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2024-05-25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共8篇)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篇1

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

课题项目管理办法

(2015年3月修订)

为加强对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项目的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当前吉林省青少年工作提出的新挑战,着眼青少年成长发展新变化和共青团工作实践新需要,深入研究共青团工作和事业发展中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全省青少年工作研究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推动全省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为省委省政府青少年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第二章 组织

第二条 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受团省委委托,领导全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工作。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的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团省委研究室,负责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三条 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和实施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年度立项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

2、拟定和发布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年度通知和《课题指南》;

3、组织和受理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年度立项的申报及评审工作,负责对在研项目的年度检查、鉴定验收和日常管理工作;

4、统筹使用和科学管理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项目专项资金;

5、制定和实施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项目管理规章及相关制度;

第四条 专家评委会组成及注意事项

1、专家评委会从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项目专家库中抽选组成。纳入专家库的评审专家须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熟悉共青团及青少年领域工作。

2、专家评委会原则上由7人组成,且评审专家不能是被评项目的项目组成员。

3、评审专家评审期间不得与课题申请人私下接触,不得接受申请人任何宴请或礼物,不得泄露与评审有关的情况。

4、评审专家由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聘任,颁发聘书。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五条 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一般在每年年初面向全省进行,实行公开申报、平等竞争、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的原则,通过评审专家评定,报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审批立项。

第六条 申报人要科学、准确、量力选定研究课题,一旦批准立项,不得随意更改。课题研究工作一般应在当年年底前完成。

第七条 一个课题组只能确定一名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研究的真正参研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课题研究的实质性任务。

第八条 课题申报工作由课题负责人负责,每个课题组只允许申报1项课题。

第九条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实事求是地审核《立项申请书》中填写的各项内容,严禁弄虚作假。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签署明确的上报审核意见并承担信誉保证。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条 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立项材料进行审核初评后,提交专家评委会进行评审。

申报材料初评入选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选题及论证符合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选题立项研究对我省共青团及青少年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可为领导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选题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创新价值和学术价值;

4、课题研究设计方向明确,论证简捷有力,研究方法切实可行,相关前期成果丰富,经费预算合理;

5、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具备能够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政治素质、科研能力和技术条件;

6、课题负责人符合申报条件,不属于被限制的申报对象;

7、《立项申请书》填写规范、清楚,符合要求;

8、按照申报数量及年度立项计划,适当控制初选比例。

第十一条 专家评委会对申报材料的选题价值、课题设计论证、课题组构成、已有研究成果、科研基础条件等方面内容作全面评判,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量化标准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择优入选立项。

专家评委会对申报立项材料的评议意见有保密责任,对申报立项材料量化评价的高低有解释、说明的责任。

第五章 项目中期管理

第十二条 经审批立项的课题项目由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向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下达《立项通知书》。项目负责人及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各留存1份经过审批签章的《立项申请书》。

第十三条 课题负责人要认真负责课题研究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接受课题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和督促检查。

第十四条 课题研究中期检查工作由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统一安排部署。届时课题负责人应将研究进展、取得的中期成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向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如实汇报。

第十五条 被批准立项的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项目,不得随意改变研究方向和研究计划,不得随意拖延研究期限。

第十六条 对不作任何请示和说明,无故停止研究计划或不完成研究任务超过规定期限1个月以上的课题组,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撤销该项目,追回已拨资助经费,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

第十七条 课题在研期间,由于特殊原因在预定期限内无法完成研究任务或有其它情况变动的,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成员)应向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提交变动申请,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作出处理意见,并报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方可执行。课题延期完成时限一般不超过半年。

第十八条 申报立项获批后,《立项申请书》中所列内容及课题组成员(含课题负责人)原则上不得改动,确有特殊原因需更换或增减的,必须严格按本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十九条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将本单位所立年度课题及时建档管理。每个课题完整的档案材料(复印件)应有:(1)经批复的《立项申请书》;(2)《结项申请书》;(3)《结项证书》;(4)最终成果及其它应存档材料。

第六章 经费管理

第二十条 团省委对立项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由课题负责人按照规定合理使用,接受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办公室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课题资助经费实行立项时一次核定,超支不补的原则。

第二十二条 资助经费使用范围:

1、资料收集费,包括复印、打字、翻译、录音、录像、微机使用费等;

2、购买必要的图书、资料等;

3、成果的打印、封面设计、排版、印刷、装订等费用;

4、小型会议费;

5、其他因课题研究产生的费用。

第七章 成果管理

第二十三条 课题最终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在研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至少有一篇与课题名称相匹配的论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并注明为“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字样。最终成果研究报告需完成2万字以上,成果提要3000字左右,文本内容排列顺序为:封面、课题组名单、成果提要、目录、正文。

第二十四条 课题负责人必须执笔、审读、修改和最后确认成果定稿,并对成果质量负有学术追究责任。

第二十五条 申请鉴定的最终成果不得有明显的逻辑性错误,成果全文错别字必须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查重率不得超过20%。经审查鉴定,对严重不达标的成果将退回修改,对二次修改仍不合格者将参照本《办法》相关条款进行通报撤项处理。

经专家鉴定,其成果明显存在抄袭、剽窃现象的,将对课题组通报批评,课题负责人近三年内不得申报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

第二十六条 成果鉴定一般采取召开鉴定会方式进行,由7名评审专家组成鉴定小组,其中一名为组长。会议鉴定工作具体程序由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在鉴定会召开前通知课题组。课题负责人出席成果鉴定会。

第二十七条 成果鉴定一般包括对成果的评价和对课题组的意见建议两部分。每位鉴定专家参照鉴定标准对课题研究成果作出量化评价,由总得分值决定是否通过鉴定,并对成果分出A、B、C、D四个等级。总体评价结论:A级为优秀;B级为良好;C级为一般;D级为限期修改,期限一般为3个月以内。

第二十八条 为提高在研项目完成率和结项成果质量,将严格控制结项成果鉴定结项率。对结项成果首次鉴定未能通过的,按照鉴定限期修改程序处理。

第八章 成果验收

第二十九条 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的,由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办理结项手续,并颁发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项目《结项证书》。《结项证书》原件由课题负责人留存,复印件由其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存档,课题组成员如需要可复印。《结项申请书》一式三份,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负责人及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各存档一份。

第三十条 课题研究成果作为全省共青团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参考,将以内参、信息或工作建议等形式报送省委和团中央。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所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建立的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60例, 其中2009年建立的有9份, 2010年建立的有22份, 2011年建立的有29份。60例患者中男性24例, 女性36例, 年龄48~73岁, 病程为半年到12年, 平均6.94年, 建立社区管理的时间为1~3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从建立档案至今没有患者出现死亡。这些患者中已排除了需卧床的患者、已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已需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及中途搬迁和自动退出社区管理的患者。

1.2 社区管理方法

1.2.1 糖尿病教育

通过在社区张贴关于2型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海报, 在社区内开展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宣讲来进行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等。

1.2.2 正确的血糖检测

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定期免费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测试, 并记录在档案内。若患者不愿到服务站进行血糖监测, 可指导其正确的血糖检测方法并嘱咐其将每次的检测结果记录在健康手册内, 并定期给医生查询, 以便医生能根据其血糖情况指导其用药的调整等等。同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应认真尽职, 应定期收取、查看患者的血糖记录手册, 对于未能及时进行血糖检测的患者应及时电话通知, 甚至可以进行上门随访。

1.2.3 饮食指导

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应每天三餐规律进行饮食, 戒烟戒酒等。患者的主食量应根据患者每天的劳动强度进行调整, 常规的用量是女性约300 g, 男性约350 g, 饮食应该包括肉类50~100 g/d, 蔬菜约400 g/d, 同时食物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 而食盐应控制在6 g/d以内。

1.2.4 运动锻炼

根据国内糖尿病防治的相关指南, 不同患者的运动项目以及运动量应依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年龄、社会背景以及经济状况等制定。

1.2.5 用药指导

糖尿病患者临床常用的五大药物有:双胍类药物 (如:二甲双胍缓稀片) 、磺酰脲类药物 (如:格列美脲)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如:阿卡波糖科) 、中成药 (如:糖脉康、消渴丸等) 、其他新型降糖药 (如:胰岛素) 。针对这些药物的使用量以及用药方案 (单用还是联合用药) , 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指数、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还应根据每种药物的优缺点进行选择。

1.3 评价指标

对于所有患者的效果评价指标为:检测患者在参与社区管理后的初期和参与管理后1年以及2年的血糖数值、血压、总胆固醇、体质量指数、药物依从性比率和体育运动比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临床实验数据结果录入SPSS11.0软件包中, 分析处理这些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社区管理后的1年和2年患者在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以及体质量指数方面均较初期降低, 而药物依从性比率和体育运动比率均较初期增高, 并且在2年后变化更加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临床上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作者正积极地寻找管理与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目前, 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探讨社区管理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及管理效果, 大量的结果显示以社区为范围, 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执行者,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及治疗,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模式[2], 如周海虹等[3]研究通过对比社区管理和内科门诊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发现社区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对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更有利于帮助患者控制血糖, 取得的治疗效果更好。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师和社区的居民更为熟悉, 便于随访, 对于患者的生活环境、家庭条件、饮食习惯等更为了解。患者在咨询时压力小, 更乐于与社区医师进行病情的交流, 医师能随时根据患者的相关监测指标对其进行指导, 主要包括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等, 建议患者食物方面尽量选择升糖指数低, 多种多样的食物[4],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等。

此次研究通过分析建立社区管理健康档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管理的各个时段的各项糖尿病相关指标的变化, 发现患者在参与社区管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 并且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患者对于2型糖尿病的认知也更深入。此次研究还发现, 社区管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除了要建立完善的体系, 还要求社区医师认真负责, 能有效的执行与坚持。

参考文献

[1]张元芳.民族地区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 5 (4) :158.

[2]刘尊永, 沈蔷, 楚亚琴, 等.300例糖尿病患者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2, 10 (3) :148-151.

[3]周海虹, 杜雪平, 李燕娜, 等.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与内科门诊治疗的效果比较.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15) :1067-1069.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目前,高职院绝大多数实施的“2+1”人才培养模式,学制短、实习期长的培养模式导致了很多学生党员入党不久就进入为期一年的实习期。这给高职院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出了一个难题。本文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入手,对当前高职院学生党员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探索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

1 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现状

1.1 学生党员大多数实习在外,教育管理难以落实到位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少部分留在学校参加专接本深造或者备战专转本考试,大多数在外实习,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高峰主要集中在大二下学期造成的。很多学生党员刚入党不久,就进入为期一年的实习期,因此,党龄较短,对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于一些学生党员实习后,对自己的党员身份认识不足,不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另外,由于离校在外实习,学生党员无法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学习,党务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就常常难落实到位。一些学生党员步入社会,党员意识减弱,责任感有所下降,不能坚持以党员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一言一行。

1.2 就业导向性加之毕业班事务繁杂弱化了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2013以来,在“最难毕业季”的冲击之下,毕业生人数仍在增加,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毕业班学生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忙碌着:专转本、专接本、就业等等。这一阶段学生党员更显忙碌:找工作须更积极,做论文须更认真。这使得部分学生党员投入党务工作时间减少,步调与组织不能协调统一,活动上不能全身心投入。入党前后表现出明显落差。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很多学生党员忙于自己的事情甚至忽视了党组织的工作和自身的理论水平的进步,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思想汇报不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

1.3 学生党员的流动性给党员支部活动的开展带来不确定性

学生党员到了大三,基本上都处于毕业实习的流动状态,由于就业范围广,实习单位较分散,加上毕业生的离职率偏高等等方面原因,学生党员的去向就很难掌控。这客观上造成他们很难集中统一管理,无法按时参加支部的组织生活,影响了学生党支部的教育管理工作。

另外,在组织考察方面,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等工作以及入党联系人对发展对象的真实情况了解工作不够深入,致使部分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得不到深入的保障。组织批准以后,教育培养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不够,更谈不上将学习集中在党的理论以及贯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学生党员在离校后,容易出现组织观念不强和党性意识淡漠等情况,对党员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欠缺思考,作用难以发挥,先进性难以体现。

2 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工作模式创新与探索

对于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创新探索出一套工作模式,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迫切需

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从高职院学生党员的特点出发,以科学发展

观为统领,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各种有效资源,关注实习后的学生党员再培养、再教育、再考察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各方面素质。

2.1 切实加强引导,增强党性观念,促进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

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努力做到实习期 “学习不放松,思想不放松,纪律不放松,使命不放松”。强化学生党员的使命意识,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网络等平台组织学生党员学习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党的党员责任和义务、组织生活纪律教育,教育他们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教育和引导,切实增强学生党员的思想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充实和提高自己,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忠实实践者。

2.2 建立教育管理服务的沟通平台,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新途径和新方法

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资源,建立学生党员沟通、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党员大多数在外实习,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外,集中教育、管理已经与学生党员的流动性不相匹配,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流动性很高,他们的价值观念、对社会的认识等在社会工作受到了影响,党员的先进性很难发挥出来。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 群、微信、微博等有效的网络联络工具,使整个党支部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散而神不散”组织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等活动。突破空间限制,通过QQ群、微信群讨论、视频会议等多种交流形式开展党的日常教育活动,将党的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与自我监督的可控性通过网络平台一一实现。

基于高职院校“2+1”模式带来的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高职院校只有立足自身特点和实际,坚持质量导向,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既要体现组织的温暖和关爱,不断提高认识,又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切实做好学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江炳坤,张晓红.高职院校流动学生党员管理现状与对策探索[J]. 院校管理,2013.

[2]许江荣.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的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6).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篇4

网络舆情是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个人或者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借助互联网对自己关心的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本身或者公共事务的掌控者和事项的直接相关者所产生和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意愿和意见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舆论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曝光社会丑恶行为、监督公共权力行使的活动愈发普遍。这一新变化给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然而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的滞后、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管理政策法律的缺失制约着我国政府对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对此,政府不能因噎废食,谈网色变,拒绝“大众麦克风时代”给政府管理方式带来的改变,而应当将网络舆情的发展作为转变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新契机,顺应时代的需要,善于、敢于面对新挑战,转变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树立网络舆情全过程管理理念。同时,借鉴国外网络舆情管理的优秀经验,将网络舆情管理纳入法制轨逬,既实现了对网民和互联网企业的依法管理,又在―定程度上防止权力的滥用,为网络與情管理创建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建设一支网络舆情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并且通过明确相关责任人职责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实现管理队伍的高效运转。

关键词:网络舆情;公共管理;政策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已变成可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和政府外部形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网民通过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曝光社会丑恶行为、监督公共权力行使的活动愈发普遍。这一新变化给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然而传统的政府管理理念、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的滞后、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管理政策法律的缺失制约着我国政府对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性。因此,此课题旨在研究网络传播如何进一步地加强管理和制度规范,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如何在蓬勃发展的网络时代下,高效地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良性地引导辖区内网民舆论导向,科学地研判决策相关案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对于网络舆情基本概念的界定,刘毅在其《网络與情研究概论》一书中给出了舆情的定义:與情是由个人以及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刘毅在给出网络舆情界定之前还区别了“舆情信息”这一理解含混不清的概念,给出网络舆情的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分析了舆情、舆论、民意3个概念,认为舆情范围最大,民意范围最窄,这是第一个直接区别幵與论、民意的观点。

从国内现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网络舆情的双刃剑作用,一方面网络舆情本身己经能够对有关部门的决策产生影响,另外一方面由于网络與论是个“自由超市”以及“把关人”的缺席,网络舆论的局限性比传统媒体环境中的局限更大。因此,在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有效汇集及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舆论引导和控制也成为网络舆情研究的重点之一。

国内有学者提出我国政府机关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于网络舆情管理应对机制不健全。吴芸分析认为,目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不仅缺乏专门从事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常设机构,而且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其次,很多国内学者认为我国政府机关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手段落后、不科学,应对经验缺乏、能力不足也是制约政府机关史好的实行网络與情管理的问题之一。王南江提出在社会高速发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政府机关依然采取堵、益、封、压等不合时宜的短期措施应对网络舆情的做法,引起受众的强烈反感。部分领导怕担责任, 不敢说真话,不敢率先说话,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梅松认为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发布,传统的人工化监测手段己无法满足监测的时效性,传统的政府宣传及舆情获取方式己无法满足当前政府网络媒体治理工作的需要。吴芸也提出目前我国基层政府驾驭突发事件、复杂局面的能力仍较有限。然而,面对突发扩散的网络與情,政府须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反应,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这需要政府在舆情管理中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与传播意识,还要有丰富的应对经验和多样的公关手段,使群众看到政府的态度与行动。

除此之外,我国政府机关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装如,王南江总结的政府佶息公开度不髙,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导致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特别是危机信息的传递,网络舆情已形成热点,内部尚不知情;对已经形成的网络舆情热点反应不及时,对外口径不一致,简单轻率下结论,疑点众多,可信度不高;对网络舆情不敏感,对网络谣言没有及时澄清或删除;过度低佔了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低估了网民的力量和素质, 没有将與情应对工作放在政治高度认真对待,正面言论抓不住公众的兴奋点。空话多于事实,虚话多于实话,说服不了受众,产生不了共鸣;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不畅,致使负曲报道过多。胡圣方,杨文德还提出我国对于网络舆情管理的理论研究薄弱,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到位。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学者们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王南江提出了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怠见和建议:建立一支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引导专业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工作机制:建立一套网络舆情应对处罝机制,快速稳妥处置已经形成热点的网络舆愤:政府机关应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成为主流舆论的引领者。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国外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受历史和文化的因索影响,存在大费机构和大:专业分析人员的专门研究网络舆情管理。在美国,对于互联网舆情的研究,特别是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总统选举和国会中期选举的选情分析和研究己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外,也有不少国家在法律和制度层面提出和釆取了一些措施,以此来控制、规范互联网的发展。例如,美国参议院于1995年6月通过《传播净化法案》,新加坡政府也规定其国内的3家网络服务供应商和拥有网址的政党、宗教团体和个人都必须在新加坡广播局注册并接受其管理。这些与网络舆情有关的政策和法律规范的制定,能够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络内容提供商的法律职贲,实现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管理。

国外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起始上世纪,具体做法有:一是立法规范舆情内容。二是鼓励网络媒体与用户自作,一些计算机协会与网络自律组织相继成立并制定一些行为自律规范。三是技术手段控制和过滤。目前网络與情控制敁常见的技术手段是对网络舆论进行分级与过滤。四是行政许可公众访问互联网。一些国家或者禁止一般公众对互联网的访问,或者要求网络用户首先获得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才能访问政府严格控制的信息。

三、当前网络舆情情况综述

当前我国网络舆情情况凸显几个特点,(一)民间舆论力量“异军突起”。尤其进入到“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博时代,在社会突发事件上,网络名人发表的言论往往比政府官方发出的声音更能影响广大网民的抉择。

(二)网络舆情的时效性和相互性突出。网络事件突发起来,其传播速度是惊人的,而且呈链式效应,很容易引发相关舆情事件发生。(三)网络舆情的隐蔽性和非理性。隐蔽性在于,网上出现的仅是网民声音,其背后的始作俑者和倡导者却处于隐蔽状态,难于发现。而非理性在于,由于网络舆情管理的不完善,导致部分不法网民随意攻击别人隐私,偏激的谩骂。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剖析网络舆情3大功能(1)、信息传递,表达诉求功能,例如网络问政平台,市长公开信箱等。(2)、舆论监督功能。例如天涯社区,大渝爆料台等。(3)、宣传引导功能。例如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号等。

2、网络舆情监控主要手段(1)、正面宣传,及时引导。(2)、联动民间舆论力量。(3)、网评队伍质与量的迅速提高。(4)、网络舆情搜集机制的完善。(5)、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建立。(6)、立体化网络舆情控制机制建立

(二)三种方法:

1、统计分析:实行7*24小时值班,建立网络舆情信息台账,对不同年龄段网民涉及不同领域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比如15-20岁对教育问题反映较多,25-35岁对牵涉房地产质量问题反映较多,35-45对交通堵塞问题反映较多,45岁及以上对环境、卫生、市政问题反映较多等等。这为调研课题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问卷调查:8月13日,对16个街镇要按照地域、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条件精心筛选舆情探测员共计100名,对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处置措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探测员具体分布为: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2名,个体经营户1名,农民及农民工1名,社区居民3名,村社干部1名。其中,女性比例不低于40%,年龄、学历层次要均衡。

3、专家咨询:6月10日,邀请市网信办舆情信息处专家对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处置能力授课。

五、政府与网络舆情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一)网络舆情事件的间接相关性特征。间接相关性是指信息的发布者、追溯者和反馈者与事件本身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只是利益受损方的同情者或潜在利益相关者。参与者往往限于网络平台,形式以网络言论扩散为主,一般不会造成现实危害,但会影响政府形象的塑造和维护。

(二)网络舆情事件的情绪化特征。网络舆情事件往往源于网络舆论的扩散,而舆论具有夸张强烈的感情色彩。网络情绪包括喜悦、悲哀、愤怒、恐慌等,其中一些过激的情绪有可能主导一场网络舆情事件。因此,了解、化解网民情绪是解决网络舆情事件的关键。

(三)网络舆情事件的爆炸性特征。爆炸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发生突然,影响巨大,“一呼百应”,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迅速传播,产生聚合放大效应;二是持续时间短,易被其他信息覆盖或冲散。虽然信息是会“过期”的,但每次网络舆情事件中政府的态度都会给网民留下一定的潜在印象,这些印象的叠加速度会被网络放大,处理不当就会发生质变,形成消极被动、封闭不公的政府形象。

七、政府机关网络舆情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机关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互联网经历了由1.0到2.0的转变,随着互联网的这一转变,广大网民也从以前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制造者,越来越多的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揭露社会腐败,成为监督政府权力的重要力。政府行政以及政府官员已然披放在聚光灯、显微镜下,接受5亿多网民的监督,这对政府行政以及政府官员的日常言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北京的“李天一”,到陕西的“微笑表哥”,一些粗暴的言行,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细节,都会在网上掀起强力的德克萨斯飓风。这样的舆论环境,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社会舆论的考验和质疑。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政府日常社会管理工作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发展给政府社会管理带来的新的挑战,一方面,提高对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快捷、开放等优势,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广幵渠道倾听民生民意,运用虚拟社会管理智葸,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释放和化解社会矛盾,为社会稳定减压。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舆论环境,进而也催生了政府在互联网语境新的管理理念。政府在行使公权力,管理社会的问时,要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关注网络民意。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网络民意的活跃,网络“意见领袖”的增加,因网络舆情而引起的社会热点事件越来越多,逐渐引起了各级党政机关的广泛关注。中央政府敏锐的感觉的到网络與情对舆论环境带来的改变,及时的转变观念,加强认识,提出了适应新情况的,新的真理理念,并且,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强对网络舆情管理的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手段,把网络舆情作为了解民意和施政的主要渠道。

在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建设、运用和管理方面,中央领导对互联网的作用和地位给予正面肯定,对在新时代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给予肯定和率先示范。2008年6月20曰,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并且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汄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认同和支持。

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李克强、刘云山任副组长,再次体现了中国最高层全面深化改革、加强顶层设计的意志,显示出在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信息化发展的决心。会上,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领导小组将围绕“建设网络强国”,重点发力以下任务: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会议还强调,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相对于中央政府审时度势,适时的加强自身及领导千部对网络舆情管理的认识不同,一些地方政府及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观念落后。对“大众麦克风”时代日益活跃的网络民意给政府社会管理带来的新情况没有正确的认识,仍然采取传统的不听、不理、不说,坐等上级领导的批示,致使其错失网络舆情应对的黄金时段,导致网络與情危机的出现和扩大化,使自身陷入网络舆情的风口浪尖。2014年10月,人民日报新大楼被调侃“土豪金”大楼,引起海内外热议,领导未及时处置,随后的处理方式又极端简化和僵硬,采取不听,不问,冷淡处理,错失舆情控制良机,被网民各种解读,甚至被某些海外媒体恶意炒作。

2007年6月5日,大河网披露有关山西黑砖窑事件的报道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网民强烈关注,线上线下舆论哗然。然而,处在與论风暴中心的洪洞县官员却对这一网络舆情危机置若罔闻,反应冷淡。直至这一事件演化升级为一场舆论海啸,中央下发批示,要求山西省委立即调查此事,并且派专案调查小组进驻山两时,洪洞地方宫员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然而,此时舆论己经完全倒向了政府的对立面,政府只有被动接受媒体声讨而孤立无援,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再一次由于部分政府宫员的不作为和反应“迟缓”而遭到严重破坏。在网络舆情面前,完全罔顾民意、蔑视民意,在汹涌的网络民意面前,依然采取的落后观念和工作作风,无疑于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凌迟。

(二)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政府的网络舆惜管理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总体还处在探索阶段,具休管理实践巾还存在很多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管理理念落后,亟待转变观念;(2)管理队伍建设滞后,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才;(3)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管理成效不佳:(4)网络舆情管理政策法律缺失,管理工作缺乏政策法律的强力支持。

八、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处置能力的措施

能否有效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始终占据舆论潮头,主动引导网络舆情导向,是考验政府管理能力的试金石,是考核政府管理绩效的重要依据。结合耗时半年的统计调查,在当前的政府网络舆情笤理工作中,政府的舆情应对处:能力尚待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需要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来,进一步扭转现阶段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重应对处置而轻舆情引导的错误理念,将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处置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罝。同时,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处罝能力。

(一)加大政府信悤公开,引领主流舆论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幵、信息引导己经成为政府主要的职能之一。特别是在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觉醒,权利意识增强的情况下,政府信息工作格局己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外,随着网络舆情规模的不断壮大,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大大提升,需要政府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完善信息公幵工作。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和应对中,更加要求政府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幵相关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消除社会质疑,为顺利平息网络舆情危机创造有利的网络舆论环境。

在“大众麦克风”时代,由于信息发布工具的便捷、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以及网络隐秘性强的特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舆情的制造者和发布者,都可以在网络发布言论,表达个人的观点,参与热点事件的讨论等。但是,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开辟新的利益表达渠道,实现下情上达,帮助政府了解民意等发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难以避免有些网民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信息、制造网络谣言、恶意攻击他人和政府、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制造社会恐慌等。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信息真实性很难保证,尤其在权威信息不能够及时、全面公开,以引导舆论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时,网络杂音就会乘虚而入,迅速占据网络信息的主导地位,令政府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陷入被动境地。因此,政府信息公幵是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所谓“谣言止于公幵”也很好的说明了政府信息公幵对于解决网络舆情事件,平息网络谣言,维护健康、有序的互联网舆论秩序的审要性。

所谓政府信息公幵即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公开其政务活动,公开有利于公民实现其权利的政府信息,允许用户通过查询、阅览、复制、下载、摘录、收听、观看等形式, 依法利用各级政府部门所控制的信息。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幵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5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将主动公幵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幵。” 此外,随着政府信息公幵时间的不断深入以及网络與情的发展,政府必须充分利用科学的信息技术,幵辟新的信息公幵渠道和手段。在这方面的探索中,政务微博、政府网络发言人等收到很好的效果。2014年3月14日,合川双愧树镇发生了一起因纠纷而导致的普通刑事案件。当天,网民刘某在其腾讯微博用户于11点发布微博称“各位亲们出门要小心了,听说合川区码头镇今天早上有一个婆婆送孙女上学的路上被两名持刀的恐怖分子砍死了”。由于此时舆论应对的最大亮点。

纵观政府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实践不难发现,在自媒体发达、社交网络无孔不入的时代, 信息流动性大大增强,微博客等新兴信息发布平台日渐成为政府管理网络與情和信息公开的强大利器。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政府应当充分利用新型网络媒体第一时间发声,抢占真相的桥头堡,从而把握舆论话语权,有效引导主流舆论方向,增强政府公信力。

(二)健全政府机关网络與情分析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就是对收集到的网络與情进行认识、研究和甄别。科学的网络與情分析研判机制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运行程序和原理都有严格的规定,这是政府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的核心问题。为了提高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效率,政府会向专业机构和组织提出舆情监测、分析研判的诉求,听取他们关于网络舆情管理决策意见。也有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网络舆情,在把握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对网络與情进行分析研判和预判。然而,由于分析研判机制的不健全,政府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缺乏明确的运作程序和制度保障,阻碍了政府网络與情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不利亍政府对网络與愔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成效的考察。

要健全政府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更好的发挥分析研判在整个网络舆情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分析研判工作内容。分折研判即是对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进行认识、研究和甄别,选取有效信息进行进一步跟踪和研究,是及时发现潜在网络與情危机,提前预努,避免舆情事件扩大、升级的重要工作之一。分析研判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网络舆情,通过分析某一网络舆情的潜在关注对象,该舆情的性质,與情发展走向以及演化升级的可能性等,对特定网络舆情进行推演,对有可能发展为网络舆情热点的事件进行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明确规定网络舆情管理中分析研判环节的工作流程。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相关负责人应当利用现有的分析研判技术,依据舆情发展一般规律,对特定舆情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有关结论。对于有较大舆情风险的舆情信息,还可以成立专门的重大问题攻关小组,组织队伍精心应对,集体研究决策,提供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报告书,及时报告上级领导机关和舆情事件相关部门做好相关舆情引导和应对准备。进入舆情应对阶段,还应该对與情进行跟踪,准确把握舆情发展规律,以及其他刺激性信息源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时刻关注和警惕舆情发生。

建立多部门协同分析研判机制。网络舆情往往涉及政府工作的多个领域,单个政府部门很难有效应对和处罝网络舆情事件,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多管齐下,才能达到成功应对的。此外,网络舆情事件可能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需要专业人员才能做到。因此,有必要建立部门间的协同机制,在网络與情出现后,网络舆情涉及的政府部门应该抽调相应的分析研判工作人员,成立临时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各尽其职,同时要确保各部门间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同心协力,减少内耗,全力以赴的完成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分析和研判工作。

网络與情分析研判是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前沿工作,对网络與情应对处置有极为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因此,要求政府进一步健全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明确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方向,规范分析研判工作程序,制定多部门协同的网络與情分析研判机制,强化政府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工作落实,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能力,增强分析。

(三)建立科学、快速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罝机制 网络舆情发端于网络,因此,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首先要从网络入手,借助互联网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点多面广等优势,在充分调查每件真相的基础上,研究网民的思维方式,通过网民普遍接受的形式妥善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與情的应对强调时间性,即在通过科学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后,对网络與情要第一时间反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掌握话语权。政府掌握的信息远比网民所掌握的要全面和专业,政府应当利用这一优势,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媒体报道和网民态度。在必要时可主动设罝话题,引导舆论发展方向,争取网络與情应对工作的主动。网络舆情的应对还应积极构建“网上统一战线”。争取网络意见领袖、主流媒体以及觅要网络社区的广泛支持和声拔,壮大政府网络與情应对的支持力量,发展政府网上“盟友”, 为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创造有力的网络环境。要允许和鼓励网络“盟友”对政府工作中的缺失提出批评和监督,同时,在网络與情发生时,还应当积极与其沟通信息,获取“盟友”的理解和支持,并通过其在网络與论中的影响力,影响更多的人理性客观的看待网络舆情事件,避免网络舆情的进一步恶化和矛盾的升级。网络與怙的应对还应当借力现实媒体的力量。网络舆情的发生和发展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世界中,但是,网络舆情的影响却是跨越互联网,波及到现实社会中的。因此,对于网络與情的应对,不仅要通过互联网进行有效疏导和平息,还应当借助传统媒体的力萤,对网络舆情事件反应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探讨。尤其要借助主流媒体在事件真相的探究与问题的深刻分析方面的优势,影响和引导网下與论方向,进而影响网上舆情导向。通过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的有效互动,共同构建健康有序的與论环境,构建网络與情理新局面。

网络舆情应对方法应当科学、得当。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在网络舆情的应对中,仍然存在“封堵”、“躲避”、“拖延”、“隐瞒”等不科学的做法。结果, 非但堵不住,躲不掉,托不了,瞒不住,反而将政府至于网民的对立面,造成新的更大的舆情危机。总结大部份成功的舆情案例可以看出,网络與情的应对成功首先在于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快速反应机制,特别是党政高层应当积极响应,本着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不包庇、不隐瞒,敢于面对聚光灯,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依据网络舆情不断变化的特点,强化政府网络與情“动态反应”能力,即政府能够掌控网络舆情的发酵,矛盾的激化和转移,迅速调整立场、更换应对方法。动态反应首先要求准确判断舆情走势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并根据其结论制定不同的应对原则。首先,政府部门要善于在网络舆情危机中发现机遇,积极主动,在第一时间真去舆论话语权,不回避、不失语、不妄语,做到在第一时间成为时间的“定义者”,防止舆论话语权旁落,其次, 高效利用舆情发展的“黄金四小时”,对网络舆情做好严密监控,组织专人对网络舆情进行准确研判,并且根据网络與情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舆情发展轨迹,并对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在网络舆情发酵期要防止事态扩大,要及时遏制流言产生的可能性空间,对于网络不断兴起的猜測和质疑,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在网络舆情发展期,往往会出现负面情绪的“溢出”,网络舆情事件很有可能陷入“塔西陀陷阱”,引起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对立情绪。此时政府应当延续以往有效地应对措施,重在疏导舆论。在高潮期,與情应对的重点在预防患舆情反弹。在舆情回落期,则需要继续转移受众视线,防止與情反弹,同时进行公信力修复。由于地方政府舆情应对能力差,社会责任意识不到位和经验不足等各种复杂的原因,各地都出现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部门“动态反应”能力差的现象。因此,在网络舆情应对中,政府部门应当加强网络舆情“动态反应”能力培训,做好各种突发事件处罝预案,针对不同的网络舆情事件和阶段特点“对症下药”,做好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此外,网络與情的应对应当讲求策略得当,防止工作方式不当激发矛盾。对于网民反响强烈,且极有可能对政府产生负曲影响的网络报逍屮存在的失实和失误等情况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对因信息来源有误造成的事实性差错,要及时主动联系网络媒体和信息发布者, 要求其更正,并提供更加权威的消息。对因持有偏见和价值观不同导致的失实报道和网络言论,要通过网络及时澄清真相,指出他们发布的信息中存在的事实性错误,引导他们进行更为客观全而的报道。对于部分网民和媒体的恶意攻击,要在充分牮捤事实依据的情况下,适时对其进行驳斥和严正交涉。对于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和不当言论,情节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已经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正当的网络言论自由 互联网是科学技术的一个垴重要的进步。与人类历史上许多其他发明不同,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或仅仅只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将影响到人们对于自身的认识,对于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制度的深层次思考,而这是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产业的不同之处。我国网民数圼己突破5亿人,居于世界&位,这说明互联网正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密切的关系。现在网民贡献内容成为了互联网的主旋律,而正是用户对于互联网内容的贡献,造就了互联网社会的一道道难解的法律课题。

互联网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成为监耔政府,揭露贪污腐败的利器,也可以成为少数人打击报复、混淆视听的工具。一些心存恶意者当然会千方百计地利用互联网达到自己的目的,钻有关网络言论空白的法律空子。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因此对其不应采取过于严厉的堵寒措施;但网络要想获得并保持公信力就必须将它关进法律的笼子,接受法律的约束。

任何自由权利都是相对的、有边界的,网络言论自由也不例外。法律在保护公民正当、合理的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坚决打击和抵制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做跌破网络信息道德标准和伦理底线,违反网络宫论自由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谣言猛如虎”,网络谣言尤甚。借助互联网隐秘性强、传播快速的特点,网络谣言可以在瞬间达到散布虚假信息,蛊惑民心、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威胁国家安全的后果。因此,对于网络谣言不仅要通过不断加大政府信息公幵力度,提升政府网络與情管理能力等措施,消除网络谣言赖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空气,进而避免其产生和对互联网舆论空间造成消极影响。此外,对于己经产生的网络谣言,政府部门要通过及时的权威信息公幵,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动摇网络谣言的根基,抵消其造成的部分负面影响。同时,对于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后果的造谣事件公安机关要全力组织调查,窣握谣言传播路径,严肃追究造谣者以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以儆效尤。

九、结论

中国的社会舆论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成为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由于网民能直接或者间接的成为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若对其不能采取适当的管理,就会发生本文中的类似事件。因此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街道,不同学历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政府信悤公开,引领主流舆论方向,能够建立健全政府机关网络與情分析研判机制,针对突发系和群体性事件能建立科学、快速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罝机制,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正当的网络言论自由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笫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 文森特•莫斯可.数宇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马修•弗笛泽,苏米特拉•杜塔.社交M络改变世界.谈冠华,郭小花.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 卡斯.H.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 大卫•糾斯利,乔恩•克莱因扪格.M络、群体与市场:揭示高度互联世界的行为原珂与效应机制.李晓明,王卫红,杨韫利.北京:淸华大学出版社.2011 [7]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天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8] Michacl Rcgcsicr.Crisis Management c.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1995,30 [9] Garnelt J L.Communication for Results in Government: A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ublic Managers.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2.32-45 [10] Reynolds B.Crisis and Emergency Risk Communication.Atlanta: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2002,68-87 [11] Fisher B, Horsley J S.From Propagandises to Professionals: Modeling Public Relations in the Public Scctcr.Southeast Colloquium, Athens.Ca.2005-03-04 [12] Boin A, Mcconnell A.Preparing for Critical Infraslructure Breakdowns: The Limits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the Need for Resilience.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 2007(1):54 [1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 高晓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新华出版社,2011年9月第一版

[15] 连玉明,武建忠.中国舆悄报告.中H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丨月第一版 [16]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篇5

XFRQ-033-3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公司天然气输气管线管理,规范管线巡护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天然气管线在运行中出现的各类异常问题,确保天然气管线安全平稳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第二条

输气管线线路、无人值守阀室实行巡线管理员、巡线员定期巡护,公司安全部定期监督考核巡护工作。

第三条

各场站是辖区内管线巡护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必须设一名领导负责管线保护工作,同时实行“分段管理、责任到人”的方式,对辖区内管线进行领导干部承包管理,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好管线巡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

安全与运营部是管线巡护工作的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天然气管线的巡护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巡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负责督导管理巡线中发现的各类异常情况;负责对巡护工作的检查和考核工作;组织场站、维修队处理协调难度较大的危及管线安全事

件;防止管线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

管线巡护

第五条

线路巡线人员可实行就近聘用的方式。巡线员可以专职化,巡线管理可以专业化。每个巡线员一般负责5—10公里工作量为宜,并对重点部位定点看守。

根据公司现有情况,长输管线采取“站管线”的管理模式,即各场站负责本场站上下游部分管线的巡护工作,具体分配如下:

1、禹城首站:A1-A49号桩共公里管线

2、高唐分输站:A49号桩共XX公里管线

3、茌平末站:AXX-AXX号桩共XX公里管线

4、巡护队:茌平中压管线共70公里管线 第六条

巡线频次与巡线方式

1、巡线员每天对管辖的管线最少进行一次徒步巡线(要害部位和强雨后加密检查),每天巡护一次阀室外观(要害部位和强雨后加密检查)。每天巡护一次铁路、公路穿越处外观。巡线里程根据线路路由、路况、自然地理条件确定。重要部位和突发情况要有专人值守;雨雪天气或遇特殊情况不能进行巡线时,要事先向部门领导报告并征得同意。雨后应立即对河流穿跨越段、水工保护工程等易遭水毁管段及有隐患管段进行巡查。

2、巡线管理员每周检查两次阀室内部,对阀室内设备、供电消防、防水、防腐情况、阀室顶、墙壁等进行检查。

3、巡线管理员每月至少对所辖管段进行四遍全面的巡线检查,检查巡线员的工作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巡线员汇报的问题和隐患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落实处理,并向巡护部汇报。对重点部位(指穿跨越管段、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频发区、采空区和已经发现事故隐患还未及处理的部位等)必须重点检查,徒步巡线。雨季主汛期为每周一次,遇到突发气象和地质灾害加密巡查。

4、安全与运营部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的线路巡检巡查,雨季主汛期每二周巡查一次,遇到突发气象和地质灾害加密巡查。每次巡检结束后提交专题巡线报告,提出问题和整改措施。安全部负责人和管道巡护部管理人员对于下级汇报的重大问题和隐患,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并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第七条

管线巡护包括线路巡线和重点部位值守。线路巡线内容包括:

1、管线沿线地貌变化,管线及设施的完好性;

2、沿线违章占压,安全保护范围内的违章施工;

3、阴极保护系统及设施;

4、周边社会活动情况(沿线交通、治安、人文、地形、地理、河流、水文、社会信息等);

5、自然灾害对管线造成的影响、穿跨越、水工保护、四桩、等设施及阀室状况;

6、“四桩”(标志桩、测试桩、转角桩、警示柱)、警示牌、宣传牌、路标路牌、企业标志、宣传标语是否完好无缺,有无歪斜、3

倾倒、埙坏,标识是否清晰、准确,测试桩接线是否良好;

7、水工保护设施是否有人为破坏、雨水冲毁、塌方等现象;其他影响管线的行为,管线值守看护内容包括:隧道、大型穿跨越、与管线交叉及近距离的施工。

第八条

管线的巡检:

1、检查管线是否有异常新动土现象;

2、检查管线是否有打孔盗气、漏气、穿孔、断裂、人为破坏等事件;

3、检查管线是否有裸露,裸露段防腐层是否完好;

4、检查管线是否有无悬空、变形、飘移情况,管线因水毁冲蚀、坍塌等灾害造成悬空,悬空长度是否超过管线所能承受的最长悬空长度;

5、在允许管线上方机械车辆通行位置,其最大荷载重量是否超过允许范围;

6、检查在管线中心线两侧各5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挖塘、爆破、燃放爆竹、和修建大型工程的问题;

7、检查在管线中心线两侧各5米范围内是否存在种植深根植物,进行取土、开挖、修渠、修建养殖场,堆积重物、盖房和修建其他建筑物,排放腐蚀性物质等现象;

8、其他对管线造成危害的迹象; 第九条

阀室的巡检:

1、检查阀室及设施是否完好无损,配件是否齐全,供电是否良

好;

2、检查阀室内设施是否存在腐蚀,有无内、外漏现象,是否工作正常;

3、检查阀室内消防器材是否完好可用;

4、检查阀室是否通风良好,无积水、无杂物,房顶不漏雨,墙壁及地面不渗水;

5、检查放空设施、接地、防腐是否良好;

6、检查阀室门窗是否齐全完好,墙体,围墙整洁干净、安全警示标志清楚醒目,放空火炬区场地无他用,附属设施完好,进出道路畅通;

第十条

穿跨越的巡检:

1、对穿越河流的管线,在上下游100米内是否有修建码头、淘沙、挖泥、筑坝、炸鱼、水下爆破等危及管线安全的水下作业;

2、所辖管线穿、跨越设施是否牢固稳定,无锈蚀、变形、缺损;

3、管线穿越公路、铁路、电力线、通讯线、河流渠道等交叉部位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完好。新建、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电力线、通信线、河流渠道等穿越管线时实施保护措施的情况。

4、检查跨越设施两端巡检通道是否密闭,安全警示、禁止通行标志清晰完好;穿跨越设施当作行走通道使用,要严禁任何无关人员通行。

第十一条

地理人文信息的巡检

沿线交通、治安、人文、地形、地理、河流、水文、气象、社

会信息等情况有无变化,地表地貌有无变化,采空区有无新的塌陷。

第十二条

灾害影响的巡检:检查水工保护损坏情况、跨越基础损坏情况、管线悬空、位移情况。

第四章

巡护管理

第十三条

巡线员应熟悉《石油天然气管线保护法》和天然气管线安全常识;熟悉主管上级的联系方式和电话,熟悉沿线参与联防的当地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的联系方式和电话。

熟悉辖区内所有管线以及穿跨越公路、铁路、河流、沟渠及其管线的详细位置、状况。

巡线员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有公司统一编制工作手册予以规范。对巡线员的工作要加强检查和考核;建立完善的线路巡检卡对巡线员实行线路巡检卡巡检管理模式,加强对巡线员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

巡线人员进入阀室要按照公司受限空间管理规定执行,进入阀室前应用可燃气体探测仪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进入阀室严禁携带火种及易燃易爆物品,不得穿钉子鞋出入。

第十五条

对汛期水毁、设施缺损、管线防腐层破坏等要及时维护维修,确保管线及水工保护、阴极保护、四桩、警示牌等设施保持完好。

第十六条

各场站及巡线人员要注意管线沿途新的变化情况,加强与地方、公安部门的联系合作,实行联防,避免人为、蓄意破

坏事件的发生。

第十七条

巡线员上岗前要进行安全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章

巡护资料

第十八条

巡线员必须每天填写巡线记录,及时真实记录巡线信息,全面反映管线线路实际情况。并妥善保存工作记录,集中上交到管线保护部保存。

第十九条

每次巡线结束后立即填写巡线记录,包括:巡线人、巡线时间、巡线管段、沿线管线状况、存在的问题等基本信息。记录应详实、准确、齐全,各管理单位要及时掌握当日的巡线情况,并将巡线里程及起始地点等信息输入到资料信息库。

第二十条

管道与运营部每次线路巡检应及时对管线状况、存在问题、安全隐患进行巡检专题报告。

第二十一条

巡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管线周围环境的变化,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及时更新管线走向图,进行关键点危险点的分析。

第六章

第二十二条

本制度由公司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德育管理制度2 篇6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保证《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实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特制定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一、举止文明,团结友爱,同学之间要互帮互让,不得以任何理由打架或聚众斗欧,谁参与就处分谁,打坏人首先通知家长来学校处理,并赔偿所有医疗费,然后给予纪律处分,引发社会打架的送交派出所处理。属于下列情况的给予严重纪律处分:(1)发生矛盾不报老师,而是纠集学生或社会青年引发打架的;

(2)不问青红皂白帮人打架的;(3)经学校处理后仍继续打架的。

二、严禁学生吸烟,违者当场没收烟具,送政教处教育、备案,屡教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公开亮相检讨。

三、严禁学生骑摩托车上学,违者扣留摩托车通知家长领回,并在全校通报批评。

四、校园内不准骑自行车,本校学生的自行车必须按指定地点统一摆放,并上好锁以防失窃。凡乱停放、不上锁的,责任自负。

五、学生不准看录像、玩游戏机、打麻将;不参与赌博活动,违者将通报批评并及时通知家长。

六、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者,如无意又能主动承认的,按原价赔偿;查获者加倍赔偿;故意损坏公物的按原价三倍赔偿并给予纪律处分。

七、爱护花草树木,不准践踏草地,不准摘花,违者给予处分并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八、严禁偷窃公私财物,偷窃者视情节轻重作如下处理:(1)要退 赃(2)作检讨(3)要停课并由政教处直接送回家中与家长共同教育(4)要给予纪律处分。

九、尊老爱友,尊重他人的人格,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年幼的同学。

十、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熄灯钟响后,内宿生不准外出。按时作息,不得吵响,超出时间回校者,视情节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十一、不准旷课,一学期内旷课达40节给予记过处分,50节给予留校察看处分70节视为休学,停课至新学年再就读原年级。

十二、对经常违纪、累教不改,并在学校造成较大影响的同学,给予停课一个星期,与家长、管区干部共同教育后,经有关领导及科任同意方可回校。

十三、每半学期进行一次纪律教育课,对象是受到学校记过处分以上的同学,以及班主任、科任、学校政教处提供的名单。

十四、衣着整洁,不穿木屐,违者给予没收,不准染黄、红头发和剃光头,男生不准留长发。

十五、内宿生必须准时就餐,无事不准进入厨房,妨碍工友工作,更不准到老师厨房煮饭菜。不准蒸饭给别人吃,一经发现当事人应当多交一份内宿生管理费(100元),并给予纪律处分。

十六、注意安全,不准爬墙、爬树,不准玩火,燃放炮竹,不准到河里游泳,违者责任自负。

十七、实行学生思想品德量化评定,将评定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十八、德育量化分不及格的学生给予纪律处分,德育量化为零分的学生,则视为休学,下学年可重读原年级,期终德育量化不及格的学生定为下学期开学时的缓报生。缓报生分为:A、B、C 三等,A等学生写好保证书后由家长带来,经班任、科任、行政领导签名同意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B等学生写好保证书后由家长带到学校来,经班任、政教处领导签名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C等学生写好保证书后,经班任、政教处领导签名后方可办理报名手续。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传播。博物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如何使博物馆的信息更好的传承, 更好的服务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实体博物馆中大多数展品都是不可再生的, 我们在传播它的文化同时, 也要对其进行保护和保存。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把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数字化是当前发展趋势, 它可以使人们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身临其境地观看和感受文化传播, 能将真实博物馆搬上网络, 三维展馆长年展示, 使展馆真正成为永不落幕的展馆了, 从而实现对博物馆中文物的保存、再现和传递。

目前, 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通过二维图片的方式展现馆藏信息, 并对博物馆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 这种方式形成的数字化博物馆占用存储空间小, 利于在网络中传输, 但是对于馆藏文物, 都是以二维的形式存在的, 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能激起浏览者的欲望。例外一种方式是纯三维的形式, 是建立三维虚拟博物馆, 比较有代表性的博物馆有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 这些博物馆很好地实现了三维的效果, 让人很快的进入到其中, 但是这些博物馆所占用的空间大[1], 不利于在网络中传输, 大多数博物馆都是在本地进行浏览, 这样不能使在异地浏览者进行浏览, 在一定范围内失去了它的意义。

文章尝试把2.5维技术应用到博物馆的数字化中, 以大庆博物馆作为试点, 把二维场景和三维场景结合起来, 进行2.5维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 实现场景的漫游设计, 对各场景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管理。点击一场景空间可以看见它的范围、样貌等信息, 把屏幕分为两块, 一侧是场景的数据, 一侧是场景的样式, 具有直观性, 使人一目了然。2.5维, 不同于三维, 使得一系列的图片或者场景以一个伪三维的方式呈现出来, 而实际上并非三维。在2.5维的虚拟博物馆中, 用户只能以一个固定的角度观察虚拟场景, 不能旋转或者变换角度。这种建模方式使得建模的数据量大幅度减少的同时, 保留了三维场景中的真实感信息, 为数据的传输和高效表达提供了便利。该项目致力于能够很好的在网络上运行, 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

2系统研究的意义

对博物馆进行可视化管理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个是可视化, 一个是管理。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博物馆的场景进行虚拟数字化, 生成一个仿真的系统, 同时对馆藏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保护馆藏文物的同时, 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博物馆中保存的珍贵文物, 以及博物馆的场景, 并实现浏览者与虚拟场景间进行交互体验。对博物馆进行可视化是传统展示方法与先进计算机虚拟技术的结合[2]。因此建设博物馆的可视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1) 通过对博物馆的数字化, 建立其相应的馆藏内文物以及陈列品的相关信息数据库, 可以很好的保护、保存那些珍贵和濒危的历史文物, 并可以对破损的文物进行修复和重建。

(2) 博物馆的可视化借助网络手段提高文物的展出率和展出效果, 提高展馆的知名度, 促进文化的传播;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及3D模型等形势充分展现了藏品所承载的知识。

(3) 博物馆的可视化是潜在观众变为实体展馆观众的桥梁, 弥补了地域性的限制, 可以是用来进行远程教学的课堂, 是促进实体展馆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3]。

本项目是以大庆博物馆作为试点, 大庆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可以宣传大庆的历史文化知识, 吸引更多游客来大庆旅游, 对提高大庆市旅游收入, 提高城市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3系统的功能

博物馆进行可视化管理是将传统博物馆的业务工作与计算机网络上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构筑博物馆大环境所需要的信息传播交换的桥梁, 把枯燥的数据变成鲜活的模型, 使实体博物馆的职能得以充分实现。引领博物馆进入公众可参与交互式的新时代, 引发观众浓厚的兴趣, 从而达到科普的目的。

博物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 实现的馆藏文物的360度动画效果, 让浏览者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观看馆藏精品。

(2) 实现藏品信息管理, 对进入藏品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知识整合。

(3) 实现博物馆的各个场景的浏览, 自动从一个场景进入到另外的场景。

(4) 实现场景预加载功能, 加快系统的加载速度, 解决用户等待的问题。

(5) 实现人物漫游的交互体验功能, 使浏览者可以在场馆内沿着任意的路线进行浏览。

(6) 实现快速导航功能, 用户在左侧列出二维的相关场景, 当点击左侧的某个位置时, 右侧直接跳转到相对应的2.5维的场景上或者展品的位置。

4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

(1) 研究相关的关键技术, 为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通过调研, 确定把博物馆当中的哪些部分作为研究的对象。

(3) 通过照相、手工测绘等方法得到对象的精确数据, 利用Auto CAD等工具在电脑进行绘制成形。

(4) 利用CAD模型导出的二维图纸在3Dmax中进行三维建模, 生成主要场景的三维模型, 然后根据相关场景建立2.5维的场景投影。

(5) 建立xml, 加入虚拟人物的行走路线、模型的介绍等。利用FLex编程实现界面控制。

(6) 建立2.5维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 开通调试。

5系统的应用前景

由于基于2.5维的虚拟产品同时具有二维和三维的优点, 具有存储空间小, 易于传输、真实感强的特点, 所以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虚拟农机的可视化管理上, 由于农机具体积庞大, 结构复杂;可以应用于中小企业的机械产品的展示中;应用于文化遗址的虚拟构建中;以及把实验过程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为学生提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 致使教学的课堂不再是单调枯燥的、教学效果不显著的课堂, 应用于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等。

6结束语

博物馆的可视化不只是现实世界中实体展馆的简单复制, 而是实体展馆社会价值的补充和扩展, 是实体展馆在互联网上的一扇窗口。建立2.5维的博物馆可视化系统可以满足对于博物馆馆藏信息的数字化管理, 实现馆藏展品的2.5维的虚拟展示, 使没有到过实体展馆的人可以借助此系统了解展馆, 了解展品信息, 增加去实体展馆的兴趣, 是实体博物馆传播文化的有益补充。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进行博物馆的可视化管理, 是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的, 建立2.5维的博物馆可视化管理系统可以不受时间、环境的限制, 将博物馆的文化进行有效传播。

关键词:2.5维,可视化管理,数字博物馆

参考文献

[1]梁芳.基于虚拟现实的虚拟博物馆交互性展示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 2010 (4) .

[2]张静, 许洁.古文物艺术造型的数字化与虚拟展示[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1, 25 (6) :835-837.

2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生活质量

健康管理是帮助被管理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现状,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管理,以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对已患慢性疾病的群体,则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最终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的新型医学服务模式[1]。糖尿病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疾病,其患病人数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而迅速增加。我院自2010年开始试行将健康管理服务理念运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完整、连续性、综合性、个体化、人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效地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意识清楚、思维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有一定学习能力,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可独立行走、定期前来随访、生活能自理并排除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病程≥0.5年,均口服降糖药物,稳定药量一周,血糖控制不理想,愿意合作的门诊糖尿病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65例。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50~73岁,平均56.5岁。对照组65例。其中男37例,女28例;患者年龄41-72岁,平均53.5岁。两组受试对象的年龄、性别、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家庭支持等基本情况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对象条件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诊疗方法,由专科医师告知患者饮食治疗的一般原则,发放糖尿病相关资料,教育患者控制总热量、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保持理想的体重、稳定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等。实验组由健康管理小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服务,由科主任、专科医师和护士为主要成员组成的健康管理小组,采用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半年的个体化、全方位、系统的健康服务。

2.1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经过培训的门诊护士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人一般情况,找出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症结。内容包括:吸烟饮酒史、膳食情况、运动情况、心理、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对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发病时间、体重、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并发症程度、治疗状况等情况进行严格登记,建立健康档案。

2.2确定健康管理计划通过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健康管理小组成员评价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方式是否得当,运动是否缺乏及运动是否有效,服药是否按时按量等等。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管理计划。

2.3糖尿病知识宣教根据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状态,以书籍、授课、播放录像等形式系统讲解糖尿病疾病知识、相关药物疗法、自我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处理低血糖反应、自我控制情绪方法、预防并发症等,并演示相关操作方法,提前公开健康教育课程表,邀请患者及家属前来听课。

2.4个体化健康管理针对个别患者存在的问题及病人的中医证型进行个体化健康管理,每个患者每月电话或家庭访视1-2次,并做好血糖监测及相关资料记录。

2.4.1个体化健康处方由专科医师和护士向患者展示食物模型,讲解均衡饮食,根据个人口味爱好进行食品交换法计算, 利用量表分析饮食的热量及饮食结构,通过体重指数(BMI)及饮食产生的热量来计算每天的饮食需求量,确定饮食控制的目标,指导患者合理膳食,科学搭配三餐,同时针对食物的四气五味、寒凉温热,根据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体质,开出不同的健康处方。

2.4.2运动指导介绍运动疗法,包括运动前应检查的项目及运动目的、类型、步骤、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注意事项等,利用电子监测仪测试患者1天消耗的热能,从而判断患者的活动程度,确定患者的活动计划。

2.4.3心理疏导和遵医行为指导定期组织医患、家属座流会,介绍成功病例,请患者及家属现身说法介绍经验,巩固教育效果,坚定治疗信心,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症结。定期向病人、家属介绍病情控制情况,告戒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人际关系,严格执行医嘱,不自行换药和停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效果评价实施半年的个体化健康管理后,由两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分别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评价。

2.5.1糖尿病认知调查自行设计调查表 分六个方面共18条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自我监测、心理疗法,评价分为三级:即浅认知(仅知道0~6个项目)、中认知(知道7~12个项目)、深认知(知道13~18个项目)。

2.5.2临床及生化指标检测:检测患者体重、清晨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用COB-S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体重指数(BMI)采用WHO评价成人标准拟定。即18. 5~25为正常; <18. 5为消瘦;>25为超重[2]。并对130例患者体重指数进行分析。

2.5.3生活质量的调查采用SF-36量表[4],该量表含8个维度,每个维度含2~10个问题共36题,其中躯体角色功能和情绪角色功能的问题仅回答是或否,其余问题的回答分4~5个等级,每个问题根据其代表的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并将各维度得分转换成百分制,每一维度最大可能评分为100,最小可能评分为0,8个维度评分之和为总评分,得分越高,所代表的功能损害越轻,生命质量越好。

2.6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结果

3.1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后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见表1。

从表1可见:实验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评价高于对照组,有67.69%的患者达到深认知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 <0.01,有统计学意义。

x2=11.2, *P=0.004 <0.01

3.2兩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后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实验组患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P <0.01有统计学意义。

t1=3.2,P=0.002;t2=3.8,P=0.00;t3=13.1,P=0.00;*P <0.01.

3.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半年后生活质量测评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看出,8个维度中社会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总评分、情绪角色功能评分高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躯体角色功能得分最低,糖尿病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为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精力、情绪角色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躯体健康。

4讨论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普遍较低(见表3),梁剑[3]等人经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并发症会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病人积极的主观态度、社会支持、较好的生活制度/治疗方式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此外,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本研究表明,躯体总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对糖尿病生活质量损害最大,社会功能、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与上述研究观点基本一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后需要长期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的饮食、运动、社交、体力活动等多方面都要严格控制,因而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惯,使患者感觉失去了自由和生活乐趣[5]。加上经济负担、医疗制度改革、工作能力下降等,常常会产生恐惧、自卑、压抑,对家庭内疚甚至绝望的不良心理;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若家庭及社会的支持率下降就会造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下降。

实验组患者的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评分较低,调查中发现其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疼痛、胸闷、心悸、工作能力下降、看东西费力,对外界反应能力下降,饥饿感,口渴,尿频等,提示我们应充分重视病情及健康状况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减轻病人的不适和痛苦,提高对治疗的信心和满意度。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围,其发病主要由于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劳逸内伤,纵欲伤肾;嗜食肥甘,醇酒厚味;心情不舒,精神抑郁等原因,导致肺、胃、肾等脏腑的气阴亏虚,躁热炽盛而形成消渴。运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原则,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身体机能、心理状态、舌苔、脉象、体质、治疗用药等情况,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治疗和教育,根据病人证型进行辨证施教,尤其在中医食疗、养生、锻炼、心理调护方面更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开出个体化、有中医特色的健康处方,得到糖尿病患者的普遍肯定,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通过每月1-2次的家庭访视或电话回访,和谐了医患关系,加深了医患沟通,患者对医生有了充分的信任,遵医行为不断提高,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家人的关心、支持和督促对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因素,通过对患者和家属共同实施健康宣教,改变的不单纯是患者的生活方式,而是家庭的生活方式,使患者的整个家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和谐的家庭关系。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就医满意度大大提高。

通过为期半年的健康跟踪,使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自我监测、疾病预防知识了解也更加全面,患者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专题讲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进一步坚定了治疗信心,疾病得到控制,逐渐摆脱了无端的烦恼和忧虑,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晓嵩. 健康管理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作用 [J]. 中国全科医学, 2006,9(21):1748-1750.

[2]林杰.营养与膳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3]梁剑, 穆世惠, 苏丹婷, 等. SF-36量表在糖尿病患者生命質量评价中的应用 [J]. 现代预防医学, 2004,31(6):808-809,812

[4]Ware JE,,Snow KK, Kosinski M, et al..SF-36Health.Survehy. Mannual and Interpretation Guide [M] .Boston .MA:The Health. Institute ,1993.

上一篇:青松魂-赞美作文600字下一篇:麻风病宣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