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

2024-07-24

论语先进(共10篇)

论语先进 篇1

《论语·先进(节选)》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先秦语录体散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和艺术特征; 2.了解先秦儒家学派在人生理想方面的复杂倾向。

二、要点聚焦

1.辞约旨丰、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2.孔子人生感叹中所包含的复杂意味。

三、孔子生平

1、孔子的先祖为殷商王族,商亡以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数百年后,宋国内乱,微子后代的一支孔防叔为躲避迫害而逃奔鲁国,定居于鲁,其后代遂为鲁人,孔氏一脉亦由此而沉沦为士族。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为鲁国陬邑大夫,以勇武见称于当时。先娶于施氏,生九女,无子。其妾生一子,有足疾。遂娶颜氏之女,名征在,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时为鲁襄公二十一年(一说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孔子约3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鲁国是周公子伯禽封地,保存周代典章文物最为完备,故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士人也多以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谋生进身的手段。受此环境之熏陶,孔子从小就对礼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游戏时,常陈俎豆、设礼容。约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为了谋生,孔子曾任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的微职,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但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且“信而好古,敏以求之”(《论语·述而》)。举凡古代典籍,无不广搜深研,同时多闻阙疑、学思并举,故能卓然有所自立,年方30即以博学知礼而闻名于世。于是退出仕途,开始了授徒讲学的生涯。

鲁国自宣公以后,权力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所操控。昭公初年,三家更瓜分了鲁国的军权。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孔子仰慕周代的礼乐文明,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以《雍》彻”(《论语·八佾》)等践踏周礼的举动,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君臣内讧,昭公兵败逃往齐国。后发生内乱,孔子去鲁至齐,受到齐景公的礼遇。景公咨以为政之道,孔子对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景公虽然赞赏他 1 的意见,但终不能加以任用。孔子遂返回鲁国,整理古籍并教授弟子,从学者更加众多,远道而来者遍及各国,其中以子路、曾晳、冉有、颜渊、公西华、仲弓、闵损、宰我等最为著名。如此度过了十三四年。《论语》“侍坐”章所记述的事,大约就发生在此期之末。其时鲁国的政权又落于季氏家臣阳货之手。阳货欲借重孔子的声望,遂邀他出仕,孔子虚与委蛇。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孟懿子(孟僖子之子,受父命师于孔子)逐走阳货,鲁国起用孔子,任为中都宰,一年之中再迁为司空、大司寇,孔子时年五十一岁。十年(前500年),齐鲁两君会于夹谷,孔子预为武备,据礼力争,挫败了齐人劫持鲁君的阴谋,维护了鲁国的领土和尊严。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以“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的古制为据,提出“堕三都”的建议。因三都已成家臣反叛三桓的据点,该建议乃得以实施,毁掉了叔孙氏的郈邑和季氏的费邑,唯孟孙氏坚守成邑,围之而不能克,其事乃半途而废,孔子强公室、弱私门的计划也因此而遭到挫折。齐人闻孔子之举,深恐鲁强而不利于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氏,诱使其荒怠朝政,并激化三桓与孔子的矛盾。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朝,对孔子颇为无礼。孔子见志不能伸,便率十余弟子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时值鲁定公十三年春,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一行先到了卫国,居十月而过匡过蒲,曾为匡人所囚。月余复返于卫,仕于卫灵公朝,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卫灵公问以军旅之事,孔子辞以不知,遭其冷遇,孔子遂离开卫国,经曹国前往宋国,途中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拔其树,欲杀孔子,孔子乃去宋至郑,曾与弟子失散,被郑人讥为丧家之犬。至陈,居三年,去而适楚,途中因绝粮而困于陈、蔡之间,几至饿毙。路遇楚国狂士接舆,隐者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遭其讽劝讥嘲。至楚,见叶公诸梁,叶公问以政事。不久离楚返陈,复返于卫,受卫灵公之孙卫出公禄养。居数年,季康子使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离卫返鲁。时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至此,孔子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为“国老”,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国政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

晚年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 2 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

2、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之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四、文本详析

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关于人生志向的一次谈话,文章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写作的特点也很值得注意。

《论语》开创了先秦语录体说理文的先河。它以记录孔子的言语、孔子与弟子及时贤的问对为主,也附带记载了孔门著名弟子的一些言论。就文体的特点而言,它们大多篇幅简短,平朴自然,所记多为只言片语,极少神态、动作、场景及性格的描写,片断性较强而整体感较弱。由此来看,本文在《论语》中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它不仅记录了人物的语言,也出现了虽极简略,却颇为传神的神态、动作和场景的描写,而且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谈话的过程首尾完具,内在的节奏跌宕有致。颇富文学色彩,全文像是一出不话剧:人物,背景(课间?)、事件。至于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况味,更是十分的丰富。

文章第一句话,就交代了谈话的参与者(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及其具体情境(先生坐,弟子侍坐)。以孔门的尊师重礼和师弟之情,可以想见,这是一个严肃而又亲切的场合。所以,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无疑是为了打消弟子们因拘礼而不能尽言的顾虑,一个蔼然长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慈祥、平易近人。启发式教学。而“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提问,则揭开了文章的中心话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平民出身的人想有所作为,除了得到权贵的赏识和擢用之外是绝无可能的。这也反映出孔子一贯的思想,即求为世用,以行其天下归仁之道。

于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位弟子都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回答。子路以勇武见称,性格梗直鲁莽(在教育方面,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常用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好勇过人。兼,倍也]人,故退之。‛),不假思索便抢先作答,以振兴受压迫的弱小国家自任,完全是一副当仁不让的神气。孔子“哂之”,既有善意的批评,也不无私心的赞赏,或不出所料之会心一 3 笑?(《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在孔子看来,子路果敢决断,治理政事毫无困难)子路所说治理千乘之国(中等国家,如晋、楚,则为万乘之大国矣),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夸耀,而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这一表示,自然发生了影响:冉有的回答,既申其襟抱(冉有长于理财,故以‚足民‛自任),又多了一分谦虚和谨慎(不说‚千乘之国‛,而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而公西华的回答,就更为谦逊(公西华善于治礼,礼尚卑让,故云‚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且仅以‚小相‛自任)。由各人的口吻,当时的情态和说话者各自的性情宛然如在目前。在如此简短的篇幅之内,而能见出如许微妙的变化,人物的语言又呈现出如此个性化的色彩,实难能可贵。

但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却在曾皙一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前三位弟子,都是仅记其言,并未作其他的描写。随着孔子“点(曾晳,字点),尔何如”的问话,读者的目光自然地转向了曾晳,读者的阅读惯性也期待着听到预想中的回答,但“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句由动作、声音所构成的场景延缓了叙述的节奏,预示着某种变化的发生(前文之谈话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果然,曾皙的回答完全溢出了“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限定,它与前三位弟子治军、治赋、治礼的入世理想皆全然无涉,也毫无概念性的陈述,而是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雨临风、一路酣歌的动人景象,其中流露着一种从容欣悦、无所牵碍的心境,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全文也在孔子“吾与点也”的感喟中达到了高峰。

最后,由于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回答未作明确的评论,所以曾晳留在后面,想知道孔子的看法,孔子逐一给予了解释。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深刻了解和充分的信任。至此,全篇意足神完,自然收束。

讨论问题:以孔子积极入世的一贯精神,何以会如此赞赏曾点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未曾解释,后人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孔子见天下无道、志不能伸而产生的出世之思,与其“道不行,承桴浮于海”(《公冶长》)和“欲居九夷”(《子罕》)之念属同一性质。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有感于天下无道而产生了隐逸之心?平静无为?有的则认为曾点所言,实为太平社会之缩影,孔子的感叹,乃是对此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感慨于大道废弃,深惜三子之一意进取,而或不遇见用之时,乃特赏于曾皙之从容自得于日常之间。孔子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可见其乐道之心,孔子一直强调“安贫乐道”:道在我,则无往而不乐。当时凡来求学于孔子之门者,皆有意于 4 用世,未必皆有志于行道。孔子之“与点”之叹,是为诸弟子之汲汲于有意用世而叹也。然而大道不行,常居亦需有“乐道”之心:道在我,乐无所不在。

这些理解都有各自的道理,似不必拘泥于一端。对孔子而言,天下有道,人人无奔波之劳、冻馁之苦,而得以畅享人生,自然是最大的快乐;天下无道,壮志难酬,失望之余,乃交结于同道,寄情于山水,也是欲进不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提问: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儿时,现在有什么不同?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我们如何来安顿自己的人生?)

五、艺术特色

文章以自然而完整的结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如子路之急躁、直率、自负),简练而传神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几千年前孔门师弟问对切磋的动人情景,表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而它所涉及的人生志向的话题,也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情境的永恒性,因此激起了后人无穷的共鸣与遐想。

六、思考题思路提示

1.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提示: 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2.将本文与《韩诗外传》“各赋所愿”相比较,谈谈它们在写作的笔法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 《韩诗外传》在构思上受到“侍坐”章的影响,但没有本章的自然、平实和蕴藉;其句式更为整齐,语言更为华丽,感情更加张扬、外露,并带有战国文章的雄辩色彩。

3.假如你想在社会事务或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而这一理想又屡遭挫折,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七、附: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5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夫子哂之[4]。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四人皆孔子早年弟子。子路是字,姓仲名由,小孔子九岁,于孔门中年岁最长。曾皙,名点,曾子(曾参)的父亲,年岁次于子路。冉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二十九岁。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四十二岁。

[2] “以吾”句: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点就感到拘谨。平时你们总说:“人们不了解我的才干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将怎样去做呢?一日,谦辞,意思是年纪大一点。居,平居,意为“平时”。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式。

[3]率尔:轻率的样子。摄:迫蹙,这里有“夹”的意思。方:指礼法。[4] 哂:笑。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就难以开口。平时你们总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干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要任用你们,)你们将怎么去做呢?‛ 子路急忙答道:‚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困迫于大国之间,外有敌军侵犯,内有灾荒接踵而至。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使它的百姓具有勇敢的品质,而且懂得道义。‛ 孔子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5],如五六十[6],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7]。”

[5] 方:指国土的边长。[6] 如:或者。

[7] 如:至于。俟;等待。

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答道:‚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时间,可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制度,只有等贤明的君子来建设了。‛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8]。”

[8] “非曰”句:不是说我有能力,但是愿意学习做这样的事--宗庙的祭祀,或诸侯间的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作一个小司仪。端,古代礼服之名。章甫,古代礼帽之名。相,读四声,义为赞礼的人。端:礼服;章甫:礼服的帽子。注意此处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现象。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答道:‚不是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做这样的事:宗庙的祭祀,或诸侯的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作一个小司仪。‛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9]

子曰:“何伤[10]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1]。”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2]!”

[9] “鼓瑟”句:(曾点)弹瑟声音渐稀,最后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身来,回答说:“(我的志向)与他们三位不同。”撰,郑玄本作“僎”,读作“诠”。《广韵》:“诠,善言也。” [10] 伤:妨害。

[11] “莫春”句: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穿定了,我愿意和五六位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莫,同“暮”。成,定。冠者,成年男性,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长大成人。舞雩,指雩坛。《水经注》:“沂水北对稷门,一名高门,一名雩门。南隔水有雩坛,即曾点所欲风处也。” 乎:介词。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沂(yi):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入海。风:风用作动词,吹风。舞雩:古时求雨的坛名。注意古代汉语中这种“介词+地点状语”后置的现象。[12] 与:赞同。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之声渐稀,最后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答道:‚我没有他们三位说的那样好。‛

孔子说:‚那有何妨?也就是要说说各自的志向啊!‛

yúyí 7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穿定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慨然叹道:‚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啊!‛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只是说说各自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道:‚先生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可是他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问道:‚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了吗?‛

孔子说:‚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又问:‚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了吗?‛

孔子说:‚宗庙的祭祀与诸侯的盟会,不是国家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作小相,谁又能作大相呢?‛

八、补充:四弟子

1、据《史记》记载,子路起初性情暴劣、好武力,头戴插有野鸡尾毛的帽子,腰间系着猪皮,要来欺负孔子(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结果被孔子以“仁、义、礼、智、信”进行教育所折服,由此成为孔门弟子。

子路在孔门弟子中个性鲜明,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具有侠客风范,其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38次。子路出身贫贱,但为人豪爽,曾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跟随孔子期间,时时注意保护和维护师道尊严。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自述其政治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认为他可以在三 8 年里把一个内有灾荒、外有敌人侵犯、夹在大国中间的中小国家治理好,能使国人个个有勇气、懂道理。子路做过卫国的蒲邑大夫,治蒲三年,井然有序。

孔子称赞他说“由也好勇过我”。

2、曾子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曾子跟随父亲在在瓜地里劳动除草,但是失手锄断了瓜根。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杖(大棒)打他,把曾子打昏了。但他醒后仍然弹琴歌唱,作出快乐的样子。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曾子做的太过分了,认为“小打可以接受,但大打应该逃走”,就严厉地批评曾子。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一生如其父不做官,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原原本本地将孔子的教导传授给下一代学生。从其身上亦可见其父之处世原则。一次曾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勇敢时,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3、公西赤(前509~?)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在孔子弟子中,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

4、冉有

师徒渊源:冉有,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但这是个十足的俗人和势利眼。冉有当季氏(鲁国执政)的家臣,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有一次季氏要干不道的事情——“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质问冉有为什么不谏阻,冉有说了一大堆这么干的理由,后来被孔子说的没话可说了,塘塞说:这是季氏的主意,我也没有办法啊!孔子极其气愤,对其他弟子说:“冉有非我徒也,汝等可鸣钟鼓而攻之!”

儒家一开始就有俗不可耐的势力小人,跟孔子学了点文雅的东西掩盖自己,孔子称其实这种人是“小人儒”。以后这种“小人儒”是越来越多了。

九、孔子与“礼”

孔子社会思想的核心即“礼”,其中包括礼节仪式、政治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等。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为完备和完善的。而到了春秋时代,西周的旧礼已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新兴势力违礼抗礼,礼崩乐坏的现象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试图在政治上用周礼,思想上用仁来消除当时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君臣内部的问题。所谓周礼,一般认为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仪礼》中所描述的琐碎的“礼仪”并非凭空捏造,毫无意义,它源于远古 9 氏族的原始礼仪活动,巫术礼仪。在原始的礼仪活动中,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细节也不能忽略,否则渎神,对神的不敬,如打猎,就会得不到猎物。它将其群体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对每个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相当于后世的法律。“禮”的起源和核心是尊敬和祭祀祖先。“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器皿中两串玉)若“豐”,推之而奉神之酒谓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王国维)礼是后来的字,金文中有用丰字的。

从商至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礼也从事神,到人事,即将原始礼仪加以改造、系统化,成为一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周公),包括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孔子一生的目的都在于恢复周礼,渴望用周礼重新构建一个有序的社会,用礼纠正已经发生改变的混乱的社会。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郁郁乎文(典章、制度)哉,吾从周”(《八佾》)

孔子“复礼”的主要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礼是社会规范,而仁则是达到这个规范的道德。礼在外在的,仁是人的内在道德。

钱穆:“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礼主敬:《礼记》开篇第一句是“毋不敬”,郑玄注:“礼主于敬。” 孔颖达疏:“行五礼,皆须敬也。” 《孝经》:“礼者,敬而已矣。”

君子自谦而敬人:《礼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孟子》:“敬人者,人恒敬之。”

十、对比阅读

●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论语·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章: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

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韩诗外传》卷七: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言其愿,丘将启汝。‛

子路曰:‚由愿奋长戟,荡三军,乳虎在后,仇敌在前,蠡跃蛟奋,进救两国之患。‛孔子曰:‚勇士哉!‛

子贡曰:‚两国构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用赐者存,不用赐者亡。‛孔子曰:‚辩士哉!‛

颜回不愿。孔子曰:‚回何不愿?‛颜渊曰:‚二子已愿,故不敢愿。‛孔子曰:‚不同。意各有事焉。回其愿,丘将启汝。‛

颜渊曰:‚愿得小国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内相应,列国诸侯莫不从义向风。壮者趋而进,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蛮。莫不释兵,辐辏乎四门,天下咸获永宁。蝖飞蠕动,各乐其性。进贤使能,各任其事,于是君绥于上,臣和于下,垂拱无为,动作中道,从容得礼。言仁义者赏,言战斗者死。则由何进而救?赐何难之解?‛

孔子曰:‚圣士哉!大人出,小子匿,圣者起,贤者伏,回与执政,则由、赐焉施其能哉?诗曰:‘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xiàn 11

论语先进 篇2

《论语·子路篇》“樊迟学稼”: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将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这段文字里的“小人哉,樊须也”,我所见过的《论语》译本都是翻译成“樊须真是小人”的。这样翻译实在是别扭,仿佛孔子是一个性情乖张、语言古怪的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兴趣不对头,问一下庄稼、花木种植的事儿,他就斥骂其为道德品质低下之人,简直匪夷所思,天下没这样做教师的道理!

要说孔子不喜欢樊迟,感觉也不是,樊迟可不只问过稼穑,还问过仁、问过智,《论语·樊迟、仲弓问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夫子其实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

我们是不是对“小人”的理解过于机械?再看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在段文字里,对于子路的“率尔而对”,夫子以“其言不让”予以“哂之”,而对于冉有的回答,孔子并未做正面评价,但随后在与曾晳的交谈中,还是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谦逊予以了肯定。

冉有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冉有的确是很虚心的,但“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我们就不懂了:难道冉有不是“君子贤人”?或者还够不上“君子贤人”的标准?要知道,冉有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才艺著称的呀。

难道是我们对“君子”一词的理解有偏差?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君子”的含义。“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均有广泛使用。“君子”一语最初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它的主要意思是“君”。“君”是一个会意字,从“尹”、从口,“尹”还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竖撇为毛笔,右边是“又”,为手,意为以手握笔,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后世有“令尹”一职;“口”是象形字,表示发布命令;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意思;“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君子”一词最初的含义当然是指各级“统治者”。相对于“君子”的,自然是“小人”,小人就是小民,就是老百姓,就是普通人,这里的君子与小人就是指的社会阶层和身份,与品行无关。

孔子曾亲自整理过《诗》《书》《礼》《易》《乐》等上古经典,“君子”一语在意义上理应一脉相承,所以,在他与自己的学生交流时,决不会“君子”、“小人”的“臧否”满天飞,失去其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为师风范,他也决不会说出“小人哉,樊须也!”这样的话来,唯一的理解是,他认为樊迟的小农思想严重,只是一个喜欢出死力的人。而冉有所“等待”的,也绝不是所谓品行高尚的“君子仁人”,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呀。

如此一来,我们对《论语》的解读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在孔子看来,君子就应该保持与生俱来的善良,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守住底线,不要碰触刑律;而一般的老百姓则多“怀土”、“怀惠”,对私利和恩惠看得更多一些。实际上,这也无可厚非,老百姓的这点想法一点也不“小人”,反倒是那些衣食无忧、理应有更高精神追求的“君子”,却往往见利忘义、徇私枉法,这是孔子最痛恨的,所以,他呼唤真正的“君子”,希望这些君子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能混同于“小人”,就是普通人,做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人。

在记述孔子言论的《论语》一书中,“君子”出现了107次,几乎每一页都有。什么样的统治者才是真正的“君子”?透过一段段精辟的语录和对话,孔子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缜密思索给予了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语》也算是孔子在春秋那个社会动荡年代的“系列讲话”,也可以说是儒家的“教科书”和“纲领性文件”,只不过不是由当时官方出版的,而是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民间流传的。

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我想,除了达到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最起码要求以外,还要有新的时代内容,还要有更加坚定地理想信念,还要更加与时俱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总的来说,只要我们明确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有为“君子”。

摘要: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我想,除了达到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最起码要求以外,还要有新的时代内容,还要有更加坚定地理想信念,还要更加与时俱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论语《先进篇》 篇3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释义

孔子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再做官的人,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当了官然后再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要先用人才,那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评析

在西周时期,人们因社会地位和居住地的不同,就有了贵族、平民和乡野之人的区分。孔子这里认为。那些先当官,即原来就有爵禄的人,在为官以前,没有接受礼乐知识的系统教育,还不知道怎样为官,便当上了官。这样的人是不可选用的。而那些本来没有爵禄的平民,他们在当官以前已经全面系统地学习了礼乐知识,然后就知道怎样为官,怎样当一个好官。

原文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释义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评析

颜回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面前始终是服服帖帖、毕恭毕敬的,对于孔子的学说深信不疑、全面接受。所以,孔子多次赞扬颜回。这里,孔子说颜回“非助我者”,并不是责备颜回,而是在得意地赞许他。

原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释义

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评析

孔子这里讲的“事人”,指事奉君父。在君父活着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忠尽孝,君父死后也就谈不上孝敬鬼神,他希望人们能够忠君孝父。本章表明了孔子在鬼神、生死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他不信鬼神,也不把注意力放在来世,或死后的情形上,在君父生前要尽忠尽孝,至于对待鬼神就不必多提了。

原文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释义

孔子说:“听到人议论笃实诚恳就表示赞许,但还应看他是真君子呢?还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学生们不但要说话笃实诚,恳,而且要言行一致。表明孔子在观察别人的时候,不仅要看他说话时诚恳的态度,而且要看他的行动。言行一致才是真君子。

编辑李平

论语感悟 《论语》读书笔记 篇4

说实在话,读完了这本书,我没有感觉自己有多大的飞跃。因为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很多的时间都花在“校准字音,弄懂字面意思”的上。尽管如此,我还是简单的谈谈我自己一点儿小小“得”吧!

第一,增长知识。比如“周朝的六艺教育”,以前听过“六艺”,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读了论语之后就明白了为何说,“礼射观人品”等等。又比如,“登堂入室”我以前只是认为“堂”就是前屋,“室”就是内室。读了论语里面——“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才明白,原来登堂入室是圣人教育步步引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层次,他们分为入门,上阶,登堂,入室。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第二,了解历史。《论语》佐证了春秋时期一个阶段里的历史真实。《论语》记载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里面很大篇幅记载了孔子的言论、行为,透过这些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尽管很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有的是与诸侯国君、卿大夫或其他人士的问答,也有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论,但这些足够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第三,汲取智慧。比如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四,有感于“仁”。有人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在这部书中,主要是宣扬“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在《论语》中有处于重要位置。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例如“仁者爱人”的思想我们都很熟悉,短短四个字,我想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其二,作为仁者,就要有相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就是最好的表现;其三,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共处,这四个字无疑又是在教我们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友如纯良的美酒,愈品愈浓,和这样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德,去除内心的杂念,“良师益友”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会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此外,孔子认为能做到恭敬、宽容、诚信、聪敏、慈惠这五种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仁者了。

《论语》这样一部“大部头”的书,初读一遍,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入门”,“上阶”?

论语先进 篇5

想找出一本影响了中国的书并不难,从《诗经》到《易经》从《左传》到《史记》都能如此说,但要找到一本能够长远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以及对中国人的精神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渗透的书,恐怕也只有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对于第二则,我有切身体会,以前,我有一个朋友是广东番禺人,一次和他闲聊时,我突然忆起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一篇曾提到,禺是古代对一种猴子的称呼,后来我查了词典,也的确如此,而番字的另一音番有外国的意思,于是我故作神秘的问他是否知道番禺在古语中的意思,然后又拿出词典,一边笑着一边查给他看,他的脸色便慢慢的难看起来,我却自顾自的补充道“你们番禺人就都成外国猴子了……”话没说完,他勃然大怒,扭头就走。后来我也觉得是自己没考虑他人的感受,没做到“慎于言”,便向他道了歉。

至于第三则,我每到一个新的班级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同学,都可能有自己的几个独门“绝技”有篮球猛将,堪称乔丹第二,有数学天才,堪称华罗庚再世,有科学爱好者,大有创造超越《相对论》的《绝对论》的雄心壮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像大海一般的渊博,就得学会向身边的人学习一点一滴的精华,如此的好学精神,才造就了孔子那样的伟人。

小小的一本语录体书籍,从治国,到为政,再到做人,无不有详细的思想与感悟,宋朝的宰相赵普曾称,他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我们普通人也能说,我们以一本《论语》治人生。

《论语》读书笔记2

读了这本书之后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增加了不少见识。

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告诉我们:“李密自幼好学,勤奋,在地方负有名望,多次下诏要他现任要职。这时他的祖母已96岁了,李密珍惜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美好日子,不忍心远离祖母。文章读来催人泪下,感动了皇上,同意他暂缓征诏,还让当地官员提供赡养他祖母的生活费用,待他祖母去世,又特准他在家服丧后,再出来做官。”

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孝敬老人。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却从不认真读书,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孔子真是一个大学问家,我们应该向他学习,记住他的教悔。

《论语》读书笔记3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读书笔记4

我们学校是经典古诗阅读学校。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读一些像《三字经》、《弟子规》啦等等,都是我们经常读的。

上了四年级,我们经常读的就成了《论语》,慢慢地,我们熟能生巧,熟读成诵。其中让我感到有兴趣的那可有好篇呢,比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观其志,观其行》等等还有很多,其中《温故而知新》让我忘不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那声音若是从同学们口中发出来,如同唱歌一样甜美。每当我听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时,我就会想到自己,每天写完作业去玩的时候,就会传来妈妈的一句话:”乖乖,快去复习一下英语好吗?“每次,妈妈都以温柔的语气跟我说,可我却是不理不睬,但妈妈又一次地对我说:”斯羽、宝贝快去读英语好吗?你要是读的话我带你去玩。“这时我说了一句:”好吧,不过就一小会儿哦!“”好!“我想:我每次都是有附加条件,才肯去复习。而《论语》中的道理是要我们自觉学习复习,就能掌握很多知识,这让我很惭愧。我以后再不敢这样了。

我们天天早上都读《论语》,可以听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后我们还要多读一些经典古诗文呀!

《论语》读书笔记5

寒假,我读了《论语》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人必须要诚实守信,不要为一时的利益就撒谎骗人,而自己在后面吃更大的亏。

《论语》是一本古代名人孔子说的话,由他的弟子们编写而成,里面有许许多多名言警句,提醒我们做人的道理,比如说:要诚实、有礼貌等。

我读了以后,印象最深的是几句关于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原来在语文书上学过,现在联系《论语》中的其他内容,我对“言必信,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两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己说出来的话,绝对不能反悔。

就拿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有一次,小队活动,我打电话给9位队员,他们都一口咬定:“我来!”,结果,只来了8个人,是洪伟没来,第二次,他又没来,后来的几次活动,我们都没有告诉他,因为他不够诚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而林杭每次都来,现在我们总是第一个通知她。

论语先进 篇6

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无可无不可。

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5、巧言令色,鲜亦仁!

6、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虽蛮貊之邦行矣。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3、不知生,焉知死。

14、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7、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20、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23、仁者,其言也切。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8、乡原,德之贼也。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0、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3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3、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三思而后行。

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8、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9、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41、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4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44、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4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6、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47、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0、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51、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52、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53、子不语:怪力乱神。

54、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5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6、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57、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58、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59、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60、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6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6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66、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67、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68、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69、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70、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1、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72、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4、道不同,不相为谋。

75、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76、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77、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78、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7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于丹〈论语〉心得》等 篇7

于丹著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著,中华书局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于丹,她正在讲一则寓言:一个贫穷的、自卑的女孩儿,终于得到了自己的圣诞节礼物——一朵美丽的头花,在她戴着它,兴奋地飞奔回家的路上,她感受到了小镇上的人向她投来的惊艳的目光,真诚的夸赞,而且,竟连那个自己暗恋很久的男孩子也来请她做圣诞舞会的舞伴,她又惊喜又惶恐——难道这朵头花具有神奇的魔力?然而实际上,那朵漂亮的头花在她陶醉地奔跑的时候,早已经丢失。故事结束了。真是一朵头花弥补了女孩儿生命中的缺憾?其实,弥补遗憾的是自信心的回归。

一个人需要有接受遗憾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态度去弥补这种不足,心态不同,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生活质量。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的心灵之道。于丹就是通过一个个浅显而寓意深刻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最具普遍适应性的孔子,所以,你也可以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40岁登上健康快车》

洪昭光著,漓江出版社

中青年群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当他们以为自己正处于“工作最费心,身体最省心”的人生阶段时,就已经不知不觉进入了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的严重误区。看看那些每天在广场晨练的老人,你是否会感慨:我心中是不是存在着“年轻时糟蹋身体,老了才保养身体”的误区?也许,等你老了,一切就晚了……而健康,的确把握在自己手中。没有理论,不是说教,作者用简单易行的生活小细节,向我们渗透着健康的大学问。作者提醒中年人,应当坚持“四个八”: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这些简单的健康秘诀,你能做到吗?

《中国家长心里的痛》

夏克军著,海天出版社

学习《论语》心得感悟 篇8

通过这段时间学习《论语》,个人收获良多,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许多处事的智慧,更加坚定了学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的学习精神,激励我一直奋力前进。

人生一世,或志于仕,或志于士,或志于市,或无大志,快乐自在,平凡而真实,了过一生。如何为人,为君,为官,为师,为父,为子?无论在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立身于世?生活中有了疑惑,如何应对解决?通过学习,从《论语》中找到了答案。

一是懂得了如何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圣贤教导我们学习要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不能合理有效的运用知识,就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的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会精神疲倦一无所得。

学习是伴随一生的事情,一定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吾日三省吾身”,知过改过,遇事善于思考,“不怨天,不忧人”,不盲从,不懈怠,切勿“道听而途说”,学会明辨是非,时刻保持一颗淡定平静的心,沉着应对。

二是学会了当下行动。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总在考虑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生命的价值,空想是没有用的。“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时刻警醒自己,想做什么事情就要立刻行动,不能犹豫不决,更不能只想不做,做了就会离梦想进一步,只想不做,将一无所成。抓住现在,活在当下,从现在开始,逐步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从而实现人生的梦想。

三是明白了尊德守礼。

“不知礼,无以立也”。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并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用了大量的篇幅写“礼”,可见孔子对礼的重视程度。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礼,“礼之用,和为贵”。时刻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中,要明礼,知礼,守礼,以礼相待,互尊互爱互谅,这样才能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心灵和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四是坚定了诚信待人。

子曰:“民无信不立。”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一个诚实的人,因为有正义公理作为后盾,所以能无畏地面对世界,大多数人都会信赖他,并取得长久不衰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真诚待人的人,才能行得通,立身于世。子曰:“言忠信,行笃敬”。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是为人之道,立身处事之本。“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实守信,心存敬畏,不自欺,不欺人,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五是涵养了仁义道德。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具有强大力量,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有些人追求金钱,有些人追求道德。有些人死后如过眼烟云,转眼即失,有些人死后仍活在人们心中,虽死犹生。作为一名公职人员,要时刻把政治品德、个人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放在首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胸怀仁爱之心,将仁德之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私奉献,利益社会。

论语读书笔记 篇9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可能是《论语》中我知道得最早的一句话了,小时候对此的理解更多是在学习的层面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才能学好知识。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只是最低境界罢了。细细品味,里面却蕴含了处世的哲学。随着年纪增长,步入复杂变幻的社会,为了取悦他人,也或是因为不得不迎合社会,许多人选择了伪装自己,伪装自己的能力,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肆意吹嘘,工于心计。他们流连在灯红酒绿之中,虚伪地弯起嘴角的弧度,却忘了交友处世的首要准则,诚实(当然,这种诚实是相对意义上而言的,比如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这并不算是违背了诚实的原则)。看看古往今来朋友甚多的谦谦公子,谁不是以诚实待人为准则的。古时的伯牙子期若不是坦诚相待怕仅是因才华相吸也难成知音吧,学术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不仅是在做学问上诚实,还有为人处世上诚恳,这应当也是先生受人爱戴的原因之一吧。由此可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美国教《论语》 篇10

我爱我的学生。他们让我高兴,他们都非常聪明用功——我一生从来没有过像美国海军学院这样的好学生,几乎个个都是A学生。昨天的课是读《论语》。我先不讲孔子的生平,要学生先读《论语》。很好,我的学生都完成了阅读,然后我放这个电影,给学生介绍孔子的生平,请学生听不同学者关于孔子的论述。

四个在美国极为有名的教授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谈论孔子的生平、哲学和今天的意义。这些教授包括蜚声历史界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Morris Rossabi,他专攻中国历史研究中不太被重视的边疆史,著述等身, Rossabi教授谙熟近十种文字,生于埃及,从小习得英文、法文和阿拉伯文,孩童时代来到美国,学会了德文,以后又专攻中文,蒙文,满文等。在研究中国历史和传统时,他提出中国从来不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相反,中国与邻国保持很平等的关系,他的书对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很重要的作用。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世界著名的儒家学者。美国有另一部纪录片《杜维明:一个儒生在美国的生活》就是他专讲孔子和自己的关系的。杜维明关于儒学的著作是儒学的必读书。秦家懿,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宗教、哲学和亚洲学的教授,专攻王阳明学说的世界一流学者,她对儒学的研究赢得世界学者的尊敬。还有一位是现在夏威夷大学中国哲学教授Roger T. Ames,是《西方与东方哲学》杂志的主编,著名的中国哲学家。他自己近几年重新翻译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等,我给学校定的他的书就有19本,真不知道他怎么写出这么多书来。这几位教授对孔子的论述本身就是学习孔子的很好的教材。

上一篇:党旗飘飘九十年下一篇:业绩考核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