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英译

2024-10-13

中国诗歌英译(精选12篇)

中国诗歌英译 篇1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因此, 为了再现中国诗歌的灵魂美, 众多的译者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诗歌翻译。汉语的哲学背景是儒、道、佛, 因此重意合轻形合, 直接表达显示和思维过程。语言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 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 体现悟性 (丛滋杭2014:37) 。中国诗歌推崇“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此, 茅盾早在1921年就提出过“神韵”重于“形貌”;傅雷继而提出了翻译“重神似不重形似”, 除此之外, 中国近代以来有不少译者提出了神似重于形似的观点。因而, 大多译者翻译诗歌对“形式”避而不译, 甚至将“形式”归结为“不可译”。但是, 赵彦春认为“形式本身往往具有意义, 而且有时是极其重要的意义, 是语篇不可或缺的成分。形式的意义与作者的意图密切相关, 而有时直接体现作者的意图。这就意味着, 在翻译中只有“再现”了它的形才能“再现”它的意” (赵彦春2005) 。赵彦春在2005年出版的《翻译归结论》第五章中探讨的“形意张力参数”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本文以赵英译《人间四月天》为分析文本, 探讨译文中“形”与“意”的处理方法, 望为今后的诗歌翻译和赏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形意之间的张力

语言的根本问题是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张力——形式承载意义, 意义驱动形式。形式是意义的载体, 交际最终体现为意义的理解与传达。作为交际形式之一的翻译自然也是如此 (赵彦春 (2005:216) 。因此,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 如果要完整再现诗歌缘由的内涵和意蕴, 就必须再现诗歌“形”。我国是格律诗发达的国家, 自《诗经》时代一直到清末, 写诗无不用韵。而就译诗来看, 叶维廉就认为, 几乎所有的中国古诗的英译, 都忽略了中国古诗特有的句法结构……因而在形式上使人无法从译诗中领略中国古诗的特质 (丛滋杭2014:39) 。周红民先生认为, 诗歌翻译不能面面俱到, 诗歌翻译是一种妥协, 译者要么照顾原诗的内容, 牺牲原文形式, 要么反映原文形式, 在目标语文化中呈现一种全新的、木偶生的诗歌形式 (2011:69) 。许渊冲 (2006) 译诗的原则“三美论”, 首先追求意美, 其次追求音美, 再次追求形美, 并力求三者统一。从上述译理中, 我们看到了中国诗歌翻译中“形”译的可译性和不可或缺性。

为了对诗歌英译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赏析, 我们从微观和宏观上设置几个参数, 来对赵英译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进行评价和赏析。宏观上:形意逼近;微观上:韵的再现、叠词的再现、语音联想。若是赵英译诗歌在宏观上和微观上保留了诗歌的“形译”, 在一定程度上, 我们可以得出赵译达到了译文与原诗的“对等”趋同。

2 赵译本赏析

2.1 形意逼近

在诗歌翻译中, 产出语与源语言实现对等是译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 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体和客体多种因素的干扰, 要实现译文与原诗的完全对等难度很大。因此, 大多译者选择退而求其次, 根据大量的翻译实践归结出译理——“逼近”。既然, 完全“对等”的译文难以实现, 译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使译文接近源语, 逼近“完美”“理想”“正确”。这种逼近不仅仅指译文对原诗歌物理层面的再现, 也包括借用类比的推理原则通过诗歌“形译”, 实现意蕴和涵义上的逼近, 再现诗歌“形”中承载的内涵意义。下面我们就用赵英译《你是人间四月天》为分析对象, 探讨译文形意逼近程度。

林徽因的代表作《你是人家四月天》把作品形式与内容完美地结合。整首诗不仅体现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 而且再现了西方独特的韵律, 这与诗人学贯中西的学识息息相关。因此, 这首诗的“形”是意义的载体, 是翻译中不可割裂、舍弃的一部分。原诗由五个小结组成, 前四小结的句式基本相同, 形成了基本的对仗结构。这首诗本身节奏明快, 寓情于景, 排比式的句式将画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其中, 原诗第五节以“你是爱,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结尾, 与诗的开篇呼应, 形成一个紧凑有逻辑的整体。从形式上看, 赵译版本也由五个小节形成对应的译文, 以“I say you are the April day in the human world;”开头, 以“You are the April day in the human world!”结尾, 保留了原诗首尾呼应的形式结构。再者, 原诗中“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赵译的处理是“The gosling yellow after the thaw of snow, you seem;The new green of burgeoning sprouts, you are.”在赵的译文中, 为保留原诗形式中蕴含的隐喻美, 在理解源语语篇的基础上, 再现了原文的意蕴美。原文两行均为倒装结构;正常语序结构应为“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是新鲜初放芽的绿。”译文为了再现原文结构, 采用了同样的倒装句式。所以, 按照传统语法, 赵译文是“You seem yellow like a gosling when snow thaws”的倒装, 原文两句与译文两句既对应又和谐。虽然, 这种译文与原文仍有偏差, 但是可以说是最逼近原文的一种译文处理方法。赵译将形式美与内容美深层次结合与再现, 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之处。因此, 赵译文显现了诗歌的形意美, 逐步向原作逼近, 显示出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辩证统一。

2.2 韵的再现

中国诗歌含蓄精炼、韵律和谐, 在中国诗歌中, 押韵是所有诗歌的一个共性所在。朱光潜老先生曾指出, “自由诗大半仍用韵, 据音韵学家格拉忙的意见, 自由诗容易散漫, 全靠韵来联络贯穿, 才可以完整……韵是去而复返、奇偶相错、前后相呼应的。韵在一篇声音平直的文章里生出节奏......” (2004:145)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韵之于诗歌犹如水之于鱼。因此, 在英译诗歌中, 诗歌的韵脚再现是我们衡量与评价英译诗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下面我们就以赵英译《你是人间四月天》的诗句作为例子进行这方面的赏析。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一首现代诗, 其中以“天”“烟”等带有“an”韵的词结尾的句子多达12句, 另有两句以“像”和“望”带有“ang”韵的词结尾。较为工整而稠密的韵脚构成语言的回环美, 产生节奏美。从韵脚这个角度出发去赏析, 赵译中以“world”“hurled”“wind”“unfurled”作为结尾形成/d/韵脚, 以“day”和“spray”结尾形成/ei/韵脚, 以“sublime”“seem”“dream”作为结尾形成/m/韵脚, 赵译中采用了/ei/、/d/、/m/等多样的韵脚带给读者与原作高度类似的联想意义, 与原作带给读者的情感和谐交融, 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比如:原诗中这句“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不仅在形式上对仗, 而且更以“前”和“闪”两字形成了“an”韵脚。赵译中的处理是“The little stars twinkle unawares.The drizzle before the flowers does spray.”赵译可谓惜字如金, 但在韵脚方面, 赵译中“spray”与前一句译文词尾的“day”巧妙地形成了韵脚, 实现了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 使得译文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整体美。

2.3 叠词的再现

中国诗歌中, “叠词”使用达到了极致。首先, 不论是描写自然景色还是刻画人物形象, “叠词”的使用恰到好处可以使描写更加形象;其次, 诗人可以使用“叠词”摩声、摩色, 在诗歌中可以作为一种修辞手法使用;最后, “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诗歌充满节奏感、音乐感。“叠词摩拟景物之像、天籁之音, 其节奏、语速又与语者的生命状态同构, 体现了“言语的生命意识” (钱钟书1990) 。因此, 作为诗歌意义的组成部分之一, 叠词是英译诗歌必须要再现的一个部分。下面我们就从“叠词的再现”角度对赵译《你是人间四月天》进行评价和赏析。

在《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中, 诗人只用了两处叠词, 分别是“夜夜的”“一树一树的”。前一个是名词的形容词化, 后一个是数词的形容词化。名词形容词化作为后接名词的修饰, 表现出月圆次数之多, 花儿数量之多, 从而使得抽象量词“多”变得形象而具有实感。赵译的处理是“night to night”“tree to tree”, 译文为了避免译文语气的短促, 借助小品词“to”, 不但延长译文语气, 而且符合英语句式特点。赵在译文中添加小品词“to”, 构成了英诗中常见的抑扬格, 抑扬顿挫, 将原诗中的舒缓的情调表现得淋漓尽致, 使译文与原文形象上更加趋于“等效”。

2.4 语音联想

不可否认, 语音具有一定的联想意义, “语音及语音节奏的合理调配在文学创作中会增强语言的指称意义, 渲染气氛, 营造意境;在文学翻译中也会使译文具有相应的效果, 使译者和作者、译作和原作达到心理、美学上的同构。” (赵彦春2001) 。中国诗人在写诗注重寓情于景, 凭借独特的抒情特征形成自己的诗歌风格。但凡是一份诗歌佳作, 根据诗歌的朗读中的音高、音强、音长, 我们看到不再是静止的画面, 而是充满了声音与色彩的动态美景图。因此, 语音联想对于英译诗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从语音联想的角度来看, 英语和汉语中, 语音和语义都有一定的联系。汉语十三辙中的an韵, 属于响亮级的宽韵, “响亮级的韵给人以轻松明快、昂扬热烈的感情” (赵彦春2001) 。下面我们从语音联想的角度分析和鉴赏赵译《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创作原诗是了庆祝儿子的诞生, 因此, 原作传达的是生命之喜悦, 节奏更是轻松明快。原诗是一首动态诗, 诗中的意象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诗的意象和自然宇宙相互交融, 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此诗读来如微风拂面, 让人瞬间置身于宇宙中实现肉与灵的结合!原诗中“雪化后那片鹅黄, 你是;新鲜初放芽的绿, 你是”, 这句诗中包含了白色、鹅黄色和嫩绿色, 勾画出的是春季盎然的风景画。赵译将其处理为“The gosling yellow after the thaw of snow, you seem;The new green of burgeoning sprouts, you are.”赵译中不仅采用了倒装结构与原诗对应, 更是采取格调欢快激扬的抑扬格起句, 以舒缓、情调的抑扬格首尾。使得译文读来朗朗上口, 节奏分明, 具有韵律美和节奏美。除此之外, 赵译中有几句句尾为night, delight, bright, wind, hurled, hurled, 以爆破音/d//t/结句, 轻快有力, 富有鲜活的生命力。赵译能再现原诗相应的联想, 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 与原作带给读者的情感和谐交融, 达到了与原诗动态趋同。

3 结束语

总体上, 中国诗歌翻译考验的不仅是译者语言能力, 更考验译者的审美判断和哲学思想。这就要求译者在习得概念性语言转码能力的同时, 在整个翻译系统中实现源语和译出语动态的等效趋同。本文, 从英译诗歌形意之间的张力出发, 设置了宏观和微观的参数对赵译诗歌进行了欣赏和评价。可以说形意之间张力参数不仅为我们分析和欣赏中国古诗英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而且为我们量化译本的优劣提供了参考。当然, 本文只是从宏观和微观中的几个有限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其他方面还有待一定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富康.中国翻译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2]丛滋杭.翻译与文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4.

[3]钱钟书.钱钟书论学文选[M].舒展, 编.广州:花城出版社, 1990.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5]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6]赵彦春.音韵——与宇宙同构[J].四川外国语学报, 2001 (4) .

[7]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

中国诗歌英译 篇2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林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杨译: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徐译: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 Everything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 bleak./ 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 I can find.许译: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解析:1)林译全部选用单音节词,押头韵,且词语的选用层层递进,可谓独具匠心。“dim”和“dark”表明天色已晚, “dense”和“dull”展现了浓重不化,寻觅不得的忧愁和失落,继而“damp”和“dank”渲染阴冷凄苦的氛围,最后“dead”推向高潮,体现了词人绝望无助,凄凉痛苦的内心。译文言语简练,内涵丰富。

2)杨译用七个形容词对应七对叠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情感的变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3)徐译,相较而言,不免显得不够简短。译者另辟蹊径,将词诗歌化,但由于句子偏长,翻译得过于明白,失去了原词的意境。

4)许译增加了主语,点明了寻觅之物是“what I miss”,似乎过于直白,少了原词的委婉朦胧之感。译者韵脚的选择十分用心,“miss”与汉语“觅”音似,“cheer”与“戚”相似。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林译: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杨译: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a chill, / It is most difficult to keep well.徐译:Even the weather has proved most unkind./ It is warm, but abruptly it turns cold again./ An unbroken rest-most difficult to obtain.许译:How hard is it / To keep me fit / In this lingering cold!

解析:这两句说明天气突然转暖,却仍然寒意未消。变化无常的天气,也影响着人们的心情。而词人此时生活颠沛流离,心中愁思满满,更兼无常的天气,更难休息和修养。

1)林译将“最难将息”译成“最难忘记”,与原词的意思出入较大。

2)杨译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原词的意境和意思。

3)徐译译文明白易懂,但不够含蓄委婉。

4)许译调整了原词的语序,“lingering cold”点明了“还寒”,但未说明“乍暖”,丢失了原文信息。

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林译: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杨译:Three or two cups of light wine, / How 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 morning wind?

徐译:Three cups of thin wine would utterly fail-/ To cope with the rising evening gale.许译: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解析:1)三杯两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翻译方式多样,四位译者的翻译都可以。

2)原文的“敌”字,选词巧妙,生动传神,而四位译者对“敌”的处理,完全不同。相比较而言徐译的“cope with”和许译的“endure”力度不够,不及其他两位译者选用的“ward off”和“against”。

3)有三位译者保留原文的反问句式。反问、设问、感叹等句式语气都较为强烈,一般的翻译做法是与原文句式保持一致。且在译文风格上,许译相较于他者,风格较为不同,尤为突出的是“Oh, how could I”,使译文更具英诗风格。

4、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林译: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 My old friends, /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杨译:Wild geese fly past, while I’m broken-hearted;/ But I recognize they are my old friends.徐译:Myself, into woe, a flight of wild geese has thrown./ But with them, very familiar I have grown.许译: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 Foe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解析:1)自古鸿雁传书,雁是古时人们互通书信的重要工具。亲人分离,山河破碎,正伤痛,又看到雁飞过,恐怕传递的又是坏消息,更何况还是旧相识。旧愁新苦涌上心头,更添悲痛。

英译《中国经典》 篇3

最近看到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有两种——《汉英四书》、《周易》采用的是传教士兼汉学家理雅各的旧译。理雅各通常被看作是十九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中国学家。他以传教开始其生平的第一个活动时期,东来后一边传教一边研究中国典籍,从而开始了他生平的第二个时期,一八六一-一八八六年间出版多卷本的《中国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道德经》、《庄子》。由于译介中国经典的成功,造成了理雅各作为中国学家生涯的第三阶段,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创设并主持牛津大学中国学讲座。因此,理雅各可算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其所译各书也是一些重要的巨著。因为这里面包藏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一八五八年,理雅各计划将“四书五经”译成英文,并拟各附原文,注释及长篇绪论。这是一宏大的计划,完成它的过程中,困难之大、之多是很自然的。

首先是语言文字的障碍。其次是经费的拮据。更为具体的是理雅各还要一手操办从印刷原料的购置到书籍发行的各项具体事务,包括承受这一过程中的意外损失。《中国经典》的印刷所用的纸、墨、包装材料等均需从英国购置。由于香港原材料的缺乏,书的装帧无法统一,这是一大心病。而万里贩纸墨也并不安全。一次,装载着他所有的印刷用纸和油墨的船在离香港港不远处触礁沉没,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承受这一打击。

书终于印了出来,发行更是一头痛的问题。香港及东南亚无英国书商,理雅各只能请求百货店、杂货店老板为他代销,或者托教会中的朋友销售。

这是西方传教士译介中国典籍中不大为人注意的一幕。本来,这项工作是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努力之一,目的在政治、商务和文化的征服。正如理雅各所说:“出于同中国的政治、宗教和商务的关系。”英报的社论更加具体:“我们在东方,特别在中国的利益,超过了所有其他欧洲国家加在一起的利益,但在研究东方语言和文献方面却做得很少。……这方面少做或者不做,甚至从商业观点来看,也是难以理解的。”这里又出现了历史上常见的种豆得瓜现象:理雅各致力于传教,但却给自己造成了第二种身分——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研究者。这过程本身,富含了历史和文化意义,这里面交织着世界性现代工业文明和传统区域性的古典文明的矛盾,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与东方儒家传统的冲突与融合。费正清教授把近代东西方的交流分为两个对立面:一边是不惜使用武力的世界范围的扩张主义,一边是不顾时势的世界范围的自我中心论。这两种文化观都失败了,但却得到可贵的补偿,这种补偿之一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再度撞击、交汇和互相研究。在中国,这种研究表现为救国图强的“西学东渐”,在西方,这种研究促成了作为一门科学的国外中国学的正式诞生。理雅各便是这一时期出现的重要中国学家。

一般说来,理雅各的译风是学者化的,用六字概括即:冗长、呆板、如实。这种译风,在某些著作的翻译上很成功,如《书经》、《周易》,与原文的风格比较一致,但在某些著作的翻译上,则让人读来费力。如他将《孟子》中一句译成:Opportunitiesoftime(vouch-safedby)Heavenarenotequaltoadvantagesofsituation(af-fordedby)theEartharenotequalto(theunionarising from)theaccordofmen。”这完全是依字直译,孟子只用了十二个中文便简洁地表达了出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如,他用维多利亚时代冗长累赘的词句来译《诗经》中简朴的诗行,译文显得拘泥。如《关睢》前两句:Hark!fromtheisletinthestreamthevoice/Of the fish-hawks that o’er theirnest rejoice!/From them ourthoughts to the young lady go,/Modest and virtuous,1oth her-self to show./Where could befound,to share our prince’sstate,/So fair, sovirtuous,andso fit a mare?难怪林语堂认为,理译诗经缺乏诗味,却不致错译。这一点,理氏并非不知道,但他坚持如此。一八九二年他为《中国经典》第一卷重版所作的序中写道:“译者曾欲以简洁活泼之文体重译此书。惟鉴于本人翻译之目的素为忠于原作,而非崇尚文采,乃决定维持原译;此并非否定雅致地道译语之价值,而是相信现译仍可兼顾翻译之正确性与文体之可读性也。”因此,辜鸿铭认为理氏缺乏“文学感受性”,“乃一博大汉学家而已”。

以个人的力量,历二十余年的时光,完成中国儒家主要经典的翻译,这种献身精神和巨大的功绩,是不会被人忘却的。

李白诗歌英译认知模式研究 篇4

诗歌是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强烈的情感往往导致诗人产生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 比如大胆的想象和丰富的意象使用。当这概念化过程诉诸于语言这种表现手段时, 诗人便会对选词、句式安排、诗行排列等进行雕琢, 通过诗歌语言这一特殊形式唤起审美体验。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会涉及到词与词, 句与句等这些语言单位之间的认知心理单位的转换, 并且, 认知模式是语言单位转换的心理理据, 也是基本的语言心理动作方式。”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飘逸豪放、想象瑰丽。本文以李白诗歌及其译本为研究对象, 探讨认知模式和诗歌翻译策略的关系。

1 意象图示模式

世界是由实物和关系组成的, 人们在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中形成了各种认知结构。“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的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认知结构, 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 是反复出现的对知识的组织形式, 是理解和认知更复杂概念的基本结构, 人的经验和知识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结构和关系之上的。”人们是在获得对事物认识能力以及认识事物之间关系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多种意象图式, Lakoff (1987) 对其进行了总结, 他提到了20多种意象图式:部分-整体图式、连接图式、中心-边缘图式、起点-路径-目标图式、上-下图式、前-后图式、线性图式、力图式等等。没有意象图式, 人们就不能理解和表达我们的经验, 就不能把不同的经验域联系起来。

在李白的诗歌当中, 诗人用其独特的慧眼捕捉到的一些鲜活的意象, 这是诗人认识和思考事物的一种方式, 并不是只有诗人自己才能体会到的主观感受。所有的意象图示都涉及空间结构, 如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标题为起点-路径-目标图式, 是诗人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去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下”、“过”、“置”一系列的动作描绘出诗人此行的整个过程。许渊冲的标题译文如下“Descending Zhongnan Mountain and Meeting Husi the Hermit”。古汉语诗歌语言简洁凝练, 寥寥数字便可令复杂过程清晰可见。而英语却恰恰不同, 英语的思维模式趋于客观化, 认知结构方面也表现得更加具体。因此在英译本中传达汉诗意象时, 要考虑到两种语言的差异, 改换语言的组织形式和表达方式, 以期达到意象图式的建构对等。许译本中仅保留“下”和“过”的动作而略去“置酒”, 起点-路径-目标图式基本还原, 至于饮酒在诗文中还会有详细描绘。此外, 译者在题目中点明斛斯的隐士身份, 成功突破汉英的文化壁垒, 使英语读者更易明白。

李白的另一首诗《望庐山瀑布》, 标题上看是上-下图式, 旨在描写瀑布从高山上落下犹如万马奔腾不可阻挡之势。“望”意为向远处看, 指视力所及的视野。在空间关系上有由上自下看之意。翻译此标题, 关键在于激活目标语读者基于经验和知识的概念结构中相匹配的意象图式, 将上-下图式再现, 即把“望”字意境准确翻译出来。我们来看三则译本。

杨宪益译本:“Watching the Waterfall at Lushan”

许渊冲译本:“The Waterfall in Mount Lu Viewed from Afar”

Turner, John A译本:“Cascade—gazing at the cascade on Lu Shan”

“望”在三个译本中分别被译为“watch”、“view”和“gaze at”。《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对“watch”的解释是“to look at attentively”;“view”为“to examine, look at thoroughly”;“gaze at”则为“to look steadily, esp.for a long time and often without being conscious of what one is doing”。“view”所包含的认知域与“watch”相比较更富有深刻性与思想性, 是从“看”的视觉过程过渡到“赏”的认识过程, 可给目标语读者更为强烈的心理期待, 会进一步探索“view”的目标到底怎么样。而“gaze at”失去了这层含义, 所建构的意象图式也与原诗不符, 用在此处显然最不恰当。此外, 汉语在叙述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时, 更倾向于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关系。反映到思维方式上, 表现为主体性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上, 则为主动语态居多;在认知结构上, 则是先主体后客体。英语则先客体后主体, 被动语态居多。许译本中的“view”使用被动语态, 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再加之“afar”的使用更是强调诗人远观瀑布将其胜景尽收眼底之意, 不仅可将上-下图式在译本中还原, 原诗中隐而不见的“望”的内在含义也再现于译本中。

2 隐喻模式

隐喻是认知模式的基本类型, 以经验为理据, 并用于某些语用目的。“一个命题或意象图式模式从某一认知域投射击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隐喻模式用来对抽象事物的概念化、理解和推理。”前者叫来源域 (source domain) , 后者叫目标域 (target domain) 。也就是说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 (conceptual domain或称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Ungerer&Schimid称之为“认知模型”) 向另一个概念域 (或认知域) 的结构映射。隐喻不仅能使抽象和未知的概念具体和熟知, 而且能启迪读者的想象力, 使得在不相容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的关联。

诗歌和隐喻有着特殊的关系。诗人经常通过隐喻引起读者大脑中的意象空间, 达到特殊的效果。例如李白《怨情》中的一句“深坐蹙峨眉”。诗中美丽的少妇双眉紧锁, 久久端坐。”, “深”是有多层意思的。古时女子所住的闺房在庭院深处, 十分幽深寂寞;“深”还有深情的意思, 古时女子不能抛头露面, 于是只好卷起珠帘望着离人去的方向以寄托思念之情, 期待离人归来;这个隐喻还另有深意, 空间概念深比喻时间概念长。所以“深”的第三层意思便是“久”, 久坐不起以寄对离人的相思, 诗人通过人物外在行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汉语隐喻模糊度大, 这也恰恰是汉诗唤起审美愉悦最重要的手段。英译过程中, 这种用词模糊性须具体化, 以客观描述烘托主观感受, 以句子手段获取对等认知效果。许渊冲译此句为“With eyebrows knit she waits in vain”。“in vain”点明长久等待的结果, 以明喻译隐喻, 取得了等同的认知效果。

3 转喻模式

与隐喻相同, 转喻也是基于人们的基本经验, 是概念性的认知过程, 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与隐喻不同的是, 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转喻模式是“在上述某种或多种模式基础上, 使其中某个成分与另一成分发生联系, 如在一个表示部分-整体的图式模式中, 使一个部分转到整体的功能, 从而使部分能够代表整体, 这就形成转喻模式。”

转喻模式下翻译诗歌, 主要考虑到人类普遍具有的认知经验与不同语言具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若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对同一概念具备相同的心理认知, 首选的翻译策略为尽量保持原有的转喻, 以期原汁原味地呈现诗歌的审美情趣。如李白的《望天门山》, 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 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其中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全诗采用的是由远及近的动态空间模式来描述,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 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之上, 诗人似乎正在感慨:雄伟的天门山啊, 我这乘一片孤舟的远方来客, 今日终于一睹雄姿。许渊冲将此句译为“Leaving the sun behind, a lonely sail comes forth”。译者把“帆”用“sail”来直译, 表明中西对于这一概念域具备相同的心理认知, 在翻译过程中转喻关系仍然存在。而译本中认知内涵也通过转喻、部分-整体模式和动态空间结构认知模式得以再现, 成功实现转喻模式的二次构建, 这就极大的提高了语言的审美情趣, 使目标语读者也可以置身其境。

再看另外一例。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的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古代离别时, 往往习惯于从路边折柳枝相送, 以表达对离人恋恋不舍的心情。诗中“折柳”二字既指曲名《折杨柳》, 又不仅指曲名。折柳指代一种习俗, 一个离别的场景, 一种离别的思绪。许渊冲将其译为“Tonight I hear the farewell song of Willow Green”。Burton Watson的译文是“Tonight if we should hear the willow-breaking song”。Burton Watson将其直译为“willow-breaking song”, 此时源语和目标语读者对同一概念不具备相同的心理认知, 因此由于文化的原因未能为英语读者营造出离别的愁绪。许译本的“farewell”译出了折柳的转喻义, 译本采用了由远及近的动态结构模式描述笛声飞来, 细细听来便知是一首《折杨柳》, 唤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在难以找到对等喻体的时候可以通过进一步引申含义的方法来呈现诗句内涵。

目前, 关于在认知模式下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和翻译, 国内并不多见。笔者以此文管中窥豹, 试探讨古诗英译的认知过程特点。认知模式下的诗歌鉴赏及翻译, 要考虑到汉英认知结构特点及其各自语言表达的差异性, 力求最大限度的再现原诗的意境, 必要时可采取模式转换策略以实现动态的认知模式对等

摘要:李白诗歌特色鲜明, 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典范。该文从认知模式理论角度来探讨李白诗歌的鉴赏和翻译。通过意象图式模式, 隐喻模式和转喻模式下的汉诗英译, 探讨其翻译策略。

关键词:李白诗歌,认知模式,翻译

参考文献

[1]Watson, Burton.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2]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Turner, John A.A Golden Treasury of Chinese Poetry[M].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刘华文.英汉翻译中的认知映射与还原映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26 (5) .

[5]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许渊冲.李白诗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5.

[7]杨宪益.英译.唐诗: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中国诗歌英译 篇5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扩展:各种标点符号的说法

+: plus 加号;正号

“1+1”读作:one plus one

-: minus; negative 减号;负号

“2-1”读作:two minus one

“-3”读作:minus three或negative three

“2-(-3)”读作:two minus negative three

±: plus-minus sign 正负号

“±1” 读作:plus or minus one

×: multiplied by ; times 乘号

“2×3” 读作:two multiplied by three 或 two times three

÷: divided by 除号

“4÷2”读作:four divided by two

=: equals; is equal to 等于号

“1+1=2”读作:One plus one equals two.

或 One plus one is equal to two.

≠: is not equal to 不等于号

“a≠b”读作:a is not equal to b

≌: congruent to 全等(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ABC≌△DEF”读作:Triangle ABC is congruent to Triangle DEF.

≈: approximately equal to 约等于号

“3×3≈10” 读作:Three multiplied by three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en.

<: is less than 小于号

“1<2”读作 One is less than two.

>: is greater than 大于号

“2>1”读作:Two is greater than one.

≮: is not less than 不小于号

“3≮2”读作:Three is not less than two.

≯: is not greater than 不大于号

“2≯4” 读作:Two is not greater than four.

≤: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小于或等于号

“2≤3”读作:Two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three.

≥: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大于或等于号

浅谈中国地名英译长 篇6

关键词:中国地名;汉译英;方法

1 专名是单音节的英译法

专名是单音节,通名也是单音节,这时通名应视作专名的组成部分,先音译并与专名连写,后重复意译,分写(汉字带点的字是通名,英语的画线部分是音译;括号内为该地所在省、市、地区或县,下同)。例如:1)恒山 Hengshan Mountain(山西);2)淮河 the Huaihe River(河南、安徽、江苏);3)巢湖 the Chaohu Lake(安徽);4)渤海 the Bohai Sea(辽宁、山东);5)韩江 the Hanjiang River(广东);6)礼县 Lixian County(甘肃陇南地区)。

2 通名专名化的英译法

通名专名化主要指单音节的通名,如山、河、江、湖、海、港、峡、关、岛等,按专名处理,与专名连写,构成专名整体(汉语带点的字和英语的画线部分即为通名专名化)。例如:1)都江堰市 Dujiangyan City(比较:the Dujiang Weir)(四川);2)绥芬河市 Suifenhe City(比较:the Suifen River)(黑龙江);3)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Baishuijiang Nature Reserve(比较:the baishui river)(甘肃);4)青铜峡水利枢纽 Qingtongxia Water Control Project(比较:the Qingtong Gorge)(宁厦);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Wryishan Nature Reserve(比较:Wuyi Mountain)(福建);6)西湖区风景名胜区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 Sites of Xihu(比较:the West lake)(浙江杭州)。

3 通名是同一个汉字的多种英译法

通名是单音节的同一个汉字,根据意义有多种不同英译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英译词不能互相代换。例如:山。1)mount:峨眉山 Mount Emei(四川峨眉);2)mountain:五台山 Wutai Mountain(山西);3)hill:象鼻山 the Elephant Hill(广西桂林);4)island:大屿山 Lantau Island(香港);5)range:念青唐古拉山 the Nyainqentanglha Range(西藏);6)peak:拉旗山 Victoria Peak(香港);7)rock:狮子山 Lion Rock(香港)。海,1)sea:东海 the East China Sea ;2)lake:邛海 the Qionghai Lake(四川西昌);3)horbour:大滩海 Long Harbour(香港);4)port:牛尾海 Port Shelter(香港);5)forest:蜀南竹海 the Bamboo Forest in Southern Sichuan(四川长岭)。

在某些情况下,根据通名意义,不同的汉字可英译为同一个单词。例如:“江、河、川、水、溪”英译为river。1)嘉陵江 the Jialing River(四川);2)永定河 the Yongding River(河北、北京、天津);3)螳螂川 the Tanglang River(云南);4)漢水 the Hanshui River(陕西、湖北);5)古田溪 the Gutian River(福建)。

4 以人名命名的地名英译法

以人名命名的地名英译,人名的姓和名连写,人名必须位置,通名后置,不加定冠词。这种译法多用于自然地理实全地名,但有例外。例如:1)张广才岭 Zhangguangcai Mountain(吉林、黑龙江);2)欧阳海水库存 Ouyanghai Reservoir(湖南桂阳);3)郑和群礁 Zhenghe Reefs(湖南南沙群岛);4)李准滩 Lizhun Bank(海南南沙群岛);5)鲁班暗沙 Luban Ansha(海南中沙群岛);6)左权县 左权县 Zuoquan county(山西晋中地区)。

如果以人名命名的非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姓和名分写,人名前置或后置按习惯用法,大致有以下三种译法:

1)人名+通名。黄继光纪念馆 Huang Jiguang Memorial(四川中江县)。

2)人名’S+通名。中山陵墓 Sun Yatsen’s Mausoleum(江苏南京市)。

3)the+通名+of人名。昭君墓 the Tomb of Wang Zhaojun(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5 少数民族语地名的记音用加符字母

地名记音的时隔符号可以加在特定的字母上面,代表特殊语音。蒙古语、维吉尔语和藏语音译转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有无符和加符并列的,一般拼写用无符字母,地名记音用加符字母。例如:乌鲁木齐市 Urumqi City(新疆),巩乃斯河 Kunse River(新疆新源),察隅县 Zayu County(西藏林芝地区),改则县 Gerze County(西藏阿里地区),德格县 Dege County(四川甘孜),甘德县 Gade County(青海果洛)。

6 地名中的符号不能省略

地名中的符号如果省略就会造成读音甚至语义错误。地名中有两种符号不能省略。

a,o,e 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杲音节的界限委生混淆,用隔音符号,地名中的隔音符号不能省略。例如:1)(陕西)西安市 Xi’an City(如果省略隔音符号,就成为 Xian,可以读成仙、先、现、限、鲜、险、县等);2)(广西)兴安县 Xing’an County(如果省略隔音符号,就成为 Xingan County 新干县,在江西吉安地区);3)建瓯市 Jian’ou City(福建);4)第二松花江 the Di’er Songhua River(吉林);5)东阿县 Dong’e County(山东聊城市)。

参考文献:

[1]周定国.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2] 曹世瑛.地名和地名翻译[J].中国翻译,1981.

论王维诗歌英译过程中的意境转换 篇7

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历来是中外文人墨客、翻译家们乐此不疲的事情。不同于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与影响, 中国文学文化的传播与影响似乎相形见绌。而尤以唐诗宋词见著的中国古典诗歌最能诠释中国的古典文学文化, 却一直因英译过程中的诸多干扰因素未能在双语交际甚至是多语交际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实为一大憾事。诚然, 中国文学的英译自是从诗歌开始, 也得益于早期基督教来华的传教士们, 诸如理雅各 (James Legge) 、翟理斯 (Hebert Allen Giles) 等人。

纵观概览古典诗歌英译的不同阶段, 王维的诗早就受到青睐, 而王维诗歌英译的佳作也层出不穷。王维诗歌本身的独特意境魅力使其英译成为众多诗词中最为棘手和难以处理的,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格外谨慎, 多番思量。本文旨在探讨王维代表诗歌中体现的意境美在英译过程中的保留、缺失和转换问题, 以确定一个相对合理和科学的翻译标准, 使原著和译本能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内容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

2. 王维诗歌特征与英译现状

2.1 王维诗歌特征

王维, 字摩诘, 外号“诗佛”, 擅书画, 通音律, 是山水田园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人物, 也是极少数能与李白、杜甫比肩的大诗人。王维的诗歌成就主要集中在山水诗和边塞诗, 五律、五绝皆成妙法。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 王维造诣独到, 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小桥流水, 无论是边塞萧瑟还是田园乡趣, 他都能精准地塑造出无比的鲜活形象, 着墨无多, 意境高远, 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王维入仕多年, 晚年归隐, 诚心向佛, 他的禅诗兼具佛家的“空”和道家的“无”, 意境深远, 回味无穷。诗渗禅意又不乏空灵悦动, 将禅、诗、画孕于一体, 其意境宛然令人甘之如饴, 不甚向往。因此像胡应麟《诗薮》和姚周星《唐诗快》所评:使人“读之身世两忘, 万念皆寂, 不谓声律之中, 有此妙诠”。

2.2 王维诗歌英译现状

多数译者认为王维的诗语言平易晓畅, 具体意象简洁明了, 少有典故, 可省掉注释, 因此中国的古代诗人中, 王维格外受到英美翻译家们的青睐, Marsha L.Wagner曾说:“近几十年来, 王维的诗歌翻译数量比其他任何一个中国诗人都要多。”例如, 陈希和威尔斯 (Henry W.Wells) 合译的《王维诗选》收入了50首诗;由张音南和沃姆利斯 (Lewis C.Walmsley) 合译的《王维诗》收入了167首诗, 是同类译本中数量最多的;沃姆利斯还著有《画家兼诗人王维》, 是一部用英文撰写的王维传记;由罗宾逊 (G.W.Robinson) 翻译的《王维诗歌》以其高质量的译文受到学界称赞;美国汉学家余宝琳 (Pauline Yu) 编译的《王维诗选》将王维的诗分为四个大类:少年诗作、宫廷诗作、禅诗和山水田园诗等, 并对王维诗歌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美籍华裔学者叶维廉在所著《藏天下:王维诗选》 (Hiding the Universe:Poems of Wang Wei, 1972) 中详细论述了翻译策略的选择, 反对将中国古诗硬装入传统英语诗歌的严谨格律中, 主张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使译文更为简洁, 给读者更多联系和参与的空间;王宝童的《王维诗百首》节选唐朝著名诗人王维诗歌100首, 以汉英对照的形式翻译原诗译诗节奏鲜明, 韵声丰富。

3. 意境“可不可译”和意境“转换”

3.1 意境“可译”或“不可译”

意境 (imagery) , 乃诗词之魂魄也, 是诗人为读者创造的独特艺术空间, 以供读者遐想或思考, 并能推人及己, 产生共鸣。众多文艺评论家、美学家都已认同意境或称境界在品评诗词时的举足轻重。朱光潜在《诗论》中提出“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 (朱光潜, 2011:42) 王国维也在《人间词话》一开篇便着重墨点明了“境界”之于诗词的重要性。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的确, 相比李白诗作的浪漫不羁, 杜甫的忧思沉郁, 王维诗中勾勒的独特意境在卷牒浩繁的唐诗中可谓是自成一派。例如《秋叶曲》中“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两句所表达的婉转含蓄的闺怨, “有我之境”全出。又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文清似水, 诗美如画, 烘托出一派秋山暮色的静谧幽雅境界, “无我之境”流溢。

在翻译理论界, 对于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问题争论已久, 而翻译标准的多元也常常使得争论双方走向对立的极端。一派认为诗歌可译或部分可译, 另一派则认定诗歌绝不可译。我认为诗歌的翻译绝不仅仅是可译的、部分可译或不可译能加以区分的, 而需要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加以区分。比如, 许多的诗歌在当时社会广为传颂, 与其本身曾附带的曲谱有直接联系, 这部分诗歌是歌曲的歌词部分, 其音韵要符合曲谱的规则。古代汉语里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变化, 不管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 都要符合一定的平仄和押韵准则。为了使平仄具有规律和多样化, 还要采取一些诸如“粘对”、“拗救”的处理手法。此外, 对仗工整也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对, 字也不能相同。譬如,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一首平起平收式五言绝句, 其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符合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的音律。而英语中的音步和抑扬韵律则较为不同, 在押韵形式上也更为复杂。如果目标语中没有相应的语音规则, 那么这种属于语言本身的固有属性的东西不可译, 同理, 由此产生的意境效果便也译不出。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毛诗序·大序》) “发言”, 即是诗词的表象, 是外延部分;“情动”, 则是诗词的内涵, 是诗人要隐晦描绘的意境, 是内涵部分。意境的翻译可否便要建立在诗词可译否的基础之上。总的来说, 诗词可译的部分包括源语言与目标语中的一些等值词汇, 诸如地名、人名和具体意象, 等等, 以及诗歌行数, 基本叙事情节和一些语法表达, 情态语气, 等等。如果这些不可全译或虽可译而不能工者, 那么多属于半可译, 如很大一部分词汇、短语、句法形式、修辞手法、文体风格等。例如王维《田园乐》的前两句“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春烟”用到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是指春日里粉红的桃花和翠绿的柳树带着昨夜的雨露笼罩在烟雾下。两个句子中的意象互相交汇, 因此不能分开翻译, “The red peaches and green willows, holding the night’s rain, are wrapped in spring mist.”显然译过的诗文不如原文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且互文的概念基本未能表达。以符号学的观点来看, 那部分仅仅依赖符号本身的结构才能产生艺术效果的东西往往不可译。 (辜正坤, 2010:349)

我认为, 诗词的意境往往由可译、半可译和不可译几个部分共同组成, 如果只依赖于可译部分, 那么要想译出原诗的意境无疑是以偏概全, 管窥一豹。反之, 如果因为诗词的不可译部分, 译者在译诗过程中便忽略原诗的意境随心所欲, 那无疑是买椟还珠, 舍本逐末。

3.2 意境“转换”等值

诗词翻译本身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 在译作中将原诗的意境倾尽表达更可谓是难上加难。即便译者多番揣摩, 忠实原著, 力求精准地译出原诗, 那么经译者的源语言文化二重过滤译出的作品所流露的意境能否与原诗等值转换?不等值是否就意味着原诗的失败?

很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认为这种等值的“转换”是绝对的, 多数时候不加论证, 往往贻笑大方。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身在异乡, 重阳节登高, 怀念家乡亲友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直抒思乡之情, 尤其提到了九月九日为双

WENJIAOZILIAO

九重阳节, 中国民间有登高, 插茱萸, 饮菊花酒的习俗, 以此消灾解难。许渊冲将这首诗译为:“Alone, a lonely stranger in a foreign land, I doubly pine for kinsfolk on a holiday.I know my brothers would, 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 climb up mountain and miss me so far away.”在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 “茱萸”这个意象的翻译自然不可或缺。多数文献把“茱萸”翻译成“dogwood”, 一种生长在北美大陆较为常见的植物。而诗中的“茱萸”应被理解为“山茱萸”翻译成“cornel”更为确切, 这才是遍及中国山东省一种土生土长的可以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草药植物。试想, 本来应该是“with the cornel on each head”, 却成了“with the dogwood on the head”, 将北美的小野草插在了几千年前唐朝人的头上, 意境岂不相去甚远, 更平添了几分滑稽的味道。因此, 有时候看似“等值”的翻译却达不到“等值”的意境转换。而许的译本中将“异客”译成“a lonely stranger”, “倍思”译成“doubly pine”, 虽然不属于“等值”翻译的范畴, 却也创造出了与原作那种孤苦落寞相对“等值”的意境效果。

3.3 王维诗歌英译的意境转换

以《送别》为例。

送别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初读王维这首《送别》, 确实让人难以在以送别为主题的唐诗中印象深刻。表面上平白无奇, 但仔细品起来, 词浅意深, 令人回味。全诗虽写送友人归隐, 却借以斥责官场黑暗, 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 向往隐居生活的情感。诗文行至末尾, 诗意顿浓, 发人感慨。整首诗叙事情节简单, 意象简洁, 很容易从英文中找到与原诗相对应的想象表达, 例如“下马”、“问君何所之”等。而部分字句则需多加商榷, 例如“君”, 在中文中不仅指“you”, 还是对对方的敬称;又如“不得意”可被理解为很多意思, “can’t fulfill my dreams”, “feel frustrated”或“can’t do what I want to do”。

“白云无尽时”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也是构造全诗意境的关键所在, 自然是翻译的关键, 如按照“归化”的策略翻译成“White clouds forever change”就让原诗的意境荡然无存。多数译者更倾向与采取“异化”的策略。如翟里斯译成:“The white clouds will soothe me for ever and ay.” (“白云会给我无尽的安慰。”) 这种处理固然有不可理之处, 但是寄情于景的意图还是很明显的, 也道明了景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威特·宾纳 (Tr.Witter Bynner) 将后两句处理为:“So give me leave and ask me no questions.White clouds pass there without end.” (《玉山集》) 显然宾纳的译本形式更为自由, 叙事风格更贴近原诗, 比起中文的“形散而意不散”, 宾纳的句法更合逻辑, 可谓是中规中矩。再看宇文所安的译本:“Be off then—I’ll ask no more—White clouds for eternity.” (《盛唐诗》) 用词更为简洁, 将前后两句融会贯通为一句, 从英文语法来看, 联系更为紧密。在此句中, 译者转化过的意境, 尤其是这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似乎更有王维的风范, 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使得读者本来意兴阑珊忽又觉得意犹未尽。

4. 翻译批评与英译中的意境

古典诗歌在英译过程中的意境转换涉及对原诗和译诗的审美评鉴, 与文学批评理论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从翻译的角度去讨论的话, 那么自然也要有翻译批评理论的支持。要在译诗过程中顺承原作品的意境, 首先, 译者要培养自身的素养。古典诗歌的翻译, 涉猎领域众多, 包括文艺学、语言学、交际学、社会符号学等学科交织其中, 译者除需精通原语与目标语及其相关的社会文化, 还需掌握高超的翻译技巧, 具备一定的鉴赏力和审美情趣。

其次, 译者对文学文本的研究也不可如抓阄一样, 随意而至。新派批评代表人物理查兹在《文学批评原理》中根据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心理反应将其分为六个步骤: (1) 对印刷文字的视觉感觉; (2) 和这些感觉联系密切的形象; (3) 相对自由的形象; (4) 对纷然杂呈的食物的指称或“想法”; (5) 情感; (6) 情与义交织的态度。 (王宏印, 2010:175) 显而易见, 译者对原诗的“想法”和“情感”等处理直接影响其采取何种翻译策略进行意境转换———归化或是异化, 直译或是意译, 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而, 即使是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译者, 如能按照同样的心理反应步骤对同一文本进行研究, 得到的情义态度也不会南辕北辙, 在个别字句翻译上也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有利于译诗体系的产生。

最后, 无论采取何种译法, 其译作都要符合一定的翻译评判标准。鉴于当今翻译标准多元化现状, 确实难以制定一个普遍接受认同的统一评判标准。我认为, 意境的构造与古典诗歌本身所蕴含的视象、音象、义象、事象、味象的五美密不可分。尽管在分行押韵等诸多方面大相径庭, 但中西诗歌的五美和谐统一似乎都是一致存在的。有的时候, 即使是优秀译作也难以达到五美和谐, 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推敲斟酌, 有的放矢, 做到取舍得当, 兼顾双语转换源语与目标语的和谐统一。

5. 结语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 诗歌成就最大,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诗歌萃取了人类语言最精炼、最华美、最深邃的部分, 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 将汉语言文化及语言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而英语和汉语, 作为不同语系中的代表性语言, 其起源、发展和演变都各有千秋, 因此, 承担着跨文化交际重任的英汉语言互译必然充满诸多艰辛与困难。

比起专业学科的翻译, 诗词翻译绝对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很多衷心爱好的译者却甘之如饴。中国古典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已势在必行, 如有更多优秀的译作向广大西方读者传递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 揭示和传播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那是所有翻译工作者喜闻乐见之事。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诗论[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11.

[2]苏樱.人间词话讲评[M].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 2009.

[3]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 (汉英对照) [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

[5]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6]朱徽.中国诗歌在英语世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7]穆诗雄.跨文化传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4.

[8]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中国诗歌英译 篇8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说:《红楼梦》是一首无韵的《离骚》,也是一部“说”家之绝唱。《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经典具有恒久的魅力,它在中国文化里产生、流传,在异域文化里也得到传播-主要通过它的译文得以实现。就英语译本来看,在霍克斯、闵福德和杨宪益夫妇的全译本之前的翻译都是节译。《红楼梦》两个英文全译本的出版,不仅是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交流的大事,也是文学翻译的大事,它促进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翻译进程(刘士聪2004:1-3)。诗歌是意蕴、声韵、形式三美的统一,翻译中国古典诗歌要体现“音美”、“意美”和“形美”(柏钧、李梓、彭志瑛、俞洋、张映先2004)。

2 对《红楼梦》两英译本中《咏月诗》其一的比较赏析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在林黛玉的指导下作过的咏月诗。

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1)

The moon hangs in mid-sky,cold is the night;Round its reflection,limpid white its light,Inspiring poets to let their fancies roam,But traveller,sick at heart,cannot bear the sight.By emerald pavilion hangs a mirror of jade,A disc of ice outside pearl screen displayed;No need for silvery candles this fine night,Its bright splendour lights up the painted balustrade.(杨宪益译)

(2)

A chilly radiance bright,a fair round shape,The cold white moon hangs in the middle sky.The poet for inspiration seeks her oft;The homesick traveller from her turns his eye.Like a jade mirror hanging on azure wall,Like disc of jade suspended from on high.No need for lamps on such a glorious night,When every beam and post is bathed in light.(Hawkes译)

原诗中“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描绘了月挂当空夜色清冷格外寒,月光皎洁盈满无亏分外圆。霍译A chilly radiance bright,a fair round shape/The cold white moon hangs in the middle sky理解有误,但是A chilly radiance bright,a fair round shape运用平行结构修辞方法,实现了“形美”。杨译The moon hangs in mid-sky,cold is the night/Round its reflection,limpid white its light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两个尾韵(阳性韵)“night/light”使译文富于音美。而且杨译Round its reflection,limpid white its light运用平行结构修辞方法,达到了“形美”效果。“limpid white”准确地描绘出了月光的皎洁,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渲染了美好夜晚的气氛,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美。原诗第二联“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意思是诗人兴致勃发观赏细体验,旅客异乡思亲睹月不忍观。霍译The poet for inspiration seeks her oft/The homesick traveller from her turns his eye基本忠实地表达了原诗的含义,但是The homesick traveller from her turns his eye表达平铺直叙、直白无味;在修辞方法方面运用平行结构,再现“形美”。杨译Inspiring poets to let their fancies roam/But traveller,sick at heart,cannot bear the sight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Inspiring poets to let their fancies roam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兴致勃发想要观赏的情境,带给读者一种心理上的动觉效果。原诗第三联“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描绘了仿佛玉镜悬挂于翡翠楼边,好像冰盘托起外边珍珠帘。霍译Like a jade mirror hanging on azure wall/Like disc of jade suspended from on high理解有误;但运用平行结构修辞方法,完美地达到了“形美”。杨译By emerald pavilion hangs a mirror of jade/A disc of ice outside pearl screen displayed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emerald pavilion”、“a disc of ice”、“pearl screen”用词精准,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美;“jade/displayed”构成尾韵,富于音美。原诗第四联“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意思是明月良宵哪需点灯燃银烛,晴空灿烂映照着雕槛画栏。霍译No need for lamps on such a glorious night/When every beam and post is bathed in light理解有误;但值得称道的是两个尾韵(阳性韵)“night/light”使译文富于音美。杨译No need for silvery candles this fine night/Its bright splendour lights up the painted balustrade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silvery candles”、“painted balustrade”用词精准,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美;“night/bright”构成尾韵,富于音美。

3 结论

忠实于原诗内容方面杨宪益的译文更胜一筹,或者说达到了“意美”的境地。从整体而言,两家译文都保持了原诗的八句格式和固有的平仄韵律,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形美”,形成了很强的乐感;对比二种译文,霍克斯的译文中平行结构修辞方法的运用贯穿全文,更好地达到了“形美”效果。就“音美”而言,两家译文都达到了效果。从整体来看,杨宪益的译文中night light/sight/night,jade/displayed/balustrade和霍克斯的译文中bright/white/night/light,sky/eye/high两对尾韵,何等悦耳!通过对“红诗”英译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到诗歌翻译的难度。通过对两家英文译本中语言、美学的比读和赏析,笔者对诗歌翻译理论和诗歌英译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柏钧,李梓,彭志瑛,俞洋,张映先.古诗英译在《红楼梦》中的审美再现[C].《红楼梦》翻译研究论文集,2004.

[2]刘士聪.红楼梦[C].翻译研究论文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诗歌英译 篇9

关键词:翻译美学,诗歌翻译,“三美”原则

1 研究背景

美学是研究美和品位所构成哲学的一个分支,而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理论都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理论与美学密不可分。在诗歌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传达原诗的语义信息,还要再现诗歌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

李白作为盛唐文化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语言清新飘逸,音韵和谐自然,豪迈奔放中又不失浪漫色彩,其诗歌的魅力吸引着国内外许多翻译家。在国外,研究李白诗歌的学者包括Arthur Cooper,Florence Ayscough and Amy Lowell。在中国,李白诗歌英译的学者包括杨宪益、许渊冲和徐忠杰等。这些名家对李白诗歌的研究与翻译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

由于李白诗歌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国内外许多著名的译者进入这个翻译领域研究,但由于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运用于诗歌翻译尽显不同特色。本文的目的是要进行深入探讨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从翻译美学的视角,以许渊冲诗歌翻译理论赏析李白《行路难》,由此指导理解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

2 文献综述

2.1 翻译美学

在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辞海》中,翻译美学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述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2.2 国内外研究

追溯翻译与美学的联系,无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理论都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翻译理论与美学密不可分。

2.2.1 西方翻译理论

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译论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古典译论期,史称“希腊化”,主要立论于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修辞学》和《诗学》;古代译论期(公元5世纪末—18世纪后期),这个时期的译论以文艺翻译和宗教翻译为特征;近代译论期(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立论开始逐渐转向依据古典语文学和语言哲学;现代译论期(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也可称为“现代译论前期”,其标志是第一本科学语言学著作《普通语言学的教程》的出版。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直至现在,也可以说是当代译论期。

综上所述,沿着西方两千年美学译论史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西方译论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尽管翻译题材的广泛多样,但译论皆趋向“一”的旨归;第二,西方译论较早的从美学转向语言学立论,由感性走向理性的认识构式和构成;第三,西方翻译美学并不关注语言审美而是探讨扩及翻译美的本质、产生、构成和表现。

2.2.2 中国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与美学的联姻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的这一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传统美学思想是中国翻译美学的底色。美学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中,老子就提出“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主张。大约公元前520年,孔子创儒家美学,提出“诗言志”,“赋比兴”的讨论美学;公元前372年,孟子提出“仁义为美”,创立了以“仁学”为纲的儒家美学主张;荀子提出了文质兼顾、“美善相乐”论,发扬了儒家的美学思想。从中国的美学史上看,“美”与“信”、“文”与“质”是最古老而又始终一贯的命题。中国最早的翻译事业即佛经翻译就是以“文质之争”的主流命题为理论依据,及至玄奘提出的翻译标准“求真喻俗”也非常符合“文质统一”的功能主义的审美价值观。可见翻译美学从创立之初就没有脱离过古典哲学与美学的问题根源和命题内涵。

近代,对中国译论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严复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严复所谓“信”,是指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所谓“达”,是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充分地发挥译语的特长以求原意明显通顺;所谓“雅”,是指译文要古雅优美,用孔子的话说就是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第二个对中国美学译论有重大影响的就是林语堂的译观。在林语堂看来,文字的表现在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五个方面。郭沫若则提出翻译创作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创作性的工作,有时翻译比创作还困难”。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重译本序》中将绘画美学移花接木于译论并付诸实践对现代翻译影响颇深。20世纪60年代中期,钱钟书从传统美学鉴赏的角度提出“化境”,标志着从“信、达、雅”以后我国翻译理论的突破性进步。当然在译坛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他从中国古代诗学的视角提出“意美、形美、音美”。他主张意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第三位的。

综上所述,中国翻译美学研究历经近现代一百多年的发展已渐趋完善与成熟,其理论基础更加坚实,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系统。

2.3 李白诗歌翻译的研究

李白的诗歌飘逸豪放,想象瑰丽,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影响。李白诗歌已被译成多种文字,仅英译而言,就不乏名家名篇。

作为18世纪的诗人、政治家Soame Jennyns是第一位翻译唐代诗歌的人,其中就包含李白的诗歌。在其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李白诗歌英译出现了断层,直到Sir John Francis Davi出现,他翻译李白诗歌的数量虽然不多,但一些成果却具有极高的翻译价值。在这一时期中,西方学者开始关注李白其人及其诗歌。传教士Joseph Edkins是第一位发表这方面研究论文的西方学者。1888年,他在China Review发表了文章《诗人李白》。总的来说,20世纪前李白诗歌英译并不丰富,并且译者在挑选诗歌时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20世纪开始,李白诗歌的英译进入了新的纪元,许多著名的译者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这一时期的译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主张将李白的诗歌译成自由体,其代表包括:Ez Pound,Obata,Witter Bynner等,而另一类则主张将李白的诗歌译成律诗,其代表包括:H.A.Giles and W.J.B.Fletcher等。

20世纪后期,关于诗歌翻译采用自由体还是律诗的争论仍在继续,翁显良是前者的发言人,而许渊冲是后者的代表人。翁显良主张将中国古代诗歌翻译成散文,许渊冲认为在翻译李白诗歌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原诗的韵律。这一时期由于许多汉语学者参与进来,李白诗歌译英译在中国更学术化也更严谨,徐仲杰和孙大雨是其代表人物。

3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

3.1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

许渊冲教授从事翻译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翻译理论,他的理论著作《翻译的艺术》以及翻译标准都成为翻译世界璀璨的明珠。许渊冲教授对于诗歌翻译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提出译诗的本体论“三美论”,即“音美”、“意美”、“形美”;译诗的方法论“三化论”,即“深化”、“等化”、“浅化”;译诗的目的论“三之论”,即“知之”、“好之”、“乐之”。

3.2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

许渊冲教授认为“译诗不是科学是一种艺术”,提出“三美”原则,即“音美”、“意美”、“形美”。“三美”的理论来源于鲁迅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谓“意美”指译文传达原文内容所产生的一种意境或联想的美;所谓“音美”指译文可以借用译语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所谓“形美”指在诗句长短和对仗工整方面尽量做到形似。许渊冲教授在多年的诗歌翻译实践中力求三者统一,但译诗不可能百分百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和形美,因此他主张意美是最重要的,其次是音美,形美是第三位的。

3.3 诗歌翻译的方法

“三化论”谈的是译诗过程中的变通问题。“化”取自钱钟书的“化境说”,即“文学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化”可分为三种,即浅化(generalization)、等化(equalization)、深化(particularization)。许渊冲关于英译唐诗的变通分为五种情况,翻译典故要变通,改译专门词语,改译原诗的观点、语气,改译原诗的词语,将对仗改译为散行。在英译唐诗时,许渊冲用“深化”、“浅化”、“等化”的译法,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用“双声”、“押韵”、“抑扬”的方法来传达原诗的“音美”;用英诗格律来传达原诗的“形美”。由此看出,许渊冲的译诗本体论“三美论”与方法论“三化论”紧密相连。

3.4 诗歌翻译的目的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渊冲先生将这句话应用到译诗上来。所谓知之(comprehension)就是使人理解;所谓好之(appreciation)就是使人喜欢;所谓乐之(admiration)就是使人愉快。知之是译诗的最低要求,能够使读者理解,了解原文内容;好之是中等要求,读者不仅了解了原文还喜欢;乐之是最高要求,此时译诗能使读者愉快。在译诗时能做到意美就能使读者知之、好之,如再能具备音美、形美,便能使读者乐之了。

4 李白诗歌翻译中的“三美”原则

4.1 李白与《行路难》

李白(701—762年),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给人以豪迈奔放的感受,被后人尊称为“诗仙”。诗作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行路难》三首皆是李白离开长安时所作,三年长安生活,让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下面本文将依据许渊冲先生的翻译诗学理论“三美、三化、三之”分析该诗的英译。

4.2 意美

在《翻译的艺术》中,许渊冲提出“翻译唐诗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传达原诗的‘意美’”的想法。意美是指诗歌的深层结构美的构式与滋味,“意美”是译诗传神的首要任务。译者若能忠实原文并且传递其意境美感——意美,便是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下文分以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意美翻译的原则的。

4.2.1 意象

一首好诗,往往就是意中有境,境中寓意。在李白诗歌的翻译中,意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渊冲在翻译中竭力体现实践自己的翻译思想——“意美”的迁移,就是重现原文中艺术意象。李白在《行路难》中借景抒情,借“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一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绘出冰塞黄河、雪拥太行的艰难意境,抒发了诗人无奈痛苦的心境。许渊冲为了表现原诗的意美,这样翻译到: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黄河”、“太行”、“雪”、“冰”基本上是等化翻译方法,分别译为“Yellow River”、“Taihang”、“snow”、“ice”;原诗中“欲渡”和“将登”是肯定句式,而译文没有出现肯定句式,而用“I can't”来传递原文意思,肯定句转换否定句是等化的翻译,此处等化的翻译方法用于句子的重构,达到意似的效果;原诗中“雪满山”许渊冲并没有直译而是深化译成“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表明困难重重,人生道路并不顺利。许渊冲“三化”翻译方法的目的就是力求意义上的对等,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性,达到“知之”、“乐之”。

4.2.2 典故

典故亦是一种意象,由对典故意象生成出审美意境。李白很擅长引经据典,他在《行路难》中就多处引用典故充实内容,如:“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可译为:

Pushing aside my cup and chopsticks,I can't eat;

Drawing my sword and looking round,I stamp my feet.

原诗引用鲍照《拟行路难》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反映了李白内心的矛盾。一般来说,诗歌翻译很难翻译出文学常识和出处,典故用直译只能是“意似”而非“意美”,于是许渊冲用浅化的翻译方法取此典故的意思而舍其神,中诗英译的首要任务是传达原诗的意美,典故表意隐讳,意义丰富,翻译时是需要变通的,如果意义的表达和理解都存在问题,意美更是无从谈起。

4.2.3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感情更加丰富,画面更加真实。李白所作诗中擅长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夸张和排比等,下面来看看在《行路难》中的修辞手法:

比喻(Simile),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常用as、as…as、as if或like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如:“大道如青天”可译为“The way is broad like the blue sky”。译者采用了深化的翻译方法,巧妙地加了一个“broad”,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愤慨的感情。诗人用对青天的广阔无垠表达心中的迷茫,而“broad”一词在这里正是起到使读者身临其境的作用。

夸张(Hyperbole),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热爱自由不满当朝现状为了表达他激昂的情绪,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运用到夸张的手法,如: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Pure wine in golden cup costs ten thousand coppers,good!

Choice dish in a jade plate is worth as much,nice food!

“十千”和“万钱”就是夸张手法的体现,突出表现当时朝政腐败。许渊冲巧妙地运用等化的翻译方法,“ten thousand”与“十千”;“golden cup”与“金樽”;“Pure wine”与“清酒”,并在诗句末尾加上“good”“nice food”,运用深化的翻译方法直抒胸臆,让读者直观感受诗人借夸张手法表达的愤慨之情,达到意美的效果。

反问(Rhetorical questions),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如:“多歧路,今安在?”译成“Don't go astray!Whither today?”诗人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译者直接把原诗的陈述句“多歧路”变通为感叹句“Don't go astray!”正是运用了这一相对自由,变通了原诗中的语气,从而使译文变得更加生动。

反复(Repetition),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如:“行路难,行路难”译成“Hard is the way,Hard is the way”,这两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真地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

译者应该充分理解诗歌的隐含意义,抓住诗歌的意境美才能呈现出具有意美的译文。

4.3 音美

诗注重抒情,音乐美实际上是指诗的格律和音韵节奏。许渊冲教授的译文注重韵律,文笔精练,保持了诗的效果且贴近原文风格,取得了与原文最大程度的等值。下文分如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音美翻译的原则的。

4.3.1 韵律

中英文诗歌都存在韵律,根据韵律在一句中的位置不同分为三种不同韵律:押头韵、押中间韵和押尾韵。中英文诗歌中常出现押尾韵,尤其唐诗的要求更加严格,我们把出现在句末的音律叫作韵脚。李白擅长律诗,这首《行路难》也属于七言律诗。如:

“欲渡黄河冰塞川,(chuan)

将登太行雪满山。”(shan)

这两句诗体现的就是押尾韵,押的韵脚是an.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许渊冲在翻译时注意了韵脚的音节,“eat”和“feet”,“flow”和“snow”,体现他仔细推敲用词的准确,最大程度地展现原文的音美。读者在读译文时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发音的美感达到“好之”和“乐之”的目的。

4.3.2 头韵

在《行路难》中“大道如青天”这一句中“大”和“道”压的就是“d”的头韵,许渊冲在翻译时也将这一语言特色翻译出来“The way is broad like the blue sky”其中“broad”和“blue”压头韵。

由于汉语和英语存在文化背景的差异,所以要体现中国古诗词的韵律就需遵循许渊冲先生的“三化”从而达到音美的效果。

4.4 形式美

诗歌形式美的表现为对仗,即用语法结构基本相同或者相似,音节数目完全相等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一个相对立或相对称的意思。下文分如下几点讨论和鉴赏许渊冲先生《行路难》译文如何践行形美翻译的原则的。

4.4.1 诗歌形式和句式长度

古典诗词有多种形式,比如五言诗、七言诗等,但都十分讲究对仗工整和形式的美观。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这首《行路难》就是一篇七言杂五言的诗作,许渊冲的翻译虽没有保持与原文的句式长短,但寥寥数笔同样勾画出原诗的美感。例如: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原诗14个字,许渊冲用排比的手法保持译文的形式美感,对仗工整,虽不能与原诗的形美匹配但做到形似也实属翻译界的大师。

4.4.2 句法结构

句法结构是表现诗歌形美的重要因素,在古典诗歌中,每一句诗句都包含多种句法,诗歌的美感也因此显现出来。

排比(Parallelism)是一种平行结构,由结构和意义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平行并列构成,是为了达到修辞效果而循环出现的、句法相似的结构。在李白所作的诗篇中经常会出现排比的运用,给人以视觉或听觉的美感。在《行路难》中也有所应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I can't cross Yellow River:ice has stopped its flow;

I can't climb Mount Taihang:the sky is blind with snow.

原文中“黄河”与“太行”相对,“冰”与“雪”相对,“川”与“山”相对,“渡”与“登”相对。其中“黄河”、“太行”、“冰”、“雪”、“川”、“山”都是名词,“渡”与“登”是动词。许渊冲在翻译时保持了排比的对仗工整与平行,“cross”与“climb”相对,“Yellow River”与“Mount Taihang”相对,展现形式的美感。

重复(Repetition)在我国古诗词中起到强调作用,读起来节奏感明显也增加了气势。重复包括词语、句子和段落三种形式。《行路难》中就有重复出现的关键句子,如:“行路难,行路难”译成“Hard is the way,Hard is the way”句子的重复都是关键句,在整首诗中起到点题或是主题思想升华的作用,故译者在翻译时通常遵循原文。

中国古诗词大多是韵律诗,译者讲究译文的形美也是为了达到让读者“乐之”“好之”的目的,许渊冲先生的“三化”理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参考。

5 结论

本文通过许渊冲“三美”原则的美学理论框架,对许渊冲英译李白诗歌《行路难》为例进行诗歌的解读和赏析,从全新的视角发现了李白诗歌所存在的美感,可以看出好的译文应该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尽管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等存在差异,但从诗歌的意象、音韵和形式三个方面所创作的译文一定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

中国古诗词讲究神韵,对译诗而言,尽最大努力传达出原诗的神韵,是所有译者追求的最高目标。许渊冲先生的译文独具风格,其诗歌翻译理论可谓独到前瞻,可实践性强。通过上面《行路难》英译本的分析,许教授的翻译方法论“三化”在中诗英译中为诗歌“意美”的表达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译诗时,他采取“三美”的原则,在语言的表达上重视与原作在意象、音韵和形式上保持高度统一,以“三化”的方法达到“三之”的目的,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

参考文献

[1]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James.J.Y.L The Art of Chinese[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3]程永生.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诗词翻译的理论和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1-95.

[4]佟晓梅.论诗歌翻译的美感[J].现代语文,2007(4):127-128.

[5]关文义.论许渊冲翻译的“三美”[J].考试周刊,2008(32).

[6]邢影杰.许渊冲的翻译思想解读[J].今日中国论坛,2013(3):13.

[7]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3):83-84.

[8]周蓉.李白诗歌英译历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05.

[9]张毅.从许渊冲“三美”原则角度论李白诗歌英译的美感再现[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10]许渊冲.李白诗选[M].许渊冲,英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

[11]许渊冲.新世纪的新译论[J].中国翻译,2000(3):3.

中国诗歌英译 篇10

(1) 《三国演义》开篇词介绍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这首《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可谓是家喻户晓, 是明代著名文人杨慎所作, 在清朝初期, 文学评论家毛宗岗将此词加在了《三国演义》的开头。从全词看, 基调慷慨悲壮, 意味无穷, 令人读来荡气回肠, 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 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 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 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 有历史兴衰之感, 更有人生沉浮之慨, 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 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 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 于是, 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这首词纵观历代兴亡盛衰, 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 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出于世外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这也正符合了《三国演义》整体的行文思路和思想情怀, 英雄战乱, 人世沧桑, 最终都会随风消逝。

(2) 王宏印“诗歌翻译评判六标准”介绍

文学翻译的过程可以说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生过程, 而翻译批评就是对其的一种检测。但对于如何开展这项批评, 翻译界也一直没有特别统一的标准。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是翻译人士一直积极努力的一个标准, 而在王宏印出版其《文学翻译批评论稿》后, 翻译学界也开始积极向其靠拢, 这本书也成为了文学翻译界一本里程碑式的专著。作者结合中西译论进行综合思考, 建立了极具特色与独立性的文学翻译批评体系。

在此书中, 作者结合传统观点和自身认识, 为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提供了明确的批判评价标准。这六条标准分别从文本的体制、诗味、语言、文化、倾向及风格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六个标准的确把原本混沌抽象的文学、诗歌翻译变得有规律可循, 有标准可遵, 为诗歌翻译的评价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本文重点从前三条标准, 即体制、诗味、语言方面对《三国演义》开篇词的两种英译本进行评析。

2《三国演义》开篇词两种英译本评析

目前, 这首词有两个不同的翻译版本, 第一个是Moss Roberts在《三国演义》 (Three Kingdoms) 英文版里的翻译版本;第二个是复旦大学丰华瞻教授在其《丰华瞻译诗集》里的译本。诗词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界的一项难事。笔者将按照王宏印诗歌翻译标准中关于体制、诗味和语言的标准, 对这两个英译文本进行分析与对比。

(1) 体制方面

体制对于一个文学作品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 抑或是现在讨论的诗词, 都必须遵循自身该有的体制。词的文字选择一般简洁明了, 但又深含意境。由于中英文的差异, 很多时候在中文语境十分优美的诗词, 翻译到英文中, 便缺乏或减少了这一特色, 但除去词汇不同等的客观局限, 翻译者还是要尽量使译文与原文在体制方面做到基本对等。

这篇词分为上下两阙, 共六十个字, 上下阕各三十个字, 极尽中华文字之能, 十分整齐对等。而在英文翻译方面, 首先两个版本都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在整体上和原词有了较为和谐的对应。而在字数上, Roberts的译文共八十个字, 相对于原词来说比较符合其形式。丰译本共七十三个字, 在字数方面是最为接近原词的。总体来说, 由于中英文的语言差异, 体制一致是难以完美达成的, 这两个译本也做到了基本一致。虽字数有些许差异, 但并没有影响到整体水平, 做到了以诗译诗, 体裁一致, 这样也使得中国的古典诗词之美得以传递给西方读者。

(2) 诗味方面

保持原词的体制只是最为基本的一个方面, 而翻译古诗词更为重要的, 就是需要把其中的诗味翻译出来。中文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十分对称的, 上下阕字数行数都完全一致, 且押尾韵, 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在意境表达方面, 本首词借描写自然及时间的变化, 两位老者的笑谈, 传递了人世沧桑之感。

总体来说这两版译文都可以称得上是诗歌化的翻译。Roberts的译文采取了整体直译的手法, 原词怎样描述就怎样翻译, 所以也比较容易理解。且其上下阕的音节数也尽量与原词达到了一致, 但在押韵方面, 显然做得不够。上下阕都只是在后两行做了尾韵的处理, 且event与merriment是两个以短辅音结尾的单词押韵, 并不能达到原词应有的恢宏壮观的音律效果。丰译本在采取直译的同时把原词的形式做了很大的修改, 没有按照原词的音节数进行排列, 整体上更像一首英文诗歌。押韵也是按照英式诗歌常用的aabb、ccdd的韵律来翻译, 总体来说, 虽失掉一些中国古典诗词原有之意味, 形式上有所变化, 但整体感觉并没有太过偏离原词。

(3) 语言方面

本首词总体来说是采用了很多的词汇来表达世间变化, 如“滚滚”、“淘尽”等。这些词在中文里有着词简意深的作用。而在翻译成英文的过程中, 也应尽量使用类似作用的词汇, 在不增加过量词语的基础上, 又能准确传达原词意境。

Roberts的译本里, 第一句的“on and on”两个词汇的叠用, 比较有灵气地传递出长江之水的滚滚势态。且“racing”也在很大程度上表达出大江之水的奔腾湍急之感。但第二句的“leave no trace”表示的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并不符合原词对于英雄逝去的描写, 有些过于牵强。并且在原词中“是非成败”是两组反义词, 而在Roberts的译本里, “pride and fall”并不算是真正的反义词, 但也在另一种程度上传达了历史兴衰之感。而且“unreal”这个词表达的是不真实的感觉, 失去了原词那种沧桑变迁的情绪, 只是表达出一种虚幻的意境。在下阕中, “comb”这个词含有到处寻找之意, 不符合渔翁和樵夫的闲适悠然的心境。

丰译本在语言方面总体来说十分随意简单, “yore”这个词显示出古诗词应有的历史之感。但后面两句中的“all are no more”和“remain the same”有些太过平淡和随意, 没有了原词的沉重之感, 词汇的挑选虽然很容易让人理解, 但却在意味表达上有失深度。在下阕的翻译中, “work”一词也同样有悖于原词悠然闲适的态度。最后一句“Chatting about the past and smiling”虽有谈笑的形象, 却平淡地少了谈笑的意境, 失掉了风淡云轻谈古今的氛围。

3 结语

诗歌翻译, 特别是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 可以说是一门再创作性的艺术行为, 译者需要有非常深厚的中英文语言文化知识。《三国演义》开篇词的这两种译本, 虽都有些许缺陷, 但也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做了很大的贡献。本文借用王宏印教授的诗歌翻译六标准, 重点从体制、诗味和语言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评析, 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指导诗歌翻译的实践, 来为中华古典文化的对外传播作出一点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Moss, Roberts.Three Kingdo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5.

[2]丰华瞻.丰华瞻译诗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英译研究 篇11

【关键词】 中国书院 景观名称 翻译

1、引言

中国书院,教育研究、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发展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据预测,2010年将引来7000万人次访问上海,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7]中国书院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学术和文化中心之一,必然成为世人旅游、商务和研究的首要目的地。

本文首先综述景观名称的英译研究,依据功能翻译理论,对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翻译要求、翻译类型和翻译原则予以讨论。第三部分研究翻译方法分为通名和专名的英译。参照相关法规标准,对岳麓书院景观名称英文译本进行功能、文化和措词方面的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对中国书院景观名称英译标准化做出了建议,为该领域的规范化提供参考。

2、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翻译要求、翻译类型及翻译原则

历经一千多年变迁发展的中国书院,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古建筑、石刻碑雕、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有些甚至今天还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旅游开发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英文译本,扮演着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份珍贵财富的门户角色。如何翻译中国书院景观名称是本文的研究范围。

2.1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翻译要求

翻译要求即翻译所需要达到的详细要求,为译者提供进行翻译活动的基本信息和指导路线(Nord,2001:30)。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英译是以外国游人,专家和官员,以及寻求商机的旅游业工作者为主要受众,并通过双语标识向受众传达书院景观名称的文化蕴含和景致魅力,从而起到引发受众兴趣,刺激受众前来旅游、商务、研究等行为的目的。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英语译文功应具有指称功能、表情功能和操作功能。

2.2 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翻译类型

诺德将翻译分为两种类型:文献型翻译和工具型翻译。文献型翻译,旨在为目标语文化读者提供源语文化交际活动的文件;工具型翻译,旨在效仿源语文化交际活动为目标语文化交际活动提供工具(Nord,2001:47)。对比发现,工具型翻译更加注重译语读者和译语文化交际活动的完成,符合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翻译要求。工具型翻译的等效翻译形式通常应用于旅游信息文本和产品的翻译领域。等效翻译通常会运用到标准或规则(Nord,2001:50)。

2.3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翻译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两大基本原则是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目的原则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一切翻译活动由它的目的决定;忠诚原则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尊重原作者,也要对译文读者负责。

3、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英译

《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以下简称《译法》)将旅游景点名称分为专名和通名两类,分别翻译。

3.1 中国书院景观通名的英译

景观通名大多是用来区分人类活动的场所或地点,属于地点通名的一种。《译法》规定采用英语直接翻译通名,首字母大写,其他小写。

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先生将书院景观分为教学部分、收藏部分、祭祀部分、以及园林和纪念性部分(朱汉民,2004)。参照其分类和《译法》,我们可将景观通名分为5类,其中园林景观通名中的石碑等,属于景观中的陈设或装饰物,用来修饰景观通名或直接充当景观通名,采用意译方法,说明景观的本质属性。如麓山寺碑之“碑”表示景物的本质属性,直接用景物通名充当景观通名,说明景观的种类,意译为“Stele”。

书院景观名称英译必须遵循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既要表达景观叫什么,也要说明景观是什么。

3.2 中国书院景观专名的英译

专名分为地点专名和人物专名,主要采用音译。有时为了说明景观的文化内涵和功能,需要采用音译加意译或意译的方法。如湘水校经堂译为“Classic-revising Hall of Xiang Shui”。《译法》规定,有些景观为特定场所和特殊人物,采用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名称,如紫禁城“Forbidden City”。翻译某一景观专名时具体采用何种方法,需要我们审视景观的本质属性和文化内涵。

3.2.1 地点专名的英译

地点专名的英译参照《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他小写。

如拟兰亭、汲泉亭,岳麓书院中的园林建筑,二亭均为御书楼前水池上方装饰用亭,即可音译为“Nilan Pavilion”和“Jiquan Pavilion”,一方面起到了区分二亭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汉语的音韵。

3.2.2 人物专名的英译

纪念性的景观专名多为人名,根据《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以下简称《拼写法》)规定,汉语姓名分姓氏和名字两部分,姓氏和名字分写,笔名、化名等当作真姓名拼写。姓名拼音的各个连写部分,开头都用大写字母,其余字母小写。如屈原音译为“Qu Yuan”。

岳麓书院中专祀屈原的祠堂称为屈子祠,英译为“Quyuan Temple”。译文这样处理是考虑到英语读者缺乏相关背景或认识不深,所以将人物的原名全部音译出来,以便于英语读者将景点和文化知识联系起来。按照《拼写法》,译文宜修改为“Qu Yuan Temple”,更加清晰明了,便于外宾辨析理解。

“名从主人,物从中国。”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英译,既要忠诚于中国文化和特色,也要符合国际标准和惯例,这样才能实现通过英文译本向英语读者宣传中国书院景观文化蕴含和景致魅力,从而起到引发读者兴趣,刺激交际活动的功能。

结论

经研究得出,中国书院景观名称英译以专名音译,通名意译为指导方针,在准确表达景观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译本要尽可能传递文化深意。此外,多采用国际社会接受的名称译本。中国书院景观名称的英译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各学科专家和译者探讨,以促进中国书院景观名称英译的规范和统一。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

[2].李培娥.景点名称的英译[J].武汉: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4(2).

[3].张沉香.功能目的理论与应用翻译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

[4].朱汉民.岳麓书院[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8.

[5].DB11/T 334-2006,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S].北京: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2006.

[6].中國文字改革委员会等,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R].北京:国务院,1978.

中国诗歌英译 篇12

尤金·奈达被公认为“翻译学的鼻祖、翻译学科的奠基人”, 其翻译理论和思想声名远扬。他指出了“功能对等”理论的不同阶段:低级、现实的“功能对等”以及高级、理想的“功能对等”, 而这两者分别要达到的标准是“译文的读者能够理解并欣赏译文”和“译文的读者要像原文的读者一样理解并欣赏译文” (Eugene A, 1993:118) 。为了实现这种翻译效果, 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让译文与原文实现意义对等、风格对等以及文化对等。

古诗是中华名族乃至全世界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 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诗音、形、意的巧妙结合使其具备了独特的魅力。然而, 也正是这些独特的魅力使得古诗英译异常艰辛。杜甫, 唐诗的集大成者, 其诗歌情感丰富、时代色彩鲜明, 英译尤为不易。然而, 许渊冲先生对杜甫诗歌的英译正是在意义、风格与文化上实现了与原文的对等, 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了解和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途径。

2 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许渊冲的古诗英译

古诗英译的版本繁多,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译者对翻译标准的选择不同。本文将以杜甫经典诗歌为例, 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分析许渊冲先生的古诗英译。其译作之所以能为广大读者接受并喜爱, 正是因为实现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的标准, 在意义、风格与文化上达到了与原文的对等。

(1) 意义对等

1) 古今意义的不同

诗歌作为古人抒情达意的主要途径, 在英译过程中对于意义的把握尤其重要。然而, 诗歌的创作年代久远, 语言又在不断地变换, 因此, 即使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 也常常会理解错误。例如:

君不闻, 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

Have you not heard

Two hundred districts east of the Hua Mountains lie,

Where biers and brambles grow in villages far and night?

“山东”一名, 古今所指地域是不同的。古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因秦居西方, “山东”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这时, “山东”是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还不是一个准确的地理概念。直至清朝初年, 设置山东省, “山东”正式成为省会的专名。有的翻译家将其直译为“Shangtung”, 而有的则采用抽象译法译为“east of China”, 这显然向目的语读者传达了错误的信息。许渊冲先生译为“华山以东”, 与原诗实现了意义对等, 较佳。

2) 汉英词的不同语义

一个词通常有很多含义, 在不同的语言中, 相应词汇的语义领域并不一致。因此, 译者不应该总是用目的语的相应词汇进行对译。相反, 选择能够传达目的语意义的合适的词汇以求在翻译中实现意义对等, 这才重要。例如: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Urchins from southern village know I’m old and weak,

They rob me to my face without a blush on the cheek.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了诗人杜甫弃官之后, 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 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 秋风吹破了茅屋, 大雨又接踵而至, 家人饱受风雨, 夜不能寐。在节选诗句中, “群童”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中性词汇, 可以直接翻译为英语中与其对应的词汇即“children”。然而, 许渊冲先生用“urchins”来表达其含义。“urchins”意为“顽童”, 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吹破, “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 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 诗人“唇焦口燥呼不得”。“urchins”一词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无可奈何, 原诗的画面感增强, 目的语读者更能达到情感共鸣。

(2) 风格对等

古诗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要想目的语读者体验到原诗的风貌, 译者就需要在译诗之前体会其风格特点, 选择与其风格接近的形式和表达, 尽量和原作者在风格上保持一致。在对杜甫经典诗作进行英译时, 许渊冲先生正是十分注意对如下几类语言特点的翻译, 从而达到了绝佳的效果。

1) 叠词的保留

叠词在汉语的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 尤其是在诗词中, 其美学价值很高。从声音效果来看, 叠词的使用能增加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从形式上看, 叠词的使用能够使句式结构匀称, 提高欣赏价值;从内容上看, 叠词的使用能增加语言的感染力, 使语言更加生动。例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登高》中“萧萧”“滚滚”的使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落叶飘零、江水奔腾的画面。许渊冲先生恰当地选用了“shower by shower”和“hour by hour”巧妙地保留了原诗的特色和意象, 且对仗工整, 有节奏感。

2) 意合和形合的转换

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这样的特点在古诗中尤其突出。具体来讲, 中国古诗不必像英语诗那样, 一定要有主语、谓语、代词和介词等。此外, 中国诗往往不拘人称, 词语可以倒置, 词性也可以灵活运用。 (朱徽, 1995:39) 句子很少用关联词, 逻辑关系不明显, 要靠读者自己领会诗中含蓄的情感。英语诗则需要用关联词表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且主题情感较明显。因此, 在古诗英译中, 译者应把握这些特点进行适当的转换翻译。例如:

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

Chariots rumble

And horses grumble.

The conscripts march with bow and arrows at the waist.

Their fathers, mothers, wives and children come in dust they’ve raised.

从《兵车行》这首诗的节选部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渊冲先生在翻译过程中非常注重英诗形合的特点。首先, 原诗中“车辚辚”与“马萧萧”之间毫无关联词连接, 仅仅是两个主谓结构的短语。译文中增添了连词“and”。其次, 原诗中的“行人”所指隐晦, 据全诗内容我们知道是指“征兵”。如果直译为“pedestrian”, 不符合英诗直接的特点, 目的语读者容易产生疑问:为什么行人会弓箭在腰?他们是什么人?所以, 许渊冲先生直接译为“conscripts (征兵) ”, 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原诗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和把握。有的译本翻译为“soldiers”或“footmen”, 都没有“conscripts”一词准确。最后, 在节选诗句中,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诗的逻辑关系的确不明显。“耶娘妻子”没有所有者, 她们是谁的家人呢?因此, 在译文中许渊冲先生增加了人称代词“their”。这样, 目的语读者就明白原诗描写了因为要分离, 征兵的家人奔走相送、依依不舍的情景。

3) 意境的再现

中国古诗和中国画一样, 都追求意境美。“意境”是诗人自身的情感与客观的事物相融合的一个整体。可以说,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 意境的再现至关重要。可以说, 译文失去了意境, 就失去了原作的灵魂。而意境的研究, 则应从意象的把握着手。例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wide, apes wail and cry;

Water so clear and beach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 y.

原诗首联对仗工整, 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 再以“急”“高”“啸哀”“清”“白”“飞回”一系列词作修饰, 把秋日登高所见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诗人对于意境美的追求。因此在翻译中, 译者应该努力还原意境, 又或是说, 对于诗中的意象不应有所遗漏。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 对于原始意境的再现尤其完美。不仅原诗中的所有意象被全部传达给了读者, 且在结构形式上译文与原作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四个“so”的增译也使译文朗诵起来有节奏感和音律感。

(3) 文化对等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 因此诗歌作为一种语言形式, 必定承载着相对应的文化特征。在翻译时, 译者要以正确的形式尽量传达出语言间的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语意、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 还表现在其文化特色上。 (于利波, 2010:241)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需考虑以下三点:

第一, 译者要尽可能精确地理解原著及其文化特征。

第二, 译者应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 防止文化色彩的消失。中国古诗擅用典故, 恰当的引用典故可以使作品简练含蓄, 意蕴深厚。典故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 只要诗中有典故, 译文中就不能忽视或改译。此时注释是避免误解的好办法, 目的语读者也能了解更多关于源文化的背景信息。

第三, 原作的形象不能超出目的语读者的理解范围。当文化形象所暗含的含义有明显不同时, 如果依然保持原作形象, 译文就很可能被误读。这时译者可以将原作的形象转换成目的语文化所熟悉的形象, 或者只是再现原作所表达的涵义以充分传达信息。例如:

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My cotton quilt is cold, for years it has been worn.

My restless children kick in sleep and it is torn.

对于原诗中的“娇儿”一词, 有翻译家译为“m y pampered child” (我娇生惯养的孩子) , 显然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造成的误译。试问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后, 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又怎会有条件溺爱孩子呢?在中国, 尤其是在古代, 人们性格内敛而自谦。对于自己的家谦称为“寒舍”, 自己的儿子谦称为“犬子”等等。原诗中“娇儿”一词并不是真的说明诗人的孩子很娇气, 而是一种谦称。在狂风怒号、秋雨连连的夜晚, 布被盖了多年, 冰冷如铁。孩子的睡眠姿势不好, 把被子都蹬破了。译文中, 许渊冲先生没有对“娇儿”一词进行翻译, 而是用“restless”一词替代。不仅避免了目标语读者的错误理解, 还充分体现了诗人杜甫对儿女的疼爱, 符合原诗的意境。

3 结论

本文从功能对等的视角出发, 以杜甫经典诗歌为例, 对许渊冲先生的古诗英译进行分析, 说明“功能对等”理论在诗歌翻译中是实用的, 而且是可以实现的。

通过分析, 不难发现, 许渊冲先生的译本保留了诗歌的特色, 因为它强调了风格对等, 这是其译本的典型特征。在真正的翻译过程中, 尽管意义对等、风格对等和文化对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的侧重各有不同, 但它们都很重要。翻译者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风格以最大限度地将信息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摘要: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 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为翻译家所广泛接受并运用到翻译实践中, 其中也包括一些经典古诗的翻译。中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及实践家许渊冲先生在古诗英译方面造诣深厚。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杜甫经典诗歌为例, 运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对其英译本目的语在意义、风格、文化上是如何与源语形成对等进行分析, 从而探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中国古诗翻译的适用性。

关键词:功能对等,许渊冲,杜甫,古诗英译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于利波.翻译策略的选择:归化和异化[J].科技资讯, 2010 (1) .

上一篇:大型工业下一篇:航空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