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2024-10-05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精选6篇)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篇1

心理健康教案《我是谁》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心理健康教案《我是谁》,欢迎阅读。

1.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认识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笔、纸

引入主题:提出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在古希腊神庙的扁额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教材中也记载有这样的。可见古今中外人类在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中不断地探索羊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今天我也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1、你了解你自己吗?你了解他人吗?

学生:较了解自己和他人

学生:不了解自己和他人

教师:现在请三位同学谈谈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客观了说明你有哪些优缺点。如: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是一个做事拖沓的人„„等等。

学生A: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我是一个怕失败的人。

老师:这位被山带谈的是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请同学扩展开来谈自己,包括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人际交往方面等等。

学生B:我是一个热爱体育锻炼的人,我是一个好比好强的人,我是一个知错又难改的人。

学生C: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是个怕羞的人,我是一个上课迟到的人。

老师:好!前面三位同学简单地谈了谈对自我的认识,看来同学们并不完全了解自我和他人。今天我们就提供一个机会给大家:请同学们在纸片一上写上我是谁?

[教师分发小纸片给学生们,学生各自写20条左右]

教师提示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大约花10-15分钟。

教师:现在,请同学之间交换低片拥不拥护看一看,互相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然后,每一组推荐一个或两个代表发言。

学生:

有效引导,逐步升华经。

教师:非常好。这次同学们比较清楚、全面地认识了自己和他人,告别是认识到了自己和长处和短处。我想每一个同学都想成为一个理想完美的人,那么,请在你们写的缺点前面上加上“应该”两字,把你们的缺点转变成优点。例如:“我是一个懒惰的人”改为“我应该是一个勤劳的人。”

[学生们动笔改缺点成优点。]

教师:现在请八位同学谈一谈现在较完美的你:“我应该是一个„„的人”说出自己对今后的期待和对的要求。

[八位学生分别发言谈出自己的心声,每个学生发言都鼓掌鼓励他们敢于正视自己,表扬他们有改正缺点错误的勇气。]

教师:这次,请同学位去掉“应该”三字。现在,你没有那些缺点了,你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人。我们表十位同学上台发言,大声地喊出你对自己今后的期待,同时请下面的老师同学支持,促使你以后的行动。

[十位至二十位学生上台喊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老师同学不断鼓掌鼓励、宽容和支持他们。老师在每位同学发言之后都作出点评。如:我们相信你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你确实是一个勇敢发言的人,今天上台就是明证;同学们和老师给你机会,让你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人„„ ]

(四)总结点评

教师:我们每个同学上了这堂课后,我想每个人都有了一些感受。现在请同学们谈谈上这堂课之后,你有哪些收获或见解。

学生A:我对自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学生B:我有改正错误缺点的信心。

学生C: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认识了别人的长处。

学生D:我更清楚地了解了我的朋友和同学。

学生E:我对别人认识了,就更容易宽容人缺点的错误。

„„„

教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说的非常真实自然,也就说出了我们这堂课的目的,那就是——

1、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认识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

本课是心理健康课,而不是思想政治课。教师通过本堂课更传布清楚地认识了学生,更有利于今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学生通过这堂,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愿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增强了改正错误和缺点,成为一个理想完美的的信心和勇气。

我是谁心理健康教案 篇2

老年痴呆症不仅是一种老年疾病,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是21世纪家庭面临的最严重的灾难之一。据专家估计,全世界已有1500万人处于这种生命状态中。

本刊自本期起,愿身边这些活生生的事例能够提醒和帮助我们认识这个疾病,相互借鉴启发,以期把疾病对正常的家庭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小。

魔鬼是从什么线路上偷袭来的?我们目前尚不清楚,只是看到了它制造的混乱:它使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异常,在时间和空间上迷失,在情感上或冷漠或抑郁或亢奋,直至丧失自我意识……

A

母亲故去了。对静姝来说,真不知道将记忆在哪里定格。她试图搜寻母亲最初精神“出轨”的开始,但似乎模糊又艰难——母亲神神秘秘地写“回忆录”是不是一个开始?还是她近些年总不着家,在她曾经生活过的各个城市和乡村的“游走”?

静姝总爱把到过延安,为人民而写作的父母称为“红色作家”。最近10年,母亲,只要出行回得家来,就嗜好在各种宣纸上草纸上涂抹她称之为回忆录一类的文字。这有别于她以往的“红色作品”,从不拿给人家看,总是被鬼鬼祟祟地藏在自己的书房兼卧室里。一个春天,她称老战友邀请她出去走走,然后把自己房间门用一把大锁锁住并对家人道:“谁也不许进我屋里头看啊……”

这间阳光充裕的房子成了母亲的禁地,连同房内父亲的遗像。秋末暖气试水母亲仍没归巢迹象,静姝只能打开锁走进去。好奇心使她把目光落在了铺展在写字台上的密密匝匝、漂亮的蝇头小楷上!她惊异地发现年近八旬的母亲不便于也无法示人的内心世界:“……我每天都在斗争,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在睡眠状态里空虚无聊,我就是在梦中也常挥动着手臂无法停止斗争……”

归来的母亲似乎发现了女儿对自己内心的窥测,近乎疯狂地把自己屋子里所有笔墨抛向阳台,然后向纸堆里放了一把火。火势不大,浓烟却引得楼下行人呼喊奔走,直到社区人员和片警破门而入,可那个屋门紧锁,阳台已烟气腾腾,四下寻找钥匙时,母亲却像江姐一样大义凛然地敞开自己屋门,黑色幽默般地连说:“请进,请进,辛苦警察同志了……”

“纵火事件”后女儿有种负罪感,母亲却出奇地振奋起来,走路腿脚利索多了,可又添了一个嗜好:倒插门。一日三餐,女儿敲门通知,母亲若无他人地出来进去,后来老人家把准时准点的三餐加两次如厕合并,更加深居简出。终于有一天,那间阳光很好的屋里有了走动声和咳嗽声,随之女儿读到母亲从门缝里递出的纸条:

我要出门去。这次到远些的地方。你们快乐,我就快乐。 妈妈

B

想着母亲终于能携着快乐出游,女儿的心境好多了。哪料先是母亲的战友从外打来电话,然后是一群人陪着她回家了。母亲却红光满面格外开朗,极尽地主之谊还顺口编了几句打油诗,然后她又把剩余的兴奋给了女儿及家人,接着睡了两天两夜,半夜醒来时炯炯有神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把门敞开!”

“你们年轻人啊,就是让人不放心,照这么睡下去,工作还能完成吗?”她不顾女儿的提醒,把外孙、女婿全拍打起来,“你们忙吧,我也要开会去了。”然后她回到自己屋里翻箱倒柜找上班的皮包,把一块块丝制手帕铺展开涂抹着笔墨:“这些文件呀……”她焦躁地直抓头皮,还要写回忆录且不再掩卷,可这是什么回忆录呀,连个完整词组都没出现……女儿不知这场混乱后面究竟还隐藏着什么。

母亲那束炯炯有神的瘆人目光,只是周期性地在夜晚出现,两三天来一次。兴奋时,她精力充沛,话语滔滔不绝,手舞足蹈,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焦虑,根本把不住思路还特别需要别人与她共同分享。一天夜里,她突然拉住女儿的手:“快,就是这个门,他们在新华社门口集合,都等着我哪,快!”实在没有体力了,就反复问着:“我是谁?哎,怎么都想不起来了……”

夜里母亲刺激着女儿的神经,白天也要进行身心较量。几个月“战斗”下来,劳神费心的女儿与母亲纠缠不起了,她也不再试图与母亲沟通,她熬得几乎要先于母亲倒下了。

C

母亲痴呆的速度比婴儿生长速度快得多,最后两年几乎完全生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她会在家中有老战友拜访时一言不发,甚至翻人家的包,拿人家的钱。她又总是愉快地,尤其在家里人多时唱老歌,“黄河之滨……”不论唱着闹着,只要对方想与之交流,她定先表白:你快乐,我就快乐呗!

母亲已经不是母亲,已经把尊严彻底抛弃,无知得像个婴儿。婴儿的生命是蓬勃的,她却不是。女儿在这不能不面对的残酷思索中精神也陷入了重重危机。

这种无奈的生命接力,对于女儿本来就缺少快乐的日子更加不堪重负。母亲永远是母亲,就像对越来越暗淡的前景没有选择一样,母亲后来的存在就像一座山,无论静姝是醒是睡,都压在心口……一个深秋,静姝在电话中疲惫地通知友人她母亲去世了,之后,我们在电话里长时间沉默着,然后听到她在那端深深地叹了口气……

作者手记一:警惕魔鬼

一个老年职业妇女丧失尊严的失态生活是悲剧,一个孝顺女儿被失态母亲折磨得生不如死是悲剧,由于人们对此不能认知造成的悲剧本身还是悲剧。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张振馨教授给我们亮出了10个预警信号:

1.记忆丧失。短时记忆减退往往是痴呆症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2.难以胜任熟悉的任务。如:其可能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最基本步骤等。

3.语言问题。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以不常用的词语来代替,说出的话或写出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

4.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在熟悉的地方也会迷路,不知身处何地、所为何事、归路何方,有些患者还可能昼夜颠倒。

5.判断力变差。经常衣着违时,烈日穿厚衣,寒冬披薄衫等。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务的能力下降。

7.将东西放错地方。

8.情绪或行为改变。有毫无由来的、快速的情绪涨落,也有一些患者较之以往变得淡漠和麻木。

9.人格改变。多疑、易激动、抑郁、淡漠、焦虑或粗暴等。

10.主动性丧失。如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消磨时日,或终日昏昏欲睡,或对以往的爱好兴味索然。

抑郁症能变成痴呆症吗?请看下期《记忆黑匣子:谁在背叛?》

我是谁 教案 篇3

执教人:张邹晗 年级:三年级 时间:2016年11月1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感受认真履行职责并完成任务后的愉悦,愿意承担和认真完成集体的任务。

能力:体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提高观察对比的能力。知识: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教学难点: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培养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了解不同场合人们的不同角色及责任。活动一 猜一猜

1.游戏脑筋急转弯: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为什么只有三个人?

小结:爸爸面对自己的儿子时是爸爸,面对自己的爸爸时是儿子,所以两个爸爸加上两个儿子只有三个人。

用自己导入,认识到场合不同,自己的劫色不同。小结:当一个人面对不同的人时,会有着不同的角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谈“我是谁”这个话题。(板书:我是谁)活动二 说一说

[播放动画: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不同的场合,我的角色有什么不同?我们身边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他们又是谁?

小结:在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里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板书:不同的场合 不同的角色)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角色。】 活动三 演一演 游戏:情景表演

场景一:公交车 场景二:超市

小结:请同学们进行评价,学习优点,提出缺点

2.总结:我们知道了“我是谁”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面对不同的人、处在不同的场合、随着活动的变化,我们的角色都不同。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课下,请同学们细心观察一下自己生活周围的人们:看看商店里的顾客和店员在做什么,仔细观察顾客怎么挑选、购买商品,店员如何接待他们;可以去村委会看看,那里的人在做什么;还可以乘车时,看一看司机、乘客、售票员是怎么做的„„他们当好了自己的角色吗?想一想,同样的场合,我们该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活动四:看一看

[播放动画: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在这些场合,作为不同的角色都应遵守哪些不同的行为要求,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自己的角色?为什么在不同的场合会有这些要求?(板书:当好自己的角色)【设计意图:认识不同的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结束语

《我是谁》大班教案 篇4

一个冬天的早晨,树上,地上都积满了雪。军属老爷爷家门口哑了一群小朋友,有的拿铁铲,

有的拿扫帚,来帮老爷爷扫雪。他们铲的铲,扫的扫,一会儿就把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小朋友刚要走,忽然听见门响了,老爷爷要出来啦!大伙连忙朝门后躲去。一个小哥哥捂着嘴笑,他旁边的一个小弟弟伸着头,想看看老爷爷是不是看见了他们,站在前面的小姐姐连忙接住他。老爷爷拿着扫帚出来扫雪了,开门一看,奇怪的说:“咦?地上的雪怎么已经没了?是谁替我扫了?下回再下雪呀,我可得起早来瞧瞧。”小朋友们听了,都偷偷地笑了,他们想:您起早呀,我们就起得更早,你想瞧呀,一定瞧不到。

提示:

1启发儿童讲出小朋友悄悄帮助军属老爷爷扫雪,不留名的好行动,学习词:军属,词组:铲的铲,扫的扫。

2提问参考:

(1)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这是谁的家门口?小朋友都来做什么?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听到门响,是谁要出来了?大伙赶紧怎么做?

(3)老爷爷正准备做什么?当他走出门来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他说了些什么?小朋友听到了老爷爷的话,他们怎样?他们想了些什么?

《猜猜我是谁》教案 篇5

活动名称:猜猜我是谁

活动目标:尝试用动作表现动物的行动特征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表达

材料投放: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经验回顾:和幼儿一起回忆去动物园的情景。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到过那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走路的?

(小白兔—跳、猫—轻轻走、大象甩鼻子等)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兔跳、小猫走等。

2、倾听音乐里小动物的声音,尝试模仿各种小动物的走路姿态。

引导语:现在请你们听听音乐,听听是谁来了?它是怎么走路的?(鼓励幼儿随着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各种小动物的形态,激发幼儿的兴趣。)

3、引导语:刚才你学了哪几种小动物?(请个别幼儿表演)请大家猜猜是哪个小动物。

4、倾听音乐,辨别节奏:

提示幼儿听听音乐有什么变化,猜猜小猫在干什么?(请个别幼儿表演并讲述。)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小猫、小兔这些小动物除了散步平时还会干些什么?(追逐、洗澡、理毛、睡觉)

幼儿分散变化身体的动作表现小猫在干什么。

5、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变化身体的动作。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听听音乐里的声音来学做各种小动物,(教师用语言鼓励幼儿表现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形象,平及时表扬与众不同的幼儿。

“我是谁?” 篇6

有人可能会说:“我是谁,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谁不知道自己是谁呢?”

然而,真正知道“我是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君不见,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忘记自己是谁的事情常常发生。

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平时表现很不错的中学生,某日忽然参与了一个“差生”小集团的活动,抢了低年级一个同学的MP3。在这样做的时候,这个中学生知道他自己是谁吗?

一位中学女教师,正准备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却偶然得知一个中学同班同学居然有近200平方米的“豪宅”,于是立即改变主意:即便背上沉重的债务,也要买一套大房子!当她完全不顾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顶着家人的强烈反对,一定要这样做时,她知道自己是谁吗?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在不少时候,人们会忘记“我”是谁,并因而导致一些令人奇怪的行动。

那么,应当怎么回答“我是谁”呢 ?

一、“我是谁”的含义

“我是谁”其实不仅是指“我”的性别、年龄、名字等这些生理属性和简单的社会属性,而主要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理解和认同。从出生开始,个体可能要花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种从认识自己的生理属性到认识自己的心理特性的过渡。

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说:“我4岁,我是女孩儿,我长得漂亮,我会自己穿衣服。”这个孩子所说的有关自己的几个特征,没有一个是心理上的。

一个三年级小学生说:“我喜欢玩‘奥特曼’,我也爱踢足球。我在班上有几个好朋友。我妈妈让我学‘奥数’,可是我不愿意学。”这个小学生对自己的描述,仍然是他的表面属性,最后一句话稍稍涉及心理层面。

一个初中女生说:“我喜欢周杰伦,他很酷,能得到他的签名是我的愿望。我知道自己长得不算漂亮,但这也无所谓。我只跟合得来的同学一起聊天。我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但我常常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计划,因为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难以坚持。”这个中学生说的话,每句都涉及到心理内容,但是初中生的自我意识仍然是相当肤浅和表面的。

从蹒跚学步,到耄耋之年,“我是谁”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虽然愈到晚年,人的行为愈成熟,忘记“我”是谁的情况会比较少,孔子就说过“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话,但是,每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还是会深刻地影响他的晚年生活。

比如,同样是经历了半生坎坷的两位老人,一个因为不满足、遗憾、怨恨而生活态度消极,心理失衡,健康受损;另一个则虽有遗憾却力争老有所为,积极为子孙和社会发挥余热,因而乐观、开朗、健康。

人怎么能够搞清“我是谁”呢?也就是说,人的自我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呢?

《旧唐书·魏征列传》中记载了唐太宗的一段话:“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感叹:魏征死后,自己少了一面映照自己对错得失的镜子。唐太宗之后一千多年,马克思也明确地论述了人的自我意识问题,他说:“人来到世间,并没有带镜子。名叫彼得的人之所以知道自己是彼得,是因为他把名叫保罗的人当作自己的镜子。”这些都说出了人际交往、人际互动对人的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

回到文章开头举的两个例子——参加抢劫活动的中学生看到“差生”小团体里那些同伴的“勇敢”行为,于是想到自己也不能做个“软蛋”。而那个本想买100平方米房子的女教师,看到初中同学住大房子,心理不平衡(“初中时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她什么都不是,我的住房不能比她小!”),所以才决定:“我也要住大房子!”

二、青少年期是自我混乱的时期

伴随着青春期发育,青少年进入一个“半孩子半大人”的时期。这一阶段大约从十二三岁开始,一直持续到二十岁左右。心理学家称这一阶段好像人的“第二次出生”,生活发生巨大的重组,心理发生疾风暴雨般的变化。经历这一时期的“非常”发展之后,青少年身上最大的收获就是“自我”的成熟。他们开始关注:“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的外貌怎么样?“我”有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性?又有什么样的智力和能力?尤其是,“我”的人际关系状况怎么样?别人喜欢“我”吗?周围的人究竟怎样看待“我”?

进入青少年期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发生自我的混乱。与父母的关系是这种自我混乱的重要表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具体描述了他在十几年中对父亲认识上的变化:“当我7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达理的人;当我21岁时,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很聪明的。”马克·吐温的心理变化过程,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举个例子:当一个家境不大好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到一个家境非常好的同学家里,看到别人家那么富裕,可能会很羡慕,但不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轻视或抱怨。而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个中学生身上,他就可能对自己的父母、家庭产生一种复杂的感情——既体验到自己对父母的亲情,又隐隐觉得自己的父母无能,慢慢地,就会产生对父母的疏离感。从此,他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父母言听计从了,他甚至开始顶撞父母,为一些小事和父母争吵。据调查,初中生和父母发生争吵最多。其中,女生和母亲发生争吵的高峰期在初二,男生和父母发生争吵的高峰期在初三。

初中生和父母的这种矛盾,源于一种幼稚的理想主义或完美主义。因为抽象思维的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超越具体现象去思考“普遍性”问题。他们会从影视传媒、文艺作品中“读”到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然后又根据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来设计未来生活。他们开始关心各种家庭、社会、政治和道德问题,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往往容易轻信那些刚刚获知的观点和理论,看问题、作判断又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理想主义。

青少年希望社会是完美的,自己的家庭、父母也应该完美。他们对别人的缺点往往不能容忍。所以,一旦发现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相差甚远,就很容易对父母不满。

中学生在消费、审美、道德等方面往往持有和成年人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代沟”现象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它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紧张。青少年常常认为,自己的父母小气、古板、保守,这也成为他们给父母挑毛病、跟父母发生冲突、不听父母教导的重要原因。

由于自我概念的混乱,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往往出现以下各种心理和行为上的现象:

1.他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并因而导致责任感缺失。表现在行为上,他们缺乏时间观念,把很多时间耽误在运动、玩电子游戏、上网、看闲书、与朋友聊天、追星等事情上。

2.他们要么盲目地高看自己,处处自以为是;要么悲观地看待自己,时时怀疑自己的能力。据我们对初一学生的调查,不能正确做出自我评价的学生高达八成。在学习能力、人际关系、个人吸引力等问题上,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显著高于同学对他们的评价。

3.很多学生不能同时承担好自己的多重角色。例如,在家里,他们应该做父母的好儿子或好女儿;在班里,他们应该做一个好学生;在学校篮球队里,他们应该做一个好的前锋;在共青团里,他们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宣传委员,等等。然而,他们可能是个好学生,但却不是个好女儿;他们可能是个好的篮球前锋,却不是个好学生,等等。

4.由于不能给自己设定恰当的远期和近期目标,他们往往容易因为一点小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也容易因为一点小的挫折而沮丧、灰心,自暴自弃。

5.几乎所有中学生都开始看重自己的形象,爱照镜子,关心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容貌,对现实生活中某个自己喜欢的异性产生“单相思”,对某个自己喜欢的异性影视明星或体育明星产生想入非非的幻觉,在不合适的时间(读书期间)向一个不合适的对象表达爱慕之情,甚至穷追不舍……这些都是中学生里常见的性角色自我混乱的表现。

6.盲目地向权威挑战。向权威挑战本来是独立性的表现,但是很多中学生表现出混乱的权威感,因而盲目向一切权威(父母、老师和学校领导)挑战,向权威者发出的一切指令和建议挑战。这是他们走向极端的典型表现。另一些人则走向另一极端:无条件服从一切权威,对父母、老师唯唯诺诺,言听计从,毫无个人主见。

7.中学生普遍关心政治,担忧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利益。这本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但由于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是非鉴别力,他们又常常盲目从众,随大流,做出糊里糊涂的举动。比如:出于爱国热情而加入各种抵制“外国货”的活动,而不问这些“外国货”究竟是在哪里生产的,自己的行动到底是惩罚了外商,还是伤害了国人。

三、对教师的建议

前面所说的青少年期的各种行为表现,可以说教师们早已司空见惯,但却很少有人从学生的心理层面,从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这一角度去思考和理解,因此教育措施难以“对症下药”,教育效果被大大削弱。

青少年期自我不发生混乱是不可能的,但是从开始混乱,经过自我的探索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逐渐走向稳定,形成前后一致的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感,却是完全可能的。这也是我们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稳定的、前后一致的自我概念是什么呢?再回到前面举的几个例子——

那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学生如果形成了稳定、一致的自我意识,那么,在他的几个“坏朋友”让他参与抢劫行动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是这样的人,我过去没干过这种事情,现在不干,将来也不会干。”

那个想买100平方米房子的女教师,如果形成了稳定、一致的自我意识,当看到自己中学同学住上大房子时,她会这样想:“住这么大的房子真好!可是我现在没那么多收入,我老公也没有,我眼下还买不了这么大的房子,也许将来能买得起吧!再说,买房子是给自己住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还是要量力而行。”于是,她心安理得地做出决定,还是要买那所100平方米的房子。

看到别人家比自己家富裕,有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的人会这样想:“这个同学的父母真有能力,这么会赚钱,真让人羡慕啊!我的父母虽然不能赚这么多钱,但是他们给我生命,又含辛茹苦地养育我,我要谢谢父母,我应该更爱他们,不能伤害他们。我不能把同学家如何如何阔气的事情告诉他们,他们听了会不好受。”

很遗憾,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中学生能自然而然达到这种自我意识的成熟状态。据我们的研究,即使在大学生中,自我意识达到稳定、一致水平的也不到20%。

当老师们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应该采取比较深入的、贴近学生心理的教育引导方式,促进学生稳定、一致、成熟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例如,针对班里发生的类似事件,开展“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应该怎样看自己”“我和父母为什么矛盾重重”“我的身份和我的行为相称吗”等主题讨论。

搞清楚了这个理论问题,今后我们的老师遇到学生中的各种不恰当行为,就不会只是去气愤、批评、恨铁不成钢。相反,会对自己说,这是正常现象,不能着急,也许下周该开一次主题班会说说这件事……

上一篇:类似容易混淆的成语下一篇:房地产策划前期与后期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