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2024-09-11

《论语》(精选12篇)

《论语》 篇1

提起“君子”,大家自然会想到孔子、想到《论语》,人们也普遍认为,是孔子第一次赋予“君子”以道德的意义,孔子眼里的“君子”,应该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是“仁义礼智”的化身,是社会正义良知的践行者;而“小人”则以对立面的形象出现,与“君子”対举,为孔子所否定与批判。果真如此吗?近日再读《论语》,有些地方令人费解,提出来,大家共同商榷。请看一例:

《论语·子路篇》“樊迟学稼”: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将这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个小人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这段文字里的“小人哉,樊须也”,我所见过的《论语》译本都是翻译成“樊须真是小人”的。这样翻译实在是别扭,仿佛孔子是一个性情乖张、语言古怪的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兴趣不对头,问一下庄稼、花木种植的事儿,他就斥骂其为道德品质低下之人,简直匪夷所思,天下没这样做教师的道理!

要说孔子不喜欢樊迟,感觉也不是,樊迟可不只问过稼穑,还问过仁、问过智,《论语·樊迟、仲弓问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夫子其实是很喜欢这个学生的。

我们是不是对“小人”的理解过于机械?再看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

《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日;‘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在段文字里,对于子路的“率尔而对”,夫子以“其言不让”予以“哂之”,而对于冉有的回答,孔子并未做正面评价,但随后在与曾晳的交谈中,还是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谦逊予以了肯定。

冉有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冉有的确是很虚心的,但“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我们就不懂了:难道冉有不是“君子贤人”?或者还够不上“君子贤人”的标准?要知道,冉有可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以才艺著称的呀。

难道是我们对“君子”一词的理解有偏差?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君子”的含义。“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易经》《诗经》《尚书》均有广泛使用。“君子”一语最初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它的主要意思是“君”。“君”是一个会意字,从“尹”、从口,“尹”还是一个“会意字”,左边一竖撇为毛笔,右边是“又”,为手,意为以手握笔,就是“治理”、“管理”的意思,后世有“令尹”一职;“口”是象形字,表示发布命令;二者结合起来,就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意思;“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所以,“君子”一词最初的含义当然是指各级“统治者”。相对于“君子”的,自然是“小人”,小人就是小民,就是老百姓,就是普通人,这里的君子与小人就是指的社会阶层和身份,与品行无关。

孔子曾亲自整理过《诗》《书》《礼》《易》《乐》等上古经典,“君子”一语在意义上理应一脉相承,所以,在他与自己的学生交流时,决不会“君子”、“小人”的“臧否”满天飞,失去其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为师风范,他也决不会说出“小人哉,樊须也!”这样的话来,唯一的理解是,他认为樊迟的小农思想严重,只是一个喜欢出死力的人。而冉有所“等待”的,也绝不是所谓品行高尚的“君子仁人”,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呀。

如此一来,我们对《论语》的解读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许多困扰我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在孔子看来,君子就应该保持与生俱来的善良,对人对事常怀敬畏之心,守住底线,不要碰触刑律;而一般的老百姓则多“怀土”、“怀惠”,对私利和恩惠看得更多一些。实际上,这也无可厚非,老百姓的这点想法一点也不“小人”,反倒是那些衣食无忧、理应有更高精神追求的“君子”,却往往见利忘义、徇私枉法,这是孔子最痛恨的,所以,他呼唤真正的“君子”,希望这些君子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不能混同于“小人”,就是普通人,做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人。

在记述孔子言论的《论语》一书中,“君子”出现了107次,几乎每一页都有。什么样的统治者才是真正的“君子”?透过一段段精辟的语录和对话,孔子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缜密思索给予了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语》也算是孔子在春秋那个社会动荡年代的“系列讲话”,也可以说是儒家的“教科书”和“纲领性文件”,只不过不是由当时官方出版的,而是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民间流传的。

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我想,除了达到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最起码要求以外,还要有新的时代内容,还要有更加坚定地理想信念,还要更加与时俱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总的来说,只要我们明确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责任意识,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成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有为“君子”。

摘要:怎样才能做到“与众不同”呢?我想,除了达到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的“仁义礼智信”等最起码要求以外,还要有新的时代内容,还要有更加坚定地理想信念,还要更加与时俱进,掌握更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关键词:《论语》,“君子”,“小人”

《论语》 篇2

怀着期待,我们一群懵懂的孩子来到了大学。带有茫然,带有不解,或许还带有一些恐慌,但是,我们就是来到了这里,等待一个全新的领域,探索这个全新的世界。

感动于文遗班的关怀和温馨,然而更感动于我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的教师,可以负责的开展我们的知识储备工作,真的让我们感动。开始,我们接到了读书会的任务,有一些小情绪,而且《论语》是一部高不可攀的书,可虽然如此,它又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书。《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由此可见《论语》的地位。

通过这两个多月的品读,我也明白甚多,懂得更多,这种细心的品读,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部书,让我更加透彻的了解了那千古莫测的历史长河,尽管,《论语》只是一部小小的书,其中参透的也只是一点一点小小的历史之水,可是,那句句在耳边的回荡,让我们了解的,是除却“之乎者也”的大道公理。从孔子的一字一句平实出发,我已看到,其中闪烁的智慧的光芒。

似乎应从修身谈起。修身之始,于我理解,应始于为学。为学之道,在《论语》中有诸多的方面提及。

孔老夫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为师之道,颇为精悉。我们从小就熟知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一切经典的句子,都伴随了我们的成长,给以我们重要的影响。孔子一人的教导如此,其优秀的弟子的无限智慧,我们将受益的,不仅仅是背过几句话就可以涵盖的。学问是一种很深奥的东西,也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的。

我们现在是在终身学习的过程之中,明白学习的意义,理解学习的内涵,懂得学习的方法,都将给我们的人生以重大的启迪。它教给我们,要在学习之中享受,它告诉我们,要在学习过程中温习,它教导我们,要在学习里面找寻乐趣„„从《论语》中,我们更多的是了解了学习的快乐,更多的是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也更加珍惜这种大的学习环境。

其实,除去学习,《论语》教给我们的往往是最为朴实的道理,我们在读这本书时,感动你的不是治家治国之道,而是在自己的修为上的感动。读罢这本书,我最为触动的一句话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涵盖了为人处世的精湛哲思。我们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为,要增强自己的学识素养,总要有一个目标,总要有一个理想,孔子笔下的贤人,是一切有所成就的,有所超越的,有大担当的仁人、志士、勇者、德才的统称,无论我们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我们只需要记得一点,有所学习的,就一定是值得学习的,也一定是你所要奋斗的。《论语》给我们一种积极的奋进的价值观念,见贤思齐,不贤之人,我们就可以屏蔽掉吗?孔老夫子的回答是否定的。不贤之人,一样是一种奋进的动力,我们可以在这种向上高攀、向下修补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中,达到人生的最顶峰。

或许,当下的个性观念成为了这一想法的阻力,他们提倡个性,讲求自我,以“走自己的路”为宗旨,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不理会追求的存在,纯粹的为自己而活,因此对于传统和道义有所模糊,不在乎这种“贤人”与“不贤”对自己的影响。但是,作为我们这种社会性的群体动物,真正的做到“走自己的路”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说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推崇这句话,因为它的确是从现实出发,对我们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的。

修身是一项大的工程,然而却是一项最为基础的工程。学识是一个人修养的一方面,但是孔子所提倡的,是“仁”,而非“智”,这就是说,我们所重视的,更应是个人的修为,个人的道德素养。例如“孝悌之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我不敢赞同“不远游”的说法,毕竟,现在的社会,更加适合的是“好男儿志在四方”,但是,“游必有方”却是极为重要的。当下的人们,或许还包括着我们的父母,甚至是我们自己,已经远离家乡,而在外的时候,我们似是没有体会到家中的人的担忧,没有了解到家里人的等待。我们连自己的至亲都无法爱护,修身又有何为?!所以,《论语》的为孝之道,亦是我们从阅读中收获的一份礼物。

在我心中,孔子在“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三个方面做的并没有第一个方面成功,他的治理之术,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困囿于“礼”之中,我并不是否定礼制的作用,但是,等级名分的束缚的确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而且似是背离了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既便如此,我们还应当看到其中的其他的精华。比如说那份真情流露。其实,孔子不是一个高大的不可以亲近的圣人,而是一个重情之人。在颜渊之死上,孔子表现的重情之意字字可见。作为师长,他惜才,对于颜渊之死,最为悲愤的,莫过于孔子,那一声声的号呼,在我看来,真的是撕心裂肺,这种至深之情,不仅仅是因为颜渊的才华,而是两人真的有不可割舍的情谊,子畏于匡时,那简短的两句对话,透出了两个贤人的至真之情,这是一种不平凡的情谊,是两个智者的惺惺相惜。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千年前这个孤独的老人在秋风萧瑟中,怀念着弟子,怀念着一个圣人的清高。

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那些为政之道,那些为学之理,那些为人之义„„我们从字字句句中感受得到这些,也体会得到这些,只是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两点,因为这是理与情的交融,理性的学习,理智的思考,可是作为人,我们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是人间的爱。

《论语》教给我们的 篇3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即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人而不仁,如何礼?人而不仁,如何乐?”这对于现代人有极重要的启示。近年来,各种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此起彼伏,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大头娃娃事件,到地沟油再到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商家为了谋取利润不择手段,置消费者的安全于不顾,导致了一起起惨案的发生,最终殃及那些无辜的生命,而被曝光后的商家,也最终面临着破产、负刑事责任的局面,可谓是两败俱伤。一个没有仁义心的商家如何能在社会上长久立足?一个没有社会公德的厂商如何能被社会所包容?说到底,若是在生产过程中,商家能够怀抱一颗仁义的心,一颗感恩的心,生产出品质有保障的商品,如何会造成令人发指的惨剧?人之初,性本善,即使在复杂的社会中浸泡过,也要始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起码不去做伤天害理的事情。现代人,应该好好从《论语》的仁义思想中反省自我,寻回灵魂本来的纯净。

孔子认为做人要谦虚。子曰:“吾常终日而三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个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每天面对自己的不足而不骄不躁,又需要有多大的毅力克服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变得越发完美?当挫折来临,如果一味自怨自艾,其结果就是被困难打倒,一蹶不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算很难跨越障碍,也有坚定的信心克服它,让不幸早日过去,收获坚毅,收获成长,收获人生的蝶变,这即是《论语》所赋予我们的启迪:让我们在失败的时候,在低落的时候,从容地面对自己,面对最真实的世界,真正度过不幸,获得美好。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因为外在的欢乐而欢乐,不因为自己的悲伤而悲伤。名、利、欲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内心从容,方可淡定地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每个人有自己的追求,有的符合主流的世界观,有的不符合主流的世界观,无论如何,我们要有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不要被外在的流言蜚语所蛊惑,不要因为他人的不解而迷茫。

孔子讲究孝,孝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美德之一,成为中国人秉持千年的风尚。曾经看过上海电视台对卡夫企业亚太区总裁的采访,当记者问到其对中国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她回答是对老人的爱护,即孝。她说,她从来没有在其他哪个国家看到过对于老人的态度如此友好,对老人如此尊重和爱护,中国人这种对老人的态度也给了她许多的感动与启发。

孔子不仅是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对于当前中国千篇一律的应试教育模式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当我们在小学的时候,班上总会有那么两拨学生,一拨是所谓的好學生,听话认真;还有一拨是所谓的坏孩子,调皮捣蛋。可是无数事实证明,数年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这是为什么?因为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没有被社会化的统一标准磨平自己的特质。有多少幼儿园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有多少小学打压了孩子传奇的未来?这都归结为没有因材施教。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会越来越严重。

《论语》给予我们的远不止这些,其实这些道理并不深奥,只是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被太多的迷茫蒙蔽了双眼。闲来无事,读读《论语》,悟一悟生活,或许会觉得纯净很多。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净化心灵的良药。

《论语》 篇4

以下就两者的教育观念方面进具体分析, 并且联系当今社会教学实例, 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

包豪斯对教学体系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探索和全新的艺术改革。包豪斯强调的教学方式是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学生同时获得学校教育和社会经验、艺术和技术的双重教育。“在包豪斯里不分教师和学生”, 格罗皮乌斯广招贤能, 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同时授课, 学生同时接受艺术教育和在作坊里接受技术学习。艺术家激励学生开动思想, 充分挖掘每一个人的个性, 开发其创造力, 作坊大师教会学生手工技巧和技术知识, 它让学生较早地接触实践, 使得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加深了学习的印象。

同样的在《论语》中, 孔子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重视并实践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孔子把教学过程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学、思为习得和获取知识的过程, 习、行是知识外化的过程, 即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 “躬行践履”。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要求学生们要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结合起来, 要把说与做结合起来, 少说空话, 多做实事。综合来讲, 两者教学思想一脉相承, 都是采用积极进取、敢于求新的教学思想。

反观现代社会, 很多教育机构、大学都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对设计教育的重要, 受众学生都没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这样就不能从实践中得到体验和总结, 充实所学的知识, 这样形成了—个恶性的循环。例如在大学艺术教学的构成学基础课中, 许多教师由于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强烈影响, 他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时, 让学生尝试作各种各样点、线、面、体的分割与组合, 并且在设计完成的最后也大多只是强调标志的形式感和现代性。这样一种忽略了传统图形艺术的教学, 导致学生在处理标志造型时也只是狭隘地从简化的字母、字体以及现代抽象形的角度来着手进行设计, 这样设计的标志虽然现代感、信息感、商业感会比较强, 但多了也就让人感觉缺乏中国的文化韵味和民族根基。这都是学生和老师没有充分的社会实践造成的, 我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浓厚的国家, 我们设计中所采用的主体元素要符合大部分国人的审美眼光, 包含我国民族文化韵味。就拿古城西安来说, 在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名城, 很难说一个夸张现代的建筑元素出现在西安这座古城是适合的。

所以在教和学中, 两者教学思想都值得现代的设计教育去学习和借鉴, 避免设计出“牛头马面”不符合我国大文化环境的艺术作品。

二、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的教学理念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孔子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 提出“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阳货》) , 后人朱熹对孔子的教学方法概括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说过:“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八佾》) 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 进行不同的教育。对于施教对象, 孔子对它的学生的才能性格、性格, 非常的了解, 诸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如“柴也愚”这种对个别学生的差异性的了解, 使“对症下药”成为可能。《论语》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当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时, 孔子却回答:“当然应该去做!”在一旁的公西华很不理解, 认为老师讲话前后不一致。孔子说:“子路遇事轻率鲁莽, 所以要抑制他一下, 使他谨慎些。而冉求遇事畏缩不前, 所以要鼓励他大胆去做。”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优缺点, 使其弟子都能补偏救弊, 向健全的方向发展,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精华。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 孔子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他强调“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当有人向孔子提问题时, 他并不马上将答案告诉提问者, 而是从问者的疑难处出发, 从正反两面弄清问题的性质与内容, 然后使提问者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得出合理的答案。他注重的是切磋讨论、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子贡请教孔子说:“《诗经》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孔子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可见,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在教学上是通过互相启发来增进学识的。孔子认为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启发, 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再例如当子夏读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几句诗, 问孔子什么意思时, 孔子启发说:“绘事后素”, 子夏就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 但不确定, 就再进一步问:“礼后乎?”孔子很高兴, 说:“能够阐明我的意思的是子夏啊, 现在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 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的教学。他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 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 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 从而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动地去认识“仁”的意义, 并自觉地接受礼的约束。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课程设置也是对针对每个学员的个体差异进行材施教的, 充分挖掘出每个人的不同潜能。包豪斯打破之前的艺术教育体系, 从漫不经心的自由教授到科学逻辑的体系教授, 为之后的设计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包豪斯学员的自身修养所体现的个体差异被予以重视, 给予最大的发展空间。每个人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到兴趣、智商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都存在差异, 造就了每个完全不同的人。包豪斯认为不同的资质表现出来之前是无法辨认的, 每个人都必须善于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发现自己最适合于从事哪个领域的活动, 因此遵循着人人平等, 在结束基础课程之后因材施教, 发挥每个人不同的潜质, 通过自己的经验、潜质以及喜好, 在相互依存的工作中, 更好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总的来说,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准确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心理特点、学业达成情况等, 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 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 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教学过程中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三、创新和突破的教学理念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包豪斯先进理念一个重要体现是它始终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思考设计教育的问题, 并且锐意创新、勇于改革。包豪斯一直注重对艺术设计的原创性要求, 在设计时反对临摹, “避免一切僵化, 优先考虑创造性”。在师资的选择上, 也考虑有思想、有个性的专业人才, 最重要的是有创新改革勇气的敬业者, 一方面, 用他的个性感召力来影响学生, 另一方面, 在教学中能充分地显示出丰富的原创性和想象力。其首要目的在于, 把每个学生内心沉睡着的创造性潜能都解放出来, 鼓励发展学生的个性, 它运用了严格的理性思考, 对视觉体验以及艺术创造性的本质进行着检验, 所以它的教学质量很高。

相似的, 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精神也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孔子教学中习、行两个阶段是知识外化的过程, 学思实践最终把大众知识理论升华为自己的东西。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 有效地汲取大众文化营养, 提高自身艺术创造能力, 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学会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理论。

反观现代教育课堂, 大部分老师在学校教育评估、教学职称等等催逼下, 只在意最终考试成绩, 根本不在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今社会教育体制下我们学到的都是现成的公式、定理、法则, 学生的创造力几乎全被扼杀, 诺贝尔领奖台上很难有国人的身影。在大学艺术学院教学中, 同样如此。我们学到的还是现成的理论, 现成的设计风格, 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思维观念只跟得上老师的现成理论, 没有来得及升华为自己的东西, 很难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去发掘自己的想象力。种种现象的后果, 很值得现代教育人士反思, 我们难道只能作外国人眼中“最勤劳的民族, 用廉价的劳动力生产便宜的低价品出口, 不眠不休的中国劳工?”我们应该在古时就有的教育观念里深深反思。

四、服务大众和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

孔子基于“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阳货》) 这种最古老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为理论依据, 提出了“有教无类” (《卫灵公》) 的主张。他以“有教无类”作为教育大众的基本原则, 冲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界限, 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教育的民生意义。孔子在招收弟子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只要送上干肉作学费, 就可以成为孔子的弟子。事实也正是这样, 孔子弟子分布地区很广, 成分也很复杂, 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大多数出身平民, 也有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 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司马牛等人。孔子的学生既有品行较好的, 也有品行较差的, 如孔子曾评价宰予“予之不仁也” (《阳货》) ;子路“性鄙, 好勇力”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 在成为孔子学生之前曾经“陵暴孔子”。由此可见, 孔子办学无疑是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

虽然在“10条腊肉”面前人人平等, 但孔子的招生原则打破腊肉”请学生去尽其学习的义务。这个义务是强制性的, 必须完成。从个人权利到个人义务, 教育经历了质的飞跃。然而, 在现代社会的非义务教育阶段, 不管穷富, 统统收“10条腊肉”, 看似平等, 实则不公平。大学四年的费用于富豪不过九牛一毛, 对贫困者则是天文数字。尤其是针对艺术类学生, 众所周知, 在大学所有专业学习中, 艺术类学生的学费基本上是最贵的, 这就限制了很多有艺术天分却家庭贫困的学生, 在接受了初高中义务教育后, 不能继续进修, 得到很好的升华。例如, 就我所了解的钢琴、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 一节钢琴课、播音课, 在很小的县市一节课最低是50元, 在稍微发达的城市几百就是很普便的了, 所以家庭贫困的学生没有能力交付这些费用, 更甭提进入大学接受系统的教育和学习了。因此, 现代社会教育观念和孔子所处时代提出的“有教无类”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只有在义务教育阶段, 我们的社会才能达到“有教无类”。

和孔子的“有教无类”类似, 在包豪斯, 学员的自身修养所体现的个体差异被予以重视, 给予最大的发展空间。包豪斯认为不同的资质表现出来之前是无法辨认的, 每个人都必须善于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发现自己最适合于从事哪个领域的活动, 因此遵循着人人平等, 在结束基础课程之后因材施教, 发挥每个人不同的潜质。

再者, 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明确阐释了其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广泛的民众, 其设计理念以对民众的根本物质利益需求为重点, 即“与现在紧密联系, 服务于人类和社会, 人道主义”。他提出设计不是仅仅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而应该面向更为广大的人民群众。他希望能够为社会提供大众化的建筑、产品, 使人人都能享受设计。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的设计理想是“把人作为尺度”, 这一点在其教育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包豪斯中的很多教师以及学生都有着这方面的倾向, 即设计的产品均符合人的实用标准。

相比而言, 《论语》的思想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同是体现鲜明的民本思想, 要求君主重视老百姓的利益和愿望, 使民以时, 与民实惠;不同在于另一方面他还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教人从政的思想, 是教化而不是教学, 含有政治意味。在学习过程候我们要注意去莠存良, 更好地为当代教育所应用。

总的来说, 包豪斯文化和儒家经典文化《论语》对当代社会的各方面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 包豪斯还推陈出新, 更上一层楼;同样《论语》所阐述的思想虽然由于当时所处的封建社会本质有其落后的一面, 但是它依然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精髓的全面再现, 对于《论语》中提出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方法、原则, 在今天我们要更好地继承其中的精华, 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教育。我们可以抱着去莠存良、古为今用的科学态度去学习、加以适当的理解, 将前人的智慧在现在的社会闪光。

摘要: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改变了现代设计理念的格局。而《论语》作为《四书》中最重要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两者阐述的文化理念在各方面既同且异, 本文着重在教育理念方面就两者做一些类比, 汲取其思想精华, 并且根据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 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当代教育, 并且联系当今社会实际教育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论语》,包豪斯,教育思想,扬弃

参考文献

[1]许秀瑛.论语[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1.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国书店, 1985.

[3]项东红.设计教育的反思[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6.

[4]徐赞.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的启示.闱济大学学报, 2007.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6]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7]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8]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孔子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1985.

论语论语里孔子的语录 篇5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朽木不可雕也。

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3、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6、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7、不迁怒,不贰过。

18、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1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20、德不孤,必有邻。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6、不迁怒,不二过。

27、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3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4、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5、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9、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4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5、巧言令色,鲜矣仁!

4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7、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5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5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5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8、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5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我读《论语》 篇6

不同时代的人对《论语》有不同的注释和读解。历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注本有三国时期何晏的《论语集解》、宋代大儒朱熹的《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这些注本大多与现代时隔久远,一般读者很难读懂。对于现代人阅读《论语》而言,较好的注本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这些注本考据精准、论证周详,其中《论语新解》与《论语今读》在释义原典的同时,侧重作者的解读和阐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外,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和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则以更为通俗的读解方式将《论语》的经典义理呈现出来,是一般读者亲近《论语》、激发阅读兴趣,进而登堂入室的可选读本。

读《论语》其实并不难,按照钱穆先生的方法:“《论语》可分章读,通一章即有一章之用。遇不懂处暂时跳过,读了一遍再读第二遍,从前不懂的逐渐可懂。如是反复读过十遍八遍以上,一个普通人,应可通其十分之六七,这样也就够了。”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论语》有不同的认识和体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论语》的理解也会有很大不同。

当西方人读到《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时候,他们惊呆了,因为耶稣同样也曾说过:“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而耶稣却比孔子要晚整整五百年,正因为如此,西方人对孔子更是尊敬有加。这两句名言在西方也都被称为“黄金律”。

某种程度上讲,对于每一个个体读者而言,《论语》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论语》本身包含了多少圣贤的哲思和智慧,而在于阅读过程中你所记住、理解、认同并践行的那一两个字句。弱水三千,只有你所取之“一瓢”对你才真正有意义,假设整部《论语》中你仅仅理解、体悟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所蕴含的智慧,但却能在生活、工作中时时自省、处处践行,那我想你的人生同样会很从容、完满。这其实正如我们所拥有的财富,数量上的丰盈并不能体现你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只有当你把这些财富施舍、消费的时候,它对于你而言才有价值和意义。

阅读《论语》不是让我们把这些人格理念、价值观举过头顶,继而束之高阁,而是让我们放在脚下,落地践行。如程子所言:“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论语》“师道”今析 篇7

一、视生如子, 关爱有加

教师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子罕篇》中记述孔子的话“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看待教育对象的基本心态。这样看待受教育者, 既显充分信任, 又显热情期盼, 有尊重、敬畏之心, 无居高临下之势。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能有如此见地, 无疑是难能可贵的。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孔子践行了这样的理念, 对学生满腔热忱、关怀备至, 为助其成才不遗余力。《论语》中多处记述了孔子对其弟子的赞誉, 例如:“吾党之小子狂简, 斐然成章, 不知所以裁之。” (《公冶长篇》) “君子哉若人。” (《宪问篇》)

与现在的师生关系相似, 孔子面对众多学生也会对其中若干“佼佼者”厚爱一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 孔子比较欣赏的弟子有颜回、子贡、子路、曾参等, 而最得意的门生当数颜回。“贤哉, 回也!”《论语》中数处记载孔子对颜回的此类褒奖。透过散见于《论语》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 可隐约揣度出当时孔子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先进篇》中评价学生的德性, 孔子首推颜回;《雍也篇》中记载“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 充分肯定了颜回的道德品质。同在《雍也篇》中, 孔子称颜回在贫困的境况下“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赞叹他的处世胸襟。“有回也好学” (《雍也篇》) “语之而不惰者, 其回也与!” (《子罕篇》) , 夸赞的是颜回谦虚勤勉的学习精神。“吾见其进也, 未见其止也” (《子罕篇》) “不迁怒, 不贰过” (《雍也篇》) , 推崇的是学生强烈的进取意识与不凡的人格修养。颜回不幸先孔子而亡, 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回也视予犹父也, 予不得视犹子也。” (《先进篇》) 师生之谊, 可见一斑。

颇值得玩味的是, 《季氏篇》中有一段孔子学生陈亢与孔子儿子伯鱼的对话。陈亢想向伯鱼了解孔子对儿子的教育有无特殊方法。伯鱼告知他, 孔子只问过他“学诗乎”“不学诗, 无以言”“学礼乎”“不学礼, 无以立”。寥寥数语, 勾勒出一副“严父”的形象。相比之下, 应当说孔子对学生的态度更随和, 指导更尽心。孔子的“师道”与“父道”在这里得到了无声的诠释。

二、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学而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子是把这几方面作为信条来要求自己的。对孔子“诲人不倦”的教育行为, 其学生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子罕篇》中颜回的话很有代表性, 他认为孔子的道德、学问“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夫子循循然善诱,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在《论语》中, 孔子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内容占了很大篇幅, “循循然善诱”的场景几乎随处可见。子贡问怎样才可以称为“士”, 且一再“敢问其次”, 孔子由偏而全, 一一作答 (《子路篇》) ;子路问如何才能算得上“君子”, 也是连问“如斯而己乎”, 孔子不厌其烦, 由浅入深, 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 (《宪问篇》) 。《论语》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也引发了我们的另一种思考, 就是孔子的学生时常就自己不解的问题向老师咨询、求教, 问“仁”, 问“义”, 问“事君”, 问“稼圃”, 随时随地, 无拘无束, 海阔天空, 有疑即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孔子大都给予耐心的解答。这当然与当时“包教包学”的教育方式有关, 同时也映照出当今学生质疑意识的淡薄。正如一些国外学者指出的那样:中国课堂最大的问题是学生不提问题。质疑既是求知的利器, 又是创新的先导。孔子对学生的质疑是积极鼓励的, 他明确表示如果学生不思考、不探究、不质疑的话, 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认真解答也是一种内在的倡导, 而且孔子教学既重传授, 也重启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是孔子总结的一种教学策略, 就是要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他们遇到难题不能解决时, 再去点拨、诱导, 而不能一味硬性灌输。

《子路篇》记述了孔子的一段话, 大意是:《诗经》读得很熟, 却不能应对内政外交, 那么书读得再多, 又有什么用呢?看得出, 孔子是明确主张学以致用的。教师的责任是育人, 是把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而社会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学生的个体素质也有差异,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我特长发挥的职业领域。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 孔子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方向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识“材”。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非常透彻, 把握得也相当准确。比如, 他认为:颜回、闵子骞德行出众, 宰我、子贡长于言辞, 冉求、子路善理政务, 而子游、子夏则在研究典籍文献方面胜出一筹 (《先进篇》) 。对学生的天赋、性格和弱点, 孔子也有分析比较, 他感觉:子羔不太聪明, 曾参不够敏捷, 颛孙师有些偏激, 而子路则有些鲁莽 (《先进篇》) 。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孔子感觉子路适合负责兵役和军政, 冉求可以做地方官吏, 公西赤则更宜于处理外事 (《公冶长篇》)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 孔子施以不同的教法。《先进篇》中记述一则典型的案例:当子路和冉求先后问到同一个问题, 即当听到一件事是否可以马上就去做时, 孔子对两个人的回答截然相反, 否定子路, 肯定冉求。别的学生不理解, 孔子解释说:因为冉求内向、谨慎, 所以鼓励他大胆行动;而子路性急、鲁莽, 则要有意给予抑制。这真是一堂生动精彩的因材施教示范课。

三、和谐相处, 教学相长

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 受到世俗观念的浸染, 师生之间的地位因特定的“教”“学”关系而显出主从高下。但是在《论语》中, 这样的痕迹并不明显。总体上看,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平等融洽, 十分和谐。《述而篇》中记述了这样一段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 是丘也。”孔子对学生无所隐瞒, 说明在他的潜意识中, 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这就为平常的和谐相处奠定了思想基础。《论语》中多处记述孔子与弟子坐在一起交流探讨的情景, 其乐融融。《先进篇》中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学生“聊天”的一幕, 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师生之间的宽松与和睦:孔子鼓励大家“各言其志”, 子路“率尔而对”, 丝毫不显拘谨;孔子虽不赞同他的观点, 却只微微一笑;那边曾点正在弹瑟, 见老师喊自己“发言”, 放下乐器站起来, 飘逸洒脱, 侃侃而谈, 孔子听后感叹“我同意曾点的观点啊”。师生关系融洽到如此境界, 我们当今的许多教育场景也会相形见绌。

师生和谐相处, 并非没有争执。孔子去见当时名声不太好的南子, 子路不高兴了, 孔子一急之下对天发誓:“予所否者, 天厌之!天厌之!”简直天真得有些可爱, 哪有一点老师的“架子”!子路显然是一个直率不羁、喜怒皆形于色的直性人, 他向孔子请教为政之道, 孔子告诉他“必也, 正名乎”。他竟脱口而出:“子之迂也!”孔子也马上接了一句:“野哉!”师生两人似乎要吵起来了 (《子路篇》) 。但这种不愉快并不影响孔子对子路的肯定和信赖。孔子谈到如果政见得不到采纳将漂洋远去时, “其随我者, 由也乎” (《公冶长篇》) 。老师胸怀博大, 不存成见, 难怪子路“闻之喜”了。孔子从善如流的品质也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论语》中可以看出, 孔子不仅尊重关爱自己的学生, 孜孜不倦地教导他们, 而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公冶长篇》记述孔子评价子路, “由也, 好勇过我”。在此篇中, 孔子赞同子贡自认为不如颜回的看法, 并补充说“吾与女弗如也”。《八佾篇》中记载当孔子听完子夏的观点时, 由衷赞叹:“起予者商也!”孔子为师的谦逊和坦诚, 令人感动。

四、习道修身, 学而不厌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 其思想影响之大, 罕有比及。在当时学生的眼里, 孔子的形象已经是崇高而伟大了。子贡的评价很具代表性, 他说:“仲尼, 日月也, 无得而逾焉。” (《子张篇》) 孔子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获得如此尊崇, 显然与他勤勉善学、注重修养、锐意进取、自我完善分不开。“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篇》) , 一“好”, 一“敏”, 道出了孔子求知经验之真谛。

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对知识抱有强烈的追求欲, 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朝闻道, 夕死可矣” (《里仁篇》) , 足见求知求道在孔子心中的地位。《论语》的开篇之句“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而篇》) 也十分鲜明地展现了孔子对学习活动的心理感受。对孔子而言, 学习不再是外加的负担和枯燥的劳动, 完全成了一件乐事。

孔子的学习热情源于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和潜在的危机感。《宪问篇》里孔子的话表露了这样的心态:“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其不能也”, 即担心自己能力不足, 自然会助长学习的动力。当今时代, 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 很多方面都可能超过老师, 为人师者更应该在学习上自加压力:“学不如生, 何以为师?”“敏以求之”说明孔子很注意学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篇》) 是他关于学习和思考关系的经验之谈, “学”和“思”两者相辅相成, 尤其是“思”的功能不可忽略。同时, 他主张既“学”又“习”, 而且是反复练习, 经常实践, 才能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子张篇》里有一段卫国的公孙朝与子贡的对话, 对孔子的求知之道作了概括。公孙朝问:“仲尼焉学?”子贡答道:“斌之道, 未坠于地,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 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斌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意思是孔子从哪里都能学习, 不一定要有专门的老师。“夫子焉不学”一语中的, 概括了孔子求学的一大特色。“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述而篇》) 是孔子关于求知修身的一句名言, 说明他从理念上认定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取之处, 博采众长, 故能出类拔萃。“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自省也” (《里仁篇》)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篇》) , 这些经典的话语, 历经千年, 魅力不减, 至今仍闪耀着智慧之光。而且, 孔子不耻下问。《八佾篇》记述:“子入太庙, 每事问。”别人感到不理解, 孔子却认为这很正常, 正是这种“每事问”的精神, 造就了孔子的博学多艺、才识超群。

孔子虽然说过自己“述而不作”, 但他的行动确为后人树立了创新的典范。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他完整的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为政篇》中孔子的一句话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即研究已有的知识, 能有新体会、新发现, 就可以当老师了。这句话告诉我们:善于创新, 方可为师。在日常生活中, 孔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子路向他请教君子之道, 子张询问行为规范, 孔子都告知“修己以敬” (《宪问篇》) “言忠信, 行笃敬” (《卫灵公篇》) 。当樊迟问“仁”的时候, 孔子也说“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孔子对己、对事、对人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 他的这些规范不是也可以用来作为当今教育者的座右铭吗?

摘要: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 其思想影响之大, 罕有比及。《论语》中记述的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论和行为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认识孔子关于“师道”的思想脉络和体系, 其中许多科学的成分对今天提高教师素质、密切师生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谐校园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论语》中的“礼” 篇8

在孔子看来, 历代的礼是陈陈相因的, 只是有所损益而已。周公“制礼作乐”, 从而使礼制得以完善, 所以孔子特别推崇周礼。在《论语》中, 他屡次称赞周文化“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周之德, 其可谓至德也矣”《泰伯》对于周礼的制定者周公, 孔子更是无比佩服, 连做梦也想着他“甚矣吾衰也!久矣不复梦周公!”《述而》

那么礼的作用在《论语》中有哪些表现呢?

一、礼是治国方略之一, 其一表现在正名上

孔子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 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为在孔子看来, 欲行事必先正名分。

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为政, 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古人认为, 名分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有了名分, 才能明确责任, 各就其职。但是孔子在强调人伦纲常的同时, 也提倡礼让精神。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 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意思是以礼让的原则和精神治理国家, 既能使国家得以治理, 又能使人伦纲常得以保障, 更主要的是“礼之用, 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孔子说“为国以礼” (《论语·先进》) , 国家的安定与和谐全部都维系在礼上, 治国安民的要务就是确立与维护礼, 使天下达到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用礼统治教化百姓为治国上策

《卫灵公》曰:“知及之, 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 必失之。知及之, 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 则民不敬。知及之, 仁能守之, 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 未善也。”即使身居上位, 智、仁、庄具备, 却“动之不以礼, 未善也”。这其中的礼就是社会的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而且“上好礼, 则民易使也”。孔子认为, 治理百姓不宜光靠刑罚, 因为“道之以政, 齐之以德, 民免而无耻”, 行政命令和刑罚, 会让人民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的惩罚而没有羞耻心, 但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 只有“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三、礼是人立身处世之根本, 是修身养性之法

知礼、学礼在儒家的思想里是人走向社会最基本的要求和准备。所以他对儿子伯鱼说:“不学礼, 无以立。”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 又是内在的人伦道德。对于不能正确对待自我身份, 无视君臣关系的人, 孔子则鄙视之。《八佾》篇中孔子回答林放问礼之本的问题曰:“大哉问!礼, 与其奢也, 宁俭, 与其易也, 宁戚。”再有同篇中:“子入太庙, 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 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节俭朴素的生活作风、虚心学习的治学态度、相互尊重交往的原则等作为礼的重要内容, 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品德修养。而礼的根本是“诚敬”及其外部特征——“俭”和“戚”。

四、礼是维持家庭和睦的有效方法

孔子对孝的解释是“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而孝的价值更为明显, 《学而》记载:“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即使父母死去, 作为子女也要“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吾不与祭, 如不祭”。可见, 孔子非常重视礼的内在作用, 即诚敬。此外, 孔子还赋予了孝以政治内涵, 使孝指向忠, 为君王治理天下服务。

尽管周礼如此美好, 但自春秋以来, 它却遭到严重的破坏。孔子伤感的说“天下有道, 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 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 五世希不失矣, 陪臣执国命, 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 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例如, 根据周制, 惟有天子才可以举行八行、八列的祭祀舞蹈, 天子以下, 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天子之礼不可用于诸侯。但当时的情况却是, 鲁国的季孙氏以“八佾舞于庭”, 上僭天子, 近蔑鲁君, 于是, 孔子非常愤怒:“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能不能遵循礼关系非常重大, 礼之事, 无小事。可见, 孔子对周礼的维护是多么倾心、倾情。针对“三年之丧”之礼, 弟子宰我埋怨守孝的时间似乎太长, 理由是君子如果三年不事礼乐, 则必然导致礼崩乐坏, 所以建议改服一年, 孔子却对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一方面斥责说“汝安, 则为之”, 另一方面又骂他“予之不仁也!”因为“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论语·阳货》) 此外, 按照周礼的要求, “拜下, 礼也”, 然而, “今拜乎上, 泰也。虽违众, 吾从下”《论语·子罕》可见, 孔子对于越礼、违礼一类行为非常厌恶, 尤其鲜明地反对臣对君, 下对上的僭越。周敬王四十年, 齐国大夫陈恒杀死了齐简公, 孔子斋戒、沐浴后朝见鲁哀公, 奏曰:“陈恒弑其君, 请讨之” (《论语·宪问》) 。臣杀君破坏了既定的秩序, 是犯上作乱, 显然属贼子所为, 应该受到惩罚, 即便倾全国之力不足以讨伐也应该竭力而为, 起码也要给予道义、舆论上的批评与谴责。

在这种礼崩乐坏的形势下, 因此孔子强调守礼, 认为并不是只对上层统治者而言, 也不是只对下层被统治阶级而言, 而适用于所有的人。从天子到庶人, 人人都必须守礼, 都要“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按照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但是礼有差等, 天子、诸侯、大夫、卿士各不相同, 各有遵循。《礼记·礼运》有云:“不同者, 礼之差等。礼贵得中, 凡丰、杀, 即为过中、不及中也。过中、不及中, 俱是失礼。”所以, “礼有大, 有小, 有显, 有微, 大者不可损, 小者不可益, 显者不可掩, 微者不可大也。故《经礼》三百, 《曲礼》三千, 其致一也。”

对于孔子学说这个特点, 李泽厚先生说的好 (孔子) 把“礼”的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样, 既把整套“礼”的血缘实质规定为“孝悌”, 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亲子之爱上, 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 把原来的僵硬的强制规定, 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 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而为人情日用之常, 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

综上所述, 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里为社会开出了药方——“礼”。礼在伦理道德体系中乃至孔子学说中, 占有很重要地位。过去人们把孔子学说用于治理国家, 叫做“礼治”;把孔子学说用于教化, 叫做“礼教”。古代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这些, 都说明了礼的重要。“礼”是孔子思想的标志, 是中华民族古文明的代表和重要标志。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 孔子思想, 包括他所倡导的“礼”, 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摘要:孔子说, “不知礼, 无以立也”, 深知“恭而无礼则劳, 填而无礼则葱, 勇而无礼则乱, 直而无礼则绞。”因此, “礼”成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论语》论礼有75次, 是全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直接讲“礼”有38次。间接谈到“礼”有37次。

《论语》教学初探 篇9

一、借助《论语》学习,塑造学生良好品行

《论语》凝聚着孔子思想的精华,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过多的修饰,但它所传递的却是最质朴、最简练的人生态度。借助对《论语》的学习,学生能时时以先哲的教导纠正自己的行为,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过后时常再把功课温习一遍,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学而时习之”,就是要求一个人随时随地要有自己的思想,随时随地要学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反省……曾子曾经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要随时随地地学习,时时修正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这样的人一定是内心充满愉悦的。

“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字应该有两层含义,它既可以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是某种思想、见识、流派等。当今社会的诱惑太多,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真正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抵制诱惑,就应该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教师应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抵制住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人不知而不愠”,即便是他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感到悲愤、恼怒,依旧坚定自己的操守。要做到这一点确实非常难,一是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为人处事是没有偏差的;二是要有独立的人格,能做到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道德标准,那么,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都不会迷失自我。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就不牢固。要讲忠诚,守信用,不要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一个人不自信、不自重、不自尊,那么这个人的学问也是不稳固的。因此,教师可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人格、信心,不要看不起别人,不要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要经常看到他人的长处,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是无威严可言的。这个威严,并不是指一个人正襟危坐,不苟言笑,而是指受到他人的尊敬,有做人的尊严;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即使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不被他人看好的情况下,也会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为人处世等产生怀疑。因此,对学生来说,首先要建立自己的人格和信心。

二、通过《论语》学习,丰富学生古汉语知识

学习古汉语,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是一件较难的事情,因为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文言文基础较弱,原先所接触的文言文都是非常浅显的,或者有些干脆就是用白话文翻译过来的文字,文言文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张白纸。如何让学生尽快找到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变陌生为熟悉,仅靠教师的讲,收效是不大的。但在让学生讲《论语》的时候,对于涉及到的一些文言字词的翻译,学生往往会先“备课”,然后自己讲解,这样的学习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建筑论语》 篇1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科学大师,对建筑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在书中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讲述了什么才是建筑真正的精髓所在。

本书共分12章,各章之间均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在建筑的科学视角部分,本书从数学和物理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建筑生成应遵循的法则。对于建筑中的“装饰”这一古老而经典的话题,则从科学和感官的角度论证了其存在的价值,体现出全新的研究方法。在建筑的视觉模式部分,本书将建筑的话题拉回到形式语言上,系统化地阐述了尺度、对比、层级、对称、秩序等建筑的基本问题,总结出了可用于指导建筑实践的规律法则。

读《论语》 篇11

《论语》是“大浪淘沙始见金”的产物,滋润我们干涸的思想,使我懂得了很多……

懂得谦虚。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左拉曾这样描述他的学生——法国作家莫泊桑:“他往往一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然后他的作品源源而出,显出了炉火纯青的功力。”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充满欢快朝气的年轻人后来竟一举推出了《羊脂球》,那个满含柔情、讥讽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完全可以说,《羊脂球》的享誉文坛,是谦虚好学的结果。谦虚待人,厚德载物,惟有谦虚才能养成诚恳待人、虚怀若谷的品质,惟有谦虚才能雕琢出自然豁达、睿智聪慧的人性之美!

懂得诚信。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中华民族之魂。华夏礼仪之邦,诚信成为高尚道德的尺度,美丽灵魂的砝码。宋庆龄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有一次许诺幼儿园的孩子们“六一”要去看望他们,但“六一”那天天气突变,倾盆大雨下个不停,老师和孩子们都以为她不会去了。可是到了约定时间,宋庆龄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视野,孩子们兴奋不已,事后她说:“既然我说了,就得守信。”时空变幻,诚信依然闪耀着诱人的光芒。

懂得坚毅。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志坚强,有远大的抱负,是每个成功人士所必需的。走在布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如果我们没有坚强的意志,那将不会得到真正的人生。简·爱从小到大都在经受磨难,小时候父母双亡,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长大之后,命运再次戏弄了她,使她的身心倍受打击。在山穷水尽之时,她没有放弃,默默忍受,始终坚持自尊自强,用自己的人格与上帝抗争,生活将她磨砺成了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如果说命运是漆黑的夜空,因为有了坚毅,才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命运是贫瘠的土地,因为有了坚毅,才变得葱葱郁郁,生机勃勃。

读《论语》,我懂得了很多……

双手执卷,一杯香茗,一盏孤灯,在安详宁静的气氛中读《论语》,这本薄薄的书,却影响了中国近二十个世纪,在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中,《论语》穿越时空,将和谐、宽容、友爱、诚信、谦虚的声音随着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传递到现在,传递到未来。

《论语》中的“智” 篇12

《论语》中“智”是以“知”的字样出现的, 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含义。《论语》中的“智”大致有两个基本用法, 一个是“知道”的“知”, 做名词用, 有“知识”含义;另一个“知”, 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智”, 与“仁”“勇”相对[1], 有聪明、机智和智慧的含义。我们要讨论的是“知”的第二层含义, 也就是作为德性的“智”。

《论语》中提到“智”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2]) , 孔子认为“智者”的基本特点是“不惑”, 孔子的经常用简单隽永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却给后人留下了难题, “不惑”到底是什么意思?

汉代注经家皇侃把“不惑”解释为“智能辨物, 故不惑也”。“智”是能够辨别事物之理, 不会被外物蒙蔽, 从而保持本心。

宋代经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不惑”的解释是, “明足以烛理, 故不惑”[3]朱子解释的“知者”能够体贴出具有形而上学“理”和“天理”的人。“理”是宋明理学的重要范畴, 与皇侃相比, 朱子的解释有很强的理学倾向, 对于“智”的解释倾向于从内在心性的角度阐发。

今人钱穆的《论语新解》对“智者”的解释是“智者明道达义, 故能不为事物所惑。”钱穆的解释跟皇侃的解释有着相似之处, 认为“智者”就是能够明白清楚“道义”, 故不会随便的被外物所迷惑。而在总结《论语》的“子罕”篇的时候, 钱穆指出“本章智仁勇三德, 知以明之, 仁以守之, 勇以行之, 皆达德。学者能以此自反而加以体验, 则心广大而高明, 希圣希贤, 自能偱序日进也。”[4]《论语》中的“智”有一种明达事物真理, 体认自身德性的的基本含义。如果深究“外物”之深意, 联系整部《论语》也或许会有答案。

《论语·述而》中讲“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与“辨明外物”的“智”有关联, 君子之“智”就体现在不会轻易被鬼神等不可言说的思想所迷惑, 因此儒家之“智”具有“祛魅”人文主义的色彩。夫子不讲“怪力乱神”, 那么夫子要讲的是什么呢?夫子要谈论的“性与天道”, 君子之“智”就是能够体贴出“性与天道”, 也就是宇宙运行的道理和君子为人处世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君子之“智”理解成为明晓天地道义和为人处世之理, 这样更符合孔子的本义。

《论语》中对“智者”的描述, 还有“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 。孔子将“智者”和“仁者”放在一起谈论, 通过对比, 我们更能体会到“智者”是怎样的。“智者”像水一般, 顺应事物之理, 通达不固执。“仁者”像山一样深沉深厚, “智者”是灵动的, 而“仁者”是静止的。

在《论语》的另一则论述中, 我们还能看到“智者”所具备的德性。《论语·阳货》讲“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对于“上智与下愚”, 各路的注家有不同解释。第一种解释, 倾向于认为“智愚”是智性和能力的区别, “智者”就是聪明好学之人, “愚者”就是愚钝之人。另一种的看法认为“上智之人”是对“人性的善恶”有着正确的认知和判断的人, 而“下愚之人”是不能对“人性”的“善恶”做出正确的判断的人。然而孔子讲“有教无类”, 他不会从门第和先天禀赋的差异上对人进行区别。后世大儒王阳明也有“愚夫愚妇皆可成圣”说法。因而把“智愚”的区别放在德性的培养上更符合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

因而, 在《论语》中“智”应该是一种知善知恶的能力。“上智之人”能够辨别“善恶”, 择善固执, 从而不会轻易的改变自己的向善志向。“下愚之人”对“善恶”不能进行辨别, 会受到利益和其他因素的干扰, 从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在《论语》中, 孔子所认为的“智”是对天地的道义和自己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有着清楚的认识, 不会轻易被迷惑和改变自己的向善意志。“智”是一种“知善知恶”的能力, 正是因为拥有这种辨别能力, 才能执着向善。

二、“智”是一种政治智慧

作为古典思想家, 孔子对于政治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论语》中孔子有多次提到的“智”, 就包含着一定的政治智慧。

《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

熟悉《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不大喜欢樊迟, 说:“小人哉, 樊须也。”。樊迟不能认识到夫子的学问的主旨, 所以孔子不大喜欢。

在这次的论述中, 樊迟问道了“知”, 孔子先是简单的以“知人”来回答他, 接着补充道“举直错诸枉, 能是枉者直”。孔子这里说的“智”政治智慧的意味, “智”就是知人善任的能力, 就是可以辨别“直枉”的能力。

中国古典思想家在谈论政治的时候, 往往会提到政治思想家的德性, 因为在古典政治家看来统治者本身的德性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运作。所以孔子对“君子”提出这样的要求, 希望“君子”具有“知人枉直”之“智”。《论语》中除了提出“君子”需要具备“知人直枉”之“智”, 还树立典型。

《论语·颜渊》记述:樊迟退, 见子夏曰:“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子曰:“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 选于众, 举皋陶, 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 选于众, 举伊尹, 不仁者远矣。”

子夏告诉樊迟“舜和汤”, 就是具有夫子所说的具有政治智慧的人。夏舜和商汤具有“识贤”和“举贤”的才能, 大胆的从普通民众中选出“皋陶”和“伊尹”这样的贤士来治理国家, 这样, “不仁之人”就会远离朝政, 从而实现了治国理想。

《论语》中, 孔子在讲“智”的时候, 也提醒君子要审时度势的发挥“君子之智”。

子曰:“宁武子, 邦有道则知, 帮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 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

宁武子是卫国的大夫, 在卫君文公和成公之时参与政治。成公有道, 宁武子的智谋显现出来, 而到成公之时, 国君无道, 宁武子也就没有无所作为。适时的表现智慧或许比拥有智慧本身更为困难, 所以孔子赞同宁武子的做法, 主张“君子”在拥有智慧的时候也要注意世事的变化, 在适当的实际和环境来展现自己的“智”, 那才是“大智”。后世学者把孔子称为“圣之时者也”, 讲“智”之“时”自然是符合儒家本义的。

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智”是一种“知人善任”政治智慧, 能够“举直措诸枉”, 改变枉者的不正直的行为, 从而有利于维持政治的“正义”状态。具体到个人, 孔子也提醒仁人君子要注意用“智”的时机。

三、“智”、“仁”、“勇”

“仁”、“智”、“勇”被后人称之为“三达德”, 《论语》没有对三种德行进行排序, 但是这三者的排序问题却引起后世学者的重视。对这个话题讨论最多的是二程和朱子, 二程提出:“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 德之序也;“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学之序也。[6]

程子认为“智”“仁”“勇”的排序,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如果从德性修习的角度来讲, “仁”排第一, “智”、“勇”分居第二和第三。如果从为学的角度来讲, 则“智”排第一, “仁”“勇”稍稍居后。

朱子与门人的对话中也提到类似的问题:“知以明之, 仁以守之, 勇以行之, 其要在致知。知之明, 非仁以守之, 则不可;仁以守之, 非勇而行之, 亦不可。三者不可阙一, 而知为先。曰:此说甚善, 正吾人所自当自力也。” (《朱子语类》)

朱子认为“智”“仁”“勇”三者关联, 但是如果排序的话, “智”排在首位。朱子学说围绕“格物”展开, 所以会把“智”放在首位, 体现朱子学问的“主智”主义的倾向。

宋明儒者把学问分为“尊德性”和“道问学”两个方面, 所以在三大德的排序上, 出现双重标准, 到了朱子, 就直接把“智”排在了首位。

与程朱同具影响力的“心学”思想家陆象山和王阳明却未曾提到类似的问题, 也没有对三大德进行排序。从这里, 我们可以看到“心学”和“理学”的分歧, “心学”直达人的本心和“良心”, 而理学需要“智识”的辨别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回到问题本身, 排序问题是在宋明时期出现的, 但是孔子本人是怎样认为的呢?《论语》中孔子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是从《论语》的整体思想上, 我们可以略知一二。

子曰:“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首先培养自己的品格, 等着有更多实力和机会的时候再研读学问。由此, 我们可以认为在孔子的世界里, “勇德”是居第三的, 而“仁”德略高于“智”德。到了宋代, 之所以会出现排序问题上争议, 实际体现了学术史的流变, 理学家因为重“智”, 因此把“智德”放在首位, 而心学家着重从内在良知去体贴学问, 就不那么看重“智”德。

四、“智”与“仁”、“学”

孔子在讲到“智”的时候, 通常也会把其与“仁”放在一起讨论, 那么, “智”与“仁”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论语》中有这样的论述:

子曰:“不仁者, 不可以不处约, 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孔子看到“不仁”很难在长期艰苦的环境里生活, 心境会因为外在物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不会处于长久的快乐之中。“仁者”是自身具有“仁爱”之心却无从知道, “仁者”把“行仁”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而忘记了它存在的合理性。“智者”则稍有不同, “智者”对“仁”的理解不是从自身体认上来的, 而是通过智性分析才知道“仁爱”的意义和价值, 从而表现出“利仁”向善的态度。“智者”跟“仁者”有区别, 但是“智者”之“智”是通向“仁”的一种途径。

“智者”虽然稍不同于“仁者”, 但是“智者”也会对“仁”具有认同, 对于“君子”而言, 不光是需要“智”, “仁”和“勇”也是必备的素质。

孔子认为仁人君子应该要有“智”这样的智慧, 但是他不认为“智性”是天生的。孔子经常讲:“吾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知也。” (《论语·述而》) 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 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而知道一切的。同样, 孔子认为“智”性也是靠后天不断的学习而获得的。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 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 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在孔子看来“仁, 直, 信, 直, 勇, 刚”都是美好的品德, 但是每个人都会有所侧重, 如若不能好学深思, 体会这些美德所具有的深意, 那么就会陷入邪枉之中。仁厚之人不知道学习, 就会愚钝。聪明之人不知道学习, 就会虚浮不定。信守承若之人不好学, 死守信条, 反而会伤害自己。正直之人不好学, 就会不知道变通, 不通情达理。勇敢之人不好学, 势必会犯上作乱。刚强之人不好学, 就会狂妄。

孔子强调的“学”, 大致有两层意思, 一方面要知道自己的本性, 要适当的节制, 以免出现“过尤”和“不及”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 也要不断的学习, 固守本性中所有的德性良知, 而不会被蒙蔽。所以, “智性”之德是需要学习, “智”与“学”也就相互关联。

由此可见, 孔子讲“智者利仁”, 把“智”与“仁”连接起来。同时, 认为“智”不是先天固定的品格, 是一个不断学习和体会的过程, 从而给予后世学者以学习进步的机会, 这就是孔子的智慧所在。

结语:综上所述, 《论语》中“智”是洞悉天地万物和人情世故不被迷惑的能力;是“知善知恶”, 同时能够“为善去恶”, 从而不断向善的品格;“智”还是一种“知人善任”的政治智慧。孔子并不单独提出“智”, 而将其与“仁”和“勇”联用, 共同构成君子所具备的品格。在理论体系上, “智”与“仁”相连接, “仁”给予“智”以内在规定性, 不失儒学之大本。同时, 孔子告诉后世学者, “智性”是后天培养的结果, 给予后人研习德性不断进步的机会, 可谓“极高明而道中庸”。

参考文献

[1]程树德.《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2006年版.

[2]钱穆.《论语新解》.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2002年版.

[3]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版.

[4]钱穆.《四书释义》.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0年版.

上一篇:分布式油田下一篇:人本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