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教案

2024-08-11

我是谁 教案(精选12篇)

我是谁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什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必要性),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我在别人心目中是个什么样子,教给学生认识自我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的整体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看到这个课题,许多同学不禁要问“我是谁?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怎么回不知道我是谁呢?”但是,你知道自己的性格特点吗?,你喜欢自己的个性吗?你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优点、特长吗?你会客观、真实、全面地评价自己吗?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是镌刻在古希腊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正确认识自己。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板书:第8课:我是谁

自我认识,是每个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初中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形成,并且逐步完善的重要时期;是不断的探索自我、重新建构自我的关键时期。爱莫生认为有两句格言是永恒和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意义的。一是研究大自然;另一则是认识您自己。比较起来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容易得多,单以面貌来说,人并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的面貌,即使是一个最喜欢照镜子的人,他也只可以说是比较熟悉自己的面貌的影子,因为在镜中反映出来的不是立体的真像,因为在真情流露的时候,很少人会立刻跑去照镜子。所以说:

只有认识你自己——你才能够对症下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只有认识你自己——你才能够更准确地发现自己的最佳才能区,最迅捷地找到通往成功之路的方向。

板书:

一、认识自我很重要 活动:猜猜“我是谁”

请各位同学拿出一张纸,在这张纸上,我们写一份寻人启事。请注意:这份寻人启事和一般的寻人启事不一样。我们写的寻人启事中要找的人是你自己,你必须在寻人启事中详细、清楚的描述自己,让别的同学一下就能知道要找的就是你。等大家都写好了就收上来,老师读你们写的寻人启事,同学们来猜要找的人是谁?好,给你们3到4分钟时间,大家快点写。(按小组将寻人启事收上来,老师抽几份来读,让同学们猜)

师问:为什么有的寻人启事大家一听就能猜出来要找的人是谁,有的大家却不太容易猜出来呢?

分析原因(1)写的同学没有清楚详细的介绍自己,他对自己的认识了解不够。(2)我们其他同学对这位同学不太了解熟悉。

(3)写的同学对自己的认识和我们对他的认识不太一样。

刚才我们写的寻人启事的内容,实质上就是同学们通过自我观察得出的对自己的认识。大文豪苏轼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确,认识自己有时候的确比较难,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理解古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就。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德经》

知人者智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里讲的就是知人要知心,要知道别人心里想什么,心心相通智知人。

自知者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知道自己的人是个明白人。很多人把自己看得又高又大,老子天下第一,实际就是不知道自己。是个糊涂人。

胜人者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胜过别人的人只是有力的人,工作、学习、运动胜过别人,只能说明你能力很强,并不说明你做得对,如果坏人引诱你去做坏事,你能力越强,害的人就越多;

自胜者强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战胜自己才是强有力的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原谅迁就,必须要下决心去克服它,改正它,这才是强有力的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仅凭自己的感知,很难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只有借助别人的眼光看看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与自己相对照,才能逐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你认为一个人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有什么好处? 学生畅谈认识自我的好处。(学生回答)只有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弱势,才能比较理智的选择自己的人生,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与不行,就很难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所以,认识自我很重要,正确地认识自我,有利于正确的人生定位,正确地认识自我能够保证一个人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全面地认识自我呢?

板书:认识自我力求准确、全面 看图说话:p41页《山羊与长颈鹿》,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为题,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然,我们不必为此沮丧,也不必为此沾沾自喜。同学们可以看看下面两个故事,体会一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优缺点。讲故事

《孔雀和朱娜》:孔雀向天后诉苦,说夜莺以她的歌取悦每个人的耳朵,而她的声音非常难听,别人都笑话她。朱娜安慰她,说她有美丽的羽毛是别的鸟儿所不能比的,但孔雀还是很伤心,最后在悲观绝望中死去。

《橄榄树和无花果》:橄榄树笑无花果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换叶,一阵大雪下下来,无花果因为落尽了叶子,雪就无法落在它身上。而橄榄树满树都是叶,雪就落到它的枝桠上,压断了它的枝桠,夺去了它的美丽和生命。

老师总结: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因此,我们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同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讲故事:《小拳击手的故事》——一个自我认识的成功者

要正确、全面客观地看待人的优势与劣势,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认识自己的特点,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往往劣势也会变成优势。看书:p42页 写一写

我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原因-----------------------------目前我的不足--我的努力方向--回忆昨天的我--分析今天的我--展望明天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

课前老师让大家做了一个调查,大家看看“父母亲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和你对自己的认识,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分小组讨论,我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和途径来认识自己)目标检测

学生活动:优缺点大轰炸。填写表格。

先分组活动,各组由一名同学负责,每位同学先将前面填过的优点缺点表格展示给大家,其他同学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每位同学对比自己眼中的“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有何不同。然后各组将结果在全班内交流,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通过此活动,让学生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1)自我观察。①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如:外貌、风度、健康情况等。②自我形象。如:你在班级、年级、学校的位置、作用,你在公共场合的表 现和适应能力。

③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性格、爱好、特长、道德水平、智力、能力等等。提问:我们观察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观察自己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了解自己,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确定自己前进和目标,使自己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

所以,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后,就要不怕困难,坚定不移地去做,千万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因为遇到困难和挫折而灰心丧气,甚至半途而废。

认识自己除了自我观察外,另外的方法就是通过别人了解自己。大家谈谈;怎样通过别人了解自己?

(2)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认识自己。(3)从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中认识自己。

在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时,最好是主动一些,态度要虚心和诚恳。阅读p44页,资源链接

教师总结:每位同学记录活动结果,全面认识自己。并以此为参考,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不断更新和完善自我。请记住,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拥有自信、自主、自爱,你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出现应有的风采。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

如果你不能做一棵青松屹力山巅;就去做峡谷中的一从灌木——但要做最好的摇曳在溪边; 如果你不能做参天大树,就做一棵矮树乐而无怨。如果你不能做一棵矮树,就去做一棵小草,把大道装点得更加美丽;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大马斯吉鱼,那你就做一条小鲈鱼也好——但要做最快活的小鲈鱼在湖中游戏!

如果我们不能做船长,那就做水手,在这里我们都有广阔的天地。要做的事有巨有细,而我们必须急事优先。如果你不能做大道,那你做小路;

如果你不能做太阳,那就做小星,大小并非是决定成败的理由——做什么就要出类拔萃、精益求精。——道格拉斯·马尔洛赫

诗朗诵《我就是我》

我是谁 教案 篇2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又要到哪里去?在对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阅读中,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随着阅读环境的越来越清净,这几个问题也越来越清晰地跳跃在文本中,答案也自在其中。

我是谁?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首先,作者好像是经受了一场长久的禁闭似的,一吐久积于胸中的闷气,并发出了明确的宣告:“归去来兮!”这是在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质疑中得出的清醒回答。那么,此时诗人在哪里呢?是呀,你是谁,你在哪里?这是诗人对自己刚刚经历过的尘网世界的沉痛反思,是沉痛反思后喷发出的火山般的决绝的呐喊,是下定决心后要挣脱那个污浊世界时的大声宣告!

那么我又要到哪里去呢?

“田园将芜胡不归?”强烈的反问里,包藏了多少自责和愧疚啊!“田园”是自己明确的去处,可是那里“将芜”,需要清除杂草。细想,这田园仅仅是自然的田园吗?不,这也是自己的心之田园。在多年的尘世生活中,诗人的心头蒙蔽了多少尘垢啊,现在正是为自己的心灵去蔽的时候了。因为自己“质性自然”,在“矫厉”自己中所得到的,是那么有违自己的秉性啊。“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为了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没有什么好惆怅悲伤的,但是本心为形体所役使却是诗人不能忍受的,这是本性使然。为自己去蔽,关键是要为心灵去蔽。一个人心对了,他的世界就对了。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是啊,帕斯卡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在这一“悟”,一“知”,一“觉”里,作者完成了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和觉醒,悔悟和庆幸之情溢于言表。作者在反思后,觉察到了当下自己的反思是正确的。

以上便是诗人对自己的人生追问和抉择。在回答了“我是谁”和“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之后,他便要急切地踏上新生活的征程了。

你要到哪里去?适彼乐土!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这完全是对回乡路上的美好惬意和要急切回到温暖的家的想象。轻扬的小舟载着自己漂游于水上,诗人已经脱离了那令他不能忍受的世界,他面向着另一个世界,有情的风儿轻拂着衣袂,也带走了眉头心上的郁闷不快,悬石落地,心灵为之轻松。这里诗人之所以要取道水路,我想,是要经过空间的大转换,离开陆路世界,方会借小舟轻风在诗情画意里完成人生的转身,卸去身上久负的铠甲,转得更加自然而彻底,这样一种新生活的开始方有味道。一旦转过身来,便不要犹豫了,要急切地奔向自己的田园了,在那一“问”一“恨”中,急切的探寻和盼望,便呼之欲出,形神兼备了。

接下来,诗人要在未来的乐土里,开始为自己精心地营建乐园了。

一是家室的乐园。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诗人看到的虽然是横木为门的简陋房屋,但它远胜过金碧辉煌的巍峨衙门。作者一看到家门便一边高兴一边奔跑,久别的游子终于回到了家的怀抱,诗人的赤子之心又被召唤回来了。“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孩子们天真无邪,犹如如初梦醒的自己,毫不掩饰自己的欢乐,既欢迎又候门,主仆同心,何其乐人心怀啊!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以“三径”言居处之幽僻,“就荒”含恨不早归的感叹;“松菊”喻坚贞秀美的品格,“犹存”是说坚芳之节仍在,有庆幸之意。“携幼入室,有酒盈樽。”进入家室了,有稚子相伴,便有赤子之情;有盈樽之酒,便是生活的知足。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在这里,不必拘束,引酒自酌,想喝就喝,喝多少即性随兴;只要睁开眼,看到的便是庭院里的佳木扶疏,赏心而悦目。闲暇之余,倚着窗儿,放飞情思,再不用束带起身,委屈自己了;居室虽小,有什么要紧呢?此心安居处是吾乡啊!那么到庭院之中怎么样呢?

二是庭院的乐园。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庭院之中的生活照样诗意斑斓:院门再不需要为迎来送往而常开,庭院安静,每天散步于园中,趣味良多。有时,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常常抬起头来向远处望望风景。每每看到云卷云舒,自由出入山峦;看到鸟儿飞倦了,投林去休憩时,自己也浮想联翩。那“无心”出岫之云,不正和自己无心做官一样吗?官场上倦怠的自己,正如倦飞投林的鸟儿,所以回归田园,是理想的归宿。这样想来,精神上便更加知足而自得其乐了,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明智啊!已而日影西斜,太阳落山,诗人扶着孤松送走了又一个落日,心中的志向依然如松树般坚定不移。是啊,谁不想让自己闲庭信步的空间里开满自由精神的花朵?谁不想在脚下踩出合乎心性的生活节奏?

三是交往的乐园。

想到要回归田园,诗人再一次发出了大声的宣告:“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如果说前面“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面向外来的宣告,那么,这是诗人要与以往仕途生活彻底断绝的再一次呐喊与疾呼,以坚定自己的志向与抉择,是在寂寞的心园里给自己吃一颗定心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诗人再次反思到自己的本性并不适合于这样污浊的官场,在反问中再次确认自己的抉择。如果没有了仰人鼻息,看不到颐指气使,会有一个怎样的交往世界呢?“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与亲朋说说知心话儿;独处时,弹弹琴、看看书,完全没有尘俗的功名沾染,纯粹乐以忘忧,不必再因束带而屈己,违心而逆志了。

四是田园的乐园。

诗人一开始便宣告要归耕田园,适彼乐土。那将是怎样的天地呢?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春来田野,在农民的提醒下将要春耕了。诗人似乎没有十分用心于久已向往的田园,令人有点纳闷。诗人只是想挣脱那个屈心违志的官场世界,而对未来的田园生活淡化描写,这是要描绘一个诗话的农耕生活,对抗那个沉闷的尘网仕途。你瞧,“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在农事间隙,寻胜探幽,登山临水,乘兴出游,乐亦无穷。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看到自然万物是那样生机勃勃,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流淌,万物繁荣滋长,进入不惑之年的自己方才觉察到生命的自由与美好,可惜人生的大好时光也已白白流失了,怎么办呢?就在“感吾生之行休”的哀叹中沉沦吗?此情此景,这一声幽叹,不仅是久积于心、郁闷难展的苦痛隐忧之情的自然流露,更带来了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再次追问:

我要追求什么呢?我将要到哪里去了?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诗人断然打断了自己的幽叹:算了吧,不要叹息了!身体寄托在这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日呢?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的摆布呢?为什么要如此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我们听到了诗人胸腔中翻腾着的生命激流的涌动。诗人面对人生生命单行旅程的宿命,再次拷问自己:自己究竟要追求什么呢?“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他既不愿如追名逐利者般奔走求荣,也不想服药求仙,超越天命;那么,怎么去做呢?“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要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拄着拐杖除草培苗,躬亲农桑。有时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有时在清澈的水边,吟咏赋诗。这是怎样的人生情怀啊!面对当下,这是生命无畏、向死而生的豁达!最后“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在这里,完全看不到什么消极的人生态度,与前面连成一片,气贯中脉,完全是积极乐观的豪迈人生啊!

我是谁?我们是谁? 篇3

中国地理版图内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国家宪法也认定,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果你要顺利完成与所有人的交流,你就必须使用一种公共语言。所以,我更愿意这样介绍自己,说我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中文这个称谓,我想是意味着,这是多民族国家的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国家语言。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把这种情形描述为一种单向的归化——“汉化”。一种民族主义将此当成文化的胜利。另一种民族主义自然将此当成一种文化的失败。

而真正的语言现实是,当一种语言成为国家语言,有许多其他语言族群的人们加入进来使用这种语言,并用这种语言进行种种不同功能的书写时,其他族群的感知与思维方式,和捕捉了这些感知,呈现了这些思维的方式的表达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这种非母语的语言。于是这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讲是英语,在中国就是中文——因为这些异文化元素的加入,而悄然发生着改变。被丰富,被注入更多的意义。于是,一种语言就从一个单一族属的语言变成了多族群多文化共同构建的国家语言。甚至有可能像英语一样,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其实,对中文来说,这种建构是一直在进行的。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书面上讲,是佛经的大量翻译带来的这种语言的极大变化。这不只是一些新的词汇与句法的出现,更重要地随着这些新词与句法的进入,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价值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儒释道三教合一,那么,佛教这种异文化的加入,首先是通过新的语言建构来实现的——语言建构在先,精神变化在后。不是中国人都成了佛教徒,但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空间中,都有了佛教的精神气质。

这种多文化建构与丰富国家語言的事实也广泛发生在民间。今天,无论身处中国任何一个多文化多族群共生共存的边疆地带,那里口头语言交流中也正在发生很多新鲜的事实。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表达,不同的词汇。我经常在边疆地带游走,其中最吸引我的因素之一,正是这样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机勃勃的语言现实:口音混浊的,词汇杂糅的语言现实。那其实是一种语言的新的生长。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依凭一些落后于时代的意识形态工具,评判与描述充满生机的语言现实,除了使我们自身陷于言说的苍白与尴尬外,并无益也无碍于语言本身的丰富与成长。

我常问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在身份证上,我的族别一栏标注是藏族。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身份证上并不需要标注你是哪个民族,在中国这却是必需的。我生长在一直就是藏族聚居地的地方,从我写作开始到今天,除了在一份叫作《科幻世界》杂志做总编的十年间,写过一些与族属无关的普及科学常识的文字,我写作诗歌,小说,电影,都取材于藏族的历史或现实生活。所以,我就更该是一个藏族作家了。这种身份,也曾给我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但现在,这种情形有所变化。

背景自然是民族主义的高涨。更准确地说,这些年来,与国家主义相混同的民族主义在中国高涨, 同时也刺激了国内包括藏族在内的地方民族主义的高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身份成了一个问题,成了很多人的质疑对象。是的,我是一个混血儿。我身上有一半的藏族血统。也就是说,我的身体内还有别的。血缘如此驳杂,但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份识别系统中,却只能选择一个族别。尽管这个选择是完全自由的,但选择了这一种,就意味着放弃甚至是否认了另外的血缘。而我所选择的这个民族中,有些血统纯粹的人,和我并不知道他们血统是否纯粹的人就出来发动攻击。他们大致的意思是,作为这个民族的作家,首先应该有纯粹的血统,其次,在用这个民族的母语进行写作。否则,就意味背叛。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流沟通,也有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创造新的文学。那些在非母语领域中的写作而获得成就者,已在文学领域中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创造出一种瑰丽而崭新的文学景观。可是在我所在的文化语境中,属于哪个民族,以及用什么语言写作,竟然越来越成为一个写作者巨大的困扰,不能不说是一个病态而奇怪的文化景观。也正因为此,且不说我写作的作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就是这种写作本身,也具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这就是对于保守的种族主义与狭隘文化观的一种坚决的对抗。

今天中国的文化现实,如此丰富与复杂,但很多时候,中国的知识群体,有意无意间,还在基于简单的民族主义立场来面对这种现实,还常常基于对后殖民理论的片面理解与借用,机械地理解与言说诸如“身份”之类的问题,而少有人去追问这种理论的现实根由与意识形态背景,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现实复杂而丰富,却很少可以依凭的思想资源,所以,我们一边前行,一边得不断向自己提问,我是谁?我们是谁?

其实,也就是在向所有提问者回答,我是谁,我们是谁。

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文学工作,已然超越了文学本身,而具有了更重要更广泛的意义之所在。

我是谁(教案) 篇4

《我是谁》是《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角色与责任”,《我是谁》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它让学生体验不同场合下的角色变化,观察、思考不同角色应有的不同社会表现和应承担的不同责任,为后面了解自己应对家庭、集体、社会承担不同的责任做铺垫。

1、课本第58页的“不同角色”,从学生自己为例,在学校“我”是学生,在商场,在家,在公共汽车上“我”又分别是谁?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在不同的场合自己的身份是不一样的意识。接着(第59页)说说身边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又是谁。

2、第60页“该怎样做”,教材呈现三个场景----怎样做好小游客、怎样做好小顾客、怎样做好小观众,分组议一议,然后根据议论的结果进行表演,把一个话题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

3、第61页“小记者在行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看看,顾客,售货员……是怎么做的,他们当好自己的角色了吗?并以“我的调查报告”作以呈现。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体现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强调回归生活,突出经验。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生活体验,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根据场合的不同,很好的进行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的,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角色表演中体验和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同的角色。2.过程与方法:认识到不同角色对自己所提出的不同要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角色的愿望。

【教学重点】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如何当好自己的角色。【教学方法】

1、以问题的形式切入,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的空间。

2、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去进行角色转换。【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请看我,在这个课堂上我是谁?并板书:我是谁?(生:安老师)你们是谁?(生:学生)

2、师:对,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每天给同学们上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我很高兴。那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几张照片,看看照片中的我又是谁?(课件)(1)我带女儿和妈妈一起去看望我的外婆,我是谁?(生:女儿、妈妈、外孙女)

那么四个人里有几个妈妈、几个女儿和几个外婆?(生:三个妈妈,三个女儿、两个外婆)师:是的,我既是妈妈的女儿,是女儿的妈妈,也是外婆的外孙女。你们看,当我面对不同的对象时,我的角色也不同。

(2)前年我去月坨岛旅游,我是谁?(生:游客)

(3)在今年的文艺汇演上我和李悦同学正在演唱评剧,我又是谁?(生:演员)

二、寻找自己的角色

1、在学校

师:大家的眼力可真棒,说的真好。你们看,我在不同的场合下,面对不同的对象时,角色也在不断地变换着。现在的我在学校是一名老师,在学校你们是学生,板书:学校,那么作为学生,我们还有很多小角色,如班长、旗手等,你还担当了哪些小角色呢?

学生思考交流。

2、在家里

师:在学校你们有这么多的角色,那么回到家,你又是谁?板书:家里

学生思考交流。

3、在社会上

师:那么当你们走出校园,走出家庭,你们在社会上有可能是谁?板书:社会

学生思考交流。

三、谈论周围人的角色

师过渡:同学们刚才都谈到了自己在学校、家里、社会这些不同的场合下有着不同的角色,那么我们周围的人每天在社会中都扮演着哪些不同的角色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小结:同学说的非常棒,在不同的场所,人们的角色也是不一样的。随着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角色也在变换着。

四、讨论如何当好自己的角色。

1、在学校

师过渡: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我是老师,我就要当好老师这个角色,热爱工作,以身作则,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关心学生,耐心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你们是学生,就要当好学生这一角色。那你们怎样当好一名学生呢,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同学们的发言是多么精彩啊,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在学校成为一名尊师守纪、热爱学习、团结互助、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好学生。板书:好学生

2、在家里

师过渡:你们在学校要努力当好学生这个角色,那么你们在家中又如何去做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发言我相信你们在家里一定是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板书:好孩子

3、在社会

师:刚才同学们也说到在社会上不同的场合你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如:小游客、小乘客、小顾客、小观众等,那么你们要怎么当好这些角色呢?

小组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你们在社会上也要做一个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板书:好少年

四、角色体验,活动中提升

师: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四人一组演一演家里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少年,好吗?我设计了6个场景(课件):妈妈生病在家、公共汽车上、超市里、运动场上、在风景区游玩、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分别放在6个信封中,各组长抽取一个信封,根据信封中的场景和角色,你们自己设计一段情景剧,表演出来,看一看你们是否当好了生活中不同的角色,好吗?

(场景一:妈妈生病在家 场景二:公共汽车上 场景三:超市里 场景四:运动场上 场景五:在风景区游玩 场景六: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组长领取信封,然后讨论表演。

在家里、在公共汽车上、在超市的情景是学生们经常遇到,重点请表演这三个情景的小组演一演。

师:在表演前请组长介绍一下你们演的是哪个场景,请演员们自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角色。

在班上展示表演。

师:谁来评论一下:在家中,他们当好一个好儿子、好女儿了吗?/在公共汽车上,他们当好一名小乘客了吗?/在超市买东西,他们当好一名小顾客了吗?/……

五、总结延伸

1、师:刚才你们的表演真精彩啊,观众听得也很认真,评委做的点评也很清楚,可见今天这节课你们的收获很多,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总结发言。

师总结:你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看到了在这节课上大家做到了专心听讲、积极发言,你们当好了学生的角色。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我是谁”这个话题,知道了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角色,我相信大家都能在学校里做一名合格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请同学们课下把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写在小本本上,然后与老师、家人和朋友分享一下。

2、作业: 师:

心理教案_我是谁 篇5

【辅导目的】使学生清醒地自我认知;让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自我认知与他人认知的共存共促进作用。

【辅导方式】 评论故事、讨论、游戏、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

一、认识自己——“我是谁” 活动一:镜中的我

我们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都会在镜子里看到自己,那么,镜子里的那个人到底是谁?你又是谁呢?(找几个学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小结:同学们在镜中看到的是自己的外在形象,那么怎么能全面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呢,让我们来学习正确认识自己。

活动二:给自己画像

你究竟是怎样的你呢?给自己画一画像。

要求:能突出自己的特点。在画像旁写上我的姓名、血型、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理想等,越详细越好。(播放轻音乐)

分享:小组交流自画像,每个组员都要给“我”写些意见或建议,要求态度一定要真诚,每个组员都要轮到,不能有遗漏。

这个活动带给你哪些感悟?认识自己我右以有哪些途径?(自我反省如自我对话,写日记。以他人为镜,如与他人作比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

二、寻找自己

同学都讲了他认为的自己,那他讲的是否正确?正确认知自己有什么好处呢?

(一)听故事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会飞的兔子

有一只兔子看见鸟儿在空中在自由地飞翔,羡慕不已,它幻想自己也能展翅高飞。

有一天,兔子来到一座山崖边,它想:“要是我能直接飞到对面的山崖就好了。”就在兔子想入非非的时候,突然一阵龙卷风从它背后袭来。兔子被龙卷风卷起,正好卷到对面的山崖上。

这一幕被一只山羊看到了,惊讶地说:“这真是一只神奇的兔子,竟然还会飞!”山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森林里的朋友们。从此,兔子骄傲极了,逢“人”就夸自己的飞行技术如何高超。

一次,兔子对大伙儿说:“我要对你们再次展现我的飞行技术,让你们大开眼界。”于是,动物们纷纷随兔子来到山崖边观看它飞行的过程。只见兔子使劲一跃,还没跳出几米,就掉下山崖摔死了……

思考:(1)兔子为什么会摔死呢?

(2)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认为长得高好,羊认为长得矮好,于是它们进行一场比试。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周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叶子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叶子,而羊却怎么也吃不到。

于是,骆驼说长得高好。羊不肯认输,他们俩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一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可骆驼地怎么也钻不进去。于是,羊说长得矮好。骆驼也不肯认输。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们俩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思考:

(1)骆驼和羊争论的内容是什么?

(2)骆驼和羊都认为它们自己说的对的原因?

(3)骆驼和羊对自己分别有怎样的认知?

(4)老牛说的话对骆驼和羊有什么启发?

3、从学生发言中总结出认识自我的另一个方法: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

(二)活动我是谁?(写下属于我自己的个性特征)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把刚才的纸翻过来,开始我们的游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特点,写出二十个我是————————。(要求写出现在我的特点十个和未来的我特点十个。

(可以从三个方面生理上的自我,心理上的自我,社会上的自我)

教师小结: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要么自负、自傲、目中无人,成绩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都是别人的错;要么自卑、自责、害怕见人,一切过失都

是自己的无能所致,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可以知道,认识自我的方法有:通过自我反省和检查认识自己。通过别人的态度和评价来了解自己。另外,认识自己还有一种方法: 通过各种测验来了解自己。附录:

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你的得分。

1、你更喜欢吃那种水果?

A、草莓2分 B、苹果3分 C、西瓜 5分 D、菠萝10分 E、橘子 15分

2、你平时休闲经常去的地方

A、郊外2分 B、电影院 3分 C、公园5分 D、商场10分 E、酒吧15分 F、练歌房20分

3、你认为容易吸引你的人是?

A、有才气的人2分 B、依赖你的人3分 C、优雅的人5分 D、善良的人10分 E、性情豪放的人15分

4、如果你可以成为一种动物,你希望自己是哪种?

A、猫2分 B、马 3分 C、大象 5分 D、猴子 10分 E、狗15分 F、狮子 20分

5、天气很热,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方式解暑? A、游泳 5分 B、喝冷饮 10分 C、开空调 15分

6、如果必须与一个你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在一起生活,你能容忍哪一个? A、蛇2分 B、猪 5分 C、老鼠 10分 D、苍蝇15分

7、你喜欢看哪类电影、电视剧?

A、悬疑推理类2分 B、童话神话类 3分C、自然科学类 5分 D、伦理道德类10分 E、战争枪战类 15分

8、以下哪个是你身边必带的物品?

A、打火机 2分 B、口红 2分 C、记事本 3分 D、纸巾 5分 E、手机 10分

9、你出行时喜欢坐什么交通工具?

A、火车 2分 B、自行车 3分 C、汽车 5分 D、飞机 10分 E、步行 15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2分 B、黑 3分 C、蓝 5分 D、白 8分 E、黄 12分 F、红 15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珈2分 B、自行车 3分 C、乒乓球 5分 D、拳击 8分 E、足球 10 F、蹦极 15分

12、如果你拥有一座别墅,你认为它应当建立在哪里?

A、湖边 2分 B、草原3分 C、海边 5分 D、森林 10分 E、城中区15分

13、你更喜欢以下哪种天气现象?

A、雪 2分 B、风 3分 C、雨 5分 D、雾 10分 E、雷电 15分

14、你希望自己的窗口在一座30层大楼的第几层?

A、七层2分 B、一层 3分 C、二十三层5分 D、十八层 10分 E、三十层 15分

15、你认为自己更喜欢在以下哪一个城市中生活?

A、丽江 1分 B、拉萨 3分 C、昆明 5分 D、西安 8分 E、杭州 10分 F、北京 15分 下面是答案:

180分以上:意志力强,头脑冷静,有较强的领导欲,事业心强,不达目的

不罢休。

外表和善,内心自傲,对有利于自己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有时显得性格急噪,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不利于自己时顽强抗争,不轻易认输。思维理性,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很现实,对金钱的欲望一般。

140分至179分:聪明,性格活泼,人缘好,善于交朋友,心机较深。事业心强,渴望成功。思维较理性,崇尚爱情,但当爱情与婚姻发生冲突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婚姻。金钱欲望强烈。

100分至139分:爱幻想,思维较感性,以是否与自己投缘为标准来选择朋友。性格显得较孤傲,有时较急噪,有时优柔寡断。事业心较强,喜欢有创造性的工作,不喜欢按常规办事。性格倔强,言语犀利,不善于妥协。崇尚浪漫的爱情,但想法往往不切合实际。金钱欲望一般。

《猜猜我是谁》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感受问答式儿歌的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儿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课件、手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位朋友,请小朋友看看,认识它们吗?

2、配班教师带兔子手偶敲门“铛、铛、铛”,问:谁呀?配班教师回答:猜猜我是谁?我是小兔子。是小兔子。小兔子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告诉我。(幼儿自由发言)请把你的长耳朵伸进来,请兔子来我们班做客。

3、出示课件,幼儿观察兔子特征,并学着用一句话说出兔子的特征。

如:我是小兔子,我有长耳朵。

4、依次出示小鸭、大象、小花猫的手偶与课件,引导幼儿根据它们各自的特征说话。

二、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自问自答的儿歌语言特色。

1、倾听儿歌《猜猜我是谁》

教师朗朗上口的朗诵儿歌。

2、交流讨论、表现、表演阶段。

集体跟教师朗诵交流讨论:儿歌里讲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出示课件)除了儿歌中说的动物们的特征,还能怎么说。

3、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出示尝试题,引导幼儿仿编儿歌。

小朋友们,除了这四种动物,我还为大家请来了别的朋友。看,猜猜我是谁?我是(大公鸡、长颈鹿、小鸡),我有什么?引导幼儿完整的模仿儿歌句式,编出新的儿歌。

四、渗透德育,结束活动。

1、小结:今天我们很高兴和这么多的动物一起活动,真高兴。我们不仅认识它们,还把它们的特征编成了好听的儿歌,小朋友们表现的都很棒,一起为自己鼓掌。

2、所有的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和保护它们,从小要做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附儿歌:

仿编儿歌:猜猜我是谁

我是大象,我有长长的儿歌;

;我是小鸭,我有扁扁的嘴巴;

我是兔子,我有长长的耳朵;

我是小猫,我有长长的胡须;

我是小鸡,我有尖尖的嘴巴;

我是长颈鹿,我有长长的脖子;

我是大公鸡,我有红红的鸡冠。

反思:

我是谁 教案 篇7

“为了谁”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 第一, 要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路线、政策放在首要地位, 把广大师生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引导广大教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工作, 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贡献力量。第二, 要始终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之四大任务做宣传、造舆论、树典型、鼓干劲,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鼓舞广大师生士气, 凝聚全校干群力量, 万众一心上水平、一心一意谋发展, 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第三, 要紧紧围绕学校、学者、学术、学生、学风等, 反映广大师生愿望, 倾听广大师生利益诉求, 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依靠谁”是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动力源泉和生命力所在。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之树只有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之中才会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只有紧紧依靠他们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拥护, 才会具有更大的意义和价值。第一, 广大师生是高校舆论工作的主体, 既要充分尊重广大师生意见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舆论工作者要深入广大师生之中倾听意见、探索方法、搜索素材、发现典型, 贴近生活、贴近师生, 用师生听得懂的声音、看得见的身影、学得到的榜样去教育师生、感染师生, 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讲述师生故事、激发师生热情。第二, 坚持由群众评判, 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 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 都要注重群众评价, 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只有得到师生的认可才能提高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

“我是谁?” 篇8

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小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客观化时期,尤其在五、六年级,是小学生自我意识的第二个上升期,这时他们能否正确认识与悦纳自我,直接影响着健康个性与健康心理的养成。因此,通过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高年级小学生逐渐掌握内化的行为准则,以此来监督、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对自己的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向对自己的内部品质的更深入评价,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情绪情感的积极体验,形成健康的心理。让每一个学生明白:提高自我认识,能帮助我们认清人生方向,做到扬长避短;能明确生活目标,做到扬长补短。

活动重点

1.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活动难点

让学生知道从别人的反馈中调整自己的言行,使自知的“我”与他人所知的“我”尽可能地一致。

活动时间

40分钟

年级

小学六年级

内容与步骤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入题,引起学生对“认识自我”的关注与兴趣。

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

2.让学生思考2-3分钟,并主动讲述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3-5人)。

3.老师小结:刚才几位同学都讲了他认为的自己,那他讲的是否完全正确?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由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那块石碑上的话引入,一下让学生关注到认识自我的话题,继而初步评价自己。)

二、听议故事

1.师:下面,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放录音)

故事《骆驼和羊的故事》(略)

2.出示幻灯,让学生思考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骆驼和羊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3.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4.从学生的发言中总结出认识自我的一个方法: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板书)

5.继续讨论

师:下面大家再来思考讨论这些问题:

从老牛的评价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由发言。

6.教师从学生发言中总结出认识自我的另一个方法:通过别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板书)

(从《骆驼和羊》这个熟知的故事中,得出认识自我的两个基本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三、填句游戏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填充句子的游戏,看看你对自己的认识与别人对你的认识是不是一样的。

1.出示“形容词检核表”和小黑板例句: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

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表。

2.教师:请同学们从形容词检核表中找出形容自己的词语,模仿例句格式,分别写出5句话。(强调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

3.游戏:

①将纸收齐后放入一小纸箱中,师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中句子。问:请你猜猜这张纸描写的是谁?为什么?

②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抽纸提问。

4.讨论:

(1)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一致,说明你了解了“我是谁”以及你的外在行为表现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够猜出来是你。

(2)某某同学对自己的了解与大家对他的了解不一致,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说明了你还没有真正了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为没有表现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没有猜出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通过填句游戏,进一步训练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否一致,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度。)

四、角色扮演

1.师:下面我们再进行一个游戏,名字叫“请你猜猜我是谁”。老师先来表演。请你们看我的言行举止,猜猜我表演的是谁。

2.请同学上台来模仿班里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并请全班同学猜一猜,他模仿的是谁。(3-5人表演)

3.请被模仿的同学谈谈感受,并相机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所总结的方法正确认识自己。

(这个游戏最好事先安排好,尽量不要在台上展示他人缺陷或缺点,以免学生不能接受。他人的表演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五、进一步认识自我

1.师: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要么自负、自傲、目中无人,认为成绩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都是别人的错;要么自卑、自责、害怕见人,认为一切过失都是自己的无能所致。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认识自我的方法有:(1)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了解自己。(3)通过各种测验来了解自己。(板书)

2.让每个同学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各3条,并请同桌(或同班)同学写出对他的评价和看法。通过对照,检查自我认识和他人认识是否一致,以作适当调整。

行为准则:扬长避短、扬长补短

3.自我测评。找一些性格、情绪、兴趣等方面的小测验让学生自测,帮助学生较客观地认识自己。

(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总是有差距的。正确认识自我,能缩短这种差距。)

六、名言启示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人像镜子一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了自己。 ——马克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李世民

不知道自身的无知,便是双倍的无知。

——柏拉图

(名言凝聚着智慧,名言的力量是无穷的。记住这些名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及时反思,重新审视自己。)

课终小结:同学们,让我们时刻问问自己:“我是谁?”只有在这种追问之中,我们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在这种追问之中,我们才能认清人生方向,做到扬长避短;只有在这种追问之中,我们才能明确生活目标,做到扬长补短;只有在这种追问之中,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才能成为理想中的我!

(作者单位: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

语言教案:猜猜我是谁 篇9

1、激发探索动物尾巴的奥秘的欲望。

2、初步了解动物的尾巴及其功能。

3、在老师的提示下,能根据尾巴图片猜出动物。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和相应的部位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和幼儿玩“摸一摸”的游戏,摸一摸身体各个部位。

——师:小朋友,请你摸摸你的尾巴?咦,原来我们没有尾巴,那谁有尾巴?

——鼓励幼儿说说有尾巴的动物。

二、开拓视野。

1、师: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动物,它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的眼睛作用很大,有的尾巴作用很大,有的肢体非常特别,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不同动物的尾巴。

2、看尾巴猜动物。

——教师出示电子大书《猜猜我是谁》的第一部分,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这些尾巴的特征。

——教师展示亲子搜集的其他动物尾巴的照片,让幼儿猜一猜它们是谁。

3、了解动物的尾巴。

——教师出示电子大书《猜猜我是谁》的第二部分和幼儿收集的动物照片,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和功能。

——马尾巴的毛很长很顺,在马跑起来的时候可以维持平衡,使马跑得更快更稳,还可以摇来摇去赶蚊子,用处非常大呢。

——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又壮,睡觉的时候可以支撑身体,还可以帮助袋鼠跳得更远。

——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睡觉的时候可以当作被子盖在身上。

——兔子的尾巴短短小小的,可是在危急的时候能帮助兔子逃命呢。

——猴子的尾巴像手一样灵活,可以在树林中跑来跑去,有时候还可以用尾巴摘果子吃。

三、开心游戏。

连连看游戏:教师把准备好的图片和动物局部图片放在黑板上,请幼儿按照要求找出部分和整体,依次游戏到结束。

活动应变

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也可以将连连看游戏放在了解动物尾巴之前。

活动延伸

1、教师组织幼儿找一找同伴的特点(学会发现同伴身上一些比较特别的地方,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玩揪尾巴的体育游戏:将毛巾一端塞进裤子里,让其他幼儿追赶,并揪其尾巴。或者两个幼儿之间相互“揪尾巴”。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动物尾巴和动物图片,让幼儿玩连连看游戏,并说说动物尾巴的特征和作用。

益智区:投放几种常见动物的图片及其相应的部位,鼓励幼儿动手拼一拼。

环境创设

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也可打印幼儿喜欢的动物,让幼儿涂色,在美术角展示。

家园同步

1、请家长带领幼儿找一找“特殊的尾巴”,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

2、带幼儿逛动物园的时候,可以引导幼儿看看说说各种动物尾巴的特征。

随机教育

小动物是很爱护自己的尾巴的,小朋友不能随便摸和揪动物尾巴,防止被动物咬伤。

相关链接

我是谁 教案 篇10

2.学说简单的句子:“喵喵喵/汪汪汪,请你猜猜我是谁?”师问:小狗/小猫/青蛙,怎么叫?幼答:小狗/小猫/青蛙,汪汪汪/喵喵喵/呱呱呱/。

3.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猜测小动物的名字。

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的小动物,一起来听听看,有些谁呢?喵喵喵,谁来了?(小猫、小狗、青蛙、小猪、大公鸡)个别、集体猜测。

二、学说以对话的形式练习学说简单的句子。

师:这些小动物的声音真好听,你们想学它们的叫声吗?老师请一幼儿做示范,如:师问:小狗怎么叫?幼答:小狗汪汪汪。明白了吗?有个别的到集体的。

三、游戏“猜猜我是谁”。

1.猜测小动物的名字。

哇,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现在,老师来和宝宝们做游戏了,想玩吗?游戏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谁?”将猜的人蒙上眼睛,被猜的幼儿学叫动物的叫声。我们宝宝学叫一种小动物的声音,让蒙上眼睛的宝宝猜猜是哪一种小动物。(教师有针对性的请幼儿。)

2.猜测小朋友的名字。

莫忘了“我是谁?” 篇11

其实,“我是谁”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远非这么浅显直白,也并不是说自己是男是女,姓甚名谁,多大岁数,干什么的这几个简单要素,而是要清楚自己的处境、人生的责任或肩负的压力。不然的话,能说知道“我是谁”吗?

一个人弄清了“我是谁”,就能明白自己的奋斗的目标,就能干什么事操什么心尽什么责,才能有美好的前途和未来。譬如,是学生,就要刻苦读书;是老师,就要专心施教;是农民,就要好好种地;是工人,就要爱岗敬业;是科学家,就要努力钻研;是干部,就要当好人民“公仆”……

大量事实证明,明白了“我是谁”,就能头脑清醒谨慎做事,做到时时事事不糊涂,不气馁,不攀比,不失志。生活中,能改变自己命运者,多属明白“我是谁”的人。不说历史故事,也不用借用现代名人,就是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事例。每年跻身名牌高校的那些莘莘学子中,不少是出身贫困的农家弟子。他们并非幸运者,而是从小自知家庭无钱无背景,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踏入高校就读,也就奠定了他们改变人生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农民进城务工,其中不少人已在各个方面取得成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无所有,只有不吝艰辛付出,不惜汗水挥洒,才能赢得社会的承认,才能换来自己期望的明天。

每个人都是变化着的。一旦忘掉了“我是谁”,必然迷失自我,扭曲人生。这种情况,多因其地位、权力、荣誉等方面的变化而头脑发热,从而忘记了“我是谁”了。湖南郴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曾锦春,在利益面前忘记了自己“猫”的身份而沦落为“鼠”,从而走上了不归之途。原交通部深圳海事局党組书记林嘉祥,借一11岁女孩问路之名,强行将其拖进洗手间内猥亵。大庭广众面前,竟大言不惭地亮出自己“我是谁”的身份,结果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兰州城关区旅游局局长张德礼面对因躲闪他疾驶而来的轿车而摔倒的市民夫妇,竟勃然大怒地说“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此人后被免去区职务,并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他们的灵魂已被地位和权力腐蚀,已不知道自己是“人民公仆”了。

事实上,一个有钱有势的长者忘记了“我是谁”,其危害性远不止如此。除了祸伤自身,还会殃及下一代。“我爸是李刚”、“我爸是村长”、“我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等等,不折不扣地折射出了那些忘记了“我是谁”的父辈人的道德欠缺。

我是谁 教案 篇12

在实施主题过程中,首先我们带幼儿到的蔬菜特征进行了记录;第二天又去参观了菜场,鼓励孩子通过询问卖菜的阿姨、奶奶,知道一些他们不认识的蔬菜的名称、食用方法、食用部位、以及蔬菜的价格等等;从而认识了更多的蔬菜宝宝。

在教室里,我们创设了一个给予幼儿自由观察认识蔬菜的环境,如:师幼共同布置的主题墙,墙上张贴小朋友参观菜园地拍摄的照片、记录和一些常见蔬菜的图片等;自然角中也投放一些常见的蔬菜实物、种子发芽的实验,另外还有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蔬菜造型——洋葱娃娃、萝卜小船等。然后在区角中投放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材料,如:蔬菜拓印、蔬菜变变变、奶奶的菜篮子、什么部位能吃?健康宝塔等;还自制了蔬菜玩具投放于蔬菜超市,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与蔬菜进一步接触、认识。与此同时我们还抓住小朋友午餐时机随机教育,如:由老师或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当天吃的蔬菜名称、烹饪方法、营养价值等,提醒小朋友爱吃各种蔬菜。当然,我们更围绕“蔬菜”这一主题源层层展开线索,开展了“蔬菜变变变”、“蔬菜沙拉”、“蔬菜品尝会”、“配菜”、“运菜忙”、“菜地里的歌”、“彩色点心”等主题式教学活动。

通过本主题的实施,小朋友认识了许多蔬菜,了解了蔬菜的不同烹饪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知道了菜农种菜的辛劳,并通过做做吃吃“彩色点心”,进一步了解了蔬菜的广泛用途,发展了幼儿实践操作能力,逐步纠正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幼儿喜欢吃蔬菜,与蔬菜成为好朋友。活动开展以后,小朋友的家长纷纷反映孩子回家后都比以前喜欢吃蔬菜了,还嚷着要自己做冷菜,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也是活动想要达到的目的,家长说:孩子最近的话题总离不开蔬菜,而且问题很多,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积极性,因为他们都喜欢,都有话可说。

上一篇: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国旗下讲话下一篇:学习陶玉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