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问责制度

2024-07-20

学校教师问责制度(共10篇)

学校教师问责制度 篇1

养贤学校教师问责制度

为进一步使学校工作更具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让教师的不作为和作为过度的行为受到约束,让教师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认真按学校要求尽职履责,从而确保学校工作健康、有序进行。经行政会研究,特制订本制度。本制度针对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失职、失误或其它过失。

一、问责范围:

1、迟到达15分钟以上;

2、旷工一节课以上;

2、无故不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大课间活动、早操、例会、考务工作会等);

4、备课数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5、作业有布置无批改,或是批改种类不全,或是批改数量不足的;

6、不按时交有关表册、论文、稿件等有关资料;

7、教研活动迟到或无故不参加的;

8、办公室值日卫生不打扫或人走不关灯、电脑、饮水机电源的。

9、上班时间在办公室抽烟、睡觉、打游戏、看电影、上娱乐网站、听音乐等;

10、坐班时间私自离校。

11、教师在上课期间喝酒造成影响的;

12、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13、学生出现较重病情,上课教师没有及时上报和妥善处理,导致重大问题发生的;

14、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安排;

15、课堂秩序维持不好、影响正常教学的;

16、监考过程中不负责,评卷过程中严重过失的;

17、未经学校允许私自乱收费的;

二、问责方式:

以上情形视其情节轻重,学校可进行通报批评、经济罚款5-100元等问责方式。以上制度解释权归教务处

养贤学校

2012年秋

学校教师问责制度 篇2

一、总则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防范、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维护实验室内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在实验室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期间,造成学生人身伤害或学校公共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以下简称安全事故)的问责处理,适用本办法。

二、问责范围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对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负有相应管理职责的人员予以问责。

(一)不按时完成或不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造成学生缺乏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

(二)因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或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等,引发安全事故或造成损失的。(三)未能及时发现实验室危险设施,或明知是危险设但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整改,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或造成损失的。

(四)实验室安全防火器材设施设备未按规定配备或保管、修缮、维护不当或不及时,引发火灾事故,造成师生员工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

(五)因组织学生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及其他危险性活动,或对有毒、易燃、易爆药品保管使用不当等,引发安全事故的。

(六)因其他原因造成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的。

三、问责方式

实验室安全责任事故问责方式:

(一)限期整改;

(二)约谈诫勉;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通报批评;

(五)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四、事故的调查认定与责任追究

(一)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调查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及时、合法的原 则,查明事故的原因、性质和责任。

(二)实验室安全事故问责处理坚持合法、及时、公开、公正,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处理适当。

(三)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程度,可单独采用一种或综合采用数种问责方式。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查汗采开乡中心学校

学校教师问责制度 篇3

[摘要]:行政问责制度是强化政府职责、改善政府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官员问责制”成为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亮点,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问责官员复出现象研究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并希望通过制度建设来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

[关键词]:行政问责,官员复出 监督 机制

一、我国行政问责制度。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由特定的问责主体对其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

一般认为,形式意义上我国行政问责制是从200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后开始的,实际意义上问责开始于2003年的“非典”时期。2003年为应对“非典”危机,中央掀起了一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问责风暴”,包括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张文康、北京市市长的孟学农在内的千名官员被问责,官员问责开始走入了公众的视野。此后几年中,问责制逐渐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从密云踩踏事故、到开县井喷,再到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每次突发事件的背后,都会有相关的政府官员被问责。

在我国目前政府和党内问责的方式主要是公开道歉、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公开谴责、诫勉,引咎辞职、撤职、免职、责令辞职,行政处分,刑事追究等;问责范围不但包括对重大事故、滥用职权行为的问责,而且还包括对行政决策失误、对行政效率低、推诿扯皮、个人行为不当等行为的问责。

二、问责官员复出现象。

一次次的铁腕问责,一批乱作为、作为不力、不作为、无作为的政府官员因此丢掉“乌纱帽”,《中国新闻周刊》对“问责风暴”的评价时:这场风暴有可能导致一场影响深远的体制革命,也有可能只是另一次过眼云烟式的“运动”。部分问责官员甚至绝大多数问责官员往往在被问责一段时间后重新复出,或官复原职,或异地任职,甚至提拔重用。三鹿奶粉事件中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原副司长鲍俊凯,后升任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因2009年和2010年三起特别重大矿难被降级和党内严重警告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市长李恩东,4个月后即调任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因宜黄强拆自焚事件而被免职的宜黄县县委书记邱建国和宜黄县原县长苏建国,被宣布分别出任抚州金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和抚州市公路局局长。

官员被高调问责,随后又被不经意地发现低调复出,几乎成了现实操作手法的铁律,沿着出事→问责→冷却一段时间→悄然复出→被发现→舆论哗然→解释复出符合规定→不了

1了之(个别新的任命被撤销)的不算完美但有惊无险的轨迹一路狂奔。这些官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被十分高调的被问责,但是经过一年左右的问责期限后,往往被十分低调的安排复出,如果新闻媒体和公众没有注意到,那么曾引起众怒的政府官员也就“漂白”了自己的身份。如果发现了,舆论与公众的不依不饶往往会得到被问责官员上级的解释“其复出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人民群众缺少一个应有的说明,问责官员被问责后很快复出,程序不公开透明,对人民群众来说就是“伤口上洒盐”。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刘明望认为行政问责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行政监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但从根本上讲,民意无 1.陈霄 学者称问题官员几乎100%复出 免职如同带薪休假 [N] 法制日报,2011-12-14

力对官员是否复出进行制约,而官员的重新启用也要偷偷摸摸。而隐蔽的复出,又触犯了公众的敏感神经:没有享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些官员从“下岗”到“上岗”周期不过半年,引发公众较大争议。问责制度形同虚设,官员问责期间如同“带薪休假”。如果没有最高层的雷霆行动,依据现存制度约束,制度派生的自发惩处保障不足。集体负责往往让你找不到大错,多部门交叉管理体系往往让你难辨真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推脱技巧往往让你找不到方向,权力集中而责任分散

2的现状往往让你一头雾水,而自上而下体制内监督所限往往让追究效能不长久。

苏州大学教授杨海坤认为问责官员的随意复出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非正常现象,具有虚化和架空行政问责制、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助长官员“唯上不唯下”三大危害。民众对蛰伏一年即复出的官员颇多微辞,向有关部门询问时,往往得到“该官员复出符合相关规定”的回复,这种回复根本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问责制成为假问责。不利于维护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打着有关规定的旗号,问题官员的复出往往如魔术般3神奇。

三、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的人情观念过度干涉行政问责制度。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因为人情,官员之间往往都有扯不清的利益关系。在我国目前的政治氛围下,问责往往是由上级行政机关进行,问责主体与被问责官员之间难免会有一定的利益冠以或者人情关系。因为人情,问责主体对被问责官员的处罚流于形式,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问责官员被问责,往往是象征性的问责,在事件影响变小,群众不满情绪平息后,问责官员往往通过关系向上级跑官、要官。

问责官员,特别是一些群众意见很大的官员的随意复出说明,我国问责官员能否复出、复出的时机和方式等仍然主要取决于上级领导的主观意志,而非固定的规则。如果上下级党政负责人均是道德人,如果上下级党政机关之间不存在规制之外的既得利益关系,那无可厚非,但现实情况下,基于庇护关系、裙带关系等建立的共同体,在政治生态中,并非是一种例外。4

(二),有问责之事,无问责之法,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教授沈岿做过一个统计,目前关于官员问责复出的规则,尚无法律法规,散见于若干规范性文件中,但其中,“既有党的条例,也有政府的规定,5既有中央出台的,也有地方政府制定的”。尽管问责的方式包括公开道歉、责令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公开谴责、诫勉,引咎辞职、撤职、免职、责令辞职,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问责”被当成了一种行政处分,鲜见予以刑事处罚的。现行的问责制度威慑力远远不能震慑住行政官员。以问责比较严厉的免职为例,中国一直是职级双轨的官员管理模式,免了行政职务,行政级别还在那里,官员依旧享受纳税人为自己提供的各项待遇,不在其位,却享受着在其位时的待遇,加上复职往往很轻松,因此中国的免职问责制度被称作“带薪休假”。

以上海静安大火为例,四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高伟忠、周建民、张权和冯伟被控涉嫌滥用职权罪与受贿罪,再次印证了“事故背后往往有腐败”。但目前存在一种现象:只要官员犯了错,就拿问责来应付公众,有些官员可能还涉及贪污腐败,应该追究刑事责任,但有了问责的“保护伞”,反而能轻松过关。即使被问责官员决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但往往是被处以行政处分,“带薪休假”结束后就可以复职了。在这种情况下,问责制度不仅 2.陈 虎 从“问责风暴”到“问责机制”[J] 《科学时报》,2008-10-15 3.邓清波 问题官员复出果真“符合规定”[N] 工人日报,2009-5-15(11).

4.毛昭晖

问责官员屡复出引发对制度思考 程序被指缺监督 人民论坛,2010-6-24

5.顾 杰.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J].理论月刊,2004(12).远离了我国建立问责制度的本意,还成为了保护官员不受刑事制裁的保护伞。

(三)问责官员违规成本低。

现实情况下,问责官员往往具有政府官员、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重身份,因为某种事件被问责,并没有阻止官员其他权力的行使。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这意味着,被问责官员一年后复出“合法”又“合规”。在这一条款下,除了问责时限,“实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等都是模糊笼统的规定。这样的话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就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官员违规被问责的成本极小,这样官员没必要担心自己被问责,因为即使自己因为某事件被问责,一年后自己完全可以因为成绩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条件,按照有关规定重新复出,只要低调点,依旧可以重新担任领导岗位。风险小,成本低,某些官员就可以毫无忌惮作威作福。

(四)问责主体不明确。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若一年后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除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外,还应当征求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意见。” 也就是说被问责官员复制在经过所谓的审批手续后在经过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后就可以“干干净净”的复出了。这样官员更多是是向自己的上级负责,而不是人民。

西方主流观点认为:政府官员行使权力要受到权力机关、政府专门监督机关、行政系统内部、政府之外的监督系统四种问责方式。我国宪法规定,我国不仅有行政机关内部的上级对下级的同体问责,还有人大、政协、民众等异体问责,但中国当前的行政问责机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党组织和行政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问责即同体问责上,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民主党派、社会公众等异体问责主体往往不能发挥其作用。

(五)问责范围不明确。

《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指出,对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等七种情形,将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但在现实情况下,行政问责机制往往是事件得到了社会舆论强烈的关注或得到上级领导的批示后才会启动。行政问责的范围还仅仅局限于影响较大的责 任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安全生产事故和性质恶劣的食品安全事故等,行政问责的范围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大事故后严加问责,只能给官员一时的震慑,事故平息后,官员思想往往松懈下来,侥幸心理事后死灰复燃。

我国法律规定行政首长负责政府的全面工作,实行集体领导制的党委负责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领导政府的工作。凡是属于重大问题的都需要在党委会上集体讨论、集体决策,问责制度缺乏公平性,就无法让被问责的官员心服口服,也无法让群众满意。但是各地出台的问责制,主要是对行政官员进行问责,而同样作为决策者的党委领导干部却很少被问责.直到2011年3月,北京才在全国首次提出将党委领导列入问责范围.四、解决问责官员复出的对策。实现新形势下行政体制改革,对于加快我国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的步伐有重要意义。增强政府官员的责任意思,建立责任政府,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行政问责

6制度的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

(一)加强问责的力度。

要提高问责主体的问责意识,问责官员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相对于普通群众,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也必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官员的乱作为、不作为、无作为和作为

不力势必会浪费大量的国家资源,因此当官员被问责后,其受到的惩治措施应当更加严格,我认为官员问责可以吸收刑法中的“累犯”制度,对多次受到问责的官员加重处罚,对错误极大或引起社会极大公愤的官员永不录用。

问责官员复出,其待遇、福利应该根据其问责方式的不同,相对于本级别待遇低一个或者两个层次,上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对其建立长期观察机制,在规定时限内问责官员表现良好,可以恢复与其级别相符合的待遇.对其升迁应该远严格于一般官员升迁制度.要完善能者上、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问责不应该只在出现重大事故时进行,更应该在平时加以应用,摆脱运动式风暴式问责,实现问责的常态化.。

对引起社会重大不良反应的事件,对此事件作出决议行政机关领导、党委成员和其它行政人员都应进行问责.(二)拓宽问责范围。

对于行政问责范围,有的学者认为,“行政问责的指向是无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作为不力。”行政问责的范围既应包括违法行为,还应该包括政治上、道义上、个人言行上造成强烈负面影响的行为等。即问责范围不但包括对重大事故、滥用职权行为的问责,而且还应包括对行政决策失误、对行政效率低、推诿扯皮、个人行为不当等行为的问责。7对决策失误、弄虚作假、铺张浪费等不依法履职的行为,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辞职等不同程度的问责。

(二)明确被问责官员复出的具体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官员复出设立具体的标准程序和相关的规范约束,建立一个完善的官员复出机制。

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存在一种现象,即如果有领导关注、媒体报道、公众强烈关注,那么往往会有几个官员就问责,反之就不追究。应确立行政问责的标准。行政问责标准的确立,可参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即要求主体有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同时在进行违反行政法律义务的行为时存在过错。8但在具体承担责任时,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如动机、目的、事后态度等方面,还应考虑违法行为的情节及后果。目前我国行政问责的法理依据主要是法规、规章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纪律规范,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比较少。邓小平说:“还是制度靠得住些。”因此应当制定一个关于行政问责的专门法律。要坚持“权责一致”的思想,明确各级政府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责任。王锡锌教授认为,“这里面实际上是可以延伸出官员在被问责以后,复出的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必须要有实绩,而且还必须是突出的。”

对使官员确立“有权必有责,有责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思想,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对所有问责官员不能全部一竿子打死,经问责调查仅有轻微过失并未造成公众利益损害,政治思想素质过硬,且确有能力的官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完全可以让其复职乃至升职,重新为人民你服务。但是对于一些犯了严重错误的官员,必须清除出公务员的队伍,2012年3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其网站上公布,当前我国公务员共689万人,事业干部近3000万。689万的公务员队伍,不缺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有才能的行政人员.现阶段问责官员问责期限较短,只有一年的问责期限,应延长问责期限,我认为可以借鉴刑法中有期徒刑制度,根据问责官员所受处分的不同确立不同的处分期限。例如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问责期限应该远多于一年,以三年为佳。

(三)建立全面、规范、有序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谣言止于公开,制度在于透明。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透明本就是一种监督。建立全面、规范、有序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是问责制得以顺利推行的重要基础。7.尹 权.试论我国行政问责范围的扩大 [J] 企 业 技 术 开 发,2011-5第30卷第9期 8.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392~393页。

若没有程序正义,也就没有实体正义。官员复出的程序设置非常重要,必须经过认真、细致、慎重、严格的考察和评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官员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凡被问责的领导干部,复出前应提前向人民群众公示,收集人民的意见,把被问责干部复出的监督权交给人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相应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重新安排工作时应向任职地人大、政协通报,而非单纯的由上级党委 组织部门作出决定。问题官员“干干净净”地复出,是对受伤害的民众负责,是对官员奖惩体制负责,也是对每一个官员负责。问责官员相对于一般官员来说,因为其复出的社会影响更大,因此需要接受人民群众更多的监督。韦伯就曾指出:“科层制通过保守特有信息来源的秘密性来提高

10监督性,公务秘密概念是科层制特有的创造,没有比科层制更热衷于此的了”。

(四)建立多元行政问责机制。

行政问责机制包括行政系统内部问责和行政系统外部问责。仅仅依赖行政系统内部问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系统的外部问责作为支撑和辅助,只有内部外部两张问责制度相互结合才能保证问责机制的健康运行。行政系统的外部问责包含人大、民主党派、新闻传媒、社会公众等组织群体或个人。

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问责要坚持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人大是我国权力机关,问责要坚持以人大为问责主体中枢,实现其对政府问责的正常化;各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因此问责要增强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力度,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司法机关要增强自身的独立性,通过司法权制衡行政权,加大司法审查的力度;同时充分发挥公民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使之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

只有加强党、人大、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问责力度,建构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人大为中心,以司法问责为后盾,以民主党派、新闻传媒、人民群众为重要力量的异体问责体系,健全同体问责机制,才能使行 政问责机制不断得到系统化、法制化的建设。11

五、结语

员工问责制度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员工敬业尽职的责任意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执行力,确保公司重大决策、决议及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员工问责的对象:公司全体员工。

第三条 本制度所称员工问责是指在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活动(包括投资融资、资本运作、招投标、专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各级员工对本部门或本岗位应承担的工作,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或者不作为、少作为、滥作为,损害公司经济利益或影响生产经营秩序和工作效率、贻误工作时机或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由公司进行责任追究并给予相应经济和行政处理的活动。

一、不履行职责包括:拒绝、放弃、推诿、拖延、不完全履行职责等情形;

二、不正确履行职责包括:无合法依据以及不依照公司管理程序、管理制度、规定权限和规定时限履行职责情形。第四条 对员工问责坚持以下原则:

一、谁受理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 二、一级对一级负责,上级对下级层层追究责任的原则;

三、实事求是、权责对等、公开透明、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回避原则,与被问责人为亲属,或与被问责事件有关联的人员不参与调查、处理决定等工作。

第五条 员工问责制度与专业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并行,符合专业管理问责条款的,可按照相关专业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处理。凡专业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处理或问责的,按照本制度进行问责处理。第二章 机构及职责分工

第六条 公司行政部是员工问责的决定部门,职责是:

一、根据问责需要指定相关部门(子公司/工厂)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及小组负责人;

二、负责布臵具体任务;

三、审议调查小组的调查报告并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决定。第七条 调查小组是员工问责的实施部门,职责是:

一、根据行政部部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被问责对象的问责事项进行调查;

二、负责对调查事项涉及的任何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取证(可要求相关当事人写出书面经过材料)和核实;

三、负责接收并反馈被问责人的申诉;

四、负责形成调查报告并向公司总经理(或公司分管领导)报告;

五、负责起草问责处理报告,并报公司总经理(或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送行政部下达问责处理决定文件。

第八条 行政部负责落实对被问责人的相应处理决定。

第九条 公司各职能(业务)部门负责配合,必要时参与相应的调查取证工作。第十条 部门(子公司/工厂)职责是:

一、负责配合,必要时参与相应的调查取证工作;

二、负责对本公司内部相关员工的问责;

三、在重大、特大事项问责结束后3日内,问责事项分析处理报告向公司行政部办公室备案。

第十一条 中层管理人员和总部各级员工的问责由公司总部直接负责,子公司/工厂中层及以下员工的问责原则上由子公司负责,必要时总部也可以直接问责。第三章 问责事项

第十二条 公司按过失性质将问责事项划分成以下五类情形,总部职能(业务)部门或子公司员工出现任何一类情形时,必须对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及其直接领导、主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问责。

一、员工因决策失误、工作疏忽等原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因决策失误、工作疏忽、管理松懈、办事拖沓或违规操作等人为因素受到国家行政执法机关行政处罚10万元(含)以上的;

(二)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含)以上的。

二、员工不认真履行公司规定的职责,执行公司董事会或行政部部做出的决议、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不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公司明确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或未认真执行公司的指示、决策或交办事项的;

(二)工作效率低下、办事迟缓、经常拖期、子公司及相关部门反映强烈的;

(三)工作质量差、多次返工、致使工作拖期的;

(四)工作中回避矛盾和问题、推卸责任、矛盾上交,导致不能及时解决造成较严重后果的;

(五)工作监管不严、发现违纪、违法、违规行为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纵容的;

(六)对下属部门和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知情不报、不制止或不处臵的;

(七)作风不务实、不严谨、工作粗疏、敷衍塞责、拖沓,效能低下,不能认真执行公司董事会和行政部部的决策、决定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致使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影响公司整体工作部署的;

(八)不认真履行职责,管理措施不到位,致使一个时期的某项重要工作未能按时完成,影响全局工作安排的。

三、员工违反规定擅自决策,发生重大决策失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超越部门权限擅自决策、审批或没有依照公司规章制度、权限、程序进行决策、审批,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文件、决定或者命令的;

(二)违反公司规定,人为设臵门槛、障碍拖延工作的;

四、员工发生不作为、滥作为或行为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人员及其领导问责:

(一)违反规定泄漏公司秘密或者职务工作秘密,不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和文件管理规定,致使文件、档案或资料泄密、损毁、丢失,损害公司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二)在管理、协调、服务工作中,对外来(子公司、其它部门或外单位)办事人员态度蛮横,故意刁难,表现出“冷、硬、顶、拖”态度,甚至“吃、拿、卡、要”的现象,损害公司利益或企业形象,造成投诉或其他不良影响的;

(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时,拖延懈怠、推诿塞责,未及时、妥善的采取必要和可能的措施进行有效处理的;

(四)采取授意、打招呼、批条子、指定、强令等方式,影响和干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

(五)弄虚作假或指使、授意他人弄虚作假、误导、欺骗领导的;

(六)工作时间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因其他工作原因离开工作岗位不委托有关人员代行其职责而耽误工作的。

(七)上级对工作任务没有布臵清楚,下级没有理解和掌握工作目标和方向,导致任务没有完成的上下级员工。

五、其他行政部部认为有必要问责的事项。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三条 对员工问责按下述程序进行:

一、公司行政部部领导发现有关人员或接到有关方面(子公司、职能部门或相关人员)的信息,反馈有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情形时,提出问责建议报行政部部,由行政部部审批后启动问责程序。

二、公司行政部部责成启动问责程序后,由行政部办公室负责立即根据行政部部指示,落实监督牵头部门快速组成调查小组,开展调查核实工作。

三、问责调查小组对需要调查的事项予以登记立项。

四、问责调查小组制定调查方案,组织实施调查,对调查过程中的访谈应形成现场笔录,要求被调查人核实后签字确认,对调查过程中取得的书面证据材料,要求出据材料的单位领导确认并盖章。

五、问责调查小组调查结束后,将调查结果书面告知被调查单位的主要领导并充分沟通,征询其对调查事实是否持有异议,并根据调查结果,出据调查报告,做出问责处理意见或建议。

六、问责调查小组向公司行政部部提交调查报告。

七、公司行政部部召开会议讨论研究问责处理决定,被调查的部门或单位可在会议上进行陈述和申辩。

八、公司行政部办公室按行政部部决定下达处理文件,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处理文件落实问责处理意见。

九、过失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行政部办公室提出申诉,报行政部部审核,确实有必要的进行复查,在行政部办公室组织复核、复查期间,原处理决定可以暂时中止执行。第五章 责任认定和责任处理

第十四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或过失的,其应承担的责任大小根据其在问责事项中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多少或带来的不良影响大小或延误的工作时间长短由行政部部认定,原则上分为责任较小、责任较大、责任重大、责任特大四个等级,按下述标准划分:

一、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较小: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含)以下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7天(含)以下的;

(三)不良影响较小。

二、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较大: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0万元(含)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7-15天(含)的;

(三)不良影响较大。

三、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重大: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20万元(含)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15-20天(含)的;

(三)不良影响重大或导致他人人身伤害的。

四、具备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为责任特大:

(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

(二)延误工作时间20天以上的;

(三)不良影响特大或导致他人伤残、死亡的。

第十五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或过失的,根据问责事项的成因,原则上分为直接责任、间接责任、直接领导责任、主管领导责任、主要领导责任。

一、直接责任:指在业务活动中负有经办、主持、牵头、组织等职责,并导致事项发生的行为人应承担的责任;

二、间接责任:指在业务活动中负有参与、协助、辅助等职责,而导致事项发生的行为人应承担的责任;

三、直接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的直线上级领导应承担的责任;本制度所称直接领导为总部职能部门主管级(含)和子公司部门负责人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四、主管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主管领导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总部职能部门中层副职(含)以上和子公司副行政部级(含)以上管理人员。

五、主要领导责任:指直接或间接行为人所在部门或单位的第一负责人应承担的责任,包括总部职能部门正职(牵头副职)和子公司行政部级(牵头副职、第二经理)管理人员。

第十六条 员工被问责有过错的,公司将对责任人进行责任处理,责任处理分为经济责任处理和行政责任处理、处分两类。

一、对员工经济责任处理控制在50元以上,但最多不超过本人绩效工资。

二、对员工行政责任处理、处分按轻重依次为:

通报批评、取消先进称号、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关系。

第十七条 对各类责任者的具体责任处理标准详见《问责处理对照表》(附件1)。

第十八条 同一单位内发生问责事项时,除按本制度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外,同时还要按以下办法追究本单位领导责任:

一、直接下级出现二次(含)以上责任较小或责任较大级的同类事件时,追究直接上级领导责任;反复出现三次追究至本单位主管领导,反复出现四次(含)追究至本单位主要领导。

二、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事件的,追究至本单位主管领导,发生特大事故、事件或内累计发生二次重大事故、事件的,追究至本单位主要领导。第十九条 根据问责事项发生的主客观因素,问责处理侧重点如下:(详见《问责处理趋势示意表》附件2):

一、对主观故意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经济处理与高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二、对渎职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经济处理与高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三、对不作为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行政处理、处分与适度偏上经济处理的方式;

四、对失职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适度偏上行政处理、处分与经济处理的方式;

五、对过失行为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经济处理与适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六、对能力不够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高度行政处理、处分,适度经济处理的方式;

七、对努力不够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低度经济处理,适度偏上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八、对主观善意因素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适度经济处理,低度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

九、对外部不可控因素造成责任事件或事故的各类责任人,采取低度经济处理,适度偏下行政处理、处分的方式。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对涉及政治事件、党风党纪或非常重大的违纪行为需要更深入的调查,由问责调查小组报行政部部同意后,转由公司政工部门、审计部门或纪委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参与问责调查小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依照本办法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下发后,依据实际适时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第二十三条 在实施处罚时,应根据错误性质、情节和员工平时表现以及对错误的认识程度全面考察决定,使处罚恰当合理。对于主观故意、渎职等情节严重的,可以从重或加重处罚;情节较轻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第二十四条 子公司参照本制度制定本公司相关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企业管理部。

第二十六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附件1:《问责处理对照表》 附件2:《问责处理趋势示意表》

企业问责制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切实落实各岗位人员的岗位责任、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责任,促进公司整体经营目标的达成,并将各部门之工作绩效与各级主管人员之薪资、福利、劳动合同等项目相挂钩。特依据<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保捷汽车工业集团各级干部人员,包含各部门经理、副理、课长、副课长、组长、副组长、班长、副班长等。

三、用语定义:

3.1 干部人员:本细则中所称“干部人员”,泛指保捷汽车工业集团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包含各部门经理、副理、课长、副课长、组长、副组长、班长、副班长等;

3.2 违约责任:本细则中所称“违约责任”,指公司对各岗位人员未按<岗位说明书>之要求履行岗位责任,各级管理人员未按<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的相关条款履行领导责任的人员,所实行的处理方式,包含但不限于<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中“其它要约事项”之内容。

四、权责:

4.1 总(副)经理:负责制定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目标与经营规划工作,负责各部门工作目标的设定及绩效成绩的核准工作,负责干部人员正负激励的核准工作; 4.2 营运中心经理:负责各部门工作目标设定及绩效成绩的审核工作,负责干部人员正负激励的审核工 作;

4.3 人力资源课:负责本实施细则的制定、修改、解释工作,负责各部门目标设定的协调工作,负责各部门干部人员工作目标达成情况的汇总、分析、检讨,及干部人员正负激励的提报工作;

4.4 各级干部人员:努力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公司各项决议,切实履行岗位职责、领导责任,实现岗位目标及部门整体目标。

五、内容:

5.1 干部人员任用原则: 5.1.1 职、责、权、利对应原则:通过规范岗位标准,确定各岗位之职责、职权及相关利益,做到权从岗来、责随权至、责权相应、责利相符;

5.1.2 能上、能下原则:本公司之干部人员任用,以工作结果为导向、以部门绩效为标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切实贯彻“能者上、庸者下”之干部任用指导思想,理顺干部人员任用、晋升管道;

5.1.3 淘汰原则:对部门绩效不彰、工作执行不力之单位主管实行淘汰机制,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5.1.4 绩效承诺原则:所有干部人员于任职时,必须与公司签署<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明确岗位之职、责、权、利,<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一并履行; 5.2 绩效承诺:

5.2.1 所有人员在职时必须熟读<岗位说明书>,且需在<岗位说明书>上签名确认,明确岗位职责与义务,并须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5.2.2 干部人员任用时,必须与公司签署<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约定岗位目标及违约责任等项目,干部人员必须切实履行<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之全部内容;

5.2.3 公司之<岗位说明书>、<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等,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与<劳动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5.2.4 干部人员因个人原因,拒不签署<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者,视为自动放弃就职;

5.3 岗位目标设定及绩效汇总:

5.3.1 各岗位目标设定状况,详见<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5.3.2 绩效成绩汇总状况,详见<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5.3.3 干部人员之绩效成绩汇总后,即可按<管理人员绩效承诺书>之相关条款,对当事人实施正负激励; 5.4 责任划分:

5.4.1 岗位责任: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说明书>规定的各项职责,对岗位工作负责;对于未履行岗位职责、工作执行不力、岗位绩效不彰者,当事人负岗位责任; 5.4.2 领导责任:各级管理人员,应对部属工作绩效负责、对部门(单位)整体绩效负责,对于部门(单位)绩效不彰、部属工作执行不力者,直接责任主管应负领导责任; 5.5 违约责任:

5.5.1 连续3个月岗位绩效未成长者,对当事人给予降职、降级处理; 5.5.2 连续3个月岗位绩效下滑者,将给予当事人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之处理;

5.5.3 连续3个月部门工作绩效不彰者,将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单位主管给予降职、降级处理;

5.5.4 连续3个月部门绩效下滑或连续4个月部门工作绩效不彰者,将对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单位主管给予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之处理; 5.5.5 干部人员与公司约定的其它违约责任一并履行;

5.6 本实施细则经总经理核准后颁布实施,自颁布之日起生效;本实施细则之最终解释权归人力资源课。

六、相关档:

6.1 <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6.2 <晋升与异动管理办法> 6.3 <奖惩管理办法>

七、附件:

学校教师请假制度 篇5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者的组织纪律性,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重新拟定以下教职工请假条例,望各位教职工遵照执行。以往所发的文件与此有抵触的,以此文为准。

一、公假:

学校行政人员或教职工,出席会议、派出培训学习、参加教研活动等公事外出时间为公假。公假期间不扣除教职工奖励。

二、事假:

1、教职工事假原则上每学期最多4天,全年8天,如遇特殊情况,确实要超假者,由单位核实后,教职工应办理好请假手续,所有假期均应报批后方可执行。

2、教职工因事请假,应提前办理好请假手续。请假时间1天以内的,直接向教导主任主任申请,并有教导主任批准;请假1天以上的,须向校长申请,并校长批准后,方可离开岗位。请假理由不充分或可能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时,了不语准假或暂缓准假或缩短假程。

3、事假每次不得超过3天,一学期不得超过7天,全年事假累计不得超过15天,事假超过规定天数一般不予准假,特殊情况必须经校委会研究决定。

4、教职工凡未按请假报批程序办理好请假手续而离开工作岗位,或请假到期未办理续假的一律按旷工处理。

5、事假天数的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事假的绩效工资扣除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执行。

6、因请假不能正常上课的,所所带课程由本人自行安排,特殊情况。

二、病假:

1、教职工因病不能出勤的,可以请病假,病假2天以内有教导主任批准,2天以上的应由医院出具病假证明,报请校长批准。变相请病假,如经查实按旷工处理。7天以上的,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后,到教育局办理请假手续,学校负责安排代课。

2、教职工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执行。

3、经查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按旷工论处。

4、长期病假康复后要求工作的,应由医院出具健康证明。

5、教职工因探亲或在外出差是生病,应提交县级以上医院证明。

6、病假天数的计算是1天按半天算,不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15天以上的除外)。

三、旷工:

教职工连续旷工7—14天,全年累计旷工15天,当年考核为不称职(不合格);连续旷工15天,全年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学校辞退,连续旷工超过30天,全年累计超过90天的,学校必须上报自动离职手续。

四、法定假:

1、产假:

(1)怀孕4个月以内流产者假期15—30天;怀孕4个月以上流产或引产者,假期42天。

(2)没有晚婚晚育正常分娩者,假期90天;难产者增加15天;一胎多胞生育者,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15天;24岁以上已婚妇女生育第一胎者,增加15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证者,另加30天;夫妻为双职工的,男方可享受一周的照顾假。

(3)晚育剖宫产,假期105天;

以上三种类型基本工资、各类补贴全额发给,计划外怀孕流产者,不享受工资及福利待遇。

(4)怀孕期间的女教职工,确有困难的,经县级医院证明确有疾病可按有关规定批假15—30天;生育假满后确有困难的,可请哺乳假,按审批程序办理请假。

(5)已怀孕的女教职工,按照国家给予产前检查时间,但要妥善安排,不的影响正常工作。

(6)产假期满,因病不能工作的,经市级医院证明后报批请假,其继续休息期间的待遇,按病假规定执行。

(7)女教职工在领取生育告知书后,怀孕期间经市级医院证明需要保胎休息的,最长期限不超过3个月,并按病假处理。

3、婚假:

(1)在本单位从事工作满6个月的教职工方可享受婚假。

(2)若教职工在原单位结婚的,婚假不能带入本单位。

(3)教职工结婚,婚假为7天,另根据路程远近,另加往返路程假。晚婚(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增加晚婚奖励假数天(不得超过20天)。

(4)婚假的计算不含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5)在规定的婚假期间,工资待遇按原标准执行。

4、丧假:

教职工的亲属(指父母、岳父母、公婆、配偶和子女)死亡时,给假7天。可根据路程远近,另加往返路程假。

五、审批权限:

1、一般教职工请假7天以内的,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批;累计请假在8天以上的,报教育局审批。

2、病假。有门诊病历、疾病证明手续,请假8天以上的,由教育局审批,原则上请病假在一个月以上的,必须出具本市市级医院疾病证明。

3、事假。年累计请事假8天以上,由教育局审批,由教育局受理后。

4、不论是病假、事假、法定假、都要按程序由学校负责办理请假报批手续。经审批后生效。

5、各类请假由本人填写请假条,单位领导审批前,应具体了解请假人的实际情况后,签署是否准假意见,并明确注明请假起始的时间和有关事项。

6、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在离岗1天之内,先口头或电话向单位领导请假并按规定补办请假手续。

9、凡请假在一个月以上的已婚女教职工,在办理请假手续前必须提供查孕证明。

10、请假期满要续假的,应提前办理续假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注:

1、本规定颁布之日起生效。

学校教师请假制度 篇6

教师请假制度

(暂行规定)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工作者的组织纪律性,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重新拟定以下教师请假暂行条例,望各位教师遵照执行。

一、事假:

1、教师事假原则上每学期最多三天,全年六天。教师请假天数在规定期限内,绩效考核只扣除奖励分,超过规定天数,按绩效考核办法扣分,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2、教师请假要书面履行请假手续,校长签字后,交教导处记录并安排教师顶课等有关事宜。

3、教师凡未按请假报批程序办理好请假手续而离开工作岗位,或请假到期未办理续假而超假的一律按旷工处理。

二、病假:

1、教师因病不能出勤的,可以请病假,病假3天以上7天以内的应由主管医生出具病假证明。变相请病假,经查实按旷工处理,并责令作书面检查。7天以上不足一个月的,由医院证明,一个月以上的由县级医院证明。到教育局办理请假手续,学校负责安排代课等事宜。

2、教师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按国发[1981]52号文件规定执行,并酌情扣发工资与奖励性绩效工资。

3、经查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按旷工论处。

4、长期病假康复后要求工作的,应由医院出具健康证明。

三、旷课:

教师连续旷工7—14天,全年累计旷工15天,当年年度考核为不称职(不合格);连续旷工15天,全年累计旷工超过30天的,学校辞退,连续旷工超过30天,全年累计超过90天的,学校必须上报自动离职手续。

四、其他法定假期规定:

教职工的探亲假应安排在寒暑假期间,其他时间不予安排,若有特殊情况,确实需要探亲的,由教育局领导审批。

1、法定假期。婚、丧、产假在法定时间以内的假期,国家规定的工资奖金照发。学校内部的考核奖不享受,超过法定时间的,按事假处理。哺乳假人员,在假期内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按50%计发。

2、事假。一月中累计超过5个工作日不足10个工作日的,当月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累计超过10个工作日的,当月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按70%计发。

3、病假。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绩效工资照发;病假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停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按70%计发。

五、审批权限:

1、一般教职工请假五天以内的,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批;累计请假在六天以上的,报教育局审批。

2、病假。有门诊病历、疾病证明手续,请假六天以上累计一个月以上(包括一个月),由教育局受理。

3、事假。年累计请事假六天以上一个月以内(包括一个月),由教育局审批,超过一个月,由教育局受理后,统一报县人事局审批。

4、不论是病假、事假、法定假、都要按程序由学校负责办理请假报批手续,经审批后生效。

5、请病假应使用公立医院的疾病证明,请病假期限超过一周的,原则上应使用公立县级医院的疾病证明;请病假期限超过一个月的,所在单位应派专人探视,并提供由校领导及探视人签字的探视证明、探视情况公示表。

6、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事先办理请假手续的,应在离岗三天之内,先口头向单位领导请假并按规定补办请假手续。

7、请假期满要续假的,应提前办理续假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

8、请假完毕应由学校负责及时办理销假手续。

六、关于教师迟到、早退和中途离校的规定

1、迟到。晚于规定时间5分钟的计迟到一次。

2、因特殊情况,必须中途离校或早退的,一小时内,不记请假或矿工,超过一小时的必须请假,同时在离校前到教导处、值周组、门卫上做好记录,记录清原因、离校时间和返校时间,否则按旷工论处。

3、学校行政对教师中途离校和早退作不定期的抽查,凡中途离校和早退者经查实按旷工记载,纳入年终考核。

4、星期天下午门卫人员、班主任必须在学生进校时间前到校,例会请假的按半天请假时间计算。

说明:

1、以上计算请假时间,不扣除节假日。

2、本规定与上级文件有冲突的以上级文件精神为准。

安乐河镇中心小学

学校教师制度 篇7

2、服从考场安排,主监教师要提前15分钟领取试卷。

3、副监考教师务必在考试前10分钟进入考场组织学生了,清点人数。宣布考场纪律、分发试卷。考试铃声一响,即刻下发试卷,不得推迟。

4、监考教师必须严守岗,不得擅自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内吸烟、看报刊、闲谈,不做与考试无关的事情。

5、监考教师要坚持原则,认真监督考场纪律,不点拔任何试题和考生,如考生有所疑问,可向巡考请示。

6、如发现考生作弊,一经核实,立即对其管理,并报教导处处理。

7、收试卷时,一定要清点好试卷卷数,以免漏订。

8、认真填写考场记录,如实反映考场纪律。

学校教师考核制度 篇8

一、教师从参加工作开始参加考核,考核原则上一学年一次。

二、教师考核成绩记入学校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三、教师考核成绩与期末评比先进、职级确定等挂钩,并起主导作用。

四、教师考核成绩按分数分为ABCD四个等次,分别是优秀,良好,一般,较差。

二、考核方式

考核分业务考核、综合评定两个方面进行。

一、业务考核:

指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方面进行考核。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主任 负责,业务评定的形式可多样化。以百分制评定,分值权重占考核总分的50%。

二、综合评定:

指对教师的德能勤绩进行综合评定,主要考核的内容有责任心、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教育教学效果、同事间的协作精神、个人修养、家长反馈意见等。综合评定实行逐级评定制,以百分制评定,分值权重占考核总分的50%。

三、加分与扣分

有下列情况的,可酌情加5-20分:

1、教育教学成绩突出,为学校带来显著影响的。

2、积极为学校出谋划策,并收到良好效果的。

3、班级学生生源稳定率达100%,主要任课教师均可加分。

4、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外竞赛或活动,获奖或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的。

5、其它各类为学校工作带来良好效应,被家长委员会提名或行政会提议加分的。

有下列情况的,要酌情扣分:

1、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一次扣分值20分。

2、教育教学出现失误被家长投诉属实的,一次扣除10分。

3、与家长争吵,并有粗暴言行的,一次扣除20分。

4、因工作失误造成学生人身伤害、学校财产损害、学校形象损害的,酌情扣除5-20分。

5、所任班级学生转学,经查实属家长对教师不满的。一人次扣10分。

城乡清洁问责制度 篇9

为了推动我区“城乡清洁工程”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改善城乡环境卫生与容貌秩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依照《玉州区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问责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工作规则。

一、调查核实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权责统一,有错必纠,责任与过错相对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当出现下列六种涉及实施“城乡清洁工程”问责情形时启动调查核实机制:

(一)群众举报、投诉的;

(二)区城乡清洁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信访等部门建议的;

(三)工作检查和考核评定中发现的;

(四)新闻媒体曝光的;

(五)上级机关和领导指示、批示的;

(六)其它需要问责的。

三、调查核实的工作程序:

问责调查核实,严格按照受理、分办、调查、核实、提出建议、反馈等程序规范操作。

(一)受理:当发生“城乡清洁工程”问责调查核实机制启动情况时,玉州区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效能办”)填写受理单对提出问责调查核实有关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启动问责调查核实工作。

(二)分办:根据问责情形的性质、对象和管辖范围等情况,区效能办提出确定承办单位(可直接调查,也可责成有关部门调查)、调查核实方式和办结时限的分办意见。

(三)调查:在受理和分办的基础上,承办单位对问责情形采取独立调查、联合调查或委托调查的方式展开调查,对问责情形发生的原因、过程、后果及造成的影响、涉及的其它问题、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等作详实的核实。由有关部门调查的,要将调查结果报区效能办。

(四)复核:区效能办在调查结束(责成有关部门调查的收到调查报告)后,应将调查核实情况向被问责对象反馈,充分听取问责对象陈述、申辨的意见,对问责情形进行复核。

(五)提出建议:在调查、复核的基础上,区效能办根据问责情形事实的情节轻重,提出问责建议。

建议实施(1)责令整改;(2)责令做出书面检查;(3)通报批评等三种问责方式的,经区城乡清洁工程指挥部讨论同意后,由区效能办做出问责决定。

建议实施(4)扣除风险抵押金和扣发奖金;(5)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6)诫免谈话;(7)停职离岗培训;(8)调离岗位;(9)解聘、辞退或责令引咎辞职、免职;(10)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予以党纪、政纪处分等七种问责方式的,由区效能办根据该七项问责方式涉及的管理职能会同有关部门,报区城乡清洁工程指挥部讨论后,按干部管理权限和程序进行处理。

(六)反馈:区效能办和有关部门作出问责决定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将问责决定书面送达问责对象及有关单位,并按干部管理权限存档备案。

调查核实和问责工作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四、负责办理问责调查核实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学校教师考勤请假制度 篇10

为了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秩序,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切实履行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鉴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自律、自护、自理、自学能力差,如教师不按时到岗入位,学生管理出现空档,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声誉、教师形象和正常教学秩序将会受到影响,为此,依据国家《教师法》及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周至二职中教师考勤、请假制度。

一、学校实行签到制。按照作息时间表安排,每天早晨值班领导、值班教师早读前10分钟到教学区检查学生出勤及纪律情况;班主任提前5分钟下班,管理、组织学生早读,打扫环境卫生;其他教师在早操前到校,按时签到。全体教师下午上课前、晚自习下后严格按时签到,学生全部就寝后值班领导、值班教师还要做好夜巡工作。

二、学校实行坐班制。上班时间,每位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不得做与教育教学无关事情,特殊情况需临时外出时必须向值班领导请假(时间控制在2小时内),经批准并在门卫处登记方可出校门。未经批准出校门在2小时以上的,按旷工处理。

三、严格考勤:

1、学校教导处负责把好考勤关,作好查课、考勤记录,作为教师每月月绩效考核和期末出勤考核依据。

2、教师每天按时在值班室门口签到,教导干事负责每天在学校规定的时间段收放签到册,做好当日考勤。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亲疏,一视同仁。

3、学校集会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开小会、不打瞌睡、不看书报、不带小孩、不在会场接听电话,手机设置震动状态。

4、教师的红白喜事,尽量安排在法定假期,不要影响教学秩序,并在事前报学校工会批准。

5、学校领导将对教师考勤不定期抽查,如果查出无假外出或弄

虚作假者,将按旷工处理,取消评优资格。

6、每位教师要有工作超前意识,宁可早到10分钟,不可迟到1分钟。

7、出现缺勤的同志应自觉接受制度管理,以大局为重。

8、教师离校外出,值班领导要严格把关,门卫出作好记录,如出现疏漏,查实后将进行责任倒查。

四、请假制度:

1、教师要尽量在双休日、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内安排好自己的私事,尽可能不要占用上班时间。

2、非请假不可的病事假,须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写出书面请假条(一天以内由值班领导审批;七天以内事假、三个月以内病假由校长审批;七天以上事假、三个月以上病假交县教育局人事科审批)待批准以后,与班级其他教师作好衔接,移交有关手续,将请假条交到教导处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特殊情况(如本人及父母、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出现危急重病人、交通故障、急于处理事情等)不能亲自到校请假的,可先向值班领导口头请假,事后补办请假手续。补假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天,事后向相关领导说明原委,以便学校领导看望慰问和查实。

3、请长期病假的按政策扣除相应绩效工资(癌症、精神病人除外,按国家有关政策精神执行)。

五、实行奖惩:

1、每学期(学年)出满勤的教师在评优、晋级、聘任等方面优先考虑。

2、出勤考核分作为教师30%绩效考核重要依据之一。(1)病假、事假、迟到、早退与旷工列入当月绩效考核;缺例会、升旗、政治学习每节次分别扣20元,旷课一节扣20元,取消当年评优资格。;(2)事假、迟到、早退和旷工在期末按实计算;请假每天扣除当天工作量,并扣月积分30元;月累计4天以上,不参与本月30%绩效分配。每学期累积7天以上,每天扣除基本工资30元。(3)全年迟到、早退、旷工累计3天者,当年不能参加评优;(4)全年累计旷工15天者,报县教育局除名,按自动离职处理。

3、缺勤教师,在考核、职务晋升评优时,按相关规定扣分。

4、上班期间有急事需处理临时耽搁两小时者可不计缺勤,但须向值班领导请示批准,同时安排好手头工作后方可离开。

5、如出现工作失误或发生不安全事故等违纪现象酌情按比例扣除相关责任人员奖励性绩效、取消当年评优资格。

六、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不计缺勤,享受出满勤奖的假期有:

1、婚假7天。

2、产假:顺产90天,剖腹产105天,寒暑假可顺延。

3、丧假3至5天,直系亲属(指父母、配偶和子女)5天丧假;岳父、岳母、公公、婆婆3天丧假,不计缺勤。

4、结合我校教师实际,教师子女结婚,准许请假2天在家为子女操办婚姻,不计缺勤。

5、以上四项假办理书面请假手续,领导批准,交到教导处存档。

周至县第二高级职业中学

上一篇:写排比的开头结尾下一篇:罗镇乡中心校素质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