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翻译

2024-07-25

《论语》翻译(精选7篇)

《论语》翻译 篇1

摘要: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语义翻译具有绝对意义, 交际翻译具有相对意义。语义翻译法集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 交际翻译法集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 二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应该说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对比,结合

一、前言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 对于翻译标准, 古今中外一直提法颇多, 直译与和意译, 泰特勒的三原则, 严复的信达雅, 都想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标准, 从而指导所有的翻译实践。然而事实是, 上述标准都只能适应某一种或几种文本。而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翻译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准确, 是否最大限度的重现原文的意义。并认为只有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能达到这个目的。译文是否准确可通过回译来检验。但是翻译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翻译标准, 因为翻译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语义翻译中, 译者应在译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再现原作上下文的意义。在交际翻译中, 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该力求接近原作, 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 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

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比较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1981年出版的《翻译问题探讨》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一书中首次引入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语义翻译指译者在译语的语义规则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1], 它以原文为依据, 力求保留原文的形式和风格更为接近。而与之相对应的交际翻译则试图使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1], 它以译语读者为中心, 注重译文的读者对象, 主张根据文本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法倾向于以源语为中心, 集逐字翻译、直译和忠实翻译的优势, 而交际翻译法则倾向于以目的语为依据, 集归化、意译和地道翻译的优势。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本意, 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而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 而不是尽量地复制原文的文字。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包括新闻报道、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非文学作品[5]。

例如:

What’s done is done and cannot be undone.

木已成舟, 覆水难收。 (交际翻译)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小事聪明, 大事糊涂。 (交际翻译)

以上 (1) 的源语 (what’s done is done and cannot be undone) 的修辞手段在语言转换中与汉语难以契合, 在译语文本中难以找到与之对应的语义和句法结构, 译者不得不舍弃原来的修辞而在译语中找出与之意义相对应的修辞, 使之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效果功能, 这就是交际翻译的指导意义所在。而 (2) 中的原文运用了对比手法, 如果直接翻译成“便士聪明, 英镑愚昧”的话, 译文就不能充分表达原文神韵, 因此在这里译者就在目的语里找出能让读者领悟含义的对应词, 这也是交际翻译以读者为中心的精髓。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两种翻译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语义翻译偏重于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而交际翻译则偏重于传递信息, 让读者与源语读者产生共鸣, 使译文产生等效的功能。

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结合运用

通过对两种翻译方法的比较, 不难发现它们各有利弊:语义翻译比较客观, 讲究准确性, 目的是追求译文体现原文的上下文意思, 因此往往造成“过译”, 而交际翻译则相对主观, 更加注重读者的反应, 视交际效果为关键, 倾向“欠译”。在翻译中只用语义翻译或者交际翻译都是不客观的。二者的结合才是恰到好处的方法。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很多中国译界人士的认可[2, 3, 4, 5]。在翻译的实践活动中,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相辅相成, 互相补充, 结合使用的例子不难找到。例如, 进口汽车品牌“Benz” (奔驰) , 再现相似语音, 即进行语义翻译, 同时传达意义——奔驰飞越, 即进行交际翻译, 不仅朗朗上口, 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把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结合的最为称绝的是对化妆品牌Clean&Clear的翻译——可伶可俐, 既运用了押韵等修辞手法, 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又体现了交际功能, 使读者得到与源语表达相当的效果——专门针对油性肌肤清洗, 使肌肤伶俐干爽。

不难看出,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两种不同而又相辅相成的翻译方法, 两者的结合使用能够达到在译出原文的表层结构的同时又兼顾其深层含义的效果, 可见二者的结合使用是有其合理性的。

四、结论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能够很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因为它时刻将语言的意义及其交际功能作为衡量翻译过程的准绳。但是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而不是绝对的。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单独使用语义翻译或者交际翻译是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的。至于两者之间如何加以选择, 就要求译者综合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读者的特点和文本类型等因素。为了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有时应该两种翻译方法交替使用, 甚至将两种方法合二为一。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45.

[3]原虹.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 (32) :1-2

[4]朱晓箐, 杨方应.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5) :78-81.

[5]张美芳.翻译策略二分法透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 :1—6

《论语》翻译 篇2

因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的注释是:说,同悦;乐,音洛。《论语 雍也》中还有一句孔子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注释也是:好,去声;乐,音洛。按今天的读音,“洛”字音luò。但在古代,作为快乐的“乐”和“洛”都属于入声“十一药”韵部(见《平水韵》),可见“洛”、“乐”的韵母一样,加上声母都是l,当然完全是同音字了。这在南方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南方方言保留更多的古音,例如在福建的方言里,“洛”和“乐”发音完全一样,都读成lok。所以今天用普通话读,“不亦乐乎”中的“乐”也应该和“快乐”中的“乐”字一样,都读成lè。

“乐”是多音字,除了读yuè(音乐)、lè(快乐)外,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有一处也有很多人读错:“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朱熹的注释是:知,去声。乐,上二字并五教反,喜好也。下一字音洛。“五教反”是指我国传统的拼音方法——“反切法”:取上一字的声母(也叫“声纽”,“五”字的声母是“疑”,相当于今天的y) ,与下一字的韵母(即“教”的韵母iao)拼读成yao。可见,在“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二句中,“乐”字作为“喜爱、喜欢”的意思时应该读yao。

《论语》翻译 篇3

【关键词】积极修辞 翻译 《论语》

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加入了《论语》外译的行列。但多数的《论语》翻译研究侧重创造性翻译、现代性解读、哲学诠释、语言分析及中西文化比较等,很少有学者能针对书中的修辞翻译进行解读。本文侧重对《论语》中修辞翻译研究(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前者讲究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变化等;后者主要指修辞格的运用。本文中修辞指的是积极修辞)。

一、《论语》语言特点

孔子注重文采與内质的完美结合,《论语》句式整齐,琅琅上口。书中成语多;对偶句多;比喻多;格言、警句多。书中修辞的大量使用是修辞的翻译研究更显重要。

二、功能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由学者Eugene Nida提出。他指出翻译不仅要实现词汇意义的对等,还要实现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句法,篇章和文体的对等。Nida认为意义对等最重要,形式其次。根据该理论,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以功能对等为翻译的准则,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三、实例分析

1.暗喻。暗暗喻是一种比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例:孔子对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Waley: The essence of the gentleman is that of wind; the essence of small people is that of grass.And when a wind passes over the grass,it cannot choose but bend.”

Xu: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uler and the ruled is like that between the wind and the grass.When the wind blows,the grass will bend down.

孔子把执政者的道德品质比作风,百姓的道德品质比作草,强风吹来,草就会随风倒下,说明执政者的道德力量能感化征服百姓。Waley将原句直接译成了暗喻,译文也就出现了歧义。许为避免歧义,将原文的暗喻手法翻译成了明喻手法,值得借鉴。

2.借代。陈望道曾对借代做出这样的解释:“所说事物纵然同其他事物没有类似点,假使中间还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时,作者也可借那关系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所说的事物。”。

例: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Waley: The Master said,“When a country is ruled according to the Way,(the gentleman) accepts rewards.But when a country is not ruled according to the Way,he shows compunction in regard to rewards.

Xu: The Master said,“It would be a shame to get the same pay when the state goes on the wrong way as when it goes on the right way.”

在古代,中国官员的工资是由钱币及谷物构成,因此孔子用“谷”指代工资。然而背景知识缺乏的英文读者很难理解“谷”的含义。两位译者都考虑到修辞,分别将“谷”译成“reward”,“pay”。可以看出,借代的使用常涉及文化因素,为了便于目标读者理解,建议翻译其指代含义。

3.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如:“Her eyes nearly popped out of her head.”。

例: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Waley: When he was in Qi the Master heard the Succession,and for three months did not know the taste of meat...

Xu: Hearing the music of succession in Qi,the Master did not know the taste of meat for three months,saying...

原文中,孔子用“三月”表达很长一段时间,用夸张的修辞来表现孔子听音乐时的专注。翻译中,Waley和许渊冲都将“三月”翻译了“three month”。这种直译未将夸张的修辞表达出来。面对这种情况,译者应尽量翻译出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以免造成歧义。如果既想直译,又想保留原文的文化含义,可以给译文加注。

从对Waley及许渊冲对《论文》中修辞的翻译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合格的译者应做好理解和表达两方面的工作。译者应透彻地分析和理解原语中的修辞手法,且应在译文中充分表达原语的修辞手法。若将修辞翻译凌驾于原文含义的翻译,势必引起歧义,这是对原文的“不忠”,译者可在保留原文修辞的同时,对词汇,句法,文体及文化做些调试。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2]Nida.Eugene A.& Taber, Charles R.(2004).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Xu,Y.C.许渊冲.论语今译Confucius Modernized: Thus Spoke the Master[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论语法意识在中英翻译中的意义 篇4

1语法意识与译文主语的选择

在中英翻译中, 主语的确定通常有三种方式: (1) 原文主语译作译文主语; (2) 重新确定主语; (3) 增补主语。具有很强语法意识的译者面对不同句式, 一般能够游刃有余地选择译文主语。

1.1主语译作主语

例1:Mindfulness is the central tene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译文:正念是佛教冥思的核心教义。

例2: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person’s moral character is a necessary competence in contemporary social work.

译文:本文认为, 个人道德品质是当代社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分析:英汉翻译中关于主语的翻译, 最基本的方法是主语译作主语。但前提是句子在中英文中具有相同的表达习惯, 而且主语通常由名词或主格人称代词充当。如上文例1, 原文为主系表结构, 译文没有做任何调整, 直接将主语译作主语;例2完全采用顺译, 直接将主语译作主语。这种表达符合中文表述习惯, 被认为是地道表达。

1.2重新确定主语

例3:众所周知, 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经常进行交流。

译文:As is known to all, a regular communic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例4:要想取得更显著的成果, 应当引进不同领域的人才。

译文:To get a more notable achievement, talents from different fi elds should be introduced.

分析:例3中, 将原文主语“父母与孩子之间”译作状语, 将原文宾语“交流”作为译文的主语。之所以重新确定主语, 一方面因为英语多用“被动”句式, 另一方面因为英语多用“物称”。译文满足表意和构句的双重要求, 可谓地道译文。例4为“绝对无主句”, 陈述视角比较客观。因原文中的谓语动词恰好与英文的动宾结构可以对应起来, 即“引进人才”, 这种情况下, 通常采用被动译法, 将原文中的宾语“人才”一词确定为译文主语。在重新确定主语的过程中, 译者基于英汉语言差异的语法意识对主语选择具有主导作用。

1.3增补主语

汉语作为意合语言, 通常被认为是主题显性而非主语显性的语言, 因此, 汉语通常出现无主句或主语隐含不见的情况。而英语属于形合语言, 注重显性接应, 句子成分之间需要通过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译者在此认识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语法意识, 在翻译此类句子时, 会自觉形成增补主语的意识。

例6:要解决这一问题, 还需要做系统周密的调查。

译文:To address the issue,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ut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investigation.

例7: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 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译文:To maintain a steady growth in economy, we exercised targeted regulation on the basis of range-based regulation.

分析:例6、例7均为无主句, 由于英语为形合语言, 所以翻译的第一步自然是确定主语。例6采用了形式主语的翻译策略, 增补it作形式主语, 将汉语的意合语言转换为英语的“形合”语言, 不仅遵循英语的形合特点, 也满足英语句法要求。例7节选自政府工作报告, 是政府公文中无主句的典型代表。这种表达通常根据发言人所代表的阶层和自身立场来确定主语, 因发言人是政府的代言人, 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中通常增补we做主语。此外, 汉语中还有一些无主句, 通常通过结合上下语境来增补主语。这种主语增补是在译者语法意识的驱动下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2语法意识与谓语的确定及主谓搭配

汉语句子中的谓语五花八门, 非常复杂, 但英语句子的谓语比较单一, 只能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承担。因此, 通常情况下, 在英汉句子翻译中我们不能将主语译作主语, 谓语译作谓语。译者需要根据语义需要, 确定译文主语, 同时考虑可与之搭配的谓语, 或者, 通常情况下, 译者需要先确定谓语动词, 再选择可与之搭配的主语。

谓语的选择需要兼顾表意和构句的双重要求, 需要考虑英语语法规范、搭配习惯及逻辑关系等问题。从构句角度, 要保证谓语符合英语句法要求, 如遵循主谓一致原则、符合英语语法规范等。由此可见, 语法意识除了影响主语的选择, 同时还影响谓语的选择及主谓搭配。

例1:自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的外交空前活跃。

译文1: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finds China most dynamic on the diplomatic arena.

译文2:Since 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China is very active in its foreign activities.

分析:译文1与译文2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句式。译文1以时间状语做主语, 选择了finds一词作谓语动词, 译文表意准确, 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文2采用“原文主语译作译文主语”的主语翻译方法, 谓语部分选择了连系动词+表语的结构, 虽然表意忠实且合乎语法, 但不够地道。

例2:他的想法为团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为团队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

译文1:His idea has provided driving force for the team development and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eam innovation.

译文2:His idea, providing driving force for team development, i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team innovation.

分析:原文主语后跟了两个并列谓语“为团队发展提供动力”和“为团队创新做出了贡献”。但经分析发现, 两个并列谓语是一种因果关系, 前者可以理解为后者的原因。译文1直接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顺译, 没有考虑并列谓语之间的关系。译文2根据看似并列的谓语之间的隐含关系, 应用了英语层次分明的分句结构进行处理。译文2的表述方式更地道, 更符合英语的表述习惯。

例3:经济搞好了, 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 社会就稳定了。

译文1:If economy is in good shape and people generally leading a comfortable life, then a socially stable society takes its shape.

译文2:If economy is in good shape and people are generally leading a comfortable life, then a socially stable society takes its shape.

分析:与例1完全不同, 例3中两个译文句式结构完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条件句部分。具体来说, 即译文2比译文1的条件分句部分多了系动词are。通常, 英语排比结构中, 常常省略句式结构中相同的部分。译文1基于此, 将people后的系动词are也省略了, 这样就导致了错译。因为条件分句中的第一小句中主语economy为第三人称单数, 系动词用is。根据英语语法, 我们可以判断people后省去的也是系动词is, 但这里people作为集合名词, 系动词应当用are, 因此其后的系动词是不可省略的。显然译文1的条件分句违背了主谓一致原则, 不符合语法规范。

诸如此类因谓语动词选择不当, 导致主谓搭配不当、句式结构不符合英语或汉语表达习惯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译者语法意识薄弱造成的。

3总结

语法意识作为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论自觉, 在中英翻译中的意义不容忽视。语法意识涉及对语法规则的掌握, 对英汉语言差异的认识, 以及有意遵循语法规范等。语法意识不强, 可能导致译文不符合目的语行文习惯, 没有遵循目的语语法规范, 也可能出现主语选择不当, 或主谓搭配不当, 或句法错误等问题。因此, 语法意识作为影响译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译者应当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摘要:作为语言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法意识是语言使用者基于对语言职能和本质的认识而形成的一种理论自关系, 语法错误频率高, 成为中英双语翻译中影响译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语法意识,翻译,中英语言差异,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2.

[2]方仪力, 武显云.汉英主语对比与翻译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8 (S1) :27-29.

[3]马跃珂.汉语句子话题与英语句子主语对比分析与翻译[J].上海翻译, 2010 (3) :37-39.

[4]毛忠明.英语主语的思维研究及其汉译[J].外语界, 2002 (5) :67-71.

[5]滕云.“语法意识提升”的必要性——从语法角度调查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 :91-95.

[6]徐层珍.英汉主语的差异比较及其翻译[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3 (6) :157-159.

[7]张利.中国外语学习者语用意识、能力与语法意识、能力研究[D].西华大学, 2010.

论语原文及翻译 篇5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 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翻译 篇6

1 斯坦纳和他的翻译阐释学

阐释学研究的就是语言的理解、转换和传达。英国翻译家斯坦纳将阐释的重点落实在翻译上。他提出了一种描述文学翻译过程的模式—阐释的运作, 把翻译过程细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 信赖 (Trust) , 即译者认为原作品有翻译价值。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但至关重要。第二步, 侵入 (Aggression) , 在这一阶段, 译者对原文的意义进行“侵入”, 即理解原作。第三步, 吸收 (Incorporation) , 是指译者对原文的意思予以吸收, 这是一个转化的过程, 体现了译者采用怎样的翻译策略。第四步, 补偿 (Compensation) , 是指对原文在翻译过程中流失的东西进行补偿以达到平衡, 斯坦纳提出“翻译是一种双重进入的行为, 必须维持形式和意义上的平衡”。根据这一理论, 本文从这四个步骤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分析。

2 原作, 译作的对比分析

(1) 第一步, 信赖 (Trust)

虽然在斯坦纳的介绍中, 我们了解到这一步骤看似是一种短暂的、潜意识的行为, 但是却隐藏着极其重要的因素, 这种因素与译者自身接受的源语文化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才使得译者选择了该译本作为他翻译的对象。作为20世纪广受欢迎的汉学家, 在传播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方面, 韦利是一位杰出的代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其文化身份的探讨来了解译者是怎样对该译作产生了信赖。

韦利是有着德国血统的英国人。在剑桥学习的三年中, 他师从著名教授迪肯森 (G.L.Dickin) 和摩尔 (G.E.Moore) , 这两位教授都非常仰慕东方文化, 他们的这种思想也渐渐地熏陶着酷爱文学的韦利。离开剑桥后, 他放弃父业选择在大英博物馆东方部工作, 开始接触中国文化并对此有极大的兴趣, 从此他便进入了坚持不懈地研究东方学与中国学的漫长生涯。二战期间, 他对世界形式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 从他当时翻译的中国作品以及他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声援和后来放弃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来看, 他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来分析这场战争。这不但表现了他对受害民族的同情, 也反映了他博爱的一面。后来他开始翻译中国的经典文学, 以此向西方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伟大思想。在他翻译的著作中, 《论语》便是其中之一。

(2) 第二步, 侵入 (Aggression)

侵入是一个理解的过程, 之所以有侵入这一步骤, 是因为在翻译过程中, 必然存在各种冲突, 如译者与作者、译作与原作、译者所受文化与源语文化等。要达到翻译目的, 必然存在这些冲突之间的碰撞。

从整体上看, 韦利对第一篇的理解整体上是比较准确的。如“学而时习之”中“时”理解为“at due times”, “人不知而不愠”中“不知”理解为“unrecognized”, “道千乘之国”中“道”理解为“administrated”, “不患人之不己知”中“患”理解为“grieve”。对这些关键词的准确把握, 表现出了韦利作为汉学家深厚的功底。对于某些两国文化间没有对应的词语, 韦利也尝试着寻找最接近其含义的词汇。如“君子”一词, 所谓“君子”即有才有德的人, 属于在人格上、品性上较完美的人。到孔子时代, 在儒家思想里, 君子一词具有德性上的意义。可以说这个词更偏向道德层面, 对它的理解, 许多译者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 如理雅各理解为“superior”、“accomplished scholar”等, 苏希尔理解为“man of the higher type”, 史华兹理解为“noble man”这些译者的理解所包含的意思都在某一方面对应着“君子”一词, 但韦利理解为“gentleman”, 它的英文解释之一是“a man who is polite and well educated, who has excellent manners and always behaves well”, 虽然该词缺少“神圣”、“崇高”的意味, 但从道德方面讲, 它更加符合君子的含义。又如“仁”一词, 它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韦利将其理解为“the Good”、“Goodness”虽然两个词并不完全对等, 但两个不同文化的词各自所包含的意义都十分广泛, “Good”其中之一的解释有“behaving in a way that is morally right”这应该是比较接近“仁”的思想了。但韦利也有理解出现偏差之处, 如将“吾日三省吾身”中“三”理解为“three points”, 而其本意是“多次”;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中的“三年”理解为“three years”, 而其本意表示很长的期间。除此之外, 韦利在第一篇中还有一处没有译, 即“贤贤易色”中“易色”没有译出, 或许是未得其解, 因为这两个字的汉语解释就不止一种, 可见确有其难解之处。

(3) 第三步, 吸收 (Incorporation)

通过对第一章的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译者是怎样吸收原作的。原文“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成排比式, 句末都用同样句式的反问, 再看译文“To learn and at due times to repeat what one has learnt, is that not after all a pleasure?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To remain unsoured even though one’s merits are unrecognized by others, is that not after all what is expected of a gentleman?”同样是三句排比句式和三句反问结尾。三个排比, 一气呵成, 再现了古汉语的音韵特征。这不仅在句意上忠实于原作, 在结构和风格上与原作也达到了最大的统一。这样的处理在本章中其它地方同样可以欣赏到。原文“巧言令色, 鲜矣仁”, 译文“Clever talk and a pretentious manner are seldom found in the Good”前半部分搭配一致, 都用一个形容词加名词结构, 后半部分对“鲜”的翻译用了一个简洁明了的词“seldom”, 可谓匠心独运, 译文与原文同样简洁、流畅、意味深远。同样的处理在下面的原文“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 何如?”中也可以看到。其译文“poor without cadging, rich without swagger, what of that?”这种译法毫无疑问给译文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吸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失误, 如前文中提到的将“三省”、“三年”中的数字翻译错了, 除此之外, 还有“礼之用, 和为贵”中“和”译作“harmony”并对其给出注释“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解释应为“恰当”。除了误译, 还存在着漏译, 如“贤贤易色”中“易色”没有在译文中出现。误译和漏译的原因出现在侵入阶段, 因文化差异, 译者在这个阶段没能正确理解原作, 导致吸收阶段出现失误。

(4) 第四步, 补偿 (Compensation)

二千年前的《论语》, 虽说是一本语录, 但用古汉语写成的言简文字却包含了大智慧, 大哲理。如果完全直译, 译文读者可能不容易理解。怎样将其简短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传达给译文读者, 译者在很多地方做了补偿。如:“学而时习之”中“之”是代词, 在翻译中为了让译文读者理解, 译者将其所指内容补充出来, 译为“what one has learnt”。同样“人不知而不愠”这句中省略了宾语, 译者将其补充为“one’s merits”, 这种补充宾语的情况还有一处即“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中把“患”的宾语译了出来, 即“his merits”这样使译作更加准确地再现了原文。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韦利英译《论语》的第一篇与其原作的对比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信赖是译者选译原作的重要原因, 这一因素是潜意识的, 容易被忽略, 但它与译作最终呈现的效果有密切的联系, 笔者认为信赖除了指斯坦纳所指的译者相信原文有翻译价值, 还包括译者对原文化的仰慕。这四个阶段, 笔者认为侵入是最重要的, 因为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吸收即解释;补充使译作更加完善, 增强了译作的可读性, 从而维持了意义和形式的平衡。我们可以看出韦利对《论语》第一篇的翻译虽然有失误之处, 归其原因是他在侵入阶段对汉语古文字的理解和吸收阶段的解释上出现偏差, 但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在某些关键词的翻译上可以明显看出译者匠心独运, 以及他在句式结构上所下的功夫, 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他的成功之处向我们指出, 在保证译作意义准确忠实的前提下, 句法结构与风貌应该尽最大可能接近原作。

参考文献

[1]Waley, Arthur.The Analec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

[2]李冰梅.著名汉学家阿瑟·韦利二战中的中国情[J].兰台世界, 2012 (6) .

[4]吴志萌.现代阐释学语境下斯坦纳的翻译观——兼谈译者主体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5 (3) .

《论语》翻译 篇7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翻译理论一直都有重大的成果,很多较为成熟的翻译理论问世,一时间百家争鸣。这些理论中,由德国学者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将翻译的研究聚焦在翻译的各种目的的选择上,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翻译目的论对固守的忠实原文的翻译原则提出了质疑,认为译者有对翻译目的进行选择的权力,译者可以对译作的内容、风格、笔调等方面进行自己的创作以满足不同的翻译目的。本文依据翻译目的论,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译本为例,讨论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旨在为汉语典籍英译提供以目的论为指导的翻译方法。

2 翻译目的论

2.1 翻译目的论的产生和发展

功能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末卡特琳娜·赖斯(Kathatina Resis)创立的,她认为在翻译实践中,为了实现译者的目的以及译本的某些功能,译文并不需要与原文完全一致。在这个基础上,她的学生汉斯·费米尔(Hans Vermeer)发展并创立了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费米尔在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翻译的实质并做出了新的定义。他表示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次范畴,目的规则、连贯规则和忠实规则三者的关系是:目的是首要的规则。随后,贾斯塔·霍茨曼塔(Justa Holz Manttari)进一步发展了功能派翻译理论,她认为翻译是受译者以及翻译发起机构的影响和作用的。之后,功能派领军人物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系统地归纳了翻译过程中分析文本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总结了如何在原文的基础上确定符合翻译目的的翻译策略。

2.2 翻译目的论的原则和标准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条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要符合译出语的语境和文化。第二条是连贯性原则。它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连贯的标准,能够让目的读者理解并且接受。

第三条是忠实原则。译文的内容要在译入语中具有实际的交际意义,忠实其所属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但是如何忠实以及忠实的程度仍然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目的论强调译文应该和目的相结合,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来进行翻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与传统的等值观念不同,目的论在评价译文水准时不再拘泥于是否完全与原文一致,而是看翻译得是否合理、充分。也就是说,译文必须满足翻译要求,达到翻译目的。为了达到翻译目的,译者可以在不违背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翻译方法的选择,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增减和处理。

3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

3.1 汉语典籍英译

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无数令人惊叹的文化遗产并保留至今。汉语典籍作为其中最宝贵的一项,见证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根基深厚的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从语言学的角度,典籍的语言简练浓缩但是却带有时代的特征并且能够反映深厚的文化和精神内涵。随着世界的融合,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于发扬民族文化,促进中国和世界的沟通,以及代表中国历史,典籍英译起着桥梁的作用。

3.2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

目的论学者赖斯认为决定译者采用什么翻译方法的是文本类型,他将翻译文本归纳为三大类:重内容的文本、重形式的文本和感染文本。(李长江、曹莹,2009:46)

汉语典籍英译的目的主要分为三点,一是传达原意,二是易于接受,三是文化传播。下面我们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论语》英译本为例,解析目的论对典籍英译的指导。

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篇第一章)

理译:The Master said,“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to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辜译:Confucius remarked,“It is indeed a great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as you go on acquiring,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A great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But he is truly a wise and good man who feels discomposure even when he is not noticed of men.”

从例句可以看出,理雅各保留了原文的形式,采用了多个反问句式,语言简洁,力求传达原意。而辜鸿铭在此基础上将句式改为更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的陈述句,并加入一些解释,如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使西方读者更易接受。

理雅各是西方的传教士、汉学家,而辜鸿铭是具有英语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都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对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身份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翻译目的的差异。

理雅各的目的是将儒家思想以正确的方法表达给西方人民,让他们可以知道真正的中国,因此,理雅各除了保证语法的正确性,还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意思。但是辜鸿铭作为一名学者,他曾经表示西方人眼中所认为的儒家并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因为认知习惯的不同,直接翻译典籍可能会造成西方人的误解。因此,辜鸿铭比较注重从西方人的视角和认知方式来翻译。

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论语》中出现“夏礼”和“殷礼”,理雅各选择了直译,而辜鸿铭在翻译的时候做了类比,他将它们比作希腊文明(Greek civilization)和罗马文明(Roman civilization),还将“夏”的后代说成是现代希腊(modern Greece)等。

正如辜鸿铭在他的译本中所加的副标题一样,他为了将儒家思想彻底地传入西方,加了非常多的注释和类比,以求得到西方读者的认可和理解。例如:他把“君子矜而不争”译成a wise man is proud but not vain,然后又在注释中指出这个译文是引用了Dean Swift的话a really proud man is too proud to be vain。

在理雅各和辜鸿铭的译本中,由于翻译目的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的例子还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研究。辜鸿铭在论语的译本序言里提到,“但对于绝大多数英国读者而言,我们却不能不认为,理雅各博士在其译著中所展示的中国人之智识和道德的装备,如同在普通英国人眼中中国人的穿着和外表一样,必定会使其产生稀奇古怪的感觉。”(Ku Hung-ming,1898:1)由此可见,辜鸿铭比理雅各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传播的翻译目的,这样也让他的译文比理雅各的译文更加让西方读者明白、易于接受。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翻译目的论和汉语典籍英译的探讨,不难看出,翻译目的论对汉语典籍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典籍一直都是汉学家和翻译家们重要的研究对象,而翻译目的论的出现为汉语典籍的英译提供了新的解读和翻译方向。在全球化的今天,译本所面对的读者是多样的,中国典籍也需要有不同的译本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汉语典籍的英译应该根据翻译目的及译本功能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Ku,Hung-ming(trans).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M].Shanghai:Kelly and Walsh Ltd.,1898.

[2]Legge,James(trans).Confucius:Confucian Analects[M].Dover:Dover Publications,Inc.1971.

上一篇:技能素养要求下一篇:生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