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开发区

2024-10-02

甘肃省开发区(精选10篇)

甘肃省开发区 篇1

摘要: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产业政策入手, 重点研究两类区域的产业选择, 认为解决上述两类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出路在于发展环境产业。运用SWOT分析法以甘肃省为例分析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发展环境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

关键词: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环境产业,SWOT分析

1 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产业政策

主体功能区产业政策主要针对区域产业选择和区域资源禀赋不协调、产业区际转移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障碍等问题, 重在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 确保不同区域的产业选择、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布局符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

国家对于限制开发区以及禁止开发区的产业政策导向为引导发展特色产业, 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通过对限制开发区以及禁止开发区的资源黄精状况进行研究认为以上两类区域应着重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并着力发展环境产业。

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的需求无限性、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环境容量有限性的矛盾。一方面, 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和生产力提高, 对资源产生更大的需求和索取, 排放更多的废弃物, 造成更大的破坏;另一方面, 人类拥有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 一旦资源耗竭, 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就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出路在于合理利用资源, 大力发展环境产业,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2 环境产业的分类与运行机制

2.1 环境产业的分类

环境产业可以分为资源再利用业和环境维护业两大类。环境再利用业根据对象不同可以分为物质、能量以及信息再利用业;环境维护业也可以分为三类, 分别是环境污染治理业、环境保护、恢复和改善业以及环境服务业。

资源再利用业是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为目的, 将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物”重新利用的生产及服务活动的总称。该产业的特点是将“废物”当做资源。

环境维护业是以治理污染物和修复与改善环境为目的, 从事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和修复与改善环境的生产以及服务活动的总称。该产业的特点表现在其功能上:一是使以破坏或污染的环境得到治理和修复;二是使环境不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三是使环境的功能和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提高。

2.2 环境产业的运行机制

社会生产活动是政府、企业、公众三种行为主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经济体制下以及不同类型的产业生产活动中, 三种行为主体的作用不完全相同, 对应产业的运行机制也就有差别。环境产业生产主体和直接服务对象不一致, 分别是“人”和“环境”。而传统产业生产主体和直接服务对象一致, 都是“人”, 这是环境产业与产同产业的主要区别, 也是两类产业运行机制不同的原因所在。

传统产业运行机制中环境仅仅起供应物质能量和接受废弃物的作用。资源被转变为传统产品后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废弃物被直接排入环境。在传统产业的运行中并没有综合考虑三类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及其对社会生产活动的制约作用,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环境产业的运行机制中考虑了环境的影响, 增加了新的制约。公众作为需求主体同时监管各自的行为, 政府作为保障主体制定出台有关法规并强制执行, 企业作为执行主体将废弃物通过市场交易回收利用或处理成环境友好物后回归自然环境, 从而取代了传统产业运行机制中三类主体各自的丢弃或排放行为。

3 甘肃省环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企业战略决策教授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SWOT分析即内外部环境分析, 是strengths (优势) 、 weakness (劣势) 、 opportunities (机会) 及 threats (威胁) 的统称, 其中SW代表内部因素, OT代表外部因素。

3.1 甘肃省环境产业发展的优势 (S)

3.1.1 发展基础良好

甘肃省环境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结晶产品生产、自然生态保护等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

根据《2000年甘肃省环境保护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 2000年甘肃省共有249家企事业单位专业或兼业从事环境保护相关的产品生产和技术服务等活动。其中, 兰州市的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占了全部企事业单位总数的39.0% (97家) ,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临夏、定西、甘南和庆阳的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共32家。2000年环境保护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08亿元人民币 (2000年价) ,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57%, 此外, 全省本年度生态环境建设支出为15.55亿元, 占财政支出的10.52%。2000年环境保护产品 (2.73亿元) 、洁净产品 (0.56亿元) 和资源综合利用 (8.20亿元) 三项环保工业总产值为11.49亿元, 占全省国有和限额以上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的1.37%。

3.1.2 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在抓大放小、有进有退、扶优扶强的国家政策导向下, 甘肃省环保企业的经营机制正在转换, 环保企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具体来说, 对于国有环保企业, 按照规范股份制的要求进行改组,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企业集团, 坚持把改革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结合起来, 培育主导企业、改造传统工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鼓励资金向高新技术环保企业和优势环保企业集中;对于个体和私营企业, 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进行改组改造, 积极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 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2 甘肃省环境产业发展的劣势 (W)

3.2.1 发展推动力不足

(1) 需求不足, 市场容量小。

目前, 甘肃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环境市场中, 对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改善、自然资源保护和提高生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严重不足, 形成与实际需求很不对称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大众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和提高需要有一个过程;现有环保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投入对环境市场的发育还未形成足够影响;整体发展相对滞后, 人均收入较低, 使之对环境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处于没有支付能力保证的潜在需求层次上。

(2) 技术力量薄弱, 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 世界上普遍将环境产业视为高科技产业之一, 而甘肃胡僧的环境产业技术总体水平不高, 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环境技术研发还停留在学习、消化先进工艺技术阶段, 重复、模仿是主要的研发方式, 缺乏原创性开发。例如电除尘、袋式除尘、各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垃圾焚烧、机动车污染控制等环保产业的主导技术领域就少有原创性。

甘肃省绝大多数环境企业的科研、设计力量薄弱, 技术开发力量主要分布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技术开发创新体系, 同时, 技术开发投入不足, 建设进展缓慢, 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3.2.2 溶质渠道单一, 投资不足

由于环境产业的公共性特征, 个体投资于环保的积极性不高。研究表明, 绝大部分的环境保护投资是政府和公共部门投入的, 但是由于政府财政资金有限, 导致政府现行的投融资供给能力不足, 从而环境投资总体规模也明显不足。“十五”期间甘肃省环保总投入为91.98亿元, 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31%。2005年全省环保投资28.17亿元, 比2000年的8.06亿元增加20.11亿元, 是2000年投资额的3.49倍, 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达到1.61%, 比2000年增加0.79个百分点。按照国际经验, 当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5%时, 可以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 当该比例达到2%-3%时, 环境质量才有所改善。但是对于甘肃这样一个环境总体情况正在急剧恶化、投资效率不高的省份来说, 这一比例在现有体制下可能要求更高。“十一五”期间, 甘肃省计划实施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177项, 总投资144.08亿元, 除去政府财政资金投入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

3.3 甘肃省环境产业发展的机遇 (O)

3.3.1 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 政府必须完成的主要约束性指标中, 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近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期间, 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规模, 计划环境保护投资总额约达14000亿元, 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23%, 比“十五”期间提高0.1个百分点。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 是决定国家整体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带之一, 在加大环境保护投资的大环境下国家必定会对甘肃省环境产业的发展给予侧重。

3.3.2 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 使人们对提高环境质量的支付意愿增强, 对环保产业产品的需求就会增大;同时, 各种环保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对政府形成压力, 迫使政府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 使环保市场由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市场;再加上环保意识的提高会使企业生产受到公众的监督, 从而企业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购买环保产品的意识就会增强, 加大对环保产业产品的需求力度。

3.4 甘肃省环境产业发展的威胁 (T)

3.4.1 政府行为缺失或不到位

(1) 政府对环境法律制度目的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环境问题“末端控制”的事后救济定位上。这种事后救济式的被动性制度局限于对现有环境问题的被动应对立场, 预防优先的思想并未完全确立, 未从根本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 政府制定政策法规的出发点主要是改进企业和公众的行为, 而对其自身行为的改进重视不够, 出现执法监管不利和环境产业的现实市场向潜在市场转变的现象。

3.4.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环境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现代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甘肃省社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低, 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对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支持作用很低。

3.4.3 产业地区转移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民众环境意识的增强, 我国很多地区对企业生产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 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这就造成很多高污染、高盈利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包括甘肃省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环保标准相对较低, 从而对这些产业形成吸引力, 另一方面这些产业的高盈利对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同样具有很大的诱惑力, 这样很容易造成高污染高盈利产业对环境产业的挤出效应, 影响环境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凯.“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 (上、下) [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0-15.

[2]杨庆育, 黄朝勇.省域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36-47.

[3]周宏春.变废为宝:中国资源再生产业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8-30.

[4]郝家龙, 瞿纯红.循环经济与资源城市成长路径[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6:24-26.

[5]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47-49.

甘肃省开发区 篇2

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35号)

《甘肃省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6年1月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一条 为加强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油田生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区域油田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建立和落实油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油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油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石油勘探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 油田发展规划编制应当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未进行区块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井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条 油田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按国家规定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油田开发单位方可开工建设;未经批准的,国土资源、建设、林业、水利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条 油田建设项目的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在钻井、油田生产环节完工后,由油田环保部门负责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抽查监督。

第八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向当地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本勘探、钻井、试油等作业计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注明井号、井位。如有调整,应及时向当地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调整登记。

第九条 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油田生产单位、有关专业技术部门每五年编制一次油田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报告。

第十条 油田所在地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改善油田生产环境,支持油田生产、公安、工商、环境保护等部门应当依法查处盗窃原油和破坏输油管道及附属设施的行为,清理和取缔非法收油、售油场点。严禁非法采油、炼油、保障油田生态环境安全,依法维护油田开发秩序。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管道人为破坏。发生管道破漏事件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配合油田生产单位抢修和清理污油污物,并依法维持现场秩序。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油田生产单位乱摊派、乱罚款;不得妨碍、干扰和阻挠油田生产单位的生产和生态治理恢复工作。

第十二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污染物排放的种类、数量、浓度,提供有关污染防治的技术资料,取得排污许可证,按许可的排放总量和标准排放污染物。超过排放总量和标准的,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

第十三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实行清洁生产,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防止油田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第十四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建设采出水处理设施,油水分离后产生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应当回注采油层或者综合利用,不得污染地下水;需要外排的,应当排入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场所。

第十五条 油田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落地原油必须在完成试油、修井作业后5日内清除,井场油池存放的原油必须在10日内清除。

第十六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制定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发生污染事故,应按规定时限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第十七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加强油气集输管线和油气储存设备的巡查,定期进行检测、维修,采取有效的防腐、防裂等措施,防止渗漏、溢流事故发生。

油田生产单位发生井喷、管道破裂、穿孔等突发性事件,或者因盗窃事件致使原油泄漏的,应当采取应急措施,排除故障,防止污染扩大;落地污油污物应当在排除故障10日内予以清除,居民区内污油污物应当在2日内清除。

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支持配合油田抢修、排除故障。

第十八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建设清洁井场,做到场地平整、清洁卫生,在井场四周设置符合规定的挡水墙、雨水出口和防洪渠道,在井场内设置防渗漏的油污回收池和排污池。禁止掩埋作业中散落油和油水混合液。

第十九条 钻井应当采用清水或者低毒泥浆,提高泥浆循环利用水平。泥浆池应当采取防渗漏措施,钻井废水应当处理后回用或者达标排放。

试油过程中应当及时回收落地原油,含油污水应当集中处理后回用或者达标排放。有毒泥浆、含油岩屑、污油或者油泥等污染物应当在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地点集中安全处置。运输原油或者化学药剂应当采取封闭措施,防止泄漏,不得随意排放。

第二十条 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及其他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需要向大气排放的,应当经过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污染防治措施。由于生产需要必须排放的,油田生产单位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油田生产单位应当对产生噪声的设备和装置采取消音、隔音、防震等有效措施。

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等控制区域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因抢修、抢险作业和生产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且公告附近居民。

第二十二条 油田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应当明确双方的环境保护责任和措施,并监督执行;责任不清造成污染后果的,由油田生产单位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十三条 油田生产单位要加强对技术关闭井、报废井管理,限期安全封堵,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开启。

对套管破损的油(水)井应当及时修复,不能修复的,应当彻底关闭。

中转站、联合站等生产设施应当在油田生产单位确认无使用价值后六个月内予以拆除,限期治理恢复。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有关规定,依照法定审批权限划定本区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的水源保护区应当树立明显标志,采取保护措施,向社会公布,明确管护职责。

第二十五条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进行油田勘探开发。已开油井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逐步关闭。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油田开发建设项目。禁止在地下水源二级保护区设置废弃物堆放场。

第二十六条 依据具备资质的水质检测部门的报告,因油田生产活动对生活饮用水源水质造成影响的,油田生产单位应当建设生活饮用水的替代水源和供水设施;无条件建设替代水源和供水设施的,应当对受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补偿。

第二十七条 油田生产应当依法取水,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油田生产用水禁止开采浅层可饮用地下水。

第二十八条 油田生产单位新建油区专用道路占用土地的,应当依法报批,并采取措施保护耕地、植被和石被;油田废弃道路,应当限期治理恢复;油田生产单位迁建的,应当对原有的生产、生活基地加以保护,并与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商,妥善解决。造成土地闲置荒芜的,按土地法规定处理。

第二十九条 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进行油田勘探开发生产活动;已经开发生产并造成损害的,应当采取补救措施,限期治理。

第三十条 建立油田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运输原油、化学药剂泄漏、溢流,造成污染的;

(二)随意排放、倾倒含油岩屑、泥浆和其他有毒有害废弃物,或达标污水未排放到指定地点的。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落地油和井场内油池存放的原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清除,或掩埋、焚烧落地油、油水混合液和其他废弃物的;

(二)发生井喷、管道破裂或者穿孔等突发性事件,未采取应急措施或污油未在规定时间内清除的。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法收购、储运原油及盗油、非法采油、炼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公安、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由公安机关没收原料、非法采油炼油产品和生产、储运设备以及非法所得,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治安管理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等控制区域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作业时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甘肃省开发区 篇3

关键词:资源委员会;甘肃;工业

中图分类号:F12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105-0155-04

一、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开发甘肃工业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政局步入新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通过软硬兼施的手段初步掌控局势,十几年军阀纷争的动荡局面暂告一段落。可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公然侵略中国领土,一时间中国大地波涛汹涌,新的危机滚滚袭来。在此局势下,国民政府各界人士纷纷思考救国良策,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径。当时朝野上下共同有感于中国经济落后的现状,从发展近现代工业的愿望出发,认为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为当务之急,提出了由国家出资发展急需重工业的建议,以增强国防实力,做好抵御入侵的准备。1932年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兼国民政府秘书的钱昌照向蒋介石提出聚集学术界和实业界一批人士成立组织开展国防建设工作的建议,得到批准。经过半年多筹备,1932年11月29日,国民政府正式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隶属于国民政府参谋本部,蒋介石任委员长,翁文灏任秘书长,钱昌照任副秘书长。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后,立刻开展资源勘察工作,先后组织调查团队赴西部多省考察。其中赴西北考察组从西北地理特点和资源概况出发,组成了水利测量、地质矿产、垦牧及民族、农作物及移垦、人文地理五队,分别赴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进行为期两年的考察,拟订开发西北的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1935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机构进行改组,国防设计委员会更名为资源委员会。从1936年开始资源委员会的工作步入第二阶段,即正式兴办工矿业发展重工业的阶段,至此,由国家投资发展急需重工业的计划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实行消极抗日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中国东部大片河山相继沦陷,尚保持完整的只剩西部地区了,从地理来划界没有沦陷的国土西部从北到南是黄河、三峡以西以及云贵高原等地区。在大片国土沦陷的严峻形势下,西部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后方基地,备受朝野上下的关注,而地域辽阔的西北更引起政府当局、学术界、实业界人士的重视,他们视西北为退守抗敌的最后一道防线,将希望寄托于此。在急转直下的局势面前,资源委员会继续履行发展国家重工业,增强国防实力的计划,紧锣密鼓地全力发展重工业,明确指出“重工业为国防力量基础,它的生产数量多寡,可以表示一个国家的强弱,所以世界上图强的国家,对于重工业的发展都在积极努力。”确立了以矿业开采为依托的重工业发展计划,先后在西北西南建立工厂。“自抗战开始之后,我们即以西南、西北为根据地,对于矿业、电力、机械、电器、化工等工业,积极推进”。

在抗战激烈展开的1942年夏天,在严酷的战争形势下,蒋介石从战争需要出发,提出“抗战之根据地在西南,建国之根据地在西北”的主张,这更激发了各界人士开发西北的热情,资源委员会的工作也进入实质性阶段。1942年秋天,经济部工矿调整处组织西北工业考察团,前往西北考察矿产资源分布、开采和冶炼加工情况,其中主要考察盐碱等矿产。经过对陕、甘、宁、青四省的考察,初步掌握了四省工矿业分布情况,根据西北矿产资源和已经探明的储量,确定从抗战需要出发因势利导的开发方针,计划以石油、电力、煤炭为开发重点。这样,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时期,开发西北成为抗战急需,而甘肃作为西北连接中原的交通枢纽,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优势,引起资源委员会的关注,开发甘肃工业的计划被列入资源委员会的工作。其中玉门油矿为资源委员会的一项重点开发项目,另外,甘肃已经有的机器制造业也引起资源委员会的关注。

二、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开发活动

(一)从抗战需要出发,致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开发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口岸陷落,原来完全依赖进口洋油的中国公路运输几乎瘫痪,液体燃料无法运达,液体燃料成为最紧缺的物资。解决燃油问题,迅速缓解燃油紧缺状况成为资源委员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资源委员会积极开展油矿勘探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解决石油短缺问题,玉门石油的开采提上日程。

玉门油田是大型浅层油田,早在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中就有“酒泉延寿西山,名火泉,火出如炬”的记载。《水经注》也记载当地出产“石漆”。以后唐宋文献也有相关记载。19世纪20世纪之交,外国考察家就曾经注意到玉门石油的储藏,并著书立说,就玉门油田的地质构造进行分析研究。左宗棠主政西北时,“曾派人去玉门取油样送往德国化验,证明油质十分理想。但由于当时一无设备,二无运输条件,无法开采”。民国初年,许多学成归国的地质学家和意欲从事矿产经营的实业家对玉门石油资源曾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翁文灏、孙健初等地质学者都先后到玉门考察过,但都因局势动荡,投资太大而没能付诸实施。玉门油田在开发前,居住在油田附近的居民经常采油用以照明。

1938年12月,资源委员会和甘肃省政府组织甘肃油矿筹备处,于隆冬之际选派地质及探矿专家冒风雪携口粮往玉门矿区探矿,同时派员赴陕北拆卸前陕北油矿勘探处遗留的采油机件,运往玉门。1939年春,陕北机件陆续运达。此时探矿工作也取得了进展,玉门油田的地质构造已经探明,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此时,高坑、湘潭、萍乡等地的采煤钻机也陆续运抵玉门。4月,在浅油层钻出石油。玉门油田开采工作的顺理进行,鼓舞了资源委员会,1941年3月,资源委员会改甘肃油矿筹备处为甘肃油矿局。为方便调度,局址设在重庆。当时设备问题一直制约着玉门油田的开采,是油田开采的最大难题,甘肃油矿局一边从各地东拼西凑现有设备,进行简单的开采和冶炼,一边又从美国购买设备,意欲扩大开发规模。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从美国购买的部分设备却遭受厄运,一部分仍在美国,无法运达,而一部分则在运送途中散落香港和缅甸等地,虽然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与缅甸几经交涉,希望归还设备,但都无果而终。这样开采和冶炼只能用从各地拼凑来的旧设备勉强运转。在困难种种的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和油田职工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改造更新旧设备,使钻探和冶炼工作顺利展开。1941年秋,探得大油层,先后钻井八口,其中两口井深达四百余公尺,产油极为丰富。到1942年,成功生产出汽油180万加仑。这一消息传出后,引起朝野震动,蒋介石专程于1942年8月26日赴玉门油矿视察。

玉门油矿的成功开采,使汽油严重不足的局面得到缓解,从1943年以后,先后钻出深井十余口,均为产油丰富的优质井。以后在抗战的几年里,后方90%以上的汽油都由玉门油矿提供。玉门油矿开采后,平均每年出产原油40余万桶,汽油产量维持在10万余桶左右,大大缓解了缺油的危机局面,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的进展。玉门油矿从1938年开发到1949年的11年间,共生产出石油近50万吨,占全国同期总产量的90%以上,也占1949年前45年全国原油总产量的90%以上’‘。玉门油矿是我国近现代石油矿产开发的里程碑。

为配合玉门油矿开采,资源委员会筹划在玉门建设电厂,解决玉门油田的用电。1941年,资源委员会在玉门建立油矿电厂,安装了一台40千瓦的柴油发电机,这使玉门油矿规模进一步扩大,提升了玉门工业发展水平。

玉门油矿的工人多由从酒泉、玉门、金塔三县应征的壮丁调拨而来,抗日战争后期,全矿有职员技术人员631名,工人5097名,合计5728人。这一职工人数在民国时期的矿产开发企业里属于首位。

1946年,国民政府召开资源委员会纪念会议,翁文灏发表讲话,他就资源委员会的工作做了中肯的评价,谈到:“甘肃的油源充沛,虽然我们开发油矿,还没有充分把握,也不得不冒一冒险,来解决液体燃料的困难。……后来敌人封锁得非常严密,外油只能用飞机运进,而数量终属有限,不能适应运输和战斗的庞大需要,终究靠了各酒精厂的酒精、甘肃油矿局的汽油,才能勉强敷用。酒精方面,每月可产200万加仑,甘肃油矿局从出油到抗战结束,共出1500万加仑。虽然为数有限,对于抗战的贡献,却不能算小”。

根据近现代工业布局需要,资源委员会根据甘肃煤炭资源储备,着手开发甘肃煤炭资源,1941年11月,资源委员会与甘肃省政府合资成立永登窑街煤矿局,筹划解决兰州及其附近用煤问题。1943年11月,与阿甘镇煤矿合并成立甘肃煤矿局,统筹经营,并添置更新设备。同时,资源委员会、甘肃省政府还与甘肃矿业公司经营静宁罐子峡煤矿。这两家煤矿的开采,使煤矿产量大大增加,全省煤产量比战前增加了十余倍。

(二)根据甘肃工业现状,开发甘肃机器制造业

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开发充分考虑到甘肃工业的基础,利用左宗棠在甘肃创办的工业基础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推广成果,意欲重组改造,将其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在经费和技术上予以大力投入。清末左宗棠主甘时期,正是北京一批具有近代思想意识的官僚开展洋务活动之际,左宗棠作为洋务活动的支持者之一,主政甘肃期间力推洋务,在甘肃设立兰州制造局,开始制造军工产品维修军工器械。兰州制造局建厂初期,生产能力十分有限,产品种类单一,但它的建立却开创了甘肃近代机器制造的先河,奠定了甘肃近代工业的基础。兰州制造局在清末新政时期,受到地方当局关注,曾经想扩大机器工厂,但因技术、经费等问题的制约,始终摇摇摆摆,没有实现成功的改造,仅仅保证了勉强维持的水平。进人民国,兰州机器制造局同样受到地方当局重视,甘肃督军张广建在1917年将其更名为甘肃制造局,并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制造局仍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制造机枪、迫击炮等军用产品。1938年蒋介石视察兰州期间,曾经参观制造局,指示制造局应该从单一的军工生产转为军工兼民用生产,同时把甘肃制造局改为甘肃制造厂。1940年甘肃省政府整顿甘肃制造厂,将其归属甘肃省政府建设厅,更名为甘肃机械厂。重新改造后的甘肃机械厂具备了制造简单机械的能力,在西北有一定的影响。资源委员会从甘肃机械厂现状出发,认为这一重工业企业还是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随致力于甘肃机械厂的扩建和改建。1940年10月资源委员会和甘肃省政府签订合办甘肃省工矿电事业合作办法,其中就合作兴办甘肃机械厂的计划签订了协议。同年12月,由资源委员会派中央机器厂阎树松工程师赴兰考察甘肃省原有机器工厂及造币厂设备及其他工业建设的情形,以筹备机器工厂。1941年2月间阎树松工程师由兰返渝,呈报考察情景,并提出建厂方案,经资源委员会核定,决定按照方案在兰州创办机器厂,以扩大机械工业。次年三月,成立甘肃机器厂筹备处,派阎树松为主任。

甘肃机器筹备厂成立以后,一面向中央机器厂、中央电工厂等处以及重庆、湘、桂等地购买急需机器设备,一面派员接收甘肃机器厂和甘肃造币厂,并以这两个厂的设备为基础,开始筹建机器厂。1941年7月,资源委员会在兰州崔家崖选购新厂址,同时招收职工,其中向西北工学院招收了一批毕业生。此时,在昆明、重庆等地选购的机器也陆续运兰。正在各项工作开展之时,8月31日,日机轰炸兰州,该厂遭袭,大批房屋损坏,所幸机器设备基本完好,并没有造成致命损失,工作还能照常进行。经过重新动工,9月15日,筹备工作技术完成,新组建的甘肃机器厂正式成立。甘肃机器厂的资本总额最初议定固定资本为法币1000万元,由资源委员会和省政府四六分担。其中省政府担任的400万元除机器折价145万余元外,补交现款254万元。以后,资源委员会又根据需要追加资金2000万元(固定资金),拨给周转金6000万元。

甘肃机器厂创办初期,设备主要以原来机械工厂和造币厂的设备为主,计有机器112部,其中工具母机48部,但因设备过旧,工作效率及精度均十分低下,以后陆续从国内外购置了多种设备,才始臻于完善。机器厂创建后,有车床、铣床、缵床、铯床共48台;造币机器设备28台,铸工厂设备5具,公用锅炉房、水泵房机器10台,电镀电焊机3台,其他机器23台。新组建后的机器厂,主要生产三类产品:工具机及工具,包括车床、缵床、铯床;作业机,包括抽水机、鼓风机、缩呢机、压呢机、空气压缩机、汽车变速车轮等;特种产品,包括磅秤、锅炉、绞车、轴承等。新组建的甘肃机器厂成为西北最大的机器制造厂。

经过改建的甘肃机器厂先后制造简单机械工具,取得良好成效,其产品运销西北各省,在资源委员会创办的月刊上,还刊登了产品广告。这是近现代甘肃第一家刊登广告的企业。

(三)从甘肃工业需要和电力现状出发,开发电力工业

电力是工业的命脉,资源委员会把开发电力资源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它们根据甘肃电力工业现状,逐步完善现有电力工业,陆续新建小型电厂。甘肃电力工业萌芽在1914年。当时,省署在东大街安装一台6千瓦的直流发电机,供督署和省署用电;1920年又在原处安装一台20千瓦220伏交流发电机;1924年扩装一台40千瓦380伏三相交流发电机,除供督、省两署以及民政、教育、财政、建设四厅用电外,兼供少数豪绅、官商以及少量路灯用电。以后成立了兰州电灯电话局。1935年兰州电灯电话局改为兰州电灯厂,电话局另外单列。更名后的兰州电灯厂规模有所扩大,在萃英门附近安装了一台102千瓦2200伏三相交流蒸汽发电机,当时称为西厂。1938年初又购进一台108千瓦3 300伏三相交流蒸汽发电机安装在新关城外东北角的黄河

沿,称为东厂。甘肃电力工业除了兰州有几家外,天水也有1922年陇南镇守使孔繁锦建成的一座电厂,主要供督署和陇南造币厂用电。电厂装机容量为30千瓦,功率仅为25千瓦,为动力发电,燃料为木炭,所以又称为木炭发电机。1932年,该电厂由甘肃省政府建设厅收归。

资源委员会根据甘肃电力工业现状,制定开发方案,于1938年8月16日,与甘肃省政府合资经营兰州电灯厂,将其改名为兰州电厂;1940年8月在黄河沿电厂安装两台132千瓦发电机;1941年新建玉门电厂,最大时扩容至400千瓦。1940年资源委员会与甘肃省政府达成共营天水电厂的协议,将原天水电厂并归兰州电厂管理,实现了甘肃电力的规模管理和经营。1942年9月在天水东五里铺建成一座108千瓦的柴油机发电所。宝成铁路兴修后,天水城市规模扩大,电力供应紧张,考虑到原有电厂动力燃料的困难,资源委员会决定在天水开发水力发电。经过勘测,认为天水城西的藉河(渭河支流)可以修建小型水力发电厂,于是在1944年春成立天水水力发电工程处,负责开发藉河水电,由上海机器厂承造水轮机,购进华生电机厂的发电机,次年秋建成发电,装机容量为140千瓦,并与原来火力电厂接线,增加发电容量。但是,由于藉河河床为黄土,河坝木框拦截有限,坝底易被冲刷,必须年年整修,这使电厂的开支增大。另外渠道经过区域冲刷剧烈,常被泥沙堵塞,妨碍电厂发电,因此上游的水王保持又成严重问题。这些问题都引起资源委员会的重视,在年度工作总结时提出,并进行相应的水土保持工作。

(四)根据国防建设需要,开发水泥工业

水泥是国防和建设的必需物资,根据甘肃资源状况,资源委员会筹划开发甘肃水泥工业。1941年3月,资源委员会和交通部、中国银行、甘肃省政府四方合资共同在重庆组建甘肃水泥公司筹备处,厂址设在永登窑街。建厂资金由四家按照四、三、二、一的比例分担,即资源委员会180万元,中国银行135万元,交通部90万元,省政府45万元。1941年lO月因法币(法定货币)贬值,四方又追加投资350万元,到1943年8月再次追加400万元,前后共计投资资金1200万元。第一次追加资金仍然按照原来比例分摊,第二次追加资金由资源委员会和中国银行分担。1942年5月永登水泥厂建成投产,日产水泥100桶(一桶170公斤)。永登水泥厂投产后,从1942--1945年8月共生产22539桶,其产量基本能满足甘、宁、青、新四省的需要。甘肃水泥公司自开工到新中国成立以前,生产水泥约4万桶。永登水泥厂的创建填补了甘肃水泥工业的空白,推动了西北地区水泥事业发展。

(五)开办小型附加工厂

资源委员会一边开发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的工业和有资源优势的工业,一边根据实际又开办小型工厂。其中与甘肃省政府合资兴办化工材料厂,建成了月产能力为硫酸2吨,纯碱10吨,另有盐酸和各式胶木制品等的化工材料厂。1942年资源委员会还投资120万元,建成月产各式电池2,7万支的中央电工器材厂兰州电池支厂。1941年成立华亭电瓷厂,配备了磨粉机、炼泥机及多种实验装置,这是甘肃机器生产电气陶瓷的第一家工厂。工厂开工后,年产绝缘陶瓷90万件,产品销往甘肃、西安、宁夏等地。

三、资源委员会在甘肃工业开发活动评述

抗日战争时期资源委员会在后方先后兴建了85个厂矿企业,其中甘肃有10个,占11.76%,居西北各省之首。此外,资源委员会所属中央电工器材厂(总厂在昆明)在兰州设立电池分厂。这样由资源委员会在甘肃开发的厂矿共有11个。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工业开发活动持续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终止。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陆续撤资,同时撤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与甘肃省政府合办的几个厂矿交由地方经营。甘肃省政府在接办几个厂矿后,鉴于资金设备和技术等问题,运营极为困难。在接手的几个厂里,只有甘肃电厂因与城市照明有关,甘肃省政府全力经办,其他各厂都勉强维持或陆续停办,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这些工矿企业被中央人民政府接收后经过改组才正常运营。

资源委员会在甘肃的工矿开发活动前后持续了近10年,从1937年开始勘探到1945年中止,期间在甘肃开发的工业有的成效显著,有的无果而终。当时,以甘肃工业条件和历史条件看,资源委员会立足甘肃矿产资源优势,利用原有工业基础,以服务抗战需求为目的的开发活动,是一项顺应时代的举动,这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工业发展的趋势,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对玉门油田的开发,对原来机器制造业的改组,对甘肃水泥矿产开发以及对电业等工业的扩建新建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大促进了甘肃近现代工业的进展,为甘肃工业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资源委员会的开发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在特殊历史阶段的区域性进展,为甘肃工业的近现代化开创了前景,搭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发展的基本框架。今天当我们在现代化的征途上探索前进的时候,必须重新认识资源委员会在甘肃近现代工业开发的作用,并予以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其成绩不容回避。

从近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历程来看,资源委员会开发工业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界碑。自西方资本主义工业侵入中国后,工业在中国走上了一条艰难的发展道路,始终在国家经营和社会经营两利一经营形式之间徘徊,难以选择。国家经营常因政局不稳存在半途而废的现象,或经营受到权力的过分制约和干预,难以开创自由发展的空间。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从战时需求出发,国家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开发行动,是近代工业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是近现代工业在中国发展的尝试和探索。在国家开发工业活动中,甘肃是开发活动的实验区。这项开发活动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长期自然经济占绝对地位的中国,发展重工业还需要国家的力量进行投资、管理和组织技术人员。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资源委员会的开发缺乏长远眼光和开阔视野,停留在眼前利益,为解决当务之急而为之的阶段,这固然有形势所迫的客观条件,但对于工业发展而言,这种开发行为还是短视的,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开发活动基本停止,这不能不说是遗憾。就国家投资来说,这种缺乏连续性和长远性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工业的持续发展,对当时贫困之极的国家来说,是一种实用性的浪费。

甘肃省开发区 篇4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不可取代的资源, 以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诠释着水污染带来的人类无法承受之重。鉴于此, 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 尤其是针对甘肃省庆阳市这样一个水环境本底脆弱又经过长期石油开发, 同时具备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矿产资源开发城市尤为重要。通过量化庆阳市水污染经济损失使其具有可比性, 使人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庆阳市的水污染状况, 希望能为有效控制庆阳市的水体污染, 科学管理保护水资源, 促进庆阳市水资源、水环境与资源开发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2 庆阳市概况及水质现状

2.1 庆阳概况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 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 辖7县1区, 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 并经3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 形成了集探、采、炼于一体的石化基地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煤炭体系。2007年全市总人口252.27万人, 年均GDP生产总值达200.82亿元;自产水量年均7.51亿m3, 外区流入水量6.93m3, 河川年径流总量为14.44m3, 占甘肃省年径流总量的10%;人口与耕地年均占有径流量分别为386m3和77m3, 分别占全省平均数的25.5%和13.7%, 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4.1%和4.4%, 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区。庆阳市地下水静储量43.9亿m3, 动储量3714万m3。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和雨水流失, 水位严重下降, 农村大量机井干枯。据水利部门分析, 2015年庆阳市供水缺口达2.8亿m3[1]。

2.2 水质现状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对庆阳市马莲河、柔远河、环江的20处断面检测显示, 调查区内地表水环境状况很差, 有9处监测断面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 占总监测断面的45%;有8处监测断面地表水受到重污染, 占40%;1处监测断面地表水受到中污染, 仅有2处受到轻污染;20个监测断面有18个监测断面地表水质量已经为Ⅴ类水, 占总数的90%[2]。在地下水系统中第四系黄土含水岩组污染较严重, 白垩系洛河含水岩组大多也受到中等污染。30多年的石油开发污染、企业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是造成当地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3 甘肃省庆阳市水污染的经济损失估算

水污染的经济损失是指由于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对水服务功能的破坏, 进而导致的经济损失[3]。据相关研究, 我国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总污染经济损失的比例在逐年上升, 水污染经济损失是污染损失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污染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对工业的影响以及对市政工业的影响。

3.1 人体健康经济损失计算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主要有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种, 污染物可以通过饮水而使人群或发生急性和慢性中毒, 也可以通过水生食物链或污水灌溉污染粮食和蔬菜等过程危害人群[4]。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概况:水污染对人体健康伤害的主要病理反映有癌症、急性肠炎、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等。根据庆阳市水污染的污染因素构成和水文环境, 本文讨论的水污染引起的疾病主要研究肝癌、急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5,6], 整理出3种疾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见表1。

注:根据2008年《甘肃省统计年鉴》[7], 2007年对199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物价指数为105.5/102.9=1.025。

水污染健康损失计算:水污染引起的人体健康损失的估算方法选用市场估值法中的人力资本法, 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正。修正的人力资本法通过水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和劳动力的损害来估算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其公式为:S人=[P∑TiLi+∑YiLi+P∑HiLi+P∑WiLoi]×M。式中, S人为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失值 (万元/a) ;P为人力资本 (取2007年庆阳市人均生产总值 (元/ (a·人) ) ;M为污染覆盖区域内的人口数 (万人) ;Ti为第i种病患者人均丧失劳动时间 (a/人) ;Yi为第i种病患者平均医疗护理费用 (a/人) ;Hi为第i种病患者陪床人员的平均误工 (a/人) ;Wi为第i种病死亡工作年损失 (a/人) ;Li为污染发病率 (人/ (10万人·a) ) ;Loi为污染死亡率 (人/ (10万人·a) ) 。根据文献资料[7], 2007年庆阳市人口即M为251.27万人, 人均生产总值P为7998元。由于庆阳市水污染带来的人体健康经济损失为15646.67万元, 具体计算过程为:S人=[P∑TiLi+∑YiLi+P∑HiLi+P∑WiLoi]×M=[ (7998×12×30/100000+6864.94×30/100000+7998×0.558×30/100000+7998×12×29.01/100000) + (7998×0.024×21.45/100000+2577.06×21.45/100000+7998×0.024×21.45/100000) + (7998×0.023×67.64/100000+3971.16×67.64∕100000+7998×0.024×21.45/100000) ]×2512700=15646.67万元。

3.2 农业经济损失计算

庆阳市没有纯污水灌溉区, 主要是用受污染的地面水灌溉。由于没有专门的部门对污灌区资料进行统计, 污灌区面积根据《2007甘肃水利统计年鉴》[8]中的数据推算所得。水污染农业损失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即农作物减产经济损失和农作物质量下降而导致的价格损失, 计算方法主要采用MVEP法中的市场价值法进行估算。根据《庆阳市政府统计年鉴》, 粮食、油料、蔬菜的平均零售价分别为1.4元/kg、3.4元/kg、1.2元/kg;依据部分文献[5,6,9]并考虑庆阳市实际情况, 粮食与油料减产损失率取0.15, 蔬菜减产损失率取0.4, 价值损失率取10%。

依据表1—3的计算结果得出庆阳市水污染农业经济损失约为56.4621万元。从各区县来看 (表3) , 环县的污灌区面积最大, 但其减产损失与货币损失却并不是最突出的, 从逻辑上看似乎矛盾但却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符。环县是陇东油田的较早开发区, 经过长期的石油开发导致其污灌区面积较大。但由于当地的自然因素对农作物的限制, 如降水比庆阳市其他地区较少、土地沙化等, 加之污染严重导致其农作物产量小, 从而在给定的相同减产损失率的情况下, 其减产损失和货币损失反而小。西峰区、环县和宁县三地的水污染农业损失严重, 该结果与相关资料所载大体一致, 与当地实际情况基本趋同 (表4) 。

注:根据《2008甘肃统计年鉴》整理。

注:表中总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数据来源于《2007甘肃水利统计年鉴》[8], 其余数据在此基础上整理。

3.3 工业经济损失计算

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庆阳市是长庆油田的主产区, 有着30多年的石油开发历史。石油开发污染的河流长度占全市境内河流总长度的48%, 境内最大河流马莲河全河段被污染, 水质长期处于劣5类。据《庆阳市水环境容量核定污染源调查报告》, 2002年长庆油田发生各类石油污染事故4674起, 原油损失达1万t以上。据分析, 由于各类事故的排放, 每年进入水体的石油污染物在2000t以上, 平均原油的环境成本约为72元/t[10]。据此, 我们计算得出2007年庆阳市污染事故经济损失为14.4万元。

生产成本增加造成的经济损失:马莲河是庆阳市的第一大河, 也是第一纳污大河。由于工业、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 加之水土流失、农村面源污染的影响, 该河水质重度污染, 以劣V类水质为主, 已失去使用功能[11]。庆阳市水污染导致的生产损失主要是由于马莲河的严重污染满足不了工业用水对水质的要求, 失去了支撑工业发展的价值, 即丧失了工业用水使用功能导致企业不得不另辟新径取得用水,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文采用替代市场法估算了马莲河由于丧失工业用水使用功能导致企业增加生产成本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马莲河流经庆阳市5个县的工业生产总值共计815776万元, 占总工业生产总值的75.63%, 我们以此比例计算马莲河丧失工业用水使用功能给庆阳市造成的经济损失。2007年, 庆阳市工业用水总量取“十五”期间5年均值3484.99万t[11], 工业用水价格6.5元/m3, 据此计算庆阳市工业生产损失为17132.0366万元。

工业污水治理费用增加造成的经济损失:2007年庆阳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97.61万t, 工业污水处理费0.70元/t。据此计算庆阳市工业污水治理费用增加造成的经济损失为96.8289万元。庆阳市工业污染总损失17243.2655万元, 其中水污染对增加工业生产成本导致的经济损失所占比例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庆阳市水质污染严重导致的结果。庆阳市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以马莲河最为严重, 已经失去使用价值。在这种水污染情况下, 企业不得不对用水进行处理以提高水质, 这就需要企业多付出一部分成本。如果企业不对用水进行处理, 而是从供水部门直接购买符合要求的水, 则需要向供水部门额外支付一部分费用, 同样也增加了企业的用水成本。

4 城市供水与水环境污染治理成本

水环境污染对庆阳市市政建设的影响,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增加城市供水成本和市政水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投资建设费用, 共计6636.9万元。即:①增加自来水供水成本。水污染后必然会对自来水的水质产生重大影响, 想要达到饮用水标准就需要增加相应的工序, 从而增加自来水的供水成本。庆阳市现有供水企业8家, 供水人口达47.5万人, 全市年供水量798万m3, 其中城镇供水量558.6万m3, 农村供水量239.4万m3[12]。单位供水成本损失利用相关文献[13]中的数值得出0.149元/m3, 大致得出庆阳市水污染增加的自来水供水成本为118.9万元。②市政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建设费用。庆阳市西峰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由甘肃省发改委于2004年4月13日以218号文批复, 核定项目概算总投资6682万元。2005年4月1日开工建设, 厂区于2007年底全部建成, 工程决算资金6518万元[14], 据此得到庆阳市市政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资金为6518万元。

5 水污染经济损失计算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计算, 庆阳市2007年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9583.2976万元。由于统计数据不全面, 加之计算保守, 这个数值可以视为庆阳市水污染经济损失的保守值。通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损失的影响和对工业经济损失的影响较大, 对农业的经济损失影响最小, 这与庆阳市的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农业损失和水污染存在这样的关系:当水污染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 农业受到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是当水质劣于Ⅴ类水时, 农业损失将十分巨大[6]。首先庆阳市没有纯污水灌溉的区域, 马莲河是庆阳市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水质重度污染, 以劣V类水质为主, 已失去使用功能, 当地并未将其用于农业灌溉;其次根据《庆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汇总表》, 庆阳市明确用于工农业用水的两个水域范围为蒲河水库至汇入泾河口河段以及马莲河的五里桥至庆阳县河段, 这两个水域范围的水质分类分别为Ⅲ类和Ⅳ类, 未达到劣Ⅴ。基于这两个原因, 水污染对庆阳市农业的影响相对较小。

甘肃省开发区 篇5

近日,甘肃省庆阳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庆阳市农村实用人才认定管理办法》和《庆阳市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管理办法》,这是市委、市政府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建设,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根据我市实际提出的政策措施,标志着我市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和职称评定工作全面启动。

庆阳市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对象为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林果、园艺、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和营销、经营管理等行业工作,在区域或行业内有一技之长且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身份为农民的人员。主要包括生产能手、农村经营能人和农村科技人员等农村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每三年认定一次,坚持公开、平等、择优及德绩并重的原则,按照公布条件、逐级推荐、资格审查、领导小组认定、公示审批、备案登记等程序,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自下而上,层层推荐的方法进行认定。

农村实用人才职称是表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技能的称号。指在农村从事种植、养殖、林果、园艺、农业机械、农村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和营销、经营管理等行业工作,身份为农民并已被认定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职称分为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四个等级。其中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为初级职称,农民技师为中级职称,农民高级技师为高级职称。

已被认定为农村实用人才者可申请评定农村实用人才职称。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按照个人申请、组织推荐、条件审查、资格评审、通知资格等程序和分层管理的原则进行。职称评审材料自村委会、乡镇、县(区)人社、农牧部门依次进行审查。资格评审由市、县(区)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按申报等级分级评审。评审结果由省人社厅、省农牧厅,市人社局,农牧局、县(区)人社局、农牧局分等级发文通知。获得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者由市、县分级建立专业技术档案,并列入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进行管理。

获得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享受9项优惠政策:

1、各县(区)财政按初、中、高级每年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县(区)结合实际确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级优秀人才可纳入市、县(区)评选表彰范围,适时择优予以表彰奖励。

2、村、组干部和乡镇企业的主要技术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由具有农村实用人才职称人员担任。

3、农业服务体系招聘农业技术干部时,同等条件下优先从有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中择优推选。

4、受聘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农村实用人才,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享受技术津贴和有关待遇。

5、优先与生产单位或农户签发有偿的技术承包、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合同。

6、应聘到外地传授技术。

7、可优先参加技术培训、讲座、技术交流,或应邀参加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的学术会议。

8、优先获得有关部门的学术、技术资料和提供的良种、农机具设备、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甘肃省迭部地质公园开发探讨 篇6

关键词: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保护性开发

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合而成的一个特殊区域。是以保护地质遗迹、开展科学旅游、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而建立的一种自然公园[1]。

地质遗迹是指地质历史时期保存遗留下来,可用以追索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地质现象[2,3],是地质历史中长期作用的产物,他们记录了几百万年、几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几十亿年的地球史、生物史、人类史,是人类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4]、特殊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这些地质作用的产物是不可再生的,是人类通往了解46亿年地球历史的必经之路[5],是获取地球演化变迁过程珍贵信息的唯一来源[6]。其以稀有的地质遗迹为主要内容,并可能兼有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区域;通过规划建设,可以形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区、地质科学的研究基地、地质教学的实习基地、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同时借重其优美的地质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及不可再生的稀世遗迹,可以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健身娱乐的区域。在旅游业方兴未艾的今天,可能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7]。

1 区域概况

迭部地处秦岭西延岷、迭山系之间的高山峡谷之中。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交界处,北纬33°39ˊ23"~34°20ˊ02"和东经102°54ˊ54"~104°04ˊ33"之间。北靠卓尼,东连舟曲,东北与岷县、宕昌县相邻,西、南分别和四川省若尔盖县、南坪县接壤。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75公里,面积5108.3平方公里。

2 迭部地质公园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必要性分析

迭部位于一、二级阶地交接地带,又是南北方过渡之置,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种类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缺乏自然遗迹保护意识,我省地质遗迹资源浪费严重,一些重要的地质遗迹资源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状况目前呈上升趋势,这不仅降低了地质遗迹资源的内在价值,延续下去将是人类永远的失去这些宝贵的资源。因此,及时地对地质遗迹资源加以保护,对科教文化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建立地质公园,完善地质遗迹管理机构,严格实施地质遗迹保护措施,并加大保护的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2.1.1 地质遗迹急需保护

地质遗迹是提供研究地壳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的样品、典型和天然的咨询库[8],是千万年或数亿年留下来的地质历史事件的记录,而人类历史才几百万年,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仅仅几千年。因此,要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历史和现状,唯有通过对地质过程中留存下来的地质现象和记录的研究才能实现,也只有了解地球的历史和现状,方能预测地球未来的演变趋势,制订因应措施,做到未雨绸缪,真正做到天地人的合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6]。

地质遗迹属自然遗产,是一种独特的矿产资源。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矿产资源,很难以市场价格来衡量有价值的空间和实体。它的特殊性表现为相对稀少性、不可再生性、不可重复性[8]。迭部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无论在科学价值、教育价值、科普价值方面,还是生态环境价值、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1.2 旅游资源开发势在必行

地质遗迹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地质公园容自然景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并具有生态、自然和文化三重内涵,使人们在游玩中获得知识。对整个社会来说,地质公园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基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是高品味的融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场所[4]。现在中国44个国家地质公园中,有近30个已完成导游词、说明牌、旅游路线设置、景点开发的科学内容补充,特别是以地学知识为主要陈设内容的博物馆的建设,使遍布全国的地质公园成为群众性科普活动的基地[6]。

地质公园的建立,使当地政府和居民认识到保护这些地质遗迹资源和地质环境的重要性,使之自觉参与到这些活动中来,形成爱护地质遗迹、爱护地质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使当地居民自觉地起来保护林木和地质遗迹,谁也不许乱伐乱采,周边居民也学有榜样,保护地质资源蔚然成风。这对于增加新景区、扩大老的旅游区的游客容量也十分有意义[6]。迭部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急待挖掘,地质公园开发建设势在必行。

2.1.3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资料显示,旅游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产业。从1994年起,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入中所占到的比重地位始终是第一位的。1994年达8.25%,超过石油出口收入(6.5%),汽车出口收入(5.6%)和机电出口收入(4.6%)所占的比重,从而确定了旅游业为全球最大的创汇产业地位。吴季松教授在《新循环经济学》中预测,旅游业、在制造产业等将成为2050年世界经济的十大产业。而我国的旅游业真正起步的时间较晚,旅游业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我国旅游的经济方面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特别是在西部地区,这一缺憾更为明显。因此,广大西部地区应该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锲机,挖掘潜在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带动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创造更大财富。与一般的经济产业相比,地质公园的发展还具有增强民间外交、文化交流,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民素质等功能,对区域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关联作用[4]。因此,迭部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对甘肃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必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

2.1.4 增强环保意识,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地质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有力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地学知识的宣传,对广泛开展科普、科考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有了地质遗迹作载体,有了良好的地质环境作依托,地方政府把地学旅游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减轻了地方财政保护地质遗迹开支的负担,提高了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纵观国内先例,地质公园的建立已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各地居民和地方官员及社会各界都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地质公园建设不仅可以保护地质遗迹,优化地质环境,推进科学普及,提高旅游科学知识含量,同时也有益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是实现地质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会为县里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助力。此外,当地居民看到了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实惠,对保护环境、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工作就更加有积极性了。

2.1.5 提高爱国主义热情

迭部不仅有美丽富饶的自然景观,而且有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人文景观。震惊世界的红军长征给迭部留下了珍贵的革命遗迹,留下了“俄界会议”、“腊子口战役”等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遗址。

迭部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不仅保留了一块永久性珍贵的地质历史,而且还加强了红军长征革命遗迹的保护力度;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保护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而且加强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2.2 可行性分析

迭部境内地质经历加里东运动和华力西——印支等强烈构造运动,造成全境群峰林立的地形地貌。加之江河急流,长期切割,使境内地势多处呈现出复杂峻峭的深峡险谷地形。峡顶望天一条缝,谷地江水怒吼,震撼山谷,地势险峻、惊涛拍岸、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的大峡谷和刀削斧劈一般百丈悬崖绝壁对峙的隘口石门达数十道之多[9]。岷、迭山系主要山峰基岩裸露,沟谷江河纵横,山涧泉涌细流。纵观全境地质遗迹、地质景观,与国内同类资源相比毫不逊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同时地质遗迹融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于一体,具有开发旅游业的绝佳基础。

2.2.1 山脉

县境北部迭山山脉海拔4920米,为本州群山之冠,山脊多在4000米以上,是白龙江水系与洮河水系分水岭,亦是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为侵蚀构造型高山地貌。区内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80%以上。迭山主脉南麓多河流沟谷,为土石森林高山深谷地貌和高山草原沼泽地貌。向南延伸为侵蚀构造型中高山地,各沟河沿岸为土石、山地沟壑地貌。南部岷山山脉区,地势南高北低,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度2400~4102米,相对高差1000~1700米,为侵蚀构造型中高山区。区内山势雄伟,林木葱郁,植被覆盖率在70%以上[9]。

此外,在迭、岷山区普遍发育有冰川谷、冰斗悬谷、鳍脊、冰川湖等冰川地貌,表明境内有很发育的古冰川活动。区内3500米以上山地灰岩上,随处零星分布有灰岩砾岩,分选极差,局部见胶结物有泥质条纹。据后期切割出来的产状看,该砾岩充于古老的“V”型谷、裂隙溶洞中,接触处存在光滑面,系古冰川产物,对研究古冰川活动轨迹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2.2.2 峡谷

迭部全境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形崎岖。白龙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干流在境内长120公里,落差900米,坡降8.2%。沿江河谷地区,一般海拔1600米~1800米,最低1500米,比高100~300米,江流比降大,切割深。经过江河急流的长期切割,使境内地势多处呈现出复杂峻峭的深峡险谷地形,举世闻名的天险腊子口即在县境内,峡道走向南北,长约300米,宽仅8米,东西两面悬崖峭壁高达500米。腊子河由北向南奔流穿峡,地势险要,素有“天险门户”之称。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先后长征经过腊子口,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2.2.3 湖泊

迭部境内由于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等地质构造运动,在地层抬升、隆起、断裂的巨变过程中,塌陷、截流现象,致使某些山叠或半山腰出现一些神奇的高山堰塞湖,给区内自然环境增添了奇景,为雄峰林立、树海汹涌的迭部地貌镶嵌了数枚闪光的明珠。

2.2.4 水帘洞

傲傲水帘洞位于电尕乡傲傲村附近白龙江南岸。岸边有一水帘壁瀑,碧高约20余米、宽50米,呈坐朝北状。整个水帘壁面布满形态奇异的秀石和绿苔,右侧秀石似柱倒悬,悬瀑分支如注;左侧青苔碧绿如玉,清瀑渗过青苔浇洒落地,恰似仙女浇花。水帘壁上有一水帘洞,洞口约1平方米左右,离地面约1米,洞内又套一洞,清泉一泓伴有细雨。洞顶及四壁有千奇百怪的立体画面,且工艺精湛,恰是一座美丽的水晶宫。水帘壁正前四五米处,有一尊一米见高的水秀丽石,上面端长着三棵青松,酷似一鼎香炉中插了三根香火,供奉在洞前。

腊子水帘洞位于腊子河上游腊子村南,洞口掩影在悬崖横立的绿荫丛中,一泓清流从石洞涌出,需从没膝的激流中涉水进洞,洞顶开着有数处大小不一、形态迥异的天窗,阳光从中射入,形成道道光柱射到洞底五颜六色的鹅卵石上,给石洞添色增辉。洞壁上悬挂着一泓悬泉清瀑,若在洞中高喊,清泉喷撒水柱,实为自然奇观。

2.2.5 石门

光盖山石门亦称“迭部石门”,位于北部迭山主峰之脊,从百里外的洮州地境远望,酷似一尊天公铸就的巨型山门屹立于蓝天与迭山雪峰之间。“门墩”东西终年白雪皑皑,素有“石门金锁”之称。

扎尕那石门实为一道幽深的石峡,走向近南北,长百余米,南端宽仅数米,东西两面是数十米高的斧劈般挺拔垂直的岩壁。一股溪水顺峡谷悬泻而下,声响如雷,置身峡中,看天一道缝,阴暗凄凉,寒然生畏。飞鸟误入,迷途难归。出石山南口,周围地型恰似一处巨型庭院,北靠迭山石峰,四周秀峰环拱,苍松翠柏掩映着稀疏的扎尕那四村,宛如人间仙境,美轮美奂。

2.2.6 文化景观

迭部这块富饶美丽的甘川边陲一隅,不仅有着悠久的古文化遗产,又闪烁着浓郁古朴、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的光辉。从县境内的数十处古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量“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遗存。有三国时蜀汉姜维屯兵的古城堡遗址,有北周、隋、唐时期建置的叠州、芳州及合川县、叠川县、常芬县、恒香郡古城堡遗址,有同期用于军防的古烽燧、墩台遗迹等。县境自明、清以来创建的藏传佛教寺院33座。至1990年批准开放的寺院有20座,其中格鲁派寺院14座,本教寺院5座,萨迦派寺院1座[9]。

震惊世界的红军长征给迭部留下了珍贵的革命遗迹,留下了“俄界会议”、“腊子口战役”等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遗址。

2.2.7 动植物资源

迭部野生动植物丰富,被列入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珍贵动物主要有羚羊、雪豹、金猫、梅花鹿、苏门羚、红腹锦鸡、雪鸡、水獭等21种,其中哺乳动物13种,鸟类6种,两栖动物2种。

迭部不仅有如此丰富的旅游产品资源亟待开发,而且境内旅游环境产品与国内同类资源相比丝毫不差,全县林地面积281451.8公顷,占总面积的58.32%;森林覆盖率为54.4%,特别是在迭、岷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0%~80%,天然植被良好,生态环境优美。

3 结语

地质遗迹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几千万年甚至数亿年地质历史的沉淀,是了解地球的历史和现状,预测地球未来的演变趋势,获取地球演化变迁过程珍贵信息的唯一来源。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就是对这些宝贵资源的最佳保护途径,使之成为保护地球遗产和地质生态环境的特殊景观区,成为重要地学问题的研究基地、学生实习的教学基地、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基地。同时以其为基础,开展知识旅游、科学旅游、环保旅游,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进而推动当地政府、经济实体和居民自觉融入地质遗产的保护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安泽,卢云亭,陈兆棉.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of the right of the memoriesof the rights of the Earth[M].Digne,France,1991.

[3]Eder W.“Unescogeoparks”-A new initiative for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arth’s her-itages[J].N.J.B.Geol.Palaont.abh.,1999,214(1/2):353-358.

[4]刘玲伶,李江风.关于湖北省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探讨[A].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02-0060-03.

[5]J W Cowie,W A P Winbledo.The world heritage listand its revevance to geology[A].in:proceedings of theMarvexn Conference[C].1993:71-73.

[6]赵逊,赵汀.中国地质公园地质背景浅析和世界地质公园建设[A].地质通报,2003:8,(8):22.

[7]赵逊,赵汀.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指南的发布及意义。地质评论,2002:9,(5):48.

[8]竺国强,董传万,高善坤,俞仲辉.浙江新昌硅化木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A].经济地理,2002,(增刊):0210-04.

甘肃省开发区 篇7

1)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 总体素质不高。2000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每10万人口中, 受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阶段教育程度的人口分别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70.44%、88.49% 和 73.80%。

2) 人力资源配置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缓慢转移, 农业劳动力资源仍然是甘肃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1990~2004 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从899.4 万人下降到 890.65 万人, 减少8.75 万人, 仅下降 0.97%;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 186.3 万人上升到 284.63 万人, 增加 98.33 万人, 增长 52.78%;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从 206.7 万人上升到 345.22 万人, 增加 138.52 万人, 增长 67.02%。

3) 现有人才总量不足, 人才结构比例失调, 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

(1) 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甘肃省每万人口中的人才数不仅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奇缺。2001年全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68.28万人, 占总人口的2.67%, 比平均水平低0.94个百分点。全省科技人员39万人, 中小学老师23万人, 在技术科研工作一线的只有6万人, 且具备创造能力的不足2万人。

(2) 人才结构不合理。在人才构成中, 高学历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专业构成看, 51.96%的专业技术是教学人员,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如社会急需的农业技术人员仅占4.36%, 科研人员仅占0.46%。

(3) 人才分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从人才的地区分布情况看, 城乡分布不均, 人才过于集中在城市。从所属部门看, 大部分人才集聚在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和机关团体当中, 而民营企事业单位中人才奇缺。从行业分布看, 全省各类人才中, 工业建筑和文化教育两大行业拥有人才近一半, 作为农业省份, 农、林、水、牧业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

(4) 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甘肃作为西部地区内陆省份, 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与其他西部省区一样“不仅孔雀东南飞, 连麻雀也东南飞”。据调查, 近5年, 跨省调出的硕士、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是同期从省外调入2倍还多。流失者大部分是单位中年富力强或层次较高的中青年骨干力量, 由于老龄人才即将离职, 青年人才又有待于培养, 因而出现了中青年科技人员青黄不接的人才断层现象。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的 SWOT 分析

2.1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势 (S)

(1) 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数量庞大, 总体比较年轻, 潜在人力资源丰富。庞大的人口数量, 对于发展甘肃经济来说既是主力军又是“阻力军”。同时人口又是劳动力资源形成的基础, 是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它本身就是未来物质文化商品的生产者。

(2) 人力资源开发的后劲大。

一方面政府财政会大量投资, 建设基础设施, 包括交通、通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造等领域, 另一方面, 政府要推行各种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资金, 发展地区特色经济。这样的开发和建设态势必然需要大量的相应素质的劳动力资源, 这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2.2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劣势 (W)

(1) 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不强。

由于地理环境、观念、体制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甘肃破除传统的思维定性不够, 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物质资本的重视要远远大于对人才的重视。另外在人才管理体制上, 缺乏竞争激励机制, 缺乏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2) 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从人才资源结构看, 甘肃省四大类关键性人才严重短缺:一是高层次人才, 包括高级专家和高级管理人才;二是高新技术人才, 主要是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保科学、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科学等八大领域的人才; 三是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四是高级金融保险人才。

(3) 高等教育存在差距。

甘肃省在高等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与发达省市存在明显差距。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研究生培养规模在全国也明显处于落后位置。人才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卫生、经济、会计四类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较大, 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保等工程技术人员远不能满足需要, 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复合型创新人才整体性短缺。

2.3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 (O)

(1) “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

贯彻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以来, 甘肃省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被摆在突出位置, 全省初步形成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的格局, 有效促进了人才队伍建设。

(2)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给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带来了契机。

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随着甘肃省的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 工业化、信息化建设的稳步前进, 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甘肃省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4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遇到的挑战 (T)

(1) 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 作为人力资本投入主体部分的甘肃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明显偏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全世界平均水平为5.7%, 发达国家为 6.1%, 2005年甘肃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达到3.89%左右。

(2) 教育质量亟待提高。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所谓“人力资源瓶颈”实则为“教育瓶颈”。甘肃教育质量亟待提高, 一是教师队伍素质较低, 教学形式、内容单一, 满足不了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二是受教育体制的约束, 只讲数量、不讲质量, 造成人力资源在质量上难以保证, 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跟不上时代要求。三是专业设置、人才培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

(3) 市场机制尚不健全。

甘肃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落后, 形成人力配置不当、低效率的局面。

3 甘肃省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设

(1) 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一是加大物质激励力度。当前对绝大多数人才来讲, 提高薪酬无疑是最有效的激励手段。二是加大精神激励力度, 实施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精神激励, 开展“优秀人才”、“科技人才”评比活动, 树立先进典型, 在提高他们物质待遇的同时, 还应给予各种适当的政治待遇, 用成就感、荣誉感、价值实现感激励他们为甘肃经济发展建功立业。三是切实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问题。

(2) 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把教育作为人才开发的重中之重, 确立“走创新之路, 建教育强省”的目标, 重点突出专家人才、技术人才、民族人才、妇女人才和贫困地区青少年的培养。二是根据市场需求, 结合人才特点, 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培训, 做到优秀人才优先培训, 急需人才加快培训, 关键人才重点培训, 骨干人才提前培训。三是拓宽渠道, 加强与科研机构, 高等院校的合作, 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3) 建立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

一是打破传统僵化的、统一的人才管理模式, 让人才进入市场, 让市场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二是加快建立保障人才权益, 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的法律体系, 以及行业和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建立功能齐全的调动人才供求关系和社会服务体系。

(4) 建立人才结构调整机制。

为使人才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甘肃省目前需要制定有效的可行性政策, 高效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有效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调整现有的人才资源配置结构, 使人才配置向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向重点发展的行业、向人才配置的薄弱环节倾斜。二是调整教育结构和培训结构, 加强急需人才和短缺人才的教育与培训。三是加大吸引国内外人才的力度。

摘要:人力资本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了甘肃省人力资源现状特征, 探讨了其社会经济支撑能力, 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和开发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SWOT分析,开发机制

参考文献

[1]杨振, 牛叔文, 常慧丽.甘肃人力资源开发初步研究[J].西北人口, 2005 (1) .

[2]李萍.甘肃省人力资源现状与开发战略选择[J].甘肃科技, 2006 (6) .

[3]王成.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势及开发途径分析[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5 (9) .

甘肃省开发区 篇8

关键词: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思考

0 引言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是一项以开展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和人员职业技能鉴定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工程, 是国家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根本, 教育是基础。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开发, 对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推进农业机械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八年来, 我站坚持在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下进行每一次鉴定, 鉴定通过总人数20 016人 (次) , 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和省农机局的肯定, 但是, 我们的工作距上级的要求和广大农民朋友的需求还差的很远, 因此, 我们必须尽快加大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力度, 认真履行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能职责, 扎扎实实的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为促进我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农业———113站的基本概况

1.1 机构建立情况

农业—113站主体单位是甘肃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2006年4月10日挂牌后, 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 由两名专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并配备了自动化办公设备。同时, 根据《甘肃省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先后两次经省农机局研究决定, 在全省35个县 (市、区) 农业机械化学校等单位设立了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 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两队”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 我站非常重视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两支队伍建设, 先后十多次在我省农机系统选派出政治合格、业务精通、工作认真、作风优良的276名同志参加了农业部举办的考评员或质量督导员培训班, 绝大部分参加培训人员获得了证书, 其中, 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27人, 考评员199人, 质量督导员5人。目前, 这“两队”基本能够满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需要。

1.3 设施设备情况

我站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和实习室、鉴定室, 培训、实习、鉴定设施设备基本齐全, 能够满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需要。同时, 我站还与主体单位 (甘肃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共享, 为进一步开展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1.4 制度建立情况

2012年年底, 我站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即站长职责、室主任职责、工作规则、考场规则、考评员工作守则、监考员工作守则、质量督导制度、档案员管理职责、财务管理制度、鉴定工作程序和鉴定质量纠偏措施等管理制度, 为今后进一步保证鉴定质量、规范工作行为和实施制度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5 鉴定工作情况

我站逐步开展了农机修理工、拖拉机驾驶员、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农机营销员、装载机驾驶员、电焊工、电工等十几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截止目前, 鉴定通过总人数20 016人 (次) , 其中, 农机行业从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分别占鉴定通过人数的41.9%和58.1%。2013年, 我站 (农业———113) 被人社部评为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

2 甘肃省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省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开展八年来, 从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 步伐依然艰难, 进展较缓慢,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有相当一部分市 (州) 、县 (市、区) 农机 (农牧) 局的领导, 对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认识不足, 甚至个别领导还错误的认为职业技能鉴定已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所 (站) , 农机部门没有必要参与, 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职能职责。

2.2 工作宣传力度不大

许多农机从业人员和农机工作人员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不了解, 根本不知道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需要职业技能鉴定, 获得职业准入资格, 更有甚者, 错误的认为有证无证都一样, 更不知道我国实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好处。

2.3 没有纳入目标管理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除平凉市外均未纳入当地农机目标管理责任制, 被领导看成是农机化学校或是农机推广站的副业, 由于“一把手”把主要精力、人力、财力、物力投在了农机中心工作上, 对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根本无暇顾及。

2.4 缺乏政策资金扶持

近几年来, 国家和省上对农民购买农机具实行了补贴政策, 但省上对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却没有任何扶持政策, 也没有任何财政投入, 鉴定站和下设的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培训鉴定基地光靠自身积累, 难以改善培训和鉴定条件, 培训和鉴定设备部分要靠租借解决, 这种现象如不改变, 严重制约着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开展。

2.5 培训鉴定范围太小

培训内容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只是局限于农业机械培训方面, 鉴定范围仅仅涉及到十几个工种, 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外出打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需求,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必须尽快解决, 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3 甘肃省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思路

3.1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农业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贯彻质量方针, 坚持为农机化服务的宗旨, 实施“人才兴机”战略, 整合利用各种资源, 进一步加大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力度, 提升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能力, 壮大农机技能人才队伍, 为发展农业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3.2 工作目标

通过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以达到提高我省农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旨在为我省农机化事业发展培养农机技能人才, 推动我省农机化事业稳步快速发展。通过对“劳务输出”者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旨在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 增加其经济收入, 提高其社会地位。通过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范围的拓展, 力争到2018年实现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通过人数翻一番的目标, 即年完成农机职业技能鉴定通过人数5000人 (次) 以上。

3.3 发展方向

以我省县 (市、区) 农机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为依托, 加强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紧扣“五个结合”努力做好监理、推广、管理、培训、鉴定五部门的结合、沟通和协调工作, 加大五部门间的相互配合支持力度, 在培训的基础上做好技能鉴定工作。围绕“三个拓展”, 做大做强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将重点拓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范围, 走出去寻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院校和企业合作办班的机会, 力争在“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军地两用人才”三个工程中有所作为, 以此来扩大影响, 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为服务“三农”做出更大的贡献。

4 甘肃省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向前发展的举措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是国家整体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 也是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一指导和具体部署下推行的。但这项工作在我省开展时间短, 开展很不平衡, 按照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的要求, 我省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做得很不够, 为了搞好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尽快适应我省“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 笔者认为, 目前应积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1 转变领导观念, 加强组织领导

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想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 领导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转变只重视农机中心工作的观念, 只有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观念, 树立技术技能的观念, 树立市场需求的观念,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并给予行政力量推动, 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扶持, 再通过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间的密切配合以及广大被鉴定者的积极参与, 多管齐下, 齐抓共管, 才能有利地促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全面开展。实践证明, 哪里的领导对这项工作重视, 哪里的工作就搞得好。因此,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对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分管领导、主管科 (股) 室和负责人, 理顺工作关系, 主管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靠前抓, 分工人员具体抓,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互相配合, 互相促进, 落实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把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纳入农业机械化建设规划, 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和考核目标, 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使当地的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4.2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思想认识

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性及作用还没有完全被社会所认知, 因此, 努力提高社会认知度是实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环节, 也是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应提高广大农机从业人员对农机职业技能鉴定的认识, 只有认识提高了, 才能提高行动的自觉性, 才能搞好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如何提高认识, 关键在于“宣传”,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各种措施, 大张旗鼓、不失时机、不厌其烦的在农机行业内进行深入广泛地宣传实行就业准入、《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 提高他们对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认知度, 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就业准入, 积极参加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为我省早日全面推行农机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则要提高农机管理部门自身的思想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对加强和推进农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搞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农机管理部门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抓住机遇, 与时俱进, 正确认识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意义和依法履行的职责。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把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来抓。只有农机管理部门自身认识到位, 自己重视自己, 自己给自己铺路, 才有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美好明天。

4.3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机构建设

我站先后设立的35个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 不仅是初、中级工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主战场, 而且是高级工技能培训和鉴定的依托, 因此, 首先应完善技能培训和鉴定基础条件, 满足所开展工种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基本要求, 然后不断改进, 提高技能鉴定手段;其次, 争取新增或调整事业编制, 专门设立技能鉴定工作岗位, 稳定技能鉴定工作人员队伍;第三, 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 激活用人机制, 提高工作效率;第四, 省、市 (州) 、县 (市、区) 要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入一定的培训和鉴定经费, 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专项资金, 做到专款专用, 添置必要的培训、鉴定设施、设备等, 改善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件, 以满足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需要;第五, 继续设立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 改变现有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布局不合理的现象, 使其网络布局更加合理, 便于工作开展。

4.4 加强队伍建设, 强化质量管理

在规范鉴定工作体系的基础上,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队伍建设, 考评人员和质量督导人员要认真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方案》和《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精神进行鉴定, 保证鉴定质量, 扩大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在社会和各行各业职业技能鉴定中的影响, 带好头, 树立良好的公众声誉。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鉴定的工作规范、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推行设立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质量验收标准, 建立考评人员和质量督导人员诚信培训和考核记录制度, 坚持对质量管理情况按季度进行定期通报。建立对工作站和鉴定培训基地以及考评人员、质量督导人员年检制度, 对优秀的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以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违规行为的工作站、鉴定机构和个人, 要严肃查处;对于连续两年年检不合格或在一年内没有开展鉴定工作的工作站和培训鉴定基地, 要予以整改或撤销。为规范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业务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确保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我站拟在2015年发布实施《甘肃省农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手册》, 确保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在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下进行, 保证鉴定质量, 从而达到以质量求发展, 靠质量求生存的目的。

4.5 坚持“十个”结合, 做好鉴定工作

甘肃省开发区 篇9

根据2004年全国第三次荒漠化检测数据显示, 甘肃省荒漠化土地范围涉及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白银等10个市 (州) 的37个县 (市、区) , 监测区域总体面积为2.490×107 hm2, 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9 347 753.7 hm2。其中耕地1 517 687.6 hm2、林地1 482 161.9 hm2、草地6 061 917.2 hm2、未利用地8 490 587.2hm2。甘肃省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4.8%、约占全国总荒漠化土地面积的12%, 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省份相比, 具有离用电负荷中心近、电网覆盖率高、土地平坦、交通便利发达、开发利用成本低等优势, 因此充分利用国家构建荒漠地区可再生能源基地的战略部署, 加大开发利用甘肃省荒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对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生态环境改善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甘肃省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重要意义

1.1 经济效益

光伏产业自1990年代后半期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太阳电池产量由1997年的125.8MWP增加到2007年的4000.05MWP, 年平均增长率为41.3%。按2007年全球组件平均销售价格4.1$/WP、系统安装价格7.5$/WP计算, 则2007年世界光伏产业总产值达164亿美元, 系统安装总值达300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组件的年产量达1088.0MWP, 实现总产值达44.6亿美元。另外, 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介绍, 截至2008年底,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到1.500×107 m2, 全国1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年总产值近120亿元, 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世界各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法规的完善, 以及技术进步导致的光伏发电成本下降, 太阳能产业的规模会迅速扩大, 产值不断提高。而甘肃省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启动, 也将带动甘肃省太阳能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及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转为产业工人, 减少农牧樵采规模和面积, 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二是太阳能资源开发可提供大量能源, 减少当地居民对生物质能的需求, 间接改善环境;三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不连续性, 用高峰余额电力从黄河调水, 发展抽水蓄能电站, 在稳定供电的同时补充当地水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四是荒漠电站的太阳能板可减少太阳的直接辐射、有效减少地表水份的蒸发量, 促进植被的恢复与生长;五是大规模的太阳能板能减弱近地表风速, 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改善当地的植被。

1.3 社会效益

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一是增加就业。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绿色就业:在可持续低碳世界的体面工作》, 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创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预计到2030年, 这一领域的投资将达到6300亿美元, 这将至少创造2000万个额外的就业机会。在农业领域, 通过利用生物物质为能源及其他相关产业服务, 可为1200万人创造就业机会。二是节能减排。用光电替代煤电, 减少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排放,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改善大气质量。每生产1 k W·h电, 煤电链约排放9.20 g的SO2, 4.65 g的NOx, 3.20 g的PM和1.2 kg的CO2, 按每瓦光伏电池平均每年发电1.5KW·h, 则1MW光电装机容量每年可减排1.8×106 kg的CO2。

2 甘肃省荒漠地区太阳能资源储量测算

甘肃省大部分荒漠地区处于甘肃北部和中部地区, 这些地区日照时间长, 大气透明度高, 地势平坦, 太阳能资源丰富, 北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6680-8400 MJ/m2, 中部地区年太阳辐射在5850-6680 MJ/m2之间, 荒漠地区年太阳辐射平均值在6000MJ/m2以上。

仅以开发利用荒漠化土地中的未利用地测算, 按年辐射量6000MJ/m2计, 则甘肃省荒漠化未利用土地上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5.09×1014 MJ/a, 约合1.42×1014 k W·h, 若按平均15%的转换率计算 (目前商业化的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率在14-16%之间) , 逆变器损耗按40%计, 年发电量可达1.28×1013k W·h, 可完全满足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 (2004年中国电力科学院预测2050年中国总电力需求为9.27×1012 k W·h) 。由此可见, 甘肃省荒漠地区太阳能资源储量大, 开发潜力高, 作为未来中国清洁能源供应基地的重要意义。

3 甘肃省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障碍

3.1 太阳能发电成本较高

太阳能发电分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较高, 太阳能光热发电成本较低, 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9年2月美国太阳能户用发电价为37.40美分/ (k W·h) , 商用发电27.12美分/kwh, 工业发电21.13美分/ (k W·h) , 折合成人民币分别为2.62、1.90、1.48元/ (k W·h) (按1:7汇率计算) , 这一电价已经接近2006年德国22.2美分、日本17.8美分的常规能源电价, 但是与中国的煤电平均上网电价约0.4元/ (k W·h) 相比, 高出3.7~6.5倍, 因此成为阻碍大规模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主要障碍。

3.2 研究实力相对薄弱

在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部分企业总的研究实力在西北地区相对较强, 但对于太阳能基础研究较薄弱, 太阳能总体研究开发设计能力不足。甘肃省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技术研究与应用、新产品研发的专门机构, 2005年在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 (亚太地区太阳能研究与培训中心) 基础上成立联合国工发组织下属的“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 主要从事技术转化和集成研究。省内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基础的光伏电池的研究还很薄弱, 政府科研基金支持力度较小, 因此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以研究开发高效率、低成本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主, 整合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联合创新, 加快太阳能发电的商业化进程。

3.3 产业化水平低

太阳能产业是由采掘业、冶金业、制造业、服务业、咨询业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是太阳能开发和利用的主要途径。要形成和扩大太阳能产业, 就必须通过资源整合尽快建立完整、合理的产业链, 为太阳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甘肃省虽然是我国最早研究、开发利用太阳能的省份之一, 许多太阳能产品如太阳灶、太阳热水器、被动式太阳房等, 在甘肃较早的得到研究、推广和使用, 但是甘肃省太阳能产业化水平偏低, 太阳能产业总产值不高, 尤其是太阳能光伏电池从原材料到组件制造能力还比较小。

4 荒漠地区开发太阳能资源政策建议

4.1 综合协调, 合理规划, 集中精力开发太阳能资源

甘肃省荒漠地区规模化开发利用太阳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涉及到整个河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人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必须全面协调、统筹兼顾。要把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调配、土地荒漠化防治、三农问题等综合考虑, 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和可再生能源政策等优惠措施, 集中利用土地荒漠化治理等各项专项资金, 以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转移、经济发展为主线, 循序渐进, 有序开发, 实现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2 抓住时机, 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 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

中国的煤电发电成本平均约0.4元/ (k W·h) (上网电价) , 煤电链的外部成本已经达到0.38元/ (k W·h) , 与其内部成本相当, 在不包括煤电产生NOX所产生的外部成本情况下, 煤电的内外部总成本达到0.78元/ (k W·h) 。随着煤炭价格的上升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 煤电内外部总成本将会进一步上升;与此相反, 太阳能发电成本会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和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 成本会进一步下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预测, 到2010年, 中国光伏发电成本有望降到1元/ (k W·h) 以下, 届时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太阳能产业就会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甘肃省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对开发、使用、推广太阳能的企业和机构实行积极的政府财政补贴政策, 使太阳能利用得到大规模推广, 刺激广大农民安装使用太阳能光热和光伏发电产品,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 促进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4.3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在河西荒漠地区的大规模开发览胜太阳能, 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政府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创建研发基地, 切实加强光伏电池基础研究, 高度重视实用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提高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建立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企业为主体的研究发基地,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参与, 以此为基础, 建立开放的甘肃省新能源研究基地。政府在资金、项目、经济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为提高甘肃太阳能开发利用综合实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4.4 积极研究风电、光电、火电、核电、生物质发电互补的综合电力供应体系

甘肃河西荒漠地区风能资源十分丰富, 风力发电潜力也很大, 实施太阳能发电和风电互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甘肃省正在规划和建设河西走廊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而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 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客观上需要非风电电源以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 这就需要较好充分利用周边的煤炭、水力和太阳能资源, 建设扩大非风力稳定电源。甘肃省荒漠及周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煤炭、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将高储量的化石能源与荒漠地区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紧密结合, 将发展成国家未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要积极研究风电、光电、火电、核电、生物质发电互补的综合电力供应体系, 以及超高压直流输电网络, 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和风光电的安全送出。

摘要:甘肃省荒漠地区土地面积达2.49×105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54.8%。荒漠地区拥有的年太阳能辐射总量达5.09×1014MJ/a, 按现有的技术水平, 大规模开发利用这一地区太阳能资源年发电量可达1.28×1013kW·h以上, 超过2050年中国电力总需求。荒漠地区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采取措施克服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障碍, 抓住时机, 合理规划, 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 将甘肃省河西荒漠地区建设成风电、光电、火电、核电、生物质发电互补的国家未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甘肃省开发区 篇10

关键词:北石窟寺,价值评价,开发条件

一、北石窟寺旅游资源概述

(一) 地理位置

在甘肃省镇原县蒲﹑茹两河交汇的覆钟山间, 遗留一处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 (公园509年) , 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国宝”北石窟寺。地理坐标为N36°36′40.5″, E107°31′55.2″, 海拔1030米, 所在地镇原县东北距甘肃庆阳市西峰区25公里, 东临庆城县, 西临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 南临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 北临环县。北石窟寺是陇东高原早期最大的一座佛教石窟寺院, 是陇东庆阳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 与泾川县南石窟寺南北对峙, 交相辉映, 直线相距45公里。

(二) 石窟景观

作为甘肃四大石窟之一的北石窟寺是由一生崇尚佛﹑道的平西将军泾川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的。石窟延续数朝, 饱经风雨, 阅经沧桑。现存石窟三处:寺沟窟群, 楼底村中心柱平顶洞窟, 花鸨崖﹑石道坡﹑石崖东台等窟群。其中以寺沟窟群为主窟群, 是北石窟寺的中心和精华部分, 窟龛集中开凿在覆钟山下高20米、长120米的黄砂岩崖壁上, 以165号窟为中心, 向南北两面展开, 基本分为上下两台。[1]北石窟现有编号的窟龛296个, 石雕造像2126尊, 壁画69.7平方米, 石碑8通, 阴刻和墨书题记150余方, 清代献殿遗迹一处, 清代木构建筑戏楼一座。据对北石窟断代和造像题材的调查和研究, 北石窟现存北魏窟龛7个, 北周13个, 隋63个, 唐代209个, 宋代1个, 主要造像题材有七佛、三佛、千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菩萨、弟子、天王、力王、飞天、十六罗汉、阿修罗天、伎乐人、供养人。[2]北石窟造像风格也独具匠心, 富有地域特色, 加之覆钟山清秀怡人, 故昔人有云:“石佛古洞几千秋, 景物非凡在此留, 鸟舒双翅树间语, 鱼显五色水内游。”北石窟寺的宏伟巨制充分体现了陇东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智慧和才能, 1963年2月13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设立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1988年1月13日,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 庆阳地区确定北石窟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北石窟寺旅游资源价值评价

北石窟寺是陇东地区交通要隘上的一大佛教胜地, 是重要的石窟类佛教文化遗存。自北魏创窟以来, 历经数代, 凿窟增补修缮, 各朝历代均有精品遗存。因此, 北石窟成为反观北魏至明清历朝各代社会风气、军事政治、文化风尚和艺术水平的一面镜子, 成为华夏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汇聚圣殿, 富含艺术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历史考古价值和经济价值等, 为研究陇东地区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蓝本, 也为陇东庆阳地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 艺术观赏价值

北石窟寺在艺术观赏价值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雕像造型和雕刻技艺两方面。在雕像造型上, 北石窟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美术和文化的特点, 又融入了北魏时期“褒衣博带”的造像形式, 让石窟既有整体的空间关系又有平面雕刻的层次性、节奏感、韵律感。在雕刻技艺上, 北石窟可谓是雕刻技法的大舞台, 兼容并包, 通贯古今。雕刻采用粗犷奔放与生动细腻的统一, 体、面、线相结合的手法, 让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的遐想, 洗练而精到, 既凸显简朴、硬直的地域造像风格又体现北方文化粗中有细, 细中有粗的个性特点。

(二) 文化价值

北石窟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北石窟自北魏直到近代, 始终为陇东庆阳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 并且和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内地并日益繁盛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它对于了解和研究佛教文化在庆阳地区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实地资料;二是北石窟寺的许多宗教内容, 在长期的留传和渗透过程中已日渐融入到当地民间文化, 失去原本意义, 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有力地促进了陇东庆阳地区民俗文化的发展;[3]三是北石窟为民族融合的产物, 对研究胡汉民族相互融合与区域宗教文化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四是北石窟是除敦煌外唯一一个被称为“丝路明珠”[5]的石窟, 其受丝路文化影响且是丝路文化东渐的产物, 对研究丝路古道与丝路石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三) 历史考古价值

通过对北石窟地理环境的研究发现, 早在距今二十万年以前, 在北石窟附近就出现甘肃已知最早的人群, 被考古工作者称为“浦河人群”, 在考古学上属于早期智人 (古人) 。[6]另外, 考古工作者在北石窟寺对面的居士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 即居士沟遗址。[7]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对北石窟及其地理环境的深层次研究是很也有必要的, 它对于探索人类社会文化的起源, 理清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极具价值。

(四) 经济价值

北石窟寺独特的艺术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考古价值深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青睐, 因而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诸如“北石窟寺佛教艺术与文化国际研讨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或其他性质的会议, 所以慕名而来的游客不计其数, 为庆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另外, 自发现北石窟寺以来, 上至国家下至民间都对其研究与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客观上推动了当地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庆阳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北石窟寺开发条件分析

(一) 区位分析:目前开发的现状和交通状况

北石窟寺作为国家AA级名胜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近几年的开发上, 始终以石窟研究为主, 注重石窟文化、历史考古和艺术价值的深入研究, 旅游发展尚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据了解2010-2012年, 累计接纳游客3万余名, 其中科研人员 (免费) 占40%, 依数据来看, 单纯旅游的游客占到60%, 在旅游接待的人数中占绝对优势, 由此观之, 景区旅游量正在总体发展缓慢的趋势中稳步提升。另外, 在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的协调下, 日益形成“抓项目, 促建设;抓管理, 促发展”的发展思路, 不断开拓客源市场, 加强经营管理, 提升服务质量, 完善基础设施, 优化景区环境, 提高景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北石窟景点建设方面, 政府投资200多万元, 加固山体, 保护塑像, 完善设施;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方面, 投资98万元完成了通往民俗村和北石窟寺两景区旅游专线公路两侧个15米宽的绿化林带建设, 并且完成了北石窟寺———巴家咀水库———南小河沟底环形旅游专线的勘测设计等工作。

当前, 北石窟景区外围已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 航空和铁路为辅的交通网络。庆阳全区公路通车里程3260公里 (其中二、三级公路1347.9公里) , 国道211线 (银川至西安) 纵贯南北, 国道309线 (银川至兰州) 横贯东西, 与境内9条公路连接成为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同时, 兰州至庆阳西峰有民航班机往返, 兰州至平凉有火车往返。所以旅游人员只要到达庆阳市则可通过转乘县级班车、出租车或旅游社团的旅游专线到达北石窟寺。另外, 平庆铁路 (平凉至庆阳) 和长武至庆阳高速路即将竣工通车, 可为庆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再添辉煌。 (二) 区域旅游资源分析:与周围旅游资源带的互动发展北石窟寺的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 且深居内陆,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 所以与周围旅游资源带互动发展, 增强旅游集群优势, 提升综合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庆阳陇东地区现已形成的旅游景点有15个, 其中人文类1个, 自然风景类5个, 这些旅游景点在区位、文化、资源、客源市场以及气候和环境上都独具优势。鉴于此, 庆阳市旅游管理部门在今后旅游发展的规划中明析思路, 提出构筑新的旅游发展格局, 即以世纪文化广场为轴心, 构建环形旅游带, 具体是南部以南湖公园、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为主的现代娱乐、黄土奇观、民俗宗教风景旅游区;西部以北石窟寺、南小河沟、巴家咀水库、新兴园度假村为主的文物古迹、自然风光风景旅游区;北部以北湖公园、彭原旱地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火巷风情度假村为主的绿色农业、乡村风情旅游区;东部以华夏公刘第一庙、东湖公园为主的人文祭祖休闲观光风景旅游区。[8]另外, 区域旅游部门要围绕“黄土风情”这个品牌, “丝路明珠”这个文化底蕴, 加大宣传力度, 丰富宣传手段, 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影视等媒体开展宣传, 提升景区知名度, 增强区域吸引力, 尽快将北石窟寺景区乃至整个陇东庆阳景区融入西安、银川、天水、平凉的大旅游圈, 寻求客源互动, 利益共享。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型产业, 因其自身的集成性和“绿色、无烟、创汇”的特点, 被喻为吻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朝阳产业、无烟工业,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势头。[9]陇东庆阳地区旅游部门应严格按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实施开发的战略部署, 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契机, 把发展旅游与促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历史遗留的文化资源条件, 发挥山水禀赋的人文优势, 树立可持续发展旅游与大众旅游生态化的观念, 从而全方位推动整个区域联动周围旅游资源带全面发展。

四、结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副主任梁明子先生在新疆库车县考察石窟群时说, 以往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多是孤立的景点景区, 有不足之处。今后文化遗产申报将以线路和连片景点为主, 丝绸之路一线的文化遗产非常具有开发潜力。[10]北石窟是丝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样具备非常大的开发潜力, 石窟旅游前景喜人。

北石窟凭借优越的价值、山水禀赋的人文优势和丝路文化的潜在因素势必将成为陇东庆阳地区文化旅游的精品, 石窟景区在今后的旅游发展中应切实注重“行、游、住、食、购、娱”六大配套要素的建设和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的关系问题, 辐射周边, 带动区域旅游向可持续开发的大众旅游生态化的现代旅游开发模式迈进。

参考文献

[1]宋文玉.庆阳北石窟寺[J].丝绸之路.1996 (05) .

[2]崔慧萍, 张多勇, 张亚萍.庆阳北石窟寺的研究现状与尚未解决的问题[J].敦煌学辑刊.2009-09-15.

[3][4]王浩.朱世广.王宇兵.北石窟寺文化价值初探[N].陇东学院学报.2004.7.

[5]郭文奎.庆阳史话[K].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4.7.

[6][7]刘治立.泾河上游石窟文化的地理环境概论[N].陇东学院学报.2010.11.

[8][9]西峰区旅游业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西峰区旅游局.

上一篇:初中英语合作教学策略下一篇:排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