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研究

2024-08-05

英译研究(精选12篇)

英译研究 篇1

一、引言

随着中西方交流增加及不同国家的文化碰撞,中国声音开始走向世界。其特有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显得日益重要。由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大多是中国特有,其翻译更让译者无从下手。“不折腾”一词首次出现于2008年12月18日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会议上胡锦涛主席讲话中。他说:“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翻译当场直接音译为“bu zheteng”,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争议。朱纯深和张俊峰(2011:68-72)认为该翻译为“零翻译”(邱懋如,2001:26;罗国庆,2011)。此后又出现了十多种译文。部分具有代表性译文将在下文中列出。由此更引发了针对“不折腾”的一系列翻译理论,甚至直接被列为一种新的翻译策略。本文对这些研究加以梳理整合,以期对后期文化负载词翻译提供些帮助及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文材料皆取自中国知网刊载的与“不折腾”英译相关的论文。以“不折腾”和“零翻译”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搜索,共获得26个搜索结果,在结果中筛选《中国翻译报》、《翻译论坛》、《中国科技翻译》、《现代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实践》等权威核心期刊及报纸,得到论文共11篇。为保证研究对象的权威及可靠性,以下讨论将围绕该11片论文进行。

三、“不折腾”英译总结

通过观察,在该11篇论文中,其中一篇列出了不同组织对“不折腾”的不同翻译(表1)以外,其中一篇认为译者当场的译文“bu zheteng”可以理解,另8篇作者都认为“bu zheteng”这种翻译有失偏颇,有的还给出了自己的译文。只有一篇认为“bu zheteng”这一译文是最恰当的译法。《中国翻译报》还专为此出了专栏(2009:58-61)进行讨论。

以下为各大机构组织代表给出的译文: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机构对同一材料“不折腾”的译文大相径庭。

此外,另外8篇文章也都给出了作者自己的译文(见表2)。本文为便于分析,分别对其进行了编号。网民的各种翻译不在其中。

表2可见,考虑不同因素,翻译视角不同,译文也各不相同。除了以上1篇论文收集了各种不同译法,笔者将余下的10篇分为三类:第一类从陌生化效果角度讨论“不折腾”译法。表2中的第2篇选自这一类。第二类则是从“不折腾”本身的内涵及其他部分理论出发,对其不同译文进行了评论(包括表2中第2、3、7、8、9篇)。第三类(表2第4、5、6篇)则讨论了含“不折腾”在内的其他部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及策略。

四、分析及结论

以上总结了译者及学者分别从陌生化效果、功能对等理论、语用翻译、关联理论以及比喻认知等理论层面进行翻译。考虑的影响因素则分别包括政治动机、受众的认知背景、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文化负载词的本身意义、延伸意义及其社交意义。以上“不折腾”译文的巨大差异正是受以上不同理论及因素的影响。政治翻译不同于普通的译文,它涵盖了许多翻译以外的元素,应当谨慎处理。零翻译策略亦是如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笼统断言哪种翻译是好是坏,同一个词在不同情况下就当采用不同的翻译以适应当时需要。然而,值得确信的是,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和学习先人经验,才能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政治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2008年12月18日,中国前任主席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文献综述,“不折腾”英译,政治翻译

英译研究 篇2

【中文摘要】翻译学在当今世界变得原来越重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翻译活动处理政治事务、协调全球经济贸易、促进文化交流。当今世界思想文化、角色力量、话语权力等被称为“软实力”的因素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国对中国的文化文学产生出更浓厚的兴趣。同时,国内学者正迫切地将更多更优秀的中国文学与文化推而广之,以便更好地宣传中国,令世界各国共享中国的文明文化,共同构建和谐的世界。在国内众多从事中国典籍外译的学者当中,许渊冲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位90岁高龄的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能将中国诗词用英法文进行互译的翻译家。他的特殊贡献在于他坚持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法文诗体诗。许渊冲先生在翻译理论和实践方面成就卓著,许渊冲的一生是翻译实践的一生,年事已高的他仍然孜孜不倦地继续翻译事业。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实践与理论成果丰富繁多,异彩纷呈,本文仅选取冰山一角进行研究,希望以一叶而知秋之大体,窥一斑而知豹之要义。本文选取许渊冲先生成就最为卓著的唐诗英译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传统诗歌翻译理论争议问题为基础,系统论述许渊冲先生唐诗翻译的理论体系,并对比其他译者的译论和译文,阐述许渊冲先生诗歌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体...【英文摘要】Transl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nowadays.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deal with political affairs,coordinate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promot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y translation.In the world today, soft power such as idea and culture, power of the role, right to speak is being much more emphasized than before.Countries are becoming more interested i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scholars are popularizing more excellent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so that they...【关键词】许渊冲 唐诗英译 理论 实践

【英文关键词】Xu Yuanchong Tang poetry translation theory practice 【目录】许渊冲唐诗英译研究3-46-7法11-13Abstract

4摘要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引言6-1

3二、研究概况7-1

1三、本篇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方

1.1 诗歌的第一章 诗歌翻译理论概述13-24可译性与不可译性13-1515-19

1.2 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

第二章 许渊冲诗歌翻译

2.2 “三1.3 直译与意译19-24的原则与标准24-362.1 “三美”论26-29化”论与”神似”论29-3131-3

32.3 “三之”的”艺术”论

第三章 许渊冲唐2.4 “创优似竞赛”论33-36诗译作范例比较分析36-4736-

423.1 李白《长干行》英译比较

3.3 陈子昂

一、翻译3.2 李商隐《锦瑟》英译比较42-4

4结束语47-51《登幽州台歌》英译比较44-47

实绩:成就卓越贡献巨大47-4848-51参考文献51-52

《吕氏春秋》术语英译研究 篇3

(1.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日照 276806;2.四川省档案学校,四川雅安 625000)

目前,中国典籍英译涉及的数目和题材日益增多。典籍涉及范围广,知识量大,其英译工作更是费时费力。仅以帝王称谓为例,“齐桓公”在理雅各(James Legge)译《孟子》中为“King Huan of Qi”,翟江月译《吕氏春秋》中为“Duke Huan of the state of Qi”,王宏译《墨子》中为“Lord Huan of the state of Qi”。此类翻译方式的不同多源自译者的风格不同或对原文的诠释方法不同。笔者认为,“齐桓公”作为专有称谓,其所指只有一个。“某某公”和“某某王”之于典籍,正如“安倍、欧姆”之于物理学,“复眼”之于生物学,“星座、天体”之于天文学,“布施、宿命”之于佛学,可以成为术语中的一员。中国典籍中的此类术语浩如烟海。拥有独立的术语体系是评判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专业的工具书无疑会为译者查阅及筛选相关术语节省大量时间。同时,机器辅助的手段及相关术语库的建立,可以避免术语翻译的不一致,提高翻译质量。笔者试图以杂学鼻祖《吕氏春秋》为例,通过对其中各科术语的描述性比较,探讨术语译法统一的可行性。

一 《吕氏春秋》术语特点

《吕氏春秋》是于秦始皇八年左右由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撰写,“全书内容丰富,涉及天文、地理、阴阳、五行、气候、音乐、教育、军事、养生、土壤学以及农业生产知识,并记录了大量的历史资料”[1],可谓集百家之大全。其中某些典故成语仍沿用至今,例如“立锥之地、满而不溢”等。《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经典,“内中许多语言哲理性强,涉及各科的术语繁多”[3],其中包括哲学用语,如:仁、义、礼、智、信、道、天命等;天文气候用语,如:营室、参、尾、立春、宵中等;音乐用语,如:角、太簇、夹钟、姑洗等;官职头衔,如:太史、司空、乐师等。此类词汇在同时代语篇中频繁出现,其对汉语语言词汇的贡献和影响不能低估。因而选择该书术语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由于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部分文字流失,且文字遭到后世修改,现存文本部分章节重复性强,逻辑凌乱。为使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精髓,术语翻译方式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该书多数篇章如《适音》《古乐》等为介绍说明性文体,涉及名词多为中国古代的专有称谓,并有其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含义,属文化负载词。就术语的“内容单义性,准确性和系统性而言”[3],多数词汇可以成为该时期术语系统中的一员,尽管某些称谓在当下已极少使用。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语言学派将翻译转换看作是以语码转换得以实现的一种语言活动”[4],继而奈达将此观点引进入翻译之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和静态对等。然而单从词的层面来看,凯德的主张似乎更加适用于术语翻译。他提出了语码转化过程中“量”的原则,“强调原语和译语之间量的等值关系”并做出了相应的分类:“one-to-one equivalence(全额等值),one-to-many equivalence(选择性等值),one-to-part-of-one equivalence(近似性等值),nil equivalence(零度等值)”[5]。就术语来讲,全额等值和选择性等值更能体现术语的功能。以下笔者将以《吕氏春秋》翟江月和汤博文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全额等值和选择性等值的角度,研究其中出现的术语及其翻译方法。

表1 部分术语英译对比

二 《吕氏春秋》术语英译研究

(一)全额等值

在《吕氏春秋》的两个英译本中,译者虽然选用了不同的术语翻译体系,但同一译本中的术语与其译文基本是全额等值的。其部分原因在于原文本的题材特征,即科技型信息较多,基本属于说明文的范畴。因而多数词语的意义较为独立,受上下文的影响不大。表1为部分术语英译的对比。由表中的对比可以看出,此类名词多数属于中国古代的专有称谓,其意义范畴基本明确,受语境的影响不大,因而译者大多采用了音译加注和意译的方法。造成译者选用策略不同的原因,一是译者的个人偏好,二是译者对原文的不同理解。

(二)选择性等值

在同一译本中,某些术语在译入语中会出现不同的对应词。其原因在于此类术语在原文本中受语境的影响较大。从语篇的层面考虑,在翻译时对个别术语做策略性的调整有利于文本的统一性。

例1:

(1)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大德在木。”

Three day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the chief court historian reports to the Son of Heaven,“the Beginning of Spring come on that fixed day and the main element in charge from then on should be the Element of Wood.”[6]

Three days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the Grand Historian is to see the king and say:“the Beginning of Spring falls on such and such a day.The great virtue of Heaven is to be found in Wood.”[7]

(2)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

Regarding the value of life,everyone considers his own life to be more valuable than that of his sovereign.[6]

In importance,a rank as high as the king can not compare with it.[7]

(3)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桓王使史角往,……

After king Hui of the state of Lu sent his official Zai Rang to the court of the Zhou Dynasty to learn ceremonial routines,King Huan sent Shi Jiao to Lu to pass on the routines.[6]

Duke Hui of Lu sent Zai Rang to inquire about suburban and ancestral ceremonies from the king.King Ping sent an official historian named Jiao to Lu.[7]

相较于汤译本,翟译本在“天子”的译法上更加多样。天子特指古代的君王,从(1)的语境来看,天子特指具体的人,表意具体,因而双方都选择语义对应的名词。(2)中“天子”的意义更加抽象,更多强调尊贵权威而非个体,因而两个译本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尽管选词不同,但改动的目的相同。(3)中,翟译本显然更加充分地考虑到历史因素,将“天子”的意思明确化,笔者认为此种处理,比起汤译中的统称“king”,更能够帮助译入语读者梳理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

例2:

(1)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

Don’t act against the principles of Heaven.Do not ignore the rules of Earth.Don’t upset order among human beings.[6]

There should be no decrees that go against the way of heaven,no reasoning that disrupt the conditions of the earth and no rules that violate the standards of human conduct.[7]

(2)鲁君闻颜阖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The king of the state of Lu heard that Yan He was s ensible and wise.Therefore,he was thinking of asking him to work at his court,so he sent someone there to present him with some gifts.[6]

When the ruler of the state of Lu heard that Yan He was a man of moral integrity,he wanted him to serve as an official and sent someone to see him with gifts first.[7]

(3)故曰:道之真,以持身。

So it is said that the essence of Tao is to preserve one’s health.[6]

Therefore,the essence of the True Way is to preserve the physical life.[7]

“道”作为名词的意义演变不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道”的意义主要有:道路、方法、技艺、道德、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属于道教的,等等。因此,“道”在汉语中属多义词,受上下语境影响,其翻译方式也会多样化。(1)中“道”取方法原则之意,(2)中“道”取道德之意,两译者均选择意译。而在(3)中,“道”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专有术语,翟译选择与其相对应的术语,而汤译则更倾向于意译。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典籍术语的英译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策略:

(1)意译。即将外语中术语的意义用本国语言表达出来。此译法倾向于使术语本土化,注重意义传达并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度。

就术语翻译的发展来看,在译入语读者的知识范畴与术语的内涵关联度较低的情况下,意译无疑可以更好地兼顾意义的传达和读者的接受度,因此意译成为新生术语外译时首先考虑的翻译方式。例如“laser”一词,早期译名为“镭射”,后意译为“激光”,事实证明后者更容易被国人接受。在《吕氏春秋》两个译本中存在的意译,如耒耜(plough)、乐师(chief court musician)等,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目的。当然,意译也存在不足之处。这通常是译者在无法找到全额等值表达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所做出策略性妥协。某些意义高度抽象的名词,如“道”“义”“龙”等,很难用只字片语表达其内涵。经过对比分析《吕氏春秋》中的术语翻译发现,采用意译方式翻译的术语,多是表意单一具体,所指明确,如官名、乐器名、器具名等。但是,由于单义、所指明确的词语在同期典籍中比重较高,因此意译还会是典籍术语翻译的一种重要方式。

(2)音译。即用本族语言中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将源术语的语音译写出来。音译是术语输出的主要方式,而“术语能否输出,主要依赖于民族科学技术的领先水平”[4]。虽然中国现代科技的整体水平不高,但是中医中药、传统哲学、传统语言学等都独具特色且不乏术语输出的成功案例,如:茶(tea)、功夫(kungfu)等。在《吕氏春秋》的两译本中,译者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这一策略,如:参(Shen)、营室(Ying Shi)等。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采用音译加注的词,多具有以下特征:①多存在于中国古代特定时期的文献中,现代社会的使用频率较低,如:太簇(Tai Cu)、尾(Wei)等。②属于哲学概念,在汉语中存在诸多诠释方式,难以用简单的词汇完整准确地表达其含义,如:道(Tao)、仁(Ren)、气(Qi)等。

音译的不足在于,其“只起字音符号的作用,意义已被消解”[4]。对于国际认同度不高的词,须使用音译加注的形式翻译。在个别术语的音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被译入语改造,增音、减音或出现相似读音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术语外译的进一步规范。但瑕不掩瑜,音译仍可作为典籍术语翻译的重要选择。

(3)释译。即用解释说明的方式翻译某一特定术语。当某一称谓还未形成术语的功能且在文本中出现频率不高,译入语中缺乏该术语的对应表达,而意译以及音译的方式又无法完整传递原文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时,需要使用释译的方法予以具体说明。

例3:

(1)是月也,以立春。

Spring begins during this month.[6]

(2)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On the day of the Beginning of Spring,the son of Heaven leads all the dukes,high ranking court officials and sovereigns of all feudatories to welcome the spring on the eastern outskirts of the capital[6].

上述例句中,“立春”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节气术语,“公”“卿”为官职称谓,均符合术语“本质上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语言统一体,在特定领域中是单义的”[3]这一定义。但是目前译界并没有对此类词的翻译达成统一。为了方便译入语读者的理解,多数译者选择根据上下语境采用释译的方法,但相对于术语译法统一来讲,释译仅为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三 结语

《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古代的奇书,涉猎范围极广,并贡献了大量至今仍沿用的汉语术语。之前对术语翻译问题的探讨多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对于典籍中术语的翻译问题研究较少。对于《吕氏春秋》中专业术语译法统一的探讨,是术语翻译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常用术语译法的统一以及相关词典的编纂,对于传播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2]苏安国.《吕氏春秋》“杂家”性质再认识[D].山东:山东大学,2008.

[3]刘青.中国术语学研究与探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55-141.

[4]魏向清.术语翻译研究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21.

[5]魏向清.术语翻译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3.

[6]吕氏春秋[M].翟江月,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63.

对《茶经》英译的研究 篇4

关键词:《茶经》,英译本,得与失

关于《茶经》英译本很少,再加上中西文化差异,在译文中经常出现歧义乃至错误。本文以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英译本为例,从文化翻译和传播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1《茶经》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1.1《茶经》的文化内涵

1.1.1 体现儒家思想中的“礼仪”和“度”

在茶文化中,饮茶前后都是有着一套严格的仪式。仪式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还能够反映出他的道德行为与道德信念。追求仪式同样也是西方各国力求的行为目标。在《茶经》中,陆羽提到饮茶仪式中水要煮透,且在炒茶、泡茶、品茶以及茶具等方面也要严格遵照步骤要求。

虽然“度”只是简单用于衡量“礼仪”与“秩序”被接受的程度,但由于茶是“度”的精髓,饮茶能够平息人们心中的七情六欲,人们一旦控制住了欲望,就会走向中庸,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美。因此在《茶经》中,陆羽提到在饮茶时,缓流的活水是最佳选择,且要适量,除非口渴,否则饮茶不过三,要细细去品味每一口茶,记住其味道,真正体会茶之美。

1.1.2 体现道家的自然天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道法自然。”这是告诫人们万事万物都应该自然而然,遵循自然规律,不要超出事物的自然限度,如同“上善若水”。即便是生命的死亡,也是回归自然的一种外在表现,是自然发展的一种过程。中国茶文化浓缩了中国人的思想与态度,认为品茶过程是品茶人的心灵与茶之间的一次对话,审美是为了提高品茶人的修身养性,引导品茶人返璞归真。茶是一种摒弃睡意的药物,饮茶能够帮助人们回归自然,回归起点。正因为茶有以上特性,在《茶经》中,陆羽不吝笔墨,将品茶的每一细节当做巨著来写,仿佛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陆羽认为品茶过程需要在“美”中进行,即茶具、周围环境、茶的种类、泡茶的配料等都要进行充足准备,都要讲究外在形式的和谐美。例如在茶具选择上,不管该茶具外形多精美,价值多么不菲,只要颜色鲜艳,就一定不会被品茶人所接受。给人一种和谐之感的茶具才是最佳选择;茶水应选择纯净、甘甜的;茶叶也要精挑细选。此外,道家“自然天道”的思想还体现在茶的煮法和对人的行为要求。《茶经》中强调煮茶要吸水慢煮,做人要按照“精行俭德,令正,守中,务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1.1.3 体现佛教的“坐禅修行”思想

茶与佛教结合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悟”是茶道与禅道的共同点。佛家弟子修行的法门则是茶道,对真善美的追求是茶道与佛教弟子的一致思想。二是佛教弟子在修行时,饮茶能够帮助他们提神醒脑,促进修行,即茶道是佛教弟子修行的一种方法。虽然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并在茶文化中根深蒂固,但《茶经》在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精行俭德,令正,守中,务远”的做人标准,这些要求反映出我国人民内心的道德标准和外在行为。

1.2《茶经》文化内涵翻译

《茶经》英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是将一个国家的文化移植到另一个国家的过程。这种活动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还是一种跨文化差异的沟通行为。由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其所形成的茶文化也会大有不同。如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茶经》蕴藏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吸收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精髓,在《茶经》英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具有广博深邃的人生哲学、人格美学、宇宙观,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真谛,才能将《茶经》的精神精髓有效传递给世界。在翻译中时刻思考如何才能既保持原民族文化的特征,又能消除读者与译文的理解障碍,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交流。

2《茶经》英译过程中的“得与失”

2.1《茶经》英译过程的“得”

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译本主要包括前言、引言和注释三部分。其中引言50多页,注释也达20多页。译者凭借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母语的灵活运用,准确把握了《茶经》精髓,减少了文化内涵的变形和亏损。

2.1.1 准确把握道家“自然天道”思想内涵

陆羽在讲述煮茶风炉的制作时,在《茶经》写到“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病。”这句话意思是“水在上,火在中间,风在下;茶能让五脏调和,使百病消散”。陆羽将自然规律与茶性结合起来,强调煮茶要遵循自然规律,遵循“阴阳五行说”。即煮茶时唯有有效平衡五行,才能达到消散百病,利于身体健康的目的。关于采茶时间、煮茶火候、水质优劣、茶汤浓淡等方面,陆羽都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求每一细节都体现和美原则。Francis在翻译时,为了填补文化信息的缺失,采用注释方法讲解八卦来源,阐述“坎、巽、离”是中国《易经》八卦中的其中三卦,其对中国人意义特殊,塑造和体现中国人的生活面貌。又如《茶经》中提到“设服荠尼,六疾不瘳。”,原文中的六疾是指人由于遇到风、雨、阴、阳、明、晦而产生的六类疾病。在译文中,译者也是采用注释的方法解释六疾的文化内涵。并在注释过程中必要时借助直译,有效传播了道家的思想内涵。

2.1.2 准确把握儒家“度”的思想内涵

度是茶的精髓,能够帮助人们实现中庸,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的度做出如下阐述:第一则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毋,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即饮茶要不过“三”。在译文中,为了达到形和、达意的目的,译者考虑到汉英不同的语序,对原文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如使用由if、who、when、unless分别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定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在译文通顺、简洁方面,译者也借助了遣词造句或祈使句。如在翻译“非渴甚莫之饮”时,笔者用“not…more than”结构,即After the third cup,one should not drink more than a fourth or fifth cup unless he is very thirsty。这一表达方法简单、明了,衔接紧密、自然,将陆羽对中国文化的“仪式”和“度”的理解生动传递给读者。

2.2《茶经》英译过程的“失”

美国译者Francis Ross Carpenter的《茶经》译本虽然能准确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与信息,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中却略显不足,造成了文化变形、失落现象。

2.2.1 文化内涵的变形

如《茶经》写道“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这句话出自晋代诗人张孟阳之作。其赞美香茶美味胜过六清,即古代的“水、浆、醴、凉、医、酏”六种饮料。九区指九州,也泛指全国。但在译文中“六清”和“九区”被译为“six passions”(六种情感)和“nine provinces”(九个省),导致“六清”和“九区”真正文化内涵的变形。

2.2.2 文化内涵的部分失落

陆羽在强调茶的药用功效时,在《茶经》中做出论述:“与醍醐、甘露抗衡也。”意思是其效果与最好的饮料醍醐、甘露不相上下”。其中“醍醐”源自胡人,盛行于唐朝,是从牛奶中提取出的精华。甘露是指“甘甜的露水”。译者在对两个词语翻译时,只译出了“甘露”,忽视了“醍醐”,造成了文化的部分缺失。笔者认为由于佛教是东方文化,译者受到西方《圣经》影响才导致文化意象缺失。建议译文可作如下修改:Its liquor is like the sweetest layer of fat on top of a refined milk drink or the most wonderful morning dew。

2.2.3 文化内容的完全失落

在《茶经》中,陆羽对煮茶所用的器具提出明确要求,即“方其耳以令正,广其缘以务远,长其脐以守中”。要求煮茶器具除了实用性外,还需要具有“务远”,“令正”、“守中”的思想,体现儒释道的共同思想。但在译文中,其停留在字面意思翻译上,没有充分体现儒释道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行为标准。为此,笔者认为“the ears of wok is square,guaranteeing an upright position.The rim of the wok is wide,suggesting a broad content.The navel of the wok is long,ensuring heart-warming power”是极好的。

3 结语

综上所述,《茶经》的英译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译者不仅要考虑表面意思,还要充分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相关历史背景,才能将《茶经》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历史文化内涵表达出来,促进茶文化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1]龙明慧.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茶经》英译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2):98-106.

[2]金珍珍,龙明慧.信息论视角下的《茶经》英译与茶文化传播[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2):65-69.

[3]董书婷.论《茶经》中的禅宗思想及其英译再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4-46.

英译研究 篇5

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文化特色词的英译研究

黄中习

摘要:本文界定壮族文化特色词的范围,并以英译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为例,说明为获取尽量翻译补偿的功效、充分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涵义的四种译法。关键词:《史诗布洛陀》;壮族文化特色词;英译

1.引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语言常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劳动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语言。如果某一事物在人们所生活的客观环境里不存在,那么语言文化中就可能出现词汇空缺(lexical vacancy)。简言之,就是不同语言文化中我有你无的词汇现象。谭载喜《中国翻译词典》中指出:“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而又给翻译造成很多困难的现象,可以概括为:

一、由于生活环境、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二、由于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三、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四、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同而引起的词汇空缺;

五、由于语言或非语言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词汇空缺(转引林煌天,2005:102)。” 壮英民族在历史地域、语言文字、文化思维、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等方面差异很大,壮族典籍中有很多文化特色词,英语中难于找到对应词。本文拟以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英译为例,探讨壮族典籍英译中文化特色词词汇空缺的不同译法,以尽量取得翻译补偿的功效,充分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内涵和外延意义,为我国民族文化典籍对外翻译提供参考。

2.壮族文化特色词

文化特色词(cultural words)是指一个社会文化中具有的独一无二的事物,为其他社会文化中所没有,负载这一事物的词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称为文化特色词。如汉语中表示生态方面的 “三伏”、“三九”,动物方面中的“龙”,饮食方面的“饺子”,社会文化方面的“统战部”,宗教文化方面的“阴阳”,肢体语言的“磕头”、“作揖”等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本文所探讨的壮族文化特色词就是英汉语言所没有的词汇空缺。在壮族典籍的翻译和译注中,译者都非常重视壮族文化特色词的传译,仔细考证,认真研究,通达传译,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传达这些文化特色词汇包含的壮族文化内涵。《布洛陀经诗译注》、《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以及我们正在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译者无不这样处理,以获得民族文化传真的目的。

3.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壮族文化特色词汇举隅

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是在壮族文化典籍《布洛陀经诗》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精选而成。《布洛陀经诗》(收录了22种手抄本)和《壮族麽经布洛陀作者简介:黄中习,壮族,广西田阳县人,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教授,英语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典籍英译。

影印译注》(收录了29种手抄本,共八卷)是则是当代壮学研究的开拓性、标志性成果,不仅包括了广西壮族人民的原始文本,还包括了云南壮族、布依族的一些关于布洛陀的原始唱本,以古壮字原文、壮文拼音、国际音标、逐字汉译和汉语意译的形式展现,可谓经典厚重,弥足珍贵。覃乃昌、覃彩鸾、梁庭望、潘其旭、农冠品、张增业、黄桂秋、何思源等知名壮学专家已经论述了《布洛陀经诗》和《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在壮族语言文化中的原生态性价值和文化经典地位,笔者认同,拟不赘述。我们精选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同样包含很多壮族文化特色词,在研译这一壮族典籍的过程,我们发现壮族文化特色词汇有如下特点:

3.1 壮族典籍保留了大量的古壮字

壮族文化特色词中首先就是壮族典籍保留了大量的古壮字。我们精选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保留原作的古壮字。对照版的编排次序是:首行为古壮字,第二行是拼音壮文,第三行是国际音标,第四行是现代汉语译文,第五行是英语译文,富有特色。我们知道,从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刺史韦敬办撰写的《澄洲无虞县六合坚固大宅颂》碑文,到《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2004年),壮族方块文字确有使用,是历史文化事实,不容质疑。《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主编张声震(2004:48)指出,这些原始文本“可以追溯到壮族远古原始氏族社会巫术盛行的时代,大约从汉代起一直到宋代壮族先民经过了长达1000多年的摸索,随着汉文化的传播,才开始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仿造一种表达壮语音义的文字,这就是后来用来记录麽教经文的古壮字„„抄写年代最早的是清嘉庆十八年(1814年),最晚的有20世纪80年代重抄的。”壮族方块文字又称“古壮字”或“土俗字”,壮文称为“sawndip”(生字),意思是还没有成熟的文字, 它又称“sawgoek”(根字),即最古老的文字。这些方块文字是懂汉字汉语的知识分子或民间宗人士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文字,这类似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例如,“父”、“母”、“(水)田”、“火”的造字形分别为单人旁加父、女字旁加也、上那下田、上非下火,这些是音义象形的古壮字;“水”、“(旱)地”造字形为三点水加林、上利下土,这些是音似的古壮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古壮字在壮族民间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歌谣传说、谚语谜语、剧本民歌、楹联碑刻、对子药方、家谱契约等等也多有记录,并不是布洛陀典籍所特有。因此,壮族典籍英译译者在壮英翻译时,应该在一定意义上传达古壮字文化的一些特点。

3.2 壮族典籍包含了不少壮族民间宗教麽教的特色术语

史诗,英文为epic。它是古老而庄严的民间叙事长诗, 采用韵文或韵、散文相间的“说唱体”形式,记叙一个民族对宇宙起源的解说或记录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重大事件。可以说,史诗是一个民族诗性的历史,它一般是记录民族形成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世界来源、古代战争、民族迁移、国家形成、始祖来源、英雄事迹等,这些神话和历史内容古老悠久,内容丰富,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而上古时代还没有文字加以记载,只能依靠人类记忆,口耳相传,代代传播。为了便于传诵,古代圣贤就以一些固定的、程式化的讲唱方式用韵文加以吟唱,便于传承。从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塞》,古巴比伦的《埃努马·埃利斯》,纳西族的《创世记》,到壮族的《布洛陀》,无不如此。

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选自壮族民间宗教麽教师公的经诗祭文,自然带有很多壮族特色的民间宗教术语,例如“麽”(壮文为mo, 巫婆喃经)、“口所”(soq, 麽公

诵经)、“绞”(壮文为geuj,做法聚拢)、“唷”(壮文为yo,做法扶持)““叭””(壮文为byate, 做法禳解,是指对神灵的祈求)、“忄因”(竖心旁加因)(壮文为ien,冤家)。这些都是壮族民间麽教法事特有的宗教术语。其中,“麽”在壮话中包含有“念咒”“诵经”“经文”“经诗”的意思;亦可作民间宗教仪式如“道场”“打醮”等解释。壮语“geuj”音似汉语的“缴”或“绞”,意指做法聚拢或缠绕的仪式,即人的魂魄散了,需要请麽公做法“geuj”的仪式,把魂魄招回来;而壮语“yo”原意指举起、抬高,在壮族麽经中引申为扶持、支持、提拔,为麽教法事仪式之一,也泛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道德规范。因此,壮族民间宗教麽教的特色文化术语的恰当传译也是壮族典籍英译译者在壮英翻译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3.3 壮族典籍有不少壮族民间的文化特色词和表达法

从词汇运用上看,壮族典籍包含了丰富的特色方言土语,包括古词、方言词、量词、临摹词等。由于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及文化交流的影响等原因,有些文化特色术语和表达法的用法在口语里现在已经很少出现或己经消失,但不少这样的特色词汇仍保留在壮族典籍里,可以从中看到壮族历史文化上的民族迁徙、生态变迁、社会演进、族群交流等等文化痕迹。例如,壮族的火灶中有一种名之为“giengz”,传统小火灶,以三个石柱插入土中制成,或者直接用铁制成三个脚撑住一个铁圈的火灶,称为“三脚灶”,多放在灶台边或烟囱上,用于热水温酒之便,有的边缘山区至今仍有使用;壮族人民说话中量词的“拳”(gaem)是壮族的一种计量单位,指成年人一个拳头的宽度,约十厘米。譬如,“拿只四拳猪去杀”(Mu siq gaem bae gaj),“篱笆编织十庹长”(Lag cib soem guj some)等等,其中,四拳和五拳的猪指用于祭祀的烤乳猪;临摹拟声词中的“dihdanz、dihdad”指说话时喋喋不休、滔滔不绝,“liu bahciz”、“ mix bazlangh”、“ liu’nyumj”分别指“笑嘻嘻”、“ 笑哈哈”、“笑盈盈”,“gyihgyaet”指制作东西发出的“叽喳”响声,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还有很多各地闻名的人名、地名和物名,不同的版本的壮族典籍大多富有这样的文化特色词汇,情形相似,并非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所特有,这里不再举例说明。

4.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英译方法

翻译的最大目的不外乎传神达意,彼此沟通。壮族布洛陀典籍丰厚,内容丰富,思想深奥,语言精练,韵律优美,且版本各异。要“整理成科学版本,译成现代壮文和现代汉文,既要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又要体现壮语优美的语感、诗歌的韵味,难度确实很大(张声震,1991:4)。”壮族布洛陀典籍的英译也是如此。在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壮英翻译中,我们采取了音译释意、直译、意译、译者注译等四种译法,充分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意义。

4.1 音译释意

音译是把原语的人名、地名或其他名词的读音,译成目的语的读音,这是一种能够保存原作行文说话发音特色的常用译法。在《布洛陀》的英译中,对于一些在壮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特色词汇,我们采用现代壮文拼音汉语拼音的方式,译文中必要时在文中加予释意增益,并不用现代汉语拼音,也不过多使用文外注释,希望保存原汁原味的壮族发音说话的特色,让读者不用一读一顿就能通达流畅地体会壮族语言文化的原始韵味。以下是其中一些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壮汉英的翻译对照:

拼音壮文

Baeuqloegdoz

Mehloggyap

Mozit daihvuengz

Caenqvuengz

Cojvuengz

Hanqvuengz

Doenglingz

Yahvuengq

Ngieg汉语音译 布洛陀乜洛甲莫一大王 岑逊王祖王罕王童灵娅皇图额英语音译释意 God Baeuqloegdoz Godess Mehloggyap Great King Mohit King Caenqvuengz Prince Cojvuengz Prince Hanqvuengzthe boy DoenglingzQueen Yahvuengz the Ngieg dragon

以上神名和人名的翻译都是使用音译家释意增益的译法,其中有释意点出了身份,有的道出了事物的种类。

4.2 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它是一种能够原作文化特色的常用典籍译法。《布洛陀》的英译中,我们注意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在英语读者可能接受的基础上,能够直译的就尽量直译,也就是用原文的对应词语或对应结构来翻译。直译是我们英译《布洛陀》最常用的方法。笔者认为,民族典籍英译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在直译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变通和补偿手段,以求在传达原典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同时,努力再现原典的风格和语言形式,包括文化特色词汇的内涵。在《序诗·请主神》的恭请布洛陀和众神下凡造福的诗句中,我们多用直译来传译文化特色词汇的涵义,例如: 拼音壮文汉语直译英语直译

bux baeuqgiq老寄父the godfather

bux yahgiq老寄母the godmother

bux giengzgeuq三脚灶神the three-legged range god

bux mehsae老巫婆the goddess of the old sorceress

gvang va花婆龛flower-tabernacle

doengtien daihvuengz 通天大王the god with omnipotent magic power bux sien bux vuengz神王圣母Lord of Gods and Goddess of goddesses

Baeuq samcauz yah sam ciuh三朝公三世婆 the latest three-generation ancestor gods

4.3 对以上词汇的直译,普通英语读者不必查阅专门辞典就可理解其中的词汇涵义。意译

意译也称自由翻译,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 不作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不必完全依照原作的字面意义和句子结构。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有巨大语言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译者多使用意译,使译文通达流畅,符合译语的表达句法,易于译文读者所接受,避免辞不达意或误解的现象。壮英语言文化差异很大,壮族典籍《布洛陀》的英译也有很多意译的诗句,例如在《序诗·请主神》中,麽公开始祈祷神灵降临神堂,做法造福,吟唱的诗句常有这样的开头诗句:“三盖三王制,四盖四王造。”这里的“三盖三王”和“四盖四王”有不同解法,有的认为壮族神话中有“三种三样(天、地、水)”、“四种四样(天、地、水和森林)”和“四王(雷神、布洛陀、图额和老虎)”的说法,有的认为“三盖、四盖”泛指世间万物,有是句式押韵、反复吟唱的功

效,我们认同后者,因此意译为:“Everything is arranged by Baeuqloegdoz, / And all things are created by him as well.” 又如,我们把“那结茅驱邪的神”和“做三脚灶的神”分别意译为“the god who ties a grass-knot to expel evil spirits”和“the god in charge of making three-legged ranges”。

4.4 译者注释

译者注释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完整地传达原文语义和风格的一种补偿方法,是尽可能地达到翻译等值而采用的辅助性手段。译注其实是译文的释文、解惑或补正,严格来说,译注不属于对原文的表达范围,但有益于译文读者全面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和译者的翻译决策,有益于他们深入了解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在《布洛陀》壮汉英对照版中,对诗行中一些重要的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我们一共用了65个译注,为脚注方式。为了翻译的传神达意,通顺流畅,更多的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解释体现在灵活多样的译文之中。只有对那些有非常重要文化内涵的词语表达才使用译注。《布洛陀》的英译文中,我们对一些深有壮族历史文化特色的诗行都作了汉语和英语的译注,如“邀请那肚朝上的神”、“ 变成图额管的河”、“请把八字交给我”、“儿掏阴茎辱父亲„„父亲楼上训儿子,儿子栏下顶父亲”、“ 择日女儿下楼梯”、“没有胎血染到脚”、“杀鸡没人吃大腿”、“请求祖公做缴仪”、“孩儿又求得庇佑”等诗句。囿于篇幅,拟不赘述其英语译文。

根据夏廷德(2006:202-208)的研究,翻译中的词汇补偿有“增益”、“具体化”、“概略化”和“增加对比度”四种方法。在《布洛陀》英译文的上下文语境中,在可能出现辞不达意或可能引起误解的时候,我们都有分别使用这四种方法来传达壮族文化特色词汇的内涵,有时候还灵活多变,兼用不同译法来处理。即使同一个多次出现的概念部术语在不同的行文中也可能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不拘泥于某一种方法,努力使自己翻译的创造性表达在忠实性和可读性之间之间寻找平衡,达到传神达意的文化翻译效果。

5.结语

我们编译的壮族创世史诗《史诗布洛陀》共十一篇,加上《序诗》,共精选3400多诗行,各分五行对照(古壮字、壮文拼音、国际音标、现代汉语译文、英语译文),其中古壮字1.7万多个,现代汉语译文约4万字,现代英语译文约5万字。该书由著名典籍翻译家汪榕培作序,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结项成果之一,是一份壮族传统精神文化的历史记录,是珍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学术研究和翻译研究的价值。这也是是继美国太平洋大学杰弗里·巴洛教授(Jeffrey Barlow)的The Zhuan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壮族历史与文化研究》,2006)和我国学者金丽教授英文版《壮族历史文化导论》(Zhuang History and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007)之后的我国壮学研究与翻译对外宣传的又一成果。作为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民族典籍译者要帮助来自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双方克服文化差距,互通有无。对于那些英汉译文读者面前的壮族典籍中文化特色词汇之空缺,译者必须采取恰当的方式加以解决,充分传译。译者的翻译活动也是一种交际行为,其交际对象是目标文化的读者。要达到交际目的,译者一方面要洞悉原文的文化空缺,另一方面还要对译文读者的知识结构做出正确的判断,合理地定义自己与读者的共有知识和语用前提。然后选择切当的翻译表达策略时,还要考虑原文文化空缺中所蕴涵的艺术美感和美学价值,以期在表达时恰如其分地传达原典的语义和文化信息。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英译译者主

要采取了音译释意、直译、意译、译者注译等四种译法翻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乃至整篇的《布洛陀》英语译文,力求忠实传神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化翻译效果,让不懂原文的广大中外英语读者知道、了解甚至欣赏原典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读到与原典意义相当、语义相近、文体相仿、风格相称的英译文,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蕴含在民族典籍文本中深厚的壮族历史文化思想,让英语世界了解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精华。

注释:

① 本文为2008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西部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

英译汉长句翻译要素和技巧研究 篇6

关键词:翻译要素;技能研究;英译汉;英语长句

在翻译英语长句过程中,由于长句的结构过于复杂,加上句型多变,语句含义及逻辑关系层层叠加。与此同时,英语长句中还采用了错中复杂的高级词汇。甚至有的长句中采用了西方的词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使人无从入手。然而,翻译再长的英语句子,都是在遵循英语语法的基础之上运用词语组织句子。事先分析英语句子当中潜在的规律、结构或主次关系,接着再灵活运用科学的英语翻译中的技巧将其翻译成通顺的语句。英语语言往往在形成中紧密联系着民族文化。只有完全掌握了历史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翻译当中基本的技巧和要素,准确的理解句子当中的语境,才能准确翻译出长句当中的核心思想,在翻译的过程中挥洒自如、灵活变通,尽可能避免用英语翻译长句的汉语时,不能确切地表达出长句中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含义。因此在翻译英语短句的上特别需要重视语言的技巧。同时,英语长句的翻译也是这样的。本文主要研究英语长句翻译当中的语言要素以及语言技巧。

一、英译汉长句的结构和成分

从分析的英译汉当中的长句机构及成分来看,如果遇到较长的英语句子的时候,起初应该合理分析长句的句型及结构,才能准确理解句子中的语境,将长句翻译成汉语。英语长句中有多种句型,包括: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强调句、宾语句和倒装句,以及带it的形式主语等。从理解语句当中的关系成分来看,不仅要分析句子成分,也要分清主从句之间的关系。而在分析长句成分中,重要的是要理解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例如:原句:The pen on the book.翻译:笔在书本上面。同时,在分析并翻译定语从句及分词短语的时候,往往是将其含义放在它所修饰的语句前端,当定语从句比较长的时候,如果放在前端可能导致歧义的现象,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单独成为一个句子,也可以使用一些翻译的技巧(加注法),让整个句意变得顺畅。以主从复合句为例:It is true that people with better education are usually able to get better paying jobs,It作为形式主语,代替that后面的主语从句中的better education are usually able to get better paying jobs,而修饰前面的先行词people。因此,对于进行英语学习人员而言,掌握英长句语翻译的要素合技巧,对于大幅度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重要。

二、英译汉长句中的翻译要素

(一)英译汉长句中语境的理解

“主从复合句”在英译汉长句当中是最为常见的句型之一,它和中文当中的中短句恰恰相反。在历年英语考试过程当中,常常以长句翻译为主要题目,很少出短句翻译的题目。因此,针对英语学习的同学来说,如何正确理解英译汉长句翻译当中的要素及技巧研究,将自身英语水平大幅度提升尤为重要。从长句语境的理解来看,在英译汉长句当中,即使词汇含义存在相似点,但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其词义也有千秋。需要将整句的语境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只翻译逐个词,这样才能使整个句子顺畅。因此,英语学员在翻译较长的英语语句中,掌握英长句语翻译的要素合技巧,同时,事先需要判断整个英语长句当中的语言环境,再集中抓住长句中的关键词,最后整体进行长句翻译。

(二)英译汉长句中传统文化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正确理解语言中的传统文化对翻译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不同,间接导致了核心价值及传统文化不同。这些不同之处能很好的体现在各国英语语言当中。例如,在我国通常将“龙的传人”用英语单词dragon翻译成“成龙”的含义,但是这在中文词库中属于褒义词,但在英语词库中“dragon”属于邪恶的词汇,与中文含义恰好相反,属于贬义词汇。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如果英语翻译人员想要把英语长句翻译得更为实际,那么需要积累足够多的翻译经验,了解各国的传统文化脉络,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障碍及冲突。

(三)英译汉长句中关键词及长句的理解方式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一方面,正确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同时,相关翻译人员需要仔细推敲并准确找出长句中的关键词汇并进行合理翻译。在翻译英语长句中,往往英语句子中都会出现一词多解,排除外在的解释以外还依然存有内在的关联含义及情感等。因此,翻译人员不仅仅需要找准关键词汇,还需要找准中文含义所对应的正确语境。另一方面,正确的把握长句中的意思,需要翻译人员结合句子表面含义之外的引申含义,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语言相关及生活习俗等。“翻译”不仅仅停留在国与国之间浅层的含义,更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传统文化传递及交流。因此,英语翻译者需要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培养自身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及融合多种思维方式,拓宽自身的眼界以便更好的挖掘英语语句中的关键词,学会科学的翻译英语中的长句。

三、英译汉长句翻译的技巧研究

在翻译英语的长句当中存有千变万化的语言技巧,只有准确的掌握适合某长句的翻译技巧,那么所进行翻译长句的难题会迎刃而解。

(一)长句中句子的转换及合并技巧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相关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多种技巧方法,只有准确分析长句的结构,灵活掌握长句翻译的技巧,才能灵活解决在英语长句中遇到的各种翻译难题。从英语长句中的转换技巧来看,英语长句中的转换方式是让翻译的英语句子更符合中文语法中的习惯,对英语原句中的句型、句子成分进行转换。同时,语句合并技巧,就是将英语原文长句中的句式翻译成简易的句子或进行词汇间合并,简单来说,这种合并技巧可以将两个简单的句子合并成为单独的简单长句。

(二)句子的归化方法

由于每个国家之间语言文化所处背景是很不一样的,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当中,如果你采用直接翻译原句,从而极易让读者或者听众产生误解。所以,为了很好的避免这种文化上之间差异,给读者或者听众造成很大困扰,同时,需要相关翻译人员选择合适汉语当中较为相近的词汇对英语原文进行合理归化。这种翻译方法在翻译英文典故或者成语等多种文化色彩较为丰富语句的时候容易经常使用。

(三)长句中的引申及切分技巧

从英语长句中的引申技巧来看:英语长句中的引申技巧指翻译人员在翻译英语句子的过程中,依据长句中上下文的含义,在不损坏英语语境的基础之上,引申出另外一种英语语句中词语含义,让整个英语长句翻译的更贴切实际,通俗易懂。从英语长句中的切分技巧来看:语句切分技巧就是语句切分,指的是将复杂多变、重复、啰唆的英文语句,灵活地将其切分为若干个简单的中短语句,继而容易将其翻译成中文。同时,尤其注意在切分语句的时候,尽可能不损坏句子整体结构以及符合相关汉语语法的特点。采用这种技巧可以灵活运用在英语语句中也可以灵活运用在某个短语和单词当中。

(四)长句中反顺序及顺序翻译技巧

从反顺序翻译技巧来看:在英语长句中,有些语句可以直观的依照中文顺序进行翻译,然而有一些句子要想将整个句子翻译通顺,那么需要依照与中文语法相反的顺序对英语长句进行翻译。在一段英文翻译中,其核心往往在前部分,但是汉语的核心却相反。在反顺序翻译过程中,是从长句中间前部分或长句中后部分进行合理的翻译。另一方面是从长句后部分往前进行翻译。而在顺序翻译过程中,依据上文英语中所涉及的长句子依然存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关系,这种顺序是不会变动的。例如在讲述某一项操作流程或运动的时候,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相同。因此,在翻译上述语句的时候,翻译人员则可依照长句中的逻辑关系逐一翻译,这也突显出这类长句是翻译英语长句中较为简单翻译的类型。

自从我国逐步加入WT0(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国内社会、经济体制不断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化也逐步纷纷涌入,国和国之间的交流日益严峻。从而,英语的翻译工作在这个现状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想做好相关翻译的工作,那么必须要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语言习惯,从而才能正确准确的翻译出对方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意见。所以这两种语言的翻译不能只存于字对字的翻译,更应该是英语与国语文化之间的传递和交流。由于两国之间的说话方式有差异,所以,在长句的翻译上特别要注意语言技巧。同时,长句英语的翻译也是如此。本文主要重视研究英语长句翻译当中的语言技巧以及要素。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继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两者依然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继而只有正确掌握英译汉长句翻译要素及技巧才能更好的实现各国之间的语言交流,所以,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地分析与讨论出新的英语长句翻译中的要素和技巧,让广大师生灵活运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塔娜.英译汉长句翻译要素和技巧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06):126

[2]杨晓燕.英译汉中长句的翻译技巧解析[J].成功(教育版),2012(06):37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研究 篇7

译介主体是指从事翻译活动的主体, 探讨的是译者问题。莫言作品的英译, 初期没有固定的译者, 后期主要是由美国学者葛浩文 (Howard Goldblatt) 完成的。葛浩文是美国著名的汉学家, 英文世界造诣精深的翻译家, 被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喻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接生婆”。1988年, 葛浩文开始关注莫言及其作品, 并选定《红高粱》作为其第一本与英语读者见面的小说。莫言被译介到英文世界的作品至今已达十余部, 均由葛浩文担任译者。可以说,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葛浩文功不可没。实际上, 早在2000年, 莫言就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的演讲上高度评价过葛浩文的翻译工作:“如果没有他杰出的工作, 我的小说也可能由别人翻成英文在美国出版, 但绝对没有今天这样完美的译本。许多既精通英语又精通汉语的朋友对我说:葛浩文教授的翻译与我的原著是一种旗鼓相当的搭配, 但我更愿意相信, 他的译本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 (2) 优秀的翻译人才首先要精通本国和他国的语言, 其次应当能够对本国和他国的文化有着精深的掌握和透彻的理解, 同时兼具文学创作经验。而莫言作品的英语译者葛浩文, 几乎是符合这一特点的绝佳人选。正如莫言自己说的, “葛浩文教授不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翻译家, 而且还是一个作风严谨的翻译家, 能与这样的人合作, 是我的幸运。” (3)

译介内容是指翻译的具体内容。从1988 年至今, 莫言的许多文学作品都被翻译成了英语。1988 年, 莫言的短篇小说《民间音乐》刊载于《中国文学》, 这是莫言作品第一次被翻译成英文。1989年, 莫言的小说《大风》和《白狗秋千架》再次被《中国文学》收录;小说《养猫专业户》被香港中文大学的《译丛》收录;同年, 小说《枯河》被纽约兰顿书屋出版的《春竹: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集》收录, 这是莫言英译作品首次出现在海外出版社。1991 年, 小说集《爆炸》在香港出版, 收录了莫言的短篇小说《爆炸》、《老枪》、《金发婴儿》、《苍蝇门牙》、《断手》和《飞艇》。同年, 莫言的《白狗秋千架》被美国夏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世界》收录。 (4) 1993 年, 美国维京出版社发行了《红高粱家族》, 这是莫言第一部被译介到海外的长篇小说。此后, 《红高粱家族》多次在英美各大出版社出版。1994年, 莫言的短篇小说《神嫖》被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狂奔:中国新生代作家》收录。1995年,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由美国的维京出版社出版, 这是莫言第二部在海外出版的英译长篇小说。2000年以来, 莫言的长篇小说几乎都得到了译介:《酒国》 (2000年) 、《丰乳肥臀》 (2004 年) 、《生死疲劳》 (2008 年) 、《变》 (2010年) 、《四十一炮》 (2012 年) 、《檀香刑》 (2013 年) 等相继在英美各大出版社出版。在短篇小说译介方面, 莫言的短篇小说集《师傅越来越幽默》于2001年在美国出版。其他一些短篇小说被收录到一些丛书当中, 如《奇遇》和《马语》被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喧闹的云雀:中国当代短篇小说选》收录, 《秋水》和《良医》被分别收录在《哥伦比亚中国当代文学选》和《毛主席会不高兴:今日中国小说选》中。 (5) 由此可见, 莫言作品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得到了英语译介。

译介途径是指译本通过什么渠道、以何种方式传播。莫言作品译介途径多样, 其作品最早走向国外是通过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电影《红高粱》于1988年和1989年相继斩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红高粱》的成功改编及其带来的荧幕效应, 迅速、有力地推动了英语世界对莫言作品的翻译出版。1993年《红高粱家族》英文版问世。电影之于文学, 就像一只聚光灯, 为海外读者提供了解中国作家作品的窗口。莫言本人也曾表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 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6) 可以说, 电影曾经充当过莫言作品海外传播的领军角色, 中国文学通过电影的形式走向世界, 也不失为一计良策。其次, 传统的图书出版社是推动莫言作品译介的重要途径。在英语国家, 莫言的英译作品主要经由美国的企鹅出版社 (及旗下的维京出版社) 、拱廊出版社、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海鸥出版社, 英国的梅休因出版、汉密尔顿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 拱廊出版社共出版了5本莫言的作品, 分别是《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劳》。再次, 莫言作品在海外有着较成熟的推广和代理机制, 文学代理人对其作品的译介有着重要作用。国外出版社通常对中国文学不甚了解, 在引进中国文学作品时表现得非常保守, 他们会通过推荐人来推荐作家作品, 这些推荐人通常被称为“文学代理人”或“国际版权代理人”。莫言就是通过其文学代理人桑德拉迪·杰斯特拉才接触到他的“伯乐”拱廊出版社创始人理査德·西维尔。同时, 报纸杂志、电视等大众媒介的报道评论也促进了莫言作品的海外传播。报道莫言的主流报纸包括《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出版商周刊》等。例如, 1995 年《纽约时报》曾刊登文章《你几乎可以触及的乡村中国的“第22条军规”》, 对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进行了评价, 2005年《纽约客》曾刊登约翰·厄普代克写的文章《苦竹:两部中国小说》, 评价了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和莫言的《丰乳肥臀》。海外出版的一些重要文学杂志, 例如《当代世界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等, 都刊登过大量研究莫言及其作品的文章, 成为莫言走向世界文坛的重要阵地。例如, 2000年《当代世界文学》曾出版过莫言评论专辑, 文章包括托马斯·英奇 (Thomas Inge) 的《西方人眼中的莫言》、葛浩文的《禁食》、王德威 (David Der-Wei Wang) 的《莫言的文学世界》等。此外, 参加海外学术活动、中国文化节、国际书展、加入亚马逊等国际网络销售平台也都是莫言作品的译介途径。

译介受众是指翻译传播活动的对象和接受群体。莫言作品的译介受众包括西方翻译界专业人士、汉学家和普通大众, 受众覆盖面呈现出越来越广的特点。在译介初期, 莫言作品在海外的受众量相对较小。前文提到, 《中国文学》迈出了莫言作品英译的第一步, 但情况并不乐观。据1986年数据调查, 英文版《中国文学》在美国的订户仅为1731 户, 拥有特定的阅读群体。《译丛》每期的发行量是1000-1200 册, 但由于学术机构的影响范围有限, 其接受群体较为有限。在译介后期, 尤其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莫言作品的受众量有明显提升。莫言在西方翻译界专业人士以及汉学家读者群中知名度比较高, 他们主要了解的是莫言的英译作品, 海外学术期刊上也不乏学者们关于莫言、莫言作品及其翻译的相关研究。普通大众是莫言英译作品的目标读者, 这一点可以从译者充分考虑西方读者的翻译策略, 以及后期主要赞助人商业出版社在编辑、出版、装帧、宣传等方面吸引普通大众读者的努力中得以体现。根据亚马逊官方网站 (www. Amazon. com) 的检索结果, 普通大众读者对莫言的英译作品评论数量较多, 评分满意度较高。销售量的不断上涨说明了普通读者受众量的增加。

译介效果是指译本的传播与接受效果。在当代中国作家中, 与莫言实力旗鼓相当的不少, 但只有莫言顺利地进入了西方主流文化的视野, 并最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可见其译介作品在海外传播的实际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莫言是海外翻译出版作品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 其作品在国内外获得过许多荣誉和奖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莫言作品译介效果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除获奖外, 世界图书馆馆藏量、图书销售量、海外媒体提及率也都是衡量小说译介效果的重要指标。就莫言译介作品的世界图书馆馆藏量来说, 其英译作品馆藏量最多, 影响力超过了其他语种。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 其所有英译作品的馆藏量都有了显著增加, “2012年和2013年出版的《四十一炮》和《檀香刑》非常迅速地分别被545和487家图书馆收藏” (7) , 说明莫言获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其作品译介效果的提高。就莫言译介作品的销售量来说, 莫言作品在美国的销售量相对优于英国的情况, 且均呈现出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销售量明显增长的趋势。“根据拱廊出版社数据,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该出版社出版的五本莫言英译小说《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总共只卖了12, 525册, 到莫言获诺奖一年后的2013 年10 月, 销售记录显示该五本小说总销售量达到了60, 210册;海鸥出版社 (纽约) 出版的《变》和《四十一炮》英译本截止2013 年11 月分别销售了4340 册和6035 册;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2013 年出版的《檀香刑》英译本到该年11月时已经卖了4000册。” (8) 就莫言译介作品在海外媒体的提及率来说, 除了前文提到的《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纽约客》、《出版商周刊》等主流报纸, 《泰晤士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伦敦书评》、《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都对莫言及其作品进行过评价, 足以证明其作品的译介效果。

在2014年“镜中之镜:中国当代文学及其译介研讨会”上, 葛浩文指出中国文学在英、美等英语世界并不是特别受欢迎, 可见中国文学在西方的译介效果不容乐观。实际上, 中国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 但中国文学走出去, 在海外传播与接受方面会涉及翻译家与经纪人的选择、版税的洽谈、海外汉学家的推广、海外出版社的宣传等一整套机制, 这已成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莫言作品在译介中获得新的生命, 在海外得以广泛传播与接受, 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具有一定引领开拓的作用, 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摘要:中国当代作家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其作品在海外得到广泛认可, 译介的作用不容忽视。该文围绕“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要素梳理莫言英译作品的译介情况, 以期能对莫言作品的译介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式文化菜名英译研究 篇8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开始变得富裕和强大。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一方面, 中国人走向世界各地, 去留学经商甚至移民国外。另一方面, 世界各地的人民走向中国, 来旅游学习经商等。因此中国的餐饮文化在受到外国文化影响的同时, 也快速地在世界各地传播。因此如何翻译出地道的中式菜名, 弘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 引起了国内外华人学者的关注和重视。

2 中式文化菜名的特点

纵览中式菜名, 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普通菜名和文化菜名。

一般说来普通菜名主要包含了主料、配料、刀法和烹调方式四个方面。 (刘清波, 2003) 所以根据中式菜名的命名模式和菜名的构成方法, 使得菜名的翻译有规律可循。

文化菜名的命名追求音美、形美、意美:以其谐音、同音、押韵追求音美;以其结构相称、平衡、对仗、双关和寓意追求形美;以其祝福、祈福、好彩、赞美追求意美 (文珊, 2012) 。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菜名是以人名地名或是人文、典故来命名的。

所以我们把中式文化菜名分为三类:

音美文化菜。诸如“三元及第”的“元”与“丸”, 霸王别姬 (甲鱼炖鸡块) 。地名菜, 如西湖醋鱼, 北京烤鸭等。人名菜, 像东坡肉, 麻婆豆腐。

形美文化菜。用比喻的手法, 依据形、色来喻物。芙蓉其实是蛋清, 翡翠是青菜, 白玉是豆腐, 而龙虎凤则是蛇、猫和鸡。

意美文化菜。中国人对幸福、富贵、平安、健康、和睦等的追求, 几千年来始终没变。所以在许多重要的节日和重要的场合都喜欢用说吉利话, 这也体现在宴会和节日饮食当中。比如金玉满堂 (虾仁鸡蛋汤) , 全家福 (砂锅什锦) 八宝菜等。人文典故菜, 有佛跳墙, 大救驾等。

3 中式文化菜名的英译原则

3.1 译入语文化为中心原则

语言是反映特定的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 是代表该文化主客观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 一定会受到译入语语言符号系统的改造和影响。而这种改造和影响, 具有强制性, 突出的表现在中式菜名的音、形、意在译入语中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

中式菜名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特定的语言信息, 当译成英语的时候, 往往会产生中西文化的碰撞, 产生语言文化的障碍和冲突。照搬源语, 结果可能会违背译入语的习俗、审美心理以及意识形态, 引起外国食客的反感或者误导他们[3]。但是, 如果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 则导致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淡化和消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 是否保留源文化面貌变得不那么重要, 而重要的是译文是否能够让食客接受, 不会产生不对称的联想甚至是厌恶感。如:麒麟鸡:Steamed Sliced Chicken with Mushrooms and Vegetables麒麟在中国是一种吉祥神兽, 有太平长寿寓意, 而在西方是金钱拜物教的图腾, 牟利者猎取的对象。富贵鸡:Steamed Chicken with Stuffing。福建名菜, 佛跳墙:Fotiaoqiang—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大救驾:Da Jiu Jia pastry (baked lard pancake with kernel) A name from a legend telling people in Anhui Province saved an emperor life with this kind of pancake. (王冬梅, 2010)

这些中式菜名融合了动植物名称、自然景物甚至成语、典故和历史人物, 其独特的内在寓意, 外国食客看到菜名不会有中国食客看到菜名相同的反应。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以译入语为中心, 了解外国食客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程度, 尽可能避免因文化缺省而产生理解障碍和文化冲突。以上的例子就是把麒麟、富贵等略去不译, 而只是把菜的食材和烹调方式翻译出来, 虽然失去了原有的饮食文化信息, 但是却更适应了异域食客的消费心理。

3.2 简洁易懂原则

国外的华人餐馆中往往把属于同一类主料的菜名放在一起, 便于顾客的选择和区分。按猪肉、鱼肉、鸭肉、干贝、牛肉、羊肉、素鸡、木须、面条、小吃、汤、煲、饭等分成十几类, 每一类里有很多种烹调方式。比如豆腐就有家常豆腐、红烧豆腐和宫保豆腐等。

很多的形美文化菜如果把形状翻译出来, 显得冗长繁杂。因此翻译时不必每个字每个意思都翻译出来, 应该力求简洁易懂。例如, 龙凤琵琶豆腐:Steamed Tofu with Egg, Chicken and Shrimp。看到这道菜名, 虽然外国食客不会产生中国人脑海里所特有的龙凤琵琶的意象, 但是清楚明白的了解了这是一道什么样的菜。

其实在处理意美文化菜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 在中国过年过节团圆的时候, 中国人可能就会点上一道全家福。外国人看到Stewed Assorted Delicacies这道菜名的时候不会有祝福的意象, 而如果译成Happiness Family, 会让外国食客不清楚这是一道什么菜。

3.3 动态对等原则

美国的著名翻译家奈达, 指出“从语义到语体, 在译入语中用切近的 (原文) 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这个定义指出翻译的关键在于在自然的基础上选择意义与原文最接近的译文, 与读者反应最相似 (谭载喜, 2004:234)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符合四个标准:达意、传神、措辞通顺自然、读者反应相似。在具体翻译的时候至少要符合这其中的一条标准。

龙虎斗, 即蛇肉和猫肉, 如果直接翻译成Battle between dragon and tiger, 是比较形象和生动, 但外国人不一定能接受, 龙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一怪物, 能吐烟火凶残可怕, 不被西方人喜欢。所以可以直接翻译成:Stir-fried snake and cat’s meat。虽然不能传神, 但是能够达意。

猫耳朵是西北的一道风味面食。直接翻译成Cat-ear, 形式上没有问题。但是猫在西方被称作巫婆的熟友, 魔鬼的化身。所以就翻译成Cat-ear Shaped Noodle, 形象生动, 也贴近原文意思, 视为传神。

片儿川Pian Er Chuan (Noodles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 Sliced Pork, and Bamboo Shoots in Soup) 。音译加注释, 措辞自然通顺。

醉蟹如果翻译成drunk crab, 意思则变成喝醉了的螃蟹。应该翻译成wine preserved crab, 则与中国食客看到菜名的反应是一致的。

4 中式文化菜的英译策略

4.1 音译来传达文化菜的音美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和研究汉语, 汉语变得越来越普及。在菜名的翻译中, 很多中式菜名被音译, 即译成汉语拼音。人名中有类似东坡肉、麻婆豆腐等等。地名如西湖醋鱼、兰州拉面、过桥米线等。物名有中国特有的小吃和特色菜品, 像油条、大饼、粽子、米粉、河粉等。这种翻译的方法丰富了英语文化, 另外又会在英语国家中转播了地道的中国饮食文化。

许多中式菜名在音译的时候, 是汉语拼音的“变译”, 顺应了外国人的口音。但是中式文化菜名的音译可以分为几种:一是音译词做修饰部分是菜名的一部分, 比如东坡肉Braised Dongpo pork。二是整个菜名都音译, 像麻婆豆腐Ma Po Tou Fu。三是变译, 炒河粉Chao Fan, 混沌Wonton等等。

4.2 直译保留文化菜的形美

按照中式文化菜的构成原则, 一般的中式菜名都可以直译成英语。一般按照主料、配料、刀法、烹调和味道五个方面择其要点进行翻译。炒杂碎, Chop suey, 北京烤鸭, Roasted Beijing duck。海外华人餐馆里常用, 已经被正式编入美国《韦伯斯特新世界大学词典》 (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香酥琵琶鸡腿, Spiced-steamed and deep-fried pipa-shaped crisp chicken legs (Pipa is a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美国人称琵琶鸡腿为“鼓槌鸡腿”Chicken drum stick。

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 把文化菜的色形象生动的翻译出来, 一定会达到传神的效果。比如翡翠虾仁, 一般译成Sautéed Shrimps with Broccoli, 如果译成Emerald Shrimps (Sautéed Shrimps with Broccoli) 鲜翠欲滴的虾仁, 一定会引起外国食客的食欲。

芙蓉三鲜一般译作Three Delicacies with Egg White, 如果译成Three Delicacies with Cottonrose Hibiscus (Three Delicacies with Egg White) 这样就能生动的把菜的形和色翻译出来。

4.3 直译后加注解来传播文化菜的意美

如何既把文化菜名翻译成正确的英文, 又尽量原汁原味地保留菜名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又传递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实在不容易。对于一些已经约定俗成的翻译, 可以把它们规范化, 给有需要的部门一个参考的依据。

狗不理包子, 天津特色小吃, 用汉语拼音, Goubuli baozi, 加注:Steamed buns filled with vegetables, meat or other ingredients, which, even in the hard days, dogs didn’t eat, because it was too oily。驴打滚, 北京风味小吃, 做法是年糕卷沾黄豆面, 如同驴在黄土地上打滚, 非常形象生动, 完全可以翻译成Donkey rolling on dust-ground, 加注:Roll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coated with soybean flour, looks like donkey rolling on dust-ground。像意美文化菜:大丰收, 其实是一道什锦生菜沙拉, 可以用汉语拼音Dafengshou, 意译Big harvest, 再加注:Salad of assorted fresh vegetables。

5 结束语

纵观中国文化菜名的英文翻译, 无论哪一种原则, 其特点均为简单、直白、明了, 这与外国人简单直白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有关, 而中式文化菜在翻译过程中所要传达的音美、形美往往很少表达, 而意美更不复存在, 这就造成了中式文化菜名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所以, 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菜时, 应遵循三步走, 第一步以音译, 直接介绍菜名;第二步意思配以食材和烹饪方法, 让其知晓菜的本质;第三步辅以典故说明, 或附图以形象表达, 或介绍这个典故强化意境, 让外国人在享受中国菜的时候对其饮食文化也有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摘要:从中式文化菜的特点出发, 提出了三条英译原则:译入语文化为中心原则、简洁易懂原则和动态对等原则。并根据文化菜的特点配合使用音译、直译和直译加注解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菜名,译入语,动态对等,音译,直译

参考文献

[1]刘清波.中式菜名英译的技巧和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 2003 (4) :52-53.

[2]马会娟.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2014:45.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 (第二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234.

[4]王冬梅.中式菜名英译中的文化缺失[J].海外英语, 2010 (9) :138-140.

[5]文珊.华人菜名英译的对比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 2012 (2) :48-49.

李白诗歌英译认知模式研究 篇9

诗歌是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强烈的情感往往导致诗人产生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 比如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使用。当这概念化过程诉诸于语言这种表现手段时, 诗人便会对选词、句式安排、诗行排列等进行雕琢, 通过诗歌语言这一特殊形式唤起审美体验。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会涉及到词与词, 句与句等这些语言单位之间的认知心理单位的转换, 并且, 认知模式是语言单位转换的心理理据, 也是基本的语言心理动作方式。”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飘逸豪放、想象瑰丽。本文以李白诗歌及其译本为研究对象, 探讨认知模式和诗歌翻译策略的关系。

1 意象图示模式

世界是由实物和关系组成的, 人们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中形成了各种认知结构。“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 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 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 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 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人们是在获得对事物认识能力以及认识事物之间关系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多种意象图式, Lakoff (1987) 对其进行了总结, 他提到了20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力图式等等。没有意象图式, 人们就不能理解和表达我们的经验, 就不能把不同的经验域联系起来。

在李白的诗歌当中, 诗人用其独特的慧眼捕捉到的一些鲜活的意象, 这是诗人认识和思考事物的一种方式, 并不是只有诗人自己才能体会到的主观感受。所有的意象图示都涉及空间结构, 如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标题为起点-路径-目标图式, 是诗人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下”、“过”、“置”一系列的动作描绘出诗人此行的整个过程。许渊冲的标题译文如下“Descending Zhongnan Mountain and Meeting Husi the Hermit”。古汉语诗歌语言简洁凝练, 寥寥数字便可令复杂过程清晰可见。而英语却恰恰不同, 英语的思维模式趋于客观化, 认知结构方面也表现得更加具体。因此在英译本中传达汉诗意象时, 要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差异, 改换语言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方式, 以期达到意象图式的建构对等。许译本中仅保留“下”和“过”的动作而略去“置酒”, 起点-路径-目标图式基本还原, 至于饮酒在诗文中还会有详细描绘。此外, 译者在题目中点明斛斯的隐士身份, 成功突破汉英的文化壁垒, 使英语读者更易明白。

李白的另一首诗《望庐山瀑布》, 标题上看是上-下图式, 旨在描写瀑布从高山上落下犹如万马奔腾不可阻挡之势。“望”意为向远处看, 指视力所及的视野。在空间关系上有由上自下看之意。翻译此标题, 关键在于激活目标语读者基于经验和知识的概念结构中相匹配的意象图式, 将上-下图式再现, 即把“望”字意境准确翻译出来。我们来看三则译本。

杨宪益译本:“Watching the Waterfall at Lushan”

许渊冲译本:“The Waterfall in Mount Lu Viewed from Afar”

Turner, John A译本:“Cascade—gazing at the cascade on Lu Shan”

“望”在三个译本中分别被译为“watch”、“view”和“gaze at”。《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对“watch”的解释是“to look at attentively”;“view”为“to examine, look at thoroughly”;“gaze at”则为“to look steadily, esp.for a long time and often without being conscious of what one is doing”。“view”所包含的认知域与“watch”相比较更富有深刻性与思想性, 是从“看”的视觉过程过渡到“赏”的认识过程, 可给目标语读者更为强烈的心理期待, 会进一步探索“view”的目标到底怎么样。而“gaze at”失去了这层含义, 所建构的意象图式也与原诗不符, 用在此处显然最不恰当。此外, 汉语在叙述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时, 更倾向于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关系。反映到思维方式上, 表现为主体性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上, 则为主动语态居多;在认知结构上, 则是先主体后客体。英语则先客体后主体, 被动语态居多。许译本中的“view”使用被动语态,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再加之“afar”的使用更是强调诗人远观瀑布将其胜景尽收眼底之意, 不仅可将上-下图式在译本中还原, 原诗中隐而不见的“望”的内在含义也再现于译本中。

2 隐喻模式

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 以经验为理据, 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击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隐喻模式用来对抽象事物的概念化、理解和推理。”前者叫来源域 (source domain) , 后者叫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也就是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 (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Ungerer&Schimid称之为“认知模型”) 向另一个概念域 (或认知域) 的结构映射。隐喻不仅能使抽象和未知的概念具体和熟知, 而且能启迪读者的想象力, 使得在不相容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的关联。

诗歌和隐喻有着特殊的关系。诗人经常通过隐喻引起读者大脑中的意象空间, 达到特殊的效果。例如李白《怨情》中的一句“深坐蹙峨眉”。诗中美丽的少妇双眉紧锁, 久久端坐。”, “深”是有多层意思的。古时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庭院深处, 十分幽深寂寞;“深”还有深情的意思, 古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 于是只好卷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 期待离人归来;这个隐喻还另有深意, 空间概念深比喻时间概念长。所以“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 久坐不起以寄对离人的相思, 诗人通过人物外在行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汉语隐喻模糊度大, 这也恰恰是汉诗唤起审美愉悦最重要的手段。英译过程中, 这种用词模糊性须具体化, 以客观描述烘托主观感受, 以句子手段获取对等认知效果。许渊冲译此句为“With eyebrows knit she waits in vain”。“in vain”点明长久等待的结果, 以明喻译隐喻, 取得了等同的认知效果。

3 转喻模式

与隐喻相同, 转喻也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 是概念性的认知过程, 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与隐喻不同的是, 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转喻模式是“在上述某种或多种模式基础上, 使其中某个成分与另一成分发生联系, 如在一个表示部分-整体的图式模式中, 使一个部分转到整体的功能, 从而使部分能够代表整体, 这就形成转喻模式。”

转喻模式下翻译诗歌, 主要考虑到人类普遍具有的认知经验与不同语言具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若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对同一概念具备相同的心理认知, 首选的翻译策略为尽量保持原有的转喻, 以期原汁原味地呈现诗歌的审美情趣。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 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其中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全诗采用的是由远及近的动态空间模式来描述,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 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之上, 诗人似乎正在感慨:雄伟的天门山啊, 我这乘一片孤舟的远方来客, 今日终于一睹雄姿。许渊冲将此句译为“Leaving the sun behind, a lonely sail comes forth”。译者把“帆”用“sail”来直译, 表明中西对于这一概念域具备相同的心理认知, 在翻译过程中转喻关系仍然存在。而译本中认知内涵也通过转喻、部分-整体模式和动态空间结构认知模式得以再现, 成功实现转喻模式的二次构建, 这就极大的提高了语言的审美情趣, 使目标语读者也可以置身其境。

再看另外一例。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古代离别时, 往往习惯于从路边折柳枝相送, 以表达对离人恋恋不舍的心情。诗中“折柳”二字既指曲名《折杨柳》, 又不仅指曲名。折柳指代一种习俗, 一个离别的场景, 一种离别的思绪。许渊冲将其译为“Tonight I hear the farewell song of Willow Green”。Burton Watson的译文是“Tonight if we should hear the willow-breaking song”。Burton Watson将其直译为“willow-breaking song”, 此时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对同一概念不具备相同的心理认知, 因此由于文化的原因未能为英语读者营造出离别的愁绪。许译本的“farewell”译出了折柳的转喻义, 译本采用了由远及近的动态结构模式描述笛声飞来, 细细听来便知是一首《折杨柳》, 唤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在难以找到对等喻体的时候可以通过进一步引申含义的方法来呈现诗句内涵。

目前, 关于在认知模式下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和翻译, 国内并不多见。笔者以此文管中窥豹, 试探讨古诗英译的认知过程特点。认知模式下的诗歌鉴赏及翻译, 要考虑到汉英认知结构特点及其各自语言表达的差异性, 力求最大限度的再现原诗的意境, 必要时可采取模式转换策略以实现动态的认知模式对等

摘要:李白诗歌特色鲜明, 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该文从认知模式理论角度来探讨李白诗歌的鉴赏和翻译。通过意象图式模式, 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下的汉诗英译, 探讨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李白诗歌,认知模式,翻译

参考文献

[1]Watson, Burton.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2]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Turner, John A.A Golden Treasury of Chinese Poetry[M].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刘华文.英汉翻译中的认知映射与还原映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6 (5) .

[5]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许渊冲.李白诗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7]杨宪益.英译.唐诗: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论语》关键词英译研究 篇10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是古代文化的结晶, 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据历史记载, 明朝时期来中国传播基督教的传教士最早研究和翻译了《论语》, 此后, 《论语》的各种英译本相继问世。其中, 英国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 ( James Legge) 和亚瑟·韦利 ( Arthur Walley) 的英译本被誉为儒学经典翻译之作。

理雅各 ( 1815—1897) 是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的汉学家, 同时也是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获得“儒莲翻译奖”的译者。亚瑟 · 韦利 ( 1889—1966) 是英国著名汉学家、文学翻译家, 也被公认为是继理雅各之后最伟大的汉学家。他精通汉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他一生有200 余种撰著和译著。《不列颠百科》评价他为“20 世纪前半个世纪中最杰出的东方学家, 也是将东方文种译为英文的最杰出的翻译家”。

二、关键词的翻译比较

近些年来, 《论语》中的一些关键词的翻译研究颇受关注, 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据统计, 《论语》全书一共有1. 2万字, 其中“仁”字出现了109 次, “君子”出现了107次, “礼”字出现了74 次。这些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 也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文章将对比詹姆斯·理雅各 ( 以下简称理译) 和亚瑟·韦利 ( 以下简称韦译) 两译本中对这些关键词的翻译得失。

1.“仁”的翻译比较

“仁”字含义极广, 在中国古代属道德范畴。它的本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是儒家思想的基本概念, 以至于有人将孔子思想称为“仁学”。“仁”的内涵极其丰富, 而且在每一章节中的含义又各有不同。所以对关键词“仁”的翻译, 许多译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意见。

子曰: “巧言令色, 鲜矣仁! ”

理译: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

韦译: The Master said, “Clever talk and a pretentious manner”are seldom found in the Good.

理译和韦译都有美德之意。理雅各认为, virtue这个词含义广泛, 更能体现出“仁”字的多种内涵, 而且含义上与virtue相近。韦利用首字母大写的Good来翻译“仁”, 以区别首字母小写的good表示“善”。因为《论语》中关于“仁”的概念, 孔子也没有明确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 这就使得它的含义比较抽象。所以在韦利的英译本中, 他自始至终都用Good一词来翻译“仁”。这样翻译首先是Good一词太抽象, 其次西方读者在Good一词中很难理解到“仁”代表的善良、孝顺等其他含义, 这也就阻碍了西方读者对《论语》更深层次的理解。

2.“君子”的翻译比较

子曰: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理译: The Master said, “Riches and honors are what men desire. If it cannot be obtained in the proper way, they should not be held. Poverty and meanness are what men dislike. If it cannot be avoided in the proper way, they should not be avoided. If a superior man abandon virtue, how can he fulfill the requirements of that name? The superior man does not, even for the space of a single meal, act contrary to virtue. In moments of haste, he cleaves to it. In seasons of danger, he cleaves to it. ”

韦译: The Master said, “Wealth and rank are what every man desires; but if they can only be retain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Way he professes, he must relinquish them. Poverty and obscurity are what every man detests; but if they can only be avoided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Way he professes, he must accept them. The gentleman who ever parts company with Goodness does not fulfil that name. Never for a moment does a gentleman quit the way of Goodness. He is never so harried but that he cleaves to this; never so tottering but that he cleaves to this. ”

“君”, 原指古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俗称“君主”。“君子”多指君王之子, 着重强调其政治地位的崇高, 也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孔子对“君子”观念极为重视, 将“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 从此“君子”一词有了德性。后来“君子”一词的含义被引申到才德出众、学问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在《论语》中, “君子”一词通常是与“小人”相对照的。两位译者的翻译各有千秋。理雅各把“君子”翻译为“superior man”。关于superior一词的含义, 《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给出了权威的解释: ( 1) better than average优于一般水平的; ( 2) higher in rank or position级别或地位较高的; ( 3) showing that one thinks one is better than others有优越感的; ( 4) placed higher up位于较高处的。从superior一词的四种含义可以看出, 理雅各这样翻译并没有将“君子”道德高尚的品质翻译出来, 也没有全面地反映“君子”的真正内涵。韦利将“君子”翻译为“gentleman”。对这个词《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 ( 1) man who is polite and shows consideration for the feelings of other people; man who always acts in an honourable way; ( 2) as a polite form of address to men; ( 3) man of wealth and social position, esp one who does not work for a living。两位译者对“君子”的含义理解不同, 也就直接导致了他们的侧重点不同。理雅各的翻译更强调地位上的差异, 而韦利的翻译则侧重了素质和风度。总的来说二者的翻译都可以接受, 但笔者认为韦利的翻译更胜一筹。

3.“礼”的翻译比较

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

理译: The Master said, “If a prince is able to govern his kingdom with the complaisance proper to the rules of propriety, what difficulty will he have? If he cannot govern it with that complaisance, what has he to do with the rules of propriety?”

韦译: The Master said, “If it is really possible to govern countries by ritual and yielding, there is no more to be said.But if it is not really possible, of what use is ritual?”

“礼”在中国古代是指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在孔子以前就已有夏礼、殷礼和周礼。儒家所宣扬的是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即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要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政治地位。孔子将仁学注入礼学之中。孔子说: “人而不仁, 如礼何?”这句话阐述了“仁”与“礼”的关系。该句的意思是, “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 那还有什么困难呢? 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 怎么能实行礼呢?”从白话译文可以看出, 两个“礼”字的含义有所不同。第一个“礼”字偏重言语行为规范, 而第二个“礼”字则强调礼仪。理雅各将“礼”翻译为“propriety”或是“the rules of propriety”。“Propriet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语词典》中的定义为: state of being correct in one's social or moral behavior; rightness or suitability, fitness。而韦利将“礼”翻译为“ritual”。词典中对“ritual”一词的解释是: series of actions used in a religious or some other eremony; procedure regularly followed in precisely the same way each time. 两位译者所服务的翻译对象是西方的读者, 这两个词都能被西方读者理解, 也都能传达礼仪、行为规范的含义, 所以他们的翻译都可以被接受。但用同一个词翻译两个不同含义的“礼”字还是有些不妥。

三、结束语

儒家思想里还有很多关键词如“道”“德”“义”等都存在如何解释和翻译的问题。文章只列举了出现频率最高的三个词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很多优秀的翻译作品大多来自西方传教士或汉学家, 由于西方学者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与东方大相径庭, 这就导致译者在理解上的不同, 出现误译。有时译者还会选择带有西方色彩的词汇来翻译中国特有的词汇。《论语》的大部分英译本都译出了这些关键词的部分含义, 但缺少全面的准确的翻译。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 如何将《论语》的思想精华准确地传达, 这将是值得翻译工作者探讨和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2]Legge, James.The Chinese Classics[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4.

[3]Waley, Arthur.The Analects (汉英对照)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4]王辉.《论语》中基本概念词的英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5) :116—121.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6]殷小娟.《论语》四种英译本中有关“礼”的翻译得失[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4, (5) :112—114.

[7]岳峰, 周秦超.理雅各与威力的《论语》英译本中风格与译者动机及境遇的关系[J].外国语言文学, 2009, (2) :102—108.

国产化妆品商标名英译研究 篇11

关键词:动态对等;化妆品;受众反应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174-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41

1. 引言

中国的化妆品行业不同从前了,如果说几年前还是洋品牌一统天下的话,那么现在这种局面将逐渐结束。近几年来,国产化妆品市场得到极其迅猛的发展,老牌化妆品日益壮大,后起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占领市场。国产化妆品突破国外品牌的防线,成功回归市场,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国产化妆品重新占领市场并走出去的第一步在于商标的翻译,成功的翻译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传递品牌的理念。但是目前国产品牌商标翻译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新上市的品牌并没有正确的英语翻译,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障碍。本文旨在运用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国产化妆品商标的英译,总结出更好的翻译方法。

2. 理论支撑——动态对等理论

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奈达指出动态对等与形式对等不同,并没有过多重视源语,而是更重视接受者的反应,但是又不能丢弃源语的意义和意图。所谓动态对等翻译,是指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三个不可缺少的概念包括(1)对等,即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的对等物;(2)自然的,即在受众中得到认可,并不显得译入语突兀,不带翻译腔;(3)最切近,即在所有对等物中要找到最贴近源语表达的(奈达,2004:166)。动态对等理论被认为是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蒋娟,2011:102)。

在以动态对等为导向的翻译中,翻译的标准是“接受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谢天振,2008:37)。所谓动态对等,指的是“译文读者对译文信息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一致”。动态对等理论的精髓就是“对原文接受者理解原文的方式和译文接受者理解译文的方式进行对比”(童彬霞,2010:181)。

动态对等理论特别重视受众的反应,奈达认为,翻译中需要考虑的重点是“译文接受者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正确理解并欣赏译文。”如果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理解并欣赏译文,那么就可以说,这样的译文实现了动态对等。要做到完全对等的翻译极为不易(韦努蒂,2000:133),在化妆品商标英译中,只要把商标名在本国产生的影响相同或相似地传递给外国消费者,就能传递护肤品的品牌理念,受到外国顾客认可。为了能在国外市场取得良好反响,商标名必须以受众为核心进行英译,客观地理解翻译过程中的动态对等,并灵活地运用,以达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目的。

3. 动态对等理论指导下化妆品商标英译分析

3.1 音译

3.1.1 拼音翻译

拼音翻译是指直接用汉语拼音作为商标的英文名,不进行语义上的翻译,这种翻译大多不能体现品牌的内涵,只能传递声音上的相似,因此按照动态对等的理论,这种翻译并不是成功的翻译策略。

国内采用这种翻译策略的品牌并不在少数,例如著名的传统品牌大宝,英文名即为Dabao;新品牌美肤宝英译为MEIFUBAO;欧美姿英译为OMEIZI。例中几个品牌从汉语名称上传递了积极的意义,大宝可理解为护肤的宝贝,美肤宝也有相似的意思,但以拼音走向国际市场,受众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印象了。

3.1.2 拼音首字母组合翻译

拼音首字母组合翻译是指用每个汉字拼音的大写字母组合在一起的翻译,这种翻译方法的优点是简短易记,但与拼音翻译具有同样的弊端,就是只能传达音韵上的相似,不能传递相似的意义。

上海家化的男士护肤品高夫的英文商标名是GF,根据汉语名称,源语受众会产生这可能是男士护肤品的印象,“夫”有丈夫之意,“高”也有积极意义,代表高大威猛,因此男士消费者乐意购买,同时英文商标GF可以理解为girl friend的缩写,产生像女朋友一样陪在身边的积极印象,译文受众乐意接受,属于符合动态对等的好译文。宣扬珍珠美白的护肤品牌欧诗漫是销量较好的国产品牌,英文商标翻译为OSM,虽简单易记,但是并不能带给受众美好的联想,并不是理想的翻译,还有面膜品牌美即,英文名为 MG,虽取magic之意,但字母带给受众的感觉远没有单词给受众的感觉确切。

3.1.3 音译

音译是采用相似发音进行翻译,有些品牌如果自身名称没有实际意义或是人名地名可采用此翻译方法。如新彩妆品牌卡姿兰,仅从字面上没有实际意义,可以音译为Carslan;柏莱雅译为PROYA;丹姿译为Danz。既然中文无实际意义,仅是几个意象优美的字的组合,在英语中无实际意义也无大碍,求得音韵美即可。

但是,由于根据发音创造的新词在英语中不一定含有意义,国内有些品牌名称有实际意义,音译成英语却不具有原本的意义,这样的翻译不能使外国的受众产生良好的反映。知名老牌护肤品百雀羚音译为PECHOIN,宣扬自然生态护肤的三草两木音译为Saselomo,自然堂给人的印象是产品来源于自然,但是英文名采用CHCEDO,虽然在发音上传达出了相似的效果,但在意义上却相去甚远不能给受众带来相似的感受。

对于采用音译的国产品牌在翻译时应考虑源语中产生的形象,力求在英译中不仅带来音韵美,还要带来意义上的美。

3.2 直译

直译是指按照商标名称的汉语意思直接翻译成英语,这种翻译可以传达源语的内涵,传递品牌理念,但是品牌本身产生的音韵美就没有办法传递了。世界上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对等的,在商标翻译上,根据动态对等理论,如果意义传递清楚了,又能产生积极的印象,就不失为好翻译。

国货老品牌蜂花译为BEE & FLOWER,在原文受众中蜂与花都是美好的事物,直译出来使译文受众产生同样的联想;彩妆品牌色彩地带译为Color zone,使译文受众产生色彩缤纷的想象,传递出源语的意思;专注眼部彩妆的品牌火烈鸟直译为FLAMINGO,把源语意义丝毫不差地传递出来,使受众产生相似的反应,易于接受;淘宝上销量领先的品牌绿叶直译为Green Leaf,金丝玉帛直译为GOLDEN SILK。这种本身具有一定意义的商标名可以直译,传达源语的信息。

3.3 意译

意译是指用目的语中现有的对等词汇来传达源语的意义,这一译法与动态对等原则是一致的(童彬霞,182)。对消费者而言,成功的译名能使产品显得亲切,易于被接受。

我国有悠久的采用植物护肤的历史,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护肤成为当前护肤品市场上一大卖点,理念是宣扬天然、有机和无添加化学成分。这种具有传统中国特色的护肤品在国内得到非常高的评价,在国外也会受到推崇。相宜本草是知名度较高的国产品牌,生产的各种护肤品都有提取自植物的成分,翻译为Inoherb;高端品牌佰草集也是宣扬草本护肤的品牌,译为HERBORIST,herb一词有“草本植物、芳草”之意,寓意取自天然,纯净护肤。芳草集译为arboreal,直接采用“树木的,生长于树木的”之意,也带来来自天然的印象。还有众多商标名中带有“草”、“木”的护肤品,例如草本养颜、草本护肤、植物语、草木年华、佰参堂及千金本草等等,分别译为Herbage beauty、herbal skin care、Loherb、HERBELLE、HERBAL和herbal secret,与草本有关的品牌名在英译中大多使用herb一词,不仅实现了意义的对等,而且可以传递源于自然的美好形象。nature一词在商标名英译中也很受欢迎,本身就有自然之意,更能突显源自天然的美好形象。例如草木之心译为BEATURE,beature是beauty与nature首尾混合而来,带来两个美好形象,受众易于接受;水木萃白译为Onatural,宣扬有机护肤,英文名中恰好可以传达此种理念。

其他国产品牌采用意译的方法实现动态对等也有佳例,老牌护肤品肤美灵传达了使皮肤变美的灵丹妙药之意,译为skinice,取“nice skin”之意,也传达使用之后皮肤变好的意味;新肌荟译为Newskin;泉润译为stream。

还有一些国内新上市的品牌,只专注于从一种天然植物中提取护肤成分,如巨型一号丝瓜水、百草圣芦荟水,它们的英文翻译分别为Snake Sourd Water和Super water Skin beauty water。这两个品牌的翻译既没有传递产品的功能,又不能给受众带来类似于源语受众的反应,反而有误译的嫌疑。丝瓜水译为snake sourd water是错误的,一是snake在西方人眼里是奸诈的代表,不会有人用带有snake形象的护肤品涂在自己脸上;二是“水”的翻译,应为toner或lotion,采用直译的water有中式英语的嫌疑;三是snake gourd有“丝瓜”之意,而商标却误写为snake sourd,此翻译非常失败。芦荟水译为skin beauty water不能传递产品的充分信息,却缺失了重要的芦荟之意。

3.4 音意结合翻译

音意结合指的是翻译时既注重音韵美,又顾及带给受众的形象,既有相似的发音又有相似的形象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可以创造全新的形象,只要给受众制造相似的感受即做到了动态对等。

取自人名的品牌丁家宜译为TJOY,顾及了发音的相似,又制造了新的形象joy,带给受众“欢欣,快乐”的积极感受。北京的老牌护肤品迷奇英译为miracle,也是发音相似,miracle有“奇迹”之意,寓意用了此产品会有奇迹发生,因此也能达到动态对等的目的。京润珍珠从名称上便点出了护肤品的主要成分,珍珠自古以来也是美白养颜的佳品,为突出配方,在翻译上应把珍珠翻译出来,京润取谐音即可,因此英译为gN pearl,也达到动态对等。身体护理品牌彼丽在中文中传达了“你使用了会很美丽”的意味,译为Beely,“bee”意为蜜蜂,蜜蜂在花丛中飞舞,辛勤的劳作也给人积极的印象,因此受众也便于接受。

4. 结语

本文讨论了动态对等理论视角下国产化妆品商标名的翻译,总结了主要的四种翻译方法,每个方法都各有优劣,想要译出完全对等的品牌名是不可能的,正如奈达所说,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只能选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翻译时应关注受众的感受,以译入语国家的文化与语言为参考,不局限于品牌的字面意思,创造出不仅完整传达意义,而且是意义积极的翻译。

高质量的英文译名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使国有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国国产化妆品大多是中低端产品,占有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4.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33.

蒋娟.等效原则视角下的国产化妆品商标英译[J].宜春学院学报,2011(3):101-103.

童彬霞.动态对等理论在化妆品品名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2010(6):181-182.

茶叶外宣资料英译策略研究 篇12

1 茶叶外宣资料英译的重要性

茶叶外宣资料的英译在本质上讲就是茶叶企业为建立在国际茶叶市场的形象, 采用国际茶叶市场通用的英语对我国茶叶及茶叶企业的历史、发展、现状、产品、特色进行翻译、介绍、宣传。茶叶外宣资料英译无论对我国茶文化的发展, 还是对茶叶企业的宣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 茶叶外宣资料有利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茶叶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对茶叶外宣资料进行适当正确的翻译, 有利于我国茶文化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在文化层面上促进东西方茶文化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在经济层面上, 促进中国茶叶树立国际形象, 拓展与非茶叶产地国家进行多维合作。其次, 茶叶外宣资料英译有利于我国茶叶企业与国际茶叶市场的接轨, 为茶叶贸易、茶叶科技、茶叶文化交流、茶叶人才引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通过茶叶外宣资料英译的传播, 不仅为我国茶叶企业开展国际贸易, 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也能通过外宣资料在国际市场的宣传, 提高自身茶叶质量和管理标准, 促进本土茶叶经济的发展。

2 我国茶叶外宣资料英译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茶叶经济的发展, 我国茶叶企业逐渐重视茶叶外宣资料的对外宣传的市场营销功用, 在茶叶外宣资料内容选择和翻译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促进了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是由于中文与英文语言特点的差异, 我国茶叶外宣资料的英译与国际市场需求至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

2.1 缺乏国际性和文化性

我国当前茶叶外宣资料的英译过程中经常对国际通用茶叶英语词汇和语言主观性翻译, 导致经常出现茶叶中文词汇直接翻译成英语的“中式英语”现象, 如“红茶”直接译为“Red tea”, 水仙茶直译为“Narcissus tea”等现象频频出现。除此之外, 我国茶外宣资料在英译过程中有时忽视茶叶文化之间的联系, 西方茶叶消费者无法全面系统的了解茶叶背后的审美内涵和文化内涵, 导致宣传资料过于肤浅, 但同时部分茶叶外宣资料的翻译又过分突出文化内涵, 也导致西方茶消费者的理解困难, 影响我国茶及茶文化的对外宣传。

2.2 缺乏结构性和现代性

我国茶叶外宣资料英译中往往以汉语行文结构组织英语语言, 过分强调意义的联系, 句子翻译中往往形式过于分散, 忽视连接词和语法结构, 这与英语行文结构存在较大差距, 影响了茶叶宣传资料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除此之外, 我国茶叶外宣资料英译过分依托我国传统茶文化的背景, 如“茶诗”“、茶经”的大量引用, 在语言翻译中过度注重形式的内敛和含蓄, 常使用大量并列性修饰性词汇, 尤其用成语直译对茶叶及茶叶品质进行描述, 导致其文化宣传作用很难凸显现代性和直接性特点, 无法第一时间激发国际茶叶企业或消费者的兴趣。

而与我国茶叶外宣资料相比, 西方茶叶外宣资料在语言、行文和文化内涵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如英国茶叶外宣资料很少使用抽象的修饰词汇, 突出茶叶功能和性质为主要目的, 体现朴实简介的宣传特点。另外, 西方茶叶宣传资料注重茶文化的民族性特点, 如英国茶叶外宣资料英译中主动运用中国传统诗歌等民族文化元素, 减少了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茶叶消费兴趣降低的问题。总之我国茶叶外宣资料及其翻译与西方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只有对其英译策略进行改革, 才能真正的发挥外宣材料在西方语境中文化宣传的作用。

3 茶叶外宣资料中英译策略探析

由于我国茶叶种类繁多, 根据加工特点及色泽基本上可以分为:红茶、绿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为主的六大类, 每个种类下又根据茶树、采摘时间、茶叶形状、茶产地等分为数万种类, 导致我国茶叶及其茶文化的英译中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情况和语境, 我国茶叶外宣材料的英译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译法, 其中增译、减译、释译、改译、音译等方法较为常见。

3.1 增减性策略

我国茶叶外宣资料在异质语言环境中常常由于文化及社会背景的不同, 导致难以适应英语国家的思维逻辑或行为方式, 导致英语国家的茶叶消费者在了解中国茶及茶文化过程中产生晦涩感、距离感。所以我国茶叶外宣资料的英译过程之中应该对累赘、多余的茶叶及茶文化信息删减, 对已影响正常文化交流的语言障碍或空白进行增加补充, 以帮助目标茶叶消费者更容易理解中国茶叶及茶叶背后复杂的思想文化及哲学思想, 形成对中国茶叶及茶文化清晰完整的认识, 产生茶叶消费兴趣。例如“安化黑茶”的外宣材料中对安化黑茶进行了大量介绍:“安化黑茶湖南特有, 世界瑰宝, 距今四百余年, 被誉为“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其在减肥、健胃、养胃、降血压等方面有显著疗效”。这种大量语言结构和词汇叠加的现象造成英译及英语理解难度的加大, 茶叶外宣资料可以根据英语国家茶叶消费者语言习惯及理解能力, 对其中重复性、并列性词义予以删减性翻译。

3.2 改译性策略

由于中国和西方在茶文化上具有明显不同的思维方式, 我国茶相关语言思维重视抽象感觉, 主张“含而不露”或“意境主导”的效果, 而英语国家的茶文化中语言讲究直接客观, 这就导致我国茶叶外宣资料英译中过度追求主题和形式的含蓄审美观念, 主要信息经常隐藏在句中或结尾, 这与英语国家茶文化开门见山的阅读习惯或文化习惯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这种文化思维上的矛盾, 我国茶叶外宣资料在翻译中必须对语言进行适当转化, 以达到符合英语国家茶消费者阅读要求的目的。例如:湖南名茶“十两茶”在2008 年的外宣材料中将其介绍为“古香古色、自然纯真、呈长形圆柱状, 色泽均匀、通体乌亮、入口醇厚甘甜, 为难得茶中精品”, 如果对于其介绍直接英译, 过于松散的句子结构和语义关系必然造成西方茶叶消费者难以分辨宣传内容的重点, 所以必须对其英译进行适当调整, 从语言形式和内容上满足西方国家语言习惯。

3.3 音译性策略

我国茶叶遍布大江南北, 很多茶叶的名称、形状、种植、加工都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 在语言上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这就造成我国茶叶及茶文化在对外宣传时缺乏相对应的英文词汇或表达方法, 甚至西方茶文化对这些典型中国特色茶类及茶文化一无所知。例如:铁观音、普洱、祁门红茶、拉普山小种、十两茶、千两茶等无法在西方茶文化中找到合适匹配的词汇, 那这种情况可以采用“音译”的英译策略, 保持茶类或茶技术中典型的民族特色或民族语言特点, 也为茶产品增加了更多的文化色彩。“音译”在茶叶外宣资料英译过程中的应用, 一方面可以彰显中国茶文化及民族文化, 让茶叶具有了国家形象和文化意味, 另一方面, 直接音译可以刺激西方茶叶消费者的消费兴趣, 对于传统特色中国茶叶走入国际市场, 改善生存状况, 提升国际认知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4 释译性策略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 很多茶叶外宣材料必然涉及西方国家或市场空缺的茶叶产品或茶叶专业技术, 面对这种种类繁多的茶品名称及茶叶加工技术, 如果直接翻译, 必然导致国际茶业消费者及市场的迷茫或误解, 造成宣传困境。对于这些中国茶及茶文化中独有的现象或产品, 译者在英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茶叶及茶文化宣传需要, 对具体茶叶及茶叶技术进行注释性或解释性翻译, 以促进专业茶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例如, 我国茶叶中存在“功夫茶”和“工夫茶”这种音同但是内涵不同的茶叶名称, 或者“蒸青绿茶”及“金骏眉特制红茶”这种特殊茶类, 在翻译过程中不能直接音译或者直译, 必须对其茶叶产地、种植方法、加工工艺、储存保藏、泡饮方法等内容予以解释, 从而达到避免西方茶叶消费者对茶叶及茶文化的错误关联, 进而影响我国茶文化的宣传和交流。

4 结语

在茶叶经济及茶叶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茶叶及茶叶经济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而要想在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加强茶叶外宣的力度和质量。作为外宣的重要物质基础, 外宣资料的英译必须根据我国茶叶外宣资料的发展现状, 在尊重汉语和英语的风格或发展规律基础上, 结合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采用增译、减译、音译、改译等英译策略, 让中国茶文化及茶文化宣传真正的走入西方茶消费者的心里。同时这也为我国茶文化对外宣传中的译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要想真正提高我国茶叶外宣资料的英译及对外宣传质量, 译者必须要提高对东西方茶叶及茶文化方面语言素养, 以跨文化的双语交际能力适应我国茶叶走向世界的发展趋势, 实现中西方茶文化及茶叶经济的融合和发展。

摘要:茶叶外宣资料英译的质量对我国茶叶拓展国际市场, 提高竞争力, 塑造国际品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茶叶企业必须充分认识茶叶外宣资料翻译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正视当前外宣资料英译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适当采取增译、减译、音译、改译等不同英译策略, 实现中国茶及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接轨, 满足我国茶叶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茶叶,外宣,英译策略

参考文献

[1]柳青.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 2014 (4) :51-54

上一篇:斩波调速下一篇:参数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