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联村联户(精选6篇)
甘肃省联村联户 篇1
甘肃省各行各业认真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省质监局
本报兰州讯(记者牛彦君)2月28日上午,全省质监系统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据了解,在省委动员会议召开的第二天,省质监局就召开党组会议,研究贯彻落实省委动员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安排部署省局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省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2月23日,省质监局主要领导带领有关处室和部分事业单位负责人,赴陇西县菜子乡、两当县金洞乡及确定联系的9个贫困村,实地调查了解,与当地党委政府对接工作,和乡村干部交流情况,看望特困户,为及时进村入户开展工作打好基础。省安监局
本报兰州讯(通讯员 李兴超 记者 牛彦君)2月29日召开的省安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把帮扶任务细化到了每个干部身上。在省委动员会议结束后,省安监局积极走访联系点衔接帮扶工作、制定帮扶规划。
2月25日,省安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作组来到位于正宁县东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三嘉乡刘川村、关川村和林坡村,走访重点贫困户,并与村干部和群众座谈,倾听干部群众夙愿和要求。在详细了解了联系点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后,工作组表示将和大家一道,找准发展路子,制订脱贫计划,立足长远谋划主导产业,坚定信心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省工程咨询中心
本报兰州讯(记者牛彦君)连日来,省工程咨询中心认真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赶赴联系点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摸底工作。省上动员会后,由该中心主要领导带队,赶赴联系点夏河县扎油乡扎油曼村进行对接、摸底,通过走访特困户、察看特色规模养殖、座谈征询意见等形式开展实地调研,初步掌握了联系点的基本情况。2月27日,该中心召开了主任办公会议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第二次工作部署会,提出了推进双联行动的3个阶段帮扶目标:近期即2012年底前,通过单位及干部职工捐助,实施救急、救困,发挥“输血”功能,从速从快解决特困群众当前面临的吃饭、上学、就医等困难;中期即2013年初至2015年底,通过实施一批“短平快”项目,解决好联系点安全饮水、出行难、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等问题;远期即2016年初至2020年底,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以点带面,体现规模经济效益,全面发挥“造血”功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省测绘局
本报兰州讯(记者尤婷婷)省测绘局近日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会议要求,务必突出工作重点,做到省测绘局日常工作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同部署、同推进,保证行动达到预期目的。要严明纪律,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给基层群众添麻烦、增负担。要把行动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同干部的年度考核结合起来,让干部切实走下去、把心沉下来,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省有色地勘局
本报兰州讯(通讯员欧勇)近日,省有色地勘局召开动员大会,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会议一致认为,省委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意义重大。省有色地勘局党委要求,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省委的战略意图,结合地勘单位和对口联系对象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找准切入点,指导、帮助村镇发展,提高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省人防办 本报兰州讯(通讯员宁翼龙)省人防办近日召开党组会议和机关办公会议,安排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会议指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坚持科学发展观、履行执政为民、实现富民兴陇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省人防办一定要在“实”字上下工夫,不走过场,不摆花样,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做好、做细、做深入、做出实效。
会议强调,要尽快摸清对口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具体情况,按照实施方案,迅速进村入户。分阶段量化干部对口帮扶目标任务,制定奖惩办法,定期对行动进展情况进行考核评比,表彰先进,督促落后,促进工作整体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西北师大
本报兰州讯(记者李欣瑶)西北师范大学近日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安排部署该项行动的具体任务。
根据省委安排,西北师大负责联系礼县7个贫困村和宕昌县7个贫困村,该校将在礼县、宕昌两县相应的乡村设立工作站,安排专人负责日常联络工作。西北师大将充分利用学科和文化优势,根据当地群众的需要,组织教育、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农业生产技能。
西北师大还倡导各单位(部门)组织或联合力量在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产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力争取得具有推广价值的理论或实践成果。此外,该校鼓励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参与这项活动,并重视对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体会、感想、意见、建议的收集整理工作,将有关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师生深入了解国情省情,树立爱民为民思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省建行
本报兰州讯(记者杨世智)省委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后,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落实行动的具体工作措施。
省建行党委书记、行长艾尔肯表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一次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行动。省建行不仅高度重视,更要作为“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要以联村联户明显的发展进步和致富水平的提高作为评价标准,体现中国建设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风范。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省建行负责联系漳县草滩乡叭嘛村、金门村两个贫困村。省建行将认真搞好调查研究,确实搞清搞准联系村、特困户的需求,制订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好成绩。同时,省建行还将对各二级分支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省农村信用联社
本报兰州讯(记者白德斌)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省农村信用联社联系对象分别为定西、天水、临夏等地的10个贫困村。
省农村信用联社目前已经明确10个贫困村的具体联系部门,并要求机关全体员工积极参加行动,按照“实事求是办实事”的要求,因村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按照分期分批进村入户的办法,保持联系工作不断,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省农村信用联社要求通过开展行动,深入了解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提出改进金融服务的意见和措施,努力提升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水平。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省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将采取到村检查、电话随访、入户调查等方式,对各部门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中国人寿甘肃省分公司
本报兰州讯(记者杨世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党委近日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中国人寿甘肃省分公司承担着庄浪县3个村的联系任务。为使此项工作扎实开展,公司党委已成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制订了行动实施方案,编写了行动工作手册。公司党委要求承担联村联户的部门和干部牢牢把握“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固本强基、推广典型”六大主要任务,努力通过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中国移动甘肃省分公司
本报兰州讯(记者杨世智)中国移动甘肃省分公司2月29日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该系统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此前,甘肃移动先后两次召开党组会议,学习贯彻省委有关会议精神,明确责任部门,并就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前期工作。2月27日,甘肃移动主要负责人一行赴永登县,就该公司负责联系帮扶的3个乡、10个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研究确定了首期帮扶方案。根据方案,甘肃移动将出资100万元,由县政府协调配套扶助8个村各打机井一眼;集中慈善资源,帮助负责联系的3乡10村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出资30万元,帮助武胜驿镇改造沿街5km电力杆线;发挥甘肃移动公司优势,以信息化作为扶贫攻坚的主要方向,将永登县打造成全省首个县级无线城市,并为县、乡、村搭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信息发布和交流平台,大力推广农信通等农民易用爱用、助农致富的产品和业务,并利用互联网手段助力特色农产品销售推广,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目前,甘肃移动已成立10个工作小组,与帮扶的10个村实现“一对一”结对。靖煤集团公司
本报平川讯(通讯员 刘桂林 顾建军)2月24日,靖煤集团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大会,这标志着该集团25个机关部室和28个二级单位的各级干部联系帮助靖远县永新乡6个贫困村1090多户特困户的行动全面启动。
2月25日,靖煤集团党委书记程剑等深入永新乡调研,与村干部和当地群众面对面地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诉求和想法,共同探寻致富脱贫奔小康的出路。
靖煤集团决定,要充分发挥靖煤培训教育资源优势,组织村干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帮助建立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发挥村干部、党员的致富带头作用;对联系村适龄青年,根据本人意愿和特长,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联系各种就业渠道和工作岗位;根据集团用工需要,通过劳务用工等渠道优先安排联系村适龄青年从事井下生产;支持当地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为联系户提供农产品销售信息,提供销售便利,帮助、扶持和激励农户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提高脱贫奔小康的主动性、积极性。省公航旅集团公司
本报兰州讯(记者牛彦君)省公航旅集团公司近日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学习贯彻动员大会精神,扎实做好省委指定的贫困村帮扶工作,充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按照省委的具体部署,省公航旅集团公司帮扶村为永靖县杨塔乡杨塔村和胜利村。该公司要求抽调的干部要及时深入指定帮扶乡、村,与当地基层组织取得联系,尽快确定帮扶方案。集团公司总经理石培荣表示,结合省政府在永靖发展旅游产业的良好机遇,公司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状况紧密结合起来,与帮助农民就业和致富增收结合起来,与振兴农村经济结合起来,认真策划实施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并把项目纳入集团公司黄河三峡旅游股份公司的统一规划,从资金上、技术上给予倾斜和支持,帮助村民尽快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实施乡村旅游项目,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从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白银集团公司
本报兰州讯(记者杨世智)近日,白银有色集团公司专门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和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精神,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制订和细化实施方案,确保行动取得实效。白银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沛兴说,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解放思想、转变作风、锻炼干部的创新之举,是固本强基、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务实之策。白银公司上下将切实履行好国有大型企业的责任,发挥集团整体优势,制订完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帮扶目标,扎实推进帮扶措施,确保行动迅速启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作者:牛彦君
(本文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甘肃省联村联户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甘肃省委决定从2012年2月开始开展以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帮助特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 让老百姓尽快富起来。开展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对于干部进一步了解省情农情,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形成全省上下凝心聚力促跨越的强大合力,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省委领导班子下定“全面小康绝不拖全国后腿”的坚定决心。双联行动开展3年来, 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已成为在社会上叫得响的群众工作品牌, 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其巨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已经和必将在转型升级、富民兴陇的伟大实践中持续显现。本期专题即带您回顾一下甘肃省的三年“双联”之路。
一、“双联”行动基本内容
㈠“双联”行动的基本原则
1.四级联动。省、市 (州) 、县 (市、区) 、乡 (镇) 四级都要广泛动员, 明确责任, 积极行动。
2.综合带动。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载体, 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发展。
3.全面覆盖。各级各单位、广大干部都要参与此项活动, 贫困县都要有省级领导联系, 贫困村都要有单位联系, 特困户都要有干部联系。
4.务求实效。因村因户制宜, 尽心尽力而为,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5.长期坚持。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
㈡“双联”行动的主要任务
1.宣传政策。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指导、协调、督促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得到深入贯彻落实。
2.反映民意。认真听取群众意愿和诉求, 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及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反映群众的各种呼声,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促进发展。指导、协调和督促各类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的实施。因地制宜, 有针对性地为农村群众提供知识、技术、信息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服务, 提高增收致富能力。重点帮助贫困村和特困户分析贫困原因, 找准脱贫路子。
4.疏导情绪。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和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 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新途径和新办法。
5.强基固本。指导基层加强党建工作, 健全组织体系, 完善工作制度,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
6.推广典型。发现、总结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 以多种方式宣传推广, 充分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㈢“双联”行动三大工程
1.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通过这项行动的实施, 使机关跟基层联系更紧密, 为群众服务更直接, 为百姓办事更高效。
2.打造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通过干部下基层, 接受教育、经受锻炼、提高素质, 使广大干部知道民生疾苦、懂得爱岗敬业, 真正成为为民服务全心全意、推动发展尽心竭力、干事创业务实高效的好干部。
3.打造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通过这项工作, 千方百计让群众的脑筋活起来, 让富民的产业兴起来, 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 让农村的面貌靓起来, 真正让群众感受到这项行动带来的好处、带来的实惠、带来的变化。
㈣参与范围
包括省、市 (州) 、县 (市、区) 、乡 (镇) 及所属各部门、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大中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省军区、武警部队、中央在甘单位联系贫困村。上述单位中除教师、医务人员和企业职工之外的所有干部都参与联系特困户。其他经济和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在统一组织下进行。
㈤联系方法
1.省级领导联县联村联户。45名省级领导干部中有32位领导每人联系1个贫困县 (市、区) , 并在所联系县 (市、区) 中联系1个贫困村, 具体联系的特困家庭不少于5户;有13位领导每人联系2个贫困县 (市、区) , 并在每个联系县 (市、区) 中各联系1个贫困村, 具体联系的特困家庭总数不少于5户;确保58个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 (市、区) 都有省级领导联系。
2.部门联村。纳入参与范围的单位, 根据各单位干部人数, 分别联系一定数量的贫困村。
3.干部联户。按照地厅级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3户、县处级每人联系不少于2户、其他干部每人联系不少于1户的标准, 在各自单位所负责联系贫困村中, 确定特困户作为干部的联系对象。
㈥联系对象
主要是以全省58个贫困县、全省8790个贫困村为重点, 总的概念是由40余万名干部联系40余万特困户。对于嘉峪关、金昌等扶贫任务较少的地区, 还有兰州市等相关帮扶单位, 干部数量较大、需要联系的贫困村数量较少的地区, 也要有针对性的把当地其他农村、农户纳入联系范围, 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实现工作的全覆盖。
㈦双联行动中的三个防止和八个不准
1.三个防止。防止增加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弄虚作假。
2.八个不准。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钱物和土特产;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惊民扰民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
二、“双联”行动主要做法
㈠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保障“双联”行动
全省86个县市区的所有贫困村都有双联单位、“双联”干部直接联系, 实现了全覆盖, 省市县乡四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和中央在甘单位积极参与, 已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领导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 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动员力量之多实属罕见。
1.建立健全了四个层面的领导责任机制。 (1) 牵头领导职责。省上给75个贫困县每个县确定了一名省级领导, 负责协调各联系单位的工作, 协调落实双联行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工作。 (2) 组长单位职责。省上给75个贫困县每个县确定了一个省级组长单位, 由协调能力较强的省直单位担任。 (3) 双联单位职责。一是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合力打造具有规模效益的专业乡、专业村, 联手解决架桥修路、通水通电的问题, 探索由点及面、整体推进的帮扶路子。二是配合组长单位, 落实牵头领导安排部署的工作, 承办有关任务。三是“双联”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带头进村入户, 打造示范点和样板工程, 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4) 双联干部职责。主要细化实化工作内容, 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步骤。落实年度脱贫措施。
2.建立了分工负责机制。主要有四个层次:省委双联领导小组、省委双联办、市县乡党委、市县党委双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3.建立了统筹协调机制。以县域为板块, 建立健全省市县乡省级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注重帮扶工作“两规划一计划”与县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相衔接。建立健全了驻村蹲点制度。
4.建立了信息服务机制。建立了统计资料月报制度、各类报表和工作情况统计责任制, 坚持工作日志制度, 建立了双联行动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双联行动联络员制度, 强化资料档案保管。
5.建立了舆论引导机制。坚持省委双联办与新闻媒体单位领导碰头会议、新闻编采人员联系会议、新闻线索通报、新闻单位联络员等行之有效的制度, 研究宣传方案, 及时宣传省委关于双联行动的阶段性部署要求和宣传省委领导小组的具体安排。对双联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典型及时发现、认真总结, 大力宣传推广, 为双联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6.建立了学习培训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干部专项培训或集中学习的时间, 每年不能少于6天。各级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增强农村群众自主创业能力, 促进劳动力就业, 为农民群众编发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手册。
7.建立了调研督查机制。75个贫困县由省直组长单位和市州委、县市区委组成联合督查组, 每半年对各县市区的省、市、县、乡四级双联单位工作情况开展一次大督查。省委双联办不间断对省级领导、市州四大班子负责同志以及省直各部门、各单位、省属国有企业、中央在甘单位负责同志的联系点进行调研督查。按照“抓两头、促中间”要求, 加强双联工作的分类指导。
8.建立了纪律约束机制。所有联村干部吃住在村, 缴纳伙食费, 切身体会城乡发展差距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增进干群感情, 密切干群关系。
9.建立了考核评价机制。考评内容主要围绕强化组织领导责任、统筹推进“六大任务”、更加突出扶贫攻坚、着力打造联心工程四个方面进行。
㈡围绕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 实化双联行动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和甘肃省扶贫开发的形势, 2013年9月, 甘肃省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 提出了以坚持持续增加收入1个核心, 做到不愁吃、不愁穿2个不愁, 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3个保障,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个突破为主要内容的“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围绕着行动计划, 专门提出了“三个重中之重”, 即: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 以此推动全省上下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攻坚上, 要求各双联单位在双联工作中, 更加突出扶贫攻坚。
一是帮助指导联系村制订完善扶贫及相关规划。二是帮助联系村争取和实施好扶贫项目。要重视帮助落实好国开行扶贫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项目, 帮助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步伐。帮助联系村成立项目管护组织, 做好扶贫项目的后续管护工作。三是帮助拓宽增收门路。围绕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 不断拓展联系村产业规模, 增强联系户产业增收能力。
㈢围绕实现“八个全覆盖”、做好“五件实事”, 细化双联行动
为了进一步将双联行动推向纵深, 省委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决定, 在全省逐步实现“八个全覆盖”、做好“五件实事”, 让广大贫困群众从双联工作中得到更多实惠。
“八个全覆盖”:一是实现小额信贷业务全覆盖。二是实现融资担保服务全覆盖。三是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 力争用两年时间使每一个有受训意愿的贫困户劳动者都能得到免费培训, 使受训的劳动者都能得到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学历证书, 使取得证书的每个劳动者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四是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输转全覆盖。使每个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能在外务工就业。五是实现乡村公路建设全覆盖。六是实现公共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全覆盖。七是实现“两委”办公服务场所全覆盖。八是实现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全覆盖。集中在贫困村实施“万村千乡”工程项目, 要逐步把村级农资产品、日用消费品销售, 以及电信、邮政、信息服务等纳入综合服务社, 使农民所需的服务都能够有效提供。
“五件实事”:第一件事, 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抓好村支部书记选配和农村党员发展、村“两委”作用有效发挥和建章立制等工作, 着力解决好农村“两委”软弱涣散问题。第二件事,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第三件事, 推进闲置土地合理有偿流转, 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第四件事, 关心村内孤寡老人的生活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第五件事, 为贫困村0~3岁的儿童捐赠营养包。力争今年内就全面落实, 确保贫困户的儿童健康成长。
㈣围绕对外拓展引进社会力量帮扶, 深化双联行动
在扩大省内单位和干部双联行动成果的基础上, 甘肃省不断总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扶的成功经验, 探索完善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动员和组织省内有帮扶意愿的企业、各行各业人士、各族群众支持参与双联行动。兰州军区机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积极主动参与双联行动。建立内引外联工作机制, 对内把由乡镇联系的613个贫困村调整为由省市两级有实力的单位联系, 强化帮扶贫困村的力量;对外拓展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东西协作等模式, 引进发达地区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帮扶, 先后有福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等省209家省外单位联系61个县的贫困村进行帮扶。
三、双联行动的工作成效
省委常委会坚持每年专题研究部署, 连续3年召开全省双联行动大会8次、协调推进会12次。探索建立牵头领导、组长单位、联席会议等12项工作制度, 确保双联工作扎实推进。省委常委和其他省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带头联系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和17个插花贫困县, 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联系村户, 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共商全面小康大计。《全省双联行动2012—2014年度阶段性考核评估报告》显示, 截至目前, 全省共有省市县乡四级14427个单位联系15558个行政村、408454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70656个贫困户。随着双联行动的逐步深入, 联系范围由农村延伸到城镇和企业, 省市县共有429名领导干部联系949户企业, 18231名干部联系802个城镇社区, 17888名干部联系18223户城镇贫困户。实现了对贫困地区的三个“全覆盖” (即:省级领导联系贫困县全覆盖、干部联系特困户全覆盖、单位联系重点村全覆盖) , 形成了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局面。三年来, 全省各级各方面联系的6220个贫困村, 广大干部共联系129万贫困户;农业增加值增幅年均达到5.5%, 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10个县区实现整体脱贫, 3874个行政村摘掉了贫困帽子,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30万人, 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33.2%下降到19.8%。从2014年度考核结果看, 基层干部群众对双联单位满意度达到80%以上的占97%, 其中100%的占57%。
全省各级开展双联单位党组织与联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 构建了城乡统筹、互促共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全省1.27万个双联单位党组织与1.26万个双联村党组织结对共建, 新建改建村两委办公场所7592个, 选派2234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 帮助调整充实联系村两委班子4374个, 新发展农村党员1.47万人,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45万人, 增强了农村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全省双联干部认真落实轮流驻村工作制度, 深入基层一线、感知百姓冷暖、倾听民声民意、共谋致富良策, 三年来累计反映民意118万多条, 帮办实事67万多件, 解决群众急难问题44万件, 开展义诊144万人次。同样在这三年时间中, 甘肃省贫困地区村两委办公场所、村级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146个贫困村建成了美丽乡村, 2042个贫困村建成了整洁村;累计建成通村道路2万多公里, 村道硬化率达到54%, 解决了4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自来水入户率提高20.87%, 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由48%提高到80%, 解决农户通电9.47万户, 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62.36万户、易地扶贫搬迁6.1万户30.5万人, 为贫困村儿童捐赠营养包57.68万套。
3年来, 全省累计投入产业培育资金344亿元、农民技能培训资金10亿元,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递增15.3%、13.3%、12.3%, 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增幅持续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
实现了58个贫困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全覆盖, 创新和实施了双联惠农贷款、农民资金互助社、农户小额信贷等一批金融服务新模式新产品, 去年底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4142亿元、增长24.3%, 其中“双联惠农贷款”152.9亿元, 受益人口达730多万人。
四、2015年目标: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
联村联户汇报 篇3
开展情况汇报
卓尼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下简称“双联”行动)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双联”行动开展情况
全省、全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之后,县委积极响应,迅速跟进,扎实安排,狠抓落实,全县“双联”行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第一,落实省州决策,迅速响应启动。省、州召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时,县上按时组织干部职工和农牧民群众全程认真收听收看了会议实况。3月6日,县委召开动员大会。3月15日之前,全县各乡镇、部门单位召开了动员会议。全县上下如期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省、州、县党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迅速掀起了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双联”行动热潮。
第二,成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及时成立了“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挂帅,县委各常委和人大、政协、人武部相关领导参与。各乡镇、部门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要求,规范了工作程序,靠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双联”行动有 人抓、有人管,层层抓责任、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第三,科学制定《方案》,宏观指导有效。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全县“双联”行动《实施意见》和《省州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分解表(第一批)》等指导性文件四个,各乡镇、部门、联系单位分别制定开展“双联”行动的《实施方案》,从宏观上、程序上着力进行把握和指导。
第四,统筹协调安排,确保做到全覆盖。根据全县不同乡镇、不同村组群众的贫困状况,以及联系单位的综合帮扶实力,县上区别重点乡村,一般乡村,统筹考虑,合理搭配,省州县160个单位(其中:省属12个单位、州属17个单位、县直131个单位)和15个乡镇的4144名领导和干部包联全县97个贫困村的4268户特困户(占全县贫困总户数1.46万户的28%),确保做到了贫困村、特困户全覆盖。
第五,广泛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实情。坚持省、州、县、乡四级联动,各级联系单位和干部严格遵守“八个不准”工作纪律,分批有序深入联系村、联系户开展调查摸底,认真倾听群众诉求、感知百姓冷暖,摸清了贫困村及贫困户人口构成情况、健康状况、经济收入、住房状况、水电路及有线电视入户状况、强农惠农政策享受情况等,做到了情况明、底子清。共与联系村签订《责任书》160份,与贫困户签订《责任书》4268份,发放“民情连心卡”4268份,第六,立足村户实际,开展帮扶解困。各联系单位、联 系领导和联系干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省工信委采取“处室+企业+村组+农户”的模式,对联系点木耳镇的6个村委计划进行全方位帮扶;省政府六处计划对联系点木耳镇多坝村实行民俗化改造,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农家乐”和“牧家乐”,并且在副省长虞海燕同志的指导下,精心制定了联系户、联系村、联系乡、联系县的帮扶计划;省交通厅为联系乡镇喀尔钦乡拉力沟村和达子多村确定了包括人畜饮水、村道建设等在内的项目共12个,计划分期分批逐步实施;农发行甘南州分行职工捐资16400元,赶在春耕之前为联系单位申藏乡冷口村送去了80袋化肥,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生产之需;州农机局为联系点纳浪乡温旗村送去总价值达40080元的手扶拖拉机、播种机、旋耕机各6台,有效解决了春耕农机具缺乏的问题;县农牧局帮助联系点柳林镇草岔沟村建立了规模达228亩的当归种植基地,投资20余万元为群众购买当归种苗(1.5万斤)和大量地膜材料,并特邀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产生了很大的示范带动效应。省、州、县各级联系领导在认真帮联系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的同时,及时送上面粉、大米、清油、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和现金,帮助特困户渡过生产生活难关。
第七,及时督促检查,督导跟进到位。专门成立了由30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组成的“双联”行动督查工作组,定 期、不定期分赴15个乡镇对行动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和县委、县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督导,及时查找、发现问题,通报、调度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各督查工作组共深入各乡镇督查指导工作110余次,发现整改问题20余条。
第八,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舆论氛围。紧密结合农牧村和贫困户实际,通过深入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截至目前,已开设“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专栏、“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专栏和“人民公仆在身边”专栏共3个,在《甘南日报》和(《羚城周末》)杂志上刊发稿件12篇,编发信息简报673期,悬挂张贴标语500余条,制作大型宣传牌17个,设立固定宣传橱窗113个,发放强农惠农宣传手册1800余册。
二、“双联”行动取得的成效
通过各方面努力,我县“双联”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宣传了政策,营造了氛围。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多题材的深入宣传,切实使“双联”行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明白了“双联”行动“强基固本、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 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全县上下营造了社会高度关注、干部积极响应、群众热切期盼并踊跃配合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了解了民意,掌握了实情。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本着“下得去、蹲得住,肯干事、干得好”的工作态度,带着感情下基层、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了解了民意、掌握了实情。据统计,全县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有1431户5886人;因供养子女上学致贫的有1438户5824人;因灾致贫的有567户3152人;因残致贫的有764户2702人;因缺少劳力致贫的有3074户13759人;因缺乏技术、耕地等致贫的有3768户16926人。
三是增进了感情,结交了朋友。各级单位干部与贫困村、特困户结成对子,把结对的群众当家人、当朋友,把群众的事情当家事、当大事,用真心换真情,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有些给予及时解决,有些上报上级组织或协调其他部门给予答复办理,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是提出了思路、制定了计划。通过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提出帮扶思路,制定发展计划。鼓励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在有 效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壮大高原蔬菜、藏中药材种植、畜牧业养殖、特色旅游、劳务输转等产业,走转型转产、开放开发的路子上费心思、动脑子,通过产业帮扶、智力帮扶、资金帮扶、救济帮扶、社会帮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五是加强了联系,形成了互动。充分发挥宣传网、党建网、政府网等门户网站的有利作用,搭建起联系群众、团结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同时,通过深入联系村、联系户调研摸底,与群众沟通交流,向群众发放“民情连心卡”,使广大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形成了互动,群众有事情、有困难可以及时向联系单位、联系干部电话咨询和求助,联系单位和联系干部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信息,电话联系及定期、不定期的深入造访,及时与群众进行沟通衔接,帮助群众解决相关问题。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双联”行动的舆论宣传引导还不够到位。虽然县上已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思想宣传工作,让大多数群众看到了党委、政府“为民富民”的重大实践,清楚认识了“党要干什么、在干什么和准备干什么”的问题,但是也还存在对“双联”行动的目的意义及方法措施宣传讲解不够深入到位的问题,致使仍有一小部分群众主动性不够,自我发展信心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过度依赖联系单位、联系领导及联系干部,把“双联”行动理解为联系单位、联系 领导及联系干部为他们“给钱、给物”的单方面救困扶贫行动。
二是个别联系单位对“双联”行动六大任务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展帮扶思路不清、方法单一,措施不力、进度缓慢。如有个别联系单位和联系干部,没有同群众充分交心谈心,协商制定《帮扶计划》;个别联系单位和联系干部制定的《帮扶计划》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个别联系单位和联系干部只重视致富发展,忽略了宣传政策、反映民意、疏导情绪、强基固本的重要性;还有些单位在完成调研摸底、帮扶计划制定、公开承诺帮扶事项之后,存在行动“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
三是全县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大多数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双联”行动工作量大、面宽、任务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坚持把宣传政策贯穿始终。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远程教育等媒体的主流宣传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新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中央和省委关于支持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州、县党代会等各项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知晓和熟悉程度,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继续坚持把反映民意贯穿始终。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当做正确决策的前提与基础,当做培养和增进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充分发挥县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协调和督促各级各单位在对贫困村、贫困户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贫困村、贫困户的联系,认真了解群众的急、难、怨、盼,准确掌握民情、了解民意。
三是继续坚持把促进发展贯穿始终。结合村情、户情实际,把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举省、州联系单位、联系领导和全县各级党组织、所有党员干部之力于一起,千方百计帮助村上、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和致富发展方面的一系列焦点、难点、疑点问题,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热情,做群众致富的参谋顾问和得力助手。
四是继续坚持把疏导情绪贯穿始终。把经常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作为行动的一项主要内容,教育引导群众理性看待和处理问题,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生活上关心群众、照顾群众,感情上理解群众、支持群众,通过真诚周到的服务付出,努力取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促进邻里和睦、村组和谐、社会大局和顺稳定。
五是继续坚持把强基固本贯穿始终。紧密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 水平,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切实把党在农牧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巩固好、提高好,把基层村组党员干部的形象树立好、维护好。
联村联户行动方案 篇4
关于在全乡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
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区委《关于在全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乡党委、政府决定,从2012年3月份开始在全乡开展以“领导联系所包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现提出如下方案。
一、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意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城乡融合、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紧紧围绕区委‚1126‛发展思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开展‚万民党员进村组,科学发展到农户‛等主题实践活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受到群众的积极拥护。但是,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够,缺乏开拓创新和敢试敢闯的精神;联系群众不够,与群众感情不深;工作方法简单,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不强;职能转变不够,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工作落实不够,学习研究不够,执行落实不到位等等。当前,我乡正处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广大群众要求加快发展、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必须顺应群众愿望,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坚持科学发展、履行执政为民、强化‚三农‛工作、推进扶贫开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干部作风、锻炼培养干部,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实践。全乡各党支部、驻乡单位、全体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区委和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推动九墩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去。
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市委三大战略,以联村联户为载体,以为民富民为目的,转作风、炼干部,抓基层、强基础,察民情、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使广大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扶贫开发更有效、基层基础更牢固、社会建设更和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把九墩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科学发展特色乡,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乡村联动、一一对应的原则。乡村两级广泛动员,积极主动,自觉参与,落实联系对象,明确联系责任,制定帮扶措施,形成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苦户的一一对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机制。
2、坚持突出重点,综合带动的原则。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为载体,突出扶贫开发,促进增收致富,以点带面,推动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3、坚持广泛参与、全面覆盖的原则。全乡各党支部、驻乡单位和全体干部都要积极主动参与此项行动,提倡其它经济和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参与行动,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进行。
4、坚持分类指导、务求实效的原则。因村因户制宜,尽心尽力而为,找准突出问题,根据干部特长,确定联系对象,使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其他群众率先达到小康,实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机关作风、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目标。
5、坚持长期坚持、整体推进的原则。立足‚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工作。
(三)目标任务。通过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力争三年内改变乡村基本面貌,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努力转化贫困村,提升一般村,巩固扩大先进村,使落后村变先进,先进村更先进,困难群众基本脱贫,一般群众逐步富裕,富裕群众实现小康目标。
三、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参与范围和工作方法
(一)参与范围。乡机关、九墩派出所、信用社和全体干部。倡导、鼓励和支持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及个人自愿参与。
(二)联系对象。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把全乡行政村、农户纳入联系范围。
(三)联系方法。
1、区级领导及县级干部联乡联村联户。县级干部姜立新、张效全、焦勤同志分别联系九墩村、史家湖村及下窝村,每人联系贫困户3户。
2、单位联村。乡机关联系光明村;九墩乡派出所及信用社联系平乐村;科级干部每人联系贫困户2户。
3、干部联户。乡机关干部和荣华街道社区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户。
按照一次确定联系对象、走访对象不重复,分期分批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保持常年联系工作不间断。帮扶特困户的干部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职时,由联系单位确定新的接替人,要确保工作的连续性,不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脱钩。
四、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主要任务 实施‚六大工程‛,推动‚六项任务‛落实:
(一)以‚万名干部连万户‛活动为载体,实施‚民意畅通‛工程,宣传政策,反映民意。
通过在全区实施以‚万名干部连万户‛活动为载体的‚民意畅通‛工程,宣传政策,反映民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实现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的目标。
1、宣传党的政策。各级干部要深入联系乡镇、村、组和农户,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市委‚三大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的总体要求,宣传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要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农民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反映民情民意。各级干部要沉下身子,少说官话、空话,多讲真话、实话,争取群众的信任,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推心臵腹交朋友,拉近距离,增强感情。要带着热情去联系,把群众的难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想,把群众的难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办,真正倾听群众所想,了解群众所思,掌握群众所盼,增强发展信心,提高发展能力,提升发展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干部在知识、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解决在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城乡融合、劳务输出、农业产业化、农产品销售以及就业、上学、就医、住房、行路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建立民情台账。各党支部、各单位都要逐一建立民情台账,干部要记民情日记,详细记录本单位和联系干部了解掌握的民意诉求和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每月整理分类汇总和梳理,逐一答复或落实。对干部不能解决的,要汇报领导,下级不能解决的汇报上级,部门解决不了的汇报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尽力把群众的诉求处理好,切实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
(二)以‚千名农技人员包万棚‛为载体,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服务到户,加快发展。
通过实施以‚千名农技人员包万棚‛为载体的‚提质增效‛工程,服务到户,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水平,增加效益。今年要实现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棚(亩)均增加4000 元收入的目标。
1、加强技术服务。开展‚千名农技人员包万棚‛活动,全区农业技术人员要围绕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深入联系村组和农户,对日光温室重点在新品种推广、茬口安排、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对暖棚养殖重点在圈舍改造、品种改良、饲料配方、疾病预防、饲养管理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对特色林果业重点在品种选择、苗木定植、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增强科技增效意识。区级农业技术人员联乡、联村、联棚,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每人至少联系1 个乡镇,2 个村,20 座日光温室;区畜牧中心技术人员每人至少联系1 个乡镇,2 个养殖小区(场), 5 户养殖户;区林技中心技术人员联乡联户,每人至少联系1 个乡镇,2000 亩特色林果业。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联村联户,每人至少联系1 个村、10 座日光温室或3 个养殖小区(场)或500 亩特色林果业。
2、强化培训服务。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全乡干部通过理论宣讲、现场示范等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日光温室种植、暖棚养殖、特色林果业栽植等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知识培训,使联系对象至少熟练掌握一项致富技能。继续深入组织开展‚万户农民进万棚‛活动,分类分期分批组织农户到设施农业、特色林果发展好的地方观摩学习,采取深入田间地头、现身说教、算帐对比等方式,转变思想观念,交流种养技术,提高种养技能,增加种养效益,坚定发展信心。、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在农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产品包装、商标注册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优势,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多角度、多层次对产品进行包装,注重绿色有机食品商标注册,增强品牌效应。进一步拓宽销售范围,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扶持发展营销协会,扩大销售规模,确保种、养(殖)产品及时销售,提高效益。
(三)以贫困片带扶贫开发为重点,实施:‚脱贫解困‛工程加快脱贫,促进发展。
通过实施以张义山区和沿山沿沙贫困片带扶贫开发为重点的脱贫解困工程,加快脱贫,促进发展。帮助联系村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制定一个脱贫计划,谋划一个主导产业,提高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州群众采取移民开发、劳务输出和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等途径,早日脱贫致富,三年内改变联系村组基本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乡村面貌基本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变,人人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住得上新房的目标。做到‚三个绝不能‛:绝不能让一个家庭因贫困而生活不下去,绝不能让一个人因贫困而看不起病,绝不能让一个儿童因贫困而失学。
1、加快移民开发进程。认真实施‚下山入川‛工程,积极引导海拔28 00 米以上的张义山区干旱村群众,通过区内移民、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方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采取先承包土地后择机移民、洗劳务输转局移民搬迁、先安家立业后迁转户口的方式,向罐兰尹梦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的地区进行移民搬迁,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落实移民政策,加强后续服务,积极协调解决移民子女入学、户口迁移等后顾之忧,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发展特色主导产业。联村干部要帮助所联系的贫困村,指导和帮助村组实施发展规划和开发项目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联户干部要引导和帮助贫困农户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加工型马铃薯、高原夏菜、制干辣椒、脱水蔬菜、中药材等为主的地方性特色优势产业。在技术服务、品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至少帮建1 座日光温室或养殖暖棚,助盖1 间新房,资助1 名学生,实现一年帮扶,二年见效,三年脱贫,五年致富的目标。
3、加大劳务输转力度。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的实施,免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贫困农户家庭至少有1 人熟练掌握1 门技术。根据农民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广泛给农户提供劳动用工信息,帮助他们在非农领域就业,实现1 个家庭至少输转1 个劳动力的目标。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在异地稳定就业、成家立业、长期居住。联系干部要在子女上学、父母养老、就医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四)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强基固本,提升水平。
通过实施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强基固本,提升水平。帮助村‚两委‛班子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发展能力、凝聚群众能力、致富带富能力和维护稳定能力。实现村村有阵地,组织机构健全,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各级联村干部要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重点,通过召开‚两委‛班子会、党员代表会、群众户长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倾听群众对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帮助联系村级组织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工作措施,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注重村干部的培养和后备工作,做好村干部的梯队建设。帮助联系村党支部进一步健全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定期开展活动。
2、加强村级阵地建设。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各级联村干部要充分利用机关工作优势,加大向上争取村级阵地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资金力度,帮助解决联系村办公用房不足和办公设施简陋问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各级干部要以联村联户为契机,培养一批思想品德好、群众评价好、致富能力强的入党积极分子,予以重点培养;对符合入党条件的要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推荐和介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党组织增添活力。
4、加强制度建设。联村干部要帮助联系村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尤其要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制度建设,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村级财务安全,村干部干净干事。
(五)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着力点,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疏导情绪,促进和谐。
通过实施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着力点的‚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疏导情绪,促进和谐。采取干部‚下访‛等形式,理顺群众情绪,协助当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顺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实现社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目标。
1、落实干部下访制度。各级联村联户干部要把‚下访‛作为联村联户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带着问题开展信访调研,掌握信访动态,摸清基层实情,加强与联系村组户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理顺群众情绪,对人民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和愿望,能解决的要及时解决,需要部门和单位解决的,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需要上级部门解决的,要及时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反映,由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上级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给群众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决不能把矛盾上交或拖延。以良好的作风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为全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各级干部要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作为联村联户的职责。抓住进村入户的有利时机,通过谈心走访、拉家常等方式,据实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经常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摸底工作,对倾向性的问题要早知道、早反映、早处理,坚决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要把问题解决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出调查研究和合理解释,同时要协助做好当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促进部里和睦、村组和谐、大局和顺、社会稳定。、解决疑难信访案件。各级干部要把解决疑难信访案件作为提升驾驭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认真研究疑难信访案件产生的原因,耐心细致的做好信访人的思想疏导工作,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经常性地进行教育疏导,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有效解决疑难信访案件,使群众满意,社会满意,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切实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以培养树立典型为抓手,实施‚典型示范‛工程,推广典型,比学赶超。
通过实施以培养树立典型为抓手的‚典型示范‛工程,推广典型,比学赶超。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和大力宣传通过发展‚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致富增收的典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典型、化解矛盾纠纷,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典型以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成效突出的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内生动力和良好氛围。
1、发现典型。各级、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要善于发现在脱贫致富、促进发展、争先创优、基层组织建设、帮扶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典型,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区上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的典型,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发现和挖掘典型。全区各级、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有典型,注重典型作用,狠抓典型成长。
2、培养典型。各级、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培养典型作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善于培养领导联乡、单位联村、干部联户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故典型,深度挖掘成熟的作法和成功的经验,深入进行宣传报道,在全区营造良好的氛围。、推广典型。对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好的作法要在全区进行推广。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进行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引导,学习典型,以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以典型的示范引领带动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深入有效开展。
五、保障措施 区委成立由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李世英任组长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农办,办公室抽调相关人员,负责做好日常工作。全区各级党组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相应工作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全区‚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椭序开展。
(一)切实加强领导。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始终,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真正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夕行动成为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和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各乡镇、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把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亲自督促检查,亲自推动落实。要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开展。
(二)统筹安排部署。各乡镇、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根据区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工作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列出工作进度,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要把开展这项行动与做好日常工作、推动实施市委‚三大战略’、区委‘1126 ‛发展思路和实现富民强区、赶超进位、转型跨越目标有效结合起来,与强化‚三农‛工作和促农增收有效结合起来,与推进扶贫攻坚有效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结合起来,与加强信访和维护社会稳定有效结合起来,与转变机关作风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结合起来,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夯实基层基础有效结合起来,与干部受教育经受锻炼有效结合起来,做到科学部署、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对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要及时发现,认真总结,大力宣传推广。区委宣传部要按照‚扭住跟进,造出声势,扩大影响,打出品牌‛的要求,加强引导,精心策划,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宣传,营造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媒体单位的支持,扩大在全市、全省的影响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严明纪律要求。各级干部要切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联村单位原则上一年进村不少于10 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 个月;联户干部一年入户不少于5 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 周。联村单位要建立联村联户工作台账,对联系村户反映的问题实行责任到人、限时办结。干部要结合农情调查和专题调研建立民情日志。进村入户的单位和个人,要充分尊重基层组织领导,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工作。联村联户干部原则上住在村里,村里有困难的由乡镇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派出单位要提供必要的条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落实‚八个不准’夕,即在工作中不准向基层群众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代替基层组织的正常工作,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有违当地风俗习惯的事情,不准干扰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搞层层陪同和迎送。要防止形式主义,各级干部要肯下去、常下去、真下去,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联村联户又联心、为民富民真惠民。要防止弄虚作假,坚决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坚决杜绝欺上瞒下的现象,坚决破除消极应付的思想。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对待、尽力帮助解决。单位和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声全面〃 准确〃 及时地向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并做好跟进协有土作。
联村联户简报 篇5
工 作 信 息
第1期
环县质监局积极开展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
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结束后,局
长宋国庆、副局长杨万、我局职工沈元齐等人深入环县小南沟乡汪天子村,通过座谈、实地查看、入户了解等方式,同群众一道,对汪天子村今后的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会诊”,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市及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
座谈中,宋局长指出,此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
动是省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顺应民意的一项民心工程。活动提出从今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工作,帮助特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让百姓尽快富起来。这次帮扶活动的开展为广大贫
困地区的贫困群众带来了福音,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机遇。
座谈结束后,班子成员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就小南沟乡汪天子村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以下两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培育壮大增收产业。要立足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村情、户情的基础上,重点帮助贫困户找准问题、寻找差距、理清发展思路,找到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念。要借助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一切有利形式,加大农作物种植力度,积极发展养羊、养牛等养殖业。
甘肃省联村联户 篇6
关键词:玛曲,单户,联户,经营管理模式,产权
1 引言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碳汇、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草地生态系统失衡、退化等问题的突出, 世界各国对草地管理的认识逐渐从忽视到重视、从简单到复杂、从随意到科学。基于研究的不断深入, 比较完善的草地管理体系已经在草牧业发达国家形成, 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草地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层面则相对落后。
玛曲草地经营管理在经历了游牧阶段、半定居阶段、集体利用阶段后, 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个人承包阶段, 即将农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照搬至牧区, 认为草地产权不明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是“公地悲剧”在草地的上演, 然而明晰产权虽然在理论上可行, 但是实践中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 草地承包和围栏建设后限制了牲畜的移动, 使本就十分紧缺的水资源变成了制度性缺水, 而且被划分的草地使牲畜局限于一狭小地带, 牲畜长期啃食, 来回践踏, 很容易破坏草地。其次, 牧民承担的围栏建设费用极其昂贵, 还要面临监督、转场问题, 极为耗费劳动力。与此同时, 作为草地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草地联户经营管理同样发挥着作用, 这是对草地原有集体利用制的沿袭, 是牧民根据自身风俗习惯、气候特征、草场资源的分布和特点自行选择和坚持的结果。然而, 具有比较优势的草地联户经营管理是否就是最佳的, 联户规模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测度, 尚未有学者做过实证分析。
2 资料与方法
2.1 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
玛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 青藏高原东端, 甘、青、川三省交界处, 是黄河第一弯曲部, 总土地面积10109.67km2, 其中天然草地1365.90万亩, 占总土地面积的89.4%, 被誉为“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其境内湿地总面积达562.5万亩, 是青藏高原湿地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 发挥着“蓄水池”作用, 从黄河在此地的入口径流量与出口径流量可以看出, 黄河流过此地时, 其径流量每年增加了2~3倍。因此, 玛曲草原发挥着重要水源补给与水源涵养作用, 被誉为“高原水塔”, 是黄河下游地区的天然屏障。同时, 还是草原牧民生产生活资料基地, 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实验设计
样方调查法。基本调查程序是:
第一步, 随机设置大量样方, 统计每个样方中植物的种数、个体数;
第二步, 绘制物种面积曲线, 在曲线的弯折处求出“最小面积”;
第三步, 根据优势种和恒育种来定义“最小面积”内的植物群落;
第四步, 确定植物群落曲线转折点, 在转折点选取植物样本, 只有在“最小面积”内采样才能观察到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物种, 才可以代表整个群落情况。如果取样面积增加10%, 统计到的物种也比原来增加10%。
基于此, 随机选取玛曲牧业县20个样方, 根据这20个样方植物群落的情况分别选定50cm×50cm的“最小面积”区域, 面积区域可增加10%, 在“最小面积”区域内选取草样样本, 并计算草总盖度、莎草、禾草、豆科、毒杂草百分比, 分别选取10m×10m的“最小面积”区域测算鼠洞数量, 以此得出玛曲天然草场不同牧户规模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并反推草地生态系统对不同牧户规模的响应程度, 进而得出何种经营管理比较适合草地的可持续经营管理。
数据处理:第一, 牧户规模:单户和联户;
第二, 将联户规模划分为:单户 (1) , 小联户 (1≤10) , 中联户 (10≤20) , 大联户 (20≤40) , 超大联户 (>40) ;
第三, 单户、小联户、中联户、大联户、超大联户采用平均值±标准误差。
3 数据分析及结果
数据分析及结果见表1。
3.1 数据分析
3.1.1 草盖度分析
从单户与联户的整体对比来看, 联户草总盖度平均值普遍高于单户 (89%>87%) ;牲畜可食性草:莎草盖度平均值联户大于单户 (48%>42%) 、禾草盖度平均值联户大于单户 (27%>17%) 、豆科盖度平均值联户大于单户 (11%>8%) , 联户整体优于单户。
作为逆向指标的毒杂草则能从侧面反应玛曲天然草地的退化情况, 以及草地质量的好坏。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毒杂草盖度平均值最低点出现在小联户 (1≤10) , 为:17±8, 可见其草地退化度最低, 草地质量相对于单户、中联户、大联户、超大联户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3.1.2 草高度分析
从草的高度来论, 单户禾草高度最高, 其次是豆科, 最后才是莎草;联户禾草高度最高, 其次是莎草, 最后才是豆科。其中联户禾草、莎草高度平均值均高于单户, 而豆科草高度平均值单户却高于联户。因此, 从对草的保护程度来看, 联户要优于单户。从联户间的对比来看, 禾草、莎草、豆科草高度平均值均出现在中联户, 因此中联户要优于小联户、大联户、超大联户, 即样本方:欧强六队 (11) 、麦果尔三队 (13) 、欧强三队 (16) 、欧强四队 (18) 、麦果尔一队 (19) 、下乃尔玛四队 (20) 的草的高度相对较好。
3.1.3 鼠洞个数分析
鼠洞的多少也是反映草地质量的重要指标, 是一个逆向指标, 即鼠洞数量越少表明草地质量越好。从单户、小联户、中联户、大联户、超大联户的鼠洞数量来看, 鼠洞数量最高平均值出现在单户, 最低平均值出现在联户, 因此从整体上看, 联户鼠洞数量要小于单户, 从而印证联户优于单户。通过联户间对比, 可以看出鼠洞数量最低平均值出现在中联户, 在经历了小联户到中联户后, 鼠洞数量明显降低, 而到了大联户、超大联户后, 鼠洞数量又开始呈增长趋势。因此, 单纯从鼠洞数量平均值可以看出:联户优于单户, 中联户又优于其他联户, 即样本方:欧强六队 (11) 、麦果尔三队 (13) 、欧强三队 (16) 、欧强四队 (18) 、麦果尔一队 (19) 、下乃尔玛四队 (20) 。
3.2 结果
3.2.1 草地单户经营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 草地单户经营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草地承包到户的结果, 其依据是为了明晰产权, 避免“公地悲剧”在草地上演, 激励牧民保护草地的积极性, 使牧民能从更长远的角度自主安排生产。任何制度安排都必须依存于牧户自愿接受的行为规则, 虽然我们并不否认外在制度的关键作用。但是, 这种将农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照搬到牧区的行为, 硬性地将牧区草地等同于农区耕地, 将牲畜等同于庄稼的做法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牧区和农区差别极大, 草地比耕地要广阔得多, 各种草类分布极不均匀。尤其是玛曲这样的高寒地区, 气候变化多端, 自然灾害频发, 受地貌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草地异质性很大。承包到户后的牧民, 一方面要考虑承包后的围栏建设成本、管理成本、监督成本、转场成本、应对灾害频发成本, 为了维持人均资本拥有量保持不变, 牧民唯一途径就是增加放牧牲畜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地势、降水多寡、水源地远近、草种类型、牲畜习食性等方面的问题, 无形之中给牧民增加了许多难题。尤其是在围栏建设之后, 将逐水草而居式放牧变为小家畜式牧业, 被划分的草地使牲畜局限于狭小的地块, 长期啃食, 来回践踏现象普遍存在, 致使地表植被复苏期变长, 严重时会使草地退化、沙化、地表裸露。
3.2.2 草地联户经营管理模式
玛曲联户经营管理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在牧民与他人和自然长期的磨合中形成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 是内生的。与国家政府正式制度安排相比, 它看似是一种没有效率的选择, 但事实上却起到了很好地管理共有草地的效果。
它之所以能够产生并沿袭至今, 有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 相对于单户经营管理的缺点, 它最大的特点是共用草地共同协作, 有些是基于宗族、血缘关系形成, 有些是在监督协作机制下相互协商组成。这种内生制度规定了牧民对草地资源的占有、使用和管理, 它依赖于低廉的监督成本得到维护。草地共有共同协作机制除了能够更合理地利用管理草地, 解决地势优劣、草地异质性、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旱灾、风灾、雪灾、鼠灾、蝗灾等自然灾害,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风险分担的效果。此外, 联户体内通过协商, 规定必须在草地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按联户家庭人数分配放牧牲畜量, 联户体间相互监督, 对于违反协议超载过牧者给予惩罚, 且惩罚的方式对违反者是可量化的。因此, 在集体行动意识很强的牧区实行私有化的个人承包制是不合时宜的, 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结果。
通过对玛曲的实证研究, 可以明显看出联户经营管理下的草地的总盖度、高度要明显好于单户经营管理, 鼠洞的数量也要大大地小于单户经营管理, 从玛曲草地生态系统对不同管理经营的反应强度上进一步印证了联户经营管理优于单户经营管理。然而, 对于联户规模的选择不能像过去的集体经济, 联户规模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数据分析表明不同联户规模之间也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之分, 没有绝对优劣关系, 只是存在一个相对比较优势的合理联户规模区间, 就是所选样本的联户数:3~20, 即从草的盖度分析可以综合看出小联户 (1≤10) 要相对优于中联户 (10≤20) 、大联户 (20≤40) 、超大联户 (>40) , 从草的高度来看中联户 (10≤20) 整体上要好于小联户 (1≤10) 、大联户 (20≤40) 、超大联户 (>40) , 而中联户 (10≤20) 鼠洞数量要明显小于小联户 (1≤10) 、大联户 (20≤40) 、超大联户 (>40) , 表明草地质量相对较好。
4 结论
(1) 玛曲牧业草地联户经营管理优于单户经营管理, 这通过以往定性分析, 以及现有数据分析可以证明, 说明基于哈丁“公地悲剧”理论和产权私有化理论的个人承包制是不合适的, 因为个人承包制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解决草地资源的利用问题, 缓解草地退化, 激励牧民保护草地的积极性, 但是经过30多年的运行,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草地退化问题反而更加严峻化。
(2) 数据分析表明并不是所有的联户规模都是合适的, 存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规模区间。不同联户规模间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优劣关系, 只是一个相对的比较优势关系。通过样本分析, 表明3~20户的联户规模是比较合适的。具体是在怎样的规模下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持续利用草地, 由于选择样本数量较少, 联户规模并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字, 而是呈离散状分布, 且并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准对小、中、大、超大联户进行严格的界定, 所以本研究还不能得到一个具有绝对优势的联户规模, 只能得到一个相对较好, 具有相对优势的联户规模区间。
参考文献
[1]HAROLD F HEADY.Perspectives on rangeland ecology and management[J].Rangeland, 1999, 21 (5) :23~33.
[2]陈爱东, 代卫川.经济学视角下西藏草地退化的成因探讨[J].经济与管理, 2011, 25 (5) :84~89.
[3]张风荣.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J].中国土地, 1998, 9 (4) :23~25.
[4]曹建军, 杜国祯, 韦惠兰, 等.玛曲草地联户经营SWOT分析及其发展对策建议[J].草业科学, 2009, 10 (5) :146~149.
[5]李以康, 林丽.嵩草草甸退化和恢复过程中主要牧草演替和地表特征变化[J].草业科学, 2010, 10 (5) :179~185.
[6]陈秋红, 周尧治.草地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5) :15761~1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