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差异

2024-09-29

英译差异(精选8篇)

英译差异 篇1

1.引言

原始社会末期,劳动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吃饱穿暖,物质资料还有剩余时,尽孝便有了实践的可能性。这时祭祀活动逐渐从对图腾和对神的崇拜发展到对祖先亡灵的崇拜,孝观念由此确立。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以往的道德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随着孝观念的发展,到战国末期,《古文孝经》成书,由孟、荀学派的儒者编著而成;西汉初期,《今文孝经》成书。我们今天读的《孝经》,则是《古文孝经》与《今文孝经 》的合编本 ,为汉成帝时刘向所编著。今本《孝经》共十八章,一千八百字左右,被视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思想权威和伦理道德规范, 其中有些思想精华如教导人们养亲、敬亲、谏亲、尊老等观点,在今日已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孝文化,另一些“事君”观点则应进行辩证分析,去粗存精,避免“愚孝”、“愚忠”。本文先简述《孝经》成书的背景及其大致内容, 其次论述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对“孝”的不同理解,最后探讨将《孝经》恰当英译对中国及西方国家的深远意义。

2.中西孝文化差异

中国自古崇尚“百善孝为先”。孔子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们孩童都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中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可见中国古代社会已将“孝”放在首位,将其视作最基本的伦理规范,视作为人处事的根本。

中国自古以来关于孝子孝女的故事数不胜数, 有许多书籍记载了他们的故事,如《二十四孝》。但是对于这些行孝的故事,正如鲁迅先生告诫我们的那样,我们要严格甄别,去芜存菁,有些可以学习,有些要敢于怀疑,还有一些是我们需要大力斥责的愚孝,如为母埋儿的郭巨、卧冰求鲤的王祥、恣蚊饱血的吴猛等。这些所谓的“孝行”,在今人眼里都是对家庭、对自身极度不负责任的表现,应当加以摈弃。

《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指出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可见,“孝”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行“孝”必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努力有所建树,使父母荣耀显赫。行“孝”最初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是效忠君王,最终要建功立业。

我们很难想象让西方人恪守中国式孝道, 他们会有何感想。西方文化强调求知、求真、自然和物质,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点是个人的独立发展,而不是宗族、血缘和家庭。西方讲“孝”,只是在《圣经》训诫第五条中淡淡一提 :“当孝敬父母 ,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的上帝所赐予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Honor your father and your mother,that your days may be long in the land which The Lordy our God gives you.)”随即“孝 ”缓缓地渗透到西方那强调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文化中, 并没有形成像中国这样几千年来逐渐完善的、独立的、系统的“孝文化”。在西方奴隶社会, 儿子推翻母亲去争位不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而被认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西方现代社会,年轻人婚后想做“丁 克家族”,也不会被 人训斥为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父母完全尊重子女的选择,不会认为“养儿”是为了“防老”,因为西方子女根本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西方的养老福利制度比中国相对完善很多,但这除了经济实力原因外,笔者认为也是东西方孝文化的差异使然。西方国家父母年老需要人照顾时, 子女会转交或者本人就直接移住到养老院, 老人不埋怨子女反而感觉很自然, 在哪里都一样,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强调的是实现个人价值。中国人父母若“享受”此待遇,也许不至于哭天抢地,但至少面子上过不去,他们也许宁愿在家里四世同堂地吃苦遭白眼,也要享受他们向往的“天伦之乐”。因此,也许在中国把养老院建得条件再好,也不会有老人心甘情愿地移住进去。既然西方人不像中国人这样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 那么西方的离婚率比中国高很多就用不着太惊讶, 西方文化的土壤里不太可能酝酿出中国这样内涵丰富的孝文化。

3.《孝经 》英译对中西方社会的深远意义

要想从事中国的典籍英译, 就应当仔细研读古典作品的原文文本,这就要求译者有着扎实的汉语语文功底,熟悉掌握汉语文言文知识。此外, 我们还应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常识,最后能流利地将译文用英语付诸笔端。

笔者分析《孝经》时发现,《孝经》的目的是倡导天下人行孝,因此我们的翻译目的是向外国读者普及中国“孝”文化知识,弘扬中华孝顺美德。既然是面对人民大众的,就当注重译文的可读性,不应加注过多典故注释,文笔应生动传神,并注意适当采取归化策略。

《孝经》, 同其他中华文学文化典籍一样 ,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老子、庄子和孔子的思想智慧,以及《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等文化瑰宝 ,都已有中外学者译者积极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尤其是渗入到西方社会。《孝经》的英译定会让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中国人的家庭价值观,理解西方打拼的中国企业家的为人处世原则,领悟中国文学作品中各种“孝”内涵。在处理涉及中西方孝文化差异的各种问题上,能有更多西方读者考虑到中国人的“孝”情结,为中西方人民感情沟通、条约规章制定等方面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中西文化存在差异,这是事实,但国内外译者通过努力英译《孝经》一类的中国文化典籍,使得两方彼此缩短情感距离,使不同文化的人民交流和谐友好,实在是意义重大。

英译差异 篇2

关键词:中餐菜谱;文化差异;英语翻译

引言

伴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国友人的来华人数与次数近几年都在呈现上升的态势。旅游是一个综合性的消费项目,其中饮食是旅游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在游客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如何更好的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美食介绍给外国友人,并促进中外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餐菜谱的英文翻译的准确与恰当则显得尤为关键。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将两个不同语言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匹配是一个工作的难点亦是工作的中重点。文化的不同是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的重点。中国是一个美食大国,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让国人垂涎三尺,大饱口福。这么一个文化的精品,需要通过好的翻译来走出中国,让更多的人来品尝和感受这华夏文明中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具体代表是一个个鲜活菜品背后的菜单。很多外国友人来中国旅游时,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就是在就餐时,他们不知道菜谱后中汉字的具体含义。即使勉强点餐,却发现最终搬上餐桌的并不是自己心目中所想像的菜品。这种尴尬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菜谱英语翻译的不准确甚至有时是错误的翻译。那么,如何才能在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基础上做好中餐菜谱的英语翻译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非常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总结来看,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饮食品种的不同。饮食无外乎两类,一是吃,二是喝。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就是两个不同国家之间,吃的不一样,喝的也不一样。具体来说,中国的餐桌的主要饮料要么是茶水,例如红茶,绿茶,普洱等比较著名的茶叶品种,要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白酒,例如,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五粮液,茅台等。可是在欧美国家,他们的餐桌饮品主要以葡萄酒为主,或者是低度的鸡尾酒。这一点差异,让外国友人在菜谱的酒水单上望而却步,或者通过前辈的旅游攻略,不明则厉。

其次,食物加工方式的不同。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品尝和创造美食的民族。所以,我们发明了:蒸、炸、煎、焖、炖、煮等各种烹饪方式。但就吃羊肉来说,我们可以靠着吃,涮着吃,蒸着吃,炒着吃,总之,同一类食材可以有好几种加工方式。相反的是,欧美国家的饮食加工方式比较简单,以蒸和烤为主。这也是为什么,外国朋友家里的锅具比较少得原因之一。

最后,饮食禁忌的不同。由于欧美国家很多国民都是信奉基督教或者天主教及伊斯兰教。所以,在日常的饮食中,他们对于一些食物的食用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的。例如,在伊斯兰教规中,信徒是不可以吃猪肉的。在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里,信徒是不能吃一些动物的肝脏或者血液制品的。例如,中国的猪血,鸭血等等都是他们的饮食中所禁忌的。

二 中国菜谱的英文翻译要求

首先,名称与实物要一致。这种一致性是对菜谱翻译的最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准确翻译菜谱中所代表的菜品,才能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通过名称来对菜品做一个初步的了解。例如。我们中国北方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美食:春饼。如果按照字面来翻译,则一般会被译为:spring pancake.这个短语在老外的字典里将会被理解为:春天的薄饼。所以。这样的翻译与我们的“春饼”本身的意义有所差别,准确的翻译可以译为:thin pancake.另外,随着国内饮食文化的不断高雅,很多中国菜谱中多了很多类似于成语的中餐菜品名称。例如,我们光临某家东北风味的中餐馆,打开菜单,会看到这样的菜品名称:常来常往,藕断丝连,兄弟连筋,猴子上树等等富有想象力的菜品。坦白来说,这种名称在某种层面上,确实有助于激发游客的好奇心,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照顾到游客作为消费者应该享有的知情权。所以,在菜品的英文翻译时,要将成语背后菜品的食材及加工程序进行一定的表达和解释,避免游客看到做好的菜品后大失所望,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其次,准确与艺术结合。有一句比较流行的口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在中餐的英文翻译过程中,在讲究词义的正确表达的同时要尽量保留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独有特色。特别是具有我国浓郁地方特色的饮食。例如,在美国著名的唐人街。中国的饺子,宫保鸡丁,红烧牛肉等中国特色美食已经为很多欧美游客所接受和喜欢。最重要的是,这些菜品并没有翻译成对应的英文,而是直接用汉语拼音来进行指代和描述。这种保留民族特色的拼音翻译,应该值得我们去大力地推广和提倡。因为,我们知道,品牌将会成为未来国际间竞争的重要砝码,而打造民族餐饮品牌,先从我国最特色的汉字与拼音开始。例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老外来中国点餐,会直接品读菜品背后的汉语拼音,一方面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中国汉语的推广与学习。

最后,建立统一的中餐英语翻译规范与标准。饮食文化已经不单单在国内发展和流传,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出境游的发展,饮食已经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正飘洋过海,走向全世界。因此,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角度来考虑,旅游文化中的中餐菜谱的英文翻译,要尽可能的达到翻译的统一标准。这种标准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一些比较著名的中餐菜品要有一个统一的英语翻译名称。只有通过这种统一的规范翻译,才会促进中餐的国际传播,避免因为翻译规范与标准的不统一而造成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带来的误解与分歧。这种中餐翻译的规范与标准可以通过官方与民间协会联合共同努力来完成。当然,这种规范的建立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在日常的中餐英语翻译中不断地尝试与总结,但是标准规范的中餐英语翻译将会是未来翻译的主要趋势。这种标准的翻译并不是要抹杀语言传递背后的民族个性。相反的,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这种民族文化特色的保留与发扬。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出去,看一看”成为很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也敞开怀抱拥抱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外宾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我国的自然景观,更多的是她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让人流连忘返,垂涎三尺的各类美食。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介绍的一样,中国的美食绝对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有人说,翻译是一座沟通两国不同语言间的一道桥梁。确实如此,由于不同的地域文化,饮食文化,我们和西方国家在饮食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准确、具体、生动的翻译将两国不同文化间的鸿沟进行缩小。在中餐菜谱的英文翻译中,我们要坚持准确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坚持民族与国际化的统一,注重翻译标准与规范的设立。只有通过这种翻译模式的确立,基于中西不同餐饮文化的中餐菜谱翻译才会取得更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伟雄,方凡泉编.实用英语翻译技巧[M].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2] 李莹,中国菜名中的文化与翻译方法[J];文教资料;2009年36期

[3] 袁晓红,唐丽霞.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与中餐菜单的翻译[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周致欣,廉晓洁. 中国元素在菜肴名称文化中的应用[J]. 新西部(下半月). 2010(04)

[5] 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初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英译差异 篇3

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中国文化则是一种农耕文化和陆地文化,两种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们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在现今这个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外国友人来到中国必会先品尝中国美食。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调方法等。然而,中国菜不同于欧美菜,它菜色种类流派繁多,不仅体现菜的原料与烹饪方法,又多同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风情和历代名人等诸多文化因素相联系,带有浓厚的本民族文化色彩。因此,要翻好中餐菜名就得了解中西饮食文化上的差异,熟知中式菜肴的文化内涵。

菜名的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客人点菜,它在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菜名翻译不到位的话,就会闹出笑话,甚或让外国朋友大倒胃口,曾经就有人将“红烧狮子头”变成“烧红了的狮子头”,把“童子鸡”译为“没有性生活的鸡”,麻婆豆腐则直译成Tofu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一脸雀斑女人做的豆腐),更无语的是一些干锅类的菜品翻译,无一不与某些不雅英文词挂钩。因此,将中式菜名翻译成准确、优美、同时传递中国文化的译文,对于促进中国与外国人民之间的交流、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中式菜名翻译存在的问题

人们可以非常容易地找到很多有关中国菜的书籍,但这方面的英文研究资料却相当匮乏,有关中式菜名翻译的学术研究也相对较少。环顾当今的中式菜名翻译一菜数译的例子比比皆是,且大都准确性较差、混乱无序且缺乏统一标准。这完全不能适应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迫切要求。外语菜单为的就是方便外国客人,但大多数情况下效果都不理想,也很不规范。主要体现在:

2.1 一菜多译

一些菜有多种翻译方法,这就使外国朋友在点餐时就会将同一道菜误认为是几道不同的菜,也不利于中国餐饮文化的发扬光大,给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带来了一定障碍。如宫保鸡丁就有以下几种翻译chicken cubes with peanuts in hot sauce;chicken cubes with peanuts;Palace Teacher’s diced chicken with chili and peanuts;stir-fried chicken with dried red pepper;Stir Fried Kung Pao Chicken with Chili Pepper and Cashew Nuts;Fried Diced Chicken in Sichuan style。如今在北京市出台的《中文菜单英文译法讨论稿》中出现的是Kung Pao Chicken。

2.2 缺失中国文化色彩

一些中式菜名译成英文后,能否保持原有的中国色彩是译者应考虑的重要问题。如一些相当具有中

国特色的菜“鲤鱼跳龙门”、“东坡肘子”等,翻译成英文时,就要考虑外国人能否理解到这些中国菜中的含义。由于地域及饮食文化的差别,大多菜名翻译得不够规范。有的菜名不顾其中的文化典故,而采取“直译”的形式,单看菜名就让客人瞠目结舌,如在咱国内是妇孺皆知“红烧狮子头”被翻译成了“烧红了的狮子头(Fried Lion’s Head)”;比如有道广东名菜叫“龙虎斗”,又名“豹狸烩三蛇”,有的译者就直接翻译成了“Dragon and Tiger Fight”。另外,像“霸王别姬”的译文是Broiled Chicken Cutlets with Turtle,“蚂蚁上树”翻译成“Rice noodles with minced pork”,这样的翻译是将菜肴的基本材料翻译出来了,但是原本特有的、形象的中国文化却难以传达出来。而将“叫化鸡”译成了“beggar’s chicken”,在餐桌上看到“乞丐”这个词,会让外国朋友觉得不太舒服。

2.3 望文生义

有的翻译几乎完全是从字面意思上去翻译,如某酒店将非常吉利的“四喜丸子”翻译成了“Four glad meatballs”(四个高兴的肉团),“猴魁茶”翻译出来是“Number one monkey-tea”(第一只猴子茶),“夫妻肺片”翻译成了“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其他诸如“庐山云雾”、“君山银针”翻译得更是不知所云。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麻婆豆腐”竟成了“满脸雀斑的女人制作的豆腐”,“童子鸡”成了“还没有性生活的鸡”,“回锅肉”翻译成了“Double cooked pork slices”。一家餐馆曾将“火爆腰花”直接译成“Pork flower(猪肉花)”,弄得外国食客一头雾水。

3 中式菜名翻译的建议

中国菜肴数量繁多,种类齐全。如今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相应的菜名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注释法等,以及在2007年北京市旅游局公布了的《中文菜名英文译法》讨论稿中,也归纳了菜名的四种翻译方法,即主以料开头的翻译法、烹制方法开头的翻译法、以口感开头的翻译法以及以人名地名开头的翻译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技巧,就能让我们的译者更好地应对菜名的翻译。然而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我们应做到:

3.1 统一规范

中国的菜名历经四五千年的发展,同时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

规范统一的英文菜单不仅方便人们点菜,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利途径。在菜名翻译上,由于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我们可以说是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同一件事,这样也就造成了一菜多译的现象。然而统一菜单的译名工作确实是一项相当艰巨而伟大的工程。

2007年北京市外办和市民讲外语办公室联合出版了一部菜名翻译宝典《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为2158道中餐饭菜“正名”,基本涵盖了八大菜系的主流菜品,从家常菜到各式大餐菜品都被收入并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这为酒店餐饮业的常见菜名翻译提供较好的参考范本。

3.2 简洁明了,避虚就实

我们在翻译菜单过程中尽量强调简洁,更多的是让外国朋友一看到英文菜单,就能够明白他点的菜、

吃的是什么。所以直译法是比较值得提倡使用的,这也是菜谱翻译时较为常见的一种译法,也可套用以下的典型结构:烹调法+刀法+A(主料)+with/and B(辅料)+with/in…sauce。这样就能清楚地知道菜肴中的主配料以及做工。如鱼香肉丝就可以直接翻译成“shredded pork in garlic sauce”;杏仁鸡丁可以译为“Chicken Dices with Almond”。同时,与正统的官方译法相比,有的民间译法还较为直白。如关于“童子鸡”官方正名为“Spring chicken(春鸡)”,此翻译可理解为在英文中一般用春、夏、秋、冬来形容小动物的年龄特征。其实我们可以直接明了地翻译成“baby chicken”,这样更清楚易懂。

3.3 保留文化特色

翻译中式菜名不光要考虑菜名的原材料信息,还要考虑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历史典故、人名地名等种种重要信息。为了更好地传递菜名中的文化信息,较为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注释法,用于补充说明菜名的来历。如“贵妃鸡”就译成了“stewed chicken(invented in Qing Dynasty and named after Lady Yang who was highest ranking imperial concubine in Tang Dynasty)”。相对而言,注释法能较好地介绍菜名背后的历史渊源,但在菜单上就显得过于庸长,需要点餐者花大量的时间来阅读菜单,从时间和效率上都是不太理想的,这样的加注的菜名可以较多地出现在教科书或是文化读物上面。而为了保持菜名原有的中国味,最佳的方式就是采用音译法,即我们通常说的零翻译,这更能准确地表达源文化,可以让外国朋友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文化。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且也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可全部使用汉语拼音,如“油条”、“炒面”、“饺子”、“锅贴”、“窝头”、“汤圆”、“粽子”等,一旦他们吃了一次,下次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中国菜的真实意义了。

3.4 多形式多角度的介绍菜名

中国菜的五花八门、博大精深,很多特色文字是很难用英文来诠释的,如果翻译不到位,外国友人还是很难感受到中国菜的神秘感,看着这些正统的英文菜名翻译,很难让食客发挥想象享受美食的诱惑。而直接明了的方式其实就是在菜名旁附上图片,同时写上配料和辅料说明,外国朋友一看就很清楚。此外,也可注明其味道特色,如是否加了辣椒,或是否包含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品。还有另外一种更加直接的菜名翻译形式就是餐馆服务员的现场翻译和推介。

4 结束语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翻译菜名时应避免引起文化冲突,翻译出菜名所包含的文化特色,并体现民俗风情。菜名的翻译任重而道远,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的重要课题。

摘要:中式菜名的翻译在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中国菜享誉世界离不开好的翻译。文章中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对菜名翻译的影响,并针对目前中式菜名的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就如何发挥中式菜名的翻译在对外交流中的作用,保留其文化特色而提出了菜名翻译的建议。

关键词:菜名翻译,中西文化差异,饮食文化,建议

参考文献

[1]秦琼.浅谈中式菜名的英译[J].宿州学院学报,2008(3).

[2]阳凤兰.浅谈中式菜肴菜名翻译技巧[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6).

[3]杨义豪,邓路,刘娟.中式菜名英译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4]郑锦怀.浅谈中国菜名英译[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4).

[5]朱莉.中国菜名的特点与文化可译性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4).

英译差异 篇4

1 中国文化词汇翻译的特点

1) 体裁多样:描写、记叙、说明兼而有之。

2) 功能多重:具有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祁使功能。

3) 内涵丰富:中国文化词汇承载大量文化信息, 具有明显的语言特征。

4) 文学性强:文学丰富多彩, 生动形象, 类似文学作品语言。有关名胜古迹的诗词曲赋、佳句楹联、传说掌故、散文游记等数不胜数。

2 在翻译中国文化词汇时应该注意语言差异

中国人喜欢抒发感情, 尤其是描绘自然景色, 往往佐以人的联想。这种把人的情感植入语言描述中的手法产生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在语言描绘中, 常常运用到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读者能产生具体的影象。

如:莲花池畔, 杨柳依依, 呈现一种宁静、幽深的意境。

The bank of the lotus pond is lined with willows thus creating an atmosphere of peace and seclusion.

3 归化和异化翻译

归化翻译要求用地道的目的语来再现源语的内容, 在翻译实践中, 笔者发现在这种方法在词汇冲突翻译上有很好的应用。例如:1) 在汉语中“红眼”是指喜欢嫉妒的人, 而英语中的“red eyes”则不表示嫉妒而是表示哭红的眼睛或红肿的眼睛, 英语中“green-eyed”表示的是眼红嫉妒的意思, 这时我们就应该采取选择目的语中恰当的地道词来翻译。2) “死胡同”应该译成“a blind alley”而不应该译成“a dead alley”否则英美国家的人就会感到困惑“alley”是没有生命的, 为何说“dead”?3) 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围头一人, 头戴武巾, 身穿团花战袍, 白净面皮, 三闾髭须, 真是龙凤之表.”“The leader of theband wore a military cap and flowered silk costume.He had a clear complexion, his heard was fine, and he looked every inch a king” (杨宪益、戴乃迭译) 在汉语中“龙”是富贵, 威武的象征, 是帝王的代名词, 而在英语中“dragon” (龙) 是喷火的怪物是凶恶的象征, 如果将“龙凤之表”译成“every inch a dragon and phoenix”, 会在英语文化读者的头脑中产生截然不同的联想, 因此译成了king准确的表达了源语的意境。

异化翻译要求忠实于原文, 保留源语文化, 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手法在增加外来词解决词汇空缺有很好的补缺作用。音译、音译加注解或直译加注解是异化的突出表现手法。例如: (1) 豆腐译为“tofu”; (2) 油条, 有人用“cruller”来指油条, 但它指的是英美国家中的一种油炸的食品, 与油条不同, 不能互指, 最好还是采用异化译成“youtiao, fried sticks made of dough” (3) “端午节那天, 人们都要吃粽子”译成“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which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it is a common practice to eat Zongzi---a rice pudding wrapped up with weed leaves.” (4) 曹雪芹《红楼梦》中“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译为“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r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Gan;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it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 (Hawkes译) 译文中对“端午节”、“粽子”、“比干”、“西子”的翻译就采用了注音加注解的异化来翻译, 这样既保留了汉语文化的民族性又可以准确的表达出源语的意思。

4 中国文化词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中外文化的巨大差异经常表现在语言文字这一文化载体上, 更是经常表现在中国文化词汇的翻译之中, 要处理好中国文化词汇中大量的文化信息, 应遵循这一原则: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

4.1 增添法

如秦始皇可译为“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221 BC.”在译朝代名时, 需要补充该朝代的公元年份, 以避免不谙中国朝代的外国人“望洋兴叹”。如“明宣德二年”应增译为“thesecond year of XuanDe (1427AD.) , Ming Dynasty.”

4.2 删减法

汉语资料的撰写者们往往在描述一个景点时, 喜欢旁征博引。如尚书禹贡:“漆住沮既从, 沣水攸同”, 诗经大雅:“沣水东注, 维禹之绩”, 所引的汉语文字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难以明白, 更何况外国人?纵然译者费九牛二虎之力将引文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在英语中交代清楚, 效果又会如何?不如省些力气, 作如下处理, 求得功能上的对等, 则可把那句译为:Records about this rivercan be found even in the earliest Chinese classics, which provethat the Feng River has been well known since ancient times.

4.3 转译法 (包括类比、借用)

如:女娲想给世间带来生趣, 使之更美。于是用黄土捏泥人, 照着她的样子做人。译:The Almighty Goddess Nuwa want-ed to add life and beauty to the world.She set about making man with clay.

在这里用了The Almighty Goddess使西方读者很自然地想到希腊神话中的女神, 女娲这个人物的特点更容易被人接受。

4.4 改写法

本文重点介绍对诗文的改写。

如:水映山容, 使山容益添秀媚, 山清水秀, 使水能更显柔情, 有诗云:岸上湖中各自奇, 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 身在画中原不知。

The hills overshadow the lake, and the lake reflects the hills.They are in perfect harmony, andmore beautiful than a picture.

摘要:该文谈谈根据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模式和语言特点探讨中国文化转换成英文的基本原则和通常采用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中国文化,语言特点,文化差异,翻译原则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申小龙.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35.

英译差异 篇5

1 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1]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从英译汉题型的设置来看,英语句子一般比较复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考试要求句子要有一定的难度,不然无法检验考生的真实水平;二是英语可以通过结构上的安排使许多层意思在一个句子中表达出来。下面先看一个例子:

It applies equally to traditional historians who view history as only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criticism of sources,and to social science historians,who equate their activity with specific techniques。

这个句子长达30个单词,是个典型的复杂句。从内容上讲,它主要提供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It applies to...historians,二是historians的具体情况;从结构上讲,它是一个主句带两个由who引导的从句。尽管结构复杂、信息量大,这句话在英语里并不紊乱,因为句子结构环环相扣,语义清清楚楚: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放在名词后面修饰这个名词,这是英语中较常见的表达形式,两个从句的语义既相对独立,又和主句连成一体。

从汉语的表达习惯来看,句子一般不宜写得太长,修饰成分过多或过长会造成喧宾夺主、语义含混。先看一看这句话的直译:

“它同样适用于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的传统历史学家,和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

这样的译文倒是很忠实,但在表达上却不像是中文,译者译的时候费劲,读者读的时候也费劲。现在把译文调整一下:

“它同样适用于传统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历史学家,传统历史学家(或前者)将历史仅仅看作是对历史材料来源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批评,社会科学历史学家(或后者)把历史研究活动等同于具体的研究方法。”

很显然,调整后的译文给人更清楚、更顺畅的感觉。很巧的是,它与改写后的英语句子结构上更加接近,这说明汉语不需要通过复杂的结构提高表达水平,只要意思清楚、正确,表达方式上可以有更多的自由。

2 英语多前重心,汉语多后重心。

在表达多逻辑思维时,英语往往是判断或结论等在前,事实或描写等在后,即重心在前;汉语则是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即重心在后。下面再看一例:

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concepts peculiar to historical work in general or to the research techniques appropriate to the various branches of historical inquiry。

根据句子结构和语义分析,这个句子可分成五段:主句(There is no...)+从句(whether...)+后置定语(peculiar to...)+选择性并列从句(or...)+后置定语(appropriate to...)。从语义上讲,主句讲的是结果,从句说的是细节。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中文译文的表达顺序与原文正好相反:

“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研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方法,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3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英语比较喜欢用被动语态,科技英语尤其如此。汉语虽然也有“被”、“由”之类的词表示动作是被动的,但这种表达远没有英语的被动语态那么常见,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在汉译中往往成了主动。面对这一矛盾,我们当然不能将每一个被动结构都机械地照翻,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处理。下面先看一组常用被动句型的汉译: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必须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

It is imagined that...人们认为…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不可否认…

It will be seen from this that...由此可知……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必须认识到…

It is(always)stressed that...人们(总是)强调…

It may be said without fear of exaggeration that...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现在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And 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 the operations of the common mind can by no means be compared with these processes,and that they have to be required by a sort of special training.

这个句子有三个被动结构:...is imagined...,...be compared...,...be required...。第一个被动结构的后面有动作的发出者,这种被动有时只要把动作发出者提到前面就可以变成主动:it is imagined by many that...=many imagine that...因此译起来也比较容易:“许多人认为…”这属于被动改主动的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汉语不需做任何改动就能将被动译成主动,句中第二个被动结构就属于这种情况,be compared with可以直接译为“与…相比较”。第三种情况则需要对整个句子做很大的调整才能正确处理好:句中第三个被动结构后面虽然有介词by引导动作发出者,但简单地交换主语和宾语的位置显然行不通,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词的使用造成的,如代词they到底指什么?动词required在句中究竟是什么意思?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用词上的差异。

4 英语多代词,汉语多名词。

英语常使用代词,汉语虽然也使用代词,但使用频率明显不如英语高。翻译不知道代词的指代情况往往是不行的,因为不明白主语是什么时谓语动词的意思往往也无法确定,代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译成汉语时往往必须还原为名词,汉语虽然也有代词,但由于结构相对松散、句子相对较短,汉语里不能使用太多的代词,使用名词往往使语义更加清楚。请看下面的例句: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访谈节目及装有污染监测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污染超标(或违规),监测器就会使其停驶。

5 英语多变化,汉语多重复。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类的表达。英语要么改变表达方式,要么换一个不同的词,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那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accomplishmen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By the age of nine,the monkey had learned to solo on the vehicle.

译文:“这只猴子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学会驾驶拖拉机。到九岁的时候,这只猴子已经学会了单独表演驾驶拖拉机了。”tractor和vehicle在句中显然都表示“拖拉机”,英语表达上有变化,而译成汉语时使用了重复表达法。

以上是英译汉所涉及的英汉两种语言的五大区别,了解这些区别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技巧,就一定能攻克英译汉这座堡垒。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35.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译差异 篇6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翻译原则

1 引言

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 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1]。罗选民、黎土旺对公示语进行界定,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 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 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2]。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国, 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也日显重要。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误用、滥用现象到处存在。本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盲目追求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以至于译文文本生硬, 达不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外国游客, 为的是达到向其警示、告知、宣传的预期功能。其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即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预期功能[3]。本文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应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 以实现其预期功能。

2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公示语翻译

公示语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之一, 公开面对公众, 给予公众行为需求的文字信息传递。它具有提示性、指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应用功能。 (1) 提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是把公众想到或没有想到的提出来以提醒和引起注意, 只起提示作用。如:Explosive易爆物品;Wet Paint油漆未干;Rummage Sale清仓销售;Arrival Notice到货通知。 (2) 指示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对公众起着指引、指示的作用, 它包括指示服务内容。如:Customer Service总台服务;Car Rental租车服务;Consultant Services咨询服务;Express Mail Service邮政快递。 (3) 限制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是对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 但不会令人感到强硬。如:Stand In Line站队等候;Room Only只住宿:Give Way让路;Handicapped Only残疾人通道。 (4) 强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是要求公众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强迫某人的行为。如:No Parking禁止停车;No Litter不准丢垃圾;Keep Silence保持安静。

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最直接的目的是在引起读者注意的前提下, 将信息传达给读者, 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继而让读者采取行动——按照公示语的指示去做。因此, 公示语的英译应注重功能上的对等, 使目的语达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而这正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宗旨所在。

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 “功能对等是用来指翻译某一源文本词汇或短语的一个目标语词语;该翻译不是为了追求与源文本词语在形式上的相似, 而是为了使目标语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原文的语境意义。采用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可能是为了取代更为字面的翻译, 也可能是因为在目标语中不存在与源语所对应的现象而找不到形式对等语 (Formal Equivalent) ”[4]。比如, “南京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信息字对字全部翻译出来, “Nanjing is my home, its cleanness depends on all of us”, 则会让看到这条信息的外国人一头雾水。实际上, 我们只要将其中最主要的信息表达出来即可, “Keep our city clean”即足以体现该公示语的功能。

3 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英译中的影响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文化的承载。不同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其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必然存在很大差异, 而这些文化差异对公示语的英译具有很大影响。

3.1 民族心理角度影响汉英公示语的表达不同

汉语公示语多以命令的强制性语气为主, 而根据英语国家的习惯, 这些公示语的英语译文的语气则要略显缓和。

中国历来是一个恪守礼训、严于律己的国家;英语国家则更注重个性与自由。因为民族心理的不同, 对于公共标识语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在强制性公共标识语中, 中文多表述为“禁止游客进入”、“禁止摘花”等语气较强、禁止性的标识语。英文则较委婉、礼貌, 通常表述为“Staff Only”, “Take Care of the Flowers”等。“禁止”、“不准”、“严禁”等此类语气强烈的公示语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 中国人在心理上也能接受, 但英美人则很难以认同和接受此类公示语。

3.2 民族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英公示语的特点不同

语言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方式不同, 汉英公示语内容常常迥异, 特别是一些宣传型的公示语, 它们在内容上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汉语公示语的特点是具体、生动、形象, 而英语公示语的特点是简洁、明了、正式、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信守“天人合一”, 对外界事物的描述中, 汉语习惯用优雅、典美和模糊朦胧的词汇来表达情感。汉语公示语通常使用四字成语、铺张夸大的形容词、套语, 结构上多见字数相同的并列句式, 讲究对仗。而英语国家崇尚理性和逻辑分析, 尊重现实, 希望再现客观世界。英语公示语常用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的日常口语。鉴于这些语言文化差异, 公示语英译过程中经常需删去一些明显拔高的口号式的表达, 以符合英语读者接受习惯的方式译出。在内容上进行侧重译语语言文化传统的删减和改写, 以实现吸引译语读者的预期功能。

3.3 民族思维方式也制约了汉英句法结构的不同

陈淑莹指出, 汉语公示语多使用祈使句, 简洁又凝练;英语公示语较多地使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 委婉而间接[5]。

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观念文化, 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的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互相适应、互为表里的、而思维方式制约语法结构的表现形式[3]。汉语句子的“意合法”和英语句子的“形合法”, 反映了中国人重“综合”、西方人重“分析”的思维方式。汉语重意合, 语法多柔性, 往往考虑表意是否得当, 比较注重准确、鲜明及现实的依据。而英语重形合, 语法多刚性, 既考虑语义, 又顾及形式上的呼应, 往往具有严谨、精确、具体的特点, 注重客体思维, 从而形成了英语较多地使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 语气较为委婉、间接。正是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性和英汉两民族间的思维个性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6]。

4 公共语英译应遵循的翻译原则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要想做出准确合理的翻译, 译者必须在翻译时将语言放在适当的文化背景下, 转换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视角, 这样才能跨越语言障碍, 逾越文化鸿沟。

公示语的翻译是在同一种交际环境中对同一种行为用两种不同的文化来阐释的一项工作。本文认为, 译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目的语文本的翻译质量。

4.1 套用现成说法

在处理一些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都存在的公共告示时, 译者首先要尽可能做到“入乡随俗”, 即套用译入语在同样情形下的习惯说法。

例如:免费入场:Admission Free

(办事处、商店) 开放:Open

(办事处、商店) 休息:Closed

买一送一:Two for the price of one; Buy one and get one free

以上译文均套用了英语中的现成说法, 熟悉地道的文字对实现译文预期功无疑具有积极理想的作用。

4.2 提供正确信息, 简洁、明了

由于公示语的预期目的, 翻译中应首先注意传达具体、准确地信息, 方便实用。这一点对发挥标志、指示、警示、告诫等作用的标识语尤其重要。与此同时, 公示语通常空间有限, 它的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具有临时性 (过路时或使用物品时投以一瞥) 。按照这种阅读方式, 公示语的读者必须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完其内容, 因此, 英文表达上的简洁就成了保证其信息功能的最基本原则。

公示语翻译中的信息性和实用性首先表现在正确处理路名标牌。关于路名标识的拼写和译法问题, 长期以来,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有人说应该按照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使用拼音;也有人提倡应该使用英语, 以便于和国际交往。从国家和国际上的有关规定来看, 前一说法更具备法规的支持。但是, 从路名地名的对外预期功能考虑, 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弊病。单纯使用拼音明显会对不懂汉语的外国友人造成理解和沟通困难, 而只有英语译文则不利于来华旅游的外国友人日常出行。如用某条路的英语译名问路, 如East Road (东大路) , 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很可能完全爱莫能助, 显然会影响这些标牌对外预期功能的实现。考虑各种因素, 建议采用折中的办法, 同时使用汉字、拼音译文、英语译文三种文字。如“六一北路”汉字下面可先写一行拼音:Liuyi Beilu, 再来一行英语: North Liuyi Road, 这样既可遵循国家和国际的有关规定, 又有利于理解沟通, 同时还可以照音问路, 便于在华外国友人出行, 是一种两全之法。

4.3 注意规范表达

翻译公示语, 注意译文的规范得体性十分重要。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译文应符合译语语言使用和表达规范, 符合译语语篇规范。

注意规范表达首先是路名的拼写。规范的汉语拼音应以词为拼写单位, 同时不可把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混写。如“江滨路”应拼写成Jiangbin Lu, 而不是Jiang Bin Lu, 因为“江滨”是一个词, 不宜拆开拼写。

一些公交车要求乘客从前门上车, 后门下车。为了方便海外乘客, 一部分公交车在前门喷上英文Up, 后门喷上Down。这不是英文中规范的表达。其实, 与中文的“进 (上) 、出 (下) ”的英文对应的规范表达应该是In和Out。Up和Down含义为“向上”和“向下、倒置”, 是指物体本身放置的状态, 如“头朝上”、“头朝下”。

4.4 讲究语用得体

由于文化差异, 汉英民族存在不同的接受习惯。在汉语公示语中, 直接明晰地禁止某种做法的表达使用很广, “不许、不准、禁止”等用语随处可见, 人们见惯不怪。但在英语语境中, 直截了当, 带有强制口吻的禁止用语只有在有限场合使用, 一般情况下, 人们习惯于接受间接、含蓄的表达。因此, 翻译时必须注意译文在译文语境中的可接受性, 也即语用得体性, 采用转换视角、改写、删减等处理手法。例如:

“请勿践踏草坪”。这是人们在公园里或花园草坪上经常看到的公示语。有人将其翻译为:Don't tread on the lawn! 从表面看, 英语和汉语一一对应, 语法也没有错误, 但这里却犯了一个语气不当的错误。公示语应当遵循礼貌原则, 体现人文关怀, 创造和谐气氛。Don't句型在英语里是祈使句或命令句, 口气比较生硬, 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往往会使外国人误认为中国人有“老板气 (bossy) ”。这显然违反了我们的初衷。公园或户外花园是人们休闲的地方, 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地方, 没有人会愿意看到一些命令式的语言。如果将此公示语翻译成“Keep Off The Grass”就会好一些。

得体性在处理宣传性标牌时要特别注意。它们属于公益广告的范畴, 其目的在于让公众注意, 并深入人心。翻译时, 在不违反目的语接受习惯的情况下, 可以保留原文的文体特点。如:

绿色生命, 请勿伤害。

Please don't hurt the green lives.

原文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该手法在英语中也很常用, 翻译时可以保留。

5 结语

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 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具有的独特的重要意义, 任何误解和滥用都可能产生相当的不良后果。译者必须意识到公示语的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确保“译出语”确实是源语的“译入语”, 即使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达到“功能对等”, 亦即对外国读者起到同样的提示和帮助作用。目前, 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 2006, (6) :42.

[2]罗选民, 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 2006, (4) :68.

[3]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陈淑莹.标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

英译差异 篇7

商标作为一种标志, 是用于商品的标记, 是区分其他商品, 增加商品辨识度的标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对商标的定义为:“商标是用来区别某一工业或商业企业或这种企业集团的商品的标志。”商标具有独占性, 受到法律保护, 并且也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价值。由此可见商标在市场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大量商品出口国外。许多国内品牌打开了销路, 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海尔”, “茅台”, “联想”等品牌。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商标在刺激消费、打开市场、法律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也意识到商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纵观中国翻译界, 从严复的信达雅到鲁迅的“宁信而不顺”, 从钱钟书的“化境”说到归化异化相持不下的局面……事实证明这些翻译原则都不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商标翻译, 这就使得长期以来中国的汉语商标英译一直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目前汉语商标英译中存在着没有具体翻译理论指导, 忽视文化差异造成文化误读等问题。

中国历史悠久, 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程。许多中国商标都蕴涵着极强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遵循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处理好文化差异, 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跨越理解障碍, 实现目的语消费者的积极联想, 达到翻译的文化顺应, 使目的语市场消费者对译名产生与原语消费者接近的反应与感受, 达到激发其购买欲望, 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的目的。

2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商标英译的原则

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尤金奈达 (Eugene A.Nida) 在等效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该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用交际学理论去阐述翻译的过程, 从传统的将原作、作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分离的静态思维转化为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从源语言与目的语传递的信息以及原文读者与译文接受者的反应的整个语言交际过程。奈达将翻译定义为:“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 (风格) 在译语中用最切近, 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再现原语的信息”。其中“最切近”是指译文与原文在所指意义上尽量接近, “最自然”指的是译文应该尽量同原文一样通顺易懂, 读起来朗朗上口, 不带翻译腔, “用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是奈达的核心翻译观。这里要强调的是在翻译中绝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只能是尽量接近对等。因此翻译不能生搬硬套, 不能逐字逐词的硬译, 而是要力求在意义即功能上实现对等, 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感受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与感受是基本一致的。但功能对等翻译也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译。汉英两种语言所属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 在形式构造以及文化上均相差甚远, 这就更加深了汉英两种语言翻译时的困难, 尤其是商标这种短小的语言形式。因此, 为了达到功能对等, 必须对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 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翻译基本功, 还要掌握不同文化的特点, 将两种语言在保持深层结构共性的基础上, 对原语信息的形式进行重组。就像奈达曾经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在指导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上, 奈达又提出了具体的调整策略, 原语与译语在文化方面的差异越大, 译文越需要调整。对于商标翻译, 译者需要对商标的语言形式进行调整来符合目的语消费者的文化语境及心理认知, 实现功能对等。

商标属于呼唤型文本, 而功能对等理论之所以适用于商标翻译就在于它的得出来源于奈达对《圣经》进行大量的翻译, 翻译《圣经》的目的就在于在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地域之间进行宣传, 所以它注重译入语读者反映, 这与商标翻译是不谋而合的。综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商标翻译的特性, 商标翻译应遵循两个原则:一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译者可以进行适当调整甚至创新。正如本文所提到的由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译者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对表层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译入语文化。二在追求等效的基础上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审美心理, 尽量突出商标的美学功能, 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3 文化因素与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汉语商标英译的主要策略

汉语商标英译应该把商标中蕴含的中国独特文化体现出来。同时, 商标英译之后应该让译入语读者对该商标产生和本国读者大致相似的反应和感受。但是由于中外文化差异巨大, 一些商标直译过来可能会失去原有寓意甚至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商标的同时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消费者审美心理, 习惯和喜好。同时也要避开一些在该文化中含有贬义的禁忌语, 从而实现刺激消费, 开拓目标市场的目标。

1) 增添策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寓意美好的字, 比如福, 寿, 乐、龙, 凤等。这些字一看就会让人联想到幸福吉祥的寓意。比如我国的品牌“玉兔”, 译者巧妙地将其译为“Moon Rabbit”。而没有直译为“Jade Rabbit”。中国人看到玉兔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流传至今的嫦娥奔月的神话。月亮, 玉兔, 嫦娥, 广寒宫这些字眼也会一一浮现脑中。如果译成“Jade Rabbit”, 目的语消费者可能只是会想到一只玉石雕成的兔子而已, 而不会有像中国消费者这种浪漫美好的联想。译成“Moon Rabbit”就会使消费者联想到月亮, 因为月亮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类似的意象, 所以这一巧妙的译法使译名与商标原名在文化内涵上的对等效果得以保留。另一个汉语商标名“飞鹤”也是一个顺应文化的成功例子。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 古人也多用白鹤比喻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而在西方国家则没有任何特别的意义, 在法国甚至有“愚蠢”的含义。所以飞鹤并没有被直译为“Crane”, 而是采用增添策略取其长寿的含义翻译为“Longevity Crane”。增添策略可以赋予很多没有特别联想意义或不能跨越地方文化差异的译名相似的寓意或感受, 从而实使目的语消费者产生和原语消费者相似的联想。

2) 减字策略

商标的特点之一就是简洁。无论是英文商标还是中文商标, 短小精悍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汉语商标常使用两个或三个字的形式, 比如:“黑妹”, “大宝”, “娃哈哈”等。因而在翻译一些冗长难记的汉语商标时可以对其进行缩减以迎合译入语消费者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水平。在中国, 一些企业往往喜欢用某某牌来做商标名, 比如“柒牌”男装, “雕牌”皂粉等。原文中将牌这个字翻译成“Brand”, 从语法上讲没有什么不对, 但这就不符合英文商标的表达习惯, 所以在翻译时一般会省略不译。一个中文商标在翻译成英文时注意简洁并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国外消费者对这种商品的亲切感, 刺激他们的购买欲。另一个成功的商标翻译要数“雅戈尔”这个西装品牌。这个商标在翻译时并没有用冗长的拼音而是将其简单的译为“Youngor”这一个词。臆造词“Youngor”和“Younger”不但在发音上相似, 也会让英语国家的消费者很自然联想到年轻, 活力, 时尚这些寓意。

3) 替代策略

由于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 会造成文化联想的失真甚至缺失。所以在文化层面的基础上对商标名进行改造, 植入译入语文化, 增强传播环节的认知度。比如我国电子品牌“彩虹”就没有采用“Rainbow”的译名, 因为“Rainbow”在英语里只是一般形容彩虹的词, 没有什么文化寓意, 并且也无法传达出任何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彩虹电子公司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合成词“Irico”, 既符合英文商标的惯用形式也有着相当好的文化联想。“Irico”由“Irix”和“Corporation”两个单词拼缀而成。“Irix”是古希腊神话中传播好消息的彩虹女神, 蕴含着彩虹公司的经营理念:人类美好生活的创造者。类似的成功译名还有我国的运动品牌德尔惠。德尔惠早期的英译商标名为“Deerhui”, 采用了拼音和英文拼接的形式。这样的译名有明显的中式色彩, 难以被英语国家消费者理解, 产品销路自然也就打不开。后来公司将其稍加改动变为“Deerway”。“Hui”到“Way”的一小步确是其品牌建设的一大步。新的英译名包含了明显的运动特征的联想意义, 丰富了品牌内涵。

4) 补偿策略

在把原语商标译成英文商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原语商标所具有的寓意缺失。为了弥补所缺失的, 我们可以采用补偿策略。虽然这种策略不一定会产生与原语商标名相同的文化联想, 但也能使译名符合译入语文化和消费者的审美情趣, 产生和原商标名对等的效果。我国电脑品牌的领头羊“联想”的商标译名“Lenovo”可谓是家喻户晓的成功范例。实际上“联想”曾经的英译名是“legend”。此译名听起来确实让人有蓬勃向上, 大气, 充满活力的感觉。但“Lenovo”却更具优势, 它的优点在于利用英语本身的特点来造词。虽然“Lenovo”和联想二字在表层含义上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但是它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 更能在国际化市场中得到认可。再如中国汽车品牌“吉利”的英译名为“Geely”, “Gee”在英语里有马或者骑马时赶马快跑的吆喝声的意思, 消费者看到这个商标名就很容易产生开上汽车风驰电掣犹如马儿在奔跑的感觉。这虽与“吉利”代表的吉祥顺利之意没有关联, 但二者所传达的观念相互呼应, 对消费者产生的效果却是相似的, 起到了功能上的对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汉语商标英译除了要遵循各自的翻译原则和规律外, 还必须注重研究与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 特别是译入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这对商标译名成败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上述汉语商标英译的四种策略只是作者总结的相对归类, 并不是说没有其他译法。只要能给消费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对打开产品销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就是一个成功的译名。经过以上实例论证可以看出商标翻译是一种动态的符号转换活动, 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 功能对等理论适用于商标翻译并具有指导意义。所以译者应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技巧, 把商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表达出来, 跨越文化障碍实现文化互补,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为中国商品拓宽销路, 推动本国商品国际化进程增添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商标名翻译和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有共性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商标是文化的载体, 传递着不同地域的文化信息, 忽略文化差异的商标翻译不但不能准确的传递原文的信息而且可能导致文化误读或丢失。因此, 商标翻译要着重解决好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认为, 翻译是用最切近、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信息。那么商标译语中的信息接受者对商标译文信息的反应应与商标源语接受者对商标原文的反应程度基本相同才能实现刺激消费, 拓宽国际市场销路的目的。所以该文将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 结合商标的功能和特点, 以具体实例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汉语商标英译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商标,汉语商标英译,文化差异,功能对等理论

参考文献

[1]郭尚兴.论商标的确立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5 (4) .

[2]蒋磊.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语用失误[J].中国科技翻译, 2002 (3) .142

[3]劳陇.殊途同归——试论严复, 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J].上海外国语学报, 1990 (9) .

[4]李淑琴.中国大陆汉英商标翻译研究综述[J].上海翻译, 2007 (4) .

[5]刘法公.汉英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信息障碍[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2) .

[6]刘全福.出口产品商标译名微探[J].中国科技翻译, 1996 (2) .

[7]谭载喜.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9 (5) .

[8]朱小菊.出口商品名称和商标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9 (2) .

[9]贺川生.商标英语[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

[10]马会娟.奈达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11]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英译差异 篇8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对比研究,鲁迅小说

一、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Eco-tanslatology)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an ecological approach of translation studies),亦或生态学角的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胡庚申教授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里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源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一方面,译者为了生存而适应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译者需要作出选择来完成翻译工作。在此基础上,翻译过程可被分为两个阶段:1)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也可以被认为是译者适应以原文和源语为主要组成成分的翻译生态环境的过程;2)译者,作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元素,选择译文的最终形式。

二、从译者生态环境的不同分析鲁迅作品英译本的差异

“翻译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是有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初探”一文中提出的,后来更为明确地用来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近几年,“翻译生态环境”定义更为宽泛,是指由所涉及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以及有精神和物质所构成的集合体。因此,我会从社会背景和目标读者两个个方面的区别来分析杨宪益和蓝诗玲英译鲁迅作品的区别。

1.社会背景的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初,杨宪益被调任到外文出版社担任翻译专家。他大部分的翻译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其中包括鲁迅全集里的很多小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特别的时期。旧的制度刚刚被推翻,新的国家才建立,人们的革命情感很复杂。而鲁迅,作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反封建的革命事业上的一代文豪,在当时的人民心中占据了至高的地位。因此,对鲁迅的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不允许有任何的改变。所以,在杨宪益的英译本中,他为了保持原著的形式、风格和风味,他尽量采取直译。

经过了二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已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因为冷战等原因,中国的文化却始终未引起西方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蓝诗玲作为交换生来到中国,带着将翻译作为两种文化和社会之间交流的工具这一理念,她试图通过自己的翻译将中国的文学让西方人熟知。因此,在她的英译本里,她会对原著做些小的修改,让英语读者读起来更轻松,更易懂。比如:……拍案说道:“惩一儆百!你看,我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阿Q正传》)

V1: ...so banging his fist on the table he said,“publish one to awe one hundred! See now,I have been a member…

V2:‘Killing the chicken , and you’ll scare the monkeys!’ he declared,thumping the table…

“杀一儆百”是个文化载义词,杨将其表达的意思直接翻译成了英语。而蓝诗玲却巧妙地使用了一个英语谚语来代替他。虽然传达的意思相同,但蓝的版本更能吸引读者,也让读者更容易接受。

2.目标读者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作品的时候,都会根据读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策略。杨宪益的夫人戴乃迭曾说:我们的翻译不仅是为了美国人或是澳大利亚人,还包括身在亚洲或非洲懂英语的人。因此,我们不能知道我们的目标读者是谁。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很难从读者的角度来考虑。只能强调“信”来保持原著的风格。作为汉学家的蓝诗玲,翻译这些文学作品是为了满足以英语为母语人的需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明显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她尽量简化读者难懂的表达和文化形象,有时还会重组句子结构以便符合英语的表达形式。比如:有一天,我路过大街,偶尔在旧书摊前停留,却不禁使我觉得震悚,因为在那里陈列着的一部汲古阁初印本《史记索隐》,正是连殳的书。

V1:One day,passing the main street,I happened to pause before a secondhand ookstall,where I was startled to see an early edition of the Commentaries on Ssuma Chien's“Historical Records” from Wei's collection on display.

V2:One day…I was shocked to discover-sandwiched between other books-a valuable Ming dynasty edition of a classic historical commentary.

三、 结语

上一篇:经营性基础设施下一篇:透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