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共10篇)
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 篇1
我们XX工程学院第二届“体育节”活动,在我院党总支、团总支、学生会的关心与支持下于XX年10月14日下午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历时七天,共有篮球比赛和足球比赛两项。参赛队员均为我院的各专业学生。本次活动一直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举办本次体育节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弘扬学生之间的团队精神,促进新生和老生之间的交流,给新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并向全校师生展现我院学生积极奋进的精神面貌。本次活动的宗旨是为促进11级新生更好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促进我院各专业各班之间的沟通、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提高同学们对体育的热爱,增强身体素质,并为我院培养、选拔体育人才做准备。
在本次活动中,各代表队积极参赛,队员团结一致,积极进取,做到了胜不骄,败不馁。各啦啦队每场比赛都能到场给队员加油助威,体现了我院学生积极团结的精神风貌。本次活动的各位裁判公正公平,体现了体育竞技精神和体育原则。
在足球比赛中共产生三支优秀队伍,分别是:XX级文化传播系代表队,XX级文化传播系代表队,XX级教育技术学专业代表队。篮球比赛的冠、亚、季军分别是:XX级数媒代表队,XX级动画代表队,XX级编导代表队。在比赛中他们奋勇拼搏、团结一致,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技艺和团队协作能力,展现了他们的风采,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本次体育节活动,也是体育部纳新后的第一次大型体育活动。在本次体育节中,锻炼和检验了体育部部长、副部长和各干事之间的工作配合,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了体育部的工作,总结了自己的工作得失。这加强了体育部内部的团结,有利于以后更好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更好地配合团总支学生会以及各部门的工作。
本次体育节也体现了我院学生会的精诚团结与协调配合能力。生活部在本次体育节中做好了所有的`后勤工作,文艺部组织啦啦队给队员们鼓舞士气,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宣传部用文字和图像做了生动的记录,外联部也为本次活动提供了资金保障,其他各部门在活动开展中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我仅代表体育部全体成员对各兄弟部门表示真诚的谢意!
当然,在本次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对于本次体育节,我部有如下经验总结:
1.体育活动的策划要进一步详细细致,做到任何环节都有方案可行,不打无准备之仗;
2.在学生中培养裁判人才,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以后的体育活动做好准备,培养精兵良将;
3.继续加强足球队和篮球队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4.任何体育比赛时间都必须准确无误的妥当安排,绝不占用上课时间;
5.体育部将继续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XX工程学院第一届“体育节”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成功举办,相信本次体育节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体育部会再接再厉,认真总结,在学院党总支、团总支、学生会的带领下,把以后我院的体育活动办得更加精彩!
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 篇2
关键词:阳光体育,活动,体育文化
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在我国, 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肥胖的比例迅速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与2000年相比,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持续下降,许多学生出现过头疼、眩晕、失眠、精神不振等不良症状。为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类学校中深入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与全面实施已经两年多了, 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响应。
一、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及特点
阳光体育不言而喻,就是在阳光下的体育运动,重点实施对象是青少年,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鼓励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提高终身体育意识,赋予阳光体育重要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应结合学院自身特点,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在体育锻炼的热潮中,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础。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实施。
二、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
高职院校建校晚、校况复杂,多数是转制、合并、升格而形成,体育设施落后、教学条件差,并主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学习,忽视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所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高职院校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阳光体育活动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引导校园体育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风气。阳光体育运动与课外体育运动相结合,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观念和体育精神,构建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习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阳光体育运动氛围和所带来的效应能引起相关负责部门的重视,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统筹规划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创造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同时,也能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营造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2、阳光体育运动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
阳光体育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全民共同参与的一项体育运动,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发挥体育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的需要,精心制定学院、系部、班级、个人的阳光体育运动计划,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鼓励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营造生机勃勃拍的体育文化氛围,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办学层次、建设办学内涵的重要举措。各高职院校都应该本着对民族和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高职体育在大学阶段的不可替代作用,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再掀体育运动高潮。
三、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几点看法
1、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程紧密结合,完成终身体育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85%以上为住校生,他们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所以学校是开展阳光运动的主场所,而学校体育课程是参与运动的最直接途径。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高校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意识、体育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而高校体育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其目的、任务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联,具有显著的基础功能和终身效益,通过学校体育改革贯彻执行阳光体育运动。
2、学院领导的支持是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前提
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为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进行,应特例特办,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各项工作。制定严厉的奖惩措施,激发积极性。同时提供必要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等。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加大对体育工作的监管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督,作为评价学院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由于高职院校建设的复杂性、多样性、长期性,新时期高职院校“阳光体育”任务必然十分艰巨,既不能采取一种模式、一个样板,也不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更不能泯灭不同地区不同高职院校的各自特色,必须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依据学院特点、学生特点有计划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Z]
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现状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体育活动;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15-01
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活泼校园环境的重要环节。校园内的体育竞争活动也能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的表现欲与竞争欲,能短暂的营造出社会竞争的氛围,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竞争带来的心里压力与身体上的压力,可以说这也是一种锻炼,具有极强的锻炼意义。
一、校园体育活动的意义探讨
总得来说,校园体育活动是一项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活动,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内,如同一个小社会,建立一种由校园内独特的校园内有形物质环境以及无形的校园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校园体育生活环境,这样奇异的组合也是促使体育精神传播,促进体育发展的一项校园活动。
1、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是指有校园内师生的体育价值观与校园内的主流文化共同决定的一种意识。
2、校园体育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现今的校园活动,大部分是学生自发的、自主的体育活动。校园体育实践活动更能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学生思想中的东西,都能通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呈现出来。
3、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教育性
作为一个教育场所,展开的体育活动也是充满了教育意义的。校园体育活动在进行的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强健学生体质,宣扬体育精神为目标的科学理念。任何一场体育比赛,都不应是以胜负为主要目的,而是将体育精神作为主要思想。只有这样,校园内的体育活动才更能体现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才能为中国主流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高校校园体育的现状
1、根据研究,现在高校中的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一下几种:
①自主形式的活动
自主形式的体育活动是指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在校园内自发组织的一种校园活动。这种校园活动也是目前高校内最为常见的一种校园体育活动,其主要的活动组织团体主要包括:校学生会、团委、学生社团、学生协会、俱乐部等组织。各学生团体自主进行的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形式,是发展校园文化,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主要内容。
②校方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
学校组织的活动主要是以院系为单位或是以年级为单位举行的。这种大型活动的举办,既存在着优点又存在着缺点。从一方面来说,校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影响范围大,且规模较大,并且能积极调动各方面力量,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且一般大型活动之前,都会引起个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活动举行之前会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培训及科学指导,这种科学的指导有利于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举办大型的体育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财力,另外,活动的举办也受天气的变化影响较大,活动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参赛人数的限制也使得这种体育活动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③俱乐部式的课外体育活动
俱乐部的课外体育形式主要是指俱乐部聘请教师教学,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式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关的指导,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这种俱乐部式的教学也是当今高效中较为流行且被大家所接收的体育锻炼方式,在俱乐部中,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快速有效的提高自身技能。而这种方式也只在少部分人中较为盛行,因为部分大学生可能受自身经济因素、时间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参加俱乐部。
2、对上述几点进行总结概括
①高校大学生缺乏对体育活动的热情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才能积极参与到学校或是学生团体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去。学校的整体氛围也影响着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因此,高校在平时,应当积极营造活跃的校园气氛,利用不同的活动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此才能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活动的真正意义。
②普通高校对体育活动较为重视,但缺乏由校组织的大型体育活动
高校内,大部分体育活动都是以学学生团体自发组织为主,而由学校统一组织宣传的却较少。虽然在大型活动组织过程中,会耗费一定的人力、劳力,但在这过程中也能起到充分宣传的作用。学校重视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同样也要重视学校组织大型体育活动的次数及质量。
③高校内的体育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
高校内大部分体育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但是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这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如何去锻炼,最终导致失去耐心。专业教师的指导站在体育锻炼中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专业的、系统化的锻炼计划,往往能事半功倍。
④体育活动缺乏对学生系统化的评价制度
高校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中,普遍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成长。
三、促进高校体育活动发展的对策
1、校方积极组织校园体育竞赛
体育竞赛是进行校园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学生在进行体育竞赛时,充分表现自己,并在此过程充分完善自己。高校应当多组织体育竞赛,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形式,营造活跃、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学生在体育竞赛的过程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完善,同时进行自我评价。
2、高校应鼓励支持体育活动的展开,并对其提供资金保证
资金在体育活动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高校应当寻求各方帮助,为体育活动举办及体育设备完善提高资金保障,这也是学生安心进行体育活动的物质保障。
3、建设有力的课外体育管理制度
体育活动在进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强健的管理制度支持,那么可能造成混乱的局面。高校应当注重对体育指导工作的建设,规范学生的体育活动,形成有秩序、有涵养的体育活动氛围。
四、结语
高校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校园活动中最常见的活动之一,且占据大学生活的很大比重。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身体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高校各部门都应道给予重视与鼓励,促进健康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红卫.郑州市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D].武汉体育学院,2008.
[2]刁国炎,韩晓伟.云南省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體育科技
[3]谢伦立.美国苏必利尔湖州立大学体育活动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4
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 篇4
“阳光体育,魅力校园”活动总结为了展示学校第二课堂和社团教学特色教育,展示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昌大附小红谷滩分校于5月31日上午开展了素质教育校园开放日活动。
首先,学校对本学期的优秀学生和优秀班集体进行了表彰,鼓舞全校师生再接再厉、努力学习和工作。
“阳光体育、魅力校园”大课间活动、“七彩课堂、活力校园“第二课堂是此次展示活动的两大主阵地。昌大附小红谷滩分校秉持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教学理念,利用大课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活动。孩子们展示的第三套广播体操、“银球飞舞”乒乓球操、“旭日东升”武术操、“活力无限”健美操和各项课间文明游戏,呈现了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接下来的第二课堂展示活动,开放了南大附小红谷滩分校所有的特色课程,有乒乓球、舞蹈、围棋、航模、语言表演、声乐等十五节课堂展示,面对家长代表及全区各校领导教师们开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赢得了各界来宾的交口称赞,全面展现了昌大附小红谷滩分校严谨、求实、爱生、敬业的教风和乐学、善思、好问、笃行的学风。
在继两个展示活动之后,校领导认真听取了各界来宾的意见和建议。开放日活动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沟通了学校和家长及社会的联系,不少家长表示,参加这次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学校全面发展学生
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 篇5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教务处为副组长,体育教研组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监督和检查。
2、明确工作责任制,学校按照《方案》的要求从时间、空间、内容上作出具体、细致、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明确落实责任人,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员有落实、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落实。
校领导高度重视阳光体育活动。为了搞好阳光体育活动,主管校长周惠英认真组织体育老师座谈听取建议并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体育教师具体抓,教导处与各年级联合,确保活动有序、安全。切实加强体育活动中安全管理。领导、教师强化安全意识,强化运动安全教育,使学生健康、快乐中锻炼身体。
同时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启动仪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要求全体师生人人参与、个个争先,营造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到我们每个人心中,用实际行动踊跃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美,体会运动的快乐。
二、开足、开齐各年级的体育课程
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严格实施“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学校领导对阳光体育活动认识非常高,积极布臵阳光体育活动的各项任务。在体育课和活动课指导教师的经费、活动器材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保证体育教师能够在上好两操的前提下,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和活动课,使学生对体育充满了兴趣。
“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时间由每周体育课1—2年级4节,3—6年级3节,体育活动课2节,每周一节体育校本课程(一至三年级轮滑必修课、2—6年级选修课: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每天大课间25分钟,每天4:10—4:55特长生的训练、同时学校定期举办校田径运动会、足球联赛及跳绳踢毽子比赛。
课表编排原则:为确保学生每天校园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天都有大课间,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或校本课程课。
三、保证每天体育活动时间,有特色、有实效。
1、大课间活动:安排广播操、自编韵律操、武术操、课间跑(根据季节灵活安排)
2、眼保健操:每天上午、下午各组织学生做好1次眼保健操。
3、体育健身活动: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创设“快乐活动日”,组织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如,校园足球赛、春、秋季运动会、篮球、足球、乒乓球、踢毽子、跳绳、冬季阳光健身跑(随季节的变换开展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民族传统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掌握多项运动技能,推动学校“阳光体育发展项目”的开展,逐步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特色”的校园群体活动格局。
4、寒暑假体育锻炼活动:寒假安排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长跑路程;暑假开展轮滑和健走活动。开学班主任统计,学校表扬达到要求的学生。
5、安全措施保障。学校为每位学生上一份校方责任险加以保障。
四、加大对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投入 学校加大对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活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保证开展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在学期初、期中的器材设施的维修。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大力加强快乐体育园地建设,切实保证“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开展。
五、认真教研,探究自己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十分注重钻研教材,积极教研,探讨新的教学理念,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体育教研组响应学校的号召,特别注重理论学习。每周,教研组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的体会交流。如何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如何确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语言如何精炼;怎样正确应用体育述语;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体育教研组探究的重点,每位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六、建立体育教学调研、评估和表彰机制。
制定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对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提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对体育科教学、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将于评优评先挂钩,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小学校园体育活动自查报告 篇6
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制度及使用情况有阶段性学校体育发展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体育设施条件队伍建设有体育教师进修、培训计划和培训记录。教学为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有奖惩制度、有责任人,有监督,有检查伤残、按照体育课程要求开设体育课、组织课程教学。学体校弱每在学天没生1有开次专设大职体课体育间育保体教健育师课活情或动况组,下,织每天一节体育课,力
三、体育教师学所校能安及排的四、体育课程兼体职育
七、体育经费体活 育动课外体育活动有教师
二、保证措施
六、场地设
五、4 名课外体育,以保障
阳计划、育有内容、计划的实有场地、施。体育教有指导;师各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计划齐全,并制定了开展阳光形式多样,体育活动计施光 体划和措施,体育室整洁有序,制度健全,体面向全体学生。育教师备课认真,教案规范。按照规定配发了体育教师服装及室外津贴。
为落实河北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文件精神,我校对校园体育活动情况组织一次自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并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总结。
二、保证措施
学校制定保证学生1小时活动的实施方案,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四次视力检查,并定期进行安全、卫生监督检查
三、体育教师
在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情况下,学校安排兼职体育教师4名,以保障阳光体育计划的实施。体育教师各教学计划齐全,并制定了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和措施,体育室整洁有序,制度健全,体育教师备课认真,教案规范。按照规定配发了体育教师服装及室外津贴。
四、体育课程
按照体育课程要求开设体育课、组织课程教学。
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每周3课时。
五、课外体育
学校每天1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一节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场地、有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面向全体学生。
六、场地设施
因学校位于村中,受历史原因影响,体育场地较小,但学校的体育器材配备较好,达标率达60%以上。现学校下努力请求上级支持,开展快乐健身园地建设。
七、体育经费 学校十分重视改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每学期都有体育活动专项经费。
体育活动经费生均情况(不包括教师工资和场地设施投入)
八、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八、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 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课外体育活动,创新
0前言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彰显大学独特文化品位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张志刚, 沈芝萍认为,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体育课、课外体育文化、运动竞赛等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为主要空间,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2]。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它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的能力;启发灵感并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展示大学生个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对象, 对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过程中如何从大学校园体育意识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方面实现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1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调查
1.1 学生对当前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调查中得知, 男学生“愿意参加课外锻炼的”占90%, 女学生占80.8%, 可见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是积极、主动的, 只有少部分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同时, 女生锻炼的积极性低于男生。对体育认知调查得知, 认为课外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心情和起到健身作用的学生人数分别占87.3%和99.9%, 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课外体育活动具有正确的认识态度, 但是, 在“课外体育是否有助于个性培养、使人乐观向上、有助于增加智力”三个项目上, 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较低, 这说明学生对体对课外体育活动深层次的认知程度还不高。
调查中得知, 学生经常自觉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35.3%, 还有64.7%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自主性;有经常阅读体育报刊、观看体育节目习惯的学生仅占31.1%和49.3%, 而观看本校体育比赛的学生还不到总调查人数的一半, 这种现象与学校体育宣传设施建设相对较少、体育相关资料的缺乏有一定关系。
1.2 活动内容
通过调查发现, 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项目选择次数分别是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网球、跑步、武术、其他和游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基本上是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学校要求、对组织者的好感等来选择。调查中发现,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大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体育项目上, 体育制度、体育设施、体育理念没有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造成学生课外活动枯燥、单调、缺乏兴趣。创新发展活动内容更能提高课外活动的效果。
1.3 组织形式
调查中发现, 学校对课外体育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措施, 没有对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 缺乏专业教师指导, 缺乏“一校一品”和“一校一优”的特色活动。
调查中得知,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方式以“与同学一起锻炼和个人锻炼为主”的占到92.3%, 只有7.7%的同学是在体育社团、俱乐部及院校、班级组织活动时才锻炼。说明学生的体育观念还比较落后, 同学们从事的体育锻炼活动的方式各种各样, 但能否坚持进行课外锻炼就不那么令人乐观了。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有一部分同学除了上体育课很少参加锻炼, 有时一周也不活动一次, 自觉参加课余锻炼的习惯没有形成,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缺乏教师指导, 造成使学生课外活动锻炼的盲目性。
2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
2.1 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构建的积极性,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对创业团队构建的欲望。健康的体魄是创业团队构建的基本前提,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能够为创新创业团队构建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加强心理健康, 提高社会适应力;能够提高团队的协作精神、释放不良情绪, 有助于培养创新创业团队拼搏进取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创新实践要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2.2 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发掘自我, 塑造自我。学生在认知自我特质之后不断的强化与特质相匹配的技能, 会对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大有好处。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现在许多大学生迷失了人生发展的方向, 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和生活。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使他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 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积极完成学业。课外体育活动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培养他们坚韧不拔, 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勇气, 从而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处于不败之地。
2.3“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
课外活动中开展“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发掘他们的潜能,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融洽学生之间的情感和提高凝聚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趣味运动会、户外训练营、徒步训练、休闲拓展、军事拓展运动等, 都可以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充满吸引力。
2.4 大学生社团“自治”
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离不开社团的组织、协作与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外体育活动中, 充分发挥社团的“自治”管理, 可以促进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是定期或不定期的活动, 也可以是校内或校外的活动。这种自愿参与、组织灵活的特点, 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许多社团都建立了自己的主页, 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化交流非常方便, 更有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2.5 学校层面的亮点突破
云南农业大学开展了校园文化背景下的多种课外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多以协会为单位, 得到了校党委和团委的大力支持, 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多种多样。这些创新活动主要有:校记者站开展拓展训练、军事爱好者协会开展徒步拉练活动和第二届真人CS大赛、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野外扩展训练和户外定向活动、旅游协会举办耕读杯旅游路线设计大赛、食为天协会组织开展兰球赛和“走进春天体验大自然”春游活动、耕读书友网球社承办首届云南农业大学网球公开赛、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举办象棋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课外体育的开展, 激发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云南农业大学将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领航工程”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 在开展过程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社团“自治”的做法, 使学生对课外活动的认识得到提高, 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得到创新, 心理和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适应社会能力得到增强, 这将对学生在校学习和未来走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建议
(1) 创新实践要与建设“一校一品”校园体育文化相适应。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不贪图多, 面面俱到, 注重品牌建设。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 在发扬传统体育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的师资、地域、文化等特点, 整合利用自然人文资源等各种因素, 形成本校的“一校一品”特色。
(2) 创新实践要充分体现“一校一优”特点。建立大学课外体育活动“一校一优”特色, 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参加锻炼, 才能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素质。“一校一优”特色, 要从实际出发, 既要发扬传统项目, 还要深度利用学校的独到资源, 结合本校情况进行选取。
(3) 创新实践要满足于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全面发展”原则。大学课外体育活动要基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项内容。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人才观, 以素质教育为前提和基础, 学校要在在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理想、体育道德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教育[3], 通过主题讲座、校园网、广播站、校报、体育标语等媒体搞好宣传和教育, 使体育精神深入到同学们的观念中。学校要制定必要的课外活动制度和考核办法, 充分发挥学生联合会、社团和单项体育协会的作用, 并给予一定经费或体育器材的资助。
学校领导要加强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 要结合民族重要节日和民俗活动, 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定期举办校园文化体育节, 积极开展以农耕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文化[4,5], 开展以爬山、旅游、休闲体育为内容的多元化体育文化。
(4) 创新实践要脚踏实地, 要有革新意识。大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需要改变观念、立足校情、借鉴学习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唯有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的体育文化观, 搭建平台, 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提升教师素质,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充分发挥大学体育社团的带动作用才是改变现状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5) :71-72.
[2]张志刚.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31 (4) :20-21.
[3]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探析[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 (5) :117-119.
[4]丁淑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广角, 2012, (252) :187.
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 篇8
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德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活动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巩固提高体育课所学的运动技能,为学生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效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及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加强学校校园体育工作,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磨炼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已成为当下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本地区5所农村学校部分中小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查阅了有关校园体育活动方面的相关资料,对我国现有校园体育活动的资料进行了理论探讨。
(2)问卷调查法。学生问卷发放1000份,回收978份,有效问卷940份,回收率98%,有效率94%;教师问卷发放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100%。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4)专家访谈法。对各中学领导、教师进行了关于学校校园体育活动方面知识的咨询。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1.学校每年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现状
通过对25名教师问卷调查了解到学校不常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并且一般都是以年级或班集体为主,体育活动总体来说氛围不浓厚。由表1可以看出在调查的5所学校中每年举行校园体育活动1-2次的有3所学校,3-4次的有1所学校,4次以上的1所学校也没有,而且竟然有1所学校一年也没有集体组织过校园体育活动。可见,本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不是很乐观。
2.开展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
从表2可知,学校开展的校园赛事以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为主,这两项活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定期举行,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的比赛只有很少的学校举行,更少有武术和健美操比赛。而且,一些新兴项目只因中学场地以及技术欠缺问题而取消。总体而言,中小学校园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上是比较单一、传统的,学校应根据实际要求增加相应的运动项目。
(二)影响农村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分析
1.学校对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视
由表3可知,学校领导的态度、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及学校场地的设施都是对开展校园体育活动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不得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但据调查显示,体育课在许多学校仍然被随意挤占,根本无法对课外体育活动保质保量。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只是受一些外在的因素影响而受到制约而已。
2.农村中小学校校园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体育设施状况
由表4可知,接受调查的教师对自己学校场地器材设施非常满意的只有7%,满意的有23%,而一般的有35%,还有35%的教师认为自己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还是不够完善的。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改造一些场地设施,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组织体育活动。
3.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对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活动的态度
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学校领导及一些科任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参加校园体育活动持反对意见。因为在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压力下,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过多地参与校园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要改变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观念,并进一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有益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三、结论与建议
(1)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校园体育的重视。首先,学校领导应注重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了解校园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不能片面地为追求升学率作为办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的标准,而毫无节制地挤压体育活动的时间。最后,校园体育活动也并不是放羊自由活动。校园体育活动需要精心地策划、安排、组织,指定专门的负责教师,确保校园体育活动能够顺利、高质量地开展。
(2)校园体育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举办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比赛或者活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的校园体育活动项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设定。并且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呈现多样性,组织形式呈现灵活性,要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必要的条件,创设新型的体育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政府及社会对体育教育的投入不足。体育场地等设施是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必需的物质条件。虽然这几年来政府对这方面的投资有所增加,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也新建或扩建了一些体育活动场地,但是教育经费不足所导致的体育经费投入是十分有限的。而且近年来农村学校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地提高,人多场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本文是防城港市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成果立项编号:FJ2012A006)
参考文献
[1]吴美玉.影响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及对策[J].青海大学学报,2001(8).
[2]张应.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与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3(4).
[3]王螽庆,徐军艳.中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2(23).
[4]王必琪,李凯,宋辉.山东省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报,2001(17).
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汇报材料 篇9
——苹小阳光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
开 封 市 苹 果 园 中 路 小 学
2012年6月
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
——苹小阳光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
为了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我校开展了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汇报如下:
【宣传、发动】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在开展阳光体育的活动中,我们首先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我校秉承“科学人文两翼齐飞,特色教育凸显个性”的办学理念,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宣传至各教师,要求各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教师关心、重视体育工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加强阳光体育活动的宣传,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 “阳光、健康、快乐” 的倡议。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阳光体育运动人人皆知、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加强领导,群策群力,全校上下紧密协作。
开学初,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校党支部书记为执行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每天一小时及体艺2+1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音乐教师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这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人的基础。学校一定数量的篮球、羽毛球拍、跳绳、沙包等体育器材,为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做好物质准备。并结合艺术教师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创编少年武术操,有助于学生增强美感体验,提高身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深化办学内涵都具有不
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共同组织下,不断改进并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中逐步开展起来。
(三)以检查评比为激励措施,全面开展大课间活动。
为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的上午第二节课后(40分钟)及下午第二节课后(20分钟)进行,总时间为为60分钟。学期初,我校制定了可行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体育教师除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教学外,所有班主任老师利用中午时间学习课间操并指导本班学生动作,学生学会动作后,每天由阳光体育工作组在间操时间对各班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检查记录,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完成质量为评价内容,运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一到六年级学生进行评比拉练,并将评价结果与值周评比相结合,使大课间活动得到全校学生和班主任的广泛重视,使学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
【规划、创新】
大课间活动需要坚持全面性、趣味性、科学性原则,其内容形式要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不断更新、完善、规范大课间活动。
整个大课间由原来的人控完全变成由音乐控制,课间十分钟活动把红色歌曲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背景音乐,由广播音乐组织学生站队集合,并将《解放军进行曲》作为队列的主要音乐,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深入学生当中指挥、指导和完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有秩序地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大课间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自主认真的习惯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实际出发,突出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全校各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让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低年级以趣味性运
动为主,如拍小皮球、丢手帕、跳短绳等,中年级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如大绳、8字跳绳、呼拉圈、呼啦圈过山车、背夹球等。高年级以低强度技巧运动为主,如背夹球、呼啦圈过山车、退轮胎、推铁环、花样跳绳等。我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对一些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各班级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活动内容且定时更换,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并且根据教师特点,各班有着自己的特色。
【打造文化、突出特色】
基于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认识,我校始终坚持了“依托大课间,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在落实大课间活动中,狠抓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学生言行仪表及站姿的规范性,并将其迁移到学校工作的其它各个方面,效果明显。
(一)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我校大课间活动的落实是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训练的,所以,从体育课堂教学入手,通过严格教学管理,加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强化并规范了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依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中“2+1”体艺项目的技能标准,国家新课标中的学校体育、艺术课程的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课程地方化和校本化的再开发,创作出学校特色的体艺“2+1”项目——少年武术操,力求体育与艺术设置达到最优化。
从此,大课间活动融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广大师生易于接受、乐于
参与的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班集体精神风貌得到了最大的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意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都在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师生“同台”活动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和睦。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虽然初见成效,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将以创新为方法,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地挖掘大课间新形式、新素材,保持大课间活动的生命力,让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地发展,并作为我校体育教育的有力补充,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开封市苹果园中路小学
2012年6月
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
——苹小阳光大课间活动汇报材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我校秉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坚持“把健康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积极开展了多彩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现汇报如下:
【宣传、发动】
(一)、提高认识、营造氛围
在开展阳光体育的活动中,我们首先组织学习,提高认识。我校秉承“科学人文两翼齐飞,特色教育凸显个性”的办学理念,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宣传至各教师,要求各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教师关心、重视体育工作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我们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开封日报、汴梁晚报、校信通等形式加强阳光体育活动的宣传,红领巾广播站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出“阳光、健康、快乐”的倡议。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阳光体育运动人人皆知,提高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扩大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加强领导,群策群力,全校上下紧密协作。
开学初,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为执行组长,班主任、体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每天一小时及体艺2+1活动领导小组”,完善并制定有关制度、方案,形成了“学校统一领导、班主任积极配合、体育教师、音乐教师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为了提高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
校还聘请开封市体育学校的专家做顾问,为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出谋划策。这一举措为我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人员基础。学校在原有体育器材的基础上,又拨付资金购买一定数量的篮球、羽毛球拍、跳绳、沙包等体育器材,为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做好物质准备。体育教师结合艺术教师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创编了苹果园中路小学少年武术操,使学生增强了美感体验,提高了身体素质,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深化了办学内涵。在学校领导深入年级调研指导并积极参与下,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共同组织下,不断改进并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使我校大课间活动在全体师生的批评与建议中逐步开展起来。
(三)以检查评比为激励措施,全面开展大课间活动。
为确保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的上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进入5月份改为每天早上(30分钟)】及下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进行,总时间为为60分钟。学期初,我校制定了可行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为了确保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制定了《学生课间活动条例》,在条例中,明确要求教师不得占用学生课间时间讲授知识,将课间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走出教室自由活动,自由锻炼。体育教师除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教学外,班主任老师还利用中午时间学习课间操并指导本班学生动作,学生学会动作后,每天由阳光体育工作组在间操时间对各班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检查记录,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大课间活动内容的完成质量为评价内容,运用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一到六年级学生进行评比拉练,并将评价结果与值周评比相结合,使大课间活动得到全校学生和班主任的广泛重视,使学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
【规划、创新】
大课间活动需要坚持全面性、趣味性、科学性原则,其内容形式要力求丰富多彩,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不断更新、完善、规范大课间活动。
整个大课间由原来的人控完全变成由音乐控制,实现了大课间活动控制自动化。课间十分钟活动把红色歌曲作为学生自主活动的背景音乐,由广播音乐组织学生站队集合,并将《解放军进行曲》作为队列的主要音乐,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深入学生当中指挥、指导和完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有秩序地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大课间秩序,而且对加强学生的自主认真的习惯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从实际出发,突出大课间活动的特色。
全校各班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运动项目,低年级以趣味性运动为主,如拍小皮球、丢手帕、跳短绳等,中高年级以低强度运动为主,如大绳、呼拉圈、跳皮筋、手板球、羽毛球等。我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合理的安排,对一些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天下午的大课间各年级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活动内容且定时更换,每天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并且根据教师特点,各班有着自己的特色。
【打造文化、突出特色】
基于对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认识,我校始终坚持了“依托大课间,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工作思路。在落实大课间活动中,狠抓体育课堂教学的规范性、学生言行仪表及站姿的规范性,并将其迁移到学校工作的其它各个方面,效果明显。
(一)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我校大课间活动的落实是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加强训练的,所以,从体育课堂教学入手,通过严格教学管理,加大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与评价,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强化并规范了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
(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依据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中“2+1”体艺项目的技能标准,国家新课标中的学校体育、艺术课程的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课程地方化和校本化的再开发,创作出学校特色的体艺“2+1”项目——少年武术操,力求体育与艺术设置达到最优化。
从此,大课间活动融健康、娱乐、文化于一体,广大师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活动。通过各项文体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班集体精神风貌得到了最大的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拼搏意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都在不断得到提高,尤其是师生“同台”活动拉近了师生的情感距离,使师生关系和谐、同学关系和睦。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虽然初见成效,但仍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将以创新为方法,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地挖掘大课间新形式、新素材,保持大课间活动的生命力,让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地发展,并作为我校体育教育的有力补充,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开封市苹果园中路小学
时尚体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篇10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时尚体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入手,重点阐述了时尚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建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尚体育不仅能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崇尚新颖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点,而且极大的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时尚体育 高校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主体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而时尚体育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健身、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功能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人们在历经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从广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指学校体育教学、健身活动、体育意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狭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则指学校的体育概念、健身意识、健康理念和体育意识等。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1.教育性,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目标都是为实现育人,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增长学生体育才干、增进其身心健康,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共产主义精神。2.校园性,校园体育文化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文化,它相对于社会文化和其他校园文化具有独立性,它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校园为活动空间,以一定的體育活动形式和娱乐手段对学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3.娱乐性,大学生都有强烈的文化娱乐的需求,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一定的娱乐活动来缓解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大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而且能够在运动中得到自我价值的是体现。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功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自信心,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承载着教育、培养学生的任务和功能,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表现自我,管理自我的能力,加快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激发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吃苦、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和满足学生校园娱乐功能。大学生精力充沛,闲暇时间相对较多,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都具有竞争性、娱乐性,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发展自己竞争能力的需求和充分施展自己体育才能的愿望,同时为大学校园创造出和谐、娱乐、放松的学习环境。
二、时尚体育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形态,既保留了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也具有新颖性、流行性、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教育性,竞技性、开放性的时代特征,更注重融合人文哲学、注重参与、交流、休闲和表演的效果,具有社会各个方面多方位的综合服务功能。
三、时尚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尚体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要,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时尚体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时尚是适应社会的方式,是一种从众行为,会刺激个体与周围人进行同样活动的意愿,从而使一些人产生从众心理,追随时代潮流,同时时尚也是一种个性追求,试图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自然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对新鲜事物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较强的接受能力,涌现出张扬、叛逆、强调个性的校园新新人类。时尚体育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二)时尚体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大学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时尚体育本身包含了丰富文化的文化内涵,它在大学校园中的开展可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和氛围。因此要充分利用时尚体育文化资源,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时尚体育运动所创造出的轻松、愉悦的环节恰好适应了大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锻炼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向健康、活泼、高雅的方向发展。
(三)时尚体育的特性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与教育发展紧密相关,是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享受运动快乐为目的的时尚体育运动,必然是一种良好的实施手段,它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的复合型人才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校园体育节活动总结】推荐阅读:
校园体育组教研活动总结08-24
第四届校园阳光体育节活动方案05-26
校园体育活动工作自查报告08-08
“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活动方案11-17
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总结09-01
大课间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05-26
保证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07-23
十字中心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