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体会

2024-05-24

学论语体会(通用12篇)

学论语体会 篇1

《论语》伴我健康成长

五.二

吴子昂

《论语》,一本具有我国几千年文明的书籍;一本教我做人的书籍;一本带给我快乐的书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我还在跟父母学说话的时候,父母便开始教我读《论语》。但我那时还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而我只是随着父母的尾音读出几个不标准的音,引得爸爸妈妈开怀大笑。随着我慢慢长大,我对《论语》的理解也增多了不少,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收获。有一段时间,我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天天认真地学习,可学习成绩也没有上升,我闷闷不乐。在这时,我想到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学习不仅要认真学习,还要喜欢学习,把学习看做一件高兴的事,如果我们不把学习看做快乐,就会出现看似在认真学习,其实在落后的情况。我慢慢的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论语》一直给我启迪。当我复习已学过的知识时,我会想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当我面对别人的痛苦而感到忧伤时,我会想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当我取得好成绩而自信满满的时候,我会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我好心办坏事时,我会想到:“德不孤,必有邻。” 在生活中,《论语》一直给我讲道理;在学习上,《论语》一直使我走向成功。今天,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现在,一切都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你,一个带给我快乐的朋友—《论语》。

学论语体会 篇2

一、《论语》中“仁”的内涵

林语堂认为,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 以伦理为法, 以个人修养为本, 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 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也就是说, 孔子“仁”学的出发点是修身, 但最终是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一方面, “仁”是孔子想要推广强化的社会道德规范。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 按照“仁者爱人”的说法, “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 希望人人尽伦尽职。这样, 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应该努力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颜渊》) 。从这个核心出发, 进而是“入则孝, 出则悌”, 最后, “泛爱众”, 接下来“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尧曰》) , 形成了孔子的利民思想。“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学而》) , “使民以时”即是利民思想。在这里, “仁”是作为人的道德规范出现的。

另一方面, “仁”同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强化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孔子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 (《八佾》) 从而提出了“仁”要维护“礼”, 为“礼”服务。要使个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就必须使外在于个人的“礼”, 变成其内在的东西。所谓“仁”, 其实就是内在于个人的“礼”。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正是要人们摆正君臣、父子的关系, 严格遵守“礼”所规定的臣服从君、子服从父这种社会等级秩序, 即“忠”“孝”道德意识。在这时, “仁”与“礼”构成了具有二元论特征的统一体, 成为了维护统治阶段利益的工具。

二、《论语》中“仁”学思想对主体自觉性的重视

孔子主张, 必须通过主体 (即自我) 的自觉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这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礼云, 礼云, 玉帛云乎哉?” (《阳货》) 又说:“人而不仁, 如礼何?”没有人的主体能动性, 作为道德规范的“礼”是无法起作用的, 正所谓“欲仁而得仁” (《尧曰》) , “求仁而得仁” (《述而》) 。可以看出, 孔子主张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 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 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 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论语》中讲到“仁”的语条, 最重要的是答颜渊的一段话。颜渊问“仁”, 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 而由人乎哉?” (《颜渊》) “为仁由己”是说人们自主、自愿、自觉地选择并践履道德, 不为外物所支配, 不为外力所强迫。“为仁由己”是要靠主体的自律和内心信念的驱动来达到“仁”。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 (《述币》) 在他看来, 仁并非远离人们而高不可攀, 只要树立了“欲仁”的信念, 人人都可以成为仁人。那如何成为仁人呢?孔子认为首先应该“立志”:“仁以为己任” (《泰伯》) , 然后“择善而固执之” (《中庸》) 。通过“笃实躬行”来达到“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的觉悟, 则会树立坚定的信念, 从而体现出人的主体性觉悟和人生信仰态度。

“为仁由已”也体现了孔子对“行”的强调。孔子说:“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里仁》) 肯定人人都有行仁的能力, 但能否成为仁人君子, 关键就看他是否“用力”去“行”。

孔子还特别注意在内心修养方面的“行”, 即主体基于自身的自觉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省察, 以达到理想的境界。如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内省不疚, 夫何忧何俱?” (《颜渊》) 只有这样做才能不为利诱, 不为物移, 坚持以“仁”为价值取向。所以, 孔子“日三省吾身” (《学而》) 。孔子还对“自讼”, 也就是自我批评非常重视, 通过“君子戒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 (《中庸》) , 人生一世, 孰能无过?“不贰过” (《雍也》) 、“过则勿惮改” (《学而》) , 并要从内心上严厉地解剖错误, 批判错误,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 加强自我批评, 才能在道德上的高标准要求和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仁”学思想具有其现实的进步意义, 也具有受时代限制所必然产生的落后性。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 发挥“仁”学思想中的积极内涵, 对不断进步的社会建设将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仁”这一思想范畴是孔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之一。在孔子之前, 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所限, “仁”学思想还比较零散, 尚未构成完整的哲学体系。孔子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 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 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考察《论语》中相关语条, 可对孔子的“仁”学思想作一浅要探析。

关键词:论语,仁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林语堂 (著) , 黄嘉德 (译) .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2]肖必恒.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人民论坛, 2010.23.

迎奥运,学《论语》 篇3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点评:此句不但表达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运动健儿与国际友人热烈欢迎的态度和十分快乐的心情,而且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拥护与支持。

2.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礼的应用,以和为贵。

点评:此句表达出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国朋友以礼相待、礼让友善、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而且突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重大主题。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

点评:此句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弄虚作假、使用兴奋剂等行为的疑惑、批评和否认,也从另一个侧面强调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奥运精神。

4.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点评:此句旨在告诉人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之大厦,离不开“道德”这个基础,传播了“人人都要讲道德,讲道德的人大有人在,讲道德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思想。

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让老年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点评:原文体现了“老有所安、友人所信、少有所怀”的仁爱思想,旨在告诉人们都要树立敬老爱幼、讲究诚信的思想。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点评:此句不但反映出只有全人类的体育竞技水平得以普遍提高,全人类的身体素质得到普遍提升,才是理想目标这一思想,而且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口号有着密切联系,一脉相承。

7.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机智的人动而不被约束所以快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所以长寿。

点评:原文表达了机智的人乐于自由运动,仁厚的人静有常故寿,意思是一个仁厚的人长于保持操守。在“智者”与“仁者”相比下,孔子似在赞美仁者。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点评:原文体现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的谦虚态度和敬业精神。

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

点评:此句体现了以道为途径,以德为灵魂,以仁为核心,以“六艺”为学习演习内容的孔子思想,可以说是中国人文文化的精髓。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点评:原文是孔子对君子与小人两种不同态度和表现所做的分析。

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点评:此句似有一些警示意味,反对裁判员、运动员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得到好成绩和奖牌。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点评:本句旨在教育人要保持高风亮节,不要随波逐流。

13.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点评:原文用于分析人、启发人、引导人、教育人,都很合适。

1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

点评:原文旨在告诉人们不要小视年轻人,要激励年轻人奋发向上。

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点评:此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平等共存、和睦相处、和平发展、和谐进步的美好愿望,使各国朋友感觉到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译文: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点评:若为君子,应有明断是非的眼光,本句着重表达了对个人品格和修养塑造的重视。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

点评:此句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的做人标准。比如,在运动会上,自己不希望被别人绊倒,就不要去绊倒别人。这种品格在竞技场上显得尤其重要。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点评:原文说的是品行好的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用这种方法分析人、识别人、评价人、启发人是必要且重要的。

19.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点评:原文有两种解释:一是“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这种解释告诉人们,在实行仁德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不要谦让,自己主动去做就是了。第二种解释是“面对仁德连自己的老师也不能谦让”。这种解释告诉人们,自己的老师做了有违仁德的事情也不能让步。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学论语心得 篇4

学会了学习,学到了知识,接下来就是学以致用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把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正处。不要让知识去支配你!不要做一个被动者,同时也要学会权变,让学习的知识,智慧,品德融为一体!

还要善于反省自己,该说的话该做的事,说了没有做了没有;不该说的,不该做的是不是也去说了也去做了!要以一个正确的态度衡量自己,看清自己。我觉得这点对我影响很大!

孔子还有最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分享。雨果也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种思想。新东方总裁于洪敏的成就得益于他的众多朋友的支持,而知些朋友的支持就来自于洪敏在大学时期的乐于分享,所以他需要的时候他的朋友就从世界各处纷至沓来,成就了新东方,成就了俞洪敏

论语学而读书笔记 篇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非常敬佩他,是因为他视人如己,要求统治者关爱弱者,爱护百姓,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四处游览、讲学。“仁”是他的思想表现,除此之外,孔子还主张以德教化人们,以礼治理国家,他有一部著作,名为《论语》。

《论语》集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我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在《论语》集里,有许多句子是可以做为我的座右铭的,也有许多句子是终身受用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学自己要对别人做什么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承受这样的事,如果自己不愿意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我觉得《论语》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效法的地方,《论语》里面的这种人生修养,我认为是永远年轻的,所以这种学习道德,能“苟日新、日日新”,我还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学论语体会 篇6

小学生作文:读论语有感 600字 小学生作文:读论语,学做人 700字 小学生作文:《读论语有感》 700字

小学生作文:三省吾身(读论语有感)700字 初中作文:读论语后感 800字 小学生作文:感悟做人 1000字 初中作文:做人要有平常心 600字 小学生作文:做人要做一个好人 400字 小学生作文:学会感激——学会做人 300字 小学生作文:写字与做人 400字 小学生作文:做人的秘诀 600字

小学生作文《读论语学做人》约500字左右,作者陈琳,请您欣赏。公文易作文网荟萃众多优秀学生作文,如果想要浏览更多相关作文,请使用右侧或文章底部的作文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本站作文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仅为同学们学习交流的习作,不能当作范文使用。评论本作文读论语学做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六合区马集镇中心小学 五(2)陈琳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的错了。自古以来,人类最不可避免的就是犯错,而最害怕的却是承认错误,最悲哀的是不知错,可最糟糕的是知错而不改过。伟人也有出错的时候,但世界上没有不可原谅的错误,只要你肯承认错误,你的过错就减轻了一点;只要你意识到那是错误,那你所犯的错误便减轻一半;若你还知道去改正,并以行动去证明你在改正所犯的错误,你的错误即可原谅。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是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人为镜”。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忠言逆耳却利于行,“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让我们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吧。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只有做到过而且能改正,才能让生活更有意义,让生命更有价值。“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让我们小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多反省自己,多检讨自己,乐于听忠言,善于讲真话,知错能改,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指导老师:范如刚2008、7、23 读论语学做人 陈琳 500字

学论语体会 篇7

孔子被历代推崇为大教育家、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之誉源于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大教育家的成就则得益于其作为大思想家——创立儒家学说的积淀。要继承中国的教育传统,做一位大写的教师,像孔子那样培育众多人才,我们首先要向孔子学习,成为思想者,而后效仿孔子做教育,之后才是做教师。这是普通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要求一般的中小学教师成为思想家的标准或许高了些,但要做好教师不能不成为思想者。要成为思想者,首先应该像孔子那样成为真正的好学者。孔子是好学的典范,“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孔子亦是注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的典范,《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着学生在周游列国游说的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并培养学生忠、信的德行。由此可见孔子更是修德的典范,孔子的真正好学体现得很全面,其重在四个方面: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以及终身学习。

要成为思想者,还应像孔子那样成为“学”与“思”的有机结合者。“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论语》中的这三句话,前两句透彻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后一句全面地思考了人的言行举止各方面。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经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反思,“吾日三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师道,有了师道方有尊严,有了师道方从者众。信其道而从其师,强调的就是无师道不能为师,无师道何以“传道授业解惑”?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思想的学生,也就是说,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向孔子学教育,要求在成为思想者的同时,还要有大教育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有教无类,广招门徒,不分民族、氏族都可以到他门下受教育。孔子的教育以道德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是第二位。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如果还有闲暇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孔子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做教育特别注重个人学识、修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强调做人要“做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从中亦可见孔子主张为人谦逊,“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做人就要“守理善道”,“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做人就要“守礼守俭”,“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而且孔子进一步强调了“学与道”、“道与守”、“立与变”的关系,“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可见孔子做教育做的是大教育,特别强调“知”、“仁”、“勇”之“达德”的示范,特别强调以育人为前提的授知,特别强调师生都要做大写的“君子”——既有家国情怀,更有社会担当。

随着现代学校的普及,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并呈几何式、爆炸式快速增长,知识传授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教师成了学科教师,教学成了学科教学,各学科教师全身心致力于自己学科知识的传授,然而,教育的本真——教人从善以及学习的本真——学会做人,则退居其后了。知识传授、掌握的多少,考试成绩的高低自然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要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这种偏离教育本真的现象虽然是时代发展、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局限,但不能背离得太久,偏离得太远,教育必须迅速从快进功利和盲目高效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回归至“百年树人”——着眼长远、着眼未来、营养丰厚、自然积淀成长的科学教育,回归至先做全面育人的教师,再做学科知识传授的教师,且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无时无处不浸透着育人,从而培养出一代代知识丰硕,道德情操高尚,个人充分发展,且具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乐于奉献的新人。

要求一般中小学教师创立学派并不切合实际,但“术业有专攻,教学有一套”是应该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几句“论语”治教学是毫不夸张的,将《论语》中的几句话学懂学透,活学活用,真正像孔子那样做教育,便能够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教学有一套”。有志做这样的老师并不难,难在牢记以下几句“论语”且践行其教育精神。

首先,应将“有教无类”当作毕生不懈之追求。2000多年前,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国度,几乎异口同声地高喊出教育最根本的追求在于“有教无类”:提出了教育面前应人人平等,有了真正的教育平等,才会有人类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对“有教无类”的不懈追求,众多国家已经实现义务教育,最贫穷的国家也在逐步实现着人人有学上的教育平等。就外在表征而言,“有教无类”似乎在一天天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改变接受教育权利的差异,而实质上“有类有别”的教育还在不断加剧分化。西方公立私立教育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次的进一步明确和不断地拉开拉大,已迫使平民再无可能,或很少有可能进入上流社会。因为经济受限,平民家的孩子只能接受低层次的通识性的一般公立教育,难以晋升到名优大学进一步深造。鉴于此,我国一再向贫困地区教育倾斜的政策正是为了实现“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平等、公平。当然,对“有教无类”的追求,一方面靠政府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位教师在心目中、行为中实现真正的“有教无类”,且树立起通过教育可以促使“有类”变成“无类”的信念。

其次,应认识到“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中一项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不同追求以及身体素质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开展针对性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树立每个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张扬个性特长,在张扬强项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颜渊、仲弓、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有的十分简单,有的则比较具体。简单与具体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所决定的。孔子面对冉有、子路“闻斯行诸”同一问题的回答截然不同,是根据其性格不同而作出的。当冉有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肯定地回答说:“闻斯行之。”而子路问孔子这一问题时,孔子却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先进》)同一问题老师不同的回答令公西华不解,于是就问孔子。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的“因材施教”,考虑到冉有性格比较懦弱,需要不断鼓励,让他大胆进取;而子路个性好胜急躁,需要有意抑制,让他变得沉稳。这种针对学生性格不同,不同回答的教学既有力又有效。

“因材施教”的根基在于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备课务必要充分地备学生,对于“材”(学生)的强弱项,应了然于心。据《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记载,有一次弟子子夏陪着孔子说话,闲谈之中子夏问道:“夫子,您觉得颜回为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很不错啊,他在仁义方面比我还强呢!”子夏接着又问道:“那您看子贡怎么样呢?”孔子答道:“子贡嘛,口才很好,他的口才,我是赶不上的!”又问到子路、子张,孔子均说出了他们强于自己的优点。子夏更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孔子解释说:“颜回是很讲仁义,但不太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很好,而不够谦虚;子路勇敢而不知道有时需要退让;子张虽然很注意庄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提高自己。”子夏豁然开朗。孔子的“因材施教”能够真正做到家,既源自他对学生的真正了解,也源自他个性答疑的艺术。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看待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上,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以至在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上都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因此促成了在孔子的针对性教育引导下,各种不同性格、禀赋和才能的学生都能既张扬个性,又全面发展,学有所成。

此外,“循循善诱”业已成为褒奖优秀教师的一个成语,它应成为每位教师教育学生时,在态度、方法方面的努力方向。它是孔子教育思想又一特色,源于颜渊对老师孔子的赞誉,多指在诱导教育方面不急躁,善于引导,有步骤且方法得当地引导人进行学习。

孔子能成为倍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不只因为他是学识渊博的有道的仁爱之师,更因为他面对学生能因材施教并循循善诱地促使他们热爱学习,取长补短,进行个性化学习。孔子的学生对老师非常崇拜,其得意门生之一颜渊,在称赞孔子学问高深,教法有道时“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颜渊这些话不仅极力推崇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更强调了孔子讲究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擅长引领、诱导学生不急躁、有步骤、有方法地深入学习,深化学习,不断向着高标进取,正因此,孔子才有了 “七十二贤”弟子的流芳千古。

孔子的“循循善诱”既是遵循规律而行,又是一种身体力行启发式而非说教式的引导。在孔子看来,人品决定学品,做人与做学问首先应该杜绝四种弊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四杜绝真可谓说到了教育的根本,博大精深,既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又强调人性的弱处必须规避。也就是说,孔子主张要做道德完善、修养高尚、求真务实的仁爱之人并做好学问,就必须没有主观猜疑,求真求实,不绝对肯定,固执已见,唯我独是。孔子的做人与做学问,教人做人与做学问都始终以“绝四”为前提,为人、为事、为学之道既遵循规律规则而行,又不说教苛求他人,特别注重身体力行的影响,诱导示范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子罕》)

孔子对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循循善诱”之法。他对学生既不设置统一标准,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也不急于求成,不强制接受,而是善于耐心地、有恒心地、按学生不同的成长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步骤、讲方法地引导学生,启发自觉,激励学习,改进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在当代仍有宝贵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在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含义中指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并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地因材施教。可见,循循善诱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态度,更是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关系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既要懂得科学地育人,还要做到艺术地育人,切实地像孔子那样做“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做“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好教师。

作为教师,有了“有教无类”的大教育观,实施“有道”的教育并“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并讲究“循循善诱”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而要成长发展为专家教师、教育专家,还需接下来践行《论语》中其他教育教学主张。

优秀教师、专家教师、教育专家之所以区别于普通教师,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不仅善于激发学生爱好学习,而且善于诱发学生勤于思考,将“学”“思”有机结合,成为善学者;不仅能够注重“举一反三”,而且善于促使“举一反三”;不仅注重引领学生“学而时习之”的强记博识,而且善于启发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不仅善于诱导学生在学校学习,而且善于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生活即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孩童的天生“好学”应该是普遍的,大多孩童“敏而好学”也是常态。因为人们的“天资”即“智商”区别并不很大,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善于保持孩童“敏而好学”的同时,教导他们若遇到不懂的事情,不是一味苦学,而能够“不耻下问”。在孔子看来,唯此才能达到了真正的“好学”的境地。

孔子所谓“善学”者是“学”、“思”有机结合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楚地阐明了好学不善思不行,好思不善学更不行的道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可见“学”重要,“思”重要,“学”、“思”结合更重要。针对不同的人又要各有侧重,“好学”者要强化“思考”,“好思”者要强化“好学”。于是便有了《论语·公治长》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治长》)由此可见,孔子教学是十分强调针对性的,不仅注重类的区别,而且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因人而异,针对季文子“好思”故告知他“再思”即可,无须“三思”,而若对子路,孔子一定会强调“三思而后行”。由于“好学”者多,“善思”者少,所以此成语告诫人们遇事一定要多思考后再行动,可见,孔子对学与思并非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是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见,促发学生能够“学思有机结合得恰到好处”是很见教师教学功底的。

优秀教师、专家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还在于对“举一反三”的理解与应用。不少教师常用不能“举一反三”批评学生,视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为不可教也。这样的理解虽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至少对孔子的话未能全面理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这里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举一隅”应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基础上,即举例子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了渴求的前提,有了想学的欲望之时,举例方能促进学生由此及彼的理解,再推论出认知其他相同规律的东西。另外,孔子的这段话不只面对学生,强调学生要善于根据教师举出的一个例子,灵活推想到其他相关事例,而且强调教师要善于“举一隅”促发学生“三隅反”,活学活用。

同时,孔子的教学还特别注重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过去时常有人曲解这句话,批判孔子把人分成等级,看不起老百姓,看不起劳动人民。而事实上,这里孔子谈论的是教学,面对的是学生,说的是资质,强调的是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这种说法,不是看起看不起谁,而是实事求是,是对客观存在的尊重,更是对不同人的真正尊重。

孔子倡导“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实质上是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温故而知新”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一是“温故而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在掌握已学知识中获取新的领悟;二是“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要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是“温故,知新”,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所学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回味旧知,可以推知和预知、预判、预识新知。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是学习能力的一种新的生成,与“可以为师矣”构成因果关系。它启示并告诫“好学”者要成为“善学”者,必须具有“温故知新”的能量,而且进一步强调藉此可以成为“师”。在孔子看来,为师者不仅要善于“温故而知新”,而且应善于引领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互为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后人特别是老师多将“学而不厌”理解为指学生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将“诲人不倦”理解为指教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然而,这种理解实则有失偏颇。孔子教学很讲究方法,很强调学习态度,常常与弟子一道研讨问题,答疑解难,鼓励他们培养良好的品德,一再强调“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弟子们赞扬其教学有耐心,孔子却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见这句话既是谦虚,更是自勉;既是自勉,更是对做人,做学问的要求。“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仍有着现实意义,而且符合当代课程改革的精神,即:人人需要终身学习,教师的“诲人不倦”要建立在“学而不厌”基础之上,学生既要“学而不厌”,又要“诲人不倦”,合作学习方能共同进步。当下,合作学习、相互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互联网作为媒介,为实现“互为学生、互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可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每时每刻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整个互联网业已成为一个学习的大磁场、大课堂、大舞台。

孔子一贯主张,不仅要在学校学习,更应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学习;不仅要向老师学习,更要注重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时还要能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孔子强调的这种学习态度与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更能便捷地实现。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学习场中,各种知识、观点、思想、各色人物极为丰富,这也给好学者带来了新的问题——学什么?向谁学?怎样才能在纷繁中择其善,紊乱中选其贤?这需要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大教育观,大学习观,并兼具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和全面看问题的健全思维。

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是不会有句号的。但教育的本真“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会变;教育的追求“立德树人”、“有教无类”不会变;教育的规律、原则和基本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学思结合”不会变;因此,做教育,做教师要跟上时代,不能只顾追新,而忘却了本源;不能只重共性,忽视个性,或只重个性忽视共性;不能只重学习不重思考,或只重思考,不重学习;不能只重学习不重复习。总之教育不能偏离规律,不能偏废一方。“中国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教育亦是如此,要科学发展,还是要向孔子学习,树立大的教育观,践行《论语》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做大写的教师,“因材施教”培育各种人才。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2016-JSJYYB-013);河南大学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J].人民教育,2008,(18).

[4]陶行知.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论语学而篇读后感 篇8

《论语》里面记载的是他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书,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所以在《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通读论语,不难发现,虽然《论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但是从出发点到终结处都贯穿着一个“学”字。也就是第一篇学而篇实际上也是贯穿了全书的佳作。《学而篇》是《论语》的开篇之首,共十六则。从为学、为人出发,讲的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使我受益匪浅。

为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句话我们从小学的时就开始背诵,那时候感觉是如此额生涩难懂。老师耐心的给我们讲解这句话的意思,学习了再时常的温习和练习,这不是很愉快吗。于是小小的心里便记下了这浅显的意思,但离亲身实践还差很远很远。突然发现,其实很多人生中的大道理,我们小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了,变成脱口而出的句子。但是这些句子,只有经历岁月的洗礼,个人的成长,成熟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到。并且让这些句子真正的给我们带来益处。这让我想起我们的四六级考试,很多同学为了通过考试而临时突击背单词,抱着侥幸的心里,临阵磨枪,不利也光,但是结果却收效甚微,再后来就放弃了。自嘲说是已经过了学习的年龄。但是实际上呢,学习的过程是不可以偷懒的,而是一个不断努力,积累,沉淀的过程,并且要时常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我想如果大家都抱着这个的想法去学习的话,一定会获益良多。

为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弟子们,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而守信用,博爱众人,亲近仁德之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可见,从古人开始,就已经很重视德育了。反观现代教育,“德、智、体、美、劳”中的“德”字已不再为首了,学生的成绩,学校的升学率。都反复的提醒人们“智育”的重要性。试想,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为人处世的道理都不懂的话,那么内心也一定没有一个准确的价值观,即使他学习再好,智商再高,恐怕对他人对社会也不会有太大的贡献。

浅论语意学应用于室内设计论文 篇9

现代室内设计的作品的外在可以类比成语言,可以通过修改已有的元素来创造新的产物,现代室内设计的含义不断增加,引入了其他学科的内容,彼此不断融合,为室内设计加入了更丰富的内涵。语意学的应用重点在于符号的应用,每个符号都包含两种方面的含义,一种是符号的形式,是物体呈现出的符号形式,另一种是符号的意义,是隐藏在符号表象之外的意义。一般而言,室内设计的形态、结构、色彩、肌理都可以看成是符号,通过众多“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室内设计在设计学中的历史较短,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到来也将各种学科划归到一个总的框架之下,令室内设计处于一个重新构造语言的时代。和语言一样,设计也是利用基本的符号和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逻辑组合,进而实现一种兼具物理和美学双重价值的设计产物。语意学在现代设计中主要实现的是非物理的意义,是在挖掘设计产品之外的内涵,创造新的感念符号,反映主体对客体的理解,通过产品外在形态的设计来展示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实际对象的现实条件,来体现它原有的功能性,还要充分发挥它的性格语言来表达内涵。基于此,设计师要使用单一的形态来展现自身的特征,描述其概念和品格,游离于自身表现形式之外的,是设计过程中可视的轨迹,创设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使室内设计的语意在特殊的环境下将人们带入更加和谐、自然的物化形式的深层体验之中。语意的解读是功能和文化的交互行为,在解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的视觉模式,避免平时的视觉习惯,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方法来感知世界,善于从视觉的外在形象来抓住事物的内核。在分析室内设计作品使用者对室内作品的语意解读,可以分为由浅入深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分类鉴赏层次,通过相应的视觉线索来区分空间造型、风格和功能;第二个层次是自我验证,鉴赏者通过实际使用的体验,客户的感知,来观察室内设计作品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因素造成的影响;第三个层次是发现新形势阶段:鉴赏者在使用室内设计作品时发现新的含义。第四个层次是解读符号语意:使员工依据自身类型、个人的理解,通过相关的设计作品来比较解读语意内涵,这一过程使通过室内设计的外在来解释内在的含义,是功能更加易于理解。在人对室内空间的理解过程中,感知和情感体验是人们对室内设计认知的重要途径,可以深刻体验到语意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对设计作品的积极体验,可以很好地了解空间设计的原理,理解符号转化的过程,增加人们对环境的认同,使作品的感性因素得到很好的传达。近年来,高科技的应用和新型材料的出现,为室内设计师实现不同情感表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一些原来看似不可能实现的造型变为现实。例如,首都北京的“鸟巢”建筑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的造型均是通过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新型材料的使用实现的。

二、室内设计中表意学要素分析

(一)室内设计中的传达者

室内环境的设计属于建筑设计中较复杂的一种,将室内环境视为一个整体的表意活动时,表意者是对室内空间形式起直接作用的个人、团体等,主要是指设计者或设计团队,室内设计者是指一些专门从事室内设计的人员,其工作内容是提出空间功能、形式、材料、结构构造以及声光、电、热等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还有相关标准的制定者,室内设计公司管理者和室内设计的委托人等,他们的意见也会反馈在室内设计的成果上,他们也是室内环境设计的传达者。

(二)室内设计的表意内容

室内设计的表意内容是指表意者要传达的理念,其中包括设计者对空间设计的构思、对材料的利用,独特的审美情怀、对使用者需求的把握,等等。表意内容并不是设计作品,而是通过设计作品表达出的抽象内涵,设计作品展现的设计者的设计理念、知识结构、综合素养,而使用者对设计作品的评价也源于此。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对自己的设计作品有一个总体概念,但表意内容是否能够正确传达也取决于设计者的设计水平和综合素养。设计构想源于设计者接受的教育和生活经验,但设计作品并不能直接模仿原有的作品,而是要加入自己的思想来创造出新的内容。

(二)室内设计的表意媒介

室内设计的表意媒介即载体,是室内作品交工的实体,设计者通过交付的设计成品,软装、硬装即附属家具等实体来表现抽象的理念。设计者通过作品涉及形态的造型、声光、材质等让人的眼睛、耳朵、皮肤来感知,形成一种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符号系统,是设计艺术与科技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设计构思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

(三)室内设计的受传者

室内设计的使用者包括可以接触到室内作品的大众都是受传者的范畴,他们在与设计作品的接触中感知到设计者的意图,解读设计者的思想。媒体工作者也可以是室内设计的受传者,且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的传播性,把对设计作品二次解读并传播给普通受众,引领普通受众对设计者的进一步解读,同时其他设计者也可以看做是受传者,他们身兼传达者和受传者的双重身份,在符号解读和专业设计知识素养上比普通人更强,因此对作品的理解远远超过其他人。

三、结语

《论语》心得体会 篇10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其所记载的是孔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事的经验,以及他对弟子的教导。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其对古今教育领域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通过读写论语自己也收获了颇多心得和体会。

一.有教无类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总之,论语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良言佳句,其中之精华对当今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论语读写也给自己以诸多启迪,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和生活当中,自己也必将加以贯彻,坚实走好每一步。

论语心得体会 篇11

学习传统文化以来,对照圣贤的教诲,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自省、修身。所谓的修身,就是不断修正自己这颗心,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和行,不断地改错,改错就是同过去的那个“小我”的决裂,这个过程是很艰难的,也是痛苦的。

改错难,知错更难,找到自己本性中的顽疾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自己好几年来一直在原地打转转,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最近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终于认识到了自己性子中的缺陷,那就是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不考虑对方的感受,陷在自我中不能自拔,归根结底就是自私。我知错了,冷冻多年坚硬无比的心,终于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记得王老师在课上问我们:你知道家人的需求是什么吗?王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与反省中。我的女儿对我说:你就做个没啥说的、天天乐呵呵的老太太就行。原来女儿的需求就是让我没说、没事、不挑剔,做个心态平和,性情温和的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下决心听从家人的要求,感受家人的需求。女儿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家庭琐事我都听女儿的安排,让女儿做主,我又省心又省力。最后发现女儿所有的安排都是为我着想,和女儿的相处变得其乐融融,孩子尽了孝心,我尽了慈道,一举两得。

这让我认识到:放下自我,不是失去,而是收获,收了满满的幸福。

读《论语》心得体会 篇1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一门课程,即“两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中有一课是关于树立人生观的。其中人生态度是人生观中最根本的东西,即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根本看法。前一阵跟着老师学习教学方法论的时候,突然得到了一个启发,人生观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对己、对人、对事。通过这学期学习《论语》,特别是“学而之道”,我对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对己。

人生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对待自己,用什么来要求自己。

1.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省”就是检讨过去,检讨走过的道路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失败的地方;有什么经验,有什么教训。

我们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凡是往前看。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奔波。我们经常忘记了在前进中停下自己的脚步,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反省一下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这是弥足可贵的。“吾日三省乎吾身”,在每天晚上临睡之前,像过电影一样反省一下我今天的所作所为,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又是远远不够的。这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对于我们将来以更加优秀更加卓越的自我走向社会是非常有用的。

2.古人云:三十而立。我们作为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呢?《论语》中有四个字可以解释:君子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是说一个有作为的人,“务”则可以理解为致力于,“本”就是根本,在这里指的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态度或根本立场。也就是说,“君子务本”是指一个有作为的人,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根本态度。只有这样,人的思想方面才有了定向,人生的道路才会随之定性。反之,如果一个人连立身处世的根本立场尚未确定,其行为也就不可琢磨,摇摆不定,因此也就必然难成大事。

当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特别是对于我们八零后的青年人而言,有人说我们这一代是浮躁的一代,我们大部分人没有自己处事的根本立场,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心骨,没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所以在今天,我们在四处寻找自己的出路时,首先要树立自己的处事立场,找到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然后才能走自己的路。

3.在自我价值实现中,应该怎样提高自我?子曰:“君子不器”。孔子在《易经》中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也就是具体的东西。“君子不器”可以理解成人不要被一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束缚住,不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眼前的、具体的事物上,放在一些琐碎的事上,应该学会超越自我,去掉小我,实现大我,高屋建瓴的看待一切。这是一种生存境界。

人很狭隘,就不能做大事,不能有大贡献。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志向,而不是为了自己当官发财的小愿望。对于我们而言,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难能可贵。我们大多数人往往还是摆脱不了“器”的束缚,一味追求晋升、提薪等,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人们其实就是被这些“器”束缚住了,活不出真实的自我,找不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不要被一些琐事困住,不要等到暮年才追悔莫及。做洒脱的自我,活真实的自我,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4.俗话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确实如此,自己往往是最难克服、最难克制的。一个成功者往往是有很强的自制力的。尤其是一个人的情绪世界,是非常难以自控的。人的成功与否,幸福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对情绪的把握,一个人情绪不稳定,行为就不稳定,事业也就会有波折。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这样的人才能遇事沉得住气,才能担当重任。别人不了解自己、误会自己,甚至怀疑自己,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来自外部世界的流言蜚语,这也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二、对人。

人生态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论语》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1.对待别人首先要了解别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简短的一句话却是一部人际关系学。这句话是说:我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我不了解别人。俗话说:“知人者智”。要想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了解他人。“知人”,一方面应该了解别人的优点和确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另一方面,了解了他人的脾气、性格、思想,才能最大限度的寻找共同点,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少的产生摩擦、最大限度的在一起和睦相处。

这正是我们八零后所缺少的一种习惯。我们这一代人是个性鲜明的一代,每个人都非常有自己独到的想法,每个人都想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我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人的想法、意见。在与他人相处时,真正做到“知人”,才能创造一个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

2.在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尤其是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中,在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巧言令色”。

面对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处世态度,有的人情绪豪爽,表里如一,对上对下只有一个面孔。另一种人,性格阴险,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对上一个样,对下一个样。对下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对上,对自己用得着的人,胁肩谄笑,百般逢迎,甚至低三下四。孔子用“巧言令色”四个字,勾画出了人的这一现象的扭曲。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无论在官场上,还是商界,甚至教育界,都有这种“巧言令色”的不良社会风气。在我国转型时期,实现社会公正,打击腐败现象,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都要消除这种“巧言令色”的现象。孔子说,巧言令色的结果是:鲜仁矣。就是说,巧言令色的人是没有高尚道德的,是远离“仁性”的。在现实中,我们所说的这种人大多是圆滑世故的,不可深交的“小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应该是表里如

一、不卑不亢,另一方面对待这种“巧言令色”的人,在交友中也要看清人的真实的一面,不要以貌取人。

三、对事。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这句话可以说概括了我们对人生活动的整个态度。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很多人理解成:君子吃的不要追求更好,只要吃饱就好;住的也不要有更高的追求,能安安定定的就行。但是我觉得儒家学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学说,所以孔子也不同于老子,不是安逸于现有的生存状况。我认为这句话应该理解为:君子不应只满足于吃饱,不应只满足于有住处,除此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对现实来说就是说,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就是满足于吃喝上,有吃有喝,日复一日,凑合着过。人们应该不满足于现实,应该确立更高的目标。

孔子在提出了人们要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接着就回答了如何实现更高的人生追求。“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七个字中讲的是两件事,一个“事”,一个“言”,实质上说的是人的“行为”和“思想”。孔子把“敏于事”即行为放在前面,把“慎于言”即思想放在了后面。孔子对一个人的要求,要重视“行”的一面。“敏于行”说的是做事要灵活,有办法,学会变通。“慎于言”即说话要慎重,不要乱说话,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孔子对人们处事的要求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工作、学习中,要时刻牢记“敏于事而慎于言”。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在做事的时候,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忌眼高手低,妄想一口吃个胖子。在说话上,更不能口无遮拦,夸夸其谈,这恰恰是没有素质,没有修养的表现。

上一篇:工作简历表格样本下一篇:张春花201504小班第五周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