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汇报材料(精选7篇)
向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汇报材料 篇1
向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汇报材料
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少杰
尊敬的铁映委员长、各位领导:
在全国人民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我们高兴地迎来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来我校视察并检查指导工作,这是对佳木斯大学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我们全校师生员工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我代表全校35000名师生员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佳木斯大学是1995年6月27日经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批准,由原在佳木斯市的四所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合并组成,1996年11月21日正式启动,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省属高校中规模较大、学科齐全、综合实力较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合校六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教育创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与合校初相比,目前,学校占地面积由110万平方米发展到1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由37万平方米发展到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由2亿3千万元增加到5亿2千万元,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由9个增加到21个。学校现有19个学院、2个直属系、49个系部、78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有国家高职高专示范试点1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重点学 1
科4个,省级重点课程13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全校教职员工4837人(含三个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20511人,成人教育学生11140人。与世界上13个国家的24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进行科研学术交流。学校党委连续三届被黑龙江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今年,学校又跨入了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行列。今年6月24日,《科学时报》对全国675所高校2000-2002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成果进行统计,我校名列全国第16位,在最近的中国高等教育网对全国非重点院校基本情况统计中,我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名列第20位,学生综合素质名列第11位。
佳木斯大学的合校历程,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颁布实施的五年。作为一部国家大法,它明确了建筑活动的基本制度,对于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实现“三治一求”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期间,国家实施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按照国家、省对我校下达的招生要求,我校的全日制在校生由合校初的8500人增加到20511人,成人教育学生由3500人增加到11140人。现在基本稳定在此规模。招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要求基本建设工作必须跟上。六年来,我校累计兴建了69627平方米的学生公寓,114306平方米的职工住宅,197742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及附属用房,今年在建工程和即将开工的2工程还有13万m,这些项目的建设大大增强了学校办
学实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38万平方米的基本建设中,学生公寓我们主要是引入社会资金,走社会化发展道路,与承包商签定合同,15年内的学生公寓费归承包商,15年后学校全部收回。目前已引入8000万元资金,成为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范例。
职工住宅的建设主要采取职工全额集资。教学实验及附属用房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省政府拨款;二是学校事业经费;三是银行信贷。
在基本建设工作中,我们有法可依,国家、黑龙江省及佳木斯市都有一套完备的法律条文规定,我们严格按照《建筑法》的要求进行,坚决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按照规定应该招标的工程全部实行招标,按照规定应该实行监理的工程全部选用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按照规定应该实行政府质量监督的工程全部进行政府质量监督;按照规定应该办理施工许可的工程全部取得施工许可证。
在具体操作中,坚决做到实现“两化”,即管理规范化、操作阳光化。一是实施了商务标明竞、技术标暗评的招标评定办法,由公证人员对招投标进行监督和公证,纪检、监察人员参与招投标。二是强化招标资格审查工作和施工合同的审查管理工作,规范招标行为,杜绝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三是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工程建设监督检查和施工图设计审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工程结构、使用安
全等实体工程质量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通过周密、细致的努力工作,在我校大小47个建筑工程中,我们较好地贯彻执行了《建筑法》,我校的教学办公主楼工程、成教学院教学楼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金牌),教学实验大楼工程,荣获省优质工程样板金奖;第五学生食堂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体育中心工程正在申报省优质工程奖;附中教学楼、解剖楼、学生公寓D楼等工程获市优质工程奖。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建筑法》实施的必要性,对建筑企业的内部质量管理、工程质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建筑市场管理走上了依法治理、科学规范的轨道。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到应继续加大《建筑法》的宣传教育力度,一些施工单位重速度、轻管理;重效益、轻质量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精品工程还不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利用还需普及。
这次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对我校的两项工程进行检查,体现了全国人大、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对我校的关心和重视,我们一定以此为契机,掀起学习《建筑法》和其他法律的新高潮,在依法治校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对我校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谢谢。
向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汇报材料 篇2
关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汇报
作为“5.12”特大地震的极重灾区,我市自灾后重建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的倾情援助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 “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围绕建设灾后重建样板和试验区建设示范的奋斗目标,积极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试验区建设“三大机遇”,严格按照省发改委《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中期调整本)>的通知》(川发改投资【2009】1225号)和成都市发改委《关于印发<成都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中期调整本)>的通知》(成发改项目【2009】1213号)文件确定的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和重建任务执行项目建设,坚持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方法推进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一、灾后重建总体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省发改投资[2009]1225号文件,我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调整为1031个,估算为398亿元。截至3月底,我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自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953个,占项目总数的92.4%,累计竣工项目828个,占项目总数的80.3%,累计 完成投资301.8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75.8%。
1、城乡住房建设
城乡住房建设主要包括农村住房和城镇住房建设,估算总投资178亿元,2010年城镇住房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5亿元。1-3月完成投资5.9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7.07%;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49.9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83.98%,其中城镇住房建设完成投资71.26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71.22%。
2、城镇体系建设
城镇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市政设施、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共43个项目,估算总投资60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32.5亿元。1-3月完成投资4.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14%;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37个,累计竣工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30.22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50.36%。
3、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生活设施和以工代赈及贫困村建设等,共4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7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8.6亿元。1-3月完成投资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47.02%;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22.61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83.3%。
4、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文化遗产(文物)、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共427个项目,估算总投资56.6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1-3月完成投资1.6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03%;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359个,累计竣工项目288个,累计完成投资43.55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77%。
5、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共14个项目,估算总投资13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6.2亿元。1-3月完成投资1.5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5.61%;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13个,累计竣工项目8个,累计完成投资9.35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70.77%。
6、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
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主要包括工业、旅游、文化、商贸服务和粮食流通、金融服务业等,共531个项目,估算总投资53.8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1-3月完成投资2.8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0.15%;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530个,累计竣工项目519个,累计完成投资43.12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80.16%。
7、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项目主要包括灾害风险治理、应急指挥和救援救助、综合减灾等,共5个项目,估算总投资4.2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3.4亿元。1-3月完成投资5680万元,完成年度投资 3 计划的16.91%;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31.33%。
8、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包括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等,共4个项目,估算总投资4.6亿元,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2.8亿元。1-3月完成投资908万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3.23%;恢复重建以来累计开工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1.73亿元,完成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的37.24%。
9、精神家园
向人大汇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 篇3
向人大汇报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
主任、各位副主任: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主任会议报告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前段工作情况
近两年来,我县食品药品监管事业飞跃发展,初步建立起了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
展要求,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有机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和综合监管与各环节分别监督相互配合的监督管理新体制,食品药品市场呈现出管理规范、竞争有序、发展势头好的良好局面。
(一)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及上级部署与要求,认真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2004年7月,设立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先后制定下发了《南县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南县重大突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组织了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对各乡镇及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县政府每年都组织了两次以上专项督查。为保障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构工作运转,县政府在财政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一定的专项经费。各乡镇人民政府均设置了食品安全工作机构,明确有专人负责,并把食品放心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来抓。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各职能部门注重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监管做到了有计划、有重点。加强了对蔬菜农药残留、白板肉、陈化粮、非碘盐的监控和动物检验检疫等工作。仅去年一年,就捣毁用病死猪(狗)制造腊肉和香肠的地下非法加工窝点一个,当场没收销毁非法肉制品1195公斤,查出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户28家,无卫生许可证生产经营户19家,无资质生产纯净水厂14家,清理出过期食品吨,无害化处理病害家禽11592羽,处理染疫生猪333头,查封无证生产食品700余公斤,没收销毁“三无”食品1200公斤,查获各类违法私盐吨,查处不合格食品货值达150余万元。
专项整治成果显著。各有关部门按照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去年来,组织开展了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环境、早餐、夜宵、建筑工地食堂、冷饮、饮料、城区蔬菜及卤腊制品等食品安全
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了“苏丹红”、“使用沥青给鸡鸭拔毛”等专项检查。每逢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检查行动。去年高考期间,为确保考生饮食安全,对高考学生餐饮点的监管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加大了监控力度,前移了监控关口,每天派专人负责把关,在第一时间内掌控食品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了发芽土豆、四季豆加工未熟透、消毒筷子再次污染等问题,消除了事故隐患。正是由于各部门在各自的工作职责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通力协作,才确保了我县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了全县人民的饮食安全。
(二)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得到保障。
药品打假不断深入,制售假劣药品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通过加强部门配合,充分整合打假力量和打假资源,形成打假合力,保持了打击假冒药品、医疗器械的高压态势,先后查处了假“人
血白蛋白”、假“冠心宁”注射液、劣质“新菌必治”等大案要案。开展了个体诊所、专科门诊部、中药饮片、疫苗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邮寄药品、上门推销药品稽查打假工作。两年来,办案1000余件,共查出假劣药品2500多种次,假劣药品相当正品货值达60余万元,捣毁制假窝点5个,取缔无证经营7户。通过打假,净化了药品市场,较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城乡药品逐步实现同质同价。在加强药品打假的同时,按照“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工作,着力构建起了行政监督、技术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药品监管体系,聘请了药品行政执法监督员、药品协管员、药品信息员、药品联络员118名,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了药品质量可靠、服务周到、药品价格低廉的×××医药
责任有限公司、×××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医药有限公司、×××药业有限公司4家药品批发企业为我县农村药品定点配送企业,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零售药店的药品实行定点配送。通过“两网”建设,强化了市场的监管,规范了进药渠道,平抑了虚高药价,使农民群众吃上了放心药,基本实现了城乡药品同质同价。
向市政府汇报材料 篇4
---江苏宏安集团2005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及2006年打算 尊敬的春节慰问团各位领导:
2005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家及各级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先于一切、严于一切的位置,把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作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党委提出的“降低产量保安全、加大安全投入保安全、干部靠前指挥保安全、加强现场管理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坚持安全重在现场,管理重在现场的思想。切实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现场,落实到每一位干部职工,真正做到不放松每一个环节,不放过每一个隐患,认真细致地抓好事故防范。经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矿井安全生产无事故和较长安全周期。2005年全公司五对矿井实现了安全年,截止到2006年1月20日,唐庄煤矿已连续安全生产1464天;瓦庄煤矿已连续安全生产974天;马庄煤矿已连续安全生产531天;山岔河矿接矿后已连续安全生产608天;莆河煤矿接矿后已连续安全生产465天。
一、2005年主要抓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好各级安全监察机构文件精神,坚持依法办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及省各级安全监察部门的文件和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始终把落实和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立的各项制度和原则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集团公司全年共召开安全生产办公会议14次。针对其他省矿井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召开紧急安全工作专题会议6次。尤其是“2.14”事故发生以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煤 1 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到国务院446号令《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及国务院办公厅下发[2005]53号《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我们都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传达落实,并根据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落实细则。
二是从四个方面保安全。
(一)限产保安全。自2004年“10.20河南大平事故”、“11.28陕西陈家山事故”后,我们审时度势,确定了“降低产量保安全”的措施,在制定2005计划时以2004年实际产量下降10%作为2005年生产目标计划,严格考核。2005年以来,由于煤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利润空间大,部分煤矿面对煤炭市场高利润的诱惑,盲目生产,超能力生产,造成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经验教训,特别是“2.14”事故发生以后,更加坚定了我们降低产量保安全的决心。我们始终认为,安全是事关矿井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事关矿区稳定、职工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的大事,是天字号工程,必须时刻抓紧、抓实、抓好。因此在每月下达生产任务时,我们都根据各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的生产技术条件,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下达生产计划。同时,对干部年薪考核细则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条款不对产量进行考核,只考核各矿的安全、质量情况,并在原基础上提高了安全工作的分值。并明确指出各矿不得搞突击生产、不得让职工疲劳作业,更不允许超能力生产,对利用各种方法突击生产的矿井,公司将对矿长予以行政处分,并处10—20万元的罚款。此项措施的实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干部靠前指挥保安全。搞好矿井安全生产相当部分的责任在于管理干部,管理干部到不到现场,深不深入井下,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 是能否保证安全的关键。近两年来,集团公司规定了各级干部下井数量、井下现场巡回检查时间,要求干部下井必须同工人同上同下。因此缩短了干部与工人之间的距离,由于和职工的近距离、面对面接触,解决井下问题的力度增强了,采取的措施既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又便于操作,使安全状况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由此也激发了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多职工都能积极向领导反映并积极配合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齐抓共管、共保安全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现场管理保安全。公司[2005年]1号文件对各矿干部下井情况、下井天数、下井质量作了明确规定:干部责任在井下,现场管理是关键,现场管理主要是抓好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在工作中各级领导做到了“四到现场”,即:指挥到现场、管理到现场、研究解决问题到现场、落实措施到现场。12月份按照国务院[2005]53号文件《关于煤矿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为进一步抓好矿井安全生产工作,保证收好今年尾,开好明年头。按照文件要求,集团公司下发了[2005]140号文件《关于公司领导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包矿带班下井的指导意见》,各单位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包干负责安全工作人员把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责任,切实掌握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加强了矿井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巡视,对有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他们都能做到现场落实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同时,集团公司根据文件的规定,对矿级干部的下井时间、下井质量、下井记录台帐进行了检查,对极个别干部下井不能坚持时间,工程质量把关不严,问题解决不迅速不彻底的矿级领导进行了通报批评。
(四)、加大安全投入保安全。加大安全投入是改善矿井安全生产状况最有效的途径之一。2005年以来,我们公司共投入资金2400万元,主 3 要用于购置瓦斯监测、监控设备、增加安全装备,完善安全设施等方面。贵州两矿十月底完成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安装工作,莆河煤矿十一月上旬完成了瓦斯抽放系统的安装工作,两对矿井在十月底同时更换了主扇风机。徐州三矿于11月份完成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五对矿井主要巷道全部更换铁支护材料,采煤工作面完成了老化单体液压支柱的更换工作,主要运输巷道轨道按照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的要求,全部更换成22kg的大轨,更换“MA”设备240台套。唐庄煤矿改造-330排水系统,安装了4台大功率排水泵,更换了地面主扇等。马庄煤矿为减轻职工体力消耗,在-320—420下山安装了猴车提人装置、安装了地面筛选系统,完成了-320变电所改造,更换了老式开关。瓦庄煤矿为加强采区供电问题,安装了采区变电所,完善了采区供电系统。由于集团公司在矿井安全投入方面舍得花钱,使矿井设备完好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针对全国连续不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实际情况,集团公司按照《紧急通知》要求,以“一通三防”为重点,制定了细致的瓦斯整治方案,要求各矿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公司成立了瓦斯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各矿也相应成立了瓦斯治理小组。同时公司还成立了督导组,由六名组员分工负责五矿的督查指导工作,并派驻安全站站长为瓦斯专项治理督查员。讨论制定了瓦斯治理督查工作制度、责任措施、治理目标考核办法和奖惩制度,并层层签订《瓦斯治理目标责任状》,建立健全瓦斯治理网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挂牌成立了瓦斯专项治理和瓦斯治理督查办公室,做到措施得力并按治理目标有序开展治理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是加大检查力度,消除事故隐患。
为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2005年以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部加大检查力度及头面覆盖率,采掘工程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检查方式也由原来的定期检查改为静态检查、专项检查、安全大检查、零点夜查等方式,确立重点头面、重点项目,不留检查盲点。全年对矿井进行安全质量检查92次,其中专项检查四次。工程质量合格品率达100%,优良品率达88%以上,机电设备达到90.5.1标准,提升运输安全设施完好,一通三防管理达甲级队水平。全年共查出各类隐患问题480条,其中主要隐患24条,已全部责任到人,整改完毕,整改率达100%。
五是加大“反三违、反事故”力度。
“十次事故九次违章”,三违是直接导致矿井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因此,各级领导明确了安全工作重点在井下,责任在现场,下井不抓安全,不抓违章,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失职,从矿级干部到调度安全员落实抓三违指标,做到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各级管理人员对沿途所经过的线路,走一路,查一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三违人员抓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迁就。2005年以来各矿管理人员共抓“三违”人员486起,罚款87420元。矿级干部抓“三违”242起,罚款40370元。
六是加大对矿井隐患源的控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今年来,集团公司加大对矿井隐患源的控制,尤其是通防管理方面,集团公司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完善瓦斯监测监控,加大矿井综合防尘设施的投入,各个头面做到以风定产,杜绝超能力生产现象;采掘工程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对重点头面,安排专人重点把关,集团公司领导经常深入井下现场了解情况,制定指导性工作意见,解决难点、重点问题,帮助解决矿井安全投入资金。由于集团公司的重视,加大对隐 5 患的整治,做到了提前防范,消除了矿井潜在的隐患问题,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七是加强职工培训工作。
2004年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对三级安培中心的校舍、设备进行了改造,增添了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计算机实验室,与徐州能源学校、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开办了采煤、地质、机电三个中专班,140名学员通过一年多的专业技术培训,明年七月份毕业分赴各单位后,都将成为宏安集团的技术骨干。其次,我们强化了对现有在岗职工的培训,2005年我们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3个,培训特殊工种及要害人员691名,复训班46个,复训1591人,区队长培训班2个,培训区队长55名,在对区队长的培训中,我们把学习与座谈讨论结合起来,把内部交流与外部学习结合起来,组织区队长先后到了旗山、白集、王庄、柳泉等矿去学习,使他们既增长了知识,又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干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其三,聘请部分外籍师资,改变了过去讲来讲去都是内部几个熟人,几张熟脸,一份老掉牙的教材,教师讲的乏味,学员听得没劲,今年我们聘请徐州监察分局,江苏煤矿培训中心,江苏煤矿健锋认证中心,天能集团、扬州煤炭公司、连云港煤炭公司、权台煤矿等单位20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厚重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幽默诙谐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员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其四,营造了良好的自学氛围,尤其是集团公司科学技术暨人才评聘大会召开后,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学技术、学知识的积极性,纷纷报名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自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外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历学习的人员达到200多人。
一年来,我公司在安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工程质量不稳定,质量标准化距动态达标还有差距。
二、2006年安全工作打算
(一)、安全目标
1、五对矿井实现安全年,杜绝重伤以上事故。
2、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矿矿达到一级水平。
3、安全评估达B类以上,安全评价、系统审查矿矿通过。
(二)、安全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446号令和国务院办公厅[2005]53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推进集团公司安全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坚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着力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强化企业的安全基础工作;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全员素质,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加大安全投入,彻底改善井下安全生产条件。围绕全年总体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求真务实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关心职工利益,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一通三防”为安全工作重点,加强顶板、水害、机电提升运输、火工品等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监察和职工培训,深化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保障措施
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限产保安全,坚持按矿井能力组织生产,真正把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写在文件中,落实在井下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2、干部深入井下,靠前指挥,认真贯彻执行矿级干部下井带班作业制度,真正做到“工人三班倒,班班都见矿领导”。
3、加强现场管理保安全,加大安全检查和督查力度,公司保持每月 7 三旬、每旬一次的巡回安全检查和督查力度,发现“严重三违”和重大隐患严格按照公司[2006]1号文件进行处罚,对不合格的头面坚决停头停面整改。
4、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全员推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重奖安全生产有功人员和安全生产做的好的矿井,重罚违章蛮干瞎指挥者。
5、使用好瓦斯监控系统,充实完善监测监控人员,真正让其成为瓦斯管理的卫士。
6、广泛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主线,利用安全评估、安全评价、系统审查工作,全面实现公司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
7、继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保证提足用好安全费用。
8、强化职工培训工作,严格执行教考分离,充分利用奖罚、行政手段,全面提高职工素质。
祝春节慰问团各位领导新春愉快,合家欢乐,万事如意。
公司情况向领导汇报简介材料 篇5
一、公司基本概况
公司党委现有委员名,常委名。党委下辖个直属党组织,其中党委个,总支个,支部个。基层党支部个。公司现有党员人,其中在岗职工中党员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0.4%。公司纪委现由名委员组成。工会、团委和科协等组织健全。
公司现有中层管理人员人,平均年龄约岁。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人。
二、2006年公司生产经营完成情况
2006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实现利润亿元,税金亿元。生产矿山铜万吨,阴极铜万吨,黄金公斤,白银吨,硫酸万吨。铜、金、银、硫酸和铁精矿等产品的产销率和货款回收率均达100%。其中,出口阴极铜吨,白银公斤,创汇亿美元。全年兴建、改造了一批重点后劲工程项目。其中新制氧站、3号转炉改造、5万吨大板铜精炼已建成投产;T矿深部开采工程全面开工,全年完成掘砌万方,北坑完成剥离万方。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增强了公司的发展后劲。
截止2006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亿元,长期投资万元,固定资产亿元,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亿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亿元。
三、今后一个时期公司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是资源开发战略。总体思路是:巩固扩大现有资源,努力控制周边资源,积极寻找接替资源,参与开发海外资源。到“十一五”末,使公司自有矿产资源年产达到3万吨以上,可控制资源储量达到350万吨以上。
二是规模提升战略。基本原则是:先进实用的粗炼工艺,国内一流的精炼工艺,40万吨配套能力,火法湿法分步到位。初步方案是按20万吨能力进行设计,然后视资源状况进行扩能,改造到30万吨以上,加上诺兰达炉保有的12万吨和新增的16万吨紫杂铜,最终可以形成50万吨以上的粗铜生产能力。
三是结构调整战略。出发点是:不仅要做大做强,还要做精做优,真正实现科学发展。主要是加快主辅分离、辅业改革步伐,打造建筑业、物流业、服务业三大辅业板块,调整公司的产业结构;加强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开发铜深加工产品,改善公司的产品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大力开发冶炼废渣、废液、废气、废水中的有价元素,生产铂、钯、硒、碲、镍等拥有独家经营优势和较大盈利能力的稀贵金属产品,使这一块的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年前,公司已经组建了稀贵金属厂,专门从事这方面的产品开发。发展铜产品的深加工,主要是在建设铜板带项目的基础上,通过与大型家电集团和汽车集团合作,开发铜杆、铜内螺纹管、漆包线、铜制汽车配件等与之配套的产品。
四是资本营运战略。目的主要是:通过多种方式的资本营运,拓展公司发展所需的资金来源,实现低成本扩张,减少投资风险。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采取租赁、承包、合资合作、剥离****等方式,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资源开发和延伸加工领域提供资本支持,积极寻找潜在的并购对象,实行多种方式的联合和整合,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行股票上市,从资本市场募集发展资金。
五是人才强企战略。基本要求是:尽快扭转公司高层次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为实施上述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证。主要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加强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操作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各类人才的年龄、专业和知识结构,争取到“十一五”末,使公司三类高级人才分别达到100名以上。
2007年,公司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按照铜价5万元/吨预测,公司将亏损7860万元。主要原因:一是公司自有铜资源少,全年只有20500吨,不到总量的10%。二是国内矿、进口矿加工费大幅下降。去年,我们国内矿加工费平均为元/吨(最高达万元/吨),今年降至元/吨,每吨减少元。按加工万吨国内矿测算,少了个多亿。进口矿综合加工费由去年元/吨下降为今年元/吨,按万吨进口矿测算,少了个多亿。面对严峻的挑战,公司领导班子统一思想,自我加压,确定了公司今年实现销售收入过100亿、利税总额过10亿的“两大跨越”目标。向大发展战略制定了保目标的生产经营计划。即:阴极铜万吨、矿产粗铜万吨、矿山铜万吨、黄金公斤、白银吨、硫酸万吨、铁精矿万吨、铂公斤、钯公斤、硫酸镍吨、粗硒吨、铜杆万吨。
为了确保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公司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向管理要效益。一是对各单位和部门采取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按照责权大小、贡献多少,把全员的收入同效益牢牢挂钩;二是按照精细管理的要求,推行了全面预算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经营、投资、资金三个方面的预算管理,预算一经作出,不得更改和突破。三是出台了挖潜增效的11条倒算加压的硬措施。包括要求定额材料消耗降低3%,能耗降低5%;非定额材料和备件的消耗,生产单位按前三年最低水平核定,其他单位在上年基础上降低10%;压缩非生产性费用30%-50%。等等。
2月27日,公司党委常委(领导班子)召开了民主生活会。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实际
,公司领导班子对明确抓好当前重点工作进行了责任分工和部署。一是成立了由公司主要领导负责的“五大战略”推进委员会,对进一步促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证。
二是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公司参股鸡笼山铜矿、寻找矿山边深部接替矿源、省外矿山控股等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与此同时,积极争取中铝公司对公司发展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承诺早日兑现。
三是冶化扩能改造方面,经过反复论证,公司已经明确了采用先进的顶吹工艺方法,目前正在抓紧选定符合公司生产实际的冶炼炉型,确保四季度开工建设。
四是在积极延伸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拓展铜深加工方面。年前控股成立了常州大江铜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无氧铜杆已经投产,年产量将达到5万吨;控股投资组建佛山铜业有限公司有关事项正在积极筹备,该公司主要生产铜内螺纹管及其它产品,年产量将达2万吨。
五是积极做好上市融资准备工作,争取公司早日挂牌上市。
七是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公司今年确定了兴建廉租房、改造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9个方面的实事,并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再就业工程、便民工程、助残工程、送温暖工程。公司制定的集“助困、助医、助学”为一体、建立扶贫帮困长效机制的有关办法即将出台实施。
向自治区平安建设汇报材料 篇6
结
近年来,沁城乡以构建平安和谐沁城为目标,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节水支工、支工哺农、哺农兴牧、兴牧富民、富民兴边”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边境稳定、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创建“小而精、富而美”的平安和谐沁城,乡党委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不断强化治安防范,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全面落实平安建设的各项措施。自平安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由于防控措施到位,组织保障有力,基层基础牢固,集中整治深入,平安创建形式多样,不断构建乡风文明和谐。创建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四个到位”,全力打造综治平安建设坚实平台
(一)领导到位,确保责任落实。专门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乡长与乡党委副书记以及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创建工作办公室,并且各村相应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安组织建设,健全了治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等为一体的综治网络组织,各单位全面落实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宣传到位,确保家喻户晓。利用会议、播放广播、制作宣传栏、刷写张贴标语、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签定责任书和组织培训等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利用综治宣传月、安全生产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及119消防宣传周等契机,组织乡综治办、边防派出所、司法所、民政、社保等职能部门到各村、商业区域、学校等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此外,在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采取文艺演出、现场讲解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最大限度地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投身到综治平安建设活动中来,真正实现了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活动进村入户、进学校,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的浓厚氛围,有效推动了“平安沁城”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今年上半年,全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不少于500余人次,刷写永久性标语20余条,张贴大小标语100余条,悬挂横幅10余幅,制作宣传栏56个,每年到村、学校开展培训不少于5次。
(三)制度到位,确保有章可循。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将其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制定总体实施方案和专项工作方案及各项工作制度,使这项工作真正达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要求。同时,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村、乡属各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在“平安创建”活动中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签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制定考核奖惩细则,定期不定期对“平安建设”活动进行督促检查,对措施得力,建设活动开展好的村、单位和企业,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达不到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按照《沁城乡“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考核实施细则,在全乡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真正做到责任分解,传递压力,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责任,确保条条有压力,块块有责任,上下有信心。
(四)投入到位,确保经费有保障。乡党委、政府从“稳定也是经济效益”的思想和“投入保稳定、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出发,确保了平安创建经费投入和硬件建设落实到位。在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综治平安建设专项经费和奖励基金,由乡综治平安办专款专用,确保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专设了平安创建办公室,并配齐计算机、打印机、照相机、档案柜、办公桌椅等办公设备,做到人员到位,设施到位,经费到位,认识到位。
二、结合“爱民固边”战略实施,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防控网络,大力夯实综治平安建设防控基础
沁城乡由于地处国界边境地区,边境线长达26.17公里,下辖有沁城边防派出所与上马崖边防派出所,乡党委结合公安边防
部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平安边境”的要求,以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爱民固边”模范乡创建活动,专门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并下发《沁城乡“爱民固边”模范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防控网络,大力夯实综治平安建设防控基础。
(一)积极开展边防警官任“村官”工作,不断夯实维稳一线组织力量网络。为不断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夯实基层一线维稳工作力量。按照哈密地区大力推行基层派出所领导与责任区警官分别兼任乡领导与“村官”做法,我乡根据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从沁城边防派出所与上马崖边防派出所选聘8名中共党员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熟悉本地情况、有一定工作经验、群众反映好的警官兼任8个行政村的村党支部副书记,并出台了《关于沁城乡进一步规范基层警官兼任“村官”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兼任村官的警官认真履行双重职责、接受双重管理、落实双重保障。这些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警官,经过认真履职,真正发挥组织维稳工作力量的积极作用,并不断增强了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力量,同时通过自愿报名、群众公选、集中培训等方式,招聘了群众护边员113名,组成护边员中队1支、分队8支,建立了由民兵与民警组成的40人处突应急分队,形成了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的格局,使军地联动保平安,有效地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促进沁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化信息监控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了村治保主任、十户长、信息员、联络员制度,全乡共建立治保小组8个,配有75名十户长、10名信息员、40名联络员。村队定期由村支部书记主持召开矛盾纠纷排查会议,各村每周将矛盾纠纷情况向乡平安创建办公室上报,并且定期不定期召集各村信息员、联络员会议,信息员、联络员也可以随时向乡综治办、边防派出所报送各村可能存在的治安隐患和信访苗头。乡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通报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情况,分析当前治安形势,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隐患,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上报。
(三)强化治安防范网络建设。为加强群防群治工作,专门组建了10人专职治安联防队,强化对管辖区域社会面的防控;8个村及开发区均建立了义务治安联防组织,4所学校也成立了各自的义务联防队伍,全乡共组织300余人参与治安联防,并实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十户联防制、边界治安防范联动制,进一步健全了防控网络,辖区内各村、接边地区、重点要害部位、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值班守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守护率达100%,有效预防了各类案件的发生。各行政村与开发区分别成立了治安警务室,开展昼夜巡逻、堵截、治安、调解民事纠纷、重点人群管理、普法帮教、服务群众等工作。
(四)强化矛盾纠纷调处网络建设。各村均成立调解委员会,配齐了调解队伍,发挥民间调解优势,解决民间矛盾纠纷。对调委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乡调解中心,乡党委、政府以“矛盾化解年”活动为重点,坚持每半月在全乡各村开展 “书记、乡长信访案件大下访”活动,及时梳理解决矛盾,确保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同时积极开展睦邻友好乡镇互帮互助活动,做好与甘肃省境内的马鬃山镇牧区草场纠纷的化解工作,几年来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没有发生与外省乡镇的纠纷。2012年上半年,乡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起,调处成功5起,调处成功率100%;各村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起,调处成功4起,调处成功率100%。无“民转刑”案件和因调处不及时、不力而引发的重大社会影响事件和上访事件,无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未发生危害群众安全的重大治安事件。
(五)建和谐送温暖,构建爱民扶民帮扶网络。加大对重点对象、务工人员、贫困户以及困难儿童的走访力度,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大力宣传党的法律法规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推动爱民固边战略。乡干部与派出所官兵按照各自责任区分片帮扶和自愿结对的原则,每人跟踪帮扶1-2户贫困户,1名困难儿童,切实使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与温暖,以此夯实平安建设的社会基础。
三、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综治平安建设的
政治基础
(一)深化平安建设队伍素质。基层队伍是建设工作的最大保障,在警力和综治人员较少、稳定工作任务繁重的形势下,我们坚持素质强队伍,政治建队伍,大力加强队伍全方位建设,既在政治上关心,又在生活上体贴。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村级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号召力。按照“五好”基层党组织的创建要求,乡党委瞄准外出务工经商回村人员与农民专业组织负责人、农民经纪人、复员退伍军人等高素质群体,选经济外向型人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结合村实际,选配6位“致富能人”到村党组织书记的位置,并充实村干部13人,选优配强了村班子,为加强村级维稳工作力量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大民主评议工作,在各年的部门评议中,乡综治办、边防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等单位的满意率都在95%以上,乡党委、政府分别给予奖励,使广大综治干部政治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综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社会组织资源,夯实综治平安建设的群众基础。充分调动民间力量组织群众,让农村的经济能人、致富能手、“四老”人员等充当农村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利用其在群众当中的威信和影响力,化解农村各类矛盾,实现对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管理。
(三)狠抓服务载体建设,构建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平台,有
效促进平安建设。建立完善“全程为民代办服务”与“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整合,并通过充实人员、设施配套等措施不断夯实力量,对农牧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搭建平台进行咨询答疑服务,对需办理的事项实行高效服务,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让维稳中心发挥其应有作用。
(四)切实转变与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全乡党员干部中大力开展“四年建设”和“一创双优”主题活动。对2012年确定的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平安建设的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从乡领导到站所长、村支部书记进行量化、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期限,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督查、考核,对落实不力的定期通报警示和问责。严明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真正形成人人有责任、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的体制和机制,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深化“平安进万家”活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最基础的元素,只有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延伸到每个家庭,打牢群众基础,形成“人人关心治安、家家参与防范”的良好局面,提升综治平安建设的核心力量,才能真正实现综治平安建设的目标。为此,我们以家庭为主体,以家庭文明创建为依托,开展“普法进农村”、“零家庭暴力村队”等活动,确立以提高家庭成员文明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和科技素质为重
点,以宣传教育为主线,以家庭平安促进社会平安的“平安家庭”建设工作思路,建立了从乡到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组织网络,开展了内容为平安意识、治安防范、矛盾调处、法律知识、致富技术、文明新风、安全知识进家的“平安进万家”活动。活动开展以来,通过评比、公示,全乡95%的家庭达到了“平安家庭”标准,为我乡综治平安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有效加强对平安家庭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力量对已创建达标的“平安家庭”开展指导与复查复核工作,对违反“平安家庭”创建标准的,经村民小组长指出连续3个月仍不整改的,由村两委班子研究,报请乡平安创建领导小组给予摘牌处理。对未被命名的农户,通过“面对面”帮扶教育,引导其逐步符合平安家庭标准,尽量减少不稳定、不和谐因素。
四、齐抓“五个方面”,努力形成综治平安建设的新合力
(一)开展系统创建,形成点线面互动新机制。在抓好“平安家庭”、“平安村”创建的基础上,将创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作为连接“平安家庭”与“平安村”、“平安乡”的纽带,加大创建力度,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和教师学生的安全文明素质,我乡被命名为平安乡,乡属医院一所,创安率达100%,行政村8个,创安率达100%,学校4所,创安率达100%,宗教场所16个,创安率达100%,平安家庭2382户,创安率达95%以上,通过扎实开展系统创建活动,全乡初步形成了纵到底、横
到边的平安创建工作新机制。
(二)坚持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集中解决突出治安问题。在坚持开展严打斗争中,集中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认真落实哈密地市统一部署,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禁毒、反邪教等专项整治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主动进攻和高压态势;组织精干力量,突出抓好烟花爆竹、校园周边及网吧、出租房屋及流动人口、盗抢牲畜等治理,最大限度地封堵违法犯罪的空档和缝隙。
(三)加强法制教育。在法制教育方面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广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能力不断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懂法、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搞好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帮教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对全乡5名刑释解教人员“安其身、暖其心、正其人”,在摸清他们基本情况和思想状况的同时,将安置帮教工作同摸底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对有就业意向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技能,早日实现就业。在监控方面,采取发动周围群众特别是其邻居进行监控的办法,对那些外出活动频繁的人员,及时安排信息员跟踪掌握其活动动向。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中,沁城乡进一步完善辖区内学校法制副校长制度,目前辖区内的4名法制副校长,不定期地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授课;加强了专项整治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健康、优美的学习环境。
(五)加强安全管理监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针对农机安全、交通安全、森林防火、村队防火、防汛等方面,深入农户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台帐,责任到人。截止目前,沁城乡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通过齐抓“五个方面”的工作,全乡上下不懈努力,形成了沁城乡综治平安建设的新合力,多年来,我乡无发生危害国家安全事件,无发生涉外案件,无发生群体性事件,无发生恶性刑事犯罪案件,无发生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全市造成恶劣影响的事件,以及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公共安全事件。沁城乡达到了社会政治稳定,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有效增强,人民内部矛盾有效化解,经济快速增长,各民族和谐相处,农牧民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安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保障农民增收,不断巩固平安建设成果
沁城乡始终把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为富民工程常抓不懈,坚持走“科学发展、节水支工、支工哺农、哺农兴牧、兴牧富民、富民兴边”的发展路子,努力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四大基地”建设,压粮、扩草、增经,提升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在农牧民增收中的比重,突出加强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管理,使平安建设成果得到不断巩固,全乡经济快速增长,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建设。针对种植结构单一,传统畜牧业发展缓慢,农牧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加强农牧业生产管理,积极引导农牧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以项目带动优势发展特色农村经济,先后建成奶牛基地建设项目,土鸡孵化养殖项目、牲畜良种繁育建设项目、有机陆地蔬菜建设项目等,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
(二)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山区地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依托项目加大水利、畜牧、道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有了平安的环境,我们才能进一步夯实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好治安防控体系,维护边境的稳定,才能全身心打击抵御违法犯罪行为。实现“平安和谐沁城乡”的任务目标任重而道远,今后我乡将紧紧围绕确保政治稳定、维护社会安定、服务经济建设三大任务,立足巩固平安创建成果,打牢基础,扎实工作,开创平安建设新局面。
向中央政策研究室领导的汇报材料 篇7
一、标准的价值和意义
全球化、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也是中国发展和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组,国际竞争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决定当今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本和劳力等有形资本,而是取决于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取决于将技术转化为标准从而取得经济收益的能力。
毋庸质疑,作为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稀缺资源,标准正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在以“资源的全球配臵、市场的全球布局”为主要特点的竞争环境中,标准作为一种产业和经济的秩序,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
其一,标准已经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和企业的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关税壁垒、进口许可证、配额限制等传统措施和保护性政策,都将逐步取消,非关税技术壁垒正成为当今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普遍采取的形式。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约占非关税壁垒的10%~30%;到了20世纪初,这一比例已上升到45%左右。发达国家采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出口发展的最大障碍,使我国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甚至退出国外市场,而反观我国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却还没有形成对我国产品的有效保护措施,相当数量的国内产品已经面临国外产品的冲击,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产业的生存与发展。
2007年3月,美国ATSC(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就正式通告中国企业“2007年3月以后,凡是进入美国市场的电视机必须符合其标准技术规范”,这意味着美国最大的彩电供应国—中国,将不得不因此每年付出大约10亿美金的专利费用。然而,按照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彩电行业全年的行业利润也不足4亿美金,一则技术规范便将中国企业挡在了美国彩电市场之外。
其二,标准已经成为了一种控制产业链、遏制竞争对手、实施利益分配的工具,使得先发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后发企业的成功空间更加狭小。标准的制定都有很强的知识产权背景,对于技术和创新的保护主要采用技术秘密和专利两种形式。前者主要针对一些私有技术和实现技术,而后者主要针对需要广泛推广和实施的技术,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一种密切对应的关系。标准一旦确定了指标、方案、过程等,也就确定了这个标准会涉及到的知识产权。发达国家和地区正是充分利用了标准的这一特性,利用标准设臵技术垄断,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打压,进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如何看待TD-SCDMA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辐射性、高关联度的国家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电信业历来是各国进行标准之争的关键领域和重中之重。我国长期以来在电信技术标准领域的缺失,不仅使我们在经济利益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在民族产业的自主发展方面也丧失了核心的内在动力。
移动通信产业是一个“跑马圈地”效应十分显著的产业领域,一种技术一旦在市场中得到推广,并被确定为事实标准,技术产权的拥有者就在会在技术创新、设备演进以及市场占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地位,并自然形成对产业发展的强大号召力和牵引力。而后进入者只能采取技术跟随路线,核心技术创新余地很小。我国从1987年开始引入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最多时发展了约600多万用户,当时从基站、交换机到手机全是向国外进口,一部手机能卖到5-6万元,期间至少2500亿元流进了国外公司的腰包。1994年开始,我国引入了第二代数字通信系统,在此阶段,我国移动通信运营企业采用的是欧洲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美国的码分多址系统(CDMA)两个标准,这些标准的绝大部分专利、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手中,这直接导致了我国所需的网络设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我国本土企业在庞大的GSM设备市场仅仅获取了5%的微薄份额,将近5000亿元又流向了海外,而庞大的手机终端市场虽然在2003年带动了一批国内企业的发展,但仅仅过了3年时间,国产手机份额便急速下滑了近30%,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于手机核心技术的缺乏,手机关键部件全部依赖进口,加上专利费用,国产手机成本的1/3流入了国外厂商的腰包,千元的国产手机利润仅为80元左右,看似热闹的国产手机厂商事实上对上游产业链完全缺乏控制力。
TD-SCDMA的出现,将有望在3G时代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我国企业将有望从以往的技术跟进转向技术创新,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再不用跟随别人的步伐亦步亦趋。从这点而言,TD-SCDMA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我们在移动通信核心技术上的一次突破,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重拾信心的重大机遇。
1、将使得我国在电信领域以往的产业分工模式得到根本的转变。TD-SCDMA使得中国的通信企业将首次站在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参与全球竞争,整个产业的分工合作模式有望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以往只能充当产业配角的中国本土企业将在3G领域主导着产业发展的节奏和脉搏。
在2007年4月份结束的奥运城市TD-SCDMA网络建设招标工作中,以往基本被跨国公司瓜分的电信设备合同,此次全部被我国企业所获得,这在我国电信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先例。从产业分工的格局来看,ASB成为了大唐移动的生产制造合作伙伴,而爱立信也通过OEM中兴的产品试图进入中国市场,正是由于TD-SCDMA的发展改变了以往不利于我国企业的产业分工规则和格局。
2、将带动一个庞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群体的发展 TD-SCDMA将发挥其强大的产业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庞大的具有自主特性的产业群体。TD-SCDMA的存在,对我国高科技领域整体“赶超战略”的成功实现,将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因为TD-SCDMA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横向,TD-SCDMA基于突出的技术和运营优势,它不仅可以独立组网,实现全国覆盖,而且,由于TDD(时分双工)的模式特点,它还可以在专网、数字集群等业务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纵向,由于3C技术的融合和“三网合一”趋势的加速,TD-SCDMA的贡献就绝不限于移动通信产业,其对半导体、精密仪器制造、软件、芯片、原料、系统集成、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行业辐射力,将使中国历史上首次有机会以自己的国际标准为依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纽带,打造一个不受制于任何外部力量的TD-SCDMA产业链。
以手机芯片为例,作为手机部件里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其成本占到了整个手机成本40%左右,而我国在二代GSM、CDMA领域几乎不具备手机芯片的提供能力,GSM手机芯片市场基本为德州仪器、飞利浦、爱立信、摩托罗拉等企业所瓜分,而CDMA手机市场几乎为高通一家所垄断。而随着TD-SCDMA的发展,我国企业在TD-SCDMA终端芯片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4-5家国内企业目前已经具备了TD-SCDMA终端商用芯片的提供能力,如果不是自主技术标准的牵引,将很难取得现有的成绩。
3、将极大的节约投资成本、增加我国企业的经济收益 TD-SCDMA由于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的显著特点,同时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使得TD-SCDMA相比于WCDMA而言,网络建设和维护的成本都大大的降低。根据我们的初步估算,建设并维护一张完善的TD-SCDMA全国网络,将比WCDMA至少节约300-500亿元,将极大的缓解国家和运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压力。另外,TD-SCDMA的建设和商用,将使1500-1800亿元的价值转而留在国内企业,如果加上终端以及其它相关产品,由于TD-SCDMA而给国内企业带来的增收将超过5000亿元。
4、将极大的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在事关国家安全和重大经济利益等领域,标准的选择历来就不是任由市场选择的,自始至终都在贯彻和体现着国家利益。在移动通信领域,1G和2G时代,由于我国没有自己的标准,不得不采用国外标准,不仅支付了巨额专利使用费和技术转让费,而且国家信息安全受到一定威胁。众所周知,美国GPS系统对欧洲是开放的,但欧洲盟友还要坚持发展自己的伽利略全球定位系统,正是考虑了战略安全因素。而我国企业参与制定和实施的TD-SCDMA标准以及北斗卫星定位通信系统,建立了安全的信息环境,除了提供公众服务,还可以完全满足重要和敏感领域的使用,在信息安全、军事安全和构筑国防体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国企业采用自己的标准和核心技术,才能有效增强防范性能,防止受制于人,避免被动防范。
二、大唐移动标准创新的历程
作为打破旧有格局的新生势力,创新的艰辛程度不言而喻,这点在TD-SCDMA的创新历程中同样体现的十分鲜明。1995年,有着近四十年电信技术跟踪和研究积累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根据对国内外电信发展趋势的判断,开始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1998年时任原邮电部科技司司长的周寰及信产部领导在ITU征集3G国际标准的时候,组织国外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国内运营商,给予大力的肯定和支持,使TD-SCDMA在2000年5月被采纳为国际3G三大主流标准。从标准到产品的道路才是艰苦的真正开始,也许是与TD-SCDMA有缘,1999年对TD-SCDMA标准意义具有深刻理解,对TD-SCDMA事业有深厚感情的周寰上任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大唐电信集团总裁,在“建光荣的国家队,作自豪的大唐人”理念和企业文化之下,大力推动和发展TD-SCDMA产业,创新从此不再是句口号,标准也不再是纸上谈兵。
(一)创新实践的主要经验:以合作促发展
作为TD-SCDMA标准的提出者和核心技术专利的拥有者,大唐移动在推动TD-SCDMA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了开放合作的积极心态,也正是这种开放合作的基本理念,换来了目前TD-SCDMA极其珍贵的创新成果。
公司在创新初期,就深深体会到仅仅依托自身的力量,很难克服创新进程中的种种困难,惟有广开合作之门,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TD-SCDMA创新阵营,才能够尽可能的缩短TD-SCDMA的产业化周期,并弥补公司自身的若干瓶颈。
——为了营造TD-SCDMA的多厂商供货环境,大唐移动主动释放了其所拥有的TD-SCDMA核心技术专利,共计()行源代码,并设立专门的技术小组对相关厂商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点对点技术答疑,极大的加快了其他企业的产业进入速度。
——为了加速产业薄弱环节——芯片的快速成熟,大唐移动先后投资T3G和凯明等终端芯片厂家,推动芯片的发展,同时,公司还主动和全球知名的终端芯片厂家ADI合作,共同发展TD-SCDMA终端解决方案。
——为了弥补公司自身在资源能力方面的不足,大唐移动分别在规模生产、营销渠道等方面与ASB、烽火、新邮通等企业展开全方位合作,有效的解决了公司在创业初期的诸多短板。
(二)创新实践的主要体会
1、需要承受巨大的资金投入压力
技术的创新特别是标准的创新对于资金财力的要求十分巨大,跨国通信巨头为了维持在技术标准领域的领先地位,均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资。WCDMA的领导者——诺基亚2001年、2002年和2003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5.8亿、29.8亿和30.5亿欧元;爱立信2001年、2002年、2003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49亿、402亿和293亿瑞典克朗(瑞典克朗与人民币的汇率约为1:1);国内WCDMA的主要提供商华为也累计投入WCDMA的研发达40亿元人民币和3500人。
而作为一个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的企业,大唐在TD-SCDMA标准及产品开发方面的累计投入也已超过20亿元,虽然远远逊色于跨国企业,但已经给公司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公司先后多次出现资金断链的危机,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顶住了压力,表现出超强的战斗力,仅以竞争对手几十分之一的资源,完成几倍于对手的开发工作量,大大加快了TD-SCDMA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逐渐缩短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克服了起步晚的劣势。
2、始终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排挤和打压
作为电信标准领域的新兴力量,TD-SCDMA从标准创新的初期就面临着来自传统势力的排挤和打压,将中国标准扼杀于襁褓之中是其一贯的意图和想法。
1998年11月,国际电信联盟第八组织在伦敦召开第15次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决定将哪些标准剔除出去。尽管中方代表李世鹤、李默芳等人耐心向与会者讲解TD-SCDMA技术性能,但代表们依然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不屑。会议间歇,一位欧洲代表向中国代表坦诚表态,“你们中国,在2代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在3代突然冒出了全面的创新技术。你们中国人,就是好面子”。但是,面对质疑与不信任,中方人员表现出足够的热忱与积极,所有中方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向代表们传达TD-SCDMA的真实信息。经过大量艰苦和细致的努力,伦敦会议的协调结果认为,TD-SCDMA技术符合3G要求。
1999年3月的巴西会议,要确定3G无线接口的关键参数,如果TD-SCDMA的关键参数不能被写进文档,这项技术也将被废弃。会议期间,某些国家代表对TD-SCDMA突然发难,公开用其并不客观的评估结果对TD-SCDMA妄加指责,企图一举推翻TD-SCDMA的关键参数。但是,在中国代表们的沉着应对下,这些**最终被一一化解。
3、创新需要不断健全的机制和环境
TD-SCDMA发展到今天,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2002年10月,我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了(2002)479号文件,为TD-SCDMA标准划分了155兆的非对称频段,中国政府,以其坚定鲜明的支持态度,向世界传达一个信号——TD-SCDMA一定会在中国取得突破性成功。2002年10月30日,在发改委、信产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TD-SCDMA产业联盟正式成立,标志TD-SCDMA的统一战线已经开始布局,成立当天,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信产部副部长娄勤俭、科技部副部长邓楠等领导亲临成立现场表示祝贺。2004年,TD-SCDMA产业化专项资金顺利到位,极大的缓解了当时公司紧张的资金链。可以说,没有我国政府一如既往的坚定支持,TD-SCDMA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绩。
另一方面,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政府在主导整体推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缺乏相关的经验,有利于创新的机制环境仍然需要不断健全。在如何发展TD-SCDMA和如何定位TD-SCDMA的问题上,在一段时间内,各政府部门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如在2005年6月份TD-SCDMA产业化专项测试后,由于各部委对TD-SCDMA下一步发展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出现了长达半年的停滞期,直至2006年1月份“3+2”试验的启动。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整体创新环境和机制仍然有待健全,对于创新的鼓励和引导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举例来说,就国有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评价体系仍然不健全,如果仅仅以经营业绩为导向进行企业的考核,那么作为前期投资巨大的创新型企业而言,一定很难达标,这点需要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并考虑。
4、创新初期不得不面对孤独之痛
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方案,TD-SCDMA在发展初期也面临着无人参与、无人关注的窘境。可以说,在创新发展的初期,大唐移动必须独自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困境。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大唐移动此次承担的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企业本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推进产业发展,营造多厂商的供货环境,大唐移动无私释放了自己所拥有的TD-SCDMA核心技术专利,这对于一个以技术专利起家的企业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另外,面对无人进行相关配套设备开发的局面,为了支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唐移动在本来就资源紧缺的条件下,仍然投入进行相关并不擅长产品的开发,如测试终端产品、仪器仪表产品等等,以至于到现在为至,大唐移动已经拥有了业界最为完整的包括主产品与各类辅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系列,从另一方面也能够反映出当时大唐移动的无奈。
5、人才竞争始终面临巨大的威胁 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最为核心的要素就是人力资源。TD-SCDMA的发展如果缺失了一批执卓于TD-SCDMA事业的人才队伍,绝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成绩。回顾TD-SCDMA的创新历程,我们的队伍可以说是本着一股爱国热情以及对祖国通信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一路坚持下来的。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创新团队而言,如果缺乏相对具有竞争力的收入保障和预期,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队伍的稳定。相比于业界的外资和民营企业,我们的收入水平仅仅相当于他们的60%-70%,而公司一直期望的股权激励方案也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实施。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够得以改善,公司很有可能将真正成为通信业界的“黄埔军校”。
6、创新需要果断毅然的企业家决策
创新之路没有可供参考的教材,太多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创新之路的曲折与坎坷。企业的经营如履薄冰,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仅有无数的坎儿要过,但更难得是在无数的十字路口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艰难的选择,这是真正考验一个领导人胆识、魄力和大是大非观的时刻。如果缺乏果断坚毅的企业家决策,我们的创新之路可能至今仍在迷雾中探索。
早期公司与西门子合作多年TSM技术体制研发项目之后,在对方不认同转向LCR技术体制的时候,大唐人毅然选择离开了这位世界级产业和技术管理的巨人,艰难转向,寻求独立自主发展,到今天,有许多曾与大唐移动有过合作,但没有作到最后,没有魄力下注的公司今天都后悔不已,这其中有西门子,北电,爱立信,UTstarcom等等。
对于奋斗多年,投入巨大,拥有为西方人评价为“金鹅”的TD-SCDMA标准的核心知识产权,要向联盟成员免费开放自己的知识产权,不仅面临国有资产流失的巨大压力,员工的情感更是难以接受的,以至于决定作出以后很久,交接技术文本等过程仍然执行艰难。但是没有这样的决策,就没有今天的产业局面,没有今天分取蛋糕的机会,更没有今天大唐移动喜得收获的结果。
三、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
TD-SCDMA的创新发展对于中国电信业而言绝不仅仅意味着结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我们分享3G果实的同时,TD-SCDMA也为我们参与后续技术的竞争提供了条件和平台。大唐移动作为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量,在目前资金用量最大(商用开始,流动资金需求激增)的时刻又一次站在产业最前沿,积极部署新一轮的技术标准演进发展投入,以及海外市场的发展布局,进而明确TD-SCDMA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更好的落实与推进未来的工作,形成以下几点想法:
(一)清晰坚定的政策导向,是TD-SCDMA得以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
TD-SCDMA标准自诞生到基本实现产业化,将近9年。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我们国家在移动通信产业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成功摆脱欧美控制和垄断基础上,实现了与其并驾齐驱式的跨越和发展。TD-SCDMA的阶段性成功,有其偶然和必然的因素,但是,我们如果要实现TD-SCDMA长期健康的发展,我们的政府决策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就必须加大前瞻性和引导性,要坚决杜绝“看水浇花”的滞后性安排和观望性决策。政府应该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整合国内企业的产业资源,以TD-SCDMA为契机,立志于实现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后3G、4G以及TDD技术体制的长期发展。
(二)学习韩国经验,实现制造企业与运营企业的良性、协调和共赢的发展
可以在国际标准的后续开发、3G业务与平台的开发等领域,制定共同目标,整合中国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的集体资源,实现产业链的良性互动和集成发展。坚决避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群体封闭与对抗,政府出台有效措施,坚决避免制造企业靠低成本恶意竞争而破坏产业秩序和产业生态。
(三)依靠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加速TD-SCDMA“走出去”的步伐
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依靠重大项目支持、软贷款、外建项目援助、国际科技项目合作等机会,帮助TD-SCDMA尽早实现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提高中国对全球的科技影响力,提升国家形象。
(四)树立标杆企业,提高TD-SCDMA的自主创新的国家品牌效应和社会示范效应
学习美国政府成功举措(授予为美国移动通信产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高通公司“开拓者”称号),为TD-SCDMA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团队给予自主创新国家荣誉,激励更多自主创新企业的发展与崛起。
(五)从国家层面,建立自主创新企业激励和奖励机制 针对为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做出接触贡献的企业、团队和企业领导人,建立完善的公司业绩考核机制,杜绝将短期业绩指标作为唯一指标的传统考核模式,杜绝在自主创新产业再出现“先驱”变“先烈”的局面。
(六)建立鼓励创新型的社会文化,增强对创新失败的包容力
【向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执法规范化建设汇报材料07-03
国税行政执法评议情况汇报材料10-29
全国青年文明号汇报材料10-09
县城市管理执法队员思想汇报材料08-25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汇报材料(淦小)08-16
迎接省安全监察管理局执法检查汇报材料06-04
官塘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情况汇报材料12-17
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工作汇报材料08-10
全国税收执法资格09-09
东社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先进单位汇报材料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