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言分类

2024-07-16

论语名言分类(通用13篇)

论语名言分类 篇1

论语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23.德不孤,必有邻.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27.君子周急不继富.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36.子不语:怪,力,乱,神.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53.食不语,寝不言.54.寝不尸,居不容.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58.过犹不及.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6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6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6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8.言必信,行必果.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7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7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7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名言分类 篇2

在《论语》开篇第一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二字,“学”的要领是时而习,不但要温习、复习,实习、演习,而且还要练习、自习。一个“习”字,把“学”这一主题配合得如此圆满,把“学”在于“用”的道理阐述得清楚明了,是应该自得其乐!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自然是高兴的。即便是一般朋友,为了切磋学问,远道而来,不论是来请教的、取经的还是来问讯的、交流的,甚至是来辩驳的,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哪怕激烈争论,也是令人喜悦的!不要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即使怀才不遇也不生气,胸怀博大,高风亮节,以诚待人,不轻狂、不草率、不拘泥,做一个儒雅的谦谦君子。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篇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欲速则不达。(《子路》)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书中此类句子甚多,涉及的内容也很广,包括政治、哲学、教育、文化、艺术和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有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过程中,又被简化、浓缩,形成了成语和典故,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循循善诱”、“三思而行”、“后生可畏”等等,在今天,都已成为人们经常运用的词语。

《论语》中的许多名言警句为什么能长期流传,至今还有很强的生命力呢?

首先,从内容上来看,《论语》中凡被人们所喜爱的句子,往往并不是那些直接表现孔子的政治态度,抑或强烈地宣传其政治主张的言辞,而多数是那些有深刻的哲理性或蕴涵着可贵的生活经验的语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如果老读书,不动脑,就会罔然无所得;反之如果只空想,不读书,有了疑惑也不能解决。可见,“学”和“思”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二者不可偏废。这类句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意义,因而,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所接受。

《论语》中的每一句话原来都是有所指的,或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引用《论语》中的话和评论《论语》并不是一回事,引用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来“为我所用”。如“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原意是:面临着有关仁义的事,即使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是孔子鼓吹“仁”“义”高于一切的说教。但今天人们在引用时,则完全避开这一具体内容,而是用“当仁不让”来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去做,不应该推诿。又如“吾日三省吾身”(《学而》)这句话,原文中也是有所指的,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人引用这句话来说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重视自我修养。

《论语》中还有许多句子原来意思就比较含蓄、隐晦,很难确定其具体所指。在这种情况下,就更给人以补充和发挥的余地。如《子罕》篇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话是什么意思?有人说,这是孔子在感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并无深意;有人却认为,这句话反映出孔子对没落阶级的惋惜和留恋;但也有人说,它体现了孔子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究属何意,研究者自可去探讨。但由于这种句子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哲理性,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和世界的各种联想和想象,因而,也为人们所喜爱。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一词里,正是借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可见,许多警句,在流传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被人们加工、改造,有选择、有分析地加以利用。

其次,这些句子,语言简练通俗,含义丰富深刻。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以极俭省的笔墨,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而又十分自然,易读易记,便于流传。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表面上是赞美松柏,实际上是运用比喻手法,借松柏不畏严寒的特点来颂扬坚贞不屈的性格。这种句子含蓄优美,耐人寻味,尤为人们所喜爱。后世许多诗人都喜欢借松柏的形象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如陶渊明的诗:“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陈毅也特别喜欢青松,他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古往今来这些热情洋溢的诗句,生动地表明,孔子对松柏这一形象的观察和描写,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和“匹夫”,“夺帅”和“夺志”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句话,通过一个“可”,一个“不可”,不仅把两者联系起来,而且使两者加以比较、对照,从而更有力地强调了“匹夫”之志的坚定。其他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等都是运用这一手法,把两个看来无关甚至互相排斥的事物或现象,捏合在一起,借以相互映衬、对照,从而把要阐明的道理,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

论语名言警句 篇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亦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不是忠实?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温习、巩固)旧的知识,(并且)能够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被知识表象所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对学习有害。”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东西你懂得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举:选拔、推举;直:正直的人;错:同措,放置、安排;枉:不正直不正派的人。鲁哀公问道:“如何做人民才会信服呢?”孔子回答说:“选拔正直的人,位置安排在不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信服了;把不正直的人安排在正直的人的位置之上,人民就不信服了。”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名言句子 篇5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6、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8、朝闻道,夕死可矣。

9、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论语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1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14、仁以为己任。 ——《论语》

15、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6、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1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8、君子不器。

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0、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2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

2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24、过犹不及。——《先进》

25、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出处:论语为政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处:论语子罕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

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出处:论语

3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出处:论语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处:论语

32、以约失之者鲜矣。

33、巧言令色,鲜亦仁!

34、未知生,焉知死?

35、君子患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

37、欲速则不达。

3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处:《论语秦伯》

3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0、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出处:论语

4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处:《论语》

4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处:论语

4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处:论语

4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8、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9、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0、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5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5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

5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

55、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论语

56、伴君如伴虎。—— 论语

5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58、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9、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古代论语名言名句 篇6

2)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4)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9)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2)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13)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1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6)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7)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8)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9) 当仁,不让于师。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论语》名言的感悟 篇7

第一, “君子不器。” (《为政》) 不要像器皿一样局限自己, 要做到博学多能、全面发展, 做一个开拓型人才。

第二,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 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否则害人害己, 遗患无穷。

第三, 勤政爱民, “先之劳之。” (《子路》) 要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颜渊》) 要尽职敬业、毫不懈怠、廉洁秉公、忠心耿耿, 当好老百姓的公仆, 恪尽职守, 任劳任怨。

第四, “临之以庄, 则敬;孝慈, 则忠;举善而教不能, 则劝。” (《为政》) 要注意树立自身形象, 要尊重民众, 成为一个孝顺父母、慈爱幼小的人, 提拔贤能、教育弱小的人, 老百姓就会恭敬、忠诚、勤勉, 以你为榜样, 按执政者的愿望去办事。

第五, 严以律己, 端正政风。孔子说:“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颜渊》)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子路》) 关键是要正己。言教不如身教, 自身端正, 起到表率作用, 下面跟着来, 政风也就端正了。“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子路》) 孔子三番五次谈论带头端正政风的问题, 可见其重要性。联系当前的廉政建设, 确实值得我们三思。

第六, 要有一种高尚的品德。“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颜渊》) 自己好也成全他人好, 这种成人之美还不算是太难。要的是心胸宽广, 有能够容人的肚量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自己的情况并不好, 还能够成全别人好, 这就太不容易了, 就是一种更崇高的品德。

论语有关学习的名言 篇8

2)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3)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4)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1)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4) 不学诗,无以言.

15) 有教无类.

16)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9)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论语中的名言 篇9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不学诗,无以言。

7、不迁怒,不二过。

8、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过,则匆惮改。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放于利而行,多怨。

1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2、不学礼,无以立。

2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0、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中的名言 篇10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2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2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3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3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4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4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5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经典论语名人名言录 篇11

2.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篇》)

3.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篇》)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篇》)

5.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

7.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篇》)

8.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9. 子曰:“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论语里面的经典名言警句 篇12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中有哪些名言警句 篇13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5、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上一篇:数据结构 平衡二叉树的操作演示下一篇:创业导师资料填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