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共12篇)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1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试行)
【分类号】 2360039104
【标题】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试行)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卫生部
【颁布日期】 911230
【实施日期】 911230
【失效日期】
【内容分类】 卫生监督类
【文号】
【名称】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试行)
【题注】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卫生监督机构正确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依据《公共场所卫 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 简称《细则》)制定本程序。
第二条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以及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职能部门 和卫生防疫站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时,必须遵守本程序。
第二章 办理“卫生许可证”
第三条 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到卫生防疫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一、登记要求:准备开业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持其主管部门证明。已开业需 补办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携带介绍信和工商营业执照。上述手续齐全 者,发给“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一式2份。
二、“卫生许可证申请书”填写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经营者要提供经营场所的平面图、卫生设施等有关资料及从业人员情况 ;
(二)“卫生许可证申请书”必须用钢笔或墨笔填写,字迹工整、内容准确。填好后由经营者的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送卫生防疫机构。
第四条 卫生防疫机构接到申报材料后,在45日内逐项检查申报材料是否齐 全、准确,若有漏项、错误处应通知其补正。对申报材料合格者,派两名以上卫生 监督员或助理卫生监督员(其中卫生监督员不少于1名)进行现场监督、监测,在 “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上填写卫生评价意见,报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五条 发放“卫生许可证”和通过复核的条件:
一、经监督检查后主要卫生指标符合卫生要求;
二、从业人员体检合格,对传染病患者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
三、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在80%以上。
第六条 对不符合卫生要求的经营单位,卫生防疫机构提出书面改进意见,经 营单位改进后重新申请。
第七条 “卫生许可证”的发放:
一、“卫生许可证”应用墨笔填写,写明编号、单位全称、经营项目、发证日 期,并加盖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公章。如经营多种公共场所的单位,要在“卫生许 可证”上注明其兼营项目。
二、卫生行政部门应自卫生防疫机构接到“卫生许可证申请书”之次日起两个 月内,对审查合格者签发“卫生许可证”。民航、铁路、交通、厂(场)矿卫生职 能部门负责签发本系统管辖范围内的机场、车站、码头等候室等公共场所和民航客 机、铁路客车、客轮以及主要为本系统职工服务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
三、“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1次。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期满前30日将“卫 生许可证复核登记表”发给经营单位,经营单位应在15日内填写并交回“卫生许 可证复核登记表”。监督机构收到“卫生许可证复核登记表”后60日内完成对经 营场所卫生状况的复核审查,在“卫生许可证复核登记表”上填写复核意见,合格 者加盖“审核章”。“卫生许可证复核登记表”一式2份,1份存档,1份交经营 单位。
四、经营单位领证后如有新增经营项目,须申报新增经营项目,并按有关规定 和标准接受卫生监督、监测。
第三章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
第八条 健康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向经营单位发健康检查通知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定体检期限、承担体检单位及体检地点;
(二)根据应体检人数,领取体检表;
(三)首次体检人员准备近期1寸免冠照片1张。
二、健康检查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卫生单位承担健康检查工作,承担健康检查 工作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由内科、皮肤科、放射科、化验室等医技人员组成;
(二)具有随时接受体检、补检、复检的能力;
(三)体检后两周内出具体检结果报告;
(四)对体检工作认真负责,不得弄虚作假。
第九条 健康检查工作的实施:
一、经营单位应作好体检的组织工作;卫生防疫机构负责体检工作的监督、指 导并掌握体检进度。
二、体检者必须亲自持体检表进行体检和复检。
三、查出的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复检。
四、对传染病患者的诊断按卫生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 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试行)执行。确诊为传染病患者,承担体检的单位应及时通 知卫生防疫机构。
五、体检完毕,承担体检的单位应在健康检查两周内向受检者单位发出健康检 查结果报告。受检者单位及时将体检结果送交卫生防疫机构。
第十条 健康合格证的核发:
一、卫生防疫机构按人员名单逐人逐项审查,如有漏检人员及项目或检出阳性 者,应及时通知经营单位补检或复检;
二、体检合格者由卫生防疫机构在其健康证上加盖“体检合格”章及公章,并 注明发证日期;
三、由卫生防疫机构将体检表和健康合格证交经营单位保存。
第十一条 传染病患者的调离:
一、体检确诊的传染病患者,由卫生防疫机构向患者所在经营单位发出“职业 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经营单位应将患者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岗位,并于接到 “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将患者“健康合格证”及其回执送 卫生防疫机构。
二、传染病患者治愈后,到指定体检单位复检,确属痊愈,将检验报告附体检 表后送卫生防疫机构补发健康合格证或补盖“体检合格”章。
第四章 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第十二条 培训:
一、培训对象同体检对象,经营单位负责人、法人代表参加培训,由经营单位 负责实施。
二、拟上岗的从业人员,由该经营单位随时组织培训。
三、经过经营单位自身考试合格后,报卫生防疫机构验收。
第十三条 验收:
一、检查答卷是否认真、准确,参加考试人员应占从业人员的百分之九十五以 上。
二、按从业人员10%-20%的比例抽查进行现场考核,对不及格者应重新 考试。
三、在考试合格者的健康合格证上加盖“考核合格”章。
第五章 卫生监督监测
第十四条 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卫生组织、卫生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二、基本卫生设施是否具备;
三、公共场所内外环境卫生状况;
四、消毒制度、消毒设施是否健全、完好及运行情况;
五、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有关规定”部分执行情况;
六、抽查部分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和“考核合格”章;
七、复核从业人员名单是否准确无误,以确定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含临时工)为体检、培训对象。
第十五条 卫生监督员在监督检查中,应认真填写“现场卫生监督记录”。填
写时做到用词适当,准确,不得以结论代替事实描述,不能笼统描述卫生状况;要 写明经营者全称、监督检查时间;所有项目要在现场填全、不得在离开现场后补填。监督检查记录填写后应由被监督单位的法人代表或陪同人员查看并签字;如拒签 需问清拒签理由,属用词不妥或与事实不符应按事实改正后再签;如被监督单位人 员仍拒签,应在监督检查记录上注明拒签情况和理由,记录在场人员姓名,由卫生 监督员签字,将第二联当场交给被监督单位,如拒收记录,回单位后用双挂号信寄 出。
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不得当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第十六条 在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填写“ 样品采集记录表”,采样记录的编号应与样品编号一致。采样后应填写“卫生监测 样品送检单”,连同样品及时送至检验单位。检验者应出具“卫生检测结果报告单 ”退还承办卫生监督员。
卫生防疫机构依据检验结果填写“卫生监督监测评价书”送被监督单位。
第六章 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 立案:
凡涉及行政处罚者,都必须立案。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案调查。
(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现场进行卫生监督、监测时发现经营单位有违反《 条例》或《细则》的行为。
(二)知情者检举揭发经营单位有违反《条例》或《细则》的行为。
二、立案原则:
(一)在现场进行卫生监督、监测时,卫生监督员发现经营单位有违反《条例 》有关规定的情况和行为,可立案调查;
(二)如系群众举报,应作好口述笔录,由举报人签字并留下工作单位或地址 ;如是电话举报,应认真作好电话记录,记下举报人姓名、地址。经科主任批准后,方可立案。
第十八条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核实必须有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或助理卫生监督员(其中卫生监督 员不少于1名)同行,赴现场时,卫生监督员必须着装整齐,佩带“中国卫生监督 ”证章,出示“中国卫生监督”证件。
人证、物证、地点、时间及情节是执行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取证内容主要包 括:
一、现场摄影、录音、录像;
二、现场采样并送检验室检验(应注明采样地点、日期、样品名称及编号);
三、现场卫生监测,将监测结果填写“样品采集记录表”;
四、反映违法事实的检举投诉;
五、旁证材料,应由旁证人签字;
六、采集物证(采样单应有双方签字);
七、鉴定结论,经专业机构进行的技术鉴定(包括化验证明、医院诊断书等)及有关的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八、当事人对事实经过的陈述;
九、现场卫生监督笔录。
在诉讼过程中不得再向被处罚者或证人收集证据,经人民法院同意的除外。
涉及国家机密或技术专利的证据,监督机构及调查取证人员要予以保密。
第十九条 行政处罚:
一、由3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或助理卫生监督员(其中卫生监督员不少于两名)对经营单位的违法事实进行合议,填写行政控制或行政处罚审批表,并附上述现场 调查所得材料,按行政处罚的批准权限逐级上报。
二、行政处罚的批准权限:
按《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对停业整顿及超过3000元的罚款处罚须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地、市 级以下卫生防疫机构应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防疫机构备案。
三、由卫生监督员根据已审批的行政控制或行政处罚审批表填写“卫生行政处 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证”。填写“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对违 法事实应判定准确,要与《条例》及《细则》的有关条款相对应。
四、送达:送达处罚决定书应有送达回证,由被送达人在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盖章),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送达处罚决定书应直接送交被送达单位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不在时交该单 位收发部门签收。
被处罚者是个体经营者的,处罚决定书应交给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同住成年 家属签收。
被送达人拒绝接收处罚决定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人员到场说明情况,在 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理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处罚决定书留 在被送达人处,即视为送达。
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双挂号邮寄送达,并将回执贴于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回 证”上。“送达回证”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五、行政处罚分类及执行:
(一)警告、罚款:按规定送达“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停业整顿:送达“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到期派卫生监督员赴现场检 查验收。若验收合格,即下达准许恢复营业通知;若验收不合格,可延长其停业整 顿期限至90天止,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三)吊销“卫生许可证”:送达“卫生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时通知工商行 政部门。
对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送达后3个月内被处罚单 位不履行也不起诉时,由卫生防疫机构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3个月内被 处罚单位不服处罚,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时,卫生防疫机构应做好应诉准备。
第二十条 结案:
行政处罚实施完毕后,由主办卫生监督员填写结案报告单,予以结案。结案卷 宗应包括与本案有关的各种文书、证据。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某地5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指标的观测值见表1[1], 资料来自文献, 真实可靠。反映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监督率 (公) 、监督率 (水) 、体检率、培训率、监测合格率 (公) 、监测合格率 (水) 和调离率, 均为高优指标。
1.2 统计方法
比较组较少时, 秩和比法用于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见文献[2]。编秩时采用线性插值法, 本文的7个评价指标均为高优指标, 秩次R=1+ (n-1) (X-Xmin) / (Xmax-Xmin) ;计算秩和比 (RSR) 平方根反正弦变换值95%可信区间 (CI) 时, 综合评价时由于需要进行两两比较, 原检验水准为0.05, 新检验水准α=0.05/N, N=n (n-1) /2, n表示比较组数[3]。本例比较组数为5, 所以调整后的检验水准为0.005, u0.005=2.807。
2 结果
2.1 计算秩和比
用上述方法对表1资料中的同一指标观测值编秩, 按照公式RSR=ΣR/mn (m表示指标数量, n表示年度数量) 计算RSR, 并按大小顺序排序 (表2) 。
2.2 RSR平方根反正弦变换值95%可信区间的估计
将计算得到的RSR进行平方根反正弦代换, 按照公式y±u0.005sy (u0.005=2.807, sy=4.84) 计算y的95%CI (表3) 。
由表3看出, 除了第1年、第2年、第3年分别与第5年两两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 其余两两年度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秩和比法的设计思想是计算得到的秩和比越大越好, RSR是评价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数。由表2看出, 5年间该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排序为第5年>第4年>第2年>第1年>第3年, 其中第1年、第2年、第3年与第5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这提示该地近两年卫生监督工作质量比较高并且提高幅度较大, 而前3年逐渐下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该地区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还是可以的, 应该继续保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增长势头, 继续发扬工作中的长处并改进工作的不足, 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进而保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算秩和比是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计算时, 编秩的方法很多, 比如直接编秩法、线性插值法、标准参照法等, 但是有时直接编秩法不能很好地区分不同比较组综合指数的高低, 原因在于在秩转换时会丧失一些信息, 只考虑了指标的大小顺序, 而用线性插值法编秩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也可以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秩和比, 之后再进行综合评价。
对本文资料, 用线性插值法编秩进行秩和比法与TOPSIS法分析的排序比较, 差别主要在前3年, TOPSIS法分析的该地5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排序为逐年递增。究竟何种方法的结论更为合理和可靠, 还有待实践和理论来加以证实。
不论是秩和比法还是TOPSIS法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数, 都可以按照参数统计的要求进行变量变换, 通过求其可信区间进行综合评价;当比较组数较多时, 应采用分档法[4]进行聚类分析, 使分析得到的结论更好地指导卫生监督工作。
关键词:卫生监督工作,公共场所,秩和比法,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王严.TOPSIS法用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质量的多指标综合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 1997, 14 (5) :34-35.
[2]黄延得, 孙爱峰.秩和比法在公共场所卫生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7, 1 (8) :72-73.
[3]马斌荣.医学统计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3
一、以促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建设法制政府为目标,深化预算执行审计
财政资金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督好财政资金安全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财政资金流向哪里,审计的触角就应该跟进到哪里。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审计部门要做到对预算执行单位的监督覆盖无盲区,让预算得到严格执行和“三公经费”公开透明无例外,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善于把揭示问题与促进改革、规范管理结合起来,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管理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政府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推动职能转变,促进增收节支,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法制政府和服务政府建设。
二、以促进落实惠民政策和维护群众利益为目标,加强涉农及民生专项资金审计
审计部门要经常性深入基层,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征求他们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关注关心的强农惠农政策执行落实等问题纳入监督视野,把民生审计贯穿于审计工作始终,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涉农等重要民生项目和资金作为审计重点。要跳出账外监督,更加注重从群众中调查了解真相,发现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实现审计监督与群众监督的互动,力求把问题查准、查深、查实、查透,并主动将审计成果展现在群众面前,确保审计工作成效最大化。
三、以提高政府投资绩效和优化投资环境为目标,坚持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执收执罚部门收费罚没资金审计
2013年白水县共审计政府投资项目18个,核减工程投资、节约财政资金2600多万元,创历史新高。今后,审计部门要继续关注财政投入较多、社会各界关注、关系群众利益的建设项目,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与全过程跟踪审计相结合,密切关注工程质量效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问题,及时发现项目实施中的漏洞和问题,查错纠偏,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要严格执行中央有关规定,依法严肃查处违规建设的楼堂馆所和工程决算中高估冒算、虚报投资等行为,减少舞弊和失误,有效节约财政支出。要严肃查处违规征地、截留克扣农民征地补偿费、拖欠工程款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确保把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建成“阳光工程”、“民心工程”。要把那些有收费权、罚没权的部门和历经审计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列为审计的重点,严肃查处部门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的“三乱”行为,严肃查处破坏投资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四、以促进全县反腐倡廉建设和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科学理财能力为目标,积极稳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遵守“受托审计”的程序,加强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效果。审计中要特别关注领导干部对国家资源环境保护、土地等政策落实情况,关注政府财政负债及风险情况,关注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程序与效果,查看有无擅自决策或管理严重缺位问题,严肃查处资金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他变相侵吞国家资财等违法违规问题,以此促进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开透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篇4
下半年工作总结
2014年卫生监督工作认真贯彻了2014年全县卫生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卫生监督力度,加强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卫生监督机构的保障职责,在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档案管理:
对我区的公共场所单位建立档案,建档率达到了100%。同时建立了公共场所电子档案。纸张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充分保障我区公共场所(各行业)经营单位资料完善性、安全性。同时做好档案日常更新,及时增减。有效做到档案资料最新化。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1、监督覆盖率、体检率和培训率:
2、结合我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对所辖区的公共场所单位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共监督户数13户,理发店美发6家,旅店业7家。监督覆盖率达到了100%。今年新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0家,监督检查26户次,体检人数0人。培训率达到了100%。
2、专项整治工作
7月份至11月份起,在本辖区内公共场所经营单位进行了多次专项整治,发现主要存在问题是普通旅店、招待所无洗衣房和消毒间;采用空调的单位未落实空调系统清洗消毒制度,部分场所工作人员无健康证上岗,极少数单位未办理卫生许可证即进行营业,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反复监督检查,责令整改。
三、自身学习。
完善内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在认真组织卫生监督员对《全国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卫生监督稽查工作规范》等规定的同时,建立严格的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提高执法办案能力。
四、存在问题
1、执法力度需进一步提高。
2、执法人员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盐源镇卫生监督协管站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省、市2011卫生监督工作要点及渭南市卫生监督所【2011】1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创国卫以及迎“双节”的需要,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专项检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检查目的按照省、市2011卫生监督工作要点及要求,通过集中监督检查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使公共场所达到证件齐全、持证上岗、组织机构、制度健全、卫生设施到位、消毒措施落实、环境卫生优良、经营秩序规范、自身卫生管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二、组织领导
为了使这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专项检查工作得到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针对各类公共场所的特点,突出重点,切实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县卫生监督所成立专项检查工作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樊选民
副组长:成晓育
成员:舒军、王彩芳、任革、仇小燕、张月利
三、检查时间及范围
2011年11月21日至11月26日对全县辖区内的宾馆、旅店、招待所、茶座、美容美发、公共浴室、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等进行集中监督检查。
四、检查方法
1、由县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科对全县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单位进行排查摸底,掌握本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单位的本底资料,确定公共场所重点监督检查的行业和区域,为集中监督检查工作提供依据.工作小组对各类别公共场所进行随机抽查。
2、工作小组对各类别公共场所进行随机抽查。
3、县卫生监督机构要对公共场所单位实施巡回监督检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复查整改情况,并规范内部管理,做到卫生管理制度上墙,提高行业卫生管理水平,确保卫生许可证、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持证率达到100%。
五、工作要求
1、要充分认识本次集中监督检查的重要性,按照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监督队伍,保证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
2、检查组将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统计数据及专项检查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汇报,于11月29日前报业务信息科。
3、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对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责令改正并做好指导工作,对被责令整改的单位要及时进行跟踪复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罚。
4、执法人员要按照相关工作纪律要求执行。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6
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公共场所从业户:
为了全面实施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5号)和《麻栗坡县卫生局关于印发〈2009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麻卫发﹝2009﹞149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店内卫生清扫,确保环境卫生清洁;
二、各单位将《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合格证》、《卫生检测报告单》、负责人身份证各复印一式两份送麻栗坡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三、各单位设立1名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应有相关文字记录;
四、各单位积极开展好卫生管理自查工作,每月至少自查一次;
五、各单位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卫生用品(毛巾、拖鞋、浴巾)必须消毒处理,做到一客一换;
六、各单位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化妆品、香皂、沐浴液、洗发液标识齐全、产品有效卫生许可批件、产品使用不得超过有效期限;
七、住宿业脸盆、脚盆应有明显标志,每床位配备脸盆、脚盆各一个;
八、美容美发业必须配备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工具;
九、以上各项工作望各单位于2009年9月26日前完成,麻栗坡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9年9月27日至10月15日组织风险评估验收,拒绝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麻栗坡县卫生局将不予换发2010的卫生许可证。
特此通知
麻栗坡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7
1基本情况
常州市辖2市5区, 持有效卫生许可证住宿单位895家, 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52家, 占总数的5.8%;经济型商务酒店宾馆256家, 占总数的28.6%;普通旅店招待所587家, 占总数的65.6%。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虽然近年来, 高档宾馆不断涌现, 但依然改变不了中低档客房在该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在我市, 住宿场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城乡差距较大:三星级以上宾馆饭店与经济型商务酒店宾馆中有90%以上地处城区, 而85%以上的普通旅店招待所位于乡镇与城郊接合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 不仅仅是经营规模的差距, 更多的则是卫生质量上的差距。 (2) 利益决定卫生:现在许多住宿场所单位不是股份制, 就是私人经营, 经营者往往重利益, 轻卫生。经济状况较好的单位履行住宿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较好, 反之较差。 (3) “家庭式”小店管理难度大。这类经营业主常利用自住房, 或者利用临时搭建和违章建筑作为经营用房, 其法制观念淡薄, 开店往往抱着临时观念, 不愿增加投入, 从而造成设施不到位, 加大了监督管理的难度。
2方法
2.1量化分级管理方法
2.1.1评查内
容根据《江苏省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定内容分为卫生管理、功能间卫生要求、公共用品卫生要求、通风系统、二次供水设施5大类, 监督项目共38项, 满分128分。将卫生许可证、消毒间、消毒设施、布草间、自洗棉织品消毒、二次供水设施这6项列为关键项 (表中带*号的项目) , 只要有l项不符合要求, 则不予评级。其余32项根据其权重分别确定为6、4、2三个分值。
2.1.2评级标准
将各项目的总得分进行标化, 在标化分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发生、中央空调未清洗与评价等情况, 进行综合评定。在无上述情况下, 标化分为90分以上者, 卫生状况为优秀, 核定为A级;标化分为70~89分者, 卫生状况为良好, 核定为B级:标化分为60~69分者, 卫生状况为合格, 核定为C级;标化分低于60分者或标注“*”的关键项不达标的, 责令限期整改, 并依法处理。
2.1.3评级程序
各辖市区卫生监督所负责辖区范围内住宿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评定, 为达到检查标准统一、检查内容统一、检查方法统一, 保证客观、公正地实施该项工作, 专门成立了常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业务工作指导组。
2.2措施
2.2.1开展调查摸底, 掌握基础资料
根据工作要求, 对全市住宿场所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基本摸清了全市住宿单位的类别、数量、规模, 初步掌握了我市住宿场所的卫生状况, 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2全面培训, 统一标准
在全市范围内对各辖市、区卫生监督所分管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卫生监督员进行了培训, 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大会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统一评级标准, 确保评级质量。在此基础上,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所管辖住宿场所经营者和卫生管理人员开展量化分级知识的培训, 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 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2.3自查自纠, 规范管理
要求各经营单位对照住宿场所量化分级评级标准, 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查漏补缺, 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逐条逐项抓落实, 对关键项目达不到要求者, 立即整改;对一般项目达不到要求者, 努力完善。同时也要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员对各单位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 帮助其规范卫生管理工作, 努力取得较高的卫生信誉度等级。
2.2.4分类指导, 稳步推进
在住宿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审过程中, 对所管辖住宿场所进行梳理排队, 将其划分成“好、中、差”3个档次, 采取抓差, 促中的工作方法, 分类指导, 同时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先行进行评定, 树立样板。并组织现场观摩学习, 以点带面, 提高了经营单位卫生等级“争A上B”的信心, 稳步推进量化分级等级评定工作。
2.2.5组织督查, 掌握进度
期间, 我市组织督查组对各地住宿场所量化分级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督查。采用查阅资料、现场查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等形式全面了解阶段性工作情况,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进一步推动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2.2.6媒体参与, 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对评定过程多层次、多角度、反复宣传, 进行跟踪报道, 将量化分级的信息向社会公示, 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在公众中的认知度, 也充分调动经营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起到扶优治劣的效果。
2.2.7等级公示, 引导消费
全市统一制作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牌, 根据各场所评定结果分别以A、B、C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牌在场所内醒目处予以公示, 同时在常州市卫生监督信息网和相关新闻媒体公示A级单位名单, 接受市民监督, 引导合理消费。
2.3监督抽检
组织对住宿场所空气和用品用具卫生质量的抽检, 了解场所卫生状况。
3结果
3.1量化分级结果
目前, 我市895家住宿场所中开展量化分级管理的有486家, 实施量化分级率为54.3%;其中A级、B级、C级分别为41家、256家、189家, 构成比分别为8.4%、52.7%、38.9%, 见表1。
3.2监督检测结果
对45家住宿场所公共用品用具的抽检结果显示,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前后, 棉制品的合格率由78.33%上升为91.67%, 杯具的合格率由85.56%上升为94.44%, 洁具的合格率由81.11%上升为92.22%。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量化分级前后, 棉制品、杯具、洁具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表明消毒工作落到实处, 安全隐患明显降低。见表2。
注:棉织品:χ2=12.55, P<0.01;杯具:χ2=3.95, P<0.05;洁具:χ2=4.81, P<0.05。
3.3
通过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 增强了住宿场所单位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卫生设施进一步完善, 管理更趋规范。评定前有54家单位卫生设施缺乏或不足, 甚至有10家单位无消毒间;评定后这些单位的卫生设施全部到位。本次通过等级评定的486家单位中, 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从原来的86%上升到99%, 卫生管理档案建档率从原来的30%上升到100%, 各项卫生管理更加规范。
3.4促进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监管工作
虽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已实施多年, 但该项工作的推进有一定的阻力, 通过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邀请专家对中央空调的使用单位进行专门的培训, 使大家进一步了解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由于长期运行、疏于清洁等原因, 造成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在本次已评定级别的486家住宿场所中, 有24家使用中央空调, 所有空调系统使用单位都建立了专门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档案;所有空调系统冷却塔、空调机组、冷冻水管均按要求定期进行了清洗消毒;其中2家的通风管道由专业清洗机构进行了清洗消毒;所有单位都进行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检测或评价。从而切实加快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规范化管理的步伐, 为今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好了基础。同时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也纳入预防性审查范围。
3.5经营单位索证索票意识大大增强
通过本次评定工作, 大大增强了住宿场所经营者对所提供使用的化妆品和用于公共用品用具消毒的消毒产品的索证索票意识, 并建立了专门的索证索票管理制度、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及档案, 在已评定级别的486家单位中, 有453家单位进行了索证索票, 占评定总数的93.2%, 杜绝了不合格产品的进入。
4讨论与建议
4.1部门协同, 强化管理
住宿场所量化分级工作是否可与其他职能部门联合, 扩大影响力, 同时建立信息通报制度, 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 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通报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信息。比如卫生信誉度等级的评定结果与旅游局星级宾馆评定结合, 必定可以促使两个部门的管理工作达到双赢。
4.2降低费用, 全面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
因相关文件规定的“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未清洗消毒的公共场所, 其卫生监督量化分级不得评定为A级, 并视为公共场所卫生设施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 不给予新办、延续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这一工作要求, 导致在本次评比中, 许多规模较大、卫生状况较好的场所因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未全面清洗消毒而影响单位的评分, 只能被评为B级;而规模相对较小, 条件简陋无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中小型旅馆可被评为A级, 影响了信誉度等级整体水平, 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业主的参评积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央空调风管的清洗消毒费用过高。因此, 中央空调通风管道清洗工作的开展, 不但需要经营单位提高意识, 同时也需要专业清洗机构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应适当降低清洗费用, 推动该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4.3公示等级, 引导消费
本次评定过程中还有有一种情况, 就是A级单位挂牌积极性较高。而占绝大部分的B、C级单位普遍比较被动, 要么不挂, 要么挂在不显眼的地方, 起不到引导消费的作用。所以对公示方式也可进行调整, 可以参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办法, 卫生信誉度等级标记张贴在卫生许可证的右上角, 并只对A级单位实行挂牌公示。
4.4借助重大活动, 推进工作
目前, 我市重大活动卫生监督工作越来越多, 而住宿场所的卫生信誉度是否也可以作为一个遴选条件, 提高经营单位的竞争能力, 使经营单位实实在在感觉到级别的重要性, 从而有力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徐爱英, 严荣, 李燕.上海市闵行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 2007, 19 (12) :617-619.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8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
【中图分类号】R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78-01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生活的质量。公共场所作为人们进行日常的社会交际、商业交易和旅游娱乐等活动的地方,更是备受人们的关注。怎样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国根据社会现状修改颁布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所以应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卫生监督监测部门于2014年集中对本市4类公共场所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相关公用物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如下:(注:以抽检4类公共场所物品中的微生物指标为案例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样品来源 于本市 4类公共场所(旅店、洗浴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相关公用物品, 共计 215份。
1.2 检测项目、方法、监测依据与判定标准 :检测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按 GB/T18204.1.2.3.4 -2000操作, 拖鞋检验方法按GB/T18204.7.8-2000操作 ;监测依据:GB/T18204《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663~9673~1996。
2 结果
2.1 旅店业公用物品卫生状况
采集旅店业公用物品卫生状况采集样品80份, 检 测合格 69份, 合 格率为87%。 其中床单 (19/20)、被套 (19/20)、空气 (17/20)、茶杯(14/20)检测合格率分别为 95%、95%、85%、70%。
2.2 洗浴行业公用物品卫生状况采集样品 32份, 检测 合格 25 份, 合格率为79%。其中浴巾 (7/8)、修脚刀 (6/8)、拖鞋 (7/8)、茶杯(5/8)检测合格率分别为 88%、75%、88%、63%。
2.3 理发店公用物品卫生状况采集样品75份, 检测合格 35份, 合格率为 47%。其中空气(9/15)、毛巾(8/15)、剪刀(6/15)、围脖(6/15)、推子(6/15)检测合格率分别为 60%、54%、40%、40%、40%。
2.4 美容院公用物品卫生状况 采集样品28份,检测合格16份,合格率为58%。其中空气(5/7)、被套(4/7)、床单(3/7)、毛巾(4/7)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2%、58%、52.5%、43%、58%。
3 讨论
由检测结果可见,公用物品的合格率(68%)还很低,顾客之间存在着致病微生物交叉污染的危险性,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分析其原因:、剪刀、围脖、推子、修脚刀、毛巾还不能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理发店、美容院的一些用品基本不进行清洗消毒,而且还反复使用,如:理发推子、围脖、毛巾等。有些公共场所因卫生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卫生意识淡薄,对公用物品消毒不能严格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目前我市有许多家美容院为了自身方便,采用一次性塑料袋铺垫洗面盆的方式,为顾客洗面,故而对洗面盆根本不进行清洗消毒,造成同一洗面盆给顾客多次反复使用,细菌孳生,美容师裸手接触洗面盆,然后给顾客作脸,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增加公用物品的检测频次,发现问题立即下达整改意见书,对问题严重的场所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同时,在监督检查中要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使经营者、从业者知法、守法,努力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为顾客提供一个卫生的消费环境。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紧跟时代步伐,针对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及时将新型的营业场所纳入监督检测的范围内。定时更新相关条例和相关细则的内容,使工作人员可以有法可依,公正执法。
4.2 组织强有力的专家,根据不同公共场所的特点,讨论制定不同公共场所的不同检测指标,做到既没有重叠项,也不存在空白项。同时要加强对公众的卫生法律法规的深层认识,普遍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发动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4.3 研究制定相关条例的处罚内容,通过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来使经营者重视卫生状况,做到规范经营。
4.4 合理划分上下级的职能范畴,充分做好分级管理工作。国家和省级监督机构可以侧重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市级、县级等单位可以实行划分地域的监督管理方式。同时要努力多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我市的监督监测力度,做好地区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林党柒,陈娟,李旭东.玉溪市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7):510-511.
[2] 陈绍运,韦翠玲.新闻舆论对改善游泳场所卫生质量的影响[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4,1(5):8.
[3] 王云萍,赵丽敏.哈尔滨香坊区2005年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测分析[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2006,5(4):76-77.
[4] 麻尚春,郑庆光.广东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现状及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1999,1:3-4.
2010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总结 篇9
根据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要求,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卫生条件,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人民健康,认真做好辖区内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公共场所215户,其中影剧院1家;宾馆、旅社、招待所25家;舞厅5家、酒吧、咖啡厅5家;公共浴室12家;理发、美容店89家;游泳池16家;饭店39家;足浴17家;棋牌室2家、商场5家。
二、常规工作
全年共作出当场行政处罚案件27件,其中罚款40元的11件,警告16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15份;立案1件;完成新证审核10家。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其实施细则以及《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每二年复核一次和每六年换证一次。对需年检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或个人进行年检工作。
(一)第一阶段:摸底告知
2010年5月18日起对年检单位发放年检通知书,共发放年检通知书90份,摸底过程中发现有17家单位已经转业或关门。
(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年检、培训阶段
1、对申请换证或复核的经营单位和个人,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审核,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予以年检。今年共需年检单位数为104家,其中已年检84家、关门17家、未年检3家。
2、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公共场所单位负责人进行卫生知识的培训。
(三)特殊事项
1、有17家农村理发店、便民理发店,并且3个座位以下(含3个座位)的理发店,不需提供检测报告。
2、有3家不使用集中式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且食品卫生许可证经营范围为中型饭店以下(含中型饭店)的公共场所,不需提供检测报告。
今年的年检工作户数多,时间紧迫,在全体成员的努力和配合下,我们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2010年度的年检工作。
三、专项工作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住宿场所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按照沪卫监(2009)009号《关于开展本市部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镇实际,遵循公开透明及统一规范的原则,对全镇范围内经营面积350m2 以上的住宿场所共8家,其中1家已停止营业。
(一)监督检查情况
1、存在问题
自查和公示,7家单位没有一家能很好的完成,有自查没公示,有的索性两项工作都没开展。布草间卫生管理问题,没能做到专间专用,内放杂物屡见不鲜,有些单位为了多赚钱将布草间改为客房,布草堆放没有固定场所。清洁工具的交叉使用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此次检查的7家中只有1家单位能按照要求规范操作。
2、处罚情况 此次检查中对1家单位进行了当场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四十元。
(二)量化分级情况
根据住宿场所量化分级评分表的相关内容,涉及场所内的卫生管理、功能区卫生要求、公共用品卫生要求、集中空调、从业人员等五大项26小项进行评分。共评出B级5户、C级1户、不合格1户。
徐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工作制度 篇10
卫生监督工作职责制度
1、认真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等卫生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监督工作档案,按时上报相关资料。
2、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辖区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学校及幼儿园进行监督检查,掌握基本情况摸清底数,建立电子档案。
3、对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向上级报告,尽最大努力保护好现场,并协助做好处置工作。
4、及时参加有关会议和培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任务。
慢性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管理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管理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3、通过多种途径筛查和发现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慢性病管理档案,实行规范管理。
4、对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每年提供至少4次的面对面的随访和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5、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健康咨询及危险因素干预活动,举办慢性病管理知识讲座及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6、与上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7、加强对村级(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工作的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价。
8、负责辖区内慢性病患者的筛查、诊断、登记建档、随访管理、健康指导和转诊等管理;并收集、汇总慢性病管理信息,按时上报。、老年人保健管理工作制度
1、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人保健管理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2、积极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部门联系,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底数及相关信息进行调查、登记。
3、建立健康档案,实行专案、动态管理。
4、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体格检查。
5、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1次以上个性化健康指导,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自我保健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
6、对高危老人及慢性病患者依据病情规范管理,进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7、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宣教,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提供保健知识,使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度过美好的晚年。8、65岁及以上老人家中有三种以上健康教育资料和个性化健康指导处方,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在60%以上。
9、及时收集、汇总、上报老年人保健工作信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
1、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网络,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及防治、康复医生,制定工作计划。
2、积极与公安、民政等部门联系,开展线索调查,准确掌握全市精神病患者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3、对新发现的精神病患者及时登记、建立档案,并专案、分类管理。
4、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规范的随访服务,每年至少4次。
5、开展精神卫生科普宣传、义诊咨询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
6、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工作信息。0—6岁儿童健康管理制度
1、对辖区内0-6岁的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按要求进行定期健康检查,系统的观察小儿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时发现异常,采取相应措施,予以保健指导。2、0-6岁儿童应于产后1周内,28日龄(1个月)、3、6、8、12、18、24、30、36月龄、4周岁、5周岁、6周岁各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于6-8月龄、18月龄、30月龄、4周岁、5周岁、6周岁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
3、按体弱儿管理常规筛查体弱儿,并进行专案管理,有记录。
4、根据儿童特点及体检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智能发育,疾病预防等进行指导。
5、规范填写《儿童保健手册》及居民健康档案,做好相关统计上报工作。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工作。
2、加强档案的治理和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健康档案要采用统一表格,在内容上要具备完整性、逻辑性、正确性、严厉性和规范化。3.建立专室、专柜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4、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5、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辖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6、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1、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国家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2、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3、居民健康档案应由全科医师负责填写,责任医生要对健康档案进行按照65岁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人及重性精神病人等进行分类专册登记,档案盒要设目录和分类信息登记。
4、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老年人每年健康体检一次,以及儿童免疫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1、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2、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新增建档花名册、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数据和信息,不得拒报、迟报、虚报、瞒报、伪造或篡改。
3、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4、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逐步健全网络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录入及整理工作。
6、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范,定期对计算机进行保养、维护及数据备份。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各诊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临床医生应查看该患者健康档案,无则建档,有则更新,并交给该公共卫生科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公共卫生科长定期对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医生绩效考核范围。
健康教育工作管理制度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2.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板报、橱窗,定期推出新的有关各种疾病的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利用圩日,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提供健康和医疗咨询等服务。4.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解答居民最关心的健康问题。
5.发放各种健康教育手册、书籍,宣传普及防病知识。6.完整保存健康教育计划、宣传板小样、工作过程记录及效果评估等资料。
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疫情监测与疫情报告属医疗质量的一部份,各科室要求在做好门诊日志登记的基础上进行疫情报告,报出的卡片上要字迹清晰,项目齐全,不能有错项或漏项。有漏报传染病例的,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处理。
二、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凡本院的医生、检验、护士及防疫人员均为传染病法定的报告人。
三、传染病法定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者应立即报告单位疫情报告负责人
四、1.单位疫情报告负责人应用网络直报电脑上报疫情
2.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 染病病人时,城镇于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 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4.责任疫情报告人在丙类传染病监测区内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五、传染病的报告要做到“全、快、准”,出院病员应当报转归情况。
六、责任疫情报告人应及时报告疫情;每月到各科室检查一次,发现有漏报的传染病,应当立即补报。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度
1.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包括部门职责、监测、预警、报告、程序、应急处理等。
2.定期对全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并组织演练。
3.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并进行动态管理。4.疫情报告。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发生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听从政府统一指令,服从统一指挥。
6.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书写完整病历记录,协助转送病人。
7.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的要求,对本辖区内的孕产妇进行系统的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2为怀孕的妇女在孕早期建立孕产妇保健卡和保健手册,按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对孕产妇进行定期检查,并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保健宣教工作,按要求进行产后访视。及时筛查发现高危孕产妇,并转诊至上级医院诊疗,对其进行重点管理,并要求其住院分娩,确保母婴安全。
3注重产褥期的保健,防止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指导产褥期卫生及母乳喂养,并将孕产妇保健资料进行档案化管理,录入上传到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4做好孕产妇卫生保健指导,宣传孕产妇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保健知识。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11
【摘 要】:目的:了解穆棱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找出公共场所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公共场所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方法》进行采样,空气检测主要是仪器法,饮具和公共用品用涂抹法;结果:公共场所空气的合格率为97.5%,茶具的合格率为100%,公共用品的合格率为99.7%;结论:穆棱市公共场所卫生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继续加大监督检测力度,力争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公共场所。
【关键词】: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卫生检测
【中图分类号】R126.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56-02
公共场所是供公众从事社会生活活动的各种场所,其卫生状况与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解穆棱市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制定公共场所卫生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保障群众的健康,我们对2007年上半年公共场所的卫生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检测的公共场所289家,其中美容美发212家,旅店64家,文化娱乐场所6家,商场7家。
1.2 内容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及《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方法》的要求对辖区内有卫生许可证的旅店业、美容美发业、文化娱乐场所及商场中的空气、饮具和公共用品进行了检测。空气主要检测微小气候、CO、CO2、甲醛、照度、噪声、可吸入颗粒物和空气细菌总数;饮具和公共用品主要检测用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
1.3 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及《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测方法》的要求进行,空气主要用仪器进行现场检测(空气细菌总数用撞击法),仪器见表1。饮具和公共用品主要用涂抹法,将采样后的棉签放进装有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立即带回实验室检测。
从表2可以看出,旅店业的检测项目为2933,合格项目为2907,合格率99.1%;美容美发检测项目为3964,合格项目为3919,合格率98.9%;文化娱乐场所检测项目为380,合格项目为380,合格率100%;商场的检测项目为120,合格项目为115,合格率95.8%,差异有显著性(X2=16.273,P<0.05)。文化娱乐场所各个项目的合格率都为100%,说明我市文化娱乐场所方面卫生状况良好。旅店业方面,饮具和公共用品的合格率也为100%,而空气的合格率为97.8%,不合格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占35.3%,其余依次是CO2(29.4%),照度(23.5%)。商场的合格率为95.8%,不合格方面主要是噪声,占80%,其次是可吸入颗粒物,占20%。美容美发是我市环境卫生的一个难点,上年的卫生检测显示我市美容美发空气的合格率为96.7%,主要是CO2,占60%,其次是细菌总数(30%)和可吸入颗粒物(10%)。用品合格率为99.7%,不合格者全部为毛巾,全部是细菌总数超标。
2 讨论
2.1 旅店业 旅店的国家标准分为三种,有普通招待所,1~2星级的宾馆和3~5星级的宾馆三种,我们主要检测普通招待所,另外还有一部分星级宾馆。旅店的空气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CO2以及照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旅店当时选址不好,附近风尘较多,一些旅店床头灯和台面灯功率过小,有些照明灯损坏了又不及时更换。
2.2 美容美发 主要的问题是CO2的浓度过高,尤其是美发行业,有些美发店本来工作面积就小,才十多平方米,但里面的工作人员和顾客就有二十几人,所以CO2的浓度就非常高,有的甚至是国家标准的5、6倍。人在那里呆久了,就会感觉累,嗜睡等“CO2麻醉”症状。另外一些美发店细菌总数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也超过了国家标准,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是日光不足、通风不良和环境卫生条件差等。
2.3 文化娱乐场所 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是也存在问题。文化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般都是初中毕业,有些还是小学毕业,而管理者对他们卫生方面的培训也做的不够,卫生意识比较淡薄。
2.4 商场 商场主要是噪声方面的问题,商场的噪声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出售音响设备的柜台噪声≤85dB(A),普通的柜台噪声≤60dB(A),大多数商场营业时都有播放音乐,有些商场的音乐音量太大,超过国家标准。
2.5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室内燃烧或加热,主要是各种燃料的燃烧;②室内人的活动;③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包括各种家具、地毯等,主要产生甲醛和氡;④来自室外[1]。从今年的检测情况来看,我市环境卫生的问题是在于空气的质量上,主要是室内人的活动和室外的污染引起的。一些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低,卫生意识不够,加上从业人员上下岗比较频繁,消毒操作不规范等。改善措施:笔者认为要加强卫生法规,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卫生知识水平;另外要加强通风,文献[2]报道,室外较为清洁的空气(新风)进入室内是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卫生措施,因此加强通风非常必要。公共场所是人民生活工作的必用场所,其特点是人群密集,易传播疾病;流动性大,易混杂各种污染源;设备及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造成玷污;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公共场所与人民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关系到广大市民的健康。我们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要继续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监督检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我市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让市民大众能够真正享受一个安全卫生的公共场所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学敏.环境卫生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2-223.
[2]邹明霞,马雪兰,何加芬,等.南昌市公共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20(5):300.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 篇12
关键词:重大活动,公共卫生事件,卫生保障
重大活动是指具有特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1]。重大活动分为三级:一级:党和国家举行的重大会议和活动、重大国际外交活动、重大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等及与之相应的重大活动。二级: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重要会议和活动、洲际体育赛事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活动、国际性重要会议等及与之相应的重大活动。三级:市级人民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由于大型活动参与人数多,人群高密度聚集,易发生意外伤害、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发、恐怖袭击等公共卫生事件,不但影响活动的举办,而且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2]。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直接关系到重大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我单位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历经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下简称奥运会)、2009年首都国庆60周年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现以2008年奥运会期间卫生保障工作为例,分析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奥运会之前以及在奥运会期间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组织体系、工作方法、工作效率等问题。
1.2 方法
回顾性调查、现场应用调查以及个人深入访谈(individual interviews,IDI)和焦点小组访谈(focus group discussions,FGD)等定性研究方法[3]。
1.2.1 回顾性调查
查阅2005年1月—2008年6月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处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2 奥运会期间实践分析
总结分析在奥运会期间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有关问题。
1.2.3 访谈
奥运会过后,对区卫生局及疾控中心的有关领导采用IDI方法,共进行8场次访谈,每次调查1人。对疾控中心及疾控工作站在奥运期间值班的的工作人员采用FGD方法,共进行6场次访谈,每次调查4人,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提纲了解他们对设立疾控工作站的态度、疾控工作站在奥运期间的作用以及对自身的影响。访谈场所安排在工作场所,力求无干扰,座位安排合适,无等级之分。FGD时间控制在0.5~1.0 h,IDI时间控制在10~20 min。
1.3 统计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并采用Excel、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组织体系
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新建立5家疾控工作站,工作站是综合考虑人员素质、地理位置以及其他基础条件等因素确定,在重大活动保障期间疾控工作站作为疾控中心的延伸参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组织体系转变如图1所示。
undefined
2.2 工作方法
在重大活动保障期间将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由疾控中心1家处理,转变成疾控中心与疾控工作站处理。疾控工作站承担附近区域内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疾控中心除了承担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外,对其他区域内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具有指导、协助、参与处理等职责。
2.3 奥运会期间的实践效果
2.3.1 2008年7月—9月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数较2007年同期增多
回顾调查2007年7—9月期间朝阳区疾控中心处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43件。2008年7—9月期间朝阳区疾控中心处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计91件。2008年7—9月朝阳区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是2007年同期的1.12倍。
2.3.2 奥运会期间单位时间内处理公共卫年事件效率增高
由于疾控中心和疾控工作站共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在实际工作中,如2008年7月31日和2008年8月7日分别处理6起公共卫生事件,其中8月7日同时处理4起。这4起公共卫生事件在相近的时间段发生,分别是和平工作站处理的3名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疑似食物中毒的调查,朝阳疾控中心处理的某大学志愿者流腮调查和某有限公司麻疹疫情调查,小关工作站处理的某驻地水痘调查。而在以前的工作中,在夜间值班的情况下仅靠朝阳区疾控中心最多能够同时出动2组处理人员,即同时处理2起公共卫生事件。
2.3.3 2008年7—9月流动人员到达现场的速度增快
2007年7—9月,朝阳区疾控中心从接到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到流调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为20~90 min,平均时间为(41.4±16.1)min。2008年7—9月,朝阳区疾控中心从接报到流调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为5~60 min,平均时间为(20.5±9.4) min。比启动疾控工作站前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缩短20.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P<0.01)。见表1。
注:与奥运会前比较,at=7.90,P<0.01。
在奥运期间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中,47.3%的事件是在10~20 min内到达现场,27.5%的事件是在20~30 min内到达现场,共计有91.2%的事件在30 min内到达现场。
2.4 访谈结果
100%(32/32)的受访者认为设立疾控工作站这种工作模式很好,可以很好地解决应急工作中的一些难题。93.75%(30/32)的受访者认为疾控工作站在奥运期间的城市运行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25%(2/32)的受访者认为疾控工作站在奥运期间的城市运行保障中发挥了一般作用。
在IDI中,100%(8/8)的受访者认为疾控工作站的设立减轻了奥运期间的工作压力,减少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量。
在FGD中,50%(12/24)的受访者认为疾控工作站的设立增加了奥运期间的工作压力,并相应地增加了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量。但100%(24/24)的受访者认为能够参与到奥运期间的城市运行保障中很有荣誉感,并且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3 讨论
3.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很必要
①重大活动保障前,应清楚活动的规模、规格,结合接待场地、设备、人员的具体情况,整体了解接待工作,确定保障重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②举办重大活动应制定医疗卫生保障方案[5]。健全的组织和完善的预案是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6]。③重大活动保障前,应做好人员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即组织人员培训,准备相关物资与技术[7]。
3.2 建立疾控工作站是控制重点的前移[8]
此项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朝阳区现有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提高重大活动保障期间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能力。从奥运期间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来看:①缩短了调查处理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达到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9] 中的早控制、早解决目标。②缩小了处理公共卫生事件的半径,解决朝阳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所面临的地域广、人员少等问题。③确保了奥运赛前和赛中朝阳区公共卫生安全稳定,圆满完成了各项奥运赛事公共卫生保障任务。④确保“奥运会期间北京不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散发和新传入传染病病例得到及时控制、全市不发生严重食物中毒” [10]的要求。⑤建立并逐步完善疾控工作站成为朝阳区卫生系统奥运遗产之一。
3.3 不足之处
①疾控工作站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年轻的工作人员学历高,接受新观点新知识的能力强,工作有冲劲。而一些年龄大的人员已经定型,接受新观点新知识的速度慢,但责任心强。②经验欠缺。疾控工作站的小分队在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因自身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少,经验欠缺,需经常联系疾控中心,在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完成。③人员补助及运转经费不足。以城市社区卫生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站在奥运会运转期间没有专门的经费予以保证,只是各个单位从自身的经费中拨出一些,用以人员的加班费等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Z].卫监督发[2006]56号,2006-2-13.
[2]张彦平,王子军,陈贤义.大型活动的公共卫生应对[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7):737-739.
[3]Pope C,Mays N.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ealth care[M],2nd ed.Lon-don:BMJ Books.2000:6-7.
[4]马淑荣.大型活动中的食品安全保障环节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08,2(1):41-43.
[5]国家体育总局.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Z].2006.
[6]张新泽,李勇,滕兆稳,等.某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安全保障的做法与体会[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6):67-68.
[7]程红,王霞.前馈控制应用于甲型H1N1流感突发疫情的护理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7):37-39.
[8]张明华,李峰,毛军文.美国“公共卫生应急准备”解析与启示[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29(2):79-81.
[9]张耀龙.地方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问题[J].理论学刊,2001(3):96-97.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推荐阅读:
公共场所监督工作总结09-14
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08-28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09-29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档案10-23
餐厅公共场所卫生制度07-02
公共卫生场所应急预案06-02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07-25
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情况汇报05-27
公共场所工作计划08-12
公共场所控烟工作计划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