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2024-09-16

公示语的英译策略(共7篇)

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篇1

在福建自贸区的背景下, 宁德旅游产业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 然而宁德现有的旅游景点英语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却不容乐观。公示语是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识与其生活、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 (吕和发、戴宗显, 2005 (6) :38) 。不恰当的公示语会使人误解, 达不到公示语本应产生的效果。同时, 好的英文公示语还可以促进宁德经济建设的发展。首先, 成熟、完善的英语公示语为经济建设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 和谐的英语公示语环境可以加快旅游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为外籍人士悉数接触、探索宁德文化提供便利条件;再次, 和谐的英语公示语环境可以提升宁德城市的国际化形象, 加快旅游经济发展步伐。由此看来, 宁德市地质公园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至关重要。

1 公示语的定义及功能

公示语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公示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凡旅游、住宿、用餐、出行、购物等地方都能看到公示语。吕和发教授曾得出结论, 公示语主要有以下四种功能: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 (吕和发, 2004:38) 。

1) 指示性公示语

指示性公示语主要为公众提供细节性信息, 并且不带任何提示、限制或强制的指令。当公众看到指示性公示语时, 有权利决定接下来的行为和反应。例:租车服务—Car Rental, 购物商城—Shopping Mall, 吸烟席—Smoking Seat, 旅游服务—Travel Service, 收银台—Cashier。

2) 提示性公示语

提示性公示语的出发点是对人们身心健康、个人安全的提示, 不带有特指意义, 主要用于引起公众的注意。例:此处发现鲨鱼—Shark Sighted, 小心碰头—Mind Your Head, 油漆未干—Wet Paint, 非饮用水:Not Drinkable, 易爆物:Explosive。

3) 限制性公示语

限制性公示语用于限制、约束公众的行为, 可以防止公众做出一些不合理的甚至危险的举动。其语言直截了当, 但语气不会使公众感到不礼貌或者冒犯。公众愿意接受这样的限制并且愿意遵守一定的规则。例:靠右行驶—Keep to The Right, 宾客止步—Closed to Visitors, 凭票入场—Ticket Only, 限高5米—Restricted Height 5M, 场馆封闭管理:Closed for Management。

4) 强制性公示语

强制性公示语以严厉、强硬的语气做出具有强制性的指令。此类公示语给公众设下一定的社会秩序, 公众只能遵守, 或根据指令采取或停止某些行为, 没有商量的余地。例:禁止吸烟:No Smoking, 不得在此摊售—No Hawkers, 保持安静—Keep Silence, 禁止拍照:No Photography, 儿童禁止入内—No Minors Allowed。

2 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白水洋、白云山景区的公示语翻译现状

2014年12月12日, 福建省自贸区成立, 宁德市旅游景点将会吸引全世界各个国家大批量的旅客, 宁德市各个景点的双语公示语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 经调查, 宁德市地质公园景点的公示语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不容乐观,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是景区公示语最常出现的错误, 公示语的拼写错误不仅会造成外国旅客的误解, 同时也会降低旅游景点的吸引力甚至给旅客留下不好的印象。主要是由于公示语制作者或公示语翻译者的粗枝大叶、不够上心所造成的。

例1 (太姥山·葫芦洞)

如图1中 (图见附录, 下同) , 译者将公示语中的“多组不同方向的节理”翻译成“Everal sets of joints”, 而英文字典中并没有“everal”一词。正确的单词应该是“several”, 译者翻译时漏了字母s, 造成了读者的困惑。

例2 (太姥山)

图2是一张问卷调查表, 作者发现其英译的词组首字母有的有大写, 有的没大写。这种错误是因为译者没有认真校对而产生的。

例3 (太姥山)

图3中, 译者将公示语“游客为本, 服务至诚”翻译成“Visitor Foremost Honest Service”。其中“Onest”在英语字典中查无此词, 译者想用的单词应该是“Honest” (诚实的, 实在的) 。

例4 (太姥山·一片瓦)

图4是旅游景区“一片瓦”的简介, 作者发现译者在翻译中将“is”写成“s”, 将“or”写成“of”。

2) 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也是公示语翻译中的常见错误, 指的是数字、时态、语态、介词、词性的误用 (柳婧, 2012) 。总的来说, 公示语翻译中的语法错误源于作者对目标语言的粗心大意。姚围围认为, 语法支配句子, 语法和正确地使用英语息息相关, 一个好的翻译应该遵照目标语言的文法规则 (姚围围, 2014) 。

例1 (太姥山)

图5 是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景区的一处公示语。该公示语英译中, 时态前后不一致。当中的“benefits”作为动词使用时应该与前面的“To protect”保持一致的时态, 故应该使用动词原形。

例2 (太姥山)

图6 当中, “火险等级”分为3 种, 所以翻译的时候应该是“Grades of fire danger”, 而译者在此疏忽了单复数形式的用法。

例3 (太姥山)

图7是太姥山的洗手间标志。其男厕所的翻译是“Man”单数形式, 而女厕所的翻译是“Women”复数形式。作者认为翻译应该保持词性的一致。

3) 语用错误

“语用错误”这一概念的第一次出现是在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珍妮·托马斯 (Jenny Thomas) 的文章《跨文化语用失误》中。她将语用错误归类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两类。Nord指出语用翻译的错误是由像缺乏接受者定位定向之类的不适当的语用翻译问题引起的 (Nord & Christiane, 2001) 。基于对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公示语翻译的观察和研究, 其存在的语用错误主要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表达和逐字翻译两方面。

例1 (太姥山)

图8是太姥山的公示语“小心碰头”, 意在提醒读者注意头部安全, 而粗心的译者却将它翻译成“Be careful to meet”。这样的翻译肯定会让外国游客感到困惑, 其实只要翻译成“Mind Your Head”就可以了。

例2 (太姥山)

图9是太姥山景区的投诉箱。译者将投诉箱翻译成“Complaint letter box”, 是一种典型的逐字翻译。其实翻译成“Comments”或“Suggestion Box”即可。

例3 (太姥山)

图10中“小心地滑”的英译让人哭笑不得。译者将原本提醒游客当心脚下地面较滑翻译成了“Carefully Slippery”, 变成“滑得小心一点”。此外“carefully”是副词应该修饰动词, 而“Slippery”是形容词。这个词组也不符合语法规范。

4) 文化方面的失误

Nord (1997:77) 认为, 文化传译错误指的是译文和惯例及译语文化规范的冲突。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虽然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运用广泛的两种语言, 但是无论是拼写还是文化方面, 它们都不尽相同。如果译者对中西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 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就容易产生一些文化方面的失误。

例1 (白云山·指环王)

图11 中是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白云山的一处景点简介。此处介绍的是岩石经过风化和流水侵蚀等自然现象逐渐形成指环形状, 所以取名为“指环王”。而译者将“指环王”翻译成“RING OF KING”。首先, “RING OF KING”在西方指的是美国职业摔跤比赛。其次, “RING OF KING”也是可能被理解为魔幻电影《指环王》。而事实上这两种意思都和原文简介没有关系, 所以将它翻译成“Ring-like stone”更加合理。

例2 (白云山)

图12 是白云山男女卫生间的牌子及英译。译者把“男/女卫生间”翻译成“Male/Female toilet”, 并不符合西方英语国家的使用习惯。在西方国家通常使用“Gentlemen”和“Ladies”来表示“男厕所”和“女厕所”。

例3 (白云山)

图13中的“游客止步”是工作人员告知游客前方区域是不对游客开放的或者是非工作人员不能入内。而被译者翻译成“Tourists stop”, 可能反而会被理解为“游客停脚点”等意思。正确的翻译应该使用更加符合西方语言使用习惯的“Staff Only”或“No Visitors Allowed”。

3 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

1) 归化翻译法

归化这一翻译术语是1995年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 (Lawrence Venut) 在其代表作《译者的隐身》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中提出来的。归化, 就是将源语言 (Source language) 以读者的文化和表达习惯为角度, 不动声色地转换为目标语言 (Target language) , 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归化翻译要尽量做到本土化、地道化, 即要求译者身临其境、推己及人地为读者考虑, 照顾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 帮助原作者和读者无障碍地直接对话。归化翻译能使译文更加准确、真实, 能有效地传递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文本信息。

例: (太姥山)

图14是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制作的收费标准表, 其中包括“门票 (全票) +往返交通车票, 门票 (半票) +往返交通车票, 以及往返交通车票”三项。译者将这三项分别翻译成“Full Entrance Fee+ Shuttle bus; Half Entrance Fee+ Shuttle bus;Shuttle bus”。作者发现, 译者的翻译在此略显生硬。其翻译的“Full Entrance Fee”和“Half Entrance Fee”可能会被误认为“全程游览费用”和“半程游览费用”, 而非原文想表达的意思。若要通过归化翻译法, 使译文神不知鬼不觉地归化于目的语文化, 更好的翻译应该是“Full Fare + Transfers; Half Fare + Transfers; Transfers”。

2) 借用法

借用法是最简单的翻译方法, 其包括两种方式:第一, 借用西方国家广泛运用的格言、谚语等文本;第二, 借用一些英文单词的发音。换句话说, 译者可以借用一些西方国家自有的且和中国公示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英文公示语。借用法有两种好处:对于外国游客来说, 他们更加容易理解公示语想要表达的内容, 而且更加地道的表达方式更易于让游客产生共鸣, 消除陌生感;对于译者来说, 借用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高效且规范地完成工作。

例: (太姥山)

图15 是太姥山一处草坪上的公示语:“花草含羞笑, 勿入草坪来打扰”。以中文的角度来看, 此公示语用了拟人以及押韵手法, 中文公示语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 中国游客看到此标语也不忍心践踏草坪。此公示语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然而, 其英文翻译是“No stepping on the green grasslands”, 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错误, 但它既没有取得像中文一样的效果, 又显得画蛇添足。实际上译者只需要借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的公示语“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就可以了, 既简单又能准确表达公示语的意思。

3) 增译法

增译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翻译方法。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在同一事物上有一定的理解差异。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下, 越来越多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 他们期望能够学习、领略中国独一无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脉络。大部分的中国人熟知本国丰富的文化背景, 然而对来自异域的外国游客来说却相当陌生。所以, 翻译旅游景点介绍的公示语时, 译者应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 否则读者将无法真正理解到中国文化。为了缩短外国游客和中华文化的差距, 为了增强景点的可玩性, 增译法尤为重要 (柳婧, 2012) 。

例: (太姥山)

图16 是太姥山风景区的景点“电视屏幕石”, 由于风化现象, 岩石形成了电视屏幕的形状。中文简介中只有短短2行文字, 而英文翻译有8 行之多, 译者运用一定的篇幅仔细讲述了“电视屏幕石”的形成原因, 不仅让外国游客理解该景点名称的由来, 且让外国游客学习了中国一些特有的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

4) 删减法

删减法是翻译时常采用的翻译策略。众所周知,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大相径庭。中国人在写作时喜欢运用大量优美词句、华丽辞藻来生动地表达他们的思想。然而, 英语使用者更侧重于用简单、明确和正常的语言来表达想法。由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从古至今留下许多历史遗迹, 有古代诗歌、古代名人简介等文本。在中国人眼里, 这些遗迹让他们感到无比自豪。然而外国游客却对这些遗迹一头雾水, 如果所有的内容都加以翻译, 不仅文本冗长, 且得不到外国游客的共鸣, 到最后只是一场徒劳。公示语的翻译, 主要是为了传递信息。译者将原文进行概括和提炼, 最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简洁、明了的公示语。因此, 在翻译的过程中有必要采取删减法, 删去译文中多余的部分, 保留有意义的句子和词组。

例: (白水洋)

图17 是旅游景点“竹林”的介绍。不难发现, 在英文翻译中, 译者将其中的“竹林是由竹类植物组成的单优势种群落, 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 而且种类众多, 有毛竹、哺鸡竹、淡竹、早竹等”在英译中删去了, 而不是用逐字逐句的翻译方法。这个翻译只是大概介绍了竹林是由竹类植物组成的群落, 分布的地区以及分布的海拔。译者提取了一些相对重要的信息, 让外国游客能够大致了解竹林。由于他们的知识中没有毛竹、早竹等竹类的概念, 如果没有将其中的“有毛竹、哺鸡竹、淡竹、早竹等”删除的话, 只会让外国游客感到困惑。

4 建议

基于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公示语的翻译现状, 现提出以下几点整改建议。

1) 政府及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应加以重视

由于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影响到景点吸引力甚至国际影响力, 政府及有关部门不能忽视此问题。作者在实地考察时发现, 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的三个景区都设有相应的管委会, 这证明景区的公示语是在一定管理下制作的。然而可能由于制作时间较短、译者的粗心大意等原因, 公示语英译的质量不尽如人意。作者认为, 制作双语甚至多语言公示语的目的是真心实意地为外籍游客在游览途中提供便利, 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输出, 而不是一种显得“国际范”“高大上”的摆设。因此, 政府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应该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 各旅游部门的配合下, 制定翻译规范, 并聘请专业、资深的译者在时间充分的条件下完成、完善公示语的翻译工作, 对于现存的错译、误译情况进行统一的整改。

2) 应建立专业化的翻译队伍

由于各种原因, 在制作双语公示语时, 相关部门或负责人可能聘请的只是具有一定英文水平的人士, 但聘请专业翻译队伍是最佳的选择。专业翻译队伍可以由专家、高校教师以及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组成。所以, 加强英语专业翻译精英的培养;为英语专业学生搭建学术研究及翻译实践活动的平台, 帮助提升学生翻译能力, 学以致用的能力, 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 使学生成为优秀的翻译精英并纳入专业化翻译队伍迫在眉睫。同时, 作为专业翻译队伍的一员, 译者也应不断学习中西文化, 与时俱进;加强学术研究, 充实专业知识;多参与公示语翻译的实践活动, 从中吸取翻译的经验;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提升责任意识。只有这样, 才能提升公示语的翻译质量。

3) 应建立统一的语料库

福建自贸区的成立、福建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山东青岛当选2015 年“东亚文化之都”、北京成功申请2022 冬奥会等事例都体现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正持续不断地上升。借此, 应以各项大型外宣活动项目为契机, 加强与英语国家的外籍人士的合作, 成立由专家、高校教师、留学生、外籍人士、翻译协会及机关部门组成的专门的翻译委员会, 共同研究制定统一的公示语使用标准和规范, 行文著书、建立语料库为公示语翻译提供更多规范性参考, 促进公示语的使用术语化、模式化、国际化 (付艳, 2015) 。语料库内容上至专业术语的翻译, 下至标点符号的运用都应该充分、详细, 以便全国各地景区参考使用, 有助于实现全国双语公示语的统一高质量、高水平, 从而提升中国的旅游品牌形象。

5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英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宁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美丽城市, 在全宁德市的共同努力之下, 2010年10月3日, 由白水洋、白云山和太姥山组成的地质公园景区荣摘“世界地质公园”桂冠。随着福建自贸区的成立, 大量外国游客将涌入福建省各个景点, 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必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选择。因此, 双语公示语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在2015 年9 月前往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 收集了大量公示语相关材料, 发现其公示语英译有一些错误之处。不恰当的公示语不仅会误导游客, 更会使宁德甚至全国的公众印象大打折扣, 这也是作者研究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公示语翻译的主要原因。准确、恰当的旅游景区双语公示语是代表中国走向国际的名片, 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窗口。因此, 整改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景点公示语英译情况刻不容缓。

附录:

摘要:随着福建省自贸区的成立, 宁德市旅游景点将会吸引全世界各个国家大批量的旅客, 宁德市各个景点的双语公示语将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然而, 宁德市地质公园景点的公示语翻译质量参差不齐, 不容乐观。通过大量收集宁德市地质公园旅游景点公示语信息, 发现在这些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且反馈给相应的景区负责单位, 从而改善景点的人文环境, 传播景点文化, 扩大旅游宣传, 提升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品牌。

关键词:公示语,旅游景点,英译,宁德市世界地质公园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 UK:St.Jerome Publishing, 1997.

[3]戴宗显, 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 2005.

[4]付艳.辽宁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规范化研究[D].渤海大学大学外语教研部, 2015.

[5]吕和发, 单丽萍.汉英公示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6]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 :38-40.

[6]柳婧.关联理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 2012.

[7]叶春玲.目的论视阈下的旅游公示语翻译研究——以安徽池州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 2012.

[8]姚围围.目的论视角下的宜昌市公示语汉译英研究[D].长江大学, 2014.

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篇2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探讨公示语的英译问题,通过一些实例来分析公示语英译中的现象和误译问题,希望译者关注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语言的不同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具体的翻译方法。

1 公示语研究概况

公示语是一个新的通用流行术语词汇,与其意义相近的汉语语汇还包括“标志语”、“标识语”、“标示语”、“牌示语言”、“告示语”、“标语”等。有关专家对“公示语”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公示语即“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1]。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并不规范,误译、滥译现象随处可见。有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盲目追求汉英字词句上简单对应,翻译生硬而牵强,甚至出现错误,还有的闹出笑话,在外国友人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规范语言环境,许多专家学者对汉英公示语的翻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公示语翻译研究中心,在2005年成功召开了“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贺学耘(2006)在探讨公示语文本类型的基础上,提出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策略,认为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要将读者的文化习惯摆在首位。[2]黄友义(2004)提出外宣翻译工作者的“三贴近”的原则,认为汉译英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要熟知外国语言习惯,防止落入文字陷阱。[3]吕和发(2004)认为,由于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汉英对译。[4]这些研究表明,公示语的翻译与文化紧密相连,这就要求译者具有跨文化意识,使公示语译文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传统和表达习惯,最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2 公示语翻译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对话,它借助翻译来进行,翻译是文化对话的桥梁和中介。贾玉新教授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5]因此,翻译不仅仅是翻译不同的语言,更是翻译不同的文化。

著名学者王佐良认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不是说一个大概的了解,而是要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人民的过去与现在,这就包括了历史、动态、风俗习惯、经济基础、情感生活、哲学思想、科技成就、政治和社会组织,等等”。他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中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指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6]

公示语翻译的读者是外国友人,因此,公示语翻译首先应该考虑外国友人的反应和接受程度,既要注意到语言翻译的准确性,也要在熟悉并尊重外国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使译文符合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要实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要有跨文化意识,善于化解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习惯、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使外国友人顺利读懂领会信息,从而使跨文化交际得以成功实现。

3 公示语的翻译方法

对于公示语的翻译,可以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果英语中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我们就可以直接借用和照搬;如果英语里有类似的表达则可以对比两种文化进行加工改译;如果公示语具有明显的中国本土意义,则可以省略不译。

3.1 借译

英语公示语的很多表表达是根据习惯形成的,不能根据中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生硬的翻译。翻译时,最简便而实用的办法莫过于直接照搬国外的惯用标识,那些约定俗成的公示语最地道,也最容易理解。除了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公示语外,汉语公示语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应的英文公示语。要在英文中找到有着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要求译者要有深厚的英文功底,切不可望文生义。

比如,在商场超市的收银台有时候会有“暂停收款”的指示牌,有译文为“Stop cashier”,这样就有些字对字的翻译了,英语中规范的说法是“Position Closed”。“在营业中”不是“In business”,而是“Open”。商场里的“小心地滑”不是“Be careful of slip”而是“Caution!Wet Floor!”。再比如说,“闲人莫入”并非“Strangers are forbidden”或“NO Entry”,而只要采用英美人在工作场所的常见的简单提示语“Employees/Staff only”即可。再如:有电梯维修停用,指示牌上写着“OUT OF ORDER”(故障),其实国外类似情况下用词“breakdown”更准确。像这些国外已经约定俗成的用法,我们可以参考对比,直接借用,这样表达更加地道,也能更好地体现出它的语言交际功能。

3.2 改译

公示语的读者应是普通大众,英译须以读者为本,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思维,可让外国友人一看就懂,真正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的效果。公示语是应用文体,如街头路牌、商店招牌、宣传语、警示语、旅游简介等,因篇幅短小而不能使用译注,因此应该尽量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来传达出其含义。

如公园中常见的公示语标牌“小草微微笑,请你走便道”,如果仅仅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Little grass is smiling slightly,please walk on pavement”,就显得冗长累赘,而根据英语习惯,它可以简单地译为“Keep off the grass”。在超市会看见“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勿在超市内吸烟”译文为“For the health of you and others,please do not smoking in supermarket”。这样的译文句子太长,太罗嗦,不符合公示语张贴的空间要求,译成“No Smoking”更加简洁明了。在商场超市楼梯口经常会见“小心碰头”,有的地方译为“Caution You Head”,这就太汉语化了,应该稍微转换一下思路,根据提醒公众的实质译作“Mind your head”或者“Low ceiling”便能准确传达意思。。

3.3 不译

然而,目前国内的一些通用汉语公示语在英语国家是找不到任何踪迹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者首先不应考虑如何译,而是考虑是否译。比如:在我国公共场所常有一些随地吐痰、乱写乱画、××到此一游等不文明的现象,于是就有诸如“禁止在公园内随地大小便”、“禁止乱刻乱画”、“禁止乱扔垃圾”、“讲文明,爱卫生,除陋习”等标示语。这类汉语公示语纯粹是针对国人中有些不文明行为而写的,对外国受众几乎没有什么提示或警戒意义,译成英文不但无益于外国友人交际反而有损国人形象,所以最好不译。当然,一些具有中国本土化意义的公示信息,若确实有必要保留,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应当参照实际功能需要,选择适宜形式风格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进行检验,在确认不会产生任何误解的情况下才可广泛应用。

4 结束语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者是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起关键的衔接作用。要译好公示语,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必须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深入的认识,通过对公示语的翻译,帮助来华外国友人跨越文化障碍,从而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交流与日剧增,公示语的使用和翻译就突显出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的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看,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础,还必须对中西文化差异有深入的认识,要照顾到英语读者的接受习惯,在具体的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如借译、改译和不译等处理方法。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38-42.

[2]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57-59.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9.

[4]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38-40.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篇3

关键词:公示语,功能对等,文化差异,翻译原则

1 引言

公示语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向公众公示须知内容的语言, 包括标识、指示牌、路牌、标语、公告、警示等等[1]。罗选民、黎土旺对公示语进行界定,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 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 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2]。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了解中国, 很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也日显重要。然而, 目前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问题十分严重, 误用、滥用现象到处存在。本文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忽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盲目追求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以至于译文文本生硬, 达不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公示语英译的预期对象是在华外国友人和外国游客, 为的是达到向其警示、告知、宣传的预期功能。其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即如何使译文达到与原文本同等的预期功能[3]。本文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以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中的体现为视角, 强调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英译应重视功能上的对等而不是字词句上简单生硬的静态对等, 应遵循正确的翻译原则, 以实现其预期功能。

2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与公示语翻译

公示语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之一, 公开面对公众, 给予公众行为需求的文字信息传递。它具有提示性、指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应用功能。 (1) 提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是把公众想到或没有想到的提出来以提醒和引起注意, 只起提示作用。如:Explosive易爆物品;Wet Paint油漆未干;Rummage Sale清仓销售;Arrival Notice到货通知。 (2) 指示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对公众起着指引、指示的作用, 它包括指示服务内容。如:Customer Service总台服务;Car Rental租车服务;Consultant Services咨询服务;Express Mail Service邮政快递。 (3) 限制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是对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 但不会令人感到强硬。如:Stand In Line站队等候;Room Only只住宿:Give Way让路;Handicapped Only残疾人通道。 (4) 强制性公示语:强制性公示语是要求公众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强迫某人的行为。如:No Parking禁止停车;No Litter不准丢垃圾;Keep Silence保持安静。

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其最直接的目的是在引起读者注意的前提下, 将信息传达给读者, 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继而让读者采取行动——按照公示语的指示去做。因此, 公示语的英译应注重功能上的对等, 使目的语达到源语文本的预期功能和效果, 而这正是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宗旨所在。

著名翻译家奈达认为, “功能对等是用来指翻译某一源文本词汇或短语的一个目标语词语;该翻译不是为了追求与源文本词语在形式上的相似, 而是为了使目标语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原文的语境意义。采用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可能是为了取代更为字面的翻译, 也可能是因为在目标语中不存在与源语所对应的现象而找不到形式对等语 (Formal Equivalent) ”[4]。比如, “南京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 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信息字对字全部翻译出来, “Nanjing is my home, its cleanness depends on all of us”, 则会让看到这条信息的外国人一头雾水。实际上, 我们只要将其中最主要的信息表达出来即可, “Keep our city clean”即足以体现该公示语的功能。

3 中西文化差异在公示语英译中的影响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其民族文化的承载。不同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 其生活习俗、思维方式必然存在很大差异, 而这些文化差异对公示语的英译具有很大影响。

3.1 民族心理角度影响汉英公示语的表达不同

汉语公示语多以命令的强制性语气为主, 而根据英语国家的习惯, 这些公示语的英语译文的语气则要略显缓和。

中国历来是一个恪守礼训、严于律己的国家;英语国家则更注重个性与自由。因为民族心理的不同, 对于公共标识语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在强制性公共标识语中, 中文多表述为“禁止游客进入”、“禁止摘花”等语气较强、禁止性的标识语。英文则较委婉、礼貌, 通常表述为“Staff Only”, “Take Care of the Flowers”等。“禁止”、“不准”、“严禁”等此类语气强烈的公示语在中国城市随处可见, 中国人在心理上也能接受, 但英美人则很难以认同和接受此类公示语。

3.2 民族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英公示语的特点不同

语言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方式不同, 汉英公示语内容常常迥异, 特别是一些宣传型的公示语, 它们在内容上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汉语公示语的特点是具体、生动、形象, 而英语公示语的特点是简洁、明了、正式、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信守“天人合一”, 对外界事物的描述中, 汉语习惯用优雅、典美和模糊朦胧的词汇来表达情感。汉语公示语通常使用四字成语、铺张夸大的形容词、套语, 结构上多见字数相同的并列句式, 讲究对仗。而英语国家崇尚理性和逻辑分析, 尊重现实, 希望再现客观世界。英语公示语常用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的日常口语。鉴于这些语言文化差异, 公示语英译过程中经常需删去一些明显拔高的口号式的表达, 以符合英语读者接受习惯的方式译出。在内容上进行侧重译语语言文化传统的删减和改写, 以实现吸引译语读者的预期功能。

3.3 民族思维方式也制约了汉英句法结构的不同

陈淑莹指出, 汉语公示语多使用祈使句, 简洁又凝练;英语公示语较多地使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 委婉而间接[5]。

民族思维方式属于传统观念文化, 这种观念文化的主要载体是语言的句法结构。句法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互相适应、互为表里的、而思维方式制约语法结构的表现形式[3]。汉语句子的“意合法”和英语句子的“形合法”, 反映了中国人重“综合”、西方人重“分析”的思维方式。汉语重意合, 语法多柔性, 往往考虑表意是否得当, 比较注重准确、鲜明及现实的依据。而英语重形合, 语法多刚性, 既考虑语义, 又顾及形式上的呼应, 往往具有严谨、精确、具体的特点, 注重客体思维, 从而形成了英语较多地使用物称表达法和陈述方式, 语气较为委婉、间接。正是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性和英汉两民族间的思维个性决定了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异[6]。

4 公共语英译应遵循的翻译原则

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要想做出准确合理的翻译, 译者必须在翻译时将语言放在适当的文化背景下, 转换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视角, 这样才能跨越语言障碍, 逾越文化鸿沟。

公示语的翻译是在同一种交际环境中对同一种行为用两种不同的文化来阐释的一项工作。本文认为, 译者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目的语文本的翻译质量。

4.1 套用现成说法

在处理一些英汉两种语言中可能都存在的公共告示时, 译者首先要尽可能做到“入乡随俗”, 即套用译入语在同样情形下的习惯说法。

例如:免费入场:Admission Free

(办事处、商店) 开放:Open

(办事处、商店) 休息:Closed

买一送一:Two for the price of one; Buy one and get one free

以上译文均套用了英语中的现成说法, 熟悉地道的文字对实现译文预期功无疑具有积极理想的作用。

4.2 提供正确信息, 简洁、明了

由于公示语的预期目的, 翻译中应首先注意传达具体、准确地信息, 方便实用。这一点对发挥标志、指示、警示、告诫等作用的标识语尤其重要。与此同时, 公示语通常空间有限, 它的读者在阅读时往往具有临时性 (过路时或使用物品时投以一瞥) 。按照这种阅读方式, 公示语的读者必须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完其内容, 因此, 英文表达上的简洁就成了保证其信息功能的最基本原则。

公示语翻译中的信息性和实用性首先表现在正确处理路名标牌。关于路名标识的拼写和译法问题, 长期以来,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有人说应该按照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使用拼音;也有人提倡应该使用英语, 以便于和国际交往。从国家和国际上的有关规定来看, 前一说法更具备法规的支持。但是, 从路名地名的对外预期功能考虑, 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弊病。单纯使用拼音明显会对不懂汉语的外国友人造成理解和沟通困难, 而只有英语译文则不利于来华旅游的外国友人日常出行。如用某条路的英语译名问路, 如East Road (东大路) , 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很可能完全爱莫能助, 显然会影响这些标牌对外预期功能的实现。考虑各种因素, 建议采用折中的办法, 同时使用汉字、拼音译文、英语译文三种文字。如“六一北路”汉字下面可先写一行拼音:Liuyi Beilu, 再来一行英语: North Liuyi Road, 这样既可遵循国家和国际的有关规定, 又有利于理解沟通, 同时还可以照音问路, 便于在华外国友人出行, 是一种两全之法。

4.3 注意规范表达

翻译公示语, 注意译文的规范得体性十分重要。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主要体现在译文应符合译语语言使用和表达规范, 符合译语语篇规范。

注意规范表达首先是路名的拼写。规范的汉语拼音应以词为拼写单位, 同时不可把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混写。如“江滨路”应拼写成Jiangbin Lu, 而不是Jiang Bin Lu, 因为“江滨”是一个词, 不宜拆开拼写。

一些公交车要求乘客从前门上车, 后门下车。为了方便海外乘客, 一部分公交车在前门喷上英文Up, 后门喷上Down。这不是英文中规范的表达。其实, 与中文的“进 (上) 、出 (下) ”的英文对应的规范表达应该是In和Out。Up和Down含义为“向上”和“向下、倒置”, 是指物体本身放置的状态, 如“头朝上”、“头朝下”。

4.4 讲究语用得体

由于文化差异, 汉英民族存在不同的接受习惯。在汉语公示语中, 直接明晰地禁止某种做法的表达使用很广, “不许、不准、禁止”等用语随处可见, 人们见惯不怪。但在英语语境中, 直截了当, 带有强制口吻的禁止用语只有在有限场合使用, 一般情况下, 人们习惯于接受间接、含蓄的表达。因此, 翻译时必须注意译文在译文语境中的可接受性, 也即语用得体性, 采用转换视角、改写、删减等处理手法。例如:

“请勿践踏草坪”。这是人们在公园里或花园草坪上经常看到的公示语。有人将其翻译为:Don't tread on the lawn! 从表面看, 英语和汉语一一对应, 语法也没有错误, 但这里却犯了一个语气不当的错误。公示语应当遵循礼貌原则, 体现人文关怀, 创造和谐气氛。Don't句型在英语里是祈使句或命令句, 口气比较生硬, 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往往会使外国人误认为中国人有“老板气 (bossy) ”。这显然违反了我们的初衷。公园或户外花园是人们休闲的地方, 是人们放松心情的地方, 没有人会愿意看到一些命令式的语言。如果将此公示语翻译成“Keep Off The Grass”就会好一些。

得体性在处理宣传性标牌时要特别注意。它们属于公益广告的范畴, 其目的在于让公众注意, 并深入人心。翻译时, 在不违反目的语接受习惯的情况下, 可以保留原文的文体特点。如:

绿色生命, 请勿伤害。

Please don't hurt the green lives.

原文应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该手法在英语中也很常用, 翻译时可以保留。

5 结语

公示语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 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者生活中具有的独特的重要意义, 任何误解和滥用都可能产生相当的不良后果。译者必须意识到公示语的英译不是一种点缀, 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确保“译出语”确实是源语的“译入语”, 即使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达到“功能对等”, 亦即对外国读者起到同样的提示和帮助作用。目前, 国内公示语的英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 2006, (6) :42.

[2]罗选民, 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 2006, (4) :68.

[3]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4]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5]陈淑莹.标示语英译的语用失误探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

从模因论视角看汉语习语的英译 篇4

一、翻译与模因论

Francis Heylighten认为, 模因复制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在“同化”阶段, 模因要能被一个新的宿主所理解和接受;然后进入到“记忆”阶段, 它要在受体的记忆中存留足够长的时间, 来感化宿主;经历了“表达”和“传播”阶段, 成功的模因被宿主以语言、文本、行为等能被人感知的形式将其物质化;然后再解读还原, 实现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传播。语言本身既是一种模因, 也是模因的载体之一, 模因是可以靠翻译来传播的。我们可以把译者看做是特殊的模因宿主。译者用译入语对源语模因进行重新编码, 为其更换新的载体 (也就是译作) , 再通过译作使源语模因得到传播。源语模因能否顺利传播, 关键在于译者这一特殊宿主对源语解码、受感染然后重新编码而创作出的译作能否为下一个宿主, 即译作的读者, 所接受而使模因得到继续传播。

二、模因论视角下汉语习语的英译

汉语习语的特点是含义深刻, 内容复杂。受模因理论的启发, 我们在对汉语习语进行英译时可以将一个完整的习语模因分为两部分:核心模因 (即习语的含义理念) 和文化模因。

何自然在《新编语用学概论》中指出, 成功的模因与复制成功的基因特点相似, 都具有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的忠实性。“长寿性”和“多产性”决定于模因的新宿主对该模因的接受程度, 进而决定这一模因的存留价值。“复制的忠实性”不是对原模因毫无保留地拷贝, 而是指复制的过程当中通常要保留其原有的核心和精髓。

1. 核心模因的灵魂地位不可撼动

核心模因和文化模因都是习语模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受时代、译作目标读者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在翻译中, 往往又不得兼顾二者。核心模因是习语的灵魂, 魂之不存, 习语本身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所以, 核心模因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

在与异国文化彼此接触的初期, 由于两种文化相距甚远, 异国读者对源语文化感到十分陌生, 往往会无法解读源语模因, 这样就会造成新的宿主拒绝感染, 模因的传播也就会以失败告终。成功的习语模因传播就是要能够创造出脍炙人口的译作。这样的译作至少要满足这样的前提条件, 即忠实于源语作品又使译作容易被读者接受。所谓的忠实于原作, 并不是对原作进行丝毫不差的逐字翻译, 而是要保留原作最核心的内容, 以读者能正确理解原文为前提。只有这样,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模因传播。所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接触碰撞的初期, 有的译者采取了用相似的英语文化模因来替代相应的汉语文化模因, 以期达到让读者能够成功理解汉语习语核心模因的目的。比如, 汉语中的“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有人将其译为“Her beauty is beyond description”;“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被译为“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这两个例子中, 译文都丢失了源语中的文化模因所能体现出的特色, 但是却使得对于中国文化了解不多的西方读者的解码过程相对要简单很多, 很容易让译作读者产生共鸣, 从而有可能大大增加源语模因的感染范围, 达到源语模因顺利输入的目的。再有, 对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 西方学者David Hawkes将其译为“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s the goose in the sky”。这样的译文可称得上是这种方法的代表。为了适应英语读者的审美要求, David Hawkes用goose代替了swan。译文虽不及原文生动精彩, 却突出了译入语读者对核心模因 (toad) 的印象, 这样更有助于缺乏汉语文化背景的一般英美读者理解和接受译文。

2. 文化模因的传播作用也不容偏废

用相似的英语文化模因来替代相应的汉语文化模因的翻译方法虽然易于被英语读者接受, 从而为汉语模因的传播创造初级条件。但是, 从另一方面看, 这种做法也剥夺了译作读者想要了解异国文化风情的权利和机会。

现今的形势是, 中西方文化接触渐密, 相互融合。在求新和求真心理的驱动下, 他们不满足失去了文化模因的对源语语言的生搬硬套, 而是期待与异域文化的互动和对其的深入了解, 所以也将更青睐原汁原味的源语语言。这样, 仅对习语的核心模因进行复制传播而忽略其中的文化核心将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 也不符合模因传播的“复制忠实性”。虽然在今天, 可能仍然有一些文化模因很难被英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但是, 作为特殊的模因宿主即译者应该相信, 读者拥有主观能动性, 他们对译作的理解是建立在主动推理的基础之上的。随着彼此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 一些原本难以理解、不易传播的文化模因是会逐渐被读者理解、同化, 然后进入感染、传播的程序的。请见以下翻译实例:

聋子的耳朵———摆设:A deaf man’s ears一just for show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like a clay Buddha crossing a river╞hardly able to save oneself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Once bitten by a snake, one shies at coiled rope for ten years.

轻如鸿毛:as light as a feather

火上加油:to pour oil on the flame

如履薄冰:be on the thin ice

竭泽而鱼:to drain the pond in order to get al the fish

由以上实例看出, 原汁原味的翻译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现源语的文化风貌、语言特点, 要比通过借用译入语的相似模因来得生动、新颖。

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 习语翻译中次要文化模因的丢弃与保留、弱化与强化没有绝对的原则可循。语言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对翻译这种跨文化的语言交流, 尤其是文化性较强的习语翻译, 我们也要循序渐进, 依照文化交流融合的具体情况, 具体分析我们的翻译实践。有时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 既借鉴译入语中的相似模因, 同时也保留源语中的文化模因。例如, 班门弄斧可以译为:show off one’s skill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to teach one’sgrandmother to suck eggs;to teach fish how to swim.

三、结语

汉语习语的英译要做到动态处理, 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就是说, 对应不同的时期和现实情况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或标准, 适应了相应时期标准的译本就会生存下来而不会被淘汰。汉语习语的英译, 实质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 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进化过程。只有适当地变异, 模因才能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生存。中国文化的要义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通过各种各样的译本逐渐传递出去的。模因要完成其最终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汉语习语的英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根据模因理论, 应注意汉语习语模因在异域传播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即习语的核心模因和文化模因。为实现中国文化的完整传播, 汉语习语的英译要动态处理, 灵活选择翻译策略。

关键词:模因,汉语习语英译,核心模因,文化模因

参考文献

[1]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UP, 1976:206.

[2]HEYLIGHTEN F.What Makes a Memes Successful?[M].Proceedings of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 1998:423-428.

[3]何自然.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 2003 (2) :200-209.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2005 (6) :54-64.

[5]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28-353.

[6]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0:164-201.

[7]王斌.密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 2004 (3) :49.

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篇5

回指现象在语篇中随处可见,是一种主要的语篇连接手段。在语篇中,当我们提及某个人物、事物等实体概念或者观点、想法等抽象概念后,在下文中要再次提到它们,会采用某种方式来与前文进行照应,这种照应表达式就是回指。

对可及性的语言学意义贡献最大的当属Ariel,她认为不同形式的回指语实际上是对所指实体的心理表征在大脑结构中可及性的标示,这种实体心理表征的可及性,进一步表现为其在记忆系统中的激活状态。根据不同形式的回指语标示不同心理可及性,Ariel提出了如下的回指语可及性等级(> 表示由低到高):

全名 + 修饰语 > 全名 > 长有定描述 > 短有定描述 > 姓> 名 > 远称指示词 + 修饰语 > 近称指示词 + 修饰语 > 远称指示词 + 名词短语 > 近称指示词 + 名词短语 > 远称指示词> 近称指示词 > 重读代词 + 手势 > 重读代词 > 代词 > 缩略代词 > 极高可及性标示语(如空语类)

Ariel可及性理论另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影响对象实体可及性的四大要素,即距离、竞争性、显著性与一致性。 距离是指先行语与回指语之间的空间距离。竞争性是指一个实体与其他潜在的先行概念实体相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突出性 ;显著性是指对象实体在句子和语篇中的中心地位 ;一致性是指先行语是否与回指语同处于一个相同的认知心理框架。

二、回指语英译的可及性讨论

1、回指语可及性等级的升高

原汉语语篇中回指语被译为英语时,常见的可及性升高情况有专有名词被译为代词以及专有名词被译为主语属格语。

(1)小娥一看这阵势,/ 吓得扭头往外就走。/ 莽子见小娥一经地往回走,/ 有些发急。

Seeing all this, /Xiao’e, scared, turned and hurried back to the entrance. /When Mangzi saw her leaving so quickly, /he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汉语原文中用专有名词 “小娥”充当回指语,指向前一句话中的专有名词 “小娥”,虽然回指语与其先行语的空间距离不远,只隔了一个小句,但却采用了可及性很低的专有名词形式,来保证其先行概念的显著程度。第二句话的话题由第一句的“小娥”变成了“莽子”,随着话题角度的转换,“小娥”这一话题实体不在初语被关注的焦点之中,其话题一致性降低,所以概念实体的可及性也随之降低,便采用了专有名词这种低可及性标示语来充当回指语。而其英译文中,随着第一个句子中话题实体(主语)位置的后移,使回指语所在小句的位置变成了紧邻着先行语所在的小句,二者距离比汉语原文更近,所以其可及性升高,选用了高可及性标示语代词来充当回指语。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线性距离的缩短要求我们选择高可及性回指语,而话题的转换却要求我们使用更低可及性的回指语,而对于英译文中回指语形式的最终选择,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的线性距离似乎比话题一致性的决定权更大。

2、回指语可及性等级的降低

回指语形式在汉译英时可及性降低最主要的情况就是零代词被译为其他形式的回指语。

(2)莽子听爹如此说,知道自己的计划彻底破产了,(Φ) 就气鼓鼓地站起来,径直往售票厅买票去了。

Hearing that, Mangzi knew his plot had fallen through.Fuming with anger, he rose to his feet and went straight to the book office.

汉语语篇中,“莽子”处于基本话题的中心地位,语篇中所有信息都围绕其展开,使其成为显著性很高的主题实体,所以即使连续使用了可及性最高的零形式,我们也很容易提取到该实体。而在英译文中,“代词”的添加看似是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造成的结果,实则不然。译文中两个小句连续使用了分词“hearing that”和“fuming with anger”作为状语开头,实际上降低了主题实体“莽子”的一致性,从而使其显著地位也被削弱,影响了其在我们记忆中的可及性,所以我们不得不使用可及性形式稍低的代词形式进行回指,以方便主题实体的提取。

三、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汉语语篇中,各种形式的回指语经翻译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常见的回指语可及性升高的情况主要是专有名词被译为代词或主语属格语,可及性降低的情况主要有零代词被译为其他形式的回指语。通过分析发现,显著性和一致性这两个因素在解释主题实体的地位时密不可分,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因素共同概括为话题的一致性,而在距离和话题一致性这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翻译过程中,距离因素对回指语形式的最终选择似乎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摘要:各种形式回指语的使用情况不仅在单独的汉语语篇中有所差异,在表达相同信息的英文译本中,其形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汉语原文本中的专有名词回指语被译为代词或者被省略。我们认为,可及性在这里发挥了很大作用,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的距离以及对象实体之间的竞争性、显著性、一致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译文中回指语的最终形式。本文通过对英译文语篇中各种常见回指语形式变化的分析,来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回指语的翻译奠定基础。

关键词:可及性,回指语,翻译

参考文献

[1]Ariel,M.1990.Accessing Noun Phrase Antecedents[M].London:Routledge.

[2]许余龙.2004.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篇6

一.文献回顾

为改善我国的汉英双语环境, 许多学者对公共标识语的翻译进行了研究。王银泉、陈新仁 (2004) 从标识语交际信息失真﹑施为功能错位﹑语言礼貌蜕变﹑译文刻板不够贴切和地道等方面对标识语英译失误进行剖析, 提出“约定俗成”是标识语英译中不可忽视的翻译原则。

倪晶 (2005) 分析了常见公共标识语翻译的五个方面的错误 (拼音问题﹑语法问题﹑中式英语﹑错译和语义模糊﹑不了解文化内涵而导致的误译等) , 提出公共标识语翻译要具备简洁明了﹑语气得当﹑翻译规范和适度幽默四原则。

二.英译错误

对保定市公共标识语的英译进行了实际调研, 发现存在以下错误和不规范:拼写错误、语法错误、错译﹑译名不统一﹑部分公共标识语缺少翻译。

1. 拼写错误

单词大小写不规范属于拼写错误, 例如, 保定火车站“Boarding Ends 5 Mints prior to the train’s Departure”, train中的字母t应为大写T, 实词的首字母要大写, 而且与其他实词的大写拼写保持一致。

2. 语法错误

总督府门外牌匾上的“游客中心”被译为Tourists’s Center, 这是语法错误, 涉及复数名词的所有格。以字母s结尾的单词所有格直接在单词后边加符号’, 不再加s, Tourists是Tourist的复数形式, 以字母s结尾, 所以正确形式应为Tourists’Center。

3. 错译

有些英语标识语是一种错译, 错在把词组中每个词直译过来, 再把这些词简单机械地组合在一起。例如:保定火车站“计时休息”译为Rest Time, 新一代C区“园名石”译为Park Name Stone, 丽景蓝湾“应急饮水处”译为Emergency Water Points, 名人国际“健康休闲区”译为Fitness Recreational Area, 总督府“入口”译为Way In, 这些都为错译, 造成的后果就是意思模糊, 令人费解。

4.译名不统一

公共标识语的语义具有特定性和惟一性, 同一个公共标识语出现在出版物﹑路牌﹑交通标识等任何场合, 均应是统一的, 否则会给读者带来困惑与不便。但在保定市, 垃圾箱上的“可回收﹑不可回收”译法不统一, 出现了以下几组对应的翻译:Recycled—Organism;Recycled—Nonrecycled;Recyclable—Not-recyclable, Recyclable—Nonrecyclable。“生态卫生间”译成了Toilet, Eco-Toilet或Ecological Toilet。给人的感觉不是整齐统一, 而是很乱, 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5.部分公共标识语缺少英文翻译

在火车站, 只有少量的汉英双语标识语, 小件寄存、干鲜水果﹑书刊杂志只有图案, 没有英语标识语, 虽然图案也能使外国读者看懂, 但缺少英语翻译给国外友人带来了不便, 有损保定的城市形象。主要公交线的站牌均无英语公共标识语。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没有英语标识语。

三.出现错误的原因

文化背景知识欠缺是造成公共标识语英译错误的主要原因。有些译者没有考虑英语语言习惯, 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汉语中词汇意义在理性、内涵、社会、情感及搭配方面的差异。翻译之前没有做调查研究, 不知道地道的英文表达方法, 只是一味地按照汉语意思, 将汉语逐字翻译过来。

有些译者没有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 过分依赖网络翻译工具直接翻译, 不考虑正误, 造成翻译十分僵硬甚至错误, 令人费解。

四.规范化建议

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必须做到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以促进城市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准确, 避免生译乱译。公共标识语翻译应从受众的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及他们的语言和思维习惯考虑。火车站的“饮用水”翻译为Drink water不规范, 应为drinkingwater, 总督府“入口”由Way In改为标准的表达方式Entrance。

2.拼写及语法要正确。涉及到大小写, 名词复数, 所有格等的拼写一定要正确。

3. 同一公共标识语的翻译应一致, 避免不同地点使用不同的词, 给大家造成误解。

应统一保定市区内垃圾箱及生态卫生间的翻译。

4. 增加一些场所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有些地方应增设翻译, 如火车站的小件寄存﹑干鲜水果﹑书刊食品, 没有英文翻译, 应及时增加正确的英语标识语, 为国外友人带来便利, 同时改善保定的城市形象。

5. 借译。

可以借用国外一些公共标识语的标准表达方式。比如, 公共汽车上有老弱病残孕专座。在北美, 公共汽车上也有类似的座位, 上面写着Courtesy Seats, 我们可以把它借用过来。

6. 有力监督, 及时更正。

我们应增强责任心, 关注保定市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加强对其的监督, 如发现不规范或错误的表达方式, 及时予以更正。

五.结语

公共标识语是一个城市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规范公共标识语翻译对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优化旅游环境、提高城市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城市形象有重要作用。我们应高度重视保定市公共标识语的翻译, 将现有的错误及时更正过来, 美化保定的环境和形象,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摘要:汉英双语标识语的质量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水平。本文对保定市公共标识语的英文翻译进行了研究, 指出错误并给出规范化建议, 以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关键词:公共标识语,英译错误,建议

参考文献

[1]倪晶:浅论标示语的翻译[J]。河南社会科学, 2005 (增刊) 。

公示语的英译策略 篇7

以下将功能翻译和变译理论的结合与常用英译方法相结合, 对秦始皇兵马俑景区的公示语英译实践进行了一些分析。

一、“功能+忠诚”=信

例如:秦始皇 (259-210BC) 嬴政, 13岁继王位, 22岁执掌国家。公元前221年, 他吞并了六个割据, 楚、燕、韩、赵、魏、齐,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当他统一全国, 便自称皇帝, 自那时以来, 中国皇帝的最高统治者一直称自己为皇帝。

Emperor Qin Shihuang (259-210 B.C) , had Ying as his surname and Zheng as his given name.Thirteen years old, he heir to the throne, 22years old ruling.By 221 B.C, he had annexed six rival principalities, Qi, Chu, Yan, Zhao, Han and Wei, established the first feudal empire in China’s history.When he unified the whole country, he styled himself emperor.Since then, the supreme feudal rulers of China’s dynasties had continued to call themselves, the emperor.

在这里有核心动词heir, annexed, established, unified, styled, 基本上将秦始皇的大概情况体现了出来。在文本的基础上, 结合当下的语境, 已达到英译效果, 符合西方文化思维:客观, 简明。

在这一原则中, 译者根据文本, 讲究忠实性原则, 它的功能是完整的阐释某个文化现象。完成某个文本的可操作性, 当然要符合当下语境。

二、“功能+忠诚”=雅

在这一等式中, 我们更要讲究词汇的运用, 语法的一致, 专有名词, 标点符号, 文化, 俚语习俗, 思维方式等方面, 结构不仅要完整, 内容还要详略得体。例如:

They look healthy and strong and have different expression.Probably they were sculpted by craftsmen according to real soldiers basrelief and linear engraving, and untilired the six traditional folk crafts of sculpturing, such as hang-moulding, sticking cutting, painting and soon.翻译为, “他们看起来健康、强壮, 有不同的表情。他们可能是被工匠根据秦王朝的士兵所雕刻出来的。他们的技能有机的结合了圆雕刻, 浮雕和线性雕刻, 并利用六种传统民间工艺品雕刻, 如:悬挂式成型、切割、粘贴, 绘画等。”

在这里sculpted意为动词, 雕刻。这段也就说明了这些俑都是用各种雕刻方法手工制出, 反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居然出自工匠之手, 体现出了它的非凡性。

综上所述, 在具体的旅游景区中, 译者首先应忠实于文本, 在具体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下, 遵循英译的常用翻译方法, 以“达”到读者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其次,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 译者应避免生硬和晦涩的辞藻, 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最后, 旅游公示语要着眼于文化景观的吸引力, 这样就不会让游客感到乏味和冗长。此外, 还有一些最基本的公示语, 例如:Passengers only, No parking或者Parking, Aution mind your step, Private, 还有餐饮服务、贵宾服务等等, 都应该以最规范的方式出现于景区。

作为译者应该不断的总结和探索翻译的本质和应用, 不断的提高译文的质量。不仅要将规范化的英译深入到旅游业中, 还要将它深入到各个文化领域中, 让学科一体化, 让文化一体化, 让汉英公示语的发展不断的面向世界且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夏康明.基于旅游公示语英译国际化原则的“回译”和“借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57.

[2]贺学耕.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3) :57-59.

[3]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上一篇:有固定期限下一篇:毕业实习环境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