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24-08-25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共8篇)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1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管理学)

考试形式: 闭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控制篇控制过程决策及其过程决策方法

答案: C2、某公司有三个投资方案可供选择,根据市场状况不同,其收益也不同,甲、乙、丙、丁四个方案在“市场状况好”、“市场状况一般”和“市场状况差”时的收益分别是:甲:80、70、50,乙:100、60、30,丙:120、80、20,丁:160、50、-20。试用最小后悔值法作出决策:():

A、甲

B、乙

C、丙

D、丁

知识点:基础篇管理者角色与技能按所起作用或工作领域分

答案: A3、与其他人相比,()进行的非管理性工作最少:

A、校长

B、系主任

C、教研室主任

D、教师

知识点:基础篇管理职能与性质管理思想的演变霍桑试验

答案: D5、进行霍桑实验并导致人际关系学说问世的管理学家是():

A、罗伯特·欧文

B、亨利·法约尔

C、泰勒

D、梅奥

知识点:领导篇沟通的条件与方式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过程

答案: D7、组织设计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A、部门划分与结构形成B、职务设计与人员调配

C、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D、职务设计与分析

知识点:基础篇决策技巧领导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情景领导模型)答案: B10、李强是销售高手并且乐此不疲,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李强应采取以下哪种领导风格有更好的效果:():

A、高工作、高关系

B、低工作、低关系

C、高工作,低关系

D、低工作、高关系

二、名词解释题():

知识点:组织篇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人员的配备控制基础按控制点分激励原理动机理论

答案:

一种高水平的努力以达到组织目标的意愿,它受到满足个人需要的能力制约

4、动机:

知识点:组织篇权力及其类型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答案:

一个上级直接管辖下级的人数

6、管理幅度:

三、简答题():

知识点:计划篇计划及其作用权力的分配影响集权与分权的主要因素

答案:

组织规模较小、职责与决策较为重要、下属素质较差、控制能力与技术较低、环境因素相对复杂。

2、一个组织,在什么情况下采用集权管理会比较有效?:

知识点:基础篇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组织结构的设计管理思想的演变科学管理理论目标及其确定控制基础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概念沟通方法改善人际沟通的方法

答案:

从人际沟通存在的问题而言,人际沟通效果取决于沟通行为主体的个体行为,也就是要提高人际沟通效果,就必须提高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的沟通水平。作为信息发送者,要有勇气开口成为信息发送者、态度诚恳使对方成为信息接受者、选择合适时机创造良好氛围、提高表达能力准确传递信息、注重双向沟通及时纠正偏差、积极劝说达成沟通目的;作为信息接受者应仔细注意倾听,即听清内容、注意要点、理解涵义、掌握精髓。

2、结合事例论述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

五、案例分析题():

知识点:基础篇管理职能与性质权力的分配平衡集权与分权的方法

答案:

目前没有答案

1、下面这件事发生在天气凉爽的10月某一天,地点是杭州某省级医院。安琪小姐给医院院长赵林博士打来电话,要求立即作出一项新的人事安排。从安琪小姐的急切声中,赵院长能感觉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告诉马上过来见她。大约5分钟后,安琪走进了院长办公室,递给他一封辞职信。“赵院长,我再也干不下去了,”她开始申述:“我在产科当护士长已经四个月了,我简直干不下去了。我怎么能干得了这工作呢?我有二个上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求优先处理。要知道,我只是一个凡人。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适应这种工作,但看来这是不可能的。”让我举个例子吧。请相信我,这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象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昨天上午7点45分,我来到办公室就发现桌上留了张纸条,是李萍(医院护理部主任)给我的。她告诉我10点钟需要一份床位利用情况报告,供她下午在向院办公会议作汇报时用。我知道,这样一份报告至少要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写出来。30分钟后,乔玲玲女士(安琪直接主管,产科主任)走进来问我为什么我的二个护士不在班上。我告诉她雷明医生(外科主任)从我这里要走了她们二个,说是急诊外科手术正缺人手,需要借用一下。我告诉她,我也反对过,但雷明医生坚持说只能这么办。你猜,乔玲玲说什么?她叫我立即让这些护士回到妇产科。她还说,一小时后,她会回来检查我是否把这件事办好了!我跟您说,赵院长,这种事情每天都发生好几次,一家医院就只能这样运作吗? 请问:

1、有人越权行事吗?为什么?

2、有人认为该医院组织结构并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安琪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对此,你同意还是反对?提出你的理由。

3、安琪小姐可以利用哪些权力基础使自己更好地处理冲突要求?案例分析要求:

1、具体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问题

2、用理论去分析问题所在的原则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3、能够言之成理并自圆其说案例分析要点:

1、权力配置问题

2、统一指挥、例外管理

3、问题:管理者如何有效使用各种权力: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2

一、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区别

(一) 考试类型不同

日本高校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和大学自主相结合的入学考试制度。日本现在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制度, 第一次考试是国家大学入学中心考试 (以下简称“中心考试”) , 有统一的考试科目、时间和方法, 它是全国共同学力的第一次考试, 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高中的基础知识, 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共有六个考试科目, 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科至六科, 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各高校自行组织的第二次考试[1]。而美国由于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国家统一举行的大学入学考试。美国现行的大规模的入学考试主要有三种类型:学术性向测验 (SAT, 包括SAT-Ⅰ和SAT-Ⅱ)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ACT) 、学业成绩考试 (AT) 。此外还有大学资格测验、自学水平考试、社区学院考试、中学与高校能力测验等, 种类较多, 方法较灵活, 呈现多样性[2]。

(二) 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关联程度不同

日本的“中心考试”内容限于高中所学各科必修课程, 不分文理科, 考试科目有国语、数学等六科, 每一门满分200分[3]。第二阶段主要测试学生的学术性向, 考试内容包括高中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技能和学术方向。所以,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紧密联系, 学习和教学的重心不可避免地落到如何应付考试上, 从而导致应试教育风气严重。而美国由于中等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因此大学入学考试内容比较广泛, 并不局限于学生中学学到的知识, 还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和各种各样的知识。例如, SAT考试中的SAT-Ⅰ又称Reasoning Test, 不分科目, 仅考英语和数学, 主要测试学生的学术能力。SAT-Ⅱ涉及不同的科目, 包括英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五门, 要求学生至少考三门, 而英语、数学必考, 另一门学生自选[4]。可见,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关系松散, 虽然可以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 但导致美国中等教育质量低下。

(三) 考试的组织机构不同

日本高校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 第一次是由文部省组织的国家大学考试中心举行的全国共同学力的考试, 第二次是国立及公立各大学举行的自主考试。而美国的考试以市场化和服务性为显著特征, 承担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重任的是两个民间考试机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和美国高校测验中心。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是1947年12月由大学考试委员会、美国教育理事会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创办的, 它主持SAT和AT考试;美国高校测验中心是1959年9月成立的, 主要提供ACT考试。

(四) 考试注重的功能不同

日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盛行学历主义, 大学入学考试注重知识测试, 重视考试成绩, 是为各大学选拔有特色的新生, 主要体现选拔功能。同时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更注重对中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检验作用, 又对统一中等教育质量起到准绳作用, 学生可以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使考试能有效地发挥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作用。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除了具有选拔功能外, 还强化评价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SAT和ACT考试不仅测试学生应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 而且明确提出了要测试学生进入大学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 美国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增强对中等教育的评价作用和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作用。SAT考试中新增加写作技能测试, 其目的是要更好地帮助大学在录取学生和决定学生入学后所学专业方面作出正确选择, 主要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导向功能。

(五) 重知识与重能力有所不同

虽然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第二阶段增加基本技能的测试, 但两阶段考试内容主要都是高中阶段各科必修课程基础知识。而美国SAT、ACT、AT考试内容都涵盖各州中学教材中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知识, 但更侧重能力测试。SAT-Ⅰ考试注重基本能力、发展潜能和学术能力的测试, SAT-Ⅱ考查学生的学科专长和学习能力, 尤其是科学推理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ACT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T考试目的是测试学生在特定专业范围内所具有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 为考生提供的考试机会不同

日本的“中心考试”还是每年一次, 但第二阶段的考试各大学实行“考试机会的复数化”———“前期日程”和“后期日程”[5]。在“前期日程”考试结束并完成录取和入学手续之后再开展“后期日程”考试, 给那些没有在“前期日程”考试中升学的考生再提供一次机会, 即给一次失败的考生以再次挑战的机会, 分两次选拔考试录取新生。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为一年多次:SAT一年7次 (分别于每年的1月底、3月中、5月初、6月初、10月初、11月初、12月初) , ACT一年5次 (分别于每年的2月初、4月中、6月初、10月底、12月初) , 考场遍布全国,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参加任何一次考试甚至每一次考试, 考试分数以取得最高分的那次为准。考试次数的增多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缓解一次考试的压力。

(七) 考试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同

日本有“考试地狱”之称, 尽管近几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升高, 达到50%以上, 但高校升学竞争并没有缓和, 名牌大学与热门专业的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竞争激烈的背后是人们的精英主义思想作祟。因为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很高的收入、理想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预期, 而且能给个人、家庭及家族增添荣誉, 因此精英主义成为日本高校考试招生政策的主导思想, 也导致了严重的应试教育。而美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 如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公民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而这种机会均等思想在美国高校招生考试中体现为尽量为社会青年提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许多高校降低入学考试的难度, 因此在美国不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 在中学也没有引起严重的应试教育风气。

二、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相同点

日本现行的考试制度, 除受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德国资格证书入学影响外, 还受到美国综合评定入学、学术性向测验影响, 所以日美两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也有一定的共性。

(一) 考试成绩是录取的重要参照

日美大学都实行综合评定录取制, 但入学考试在录取中起到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是大学录取的关键因素。日本根据两次考试成绩及调查书、体检表情况综合决定是否录取[6], 实行综合评定录取制, 但主要取决于两次入学考试的成绩。第一阶段“中心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资格, 第二阶段考试成绩是决定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除要参考申请入学者的高中毕业成绩和中学推荐函等情况的综合评定决定是否录取外[7], 都要求参加SAT、AT或ACT的考试, 考试成绩是高校选拔合格学生的依据和基本标准。

(二) 高校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各大学有自治权, 其权利是受宪法保护的。日本各高校在参加国家的“中心考试”后, 第二阶段考试可以制定自己的选拔原则和方法, 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评卷和单独录取, 目的是弥补第一次考试的不足, 进而测定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制定诸如体现教育公平原则之类的法规和提供学生财政资助, 州政府则只是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指导并提供有限的学生财政资助, 但对大学入学制度不加干预, 完全由各大学自己决定考生入校须参加的考试类型、考试次数和招生标准等, 这样可以充分选拔自己所需的新生。

(三) 政府介入考试

考试作为国家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社会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 对社会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因而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考试管理中。日本文部省组织成立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主持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在第二阶段各高校的单独入学考试中, 高校虽然有选择考试方式、考试科目、招生标准等自主权, 但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仍由政府决定。为限制地区性课程差异, 建立国家统一课程标准, 美国政府要求建立全国性的评价标准, 控制地区性差异的扩大以提升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 这是政府介入考试的典型例子。此外, 美国组建专门的考试机构, 配置专职的考试管理人员, 直接代表国家的意志来组织、实施具体的考试活动, 引导考试活动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 其根本目的是使考试为巩固国家政权服务。

(四) 给考生较多的选择机会

由于日本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 实现了考试的复数化, 第二阶段各大学的自主考试每年至少给考生两次考试机会。为达到这一目的, 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这种考试分属于两个分离系统;另一种是它们为一个系统中的两次考试, 即所谓的“分离分割方式”。另外, 考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性向和兴趣, 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美国各大学入学考试普遍采用SAT和ACT。SAT考试每年7次, ACT每年5次,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 所以学生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 美国也没有应试的压力和导向, 使创造性教育、科学教育等获得发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五) 国家和大学意志的体现

日本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第一阶段的“中心考试”是文部省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举行的, 考试内容是国家规定统一使用教材中高中基础知识和技能, 主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第二阶段是各大学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安排考试内容、录取标准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从SAT、ACT考试性质、内容、目的和功能看, 首先体现各高校的意志, 因为考试是测量人的生理、心理属性的工具, 作为一种测量工具, 它必然体现使用者的意图, 是使用者意志的体现, 而它的使用者正是各高校。其次体现国家的意志, 因为从考试内容看, 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学课程共性要求的测试占了一定比例,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三、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异同对比研究, 得出一些对我国高校入学考试改革有益的启示。

(一) 建立统一考试加特色考试的模式

建立中介组织, 举办国家统一考试+高校单独考试的两阶段考试制度, 并逐步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建立专门的考试机构组织国家统一考试, 然后高校各据所需和特点单独进行第二阶段考试, 但第一阶段考试者达到一定分数标准后才有资格自由报考、参加由各高校组织的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次数要适当增加, 高校录取成绩以最高的一次为准,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考试机会, 增大了成功几率, 从而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二) 建立以考试成绩为主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定入学制

考试成绩可以较科学公平地测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但无法体现高校的个性要求, 无法全面测量学生的整体素质, 无法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所以应建立与之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除入学考试成绩外, 中学时各科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的表现和才能、体检表、综合素质等也要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标准, 综合评定选拔人才, 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德、智、体等素质进行全面的衡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三) 摆脱应试教育的误区, 增加对学生能力测试的内容, 实现和谐教育目的

我国现行的高考重知识轻能力现象明显, 考试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 重点考查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缺乏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这是造成应试教育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虽然现行的“3+X”模式的宗旨是综合能力的测试, 但从历年考试卷的分析来看, 存在着“拼盘”之嫌, 总体感觉“综而不合”, 而且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 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同时, 高考应将能力考查作为重点和核心, 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问题分析、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 而且试题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 体现和谐教育目的。

(四)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考试和教育的关系

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考试对教育具有导向功能。但由于中国的高考过分拘泥于中学课程, 造成了中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严重局面和精英主义的指导思想, 把分数凌驾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上, 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也没有关注到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 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价值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型, 个人意识不断增强, 更关注个体发展的潜能, 学生更重视自由与平等价值的体现。所以, 高考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考试内容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 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考试和教育的关系, 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总结客观规律, 强化考试对教育的正面导向功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纽带作用、对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学历水平的检验作用及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作用, 弱化考试的负面影响及指挥棒的作用, 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 改变高考的主导思想, 转变考试政策的价值取向。

摘要:大学入学考试对个人、高校、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我国的高考却存在许多弊端, 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文章从日美两个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的考试类型、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的关联、考试的组织机构、考试功能、考试的侧重点、考试机会及价值取向六个不同点和考试的权重、高校的自主权、政府介入考试、学生选择机会的增多及考试是国家和大学意志的体现五个相同点进行比较研究, 总结研究的启示, 希望对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大学,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622—623.

[2][4]刘海峰.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4—99.

[3][6]刘海峰.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7—68.

[5]刘洁.浅谈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对中国高考的启示[J].教育研究, 2008, (3) .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3

1.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出版活动都要接受出版行政管理。这里讲的出版活动,不 包括( )。

A.出版物的出版

B.出版物的印制或者复制

C.出版物的进口

D.出版物的交换赠阅

2.我国对出版单位的设立实行( )。

A.登记制

B.审批制

C.保证金制

D.登记备案制

3.对出版物的管理不包括以下内容:( )。

A.出版物只能由出版单位出版

B.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

C.出版单位实行财务审计制

D.出版物不得载有禁止内容

4.对出版单位的管理制度不包括( )。

A.出版单位法人制

B.年度出版计划与重大选题备案制

C.出版单位年检报告制

D.出版单位利润上缴制

5.图书版本记录不包括以下项目:( )。

A.书名(或者图片名)

B.著作者(或绘制者)、编辑者、翻译者的姓名(或笔名、 单位名称)

C.著作者通讯地址及电子邮箱

D.出版者、印刷者和发行者的名称

E.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印数

6.与图书相比,期刊最基本的特点是:( )。

A.系统性较强

B.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强

C.有固定名称,按顺序编号连续出版

D.开本较大

7.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间空和线条

8.下列关于出版物总发行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总发行的销售形式主要是批发和零售

B.一种出版物的总发行权只能由一个单位拥有

C.总发行是指总发行单位统一包销出版物

D.大型出版物零售单位也是总发行的销售对象

9.出版物从出版单位到达消费者手中通常需要经过的环节 不包括( )。

A.回款

B.批发

C.零售

D.总发行

10.下列表述中,没有错误的是( )。

A.编辑在处理上级领导机关提供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汇编

书稿时,由于不需要也不能对法律条文做任何改动,所 以不需要通读全稿。

B.书稿复审应当审读全部稿件。

C.因时间仓促,书稿三审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可以在审读 校样时再进一步修改。

D.在出版社终校时,作者同时审阅另打印的一份校样并进 行了修改,编辑或校对人员应将作者修改的内容全部 誊抄到终校样上,并仔细核对,防止遗漏。

11.编辑工作者不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 )。

A.文化产品的设计师

B.文化成果的发掘者

C.知识产权的所有者

D.文化传播的把关人

12.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A.形成出版产品的物质资源

B.出版人力资源

C.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

D.形成出版产品的精神资源

13.下列关于出版物属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出版物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

B.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主要由出版物的精神内容构成

C.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D.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物的物质产品属性表现为商品 属性

14.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用来查找汉字古义及古文字形体的 是( )。

A.《辞海》

B.《辞源》

C.《说文解字》

D.《康熙字典》

15.某种图书定价40元,共印10000册,若以65%的发 行折扣率全部售完,则该书的造货码洋和销售实洋分 别为( )。

A.40万元、26万元

B.40万元、14万元

C.26万元、40万元

D.14万元、26万元

16.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

D.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17.某书第1版第1次印5000册,后又重印了两次,各4000册。 现在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全面修订后再印4000册,则此次印 刷的版本记录应为( )。

A.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B.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3001~17000册

C.第2版第4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D.第2版第1次印刷,印数为1~4000册

18.“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是指( )。

A.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

B.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C.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D.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19.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 为( )。

nlc202309022017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2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二、简述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20分,共50分)

1.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侵犯著作权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3.结合所读过的书刊,简要陈述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总体 要求。

三、综合题:阅读下列材料后,请以此为启发,写一篇文章(60分)

写作要求:

1.自拟标题,参考词:书香,特色,责任,格调,文化;

2.主题明确,中心突出;

3.字数控制在1200字左右;

4.如有错别字和病句要酌情扣分;

材料:

不官不商,有书香

杨 绛

解放前钱钟书和我寓居上海。我们必读的刊物是《生活周刊》。寓所附近有一家生活书店。我们下午四点后经常去看书看报;在那儿会碰见许多熟人,和店里工作人员也熟。有一次,我把围巾落在店里了。回家不多久就接到书店的电话:“你落了一条围巾。恰好傅雷先生来,他给带走了,让我通知你一声。”傅雷带走我的围巾是招我们到他家去夜谈;嘱店员打电话是免我寻找失物。这件小事唤起了我当年的感受:生活书店是我们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生活书店后来变成了三联书店。四五十年后,我们决定把《钱钟书集》交三联出版,我也有几本书是三联出版的。因为三联是我们熟悉的老书店,品牌好,有它的特色。特色是:不官不商,有书香。我们喜爱这点特色。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C 7.C 8.A 9.A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D

二、简述题答案略

三、综合题答案略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4

国际关系专业 战后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共1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0分,要求用一两句话、简明扼要交代清楚)

1、Winston S.Churchill2、Henry A.Kissinger3、WHO4、WTO5、APEC6、OPEC7、CIA8、FBI9、三环外交

10、第四点计划

11、《和平砥柱》

12、《改革与新思维》

13、星球大战计划

14、尤里卡计划

15、《旧金山对日和约》

16、《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

17、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8、“77国集团”

19、“布拉格之春”

20、光华寮案

二、论述(第一题50分,第二题40分,共90分)

1、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对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着直接的和深远的影响。请你

简单分析:

1)、这一理论的依据和架构;

2)、这一理论在从杜鲁门到里根历届美国政府的冷战战略中的体现;

3)、这一理论对冷战国际关系的影响。

2、联合国改革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请你简单分析:

1)、联合国改革的背景;

2)、美国和中国对于联合国改革的诉求的异同;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5

科目代码:897科目名称:教育管理学(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8分)1.学校效能

2.教育行政的服务职能 3.帕累托改进 4.教育信息公开

5.学校形象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1.试述课程实施评价的主要类型

2.试述教育部门在实施信息公开时面临的困境

3.试述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50分,每题25分)1.试论学校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的构建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若干改革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

青岛大学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97 科目名称: 教育管理学(共1 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题8 分)1.教育管理科学化 2.课程实施 3.派任制 4.教育信息

5.学校发展战略

二、简答题:(60 分,每题20 分)

1.试述我国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2.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专业性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原因是什 么?

3.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哪些方式?各有什么 侧重点?

三、论述题:(50 分)

请就下列新闻进行分析论述。要求:

至少用一个教育管理学原理进行分析。

问题的分析可从某一个方面切入,不必面面俱到,能阐述清楚 即可。

视点犀利,欢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必须有理论依据。

抓住要点,条理清晰,文字简练。

近一个月内,长春大学师生茶余饭后议论着该校原副校长门树廷受贿一

案:2003 年至2011 年间,门树廷利用自己负责学校后勤和基建的职务之便,索取和收受他人贿赂939 万余元。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门树廷 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财产100 万元。

长春大学的很多同学看到媒体相关报道后,纷纷在人人网上转发。该校

大二学生李月(化名)在网上把案件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后有些气愤:“学校 这么穷,没想到副校长能受贿近千万元!”

门树廷一案并非个案。这几年频频有高校领导,尤其是主管后勤和基建 的领导,被曝贪污,随后牵出一系列相关部门的人员。“高校腐败窝”一度 成为流行词。

高校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水衙门”。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

和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经费来源多元化,加之其自主决策权扩大、更广泛地 参与市场经济等因素,高校的经费大幅增加,但是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和监 督机制相对落后,跟不上经费增长的步伐。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2 年04 月18 日03 版)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97 科目名称: 教育管理学(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教育政策 2.教育行政组织 3.教师人事行政

4.学校形象管理过程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

1.试述学校危机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学校的影响 2.试述我国教师考核工作的原则及其有效贯彻

3.一个良好的学校领导班子应具备哪些素质

三、论述题:(50分)

1.试论我国教育行政组织效率不高和效益不大的原因与对策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639 科目名称: 管理学(1)(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概念技能 2.增量预算 3.不确定型决策

4.正强化

二、简答题:(80分,每题20分)1.简述管理二重性的主要内容。

2.简述学习型组织的标准或特征。3.简述滚动计划法的优缺点。

4.简述矩阵组织的特点。

三、论述题:(30分)

试用公平理论分析论述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青岛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39科目名称:管理学(1)(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8分)1.概念技能 2.资金利润率 3.不确定型决策 4.负强化 5.管理审计

二、简要回答下列各题:(90分,每题15分)1.简述管理二重性的主要内容。2.简述道德管理的特征。

3.简述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4.简述矩阵组织的特点。

5.简述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步骤。6.简述管理与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三、论述题:(20分)

试用公平理论分析论述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青岛大学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639 科目名称: 管理学(1)(共1 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题8 分)1.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法 2.网络图

3.财务流动比率 4.功利主义道德观 5.量本利分析法

二、简答题:(80 分,每题16 分)1.简述“霍桑试验”的主要内容。2.简述ERP 的核心管理思想。

3.简述组织结构对管理道德的影响。4.简述信息技术对组织结构的影响。5.简述创新与维持的关系。

三、论述题:(30 分)

分析论述有效的控制具有哪些特征?

青岛大学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96 科目名称: 教育经济学(共1 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 分,每题8 分)1.人力资本产权 2.教育社会需求 3.教育产权

4.教育适度规模 5.教育结构

二、简答题:(60 分,每题20 分)1.试述教育服务的主要特性 2.试述教育对科技进步的作用 3.试述人力资本的特点

三、论述题:(50 分)

我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岛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96 科目名称: 教育经济学(共1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复杂劳动 2.教育结构 3.教育投资

4.教育经济效率(微观)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1.试述教育投资的特点 2.试述教育消费的性质

3.为什么教育投资要保持适度的超前增长?

三、论述题:(50分)

1.试论教育规模过大衍生的不经济缺陷

青岛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96科目名称:教育经济学(共2页)

请考生写明题号,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40分,每题10分)1.教育消费(狭义)2.教育间接成本 3.知识经济

4.教育经济效益

二、简答题:(60分,每题20分)

1.试述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主要内容?

2.试述提高教师劳动效率的有效途径 3.试述目前我国教育供求关系中的主要矛盾

三、论述题:(50分)

1.试论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联系

2.据广州日报(2013-12-04)报道: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6

611法理学考试范围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法理学概述;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法的要素;法的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的责任;法律的程序;法的历史;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职业;法律方法;法的价值;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法治国家;法与和谐等。

811法学综合考试范围

刑法学总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念;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载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消灭制度等。

民法学总论:民法的含义和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渊源及适用;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物;民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除斥期间和期限等。

812 传媒法学考试范围

传媒法的概念、原则和历史;传媒法的渊源;传媒与司法的关系;司法独立与媒体审判之间的冲突;我国传媒和司法关系的平衡;传媒与司法关系的改革;新闻自由与新闻传播法;我国传媒的基本性质和任务;刑法领域的传媒法;传媒侵权法;媒体著作权法;媒体广告法;传媒行政法;传媒类纠纷;涉外传媒活动管理。

612社会学概论考试范围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社会文化;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制度; 1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城市化;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等内容。

813社会学研究方法考试范围

理论与研究;选题与文献回顾;研究设计;测量与操作化;抽样;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定量资料分析;定性资料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内容。

814社会工作概论考试范围

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815传媒社会学考试范围

传媒社会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特点;传媒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传媒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对电视的社会学研究;对互联网的社会学研究;对传者的社会学研究;对传媒内容的社会学研究;对受众的社会学研究;对传媒效果的社会学研究;传媒与经济、政治、文化、个人;传媒与社会和谐、社会发展;传媒与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等内容。

816旅游人类学考试范围

导言; 旅游人类学概述;仪式与旅游;探寻旅游中的“真实”;旅游中的族群认同;旅游中的社会性别;旅游中主/客间的遭遇与互动;旅游与遗产。

613民族学通论考试范围

民族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人类的起源;人类的种族 ;语言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民族学的渊源、研究方法和任务;民族学源流;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方法;中华民族学的任务;民族社会形态与民族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以前诸社会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及其向社会主义过渡;婚姻家庭制度;亲属制度;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性质;民族学文化研究的意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民族学与我国现代化;民族学的应用;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少数民族的人口问题;民族地区的教育与科技问题等内容。

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进化论在人类学中的地位;文化移动和传播;杜尔干

与法国社会学派;功能—结构论;博厄斯与美国历史学派;文化变迁与涵化;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新进化论;文化唯物主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西方人类学的当代思潮; 苏维埃学派;中国人类学的回顾与展望等内容。

817中华民族志考试范围

汉语民族;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蒙古语民族;突厥语族民族;藏缅语族民族;壮侗语族民族;孟高棉语族民族;苗瑶语族民族;斯拉夫语族民族、伊朗语族民族、印度尼西亚语族民族;未定语族民族等的历史与文化。

818 药学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范围

有机化学的理论、方法、反应机理;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反应机理;药理学理论、方法、反应机理。

819 行政管理学综合考试范围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管理的含义、特性、职能、要素;管理者的角色;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法约尔和韦伯的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价;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管理科学理论;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方法;管理伦理;决策的定义、原则与依据;决策的类型与特点;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决策的方法;计划的概念与类型;计划的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部门化;集权与分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委员会;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领导的性质与作用;领导方式及其理论;领导艺术;激励理论与实务;沟通;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公共行政学:行政管理学的相关概念,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行政环境理论,行政职能体系,西方国家行政职能演变,行政职能转变,行政组织的概念、类型与结构,行政组织理论的演变,行政领导,行政领导者的相关知识,行政领导制度,行政领导方法,行政领导的发展趋向,人事管理、人事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当代人事行政的变革,行政信息与行政信息管理,政策过程,政策分析方法,政府公共关系,行政沟通,行政协调,行政伦理相关知识,行政法治,行政监督体系与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政府绩效管理相关知识,行政改革,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趋势与特点,中国行政改 3

革经验与展望。

820 体育综合考试范围

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的健身和竞技领域中的应用(综合论述);运动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运动的能量代谢;三大能源物质和三大供能系统 ;肌肉活动;肌肉的物理特性和生理特性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类型肌纤维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体育概论:体育概念的历史演变;有关体育定义的综述;体育与其他身体活动形式的关系;体育的产生;体育运行的结构;体育运行的条件;体育运行的机制;体育功能的概述;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功能;体育作用于社会的功能;体育的分类;体育手段;体育的方法;体育体制的概述;体育体制的类型;我国体育体制的构成;体育与体育科学;体育科学的学科体系。

821 生态学考试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原理,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大气等)的生态作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种群、异质种群概念与特征,种群空间分布特征,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及其特征,种群生活史及繁殖策略,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群落的动态:形成与演替,群落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概念、组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生产、分解、能流过程、能流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概念及主要物质的循环类型及特点,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应用,全球变化:概念、原因、生态学潜在风险,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822建筑学综合考试范围

建筑学基础:功能与空间、空间与结构、造型与形体、环境与场地、原理与规范。

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与类型、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中国近代建筑的主要风格与建筑思潮。

823 民族传播学考试范围

文化人类学的社会演进论派,传播论派,批评派或历史派;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原始语言文字;人类传播行为与传播认识的发展演变;人类传播理论;文化记忆;原始传播;民族文化传播介质;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等内容。

830 普通心理学考试范围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动机;情绪;人格;学习等。

614文学综合(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考试范围

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重要篇目。秦汉文学:《史记》;汉赋的发展阶段;乐府诗;《古诗十九首》。魏晋六朝: 建安文学;陶渊明; 志人志怪小说。

隋唐五代:初唐四杰;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边塞诗人;李白;杜甫;李商隐;古文运动;唐传奇的发展阶段。

宋代:唐宋诗的区别; 宋词的演进;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史地位。

元代:关汉卿、王实甫戏剧作品的主题及人物形象。

明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诸小说的主题及人物形象;汤显祖戏剧作品;明代诗文流派。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思潮与运动。20世纪50-70年代文学的转折、矛盾冲突及走向“文革文学”。80年代“新时期”文学概况。90年代的文学状况。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及现代重要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朱自清、徐志摩、丁玲、萧红、艾青、张爱玲、赵树理、孙犁、钱钟书等的创作。

50-7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小说。80年代归来者的诗。朦胧诗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90年代的散文,女作家小说与重要的长篇小说。

827文学理论考试范围

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活动的四要素;关于文学起源的主要学说;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话语;话语蕴藉及

其典范形态;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艺术发现、艺术构思; 艺术真实的特征;艺术概括;审美理想的特征;文学作品的类型、特征;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文学典型;意境;文学意象;叙事的含义与特征;叙述内容;叙述话语;抒情方式;风格的定义和内涵;文学风格与文化;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文学接受的文化属性;文学接受的发生;文学接受的发展;文学接受的高潮;文学批评的模式。

615语言综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考试范围

古代汉语:

一、文选范围: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出版,校订重排本)第一、二册。要求:利用文选本身的注释、古汉语字词典以及相关的古汉语汉字基础知识,通过反复阅读和诵读,能逐词逐句、准确透彻地理解。

二、通论范围:1.常用古汉语工具书及其使用。2.文字:汉字的形体构造;汉字字体的演变;古书中的用字(假借字[即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3.词汇:单音词、复音词(合成词和联绵词);词的本义,词的本义的探求,词义的引申;古今词义的异同。4.语法:判断句;被动句(语法被动句、意念被动句);特殊动宾关系;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动词);“所”字结构;“者”字结构(语气词“者”不构成“者”字结构);凝固结构和习惯用法。5.修辞:互文;共用;分承;变文同义;变序;借代;连文(连及);用典。6.古代的古书注解:古书注解的常见体例(传、笺、注、疏、集注、章句、音义、音);古书注解的常见术语(曰、为、谓之、谓、貌、犹、之言、之为言、之犹言、读为、读曰、读若、读如、如字)。

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基本术语解释;2.语音部分:语音结构分析,音位,音变;3.词汇部分:词义分析,语素分析,词的构造;4.语法部分:词类,层次,句法成分,句型句式,病句等分析;5.修辞部分:修辞原则,修辞规律,修辞方式与手段。

828语言学概论考试范围

语言的功能;语言的符号性;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文字;语言演变和语言的分化;语言接触。

616 跨文化交际学考试范围

跨文化交际基本理论(包括跨文化交际概念、交际环境与文化交际、交际之文化差异等;普通语言学基本概念,如音系学、语义学、词汇学等)。

829英汉互译考试范围

翻译理论(包括翻译策略与具体翻译技巧、不同语体翻译方法、归化论与异化论、直译与意译等)、汉译英实践、英译汉实践。

621 逻辑学基础考试范围

逻辑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概念;简单命题;复合命题;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逻辑基本规律等。

830 普通心理学考试范围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动机;情绪;人格;学习等。

601 数学分析A考试范围

一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导数与微分;微分学基本定理及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数项级数;反常积分;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傅里叶级数;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偏导数和全微分;极值和条件极值;含参变量的积分;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重积分的计算及应用;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计算。

617数学分析B考试范围

一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导数与微分;微分学基本定理及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数项级数;反常积分;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傅里叶级数;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偏导数和全微分;极值和条件极值;含参变量的积分;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重积分的计算及应用;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计算。

831 高等代数考试范围

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二次型;线性空间;线性变换;λ-矩阵;欧几里得空间。

832 线性代数考试范围

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矩阵的对角化;二次型。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范围

新闻采、写、编、评的基本要领、方法与技巧,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媒介产品的生产流程与传媒市场,传媒经营管理及其法律规制,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网络与新媒体理论实务等内容。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范围

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及客观与公正原则;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介的社会责任;新闻舆论监督;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大众传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传播效果研究,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901化工原理考试范围

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流体输送设备、机械分离和固体流态化、传热、传热设备、蒸发、传质过程导论、吸收、精馏、气液传质设备、萃取、干燥、其他传质分离过程等。

902有机化学考试范围

烷烃,脂环烃,烯烃,炔烃和二烯烃,芳烃,立体化学,卤代烃,醇和酚,醚和环氧化合物,醛和酮,核磁共振和质谱,红外与紫外光谱,羟酸,羧酸衍生物,羧酸衍生物涉及碳负离子的反应及在合成中的应用,胺,协同反应,碳水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

903物理化学考试范围

化学热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体系热力学、相平衡以及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简单级数反应、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及温度对速率的影响)、电化学(电解质溶液、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及电解与极化)、界面化学与胶体化学(表面物理化学、胶体分散系统)等。

904环境工程考试范围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水质与水体自净;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水 8 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颗粒污染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及其他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城市垃圾破碎技术;城市垃圾分选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转化产品的回收;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噪声、振动与其他公害防治技术:噪声污染与防治技术;电磁辐射的控制技术;放射性污染的控制技术;光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618音乐基础综合考试范围

音乐、戏剧、戏曲、舞蹈等综合理论知识。

905音乐作品分析考试范围

复三部及其之前范围内容;离调、转调及其之前范围内容。

336艺术基础考试范围

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艺术的分类;艺术家;艺术思维;艺术的形态;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创作方法;艺术风格、流派、思潮;艺术的起源、发展;艺术接受等内容。

906广播电视艺术综合

广播电视发展史论与实务相关问题,包括广播电视的诞生、发展变迁,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趋势,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受众与接受,广播电视体制与监管,广播电视法规政策与伦理道德,广播电视经营管理,广播电视研究方法等;广播电视艺术前沿理论,广播电视艺术发展史;广播电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影视画面;影视声音;蒙太奇;长镜头。

619中外美术史考试范围

外国美术史:

史前美术;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古代埃及美术;爱琴美术与古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欧洲中世纪美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欧洲17世纪美术;欧洲18世纪美术;19世纪西方美术;西方现代派美术;后现代美术;印度美术;日本美术。

中国美术史:

原始美术;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隋唐五代美术;宋元美

术 ;明清美术;近代美术。

620中国书法史考试范围

先秦卷;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卷;元明卷;清代卷。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

浙江省2000-2006年的历年疫情资料汇编,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年鉴, 由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人口学资料来自浙江省卫生统计年鉴。

1.2 分析方法

按照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1.3 统计分析

运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0-2006年浙江省霍乱处于持续低流行状态, 平均发病率为0.24/10万, 其中2001年和2005年霍乱疫情出现波动, 发病率略有升高, 分别为0.58/10万、0.66/10万;其他年份发病率在0.2/10万以下。

2.2 季节分布

2000-2006年累计病例显示, 除2、3月份无病例外, 其他月份均出现病例, 7~10月病例相对较多, 高峰在9月份。与其他肠道传染病发病季节分布一致。

2.3 地区分布

2000-2006年各市均有霍乱疫情发生, 其中杭州、温州、台州、嘉兴等4个市霍乱病例较多, 累计报告病例680例, 占总数76.2%。霍乱病例数和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杭州、温州两市, 较少的有金华、湖州、衢州和舟山。见表1。

2.4 人群分布

2.4.1 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发病, 最小为6个月, 最大为91岁。在疫情较低年份, 发病率以老年人 (>60岁) 为高, 疫情相对较高年份, 霍乱疫情20~40岁年龄组发病率相对较高。见图1。

2.4.2 性别分布:

2000-2006年累计病例中, 除2004年男性16例, 女性24例, 男女比例1∶1.50外, 其余年份都以男性病例为多。7年累计病例男性521例, 女性370例, 男女比例为1.41∶1。

2.4.3 职业分布:

从2000-2006年霍乱病例来看, 职业分布主要是外来民工、农民、工人。其中外来民工272例, 占总数31.0%, 其次是农民243例, 占总数28.0%。疫情较低年份霍乱病例职业分布主要是农民和工人, 疫情高发年份, 霍乱主要是外来民工, 见图2。

2.5 暴发疫情分析

除2006年外, 各年份均出现了暴发疫情, 其中2001年和2005年暴发疫情较多, 暴发病例比例相对较高 (见表2) 。2001、2005年暴发疫情的原因主要是食物污染所致, 但也有少部分暴发疫情是由水污染引起。其他年份的暴发原因全是食物污染所致;2006年尽管没有霍乱疫情暴发, 但大多数病例与食用不洁食物有关。

2.6 菌株分布

2000-2006年霍乱疫情总体上以O139群霍乱弧菌为主, 在疫情较低年份, 0139群为优势菌型, 在疫情较高年份, 以O1群为主, 其中以稻叶型为主。见图3。

2.7 霍乱病例与带菌者比例分布

2000-2006年, O1群霍乱病例491例, 带菌者155例, O139群病例311例, 带菌者244例。O1群霍乱霍乱病例与带菌者比例平均值为0.22, 与本省1980年的比例相似[1]。O139群霍乱比例均值为0.75, O139群的比例大于O1群比例 (χ2=53.664, P<0.01) 。见图4。

3 讨论

近年来浙江省的霍乱流行表现出与上世纪明显不同的特征, 除发病率较低外, 还有如下特征。

3.1 霍乱病例以外来民工为多, 特别是疫情高峰年民工的比例较高。由于民工多是青壮年, 所以高峰年霍乱病例年龄以20~40岁发病率为高。外来民工居住环境较差, 卫生意识不强, 卫生习惯不良, 医疗保健不足, 大多来自非霍乱疫区, 缺乏免疫力, 易感染霍乱弧菌而发病。外来人口流动性大, 存在疫情输入和传播的潜在危险, 因此, 政府要加强外来人员的管理, 改善外来人员的居住条件, 加强外来人员的居集地的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同时, 加强外来人员的健康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主动参与霍乱防控。

3.2 近几年来霍乱疫情分析显示暴发疫情所占比例逐渐增多, 暴发疫情主要是由食物引起。食源性霍乱主要是O139群, 这也是O139群霍乱增多的原因。水产品污染霍乱弧菌[2], 沿海地区居民喜欢生食、半生食海水产品, 农村自办宴席, 多加工海水产品, 加工不当, 发生交叉污染引发霍乱, 霍乱弧菌也会随着水产品的流通而远距离传播。因此, 各部门应加强海水产品养殖和销售管理, 加强农村聚餐卫生管理和指导, 以防发生食源性暴发。

3.3 O139群霍乱是近几年来的主要菌型。O139群霍乱多由聚餐引起, 其带菌者比例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荚膜, 抵抗外界和人体消化道环境能力相对较强有关, 也可能与O139群多引起暴发疫情, 共同暴露者检索相对全面有关。但目前对O139群带菌者比例分析的报道比较罕见, 该现象及其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本调查结果提示在O139群霍乱疫情处置中, 要加强疫点检索, 特别是共同就餐者和密切接触者的检索, 及时发现带菌者, 及时隔离治疗, 以免造成带菌者的传播而导致疫情扩散出现二代病例。

3.4 发病强度和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在温州和台州等南部沿海地区, 以及杭州、嘉兴等平原地区 (钱塘江流域) 。金华、衢州、丽水等中西部山丘地区, 主要为输入性病例, 疫情过后无后续病例, 呈一过性疫源地, 但近几年来由污染海水产品引起的食源性疫情逐渐增加。舟山虽为海岛地区, 但由于流行季节是休渔期, 渔民不出海打鱼, 渔民数量及暴露机会减少, 同时渔民出海自带桶装纯净水和预防性口服药品, 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强, 因出海而引入病例几率减少。但与温州和台州类似的宁波地区疫情降低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浙江省霍乱流行特征和趋势, 为霍乱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6年浙江省霍乱处于持续低流行状态, 发病率在1/10万以下, 2001年和2005年疫情出现小高峰。霍乱发病主要集中在710月份, 疫情主要在杭州、温州、台州和嘉兴地区, 以老年人发病为主, 2005年以2059岁组发病率为高, 外来人口是高发年的主要发病人群, 暴发疫情主要以食源性为主, O139群霍乱比例较高, 带菌者比例高于O1群。结论:加强外来人员卫生管理, 加强水产品管理和农村聚餐管理能有效控制霍乱。

关键词:霍乱,疫情,分析

参考文献

[1]骆瑞庭.浙江省1962-1986年埃尔托霍乱流行过程主要表现概述[S].浙江省埃尔托霍乱资料汇编, 浙江省卫生防疫站.1990年.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篇8

1. 简述期刊的媒体特点。

2. 引进版教材可以配置哪些辅文?其中哪些是必备项目?哪些是可选择的项目?

3. 联系实际,简要分析选题工作的优化原则、预后原则。

4. 简要分析新形势下编辑工作的专业特性。

5. 简要分析出版物成本的构成。

6. 为什么书籍除了文字,往往还会配上精美的插图?

二、审读题(请审读下列短文,指出存在的问题。本题15分)

出版是一种多主体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参与这个过程的劳动主体有作者、编辑者、复制者和发行者。作者从事的是精神劳动,其最终成果是作品;没有作品,出版活动就不可能进行。编辑者进行的劳动也是精神性劳动,其劳动的结果是提供可以据之进行印刷的原稿。为此,编辑者要做好选题策划、稿件组织、稿件审读、设计排版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直至出版物成品形成。复制者利用物理、化学方式生产出与原稿具有相同形态的成品,从事的是一种物质性兼精神性劳动,复制劳动的最终产品就是出版物。即出版物是已经制作完成的产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等。发行者从事的是商业劳动,使出版物增值并将之传送给消费者。

总之,构成出版的要素是编辑和发行,而作者是出版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条件。已经发行的出版物一旦为读者所购买,它就实现了使用价值,也就意味着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用。因此,出版企业只要做好产品的广告宣传,就能完成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校对题(通读下面的文稿校样,校改其中的错误。不用或错用校对符号扣分。本题15分)

文科与理科—那个也不能偏

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经三十多年,也形成了人们所说的文科与理科概念,出现了文理考生相互偏科的现象。譬如,文科生一看到那些计量单位,数字用法就头疼,什么打印用a4纸规格为297×210毫米,质量750g左右。硬盘的容量应该表示为,1Mb约1024K字节左右,而不是1000K字节。还有,脚下这2000M长的长城城墙,使用了二亿多块城砖,构成一条15-20公尺高的墙体,向天际锦延而去……。

同样,理科生碰上《古汉语》之类的考题,也是懵懵懂懂,不知如何作答。象连绵句、成语 典故的使用,遗词造句、翻译古文,理科生一愁莫展,文科生则嬉笑颜开。现在已经进入二○一二年,文理偏科问题已到了咳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应该尽快实施质素教育,以扭转这种文理偏科的不力局面。

四、计算题(计算并回答问题。本题15分)

某出版社出版了《健康从心开始》一书,定价30.00元,共印10000册。省新华发行集团订货7000册,发行折扣率均为60%;省教育书店订货2000册,发行折扣率为65%,均按实际销售量结算货款。出版社通过社里的直销人员向一些单位推销,以八折销售1000册。同时,该出版社在进行实地调研后,在省内几个贫困县捐建了农村学校书屋,并捐送了大量课外读物。这一举措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当地电视台报道了此事。这也推动了该书的销售,省新华发行集团和省教育书店的订货都全部售出。为此,该出版社又加印了5000册,由省新华发行集团负责销售,折扣率不变,再次全部售出,出版社收回全部货款。

问题一:谁是该书的总发行单位?

问题二:该书的出版总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三:省新华发行集团的进货总码洋是多少元?

问题四:省新华发行集团实得的发行折扣额是多少元?

问题五:出版社回款的实洋是多少元?

问题六:出版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

五、案例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阐述观点。本题15分)

兰登书屋的编辑柯明斯曾在给传记作者贝尔曼的(S.N.Behrman)的一封信中写道:

“现在,接到你的手稿还不到24小时,我必须说你对麦克斯的刻画无论在语气上或细节的选择上,都愈来愈接近我们两个心目中的图像。……

但是,我深刻感觉到这本书涵盖的内容需要再扩充一些……

假如我只是泛泛而论,对你实在没有什么好处。除非我很具体地说明,否则你根本猜想不到我的意思。所以,接下来,我会一页一页地列出我的问题和建议,你可以赞同,也可以否决,有些意见很合理,有些意见难免有点吹毛求疵,但至少提供了我们一些讨论的基础。”

问题1:阅读材料,分析并阐述编辑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问题2:你认为编辑应当如何保护作者作品的完整性?

六、写作题(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答题要求撰写约稿信。出版社具体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网址等均一律省略。本题30分)

2012年5月8日晚,正当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并掀起向她学习的高潮。A出版社社会科学编辑部主任王梅策划了一个教育读物选题,拟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周彤研究员撰写,并计划采用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数十张彩色照片作为插图。这个选题获得批准后,被列入A出版社2013年重点图书出版计划。请你以王梅的身份,依据所给材料给周彤研究员写一封约稿信。发函时间为2013年1月。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1)形式特点:开本大小、构成部件;(2)内容特点:容量大小、栏目设置;(3)出版特点:周期长短、时效性

2. 引进版教材可以配置的辅文:主书名页;附书名页;序(原序、译者序、再版序);献词页;目录;书眉文字;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索引;后记

nlc202309030704

主书名页;序(原序、译者序、再版序);目录;书眉文字;注释;参考文献;后记是必备项目

附书名页;献词页;附录;索引是可选择的项目

3.(1)优化原则的内涵,包含个体优化与整体优化两个层面/预后原则的内涵,市场经济体制下要考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并事先制定应对措施;(2)联系我国出版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4.(1)选择性;(2)加工性;(3)中介性

5.(1)直接成本;(2)间接成本;(3)期间费用

6.(1)为了吸引读者购买与阅读;(2)有益于读者对内容的理解;(3)符合艺术性的原则

二、审读题

①“作者”不属于出版劳动主体

②“印刷”范围过窄,应改“复制”

③“设计排版”应为“整体设计”

④应是“相同内容”,形态不会相同

⑤复制劳动不兼有精神性

⑥出版物不是已经制作完成的产品,是已出版的作品

⑦出版物还包括音像制品和网络出版物

⑧发行劳动不能“使出版物增添价值”

⑨构成出版的要素还有复制

⑩作品是出版活动能够开展的前提条件

有使用价值不意味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用

只做好产品的广告宣传并不能完成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要通过品牌打造和营销。

三、校对题

(1)— → ——

(2)那 → 哪

(3)三十 → 30

(4)文理考生(仿宋体 )→ 文理考生(改为宋体)

(5), → 、

(6)A → A

(7)297×210毫米 → 297毫米×210毫米(或297mm×210mm)

(8)Mb → MB

(9)约…左右 → 删掉“约”(或 删掉“左右”)

(10)M → 米

(11)二亿 → 2亿

(12)- → ~(或 — )

(13)公尺 → 米

(14)锦 → 绵

(15)……。 → 去掉一个标点符号

(16)同样 → [缩进两格]

(17)《古汉语》 → “古汉语”

(18)懵懵懂懂 → 晕晕乎乎

(19)作 → 做

(20)象 → 像

(21)成语 典故 → 空格删掉

(22)遗 → 遣

(23)一愁莫展 → 一筹莫展

(24)嬉笑颜开 → 喜笑颜开

(25)二○一二 → 2012

(26)咳不容缓 → 刻不容缓

(27)质素 → 素质

(28)力 → 利

四、计算题

问题一:该书的总发行单位是出版社。

问题二:450000(元)

问题三:360000(元)

问题四:144000(元)

问题五:84600(元)

问题六:开展新闻报道,参与公益活动。

五、案例分析(答案略)

六、写作题(答案略)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安全教育计划下一篇:我在成长中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