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2024-05-22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精选8篇)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篇1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有前瞻性的科学思维、较强的专业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创新能力、从业能力和组织生产和指挥工程运作的能力。可在生产、建设、管理、事业或相关企业等岗位上从事设计、策划、施工、管理等环境艺术设计岗位一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能力

专业设臵情况:本专业的设臵重视专业基础的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训练,注意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设计的把握能力的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与企业的深入交流中学习鲜活的知识,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成长为能够站在时代前沿、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巩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创造力的设计师。

在校生规模:2012年招生67人,2013年招生64人,2014年招生65人,2015年招生65人。每年的报到率均为100%。截止11月份本专业有在校生261人。

课程设臵情况:优化课程建设一直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办学水平的综合反映。环境设计专业对2015培养方案整个体系进行了梳理,制定了切合本专业特点的培养目标,对专业设臵结构进行了调整,其中通识必修课7门,通识选修课3门,学科基础课21门,专业核心课6门,拓展教育课2门,专业方向课13门,20个实践教学环节共34.5学分,根据行业动态发展和以提高学生设计水平的前提下,环境设计专业还将聘请校外专家开设相关系列专题讲座。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使学生的眼光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将来的就业和创业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13年,是学院遵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创业型城市发展定位,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在学院行政及党委的领导下,分别建设了 “手绘工作室”、“雕刻时光”,“梦工场咖啡工作室”三个创新创业团队。目前,三个 创业团队已完成了市工商注册,成为我院首批实现社会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

(三)培养条件

教学经费投入:教学经费是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基本保障。本专业教学经费包括教学日常运行费用、教学改革费用、课程建设费用、教材建设费用、专业建设费用、校内外实践实习费用、教学研讨费用、教学差旅费用、图书资料购臵费用、学生活动费用以及其他用于教学的费用等。随着社会的不断需求以及生源的质量要求教学经费投入也在逐年增多,每年投入教学经费已达50多万元。

教学设备:实验室建设是专业的硬件部分,是办学的必备条件,也是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志。但由于其建设周期长,工作量大,所以我们不仅制定了实验室建设规划,还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设备购臵计划;已建成的实验室有专业绘图室、专业画室、模型制作工作室等。近五年来本专业共投入28万元,包括多媒体设施、静物、写生费用、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等。多年来在本专业累积投入仪器设备总值已达84万元。

教师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根本。环境设计专业一直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采取了可行的措施:选派青年教师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选派骨干教师作为访问学者与外校知名教授一起研究本专业前沿课题,及时准确了解本专业当前的发展动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通过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步伐,学科师资队伍总量有所增加,水平有所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5人。高级职称占教师人数的50%,梯队结构相对合理。10名教师已有9人取得硕士学位,硕士以上教师人数达到了90%,学历层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实习基地建设: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已有三个正式挂牌实习基地,它们分别是:泰安市阔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泰安市东易日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泰安市九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三个实习基地都是以设计、施工和管理为主,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条件优越,现有的实习硬件设施包括设计室、材料样品、会议室、接待室、主题样板间、工艺流程展示间等,基地单位的硬件设施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同时也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以及专业能力的促进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学校信息管理、推行教育平台的重要环节,对现实管理意义重大。环境设计专业目前有两门校级精品课程,表现图技法和色彩。两门课程经过不断调整、优化整合,已成为该专业网上学习的重要平台,学生可利用网上资源 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补充上课的不足。

(四)培养机制与特色

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由于环境设计专业性较强,很早就提出了“校企联动、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思想,突出专业的“跨界性”,着力解决育人机制的关键问题,实施协同育人推进策略;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结合方面注重理念创新、理论探索、制度建设、平台构建、文化倡导等方面的综合协调;注重因材施教,把人才培养臵于产学研用的各个环节,形成课题驱动、项目任务驱动、创新计划驱动、创业工程驱动、复合专业学习、技能竞赛等多样化实施路径。

合作办学:近年来本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上不断与国际接轨,先后派出优秀学生到台湾艺术院校开展了包括本科合作办学以及学术交流活动,学院秉承为学生打造国际化设计教育平台理念,始终致力于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成绩。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保证良好的正常教学秩序进行。以系为单位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探索,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加强了教务行政管理工作,明确了教学工作目标,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运转,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培养质量

毕业生就业率:环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较为良好。2012届就业率97.2%,2013届就业率98.6%,2014届就业率100%,2015届毕业生目前正在生产单位实习,预计今年就业率能达到99%,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与本专业相关岗位。

就业专业对口率:每年11月学校都举办水利土木艺术设计类人才市场招聘会,根据近几年的就业市场来看,该专业社会需求旺盛,提供职位数每年都会达到应届毕业生人数的2倍以上,就业形势非常乐观。由于2015届毕业生第四学年课程已全部结束,毕业生可以提前进入实习状态,其专业能力得到了多数用人单位的认可,有些公司保持和我系长期联系,每年定向在我系毕业生中招聘工作人员。

毕业生发展情况:截至2015年11月底,2015届的毕业生已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就 业,大多分布在本省各大设计公司,其余大部分在生产单位实习。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正在积极备考研究生。近几年,环境设计专业每年都有3-5名学生考取研究生进行深造。

就业单位满意率:从2015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看,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系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对环境设计学生的认知度较高。很多单位在聘用我系毕业生之后还主动联系我们成为了合作单位。

社会对专业的评价:本专业毕业生在社会领域普遍发展良好,有大量杰出校友。乔峰,泗水海南星艺装饰设计公司总经理,2004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2006年开始创业,目前公司年产值约800万,主要从事家装和大型工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程奎,邹城市鼎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9月29日注册成立,总投资30余万余,占地300多平方。现有正式员工15名,专业施工队伍5支、施工人员50余人;高等院校毕业生10余名。2013—2014业务年内完成总产值500万的任务。公司采取“竞争优先”机制,长期严格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效率、稳固的施工队伍,精心的设计、完善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生就读该专业的意愿:本专业2015级本科生的一次录取率及报到率100%。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学习设计专业的学生普遍倾向于环境设计专业,而接受其他专业的意愿相对较低。

(六)毕业生就业创业

创业情况:环境设计专业有三个创新创业团队,“手绘工作室”、“雕刻时光”,“梦工场咖啡工作室”。目前,三个创业团队都完成了市工商注册,成为我院首批实现社会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这些团队现有成员50余人,指导教师5名。团队以“创意设计、凝心聚力”为宗旨,以创新为理念,以学科和专业交叉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应用为导向,重点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应用型的拔尖设计人才。

采取的措施:创新创业团队的建设离不开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大力支持,该创业团队依托于水利土工程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教育改革为主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市场项目运营为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将学术研究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在专业实践层面上建立了较好的平台,为后续学生实践培养和进入专业团队打下了较好的的基础。

典型案例:这里仅以手绘工作室为例。2013年10月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组建农大 手绘设计工作室,团队成立后,即刻投入工作室紧张的运营中,并对工作室的前景做了详细规划,加紧完善手绘工作室的体系,制作市场调查问卷,并邀请学院内最权威的老师进行指导。手绘工作团队先后与鑫艺嘉装饰公司设计师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商讨工程项目,发展手绘项目,为荣都国际做家装设计效果图, 为学院的创业吧咖啡厅做了完善的设计方案,为金桥服装城做墙绘。工作室主要开展墙绘、手绘明信片、T恤彩印、纪念册、毕业微电影等业务。为了拓展更多业务量,目前增设平面设计、3D效果图、CAD工程制图等项目。学生在这个平台的影响下,专业设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业和创业做了重要的积淀。

(七)专业发展趋势及建议

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和环境意识的加强,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环境设计的全过程也就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而这个过程中居住空间设计与人的生活最为密切,需要有大量家装室内设计师参与,目前我国现有室内设计专业人员30多万,呈增长之势。由于市场需求大,室内设计师在市场较为走俏,已被人们称为“金色灰领”;城市建设需要设计师,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为我国的环境建设带来了难得一遇的机遇。众多的就业机会给室内设计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室内设计师可运用专业知识及技能,从事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家具设计、景观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当然,社会生活中与环境艺术专业相联系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在建筑、市政工程设计院,公路、桥梁等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部门,房地产公司,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都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

(八)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1、存在问题:

与办学目标相比较,尚存在明显问题与差距:专业实践课与市场结合相脱节,教学大纲中制定的部分内容不能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起到导向作用;师资结构不合理,由于地域发展的限制,目前我们专业在师资结构和数量上不能满足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教学场地的严重不足,校内实验室的内容、面积和设施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缺少经费支持,设计专业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行业的高端领域进行一些互动,比如专业的讲座、高端的展览,以及教师的互访学习。

2、整改措施

(1)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通过派出教师进修学习、制定政策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引进名校名专业高水平青年教师、外聘专家授课、加大科研奖励机制等措施,努力提高教师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师资队伍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已经占教师总数的50%。

(2)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2003年建立本专业,至今已经有11年的历史。11年来,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和教育部教育方针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学以致用,我们分别在2003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四次修订培养方案,突出环境设计特点,突出实践教学,突出以人为本,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不断上升。由于培养人才对路,近三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7.2%,98.6%和100%,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赞赏。

(3)坚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学生动手为主的应用型学科,十分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根据专业特点,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等课程体系中,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少讲理论多动手。同时我们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比重,在185个总学分中,实践教学有35.5学分,占了总学分的19%。

专业成立以来,我们很重视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设立学院级的写生基地、实践基地6个,有力的保证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4)继续加大专业教学投入。环境设计专业是以设计、绘图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专业,多年来,学校对专业的建设十分重视,在东校区、校本部和南校区分别建设了制图室、画室和多媒体教室,专门成立了学校制图绘画中心,拥有画室和制图室建筑面积2708平方米,各类教学设备累计投入84万元,写生和教师学术交流费用17万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条件,今后还将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摄影工作室、模型制作室等实验室,以满足新的教学需求。

(5)努力培育人才需求市场。一是加强宣传,扩大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知名度,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二是练好内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得服务社会的真本事,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加强联谊,对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进行长期走访联络,把握人才需求动向,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意向,为学生就业提供丰富机会。四是寻求支持,向学校和学院定期汇报专业就业情况,介绍本专业的优势和不同,获得学校和学院的帮助,举办各类就业市场,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篇2

在开设中药专业之前, 我们成立常州中药专业技能人才状况调研课题组, 对常州地区中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 为专业开设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现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1]

1.1 调研目的

明确常州地区中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情况, 为专业开设提供依据;明确人才需求分布状况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 、学历层次, 确立中药专业人才服务方向;明确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 为课程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1.2 调研内容

中药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包括学历层次及专业背景;中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

1.3 调研对象和方法

调研对象:选择常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中药生产企业, 如扬子江药业集团、常州聚荣制药有限公司、常州健民制药厂等;中药流通企业, 如常州市庆和药业有限公司、常州市恒泰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常州万仁大药房等。

调研方法: (1) 问卷调查法。共发放25份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25份, 有效回收率100%。 (2) 访谈法。根据调研访谈提纲, 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了解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等。

2 中药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现状分析

2.1 学历层次分析[2] (见图1、2)

图1显示, 中药流通企业相关岗位从业人员学历以中专学历比例最高, 占40%;其次为大专学历, 占34%。图2显示, 在中药生产企业, 相关岗位从业人员学历以大专学历比例最高, 占39%;其次为本科学历, 占30%;第三为中专学历, 占22%。通过分析可以确定:常州地区中药生产、流通企业中, 大专、中专学历层次从业人员占60%~75%, 是企业的主力军;其中, 中药生产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高于流通企业。与企业相关人员的访谈发现:生产一线工作人员大多为大、中专毕业生, 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 企业规模的扩张, 需要大量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填充到企业生产一线, 而其中大专生则越来越受到企业青睐。

2.2 专业背景分析 (见图3~5)

图3显示, 在中药流通企业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比例为24%, 排名第二;比例最高的为药学专业毕业生, 为60%。图4显示, 在中药生产企业相关岗位从业人员中,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为55%, 排名第一;药学专业毕业生占43%, 排名第二。可以发现:中药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要求较高, 这也反映出医药行业的特色。同时, 中药生产企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要求更高 (医药专业占98%) 。在与企业相关人员访谈中发现:企业希望有中药专业背景的人才从事相关岗位工作, 因为他们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但事实上, 当前中药专业技能人才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要求, 不足部分只能由药学专业人才来弥补。从图5可以看出,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 都存在中药专业技能人才缺口问题。

3 中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见表1)

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 中药专业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表1显示, 中药生产和流通企业一线, 需要一定数量的大、中专中药专业技能人才, 其中生产企业需求量大于流通企业, 且偏向大专学历层次。

4 中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3]

通过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访谈得知:在中药流通企业, 中专和大专层次中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主要为:中药调剂。该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识别常见中药饮片和中药材, 判断其质量, 区分相似品种;熟悉常见中药的正名与别名, 根据中医处方独立准确调配药品, 在调配中正确应用中药配伍与用药禁忌;掌握常见中药尤其是贵重中药、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的不良反应和用法用量;介绍中药方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熟悉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各种变异现象, 根据中药商品的特性进行日常贮存和养护;分析中药质量变化类型及产生变化的内、外因素;介绍中成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成药的配伍应用和不良反应。

在中药生产企业, 中专和大专层次中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主要为:中药制剂生产。该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进行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生产操作和生产后的清场工作;进行物料平衡的基础计算;懂常用中药制剂生产岗位的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各种常用生产设备、设施和仪器仪表的使用及保养;运用GMP管理体系, 进行质量控制操作和维护岗位环境清洁;应对停电、停水、停气等突发事件及一般生产、安全、设备事故;将中药洗、浸、切等前处理后, 根据中药的品种特性, 提取药物的有效成分;参与技术质量分析会, 并能描述本岗位生产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5 结论

本次调研活动虽然行程远, 工作量大, 但还是取得了很大收获, 课题组基本掌握了常州地区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基本状况, 实现了调研预设目标。 (1) 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基本状况及需求情况:常州地区中药企业 (包括中药流通和生产企业) 生产一线绝大多数工作由具有药学专业背景的人员来担任, 而具有中药专业背景的员工所占比例较低 (流通企业为24%、生产企业为55%) 。未来, 中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对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均存在较大需求, 开设中药专业时机已基本成熟。 (2) 中药专业技能人才规格情况:在常州地区中药生产、流通企业中, 大、中专学历层次的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60%~75%, 是企业的主力军, 其中生产企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高于流通企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医药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技能水平要求将越来越高, 建议开设五年制中药专业。 (3) 在调研过程中, 我们积累了许多有关中药专业开设的宝贵资料, 如中药专业人才就业岗位 (主要为中药调剂和中药制剂生产) 及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等, 为后续中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奠定了基础。

摘要:成立常州中药专业技能人才状况调研课题组, 对常州地区中药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研, 为专业开设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关键词:常州,中药专业,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庭之, 胡勇, 江朝兵.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调研[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23) :102-104.

[2]杨珍杰, 白梦清, 熊蕊, 等.护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9) :264-265.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篇3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19-03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分析

计算机平面设计是近十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复合型职业,是我国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而职业教育最直接的就是要培养我国目前急需的高技能人才。2007年至今,我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每年招生1-2个班。以前,我校的“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写主要参考其他同类型学校的标准,虽然每年都有改动,但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企业的认可度都没有做深入的调研。因此,原先的教学标准是否满足当前的教学和社会需求都比较模糊。

(二)调研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地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计算机平面设计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更好地把握办学方向,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了解职业能力,获取岗位工作任务,合理开发课程与教学内容,落实实践教学条件和教师培养方向,为探索适合本专业中职层次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奠定基础。通过调研,为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使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用人企业的要求,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更好地为中高职衔接做好准备工作。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文献查询、问卷调查、走访企业、参观考察等方法,进行扎实有效、切合实际的调研工作。本次调研我们设计了一份《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以求得到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二)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调研对象主要是计算机平面设计相关企业的人事经理及从事设计行业的企业员工。

(三)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计算机平面设计涵盖的职业范畴包括: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商业插画、标志设计、企业CI设计、数字成像与数码照片艺术处理等,它涉及的行业不仅有广告业,还有印刷行业、摄影行业等。

1.计算机平面设计从业人员素质现状

从我们收到的企业调查问卷以及互联网显示信息可以看出,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多数具有对口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小城市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从业人员专业文化程度不高,其中具有专业教育或培训背景的员工不足40%,员工知识面不广,外语水平普遍较低,部分员工服务意识薄弱,沟通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职业道德观念淡漠,个人素养无法达到企业要求,急需与之配套的专业在职培训和知识更新。

2.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从业人员需求状况

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用人单位特别需要具有策划、设计、制作、营销、传播等多方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调查反馈显示,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排在第一位的并不是专业技术能力,而是个人的人文素质,企业希望员工具有良好人际交往及沟通的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劳动组织和协调能力,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具有敬业爱岗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专业技术能力方面,企业对员工色彩的感悟和把握能力要求较高,员工需要会综合使用多种软件实现自己的创意。对于刚毕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操作,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设计理论知识、印刷设备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创意思维,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三)职业岗位(群)的情况

1.相关行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岗位的设置情况

高端设计公司的计算机平面设计岗位分类比较详细,但同时这些企业对人才学历的要求也比较苛刻。接受中职生就业的企事业单位往往要求一人多能,岗位划分并不是很细致。结合《广告管理条例施行细则》和我们的调研结果,总结相关行业提供的计算机平面设计岗位,主要有市场调研分析、业务联系、顾客接待、文案排版、平面设计、平面作品制作与发布、广告策划、作品编审、项目管理等各类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岗位。

2.企业对计算机平面设计岗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随之所带来的人才结构变化就是对各行业领域大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调研数据显示,企业需要的是宽领域、大专业、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人才,尤其是既懂专业又能熟练操作复合型人才。职业行动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在调研中我们看到,这些能力恰好是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具体体现。

专业能力方面:

(1)具有扎实的美术基础,掌握点、线、面、体表现特征,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构图理论、平面设计策划相关理论; (2)具有熟练的打字技巧; (3)了解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常规设计手法,会使用常用印刷设备; (4)熟练使用基本平面设计软件,并综合利用多个软件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 (5)掌握应用文写作技法,熟悉各类应用文体写作格式; (6)能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实现办公自动化。

除了以上基本专业技能外,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员工专业能力方面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平面广告设计企业,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企业形象策划与形象设计、形象标志设计,标准颜色、标准文字、标准字体、形象办公室用品、形象户外媒介等应用形象设计技巧与方法;但是对于中职毕业生,很少有从事企业形象设计这一工作的。对于数字成像及后期处理相关企业,要求学生能设计制作影集、写真画册、婚纱摄影的复杂处理与美化;对于与图文信息处理相关企业(比如淘宝美工)要求学生对于能进行网页的美工、布局、制作。

方法能力方面: (1)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2)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创意、组织、策划、协调能力,综合使用已有知识实现创意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新技术有学习,研究精神,不断创新的意识和强烈的创业意识; (5)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社会能力方面: (1)具有良好人际交往及沟通的能力; (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共关系处理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 (4)具有敬业爱岗的职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吃苦耐劳; (5)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3.毕业生胜任的岗位

(1)与专业定位对应的岗位群

在相关企业里面,工作任务最多是文字排版、图片处理,效果图、展板、宣传单页的设计、制作、发布等,对应的岗位主要是广告文员、助理设计师、印刷操作工,这三项岗位的工作难度都不大,非常适合刚入职的中职毕业生。

(2)可拓展的岗位群

目前,很多计算机平面设计相关企业急需业务联系、业务推广、产品销售人员,在熟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经过企业短期培训,可以较快地入门相关工作。

(3)职业发展

通过几年对中职毕业生就业跟踪显示,学生在广告文员、助理设计师、印刷操作工岗位上认真学习,不断进取,发展目标为设计师、广告文案专员、设计主管(总监),对于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设计师也可以成为店面经理、独立企业主。

(四)职业资格和行业规范要求情况

1.国家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级别

依据《广告设计师职业国家标准》,我国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广告设计师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广告设计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目前这三个等级都不允许在校中职学生报考。在校中职学生可以参加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模块考试,该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统一组织,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领域新职业国家考试。劳社鉴发[2004]18号文中明确“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作为国家职业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该资格证书等级划分为五、四、三、二、一,对应职业资格的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级别,分别称为初级操作员、操作员、高级操作员、操作师和高级操作师。

2.行业企业对资格证书的认可度

不同地域的企业对证书的认可度也不同。调查表明,在发达城市比较看重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原因是大城市在行业资质要求、行业主管部门考评方面都比较严格。在中小城市的一些私营企业并不看重职业资格证书,受访企业认为,只要有能力没有证书也没关系,如果没有能力即使持有再高级别的证书也不会被聘用。

(五)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计算机平面设计人员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近3-5年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广告设计公司、影楼婚庆公司、网站建设公司、形象设计工作室等中小型企业,从事文字排版、照片处理,展板、宣传单页设计、产品印刷、网页美工、家装制图等工作;部分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考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知识学习欠缺的学生选择了销售等其他行业。

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岗位就业工资近几年逐年上升,中、小城市中职生的入职工资目前在1200-2000元,经济发达地区中职生的入职工资在2000-2500元,一年后工资普遍上涨20%左右。

三、调研分析

(一)调研结论

1.计算机平面设计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1)专业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设计理论,熟练使用流行设计软件,熟练的打字技能,能使用基本的打印、扫描设备等。 (2)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奉献牺牲精神,吃苦耐劳,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等。 (3)综合技能方面,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

2.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意见

(1)部分毕业生专业知识面窄,文学素养欠缺,综合应用能力差,进一步职业发展空间狭窄。 (2)个别毕业生不具有起码的职业道德思想品质,私自离岗,责任心欠缺;不能以大局为重,合作协调能力差。 (3)部分毕业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不高,依赖性太强,抗挫折能力差。 (4)部分毕业生表达能力欠缺,和社会的融合性较差。 (5)大多数毕业生对设备操作技能欠缺,对些高科设备或不敢动手或盲目动手。

3.往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的反馈

(1)部分教师实践技能不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 (2)学校部分课程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轨,教学内容陈旧。 (3)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欠缺,学校实训设备不足、陈旧。

(二)对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发展的建议

1.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引入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模式,配套专门化实训设备。配备相应的实训室和必要的实训设备,使实训室功能与行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紧密结合,形成工学结合、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路线,逐步开办生产+教学基地的校办工厂,建立工作室,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符合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

(2)逐步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等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与企业的项目实践合二为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网络教学等手段,让学生边学边做;为学生联系对口实习基地,按照工作流程逐步完成学习任务,部分内容在校内学习,部分内容在企业实习基地进行,让学生亲历完整的生产过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

(3)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多种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课堂教学举办各类设计比赛,在活动中学生团结协作、相互沟通、展示才艺,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和健康人格以及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2.学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学校的课程建设应不断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逐步搭建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资源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基本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四、结语

通过调研,让我们了解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应该更加注重工学结合。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在工学结合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吸收行业、企业的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参与并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篇4

为了能使本专业开办得更好,了解该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培养目标的确定上进行了充分调研,报告如下:

1.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世界经济是一个大系统,各国经济都是这个大系统下的子系统。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经济交往的增加,新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在文化传统和道德方面相互渗透,在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刺激作用,而且加速了人才的流动。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大量具有挑战性的外国事务所和复合型人才的涌入,使我国的会计服务业接受着严峻的挑战,我国会计服务业的人才总体专业素质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①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据财政部有关数据统计,在全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从学历来看,具有中专以上(含中专)学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7%,其中具备大专学历的占总人数的16%,大学学历的占

2.32%,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只占0.07%;从专业技术资格来看,它具备专业技术资格(含已聘)的占总人数的60%,其中已具备会计员资格的占总人数的23%,已具备助理会计师资格的占24%,已具备会计师资格的占8.2%,已具备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只占0.4%。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少的,但整体素质不高。据有关调查统计,有80%的从业人员认为目前会计服务人员的素质一般,有8.57%的人认为较高,而11.43%的人则表示不好回答。由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熟练规范地从事会计工作,在会计工作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使会计服务人员不能顺利、高效率地工作,给会计服务人员增添了不少麻烦,阻碍了会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会计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会计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来看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过少,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 知识结构欠合理

目前中国会计人才结构畸型,出现两个极端,一头是人才供过于求,即“簿记型会计”相对过剩,另一头是人才供不应求,即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开拓型高素质会计”严重短缺。21世纪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人才将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人才将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会计服务业是一个非常需要经验的行业,一个资深的会计师,往往需十年以上的培养时间,而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仅20年的时间,其在市场经济中锻炼时间更不足10年。另外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人员结构单一,大多只精通会计、审计,而在金融、投资、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以至于在执业时易受知识水平的限制而不能较快发现问题。比如会计电算化、网络技术化等

这些新事物,我国会计服人员并不知晓很多,还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并不熟练利用计算机信

息系统处理企业的经济业务具有数据处理过程自动化,数据存储磁性化,内部控制程序化等。

在金融、管理、投资等方面的知识也很欠缺,已不能适应新经济的快速发展。

2.后续教育开展不够

新经济的到来,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会计人员面临新的挑战,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继续

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网络时代,从网上广告宣传,网上销售,网上支付到网上理财都与

传统的商品交易方式有许多的不同之处,一些新技术,新观念,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等将贯穿于新的商品交易和商品结算过程中。这些新事物将不可避免的使会计人员的知识库面临严重的冲击,因此若想对这些新事物理解、掌握,开展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是对会计人员的必然要求。但是,当今我国的后续教育力度是很不够的。

当今会计工作重点将日益从信息加工转化为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判断和运用上,会计

职业范围将不断扩大。其中包括税务、商务咨询、电子商务、企业管理顾问等新业务,但就

目前看来,我国的情况还令人担忧:由于事务所培训费投入不足,培训的层次也较低,加之

没能建立一套面向市场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这使得目前会计人员获得新知识和提供服务的能

力十分有限。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普及与深入,手工操作的会计处理方式在客观上已非变革不可。

但是,在中国大部分的事务所里,计算机普及得还不够广,从业人员的操作水平比较差,这

在很大程度上,拉长了工作时间,影响了工作效率。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已经完全不适应新

经济条件下会计服务业的发展,而对信息全球化,它以互联网为平台快速传播,面对社会节

奏的加快,复杂多变的业务增多,传统的手工方式显然是力不从心了。但从我国现状来看现

代化的会计工具的普及情况并不乐观,熟悉利用财务软件处理数据的水平并不高,网络技术

知识也相当缺乏,甚至还有许多人不能接受这些新事物。

3.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①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②主要是看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③应多些社会实践,多些实训机会。④毕业生应加强个人修养,加强工作的责任心。

⑤就让学生在样多动手,加强在校生的社会实习能力。⑥加强在校生技能实操方面的训练,增加大学法律意识,在校期间应多开一些实用法

律课,以使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后对就业有帮助。

⑦加强实际动手能力。

⑧多联系企业单位,给学生获取多一点实践经验。

⑨应加强学生个人定位,自我认知,良性教育,提高学生创造力,社会适应力,从而有效增强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要求,在校学生的品行方向的指导,树立一个良好的学院。

⑩加强实务方面的知识培训,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据统计每年高考毕业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将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习。因此,充足的生源和广阔的就业市场是开设该专业有力的保障。

同时,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从会计人员的学历构成情况分析,专科及专科以下学历的会计人员也占绝大多数,说明高职高专会计毕业人才仍有较大的需求市场。并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调整,非国有经济,中小企业不断壮大,特别是加入 WTO 后,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用人观念的转变,对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毕业生的需求将呈不断增长态势,从而为我系高职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综上所述,学院对本专业充满信心,将通过我们全身心的投入与努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会计电算化的专业人才。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状况调查报告 篇5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论文摘要:在对常州市18所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进行再认识,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杜威说:“所有其他的改革都取决于从事教师职业者的素质和性格的改革。正因为教育是人的一切事业中最个人化的、最切己的,它的力量的最后凭借和最终来源便在于个体的训练、品质和智慧,假如能拟定一种计划,使教育这个职业得到有力量、素质好、同情儿童以及对教学和学术问题有兴趣的人,那么,教育改革就不再有一点麻烦,也用不着再去解决其他的教育问题了。”由此,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关注当下教育实践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研究新时期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问题,成为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调查概况

2008年7一12月,我们对常州市幼儿教师素质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围绕幼儿教师素质发展现状进行文献检索,理出本次调查的项目,接着举行了小型座谈会,本课题组成员以及有丰富经验的园长、教师对涉及幼儿教师素质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印证、筛选,共同确定、编制了调查问卷;第二阶段,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常州市18所幼儿园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发出教师问卷418份,回收358份,回收率为85.6%。目前,教育界对“教师素质”的界定尚不统一:有的强调综合素质,如陆云认为教师素质应包括道德修养、专业素质和人格修养;有的突出某一方面,如舒尔曼强调学科知识,徐仲林推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能力”,伍兹和博格重视教师观念。尽管不同研究者对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的关注点不同,但是,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再依据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我们发现,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支撑教师走向专业成功的三根支柱。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意

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它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专业情意是幼儿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教师的使命感和灵魂所在,它决定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态度和工作的投人状态。

1.幼儿教师对自己所处专业水平的判断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有11.6%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新手水平,23.4%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适应水平,42.8%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胜任水平,20.4%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熟练水平,0.5%的教师认为自己处于专家水平,这一分布与幼儿园园长的判断基本相符。不过,不同初始学历、不同教龄和不同性别教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教师和常州市优秀幼儿园名师的自我判断切合度明显高于女教师和非优秀教师;教龄长的、职称高的教师高于教龄短、职称低的幼儿教师。值得注意的是,从初始学历和现有学历情况看,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存在高判断现象,其平均分分别为2.90和2.89,明显高于其他学历的教师。

2.幼儿教师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程度不高

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情感投人更应成为优秀幼儿教师的重要素质,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他们在学习中更需要教师情感的带动,更需要教师对他们予以情感的支持。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只有43.8%的人选择幼儿教师职业是因为对孩子的喜欢和热爱,12.7%的人是因为幼儿教师职业较为稳定和轻松,41.5%的人认为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这三种选择恰好反映了三种比较典型的教师心理。第一类是专业思想稳定或可以稳定的教师,他们喜欢孩子,喜欢幼儿园相对较为单纯的环境,有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使命感,有“传道、授业、解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责任感,幼儿教育事业带给他们的幸福足以弥补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收人不高等不足。第二类是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大多数人,尤其是女性,倾向于从事清闲和较为稳定和有保障的职业。幼儿教师虽然收人不高,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终身职业。第三类是由于学历的局限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选择了幼儿教师职业。属于后两类情况的,其专业思想容易动摇,其专业情感不够稳定。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有转岗的想法,他们认为如果有机会可以再次选择的话,宁愿选择政府部门、国企、外企,或者选择做中学或大学老师,而大多数人表示不选择幼儿教师职业的原因是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较低。

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从教的理想不够坚定,这主要源于幼儿教师的经济收人不高,除瑞典、丹麦等少数国家外,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着幼)七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比中学、大学教师低,略低于小学教师的状况。要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除了要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情感和职业道德外,政府也需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人。

3.幼儿教师的在职进修意识不强

有37.5%的教师表示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但却不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学;而有18.8%的教师表示不需要继续学习,“幼儿园知识太简单”,有关幼儿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她已经驾轻就熟;有28.6%的教师则表示没有多余的时间静下心来看书;经常参加校内教研活动的人数占总数的65.3 %,但教研的内容主要限于听课和评课,经常与同行交流经验和看法的教师不多;90%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加强科研,但只有极少数人主持编写或参加编写过教材,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多数幼儿教师缺乏专业学习的自我意识,这主要源于教师个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科学性认识,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个体知识管理的能力。

(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

L.S.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在探究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诸多理论研究中,学术界并无统一观点,但大都认为课程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情境知识必不可少。其中,课程知识在本研究中主要是指幼儿教师具有的关于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学习内容、知识体系的知识,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把握;教育专业知识在本研究中主要包括教育观、课堂教学管理、儿童学习的特点、知识学习的一般原则与策略等;情境知识在本研究中是指教师能够驾驭幼儿、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等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这些知识有助于教师辨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怎样的人、在什么环境教等与高效能教与学有关的问题,构成了教师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

调查结果显示,89.9%的受测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五大领域的知识,为儿童释疑解惑、比较深人地把握各领域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等。但在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受测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偏低,这说明大多数幼儿教师艺术方面的知识还有所欠缺。关于教育专业知识,我们共设计了6道教育理论知识题目,受测教师的平均答对率只有38.8%,答对半数以上题目的人数占17% o大部分教师“能做”某一实务工作,但“能够做到”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清楚表述行动背后的理据,而这一点正是“专业教师”和“职业教师”最根本的区别所在。而对教育情境知识的掌握,也只有53.2%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不禁引起了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缺失现象的关注与思考。幼儿教育通常被定性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为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奠基,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儿童生活、儿童

学习、儿童期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幼儿园课程是以培养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专业素养不高甚至有偏差,又怎能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胜任教育者角色?怎能促进儿童发展呢?幼儿教师需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把课程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和情境知识融通起来,否则就会出现种种负面影响。

(三)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

与中小学教师不同,幼儿教师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指导和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技能,尤其是教育问题诊断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等,引导儿童探究、发现的能力;观察、记录、测查和评价幼儿发展的技能;参与幼儿园管理和与家长沟通的技能等等。

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以及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必需的技能,这些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日常工作的质量,甚至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度以及幼儿在园的收获。因此,这些基本技能受到幼儿教师的普遍重视。但数据显示,受测教师对教育与教学活动指导技能中的艺术表现能力关注程度不是很高,只有39%的教师表示认同艺术表现技能,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对幼儿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不仅需要学前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一些与日常工作相关的能力,如艺术等方面的能力。熟练的艺术技能,可以使教师把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适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把课程的艺术主张、艺术内容以及艺术形式完美地传达给儿童,进而培养儿童对艺术的热爱,并能把儿童本能中的艺术潜质激发出来。部分教师之所以不关注艺术技能的发展,主要与幼儿教师个人天赋及知识接受能力有差异等有关,教师的技能掌握情况参差不齐,落后的教师会产生极强的消极倦怠情绪,加之小部分教师人园之前学前艺术技能是零起点,所以艺术技能需要针对个别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这也意味着幼儿园必须投人更多的精力。

四、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建议

综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不难发现,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状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职业热情和奉献精神还有待提高;专业学习的自我意识较差;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情境知识较欠缺;对专业技能中幼儿教师的艺术技能技巧重视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重塑新时期幼儿教师专业生活的样态,为加快凝聚幼儿教师专业优势、驶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干道打好基础。

(一)促进学前教师教育一体化

加强初等学院、大学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伙伴关系。针对现任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建议教师教育机构采取措施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尤其应加强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与幼儿教育现实的联系,并重视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持续发展。针对个别教师艺术知识欠缺、艺术技能不高的状况,教师教育机构应个别辅导,保证内容上学用结合,能真正起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作用。

(二)建构以发展为导向的学前教师教育体制

幼儿教师的素质提高是时代的要求,离不开学前教师教育的政策、法规的支持,离不开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进修制度,更离不开幼儿园和教师群体的支持。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园本培训的内涵,为幼儿教师架构知识、技能共享的网络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个“知识库”,供其储存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料以及个体的教育教学知识经验、技能,促进教师个体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在尊重教师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以教师创造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汇集各个教师的知识、技能、经验,经加工,并配以校外相关专题知识的链接,供教师检索,完成知识的积累与集成加工;将网络信息技术系统运用于教育教学、教研活动,含有

视频和文字交流的实时互动平台,提供实时的场景,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激活和流动,引导教师群体知识、技能共享,增加每一位教师与不同知识背景教师的接触,增强教师发现、感悟和转换知识、技能的意识与机会。

(三)教师个人要注重自我教育,不断加强自身素养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篇6

由于我国的企业产业发展越来越快速,对汽车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多,所以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也越来明显。缺乏大量的汽车专业人才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极其不利。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企业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在现今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下,现代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汽车的发展方向是由原来的机械化向信息技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步伐,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对汽车专业已经有所改革,可是因为受到以前教学模式的影响和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使得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篇7

关键词:就业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市场

怎么能让我们独立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市场就业竞争力。怎么能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怎么能让我们的独生一代的学生有团队合作的精神。根据大连艺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要求和精神, 于2007年10月, 我们申请的教学改革项目《关于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报告》经学院同意, 报请大连艺术学院教研处审批合格, 成为校级一般课题正式立项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的市场就业能力, 不仅关系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而且关系到本专业人才的素质层次。同时, 在我院环境艺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就业特色培养, 努力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和做事能力, 引导他们走上独立思考与广泛借鉴相结合的设计道路, 在未来社会市场竞争中独具优势, 是每一位教育者共同的责任。

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与学习, 课题小组两名成员分别从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彻底深入的调查、研究与总结, 以大连地区为主, 调研了全国各大高校关于环艺专业相关的教学教育材料, 并且进行学习;并于2009年01月发表了《关于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析报告》一文, 受到学院中期教研检查的好评。

关于本次教学研究立项的成果有三, 分别是:

成果一:培养应用型的合格+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教学内容的研究成果。经初步调查2005级75%以上的学生有意愿继续从事本行业。根据分析结果在教学执行计划中我系每年都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并且由系主任带领召开全系教学执行计划研究制订大讨论。2009级明确了新的专业培养定位;2008级部分专业课程方向整合。

成果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作业成绩考核方法的研究成果, 改变传统艺术类学生作业考核形式, 变教师主观评定成绩为主客观成绩评定结合, 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 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及努力程度给50%的成绩, 模拟项目甲方根据项目需要对学生的制作项目成果给出50%的客观成绩 (其中包括学生拟定项目的市场情况分析、拟定出发点设计、学生的项目设计陈述与答辩过程) 。这样既保证了成绩给予的公正性, 也保证了学生设计目的的明确, 将市场模拟带进课堂, 让学生以实际项目的感受去做设计, 使学生尽早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操行。

成果三:项目式教学方法与内容的研究成果。课程作业布置以项目形式出现, 以团队合作完成, 团队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项目设计与制作分工, 学生根据项目内容有的放矢的学习相关理论及技术知识, 必要时带队外出调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业成果也以项目成果形式体现, 实现把课堂搬到社会, 让企业走进课堂, 最后模拟竞标, 让学生熟悉整个设计作业过程在市场环节中的作用与体现。

关于本次教学研究立项的创新点方面:

首先是艺术类学生成绩考核评定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直以来学生作业的质量与成绩, 全都是任课教师主观评定, 即使是集体评议一名学生的作业, 说到底还是教师的主观评定, 而通过成绩评定的改革, 客观评价占总成绩的50%, 这个客观评价让学生发现一个设计作品是为目标客户设计, 这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与职业行为。课程的客观成绩评定是项目最后以竞标形式出现, 所有学生都要在模拟竞标环境下陈述自己的设计理由, 这样加强了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加快了学生适应社会市场的节奏。教师在项目设计制作中担任顾问和理论技术支撑的角色, 在学生设计制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或需要帮助时担任解决问题或提示的角色。这样改变了学生怕老师或为老师、为学校做作业的习惯, 真正创造出每一名学生实效学习的良好氛围。

其次是以团队管理的方式增加学生协调合作及沟通的能力。传统的教学管理单位是班级, 但是现在在环艺专业课的课堂上的组织形式是以工作组或工作室为单位, 4~5个人为一组, 每个工作组模仿公司或工作室的运作模式, 每个人在工作中担任不同的角色, 如:策划、设计、文案、预算、市场调研等。经过这样的调整, 每个学生发挥自身特长, 很快在工作中树立了自信心。致此把原来的外在学习动力转化为学生的自身学习动力, 就连平时对作业不闻不问的同学也都积极参与进来。

最后, 在完成项目目标的过程中导入学习内容, 理论联系实践。课程作业的布置以项目形式出现, 如命题招标、市场调研自行命题, 这样学生会根据项目内容有的放矢的学习相关知识, 以06级《展示设计》课程为例:项目主题为自行命题某商品展览展示设计, 项目的惟一要求是具有经济性, 因为无论我们的设计做的如何, 最终被甲方、被市场认可, 这就是“好设计”。学生因项目驱动, 主动寻找相关知识去学习, 按项目需求选择学习内容, 因为是主动需求学习, 这样会使学生的知识记忆牢固, 处理事务的综合能力加强, 为成为合格的职业设计师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的教学成果和创新点我们均在05级学生的《室内课题设计》和0 6级学生的《展示设计》课程中有所运用。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篇8

[关键词]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 就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C9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75-03

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的设置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目前,关于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多。有的研究对新的社会形势下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体分析[1] [2] [3],有的研究谈到了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4],而更多的研究则侧重于对地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5] [6] [7] [8] [9]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人们对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

但是,地理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结合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更应该考虑到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很重要的一个社会问题。目前,也有不少学者对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展开了研究。有些学者对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10] [11],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对社会的适应能力。[12] [13]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本科层次,对于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状况的研究很少。

地理教育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小学、中学、中专、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但中学、中专、大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在招收人才时,往往要求毕业生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一些小学虽然招收专科层次的毕业生,但多数情况下,小学并不设置地理课程。因此,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一种尴尬的局面。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地方院校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分析,反思其培养模式,为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建议,为其毕业生就业选择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为了了解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状况,研究选取河南教育学院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向其了解毕业以来的就业轨迹以及在工作中的体会,尤其是工作中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性。调查于2014年3月进行,除1名毕业生失去联系,1名毕业生前4年信息可知、最后1年失去联系外,其他毕业生笔者都通过本人或其同学获得了其就业信息。

(一)基本信息

该班为三年制专科班,共有39名学生,于2009年毕业,截止调查时,该班学生已经毕业近5年。全班学生中女性31名,男性8名,女性占绝对优势,这与女性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当前该班年龄最大的毕业生31岁,最小的26岁,多数在27、28岁。另外,该班全部为河南省内生源。

(二)职业构成分析

通过对调查信息的统计,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当前的职业构成见表1。

表1   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职业构成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班目前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小学、中学教师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教师、进修(包括专升本或研究生在读等)、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职员、自由职业(如办教育培训机构、做小生意、当家庭主妇、待业)等。其中,教师和公司职员是主要就业方向。不同层次、类型的教师共计16人,占总人数的41.03%,公司职员为10人,占25.64%。其他就业方向则比较分散,目前仍在进修的占12.82%,自由职业占10.26%,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占5.13%,2人目前失去联系,无法得知其就业情况。

2009年5月毕业前夕的就业期望调查显示,该班有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有30人。将该班当前就业情况与2009年的就业期望调查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根据调查得知,尽管多数毕业生希望从事教育工作,但由于学历、专业、地域(多数招教考试仅限本地户口)等原因的限制,很多难以如愿。

另外,对职业构成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截至调查结束,虽然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6人,但其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或和地理相关的教育工作的仅为6人,多数毕业生以非地理的教学工作为主,而在小学教学的毕业生则全部没有从事地理教学工作,以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为主。进修的5人中,学习地理相关专业的为4人。从事其他几类职业的毕业生当中,没有人所做的工作和地理相关。可以看出,当前从事和地理相关的工作的毕业生共计10人,仅占该班总人数的25.64%。

(三)就业地点分析

笔者通过分析就业地点和籍贯间的关联性发现,除了2人不知去向,5人正在进修尚无法确定工作地点外,其余32人中,就业地点和籍贯一致的有22人,达到了68.75%。通过调查发现,专科层次的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学历、能力等方面有较多的不自信,再加上人脉关系多在本地等原因,所以多数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本地发展。而当前16个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当中,有14个人的就业地点和籍贯具有一致性,中学、小学教师的就业地点和籍贯则达到了100%的一致,这可能和多数招教考试要求报考人员为本地生源有关。

就业地点和籍贯不一致的10人中,除1人外,其他都选择了省会城市或一线城市。经调查了解到,就业地点的选择和其亲友关系网络有着很大联系,多数毕业生因为外地有亲友或者婚嫁等原因选择到他乡工作。

(四)就业轨迹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的就业情况,笔者对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五年来的就业轨迹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毕业生毕业五年来的就业轨迹

通过对表2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各项职业的从业人数虽然在五年间有变化,但总体变化不大,基本维持稳定。以从事教师职业的毕业生为例,首次就业时,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8人,其中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或和地理相关的教育工作的仅为5人,加上进修的6人(6人进修专业全部和地理相关),毕业第一年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共计11人。而如上面分析可知,当前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为16人,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共计10人。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事教师职业的总人数,还是从事和地理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在五年间的变动都不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班的就业情况,笔者对个体就业轨迹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从事各项职业的人数总体并没有大的变化,但其内部构成发生了变化。

39人中,有13人的就业轨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原本从事教师职业、后来从事其他职业的为4人,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在于其原来从事的中小学教师职业为非在编性质,在稳定性、薪酬等方面都有较多不满意的地方。这4人中,有2人选择了更稳定或薪酬更高的职业,有2人则因为婚育原因,放弃教师职业成为家庭主妇。同时,也有一些人员从非在编人员或私营教育机构教师转变为公立学校在编教师,或者在进修结束后进入教育系统工作。13个就业轨迹发生变化的毕业生当中,有7人从事过3个或3个以上职业。全班39人中,有过创业经历的共5人,除1人继续经营外,其余4人均以失败告终,改为从事其他职业。经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虽然在毕业前有就业目标(以从事教师职业为主),但并非经过详细思考,而是出于专业学习的本能或盲目跟从其他学生的想法,对于目标是否现实,又该怎么实现,并无确切规划,这也反映出他们在就业方向、定位上的盲目性。

39人中,毕业后从事的职业一直未发生改变的有25人,占总人数的64.10%,其构成见表3。这种较高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首次就业方向对于职业发展的影响之大。在这25人中,在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的人员共计13人,在职业始终未曾改变的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大,这也说明了教师工作的稳定性及其对于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吸引力。

表3   毕业近五年来未曾改变职业的人数

二、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就业状况小结

(一)就业方向以教师和公司职员为主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职业仍然是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首选。但由于专业、学历层次、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不能如愿。以河南教育学院2006级地理教育专科班为例,最终从事教育及相关工作的为16人,不到全班总人数的1 / 2。除了教师外,旅游、保险、出版等相关行业的职员在职业构成中占了较大比例。此外,当前所做工作和大学期间所学的地理专业相关的仅为10人。

(二)就业地点受人际关系网络影响,多数和籍贯高度一致

由于受到自信心、人脉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家乡就业,表现出就业地点和籍贯的一致性。尤其是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其就业地点和籍贯更是高度一致。

而无论是留在家乡还是到外地工作,人际关系网络都起到了很大影响,很多人在选择就业地点时,倾向于选择亲友、熟人或婚嫁对象所在地。

(三)职业发展受首次就业方向高度影响

多数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缺乏周密的考虑和规划,首次就业选择表现出随意性,而首次就业方向对于其职业发展轨迹的影响是很大的,上述分析中64.10%的毕业生五年来职业始终未曾发生改变可以反映这一点。

三、基于就业状况分析的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专科层次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如果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首先要调整就业心态,不能以地理教师作为唯一的就业选择;其次要增强就业信心和能力,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不同就业方向对于知识、技能的需求性不同,这要求高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以便适应这种广泛的就业岗位需要。

从培养目标上看,专科层次的地理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以从事地理教育工作作为主要就业方向,但也应增强其在其他就业领域的适应性。要将其培养成为既具有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又具备广域适应性的人才。

从事教育工作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熟练的教学技巧、广博的知识,而做公司职员或自主创业,则对于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等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继续注重地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可能从事的地理教育工作或部分学生的进一步进修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加强当前已有的外语、大学语文、高数、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为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之上,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和水平。就业指导课程既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可能的就业方向、薪酬、职业生涯发展等有准确的理解和定位,又要让其了解各类就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特性,在大学期间预先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就业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方法上,要重视教学实践课程、野外实习课程,其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实习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结互助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使其具有更强的心理适应力和就业灵活性,为其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奠定基础。

[ 注 释 ]

[1] 田建文.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

[2] 彭俊芳.论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 张晶.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德州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1.

[4] 王爱辉,宋勇,龙海丽.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2.

[5] 王晓玲,王俊友,朱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地理教育,2013.

[6] 焦士兴,李静,张艳玲.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

[7] 张宏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特色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8] 周葆华,郭永昌.基于能力培养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 胡晓东.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

[10]  赵宏利,陈修文,张洁.广东省地理科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

[11]  黎树式,温享燕.钦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0.

[12]  黄京鸿,孙婷,胡淑飞.地理科学(师范类)专业学生社会适应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13]  孙中伟,尤丽敏,贺军亮.高校地理类专业就业需求、学生期望与课程设置的错位差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

[责任编辑:覃侣冰]

[收稿时间]2014-12-19

上一篇:诚与信的作文下一篇:鲤鱼爸爸望子成龙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