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作文

2024-06-14

突围作文(精选8篇)

突围作文 篇1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探究,是对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策略研究,也是作文教学具体案例的分析与剖析。

(二)教学目的

解读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及成因,提供若干有效开展作文教学的思路与做法,以期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在充满真诚与爱的合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大胆表达、大胆追求、大胆创新、大胆批判,抒真情,说真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培养学生依托语言或话语进行生存、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成因

二、构建中学作文教学的三个系统

(1)积累与思考系统

侧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写作习惯、写作技巧,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何做读书笔记。

(2)作文与指导系统

侧重研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口头作文、周记、大作文训练阶梯和一系列思维训练,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

(3)评改与提升系统

侧重探讨各种评改方式,各阶段提升重点及其作文升格途径。

三个系统中,积累与思考系统是作文前的酝酿,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前提、保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推荐的课外读物,大多为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广泛阅读,可以揣摩范文的写法,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而随时随地把优美的语段摘录下来,及时揣摩体味、鉴赏品评,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倡的“练习与应用相统一”的原则。第二个系统作文与指导系统是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是对积累与思考成果的检阅,是在阅读与思考基础上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前者是“十月怀胎”,后者是“一朝分娩”。第三个系统是评改与提升,是对写作水平的评价以及写作水平的再提升,是对写作实践的反馈。这三个系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使作文训练序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突围作文 篇2

1. 作文历来是高中生的软肋,很多学生思想上怕写作文,能力上写不好作文,越怕写越写不好,越写不好越怕写,没有成就感, 形成恶性循环。

2.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人是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所作为,是因为作文见效慢,不如抓基础知识来得快。同时,平时的作文阅卷,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分值差距不大, 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忽视,对作文是无为。无能为力,则是有的人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或者自己也不太清楚作文的教学规律,教学无整体规划,授课无系统,上课无重点,作文课时,布置题目,写完了事,或匆匆批改,草草讲评,学生无法从中获得提升。

二、突围之路

学生突围之路:学生的有效积累之路、学生的写作积累之路。

(一)学生的有效积累之路

众所周知,写作需要积累,内行和外行指导学生都要求学生积累,但积累什么,怎么积累,却很少有人细说。笔者以为写作积累至少需要这样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思想积累;其次是素材积累,构思积累,语段和语言积累,范文积累,古诗词积累,名言名句积累; 还有自己的习作积累等方面。

1. 思想积累

思想是人的灵魂,正如帕斯卡尔所说“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柔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维的芦苇”. 因为有思想, 才成为人。文章是反映表达人的思想。意者,文之帅也。没有思想的文章,即使再华丽,也不会动人。思想从何而来,对学生而言, 可以从阅读中来,但更是从思考中来。积累思想,从思考开始。然而许多老师同学对此不够重视。笔者让学生先从常见的成语熟语名句中积累思想,既积累其本意,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验证补充,还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加以辨析。如学生读到荀子《劝学》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一句,老师要求大家去思考这一句的意思。有学生谈这是说环境的重要影响,与之类似的还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有学生说如果黄金“在涅,不会与之俱黑”莲,“出淤泥而不染”, 可见关键不在环境,而在自身。还有学生说如果是藤蔓生麻中,扶也不直,其本性如此。我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环境何时对我们影响更重要呢?有学生说到“孟母三迁”与青年毛泽东在闹市读书,得出结论,幼年时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到成熟以后受到的影响较小了。我再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学生认识到幼年时意志习惯品德等尚未养成,所以尤其要重视外界环境。还有学生说不一定是幼时, 有的成人意志不坚定,同样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更有学生能进一步说人的成长,可以用适度的不好的环境去磨砺。这样的思考,已经非常深入了,又如对东施效颦、揠苗助长等成语的思考,都要教全面深入的理解。长期如此,思考思维训练,养成思考的习惯,思想也随着在其中了。

2. 素材积累

素材是文章的血肉。素材可以来自于各类书籍,还可以来自于教材。当然,对素材的积累,不可以只是浏览过,最好是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提炼过、分析过、思考过,摘录下来。否则,会一无所获。不少学生读过很多的“素材大全”“作文素材”之类,到了写作时却感到腹内空空,无从下手,就是这种原因。

3. 构思积累

文章的构思是更好地体现文章的手段。好的构思来自于平时的阅读,尤其是名家文章的阅读,教材中文章就是最好的范例。教师在授课时不可忽视,不会忽视,学生如果能从每一篇文章中有所获, 就是很好的构思积累。

4. 语段语言积累

优美精彩的语段很多,有的写景如在眼前,有的写情真切动人, 有的哲理意蕴深刻,这些都是我们诵读的重点、模仿的对象,甚至可以直接应用。宋人黄庭坚所谓“点铁成金法”是也。人类之所以伟大,因为我们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语言积累包括名言名句积累、古诗词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历代先贤的语言思想精华,是我们写作丰富的养料。语言积累中还有语言风格的积累,如本色语言、华丽语言、诗意语言、方言等。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写自己熟悉的文章。

5. 范文积累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许多作家起初也是腹中先有几百篇文章打底。因此范文积累必不可少。优秀的范文可以是学生习作,但我以为最好是名家名篇。因为“取法其上, 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是得下下矣”。名家名篇从各个方面当然要优于学生习作。当然,范文积累,不是为了抄袭,而是一种涵泳,在涵泳中提升自己,潜移默化之下,自有提高。另外,范文的类型要广泛丰富一些。

(二)学生的写作积累之路

1. 从模仿到创新

模仿是天赋人权。亚里士多德说,模仿出于我们的天性。塞万提斯认为:“小说家所有的事只有模仿自然,自然是它的唯一范本。” 当然,模仿不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我们可以模仿作品的创意, 比如模仿《背影》,不必都是父亲买水果,写出其独特的背影即可。 可以模仿他人的生活。因为学生自己的生活积累不够,很难有丰富的体验,鲁迅说:“人物的模特儿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另外还可以模仿别人作品的意境等等。但是请牢记,模仿的最终目的是创新,写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表达自己的思想。

2. 有所思即动笔

有所思考,有所触动,立即写下来,诗鬼李贺的锦囊便是如此, 条件达不到,也要在当天写下来。否则,如竹篮打水,终是一场空。

3. 修改——让文章合乎己心

许多人自己文章写完就结束了,写的文章便再也不看了,有人会发现这文章好像并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甚至自己要表达的想法没有表达出来。这些就要靠修改了。修改还可以给文章添些花边,让我们的文章亮起来,否则“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总之,积累实质上是读与写,只不过中学生读的要是精品,是要精读、思考、感悟、记诵。有了这样的积累,作文对于学生而言, 斯亦不足畏也矣。

考场作文困境与突围策略 篇3

考场上常常出现意外情况,如何处变不惊,稳操胜券?对此有一个心理和措施上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针对考场作文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形,提供一些方法帮你从容应对。

一、作文时间不够

一般情况下,考场作文时间应控制在45分钟到60分钟之间,如果少于45分钟,没有扎实的写作功底就很难写出满意的文章。有不少考生基础题耗时太多,到写作文时,时间已经不多了,怎么办?

1. 克制紧张,围绕话题(或命题提供的材料)用几分钟快速列一个简要提纲(命题作文做法一样)。

如果准备写记叙文,明确以下几点:

①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或要抒发一种什么情感。

②简要勾画一个情节,或确定好一条记叙(抒情)线索。

③写好哪几个细节(最好三个以上),或能激起读者情感波澜的几个片断。

④开头或结尾用什么方式点睛。

如果打算写议论文,明确以下几点:

①提出问题,明确是什么。(什么观点?什么论题?)

②分析问题,明白为什么。(分述几条理由,每条理由的根据是什么?)

③解决问题,知道怎么办。(给读者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提纲一经确定,快速行文,有时30分钟左右就可完卷。

2.围绕话题(或命题)中心词,头脑里快速进行发散性联想,把联想到的所有相关内容在草稿纸上写出来,这些联想有没有使用价值,是否前后矛盾,都不要紧,只需抓住其中一个或几个,做一个逻辑上的安排,迅速补充材料,就可以一挥而就。

3.抓住自己看到题目后的第一个印象,或从自己感触最深的那一点入手,不要犹豫,快速行文,只要有真情实感,文章也会不错。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话题是“山给人以沉稳,水给人以灵动”。一位考生到做作文时只有45分钟,思考一会儿又过去了5分钟,不由得紧张起来。此时,面对话题,“沉稳”和“灵动”一下子触发了考生的灵感。在紧扣命题的前提下,考生把当时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再现了出来。构思的“灵动”,立意的“沉稳”显示了本文的个性特征,决定了它在千万篇作文中的唯一地位,因而获得了高分。

二、行文中途想转换写法

文章写到一半时,想推倒重来,一般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既浪费了卷面,又耽误了时间。如果一定想换一种写法,建议尽可能保留已有的文字,看能否结合这一半内容,巧妙过渡。如何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例如本想写议论文章,后来想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把这一段议论文字转换为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演讲、报告的内容,在开头结尾加上适当的语言,确定一个记叙文框架,转入叙述描写就可以了。如果想把记叙文改写成议论文,可以把记叙的内容转换为一个论据材料,同样要在文章开头或中间确定好议论框架,论据也允许有形象感,当然有些文字可以作适当删改,但要注意文体特征必须鲜明。

三、中途发现偏题、跑题

偏题、离题肯定不是好事,但既然意识到了,也不要过于紧张,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在文前、文中或文后加进一些关键语句,进行有目的的牵引,或从整体上采取大手术治疗。

例如,1988年高考作文题为《习惯》,有一个考生写了一半发现跑题了,怎么办?重写来不及,作文格也不够,硬着往下写,显然会更糟。此时,考生灵机一动,补写一段,说明自己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未能审好题目就匆匆忙忙下笔,由此引出写文章以及做事情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意义。文章收到了欧·亨利小说结尾式的艺术效果,获得了高分。

2004年湖北高考题作文话题是“买镜”,有一位考生开始写的是卖镜,写着写着,可能发现跑了题,虽说买镜和卖镜有关,但毕竟话题是“买镜”,跑题已成定局,怎么办?当阅卷老师为考生有这么好的语言功底而立意跑题感到可惜时,异峰突起,文中出现了这么一段话(大意):文章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跑题了,怎么办?作文格浪费这么多,时间快到了,我怎么这么粗心,把“买”看作“卖”了呢?自责,后悔,紧张,自骂,心理活动描写非常精彩。最后考生觉得这次考试作文就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我的粗心大意,照出了我的性格弱点,我要感谢这次作文命题,感谢这次考试,我买到了一面镜子,在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它是无价之宝。”你说,老师看到这里是一种什么感觉?能不给高分吗?

四、字数不够

考试时间快到了,文章快要结束了,可是字数仍然不够。本来文章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然而高考作文都有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最好超过800字。字数不够,要得到一个中档分数显然不太可能,补救的办法有以下几种:

1.从另一角度再写一段。这一角度的内容不能画蛇添足,要围绕中心(主旨)进行。

2.对前文内容再行挖掘或归纳。挖掘和归纳要具有揭示文章主旨和总结全文的意义。

3.呼应文章开头再写一段。这一段不要机械重复。有这一段,不仅达到了字数要求,文章结构也有一个完整感。

4.适当引用,为文章添采。引用包括引名言、歌词、诗赋等。加上引用文字,以此揭示文章主旨,给读者留有余味,还可以为文章语言增色。

五、个别段落的处理

某一段话开始觉得不错,后来发现很不好,这种情况最普遍,不少考生采取的办法是把这一段话删掉,当然也有考生硬着头皮往下写。这样处理显然都不太好。最好是冷静下来,看有没有办法,说不定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例如: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的作文,开头写道“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人不开口,人不说话,人心怎么想。天上没有风雨,当然会有太阳。人不开口说话,别人会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呢?所以,人只要不是哑巴,就应开口说话,而且是说好话,说中听的话。”这一段话化用歌词,作为开头,考生开始可能很欣赏,后来也许觉得啰嗦,就删掉了。是的,有点啰嗦,不过,要是想到鲁迅先生《祝福》中的祥林嫂说阿毛的故事,也许就舍不得删掉了。把这段话当作主人公在人生关键时刻的一次心灵选择中留下的创伤,让这段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用几个片断构成一个悲剧故事,多么震撼人心。孤立看有些话的确无用,若给它一个特殊的语境,它一下子就价值连城。

六、缺乏材料

就一般情况而言,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并不太难,难的是及时找到满意的材料。我在本刊今年第1期上有一篇文章做了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为了本文的完整,下面再作提示:

1. 从课堂学习体验中找材料。无论哪一道作文命题,几乎都可以和我们课堂学习体验链接,关键要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例如“母语”话题作文,在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欣赏母语的鲜活的例子太多了。

2. 从学习过的课文中找材料。整个中学阶段,学习过几百篇课文,内容包罗万象,高考作文命题从内容实质上来看,是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的。

3. 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长。每一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唱歌、书法、画画、体育、表演、演讲、家务等,研究这个长处和作文材料之间的联系,我们就会发现,材料用之不竭,还具有鲜明的个性。

4. 想一想身边熟悉的事情。大至国计民生,小至邻里纠纷,都可以做作文材料。

5. 借用试卷。一套语文试卷,文字材料一般有六七千字,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和现实生活扣合得非常紧密,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感。只要材料能够扣合观点,借来用用,何乐不为?

6. 采用假设方法拟材料。如果写的是议论文,可以借用假设寻找论据。如果在阐述事理过程中论据不足(或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论据),这时借用假设方式可以解决问题。有了正面事例,借假设可以找到反面事实。只有现在的事例,借假设可以推知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实。

如果材料记忆不准,我们可以用大意,要注意回避记忆模糊的地方,明明不知,却故意掩饰,张冠李戴,笑话百出,当然对评卷有影响。

考场作文出现意外的情况很多,以上只是说到其中主要的几种。只要我们沉着应战,遇上意外反而可以急中生智,甚至会写出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好作文。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六中学】

突围作文 篇4

一个月以来,数学,物理经常让我心灰意冷,焦头烂额。上一次,一道全国的物理高考题困扰我许久,我心想:“问老师或许是一条捷径。”但另一个声音又想起:“问老师?难道高考也可以问老师?”思考过后,我决定自己突破它,攻克它。于是,我开始列物理表达式,一个有一个表达式呈现在我面前,我却无从下手。手头上的笔也不听话了,写着写着就往下滑。我不厌其烦地拿起它,重新演算。可惜呀,笔又一次滑动www..com,我把它摔了出去,“哼,小样!连你都欺负我。不写了!睡觉去。”

次日清晨,我迷迷糊糊地说:“一道物理题而已,有什么了不起。连你都征服不了,我怎么突围高考,蟾宫折桂呢?”当我醒来时,室友们都笑道:“做梦都在做题呀!”我脸突然红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没….没有…你们听错了吧!”我飞快地穿上衣服,冲了出去。哎呀,这回丢脸了。我气得直踩地,仿佛都地动山摇了。

到了晚自习,同学们都忙碌起来,我也忙起来了,做完英语做数学,总之忙得跟蜜蜂一样。作业基本完成后,我偷偷地看起了杂志。一句话“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同一件事重复很多遍”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当时想:“一位大科学家上能如此,何况是我这样的呢?”我迅速关上杂志,找出那道未解出的物理题,开始研究起来。

刚开始,我依旧找不到思路。我脸色越来越黑,笔被我握得“吱吱”地叫,草稿纸被压出了印记。题目好似一个顽皮的孩子,跟我玩起了躲猫猫。我越用力去想,去找,它却越是隐藏。”冷静,戒骄戒躁”物理老师的话浮现在我得脑海里。我松开了笔,抚平了草稿,一步一步地演算下去。我也遇到了无法理解的,但我没有焦躁不安,一步步地分析物理过程,受力关系。“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哈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我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苏东坡突围作文 篇5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他想,一段树木靠着影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

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李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苏东坡突围作文800字

突围作文 篇6

于是王尔德选择了以碰撞突围。这位离经叛道的作家,像极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混乱而张狂,在刻板规律的世界中又显得生气勃勃。

最初的碰撞以他的文学事业为受力点。《夜莺与玫瑰》就是其中生动的一次,夜莺苦心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玫瑰,却被少年扔进了下水道。世人震惊,为什么夜莺不能获得少年的青睐?碰撞必然会带来压迫,王尔德听到了指责的声音。在世人眼中,任何童话都应该被赋予纯美圆满的结局。千夫所指,企图使他放弃那种荒诞的笔调。

王尔德不屑地笑了,不假思索地握住笔杆,碰撞突围。他深知碰撞的结果,但是为了他的文学之道,这是必然的。在世俗面前,倘若有一点退缩、或是妥协的念头,迎接他的,只有被平庸的潮水淹没。碰撞是他唯一的突围方式,用以突破文学的桎梏。

“除却我的才华之外,我一无所有。”唯心派的文学雄峰在不列颠拔地而起。云霄之间,跃起的是王尔德独立完整的文学人格。

但这仅仅只是事业上的突围,王尔德与时代思潮的碰撞又在所难免。不光有压迫,这种“以卵击石”般的碰撞,势必会带来强烈的痛苦。

王尔德对英国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深恶痛绝,他要用艺术的“美”来同鄙俗现实中的“丑”相对抗。他认为美高于一切,艺术高于生活,艺术应该超脱人生。因而他提倡写“美而不真实的故事”即所谓“撒谎的”的作品,他的唯美主义作品中的主人公,无论是道林·格雷、莎乐美,还是快乐王子,都是非现实的、虚构的、珍奇的;这些人物活动的背景,也都是超现实的,人为想象的,远离人生的。

但是人们讥讽他,教会对他疯狂束缚,身陷囹圄,阴冷潮湿的牢房,暗无天日。可令他更痛苦的,是时代的愚昧阴暗,否定了他的艺术追求,为他单纯的真性强加了肮脏的罪名。

狱中的王尔德笑了,境界的壁垒支离破碎。他拂去衣襟上的灰尘,擦去嘴角淌下的血线,踩着碎石嶙峋,到达了人生的新天地。“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用两个主体,王尔德阐明了碰撞的意义,他的思想精神,足以被后世认可。通过碰撞,王尔德的精神突破了时代重围,超越了时代。现如今,我们依旧无法评判甚至单纯揣摩唯心主义的写作观,但是,拒斥艺术的堕落,捍卫艺术的纯洁性和独立性,这种积极的思想,却为无数受缚文人,提供了抗争的勇气。

以碰撞为法,文学为道,思想为力,王尔德实现了事业、思想双重意义上的突围。不,也许还不止这些。在火星四溅的碰撞中,他自身斑驳的杂质、劣性被剔除,像是一块胚料,在不断的碰撞中,臻于完善。他更实现了个体意义上的突围,历史没有记住那个罪人,却记住了那个光辉灿烂的王尔德!

碰撞是一个火炼真金的过程,它是伤痛的。但是不碰撞,何来境界的提升?王尔德通过碰撞,实现了三重突围。如果没有勇于碰撞的精神,这个社会又如何踏浪前行?时光的脚步跨过了无数黑夜白昼,而个体价值的实现,则在这流转华年中,无时不刻不伴随着碰撞进取的精神。

中国监理突围之路 篇7

“鲁布革神话”已离我们远去, 二十多年, 中国监理行业发展到今天依然激动人心, 因为它仍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弦律上一个有分量的音符。在20世纪80年代的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工程由于第一次引进国际项目咨询管理公司进行项目管理, 以当时不可想象的超低价如质如期的完成项目建设, 被称之为“鲁布革神话”, 项目管理成效从此深入人心, 得到国家重视。因而, 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咨询管理制度被确认为中国监理制度。从1988年开始在全国几个大城市试点, 不到五年在全国逐步推开。监理制度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旧的建设工程管理形式 (一种是建设单位自己组成筹建机构, 自行管理方式;另一种是建设工程的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工程建设指挥部, 由指挥部进行管理方式。两种模式缺陷是建设工程管理的经验不能承袭, 教训不断重复发生, 投资“三超”严重) 。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 使得建设工程管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承袭升华, 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水平越来越专业和系统, 在建设工程中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和进步。1998年中国监理制度被正式写进《建筑法》。2008年11月, 在中国工程监理事业创新发展二十年之际, 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 加强工程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 并要求工程监理企业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严格执行监理制度、强化工程监督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2010年5月, 吴邦国委员长在考察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 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 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严格按程序办事, 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标准和规范, 强化工程监理。这一系列都说明中国监理制度是适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二、中国监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到目前, 中国监理离改革开放初期, 引进这一制度时的初衷与预期还相差较远, 行业吸引力差, 人才流失严重, 社会评价不高等等问题突出。2008年为深入总结中国监理制度推行二十周年发展经验, 全面掌握广东省监理行业发展的现状, 找出行业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和形成原因, 广东省有关监理行业协会组织进行了半年多的专题调研活动。分别到广州、珠海、中山、阳江、深圳、东莞、佛山等地与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安全监督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的人员进行座谈、现场了解情况和问卷调查。共有100多家单位接受调研, 收到调研问卷1 170份。从中归纳统计出来一些普遍性行业问题:

1.监理定位发生偏移。监理最初定位是知识智力型技术咨询与管理服务, 属于高层次的管理与技术指导, 然而现状是走向最低层次的施工阶段现场施工过程的监督, 甚至细化到施工单位责任范围的质量、安全检查督导工作, 而且因为没有相应的经济制约权力和行政权力, 对施工企业的这一监督与质检工作极易流于形式。

2.监理收费不足, 监理在投资、进度控制方面的权力未能充分体现。1988年试点以来, 监理实行市场价, 但市场以业主为主导, 监理收费一低再低, 2007年国家调整政策, 将强制监理范围的监理收费确认为政府指导价, 非强制范围仍然是市场调节价, 但监理收费仍然没有达到理性的程度。建设单位未给予监理应有的授权, 目前工程项目投资和进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大多只负责实际工程量的核算, 监理对投资和进度的控制没有话语权。这也是监理定位发生偏移的一方面原因。

3.高素质监理人员流失严重, 执业人员不足。以上两点问题反映的是责权利的不均衡, 市场经济环境下首先冲击的是行业人才, 行业吸引度越来越低, 一方面, 原有的高素质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才在这个行业里价值得不到体现, 能力难以发挥, 流失严重, 另一方面, 吸引不进新的人才队伍加入。结果是行业执业人员满足不了当前的行业发展需要。据广州地区8家较大的监理公司统计, 2007年、2008年离开该公司的人员占监理公司总人数的15.77%左右, 有些监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流失严重和更换频繁。从有关部门了解到, 最近几年报考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的人员数量逐年减少。

4.监理权力小责任大, 难以发挥监控作用。不适当的安全监理责任给监理企业和监理从业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伤害。由于国家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工程监理定位不够明确, 职责不够清晰, 监理对施工安全的责任规定得不够详细等等。加之, 监理企业在建筑领域中属于最弱势的地位, 就是最没有经济实力的主体。所以现实工作中安全责任的主体往往被混淆, 处罚的对象不准确, 甚至颠倒主次, 使监理企业的声誉和监理工程师的精神受到极大的伤害。有的工程发生安全事故, 不管监理工程师是否履行职责都要受到处罚;有的工程发生事故后, 作为行为主体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能够逍遥法外, 而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却被判刑等, 无疑是强者向弱者将责任的一种转嫁, 监理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

有人形象地概括了监理的地位和责任:“芝麻大的官, 黄豆大的权, 西瓜大的责任”;“监理是个筐, 什么责任都往里面装”。有的监理工程师因严格监理而被某些单位非难, 甚至被撤换, 有的受到人身威胁。监理在工程管理中的责权利严重失衡, 崇高的职业走向卑微与无奈的境地。

5.部分监理企业管理不严, 部分监理人员素质较差。从有关调研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情况来看, 社会各方 (包括建设单位、施工企业、政府部门、其他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对当前监理行业 (含监理企业、监理人员) 总的评价为“一般”和“差”的占41.44%, 对监理行业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为“一般”和“差”的占27.11%, 单纯统计建设主管部门和质监安监机构的评价则更低。严格地讲这不是某个监理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和企业选人上的问题, 而是整体行业在大环境下冲积而成的普遍现象, 当整个行业没有任何优势条件留下高水平人才, 就会一步步慢慢地妥协, 退而求其次。属于整个行业队伍水平的滑落。

三、中国监理走出困境根本道路

(一) 监理企业自省自醒, 放弃低端施工监理市场, 走向项目咨询管理, 回归监理本位

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 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建筑市场的规范也得到大大提升。目前从理论上讲, 业主方可以自行完成项目管理中的部分任务, 但是从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多项业务职能上, 业主的能力是与专业机构的能力无法对比的。对业主而言要配建各专业齐全的基建班子, 是人力、物力所不允许的, 而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因为这样,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 则为投资方业主提供了可以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得以发展的基础.以质量监督为主要职能的工程监理企业势必应向以专业服务为主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转型。

1. 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奠定监理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

项目管理从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开始了, 历经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施工招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试运行和项目后评估等一系列过程, 因此对人才的要求, 特别是高智能、高素质人才要求十分苛刻.监理企业要过渡和转型成为项目管理公司就要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下大工夫, 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 采取积极的措施, 引进急需的人才去实现专业功能配套, 功能补全。

2. 引进信息化流程化的管理技术, 提升现代科学性竞争实力。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化时代, 信息、能源和原材料被认为是自然界的三大资源。如何快速地收集大量信息资源, 并且从中快速地分类整理成为每个行业竞争不可缺的一环。 (1) 建设信息化流程化的管理系统, 有利于监理企业对各项目部的管控。监理企业员工90%以上都在远离总公司的一线施工现场工作, 而施工现场又是监理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监理企业通过建立一套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整合每一个项目部在同一个平台上工作, 公司能有效掌握, 项目部也不会孤军作战。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制定流程化的运作模式和工作制度, 快速有效地掌握每一个项目部的运行状态, 了解员工的工作态度与水平, 为保证监理企业现阶段稳步发展十分必要。 (2) 建设信息化流程化的管理系统, 有利于监理企业积累经验, 保障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监理企业以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为发展方向, 输出的价值是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 其核心价值是企业积累和传承的经验与人力资源, 监理企业不但要在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上下工夫, 同样需要在留住优秀人才队伍与优秀人才的劳动成果和经验技术上下工夫。通过企业制度与信息化流程化的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企业独有的运作标准, 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才战略。将每一位员工参与的工程项目现场实际经验教训总结;项目遇到重大难题通过信息管理平台集所有员工智慧共同研讨, 制定解决的方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等等有价值的行业资源分门别类进行收集, 不断充实完善, 积累一个企业知识数据库。在建设项目中任何一位员工只需要从数据库中调出以往类似建设项目资料参考就可以轻松管理, 而不依赖某一位特定总监的管理经验, 有利于减少企业运行风险。这就是一个行业新进入者难以模仿和超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3) 建设信息化流程化的管理系统, 有利于监理企业高素质人才能力充分发挥。今天, 许多世界级的跨国企业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和互联网, 研发流程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了全球化的大规模运作管理, 他们将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从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中抽离出来只专注于产品的创新性研发、品牌战略和制定标准。同样, 知识输出型的监理企业尤其需要跟上社会科学化发展的步伐。监理企业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的优势非常明显。一是优秀人才的技术和实践经验能够得到分享和积累, 成为公司核心价值, 即使人员流失而资源得到积累, 有利于企业持续不断发展;二是新进的人员可以快速得到锻炼和提高, 能够通过分享集体经验快速投入工作中, 为企业节约大量时间和资源;三是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 每一位员工都按照公司流程化的程序工作而并不是个性化的随意发展;四是有利于充分调配资源, 通过数据中心就可以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增加或减少人力资源;五是有利于企业做强, 企业和个人不再只是简单地重复一个又一个项目的管理, 而是企业的每一个项目运作都将充实企业数据库。

(二)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组织的有效职能, 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 形成行业整体强力

行业协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经济活动的经济组织, 为维护共同的合法经济利益而自愿组织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 行业协会的作用愈显突出和重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的决定》中指出:大力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市场秩序和行业经济利益;有利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政府转变职能,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利于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有利于规范企业运作, 构建守法诚信的监理团体。

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规行约, 规范行业生产经营行为, 加强对企业守法经营, 照章纳税的教育和监督, 强化行业自律, 制止垄断市场行为, 维护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共利益, 配合政府监督管理,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等等。中国家电行业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曾经被认为是无利可图的夕阳产业, 通过家电行业协会组织各类交流会、研讨会和高峰论坛等, 集体商讨制定行规行约, 引导家电企业从过去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的“红海战略”思维模式中走出, 让企业更多的关注消费需求、产品质量、品牌文化和产品的创新性研发, 开辟新的海域空间, 实现行业“蓝海战略”发展。

2.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有利于企业反映诉求, 及时处理和解决监理的问题。

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政府与企业之间中存在着一方面企业向政府反映情况困难, 单个企业呼声小得不到政府重视;另一方面政府准确地了解到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容易的矛盾。行业协会就有利于协助政府进行决策咨询, 有利于汇集企业信息集中向政府反映情况。例如在2008年, 通过监理协会向政府部门反映监理行业取费过低和执业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当前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之后, 通过建设部门的调查核实, 在这两方面近两年就得到了一些改善。

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有利于团结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国家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行业协会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扩大对外开放中适应世界贸易规则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家对“力拓铁矿石案”、“轮胎保费案”都还记忆犹新, 其实, 中国企业在零售、汽车、甚至粮食行业等等参与世界贸易和国际竞争中困难重重。国民要富裕, 首先国家要富强;企业要强大, 首先行业要有强大的生命力。行业协会在凝聚企业, 构筑行业合力中将会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三) 加大媒体宣传和政府宣传, 提升监理企业应有社会地位

既然中国监理已成为法定制度, 而且它与中国的改革、经济体制相应, 它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最初对监理行业的定位非常高远, 但从二十多年的行业发展和实践来看, 并没有走向预期的方向。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社会和人民对此行业的认知不够, 因而对监理行业的期望过高。行业对监理的宣传不足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在我们普遍的社会调查中, 非从事建设类行业的人员大概有70%以上的人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一行业。在全国现有的5 800多家监理企业中, 设有独立的宣传部门或广告部门的监理企业也几乎没有。虽然监理行业与生产制造类企业产品的推广与宣传有一定的区别, 但从整体来看, 整个行业的社会宣传还远远不够。媒体广告的宣传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 我们放眼生活中五花八门的广告就能察觉到。可口可乐、英特尔、耐克、中国移动等等这些全球数一数二的企业和品牌每年的广告花费额惊人。在信息化时代, 企业不仅要有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 更要有推销自身企业, 发布信息的能力。作为相对弱小的监理企业在努力加强自身软硬件建设练好“内功”的同时也同样需要注重加大媒体的宣传, 从抢占市场份额的竞争策略中走出来发展企业的品牌战略。

同样, 从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来看, 优势行业或企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强行业的自身建设, 不断增强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服务价值, 积极引导政府部门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认可, 得到更多的政府部门指导和政策支持也十分必要。

角力:突围至新的突围 篇8

中华文化的精深和远奥是不言自明的。这不仅仅是一种考古学或文化学的常识判断,更多的,我想是一种感情记忆。

感情是庞大的,不仅是自身的广度,它所引起的人文波动更要几倍于自身。尤其在基于宗亲血缘的东方文化里,感情常常出入于一切领域,有时成为手段,有时成为目的,有时两者都是。中国历史上,有过家法大于国法的情况,如果父亲去报官,说自己儿子不孝,那么这个儿子便可以立时裁决,不问细情。郡县法律“白眼家兄,杖责八十”,大约也是事实。这里不问对错,但亲情纽带的分量可想而知。

这个密闭的结构里,友情、爱情、君臣情等等一切情谊都受到亲情的干预,有时也包括亲情自己。爱情受亲情压制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血淋淋的、哭啼啼的、悲戚戚的,都在向亲情低头。爱情似乎是被压制得最深重的感情。不过能够突破这墙壁的,却恰恰是爱情。不用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最后双方家长还是将二人合葬一处;也不必说玄宗和杨太真的长生殿之相约;还有梁祝化蝶的绮丽余味,最终角力的结果正是亲情的低头和爱情的超越。

然而这种超越正是可悲之处:它的代价太大了,而且历史上寥寥无几。更不必说,爱情在突围了亲情的高压之后,所面临的自身的两性较量。

两个人的角力

礼教的纲常,常常在市井和乡野化为一种空头标语。所以要体会中式爱情,需走进民歌、谚谣以及大量艺人的倾情演讲。这些源自真实生活的故事是从底层的广大群众的最质朴的理性和充满善意的祝愿中加工过的,所以才具备最动人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们常常展示出“娜拉走后怎样”的真实和深刻。

我们现在不禁就要想,如果焦仲卿承受住了母亲的人格灾难和礼教的迫害,终于和刘兰芝走在一起,之后会怎样。诸种假设都可以成立,也都不成立。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他们终于复成眷侣,至少不至于郁郁自戕,性命可以保全。可是双方家庭的角力格局已经固定了,原来是二人的死亡震撼了他们、醒悟了他们,现在失去了震撼的力量,焦刘二人面对的重压却又都回来了。家长的较量最终会成为焦刘两性的博弈,这种并非出于自身的博弈而致的疲惫,随着激情的逝去最终也许还会成为出于自身博弈的动力。这种格局到当代的中国,实际上仍然没有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是,现代两性的较量是更自觉的。脱去礼教的束缚,源自家长间的不调和与对立,面对爱情和婚姻的事实不得不做出求同存异的让步,相反,两性的角力却常常在摆脱了双方家长间的异议时反而开始觉醒,原来源自家长层面的矛盾只能作为两性矛盾的并发症。

谁是赢家

这种较量是注定要产生的。东方文化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尚德。这里的德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平等博爱的道德,而更多地是意味着多数人的利益。为此,个体常常湮没在群体之中,黯淡、消失。父母之命、指腹为婚等等都是要求子女为家长无条件完成一次诺言的兑现,它实际维护的是家长制权威的威力和延续性。这不是某个家长的权威,而是一个阶层的权威。子女都作为一个家庭的缩影,他们的举止、修养都体现着一个姓氏的整体面貌,自身就必须是整体,而在外部所维护的还有自身家族的利益,爱情双方本来就是代表着两股力量而在一起的,如何能不较劲呢,当角力的新人成为父母时,他们又成为了新的家族。所以《触龙说赵太后》里,即使诸侯王家的女儿远嫁,无论如何想念,也是祈祷她不要归家。这与希伯来文化正相反,个体是不完整的,两性彼此为自身的另一半。年轻男女的选择是自主性的,家长难以干涉。所以他们的分开也是自主的。

以戏文为例,《秋胡戏妻》里,秋胡妻子梅英对秋胡的教训和毅然离婚并非主要源于秋胡的轻薄和对自己的背叛,而是站在道德的立场上对秋胡的挞伐。戏文的情节很巧妙,秋胡新婚才三日,即被征召入伍。十年后,秋胡得官荣归,与妻子梅英在桑园相遇,由于多年不见,已经认不出彼此。秋胡垂涎美貌,调戏梅英。最后发现调戏的竟是自己的妻子。梅英毅然要离婚,迫于婆母之命,勉强相从。即使是自己的丈夫调戏自己,也不能容忍这种轻薄和背德。这是女性的性别觉醒,值得赞美。可是却容易忽略一个最根本的问题,究竟造成这种错位的罪魁是谁?古时的婚嫁难以自主,许多新人在结婚时才见到彼此,三天和十年相比,高下立判。最后的复合还是迫于家长的威严。结合与分开都不是自主选择。所以在长达数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常常面临着理性与礼教的分裂之苦,这种分裂虽常常以女性的受辱和牺牲为结束,而实际上,这种苦痛中所承受的正是爱情与“被爱情”的角力。

更不必說《红楼梦》里宝黛的爱情悲剧。这是一次真正有着现代色彩的爱情博弈,只不过一开始就注定了博弈双方都是一败涂地,非但没有胜出,连仅有的也失去了。

不过说到赢家,即使是媒妁之言,而最终仍然相伴一生的人们,究竟是不是这场角力的赢家?

上一篇:道坪幼儿园安全防护检查制度下一篇:新课标要求老师要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