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保障局劳动合同书

2024-07-13

桐城市保障局劳动合同书(精选4篇)

桐城市保障局劳动合同书 篇1

一、增加了新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扩大了适用范围

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国有企业员工下岗, 劳动者出现了分层。《劳动法》传统保护的对象大多限于社会分层中的较高层次, 而那些竞争力较弱、居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则处于一种失范的状态, 致使事实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关系难以界定。为适应社会劳动用工形式多样化的现实要求, 《劳动合同法》增加了新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扩大了适用范围。

(一) “用人单位”内涵的扩大。

用人单位又称用工单位, 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 使用一名以上职工并且向职工支付工资的单位。在我国, 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劳动合同法》较之《劳动法》, “用人单位”内涵有所扩大, 特别是将事业单位的大部分人群也纳入到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里。“用人单位”内涵的扩大意味着依照劳动法律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范围扩大。它不仅是“用人单位”这一方当事人的适用范围扩大, 相应地劳动关系中的另一方主体劳动者的适用范围也扩大了, 如在民办非企业中农民工等。因此,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都增加了新成员。

(二) 将事实劳动关系纳入调整范围。

《劳动合同法》不仅在用人单位的主体范围上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 而且对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也扩大到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全部过程, 最大限度地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及所建立的劳动关系纳入调整范围。如《劳动合同法》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后订立劳动合同的,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这一规定通过对劳动关系建立时间的认定, 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也明确纳入劳动合同关系的调整范围。

近年来, 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自己的法定义务或减免自己的责任, 一般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尤其是农民工。由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 由此引发大量的劳动纠纷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依照《劳动法》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须签订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基本理念,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即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只要存在用工行为, 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即建立, 劳动者就享有《劳动法》规定的权利。这一规定加大了对劳动双方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权利的保护, 便于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 促进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形成。

(三) 规范了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形式。

《劳动合同法》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形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对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两种用工形式专门进行了规范, 拓展了法律适用的范围, 使不同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得到有效保护。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劳动用工方式, 与传统的用工方式相比, 劳务派遣具有灵活性, 但其特殊的三方关系也容易滋生弊端, 容易被一些不良用人单位用来逃避法律义务, 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劳动合同法》在肯定劳务派遣作为非主流劳动就业形式地位的同时, 也对其作出适当的限制。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定义,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是灵活就业的主要形式。由于《劳动法》没有规范, 使得这部分劳动者游离在《劳动法》保护之外, 权益屡屡受到侵害。《劳动合同法》将非全日制用工予以规范, 将有利于保护灵活用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也表明国家鼓励多样化的用工方式。

二、进行雇佣保护, 稳定劳动关系

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的基本国情, 决定了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很难在短期改变。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劳动者客观上处于弱势地位。在法治社会中, 法律是弱势群体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武器。而法治的公正性要求对弱势群体予以公平对待。《劳动合同法》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 在维护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同时, 为提高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 注重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 增强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 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思想。

(一) 防止劳动合同期限短期化。

由于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不平等的关系, 造成劳动者特别是处于低层的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低且不规范。不少企业为降低用工成本, 热衷短期劳动合同, 过度利用劳动者的“劳动力黄金期”, 导致不少劳动者对用工单位缺乏归属感, 积极性不高, 甚至有“出卖青春”的心理感受。

美国法学家罗尔斯认为:“如果法律不能充分解决由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变化所带来的新型的争端, 人们就会不再把法律当做社会组织的一个工具而加以信赖。"《劳动合同法》的一大任务就是防止合同短期化和频繁签订劳动合同。该法律首次规定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和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从国际上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趋势、主流, 它有利于稳定劳动关系, 而稳定的劳动关系对劳动关系双方都有利:劳动者有归属感, 愿意钻研业务, 用工单位则减少人员频繁流动的成本。《劳动合同法》正尝试以法律形式推进终身雇佣, 稳定社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

(二) 进行解雇保护。

短期、不稳定的劳动合同经常使劳动者处于失业、半失业者状态, 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劳动关系呈现“强资本弱劳工”的关系。罗尔斯在其名著《正义论》中认为, 社会公正应体现两条“正义原则”:一是平等原则, 即每个人应该在社会中享有平等的自由权利;二是差别原则, 即如果不得不产生某种不平等的话, 这种不平等应该有利于境遇最差的人们的最大利益。在当代社会中, 国家一直都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来保障社会底层弱势劳动者的最大利益。按照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内涵, 这种积极的差别待遇, 体现了一种实质上的社会公正。

《劳动合同法》在解雇保护上主要有三项措施:解雇理由、提前通知、经济补偿金。用工单位要想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必须是劳动者有法定的过错行为或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才能解除劳动合同, 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对于因病、非工伤不能从事原工作、不能胜任工作需解除合同的或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劳动合同法》对不能解除合同的事由也采取了列举的方式, 如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或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 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等情形, 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由于用工单位的过错, 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或用人单位单方或双方协商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应当依照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三) 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近些年, 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 一些用人单位常拖欠劳动者工资或者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但由于《劳动法》对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规定过于原则, 缺乏威慑力, 导致对此类行为打击不力, 受侵害劳动者的权益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当违法成本低于用人成本时, 用工单位更愿意选择违法。为保证劳动合同制度在各类用人单位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促进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规定, 保护守法企业的积极性, 《劳动合同法》加大了用人单位违法用工的成本。规定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或者不依法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不按法律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加班工资或经济补偿金, 要按50%以上100%以下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 要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用人单位存在强迫劳动的, 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 并承担赔偿责任。

三、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如何减少维权成本, 《劳动合同法》做了非常大的努力。

(一) 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维权程序复杂、维权成本高是广大劳动者和学者议论较多的话题之一。根据《劳动法》第79条的规定,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实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即发生劳动争议时, 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 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这一程序设计并不利于保护劳动者:一是周期长。二是费用难以承受。漫长的维权周期和高额的维权成本, 让劳动者在法律面前望而却步。

《劳动合同法》则通过申请支付令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该法第30条规定,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拒不执行支付令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为配合《劳动合同法》的施行, 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 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 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 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这大大缩短了维权的周期。新规定为解决欠薪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这将有效地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二) 强化了行政执法部门的职责。

为保证劳动合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针对当前劳动法律制度中因劳动监察和法律责任不明确导致的执法主动性不强、力度不够、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劳动合同法》专设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章节, 强化了执法部门责任。如该法律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职责, 或者违法行使职权, 给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强制劳动部门作为方面, 《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具体、刚性的法律, 给劳动执法部门套上了“紧箍咒”, 给劳动者撑起了维权的“保护伞”。如果发生拖欠工资、拒办社会保险以及发生非法用工等违法行为,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劳动保障部门将要承担赔偿责任, 并追究相关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摘要:本文通过《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的法律适用范围及《劳动合同法》对保护弱势群体、维护用工单位合法权益等方面阐述, 说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是建立公平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保障。

桐城市保障局劳动合同书 篇2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劳资关系;劳动者权益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建立在劳资矛盾突显、社会收入差距加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一致的社会现实基础之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利益的多元化,各类社会矛盾日益显现,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对劳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纠正失衡的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称“劳动合同法”)开始施行,它的出台建立在劳资矛盾突显、社会收入差距加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一致的社会现实基础之上,该法施行之后对企业、劳动者、劳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也颇受部分企业争议。

一、《劳动合同法》对于保障劳资关系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第97条的条款是对《劳动合同法》施行之日前订立并在本法施行之后仍存续的劳动合同的效力、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连续订立次数计算以及经济补偿计算年限等情形作出的衔接性规定。明确规定了在该法施行后再次续订(签订)劳动合同才作为计算第一次劳动合同订立时间,即《劳动合同法》施行后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才符合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此前曾经订立过的劳动合同次数并不计算进来。同时,给予了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的宽限期,即该法施行前已建立劳动关系,尚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也未计算此前的实际用工时间。并且,即便是该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在施行后解除或者终止,用人单位依据该法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经济补偿年限也是从该法实施之日起计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丝毫没有加重企业现有的责任。”

在劳动合同法的环境下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双赢。目前有些企业认为劳动合同法是对企业本身利益的损害,因而想方设法地规避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企业对劳资和谐双赢的责任,和谐的劳资关系其实就是劳资双方在反复博弈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合作均衡状。劳资双方都需要依靠对方来获得自己的利益,因此就存在一个在利益基础上的合作博弈。《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在形成劳动关系和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法律将赋予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同时对原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業盈利模式、未来战略、用工模式等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劳动合同法》在赋予劳动者更多权益的同时又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劳资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培育员工的归属感,提升企业内部凝聚力,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形成劳资双赢的和谐局面。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中,需要培育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规模企业。而《劳动合同法》使得那些富有竞争力的大企业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良好的制度环境可激发优秀的企业走向卓越,从而真正凸显出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由此,这一市场竞争结构的重组,实际上也能平衡制度变迁中的劳资关系。

二、劳动合同法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

(1)对于劳动者对因病无法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保护,对于“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这一情况,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劳动者需被证明不能胜任工作,且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完成以上步骤之后,用人单位只可以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

(2)对于面对经济性裁员下的劳动者进行了保护,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裁员事件屡有发生。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此种情况应优先留用“已经或准备在本单位工作较长时间的职工”,并规定不得裁掉员工的具体情形:患职业病者,工伤失去劳动能力者,正在担任平等协商代表,尚在医疗期内的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员工。

(3)对劳动者对于劳动方式报酬知情权的保护,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希望了解的其他与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基础。草案首先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以保证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充分知情。

(4)对于劳动者面对的用人单位随意中止合同的情况下的保护,《劳动法》规定,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无须支付经济补偿。一些单位借此只签订为期一年的短期合同,形成仅用员工青春期的现状。《劳动合同法》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仍要按照“满半年支付半月工资、满一年支付一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借此约束用人单位的解雇行为,稳定劳动关系。

(5)对于劳动者试用期不明的保护,试用期按性质分为三级,《劳动法》对试用期没有明确要求。这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加工制造业,旺季时大批量招工,试用期一直延迟至旺季结束。待企业对员工需求减少后,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法》要求,劳动合同期限在3个月以上,可以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同时依据工作性质,将试用期分为三级:非技术性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技术性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6)对于劳动者派遣出外时的保护。《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力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以劳动力派遣形式用工的劳动合同,除应当具备一般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以外,还应当载明接受单位和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动力派遣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满一年必须终止,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由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对这方面的规定是为了解决在劳动力派遣用工形式下,实际用人单位不直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借机相互推诿对劳动者的义务的问题。

肥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考核文件 篇3

关于印发《2011年度对街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

保障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街镇,市高新区:

现将《2011年度对街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发:各有关科室、单位。

—1—

2011年度对街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

保障工作考核办法

根据泰委[2003]102号和泰安市劳动保障局2011年对各县市区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考核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制定我市2011年度对街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考核办法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科学有效的考核,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重点工作开展,拉动弱项工作提高,推进难点工作突破,提升基础建设水平,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考核全面促进劳动保障工作的导向和“杠杆”作用。

二、考核的内容

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就业再就业人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社区平台建设;统计报表;工资指导线实施方案备案等工作。

对街镇的考核,由市局考核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安排,分步实施。街镇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报一次。于7月上旬进行半年通报,全年进行年终考核。考核计分拉开档次,确定最高得分,其余的按占最高的百分比确定得分。各街镇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抓住机遇,继续加大工作力

度,保证全面完成考核指标任务。要明确各项考核内容的责任人和承办人,指定专人负责考核工作的协调落实,确保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考核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考核指标解释及认定依据

1、新增就业再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新增就业人数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之和。新增就业人数。指截止报告期末累计新就业人数减去累计自然减员人数。累计新就业人数,指报告期内累计新就业的各类用人单位从业者、私营个体经济组织从业者、各种灵活形式从业者的人数总和,自然减员人员,是指报告期内累计从就业队伍减员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者、各类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组织、灵活就业人员中退休者、机关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在职职工伤亡减员者的人数总和。

认定依据:就业再就业人员花名册(用备案登记)、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证明。新增就业再就业人数中劳动合同按签订率得分,新增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纳按参保率得分,新增再就业人员持续社会保险按续保率得分。

2、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在本地新从事非农生产以及新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农业劳动力人数。

认定依据:有组织或经职业介绍机构介绍转移就业的,以中介机构与用工单位签订的用工协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登记表》等资料为认定依据;个人自发转移就业的,按一定比例到村到户逐人核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失地农民培训,以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教学大纲,学员花名册等

相关资料为认定依据。

3、社会保险费征缴、清欠

认定依据:财务帐册。

4、社会保险扩面人数,是指报告期内新增加的参加社会保险并至少缴纳过一次社会保险费的人员。

认定依据:《社会保险登记表》、《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登记表》、《企业职工增减变化情况统计表》、《医疗保险费申请表》及社会保险费缴费记录。

5、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新增保费收入、违规资金收回。认定依据:个人缴费记录及相关表、证、卡等资料,财务、资金帐册。

6、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认定依据:实地察看办公场所、业务开展记录、统计报表、数据库等。

7、计划统计

认定依据:统计报表及时准确,资料齐全。

附件:2011年度对街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附件:

2011年度对街镇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

城市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调查 篇4

前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受各种因素制约,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一些地区和行业,农民工劳动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存在,保障农民工的劳动合法权益,已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需要,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调查目的农民工,是指那些在城镇从事非农职业,但户籍身份依然是农民的劳动者。这是生活在城市社会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市中生存的状况不容乐观,各项权益缺失非常严重。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56%,这就意味着今后每年要有上千万的农民进入城镇,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农民工,然而农民工的处境却非常尴尬,他们长期或短期离开土地,尤其是长期离开的成为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居民,同时进入城镇后,他们没有城镇户口,其户口及所有社会关系都在农村,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又不是城镇居民。这样他们就成了夹在城镇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这种边缘人的身份导致他们的劳动保障问题缺位,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要保障这一部分人的合法权益。

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是以人为本,社会要充分尊重和体现人的价值。人,是社会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元素。这种元素只有在获得最大化的尊重后,其活力、创造性才可能迸发,才可能产生出巨大无比的力量。这应该是我们对待全社会任何一个良性群体的根本态度,对农民工尤应如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农民工是活跃在城镇和乡村中最积极、最能干、最可敬的新生力量。农民工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而赢得了全社会的根本性认可,这使得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早已成为推动城市快速向前的万不可缺的中坚劳动力量,他们的福祉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维护农民年工权益,增加农民工的满意度,是检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温度计”,是体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元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保障农民工权益,让他们对社会的满意度更快提高,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都是无可估量的。

(二)调查方法

我们选择了农民工流动量比较大的武昌火车站作为了我们的调查地点,针对目标为那些返乡的农民工和一些启程去往打工地点的农民工,采用了口头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我们的调查信息,问题主要涉及5个方面:

一、农民工健康安全问题;

二、农民工劳动所得权;

三、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权;

四、农民工日常娱乐文化生活;

五、农民工劳动环境等

(三)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劳务产业是一个大而不强的新兴产业, 发展潜力很大;对于农民工来说, 存在务工环境差、政策不配套、打工收入低、精神压力大等问题;对于社会来说, 大量人员外出给家庭带来了子女教育、老人赡养等一些新的问题。目前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找到工作难。外出务工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大多无一技之长, 在竞争激烈的劳务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弱势地位。外出人员特别是初次外出人员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平均找到工作的时间在 20 天以上,多从事 “重、脏、危” 体力劳动, 工资水平偏低。

2、身体难承受。外出务工人员为承担养家糊口重担, 不得不加班加点工作, 工作时间普遍在 10个小时以上, 有的甚至达到 14 小时,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厂矿、企业, 工作危险性较大, 如一些鞋厂有毒物质、气体对务工人员身心健康有较大危害, 在山西从事煤矿开采业的, 危害生命安全的隐患无处不在。

3、权益维护难。国家规定用工企业必须执行的有关劳动者的保险、劳保待遇, 外出务工者一般不能享受。如企业大部分未缴纳工伤、失业、养老等保险, 有的企业唯利是图, 尽力逃避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在采煤、建筑等高危性行业,“权益维护难”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山西私营煤矿招收采煤工, 一般只投简易人身保险, 而不参加工伤、失业及养老等保险, 出了工伤事故, 一般都是企业、劳动者私下协商处理, 企业除付医疗费外, 极少作出其他按法律规定应该给予的补偿。此外, 不签劳动合同、随意克扣工资、延长劳动时间等行为时有发生, 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严重剥夺。

4、孩子教育难。一是 “留守儿童” 教育难, 儿童父母均外出的, 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他人代管。由于缺乏父母管教、沟通和关爱, 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偏常, 行为失范, 性情乖张, 染上恶习。长此以往, 可能造成新的社会问题。二是孩子上学难,随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 学校分布在集中地带, 孩子上学路程远、接送不方便、交通不安全。三是随父母外出上学的, 大多没有真正享受到平等的上学权利。

5、精神压力大。外出人员普遍有 “四怕” : 一怕丢工作, 外出人员大多上有老, 下有小, 承担着养家糊口重担, 为保住工作, 对企业老板的一些过分要求不得不忍气吞声;二怕家里遇麻烦, 由于主要劳力不在家, 最怕家中出现困难无人帮忙照应;三怕生病, 生病不但意味着失去工作, 还意味着从家里倒拿钱。同时, 由于合作医疗对象跨区域报销难, 基本上不能享受合作医疗的好处。例如阳坡村李延华, 2006 年在福建打工, 在当地住院费 7000多元, 因是跨区域报销, 仅报销了 300 多元。四怕受歧视, 部分城市人视农民工为 “二等公民” , 不少人因此受到不公正待遇。

(四)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我们小组人员无不为调查的结果感到震惊,做为城市建设者的他们居然承受着如此多的压力,我们不满于制度的缺失,不满于人心道德的沦落,不满于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居然还会有如此丑陋的社会现象、如此弱势的群体的存在。但反过来我们又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究竟这些是天灾还是人祸呢?

我们经过讨论与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原因如下 :

1.立法上的原因

第一,现行法律体系在保障方面存在问题。首先,农民工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我国的《劳动法 》 及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于其合法权益的保护,但这并不能说明农民工合法权益就有了法律保障或有了较为充分的法律保障。因为目前的劳动法本身还很不完善,存在的漏洞缺陷较多、操作性不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不够。其次,与《劳动法 》 相关的配套法规也不健全,表现为层级低、冲突多、难以操作等。第三,《劳动法 》 及相关法规没有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诸多方面和诸多问题直接加以规定。农民工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往往得不到实质上的平等待遇。所以从劳动法看,现行的劳动法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还存在一些盲点。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过分迁就企业主的利益,同时城市有关劳动执法人员时常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现象,面对农民工权益受损时行政不作为,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保护。

2.体制上的原因。

城乡二元户籍体制是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是为计划经济服务的,把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类,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二元户籍制度赋予每个人以户籍身份,而且几乎不能改变。城乡有别的户籍体制造成了城乡权益保障上的不平等,它一方面凝固了二元的利益结构;另一方面,这种二元利益结构的形成与加深又反过来妨碍着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这种利益差距是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国户籍体系背后最重要的支撑。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惟一与工人概念的不符之处就是户口。尽管这几年户籍制度有了一定的松动,但效果并不明显,流入城市的农民工到城市后仍然受到“ 名亡实存 ” 的户籍制度的阻碍而无法融入城市的社会经济组织内,不得不在体制外生存,变成漂泊不定的流动人口,各种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根本原因。因此,农民工这种非农非工的尴尬身份凝固了其与城市人口在权益保障上的差别。

3.思想观念上的原因。

歧视农民工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虽然农民工已经进城,但是其农民的身份并未得到改变,城市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农民工均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性。在城市里,农民工被一些城里人看成“ 盲流” ,得不到作为公民应有的基本尊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思想深处存在着农民工不应与城镇职工享受同等权益和待遇的意识。他们无视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错误地强调给农民工平等待遇会加重城市管理的成本和难度,会影响当地的投资环境和地方财政收入。种种原因造成了农民工的自卑感,使他们对自己的处境得过且过,甚至在受到歧视和冷遇的时候也无动于衷。因此,这种观念上的落后也是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因素。

4.农民工自身的原因。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法律意识、就业特点等等也与其劳动权益受侵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农民工群体普遍具有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单一的特点,这限制了他们在找工作时的范围,决定其只能在那些对知识技能和科学技术要求比较低的行业里工作,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些体力劳动。(2)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和择业上,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 关系,盲目性大,且各自为“工 ” ,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正式组织依托,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在权益受到侵犯时,不能借助组织、集体的力量去

解决问题。同时,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权益受侵犯时不知如何维护。(3)农民工基本上是非正规就业。由于非正规就业人员本身的特点以及我国非正规就业体系发育和管理的限制,给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增加了现实的难度。首先,非正规就业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使得非正规就业处于法律法规的边缘地带,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保障的后盾。其次,非正规就业为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挥作用提出了新挑战。第三,非正规就业制约着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非正规就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农民工往往很难在一个稳定的岗位工作相对长的时间,以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似正规就业的劳动者那样有相对稳定的提供者,目前看来,我国流入城市打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在就业、医疗、劳动保障、福利、养老等方面还没有纳入正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当中。

5.公众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具有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持基本尊严、获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渴望,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公共政策决策中没有话语权,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非公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他们承受不了过高的诉讼成本与风险代价。在资源匮乏,缺乏合法、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的情况下,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不得不采用如静坐、集体上访等施压性集体行动,甚至被迫采用自焚讨薪、跳楼讨薪等等极端方式来宣泄利益诉求。我国的公众利益诉求机制在合法性、公开性和透明性上还有待发展,否则将很难解决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问题,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五)对策

1、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参照国际组织制定的规章和原则,借鉴各国社会保障立法的经验制定一部确立社会保障性质、目的、宗旨和原则的法律,规定国家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劳动部门等在内的国家、集体、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内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能被公正、合理、有效地执行。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将社会保障写入宪法: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2、改革户籍制度,创造公平环境 要想真正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使其真正融入其所就业生活的城市,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旧有的户籍制度一直是阻碍农民工真正融入所在城市的根本所在,正因为户籍的划分,使得农民工无法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平等的财产权、教育权、劳动权、社会福利保障权等等。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能够突破户籍制度障碍,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而且,城市的就业政策上也应消除对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待遇,取消对农民工市场准入的门槛,给予农民工平等的用工机会,加强对规范用工的监督,强制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

3、强化培训,提升农民工素质我国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素质不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易处于失业状态。对失业的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对既有人力资源的挽救和水平提升意义重大:它可以提高失业农民工从事原工作或新工作的技能,增强他们对新工作的适应能力,以便为其重新择业、就业莫定基础,对于消除结构性失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可以纠正其在过去工作中所养成的不良行为,诸如磨洋工、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稳定农民工的情绪。据统计,在目前全国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

业难度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实现技能就业,增加就业的稳定性。

4、着眼于更多人的参保,坚持低标准准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确定社会保障水平的基线时,一定要谨慎。因为社会保障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某些措施一旦出台,基线一旦确立,那只会上升难于下降。

(六)总结

这一次调查研究使我们对农民工这个社会弱势群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解决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也在思考我们可以为这些群体做点什么,我们关注,我们关心,我们关怀,我们希望可以用我们的真心去换来他们的自信与尊严,也许有时候只要我们一点点的付出。另外,这次调查也增强了我们小组的合作协调能力,提高了我们的责任心与团队精神,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少可以有能力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面对陌生人我们还不够的自信;调查研究方法还不够科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要改进的。总之,十分感谢概论课给了我们这么一次锻炼的机会,让我们站在主人的角度上去发现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为我们的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道路。

(七)参考文献

【 1 】王健,郝峰.关注农民工进城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理论研究, 2002,(6)。

【 2 】李连根,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第8卷,第2期。

【 3 】邢芳华,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的建议。

【 4 】***,关于社会稳定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报

上一篇:网络实验报告参考文献下一篇:林铎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报告(发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