面的,只有快速选择准确、深刻、新颖的立意角度,才能写出令阅卷者眼前一亮的高考作文。
仍以甘肃省2014年高考作文为例。游人给野生动物喂食是2014年的新闻热点之一,这则材料可谓紧贴时事,极具新颖性。从作文立意的角度看, 这则材料作文可以发挥的余地很大,可写点很多。
1.紧扣材料 ,谈及素养。游人在自然保护区喂养动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有违自然保护区的规定。考生可以从此入手, 拓展开去, 联系一些国人在国外旅游时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写写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遵守道德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做文明的旅游人,不影响中国人的形象。
2.遵守规定 ,规范行为。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 ,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考生可以论述“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可适当延伸,联系当前的“反腐”大潮,谈谈公务员如何从自身做起,遵守规定,不破坏社会的大规则———法律。
3.挖掘要素 ,深入分析。材料中出现两个要素 ,即游人和自然保护区,考生可站在一方立意,亦可综合把握,谈谈双方行为的对错。
4.充分联想 ,蕴含趣味。考生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 ,以动物的口吻告诉人们“喂食”的危害,用词可活泼些,带点趣味性,这样会让作文更生动,更有新意。
三、成文
成文包括拟题、列提纲、写草稿和正式写文,因为考试时间有限,再加上考生个人写作习惯不同,所以不再详述。但是,考生审完题、立完意后,无论是否列提纲、打草稿,都要明确文章的层次,理顺文章的脉络,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脑海里过一遍,不能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正式下笔写文时,有一些技巧可供借鉴,下面我介绍几种技巧,以抛砖引玉。
1.取长补短。“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擅长写的文体,在写作上有自己的优势,在考场上注意不要将自己的短处、劣势暴露出来。那么,在高考作文中怎样取长补短、避实就虚呢?
考生本就紧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文章,而且是极具文采的文章更有难度。要在短时间内突破自己的薄弱环节不现实,因此,考生要沉着冷静,采用取长补短的策略。
在表现手法上,每位考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首先,考生要了解自己的优势,选择擅长的文体。现在的高考作文,基本上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有人擅长写记叙文,有人擅长写议论文,有人擅长写杂文,比如作文试题要求分析议论,而自己擅长记叙,那么就可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夹叙夹议,这样必定能升华主题,突出文采,使作文既形象新颖又富有情感。其次,要选择擅长的行文结构。文章的结构与体裁必须一致,不能有矛盾冲突。学生要根据自身的表达特长。如写记叙文,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可以以空间为线索,可以时空结合,也可以按认识发展的顺序。对于文章的基本环节,即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也可以突出个性特色,彰显个人文采。最后,选择擅长的语言形式。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考生对语言的领悟和驾驭能力有高下,有的人语言严谨深刻,有的人语言生动幽默;有的人语言平实感人,有的人绚丽动人。为了在文章中突出个性,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个考生都要准确把握自我,以擅长的文体、行文结构和语言写出一篇“漂亮”的考场作文。
2.随机应变。在文章中引用名言 、成语、俗语、名人故事 ,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为文章添色不少,但切记不要引用错误,否则会张冠李戴,得不偿失。引用名言,最好记得出处,成语、俗语意思要明白,名人故事要是真实发生的、有据可考的,不能是为了写文章而故意编造的。若是不记得出处,则可运用“模糊语言”。比如古代有名言,就用“古人言”、“古人曰”;现代名言,就用“有人曾说”,这样既引用了名言,又不会出错,一举两得。
3.照猫画虎。考场作文不仅要速度快 ,而且要质量高。要在短时间内写出引起阅卷者青睐的文章, 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更准确点说,其实是借鉴。高中生对于文学著作已有一定的涉猎,更不用说语文课本上就有一些文学大家的大作,心中都有许多喜爱的佳作, 可以学习他们的写法, 提炼他们的观点,力求别出心裁,先声夺人。
除了以上三点外,还有一些小技巧需要考生注意并掌握。首先,要注意及时分段。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有的考生干脆不分段,而有的考生分了十几段写,这是高考作文的大忌,一般而言,高考作文分五六段写最适当。其次,努力超过800字。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要求,少50字扣1分,并且字数少了作文本身容量不够,内涵不会深刻,因此,议论文最好写到900字,记叙文可以写到1200字左右。最后,书写认真,卷面一定要整洁,想清楚再下笔,不要随意涂改。
综上所述,考生只要在审题、立意、成文三个环节中适当运用技巧,就可写出文采洋溢、处处精彩、有一定境界与高度的高分“靓”文。
参考文献
[1]金迎春.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考话题作文拟题技巧 篇8
标题有“暗分”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对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先来看以下四组标题:
A.《麦迪逊县的桥》VS《廊桥遗梦》
B.《球——我的最爱》VS《君子好“球”》
C.《记体坛新秀刘翔》VS《我是王者我怕谁》
D.《做德才兼备的人》VS《做保尔式的盖茨》
每组中哪个标题既准确又能激起您的阅读欲望?当然是后者,可见标题优劣对文章是多么重要。高考中,尽管作文标题优劣不加分也不减分,但阅卷老师都承认,标题是有“暗分”的,因为标题不仅关系到作文是否跑题,而且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更是考察考生构思是否严谨、是否有文采的门槛。醒目而新奇的标题能立刻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先入为主地欣赏作者的才华,不知不觉给作文加分。
一般来说,话题作文的拟题要求是准确扣题,要讲究生动、凝练、含蓄、新奇,要有美感,使阅卷老师一看题目就大体知道作文的写作方向。具体来说,作文拟题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要能概括话题的整个内容。
2.要力求简洁凝练。恩格斯说:“题目越简单,越不费解,就越好。”短小精悍的标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应当辩证地看待出发和到达的关系》就不如《出发和到达》简洁、有吸引力。
3.要含蓄隽永,忌直露浅显。含蓄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4.要准确,不能宽泛。标题的语义范围要尽量小且合理,要避免空洞无味、下抽象定义、喊标语口号,要防止浅、偏、散。
5.要醒目、新颖、诱人。标题要紧扣题面内容,让人一目了然,但又独出机杼,不落窠臼。要善于运用艺术手法引起人的阅读欲望。
事实上,许多考生所拟标题达不到上述要求。考场作文中,一些考生的习惯做法是先把文章写好,之后再匆忙、随意地写个标题上去。于是,文章的标题往往缺失了它的效用。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文不对题,文章的内容和标题无法关联起来,“桥归桥,路归路”,使得文章留下了遗憾。比如,以“友情的力量”为话题,要求考生自拟标题作文,考生们拟出了以下标题:《力量》《友情》《友情的力量是无穷的》《关于友情问题的探索——友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人类伟大的力量》《朋友的举动》《两个人的友情》《友情战胜一切》《人生难得几回搏》《团结就是力量》《理解》。这些标题有优有劣,存在问题的有以下四类:
1.《友情的力量》《力量》《友情》以话题为题,标题功能没有发挥,且标题范围太宽泛,不具体,缺乏创意。
2.《人类伟大的力量》则显得有歧义,不准确,有跑题之嫌。
3.《关于友情问题的探索——友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标题过长,显得松散。
4.《人生难得几回搏》则离题太远。
拟题有“七法”
优秀的作文标题绝非信手拈来,而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下面介绍几种从近年来高考高分作文中总结出的拟题形式,供考生参考:
第一,形象描绘法。此类标题能将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化,把作文的观点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言浅意深的效果。如关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把握别人垂下的藤索》,形象生动地揭示了“要善于听取别人建议”的中心论点。再如关于“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蒙着黑纱的幸福》,很引人注目。揭开黑纱,即揭开我们思想上的阴影,那么我们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形象的比喻道出深刻的道理。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小心这把双刃剑》,把移植人的记忆比喻为“在伤害别人时也会伤害自己的双刃剑”,准确而形象。大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也能突出形象感,如关于“挫折”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那个障碍粉碎了我》,让读者不禁产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挫折给作者如此沉重的打击,作者又如何作为呢?
第二,貌离神合法。此类标题将几个名词用分隔号隔开,这些名词看似毫无联系,却被作者巧妙地嫁接在一起,共同揭示文章的主题。如关于“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诗人·明月·黄花》。初看此题,阅卷老师自然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这三者有什么关系?”正是这个疑问,激发了阅读兴趣。
利用数学符号拟出好标题的例子有很多。如关于“勤劳”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勤劳×高科技=致富》;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诚实+信用=财富》《7-1=0》等,用特殊的等式,暗示了“诚信”的重要性,去掉了“诚信”,其他的“美貌、金钱、荣誉”等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关于“团结”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1+1>2》;关于“品德”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忍让≠懦弱》、《情商>智商》;关于“成功”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等,都是颇具匠心的好标题。
第三,诗文化用法。此类标题巧妙地运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或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可以原诗文完整借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写。如关于“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感时花溅泪》,借用杜甫《春望》中的名句,形象地揭示了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关系,充分说明了“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的观点。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借用陈子昂的名作《登幽州台歌》,表达对移植记忆的困惑。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作文,有考生借用苏轼的《题西林壁》,拟题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有考生借用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拟题《众里寻它千百度》,另一名考生则借用李煜名作《虞美人》,拟题《问君能有几多“诚”》,关于“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话题作文,有考生借用林则徐的自勉联,拟题《海纳百川,我纳千言》,都是巧妙而有文化底蕴的好标题。
第四,妙趣横生法。此类标题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老师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文章的观点也正是通过森林法庭审理兔子与灰狼一案得以体现。还有一标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老师的喜爱。再如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诚信漂流记》,把“诚信”拟人化,通过巧遇“快乐”、“地位”、“竞争”的过程描述,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没有诚信,快乐不会长久,地位是虚伪的,竞争也终将失败。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有考生借用赵本山的小品名句,拟题《诚信,山村人都知道》,俏皮生动,又揭示出诚信的淳朴气质,令人不禁莞尔。
第五,经典改编法。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考生借用文学经典作品,同样能让阅卷老师瞩目。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地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与父母对作者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菩萨解难》,巧借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观点。
第六,流行时尚法。此类标题是结合流行时尚元素,以新奇的方式给标题增色。如化用流行歌曲的标题《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再如化用畅销书的《谁动了我的文化观》,可谓别出心裁。
第七,直现文体法。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不同,此类作文的文体是别致的。正是它的别致吸引了阅卷老师的注意。如关于“诚信”的话题作文,有考生拟题《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通过望诊、把脉、医生建议等叙述,写出了吴诚信(无诚信)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办法,极具新意。又如一篇名为《药品说明》的文章,借对产品的说明写出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这一命题的认识。
以上拟题方法只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标题式样,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些标题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拟出精彩的标题。要成为作文拟题高手,除了灵活运用上述手法外,关键是要有标题敏感,平时注重文化积累,多读书,多积累生活素材,勤思考,勤练习。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作文标题叫“题目”?答案是,作文标题正如人的眼睛,是重要的表达器官,也是与人交往中最先被人关注的地方,或犀利、或明媚、或忧郁、或机智、或幽默,眼神骗不了人,所以,善待你的作文标题吧,别让它近视、远视、弱视,更不能让它黯然无光。
【作文结构纠错技巧高考作文指导】推荐阅读:
作文结构技巧01-07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11-16
中考作文技巧结构篇06-29
高考作文经典三结构08-26
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12-08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05-21
2024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文章结构创新09-04
高考作文技巧12-09
写作技巧指导――结构完整10-17
作文结构示例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