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英译

2024-09-14

论语英译(共5篇)

论语英译 篇1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儒学, 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因此, 在全球化背景下, 研究《论语》的译介工作, 对于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论语》的英译本较多, 本文将探讨丁往道教授的《论语》英译本对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 分析本译本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待商榷之处, 以便让读者在分析中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 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关键词:《论语》,直译,注释,跨文化解读

一、引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共约12000字, 收集了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语录约500条, 分为20篇。其内容博大精深, 且又言简意赅。目前《论语》的英译本多达40多本, 在国内, 早在一百多年前辜鸿铭先生就把《论语》翻译成英文。很多国外汉学家也热衷于翻译《论语》, 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国。无论是西方译本还是国人译本, 都各有一定的特色和长处。笔者最早接触的《论语》英译本是在2000年从书店购买的由丁往道教授编译的《孔子语录一百则》。多年来仔细拜读, 并不时穿插在平时的英语翻译教学课堂中, 受益匪浅。本文将探讨丁老对《论语》中关键字词、句子以及跨文化的处理, 分析本译文的成功之处以及少数处理不当之处, 以便让读者在分析中学习翻译中国古代典籍的经验, 挖掘典籍翻译的某些规律。

二、对丁老《论语》英译的赏析

丁老对《论语》的英译力求忠实于原文, 并设法保持原文的简练的风格。笔者通过细心拜读, 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对出现频率高的关键字词, 译文简洁准确

据笔者粗略统计, 《论语》中“君子”出现了100多次, “仁”出现了100多次, “礼”出现了70多次, “小人”出现了20多次, 此外, “义”“孝”“德”“学”“治”“三”等字词反复出现。对于这些出现频率高的关键字词, 是整本书采取统一翻译方法, 还是根据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呢?比如:《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君子”与“小人”相对的语录, 如“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 等等。在多数情况下, “君子”是指那些道德标准高尚且人生态度达观的人, “小人”则正好相反, 指那些要么患得患失, 要么唯利是图的人;“君子”还可指贵族或统治者, 而“小人”指贫民或位卑者。丁老的译本将“君子”一律译成 “the gentleman”, 将“小人”一律译成“the small man ”。英语单词 “gentleman”指 “行为举止合乎高标准规范的人” (见《韦氏大学词典》) , 而英语单词“small” 包含“不重要的、微不足道的、 (出身) 卑微的、吝啬的、卑贱的”等词义。因此笔者认为丁老用“the gentleman”和 “the small man”来译《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是非常贴切的。

又如: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对“三”字的理解, 有人认为是“三次”, 有人认为是“三个方面”, 还有人认为是“再三”“多次”, 丁往道理解为“三次”three times。 丁老的译文:Zengzi said, “I examine myself three times daily: Have I been faithful in doing things for others? Have I been trustworthy in contacts with friends? Have I reviewed and practiced what my teacher has taught me?” 笔者认为, 虽然在古汉语中, “三”和“九”常表示虚数, 意即“多次”, 但是根据后面的内容“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便可知:“三”指的是“三个方面”或“三次”。丁老的译文尚可, 但是笔者更喜欢将“三”理解为“三个方面”three points, 即:Zengzi said, “ Every day I examine myself on these three points… ”丁老在《论语》的译文中, 对“三”字的翻译都是采用“three”, 比如: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丁译:Confucius said, “Whenever I walk with two other men, I can always find teachers in them.”) 子曰:“君子有三戒。” (丁译:Confucius said, “The gentleman should be on guard against three things.”) 举一反三。 (丁译:Inferring three corners after being shown one.) 子曰:“君子有三畏。” (丁译:Confucius said, “The gentleman fears and reveres three things.”) 子曰:“君子道者三。” (丁译:Confucius said, “The gentleman has three qualities.”) 笔者非常赞成丁老对“三”的处理方式, 因为从文本本身的角度分析, “三”都是实指, 绝非虚数。

2.译文句式简洁, 通俗易懂

《论语》内容博大精深, 且又言简意赅, 句式简单且多呈对称或排比形式, 因此, 译文在力求忠实于原文的同时, 还要设法保持原文简练的风格。在这点上, 笔者很欣赏丁老的译文。比如: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丁译:Confucius said, “Being firm, resolute, simple and reticent is close to being humane.”) 又如, 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丁译:Confucius said, “Do not impose on others what you do not desire yourself.”) 子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丁老翻译:Confucius said, “When one sees a virtuous man, one should think of exerting oneself to be like him; when one sees someone who is not virtuous, one should examine oneself.”) 此译文不仅行文简洁, 而且还保留了原文对称句式的特点。

3.通过加注补偿策略, 实现译文与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

(1) 先用简单的字词及短语翻译, 然后通过跨文化解读增加注释。在翻译孔子“克己复礼为仁”时, 丁老将 “礼”译作the rites, 并加以注释:the rites:They were norms and regulations guiding the behavior of the nobles and relations among them, and the conducting of certain ceremonies, formulated by the founders of the Zhou Dynasty. In Confucius’ day, the rites were generally ignored, and he wanted to revive them. This saying indicates that, according to Confucius, humanity and the rites are inseparable from each other like content and form.又如, 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丁老译文:Confucius said, “One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Way, base oneself on virtue, lean upon humanity, and take pleasure in the arts.”对于此句中的“道、德 、仁”三字, 不是第一次出现, 外国读者应该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艺”字, 恐怕就有难度了, 因此,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丁老增加了注释:“艺”指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 (the arts: the six arts , which were the rites, music, archery, coach-driving, writing and arithmetic) 。

(2)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中文的表达特色, 再用译入语言解释。在翻译“不知礼, 无以立也”时, 丁老的译文是:He who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rites cannot find a place for himself.显然, 他非常形象生动地翻译了“立”, 但是这个译文却不一定让所有外国读者理解, 因此他增加了注释:find a place for himself: to be established in society.

(3) 保持原文简练风格, 先直译再加以注释。在翻译“子曰:‘乡愿, 德之贼也’”时, 丁老考虑到“乡愿”一词的独特中文内涵, 先译成“An ingratiating hypocrite” (Confucius said, “An ingratiating hypocrite ruins virtue”) , 再加上注释 :An ingratiating hypocrite: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Xiangyuan, which means a man who tries to ingratiate himself with everyone without caring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ight and wrong.这样既保持了原文的简练风格, 又让读者容易理解, 是真正的好译文。又如, 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丁老译成:Confucius said, “Only in cold winter does one know that the pine and the cypress are the last to shed their leaves.”对于中国读者, 无论是原文还是丁老的英文翻译, 都是容易理解的, 但是对于外国的读者就很难把握其中的道理了, 丁老考虑到了这点, 他便增补了解释:The saying probably means that in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only firm and upright people can remain unshakeable, just as pines and cypresses remain green in the cold winter.

三、笔者对部分丁老《论语》英译的建议

在所有《论语》英译本中, 笔者最欣赏丁老的英译本。也正是不断地研究丁老的英译本, 笔者从中不断得到启发, 并总结出了某些规律。对于丁老的几句译文, 笔者有点小小的建议:

在翻译“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时, 丁老将“好古”译为“love antiquity”, 我们知道antiquity是指一段时间, 是古老、古迹、上古等的意思, 而且根据杨伯峻的白话译文, 是“爱好古代文化”, 这里“文化”一词实指“literature”, 因为在《论语》中, 孔子有专门“on literature” 的篇章, 因此笔者认为不如将 “好古”译成“love ancient literature”更加贴切。又如: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丁老译文:Confucius said, “The wise enjoy water, 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humane are quiet. The wise are happy, the humane live long lives. ”此译文句式对称且简洁, 是很棒的译文了, 但丁老还没有把每个对称部分中的转折关系翻译出来, “知者”与“仁者”是相对的, 他们各自的特点也是相对的, 明显地具有转折关系, 而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 前者属意合, 而后者属形合, 因此应在译文中加上表示转折关系的词while更为贴切, 译成:The wise enjoy water, while 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 The wise are active, while the humane are quiet; The wise are happy, while the humane live long lives.

四、结语

《论语》英译首先是在近代以来的中外交锋、冲突及同时展开的中西文化交流和冲突的背景下开始的, 它是中外文化交流和对话的产物。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论语》英译还意味着中国 (东方) 文化如何与其他文明对话和融会的时代课题。目前, 《论语》英译版本较多, 我们不妨在不同版本中多对比, 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当然, 在众多英译版本中, 笔者独爱丁往道先生的英译本, 尽管丁老已离我们而去, 但他留给我们的《论语》英译本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丁往道.孔子语录一百则[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2]孔子.The Analects (论语) [M].Arthur Waley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3]杨伯峻, 吴树平今译, 潘富恩, 温少霞英译.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论语今译) [M].济南:齐鲁书社, 2004.

[4]蔡希勤中文译注, 赖波, 夏玉和英译.Analects of Confucius (论语) [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3.

[5]郭著章, 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论语英译 篇2

关键词:《论语》;视域融合;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1-02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可以说《论语》就是中国的圣经。16世纪末以来,《论语》开始被译为西方语言。《论语》的英译始于西方传教士,之后也有西方汉学家、中国学者参与《论语》英译。从《论语》第一个译本出现至今,已确认《论语》原创译本共有57个。本文主要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雅各译本、庞德译本、辜鸿铭译本和安乐哲译本对核心词“仁”和“天”的不同英译进行比较。

一、“视域融合”的提出及基本观点

在传统翻译观中,翻译活动只有“文本”一个中心,译者的职责是将原文本意义用目的语准确表达出来。时至今日,“忠实标准”仍然有强大生命力。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文本是开放的,对其意义的阐发是一个永无止尽的动态过程。“翻译不可能有定本”,因此翻译活动也就由“文本为中心”转变成“译者与原文本之间的对话”。在译者与原文本的对话中,译者不再隐身,而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者。翻译学者开始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理论支撑研究翻译过程,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视域融合”。

视域融合是由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阐释学三大原则之一。依照阐释学观点,译者处于特殊历史背景下,对任何文本的理解和翻译都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译者的视域。译者的视域是在目的语文本最终形成之前译者在特殊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一切知识、观点、认识和态度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译者在阅读原文本之前所拥有的全部“前见”,而且还包括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采取各种途径(如查阅文献资料或者向他人咨询)所获取的全部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努力做到两次视域融合:与原文本的视域融合和与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在与原文本的视域融合过程中,译者要考虑原作者身份和原作创作年代、目的、文字和句式结构特点,原作所处的历史背景、主流思想、意识形态;与译文读者的视域融合,则要考虑到其语言水平和需要,选择恰当翻译策略和方法,从而创作出优秀的译作。译者作为视域融合直接参与者和实现者,要经历不同视域的冲突、排斥、达成一致最终融合的过程,最后产生新的视域。所以译者要想办法优化自己的视域,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原文本和读者进行视域融合。

二、《论语》核心词的英译

《论语》核心词包括“仁”、“君子”、“礼”、“道”、“天”、“德”等,这些核心词在原文不同字句中有着相通但并不相同的意义,即使用现代汉语词汇通译都非常困难,更不说用同一个英语词汇来翻译。本文选取其中“仁”和“天”的英译进行讨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寓意极其丰富,在《论语》中一共出现了109次。“仁”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礼、悌等内容。在英文中找不到一个与之完全对应的单词,所以英譯十分困难。理雅各根据“仁”在《论语》中出现的位置不同、语境含义不同,分别把“仁”翻译成了不同的英语单词,如“virtue, true virtue, the good, benevolent actions, perfect virtues, the excellence等。总体来讲,理雅各还是把“仁”译为“virtue”。这样将“仁”译为“virtue”,使得“仁”和“德”的区别在英译本中变得不那么明显,可能会使读者产生困惑,并且也没有忠实地反映出“仁”是要靠后天努力形成的儒家思想。庞德在翻译《论语》核心词时使用的是他独创的“意象析字法”,即通过分析汉字构造,找出所指向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发掘汉字的“真实”意义。故庞德把“仁”理解为“Humanitas, humanity, in the full sense of the world, real people, the real man, manhood, the man and his full contents等,这样的英译更多的是西方人道主义解读。事实上,儒家思想中的“仁”远远比西方人道主义提倡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更加深刻,庞德的译法没有展现“仁”的丰富含义。辜鸿铭则把“仁”统一翻译为“moral life”和“moral character”,这样就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提高了中国文化影响力,较统一的翻译又让译本读者容易理解,接触原汁原味中国文化,达到了“中西和谐”。安乐哲把“仁”翻译为“authoritative person”,他认为“仁”是人在社会给予他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通过礼仪活动体现在他身上的文化传统价值和习俗,强调“仁”的过程性。

在《论语》中,“天”的含义也十分宽泛,共出现了26次,包括了“自然的天”、“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其中“自然之天”含义较为简单,即浩瀚宇宙;“主宰之天”有独立人格和意志,主宰天地万物之命运,宗教色彩较强烈;“义理之天”即道德之天,其宗教色彩相对较弱,更多是一种道义与纲常。理雅各将“天”翻译为“Heaven”,为了与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有所区别,他以Heaven”首字母大写来表示中国的神。但是当西方读者读到“Heaven”时,浮现在脑海里的一定是超越现世的造物主形象,以及罪孽、灵魂和来世这些基督教概念,很难体会到中国文化中的“天”。辜鸿铭采取“归化”翻译策略直接将“天”翻译为“God”,让人联想到西方宗教里的“上帝”,有着深深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印记,但是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安乐哲将“天”创造性地翻译为“Tien”,并用汉字和注释加以解释。这种译法给读者一种陌生感,属异化翻译策略,目的在于构建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维,挑战西方文化霸权,传播中华文化。

三、“仁”“天”英译中的视域融合

理雅各《论语》英译本是第一本英语全译本,1861年首版于香港,问世10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译本。理雅各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翻译《论语》的目的就是为基督教传教服务,帮助传教士了解中国文化,找到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化解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敌意,达到“调和耶儒、以耶补儒”的传教目的,这是理雅各的视域。理雅各在翻译《论语》时查阅了众多注疏,参考数个前人译作,努力忠实传达原作内容,达到与原文的视域融合。但由于受传教士的身份和翻译目的影响,使其“仁”和“天”的翻译中带有较大局限性。同时,理雅各更多考虑的是译本读者视域,更多地采用他们较为熟悉的英语语言。庞德作为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十分推崇。庞德所经历的时代,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庞德渴望从中国儒家文化中找到救赎西方世界的良药,儒家的智慧正是西方社会所需要的。此外,庞德是诗人,在翻译《论语》时更加重视翻译的创造性,常常直接把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加入翻译之中,在他的《论语》英译本中可以看到许多类似于意象派诗歌的意象和行文风格,这是他与原文本独特的视域融合。庞德的“意象析字法”使得他翻译的《论语》充满了文学和文化的想象,给予中国文化诗意的诠释,为孔子思想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读者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是与读者视域独特的融合。辜鸿铭所处年代,西方文化占中心地位,中国文化处劣势地位,他翻译《论语》主要目的是反击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为中国文化争得一席之地,让西方读者了解真正的中国和儒家文化。他批判理雅各的译本,“所展现的中国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对西方人来说显得力气怪异。他要“使英国人改变他们头脑中以往形成的对中国人的先入之见,并由此改变他们对中国人和中国民族的态度”,这是他的视域。辜鸿铭在翻译《论语》时总结前人翻译得失,首创“以西释中”翻译策略,借用大量英语读者熟悉的文学和文化内容,用西方思想家和作家如歌德、爱默生、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等的话语来对原文进行解释,这是他与原文文本的视域融合。辜鸿铭的归化翻译策略使得他的译本接受度很高,流传度很广,可以说辜鸿铭在与读者视域融合方面做的非常成功。安乐哲是著名中国学学者,当代西方汉学界和哲学界的领军人物,所处时代以及跨中西文化的教育和生活背景赋予他跨文化视野和“去中心主义”文化观。安乐哲英译《论语》的主要目的是想要融汇中西文化,改变西方人认为“中国没有哲学”的错误观念,构建中国哲学体系,让西方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哲学,这是安乐哲的视域。安乐哲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十分重视译本注释,旁征博引,直接引用了《庄子》、《孟子》、《荀子》、《礼记》、《左氏春秋》、《诗经》、《说文》等经典,最长的注释长达大半页,这是他努力与原文本視域融合的证据。同时译者不断提醒读者中西文化和哲学的差异,帮助西方读者重视儒家思想的独特意义,努力与读者视域进行融合。其《论语》英译本更加凸显了儒家思想的社会性和修养的过程性。安乐哲创造性地将“天”译为“Tien”正是体现了经典的意义不是封闭的,而是等待着不同读者来解读和诠释,体现了译者对读者视域的重视。

综上所述,不同译者因为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不同,有着不同翻译目的和目标读者,因此不同译者有着不同的译者视域。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考虑原文本视域,又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视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产生合格的译本。《论语》核心词“仁”和“天”在不同英译本中的不同译法,正是译者视域与原文本和读者视域两度融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不可能有定本[J].博览群书,1996,(8):13-14.

〔2〕朱建平.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雷原.论语:中国人的圣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张政,胡文潇.《论语》中“天”的英译探析——兼论其对中国文化核心词英译的启示[J].中国翻译,2015,(6):92-96.

《论语》关键词英译研究 篇3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是古代文化的结晶, 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据历史记载, 明朝时期来中国传播基督教的传教士最早研究和翻译了《论语》, 此后, 《论语》的各种英译本相继问世。其中, 英国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 ( James Legge) 和亚瑟·韦利 ( Arthur Walley) 的英译本被誉为儒学经典翻译之作。

理雅各 ( 1815—1897) 是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的汉学家, 同时也是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获得“儒莲翻译奖”的译者。亚瑟 · 韦利 ( 1889—1966) 是英国著名汉学家、文学翻译家, 也被公认为是继理雅各之后最伟大的汉学家。他精通汉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他一生有200 余种撰著和译著。《不列颠百科》评价他为“20 世纪前半个世纪中最杰出的东方学家, 也是将东方文种译为英文的最杰出的翻译家”。

二、关键词的翻译比较

近些年来, 《论语》中的一些关键词的翻译研究颇受关注, 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据统计, 《论语》全书一共有1. 2万字, 其中“仁”字出现了109 次, “君子”出现了107次, “礼”字出现了74 次。这些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 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文章将对比詹姆斯·理雅各 ( 以下简称理译) 和亚瑟·韦利 ( 以下简称韦译) 两译本中对这些关键词的翻译得失。

1.“仁”的翻译比较

“仁”字含义极广, 在中国古代属道德范畴。它的本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 以至于有人将孔子思想称为“仁学”。“仁”的内涵极其丰富, 而且在每一章节中的含义又各有不同。所以对关键词“仁”的翻译, 许多译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见。

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

理译: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

韦译: The Master said, “Clever talk and a pretentious manner”are seldom found in the Good.

理译和韦译都有美德之意。理雅各认为, virtue这个词含义广泛, 更能体现出“仁”字的多种内涵, 而且含义上与virtue相近。韦利用首字母大写的Good来翻译“仁”, 以区别首字母小写的good表示“善”。因为《论语》中关于“仁”的概念, 孔子也没有明确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这就使得它的含义比较抽象。所以在韦利的英译本中, 他自始至终都用Good一词来翻译“仁”。这样翻译首先是Good一词太抽象, 其次西方读者在Good一词中很难理解到“仁”代表的善良、孝顺等其他含义, 这也就阻碍了西方读者对《论语》更深层次的理解。

2.“君子”的翻译比较

子曰: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理译: The Master said, “Riches and honors are what men desire. If it cannot be obtained in the proper way, they should not be held. Poverty and meanness are what men dislike. If it cannot be avoided in the proper way, they should not be avoided. If a superior man abandon virtue, how can he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that name? The superior man does not, even for the space of a single meal, act contrary to virtue. In moments of haste, he cleaves to it. In seasons of danger, he cleaves to it. ”

韦译: The Master said, “Wealth and rank are what every man desires; but if they can only be retain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Way he professes, he must relinquish them. Poverty and obscurity are what every man detests; but if they can only be avoid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Way he professes, he must accept them. The gentleman who ever parts company with Goodness does not fulfil that name. Never for a moment does a gentleman quit the way of Goodness. He is never so harried but that he cleaves to this; never so tottering but that he cleaves to this. ”

“君”, 原指古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俗称“君主”。“君子”多指君王之子, 着重强调其政治地位的崇高, 也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孔子对“君子”观念极为重视, 将“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 从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后来“君子”一词的含义被引申到才德出众、学问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在《论语》中, “君子”一词通常是与“小人”相对照的。两位译者的翻译各有千秋。理雅各把“君子”翻译为“superior man”。关于superior一词的含义, 《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给出了权威的解释: ( 1) better than average优于一般水平的; ( 2) higher in rank or position级别或地位较高的; ( 3) showing that one thinks one is better than others有优越感的; ( 4) placed higher up位于较高处的。从superior一词的四种含义可以看出, 理雅各这样翻译并没有将“君子”道德高尚的品质翻译出来, 也没有全面地反映“君子”的真正内涵。韦利将“君子”翻译为“gentleman”。对这个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 ( 1) man who is polite and shows consideration for the feelings of other people; man who always acts in an honourable way; ( 2) as a polite form of address to men; ( 3) man of wealth and social position, esp one who does not work for a living。两位译者对“君子”的含义理解不同, 也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侧重点不同。理雅各的翻译更强调地位上的差异, 而韦利的翻译则侧重了素质和风度。总的来说二者的翻译都可以接受, 但笔者认为韦利的翻译更胜一筹。

3.“礼”的翻译比较

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

理译: The Master said, “If a prince is able to govern his kingdom with the complaisance proper to the rules of propriety, what difficulty will he have? If he cannot govern it with that complaisance, what has he to do with the rules of propriety?”

韦译: The Master said, “If it is really possible to govern countries by ritual and yielding, there is no more to be said.But if it is not really possible, of what use is ritual?”

“礼”在中国古代是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孔子以前就已有夏礼、殷礼和周礼。儒家所宣扬的是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即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要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政治地位。孔子将仁学注入礼学之中。孔子说: “人而不仁, 如礼何?”这句话阐述了“仁”与“礼”的关系。该句的意思是, “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 那还有什么困难呢? 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 怎么能实行礼呢?”从白话译文可以看出, 两个“礼”字的含义有所不同。第一个“礼”字偏重言语行为规范, 而第二个“礼”字则强调礼仪。理雅各将“礼”翻译为“propriety”或是“the rules of propriety”。“Propriet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中的定义为: state of being correct in one's social or moral behavior; rightness or suitability, fitness。而韦利将“礼”翻译为“ritual”。词典中对“ritual”一词的解释是: series of actions used in a religious or some other eremony; procedure regularly followed in precisely the same way each time. 两位译者所服务的翻译对象是西方的读者, 这两个词都能被西方读者理解, 也都能传达礼仪、行为规范的含义, 所以他们的翻译都可以被接受。但用同一个词翻译两个不同含义的“礼”字还是有些不妥。

三、结束语

儒家思想里还有很多关键词如“道”“德”“义”等都存在如何解释和翻译的问题。文章只列举了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很多优秀的翻译作品大多来自西方传教士或汉学家, 由于西方学者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与东方大相径庭, 这就导致译者在理解上的不同, 出现误译。有时译者还会选择带有西方色彩的词汇来翻译中国特有的词汇。《论语》的大部分英译本都译出了这些关键词的部分含义, 但缺少全面的准确的翻译。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 如何将《论语》的思想精华准确地传达, 这将是值得翻译工作者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Legge, James.The Chinese Classics[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4.

[3]Waley, Arthur.The Analects (汉英对照)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王辉.《论语》中基本概念词的英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5) :116—121.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6]殷小娟.《论语》四种英译本中有关“礼”的翻译得失[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 (5) :112—114.

[7]岳峰, 周秦超.理雅各与威力的《论语》英译本中风格与译者动机及境遇的关系[J].外国语言文学, 2009, (2) :102—108.

论语英译 篇4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作为译本语录体性质的书,比较真实客观地保留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思想,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好材料。《论语》 中的君子是美德与智慧的化身,是孔子用来培养门生的楷模,是教化全社会的模型。孔子希望培养出一代代的“君子”, 用他们来治世便能天下太平、四海同乐,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目的。[1]

一、“君子”与“小人”理解

“君子”早在《易经》中就已出现了,但是被全面应用最后上升到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是自孔子开始的,并且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君子”和“小人”在《论语》往往成对出现, 体现了两种人在政治立场、地位出身、道德伦理观等方面的对立。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给出“君子”的标准定义, 所以很多学者对此都有不同的见解。冯雪红就认为“君子” 是指那些道德标准高尚且人生态度达观的人,代表了孔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而“小人”则正好相反,它们要么患得患失,要么唯利是图。[2]吕方认为孔子世代,“君子”的新内涵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即文化层面和道德层面。[3]梁国典则认为“君子”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统治者,一是指有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人。在孔子学说中则多指后者。[4]陈奕曼则认为,孔子所认为的“小人”并不特指某一类人, 凡是其修养作为、人品见识和“君子”的范畴相悖的,便是“小人”。[5]因此《论语》中“君子”“小人”的概念都相对笼统, 理解也是见仁见智。

二、“君子”与“小人”的翻译

“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极高,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先后出现107次,“小人” 共出现24次,并且很多时候都是以对比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国文化中“君子”“小人”已不仅仅是人称指代,而更多涉及的是文化问题。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 “:君子不忧不惧。” (《论语.颜渊》)

辜鸿铭: The same disciple asked what constituted a good and wise man.

Confucius answered, “A good and wise man is without anxiety and without fear.”[6]

辜式选用的“a wise man” 是指因为有经验和知识而能做出明智决定和给出好建议的人,这样的话就把君子的范围缩小到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上。在《论语》中的受过良好教育只是具有君子品质的一个因素,君子更多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因此辜式的翻译与《论语》原著的相比较而言相对片面。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 为政》)

辜鸿铭: Confucius remarked,” A wise man will not make himself into a mere machine fit only to do one kind of word.”[6]

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译注,“器”是指器皿,只有一定的用途。[7]在这个例句的翻译中,“器”是关键。辜鸿铭先生选用的事“machine”意为机械,机械般工作的人,没有思想的;从辜式的翻译来看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像机器一般,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应是君子所具有的一方面能力,并不能完全取代君子的能力, 由此可知辜式的翻译缩小了君子的范围。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为政》)

Ku’s: Confucius remarked, “A wise man is impartial, not neutral. A fool is neutral but not impartial.”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子路》)

辜鸿铭:Confucius remarked, “A wise man is dignified,but not proud. A fool is proud, but not dignified. [6]

在这里辜式翻译“小人”时选用fool,意思:第一, (贬) 愚笨的人;缺乏判断力的人;白痴:第二, (正式的)指受雇于统治者、贵族以玩乐的人;小丑;乡下人;这些意义都于“小人”的实质不像符合,“a fool” 等只表现出中国文化中“小人” 的一部分内涵。因为在《论语》中“小人”是指那些没有高尚品德,也没有什么雄心抱负、目光短浅者的人,但并为显示出对“小人”的厌恶和憎恨。

结语

论语英译 篇5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雅各,论语英译

从20世纪70年代起, 翻译研究进入了文化视角研究的新高度。翻译的文化研究中代表人物勒菲弗尔在《翻译、重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指控》一书中, 阐述了翻译的“三要素”理论, 即操控论, 认为翻译是对原文的重写, 翻译不能忠实地反映原作的面貌主要是因为它始终受到三种因素的操控:意识形态 (Ideolog y) 、诗学 (Poetics) 和赞助人 (Patronage) 。

理雅各《论语》英译本一直被奉为标准译本, 《中国翻译词典》中对理雅各译作做如是评价:“理氏所译理解原作基本正确, 译笔严谨细腻, 简洁雅致;大量的注解反映出他对我国经典翻译的严肃认真态度, 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以勒菲弗尔的操控论为基础, 从意识形态来的角度来研究理雅各《论语》英译, 探讨译本的形成原因和特色, 并揭示释形成这些原因和特色的背后“无形操控者”。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理雅各《论语》英译本进行阐释和分析, 能为翻译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使我们重新审视原有的翻译标准, 认识到译文的形成过程及制约译者翻译的因素。

一、意识形态与翻译

在《翻译、改写及文学名声的指控》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一书的前言中, 勒菲弗尔指出, “翻译是对原文文本的改写。所有改写者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都反映了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通过操控文学, 改写在特定的社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而起作用。改写就是操控, 它以行使权力的形式出现。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改写有助于某种文学和社会的进化。改写可以引入新的概念、新的风格、新的手法。翻译的历史也就是文学革新的历史, 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施加影响的历史。”由此可见,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在意识形态和诗学影响下对原文进行操控。但是, 这种改写并非无中生有, 也不是改写者们蓄意不忠于原文, 而是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历史环境下, 意识形态、诗学等的影响。

勒菲弗尔所指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包含传统、管理、信仰等宽泛意义上的含义, 不是狭隘意义上的政治宣传行为。通过意识形态的影响可以发现, 翻译过程中什么被重写了, 在翻译中突出了什么。所有形式的重写都折射出某种意识形态因素。在勒菲弗尔看来, 所有的这些因素中, 意识形态是最重要的。所谓的意识形态, 通常是指译者或赞助人强加给译者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和目标文化的主流诗学共同决定了翻译策略和决定问题的办法。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主要体现在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对翻译目的的操控;二是对翻译策略的操控;三是对翻译后文本流行的操控。翻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从最开始的翻译目的到最后译作的流行一直都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

二、意识形态对理雅各《论语》英译的影响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对翻译选材的操控;二是就是翻译策略的操控。翻译从最开始的选材到最后译作的形成一直都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

1、意识形态对理雅各翻译目的的影响

翻译的选材是译者理雅各面临的一个问题, 也是最先体现意识形态操控的方面。理雅各在选择翻译《论语》的过程中, 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个人思想意识的“双重压力”。

(1) 殖民帝国的扩张和基督教传教的发展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又称“日不落帝国” (The Sun-NeverSetting Empire) 。1588年, 英国夺得海上霸权, 经200多年的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建立起有史以来最庞大的殖民帝国。“截至1914年, 英国的殖民地已广布世界各大洲, 殖民地面积达3350万平方公里, 殖民地人口达3.94亿, 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从殖民地搜刮和掠夺大量的工业农业原材料, 通过生产机器加工制作之后远销世界各地以牟取暴利。

伴随着海外殖民扩张和经济掠夺而急剧加速的是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对这一新的侵略方式, 瞿秋白剖析说:帝国主义为了适应对殖民地政治上统治、经济上掠夺的需要, 往往在文化上“竭力综合现代市侩的心理, 暗地里建筑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通过设立教会、学校, 办报纸、慈善事业, 召开国际会议等形式表现出来;在内容上不外乎是“自由平等博爱”、“实业救国”、“人道主义”、“和平发展”之类的论调, 或是放弃赔款、“温和的”国际政策等等。这其中自然也杂揉着“一点儿科学, 一点儿宗教, 一点儿道德, 一点儿世故人情, 一点儿技术知识”这些看上去“色色都全, 可是色色都不彻底”的东西。由此可见, 文化侵略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欺诈性特征。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主要是披着宗教活动外衣的“传教士”来推行的。他们在各地设立许多教堂, 举办教会“教育事业”、“慈善事业”借以达到枪炮政策难以达到的目的。

18世纪末, 在福音派新教运动的推动下, 新的传教组织也逐步建立起来。传教士们带着对基督的无比虔诚和对征服遥远异邦的雄心来到了万里之遥的东方, 他们渴望在异域获得英雄式的自我扩张。基督教传教士传教的主要策略包括:走上层路线, 尽可能结识宦官和士大夫阶层;入乡随俗, 适应中国文人的生活方式;学习中国文化, 尤其从儒家经典开始。基督传教士坚信, 要让中国人皈依基督教, 第一步必须得到中国主流社会的接受和认同,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传教士就应该学习和掌握中国人的语言和文化。早期的传教士付出艰辛的努力, 学习汉语并将中国典籍翻译成拉丁文, 其首要目的是让自己和后来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 为日后开辟道路。古莱神父在出版了自己翻译的孔子部分篇章的时候, 也曾这么强调:“翻译的目的不在于吧中国智慧带给欧洲学者, 而是用来当做工具, 使中国人皈依基督教。”

基督教传教士首先翻译儒家经典主要基于两大理由:一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正统意识形态。二是因为基督教传教士在了解中国文化时发现, 在当时中国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三大学说和思想体系中, 只有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教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小, 相通性最大。在确定融合儒家、排斥佛老的大策略下, 传教士们开始千方百计拉近基督教教义与孔子思想之间的距离。

(2) 理雅各的出生背景及其传教策略

理雅各出生于1815年12月20日, 他是一个成功的衣料商伊本内泽·理 (Ebenezer Legge, 1770-1848) 的四个儿子 (乔治、约翰、威廉和雅各) 中最小的一个。他的出生地汉德利 (Huntly) , 是“坐落在山谷中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在19世纪初期就已经声名远扬, 因为它将自己的儿子们送出去, 担当到海外传播福音的使命。汉德利的宗教性和世界性的更宏大的命运, 尤其与其所谓“苏格兰传教士教会” (Missionar Kirk) 关联在一起, 这是一个著名的公理会教会, 它拥有一些积极的会员, 包括“理雅各家族” (Legge Family) 以及其他“积极分子”, 还有当地一些辉格派自由主义者、商人。这一传奇对于理雅各的重要性在于, 他是在“苏格兰传教士教会”严格的加尔文教的虔信笃诚中成长起来的。另外, 在这样一个小镇, 弥漫着的烂漫信仰, 使得那些有胆有识、富于进取心的基督徒卓有成效地参加到那些豪气万丈的、获得神圣受命到世界各地的传教事业当中。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出生于传教士之乡对理雅各未来的人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理雅各看来, 传教和翻译中国经典不仅不相冲突, 而且是互补的。早在理雅各奔赴海外传教之前, 他就确立了在异族人和异教徒的传教策略:理雅各在结束自己的授任考试时, 粗略地反思了他将要在那些异教徒中使用的传教方法。理雅各给自己拟定了一个工作日程, 它强调了“完美掌握一种语言 (中文) 或者若干语言”的重要性。他的“最重要的目标”, 就是“像一个中国人那样说和写”, 这样异教徒国家才“可能得救”。在理雅各之前来东方传教的英国浸礼会教士马歇曼和伦敦会传教士柯大卫都从事过儒经翻译, 但是理雅各认为他们翻译的东西一是数量少、不成系统, 二是比较粗糙、不够完善。他要把儒家经典全面系统地翻译成英语, 这一宏大的工程不仅是自己学习和了解中国的文学和哲学著作的过程, 也会为后世的传教事业铺平道路。

1866年, 理雅各在解释作为传教士的自己为什么要把中国典籍翻译成英语时说:我对中国学术所做的成功之研究, 乃是二十五年多的辛勤劳作的结果。为了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这一伟大的帝国, 尤其是为了顺利开展我们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并获得永久的成功, 这样的学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 将孔子所有的著作 (儒家经典) 翻译并加上注释出版, 会为未来的传教士开展传教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理雅各的话为其从事儒家经典翻译的动机和目的作了最好的总结。这一动机和目的直接影响了他对包括《论语》在内的儒家经典的领悟和解读——小则是文本字词意义的考证和选择, 大则是他对孔子体系和中国哲学的全面评价。

2、意识形态对理雅各翻译策略的影响

在传教士的《论语》译本中, 一个共同的翻译策略就是“以耶释儒”, 即将孔子的儒家学说基督教化, 使《论语》成为传教士渗透西方文化的“他者”, 为基督教的教学和传播开辟道路。

理雅各明确地表示, 只有完全彻底地掌握了中国的四书五经和思想道德文化, 才有可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所肩负的传教职责。他认为, 当时的《论语》译本不够全面、完整、还缺少对文化的批判力, 所以, 他决定重译《论语》, 以使他的同事们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传播基督教义。他坚信, 这是一种非常明智的文化渗透方式。

因此, 在理雅各的翻译中, 使用的翻译策略主要是:在字面翻译时采取忠实传译的方法, 在注释中则以耶稣基督的教义来诠释孔子思想, 或把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进行对比。

(1) 语义翻译法

从理论上讲, 语义翻译把表达的内容限制在原文文化范围里, 不允许对原文中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概念加以改变, “只有在原文的内涵意义构成理解上的障碍时才加以解释”。语义翻译为了表现出原作者的“思维过程 (thought-progress) ”, “力求保留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理雅各的翻译, “忠实存真为第一要义, 一以贯之的方法是直译加注, 传达原文信息丝丝入扣, 保存原作形式不遗余力, 兼收功能﹑形式对应之功”。他曾在中国经典第五卷的序言里谈到他的翻译理念:“译者素来追求忠于原作者, 决不诉诸释意 (意译) 。释意是懒人之道, 学者不为。当然他也希望译本的语言尚不至于粗俗鄙陋, 不堪视听。”

可以说理雅各的翻译思想非常接近纽马克的语义翻译观。首先, 二者都把忠实于源语文化﹑原作者放在第一位。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 这种策略有利于传达源语文化的特色和保留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 虽然二者都强调译文要在修辞﹑形式﹑语义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

1) 保留原文句式句序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

理译: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s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2.7)

理译:Tsze-yu asked what filial piety was.The Master said, “The filial piety of nowadays means the support of one’s parents.But dogs and horses likewise are able to do something in the way of support;—without reverence, what is there to distinguish the one support given from the other?”

理雅各对这两段语录的处理方法集直译﹑逐字翻译、忠实翻译为一体, 在兼顾语法正确和意义可解的基础上采用较小的翻译单位, 甚至逐字翻译, 较好地反映出原文的句序词序。其原意, 就是要反映经文的行文特色。

2) 保留原文语气

理雅各在处理译句时, 力求保持原语的语气和特色, 做到忠实传译。

色斯举矣。翔后而集。曰:“山梁雌雉, 时哉时哉!”子路共之, 三嗅而作。 (10.26)

理译:Seeing the countenance, it instantly rises.It flies round, and by and by settles.The Master said, “There is the hen-pheasant on the hill bridge.At its season!At its season!”Tsze-lu made a motion to it.Thrice it smelt him and then rose. (感叹)

该段语录记载了孔子感慨雌雉因时而动, 见机而作。理雅各保留了原语的感叹句, 使得孔子的感慨之情如跃纸上。

3) 保留原文修辞手法

子曰:“君子不器。” (2.12)

理译:The Master said, “The accomplished scholar is not a utensil.”

子曰:“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6.23)

理译:The Master said, “The wise find pleasure in water;the virtuous find pleasure in hills.The wise are active;the virtuous are tranquil.The wise are joyful, the virtuous are long-lived.”

在第一段语录里, 分别使用了暗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在理雅各的译文里保留了这些手法。在第二段语录里, 运用了排比和对偶两种修辞手法, 理雅各在译文里也运用了这两种手法。

(2) 厚重翻译法

理雅各的翻译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论语》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 进而更全面地理解《论语》里表达的儒家学说。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上作一宏观分析, 他们采用的翻译策略相当于亚皮尔阐述的厚重翻译法 (thick translation) , 即:为使译入语读者更加尊重源语文化和更好欣赏他者文化的思维与思维表达方式, 译者在译文中加上大量的注释和评注, 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

1) 对初次出现的关键词语加以解释说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者,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1.2)

理译:The philosopher Yu said, “They are few who, being filial and fraternal, are fond of offending against their superiors.There have been none, who, not liking to offend against their superiors, have been fond of stirring up confusion.The superior man bend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radical.That being established, all practical courses naturally grow up.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submission!—are they not the root of all benevolent actions?”

Note:仁is explained here as“the principle of love, ”“the virtue of the heart”.Mencius says—仁也者人也, “仁is man, ”in accordance with which, Julien translates it by humanities.Benevolence often comes near it, but, as has said before of君子, we can not give a uniform rendering of the term.

“仁”作为《论语》及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 也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共109次) 。理雅各在《论语》中第一次遭遇“仁”时, 先是援引孟子的注解, 然后他认为英文中的“benevolence”和“仁”意思接近, 但无法给统一的名称。

2) 揭示篇章主题

HEADING OF THIS BOOK——为政第二This second Book contains twenty-four chapters, and is named为政,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That is the object to which learning, treated of in the last Book, should lead, and here we have the qualities which constitute,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men who administer, good government.

理雅各在翻译每个篇章前, 都会在注释里面揭示篇章主题, 以便读者整体把握。

3) 介绍文化背景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 不违, 如愚。退而省其私, 亦足以发, 回也不愚。” (2.9)

理译:The Master said, “I have talked with Hui for a whole day, and he has not made any objection to anything I said;——as if he were stupid.He has retired, and I have examined his conduct when away from me, and found him able to illustrate my teachings.Hui!——He is no stupid.”

Note:Yen Hui (颜回) , styled子渊, was Confucius’s favorite disciple and is now honoured with the first lace east among his four assessors in hi temple, and with the title of复圣颜子, “The second sage, th philosopher Yen.”At 29 his hair was entirely white, and at 33 he died, t the excessive grief of the sage.

理雅各将经文放回历史、社会、文化的语境中还其本来面目。在该语录中涉及孔子第一次评论颜回, 理雅各则在注释中说明颜回的身份、地位以及其卒的信息。

4) 评论

在翻译《论语》时, 理雅各经常在注释中以耶稣基督的教义来诠释孔子思想, 或把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进行对比。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 非尔所及也。” (5.11)

理译:Tsze-kung said, “What I do not wish men to do to me, also wish not to do to men.”The Master said, “Ts’ze, you have no attained to that.”

Note:In the中庸, XIII.iii, it is said——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 “what you do not like when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The difference between it and the sentence here is said to be that of恕“reciprocity;”and“仁”, “benevolence, ”or the highest virtue apparent in the adverbs勿and无, the one prohibitive, and the other simple, unconstrained negation.The golden rule of the Gospel is highe than both——“Do ye unto others as ye would that others should do unt you.”

理雅各在解释该语录时, 引用了《中庸》的语录, 并认为福音书的那条金律比《论语》和《中庸》里的类似表述更加高明。

三、结语

从翻译选材直至翻译形成, 意识形态这一“幕后人”都在很大程度上操控译者翻译, 译者在主流意识形态和自身主题意识下, 对原文进行改写。理雅各虽然力求保留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国特色, 但他通过在评注中将儒家思想与基督教思想的比较, 来彰显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优越性。理雅各通过自己的翻译来重新解释《论语》, 他是受到意识形态制约的改写者。将意识形态纳入翻译学的研究范畴, 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各种翻译现象, 把握翻译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2]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许钧, 穆雷.翻译学概论[M].译林出版社, 2009.

[4]吉瑞德.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M].段怀清, 周俐玲,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5]马祖毅, 任汝珍.汉籍外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3.

[6]Legge, James.The Chinese Classics w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notes, prolegomena, and copious indexes.Vol.I-V.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0.

[7]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8]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J].中国翻译, 2003 (2) .

上一篇:建筑土方施工下一篇:电力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