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英译的思考

2024-05-14

古诗英译的思考(共6篇)

古诗英译的思考 篇1

文学文体学属于文学批评的范畴, 它对文学话语的研究与语言学文体学不同, 语言学文体学的研究以发展语言学理论为目的, 在分析时只是注重阐述相关语言的精确性和系统性, 而对作品文本自身的内容及美学效果却忽略不计。文学文体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文体特点。

中国古代的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 不论在文字上还是在音节上, 都给人以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意美的感受。如何将古诗词的美传达给读者?如何将这种美体现在译文中?运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更能提高译文的水平。而其中音律的翻译更是在诗歌乐感传达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古诗英译的韵脚翻译策略

韵脚广泛地运用于诗歌中, 使诗歌变得有节奏和乐感。音节的重复是体现诗歌音乐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分为六种模式:头韵 (alliteration) 、谐元音 (assonance) 、谐辅音 (consonance) 、倒末韵 (reversed rhyme) 、排韵 (pararhyme) 和末韵 (rhyme) 。头韵和末韵在诗歌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谐元音也经常在诗歌中出现。韵脚是区分诗歌和散文的一种方式, 它使诗歌更接近于音乐。诗歌中一般均已结尾押韵, 我们根据押韵的排列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押韵格式:AABB、ABAB、ABBA等。如许渊冲先生在翻译刘禹锡的《竹枝词》时:

我们观察刘禹锡源语诗歌后不难发现, 其诗中第一句与第四句的“头”与“愁”押韵, 首尾呼应, 具有很强的诗歌乐感。而译者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根据文学文体学的特点把其韵脚相对应译成诗中第一句“above”与第三句“love”, 第二句中的“below”与第四句“flow”分别构成押韵, 使整首诗呈现出ABAB的结构, 使译文朗读时朗朗上口, 保持了源语的韵脚, 更体现了诗中愁思如江水一般, 源源不断。

二、古诗英译的节奏翻译策略

节奏是指语音在一段时间内, 有规律的变化, 其中包括语音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不同于汉语, 英语是以重音计时的一种语言, 也就是说英语话语中每一个音节与其他音节间隔的时间来决定话语的节奏。诗歌中的节奏不仅仅可以增加诗歌的乐感, 更能通过对语速的影响表达和传递作者的情绪和情感。在英语中, 长元音和双元音通常给人带来舒缓的感觉, 由于间隔时间较长使句子的速度减慢。反之使用短音则使句子的节奏紧凑。使用重音音节的词语的密度大小也可以影响到句子的节奏和节拍, 重音音节的词语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及副词等。也就是说使用双音节实义词的频率越高, 则重音的密度越大, 诗歌的节奏也就越快。而连续地使用重音词语可以起到强调的效果。例如韦庄《菩萨蛮》的下阕中:

在英语中以音步 (foot) 作为节奏的基本单位, 一个音步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 句子中的重音数目决定了音步的数目。而音步中不同数量的非重读音节及重音与非重音交替的不同方式构成了每个音步的不同形式。源语是三步抑扬格 (iambic trimeter) , 而徐先生的译文是五步诗抑扬格 (iambic pentamater) 。因为汉诗语言精简凝练, 且富于意境, 用英语则需要把其节奏翻译出来, 根据文学文体学特点则应译成五步抑扬格。

综上所述, 虽然英汉语系在本质上有巨大差异, 在翻译上音节数不能完全对等。但韵脚却可以保留原诗的韵味, 让读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节奏作为诗歌音乐性的中心, 其变化使语速快慢交替, 节奏的急缓变化、错落有致更能唤起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诗歌文体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一大特点即音韵美。运用英语文学文体学理论分析古诗译本中音律翻译策略, 可以更深层次地再现原作的神韵与风貌, 使译者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同时提高古诗译文的水平。

摘要:英国著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指出, 诗歌发自于强烈的内心情感。通过欣赏诗歌, 人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内心世界的语言。诗歌语言是种艺术, 我们通过分析这种语言来提高对诗歌的欣赏能力。本文旨在英语文学文体学理论指导下, 通过对诗歌音律中的韵脚和节奏的翻译策略两个方面来分析英译古诗的文学文体学特征, 从而更全面地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古诗英译,韵脚翻译策略,节奏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侯维瑞.文学文体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2]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古诗英译的思考 篇2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文化空白翻译方法

《道德经》作为中华典籍的典范,既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体现,又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在从其首译开始至今的一千多年里,《道德经》被公认为英译次数仅次于《圣经》的著作,对西方世界的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对其英译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空白现象

俄国翻译理论家I.Q.Sorkin 曾提出了文化空白的概念。他认为,文化空白主要指源语中那些对译入语读者来说不可理解或极易误解的文化信息。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众多学者曾经研究过文化空白现象,也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本文中,笔者试图从文化空白总的特征出发,将文化空白分为两种,即外延方面的文化空白和内涵方面的文化空白。外延方面的文化空白,即该文化在译入语中是完全缺失的,找不到对应的成分时出现的文化空白现象。内涵方面的文化空白是指虽然译入语中可以找到对应的文化因素,但其内涵方面却存在着某些差异。

二、《道德经》中文化空白的翻译

在《道德经》的翻译史上,曾出现过众多优秀的译本。笔者从公认影响较大的译本中挑选两本作为依据,对文化空白的翻译情况进行分析。第一部译本是由著名的英国译者Arthur Waley所译,另一部则是由我国北京大学文学翻译教授许渊冲先生所译。Arthur Waley是影响力极大的汉学家,他对《道德经》的英译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其译本于1934年在英国出版后,几乎每隔五六年就会重印一次,被誉为最佳英译本,学者们普遍认为Waley 的译本文字浅显、流畅,对原文的理解比较细微、精确。而许渊冲教授的译本则具有东方思维的特殊之处,由于译者本身就是中国人,其对很多文化现象的理解显得更为深刻和透彻。

我们来看两位译者对外延方面的文化空白是怎样翻译的。举例来说。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

Waley: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许渊冲: The divine law may be spoken of, but it is not the common law.

在这个译例中,Waley 将“道”译为“the Way”,而许渊冲教授则将其译为“the divine law”。“道”作为道教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有其特殊而丰富的含义,一般而言,它指的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Waley将这样一种概念翻译成了“the Way”,尽管他将表示道路的“the way”用首字母大写的方法加以了强调,但这样的译法显然是不太符合Bassnett与Lefevere 所提出的文化翻译理论的。因为这样的翻译无法将“道”这一文化因素正确而完整地介绍给译文的读者,从而也谈不上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许渊冲教授则采取了阐述的方法进行翻译,分别用到了“divine law”(神圣的天道)和“common law”(常道)来表述原文中的两个“道”的含义,“神圣的天道”不同于经验世界的“常道”。从含义方面来说,许教授的译本更易于被读者接收。笔者认为,干脆将其翻译为Dao或Tao,然后在其后使用注释的翻译方法将内含表述出来,应该更有益于将中华文化完整地介绍给世界。

内涵方面的文化空白也是同样,Bassnett的文化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不是简单的译码重组过程,一定要重视其中文化交流的行为。举例来说。

老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Waley: Heaven and Earth are ruthless; To them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are but as straw dogs.

许渊冲: Heaven and earth are ruthless, they treat everything as straw or dog.

两位译者对“刍狗”这一文化因素分别采用了“straw dogs”和“straw or dog”来进行对应。刍狗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后因用以比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很明显,两位译者仅仅将其翻译为“straw dogs”或“straw or dog”也是完全无法传递源语中的中华文化的。笔者认为,对于内涵方面的文化空白,最好能够采用一些音译、直译加注,阐释空白,或寻找对等语解释空白的方式进行翻译,另外格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内涵方面的文化空白在译语中是可以找到含义差不多的概念与之进行对应的,翻译必须注意不要让译语的读者将其与自身文化中已有的概念发生混淆,必要时需要进行额外的区别与阐释。

结语

文章从Bassnett与Lefevere 的文化翻译理论出发,对《道德经》英译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空白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以Waley和许渊冲的英译本为依据,对不同文化空白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对于英译中的文化空白现象,我们一定要非常重视,为了达到文化功能对等的目的,可以采用增益空白,寻找对等语解释空白,直译、音译加注释等方式进行翻译,力图使源语的文化因素得以保留不受损害,从而完整地传递给译语的读者。

参考文献

[1]Waley, Arthur. Tao Te 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3]费小平.《老子》六译本选评与中国传统文化名著重译探讨[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8-29.

[4]许渊冲.道德经与神仙画[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古诗词英译的意境美 篇3

《辞海》解释:“意境即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境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情趣”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和“意象” (image) 两个要素。对诗歌来说, 意境即诗人创作时的意志、气质、情趣, 是诗人性灵所钟而形诸笔端者, 一般是言内意外的东西。它通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 因此要求译者有很高的审美能力。

诗歌是浓缩的语言, 蕴涵着丰富的意义。诗的灵魂是意 (意境、意象) 美。因此, 译诗不仅要表达原诗的思想内容, 还要传达出它的形式、音韵和意境。译文只有在成功地再现了原作的风格 (style) 、意象 (image) 、情趣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的基础上, 才能达到与原作基本相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美, 是在现实基础上的升华, 它融合想象和联想, 并唤起审美主体对美的更深层次, 即文化属性的感受。

古诗英译, 许渊冲先生提出了“音美”、“意美”、“形美”三原则, 可谓经典之至。意境的含蓄美、情感的蕴藉美、韵味的隽永美都构成了诗歌美的主要特征。本文将从意象的喻意美、朦胧美及音韵美三个层次简要探讨一下诗歌意境美的表达。

2. 意象的喻意美

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意象。所谓意象, 表现在诗歌中即是语词, 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是诗人通过语言对感知对象的再现, 它着眼于修辞和炼句。意象的叠加产生了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 意境等于诗中意象的总和, 即全诗所创造的艺术形象。

比喻型意象是诗人的独创, 是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认识以及对语言的独特运用, 体现了诗人的创造力和艺术魅力, 它包括比喻、拟人和借代等。比喻往往使描写更加生动, 语言更富有诗意美。如下例:

例一:

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写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者用泉水、珠玉比喻琴声, 再现了完美的意境。L Cranmer-Byng的译文如下:

Now loudly with the crash of falling rain,

Now soft as the leaf whispering of words,

Now loud and soft together as the long,

Patter of pearls and seed-pearls on a dish.

译文虽打破了原文的格律, 但使用排比, 读起来十分流畅。“now soft as the leaf whispering of words”句中用落叶的翻转令人联想到秋日的私语, 原文的音乐美跃然纸上。“crash”和“whispering”两词以拟物的方式, 与原文也异曲同工。“patter”形容雨声, 比“drop”更胜一筹, 表示自然状态的飘落。“seed-pearls”比“small pearls”表达更为准确。许渊冲译文中的“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同样以比喻的形式形象传达出了原文的意境。

例二:

王观的《卜算子》:“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该词并无特别之处, 没有新颖奇特的想象, 也没有雕琢华美的辞藻, 然而却表达了一种很美的意境, 意味深长, 令人神往。

译文如下:

A stretch of rippling water is a beaming eye;the arched brows around are mountains high.If you ask where the wayfarer is bound, just see where beaming eyes and arched brows are found.

“水是眼波横” (“A stretch of rippling water is a beaming eye”) , “山是眉峰聚” (“the arched brows around are mountains high”) 化实为虚, 以“rippling water”喻泪, 以“mountains high”喻紧锁的眉头, 表达了词人不愿与朋友分别的情形, 但又不同于一般具象性的比喻, 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思考, 别有一番情采。

3. 意象的朦胧美

司空图说“远引若至, 临之已非”, 就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 说的就是朦胧美。朦胧美能创造一种特定的意境, 诱发人的好奇心, 引起人们的想象, 使人在似明白又模糊中获得一种特别的审美感受。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运用模糊修辞手段把审美对象的这种烟雾迷茫、似梦似幻的意象渲染出来, 给读者提供审美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使其在蕴涵丰富的艺术境界中获得模糊性的审美效果, 从而创造出更具魅力的朦胧美。

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月明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其译文如下:

In spring the river swells level with the sea, the bright moon rises mounting the tide.Waters flash with infinite light, where on the spring river is there no bright moon?

在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色下, 潋滟生波的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潮起潮落, 而淡淡的、似有若无的清霜在蒙蒙的夜空中氤氲流淌。这种朦朦胧胧的美感比在明朗的阳光下看大海其意境不知要美多少倍。正是这扑朔迷离的模糊朦胧美, 创造了特别动人的意境。

“海上月明共潮生”、“潋滟随波千万里”渲染了那种飘渺空灵的意境, 给读者一种神妙朦胧的美感享受, 使人如置身其中。译文中的“the bright moon rises mounting the tide”和“waters flash with infinite light”展现了月涌浪潮、浩瀚无垠的气势, 潮起潮落, 景色变换, 具有强烈的模糊美。“moon”与“mounting tide”、“water”与“infinite light”相搭配, 产生的意象令人费解:月亮怎能涌起浪潮, 水中怎会有无尽的光芒?但结合原文, 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与“spring river”、“bright moon”一起营造出海天一色、宁静祥和的气氛, 而“mounting”一词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这一美感。

4. 意象中的音韵美

音韵美对诗歌来说也至关重要。就音美而言, 韵律是诗歌所特有的形式, 是诗歌的情感形式。美国文艺学家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诗中的韵律和节奏是由诗句的声音构成的, 它们是构成诗这种艺术的传流要素。”据《礼记·乐记》记载:“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这也说明诗歌是靠声韵的魅力抓住读者的。因此, 在诗歌的翻译中, 许渊冲认为:“译诗如不传达原诗的意美, 就不可能产生和原诗相似的效果;恰恰相反, 用韵的音美有时反而有助于传达原诗的意美。”

请看下例:

温庭筠的《更漏子》下篇:“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其译文如下:

The lonely withered trees,

And midnight rain and breeze.

Don’t care about her bitter parting sorrow.

Leaf on leaf without grief,

Drop by drop without stop,

They fall on vacant steps until the morrow. (许渊冲译) 词写离愁, 大意是梧桐夜语, 不理会人的离愁, 在漫长的夜里, 不停地滴打着梧叶, 陪伴着一颗悲怆的心灵直到天明。用浅显的形象化语言, 表现了极深的隐痛。“一叶叶, 一声声”只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籁之音, 却被作者植入诗境, 折射出诗人的心迹。译文与原文句子意义接近, 长短相间, 富有节奏美。“without grief, without stop”, 虽是原文没有的, 却被译者巧妙地加进去, 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怀;而“leaf on leaf without grief, drop by drop without stop”一行中的顿词韵脚一致, 都以辅音压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另外, “sorrow”和“morrow”两处韵脚也使译文具备一种起伏有序的旋律感。

再如唐婉的《钗头凤》是一首音韵极美的词:

“世情薄, 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 泪痕残。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难, 难, 难!人成各, 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瞒, 瞒, 瞒!”

译文如下:

The world unfair,

The manhood rare,

Dusk melts away in rain and blooming trees turn bare.

Morning wind high,

Tear traces dry,

I’ll write to him what’s in my heart.

Learning on rails, speaking apart.

Hard, hard, hard!

Go each our ways!

Gone are our days.

Like long, long ropes of swing my sick soul groans always.

The horn blows cold,

Night has grown old.

Afraid my grief may be described,

I try to hide my tears undried.

Hide, hide, hide!

这首词句式错落有效, 既有对仗, 又有词的重复, 使读者感到抑扬顿挫, 仿佛体会到词人悲伤哀苦的心情。译文的韵脚排列也与原词相同, 都是aaabbccdd, 给人造成悠然不尽的效果, 也体现了原文的精神。“Hard, hard, hard!” (难, 难, 难!) 、“Hide, hide, hide!” (瞒, 瞒, 瞒!) 表现了原诗的艺术特点, 保留了形式中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从整体上传达出了原诗的语言风貌和丰富内涵。声音消失了, 余音似乎还在缭绕, 那悲怆的意味依然萦绕在心头。

“The world unfair, the manhood rare” (世情薄、人情恶) , “Morning wind high, tear traces dry” (晓风干、泪痕残) , 两句译文与原诗的三字格形式对应, 表达了作者对形式美的追求;汉英诗句各行对应, 工整而美观, 原文的形美在译者的笔下化作了译文的形美。而下文的“Go each our ways!Gone are our days” (人成各, 今非昨) , “The horn blows cold, Night has grown old.” (角声寒, 夜阑珊, ) 却没有拘泥于原文的三字格, 而统一采取四字格, 避免了形式的单调重复, 又表达了音韵美。这也应了奈达博士的一句话, “More meanings are to be conveyed, more forms are to be changed.”文中的韵脚采用了双声韵, 如unfair, rare;high, dry;heart, apart;ways, days;cold, old等, 读来朗朗上口、节奏跌宕起伏, 加强了美学效果。

5. 结语

从以上的粗浅分析来看, 一首诗是否有诗味, 主要在于它是否有诗意。诗歌是意象、是现实的独特反映, 它的成败要格外注意意象的妥帖。对诗歌来讲, 意境是不可或缺的, 意境是重于韵和形的因素。所以, 在诗歌的翻译中, 我们要译出诗魂。译诗, 不但理解要透彻, 而且表达要完美。为了译出原诗的神韵, 译者应置身于诗境之中, 临境生情, 以情译诗。正确理解原文, 通过现象抓住本质, 揣摩出诗的精神、情调和风格。正如David Faulkner所讲:“译者要进入作品, 译出其字里行间的寓意 (between the lines) 、文字背后的精神 (behind the lines) 与言外之意 (beyond the lines) , 惟此, 始能臻于意境美。”

埃文 (Eveing) 在其《翻译与情操》中所说, “翻译所需要的不是一支素描的笔, 而是一颗燃烧的心;不仅要译出眼泪, 而且要译出悲哀;不仅要译出笑声, 而且要译出欢乐”。总之, 我们如能做到“为其不幸而掬同情之眼泪, 为其幸福而感由衷之喜悦”, 才能译出诗歌最美的意境和味道。

摘要:意境是诗词的主要艺术特征, 它是由意象叠加而产生。本文从修辞学和欣赏的角度介绍了意境美的传达方法, 并通过译文实例赏析来探讨古诗词翻译过程中对意境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意境,诗词,修辞学,翻译

参考文献

[1]杨自俭, 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4.

[2]许渊冲英译.宋词三百首[M].湖南出版社, 1996.

[3]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4]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5]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6]朱光潜.诗论[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 1984.

[7]王天明.模糊美与诗歌翻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12) .

[8]黄东琳.古诗英译的方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9) .

古诗英译的思考 篇4

关键词:古诗英译,蜀道难,译诗三美论,局限性

0 引言

翻译不易, 译诗尤难, 翻译中国古诗更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汉语言本身具有许多和别的民族语言不同的特点, 特别是汉语和西方拉丁语系的差异,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 以及诗歌语言本身的独特性, 都给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带来了许多困难。但是译诗虽难, 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且诗歌本身所承载的中国古典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中国古诗的翻译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整个翻译界的关注, 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频繁的今天, 中西翻译家们都在为更好地表现和传递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做着不懈的努力, 也由此诞生了更多的古诗译本。

杨宪益先生多年从事中国古诗的翻译, 尤其是唐宋诗词的翻译, 成就显著, 他的许多古诗译文都被收录在《朝花夕拾之中国古代诗歌卷》, 其中李白的“蜀道难”这一“惊风雨、泣鬼神”之作的英译也在其列;孙大雨先生, 中国古诗词翻译家, 他的《古诗文英译集》里包含了他对传播中国古典文化所付出的心血, 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也包括李白的“蜀道难”;本文试图以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的古诗英译“三美”论和翁显良教授的译诗理论为指导, 比较鉴赏杨、孙二位的“蜀道难”英译, 并结合汉英语言的特点来看古诗英译的阻隔点和局限性。

1 李白的诗风以及“蜀道难”一诗的语言和风格特点

李白, 中国盛唐时期诗坛上的泰斗级星座, 被世人尊誉为“诗仙”、“酒仙、“谪仙”。他的诗歌明快豪放, 雄奇飘逸, 不拘泥于形式, 多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为主;高度个性化的语言, 往往自始至终都带着强烈的情感, 体现着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 其抒情主人翁的态度十分鲜明, 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

例如他的“蜀道难”, 从开头的一连串惊叹, 到中间描写蜀道的险峻, 再到结尾再次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语言绮丽, 气势磅礴, 抒发了作者面临蜀道的惊异、惊悸、惊叹之情, 读来给人以震撼心灵的美的感受。这首诗从形式上看不拘一格, 韵律多变, 句法自由;句式长短不一, 参差错落, 融散文句式和韵文句式于一体;句式自由但又不损诗意, 反而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自然情趣美。意境上, 这首诗立意新奇, 感情浓烈, 采用一咏三叹的写法, 直接抒情, 借反复咏叹蜀道之难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那阔达的意境、逼人的气势使人怵目惊心, 叹为观止。因而翻译这首诗时, 必须深刻理解诗人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用心感受并争取传达诗的声韵美和意境美。

2 比较鉴赏杨、孙英译“蜀道难”

根据许先生的翻译“三美”论, 即“意美”、“音美”、“形美”, “三美”是译诗的最高标准。“三美”论认为保持原诗的意美最重要、最根本, 音美次之, 形美又次之, 三者得兼最善。而“蜀道难”这首诗, 由于其本身在韵律上不像以往诗歌通篇押韵, 句式上又不限于纯粹的五言或七言, 所以翻译时正如许先生的“三美”论所言, 如果能够生动真实地传达原诗的意境之美, 则可称得上佳译了。

以下我们从标题到诗文来鉴赏两位先生的“蜀道难”英译, 文中“译文一”代表杨译本, “译文二”代表孙译本: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一首诗的标题往往短小精练, 直奔主题, “蜀道难”三个字正是整首诗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这一千古传颂的警句是贯穿全诗的基调, 诗人一咏三叹, 通篇都在描写蜀道之难, 因而这首诗的标题关键就在突出一个“难”字。译文一中, 只译了“蜀道”二字, 可谓短小精练, 但不足以表达原诗中所强调的“难”;而译文二所译标题采用倒装句式, 突出强调了蜀道之“难”, 而且后又解释了这首诗的诗体, 虽然句式较长, 略显拖沓, 但却完整地表达出了全诗的主题。因而, 就标题的翻译而言, 以笔者拙见, 后者更贴切, 更能传达原诗的意境。

从诗歌内容的翻译来看, 两种译文都是采用自由体译诗, 很好地诠释了原文的意义, 也符合原诗句式多变, 不拘一格的特点。然而在语气和情感的传达方面, 由于英语本身的语言特点, 只能靠重读音节来体现节奏, 而无平仄音调之分, 故两种英译文都很难在语气上达到和原作一样的效果。由于李白天生性格豪放, 长于直抒胸臆, 直接自然地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的“蜀道难”在一开始便接连三句惊叹, 势如火山爆发, 烈焰冲天, 充满了炽烈的情怀。译文一采用了更适合于英文表达习惯的处理方法, 直接用一句英语感叹句“What heights!”惊叹蜀山之高危;而且变换句式, 通过反面比较说登天都比走蜀道容易, 比原诗更增添了几分诙谐。相比之下, 译文二将诗人直接发出的惊异之叹音译为“Yi-Xu-Xi!”, 不能充分向读者传达原文的语用意义;另外中国人讲“比登天还难”, “登天”用climb比ascend更生动一些, 而且Heaven也比the blue sky更符合以基督教为信仰的西方国度人民的思维习惯。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鹄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涂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该译文关于蜀道之“险”的描述, 用翁显良教授的话说, 基本上可谓“情信、词达”。作者这段描述性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一副副波澜壮阔的宏浑画图, 那鸟道横绝的太白、峨嵋;那地崩山摧的悲壮场景;那天梯、石栈的陡峭途径;那耸入云天、令六龙回日的巍峨高标;那千岩万转, 令冲波逆折的汹涌回川, 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译者并没有过分拘泥于原文句式, 而是抓住了描写性文字本身可以传神的特点, 选用一些十分形象生动的英语小动词, 例如“hook, hack, turn back, catch”等等, 并采用更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简单句式进行翻译。这样, 言辞上虽然不像原诗语言那样句式工整, 韵律和谐, 语气上较之于原文略显弱化, 但如此处理更符合英文本身的表达习惯, 而诗中意境也能够生动地体现出来。特别是上文中黑体部分, 也是李诗关于蜀道之险描述的精华部分, 译文充分显示了译者深厚的英文功底, 并透漏了译者对原诗的充分理解和把握。笔者认为该译文中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一句的处理, 即译文中的斜体部分。诗人此句采用的是夸张手法, 以状山之高峻;以“坐长叹”的悲凉情调来渲染“畏涂巉岩不可攀”的恐怖气氛;而译文中以一个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 “Touching the stars, the traveler…”, 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行人手摸星辰的误解。这一点上译文二表达地更准确一些:

对这部分的翻译, 译文二更像是散文体译诗。诗歌区别于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文字的精炼, 不管是韵体诗还是自由体诗, 都是用最少的文字传达最丰富的意境。该译文在风格上不像前者那样明快、简练, 少了些许诗歌的意味;而在句式上也不若译文一那般自由灵活、挥写自如, “地崩山摧壮士死”被译成了三个并列的主谓短语, 按照原文的结构进行罗列, 要讲明这其中的典故, 还须加以注释。比较两位先生对这部分的译文, 笔者认为, 译文一更符合英文自由诗体的表达习惯, 但若以散文体译诗, 第二种译文则属佳译, 因为他的内容更详尽, 表达也更具体。

诗的最后几句话描述的是蜀道“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诗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猛虎”、“长蛇”, 是“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真是让人怵目惊心, 不寒而栗。最后诗人笔锋一转, 规劝行人“不如早还家”, 再一次慨叹蜀道之难, 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怀。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形式上, 原作诗歌不拘一格, 不受格律和字数的限制, 因而对其译文没有太多形式上的要求;译文一仍旧以其简单明快的译笔完成了从汉语古诗到英文自由体诗的转变, 李白的反复咏叹在此译文中也以三个相同的句子体现了出来;译文二也完整地传达了原诗的意义, 但句式相对冗长, 各别字句的处理不像第一种译文那样形象生动, 例如对于“猛虎”、“长蛇”之“磨牙吮血”的翻译, 译文二取其字面意思译为“grind their teeth and swallow blood”不如前者所译“Sharp-fanged sucker of blood”后加一个定语从句来得自然明了。另外, 由于汉语为意合语言, 句子的意义常常不受严格的句子形式的束缚, 因而主语常常省略;而英语本是形合语言, 除了祈使句外一个句子中万不能没有主语;这样, 在翻译主语很少出现的中国古诗时, 一定要追本溯源地译出句子的主语。原诗最后一句话“侧身西望长咨嗟”是说作者自己向西方望去不禁长叹息, 抒发的是作者自己的悲愤情怀, 而译文二主语是泛指任何一个人的“one”, 与原诗意义不相符合。

中国古诗英译的大手笔翁显良先生认为, 汉诗英译要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

“这本色, 一不在于词藻, 二不在于典故, 三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意象以及加强其艺术效果的节奏。只要能再现原作的意象, 不一定模仿其章法句法字法。”⑦

两种译文对“蜀道难”的翻译都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意象的再现也都比较具体完整, 句法上译文一更灵活一些;但是就保持中国古典诗歌的本色而言, 原诗意境之美的传达在两种译文中都有所缺失, 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和英文诗歌语言本身的巨大差异造成的。中国古诗注重音美、意美、形美与韵脚, 这点很难在以格律诗为主、没有平仄声调的英文中找到共鸣;而其特有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背景要译成其他语言显然也是非常艰难的, 因而有“古诗的不可译性”之说。事实上, 所谓的“不可译”也不过是翻译过程中很难完全保留原诗的风格和韵味。由此可见古诗英译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 古诗英译的局限性

理论上, 译诗要实现“三美”才为善, 但实际操作中, 这“三美”的实现都存在一定的限度。

首先是音美翻译的局限。由于语言的特点不同, 英汉诗歌形成音美的表现形式也大不一样。汉语一字一音, 且永远以元音收尾, 再加上平、仄、去、入四种声调, 便可奏出变化无端的乐章;而英语由多音节词组合而成, 词有音调起伏, 音有长短之论, 所以英诗的音韵美主要由轻重音交替产生的节奏和宽松的押运方式形成。诗歌音韵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决定了古诗英译中能传达的音美只能是在译文中重新调整出基本合乎译文的韵律, 正如杨先生所译“蜀道难”, 只能采用合乎英文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这样, 原诗中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声韵美便不复存在了。

其次是形美翻译的局限。古典汉诗的形美主要是诗体的建行形式美。“蜀道难”一诗虽然不像其他五言或七言律诗或绝句那样整齐划一, 但在结构上, 四言、五言、七言安排得错落有致, 且多为对称句式, 读起来朗朗上口, 丝毫没有损掉诗的意味;而英诗的音步以发音为依据, 且英语单词长短不一, 这就造成建行形式长短不均的现象, 如此一来, 古诗译成英文时势必打破原诗的结构形式, 虽说译诗最重要的是意境的传达和风格的再现, 但由于诗歌本身的美是由音、形、意三者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才能表现出来的, 若不计较音美和意美, 只怕意境的美也很难再现出来。

最后, 意美传译时的局限是最突出的。译诗要传神传情, 而每个诗人的风格又是不一样的。李白的诗风热情奔放, 雄奇飘逸, 他的诗风是浑然天成的, 是后人无法模仿的, 更何况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李诗的风格, 那更是难上加难。另外, 每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都有其独特性, 诗歌中经常引用一些典故, 而且同一个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 这些都给诗歌的意境翻译带来了重重困难。

杨先生和孙先生都有着很深的英文造诣, 且有多年的译诗经验, 在中国翻译界久享盛名, 然而其译诗之作也难免不能完全令读者感受到如原诗般的意境, 译诗之难可见一斑。也许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译诗之难, 难于上青天!

参考文献

[1]Yang Xianyi, Gladys, Yang.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5.

[2]孙大雨.古诗文英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翁显良.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M]//诗词翻译的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285-286.

[4]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古诗英译的思考 篇5

提到诗歌的翻译, 大多数翻译理论都会强调“忠实于原文”, 也就是“信”。但是, “信”不仅仅是语言和意义的忠实, 应该还包括文化和情感的忠实。刘半农在《关于译诗的一点意见》中说:“在普通应用的文字里, 可包含的只是意义 (很粗略地说) ;而所以表示这意义的, 只是语言的方式, 此外没有什么。到了文艺作品里, 就发生一个重要问题:情感。情感之于文艺, 其位置不下于 (有时竟超过) 意义, 我们万不能忽视。”1。所以, 诗歌的翻译就不能只是翻译其“意”, 更重要的是传达其“情”。

二、《诗经》的抒情艺术

作为中国诗歌的源头, 无论是抒情艺术还是写实主义的风格, 《诗经》都给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了《大雅》中的史诗和《小雅》《国风》中的个别篇章外, 《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且从诗歌艺术的成熟程度来看, 抒情诗所达到的水准, 也明显高于叙事诗, 《诗经》的抒情诗, 在表现个人感情时, 是十分微妙的。它不像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喷涌而出, 一泄无余, 而是委婉曲折, 回环往复, 波澜起伏。由此, 形成了《诗经》在抒情表现方面显得细致、隽永的特点。在进行翻译时, 如何把原作这种细致微妙的情感传达出来, 是需要关注的一个关键。

三、《子衿》原文及赏析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他的恋人。全诗三章, 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使她念念不忘, 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 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 可望穿秋水, 不见影儿, 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 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 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 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 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 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 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 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男的心理活动上, 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 末章“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 以“纵我”与“子宁”对举, 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 令人生出无限想像, 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 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 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 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可谓因夸以成状, 沿饰而得奇。

四、英译本分析

本文选取James Legge (1876年) 、Arthur Waley、Burton Waston和Wu-Chi Liu四人的英译本, (Legge是韵体, 其他三人是无韵体) 逐句加以分析, 意并非在评判译本孰优孰劣, 只是从这四个主要译本来看,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 原诗的“情”是如何传达的。

第一句: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你那青色的衣领, 在我的心中久久徘徊。James Legge 1876年的译本是每节的二四句押韵, You student, with the collar blue, long pines my heart with anxious pain."pines"和"pain"两个音近词在一句中连用, 虽都是单音节词, 但是前后相隔不远的两个重元音, 依然传达出了女子对恋人深深的牵挂。Arthur Waley的译本是无韵体, 首句为Oh, you with the blue collar, On and on I think of you.窃以为"on and on"将女主人公那绵绵不绝的思念表现的恰到好处, 读起来有一种绵延之感, 似乎女主人公内心的忧思会"on and on and on"一直持续下去, 内心情思被拉长, 悠长的, 淡淡的诉说着思念之情。Burton Waston和Wu-Chi Liu的译本大同小异:Blue blue your collar, Sad sad my heart;以及Blue, blue is your collar;Sad sad is my heart."blue"和"sad"分别连用, 在形式上与原诗的“青青”和“悠悠”相同, 做到了形似, 但是神似是否也得以很好的传达?译文直译过来就是: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悲伤的是我的心灵。Blue在英语世界原本就有一种隐喻意义, 即代指一种令人心情沉郁的颜色, 从而可以形容人处于低谷的心情。你衣领的颜色让我内心悲伤, 乍一看, 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 产生了一种悬念, 只有读完后面一句, 才知道原来是恋人不主动传送音讯给女主人公, 才使她的心情处于沉郁状态, 而沉郁之中是否掺有对恋人的思念和幽怨, 这点就全权放于读者去体会、去遐想了。所以我认为, 这两个译本不止做到了形似, 也很好的巧妙的传达了女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情感, 达到了形似和神似的统一。

第二句: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就算我有事情不能过去和你会面, 你就不能主动送个音讯过来吗?句中充满了对恋人不主动传递音讯的幽怨。且看四人的译文:

James Legge为了与上面的“long pines my heart with anxious pain”押韵, 采取了介宾短语前置的方法, 句尾放了一个refrain, 在形式上, 隔行押韵, 虽与原文押韵方式不同, 但是韵体读来朗朗上口, Legge的译本就充分体现了这一优势。但不能不说, 形式固然重要, 但原文的“情”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点。此句Why from all word do you refrain?虽有问号, 但是语气远没有原文那般强烈, 对女子的心理刻画也就缺少了力度, 而心理刻画正是此诗的亮点所在。成也押韵, 败也押韵。

Burton Waston和Wu-Chi Liu的译文遵循原文的形与神, 做到了语言与情感的“信”, 采用why not/no的句式, 在语气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女主人公的矜持与微微的抱怨。Arthur Waley的译文是You might surely send me news?纵使我不能去见你, 你肯定也会给我送点讯息来吧?虽然也是心理刻画, 但显然与原文有很大出入。

第二节与第一节只有几个词语的变化, 四人各自的译文也与第一节风格一致, 此处不再重复分析。需要提及的是Legge第二句:悠悠我思, 他翻译为My thoughts to you forever roam!本人以为, roam虽是为与下文的Yet why to me should you not come中come押韵而作, 但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用roam这个动词来修饰thoughts, 女主人公的对恋人的情思在四处漫游, 从这儿到那儿, 从那儿到这儿, 情思本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但这样一来, 就令人可感可知。而且漫游还有一个时间段, 是一直, 就把女主人公的情意绵绵描写的特别生动。可说是一词出新亮人眼。

最后一节, 前面一句是全诗唯一的一个动作描写,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描写女子在城楼来回走动, 表现内心的焦急。Legge将其译为How reckless you, how light and wild, There by the tower upon the wall!通过"reckless, light and wild, "我们可以看出, 他描写的根本不是女主人公, 而似乎是那个不送音讯不来见女主人公的男子。由于译者对原文的误解而产生了这样的译文, 基本的忠实于原文的意义都没有做到。Arthur Waley则是模仿原文, 只是变换了句序, Here by the wall-gate, I pace to and fro.与原文保持一致, 只单纯的描写动作, 至于其间的心理如何, 则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Burton Waston将这句译为Restless, heedless, I walk the gate tower.动作和心理二者兼顾。女子思念着恋人, 久候不至, 在城楼上来回走动, 焦躁不安又心不在焉。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画, 画中女子在城楼上, 心神不宁, 时而张望远处, 时而又伫立深思。

第二句: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上文通过一连串的心理描写以后传达出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让读者产生一种印象:是否二人已分别很久?到这一句, 终于谜底揭晓, 原来只是一天未见。但这短短的一天, 却让女子觉得像三个月那么长。读者的想象与原文的描写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 情到深处, 一天也那么漫长。四人的译文分别如下:

本人以为, 四个译本中将这种张力表现的最好的是Waston的One day not seeing you/is three months long.首先, 用词紧凑简练, 其次, be动词连接了one day和three months long, 让上句的一天和这句的三个月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 令读者体会到女子望穿秋水的愁思, 比柳无忌的还要简练, 柳无忌还用了个as long as, 而沃森直接就说一天就是三月, 语气更加强烈, 将女子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 很好的传达了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心情。

五、结语

《诗经》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 传播海外, 正是因为其中很多佳作, 它们简练的语言与深厚的情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总是拨动着中外读者的心弦。在《诗经》这一类古诗的英译过程中, 要注重在语言形式和情感方面都要得到很好的再现。正如钱钟书对诗词翻译所要求的那样:“躯体换了一个, 而精魂依然故我。”2

摘要: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 是作者表达内心情感的独特载体。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固然要忠实于原文, 但忠实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语言和意义, 更重要的应该是文化和情感, 尤其是后者。本文以中国诗歌的滥觞之作——《诗经》为研究对象, 试图通过对《诗经·子衿》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来说明古诗翻译重在传情。

关键词:古诗英译,《诗经·子衿》,传情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修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中国翻译》编辑部.诗词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

[3].朱自清等.名家品诗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9.

关于“羊年”英译的思考 篇6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过上了中国春节,自然而然,他们对于新年生肖的英译兴趣盎然。2015年元旦以来,乙未羊年的英译,将中外译者 “折腾了个够”。王佐良先生曾说:“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羊年之“羊”究竟译为什么,单词虽小、意义重大。“羊年” 的英译,在国内外引发一场不小的头脑风暴。

二、西方媒体犯了愁

羊年春节临近,由于英语中缺乏对羊的统称,究竟如何翻译“羊年”足让英文媒体苦恼,本来是“三羊开泰”,为此纠结的英美人士却“三羊开猜”:

英国报纸:Chinese New year Manchester: Is Ram/Sheep or Goat?(彻斯特的中国春节:可是这就是哪一种羊的年?是Ram?Sheep?还是goat?)

美国CNN也在纠结:Is it the Year of Sheep/Goat or Ram? ( 今年究竟是Sheep年?Goat年?还是Ram年?)

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时报) 直接就认定是Goat了——Share Your Year of the Goat Photos and See Them on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U S A T O D AY ( 今日美国 ) 觉得应该还是S h e e p —— Strategies: Are you ready for Chinese Year of the Sheep?

当《华尔街时报》与《今日美国》还在为是“goat”还是“sheep”辩论时,美国最具权威性的报纸《纽约时报》竟然“牛羊都不分”:只管庆祝这个“各种有角反刍动物”年 ! 其原文如下:Lunar New Year celebrations to welcome year of‘any ruminant horned animal’Is it the year of the goat? Or is it the sheep? Or the ram? Well,it depends on whom you ask when Lunar New Year celebrations take place on Feb. 19.

三、民俗专家争不休

2015年生肖究竟是“山羊”还是“绵羊”,国内民俗专家和外国语专家莫衷一是。2015年2月16日,《羊城晚报》刊登的《山羊VS绵羊:我们过的是哪个“羊”年?》引得中新网、光明网等纷纷转载。

第一种观点认为,‘羊’乃指山羊。(中国生肖邮票和剪纸上羊的形象殆为带胡须的山羊。圆明园中的生肖喷泉亦为山羊头。)第二种观点认为,人们根据当地最常见的羊描绘生肖羊,在北方,生肖羊乃绵羊;在南方,却为山羊。第三种观点认为“无所谓”——山羊虽更常见,但绵羊更可爱!纵观36年内羊年的生肖邮票1991年和2003年都是“山羊”,到了2015年却是“绵羊”。

在中国古人的眼中,羊形象漂亮,温驯忠厚,腼腆害羞,于是乎,在“美”、“善”、“鲜”、“羞”等汉字都有羊字头。西方人对绵羊给予高度的赞美,他们认为绵羊心地善良、温良谦恭、纯洁无瑕,本性上很少有挑衅性但却有宽容度,然而,英文中的goat(山羊)则含贬义。

四、“译”论纷纷音译求

在英文里,单词“goat”富含贬义,如act the goat(行为愚蠢)、old goat(老色鬼)。英语习语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成语喻区分善恶和好坏,区分有用的和没用的东西。

英文单词“sheep”(绵羊)更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羊温顺、甚至有点柔弱的形象。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 (The Chinese Culture Centre of San Francisco)亦将生肖羊译为“sheep”。然而,生肖“羊”英译“sheep”仍难逃 “sheep” 乃指“a person who is weak,timid or stupid”贬义的劫运;“羊”译为单从词汇层面不雅的“goat”未必会被西方人误解。西方人过春节的感觉,应该像中国人过圣诞节一样喜庆。羊年译为The Year of the Sheep or Goat,重理性的西方人自然而然会联想到sheep或goat好的方面而绝不是不好的方面。君不见,在美国,羊年之“羊”无论是被译为 “goat”( The Wall Street Journal),还是被译为“sheep”(USA Today),美国人都能欣然接受。

如果中西方文化不碰撞不摩擦,便不会产生文化融合的火花。生肖“羊”如果被译为“goat”,势必会给西方人传达不同的价值观,挑战其固有观点或曰偏见。当然,即使不能立刻纠正其对生肖动物“羊”的偏见,至少可以让其了解中西方在看待生肖“羊”的差异。如将生肖“羊”一味地译为“sheep”,只会加深他们的误解,强化他们的偏见,从而丧失了纠正偏见、消除误解的机会。

姑且不急于如何翻译“羊年”,先回到问题的出发点。 细思之,不难发现,一切全是“英语中缺乏对羊的统称” 惹的祸。在汉语中,山羊、绵羊、公羊、母羊、大羊、小羊……皆可统称为“羊”;在英语中,究其语言学根源, goat,sheep,ram,ewe,lamb等却无一上位词。于是乎,可以断定,此乃研究者必须着手解决的根本问题。

遇到这种源语文化中特有的物象在译语中是“空白”时,译者不妨采用音译法,即利用源语词语的读音把源语文化中的特色事物移植到目的语中去。迄今为止,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通过音译逐渐成为英语词汇的已经不少了。tuina(推拿),kungfu(功夫),taichi(太极),lychee(荔枝),kowtow(磕头),majong(麻将),zheteng(折腾),guanxi(关系),fengqing( 愤青),Gaokao(高考) ……美国人的猎奇欲望很强烈,再多一个又何妨?

五、结论

窃以为the year of the Yang乃“羊年”最理想的英译。本 “砖家”利用语料库,皓首穷经,终获发现:the year of the Yang. 非此无以“完整准确”传递伟大中华文化之精髓。一者,填补英语“羊”统称这一词汇的缺省(default);二者,避免山羊与绵羊之争;三者,保持模糊美和异域文化的神秘性, 最大程度满足西方人士的猎奇心理。译名是否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习惯,姑且不能作为绝对标准,但是,在对外宣传中,作为生肖“羊”翻译的主要目的“应该以我为准”。笔者“比别人多想一步”(马未都语):生肖文化的翻译,需要传达文化差异,不但应该“以我为准”,而且应该“以我为尊”!

摘要:乙未羊年已至,英语媒体、外语专家被羊年的英译折腾了个够。鉴于此,文章分析当前国内外生肖羊英译的情况,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提出生肖羊的音译法则。

【古诗英译的思考】推荐阅读:

英译赏析05-19

诗歌英译05-29

文化英译06-02

英译工作06-14

英译研究08-05

名称英译09-11

论语英译09-14

名词术语英译07-20

英译汉教学05-24

电影字幕英译06-06

上一篇:英语教学后进生的转化下一篇:FLASH技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