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感悟

2024-08-27

于丹论语感悟(通用8篇)

于丹论语感悟 篇1

于丹 论语感悟

通读整本,很显然于丹所想告知我们的,无非是把握人生“四度”。从孝敬、智慧、学习及诚信之道,来阐述如何增加长度,丰富厚度,完善宽度,修养深度。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溶入自然状态,品位人生,修生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的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

一、增加长度

一个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呢?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生命的质量。于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事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

第一个态度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不如意。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缺憾。

举例来说,我们的生命一次次地轮回,我们在前人的生命轨迹上一圈圈地走。

对此我们的看法不应是拒绝重复,认为这些都是无意义的。应该正面的看待生活,看成是享受平凡。

二、丰富厚度

这个也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指为人要敦厚老实,为人老实是相互信赖的前提,是交往的心灵之桥。一个人内心若仁厚、宽和,那么他就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二是指要注重知识的积累,阅历的广博,涉猎的宽厚,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生。厚度的起点是勤奋,所谓水滴石穿,就是丰富的方法之一;厚度的累积靠勤奋,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当下做起。

三、完善宽度

人生宽度,说的是人要有宽广胸怀。有的人心宽似海,有的人小肚鸡肠。度量是一种宽容、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温度。

《论语》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好。

有人说,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种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种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四、修养深度

人生深度,即认得能量,社会活动能量。内涵、内力,思维的敏锐、睿智、信念、梦想等。

达尔文小时候被人判定“既无才智,又无精力”;牛顿小学成绩多次居全班倒数第一;爱迪生小学被校方以“愚钝糊涂”为由开除。。由此可以看出,人生深度需要自生后天开发。

生命的厚度应如桥墩,是生活的基础;生命的宽度应如路面,展现我们的价值;生命的深度应如桥下汹涌的洪流,积蓄着我们的能量。只要有那么一根叫乐观的信念支柱,几遍面对再大的险涛恶浪,只要我们的脊梁不弯曲,始终挺过风云,那么会在凶险的命运潜流里矗立成一种海拔。

因此,我们要认真地活在当下。

于丹论语感悟 篇2

能使枉者直

《论语》里从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总是用朴素的语言去说点明至极的道理。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只说了两个字,叫做“知人”,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智慧只有一个标准,就是面对人心时拥有判断力。

在一个充满迷思的世界里,真正深沉的智慧永远是能够沉静下来,面对每一个以及他背后的历史。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知人之后,要把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善良的、符合社会基本价值的人提拔起来,给他们好的空间,让贤达善良之人在枉者之上,使枉者直。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在于凭运气抓了一手好牌,而在于抓了一手坏牌但是能够打好;人生真正交往的成功,不在于侥幸一路走来遇到的全是君子,而在于遇到有些不能成为君子的人,让他们因为与你的交往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使他表现出美好的一面,用正直的力量影响周围、影响社会。如何知人,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意思是要客观综合地评判一个人,首先要看他当前言行的好坏,其次要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当前的言行,第三要看他的用心和出发点是否纯良。如果用这三种方法来考察一个人的话,那此人还有什么可隐藏和掩饰的呢?

孔子认为观察一个人要去看这个人的过错,因为每个人的过错终究都是可以归类的,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期知仁矣。”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很多善事差不多都是相同的,但如果仔细分析,会发现人的过错千奇百怪,所以在过错里最见人心。

人的一生孰能无过,人面对过错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第一,过错之后的态度,用孔子的话说,君子也犯错误,但君子过而勿惮改,知错就改;第二,真正的君子“不贰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犯同样的错,记住教训。

知人要善任

掌握“知人”的大智慧不是为了蜚短流长品评人物,真正的大智慧的获得,是为了实际的应用。一次,子路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如果现在让你带兵打仗,你会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同行呢?子曰:“暴虎凭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意思是不会选择那些光凭勇气就徒手打虎,遇害河就贸然游过去的,至死也不知后悔的人。而是要在遇大事时怀着戒惧之心,然后运用机智去完成该做的事。

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叫知人善任,对于不同性格的人,要区分对待,尽可能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性情急躁、有勇无谋的人,还有很多不怎么高尚的人,社会不是真空,人们不可能不和这些人交往,那么,又应该怎样和他们打交道呢?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孔子认为,对于一个君子或者一个人才虽然在小事上常常表现得不好或者糊涂,但是自身所具有的才能、胸怀和品德却是足以担当大任的;而那些普通人或平凡的人,他们虽然气量狭小或者能力不足,不能够承担重任,但也不是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相反,倒是在小事情方面可以经受考验。知人,从知道自己到了解他人,到摆对位置,这是真正了解智慧之后的出路,也就是智慧终究是要被应用的。

生而为上

于丹认为,《论语》告诉我们,要想拥有真正的智慧,必须掌握一套独特的方法,不管天赋如何,人不但要学,而且要悟,要把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联系起来综合考察,还要善于把复杂的问题归结成简单的事情。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知之次也。”意思是有一种人自己没有多少知识和智慧便凭空臆测,不了解情况便贸然行事,我不会这样,多听,向优秀人物学习;多看,把细节牢记在心,就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

孔子认为人智慧的得来有四个等级。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意思是生来就知道学的人,是上等人;经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人了。

在这个世界上,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比智慧更重要的是经验。知识是可能产生智慧的基础,但知识未必直接导致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外在可以学,而内心还要有他的酝酿。于丹认为,要把知识转化为智慧,需要深刻的思考和内心的酝酿,而这个过程,就像把粮食变成酒一样,需要严格的程序和规则。

求乐在其中

孝敬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篇3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

但什么是真正的孝?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作百善孝为先,一切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自己最深刻的亲情,我们人人不可回避。而孝顺在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论心不论记。因为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分的钱财,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自己的梦想把爱折合成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的时候一个很深刻的心愿,做起来却只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作孝?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孝啊?老师说,是谓能养。是说能养着自己的老人,就是今天经常说赡养自己的老人。这就是孝吗?孔子接着反问,动物皆有本心。我们知道羊羔是跪乳的,乌鸦是反哺的,所有的动物都有这样的心,犬马也知道养它的长者,这就叫作孝吗?孔子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命题,他说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你只是让父母做到衣食无忧,而心中对他没有深刻的尊敬,没有你的心在里面,这能叫作孝吗?中国人说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要有对父母深深的敬。

学生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我们看,子游问孝,子夏问孝,老师都铺陈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是孝的行迹:好好做事,养着父母;有什么事礼让父母先做,有什么劳顿自己首先担当,这些事情大家都认为是孝了,但是孔子都要问一句,这是孝吗?

我很喜欢《论语》里面孔子用的这几个反问句,也就是说,做到这些真的就叫孝了吗?

在中国古代,父亲或母亲在世时要孝敬;去世后,还要服丧三年。这三年要清心寡欲,要粗茶淡饭,不能嫁娶,不能为官,不能做生意,此为孝道。那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为什么如此注重孝道?又为什么说百善孝为先呢?

舐犊之情深

今天我们总在说,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如果反过来,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说过那是美德吗?那是本能。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全部的,是永远的,是不计回报的。天下有多少父母为孩子耗尽了毕生的心血,而孩子们是否能理解父母的这一片心呢?

其实儿女的一生,就是从父母身上获得许许多多的机会,父母付出的就是他们用生命对儿女的提携。

?于丹感悟: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

?一个美国的小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从小得了脊髓灰质炎,所以很小的时候腿就瘸了,而且这个病还导致他长了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很不好看。所以这孩子从小就倍受冷落,小伙伴们都觉得他又瘸长得又不好看,就都不跟他在一起。他的父亲呢,有一天拿了一把小树苗回来,跟他很多个儿女说,你们一个人拿一棵树苗,看看谁的树能种得最好,最好的我就给他买礼物。这个小男孩就跟他的哥哥姐姐一起拿了树苗种下去。这个孩子呢,由于冷落,心里就有一种自暴自弃,他给那棵树苗浇了一两回水以后,他就想,哎,我不管了,还不如让我那棵树早早死掉,就像我,反正是不受人喜欢的,我再想要礼物,我那棵树也不会替我办到的。于是,他便不再给那棵树浇水了。可是后来他发现,一天一天地,他那棵树就是长得比别人好,树长得特别快,树叶长得特别鲜亮,是一棵特别茁壮的小树。父亲不断地说,天啊,儿子,你长大会成为一个植物学家的。说,儿子,你真是天才,你的树怎么这么好呢?父亲说,大家都看见了,在这些棵树苗中只有他种得最好,我的礼物得买给他,于是给他买了这个孩子特别喜欢的礼物。这孩子后来越来越受到鼓励,他就想这是天意。有一天半夜他睡不着觉,他想,哎,书上说植物都是在半夜生长,我夜里去给我的树再浇点水吧。当他跑出来,他惊讶地发现,父亲正在一勺一勺浇那棵树。他突然明白,他的父亲每天夜里都在悄悄地为他养着这棵小树,这棵小树就是父亲在他心里种下的一个意向,让这个孩子信任自己。看见这一幕以后,这个孩子的生命态度开始改变了,后来他没有成为植物学家,他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我们想一想,这就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我曾经看到一本杂志上说,当天神把每一个小孩子派到人间的时候,总是给他们很多祝福,总是跟孩子们说,你们去吧,到这个世界上去创造吧,你们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享受生命的成长,可以有着一生成长中无数的奇迹,你们可以为这个社会创造辉煌,多好的人间,你们去吧。这些小生命很忐忑,说,哎呀,都跟我们说世界这么好,可我们也听说人间有很多的丑陋,有竞争,有挣扎,我们真到了人间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这一切的时候,不是在天上了,没有天神保护了,怎么办呢?天神说,放心吧,每一个小生命在下到人间之前,我已经早早地派去了天使,每个小生命都有一个特定的天使在等着他。这个天使会终其一生,忠诚地对待这个孩子,在最黑暗的时候给他光明,在最寒冷的时候给他温暖,在所有风险来临的时候,天使最后会拼着自己的生命保护孩子。孩子们一听就很放心了,说,我们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那个天使呢?天神说,很简单,你只要叫一声妈妈,她就出现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那么作为儿女,又应该如何对待给予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呢?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注重孝道的原因。

顺者谓之孝

世界上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孤立的标准,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心去揣摸它,如果我们能够换位去想,那么与其等到父母身后,我们去尽一年之孝,三年之孝,倒不如父母尚在的时候,再多做一分一毫。对待父母应该是什么态度呢?在一生的成长中,也会改变,孩子长大了以后会跟父母有矛盾、有冲突。孩子他从小就有逆反心,和父母有代沟。长大以后作人标准也不是天下父母都正确,当父母做得不对时,孩子真跟他有冲突了,应该怎么做呢?孔子有这样的建议,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待父母,作为儿女辈,如果有意见相左,不合,甚至觉得父母有做错的地方,你可以去提建议。这个话,叫作几谏,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定要有克制地,很轻微地,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进谏。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不重要,但是表达的方式很重要。

?于丹感悟: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

?我们该用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说通。大家都觉得,父母是亲人,跟父母说话还需要方式吗?往往自己最亲的人会成为自己情绪的垃圾桶,有的时候还会受伤。好话能不能好好说呢?有时父母没听,坚持自己的想法,那叫作见志不从。不听你的怎么办?又敬不违,做孩子还要心存尊敬,很多事情你就不一定要违背他。可你心中可能对这事继续担心,甚至还有点怨恨,这就叫劳而不怨,孔子劝你不要有很深的怨恨,对父母没有什么可怨的,你可以心有忧思为之劳,但劳而不怨。这就是儿女辈跟父母发生意见相左的时候圣人所提供的一种建议。

中国人说孝顺,孝顺孝顺,顺者为孝,很多时候我们的孝心就在于不违背。父母儿女之间所产生的冲突,有多少是大是大非,关乎道德,关乎家国大义?这种事情毕竟是少,绝大多数的冲突,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都是鸡毛蒜皮。做儿女很容易跟父母形成的冲突往往是愿意他生活好,比如经常指着老妈说,你看你攒的这瓶瓶罐罐;你看看你这剩菜剩饭还舍不得倒;看看你,去买的全都是处理的菜,处理的水果,咱们家生活不至于这样,现在日子已经过好了,你还是过去日子过得不好的时候习惯,你就不能把日子过好吗?不能改掉吗?这种话我们都经常会说,我们有时候会指着老爸,说,你看我带你去吃西餐,去下馆子,你老舍不得吃,还老说吃不饱,非要回家来蹲在墙角吃你那碗面条,这都是你原来在农村时候的生活习惯,你现在就不能改改,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吗?这也是我们数落老人的话。能说儿女不孝吗?但这只是我们自己的心。孔子说了一句话,叫又敬不违,每一个人走到今天,都带着他所有的历史烙印,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习惯铸就的。没有老太太攒瓶瓶罐罐那段岁月,也许就没有儿女今天的生活;没有老爸蹲在墙角吃面条的那种节俭,不从那个村庄走出来是没有今天的楼房的。所以有的时候,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这是真正的敬。

于丹感悟: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

并不是说大是大非的问题一定要做儿女的放弃原则,但是,非大是大非,可以不计较的时候,儿女可否对父母多一点懂得,多一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种快乐的日子,也许就是最好的。

莫等亲不待

无论是“劳而不怨”,还是“又敬不违”,都是孔夫子关于孝道的准则.但是孔老夫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他有关孝道的准则,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都能够适用吗?

其实,《论语》里面关于孝的很多描述,不见得都符合今天的标准,因为那个时代,生活环境与我们不同,更重要是社会基础,宗法制度不同。大家知道在《论语》里曾经还提倡一种行为,叫作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就是家里面做了错事,小到偷只羊甚至比这更糟的事,都得要瞒着,不能说出来。这在今天,就不值得提倡。但是,若从事情推断背后的道理,有些道理对我们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大家都知道,太史公司马迁一生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在天下游历,但当他父亲司马谈病重的时候,在外漂泊了10年的他终于回来。司马谈跟他讲,发愁没有一个史官,能够把历史真正传承下来,能够去体会那些哲学的义理,真正把这些事迹记载下来,司马迁说,小子何敢让焉。这个使命就落在了他的身上。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完成一语就天人之机,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不单纯是他对家国使命的担当,也有上一代史官司马谈的托付。什么叫真正的孝敬?儿女不仅仅是侍奉父母,供养父母,更重要是弘扬父母之志,

于丹感悟: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孔子认为孝为人生的根本道德,百善孝为先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是否还能成为做人的根本道德?

静心而思,什么是我们的核心道德,一个人若能真正在自己跟亲人的处理上做好的话,也许对整个的社会不经意间可以幅射出来一种强大的力量。制度在变,也许这个理念不变,孔子说,君子务本,一个人永远去伪存真,能够在最朴素的地方见出做人的核心价值。那么在一片迷惑之中,或许他不会走得太乱,或许他不至于离得太远。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建立很多的辉煌,但是永远不能忘了脚下的起点,父母对儿女的心,永远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孩子,父母一会儿牵挂他念书念得不好了,或者为人不够正直了,惦记他没有钱买房子,惦记他的车不好被同事笑话了,惦记孩子的孩子该去受什么教育了,总之,对儿女的牵挂不一而足,我们可以举出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做儿女的问问自己,该让父母操这么多心吗?《论语》的微言大义,往往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告诉了我们至深的道理,

《论语》有那么多关于孝的说法,说到最后,我觉得有一句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记住的,那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我们父母哪天生日,他今年多大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说得很准确,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们;一则以惧,是他们年事又高了一岁,到了生命流光往前走的时刻,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呢?父母之年在我们的心里可能永远是惧大于喜的,因为我们能做得太少,父母却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作子欲养而亲不待。

?于丹感悟: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于丹论语感悟(精选6篇) 篇4

于丹论语感悟

(一)

一、孝敬之道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但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是那么重要?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儿女和父母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认知事物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沟,发生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为孝?孔老夫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他有关孝道的准则,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能够适用吗?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理解孝道呢

二、智慧之道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论语》中智慧的话题,其实在《论语》里面,从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它不见得是拎出来的一句两句警句,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所以《论语》里面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那个至极的真理,樊迟在问老师什么是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两个字叫做知人。

三、学习之道

我们提到过《论语》里面有很多智慧,其实智慧在人心理怎么酝酿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后天学习。但是每个人都有向学的心愿,可学习质量不同,什么人能够真正学出效率来?这里面大有深意。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概念,都是一字之遥,人有雄心是好事,要有野心就不大好了,人有理想没有错,但仅只停留在空想的话,那也就是一场空梦而已。怎么样能够想到一个理想的可行之境,那是要学的。

四、诚信之道

孔老夫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诚信不仅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诚信二字也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背信弃义,甚至以诈骗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难道讲求诚信的价值已经过时了吗?面对社会上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坚守诚信?面对社会上诚信的缺失,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呢?

五、治世之道

《论语》在很多时候都谈到了治世的道理,但孔子的治世之道并不抽象和深奥,孔子一直在用最朴素的语言和最浅显的道理,向他的弟子们陈述治世为政的基本原则,向我们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他的这个理想,也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理想。《论语》的治世理念是德政,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以道德礼乐维系的和谐社会。那么,于丹教授对于《论语》的治世之道会有什么样的解读和感悟?孔子的德政理想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政治理想又该如何具体实施?而《论语》的治世之道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六、忠恕之道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于丹教授认为: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忠恕二字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评判标准,如果我们的心迷失了方向,就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特别是当自己有一颗忠诚于事业的心,却总是怀才不遇,无人赏识时,该怎么做才为忠?我们自己将心比心善待他人,却被别人恶意伤害时,该如何做才为恕?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忠恕二字,生活会不会变得更美好呢?

我们大家在今天这个时代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变化太多,千变万幻里面有什么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自己心里的依据到底在哪儿。有一次,孔子给学生上课,他跟他的学生曾子说,他说我道一以贯之。他说你知道吗?我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个不变应万变,一以贯之,根本的出发点。曾子就心领神会,说唯,我明白。子出,孔子走了。门人和底下的同学就问他,说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呀,那一以贯之的到底是什么啊?曾子就给他们解释了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就是说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这个道理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呢?如果我的忠心无人赏识又该怎么办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忠恕之道》。

七、仁爱之道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理解仁爱?于丹教授又会给我们哪些建议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论语》的仁爱之道。其实两万多字的《论语》翻下来,“仁”这一个字被提到前后有109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那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说起来简单,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但就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民间有个说法,叫做二人成仁。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它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自我的状态,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这个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的关系中,能看出来是否仁爱。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志士仁人?于丹教授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二)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D�D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人生感悟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篇2:于丹论语经典感悟

一、孝敬之道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但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是那么重要?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儿女和父母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认知事物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沟,发生矛盾和冲突是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为孝?孔老夫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他有关孝道的准则,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能够适用吗?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理解孝道呢

二、智慧之道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论语》中智慧的话题,其实在《论语》里面,从始至终充满着智慧,智慧是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它不见得是拎出来的一句两句警句,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思维的方式,所以《论语》里面总是用最朴素的话,去点明那个至极的真理,樊迟在问老师什么是智的时候,老师就说了两个字叫做知人。

三、学习之道

我们提到过《论语》里面有很多智慧,其实智慧在人心理怎么酝酿起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后天学习。但是每个人都有向学的心愿,可学习质量不同,什么人能够真正学出效率来?这里面大有深意。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概念,都是一字之遥,人有雄心是好事,要有野心就不大好了,人有理想没有错,但仅只停留在空想的话,那也就是一场空梦而已。怎么样能够想到一个理想的可行之境,那是要学的。

四、诚信之道

孔老夫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诚信不仅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诚信二字也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背信弃义,甚至以诈骗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难道讲求诚信的价值已经过时了吗?面对社会上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坚守诚信?面对社会上诚信的缺失,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呢?

五、治世之道

《论语》在很多时候都谈到了治世的道理,但孔子的治世之道并不抽象和深奥,孔子一直在用最朴素的语言和最浅显的道理,向他的弟子们陈述治世为政的基本原则,向我们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他的这个理想,也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理想。《论语》的治世理念是德政,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以道德礼乐维系的和谐社会。那么,于丹教授对于《论语》的治世之道会有什么样的解读和感悟?孔子的德政理想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政治理想又该如何具体实施?而《论语》的治世之道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六、忠恕之道

俗话说,做事先做人,《论语》中关于做人的道理有许多,但曾子说其实只有一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于丹教授认为: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忠恕二字的前提,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评判标准,如果我们的心迷失了方向,就根本无法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特别是当自己有一颗忠诚于事业的心,却总是怀才不遇,无人赏识时,该怎么做才为忠?我们自己将心比心善待他人,却被别人恶意伤害时,该如何做才为恕?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忠恕二字,生活会不会变得更美好呢?

我们大家在今天这个时代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外在的迷惑太多,变化太多,千变万幻里面有什么是以不变应万变的,自己心里的依据到底在哪儿。有一次,孔子给学生上课,他跟他的学生曾子说,他说我道一以贯之。他说你知道吗?我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个不变应万变,一以贯之,根本的出发点。曾子就心领神会,说唯,我明白。子出,孔子走了。门人和底下的同学就问他,说老师说的到底是什么呀,那一以贯之的到底是什么啊?曾子就给他们解释了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就是说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这个道理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呢?如果我的忠心无人赏识又该怎么办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忠恕之道》。

七、仁爱之道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同时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志士仁人。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理解仁爱?于丹教授又会给我们哪些建议呢?

今天我们来聊聊《论语》的仁爱之道。其实两万多字的《论语》翻下来,“仁”这一个字被提到前后有109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那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说起来简单,学生问什么是仁?老师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但就这两个字,体会起来有很深很深的道理。民间有个说法,叫做二人成仁。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它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自我的状态,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的这个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俩人在一起的关系中,能看出来是否仁爱。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志士仁人?于丹教授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相关推荐:

人生情感经典语句

星座爱情语录

易中天的语录精选

情感生活经典语录

篇3:于丹论语心得感悟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它,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是从天地人之道说起的。从盘古开天地这种变化最终达到的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她说: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有了这样一个大的宇宙观,再将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朋友之道娓娓道来,全方位地解读了孔子及论语的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普通人及现代社会的需要。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为人之道。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处世之道。 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交友之道。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理想之道。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人生之道。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于丹讲述的论语心得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篇4:于丹论语心得感悟

最近阅读了于丹教授的《论语感悟》这本书,读后感触颇深,给人一种心灵的触动,心中顿生一份感悟。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论语难懂,给人一种枯燥的感觉。而于丹教授却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对《论语》作了经典的诠释。全书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这七个方面,立足于今天社会需要的核心价值,大到治世,小到家庭和谐、个人成才,是对传统经典在当代社会的又一次激活。全书语言保持了于丹一贯的风格,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中国的统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迷茫和失落,《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还会指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让每一个人活得自在一些。下面结合自身情况从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一、用“乐之者”的境界享受工作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丹教授解释说,对你的职业、行业,你有了解,你能掌握技能,这算“知之者”,这是第一级;你真正热爱它,你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你愿意废寝忘食,把自己连工作之外的休闲时间也都投入进去,这叫“好之者”,这是更高一个层次,处在这个层次的人固然在事业中可以完整地去实现自己,但是这种投入未免太过沉重;最高的境界,叫“乐之者”,就是在这样的事业投入过程之中,你感觉到生命被提升的大欢乐,你不仅创造事业,而且创造自己,你的心是舒展的,是被成全的,你享受这个过程。

我的职业态度就是从“知之者”到“好之者”再到“乐之者”转变。我从事的是财务工作,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我具有文凭和资格证,是“知之者”。出于对职业道德的遵守,我对工作兢兢业业、克尽职守,这时的我是“好之者”。处于这个阶段时,我尽自己的所能勤奋努力地完成工作,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我天天和数字打交道,非常的繁琐、枯燥。每天几乎是一到办公室坐下来就直至下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还要加班加点地干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像个陀螺一样旋转不停。并且财务工作属于后勤性质的工种,不像业务部门那么容易出成绩,我内心一度曾感到十分压抑。当在《论语感悟》中读到“乐在其中,生命在这个职业中的穿越是莫大的享受,在终极穿越的过程中不仅是这个行业成全了我,而且由于我自己的心智成全了这个行业,在这种相互成全中,我获得莫大的享受与欢乐。”这些话时,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热爱这份工作,将快乐充盈于工作的时时刻刻,得到的也许不是一份薪水,不是一个业绩,不是一个表扬,而是一种生命的大欢欣。我转变了思想观念,认识到财务工作虽然属于后勤性工种不容易出大成绩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财务工作虽然琐碎但是正好发挥我细心的优点,财务工作虽然压力大但是“人无压力轻飘飘”,通过锻炼自身能将压力转换成自己能力。此后我变成了一个“乐之者”,用最佳的状态将快乐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成就了我的品格,我成就了工作的完满,我的心体验到欢欣与鼓舞,这样的我不仅是在做工作,而且还是在享受工作。

二、用“真爱”对待他人

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精髓的东西之一是“仁”,于丹老师在“天地人之道”中解读了“关爱别人,就是仁”。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爱周围的人。那么怎样爱呢?

于丹说得好,过分的苛责,不如宽容的力量而恒久。学会了宽容,我们就不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随意动怒;学会了宽容,我们的内心将会有一 种坦荡荡的感受,而不是整天怨天尤人。作为财务工作者的我们,与机关的其他同志接触较多,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有的同志对制度、程序不了解,在报销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我们在处理时,要少一些指责和抱怨,要多一些耐心。只有这样,你才能与同志们进行良好的沟通,让财务工作更好地开展。只有这样,同志们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与融洽。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心态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三、以“内省”规划人生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里的这段话,是孔子在讲自己的人生轨迹:十五岁的学习的起点,选择好方向,三十岁能牢固地自立,四十岁对各种问题不疑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 六十岁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就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于丹老师把圣人描述的这个人生坐标放在了今天,在天地悠悠,斗转星移中,面对物欲横流、转瞬即逝,让每一个凡夫俗子去体验,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都说现代人活得很累,房子、车子将人的身子压弯,职称、职位使人深夜不得入睡,正是房子、车子、职称、职位这些庸俗的社会价值观扭曲了人们的人生规划,陷入了“小人常戚戚”的状态当中。于丹老师告诉我们“三十而立”,“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量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四十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于丹老师用这些娓娓道来的经典将心灵的内在唤醒,让我们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地与栖息地。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

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篇5:阅读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

曾经粗略地读过《论语》,但总是懵懵懂懂,不胜其意,而今听了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看了她对《论语》的解读,使我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要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即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我们现代人太需要心灵快乐的生活了。于丹教授在这个时侯给我们解读《论语》,无疑是给我们这些在尘世忙碌奔波的人们送来的一碗碗心灵鸡汤。

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标榜说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于丹教授对现代人说半部《论语》可修身养性。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和谐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让世界充满爱,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人人都想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内心的太少。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

社会竞争越激烈,越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

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孔子的《论语》穿越沧桑,传递到了今天,让我们现代人仍然得到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现代人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

篇6:阅读于丹《论语》感悟心得体会

每每去到书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关于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挫折、怎样处事”的书籍比比皆是,而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处于“心灵冲撞”中的人们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而这些书籍中,我认为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心得体会却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上初中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透过读《论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不会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当看了于丹教授的书后,我明白了孔夫子的伟大,也明白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这天,仍然能够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透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于我这等凡夫俗子来说,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能够了,所以,在那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

于丹《论语心得》 篇5

中学时代就一览《于丹〈论语〉心得》的风采。而今旧书重读,只道岁岁年年书不变,年年岁岁心不同。

是它伴我走过那段叛逆迷惘的青春岁月,如冬日的一缕阳关温暖潮湿的心灵;像睿智的长者解答人生的疑惑;似及时的甘霖滋润干旱的土地;曾经相当喜欢它,不仅是它将艰涩难懂的文言变得通俗易懂,提高文言素养,也不仅是那丰富有趣的例证对写作大有裨益,更是它诠释了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而今觉得此书过于大众化,直白不加雕饰的语言有点空洞乏味,但那真理依然如颗颗璀璨的珍珠光彩夺目,令人百读不厌。细细整理如下,道不远矣,愿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会成长。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儒家理论的精髓和最核心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仁”字。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

立,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想到也要帮别人实现理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现仁义的方法。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首先能够正确面对遗憾,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其中,Don’t cry for the spilt milk,遗憾若被放大,就像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其次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到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因此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诸多遗憾,豁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会将生命之花浇灌的更加灿烂。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看到朋友做错事,要认真地劝告,善意的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与人相处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别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花未全开月未圆便是最好的境界。不仅交友,做任何事都要把握个度。若我们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自然懂得处世之道。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道德理想。理想无论

大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便是找到内心真正的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重要。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理想之道就是给自己一个淡定的起点,给自己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常常感叹人生苦短,都言三十而立,如今已在奔三的路上,孔子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谆谆教诲,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做事从容自信,切记切记。

读于丹《论语》有感 篇6

鸦鸿桥镇河西小学刘杰博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这是于丹在她的《论语心得》一开始就告诉大家的。但越是简单的东西,做起来却似乎并不容易。

热爱、尊重、关注每一个学生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所以,在孔子看来,人是值得敬重的,人又是应该自重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

作为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及人生的引路人,以学生的需要和教育的需要来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服务。

正处于成长变化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会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言谈举止。而教师高尚的品德修养、渊博的学识智慧,对其感召、影响关系更大。因此,教师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自己的品德、行为、作风以及人格、灵魂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深深影响。

感想2: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想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君子和而不同”。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它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都是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可以积极成长,但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有晚,有先有后,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工作中,特别是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几种学生: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论语》名言的感悟 篇7

在《论语》开篇第一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二字,“学”的要领是时而习,不但要温习、复习,实习、演习,而且还要练习、自习。一个“习”字,把“学”这一主题配合得如此圆满,把“学”在于“用”的道理阐述得清楚明了,是应该自得其乐!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自然是高兴的。即便是一般朋友,为了切磋学问,远道而来,不论是来请教的、取经的还是来问讯的、交流的,甚至是来辩驳的,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哪怕激烈争论,也是令人喜悦的!不要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即使怀才不遇也不生气,胸怀博大,高风亮节,以诚待人,不轻狂、不草率、不拘泥,做一个儒雅的谦谦君子。

仁爱之道——于丹《论语》感悟 篇8

?两万多字的《论语》中,“仁”这个字被提到有109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究竟什么是仁爱呢?老师只回答两个字,爱人。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但就这两个字,体会起来却有很深很深的道理。

“仁”这个字就四画,单立人一个二,叫作二人成仁。什么意思呢?就是仁爱从来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在孤独的、自我的、封闭环境下是谈不到仁爱的,仁爱一定是你旁边还有一个别人,两人在一起的关系中,才能看出来是否仁爱。你要问这个人是谁呢?其实不重要,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就算他身边是一个路人,只要看到这个人的脸色也是温和的,有一种暖意。如果说这个人心中没有仁爱,就算是他的父母和孩子,也经常会有语言上的冲突,甚至张嘴举手就打骂。所以二人成仁,有仁爱之心,一定会流露在跟别人的态度上。

有一个故事,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盲人,只要是夜晚,他走到哪儿别人都知道,因为只要是夜晚出门,他一定打一盏灯笼。村子的人都习惯于黑暗中行走,唯一看见有灯笼的地方,就知道是瞎子出来了。外地来的人看到这一点唏嘘感慨,说这个瞎子的品德太高尚了,自己虽没有光明黑暗之分,还要操心别人看得见亮看不见亮,为别人打一盏灯笼。于是就表扬他,说你真了不起,你为什么能坚持不懈每天打一盏灯笼出来呢?瞎子淡淡地说,我是瞎子,我不希望别人撞到我,我打灯笼也是为我自己。大家想一想,这就是人行走于世界的道理:打一盏灯笼客观上是给别人照亮了路,其实主观上也为自己规避了很多风险。谁敢说在这个苍茫的世界上,我们都是明眼人呢?我们都能洞悉一切事项,规避一切风险吗?有时候就为了让别人方便打着灯笼,别人看见了躲开了你,你自己的风险其实也就没有了。

于丹感悟:仁爱是什么?有的时候仁爱就是一种身体力行、点点滴滴身边的行为,

有了这样一种仁爱,这个人举手投足表露出来的东西,可能是这一方面,可能是那一方面,可能只是点点滴滴,但根本是仁爱。

恭宽信敏惠

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志士仁人?

学生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点你要做到了,仁就算是做到了。子张说, 请问之。老师讲讲,哪五条?老师说,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第一就是恭敬的恭,为什么要恭呢?孔子说,恭则不侮。

这个话大有深意。就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他人,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他的生命就不会轻易招致侮辱。尊严就是这样,你越拿着它,越看着它,它越脆弱,你要把它含蕴在心里,表达为一种态度。真正的恭,永远与敬相连。

比如你劳累了一天,晚上进家门,或者是妈妈,或者是太太在厨房炒菜,看见你回来了,高高兴兴端上一盘菜,说你尝尝今天这菜怎么样?你可能是很挑剔的人,你吃了一口很不高兴,哎哟,这个菜怎么这么咸啊,打死卖盐的了!你想人家心里是不是会咯噔一下?可能人家忍一下,再端出第二盘菜,你又吃一口,说哎哟,这菜炒老了,以后等我进门再炒,别闷在锅里。人家想想端上第三盘菜,你还没拿筷子呢,瞟一眼就说,这俩菜怎么能搭配在一起?如果你对每一盘菜都这么挑剔,那脾气再好的人,再是你的亲人,最后只有把围裙一甩:这顿饭你别吃了。你想想,这样绷着的人会换来尊重吗?什么叫恭则不侮?这个世界上凡人凡事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尊重一点别人的辛苦,即使是不完美的饭菜,如果你进门高高兴兴招呼老人,招呼孩子洗手,说闻见香味了,大家赶紧上桌,就可以吃得很快乐。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态度,也形成了世界对我们的态度。他人的面容永远是我们表情的一面镜子:你和颜悦色,别人就笑语春风;你怒目相向,别人对你就怨气冲冲。我们想得到世界什么待遇,就要以恭敬之心去面对他人。

第二点叫宽则得众。恭敬之心,自然会带来宽和的态度。禅诗里有一句说得好: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眼睛要是被一点尘埃蒙住了,就是给你三界你都觉得活得很郁闷;心头要没有事,坐在自家的床上也会觉得天宽地阔。所以宽与窄,跟你现在住的是60平米还是200平米关系不是太大,跟你怎么看待生活却关系很大很大。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说有一个小镇,他们德高望重的智者坐在村口,来来往往的人,都在向他打听寻找世界上最好的居住地。先过来一个人说,我想问问你们小镇适不适合我居住。我原来那个小镇不好,镇上的人都很自私、狭隘,每一个人都飞短流长的,我在那里与别人总是磕磕碰碰,我已经住得特别不耐烦了,所以我一定要找一个特别美好的,每一个人都是道德君子的地方。老人听了说,对不起,我们这镇上住的人跟你原来那地方人一样,你接着往前找吧。这个人很失望,急匆匆往前去了。第二个人来了,说我也在找一个最好的小镇,他说我原来那个镇就特好,人人温柔善良,朴实,互相来往很温暖,我在那儿人缘一直都很好,但是现在不得已离开了,我心里面充满眷恋,还想找一个那样的地方。老人就跟他说,那你找对了,我们镇上的人跟你原来镇上一样,你就住这儿吧。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老人对第一个人说,是啊,我们这儿的人就像你看见的那样,全是有毛病的人;而对第二个人说,我们这个镇上人,就像你期待的那样,全是谦谦君子。其实说的就是我们每个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包含着优与劣和种种的特点,就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解释了。它同时印证了一个道理,就是你对别人宽和,你会换来世界给你的一个回馈,这个回馈是什么呢?就是到处都会拥有朋友,人家都会喜欢你,这就叫作宽则得众,也就是说你所经过的每一座小镇,都是你可以留下来的地方。

于丹感悟:当你怀着一颗恭敬之心,抱着一种宽和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的时候,你不仅可以得到对方的尊重,还会得到别人的肯定。这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是对于人的自身修养的提升。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机会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得的,光有修养是不够竞争力的,那么我们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

恭和宽都意味着人的修养,我们还得有职业生涯, 所以第三点叫信。孔子说,信则人任焉。谁有信用,就会有更多的人任用这种守信之人。用今天话说,你的职业生涯就宽,就老有人给你机遇。这样的话,一路走下来,三年两年看不出来,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你就会发现,诚信人品永远比专业技术重要得多,专业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人品和信誉在一个公民社会里,永远是人格的基石。

是不是守信誉,笃诚,敬业,苦干,实干就够了?不行,还要有智慧,这就是第四点,叫作敏则有功。这句话说得很简单,谁敏锐、敏捷,谁就能够建功立业。我们人人都在做功,但有人做的就是无用功,你能从不经意地方获得灵感的火花吗?美国曾经有一个穷困潦倒的画家,最贫困的时候连买油漆,画布,彩色颜料的钱都没有了,只能在街上给人画广告。后来他流落到堪萨斯州,在一座教堂里修修补补画壁画。他已经惨到只能住在一个破败的车库里,那车库里面,唯一的生命就是有只小耗子,这个小耗子经常吱吱呀呀在他身边跑来跑去,他觉得孤独,跟小耗子成了挺好的朋友。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遇落在他身上:好莱坞要推一部动画片,寻找主创的设计师,他就画啊画啊画,画了四稿五稿都推翻了,晚上他坐在车库里咬着画笔,盯着画纸,觉得已经走到穷途末路,那只小老鼠又蹲在他的画案上,两只小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看着这个小耗子,他脑子里面突然跳出一个造型,落在笔下就是米老鼠。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迪斯尼先生。车库里的一只小耗子,成就了一位大师,成就了米老鼠的卡通形象。敏是什么?敏是抓住了无所不在的机遇。敏不仅仅表现在一种敏锐、敏捷上,还表现在日常绷起来的神经上。表现在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自省,对环境的观察,能够防微杜渐,能够一生都保持着这样一种态度的人,敏则有功,他是能够建功立业的。

第五个道德,叫作惠则足以使人。这句话很像是说给团队领导的,是说一个有慈惠之心的人,面对你的下属,你才有足够的资格使用得动别人。精神价值上不断地肯定下属,物质利益上能够与他们分享,你就能够得到忠臣死士,才能够用得动人。有的时候,就是看小节还是大局,有这样一种心态,就能够得到一个团队真正的敬重和尊重。有恩惠之心的领导才能够带得起这个团队来。

??于丹感悟:孔子说,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如果都做得到的话,仁基本上可以做得到了。

我们看,仁真的很难吗?它有的时候就是一种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一些改变,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可以以此安身立命。

乐之者为高

因为有了仁爱,你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仁爱并不是做好好先生,而是他能真正分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人,什么是真正的恶人,他心中的是非判断是明确的。孔子还说过乡原,德之贼也(《论语·阳货》)什么叫乡原,乡原就是指那些好好先生,谁都不得罪,你觉得这种人好吗?孔子说,这是德之贼,就是因为有经常和稀泥,没有是非标准的人,才纵容了不好事情的发生。真正的仁爱一定是有准则的,真正的仁爱一定是能够是非恩怨眼前分明的,能够嫉恶如仇的人,才是心中有大仁爱的人。

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

恭、宽、信、敏、惠,这些做人的道理虽然通俗易懂,但是,一个人要想真正做到这五点,却并非易事。孔子认为,仁爱之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身修养呢?儒家的经典就既给你一个辽阔境界,也给了你到达那个境界的可行之路,一切都在点滴之中。

《论语》中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都围绕着一个词:仁爱。孔子不仅是一个仁爱的宣传者,也是一个仁爱的实践者。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人生启示呢?

最终它会带给我们一种生命的状态,并终其一生。真正的仁人志士,不是那种从书斋到办公室,看起来担当天下,永远铁青着脸穿着职业装的人;真正内心仁爱的人,一定有他的亲人有他的朋友。他热爱山川河流,热爱四时风物,热爱跟别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而他那种柔软的情怀,可以无所不在去感染所有的人,这才是一种真正的仁爱,因为仁爱是在人间的一种态度的流露。

孔子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辈子总要选择做点事,但是这里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你看看自己在哪个层次上。首先是对自己的职业,行业,有了解,能掌握技能,这叫知之者,是第一级。比这个高一个层次的叫好之者,就是你真正热爱它,愿意废寝忘食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其中,这样的人呢,固然在事业中可以完整地去实现自己,但是这种生命未免沉重。你可能会忘记这个世界的风花雪月,可能牺牲了很多跟家人闲度的时光,就是因为你好之。但是这个境界不是最高的,最高的境界叫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在对一个事业投入过程之中,你感觉到生命被提升的大欢乐,也就是在这里面,你的心是舒展的,你是被成全的,你享受这个过程,你不仅创造事业,而且创造自己。每天你能够感受到世界对你的一种善意,那种欢腾之心会把你带到一个愉悦的境界之上,其实仁爱者永远不提倡杀身成仁,那是指极端状况之下。人在这个世界上,没必要刻意去寻找苦难;但是苦难来临的时候,人心可以坦然不畏惧。在我们的常态生活里,仁爱之心就是让我们保有这样一种跟世界的关系,既不完全地对抗,也不完全妥协,而是用自己的态度跟世界生成一种融洽。

就像一个著名的寓言:一锅沸水,投进去三样东西,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扔一个生鸡蛋,煮啊煮,鸡蛋变成坚硬的了。这是一种状态,柔软的人心被世界磨砺了,最后变得毫无知觉,很迟钝了。第二是把一根坚硬的胡萝卜扔进去,煮啊煮啊,最后捞出来的胡萝卜软塌塌的,这是我们第二种状态,人心原来是刚强的,青涩的,有梦想的,最后妥协了,化在了这个热水里,失去了自我。而第三种,当你投入茶叶,你看看会怎么样?茶叶在滚水之中煮啊煮啊,最后水不是水了,茶也不是茶叶了,而成为一锅茶水,这是你跟世界之间生成的一种全新的价值。

上一篇: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预习学案下一篇:评价入党积极分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