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精选6篇)
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 篇1
林下养殖生态鸡,这里不仅仅包含了未经选育的当地土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生态食品一直受到市场的欢迎,林下散养生态鸡也成为主流的养殖方式。目前,林下生态鸡的社会需求逐步增高,因此,养殖户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养殖措施来提高林下生态鸡品质,使其更有竞争力。
1.场地及品种的选择
1.1放养场地选择和鸡舍建设
场地的选择,要远离畜禽交易地、屠宰场、化工厂、垃圾处理地,避免噪音、病菌、水源污染。考虑到鸡的杂食性、觅食能力强和同步化觅食,一般的林果地都可以用于散养鸡,由于鸡的喜暖性、登高性等原因,应选择地势较高,朝南向阳,且通风良好的林果地。场地内需要搭建简易的鸡舍,舍内地面高出舍外30cm左右,搭建面积按照8~10只鸡/m2为宜。
1.2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应该根据鸡在林果地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量来确定,适合林下放养生态鸡品种主要有蛋鸡、肉鸡、肉蛋兼用型鸡及当地的土鸡或土杂鸡。但大多数都选择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的地方良种鸡。
2.生态鸡养殖管理
2.1选择优质雏鸡
如果有条件的农户,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若采取购买雏鸡,要选择正规有种鸡生产许可证的,且无鸡白痢、新城疫、支原体、禽结核、白血病的鸡场提供,要经过产地检疫合格的健康雏鸡。优质的雏鸡活泼好动、反应敏感、眼亮有神、挣扎有力,羽毛整洁,腹部平坦、柔软,叫声清脆洪亮。
2.2雏鸡的管理
鸡苗进场时,应选择气温适宜,最好在日平均气温12℃以上,鸡舍做好消毒,饮水卫生,饮水量做到“不间断、不限量”。育雏鸡饲料要优质,光照要合理,要做好计划免疫,在饲料和饮水中定期添加预防药物。此外,要做好防兽害,尤其是鼠类,雏鸡胆小易惊,要注意防范。
2.3青年鸡放养管理
育雏鸡达到大约6~7周龄时,就开始进入育成阶段了,这个时期对放养鸡管理的好坏,决定了放养鸡成熟后的肉质和蛋质,由于这个时期的鸡生长速度快,适应力强,在放养的过程中要控制放养范围,逐步的扩大,每天都采取人工饲喂和放养互相进行,养成回笼习惯,减少丢失。青年鸡放养时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突然遇到气温骤降或者快速升温的天气对鸡产生应激,这种情况要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减少鸡群的室外活动时间,鸡舍内做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论在何时,鸡舍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干燥卫生,保证合适的饲养密度。日常管理中,抓鸡时不可粗暴,要经常观察鸡群的饮食和饮水情况,以防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3.生态鸡的疫病防控
3.1疫苗接种
放养鸡因为所处环境的特殊性,要根据本场的疫情和生产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制度,首先要确保疫苗的质量,用量要准,免疫前后都要避免鸡群收到应激,要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确定免疫的时间。对于鸡的各类常见疾病要做好早发现,早治疗。
3.2环境卫生消毒
定期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尽量选择对鸡群刺激性小的消毒剂,要保证鸡舍内的规律性消毒,鸡群活动的范围内也要保证做到定期消毒,除此之外,消毒剂也需要定期更换,防止各类细菌、病毒产生耐药性,工作人员每日进场时必须保证工作鞋服的消毒。总之,林下生态养鸡模式符合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自然生态环境下养殖生态鸡不仅品质好,肉质优良,营养丰富,且在饲养过程中产生的鸡粪也可作为林果园的肥料,增加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的能力,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市场前景广阔,迎合现在人们推崇的养生、绿色、无公害食品的需求。近年来,养殖林下生态鸡在全国各地推广,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养殖户想要长远发展,还得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提高养殖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措施,以达到林下生态鸡养殖的持续发展。
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 篇2
1 鸡雏的选择
林下放牧养鸡是以放牧为主、舍饲为辅的饲养方式, 因饲养较为粗放, 应选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勤于觅食的地方品种麻鸡、芦花鸡等进行饲养;雏鸡要选择活动好动, 无畸形和伤残, 反应灵敏、叫声清脆响亮;绒毛光亮, 长短适中, 眼亮有神, 反应敏感, 两腿粗壮, 腿脚结实, 站立稳健, 腹部平坦、柔软, 卵黄吸收良好, 羽毛覆盖整个腹部, 肚脐干燥、愈合良好;肛门附近干净, 没有白色粪便粘着, 雏体大小一致, 握在手中感到饱满有劲、挣扎有力。体形外貌一致, 生产性能较好, 土鸡的体重、体型大小适中, 体躯结构紧凑、体质结实。
2 雏鸡的运输
雏鸡出壳后, 绒毛干燥, 进行挑选、雌雄鉴别, 注射马立克疫苗等, 处理后就可以接运了。接运的时间越早越好, 即使是长途运输也不要超过48h, 最好在24h内将雏鸡送入育雏舍内, 时间过长对鸡的生长发育都有较大的影响。
3 林地的选择
选择的林地要求离开村庄一定距离, 交通便利, 地势高燥, 通风光照良好。地面为沙壤土, 过去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所污染, 合乎卫生要求。林地应有充足的水源供鸡引用, 要求水源符合饮用标准。
4 鸡舍的建造
要因地制宜, 建永久式、简易式均可。一般以建造塑料膜暖棚鸡舍最为经济实用, 要选择避风平坦处, 鸡舍要求座北朝南或座西北朝东南, 以利于采光和保温, 鸡舍饲养密度以6~10只/m2为宜。
5 季节的选择
要选择夏、秋季节, 气温适宜, 青嫩的草叶、树叶、草籽及昆虫等食物丰富, 便于鸡只自由采食, 促进快速生长, 11月中、下旬气温逐渐下降, 正值“笨鸡”销售旺季, 上市可卖上好价钱。
6 雏鸡的饲养管理
6.1 育雏
育雏室温度第一周32℃~34℃, 以后每周降2℃, 30日龄后室温达到18℃时即可脱温;相对湿度第1周为65%~70%, 以后保持在50%~60%。
6.2 饮水
一般应在出壳后24~48h内让雏鸡饮到水。雏鸡入舍后先饮水, 可缓解运输途中给雏鸡造成的脱水和路途疲劳, 提高雏鸡的适应力。可饮5%~8%糖水或2%~3%的奶粉, 或多维电解质营养液;为缓解应激, 可在水中加入维生素C或其他抗应激剂;如果雏鸡不知道或不愿意饮水, 应采用人工诱导或驱赶的方法, 使雏鸡尽早学会饮水;饮水器的位置不要放得过远, 要放明显、靠进料盘, 摆放均匀, 边缘高度与鸡背相平, 每100只雏鸡应有2~3个饮水器, 先饮水后给料。
6.3 饲喂
雏鸡的开食:雏鸡首次喂料叫开食。大约有1/3的雏鸡有觅食行为时即可开食。幼雏进入育雏舍休息、饮水后就可开食。现在常用配合饲料, 将全价配合饲料用温水拌湿 (手握成团一松即散, 撒在开食盘或黄纸上面让鸡觅食, 湿拌料可以提高适口性, 又能保证雏鸡采食的营养物质全面;开食后, 第1天喂料要少撒勤添, 每1~2h添料1次, 添料的过程也是诱导雏鸡采食的一种措施。开食后要保证每只雏鸡都吃到饲料, 尽早学会采食。
6.3.1 饲喂次数
前2周6次/d (其中早晨5点钟和晚上22点钟各一次) ;3~4周5次/d;5周以后4次/d。育成期饲喂1~2次/d。
6.3.2 饲喂方法
进雏前3~5d, 饲料撒在新牛皮纸上或料盘上, 让雏鸡采食, 以后改用料桶或料槽, 喂八、九成饱即可。3周以后可以自由采食。
6.3.3 料中加入药物
为了预防沙门菌病、球虫病的发生, 可在饲料中加入药物, 料中加药时, 剂量要准确, 拌料要均匀, 以防药物中毒。
6.3.4 定期饲喂沙砾
鸡无牙齿, 食物靠肌胃蠕动和胃内沙砾研磨。从3周龄开始增加沙砾, 直径以2~3mm大小为宜, 用清水清洗干净, 再用0.0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 拌入饲料中或撒放于料桶中供鸡自由采食。沙砾的添加量为饲料的1%左右。
7 放牧及补饲
7.1 放牧
雏鸡刚开始放到山林, 前7d料槽和饮水器应放在鸡舍附近1~3m处使其熟悉环境, 按育雏的次数喂饲, 以后可逐渐减少饲喂次数。鸡雏在1月龄体重达500g左右, 天气温暖时就可以放到山上。傍晚将鸡群赶回鸡舍内。放牧时间为5~10h、15~20h。因为虫子早晚活动力强, 易于捕捉, 这样能使牧养鸡体能消耗小、增肉快。避免中午放牧, 在炎热的夏天, 中午烈日直射可能引起鸡中暑甚至死亡。若气候突然有变, 应及时将鸡群唤回。
7.2 补饲
鸡群可在每天早晨放牧前先喂给适量配合饲料, 傍晚将鸡群召回后再补饲1次。日粮组成:肉鸡浓缩料12%、稻糠46%、玉米面42%, 30~120日龄每天每只鸡喂0.075kg, 日喂2次。121~150日龄出栏前30d每天每只鸡喂0.1kg, 日喂4次。每天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补饲量应依季节而异, 秋冬季节林地杂草量少, 昆虫少, 可适当增加补饲量, 夏季可适当减少补饲量。为防止啄肛、啄羽, 鸡长到0.5kg时, 要喂啄羽灵, 每袋兑100kg料饲喂。
7.3 训练牧养
要通过声音 (口哨) 、敲打铜盘等动作诱导鸡, 出牧、归牧、采食、饮水等训练, 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放牧期间要备足干净清洁的饮水。
8 免疫
出壳后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7日龄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二联苗饮水或滴鼻;14日龄饮水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必要时可在第10日龄翼下刺种鸡瘟疫苗;21日龄新城疫饮水;32日龄时可酌情加一次H52点眼。
9 注意事项
9.1 在鸡群上山前15~20d用鼠夹子等消灭老鼠和其他危害鸡群的野兽、蛇等, 鸡上山前1d将夹子收回。
9.2鸡舍要保持清洁卫生, 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 饲养用具要经常洗刷消毒;谢绝外来人员参观, 严禁毛鸡贩运者进入鸡场;场门口设置消毒池, 经常更换消毒液, 人员出入必须消毒;定期用生石灰消毒道路, 保持鸡场良好的卫生环境。
9.3鸡场内严禁饲养其他禽类, 禁止携带鸡肉、鸡副产品及一切可能携带病菌的食品进入场内;淘汰病死鸡时, 要远离鸡舍焚烧或深埋, 不得埋于鸡场院内。
9.4天气不好时, 不要让鸡出远门, 下暴雨、冰雹时及时将鸡赶回舍内, 以防发生意外;还要防止噪音、鞭炮等应激及野兽侵袭;牧鸡人员动作要轻, 着装颜色不要奇特。
宁都黄鸡林下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篇3
宁都黄鸡作为小鲜型特优质黄羽肉鸡,在广东、福建、上海、江西等省市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宁都黄鸡年出栏超3000万只,产值超7亿元,从业人员超万人,黄鸡产业已成为宁都县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1.场地选择和栏舍建设
充分利用林地、果园、茶园、草山、草坡等自然环境养鸡,养殖场地要求有一定坡度,地势高燥、开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便利、无污染,且符合《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和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要求,并具备安静的环境。
每3~5亩林地建设一个宁都黄鸡养殖栏舍,栏舍面积100~120平方米,砖瓦结构,地面水泥硬化,墙高1.5米,顶高2.5米,休憩场所40平方米,侧墙每3米设一地窗(便于通风),棚顶安装6~8套紫外线灯(在白天放养时,栏舍内每星期密闭开灯消毒一次),栏舍四周处开挖排污沟,三面水泥粉面,上面加盖漏污板,污水汇集处建设一个二级沉淀池。每栋栏舍饲养2500~3000只(扩繁种鸡墙高1.6米,顶高2.8米,栏舍面积可根据地形设计,但宽度要达到7米)。
2.育雏期管理
育雏期为0~6周龄,由于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能直接进入野外放养,其饲养管理与集约化饲养相同,主要采用就地育雏(包括地面平养育雏和网上平面育雏)和育雏笼立体育雏。育雏阶段可以在夏季2周龄、冬季3周龄时,选择白天天晴时开始训练鸡外出活动,开始每天放养2~4小时,后逐日增加放养时间,逐渐适应环境。
3.中、大鸡管理
7周龄到出栏(110~120天),此阶段鸡已完全适应野外环境,饲养方式采取林下放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和野草,饮山泉露水,补喂商品饲料,要求控制商品饲料的投放量,强迫鸡到处觅食,傍晚归巢时供给充足商品饲料,让鸡自由采食。平常管理主要是观察鸡群活动情况,有无呆立一旁、翅膀下垂、喷嚏、异常呼吸声和粪便污染的鸡,有无啄肛、啄毛等恶癖的发生,计量每天的采食量有无减少或增加。同时,在鸡群全部引出栏舍后,开启舍内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晴好天气情况下每周进行一次带鸡消毒。饲养至90天起,要提供充足的商品饲料,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和脂肪含量,并适当补充青饲料。
4.疫病防控
林下生态养殖的宁都黄鸡活动范围广,疫病防治难度相对更大,为此,必须按免疫程序定期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要全面抓好鸡场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是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以净化环境,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相结合,发现病鸡隔离饲养,避免交叉感染。
5.建立休养制度
宁都黄鸡的养殖方式主要为林地放养,容易对林地地表植被带来相应的破坏,为此,需实施全进全出的轮养制。每一批鸡出栏后,需停养3~6个月,在停养期间,做好栏舍和放养场地的彻底消毒,对栏舍及时清理垫料并用消毒药或20%石灰乳泼洒消毒,至少3次。对鸡放养场地主要通过阳光自然照射,雨水冲刷,植被的吸收、吸附和杀菌功能进行环境自净。同时,根据土壤状况撒播草种或生长快的低矮灌木树种(如白背黄花稔、野葡萄),以改善林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为下一批黄鸡养殖提供更好的环境。
生态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篇4
生态鸡就是在天然草原、森林生态环境下,以良种鸡为养殖对象,采取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草原和林间昆虫、杂草(籽)为主,人工补饲配合饲料为辅,呼吸草原、林中新鲜空气,饮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泉水,生产出绿色天然优质的商品鸡和商品蛋。笔者就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一、选好生态鸡品种。按照生产要求选择所需品种,当地的鸡品种经过长期的自然杂交和选择已成为肉蛋兼用型鸡种,可以选择饲养;商品蛋用型鸡种最好选择海兰白壳蛋鸡、海兰褐壳蛋鸡或罗曼褐壳蛋鸡作为生态蛋鸡品种。
二、选好饲养场址。生态鸡的养殖是在草原、山地森林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养鸡场要选择草原牧地、天然林地、农家田地等地饲养;要求鸡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牧草和林地,其坡度不超过25°左右为宜,且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鸡舍按照每只鸡0.1平方米,要求架养栖息,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三、饲养管理。
一是抓好育雏阶段。生态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按照当地山区的气候特点,最好选择3月份~6月份育雏。由于此期气温逐渐上升,光照充足,对鸡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高。到中鸡阶段,由于气候温暖,环境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使鸡可得到充分的运动与锻炼,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抗御自然和预防天敌非常有利。要求每日饲喂5次~6次,保证清洁饮水。
二是抓好幼雏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小围栏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在此期间,抓住时机训练鸡只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周~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增强了扑食的能力并增长了预防天敌的本领,为以后的放养创造了条件。
三是抓好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生态散养蛋鸡从8周龄~20周龄为育成期。育成阶段的任务是充分训炼鸡只的胃肠消化能力和捕食食物能力,力求鸡群均匀度好,合格率高,适时开产。鸡体重达到500克以上,就具备了放养的条件,这时可以把它们散放到牧草丰茂的草原、山地林子里、水塘(渠)边、草甸里,鸡只在广阔的田野里捉昆虫,觅草籽、嫩草,自由活动。此时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次~3次就可以了。四是选好人工补饲饲料。在育雏和育成阶段,一定要按照鸡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选定正规饲料厂家生产的全价饲料,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人工补饲的饲料,必须按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执行。在人工饲料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各种化学药品,以保证生态鸡的品质。
四、做好疫病防治。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做好疫病防治,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进而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同时注意其他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障鸡只健康。
五、做好天敌防范。在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搞好安全防范,预防天敌的危害。天敌主要有鹰、黄鼠狼、狐狸、蛇和其他野兽,它们利用天然树林做屏障,随时可能捕捉鸡只。
预防天敌一是要有专人值班,搞好防范;二是饲养并训练好家犬,驱逐野兽带来的危害;三是在树林或草原上布设人为的景观,比如草人等,迷惑防止鹰类天敌的袭击,或者利用尼龙网把放牧场围罩好,保证生态鸡养殖安全健康。生态链
种
养
循
环
图
:
探索出了一整套生态养殖、种植模式,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
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
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将生产成本降到了最低。基地通过种植黑麦草、墨西哥玉米草等牧草来养殖贵妃鸡、山鸡、竹鼠、黄粉虫,黄粉虫又是贵妃鸡、山鸡很好的鲜活蛋白质饲料,黄粉虫粪和鸡粪又是种植牧草的极好有机肥。农庄打破传统的养殖模式,不依赖于全价配合饲料,采用全天然食物饲养,无药物残留。只需普通能量饲料,如小昆虫、牧草、青菜、玉米等。农庄运用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态模式经营,养种自成,生态循环模式,使其经营方式特色独具,成本降到最低,而且生产的都是市场畅销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打造品牌农业。
双吉山生态农庄经营模式
(一)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走规模产业化道路。
(二)应用种养立体生态循环模式,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效 益。
(三)通过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生产绿色无公害产品,打造品牌农业。
(五)通过品牌专卖店模式和特色餐饮开发等方式逐步在全国建立营销网络。
(六)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及标准化体系建设,以现代科技为依托,在技 术、管理、服务等专业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林下生态养鸡的经验与体会 篇5
浅谈林下生态养鸡的经验与体会
—— 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农业服务中心 郭阳
近几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不断开展,森林面积逐渐扩大,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国家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鼓励人们在林下饲养生态鸡;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以追求风味、野味、回归自
然成为时尚,以往室内饲养的快大型肉鸡在市场上销路变差,因而取而代之的林下生态养殖的鸡倍受青睐。万州区利用果园、退耕还林的土地放养生态鸡逐渐增多。我们通过对本镇多个生态养鸡场进行调查,总结出一套林下生态养鸡的经验与体会,在此作个简介,仅供参考。
一、选址、建舍或搭棚
林下生态养鸡场应远离城区、避免污染、环境安宁清洁、有洁净水源,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交通便捷、易防兽害和易防疫病的林地、果园;先围栏,后在围栏内选一址建舍或搭建风雨棚,四周开挖排水沟。风雨棚可用竹片搭成人字型棚架,顶盖石棉瓦加茅草,四周用竹片等做简易围栏,为了便于管理,可在建舍或风雨棚旁建值班室和仓库。
二、场地消毒
雏鸡入舍前5~6天,场地应打扫干净,彻底消毒,用10%~20%石灰水或百毒净、消毒威等喷洒地面,铺好垫料,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用清水洗干净,放在太阳下暴晒2天待用。
三、适度的规模和饲养密度
一般每公顷地养4500羽,根据一块林地、果园大小可决定饲养数量,采用“全进全出”制,严禁超规模连片养殖,场与场之间相距不少于200m,一个小山包一个场,多点投放,分散养殖,这样有利于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四、种植牧草
在养殖场可利用山地或果树下闲置的空地种植一些牧草,种植牧草的面积可根据养鸡量的多少和山地或果树下闲置的空地面积多少来决定;种植牧草的地方应先围栏,防止鸡随便进入采吃,应人工割草在早、晚时饲喂;种植牧草的品种通常可选择三叶草、特高黑麦草等。
五、选择优良、健康鸡苗
鸡苗的好坏是养鸡成败的关键、培育健壮无病鸡群的基础,因此,应从健康无病,尤其是无传染性疾病、管理科学的大型种鸡场引进鸡苗。目前,万州引进的林下养鸡品种主要有从广西贵林大发生产的“青脚麻、柳州黑”,武汉生产的“绿壳蛋鸡”等中小型的慢速型鸡,以其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等优点,比较适合野外养殖。此外,还要选择品种较纯、优质健壮、脐部收缩良好、身体洁净的鸡苗。
六、严抓饲养管理
(一)合理饲养
1、注意开食和饮水:雏鸡经长途运输后,极易脱水,到达目的地后应尽快让其饮水。待充分饮水后方可给料,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一天料分6~8次投喂,刺激雏鸡食欲,减少饲料浪费,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应激。
2、饲喂方法:3周龄后逐渐喂配合饲料和种植的牧草,一般每天3次,早餐、午餐不要喂饱,让鸡创地、跑动、自由觅食,增加鸡的活动量,采食更多的有机物和营养物,但晚餐一定要让鸡吃饱;2月龄后逐渐喂玉米、稻谷等粮食和种植的牧草,延长鸡的生长周期,使它们更接近土鸡的风味、野味;整个饲养期不停水,并定期在饲料中拌入喹诺酮类药物以防疫病。
(二)抓好管理
1、温度与光照:3周内雏鸡温度要求较高,可在鸡舍或棚内地面上垫上厚垫料,一般可在20㎡的育雏室内点一盏60W的灯泡就可以达到光照要求,又可保温,14天后,可将光照降到25W。
2、环境卫生:每天清除舍内外粪便,每2周对鸡舍或风雨棚进行一次消毒,定期对鸡场周围进行彻底消毒(撒石灰粉),勤换垫料,除此之外,还应用药灭蚊、灭蝇、灭鼠等。
3、放养管理:(1)一般3周后可进行放养,但要注意外界气温,仔鸡体温调节机能差,因此要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开始几天时间不能太长(一般2~4h),以后逐渐增加,使仔鸡慢慢适应环境变化。(2)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饮水器和料槽,让鸡自由采食,自由活动,太阳下山时将鸡群赶回鸡舍或风雨棚内并喂饱。遇到刮风下雨天气,应将鸡赶入鸡舍或风雨棚内,以防意外。(3)坚持放养定人、喂料定时定点的日常管理。由于晚上鸡习惯堆成堆歇息,容易导致压死、踩死,所以必须人工将其分散。(4)勤观察。及时发现行动落伍、独处一隅、精神萎靡、食欲、粪便异常的病弱鸡,并隔离观察和治疗。
七、做好疫苗接种和控制疾病工作
(一)强化免疫
1、选择优质疫苗:选购疫苗时应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兽医部门指定的店铺购买为宜。
2、疫苗应足量使用:林下养鸡其他方面都可以节省,唯独疫苗不能省,应足量使用。饮水免疫时量应加倍。
3、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3次即可,第一次是1d用马立克疫苗颈部下2头份注射;第二次是7~10d用新城疫Ⅱ系+H120二联苗滴鼻或点眼;第三次是25d用IBD疫苗滴鼻或饮水。
(二)疾病防治
1、鸡球虫病:多见幼鸡,病初精神沉郁、羽毛松动、食欲减少,泄殖腔周围羽毛为稀粪所粘连,以后病鸡运动失调,嗉嚷充满液体,食欲废绝,冠髯即可视粘膜苍白,逐渐消瘦,水样稀粪、甚至血粪,常用球痢灵、地克珠利等抗菌药物治疗。
2、腿部疾病:常见为管理性腿病,如风湿性和外伤性腿病。预防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仔鸡合理的生活环境,避免因垫草湿度过大、脱温过早、以及抓鸡不当而造成。
3、混合感染:鸡出现肠道与呼吸混合感染的疾病,表现为咳嗽、喘气、体温升高、翅膀下垂、拉白色、灰色、绿色、黄色或水样大便,用喹诺酮类或磺胺类药物治疗。
八、适合出栏和合理轮牧
一般体重达2~2.5㎏,时间在120天左右即可上市,也可根据市场行情作适当调整。一般一个场地饲养两年为宜。
九、几点体会
1、鸡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特别是3周龄前的雏鸡要注意保温,室内温度一定要不低于21℃,并注意通风,是提高仔鸡成活率的关键。
2、放养管理最重要的是防兽害。
3、疫苗的量一定要足,使用疫苗时,特别是饮水免疫时,一定要保证每羽鸡都能饮到。
4、利用林下生态养鸡对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立体开发、提高鸡肉风味、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的养殖技术,是集约化饲养场无可替代的饲养模式,我们认为可在农村养殖户中大力推广。
浅谈林下生态饲养肉鹅技术要点 篇6
1 饲养场地及品种的选择
1.1 场地选择及鹅舍的建设 一般选择生态饲养肉鹅的林地,应远离其他畜、禽养殖场、畜禽交易及屠宰场等大的污染源场所,距离公路干线及村、镇应保持2km以上,而且选择具有地势开阔、通风及透光性好、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相对安静等优点的林地作为饲养生态肉鹅的场所,一般要求林地隐蔽度低于70%。肉鹅舍应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便于排水供电的场地,场地坡度低于10°为宜,建设的肉鹅舍应便于舍内保温、预防湿度及通风换气的调控,还应起到遮阳防雨、避风保暖的作用。
1.2 品种选择 林下生态饲养鹅的本质是放牧,所以应选择适宜放牧、生长快、抗病力强且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适合林下放养生态鹅品种主要有肉鹅,其中具有适应性、抵抗力强等优良特性的通常是最好的品种选择,而且生态饲养肉鹅最佳品种为黑龙江白鹅、莱茵鹅、豁鹅等品种。生态肉鹅养殖场可根据林下养殖场地的具体情况及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饲养品种。
2 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林下生态鹅的养殖应配置各类养殖设备,如保温取暖设备、饮水喂料设备及定期消毒设备等。
2.1 雏鹅的引进及规模 雏鹅应从无疫情、防疫好和正规的孵化场中引进,选择发育整齐、活泼健壮、叫声响亮的雏鹅。根据林地面积的大小,充分考虑其载雏鹅容量,引进适宜数量的雏鹅,一般按60~80只/亩 ,林地为宜。通常在每年的5月下旬或6月上旬引进雏鹅,在林地放牧饲养为70~120d。
2.2 品种要求 在北方鹅的品种选择应适合当地的品种,如白鹅、豁鹅、莱茵鹅等,一般5月中旬或下旬开始育雏,最晚不得超过6月中旬,否则林地的杂草将无法控制。雏鹅的放牧时生长发育相适应,雏鹅的饲养管理与林地管理条件相适应。培养键壮的雏鹅是保证林下生态方式、养鹅过程中的关键,但是,采用林地养鹅方式对雏鹅要求会高一些。
3 雏鹅的饲养
3.1 开水 第1次饮水,当雏鹅从孵化场运回之后,立即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消过毒并已预热补温的育雏舍里,稍加休息,便可给予第1次饮水。如给水太迟,常表现为脚蹼失水收缩,俗称“干爪”,轻则表现不壮,重则出现死亡。饮水时间在出壳后不超过24~36h。如果先喂食,雏鹅总会缺水忍渴,一旦遇到水,就会立即抢水暴饮,造成大量水分进入血液,生理上的酸碱平衡失调,发生水“中毒”,通常死亡很高。饮水能刺激食欲,促使胎便排出。饮水可将部分雏鹅的嘴多次按入水中,让其学会饮水,其他雏鹅则会模仿跟着饮水。饮水器的水深以3cm为宜。饮水的水质要好,要求清洁卫生,可用温开水,水温应以20℃左右为宜。
3.2 开食 一般在饮水后就开食,开食的饲料是用清水淘洗并泡透的小米或玉米碎,以洗净切细的菜叶、嫩草等青饲料。饲喂时,可把小米等撒在塑料布或席子上,可撒一些在雏鹅身上,引诱雏鹅啄食,慢慢地全群雏鹅都会来啄食,然后再加青饲料。10日龄以内,一般白天每天喂6~7次,每次间隔3h,夜间应加喂2~3次。每次喂25~30min,让雏鹅吃饱。3~4d以后,可喂全价配合饲料,喂成品料,或自行配制,一般北方地区雏鹅饲料配方推荐为(%):玉米57、豆饼23、细稻糠6.3、骨粉2.1(或磷酸氢钙1.7)、食盐0.4、石粉0.2、微量元素添加剂0.2、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2、砂粒0.3、蛋氨酸0.1、土霉素0.1。营养水平,代谢能为11.71MJ/kg,蛋白质18%~20%。一般养到雏鹅体重达400g以上方可放入林地里。这个时间需要20~23d。达不到放牧要求体重的继续喂,直至达到标准。如果放牧时雏鹅体重较小,由于觅食、行动能力差,随大群放牧时觅食量小,身体瘦弱,一旦遇到不良饲养管理条件,死亡率极高。饲养密度视林地的杂草而定,一般为每亩地饲养60~80只鹅,放养密度过大饲草不够用,而且鹅也吃不饱,最后是得不偿失。
4 雏鹅的管理
4.1 适宜的温湿度 在生产实际中,要根据雏鹅的行为反应来判断育雏的温度是否合适。如温度适宜,雏鹅反应是分布均匀,呼吸平和,睡眠安静;温度高时,其反应则是张口呼吸,两翅张开,绒毛松蓬,频频饮水;如温度过低,其反应是相互拥挤,叫声细软,绒毛直立,身躯卷缩。如早春育雏温度可高些,健康雏温度稍低些,晚上温度比白天高1~2℃。育雏适宜的温度是:1~5日龄28~27℃,6~10日龄26~25℃,11~15日龄24~22℃,16~21日龄22~20℃。在育雏的头10d左右,由于雏鹅饮水少,粪便较少,舍内比较干燥,,雏鹅容易引起脱水出现“干爪”,这时应人工加湿,可在地上洒水或炉子上烧水以产生蒸汽加湿。育雏舍的湿度应以1~10日龄为65%~70%,11~21日龄为60~65%为宜。
【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林下套种技术07-29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07-23
生态笨鸡养殖12-11
铁皮石斛林下培育技术08-12
蛋鸡林下健康养殖要点09-12
宁中林下养鸡技术简介05-23
林下栽培油用牡丹技术05-30
早行林下,早行林下白居易,早行林下的意思,早行林下赏析11-03
林下招胡长官,林下招胡长官朱庆馀,林下招胡长官的意思,林下招胡长官赏析06-21
林下种植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