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前领导讲话

2024-05-15

拓展训练前领导讲话(共11篇)

拓展训练前领导讲话 篇1

尊敬的各位同学:

早上好!

非常高兴,能在孝友中学素质拓展夏令营开营之际,看到这么多优秀学生,欢聚一堂。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座的同学,是从全校近1000初一、初二学生中遴选产生的佼佼者,是他们的优秀代表。我真切希望你们经过孝友的教育,在明后两年,能像本届的初三100多位学兄、学姐一样,顺利地进入一流的重点高中,成为寄托和承载孝友希望的最杰出人物。为此,我再一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20的暑期夏令营,学校的定位是素质拓展。包括学业与综合素质拓展两方面。

前者,学校将在同学们平时学习的基础上,以快乐兴趣、实效有益为原则,积极利用夏令营的大好时机,让每位参加夏令营的营员得到知识及其方法上的提优。

后者,将结合学校开展的科技、环境、网络教育,组织同学开展影视观摩、聆听讲座、上网活动、外出参观为主,兼以趣味体育、文艺比拚、智力冲浪等活动,从而提供一次接受教育、参与实践、张扬个性、展示才能、回归自然的机会。

夏令营期间,天气炎热,学校要求营员中午统一在食堂用餐;并将提供茶水、防暑药物;同时,学校希望各位同学切切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作息时间,接受学校各方面的严格管理,愉快地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检验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期获得更大的成功。

我相信通过6天短暂的夏令营活动,同学们将会感知学校的关心、爱护,增强团队精神,磨练意志品质,拓展身心素质。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只要每位同学都努力奋进,最终都会以出色的成绩来向您的家长、亲人汇报,向关心爱护您的学校老师汇报,以优异的表现和成绩来证明:我,是孝友的优秀学生,我,是未来优秀的有志青年。

我祝愿同学们夏令营活动愉快、成功。

谢谢大家!

拓展训练前领导讲话 篇2

一、加强思想教育, 消除心理障碍

要想发挥学生的说的功能, 务必深入研究学生心理, 瞄准要害, 一针见血, 才能立竿见影, 药到病除。有些学生不善表达, 也不愿表达, 久而久之, 表达能力逐渐退化, 但是学生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把不爱说话、不爱表达当做是性格内向, 因此在教育中首先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是人类的文化根基。说话流利, 表达清晰、有条理的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比别的学生强, 将来在社会竞争中会处在比较优越的位置。不仅如此, 说话能力与思维反应和写作息息相关, 相辅相成。因此“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那么先要消除以下障碍。

1. 自卑心理

大多学生一发言, 嗓音发颤, 满面通红, 抓耳挠腮。为了让学生充分准备以增强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己搜取说的话题和材料:要学生关注社会、关心家庭、关心生活以及周围的新鲜事, 以保证语言训练鲜活, 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克服了学生紧张畏缩情绪, 便于以后营造踊跃发言的气氛, 使学生心情欢畅。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说, 一般都要经历“听—模仿—说”这个过程。随着学生个体的发展, 对“说”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不只是“会说”, 还要说好。这需要学生克服自卑情绪的潜在影响, 平时大量积累词汇, 正确的语法及多种表达技巧。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平淡自然的气氛, 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说, 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还要让他们领会到课前的说与日常口语没啥区别。学生拘谨, 一怕答错, 人前丢面子;二怕答对, 别人说显摆。前者多具“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 确为人格之倒退;后者全无“自我推销”的现代意识, 实乃思想之落伍。试问“如此前怕狼后怕虎”, 为何不怕学习不进步?

2. 语文知识薄弱

课堂上说既担心失败, 又不甘心一反平常的大大咧咧, 而表现得笨拙而又温驯。上台沉默片刻, 然后礼貌地说声“不会”, 就期待着下台;有的上台草率行事, 然后在大家会意的笑声中知趣地下台。对这些现象, 我们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苦衷和自尊, 探求特殊方案, 帮助他们找到“说”的信心, 克服自卑和逆反心理。用同学们的“说”, 相学见长。

3. 心浮气躁

心如雄鹰, 翱翔云天;体如乌龟, 匍匐沙滩。“举手”则不屑一顾, “发言”则不屑一谈。殊不知“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莫妄想:一蹴而就, 一步登天。这些心理源于性情的自尊、自负和固执, 生怕丢人现眼, 对大胆表现自己缺少热情和勇气。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愿望, 只是这种欲望有早晚之别。那此时教师只能做的事:平静的默认、耐心的等待和热情的欢迎三部曲。默认, 就是教师故作不知, 对其态度以静观动。期待就是教师坚信班级的活跃气氛能感染他们, 让他们很难维持那种无动于衷的被动形象。热情欢迎, 就是一旦发现他们萌发兴趣, 便提供机会, 让其充分地“说”, 自主转化他们不甘寂寞的心境, 而不是义正词严地去纠正他们。这样他们就会跃跃欲试, 兴趣盎然地与大家一起秀出自我的风采和自信。

4. 克服腼腆

腼腆的学生从小就形成细声细语说话, 甚至沉默的习惯。他们发言时, 目光慌乱, 不敢看人, 音量小, 发音含混。教师平时要注重腼腆学生不大声说话的习惯, 有意识地留心多让腼腆的学生多做准备, 多参与班级活动, 不断向班级显示进步, 就可极大地鼓舞他们的信心, 激发其自我完善的兴致和热情。这就是“牵一发可动全身”, 不但培养了学生“说”的兴趣, “说”的水平, 而且以此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 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不拘一格训练,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课前口语训练, 不但激发了兴趣, 开动了脑筋, 锻炼了勇气, 训练了口才, 培养了自信, 而且促进了课堂参与, 提高了效率, 检验了思维, 也增进了师生、生生友谊, 如此之美事尽在微不足道的五分钟, 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语文课堂随之活力生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掌握。

教学中, 朗读、背诵、讨论、改编课文讲故事、组织辩论会、即兴发言等形式不限, 让学生施展各自的长项、强项, 以达到训练说话的目的。

1. 朗读、背诵

没有足够量的朗读和背诵, 想在说话上有质的飞跃, 是不可想象的, 朗读和背诵是积累, 最终服务于表达, 它们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2. 即兴发言

即使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临时针对某一问题或话题而进行的讲话, 鉴于学生对此形式的不适应和胆怯心理, 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先由学生给出相应话题, 适当集中, 然后结合学生实际, 将学生熟悉并且感到有话可说的话题读给学生, 让学生先有个大概准备, 然后让学生随意抽取“话题”, 即席发言。这样, 不愿意讲话的同学先听了别的同学的发言, 可以想出自己想说的话。

3. 辩论、改编课文讲故事

依学生实际情况, 拟定学生感兴趣的辩论, 如“玩电脑好不好”“怎样合理分配零花钱”等, 使学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选出各组代表, “唇枪舌剑”地来番较量, 五分钟不够, 有时可以把这样的兴趣话题专门设一节课辩论。经过长期循序渐进的积累和训练, 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出口成章了。这样点面结合, 既让每个学生参与了说话, 同时又重点训练了表达力强的学生。这样的“说”既促进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又挖掘了某些学生的特长, 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说”的主要作用

口语,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累计口语表达的经验, 还使之成为大家交流思想的场所, 获得了知识, 锻炼了口才。

1. 思想交流的平台

教师给孩子多大的自由空间, 他们就会创造多大的奇迹。学生是主持人, 上台说的是学生, 台下提问的也是学生, 老师只是引领者。在这个“学生的世界里”, 谁也不必为答不好而忧虑, 问不好而脸红, 平等民主, 宽松自由, 人人都愿吐露心声, 畅所欲言。如某同学提出:“这几天我和同学闹别扭, 心情一直愉快不起来, 你能用几句话宽慰宽慰我吗?”“能帮我出主意, 让我们再友好相处吗?”同学们个个思绪泉涌, 使这对昔日好友再度热泪盈眶, 感谢同学们的帮助。

2. 获得知识的课堂

为了广开说话之源, 只要积极健康, 对内容不提太多要求。因此每次登台的同学, 个个都有新内容;台下同学的提问, 也都有新鲜吸引人之处, 课前口语的精彩呈现, 各种有趣的知识也就摩肩接踵, 接连不断地奔入同学们的脑海。如:“获得诺贝尔奖的植物”是哪些?你知道我国的五岳吗?你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是谁写的?水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水?为什么我们班有些学生那么优秀?等等, 天文地理, 五花八门, 内容丰富, 形式灵活, 大家兴趣盎然。

3. 锻炼了口才

课前口语训练, 大家积极参与, 人人练习, 形成了良好的局面。尤其是课堂两分钟的话题没说完, 值得去开一节辩论会的课, 那更能让大家激情澎湃。你看个个挺胸直背, 眼神炯炯, 脑子里都在寻词觅句, 编织自己的发言提纲。口说脑动, 辩论水平不言而喻得以提高。大家提问的技能越来越高, 质疑的水平、回答问题的逻辑性也增强了。

高考前色彩训练分析 篇3

对于我们艺术班的学生来说,难考也要考,而且要考得好。只有在美术高考中脱颖而出,才能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优势。在这里,专业教师的考前训练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临近高考,首先要创造一个严肃活泼、张弛有度的氛围。“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这句话是应对困难的法宝。道理都懂,做起来有时却是适得其反。很多的学校从高三开学就设立高考倒计时,时刻提醒着学生,学生一踏进教室就被一张强大的心理网紧紧地笼罩,如临大敌,结果学生在紧张和疲惫中参加高考,一个字——“累”,效果适得其反。其实每个考生都是重视高考的,再人为地制造紧张的气氛,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重视高考更应该研究战术,拿出具体的对策,有条不紊地带领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内容,色彩是考试必考的科目,所占的比例是举足轻重的。色彩的成绩关系到美术高考的成败,因此作为专业老师来说,色彩的教学,特别是考前的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这里就把考前色彩训练中的一点心得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要有的放矢,明确色彩考试的目的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色彩的考试要求,在考前是绝对有必要的,它能指导我们训练的方向,使我们不走弯路。考前的训练相对于平时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由于考生数量的增多和其他一些原因,如今色彩高考的形式从写生转变为默写,内容从常见的水果罐子扩展到其他的静物。但万变不离其宗,色彩考查侧重的仍然是检查学生对色调的把握和对色彩关系的处理能力,并在这一基础上挖掘出一些比较有艺术特色和潜力的学生。

进行过美术专业训练的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色彩的学习相对于素描来讲,似乎更容易上手,对色彩敏感的学生会在刚上手的时候占优势。色彩似乎是感性的东西,但这种优势到后期就不一定能长期保持,原因是色感可以经过训练提高,而对画面的掌控能力仍然是个理性的过程,它需要作画者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思考。色调训练必须得贯穿于整个色彩的教学过程,并且在考前分析的时候不断地提醒强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确定色调的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平时教学不注意,临时抱佛脚,反而会使学生没有方向。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考前辅导的热门图书,很多学子在很早就展开考前模式的训练,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除了能帮助获取考分之外几乎挫伤了有关艺术的所有内容。应该认识到这些书籍虽然有利于目前我国美术教育的普及,但也深深地局限着国民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拓宽。而作为高考标准的测量,在得当的方式下,取得相应的水准,事实上完全不需要消耗你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平时的辅导教学中,我不会鼓励学生过多地观赏这类书,也基本上不主张临摹,因为其中有许多作品就是他们同等程度的水准,不过是手熟而已,而主张他们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经常了解国际国内和艺术有关的信息,包括音乐、文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时代精神,这看似和画画没有关系,但潜移默化中却对学生的绘画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这种效应不会立即出现。考前辅导书仅供用做训练中的辅导和参考以及对高考专业景况的了解与把握。对其间个别优秀的作品,只需学生将其与自己的作业多做一些比较,体会其间的差距,取长补短,就会在对比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他人的长处。

二、注意教学的方法

图书的参考只是学习的一个外部因素,色彩训练提高应该归结于我们对色彩知识的把握和实践的运用。色彩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从开始到考前都有讲究。许多书籍里的色彩理论知识是我们熟知的,但具体运用时往往却无从下手,顾此失彼。我多次画画就是画关系而不是画物体。一副画的好坏不在于画面上画了什么,而是表达了什么,这一点到哪我们都不能忘,过分地关注考什么东西,只会让我们疲于奔命,永远被高考牵着鼻子走。

明确了高考的目的,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具体的色彩训练,把所有的思想放在色彩上来,忘掉高考,进入色彩的美妙世界里。

1.作画的习惯

我在平时的训练中提倡用笔概括,这样可以增强物体的形体感受与画面生动鲜活的氛围,矫正一些初学者和性格比较拘谨的学生循规蹈矩的小气。绘画中一个习惯的更改往往会出乎意料地解决我们学习中其他的毛病,可以一通百通。有时经过几番调和之后的色彩画面却出现了熟和灰,这有可能是由于作画时过多的调和造成的。色彩的奇妙在于同量的颜色会因为不同的调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可以挑染,或直接的色彩叠加,不可一成不变。调色的习惯改变了,过熟过灰的毛病就没了,粉气的弊病也就荡然无存了,有时候就这样“一了百了”。

2.观察的习惯

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作为色彩训练具体的操作,我以一些简单的例子阐述,例如,我们要表现一个红色或绿色的物体,首先要明白它当然不会是纯粹的红和绿的原色存在。我们准备调配它从明到暗的色彩时,除了简单地加水以减弱其固有色外,还必须加入其他的颜色,以减少原色的纯度,这才是色彩最大的秘密。相同的问题也可以把所表现的物体主色转化成它的同类色来表现物体的转折形体,这样,红就有多种红色种类可供选择,使色彩能够在画面中趋于微妙和稳定;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冷暖补色对比关系的运用,推理其补色与对比色或者鄉邻色及同类色,从中选择最适合画面和自己个性的色彩来表现物体的形体、空间、量感,每一个物体都呈现着它的补色、对比色和同类色的存在,掌握了这一规律可以提高使用色彩的能力;也可以用物体间的区别来表现,如台布和另一台布的区分,与静物的区分,静物之间的区分,这时一定要注意,冷暖、补色对比不能简单的概念化,任何物体都必须是调和之后才不至于出现生硬的简单表现。

3.表现的方法

这里涉及诸多的技法。针对大多数准备应考的学生提几点建议:

(1)最重要的是色调统一,画面有一定的色彩倾向,或是暖调子、亮调子或是黄调子等。

(2)在色调统一的前提下,特别要注意对比的运用,因为有了主次分析之后的作品就符合人们审美的心理需求,高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比如我们在处理暗部和亮部时,暗部的色彩用色一般是透明轻薄,亮部则厚重浓郁,这样暗部才能退后透气不沉闷,而亮部鲜亮饱满。用笔上也要注意对比的运用,如前面的物体、主要的物体可适当干一点、具体一点,后面的、次要的物体薄一点、概括一点。用色上要注意鲜灰的对比,对亮部或精彩情节的色彩时,可作适度的冷暖或纯度的夸张,会有别样的效果。

(3)注意线的运用,线条有很强的表现力。不同的线能传达不同的丰富情感。当你对形体不太满意时,物体的轮廓可以适当以线条勾画,勾线时要注意轻重缓急,且有色彩倾向,不可太黑,当做物体的重色或物体对比的点缀色来用。

另外,所有这些都是些规律,色彩的奇妙就在于你对这些规律把握后的运用与综合,我们每个人迥异的性格都会传达出与众不同的神采。作为美术专业升学的高考标准,在求学阶段所奠定的审美趣味将影响我们的一生,以不变应万变,将高考的过程最大化的浓缩,因为高考毕竟太浅显了。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8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郭小平,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07.

[3]苑立中.美术特长生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2002-10.

[4]姚全兴.审美教育的历程[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07.

演讲比赛前领导讲话 篇4

今天,中共****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与中共****县教育局党委在这里联合举办“干事创业、永葆本色”演讲比赛,我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活动。是对教育系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的一次检阅,也是****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一次展示。

近几年来,****的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与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付出的辛勤劳动,特别是与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师队伍中,有情系三尺讲台,终身奉献的优秀人物,有爱岗敬业,教师育人的先进代表……利用这次活动,来讴歌教师队伍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来反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阶段性成果,很有必要。

参加这次演讲的虽然只是县城几所学校的教师和高中学生代表,我想,可以借此来推动全县基层学校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对下一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通过上午38名选手的激烈的角逐,选出教师代表9名,学生代表9名,总共18名选手参加晚上的决赛,我希望,各位选手要比出水平,赛出成绩,赛出风格!

最后,我祝这次演讲比赛圆满成功!

拓展训练前领导讲话 篇5

旗仪式讲话稿

在升旗仪式上,有哪些关于高三学生毕业前国旗下的相关讲话?下面是爱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毕业前国旗下讲话,供大家参阅!

高三毕业前国旗下讲话篇一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

我是来自高三4班的**,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为自己约定一个精彩的明天》

时光如白驹过隙,飞逝而过,转眼我已经进入高三了,回忆起高中以来的点点滴滴,一切还恍如昨日,似乎显得那么的不真实。

高一,还带着些许稚嫩却承受着九门功课的轮番轰炸,是班级里的优良的学风激励着我不断奋进,虽然有时会有些开小差,但总体上却还是刻苦、踏实的。都说高一是基础,身在其中却没有什么感觉,后来才渐渐的发现,当初的努力为我带来了多少的便利,高二时我一度处于迷惘,加上繁重的课业,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劳累。我在成绩跌落后的反思中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终于懂得了抛开浮躁的心,抛开自傲,用沉着,冷静,自信,辛勤来浇灌那即将绽放的花朵,给自己预约一个精彩的明天。

转眼到了高三,经过了高一的锻炼、高二的历练,我已不再是昨日幼稚的少年了。在这决战的时刻,我也不能再懈怠了。为此,我为自己定下了如下的约定:

1.以高三学生应有的姿态决战高三,平和心态,做好细节,积极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制定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在校期间一定要跟住老师的学习进度安排,课余时间合理利用。

3.要胜不骄败不馁,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今天拼命努力的你。身在高三,让我们一起拼搏努力,不要让未来的我们遗憾于当初,而要让未来的我们因今日的付出而感到无悔与骄傲!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高三毕业前国旗下讲话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11)班的xx,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高三学长,我们为你们祝福》。

十二年春去冬来,寒暑易节;十二年寒窗苦读,辛勤耕作。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就要走进高考的战场。在这里我代表高一高二所有同学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你们。你们是武高中最靓丽的风景。草长莺飞的季节里,我看见清新的晨光中你们匆忙的脚步;栀子花开的日子里,我看见夜晚的灯光下你们拼搏的身影。三年的春夏秋冬见证了你们一点一滴的付出。也许你们有过迷茫,但此刻,你们的目光已盯向着远方;也许你们有过彷徨,但此刻的心灵已锁定了理想;也许你们有过失望,但此刻的脚步已迈得铿锵。破茧成蝶后的舞姿是美丽的,高三努力后的成功是精彩的。

曾经的你们,脸上写满笑意跨进了武高的大门,怀揣着七彩的梦想,开始了坎坷的征程。弹指一挥间,你们已经走过烂漫如花的高一,欢快如歌的高二,如今,你们即将迎来激情如火的高考。

高三的学长们,决战高考竞英豪,峥嵘显神州。青春激扬何处,六月壮志酬。十年苦,今朝示,展英才。此番较量,长缨在手,佳音静候!其实人生只是一张洁白的信笺,只有拼搏才能将生命点缀得色彩斑斓;只有拼搏才能冲破樊篱,放飞理想;只有拼搏才能追求不懈,扬帆远航。学哥、学姐们,在我们的心中,你们是无惑的智者、无惧的勇者、竞争的强者,强者不会轻易言败,强者永远拼搏无悔!

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生能有几回搏,高考不搏,更待何时?蓦然回首,多少个日日夜夜,青灯黄卷下,你们衣带渐宽终不悔;多少个月月年年,寒窗苦读中,你们为伊消得人憔悴。其实高考本身就是一种磨练,磨练你的毅力,勇气和心态,更让你在拼搏的过程中丰富人生的内涵!点燃心灯让心灵不在黑暗的角落中淹没,让精神中的冷静托起你们前行的步伐!一千零九十五个日升日落,为的是一个圆满的梦,一份执著的信念,一份付出后的坦然。高三岁月,你们一定会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你们书生意气,理应激扬文字,挥斥方遒!面对高考,请无畏前行!待到掌声响起来,你们会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优秀!你们的拼搏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同一条路上,无论充满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不会退怯,因为你们的勇往直前是我们学弟学妹们最好的榜样!

高三的学长们,寒窗十年,十年磨剑,该是你们扬眉出剑的时候了!请以一份愉悦和从容的心态来迎接高考!让这个盛夏因为你们而姹紫嫣红,这个校园因为你们而瑰丽缤纷!加油吧,六月会因你们而绚烂;加油吧,盛夏会为你们而辉煌!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最热烈的掌声,预祝高三的学长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高三毕业前国旗下讲话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三(18)班的xx,能代表高三同学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我讲话的题目是:三年拼搏路,一世感恩心。

三年前,为了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信念,我们相聚于平冈大家庭;回首三年,往事历历,恍如昨日。三年的时光让我懂得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疼痛,三年的征途,风雨兼程,一路汗水一路歌,一路艰辛一路甜。在这里,我们足迹遍及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每一张面孔都能让我们触摸到成长的脉搏。还记得两年前那个炎炎夏日我们洒下的汗水吗?军训中脚踏荆棘却不觉疼痛。如今再回首,那一路荆棘都是盛开的蔷薇。曾记否?运动会上的拼搏与奋斗,英语文化节上的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绿化龙岗活动中的募捐与感动;三年来,我们并肩战斗,携手共进,傲视一切艰难险阻。我想说我们是幸运的,平冈的沃土给了我们充足的养分,平冈的老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平冈的学子让我们在拼搏的道路上从不孤单;平冈的文化让我们学会了诚、信、勤、朴。

此时,已近激情燃烧的六月,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高考的钟声即将敲响,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即将来临,高中的帷幕也将落下,三年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即将各奔前程。轻轻地来,再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却载着沉沉的感恩。我想再看一眼我们的老师,让我们仔细端详他们的脸庞。在那微微的笑靥里,埋藏着和我们一样的青春激情;那充满关爱的眼神中,闪耀的是和我们一样无畏的前行。我们想再一次凝视身旁的同学,是彼此互相搀扶,互相鼓励携手追逐心中的梦想,人的一生当中能有多少人能朝夕相处,寄心于三年之中?我们想再走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我们穿越人生的花季雨季,奔向灿烂辉煌的金秋收获;高中三年,我们飞过一个青春航程,又站到了新的人生起跑线上!高中的洗礼,磨去了青春少年的轻狂肤浅,造就了有志青年的沉稳老练;高中的洗礼,褪去了懵懂腼腆的天真稚气,张扬了自我选择的坚定信念。生命的完整,在于循序渐进的环环相扣,生命的价值,在于跌宕起伏的步步相连。这一切,少了高中,就会留下无尽的遗憾,这一切,有了高中,才会丰富人生的体验。

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你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好最关键的时期,平冈的沃土期待着你们才智的尽情倾泻,期待着你们青春的尽情跃动。作为一名即将走完高中旅程的学子,我希望你们及早确定自己的目标、自己的理想。不管你的学习如何,不管你的能力如何,有梦就有希望,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希望你们全力以赴。这全力以赴可以体现在每节课聚精会神的听讲中,可以体现在课后孜孜不倦的思考中。即使倒下也要保持冲刺的姿势,那才是人世间最美的、最震撼人心图画。那样你就可以无悔地说:奋斗的过程是我最珍贵的回忆。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不要害怕理想路上的跌跌撞撞,不要害怕奋斗征程中的累累伤痕。要知道,横渡大洋的航船,无不饱经沧桑,无不伤痕累累。唯其如此,方能创造辉煌的事业,唯其如此,方能创造不朽的业绩!有理想的灯塔,有前进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毅力,你就能成功!谁的青春之帆不能高高扬起,谁的青春之船就不能破浪前行!

高考的号角即将响起,我们也将在这个宁静的港湾起航。高三的同学们,虽然离高考仅有15天,但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永不言弃,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同学们,让我们牢记自己的誓言,积极昂扬地面对接下来的挑战,为自己的高中生活划下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奋斗拼搏吧!

最后,祝福我们所有的高三同学在高考中旗开得胜,青春无悔!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

猜你喜欢:

1.高三毕业国旗下讲话稿

2.高三毕业优秀生讲话稿(共5篇)

3.五四青年节历史教师国旗下讲话稿(共2篇)

4.国旗下讲话激励高三

5.高三国旗下讲话稿

军训役前训练心得体会 篇6

军训是快乐的。教官都是我们的学长,跟着他们,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从别的地方学不到的东西。中秋晚会大家集思广益,大展身手,个个身上都有自己的“独门才艺”。平时在宿舍,有同学生病,大家都相互问候,相互帮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军训是辛苦的。晚上回到宿舍之后,双腿酸痛,浑身没劲,一个个都“瘫”到床上,揉自己的腿或直接睡去,但所有人都在勇敢坚持。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肩负着祖国寄予我们的伟大重任。已经过了天真烂漫的年纪,步入青年的行列,就应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为家庭、为学校乃至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军训就像是长鞭,它的艰辛,它的酸甜苦辣,将是对我们最好的鞭策,在这种鞭策下,我们将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培养出吃苦耐劳的精神。

军训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历练。毕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我们大学生活最精彩的开端,我们将从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从此之后我们会更加体谅父母,理解老师,懂得忍耐与接受。一起为自己加油吧!相信我们这一代志在四方的好儿女,一定会大有作为!

语文课课前预习的训练和培养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创造,语文,预习

一、培养课前预习能力

“先学后讲”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在学生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呢?

首先,要“确立预习的主要任务,指导学生预习方法”。我们依据低年级段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了预习的主要任务是:

(1)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画出词语。

(2)拼读圈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清笔顺,并在课本空白处帮生字组词。

(3)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把预习时想说的话或想问的问题,用便利贴贴在这课的后面。

要想帮助孩子们理清预习的步骤和达到要求,就要在孩子们初入学学完拼音开始接触课文时训练。一学期只能训练一到两个内容,不能一下全部提出。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要求全部学生都能做到,要给孩子们接受、适应的过程,等学生已经把老师教给他们的预习方法养成习惯以后再提出新的要求,学生就会慢慢加快适应的脚步,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可以一教就会,一说就懂。至于最后的效果如何,还要测评学生预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预习效率。

其次,在原来的预习要求基础上,到了中年级学段时要注意:

(1)文中出现的生词要进行解释。

(2)课后生字仍要加拼音、组词。但组词要求组两个或两个以上,通过扩词来了解这个字的不同用法和用意。

(3)抓住课后习题来帮助自己预习。随着预习内容的增加可以让孩子们准备一个预习本。把预习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课本上预习,如:标自然段、标拼音、组词、画生字、画生词。另一部分在预习本上,如:解词、课后练习题等。

郭沫若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看到预习成为孩子们最爱完成的一项作业,看到预习后的孩子们兴奋地参与到课堂上,看到每个人都有积极表达的欲望。我们知道,这都是因为对学生的内心需求的一种尊重,尊重学生们自主创造、自我发展的心灵需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才会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生活中的精彩和快乐。

最后,在小学中段的预习要求基础上,到了五、六年级时,高段预习提出的要求是:

(1)在预习本上写出生字的音节,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教师在查预习本时,可以提前知道孩子们在哪个生字易出问题。

(2)在预习本上还要完成的任务是从课文中找出五个或五个以上的多音字,进行多音字的积累和巩固。

(3)在预习时课文的朗读是放在课本预习的首位,把曾经的便利贴撕掉,自己在朗读中产生的想法和感受直接标注在文中的语句旁边。

(4)了解一下有关课文的作者或其他资料,任何课外的资料都可以。训练孩子们围绕具体内容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到最后真的是像郭沫若先生说的那句话,孩子们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头脑想,见解独特、到位,不但能把握课文主旨,而且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二、读课文是预习的基础

1. 初读课文,在每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 再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词语圈出来,并在书后注上拼音。

3. 在课文中用心形符号画出感受深刻的词。

这类词是大家常见的词,很一般。但若用得恰到好处会有不凡的效果。如:课文《晏子使楚》中,楚王嘲笑晏子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中的“打发”一词。

4. 熟读课文,不求对课文内容有多少理解,但一定要读熟。

读熟的要求就是四个不,不添字、不错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预习只要做到以下四点:读,预习要多读课文;查,遇到生字、生词勤查字、词典;思,预习时要思考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记,把自己想到的随时记下来。大家就会走进课本,走近故事,爱上语文。

三、预习效果测评

任何教学方式都需要检测才能知道效果如何。我根据每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相对应的测试内容,分为基础展示(词语)、能力拓展(阅读)、积累运用(综合实践)三个板块。用基础展示部分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由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思考,检测能力拓展这一部分,大大提高预习的效率,而且也使一直困扰大家的预习检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语文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 篇8

关键词:能力训练;积极性;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00-01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是一种用时不多,学生能力却如雨后春笋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的有效活动,它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登台演讲为主要方式,形式多样,内容灵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上课前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到台前演说,提前一天准备,可脱稿也可读稿,师生听完后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背出听到的某些优秀句段,按十分制打分,组长记录组员得分,期中和期末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演说家,全班表扬。训练形式丰富多彩,例如:

一、海阔天空

透过一窗看世界,让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进入视野,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博览群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归纳、加工、表达能力。在此,学生对假冒产品慷慨激昂;对星球大战描绘得如痴如醉。有一位同学看了《焦点访谈》后在“海阔天空”中说:“我们在课文中学了‘桥单元’,看到了许多有形的桥,我认为,看‘焦点访谈’也是一座‘桥’,我们从学校走上这座‘桥’,就可以走向生活,认识生活。”多么精辟的论述。

二、课文质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语),“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爱因斯坦)。我们通过这个栏目鼓励同学们发现文中有误之处,深层次地去研究课文,促使他们用心、用脑子读书,而不是仅仅用口“念”书。结果不少同学找出文中有病句,指出插图不准确之处。比如有的同学发现《死海不死》中“海水咸度很高”的说法欠妥,有的同学对文中的语句提出质疑,对段落的编排产生疑问。这种钻研、琢磨、领悟的精神,无疑是学习语文的一个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真理,真正成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核动力。

三、开心一刻

寓庄于谐,寓教于乐。学生讲故事说笑话表演小品,不拘一格,在开心娱乐的同时更从工整凝练的语言中体会到对联的特点,从幽默大师那里体会到成语的妙用,从耐人寻味的歇后语、谚语、格言、名句中领略了中国文字的精彩,从幽默含蓄的相声小品中感受到了汉语语言的魅力。学生的精彩表演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家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说话能力,丰富了写作素材。

四、佳作赏析

好的作品生命力最强,那些短小精悍的佳作,更是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于是,这个栏目成了师生美文共欣赏的园地。

如朱自清的《匆匆》、余光中的《乡愁》,甚至获奖的歌词《万事如意》、《常回家看看》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自选其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分析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说出自己喜欢的道理,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

教师也以身示范,背诵自己欣赏的名家名篇,与学生一起去感受北国的大好风光,领略大漠孤烟直的壮阔,体会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和温馨。

五、日记大家

听日记,它是学生心灵的展示,品格的显现,喜怒哀乐的披露。学生的大作将在这里找到第一批读者和听众。这里有发自内心的呼唤,这里有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这里有团结互爱的写照,这里是学生生活、学生心理的浓缩。像《我梦见自己飞上了太空》《我害怕长大》《我想对爸爸说说心里话》等佳作均博得同学们经久的掌声,后经修改参加了《语文报》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在这里,讲台成了交心台,学生的心声拓宽了校园生活的话题。

六、一周新闻

联播真、假、美、丑最快在这里披露,师生班级荣辱最早在这里发布,它不仅成了每天学校国旗下讲话的第一侯选,也成了“班级的焦点访谈”。学生利用课间和周末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收集新闻焦点,例如“青山依旧在 夕阳再度红;携手共创文明校园,坚决杜绝非典;告别不文明行为,争做时代新人;关注伊拉克,维护世界和平”等。从大事到小事,从校园到世界,无不凝聚着每位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由此可让人深思,学生在此所听到的仅仅是一条新闻吗?

虽然仅仅是课前短短的五分钟,师生却受到了极大的熏陶和感染,无论从知识还是到心灵,事半功倍,持之以恒,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第一,参加训练的学生显示出极大的活动兴趣和热情,而且均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第二,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三,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全班同学大都能仪表大方、神态自然地站在讲台上,用清晰洪亮的声音,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感受,尽情发挥。

第四,锻炼了学生听话的能力,对增进学生灵敏的听觉、快速反应均很有帮助。

第五,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积累了写作素材。每位学生都为了自己的台上表现积极准备,博览群书。

校长烈士墓前领导讲话 篇9

大家好!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天,在这样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我们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肃立在--同仁的墓前,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缅怀这位曾经为了中国革命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此时此刻,站在--烈士墓前,我们悼念无数像他一样,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瑜的英雄;在品读他们坚贞、崇高、不朽的信仰中,我们铭记住那源远流长,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虽然他们早已消失在滚滚革命浪潮之中,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祖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丰功伟绩注定永载史册,代代相传!

时间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现在,就在--烈士的墓前,我们又有一批同学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继承革命先烈未竟的事业!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和平年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重任在肩,道阻且长,但有先烈们的指引,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我们会以,先烈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鼓舞斗志;会以他们为了民族独立而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进取精神坚定信心,会以他们为了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勇于探索、努力拼搏。我们也定会时时刻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督促自己,把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怀,融入到平日具体的行动中去,让小事洗礼我们的灵魂,让英烈见证我们的成长。

拓展训练前领导讲话 篇10

一、命题作文

1、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请以《感悟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书写清楚,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感悟”后面所填词语可以是动词(动词短语),如“感悟踢球”;也可以是名词(名词短语),写对某一事物的感悟,如“感悟飞瀑”,或对某一段时光的感悟,如“感悟高三”;甚至于可以是形容词,写对事物属性的感悟,如“感悟美丽”,叙写自己对美丽的感觉、感受与领悟,说明什么是真正的美丽。

总之,可以感悟的东西很多,如:历史、风景、花鸟虫鱼,日出日落、月之阴晴圆缺„„

2、请你以“非常”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非常,即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例如,可以写:非常的思想、非常的思维、非常的方法、非常的行为、非常的个性、非常的经历„„

3、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当你亲临其境之后,往往思想受到启迪,身心感到愉悦。偶然忆起,就如品香茗,又如含青榄,清香久远,令人难忘……

请以“值得品味”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值得是你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值得品味的东西很多,例如:一句名

言、一幅对联、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作品,还有某件事、一段经历、历史、人生„„

品味是一种行为,应该写出品味的过程和感受。

二、话题作文

4、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使人类遨游天空的梦成为现实,但他们都不善于言辞。在一次宴会上,主持人请莱特兄弟即兴演讲。盛情难却的小莱特沉默片刻,说:“在鸟类里面,鹦鹉是唯一能够说人话的,但不管鹦鹉把人话说得如何惟妙惟肖,它最多能在低空徘徊,永远飞不高。”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如此简单的演讲,也赢得了在场几百名听众长久不息的掌声。

对此,你可能有所感触,请以“说和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题目中的材料可用也可不用。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应该从“说”和“做”的关系来写,强调能说会做的重要性,可以侧重于说,也可以侧重于做。但必须两者兼顾。

5、当人们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时,人人都会从心底里涌出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感触呢?

请以“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多看多了解世界的奇妙;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用心感受世界的奇妙;世界的奇妙引领我们去探索„„

6、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所以生活中应该学会放弃。懂得放弃是一种智慧,有放弃才会有成就 学会放弃可以让我们更轻松 面对成功,你必须学会放弃骄傲。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是啊,“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单独生存,没有谁能离得开别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又该怎样对待别人呢?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对待自己,又是怎样对待别人的呢? 请你以“自己与别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别人,对于处在成长期和转型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选择路口的青年具有特殊意义。话题表现出了对青年的特殊关怀,并将这种关怀转化为青年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这个话题的写作范围是很广的,体裁的选择也是很多的。

其一,从记叙类文体角度构思,可记叙一个曾经怎样对待自己的故事,如对过去以自我为中心不体贴他人的反省,也可讲述一个在体贴别人、关心他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故事等。

其二,从议论类问题角度构思,可阐述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等。

其三,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有很宽泛的范围,可写关爱世情唤真情,可写关爱亲情吐挚情,也可写关爱弱者见人情;还可以诗句中的某句诗为切入点,选取

相应的内容,如倾听别人、走近别人、帮助别人等。总之,在写作时要选择好切入点,要选择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的内容,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声情并茂的好文章。

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外国人麦达德〃赖茨在《最重要的几个字》书中写道,最重要的六个字:我承认我错了;最重要的五个字:你做得很好;最重要的四个字:你觉得呢?最重要的三个字:麻烦你;最重要的两个字:谢谢;最重要的一个字:我。

请以“最重要的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话题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惟我独尊,眼睛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有人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不敢承认自己的失误;有的人不会表扬别人,不会感谢别人,不会和别人商量;也有人丧失了自我,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这是人性的弱点。“最重要的字”教会我们如何认识自我,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生活。简单几个字,做起来并不简单。如果每人都做到了做好了,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多了一份和谐,我们这个社会就多了一份关爱和温馨。礼仪、教养、人品、态度、知彼、知己,也是其中之义。

既可整体把握,也可任选其中一项为话题构思行文。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一生都在为我们民族招魂,或者说他为了重铸我们民族的灵魂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可以说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在启迪民众的灵魂。那么,我们民族的灵魂应该是怎样的呢?你认为重铸我们民族灵魂的任务到底完成了没有?我们民族的灵魂究竟有什么优点?还有什么缺点呢?

请以“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

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鲁迅的一生都在为我们民族招魂,那么重铸我们民族灵魂的任务究竟完成了没有?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俊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写作可从“国魂”、“民族意识”、“时代精神”、“集体精神”“个人之魂”等角度立意。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色彩是丰富而蕴藉深厚的,盎然的生机绿,宽厚的深海蓝,热烈的火样红,娇嫩的葵花黄……我们往往能够把我们的情感与象征倾注于五颜六色中,但你是否关注了简单但同样丰富的“黑”或“白”呢? 请以“黑”或者“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题目中的“黑”“白”都加了引号,表明以“黑”为话题的时候完全可以不提“白”,因为题目并没有要求一定写“黑与白”或二者的关系,反之亦然。这样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考和立意空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面对这个题目,学生多会考虑到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或故事,或就此说理立论,比如把逆境或挫折比作“黑夜”、“黑暗”等等,写自己如何突破困难,走向希望;其实也可以将二者放在一起,现实生活是多彩的,往事回忆就可以认为是黑白的,比如“老照片”等等;可以写白昼与黑夜,如歌词所说“白天不懂夜的黑”,其实是很富哲理的话语;可以写优缺点、忠与奸(黑脸、白脸)。

1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耐之际碰到一个赶骆驼的老人,骆驼上放着一大袋水。于是他们便向老人讨碗水喝。老人仅给他们每人半碗水。

其中一个人在老人走后,一个劲地报怨老人吝啬,有那么多水,却只给半碗,一怒之下,他竟将半碗水泼掉了。而另一个虽然也知道这半碗水不能解除饥渴,但还是怀着感激之情喝下了这半碗水。他们又往前走了很远也没有再碰到水源,而前者因为拒绝喝半碗水死在沙漠中,后者因为喝了这半碗水,终于走出了沙漠。

是的,恩惠无论大小,我们都要心怀感激地接受,嫌弃或者拒绝,不仅会失去帮助,还会失去自己的爱心。

请以“拥有感恩的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中国人历来讲究“知恩图报”,主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感恩”的范围是广泛的:①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②感谢社会的养育之恩③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④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⑤感谢陌生人的接济之恩⑥感谢对手的激励之恩„„;“感恩”的形式是多样的:①一种真诚的记念②一个温馨的微笑③一句感激的话语④一份感谢的信件⑤一次虔诚的报答⑥一滴温热的泪水

参考拟题:①饮水不忘思源 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③拥有感恩,品味幸福 ④别忘了说声谢谢 ⑤世界因感恩而精彩 ⑥用心滋养感恩之花。

三、题意作文

12、《老子》第33章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即“认识别人是有智慧,认识自己才算高明。”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有智慧。

佛教宣扬最好的智慧是净智慧,如发明电可用来照明,也可用来杀人,所以发明电是智慧,但不是净智慧。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

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现代汉语词典》对“智慧”一词的解释是:辨别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显然智慧有两个方面的意思,认识世界是智慧,发明创造也是智慧。

科学发明是一把双刃剑。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有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既认识别人也认识自己。

13、阅读下面的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像大麦那样俯身

蒂斯代尔(英)

像大麦那样俯身

在海滨的低田里,在强劲的大风中

歌唱不息。

像大麦那样俯身,弯倒又挺起,我也要不屈不挠,从痛苦中站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这首诗还有后半部分。“我也要温和地,/不论日夜多么漫长,/把我的忧伤,/改变为歌唱。”

立意示例:歌唱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不屈不挠闯人生,/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不会放弃。/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14、耶酥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酥就让彼得把它拣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酥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拣起

这块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里换来几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行走,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酥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在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下一个,彼得一见赶紧拣起来吃。耶酥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酥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勿以事小而不为,/小事不小,/要成大事先做好小事。做好小事贵在坚持。成功在你做好小事开始。细节决定成败。

1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刘可是重庆大学2004级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成绩优秀;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父亲患癌症手术不久,母亲又身患重病,为了给父母治病,她同时打四份工,有时为了不多的出场费还在山城的茶楼、露天演出场等地演出。

刘可的事迹传开后,引发了不少争论,有人说刘可的确是令人感动的孝女;也有人说,她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学生,她应该努力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人说:刘可是研究生却还要通过打工、跳舞来挣钱,而不能通过自己所学来挣更多的钱,这是一种悲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对刘可的行为既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还可以辩证地看——既否定也肯定。也可以从刘可的事,从社会方面考虑。

16、目前,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等多家综合学校把“大学语文”列为理科学生的必修必选课。此事引起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大学语文开得好,因为大学培养出来的一些理工科“专才”,经常是“有专业、没文化”的人,甚至连起码的课程论文都写不通顺,哪里还谈得上“人文修养”。也有人认为:大学语文的开设,既浪费了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的时间和精力,对语文素养的提高作用也不大,学与不学差不多。还有人认为: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语文是“维系中华文化之链”,传承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语文的学习中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语文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

大学语文课作为必修课程,能引起广大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视,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有巨大帮助。

面对暴力碾压前的预备性训练 篇11

但是恰恰由于对极少数的状况我们没有准备,缺乏把握和足够的理解,所以我们大多数时间都处于不安之中。对于暴力的不安感,是我们当下最为突出的一种焦虑。

当我们谈论暴力时,我们似乎在谈论这人世间最坚硬最没有讨价还价的问题,因为圣人的转过左脸都没法解决甚至稍稍减缓一点这种没有讨价还价的特征。暴力,不跟你多啰嗦,它不说话。

暴力与死亡的区别,暴力内部的人间裂缝

似乎,死亡是暴力最后的现实。但是,当我们降到暴力死亡,这人世间巨型漏斗的最底部,似乎有一道奇异的裂缝出现。当我们不再是转过脸去,而是彻底掉过身去,把自己的身体和性命掉落在地上,从死亡的那一端再看过来,来看看暴力,你会看到什么?

暴力的秘密在于,相比纯粹的死亡,暴力依然充满了人的气息。它依然是一种人间的剧场。尽管死亡都直通虚无,但死有着各种死法。你走在大街上,被人排着队驱赶,然后直接在街面上开枪射杀。或者,你走在大街上,直接被整栋楼倒下压死,因为地震来了。

很显然,在这些死中,我们也会选择一二,而不是无论好死烂活都是一个样。被地震震死,基本心满意足,天灾,纯物理纯概率的事件,就跟自己的出生一样,纯属天道无常。因此,这样的死与自己的生相齐平,有着最标准最客观的零度面容,童叟无欺。但如果是人被人驱赶着,挟持着,最后杀戮着,这死就死得不标准不客观不正当。因为,在这个死里面,有着过于强烈的人的气息。人强加给人的死亡。而人是没有资格来强加给人任何东西的,何况死亡。这样的死亡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对人的羞辱和贬低。

至此为止,关于暴力的秘密,其实已经水落石出——即使它与死亡紧邻为伍,但绝大多数的死亡都与暴力无关,它们都只是灾难,是事故,是病变。所有这些客观物理层面上的死亡,均带有零度表情的特征。但是暴力却充满了人的表情,即使它可能对被杀害者毫无兴趣,但是施暴者本身却必须处于一种充满情感情绪的场景和节奏之中。因为,暴力——以人杀人(或它的较低版本,以人殴打人),必然是一种对施暴者充满了意义的事件。这过于浓郁的人的气味,恰恰是暴力这块巨型花岗岩内部深处的一道裂隙,我深潜到近乎无人的深处,所要找到的秘密就在于此。这裂隙看似只是针眼,但从中却是豁然洞开了一个自由的宇宙。

在此,面对暴力的策略变得相当具体。面对暴力,即使它对你这个作为人的存在毫无兴趣,只是像儿童撕碎一张纸一样想把你撕碎,你也有机会加以反击。那就是从自己的被害者情绪和处境中脱离出来,考虑和处理他的处境,从而把施暴者自嗨的所有环节和节奏破坏。这一反击行动的意义不单在于可以尽可能减少暴力对你的伤害,更大的意义在于,即使暴力最终依然在物理上毁掉了你,那场毁灭也仅仅是物理上的,你会保有着尽可能不那么悲惨的人格与尊严,因为在面对暴力袭击时你保持了与施暴者对等的人与人的地位。

施暴者的自嗨节奏需要受害者配合打拍子

小孩子撕碎纸张时,他并不在意纸张是怎样想的(在训诫和权力控制中,被害者怎么想却是施暴者的目的和重点所在),但是他自嗨的整个过程需要有纸张被撕碎的哗哗声助兴。试想一场完全无声的碎纸活动,该是一次多么无聊和无趣的过程,从狂欢变成了沉闷的劳作。纯粹的施暴者的乐趣,也同样需要受害者的种种声响——哭泣、求饶、惊叫……

是的,通常情况下,受害者的种种反应,往往正是施暴者暴力节奏的节拍器,从情绪和动能上配合加速着施暴。因为,施暴者的心理动力一定程度也需要一种最基本的能量互动,他打出一拳,得到回应,然后就有了第二拳的更大动能。施暴者与受害者都会进入越来越投人的一场能量浸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兰德尔·柯林斯先生在他的《暴力:一種微观社会学理论》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比如一位被抢劫的老太太向施暴者求饶后,她遭到了更猛烈的殴打,因为求饶就等于把自己的身体主权整个出让给了对方。这使得施暴者越来越超出原先的暴力底线,做出他们自己之前或许都没有设想的极端行为。这情景做一个不那么合适的类比,当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同处一室,如果女生把自己的衣服都脱除无遗,这时男生会觉得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似乎是不对的(请原谅我的直男癌逻辑),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情境动力问题。人的很多行为,往往是在情境暗示和推动下进行,暴力和屠杀也同样如此。

而受害者在第一次打击下做出的惊吓反应求饶反应恰好是施暴者最理想的能量回馈。面对一个彻底放弃了自己的受害者,一个惊恐求乞的可怜虫,这时候不多踹几脚,岂不是天理不容?因为老天爷设置的时间空间——场景都让你到了这一步。

所以,施暴者能否制造和控制住一个符合暴力自嗨的场景,是关键所在。街头抢劫犯就往往会选择让受害者更无助的情境。“街头抢劫主要发生在深夜10:00到凌晨5:00之间(Katz1988:170;Pratt 1980)。在这里,实用主义的考虑(目击者较少)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抢劫者有一种在自己地盘上行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是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行动。抢劫者拥有这个深夜,而受害者则往往不太习惯在这个时间段外出活动。相反,大白天在热闹街头出现的抢劫很少见,部分是因为气氛完全不同;路人的心态更加放松,看起来不太像软弱的受害者,而抢劫者的冲突性紧张/恐惧程度则更高,因为他们失去了自己的能量。”

这种无助情境的制造,除了时间空间之外,受害者本身的反应方式也是核心问题,因为受害者其实也是暴力能量互相浸润中的一端。其中,哭泣是最符合暴力加速自己节奏的一种助燃剂。还是从加害者的视角来看,暴力过程是如何从一种试探性的侵犯变成彻底的霸凌的。

“我们的囚室里有四个人。其中一个见了访客后,带回来一些印度大麻。他分给了我们。我们开始打枕头仗。他显示出他是最弱的一个。我们三个开始集体攻击他。我们开始揍他。一开始还像是开玩笑,后来就认起真来。我的朋友把他按在床上,我把枕头压在他脸上。他开始哭起来,我们则开始打他。我的朋友把扫帚捅进他的短裤里。如果他反抗了,一切就会在这里结束。如果他站出来维护自己,一切都会不同。但他却只是一动不动地躺着,结果另一个男孩将扫帚捅进了他的肛门。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做。在囚室里,我们常会觉得无聊,然后就会想办法找乐子。不幸的是,我们往往是在弱者身上找乐子。(o’Donnell and Edga r,1998a:271)”

对暴力的还击——将施暴者拉到与自己一样的通常状态

而类似的情况,运用相反的策略,则有了完全不同的结局。一个被临时监禁的男人,遇到向他敲诈勒索的囚犯,他明确表示自己什么都不会给对方。尽管打了一架,还打输了,但他依然表示,不会给出任何东西。后来,也就没什么后来。施暴者失去了暴力欺凌带来的能量回馈,回到了通常的低亢奋状态。因此,控制住暴力侵袭所带来的震惊和反应空白状态,控制住现场的节奏,是面对暴力时最好的对抗和自我保护。

不断小规模地打断对方的进程,又不完全激怒对方,从而让对方在低烈度的暴力过程中完成他的任务和目标。这是一个面对暴力,进行相对完善防卫的案例。当然,谁也不能打包票说,你打断对方的进程,同时又略略配合一下完成对方的目的,是最可靠的保证。在暴力的现场,没有任何人可以预估和完全控制过程与结果,包括施暴者自己。

但是,淡定从容面对暴力,将施暴者拉到和自己一样的通常状态,或者说,避免让自己瞬间懵逼、避免成为刀俎上的鱼肉,至少在暴力的现场以某种有尊严的形式存在。这其中的微妙区别,会带来内在心理上的力量感和自由感,暴力也就显出它的情绪化面孔、它的人类气息——内部充满了冲动、恐惧和莫名不安定的因素。这些因素,恰恰是遭遇暴力侵袭时可以加以利用和还击的机会。

上一篇:五芳斋化验员实习总结下一篇:上网行为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