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2024-06-06

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通用6篇)

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篇1

附件5:

20所重点高等学校优势研发领域和研究方

一.中国科技大学

1、电子信息

教育大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基于内存计算的高性能大数据处理系统,基于微纳加工的新型光电子技术研究与应用。

2、资源与环境

面向巢湖和淮河流域的新一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酸碱废液处理及回用技术研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3、人口与健康

现代医学技术,慢性疾病机制研究,安徽地道药材的标准化与国际化,化学生物学与新药创制。

二.合肥工业大学

1、材料与机械

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 高性能金属材料, 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先进成形技术。

2、电气与电子信息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新型电力电子逆变控制关键技术,信息家电核心芯片及IP核培育,基于物联网的工业设备、环境与能源安全监控系统,工业现场安全监测技术与系统,包含光伏与电动汽车与飞轮储能的多微电网的主动配网能量管理技术及其软件开发,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技术与监控产品,面向高密度计算的异构多核系统,视联网公共安全监控示范系统,新能源汽车用高电压电机及其控制。

3、医学工程与食品加工

医疗仪器与设备,功能性医用材料,中药材及食品品质无损检测与精确分级,大宗农产品资源增值加工技术,特色农林产品现代加工技术,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三.安徽大学

1、新能源与新材料

新型生物材料,新能源应用技术,环境友好(绿色)材料,敏感材料与器件集成。

2、信息技术

视觉信息技术,传感与物联网技术,智能与嵌入式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3、资源环境与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矿山环境修复与湿地生态安全,新型生物催化剂研制与生物活性物质制备,资源与环境的数字化管理。

四.安徽师范大学

1、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电极材料开发,光伏材料制备,环境材料开发,半导体照明材料开发。

2、工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汽车电子和工业生产设备联网,嵌入式工业服务器平台及其智能化控制,扰动抑制控制技术,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光纤传感智能电网技术,光纤传感智能工业安防技术,汽车智能物联网技术,基于物联网的配电柜健康评估系统,基于物联网的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基于物联网的社区健康服务站。

3、生态保护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

皖江沿岸工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与治理示范,退化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环保装备的研制与治理示范,珍稀动植物的人工繁育和利用,特色水产新品种选育和综合加工利用,特色经济作物的苗种繁育与加工,土壤环境改良及食品安全

五.安徽农业大学

1、农林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 农林作物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农林作物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农林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

2、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产品加工利用关键技术 畜禽水产良种选育关键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畜禽水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

3、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区域发展关键技术

村镇建设关键技术与设施装备,农村与农业信息化技术及产品,农村农业环境与防灾减灾关键技术。

六.安徽医科大学

1、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重大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流行病学研究,重大心血管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2、肿瘤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肿瘤临床诊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运动损伤与康复的临床研究

骨关节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运动损伤及其康复。七.安徽工业大学

1、冶金与材料

冶金新工艺、新流程优化与开发,高品质特殊用钢开发与关键技术,先进轻金属材料开发与关键制备技术,新型能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石膏复合胶凝材料和储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有色冶金新工艺与新产品开发。

2、能源与环境

劣质矿产资源及矿、冶二次资源大宗高效循环利用,节能技术,环境污染检测与治理技术,能源转换、储存利用关键技术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开发。

3、机械与自动化

生产全流程运行控制及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监测诊断与控制,制造业信息化,机器人及装备自动化生产线,液压与振动控制技术,特种制造。

八.安徽理工大学

1、智能制造

机器人及装备生产线,制造业信息化。

2、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示范,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矿产资源综合勘查与资源综合利用。

3、煤化工 煤气化技术及装备 九.安徽财经大学

1、现代服务业产品创新及应用

金融产品创新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改进与模式创新,经济管理领域其他技术创新。

2、农作物加工检验

棉花加工技术,棉花检验技术。十.淮北师范大学

1、节能环保功能材料开发及应用

磁电功能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及开发应用,环境、能源应用纳米材料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器件组装,高性能异种金属过渡联接体的关键成型工艺与应用。

2、采煤塌陷区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 采煤塌陷区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十一.安徽工程大学

1、高端装备制造

电能质量治理技术,智能配电网测控装备,工业机器人能耗评价机制,机器人作业工具谱系的建立,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

2、新型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

新型催化材料与应用,复合材料与应用技术,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功能性纤维材料,阻燃、耐热纺织复合材料。

十二.安徽中医药大学

1、中医学

新安医学特色理论及其治法的研究,新安医学防治常见病、疑难病症的临床研究。

2、针灸学

安徽特色针灸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研究,针灸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研究。

3、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十三.安徽建筑大学

1、新型建筑技术及城镇化

徽派建筑保护及城镇化,地下工程与安全,先进建筑材料。

2、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

建筑节能技术,建筑健康安全监测与灾害防治,生态环境监测方法与治理技术研究。

十四.蚌埠医学院

1、重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肿瘤综合诊疗领域,组织器官创伤与修复重建,急危重症病与感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

2、数字医学与计算机医疗诊断技术

数字人脑的构建和应用,人体重要器官数字化建模及在精确诊疗中的应用,基于3D打印技术的组织器官构建及个性化精准移植,计算机辅助微创外科技术。

十五.皖南医学院

1、重大疾病规范化诊治临床研究

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消化系统肿瘤诊治的临床研究,心血管系统重大疾病诊疗和管理对策研究,泌尿系统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研究,疾病诊断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合理用药定量评价临床应用研究

药物有效性及安全性量化评价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酶相关基因分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血药浓度超微量定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临床PK-PD结合模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临床药师绩效管理量化评价研究。

十六.阜阳师范学院

1、农村信息化

农村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农村信息服务平台集成应用,农村信息服务自助终端设备研制及推广,农产品与农资电子商务平台集成与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示范。

2、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示范。十七.安庆师范学院

1、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新材料与新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功能精细化学品,石油化工污染治理新技术。

2、机械电子

制造业智能化与信息化,电子信息,核心技术研发及系统集成与重大示范应用,高端环保装备。

十八.安徽科技学院

1、农作物生产

农作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农作物深加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智能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2、畜禽健康养殖

畜禽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畜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畜禽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利用。

十九.合肥师范学院

1、新型太阳能电池研究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无机窄带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

2、微波信号及数字信号处理研究

材料及芯片制造,车辆盲点微波监测系统,图像处理平台及特色应用。

二十.合肥学院

1、生物与环境

生态环境应用研究,传统及现代食品制造,农林生物质转化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功能食品与生物医药研究。

2、化学工程与技术

反应与分离技术,精细化学品与技术,新型功能材料合成技术及应用,催化新技术及应用。

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篇2

关键词:研发;创新;Cournot;Bertrand;动态竞争;产品研发;过程研发

一.静态研究

自从Schumpeter(1934,1942) 提出——寡头市场更有利于促进创新的研究和发展这一观点后,关于研发的争论就一直存在。Arrow(1962)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强烈的市场竞争更加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研发。对于研发效率的争论,涉及到市场的结构和产品的差异性等诸多因素。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用以反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但由于Bertrand竞争下企业的均衡产量较大而价格较低,相反Cournot竞争下企业的均衡产量较低而价格较高,可以认为Bertrand竞争程度更加激烈。因此许多文章都比较了企业在Bertrand和Cournot竞争下的研发投资,组合,激励和决策,以及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产品差异化也是影响研发的一个因素。在同一产品市场里,当两家企业的产品存在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时,对企业研发的决策影响是不同的。水平差异指当企业产品价格相同时,两家企业产品的需求量都为正,而垂直差异是指只有品质较高的产品需求为正。要注意,创新也分为产品研发和过程研发,前者可以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后者可以减少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这二者的效用在Cournot和Bertrand竞争下也是不同的。以Bertrand竞争为例,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对两家厂商都是有利的,因为产品的差异化越大,厂商就可以制定越高的价格,从而双方的利润都会增加。而减少产品的边际成本则会带来一些负面洗过,当创新方由于成本减少而降低产品价格时,此时由于产品是同质的,另一方企业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价格,从而双方的利润可能都会减少。因此,在P.Lin和Saggi(2002)里,就分别研究了过程研发和产品研发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在不同市场竞争下两种研发的激励。

不过,由于研发成果是一种特殊的无形商品,易于在厂商间泄露和传播,存在外部性。所以,私人厂商和社会在研发上的最优投入存在差异。并且由于科技的互补优势,上游厂商的研发成果带来的好处有时被下游厂商享受到。再加上科技,市场和竞争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厂商存在激励进行合作研发。D’Aspermont和Jacquemin(1988)对于策略性合作研发的开创性研究开启了这一领域的有关研究。在J.Hinloopen(1998)中,进一步提出了合作研发三种可能的形式,分析了在不同模式的市场竞争中,不同形式的合作研发对均衡产量和价格,利润以及创新幅度,社会福利的影响,并相互比较。

二.动态研究

研究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激励和决策,对于解释他们的研发行为和产品竞争十分有意义。实际上,研发是一个多阶段的活动。比起一步决策,企业更可能的行为是分步投入资本,同时观察对手的策略,比较自己的利润以做决定。动态的研发竞争模型,考虑的问题主要有专利竞争赛跑,创新的时间点和多阶段的创新投入。Grossman和Shapiro(1985)研究了专利竞争的问题,发现领导者比跟随者更强烈地参与到研发。如果跟随者追上了领导者的话,二者都会加强自己的研发投入。对于创新的时间点,更多地用于分析序贯创新,检验了期望利润,研发成本和竞争厂商时间的互动如何一起决定不同厂商随时间变化的花费模式,引入的时间点,以及创新公司的性质。

在Dawid(2006)等人的研究中,探讨了厂商对于创新的流动性价值。他们引入了一个四阶段的博弈, 在一个产量为策略变量的双寡头市场中,假设两个公司都有可能引入一种同质的产品。公司1有选择引入产品创新,而公司则可能投资在过程创新中。因此, 公司1对于完成这项水平和垂直都有差异的产品创新的激励,会受公司2的过程创新活动所影响。他们的分析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对于动态创新的研究,也可以用动态优化的框架来考虑。许多文章都用了动态优化的方法进行研究,

三.结论

总之,产组领域中的研发问题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考虑和解决的。比如,之前的许多文献中,都假设厂商的产品成本是众所周知的,市场需求函数也是线性和已知的。但在实际中,需求和成本经常会受到不确定的冲击,因此更有可能是随机变量而并非常数项。如何将产组领域的理论研究更贴近现实,又能抓住我们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的本质,是一项长远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参考文献:

[1]Arrow, K. J., 1962,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Invention,” in R.R. Nelson (ed.),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Y.

[2]D’Aspremont, C. and Jacquemin, A, 1988, “Cooperative and non 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8:1133-1137.

[3]Gene M.Grossman, Carl Shapiro, 1985, “Dynamic R&D Competition”, NBER working paper.

[4]Herber Dawid, Michael Kopel, Peter M.Kort, 2006, “Multi-stage Innovations: The value of Flexibility in a Strategic Setting”.

[5]Jeroen Hinloopen, 1998, “Stratetic R&D Cooperatives”.

[6]Ping Lin, Kamal Saggi,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R&D, and the nat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6(2002) 201-211.

[7]Schumpeter, J. A., 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篇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炎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炎帝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神州第一陵之称的炎帝陵,历来都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前来拜谒始祖的炎黄子孙络绎不绝。从国内的形势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国力明显加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灿烂的文化、古老的历史、美丽的风景,吸引着各国人民的眼光。近年来,来华旅游的外国人以近20%的年增长率增加,2002年入境旅游的外国人达到1344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447万人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的加强,会有更多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希望了解中国灿烂的华夏文化。这给中国旅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也为中国宣传本国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先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是亿万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民族圣地,而处于黄河中下游、太行山西南边缘的山西晋东南高平炎帝故里,就不失为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在太行山周围,天然林地分布广泛,峡谷河流横贯其中,有著名的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平顺浊漳河峡谷、阳城蟒河峡谷等。炎帝故里羊头山周边,其山峦绵亘、沟壑纵横,北有雄宏耸立的名山发鸠山、老顶山、七佛山、羊头山、丹朱岭,南有著名的浊漳河及奇妙的泉、洞。这里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山峦轮廓优美、水体姿态各异、气象景观神奇。既有北方之雄壮粗犷,又有南方之宜人绿色,是太行山上的一颗明珠。其次,高平市是我国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最多、最集中的炎帝古迹文化群,既有北方著名的黍稷农业生态带,又有历史悠久的炎帝民俗文化和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因此,山西晋东南的炎帝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无论从文化价值、旅游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措施。开发炎帝陵区是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山西晋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立项研究炎帝文化遗产与炎帝文化传播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对炎帝文化的研究较成熟:各地都建立了有关炎帝文化的研究机构,如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炎帝陵基金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宝鸡炎帝研究会、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等。湖南炎帝陵基金会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于2001年10月出版了《炎帝文化丛书》。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值,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和有关报纸联合推出《炎帝文化与炎帝精神笔谈》专栏。旨在向人们展示炎帝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在炎黄文化研究以及湖南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文化期刊《炎黄文化研究》,其办刊宗旨是: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探讨和阐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努力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该刊设有“中华文明探源”、“炎黄二帝研究”等专栏,对炎黄文化进行学术性探讨。此外,研究炎帝文化的学术活动时有开展,如2001年10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帝陵基金会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炎帝文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2002年8月,由中国汉民族研究会、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文理学院承办的“2002年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炎帝故里宝鸡市举行。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台和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近百所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02篇。共探讨了六个方面的问题:炎帝、姜炎文化诸问题;炎帝与华夏。汉民族及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系;华夏。汉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关系;周秦文化与华夏〃汉民族文化的关系;弘扬炎黄文化、炎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很多,如唐家均等著《鹿原坡上炎帝陵》,由岳麓书社于1997年8月出版发行。候林青,杨连登主编的《炎帝文化》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阅2年6月出版发行。周新发著《神州第一陵一炎帝陵》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1998年12月出版发行。2004年,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高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4年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等。

目前国外对炎帝文化的研究成果也不多,只有日本、韩国等临近的亚洲国家的一些学者对神农稻作文化进行过一些研究。论文主要有:日本野外文化研究所所长森田勇造撰写的论文“中国南方的稻作起源传说”。日本神奈川大学河野通明撰写的论文“日本有关稻的脱粒方法的改良”。韩国学者丫J.此e撰写的论文DNA Analysis on the CarbonizedRice Hulls Excavated from the Peat Soillyers of13010and17310Yearsold”等。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要么专题研究炎帝文化,要么从旅游规划角度来探讨炎帝陵区经济发展,而专门弘扬炎帝文化与详细记录有关炎帝文化的各种文化传播与管理的专题研究极少,炎帝陵旅游资源开发在文化传播、民俗、生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分析 1炎帝文化的内涵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炎帝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以农耕为主要内容的炎帝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上古时期的社会进步,创造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灿烂的文明。炎帝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始作耒耜,教民耕播;尝遍百草,发明医药;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创交易;弦木为弧,刻木为矢。炎帝文化是以炎帝为首的各个氏族的众多先民共同创造的,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医药、手工业、祭祀、摊舞等为补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炎帝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贸易文化、文字(图腾)、建筑艺术、墓葬、瓷器文化、服饰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农耕文化是炎帝文化的典型特征,稻作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内容,其精髓是创新。炎帝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向往光明,奋发有为的自强精神;心怀天下,为民谋利的大公精神;勇于探索,巧于创新的原创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2炎帝文化的意义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以耕读传家为根本的治家之道、以经学为治学之根本、以义利合一为基本价值追求、以直观意象为基本的思维方式。炎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提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弘扬炎帝文化。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山西晋东南地区位于经济较为落后、交通又不很便利的偏僻山区,虽拥有大量珍贵的炎帝文化遗存,很多已经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政府的疏于管理,一些资源正遭受着自然的、人为的双重破坏。而且有关晋东南炎帝古迹文化的宣传远远不够。

所以,对炎帝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就成为重要的内容。1.博物馆保护方式

文化遗产应更多的在博物馆实现其价值。晋东南地区各级政府应联合起来,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力上都应做一些投入,建立一个炎帝文化博物馆。将有关炎帝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资料,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下来,我们通过博物馆的展览、播放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与存在,即是体现了它的文化传承价值。只有最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文化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2.地方家庭传承方式

有关炎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家庭传承方式,文化部门可采取生活补贴等方式对他们的活动进行鼓励,如对羊头山周边祖传30多代一直是炎帝陵守陵人的家庭,保管炎帝文书的家庭,参与“七社”炎帝庆寿与管理活动的家庭进行补贴等。这样既可增强当地人民对炎帝文化保护的热情,又可使保护炎帝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代遗失。其次,当地政府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每年举行有关炎帝的各种祭祀活动。组织当地的各家庭参与其中。让这种文化渗入人心,代代相传。3.旅游与开发的方式

这是最受地方政府与市场欢迎的一种保护方式。但地方开发者不能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在开发中一定要做进一步细致的规划、设计、论证,必须坚持以历史意识、自然意识、文化意识为主导,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合理化地开发管理,切忌商业气味对历史文化古雅之韵的冲击以及对自然山水静谧之美的破坏。如能得到积极且科学的保护、旅游开发并推向市场,不仅能使之成为人们享受和领略人文历史及自然美的一块圣地,而且能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方式

任何一种文化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之中,或一种文化时态之中,我们不可能去恢复文化时态,但我们可以借助一定地区的人群生活使这一文化作品有机地活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如通过每年定期的民间庙会、祭祀活动或举办炎帝文化节等,展现炎帝故里的乡风习俗,吸引游客参加祭祖活动。编排剧目等在文化节或庙会上循环演出,使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和英雄的炎帝精神再度复现于今,构成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对话、交流和传承。这些活动可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的地域里显示其魅力。所以,我们在保护某一文化形式时,要尽可能地保护与其相关的生态元素,有关文化部门可做一些组织工作与行政扶持、赞助,使其成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一项代表作。5.数字化与网络保护方式

数字化是文化保护与弘扬的最有力的方式,炎帝文化遗产除了博物馆展览与活态表演,以及教育等方式的传承,用数字化、网络化进行保护与传播是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还是音乐图像都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全球超越时间空间的资源共享。6.其它可保护方式

一种保护就是为保存而保护,让后人知道有这样一种文化在某时某地存在过影响过人们的文化生活,让后人通过文字图片等就可获知,二是保护为了传承与发展,汲取过去的文化元素,创造地方特色的新文化。所以保护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传统文化样式,不在保护中使其遭受破坏与变异。难点在于:第一,关于炎帝文化评估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第二,要下力气建造炎帝文化博物馆非朝夕之事。而在此过程中一些文物难免还会遭到破坏;第三,对于炎帝文化的登录理论与研究目前还处于攻坚阶段。是否能全面准确的记录有关炎帝文化的所有资料还是一个难题。主要创新点

1.本课题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炎帝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炎帝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针对炎帝文化遗产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价值,我们对晋东南的炎帝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如进行实地的田野作业,调查寻访了数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分别与下台村、故关村的几十位村民们一起进行了广泛的交谈、调查。搜集和获取了许多详实动人的有关炎帝传说、民俗及祭祀事象。在研究分析炎帝文化的特质和基本精神、炎帝神农部落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炎帝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基础上,指出: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要求。

2.从旅游经济理论出发,研究旅游资源开发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旅游景区开发的三大原则:资源整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突出特色原则。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特定的旅游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从民俗、生态、文化传播理论等方面入手研究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价值。提出对炎帝文化的价值评估、登录方法及对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传播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拟采取的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背景研究:梳理近年来关于炎帝文化遗产的各种论述,以及价值评估在我国遗产保护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阐明炎帝文化遗产评估、登录研究在当前文化遗产研究中的意义。对比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及登录的方法。借鉴国外法律规章与学术讨论中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法,分析其发展的过程。并与我国的各种保护方法作对比,找出导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相对落后的原因。

1.系统分析方法。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对高平炎帝陵以及周边的文化遗产进行进行研究整合。单个的文化遗产即使再好也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只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综合评估整体的文化遗产价值,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的关于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的方法与炎帝陵及周边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取证。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一定科学与实用性的成果。

3.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高平市炎帝陵的文化遗产调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期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并写出具体的调查报告。

4.结合历史研究和密集型田野调查,充分记录高平炎帝陵及其周边的景观状况。记录结果应清楚阐述文化遗产景观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

5.要准确、有目的的测绘。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要采取跨学科的方式,如文化遗产给人的视觉和感官的感受。测绘时要考虑到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等各方面。6.尽可能地应用非损坏性的技术来获取其性质和范围的相关数据。如空中摄影分析、遥感技术、土壤化学研究和摄影测量术等。

7.收集所有相关的建筑材料,如砖、瓦、石头,对于维护真实性及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8.记录和分析地区的组织形态,包括记录和分析炎帝文化遗产中的庙宇等遗产的建筑结构及其用途,以及赋予遗产价值的历史模式和当前模式。记录中也应包括可及性、基础设施、遗产区内部及附近的交通情况等。

9.在评估时,应避免将小型的独特建筑从其大环境中分离,如单独开发炎帝陵而忽视其周边的整体文化村落。应在相关的历史、社会和经济脉络下定义并界定更大范围的连续保护对象。

10.在其价值综述中应总结其详细的历史研究、过去施行干预的档案记录和现状,描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11.为维护真实性,应建立适当的数据库作为实施保护项目的基础,一系列数据应包括以下方面:环境信息、土壤信息、地质探测信息、历史信息、所有权相关细节、建筑细节、功能分析、风格分析和描述、结构评估包括其现在的状态、破坏情况、机制等、材料评估包括其特点、衰退情况及其原因、过去的干预情形等。12.记录所有的干预措施。针对炎帝文化遗产项目收集的一切图片、图表、笔记、报告分析和判断以及其他数据都应存档。

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篇4

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3日 点击数: 164 【字体:小 大】 【收藏】 【打印文章】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发中心”、“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建设和管理,建立完善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参照《河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管理办法》、《河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研发中心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以下简称“依托单位”)设立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旨在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解决产业化生产关键共性技术,增强企业和相关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科技研发机构。

第三条

实验室是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以下简称“依托单位”)设立的,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面向社会开放的基础研究机构。

第四条

产业研究院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产业发展需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技术服务等活动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第五条

廊坊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廊坊市科技局)是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的统筹规划与监督管理业务。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是本地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计划的组织实施等运行管理工作。

第六条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优势、重点发展”的建设原则,围绕我市的重点发展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依托科技实力较强的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组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同时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组建研发平台。

第二章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任务

第七条

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化技术服务、聚集和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行业、领域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创新,为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先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开发新产品,制订技术标准,推动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八条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学科领域发展需求,开展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创新性研究,积极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相关学科领域和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实验条件,培育一批高素质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加强行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转移扩散。

第九条 产业研究院主要任务是: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研发,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开发重大技术产品、成套工艺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公共技术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咨询、分析检测、人才引进培养等服务;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和编制产业技术规划,为政府指导产业技术创新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第三章

主管部门职责

第十条

廊坊市科技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负责制定全市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和发展规划,指导全市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

(二)制定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发展的管理办法,指导和监督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建设和运行。

(三)批准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设立、重组、调整和撤消,组织开展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论证、验收等管理工作。

第四章

依托单位职责 第十一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依托单位是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具体实施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的全面工作,为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运行和发展提供人员、经费、仪器设备及后勤保障工作。

(二)负责聘任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领导,确定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编制和人员安排,聘任技术委员会主任或学术委员会主任以及组成人员。

(三)指导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制定研究发展方向、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

(四)配合业务主管部门做好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年度考核评估工作,解决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和运行中的有关问题。

第五章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审批

第十二条

廊坊市科技局根据廊坊市经济、科技发展规划及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发展总体布局,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申报指南,组织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审批。

第十三条

申请建设研发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一)有明确的研究开发方向。紧密结合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技术研究。

(二)有较强的科研基础。在本行业、领域有明显优势,在国内有较高的影响;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或专有技术;有丰富的成果转化背景及经验,有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企业的合作关系,年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具备承担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的能力。

(三)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团队。研发中心主任应在本行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年龄不超过60岁;研究开发课题有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20名以上科研开发人员。

(四)有较完备的工程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拥有相对独立的科研场所,科研用房200平米以上,能满足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试验任务的需要。

(五)有较好的人才培养培训条件。高等院校申报的研究中心应有我市优势学科;科研院所、企业及其它单位申报的研发中心应具备培养高级人才和技术培训的条件。

(六)有比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研发中心组织体系,有明确的研究发展规划和目标,并积极组织实施;能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发挥行业带动和辐射作用。

(七)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信誉。能够筹措所需资金,为研究中心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后勤保障。

第十四条

申请建设实验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研究方向、主要任务明确。应符合廊坊市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学科发展前沿开展研究工作,对本学科领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有较强的科研基础。现有学科特色突出,在本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拥有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具备承担和完成市级以上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近三年承担科研课题5项以上。

(三)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实验室主任应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年龄不超过60岁;每个研究方向应有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创新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科研业绩优秀的人才队伍,固定人员不少于15人。

(四)具备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科研实验条件和基础设施良好,拥有相对独立的科研用房200平方米以上,能满足科研实验要求且对外开放服务。

(五)具备培养高级人才的条件。高校申报的实验室应有我市优势学科或硕士以上学位授予权;科研院所及企业申报的实验室应具有培养或代培研究生的能力和条件。

(六)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学术交流。

(七)有依托单位保障。依托单位能够承担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的责任,能为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技术支撑及后勤保障。

第十五条

申请产业研究院应具备的条件

(一)所属产业应是市重点支持的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

(二)依托单位须是在域内注册的法人单位或其他组织机构。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应在本行业或技术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和较强的科技实力,掌握一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能够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仪器设备等。

(三)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须研究制定共同认可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章程,明确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宗旨,管理机构,成员单位之间的合作方式、任务分工以及各自权利和义务,参加或退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条件和程序等内容。

(四)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建设宗旨和发展目标,主要研发方向和重点任务,人才队伍,科研条件与设施,决策、管理、执行机构和运行机制,经费筹措、管理和监督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知识产权权益归属与收益分配管理等。

(五)产业技术研究院应有固定的研发场所,具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设施;

(六)产业技术研究院应具有市内外或行业相关领域内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技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团队。

(七)依托单位能够承担建设和管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责任,能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运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及后勤保障。

第十六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申报立项。

(一)根据廊坊市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年度建设计划申报指南,凡符合条件的单位须网上填写《廊坊市研发平台建设项目申请书》,并撰写“廊坊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方案”,经县(市、区)科技局审核后,报廊坊市科技局。

(二)廊坊市科技局受理申请,依据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后,确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建设计划。

(三)项目依托单位根据廊坊市科技局建设计划,正式启动研发平台建设。

第六章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验收

第十七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在建设期内,定期向廊坊市科技局报告建设进展情况。

第十八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设期一般不超过两年。项目依托单位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后,提出验收申请,并按要求提交验收材料,经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廊坊市科技局,廊坊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第十九条

对通过验收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统一命名为“廊坊市××技术研发中心”、“廊坊市××重点实验室”“廊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纳入廊坊市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管理序列。在相同条件下优先安排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承担市级相关重点科技研发任务。

对未通过验收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责成依托单位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在半年内进行第二次验收,仍未通过验收的,取消建设资格。

第七章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运行

第二十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组织机构应依照精干、高效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鼓励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财务实行独立核算,所需资金纳入年度预算。

第二十一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业务受廊坊市科技局指导。

第二十二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主任、院长每年在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工作时间应不少于八个月,连续三个月以上不在岗时,应及时调整。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主任、院长的聘任与调整需报廊坊市科技局备案。

第二十三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须设立技术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审议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研究开发计划和对外课题,评价工程试验方案等。技术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一般由7人以上组成。充分发挥技术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作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第二十四条

依托单位须在保证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编制和相对固定人员的同时,制订吸引、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激励政策,逐步构建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开发队伍。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须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事务。

第二十五条

鼓励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高水平科技人才,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国内外人才技术交流,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提高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六条

鼓励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建立开放式的运行模式,以市场为导向,面向行业、企业承接开发设计和试验任务,实行有偿服务,逐步实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八章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投入运行后,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底报送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年度工作总结和有关报表。对连续两年运行不佳、管理不善或未按要求及时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和有关报表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取消其研究中心或实验室资格。

第二十八条

对纳入管理序列的研发中心、实验室和产业研究院,廊坊市科技局优先推荐申报省级研究中心、实验室或产业研究院。

第二十九条 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确需变更研究方向、更名或进行调整、重组的,须依托单位提出申请,由廊坊市科技局审核批准。

第九章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廊坊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篇5

摘要:绩效管理是困扰中国企业管理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从咨询实践中的奖金分配案例出发,用目标和绩效管理知识探讨研发绩效管理的特殊性和难点,用集成产品开发(IPD)理论分析不适当的分配制度给研发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一、企业面临的管理难题

E公司成立于1995年,从事工业原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从成立之日起,依靠敏锐的市场嗅觉,抓住机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行业前五名的地位。但是,这两年整个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和前几年相比,发展速度明显放慢。

该公司研发人员的待遇由基本工资和提成奖金组成。公司基本工资偏低,基本工资的调整缺乏制度,往往开发人员主动提出才调整工资,有经验的员工、老员工和新员工之间工资差距比较小。在奖金方面,按照研发人员个人开发出来的产品销售后毛利的一定百分比进行提成奖励。公司成立后的几年,因为行业竞争不太激烈,产品毛利率比较高,公司研发人员较少,基本工资加上提成有一定吸引力。

2004年以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行纷纷提高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E公司管理层也意识到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企业核心能力必须从生产和销售向产品和技术研发方向转变,必须构建自己的研发优势。所以不断引进人才,包括很多有经验的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和应届研究生。但在不断引进人才的同时,公司内有经验的人才却纷纷流失,使公司的研发部成了行业培训中心之一。

行业龙头老大在发展过程中,对研发人员也同样采取毛利提成制度,并取得巨大成功,年销售额几乎是行业第2-10名的总和,所以E企业坚信以产品毛利的一定比例对研发人员进行提成激励的制度是合理的,不能改,否则担心员工的研发活动会不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对研发人员的奖励额度也没有了依据。

同时,公司管理层发现研发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研发人员只是对自己开发的产品负责,对其它事情毫无兴趣;研发部不是一个团队,单兵作战;老员工不愿意共享经验,每当员工离职都给公司带来重大创伤;公司想发展的产品没有人开发,开发难度大销售量小的产品也没有人开发;因为不同产品的市场容量相差很大,导致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大;新的开发人员来了以后只能自己摸索,从头做起,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试验材料,等等。

发现这些问题后,为了激励研发人员开发公司战略产品和难度大的产品,管理层对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进行评估“定价”,产品开发成功后按照“定价”进行奖励。反之,如果开发不成功,根据定价的一定比例进行处罚。但是政策实施后,不但没有提高新产品开发速度,研发人员反倒越来越害怕开发新产品了。

对待目前奖金分配制度,管理层和研发人员各执一词。

管理层坚持认为研发产品的目的就是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以研发人员开发产品的市场销售毛利的一定比例来进行提成奖励是天经地义的。否则,如何评价技术人员的表现,衡量研发人员的绩效呢?虽然研发人员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但是如果研发人员有能力,未来的收入同样是会很高。高收入要靠自己多开发新产品来争取。公司不赚钱,研发人员奖金从哪里来呢?

但是,研发人员认为不公平,开发什么产品是上级分配的,而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由市场容量和销售人员的努力决定,和研发人员关系不大。所以,提成是由产品分配决定,而不是我们的努力。并且,产品的毛利和产品开发难度没有对应关系。很多非常难以开发的产品市场容量很小,导致提成很少。很多研发人员,尤其是销量小的产品开发人员认为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纷纷提出要开发其它市场容量大的产品,并放言说干到合同期满就辞职。同时,认为工资晋升没有制度,不能从基本工资反映有经验员工对工资的贡献。

二、基于绩效和薪酬管理的分析

为什么制度的实施结果和管理层的期望背道而驰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奖金发放涉及到员工绩效评估和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本文首先从这两个方面对案例进行分析。

没有给研发人员设立明确的绩效目标。从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研发人员明显缺乏方向感。公司的宣传导向是“做出来的产品卖得多就奖励得多,没有上限,没有做出来是你没有本事”,这样的制度导向没有给员工设计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而将这个责任推卸给员工。员工能感受到的仅仅是工作成果和金钱奖励的挂钩,并且这种挂钩的方式还存在诸多不公平因素。这样的制度只有在巧合的情况下才会公平,比如员工所负责的产品市场容量相差不大,以及市场容量相同的产品开发难度相差不大。但实际情况是各个产品之间的毛利总额非常不平衡,并且随着公司对不同产品的发展方向调整,这种趋势在加大。

一般来说,知识型员工更愿意接受稳定的薪酬制度,而不是大起大落的浮动薪酬制度。也就是说,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知识型倾向于选择稳定但也许不是最高的稳定工资企业。

在低工资加提成奖金的薪酬制度下,员工对提成奖金非常关注,如果提成奖金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员工的不满。E公司正是处于这样的情况之下,拿到高提成的员工在庆幸自己运气好的同时,担心万一自己开发的产品毛利低了或领导安排开发另外一个市场容量小的产品,收入会减少,而这些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提成很低的员工怨声载道,认为自己命运不公,希望开发另外提成更高的产品,或公开宣称只要合同期一到就离职。这样的薪酬制度不但没有起到激励作用,还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比如,员工之间形成不好的竞争习惯,部分员工为了维持自己的高提成,故意保守秘密,构建自己所开发产品的“进入壁垒”。

激励制度要发挥作用,要保证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对于基层研发人员,其研发项目是由公司或者上级指定,其任务主要是按照流程实施。一般说来,无法决定要进行的项目,更不能决定所开发产品的销售毛利。对公司管理层和产品经理(负责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可以将产品的总毛利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但作为唯一指标来决定只负责研发工作的研发人员提成奖金就太片面了。

对知识员工激励,尤其是对研发人员的激励,应当以奖励为主。E公司在制订重点新产品的奖励政策时,对开发失败要扣除研发人员的奖金,这样显然会抑制研发人员的创新和冒险,以为这些活动都是有风险的。惩罚制度进一步鼓励研发人员避开难度大和开发风险大的产品的开发。

如果研发人员感觉自身价值被低估并且不公平,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流动性会加大。E公司在研发人员的投入上除基本工资外没有明确的预算,而只有在公司取得足够毛利的情况下,投入(提成奖金)才有保障。这样就导致公司在大量增加研发人员的同时,如果提成总量增加缓慢,就会稀释了人均提成奖金,降低研发人员的总体收入。因为E公司的基本工资不具备吸引力,并缺乏规范的薪酬管理体系,使得新员工和老员工的基本工资收入相差不大。当员工技术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通过和其它企业薪酬的对比,感觉到工资水平的差距,就会离开。

三、基于集成产品开发(IPD)的分析

IPD是经过业界验证的成功研发管理模式,下面我们通过IPD的基本观点来分析不适当的激励制度给研发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

产品开发是一种投资行为,对研发的投入,不仅仅是设备、试验、外协或者办公经费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E公司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除了不具备竞争力的基本工资以外,提成奖金的投入是不确定的。因为现有制度只有在这些每个新产品上

市并有毛利产生的前提下,才有提成支出。这种制度在降低公司产品开发风险的同时,使得对从事战略产品、高难度产品和长线产品开发的研发人员不利。在市场越来越变幻莫测的今天,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一旦前期的产品开发没有产生足够的毛利,后续的产品开发就没有足够的人力资本投入。并且极容易造成员工流失,自己的失败经验成为竞争对手成功之母。在研发人员不是公司股东的情况下,让研发人员个人承担过大的开发风险不公平。产品研发是有风险的投资行为,如果大部分投资收益由公司享有,就应当由公司来承担大部分的投资风险,将产品开发风险转嫁到研发人员不合理。

无论在那个行业,未来的竞争都将是人才的竞争,对研发人员的投资力度将决定一个公司的研发能力。如果要等研发人员将产品做出来才进行奖励,很可能是为竞争对手做嫁衣。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指出,对研发人员的投入,还和整个人力资源市场环境相关,在制订研发人员的薪酬待遇体系时,要参考同行水平。

研发活动是基于市场的创新。以研发人员开发产品的销售毛利为基础提成,表面上是以结果为导向,似乎合理,但这样的制度否定了研发不成功的项目对公司的贡献。因为公司的制度没有承认没有获得市场成功的研发活动,导致员工不愿意冒险,不愿意尝试新的创新性试验。研发人员是否会因为不对失败承担足够的责任而“故意”失败或者降低努力程度呢?从本质上讲每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都有追求成功和成就的强烈愿望。在遵从人的需求假设前提下,再借助惩罚以外的其它方式来降低研发人员不努力的可能性,比如通过企业文化和培训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等,更符合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原则。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激励制度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让研发人员放开手脚真正面对市场进行创新。如果研发人员承担过大的研发风险压力,很难面对未来的市场进行开发。

单兵作战的研发方式不利于形成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平台。研发人员之间缺乏交流、相互保守秘密、经验无法共享的同时带来的后果是各自在自己的技术框架下发展产品和技术,无法形成共用技术和产品平台。每个开发人员关心的是自己的产品,在规划本人的产品开发时,有意无意最先关注的是能否在短期内产生毛利,而不是产品线的整体规划以及所开发的产品是否符合公司的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战略。

产品开发是跨部门活动。E公司的制度阻碍了跨部门团队形成,并使得中间管理层形同虚设。研发人员直接向产品的毛利负责,而不是研发部经理和公司目标负责。当产品的技术难较小,开发工作较少,依靠单个人能力可以完成的时候,这样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管理层级,调动员工个人积极性,但是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这样的体系就阻碍了团队形成和高难度、复杂产品的开发。特别是需要研发人员之间、跨部门紧密合作才能完成的产

品开发项目。

四、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如下,介于篇幅,仅仅介绍思路。

1.逐步建立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绩效和薪酬管理体系。知识型员工自主性比较强,和公司

整体目标保持一致的清晰的个人目标是对知识型员工最好的指引。

2.调整基本薪酬体系,使其有足够的竞争力。在不能提供有足够竞争力的基本薪酬情况下,要制订有足够吸引力的风险薪酬制度,保证研发人员在实现目标的前提下能够获得远远高于市场平均的薪酬。这正是行业第一名提成制度成功的基础。

3.对核心和骨干研发人员实施股权激励,根据其能力、素质和等因素分配/认购一定额度的公司分红权/股权,使其收入和公司利益相结合,起到长期激励的作用。

4.在研发组织上,根据产品种类进行产品线整合形成若干条产品线,改变研发人员单打独

斗现状,实现经验共享。产品线经理负责产品线的规划和发展,产品线内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业化分工合作。

5.为了实现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绩效管理,配合组织结构改革,打破奖金直接和研发人员

毛利挂钩的分配方式。在新的奖金发放制度中,公司根据研发部的整体目标完成情况和表现,将奖金包先发放到公司研发部,再由研发部发放到产品线,根据目标分解层层考核。考核的牵引方向为:

 引导研发人员实现和公司目标一致的个人目标。

 兼顾公司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 确保同等水平研发人员在相同努力下的收入水平一致。

 收入向从事难度大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的研发人员倾斜。

 在考核指标中,加入创新、技术突破、市场成功、团队合作、经验共享、工作态度、管理贡献等指标,逐步淡化毛利指标。

五、相关思考

1.放权

研发工作,或者知识工作,区别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其复杂程度高、中间结果很难量化。总经理/最高主管没有足够的信息指导研发人员的具体工作。所以,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一定要放权给基层单位。通过目标考核层层放权,让最明白的人做决定和考核,才能充分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2.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如果忽略中间过程的激励,完全以结果为导向来简化对研发人员的考核,结果是无法激励从事高难度研发工作的员工。越是困难的工作,越不容易马上出成绩,越难用最终结果来考核,这些员工羽翼丰满的时候可能就成竞争对手的坐上宾了。相反越是简单的开发工作,越够很快出成果。短期的激励政策,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关注短期利益,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工作无人去做。

3.制度不能照搬

行业第一名在创业初期对研发人员也采用毛利提成制度并取得成功,这给E公司管理层实行毛利提成制度信心,认为在同一个行业,其它公司成功的模式在本公司也能成功。

根据我们考察,行业第一名取得成功有其特定的条件。首先,该公司的提成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公司,有很强吸引力,虽然该公司各个产品线员工之间收入有一定差距,但都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其次,该公司提成制度非常稳定,并且通过和员工持股相结合的方式,将提成逐步转化为股权,在防止现金流失的同时使核心研发人员成为公司的股东。最后,该公司在产品的组织和研发上,以产品线经理为主导,给予产品线经理足够的权利,使其有资源和动力将所负责的产品线发展壮大。

每个公司在制订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成功经验只能供参考。每个管理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和公司其它管理制度配合才能共同发挥作用。

六、总结

研发绩效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很多工作无法用传统的用于管理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方法进行量化管理,必须考虑研发活动的风险因素和知识工作者的特点。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产品大国和设计大国转变,各行各业的高级研发人才将越来越稀缺,如何吸收、培养并将这些稀缺资源留住,将决定企业的未来。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在制订研发绩效管理和薪酬政策时,一定要理解研发不同于生产和销售的特点,否则必然会出现E公司目前面临的问题。

研发领域和研究方向 篇6

关键词:DEA;研发效率;投入和产出

一、引言

长久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低端制造业的重复运作。不过,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在认清单方面追求金融资本会带来极大的融资风险的事实后愈加重视本国制造业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制造业回归”。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的逐步提升,中国沿海地区的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被迫压缩。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中国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丢失了发展低端产业的比较优势。众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要实现软着落就必将依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知识的溢出效应。知识外溢难以从研发(R&D)成果中孤立存在。作为知识的创造者,高校将为中国加快占领科技制高点立下汗马功劳。鉴于此,中国政府所积极倡导的“科教兴国”战略将为中国今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本。

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高等院校科研效率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高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一大部分的科研活动,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相关的科研资源,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中产生了大量能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2012年我国高等院校大约有教学与科研人员83万人,出版科技著作11000部,发表论文78万篇,申请专利8.8万项。然而,在投入增长的过程中,我国高校的研发投入要素配置不合理,投入产出效率偏低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客观评价高校的研发效率,进而寻找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将给我国的创新能力提升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高校研发效率的测度需要合适的投入产出变量。高校的研发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篇)(Y1),出版的著作(部)(Y2)和申请的专利(项)(Y3)。因此,本文以这三个变量作为因变量。而高校的研发投入包括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人力投入变量为教学与科研人员(人)(X1)。经费投入指标是内部经费支出(千元)(X2)和拨入的经费总额(千元)(X3)。本文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整理出所需的相关数据。

(一)效率的测度

在计算DEA效率时,本文使用的软件为DEAP2.1,在操作时本文选择投入导向型。图1为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的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研发效率的结果。通过观察图1,本文认为,处于效率前言的地区有9个(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海南、云南、宁夏、新疆)。这9个地区高校既是纯技术有效,又是规模有效,说明这些地区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较高,现有的投入产出达到最佳状态。有4个地区(北京、上海、湖北、西藏)的纯技术效率为1,但这些地区的规模效率较低,说明这4个地区的科研投入规模需要调整。有3个地区(湖南、四川、贵州)的规模效率为1,但纯技术效率不高,说明这些地区的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其他地区的高校研发效率相对较低,说明这些地区高校的研发能力有待提高,投入产出规模有待调整。从规模收益的角度来看,天津、山西、黑龙江、上海、安徽、江西、重庆、西藏、山西、甘肃、青海这11个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增状态,说明这11个地区高校应扩大投入规模。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宁夏、新疆这13个地区呈现规模收益不变状态,说明这13个地区高校只需维持现有的科研投入规模。其他地区呈现规模收益递减状态,说明这些地区高校还需扩大科研规模。

(二)规模的调整

为了提高非DEA有效地区高校的研发效率,本文还根据DEA的测算结果,整理出了这些地区高校的研发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数据。结果列于表3。针对非DEA的地区高校,不适合的投入产出值可以按照表3中的数据进行调整,以实现最终的目标效率值。以河北高校为例,根据表3中的数据显示,为达到有效DEA效率水平,2012年河北高校应减少科研人员790人,应减少投入经费379万元,应增加科研著作215部,应增加专利申请441项。即当河北高校的科研人员、投入经费、支出经费分别为25166人、124079万元、107932万元,并且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申请专利分别为22838篇,546部1477项时,河北高校的研发效率将达到最大化。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构建了中国各地区高校投入产出效率的DEA模型,并运用DEA方法求得各地区高校的研发效率,同时针对最终求得的结果进行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虽然中国各地区高校的研发效率整体较高,但由于受到科研能力和科研规模的限制,仍有15个地区高校的投入产出规模需要调整;第二,从实证结果中可以看出,纯技术效率较低是导致技术效率较低的主要因素。因此,中国高校应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第三,针对投入和产出不协调的问题,中国各地区高校应在制度和经费上实行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研发的效率。不仅如此,在认真分析众多给高校研发效率的提升带来负面作用的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点政策建议。

第一、中国高校应适度转变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实际上,中国高校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本所获的成果更多的以学术论文以及科技著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观察表3,我们发现专利成果的严重不足成为制约众多地区高校研发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中国高校现有的研发体制更加侧重于科技论文成果以及著作的出版。将讨论的范围扩充到宏观层面上,本文认为中国高校的研发活动应与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这不仅能合理配置研发资源、提高研发效率还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中国政府应激励地方高校不断调整研发要素的投入规模。以上海和内蒙古高校的研发投入情况为例,本文认为上海高校若能转移过度冗余的经费投入规模并加大研发人员的投入比例,必将对研发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内蒙古高校的情况正好相反。为此,各省高校若能合作调整要素的投入比例,将给中国整体的研发水平提供新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立泰,梁超,饶伟.国际科技交流、校企合作与高校科研效率——基于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2,26(10):10-14.

[2]冯光娣,陈珮珮,田金方.基于DEA-Malmquist方法的中国高校科研效率分析——来自30个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现代财经,2012,(9).

[3]姜彤彤.高校研发创新效率的测度和评价研究[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2,44(3):61-66.

上一篇:听证制度的思考下一篇:培训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