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精选6篇)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篇1
高校入学考试即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的教育考试制度, 作为中学与大学之间的桥梁, 高考不仅对中学的教育和教学、大学的新生选拔具有调节与指导作用, 而且承载着整合教育系统、维系社会稳定的重任;它上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下系青年学生的个人命运和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但目前这种大规模的选拔考试存在很多弊端, 中国的高考有待进一步改革。本文主要对日美两个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进行比较研究, 以期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有所启示。
一、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区别
(一) 考试类型不同
日本高校实行的是国家统一和大学自主相结合的入学考试制度。日本现在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制度, 第一次考试是国家大学入学中心考试 (以下简称“中心考试”) , 有统一的考试科目、时间和方法, 它是全国共同学力的第一次考试, 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高中的基础知识, 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共有六个考试科目, 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科至六科, 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各高校自行组织的第二次考试[1]。而美国由于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 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国家统一举行的大学入学考试。美国现行的大规模的入学考试主要有三种类型:学术性向测验 (SAT, 包括SAT-Ⅰ和SAT-Ⅱ)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 (ACT) 、学业成绩考试 (AT) 。此外还有大学资格测验、自学水平考试、社区学院考试、中学与高校能力测验等, 种类较多, 方法较灵活, 呈现多样性[2]。
(二) 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关联程度不同
日本的“中心考试”内容限于高中所学各科必修课程, 不分文理科, 考试科目有国语、数学等六科, 每一门满分200分[3]。第二阶段主要测试学生的学术性向, 考试内容包括高中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技能和学术方向。所以, 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紧密联系, 学习和教学的重心不可避免地落到如何应付考试上, 从而导致应试教育风气严重。而美国由于中等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因此大学入学考试内容比较广泛, 并不局限于学生中学学到的知识, 还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和各种各样的知识。例如, SAT考试中的SAT-Ⅰ又称Reasoning Test, 不分科目, 仅考英语和数学, 主要测试学生的学术能力。SAT-Ⅱ涉及不同的科目, 包括英文、数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语五门, 要求学生至少考三门, 而英语、数学必考, 另一门学生自选[4]。可见,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关系松散, 虽然可以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 但导致美国中等教育质量低下。
(三) 考试的组织机构不同
日本高校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 第一次是由文部省组织的国家大学考试中心举行的全国共同学力的考试, 第二次是国立及公立各大学举行的自主考试。而美国的考试以市场化和服务性为显著特征, 承担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重任的是两个民间考试机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和美国高校测验中心。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是1947年12月由大学考试委员会、美国教育理事会和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联合创办的, 它主持SAT和AT考试;美国高校测验中心是1959年9月成立的, 主要提供ACT考试。
(四) 考试注重的功能不同
日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盛行学历主义, 大学入学考试注重知识测试, 重视考试成绩, 是为各大学选拔有特色的新生, 主要体现选拔功能。同时日本大学入学考试更注重对中等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检验作用, 又对统一中等教育质量起到准绳作用, 学生可以顺利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使考试能有效地发挥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纽带作用。而美国大学入学考试除了具有选拔功能外, 还强化评价功能和教育导向功能。SAT和ACT考试不仅测试学生应用中学所学知识的能力, 而且明确提出了要测试学生进入大学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 美国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增强对中等教育的评价作用和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作用。SAT考试中新增加写作技能测试, 其目的是要更好地帮助大学在录取学生和决定学生入学后所学专业方面作出正确选择, 主要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导向功能。
(五) 重知识与重能力有所不同
虽然日本大学入学考试的第二阶段增加基本技能的测试, 但两阶段考试内容主要都是高中阶段各科必修课程基础知识。而美国SAT、ACT、AT考试内容都涵盖各州中学教材中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知识, 但更侧重能力测试。SAT-Ⅰ考试注重基本能力、发展潜能和学术能力的测试, SAT-Ⅱ考查学生的学科专长和学习能力, 尤其是科学推理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ACT考试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T考试目的是测试学生在特定专业范围内所具有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 为考生提供的考试机会不同
日本的“中心考试”还是每年一次, 但第二阶段的考试各大学实行“考试机会的复数化”———“前期日程”和“后期日程”[5]。在“前期日程”考试结束并完成录取和入学手续之后再开展“后期日程”考试, 给那些没有在“前期日程”考试中升学的考生再提供一次机会, 即给一次失败的考生以再次挑战的机会, 分两次选拔考试录取新生。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为一年多次:SAT一年7次 (分别于每年的1月底、3月中、5月初、6月初、10月初、11月初、12月初) , ACT一年5次 (分别于每年的2月初、4月中、6月初、10月底、12月初) , 考场遍布全国,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意愿参加任何一次考试甚至每一次考试, 考试分数以取得最高分的那次为准。考试次数的增多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缓解一次考试的压力。
(七) 考试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同
日本有“考试地狱”之称, 尽管近几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不断升高, 达到50%以上, 但高校升学竞争并没有缓和, 名牌大学与热门专业的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竞争激烈的背后是人们的精英主义思想作祟。因为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很高的收入、理想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预期, 而且能给个人、家庭及家族增添荣誉, 因此精英主义成为日本高校考试招生政策的主导思想, 也导致了严重的应试教育。而美国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 如美国宪法规定美国公民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而这种机会均等思想在美国高校招生考试中体现为尽量为社会青年提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许多高校降低入学考试的难度, 因此在美国不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 在中学也没有引起严重的应试教育风气。
二、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相同点
日本现行的考试制度, 除受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和德国资格证书入学影响外, 还受到美国综合评定入学、学术性向测验影响, 所以日美两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也有一定的共性。
(一) 考试成绩是录取的重要参照
日美大学都实行综合评定录取制, 但入学考试在录取中起到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是大学录取的关键因素。日本根据两次考试成绩及调查书、体检表情况综合决定是否录取[6], 实行综合评定录取制, 但主要取决于两次入学考试的成绩。第一阶段“中心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参加第二阶段考试的资格, 第二阶段考试成绩是决定是否被录取的关键因素。美国绝大多数高校除要参考申请入学者的高中毕业成绩和中学推荐函等情况的综合评定决定是否录取外[7], 都要求参加SAT、AT或ACT的考试, 考试成绩是高校选拔合格学生的依据和基本标准。
(二) 高校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各大学有自治权, 其权利是受宪法保护的。日本各高校在参加国家的“中心考试”后, 第二阶段考试可以制定自己的选拔原则和方法, 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评卷和单独录取, 目的是弥补第一次考试的不足, 进而测定考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学习能力。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制定诸如体现教育公平原则之类的法规和提供学生财政资助, 州政府则只是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指导并提供有限的学生财政资助, 但对大学入学制度不加干预, 完全由各大学自己决定考生入校须参加的考试类型、考试次数和招生标准等, 这样可以充分选拔自己所需的新生。
(三) 政府介入考试
考试作为国家有效开发和合理配置社会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 对社会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因而政府越来越多地介入考试管理中。日本文部省组织成立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主持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在第二阶段各高校的单独入学考试中, 高校虽然有选择考试方式、考试科目、招生标准等自主权, 但各高校的招生计划仍由政府决定。为限制地区性课程差异, 建立国家统一课程标准, 美国政府要求建立全国性的评价标准, 控制地区性差异的扩大以提升国家整体的教育水平, 这是政府介入考试的典型例子。此外, 美国组建专门的考试机构, 配置专职的考试管理人员, 直接代表国家的意志来组织、实施具体的考试活动, 引导考试活动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 其根本目的是使考试为巩固国家政权服务。
(四) 给考生较多的选择机会
由于日本对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不断改革, 实现了考试的复数化, 第二阶段各大学的自主考试每年至少给考生两次考试机会。为达到这一目的, 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这种考试分属于两个分离系统;另一种是它们为一个系统中的两次考试, 即所谓的“分离分割方式”。另外, 考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性向和兴趣, 选择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美国各大学入学考试普遍采用SAT和ACT。SAT考试每年7次, ACT每年5次,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任何一次甚至每一次考试,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入学机会, 所以学生没有“一考定终身”的压力, 美国也没有应试的压力和导向, 使创造性教育、科学教育等获得发展, 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五) 国家和大学意志的体现
日本实行两阶段入学考试。第一阶段的“中心考试”是文部省组织的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统一举行的, 考试内容是国家规定统一使用教材中高中基础知识和技能, 主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第二阶段是各大学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安排考试内容、录取标准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从SAT、ACT考试性质、内容、目的和功能看, 首先体现各高校的意志, 因为考试是测量人的生理、心理属性的工具, 作为一种测量工具, 它必然体现使用者的意图, 是使用者意志的体现, 而它的使用者正是各高校。其次体现国家的意志, 因为从考试内容看, 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学课程共性要求的测试占了一定比例, 从这个意义上说, 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三、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日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异同对比研究, 得出一些对我国高校入学考试改革有益的启示。
(一) 建立统一考试加特色考试的模式
建立中介组织, 举办国家统一考试+高校单独考试的两阶段考试制度, 并逐步给高校更多的自主权。建立专门的考试机构组织国家统一考试, 然后高校各据所需和特点单独进行第二阶段考试, 但第一阶段考试者达到一定分数标准后才有资格自由报考、参加由各高校组织的第二阶段考试。第二阶段考试次数要适当增加, 高校录取成绩以最高的一次为准,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考试机会, 增大了成功几率, 从而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二) 建立以考试成绩为主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定入学制
考试成绩可以较科学公平地测试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但无法体现高校的个性要求, 无法全面测量学生的整体素质, 无法选拔有特殊才能的人才, 所以应建立与之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除入学考试成绩外, 中学时各科学习成绩、课外活动的表现和才能、体检表、综合素质等也要作为高校录取的重要标准, 综合评定选拔人才, 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德、智、体等素质进行全面的衡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
(三) 摆脱应试教育的误区, 增加对学生能力测试的内容, 实现和谐教育目的
我国现行的高考重知识轻能力现象明显, 考试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 重点考查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缺乏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这是造成应试教育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虽然现行的“3+X”模式的宗旨是综合能力的测试, 但从历年考试卷的分析来看, 存在着“拼盘”之嫌, 总体感觉“综而不合”, 而且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并没有解决。所以, 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同时, 高考应将能力考查作为重点和核心, 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问题分析、思维创新能力的考查, 而且试题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和综合, 体现和谐教育目的。
(四)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考试和教育的关系
考试的性质决定了考试对教育具有导向功能。但由于中国的高考过分拘泥于中学课程, 造成了中国目前应试教育的严重局面和精英主义的指导思想, 把分数凌驾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上, 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也没有关注到不同类型人才的特点, 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而且对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价值观、人才观和发展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转型, 个人意识不断增强, 更关注个体发展的潜能, 学生更重视自由与平等价值的体现。所以, 高考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考试内容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水平, 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考试和教育的关系, 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 总结客观规律, 强化考试对教育的正面导向功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纽带作用、对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学历水平的检验作用及为高校选拔人才的作用, 弱化考试的负面影响及指挥棒的作用, 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 改变高考的主导思想, 转变考试政策的价值取向。
摘要:大学入学考试对个人、高校、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我国的高考却存在许多弊端, 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文章从日美两个发达国家大学入学考试的考试类型、考试内容与中学课程的关联、考试的组织机构、考试功能、考试的侧重点、考试机会及价值取向六个不同点和考试的权重、高校的自主权、政府介入考试、学生选择机会的增多及考试是国家和大学意志的体现五个相同点进行比较研究, 总结研究的启示, 希望对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日本大学,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622—623.
[2][4]刘海峰.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94—99.
[3][6]刘海峰.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67—68.
[5]刘洁.浅谈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对中国高考的启示[J].教育研究, 2008, (3) .
[7]杨思帆.当今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六大特征[J].教育与考试, 2008, (2) .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篇2
张鸣
“北约”、“华约”和“卓越联盟”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笔试开锣,人们发现,在它们语文试题里,居然出现了网络时髦用语。“北约”的语文基础试题中,居然有一道填空题这样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让经常上网的人倍感亲切。
但亲切可是亲切,要想填对,似乎也不容易,因为你可以在低调奢华后面填“有内涵”,也可以填“无节操”。所谓高大上的对面,也可以是矮小下。网络用语,原本就是无节操,无厘头的。网民们闲极无聊,弄出来穷开心。好多根本没有什么道理,更毫无美感。春晚抄一点网络用语,演演小品相声,当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能不能真的接上地气,还不好说。大学入学考试,用这样的网络用语,其实没道理,太不严肃了。
任何一个国家,语文教育都是典雅教育。教的内容,都是本民族语言文学中已经定型的内容。也就是说,学习经典,是语文教育的内涵。民间文化的内容,一般都是定型,升入典籍文化之后,才能作为教学的内容。个中的道理很简单,只有这样的教法,才能提升学生的文字和文学素养,奠定后来读写的基础。中华民族有文字的历史很长,留下来的文字,不知有多少,称得上典籍的东西,就汗牛充栋。一个人学习的经历时间有限,不可能读太多的东西。作为教学考试的内容,只能优中选优,方能事半功倍。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也是大学入学考试的一种,考只有几个月寿命的网络用语,为的是什么的呢?是想考学生对网络熟悉的程度吗?还是出题者显示自己一点不落伍,很新很潮?难道说,今后的规范文书,可以将“高大上”作为成语,直接用了吗?如果一篇报纸的社论,用网络时髦用语写成,充斥着“高大上”,“白富美”,“喜大普奔”,“人艰不拆”之类,那么,大批不上网,或者对网络不怎么熟悉的人能明白是啥意思吗?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篇3
关键词: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53-03
目前,日本为探索合适的大学升学考试方法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大学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革。特别是近年来,考生人数的递减和以通过招收有能力的学生给校园带来活力为目标。使通过以前的一般考试用“学力”尺度所不能测到的拥有能力的学生能够升学的这种考试的开发必要性增强了。也就是日本所谓的“入学地狱”和“考试战争”等导致的“根据偏差值学历的入学考试”这种一边倒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日本入学考试多样化的背景
(一)增强学校的活力
作为与大学教育激活相关的重要原因,通过吸收拥有各种各样特色的学生给校园带来活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直以来通过一般考试的选拔只允许成绩优良的学生入学。但通过吸收拥有各种特色和能力的学生来到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效果都有加倍的效果。关于这种重要性的认识在大学的相关工作人员中越来越得到认同。
(二)给考生和家长减轻负担
为给学生多一次的机会。日本不是采用的像中国高考似的一考定终身。通过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升学方式给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减压,让考生从考试的学习和精神的重压之中都能得到解脱,更充分地发挥考生的真实水平,为大学吸收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三)日本的出生率降低
日本人口的出生率正在进一步降低,大学考试的适龄者即18岁左右的年轻人口数量已经逐年递减,大学的招生越来越困难,由于不能招到一定数量的学生而导致经营困难的大学不断出现。通过多种人学考试纳入各种各样的学生人学,保证大学的生源,对很多的大学来说都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事情。
二、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
(一)中心考试
“中心考试”代替了之前的“共通一次学历考试”,于1990年开始实行,是现行考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考试被所有的公立和国立大学采用,同时越来越多的私立大学也开始将其纳入选拔学生的手段之中。“中心考试”是由独立行政法人“大学入学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组织的全国统一性学力考试。目的是帮助各大学“判定考生高中阶段基础性学习的完成情况”。
“中心考试”赋予了各大学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和自主决定权。在考生是否必须参加“中心考试”、参加几科考试、参加哪几科考试等问题上都由各大学根据各自的实际需要自行决定,取消了考试科目上统一的硬性规定。(P110)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的共同采用,也使得考生可以同时选择报考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给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一般入学考试
一般入学考试是国立大学的主要选拔方式,绝大多数的国立大学学生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入学的,它也是目前日本高校入学考试的主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考入高校的新生占’高校新生总数的65.8%。(P6)一般入学考试可以分为:加人中心考试的一般入学考试、免除中心考试的一般入学考试、部分参考中心考试的一般入学考试。
1加入中心考试的一般入学考试
参加这种选拔方式的考生需要参加大学入学中心组织的中心考试和“个别学历考试”。“个别学历考试”又分为“前期日程”和“后期日程”,分两次选拔考试录取新生。在“前期日程”考试结束并完成录取和入学手续之后再开展“后期日程”考试。给那些没有在“前期考试”中升学的考生再提供一次机会。
2免除中心考试的一般入学考试
参加这种考试的考生可以不用参加中心考试,直接参加大学的一般人学考试。这些大学所组织的考试有3~4个日程,采取多次入学选拔考试。在日本,绝大多数的私立大学都采用这种选拔方法。
3部分参考中心考试的一般入学考试
这种考试是先通过面试、小论文和调查书等方式进行考察筛选,然后再结合其中心考试的成绩,最后择优录取。但这里对“中心考试”科目的要求低于其他学生,是部分地减免“中心考试”。
(三)推荐入学考试和推荐入学
1推荐入学考试
推荐入学考试又分为“公开招募”和“指定学校”。初始,作为一般入学考试的补充而被引入的推荐人学考试分为三种方式:①公开招募、②指定学校、③前2种方式的合并。另外。学生报考也有几种情况:①以第一志愿为对象,合格的情况下,当然以进入那所大学为前提开展的“专愿制”的推荐入学考试;②和其他大学一起考试的“并愿制”。另外,前者基本上从2006年开始,在国立和公立大学都得到采用。而私立学校则因地域的差异采取的方式非常多样,比如,象北海道和东北或者关东地区的东日本,采用“专愿制”的私立大学占大多数,与此相对的,中部和近畿、四国地区的西日本的私立大学则大多采用“并愿制”。
这种推荐考试的招生人数因为加入推荐考试大学的增加而大幅提高。四年制的私立大学里已经有99.4%采用。382所短期大学全部采用。通过推荐考试的短期大学入学学生占68.2%,是通过一般的入学考试录取学生的2倍左右。
2推荐入学
推荐入学以高中提供的学生调查书(包括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健康状况操行等)和毕业学校校长推荐书(包括校长对学生的评语和整个高中阶段表现的综合评价)等为主要依据来录取,完全或者部分免除学生的入学考试。
目前绝大部分国立、公立大学和所有的私立大学都实施推荐入学的招生办法。主要的推荐入学有完全推荐入学、不完全推荐入学、特别推荐入学几种类型。
完全推荐入学是对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免除各种学力考试,而以面试、小论文、调查书、推荐书的综合判断决定录取的招生办法。这种招生方式是面向学习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要求调查书的成绩评定达到“A”。
不完全推荐入学是将推荐与学力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选拔办法即上述的推荐入学考试。对于考生中“中心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也就是比较高分的学生。可以不再参加学校的第二次学力考试,而以调查书、推荐书的综合判定决定是否录取。
特别推荐入学则是针对一些特别群体,以面试、学力考试、调查书、推荐书的综合判定决定录取的。职业高中·综合学科特别选拔、留学生特别选拔、社会人特别选拔、归国者子女特别选拔等都属于这种情况。
(四)AO考试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篇4
(一) 演进历程
台湾大学入学制度经历过多次改革, 但一直没有中断过。1954年台湾地区四所大学院校首次实行联合招生制度, 1956年起所有公立和私立大专院校以及军事学校都必须参加联考。联考最大的优势在于维持公平, 使学生不受家庭背景的影响, 能以成绩决定就读的学校。然而联考也衍生出文凭主义盛行、学生压力过大、考试引导教学、难以兼顾特殊才能的学生等弊端。事实上, 传统联招采用统一考试、联合分发, 属于技术层次的公平, 并未实现理念层次上的公平。以联考总分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 无法兼顾学生个别才能、兴趣与大学招生自主的需求。要想达到真正的公平, 必须同时具备技术层次与理念层次的公平[1]。1989年台湾成立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专门就大学入学制度的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1992年大考中心向台湾教育部提交《我国大学入学制度改革建议书———大学多元入学方案》, 建议改革大学联考制度, 采取多元入学方式。1999年“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正式公布, 并于2002年全面实施。此后, 多元入学方案又进行了一些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改革和实践, 但整体上没有大的改动, 坚持简单、多元、公平的原则继续实施。
(二)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理念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选择适合的升学道路, 所以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 充分考虑了孩子的性向、能力和兴趣, 建立多元化的升学管道, 让他们能自由地展翅翱翔[2]。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特点有:第一, 考试专业化。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等常设专职机构办理, 对命题进行持续研究, 使试题具有合理评量与筛选功能, 同时兼顾高中教学正常化。第二, 招生多元化。大学具有招生自主权, 各校系依其特色选择招生管道, 制定招生条件, 招收志向、兴趣与能力相符的学生。学生先了解各大学校系的招生条件, 并衡量自己的志向、兴趣与能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校系就读。
(三) 大学的招生
招生由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负责。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改变了传统联招的入学方式, 将入学管道分为“甄选入学”和“考试分发入学”。甄选入学管道又分为“繁星推荐”和“个人申请”两种招生方式。繁星推荐是依据高中均质、区域均衡的理念, 由高中向大学校系推荐符合资格的学生, 为各地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均等机会, 并引导学生就近入学高中;个人申请则是学生可依个人志趣申请大学校系, 大学校系依其特色挑选合适的学生。甄选入学的考生, 必须参加学科能力测验并且达到各校系规定的成绩标准, 再进入第二阶段参加由校系主办的各种制定项目的评比, 包括笔试、口试、书面审查资料、小论文、实验、实作等, 或由各校系指定学生参加其他考试, 如术科考试、全民英检等。考试分发入学是依据考生基本数据、学科能力测验成绩、指定科目考试方式采用。大学考试入学分发委员会依各大学校系所订招生条件, 按“先检定、后采计、同分再参酌”的程序分发, 即依大学校系所订指定科目考试 (含术科考试) 成绩及选填志愿校系的顺序, 择优录取[3]。
(四) 考试
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简称大考中心) 这一专业考试机构承办, 大考中心提供的考试有“学科能力测验”和“指定科目考试”。学科能力测验旨在评量考生是否具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基本学科能力, 是大学校系初步筛选学生的门槛。考试科目包括国文、英文、数学、社会与自然五科, 其中社会的内容包含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自然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与环境等学科内容。指定科目考试是为大学选才需要而设计, 其测验目标在于检测考生应具备的学科知识, 以及对于数据的阅读、判断等能力, 推理、分析等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及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考试科目包括国文、英文、数学甲、数学乙、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等十科。各校系可依其特色及需要在上述科目中指定某些考试科目, 以其成绩选才, 考生则以个人兴趣及能力, 就其志愿校系所指定的考试科目, 选择应考, 即“校系指定、考生选考”的双向选择[4]。
二、台湾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优缺点评析
(一) 优点
1. 考招分离。
考试由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专职负责, 对命题进行持续研究, 题目稳定性较好, 考试成绩可在各高校间流通。
2. 自主招生。
招生由大学院校自主、自行制定招生方式, 或依各校系招生需求设定选材条件, 多元化的入学和招生管道增进了考生和大学之间的自由选择。
3.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中保留了类似联考的考试分发入学方式, 确保一定的公平性。
4. 选才标准多元化, 使学生能朝向全人教育、多元
智慧发展, 并使其潜能获得充分发挥, 避免以智育作为单一升学标准, 给予学生适应性发展的机会。
(二) 缺点
1. 大学多元入学管道过于复杂。
提供多元化的入学管道, 其本意是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入学的方式。然而每一种入学管道的考试科目、成绩采计方式均有不同, 加上学科能力测验检定标准、指定项目的组合、录取标准与加权计分, 使得学生、家长把心思花在研究制度而非学习上, 而且多元入学方案考试科目增
2. 公平客观性遭到家长和学生的质疑。
就多元入学方案中的甄选入学而言, 不是以笔试成绩作为唯一入学的依据, 甄选过程未制定标准化的作业流程, 在审核资料与口试时, 缺乏较客观的程序, 主观影响因素太多, 因此在公平的层面上遭到家长的质疑, 家长担心在甄选过程中人情、特权介入, 发生弄虚作假的事情。
3. 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考生成绩。
多元入学制度无法避免因经济情况、社会背景及城乡差距所产生的教育资源不公问题。有台湾学者研究得出结论: (1) 就家庭平均月收入而言, 收入越高者, 其子女就读公立大学的机会越高。 (2) 就进入人文社会与科技的机会而言, 大一生的高收入与低收入两群进入人文社会与科技的机会有显著差异, 低收入家庭经济背景者较易进入人文社会科系就读[5]。
三、大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介绍
(一) 招生
我国大陆实行的招生录取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省招生办公室投档的录取制度, 即根据考生填报志愿, 省招生办公室按学校招生计划数120%的比例, 向招生学校提供档案, 学校在此范围内挑选学生;二是学校负责的录取制度, 即学校在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上, 调阅考生的档案, 录取考生, 省招生办公室实行必要的监督。近年来, 我国大陆在招生录取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指高校在教育部及其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 独立自主地拟定招生计划和组织选拔录取的招生制度。它相对独立并区别于以统一高考为唯一参照的传统的招生录取制度, 其目的是打破“以分为纲”的大统一局面, 使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但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具有优异才能和发展潜力的学生不受高考分数的限制, 通过接受高等教育, 充分发展其才能和潜力, 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6]。
2. 两次高考。
两次高考是指在一贯实行的每年一次秋季高考的基础上增加一次春季高考。春季高考的时间为12月底, 统考科目有语文、数学和外语。考试成绩公布后, 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报考合适的高校, 2月中旬, 各高校完成春季招生工作, 新生在2月底入学。考生可以被多所高校录取, 选择一所高校入学, 也可放弃入学, 参加夏季高考。两次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的考试机会, 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3. 保送生制度。保送生制度是指由确定的高中推荐
果来看, 保送生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达到其目的, 为高校输送了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或有某些特长的优秀学生。然而保送生制度被人情因素严重异化为教育腐败滋生的温床, 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 在招生录取的技术方面也有较大改革, 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网上录取, 提高了录取的工作效率和高考的公平公正性。
(二) 考试
我国大陆一直实行统一高考制度, 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实施。考试内容以中学教学大纲为准, 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行考试方案主要是“3+综合”方案,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综合”是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六个科目组成的综合科目, 综合科目分为文理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考试等。综合科目考试以测试能力为主,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科目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考测能力。
四、启示与借鉴
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上, 台湾率先进行改革, 其成败与经验对大陆的高考改革有很好的参考作用, 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视角审视大陆的高考改革, 对其成功的经验有选择性地吸收, 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为我所用, 推进大陆高考制度改革。
(一) 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高等教育法》中规定, 高校拥有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 制定招生方案, 决定招生的具体数量和人员, 确定招生范围和来源, 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等方面的权力。然而长期以来, 我国大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很小, 要保证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方向, 必须在招生工作上加强大学招生自主权, 使高校本着对自身发展负责的原则, 制定具体的招生标准与实现质量保证。近年来, 我国大陆部分高校在实施高校自主招生的工作中, 也遭遇到负担过重的问题, 因为在招生过程中没有一个比较细的切实可行的规范和标准, 在标准制定和操作过程中的难度较大, 而且在实行高校自主招生的过程中, 能否防止和杜绝舞弊腐败现象也受到社会的质疑。因此, 应该完善省级招办的服务功能, 提高招生工作的透明度, 强化监督职能, 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二) 建立以统一高考为主, 多元化的招生制度
自1952年建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以会资源的合理分配方式之一, 同时统考形式具有经济高效的巨大优势[7]。但统一招考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长, 也阻碍各高校招收到合适的学生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因此, 应该在保证统一高考主导地位的基础上, 建立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综合评价体系, 在考查考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 逐步建立起以全国统一高考为主, 多元化的招生制度。
(三) 建立专业化考试机构, 实行考招分离
目前大陆高考的招生和考试工作由政府统一负责, 招生机构和考试机构是同一的, 高校必须按照政府机构的要求和设计去实施。这种制度对保障高校考试和招生的公平、公正性, 杜绝高考中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政府的招生和录取权力高度集中, 这势必会干扰高校办学的主动性, 阻碍高校的特色发展。但如果将招生和录取权力全部下放给高校, 增加单独命题和测试的繁重工作和高昂的费用, 对高校和考生都是沉重的负担。此外, 在社会诚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考试的公平性也会受到质疑。如果考试由专业的考试机构承担, 保证了考试的命题、评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提高了考试的效率, 同时, 考试机构只为高校和学生提供考试, 不介入高校的招生, 对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1]蔡依静.大学多元入学政策演进及其争议之研究[J].网路社会学通讯期刊, 2006, (1) .
[2]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理念[EB/OL].http://nsdua.moe.edu.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blogc-ategory&id=14&Itemid=61.
[3]大学招生委员会联合会网站.http/:/www.jbcrc.edu.tw/left-34.htm.
[4]指定科目考试[EB/OL].http://www.ceec.edu.tw/App-ointExam/AppointExamProfile.htm.
[5]张钿富, 叶连祺, 张奕华.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对入学机会之影响[J].教育政策论坛, 2005, (8) .
[6]唐滢.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16.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篇5
一.单选(共8题,共40分)
1.由个别情况归纳出一般性原理的论证方法是(A.归纳论证 B.演绎论证 C.举例论证 D.对比论证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2.所谓“后叙”是指()。(5分)A.补写于文后的后记 B.置于文前的序 C.纯粹的议论性文字 D.纯粹的记叙性文字
总共20题共100分
。(5分))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的修辞手法是(分)
A.比喻、夸张 B.比拟、借代 C.比喻、借代 D.比拟、夸张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4.“中原干戈古已闻”中用的修辞手法是()。(5分)A.借代
。(5)B.比喻 C.拟人 D.夸张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下列唐代诗人属于晚唐的是(A.李商隐 B.李白 C.王维 D.杜甫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分))6.下列作品中属于元曲的是()。(5分)A.《天净沙·秋思》。B.《国殇》 C.《行路难》 D.《北方》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7.《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A.白居易 B.韩愈 C.柳宗元 D.王维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5分))★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8.下列诗人中属于古代田园诗派开创者的是()。(5分)A.陶渊明 B.李白 C.王维 D.曹操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二.判断(共10题,共20分)
1.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全部正确。“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2.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全部正确。“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3.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全部正确。“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4.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上邪》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乐府诗,从内容上看,又是爱情诗。(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6.“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的组诗《短歌行》。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7.《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送别诗。(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2分)(☆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8.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是社稷之臣也,何以成为?”(《季氏将伐颛臾》)社稷:国空。(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9.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走:使„„走。(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10.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庄子·秋水》)少:认为„„少;轻:认为„„轻。(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三.组合(共2题,共40分)
1.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四题。
这时德拉的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波浪起伏,金光闪闪。头发一直垂到膝盖下,仿佛给她披上一种衣服。她又神经质地很快地把头发梳起来。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20分)(答题时限:00:01:00)
(1)《麦琪的礼物》这部短篇小说的作者是()。(5分)A.欧·亨利 B.莫泊桑 C.契诃夫 D.高尔基
★标准答案:A
(2)文中表现了德拉在卖秀发问题上的怎样的复杂心理。(5分)A.想卖 舍不得 下了决心卖 B.想卖 犹豫 C.犹豫 伤心 D.犹豫 舍不得 ★标准答案:A
(3)以上文字运用了()修辞手法。(5分)A.比喻 B.对偶 C.夸张 D.排比
★标准答案:A
(4)这部小说主要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示人物的心理变化的?A.动作及表情 B.动作及肖像 C.表情
5分)(D.肖像
★标准答案:A
2.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以下四题。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 河底也正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望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稀疏地,阴郁地 散布在死暗的天幕下;
(20分)(答题时限:00:01:00)
(1)这些诗句引自艾青 《北方》的第()节。A.第二节
5分)(B.第三节 C.第一节 D.第四节
★标准答案:A
(2)下列不是艾青的作品是(A.《星空》 B.《黎明的通知》 C.《大堰河——我的保姆》 D.《北方》
★标准答案:A
。(5分))(3)作者通过对北方干旱至极景象的描画,借以展示()。(5分)A.北方人民在日寇侵略下蒙受的灾难。B.北方恶劣的生存环境。C.北方人民对雨水的渴盼。D.贫瘠而苍茫的土地。
★标准答案:A
(4)“流泉”表达的正确意思是(A.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力量 B.有源头的水 C.有生命力的水 D.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
★标准答案:A
。(5分))
练习-大学语文-02
总共20题共100分
一.单选(共8题,共40分)
1.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功能等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是()。(5分)A.诠释法 B.定义法 C.引用法 D.比喻法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2.为方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准确的一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故地,故地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5分)
A.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罗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B.一道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成一道五彩的屏障。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5分)A.相形见绌 喧宾夺主 斑驳陆离 B.不求深解 墨守成规 人才辈出 C.各行其是 脉脉含情 淋漓尽致 D.直截了当 惹事生非 一筹莫展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4.选出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5分)
A.广义的散文,包括余文、随笔、通讯、报告文字、回忆录等„„ 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C.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D.我是怎样思念你呀,银杏!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郭沫若《炉中煤》一诗表达的中心内容是()。(5分)A.眷恋祖国之情 B.旧地重游之感受 C.仕途失意之苦 D.留学异乡之欣喜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6.下列词作者属于北宋的是(A.柳永 B.陆游 C.辛弃疾 D.李煜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分))7.下列诗歌里属于“新乐府诗”的是()。(5分)A.《杜陵叟》 B.《山居秋螟》 C.《行路难》 D.《短歌行》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8.晚唐诗人中以善写“无题”诗著称的是(A.李商隐 B.李贺 C.杜牧 D.贾岛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5分))★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二.判断(共10题,共20分)
1.《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2.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方法是借代和设问。(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类比论证法。(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4.《李将军列传》“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于刻画李广这个人物来说,属于对比映衬。(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先前。(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6.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书中情意甚殷。(《报刘一丈书》)殷:恳切,深切。(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7.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军行》)暗:昏暗。(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8.《谏逐客书》的进谏对象是秦始皇。(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Ÿ秋思》。(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李煜的《虞美人》。(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三.组合(共2题,共40分)
1.阅读《门槛》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四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的咒骂。“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20分)(答题时限:00:01:00)
(1)这首散文诗,选自屠格涅夫的()。(5分)A.《散文诗集》 B.《猎人笔记》 C.《前夜》 D.《烟》
★标准答案:A
(2)对散文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5分)A.要分诗行,要押韵。B.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
C.散文的语言形式表达抒情诗的思想内容。D.不分诗行,不押韵。
★标准答案:A
(3)“姑娘跨进了门槛”中的“门槛”象征()。A.象征着横在革命征途上的种种艰难险阻。B.象征着迈入革命征途的起点。C.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D.象征着革命斗争已取得胜利,旧的社会已经灭亡。
★标准答案:A
5分)((4)“一位圣人”的评价表现了()(5分)A.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B.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不理解。C.人民群众的守旧和麻木。D.革命者的伟大。
★标准答案:A
2.阅读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四题。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途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20分)(答题时限:00:01:00)
(1)“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一句的正确解释是()。(5分)
A.行千里路,只差半步没有达到目标,也不能说是善于驾驶车马。B.行千里路,若不是一步半步地走过来的不能说是善于驾驶车马。C.行千里路,若不是一步半步累积而成,不能说是好骑手。D.行千里路,只差半步没有达到目标,也不能说是名好骑手。
★标准答案:A
(2)“一出焉,一入焉,途巷之人也”一句的正确解释是()。(5分)
A.一会儿停止学习,一会儿又继续学习,这样学习不能持久的人,是个庸人。
B.一会儿出去,一会儿回来,这样不能坐下来学习的人,还不如就让他到街巷去。
C.一会儿出来,一会儿进去,就像在街巷上走来走去的人,怎么能学到真知呢?
D.一会儿学不进去,一会儿又学进去了,这种思想不连贯的人,是个庸人。
★标准答案:A
(3)同“全之尽之”中的“全”用法相同的是()。(5分)A.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B.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C.秦赵相弊,而王以全燕制其后。D.全心全意
★标准答案:A
(4)这段文字强调了学习中应取的方法和态度,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5分)A.学习要劳逸结合。B.学习要积累。C.学习要持之以恒。D.学习要专一。
★标准答案:A
练习-大学语文-03
总共20题共100分
一.单选(共8题,共40分)
1.选出语序排列合理的一项()。
①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②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③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④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⑤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5分)A.②⑤④③① B.②⑤③①④ C.①②③⑤④ D.①⑤③②④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5分)A.楹联 暴躁 怨天尤人 变本加厉 B.寒暄 干涸 兴高采烈 哄堂大笑 C.睿智 池塘 绵里藏针 世外桃园 D.证券 矫情 走头无路 川流不息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5分)A.我禁不住几次问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
B.可是“胆大妄为”的哥白尼却说什么地球只是围绕着太阳运转的一颗星球。
C.“进来吧”,老人对我说道,“屋子里暖和!” D.惨相,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5分)
A.我以为你有事,不能按时赶来,你反而提前来了。B.我以为你有事,不能按时赶来,你果然赶来了。C.我以为你没事,能按时赶来,你反而提前赶来了。D.我以为你没事,能按时赶来,你居然赶来了。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下列唐代诗人属于晚唐的是()。(5分)A.李商隐 B.李白 C.王维 D.杜甫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6.下列作品中属于元曲的是(A.《天净沙·秋思》。B.《国殇》 C.《行路难》 D.《北方》
★标准答案:A
。(5分))☆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7.《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5分)A.白居易 B.韩愈 C.柳宗元 D.王维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8.下列诗人中属于古代田园诗派开创者的是(A.陶渊明 B.李白 C.王维 D.曹操
。(5分))★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二.判断(共10题,共20分)
1.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开济:开创大业,匡济危业。(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2.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聒:声音嘈杂;见:副词,表示被动。(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3.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不能通知二父志。后叙》)通知:传达,告知。(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4.司马迁是我国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史学家。错误 正确
(2分)(《张中丞传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柳宗元最具代表性的系列游记作品是《永州八记》。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6.《**》选自鲁迅作品集《彷徨》。(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2分)(☆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7.《答司马谏议书》中“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的意思是“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二天了。”(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9.“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采用的手法是夸张。(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错误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10.契诃夫的小说《苦恼》通过描写主人公姚纳孤苦无助的处境和苦恼寂寥的心态,反映了畸形的人际关系和黑暗冷酷的社会现实。(2分)错误 正确
★标准答案:正确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三.组合(共2题,共40分)
1.阅读短文,完成以下四题。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20分)(答题时限:00:01:00)
(1)“然而众贵之者”中的“之”指的是()。(5分)A.珠玉金银 B.皇上 C.饥和寒 D.食和衣
★标准答案:A
(2)“以上用之故也”句中“以”的意思是()。(5分)A.因为 B.所以 C.于是 D.但是
★标准答案:A
(3)“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分)
A.可以周游海内,而没有饥饿寒冷的忧患。B.可以周济海内,使之没有饥饿寒冷的忧患。C.可以周济海内,使之逃避饥饿寒冷的忧患。(D.可以周游海内,而逃避饥饿寒冷的忧患。
★标准答案:A
(4)“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5分)
A.这是让臣下认为背叛他的国君容易,让人民认为背叛他的家乡容易。
B.这是让臣下轻易地背离他的国君,让人民轻易地改换他的住地。C.这是使臣下轻视负担他的国君的人,让人民轻视到达他的家乡的人。
D.这是使臣下轻视背叛他的国君的人,使人民轻视背离他的家乡的人。
★标准答案:A
2.阅读短文,完成以下四题。
楚、魏战于陉山。魏许秦以洛,以绝秦于楚。魏战胜,楚败于南阳。秦责赂于魏,魏不与。营浅(秦国人)谓秦王曰:“王何不谓楚王曰,魏许寡人以地,今战胜,魏王倍(通“背”)寡人也。王何不与寡人遇。魏畏秦、楚之合,必与秦地矣。是魏胜楚而亡地于秦也,是王以魏地德寡人,秦之楚者多资矣。魏弱,若不出地,则王攻其南,寡人绝其西,魏必危。”秦王曰:“善。”以是告楚。楚王扬言与秦遇,魏王闻之恐,效上洛于秦。
(20分)(答题时限:00:01:00)
(1)这篇短文的基本意思是()。(5分)A.魏、楚交战,魏胜而犹失地于秦。B.楚、魏交战,楚败而割地于秦。C.楚、魏交战,魏败而割地于秦。D.秦、楚联军胜魏、秦得上洛之地。
★标准答案:A
(2)“以绝秦于楚”的大意是()。(5分)A.让秦国不援助楚国。B.断绝秦国与楚国的外交关系。C.断绝与秦国及楚国的外交关系 D.断绝秦国对楚国的指望。
★标准答案:A
(3)“秦责赂于魏”的意思是(A.秦国要求得到魏国的上洛。B.秦国责备魏国贿赂楚国。C.秦国要求魏国贿赂楚国。D.秦国责备楚国贿赂魏国。
★标准答案:A
。(5分))
(4)“秦之楚者多资矣”的意思是()。(5分)A.秦国就可以送给楚国更多的财物了。B.住在秦国的楚人就有更多的资财了。C.由秦国到楚国的人就有更多的资财了。D.住在秦国的楚人就有更多的依靠了。
★标准答案:A
练习-大学语文-04
总共20题共100分
一.单选(共8题,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5分)A.长篇累牍 殒身不恤 精神焕发 B.叱咤风云 诩诩如生 轻松自如 C.层峦叠障 流言飞语 相得益彰 D.荒旦不惊 指手画脚 语重心长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2.选出下面兼有夸张与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分))3.古人极口称道“红杏枝头春意闹”,认为“一‘闹’字卓绝千古”,下面诗句中类似“闹”字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依次应该是()。
①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云破月来花弄影 ④间关莺语花底滑(5分)A.笑、点、弄、滑 B.春、点、破、语 C.春、字、影、底 D.笔、一、破、滑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4.选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填入方括号中()。
教育者犹如雕塑家,不过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点不同,刀法()用得不对,()万象同毁;刀法()用得对,()一笔下去,画龙点睛。(5分)A.如果 可能 如果 则 B.要么 就 要么 就 C.如果 就 如果 肯定 D.要么 则 要么 则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5.屠格涅夫散文诗《门槛》的译者是(A.巴金 B.徐志摩 C.茅盾 D.冰心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6.属于陆游的诗集是()。(5分)
。(5分))A.《剑南诗稿》 B.《玉临川集》 C.《李太白全集》 D.《乐府诗集》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作者是(A.欧阳修 B.韩愈 C.王安石 D.柳宗元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0 分 评语: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篇6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 )、( )、( )、( )。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 )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 )、( )、( )、( )四种生产方式。
4、( )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 )、组稿、审稿、( )、( )、( )、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 )、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 )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 )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 )、( )、( )。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 )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 )。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 )。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 )。
13、《四库全书》是在( )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 )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 ( ) 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 )。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 )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 )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 ) 揠苗助长( )
草菅人命( ) 炙手可热( )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 ) 一股作气( )
一诺千斤( ) 迫不急待( )
二、简答题(共30分,每个15分)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共30分)
我国数字化出版概述及发展趋势
四、作文(共50分)
“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俗语,对于这句话的内涵你怎样理解?请自拟题目论述,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汉字演进过程中出现过的主要字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在纸张大量生产和使用以前,(简牍)因其便于取材、制作低廉而成为书写文字的主要载体,得到较大范围的普及,沿用时间超过千年。
3、我国古代刻书业非常发达,主要有(官刻)、(私刻)、(坊刻)、(寺院刻书)四种生产方式。
4、(书号)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有: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签订出版合同)、(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出版物宣传)、反馈信息收集。
6、从2002年起,我国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已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应当在取得证书后(3个月)内由所在出版单位统一申报职业资格登记;未能及时登记的,在规定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下,可以保留其(5年)内申请职业资格登记的资格。
7、根据《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除著作权人与图书出版者另有约定外,出版图书的付酬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版税方式)、(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一次性付酬方式)。
8、妈妈;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孩子:我完成作业了,我出去玩了。请问孩子的做法符合妈妈的要求吗?请写出分析过程。(不符合,妈妈:只有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完成作业是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9、“并非甲队和乙队都获得了出线权;甲队获得了出线权,所以,乙队没有获得出线权。”此推理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正确﹁(甲队∧乙队)→﹁甲队∨﹁乙队 已知甲队获得了出线权,否定﹁甲队,所以﹁乙队)。
10、“我们应当尊敬老师,因为不尊敬老师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尊敬老师不对呢?因为学生应当尊敬老师。”该论证所犯逻辑错误是(循环论证)。
11、“谁说谎,谁就是说不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因此没有人说谎。”该推理所犯逻辑错误是(偷换概念)。
12、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史记》 )。
13、《四库全书》是在(清)朝修纂的。
14、春秋战国时期,主张人们不分贵贱等级,互利互爱的思想家是(墨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说的。“白马非马”说出自(公孙龙) 之口。
15、“六亲不认”中“六亲”指的是:(父、母、兄、弟、妻、子)。
16、“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此句应修改为:(有没有远大的抱负和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
17、“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此句不通顺,应修改为:(这个县的水稻,由于品种好,管理得当,一般长势良好。)
18、标出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
病入膏肓(huāng ) 揠苗助长( yà )
草菅人命(jiān ) 炙手可热( zhì )
19、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字:
穿流不息(川 ) 一股作气(鼓 )
一诺千斤(金 ) 迫不急待(及 )
二、简答题
1、某人要开书店,请向他介绍我国出版发行的管理依据以及审批流程。
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
审批流程:由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即:新闻出版总署(针对总发行单位)以及各级新闻出版局(针对相应各级发行单位);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
2、我国禁止出版的出版物内容有哪些。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六条 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三、论述题答案略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推荐阅读:
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05-15
中南民族大学入学考试06-28
东京大学入学考试试题06-29
浙江大学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