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制度

2024-10-27

检验科制度(共8篇)

检验科制度 篇1

检验科报告单书写制度

一、报告单书写要字迹工整、二、按照《全国检验操作规程》中的规范格式书写。

三、应当遵照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报告。

四、报告者必须书写全名以示负责。

五、报告单发出前应详细核对检查结果。

检验科差错事故医疗纠纷处理登记制度

一、差错事故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一)全体检验人员要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的法制观念,严格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建立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登记报告制度,一旦发生应及时登记报告,及时处理和整改。

(二)事故: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操作规程,造成检验失误,导致患者人身损害并经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定的事件。

(三)差错:由于责任性不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遵守操作规程或技术因素而引发检验错误,但对患者未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

(四)登记报告。

1、凡发生差错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质控组长报告,尽快进行补救并填写差错事故记录本,严重者及时报告科主任,必要时报告院医务科、院领导。

2、一般差错,应填写差错登记本,并注明差错性质及补救办法。

3、月末由组长将当月发生差错情况填表报给科主任。无论发生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或检验事故均应由实验室及时登记,查明情况,保留样本,主动向科主任报告,不得隐瞒,并要迅速采取措施,把损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五)凡出现医疗差错或严重工作差错,科室组织召开专门会议,认真讨论,吸取教训,提高认识,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六)要经常进行安全医疗教育,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要定期向医院医务科报告差错事故的登记情况。属于严重差错并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更应及时报告,并按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七)预防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明确检验目的,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整体业务水平。

2、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完成,发现差错及时上报,及时处理,把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3、仪器专人保管并实行三级保养,使仪器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检验工作。

4、每天由实验室审核人员检查检验报告单,保证检验质量。

5、定期检查,校正仪器,不使用过期、霉变试剂,并在“审核者”栏签名,保证检验质量。

6、坚持做室内质控,作好原始记录、质控图、失控报告及评价。积极参加市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达到优良成绩。

7、严格执行样本收集和送检制度,做到“三查八对”(姓名、科室、床位),不符合的样本认真登记退回病房,重新留取。

二、医疗纠纷处理登记报告制度

(一)为规范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时有效化解医患矛盾,强化实验室应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能力,形成防范和处置医疗纠纷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流程,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卫生部)。

(三)按照《医疗纠纷登记手册》的填写内容和要求,组织调查和处理,并同步记录医疗纠纷处理情况。具体要求包括:

1、立即向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调查纠纷发生经过,作好笔录;

2、根据调查笔录、当事人陈述报告和科室处理意见,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讨论),形成处理意见;

3、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落实情况;

4、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作好通报和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如实向本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报告。

(四)及时将医疗纠纷处理材料整理归档,已归档的材料不得篡改、伪造,不得随意外借,应有专人保管,防止遗失;同时做好以下工作:

1、《医疗纠纷登记专册》所列的处理项目应按时完成,不得缺项;

2、处理结果向患者(或家属)通报和解释时,通过电话方式的,应做好电话记录并存档;通过书面方式的,应将文字材料复印件存档。

(五)实验室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当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1、当事人报告和患方投诉后,应由科室负责人及时调查、核实纠纷经过;

2、应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对纠纷中反映的问题(或投诉人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明确纠纷性质和相关责任人,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在5个工作日内形成科室意见,书面报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

3、对科室讨论中发现的问题和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或专职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应及时落实,并接受医疗机构行政管理部门的督查。

(六)医疗纠纷当事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发生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纠纷发生后,应如实陈述事件的经过,并认真填写《医疗纠纷当事人陈述报告书》,在医疗纠纷发生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陈述报告书递交至处理办;

2、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认真做好纠纷的处理工作。

检验科制度 篇2

1 什么是危急值

所谓危急值, 也称为紧急或警告值, 即当这种试验结果出现时, 说明患者可能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 此时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 患者生命可能得到挽救;否则, 将可能危及患者的安全和生命, 我们将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和生命的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例如血钾, 当小于2.5 mmol/L时, 为严重低钾血症, 会出现虚弱, 心律不齐;当大于6.5 mmol/L时, 为严重高钾血症, 有微循环障碍表现, 甚至出现心搏骤停。因此, 这两个数据可以看作血钾的低、高危急界限值。

2 危急值的确定

2.1 危急值项目的确定

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 关于“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明确指出:“危急值项目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等”。除上述项目外, 一些异常的检验结果虽不至于立即危及患者生命, 但有可能对生命带来威胁的, 也应该考虑列入危急值范围, 如淀粉酶测定等。所以, 我们要根据临床科室的要求, 制定出能反映患者危急值的相关项目。

2.2 危急值的确定

危急值的制定必须由检验科和临床科室共同商定, 绝不能单凭检验科确定。例如新生儿血糖许多低于2.5 mmol/L, 我们如果按成人危急值标准报告, 那是不现实的;还有透析室的患者, 尿素和肌酐检测几乎都是危急值。所以, 对于特殊科室, 我们要特殊对待, 这样才能体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真正意义。

3 危急值报告流程

3.1当检验出现危急值时, 检验员首先要确认检验仪器是否正常和检验过程是否规范 (若有疑问立即复做) , 在确认临床及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 才可以将检验结果发出;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必须立即电话通知病区护士, 再由护士立即通知主管医师, 同时报告检验科相关人员, 并在专用记录本做好登记工作, 记录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科别、日期、危急项目、初始数值和复查数值、是否通知临床科室、值班者签名等。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 (接收) , 谁记录”原则, 责任到人。如果是门诊患者, 应及时电话通知门诊接诊医师, 如果是体检中心体检者, 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或者体检中心主任。

3.2主管医师有必要重新留取标本再次复查。曾有一病例, 第二天准备手术, 因标本错误, 得到危急值报告是心肌酶异常, 立即会诊, 与症状又不相符, 经重新抽血检验, 结果正常, 原因是标本混淆。还有一病例, 危急值报血钾8.2 mmol/L, 重新抽血检验, 结果正常, 原因是患者正在补钾, 护士在同侧肘静脉抽的血而引起。所以再次抽血复检很有必要。

3.3病区主管医师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 不仅是只采取相应措施, 而应在病历上有所体现。既是危急值, 就不能只停留在检验科和护理站的登记本上面, 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在病历上要有所体现。

创新监管模式 改革检验制度 篇3

检验监管模式呼唤改革创新

当前,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检验监管部门毫不懈怠,志在改革创新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方面能有所作为。目标指向:依法、科学、有效监管和方便出口。目前检验监管的重点停留在对商品的批次管理和检验上,对法检目录内商品实施批批报检出证的基本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对外贸易量和贸易发展方式的变化。检验监管司司长王新清醒地意识到:“勇于破除旧观念、旧框架的束缚,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条件,切实加大改革创新的卫怍力度,不断推出符合形势要求的新模式、新办法,不断实现检验监管工作机制的新突破,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形势和任务。”

行动上的突破源于对新形势下检验监管工作所面临的挑战的清醒认识。针对国外不断强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检验监管部门在更加有效的应对方面还存在不足:检验技术法规体系还不健全,一些检验监管人员对输入国标准掌握还不足;缺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顶级实验室;受现有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制约,大部分实验室主要忙于日常检测,无暇对新商品、新项目的检测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没有更多的精力对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最新动态进行及时分析。

在具体操作层面,现行检验监管制度下的检验监管人,主要精力集中在微观质量监管上,“这显然不能适应新的任务和要求。国务院对质检总局的‘三定方案,明确把质量宏观管理的职能赋予给我们。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产品、行业宏观质量的分析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产品、行业质量分析报告,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王新表示。

检验监管:新角色、新机遇

有人统计过,全国进出口商品检验业务量从1978年的65万多批到2008年的1340多万批,增长了20倍,其中八成以上都是由检验监管部门完成的。

过去,检验监管的重点都放在进出口商品的具体检验上,充当进出口企业“厂检员”、外贸公司“验货员”的角色,缺少对产品、行业宏观质量的分析研究,难以提供有价值、有说服力的产品、行业质量分析报告,进而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类似‘重微观检验、轻宏观管理,重产品检验、轻企业监管等监管弱化问题较为普遍。”王新认为“勇于破除旧观念、旧框架的束缚,不断推出符合形势要求的新模式、新办法,实现检验监管工作机制的新突破,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针对国外不断强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王新深刻地认识到,在更加有效的应对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检验技术法规体系还不健全,一些检验监管人员对输入国标准掌握还不足;二是缺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顶级实验室;三是受现有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制约,大部分实验室主要忙于日常检测,无暇对新商品、新项目的检测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更没有精力对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最新动态进行及时分析。

面对新角色、新定位,工作千头万绪,王新称今年是“关键年”。

今年4月,检验司顺利完成了中俄汽车产品技术法规和检验监管研讨会以及日本长期使用产品安全检修·标示制度培训会。

特别是前者对于帮助国内企业及时了解俄罗斯汽车产品技术法规和相关标准、认证程序,提高出口汽车质量和安全水平,扩大对俄汽车贸易将起到积极作用,有的企业说举办这样的交流,真似一场及时雨。

为推进中国产品变以廉取胜为以质取胜。检验司积极推进落实与有关国家签订的质检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监督抽测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出口,使对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王新向记者透露,为实现依法、科学、有效监管和方便出口的目的,基于产品风险、企业诚信、企业产品质量保证能力相结合的《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即将发布,这是我国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他进一步指出,新的分类管理办法突出了对监管为主的管理理念,注重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增加了产品风险分析要求,由对企业的一维分类转变到通过对企业分类、产品风险分级的二维要素确定出口产品的具体检验监管方式,使不同类别企业不同风险等级出口产品的检验放行方式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实现以下目标:对管理良好的企业,实行绿色通道或者出口免验,对质量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进行严密监管,对有小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促进,对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坚决进行处罚。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组织对全系统检验监管人员进行全面宣贯、培训,确保对新办法理解到位、执行到位。”王新表示。

稳步推进出口免验工作

“出口商品免验制度是国家质检总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质取胜战略部署,服务企业、扶优扶强、改革检验监管模式、支持外贸发展的重要措施。”王新表示,出口免验制度实施以来,已有130余家企业获得出口免验资格,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和出口企业的高度关注。

王司长又详细介绍了免验制度。它是对列入必须实施检验的出口商品目录的出口商品(《进出口商品免验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商品除外),由收货人、发货人或者其生产企业提出申请,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按法定程序审核,对符合国家规定免予检验条件的出口商品生产企业所给予的一项鼓励政策。

企业获得出口免验后,降低了出口成本,简化了通关手续,扩大了出口创汇,经济效益明显增长。王新坚持认为,出口免验工作对提升我国产品知名度,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水平和整体形象,弘扬自主创新,培育民族品牌,扩大检验检疫机构影响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于免验制度今后的成长和成熟,王新表示,“我们正在开展对出口免验工作制度的改革。比如出口免验制度不仅要针对企业的单个产品,同时要针对整个行业产品。通过对法检目录内合格率长期保持稳定的出口产品进行分析,对其中风险程度低、与消费者安全密切程度低、企业质量保证能力个体差异影响小的出口商品,可以在行业内全部实施出口免验。”免验产品果真能成为质量上的常青树吗?对这一忧虑,王新明确表示,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如果发现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将恢复正常的监管措施;如果产品质量长期稳定,可以建议调整到目录外,这也为科学,合理、动态调整目录奠定了基础。

他接着说:“今年,我们已要求各直属检验检疫局选择对国民经济有重大贡献、社会影响力大、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企业,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或自主品牌的名优商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出口商品,继续推进此项工作。”

医院检验科制度 篇4

雅安紫罗兰医院检验科欢迎您到我院就诊,为了让您更加了解检验流程、注意事项等,现将检验须知告之如下:

一、检验须知

1、请您先开据检验申请单,再到收费窗口交费,然后到检验科检查。

2、血常规、临床生化,免疫学,微生物学检查采血请到采血室处。

3、尿、便、各体液常规等请留样后,放置体液常规室放置处。

4、检验结果请在体检大厅等候报告。

5、报告发出时间(自收取标本起计时):

门诊病人

 血沉(ESR)1小时后取

 其他临床基础检验项目均30-40分钟出报告。

 常规生物化学,常规免疫学项目当日11点前抽样,下午3点出报告。超过当日11点结果次日发放。

 微生物一般检查3天内出报告。 过期报告请进室内查询

住院病人 血液标本:住院部血液标本由病房护士当天8:30后送至检验科。11点后不在收取样本。急诊除外!

体液标本:门诊病人在体液室领取样本收集容器,样本收集后由病人直接送检,住院病人由病房负责发放样本收集容器,样本由病人或家属送取。

 细菌标本:门诊病人在检验科领取采集容器,经嘱咐后自行留取,样本送细菌室检测,报告单3天内领取;住院病人由病房采集标本,由护理人员送细菌室检测。

二、注意事项

血液:生化和免疫检测项目要求空腹采血,血细胞分析标本对是否空腹不做特殊要求,血液标本要避免脂血、溶血,采血后应及时将样品送到相应实验室。糖耐量实验;上午9:00以前抽空腹血,然后5分钟内饮完含75克葡萄糖的水250-300毫升,(若空腹血糖>15.0mmol/L或1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者以100克面粉馒头替代,10-15分钟内吃完),分别于饮糖水或吃完馒头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各抽血一次,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尿液:常规检测可留取晨尿或随机尿,晨尿应收集早晨第一次尿液,标本收集宜选用尿液的中段部份,尿量足够,不少于20ml,最好超过50ml,避免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粪便及干扰性化学物质等污染。样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样本保存在4-8℃冰箱,2小时内送检。

粪便:直接将大便置于干净干燥的容器中,采集标本1小时内送检,标本要收集新鲜标本,不得混有尿液,消毒剂及污水。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部份。 痰:采集标本前,清水漱口三次,用力咳嗽.多次标本不要混入同一容器,最好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采集。若病人不能采出合格的标本,可以用生理盐水雾化帮助排痰.对于虚弱病人,可经气管抽吸。若标本不能立即送往实验室(2小时内),应保存在冰箱里。

总之作好饮食控制、药物影响、运动影响。采血之前静坐5~10分钟后以坐位(从肘

静脉)采血为最佳。检查前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延误病

情!!

最后忠心的祝你及家人身体健康!

检验科管理制度 篇5

一、检验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二级管理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申报科研课题,开展方法学研究,不断增加检验新项目,积极开展检验继续教育,提高全员素质。密切与临床科的联系,听取意见,改正工作。

2、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静,每天工作前后进行卫生大扫和整理。

3、建立《标本采集操作程序》,并向患者或有关人员宣传,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不得接收,并说明原因和采集要求,建义重新采集。

4、建立报告审核制度,新毕业的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考核后,才能具有签发报告权,对未能独立工作的初级检验人员和进修实习人员所写的报告,应由带教老师共同签发。

5、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优选检验方法,制定操作手册,并由科主任批准执行。定期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对测试系统进行校准。定期修订操作手册,以推动检验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6、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做好质量保证工作,并制定质量工作手册。健全室内质量控制制度,积极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

7、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进行登记和统计,填写要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存放二年以上。

8、制定全员在职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有条件的科室应积极组织科研选题的论证和申报工作,组织攻关,发表论文。

9、建立监督检查制度,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二、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安全

1、要严格执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医院安全医疗管理规定、医院、科室规章及实验室操作规范。

2、加强医疗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3、一旦发生差错或医疗事故争议,必须立即报告科主任汇报情况,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和后果。同时报告科室安全医疗专管员,并详细记录。

4、每月一次,召开安全医疗工作会议,全科室人员参加,罗列出一月里发生的差错或医疗事故争议事件和医疗安全隐患事件,总结分析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

(二)实验室安全

1、科主任要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2、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药品,建立易燃、易爆、剧毒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3、易燃、易爆药品的贮存,应有专用的危险品库,并符合危险品的管理要求。剧毒药品应由两人保管,存放于保险箱内。

4、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5、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以实验室为单位,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6、做好电脑网络安全工作,防止病毒侵入,防止泄密。

7、使用煤气的实验室,要防止煤气中毒或失火事件的发生。

8、每天下班时,各实验室应检查水、电安全,关好门窗。值班人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水。

9、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三、档案管理制度

(一)、目的:检验科资料是实验室质量证明资料及质量体系运作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资料的记录、保存状态有章可查,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①病人信息资料;②样本资料;③检测数据;④检验结果;⑤检验科人事资料;⑥仪器资料;⑦室间室内质控资料;⑧省地市及医院文件等受本制度的管理控制。

(三)、职责:检测人员对记录负责,室负责人对管理措施的落实负责,科主任对管理措施的检查和监督负责。

(四)、记录内容:

1、病人信息资料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或门诊号。

2、样本资料的记录:样本种类、接收日期和时间、检测项目、接收者、检测项目操作者。

3、检测数据资料记录:检测中室内的温度、湿度、检测项目、样本数、质控、仪器运行情况、操作前后消毒情况、操作者姓名等。

4、检测结果的记录:检测项目产生的每份样本产生的数值。

5、人事资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毕业院校、时间,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时间等。

6、仪器资料记录:仪器原件资料、存放位置,仪器复件资料、存放位置及保管人,仪器安装及调试记录(包括:仪器名称、规格型号、产地、数量、启用日期、仪器原值、所处位置等)。

7、室间室内质控资料:质控品发放部门,质控品数值资料,质控检测原始资料及质控图(一年内由实验室负责人)保存;一年后归档保存10年以上。

8、省地市及医院文件:各级文件分类(行政性文件、业务文件)。

9、业务学习资料:讲课资料,(专家授课资料、科内讲座资料)保存。

(五)、记录方法:

1、手工记录:以书面表格形式记录病人信息资料、样本资料、检测数据资料等。

2、电子记录:在电脑中记录(包括网络电脑的Lis系统和主控电脑)检测结 果等资料备份。

(六)、记录保存:

1、检验申请单在每次检验后集中交报告咨询服务台,每月封存保存门诊仓库两年,检验结果记录(包括病例资料),由实验室负责人统一建档封存。电子保存资料(检验结果记录及病人病例资料),由实验室负责人每天、每月备份,由检验中心网络管理人员统一建档封存,保存期五年。

2、电子保存资料,由系统设置密码保护。

检验科规章制度 篇6

一、检验标本管理制度

1、标本一律凭单采集,做好五查五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验项目),临床科室送的标本要核对检验单、检查项目和标本采集是否合乎要求。

2、各项检验标本分类进入各项检测程序,并严格做好编号和核对,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为保存。

3、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4、凡有传染性的标本,应按传染性标本管理规定须经灭菌处理后才能弃去。

二、急诊检验制度

1、检验科急诊化验室保证执行一天24小时值班制,接到急诊检验申请单或电话告知或急诊病人前来化验,值班人员必须5分钟内给病人采血或接收标本,半小时之内出检验报告。

2、住院病人急诊检验,临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填写合格急诊检验申请单,并填写急诊申请时间,由护士采集或收集标本及时送急诊化验室检验,并填写采集时间,护送队及时送检,检验科收到标本后记录接收时间,及时检验、及时电话报告临床,并记录报告时间及接收报告者姓名。

3、检验报告单于当日午后或次日早上,随同其他检验报告单一并送临床科室。

4、急诊检验范围:(1).急诊病人和急诊观察病人。(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3)住院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5、急诊检验项目:三大常规、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常规检验、血型鉴定、潜血试验、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钾、钠、氯、钙、镁、磷、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糖、血气分析、血、尿淀粉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胆碱酯酶、CRP、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能等.其他项目可根据需要有条件开展都得开展。

6、做好本室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仪器维护使用及记录,填写督查交接班情况。

三、检验报告单管理制度

1、检验报告单必须按检验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使用统一的法定计量单位,数据准确,书写规范,填写后核对,不涂改,不破损,不污染。

2、阳性与阴性结果的书写,必须清楚,以免错误。如报告单为表格时,阳性用“+”表示,阴性可用“Ø”表示,未查者可用“/”表示。

3、报告单必须有检验者签字(全名)和签发日期,急诊报告应注明标本采集(收到)及发出报告时间。

4、当日完成的检验报告单按科室分好,每天下班前半小时分送各科室。

四、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医院建立危急检验项目表与制定危急界限值,并要对危急界限值项目表进行定期总结分析,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以适合于本院患者群体的需要。

3、建立检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必要时)、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min)、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4、医院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五、检验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传染病疫情登记 门诊及住院部化验室均应设立化验室专用的登记本,对菌痢、肺结核、疟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丙、戊肝抗体,乙肝两对半)、感染性腹泻等法定报告传染病检测结果阳性者实施登记,并在化验结果报告单上家盖“请注意疫情”章。化验室专用疫情登记本登记项目应包括姓名、性别、临床拟诊、送检医师、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医师签名和检验日期等。

二、疫情信息安全、保密制 各级医疗机构应妥善保管涉及疫情信息的相关资料。责任报告人以及传染病防治相关人员无权向社会和无关人员透露信息,不得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隐私。

三、异常结果反馈制 检查出与传染病诊断有关的异常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病做好反馈记录。

六、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强安全管理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2、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防火”“防盗”“防毒”的防范工作,并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制度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3、使用强酸、强碱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腐蚀仪器和衣物。

4、产生毒性或腐蚀性气体的试验应在通风处进行,带有腐蚀性试剂,废弃之前先用清水稀释后,再倒入下水道。

5、贵重仪器、物品等设专人保管、定期维修,存放柜箱要加锁。

6、加强对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及危险、剧毒化学试剂等的管理,定点存放,定期检查,对剧毒药品有专柜保存,并做好应急处理及防护工作。

7、检验室备有常用消防设施及专用灭火器材,接受消防安全及使用灭火器材的教育,对各种电器、电路按规定安装使用。

8、检验科人员应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并立即采取安全措施。

七、仪器管理制度

1、各种检测仪器按医疗器械进行登记,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养和按规定办理报销、报废手续。

2、精密仪器,设专柜存放,实行定人使用、保养、保管责任制。无关人员一律不得使用。

3、各种精密仪器、器械,须经校正合格后使用,计量仪器应按市技术监督局规定每年实行强制检定。

4、新购仪器、器械、须经检测验收合格后使用,不熟悉仪器性能者不能独立操作,无维修知识和技能者不得随意拆卸检修。

5、各种仪器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格保养程序,经常保持仪器处于灵敏状态。仪器室内严禁存放挥发性、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注意防潮和防爆晒。

八、检验科试剂管理制度

1、检验科要根据实际需要,从节约的原则出发,有计划地采购试剂。

2、检验科要做好试剂的请购、使用、保存、检查工作,防止变质、过期和浪费,即将用完的试剂要有记录,及时申请补购。

3、试剂进货应做到来源正规,货物优质、有效、有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及供货单位加盖红印的《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注册证》复印件和法人委托书及业务员的身份证明。试剂进货时要有验收人签字。

5、所用试剂要有瓶签,按不同要求分类保管,需要冷冻、冷藏保管的试剂应保存在低温或普通冰箱内,并经常检验冰箱温度。剧毒、易燃易爆品要按要求保管。强酸、强碱试剂要单独保存。

九、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

1、检验科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质量控制理论和具体方法。

2、制订各项检验的操作手册,生化、临检等检验,一切操作要做到规范化、程序化。

3、对各种仪器,必须定期进行功能及质量检测并标定后使用。使用合格的检验试剂,定期检查有无过期试剂。

4、应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制订相应的措施,做到日有记录、月有小结、年有总结。有原始记录及质控图。对检测中出现的失控项目要停止报告,查出原因,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有记录,然后报告。

十、检验科室内质控工作制度

1、各专业实验室应创造条件开展室内质控。生化、血液细胞计数、尿化学,应每天做室内质控,特殊项目在更换试剂批号或校准后进行质控。

2、室内质控数据的处理:

所有开展质控的项目,不论每日做还是需要时做,均应把数据输入质控管理软件或质控图表,求出其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在出控分析。

3、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1)统计:每月末,应对当月所有的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并做本月室内质控评价。

2)上报:每月5日前将前一月的质控图打印、分析、评价后由实验

室主任签字后上报科室存档。

4、失控处理及失控报告单:

遇到失控,应按失控原因进行分析,并按步骤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失控后必须填写失控记录以及纠偏措施。

5、监督:科主任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室内质控开展执行情况,对未严格执行者按科室有关规定进行批评及经济处罚。并记录在业务考评内容中,作为各室评审时的材料。

十八、检验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亲自参加检验,并指导检验士进行工作,核对检验结果,负责特殊检验的技术操作和特殊试剂的配制、鉴定、检查,定期校正检验试剂、仪器,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毒剧药品,贵重器材的管理和检验试剂、材料的计划和请领、报销等工作。

4、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改进检验方法,不断开展新项目,提高检验质量。

5、负责开展对本专业质量控制工作。

十九、检验士职责

1、在检验师的指导下,担负各种检验工作。

2、收集和采集检验标本,发送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师的指导下进行特殊检验。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随时核对检验结果,严防差错事故。

4、负责检验药品、器材的请领、保管、检验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做好登记、统计工作。

5、担任一定的检验器材的洗刷,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检验科制度 篇7

几个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经济增长的源泉,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到新古典模型,再到罗默和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都对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源泉进行了探索。但这些理论的研究重点都放在生产要素上,把制度因素排除在外,认为制度是给定的外生变量。实践证明,制度本身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而任何经济增长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有必要将制度因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当中。新制度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变迁,一种能够提供适当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己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沈坤荣、孙文杰(2003)、郭建平、何建敏(2008) 等的研究表明资本积累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关关系,蔡昉(2010)、杨琦、李玲玲(2011) 等认为劳动投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供给结构的转变必然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赵志耘等(2007)、吕冰洋、于永达(2008) 认为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当然大部分学者都认同这样一种理念,即中国的经济增长并非一种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新制度学派认为,生产要素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经济增长本身,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创新,一个国家的基础制度、制度结构、制度框架、制度环境和制度走向决定了它的经济绩效。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明显与制度变迁密切相关,要想成功解释中国的经济增长,制度因素显然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经济仍处在转型时期,各种制度还处在不断完善和演变的过程中,改革仍是最大的红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长仍依赖于制度创新,怎样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是值得研究的。

1 理论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1. 1 基本理论模型分析

我们假定一个经济系统由工业部门、创新部门两个部门构成。设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

上式中,下角标t表示时间,yt表示产量,At表示创新的程度(本文特指制度方面的创新),xt表示劳动投入量,α 表示弹性系数,0 < α < 1。由此可见,在这个生产函数里面不存在资本、土地等要素,只有劳动和技术因素影响产量。假设社会劳动力向两个部门流动、分配,即工业部门M与创新部门D,设劳动力的总量为l,流向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的数量为x,流向研发部门的劳动力的数量为n。如果n变大,意味着创新部门的投入加大,从而A变大。显然有以下式子:

我们假设创新事件被一个泊松过程控制着,这个泊松过程具有特定的 “抵达率”。假设随机变量T在时间t发生的创新服从指数分布,即有F( t) = 1 - e- μt,不难得到事件在t和t + 1 之间发生的概率约为 μe- μt,μ 为流动概率,即创新事件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概率。当劳动者流向创新部门时,创新会以一个泊松抵达率为 λ 的概率随机出现,这里的 λ 即为 μ。n单位的劳动力流向创新部门,则劳动力在创新部门的集聚会导致创新以一个泊松抵达率为 λn的概率随机出现。

假设创新部门进行制度创新的成本可以忽略,设vt为t时期创新所获得的预期贴现回报,wt为t期工业部门的工人工资,wt与创新部门的创新输入关联关系为:

由此可见,研发部门所创造的收益以 λ 这个比率流动到工业部门。t时期工业品会被更新的工业品所代替时的预期资本损失为 λntvt,其中λnt表示预期损失的概率,假设新的工业品出现是由制度创新引起的,制度创新所产生的预期收益为rvt,其中r表示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则可以得到下面的式子:

上式中,πt表示t时期生产工业品所产生的利润,因此,预期制度创新所得的收益即为生产工业品所产生的利润减去预期的资本损失。在工业部门,设产品的出售价格为pt,则产品的销售收入为ptyt,则 πt为:

根据(3)、(4)、 (5) 式可以整理得到t时期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为:

1. 2 稳态时的制度创新规模和增长率的比较静态分析

假设制度创新带来的边际收益r为一定值,制度创新以泊松率 λ 抵达工业部门,λ 也为一定值,劳动力总量一定,且劳动力在工业部门和创新部门之间实现最优配置。如果在t时期达到稳定状态,这时有效利润,由此生产函数可以重新写为:

上式中,表示稳定状态下的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投入。在稳态下,(4) 式可以重新写为:

根据(8) 式,我们有,从而得到:

因为在稳态下,利润达到最大,即有,由此,根据(5) 式,稳态下工业部门产品销售的均衡价格为:

将(7)、(10) 式代入(5) 式,我们有:

π珟=αw珘x珓- w珘x珓(11)

同时根据(3) 和(4) 式,可以得到稳态利润的另一表达式:

将(11)、(12) 式结合起来,可以得到均衡时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投入量:

则稳态时最优创新规模为:

根据(14) 式,即有:

设制度创新的增长幅度为g,假设g为一定值,则有:

这在稳态时意味着:

取 τ 与 τ + 1 的单位时间间隔,我们有:

lny( τ + 1) = lny( τ) + ε( τ) ln(1 + g)(18)

其中 ε(τ)表示是 τ 与 τ + 1 的单位时间间隔创新的数目,其服从泊松分布。可以推导出:

从而,稳定状态下的平均增长率为:

gs= λn珘ln( g + 1)(20)

由此可见,稳态下的经济增长率跟制度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制度创新部门劳动力投入越多,创新概率越大,制度创新的增长幅度越大,则经济增长率越高。

1. 3 计量方程的设立

根据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的正相关关系,我们将计量方程设计如下:

为了考虑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增长率的变动关系,因此,我们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取自然对数进入计量方程中。在该计量方程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下标i表示地区,t表示年份,y表示产出,制度变量用4 个变量来衡量,即fs、fi、ns与pa4 个变量,其中fs表示市场分配资源度,fi表示市场开放度,ns表示产权多元化程度,pa表示产权保护度。k与l分别表示资本与劳动,是控制变量,即在资本与劳动一定的情况下,制度变量对人均GDP的影响效果。a1~ a6表示解释变量对应的系数,c是常数,ε 表示随机误差项。

2 实证分析

2. 1 数据的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1 个省、市、自治区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统计的方便,本文将重庆、四川合并为一个地区进行研究),以1978 ~ 2012年为样本区间,文章中的各种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60 统计资料汇编》、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及地方政府统计局网站。

2. 2 变量说明

2. 2. 1 产出y,劳动l,资本存量k的选取

产出y用各地区GDP来表示(单位为亿元),以1978 年的价格作为基期价格。劳动l用历年年末就业人数来衡量( 单位为万人),资本存量k用永续存盘法计算( 单位为亿元),2010 ~ 2012用指数平滑法补齐。

2. 2. 2 市场分配资源度( fs)

财政支出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国家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关注度和扶持力度,同时也表现了市场资源分配程度,这一指标的选取并无太大争议,很多学者(樊纲,2001; 康继军,2006; 等) 将其作为制度变迁的代理变量,本文以各地区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制度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影响,该指标值越高,市场分配资源的程度就越低。

2. 2. 3 市场开放度( fi)

一个地区外商投资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市场的开放度,反应了其市场环境的优劣和成熟程度,本文以外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市场开放度。

2. 2. 4 产权多元化程度( ns)

通常,产权多样化程度最好的指标是国有经济或者非国有经济的变化程度,非国有经济的产值水平整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的态势,肯定非国有经济并不是意味着否认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非国有制经济的比率并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放在一定的时间和区域整体考虑。现有的许多研究大都采用国有经济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作为衡量产权多元化的代理指标,但是这方面的数据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的情况,本文由此选取城镇国有单位职工数与城镇就业人数的比值作为产权多元化程度的衡量指标,该指标值越高则产权多元化程度低,反之亦然。

2. 2. 5 产权保护度( pa)

产权保护涉及到知识产权、土地产权,专利和著作权等方面,由于相关数据不易获得,本文以专利权作为产权的代表,以3 种专利的授权量(单位为个) 作为产权保护度的代理变量。

2. 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各个变量在取自然对数之后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所示。

2. 4 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的非参数相关性分析

假设制度I对产出的影响用G(It) 函数来表示,则产出函数的对数形式可写为:

由于ln G(It)为产出函数中非参数部分,我们用罗宾逊差分估计量进行半参数估计,分析制度变量和产出的相关关系,四次半参数回归估计的结果如图1 ~ 图4 所示:

图1 ~ 图4 分别展现了市场资源分配度、开放度、产权多元化程度、产权保护程度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观察该4 图可知大多数点都分布在曲线上或者紧靠曲线,这表明估计的效果良好。由图1 与图3 可以得出lnfs和lny、lnns与lny总体上之间的负相关关系,由图2 与图4 可得lnfi、lnpa与lny总体上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判断,国家财政干预的增强、国有经济的强化和垄断作用加强从整体上抑制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提高市场开放度和对产权的保护程度则整体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2. 5 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的线性相关性分析

在初步判断各个制度变量与GDP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本文将1978 ~2012 年划分成2 个区间( 即1978 ~ 1992 年和1993 ~ 2012 年2 个时间段) 以分析不同阶段制度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且将全国划分为沿海和内陆两个地区进行实证检验,比较不同区域的制度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了得到制度变量和产出之间的确定的数量关系,在此弃用半参数估计换用常规的线性方法予以估计。

2. 5. 1 1978 ~ 1992 年和1993 ~ 2012 年两阶段的实证分析

中国自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直到1992 年党的十四大会议的召开,我国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因此,1992年后我国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我国的体制制度进一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78~ 1992 年期间和1992 年后的时期体现了中国社会变革的两种特色,基于此本文将1978 ~ 2012 年划分为两个期间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进一步阐述制度的创新性供给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单位根检验lny、lnk与lnl都是同阶单整,制度变量lnfs、lnfi、lnns与lnpa均平稳,经过协整分析知lny与lnk、lnk与lnl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制度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虽然是单向的因果关系,但是被解释变量与各经济变量之间均存在稳健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进行回归。我们通过对面板数据的不同模型即混合回归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3 种模型估计结果的优良性进行比较,我们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进行回归,估计结果如表2 所示。

注: 解释变量括号外数字表示系数,括号内数字表示t检验统计量,**表示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由此可见,模型的估计效果很好,总体上显著性检验水平很高,系数符号均符合理论预期。1978 ~ 1992 年和1993 ~ 2012 年期间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均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两段时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结果如下:

(1) 1978 ~ 1992 年lnfs的系数为- 0. 594,1993 ~ 2012 年lnfs的系数为- 0. 0316,1992 年之后的lnfs系数的绝对值降低,说明1992 年后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场的活力得到了深层次的激发,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2) 1978 ~ 1992 年lnns的系数为- 1. 159,1993 ~ 2012 年lnns的系数为- 0. 294,后者的绝对值低于前者,这表明产权多元化的发展,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增加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两段时期lnns的系数都是负值,这表明产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3) 两个阶段lnfi的系数均为正,1978 ~1992 年时间段内lnfi的系数为0. 031,1993 ~2012 年时间段内为0. 038,二者相差不大,这与我国一直执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有关,这种政策具有持续性,使中国市场一直以来成为国际外商投资的集结地和沃土。

(4) 1978 ~ 1992 年时间段内lnpa的系数为0. 028,1993 ~ 2012 年时间段内为0. 113,系数均为正值,可见提高产权保护质量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并且1993 ~ 2012 年时间段内lnpa的系数高于1978 ~ 1992 年时间段内lnpa的系数,从中可推断1992 年后我国相关部门企业甚至个体的产权意识增强和国家对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能量。

2. 5. 2 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的两个大局包括兼顾沿海和内陆的协调发展,有必要探讨制度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问题。本文根据习惯的划分方法,将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2 个省、市、自治区归入沿海地区,将余下的青海、西藏、甘肃、宁夏、新疆、陕西、河南、湖北、山西、河北、内蒙、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19 个省、市、自治区归入内陆地区,由此将整体样本划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样本数据为长面板数据,检验其组内或者组间的相关性和异方差,F检验和半参数检验的P值为0,表明存在组内和组间异方差,此时使用最小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如表3 所示:

注: 解释变量括号外数字表示系数,括号内数字表示z检验统计量,**表示通过5% 的显著性检验。

从表3 可以直观地看到两个不同的区域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出各个变量的系数,以及系数的z值和显著性等,并且可以得到如下一些较重要的结论。

(1) 1978 ~ 2012 年期间沿海地区lnfs的系数为- 0. 069,内陆地区的lnfs的系数为- 0. 103,均为负值表明财政干预并没有有效促进两个区域的经济的增长,财政干预造成了市场分配资源的能力降低。沿海地区的市场分配度对数的系数的绝对值小于内陆地区的市场分配度对数的系数,这充分说明我国的财政政策尚需调整,因为这些年财政支出(尤其是内陆地区),降低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没有达到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增长的目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区域经济增长。

(2) 1978 ~ 2012 年期间沿海地区lnns的系数为- 0. 113,内陆地区lnns的系数为- 0. 223,二者均为负值,这表明国有经济成分的增长、国有化程度的提高降低了产权多样化程度,从而对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抑制作用,内陆地区系数的绝对值大于沿海地区,这表明内陆地区产权多元化的发育程度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率。

(3) 1978 ~ 2012 年期间沿海地区lnfi系数为0. 018,表明1978 年以来沿海地区利用外商投资直接投资、提高开放度有效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而模型对1978 ~ 2012 年内陆地区数据分析时显示的是lnfi的系数为负值,但是显著性不高,其原因可能是部分内陆地区的外商投资的环境不够优越、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削弱了内陆地区的改革红利。

(4) 1978 ~ 2012 年期间沿海地区的lnpa系数为0. 007,内陆地区为0. 041,二者系数都为正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进行产权保护均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3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为什么资本主义和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李约瑟其他文明? 这就是著名的 “李约瑟之谜”。“李约瑟之谜”实际上就是 “中国近代经济落后之谜”,同样在中国的土地上,还有另外一个 “谜”,那就是 “中国当代经济增长之谜”,即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何以出现持续罕见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经济总量居世界各国之首已不再是梦想。如果说历史的尘埃阻止了我们破解 “中国近代经济落后之谜”,而对 “中国当代经济增长之谜” 的破解,我们正处在最好的时机,这不仅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制度变迁不仅改变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相应的改变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理解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然离不开背后深层次的制度因素。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长期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得到解决,本文从基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以下一些解决措施和思路:(1) 政府在对落后地区进行财政支持时应该综合其他条件和因素予以考虑,不能单一性地增加对该区域的财政供给,避免造成过多的市场干预,在可承受范围内要让其放开手脚,使资源在市场当中得到优化配置。政府在财政扶持的时候要注意对财政结构进行优化,要在适度范围内提高市场分配资源的能力; (2) 政府应出台更多优惠的政策,留住外商企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欠发达地区无力投资和无效投资问题,在落后地区实施引进外资和金融扶持的区域优惠政策; (3)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变国有企业僵化的体制和机制,促进国有企业效率的提高,同时,混合所有制经济不仅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而且也要求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属性也是多元化的,因此,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必然也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们应积极培育多元化产权,使各类产权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触类旁通,使各类经济成分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中抓住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4) 建立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是我国鏖战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必然之举。中国的产权保护体系建立的时间晚且不完善,建立和完善产权保护体系能有效激励企业提高绩效和生产效率。对内陆地区进行而言,产权保护对区域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很大,甚至高于沿海地区,但是内陆地区的产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故必须大力普及产权保护知识,激发产权主体的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坤荣,孙文杰.投资效率、资本形成与宏观经济波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4,(6):52~63,205

[2]郭建平,何建敏.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本形成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4):134~136

[3]蔡.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

[4]杨琦、李玲玲.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J].中国人口科学,2011,(1):45~53,111

[5]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等.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J].经济研究,2007,(11):18~31

检验科制度 篇8

【关键词】基层检验科;显微镜技术;检验技术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779-02

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检验设备,在病理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是检验科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尿液成分分析仪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显微镜往往被认为检查操作难度大或者检查时间长,不受检验科重视。在采用血尿常规分析仪进行分析过程中,忽略了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导致漏诊现象。因此,加强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是检验科,尤其是基层检验科应重视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基层检验科中显微镜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1 加强对显微镜技术的重视度

基层检验科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显微镜技术对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性,熟悉检验医学的各专业,并明确专业特点以及发展方向等,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等。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指导显微镜检验。显微镜下的形态学检查除涉及体液、血液以外,还涉及了微生物以及免疫学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诊断由高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腹泻中,通过显微镜直接涂片以后,即可快速作出初步鉴别。进行分泌物的培养时,在接种之前进行涂片染色检验,当发现阴性杆菌或者革兰阳性球菌时,即可报告临床,临床医师便能够有目的性地选择用药,从而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因此,基层检验科管理人员应重视显微镜技术的应用。

2 完善显微镜管理制度

显微镜具有结构复杂、技术先进、测试精度高等特点,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因此,应制定并完善相关的仪器管理制度,以确保其完备率,有利于提高显微镜的检测准确性。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规定,制定并完善科室显微镜专项管理办法,对显微镜的选购、建档以及使用操作等制定明确的准则,并明确人员职责,确保显微镜技术的应用有章可循。同时,应建立科室显微镜管理负责人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并严格相关操作规程,要求使用人员认真、翔实地填写使用管理登记簿,包括使用记录、使用人及运行情况等,并提高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心。

3 加强检验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显微镜检验技能

应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显微镜专业知识教育,使所有检验人员均认识到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的重要性,并牢固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明确检验质量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作用。加强显微镜检查技术,避免发生假阳性或者阳性漏报等情况。可组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检验人员指导低年资、检验水平相对较低的检验人员进行实践学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显微镜检验基本功。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显微镜知识、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应用效果等,总结并分享显微镜技术应用经验;积极开展科室内关于显微镜的学术活动,以深入探讨显微镜的临床应用,并提高检验技术人员对于显微镜及显微镜技术的认知,全面提高检验科全体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显微镜检测准确性。

4 加强显微镜的日常维护保养

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设备故障,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加强其日常维护保养,可有效减少或者避免偶然性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显微镜性能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首先,应确保显微镜的工作环境良好,以免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其性能、测量可靠性以及寿命等。测试现场应严格防尘、防潮、防蚀、防热、防磁、防震等。注意保持仪器的清洁,并应严格按照显微镜的维护说明清洁显微镜。控制其存放环境的温湿度,通常温度在20-25℃左右,湿度在85%以下。同时应远离热源,并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免仪器因光照射而老化、使用寿命缩短或者灵敏度降低等。使用或者存放显微镜时,均应避免接触酸碱等具有腐蚀作用的气体或液体,以免各元件被侵蚀。应在远离电磁干扰作用的工作台或者减震台上操作,以免影响显微镜的性能以及测量结果等。应定期进行计量鉴定或校准,确保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5 加强检验质量管理

显微镜检查项目均需进行镜检。在尿液干化学分析中,如显微镜复检中,蛋白、亚硝酸盐、白细胞等任何一项指标呈阳性,均应进行镜检。在进行血细胞检查时,对于任何一项异常提示,均应进行染色镜检,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其他镜检项目,应明确镜检视野限度,确保不漏诊、不误报等。

近年来,各类血尿分析仪在临床检验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类尿沉渣分析仪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逐渐应用于临床。但这些仪器设备多只具备显微镜检查所具有的过筛作用,尚未达到显微镜的形态学检查效果。血尿常规检查中,形态学检查是临床检查的重点内容,也是临床诊断中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之一。形态学检查、分析是临床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依据,对部分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显微镜在检验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应用血尿分析仪时,更应加强显微镜形态学检查,对于异常标本需要及时进行涂片镜检,避免误诊、漏诊。

总之,显微镜在医学检验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积极推进显微镜技术在基层检验科中的应用,加强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的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全面提高形态学检查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自坤,方乐,姜碧霞等.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30(7):411-415.

[2] 徐云峰,刘松坚.临床检验需重视显微镜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1022-1022.

[3] 李敬.显微成像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2):168

[4] 赵冬梅.超高倍显微镜下咽拭子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活体在临床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2):85-86.

上一篇:穿靴子的猫童话故事下一篇:防暴应急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