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的调查报告

2024-10-08

教育管理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

教育管理的调查报告 篇1

教育管理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及撰写体例

撰写调查报告的目的是反映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提供书面依据,调查报告是对大量的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而撰写的。它是对社会调查活动的总结和说明,是社会调查过程的高度概括。

(1)文体要求:调查报告的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说明”在调查报告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研究对象及其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程度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解释清楚,使读者了解、认识和信服。

调查报告应区别于论文(可举例说明)、记叙文和文艺作品。

•结构上的区别:调查报告先介绍情况,然后提出问题,最后分析解决问题。毕业论文应先提出一般性观点,然后用实例来说明。

•论据上的区别:调查报告以事实依据为主,客观事实、数据较多,理论较少,通常是叙述事实,罗列现象,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相当薄弱。毕业论文以理论依据为主,事实依据、数据较少,但也可适当用一些事实依据来说明,增强其说服力。

(2)结构要求: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模式,形式各种各样。一般说来,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体例如下:标题、前言、正文、结尾。有的调查报告还有附录。

标题

标题是调查报告的门户,应当力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标题通常有如下写法:

直叙式,即直接用调查对象或调查内容作标题,如《学校预防控制重大事件应急队伍建设的调查分析》、《辽宁省县教育系统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研队伍状况的调查分析》、《校务公开运作机制与监督评估休系的调查研究》这种标题简单、概括、主题突出。

提问式,即用提问的方式作标题,如《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到底有多大?》、《中小学教师聘任制受欢迎吗?》。这种标题鲜明、醒目。

主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主标题一般可以用来表明作者的态度,鲜明地揭示主题,副标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调查范围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等,如《学习让城

市更美丽―――义乌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调查报告》。有的也可以是主标题揭示调查内容,副标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如《对现行管理体制下基础教育若干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以浙江省四县(市、区)为例》、《对四种校长管理类型的研究―――访***校长》。这种标题全面、信息量丰富。

总之,不论采取哪种写法,一定要注意要与报告主题相吻合,并且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前言

前言对整篇调查报告起着总领和引导作用。好的前言,有利于说明调查报告主旨、激发读者的兴趣。

前言的内容可包括如下部分:

第一、说明为什么进行调查,即说明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例如,在《辽宁省县教育系统体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研员队伍状况的调查分析》中作者在谈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更加重视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建设„„辽宁省的省、市级教育系统学校体育管理机构比较健全,而区县教育系统学校体育管理机构才是直接面向学校对体育各项工作实施管理的基层机构,对全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辽宁省区县教育系统体育行政队伍和教研队伍的人员现状,为今后加强区县教育系统学校体育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这就充分阐明了该调查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二、说明怎样进行的调查,即说明调查的对象、时间、地点、步骤、方法等、对于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要说明选样的根据、方法和步骤,评价样本的代表性,以及测量手段的信度和效度,以便别人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例如,在《大连市区小学教师需要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中,作者在前言的研究方法部分谈到:一是被试的选取;选取大连市内8所小学,分布于市内4个区,包含2所重点小学,6所普通小学。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小学教师250(40岁以上)25名,年轻教师(40岁以下)203名,重点小学教师50名,普通小学教师178名,这个比例构成基本符合大连市城市小学教师的实际状况。二是问卷的编制及实施步骤:先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以“请您在10分钟内写出20种我的需要”为题,随机抽取4所小学80名小学教师,发开放式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份,再对其

中10位教师进行了个别访问。然后进行封闭式问卷调查,抽样及回收问卷情况如上述。三是信度测查: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的第二个月,从被试中随机抽取30人进行重测,计算重测信度,为0.74,说明问卷有较高的可靠性。

第三、如有必要,可界定跟调查相关的核心概念。例如,在《代教: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特殊群体―――以山西省部分农村地区教师构成为例》前言中,作者界定了“代教“这一核心概念如下:代教是指在一定的教师编制安排下,由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安排,由农民自主聘任或完全直接由农民自己聘任的农村临时代课教师,他们的工资部分或全部直接由农民自己支付,而其解聘权力则掌握在农民手里。

第四、说明调查的结论如何。有的调查报告可以直接把调查的结论写在前言中,开门见山,使人一目了然。这种写法可以引导读者积极思索,然后在正文中再去作论证。

总之,调查报告前言部分的写作方法,形式比较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大家可以根据所撰写调查报告的类型、目的、内容以及手头所掌握的资料和预计的篇幅等情况作适当选择,灵活运用。

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和中心部分。如果在前言中已经详细交代了“调查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和过程等”那么正文就应当包括“研究相关问题的社会背景”、“研究假设”、“主要概念、主要指标和内涵和外延及其操作定义”、“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研究结论”、“研究结论的理论分析”、“对策及建议”等部分。当然,不同类型的调查报告,正文部分的内容和风格也不同。

调查报告正文的写法,常见的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并列法。即调查报告正文各部分之间没有严密的逻辑联系,仅根据内容的不同而分类阐述。例如,《厦门市教师对职务聘任制看法的调查分析》的正文部分是:

(一)教师对下岗分流的认识和心理压力的结果分析。

(二)教师对竞争上岗、实行按劳分配的态度和每周能承受的工作量的结果分析。

(三)教师的职业稳定性和就业机会的结果分析。

(四)教师对职务聘任制实施办法的态度、看法和建议的结果分析。又如,《河南省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的正文分析部分是:

(一)中字教师队伍的基本结构;

(二)中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

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爱岗敬业精神);

(三)中学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接爱继续教育情况、学术研究方面、职称评定问题、待遇)。

第二种,逐步深入法。即在叙述调查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释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或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应当怎样”的顺序撰写。例如,《代教: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特殊教师群体―――以山西省部分农村地区教师构成为例》的正文部分是:

(一)代教的界定;

(二)代教产生的背景;

(三)农村代教得以存在的条件;

(四)农村代教如何适应教师这一角色;

(五)农村代教的未来走向。又如,《甘肃省“贫困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实践及对策建议》的正文部分是:

(一)活动内容;

(二)活动模式;

(三)存在问题;

(四)建议。

结尾

调查报告的结尾部分可以根本没有,也可以有简短的结束语,还可以是较长的结束语。结束语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本次调查研究的评价”(包括研究工作的得失)、“总结研究结论”、“提出问题和建议”、“展望未来”等。

附录

调查报告正文包容不了的或者没有说到的,但又必须加以说明的问题和情况,可以附于调查报告之后,以便读者参考。如,调查时采用的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调查结果汇总的访谈记录、观察记录、问卷统计分析结果等都可以附在其后

教育管理的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家庭的一般情况。

家长的学历普遍不高, 高中或初中的占67%, 大专学历的占29%,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4%。家庭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73%。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为主, 还有一部分是离异家庭和重组家庭。

2. 家庭教育观念。

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很高, 但指导不当。有89%的家长认为, 抓好孩子的学习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只有11%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调查显示, 孩子在家心情好的占6%, 心情一般的占26%, 心情不好的占68%。

3. 家庭教育方式。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 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的沟通。有85%的孩子更愿意与好朋友进行交流沟通, 只有13%的孩子愿意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

二是对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变化把握不够。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就应该听家长的话, 但很多高中学生希望自己能独立处事, 不希望家长管得太多。在孩子犯了错误后, 有55%的家长认为应该坚持说服教育, 而45%的家长选择从侧面暗示和提醒。

三是对孩子溺爱严重。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务的只占到17%, 认为孩子学习负担重, 不让做家务的占68%;在给零花钱上, 孩子每月的零花钱在20~50元的占63%;50~100元的占21%。另外, 孩子上学家长负责接送的占18%, 坐公交车的占73%。

四是家长示范作用差。在业余时间, 有62%的家长在家经常看电视, 只有23%的家长偶尔看小说、杂志等。有2%的家长上网只限于聊天、打游戏, 有个别家长经常打扑克、打麻将。

五是家长与老师缺少真诚沟通。调查显示, 有77%的家长不和老师沟通, 只有17%的家长打电话向老师简单了解子女在学校的表现。

二、思考与对策

1. 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 举办家庭教育讲座。

学校要借助班级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全面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使教育形成合力。中央教科所理论研究部王中荃教授认为, 家庭教育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家长的认识上。家庭教育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家长, 向家长就新时期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家庭教育方法等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可以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2. 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及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通过经验交流, 可让家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有利于家庭教育方法的形成, 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

3. 重视和睦家庭及学习型家庭的建立。

父母应该精心营造一个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 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氛围中。以情感为桥梁, 以亲情为纽带, 适时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使孩子学会理解父母、孝顺长辈,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另外, 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共同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和性格。俗话说, 欲教子者先正其身, 这是告诫做父母的要严格要求自己。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 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到示范作用, 给孩子做好榜样。

5. 施以有原则的爱。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 要想使家庭教育卓有成效, 就必须遵循教育原则,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既要有爱, 又要严格要求。一位心理学家指出:“应该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来, 做到爱中有教, 教中有爱。”

教育管理的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未来的世纪将是以智取胜的世纪。面对日趋激烈的科技、综合国力的竞争,世界各国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造就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上,世人称之为“通向新世纪的战略制高点”。而合格人才培养的根本出路在于进行教育改革。现在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希望通过教师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级各类人才。这里的“人才”不是迄今学校教育的“标准化人才”,而是具有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为此,要求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影响下的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举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宣传素质教育,然而声势如雷电交加,成效却细雨绵绵。何以如此?师范教育和小学教师培训该如何改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小学教师的教改思想观念、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改革实践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概况及结果分析

1.调查概况

(1)调查目的及问卷编制依据。为了解小学教师现有的教育思想观念,从事教育改革实践的情况,同时也为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小学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寻找科学依据。按照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小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在征询小学教育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编制成这份调查问卷。

(2)调查的主要内容。

①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即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认识;②教师对新的学科教学模式的了解情况及运用情况;③小学开展教研活动情况;④教师补充新知识情况及从事教育科研情况;⑤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理解及使用情况;④教师补充新知识情况及从事教育科研情况;⑤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理解及使用情况;⑥阻碍素质教育向前推进的因素。

(3)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被调查的教师共2000人,分另选自XX市12所市重点小学,1所区重点小学,两所普通小学云一所厂矿小学。被调查教师的年龄在20^"50岁之间,学历层次拍中专或中专以上,职称从小教初级到高级。

2.结果处理和分析

本问卷发出2000份,回收1861份,回收率为93%。用统训学的方法、技术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处理。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知,目前小学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83%的教师对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模式不满意;有85%的教师认为应当探索适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这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众多的小学教师己经认识到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当问及什么是素质教育,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应当怎样进行培养时,教师们的回答状况有以下三个类型:①不明确或不知怎么答;②回答不系统,支离破碎;③回答笼统(比如:素质教育就是“五育”全面进行),缺乏深入细致的思考。

这说明教师虽知素质教育一词,但不明确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应怎样进行。

(3)虽有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愿望,但缺少实际行动。这一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反映出来:

①教研活动。按理说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进行教学思想交流,推进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但从结果可知,只有33%的教师认为推进了教育改革。

②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及使用。结果显示,教师中对新教学模式积极关注并了解的占6.4%,尝试运用的占25%。

③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有88%的教师认为绝大多数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仍以考试成绩论优劣。

④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认为绝大多数教师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占16%。

(4)头脑中缺少不断补充新知识的愿望和教育科研意识。结果显示,经常读教育书刊的教师占37%,订阅与专业有关的报纸、杂志两份以上的占21%,读懂并吸取别人研究成果的教师只占17%,在报刊上发表过文章的教师只占14%。

(5)教师的改革意识受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压力的制约,以致不敢进行教育改革。结果显示,82%的教师认为在教育改革中受到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

三、建议与讨论

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从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观念确实在逐步地深入教师们的教学意识中,正转变着陈旧的教育观念。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我国限于物力财力,还不能创办足够的大学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教师虽意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但毕竟不容易。尽管如此,素质教育的脚步,并不会停下,因为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民族的希望。

转变教师的观念需要时间,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应当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思考,创立推进素质教育的社会大气候。以笔者陋见,提出几点所谓建议请教于同仁。

(一)教育管理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門和学校领导)应切实为教师进行教改创造条件。如建立奖励制度,奖励具有开拓精神、勇于改革者;科学全面地评价教师工作效果,建立完善、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二)通过培养和培训两条途径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根据学科特点和社会实际构建层次清晰的素质教育体系,使素质教育更具效率性、针对性。

(三)学校应当建立教研活动的检查、监督机制,随时掌握教研活动情况,保证教研活动真正起到促进交流、推进教育改革的作用。

(四)建立和完善业务进修、培训制度。21世纪需要的是有竞争意识、有开拓能力、科研能力和高超教学技能的教师。通过培训增强这些意识和能力。

总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关键问题是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然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毕竟是复杂的。当务之急应当是通过调查等方法了解目前小学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规律、方法。依照规律创设条件,破除陈旧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梁秀波.浅谈新时期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 中国校外教育,2011(02)34.

教育调查报告的写法 篇4

教育调查报告是反映教育调查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报告形式。调查报告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在对教育调查材料的整理、分析基础上写成的有事实、有分析、有理论观点的文章。

1. 题目

(1)公文式。即“调查对象+文种”。如《关于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调查报告》。

(2)文章式。灵活多样。如《高考对学生学习语文有什么影响?》。

(3)新闻式。要求鲜明醒目。如果用双行标题的形式,一般正题揭示主题,副题指明调查的地点、内容或范围,起限定作用。如《初中开设心理品质修养课势在必行――北京市中学生心理品质修养课学习现状的调查报告》

2. 前言

调查报告的前言一般要交代清楚调查的问题、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首先,简要说明调查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调查这个问题,主要调查内容和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此次调查的意义和价值。

说明调查的节本情况,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的方式、调查的具体方法等。

3. 正文

正文是要把调查中所搜集到的材料通过调查表、统计数字展现出来,并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推理,有条理地、准确地把主要调查内容展现出来。

正文的阐述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展示调查事实,进行问题分析

先展示调查的基本事实,然后对这些事实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可以让读者对整个调查中搜集到的材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这些材料说明的问题加以论述,比较清楚地表达出调查的结果。

这种写法中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是对现象所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2)运用调查材料,分部统一阐述

综合运用调查中所取得的材料,按照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将所研究的问题分成几个部分统一阐述。这种写法是调查中所搜集到的材料中提炼出若干个问题,运用调查的材料来阐述作者对于一些问题的认识,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明确地表述研究者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对现实中存在问题的综合认识。

4. 结论与建议

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与阐述的基础上,概括出一些具有规律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或提出一些改进意见。这是对上面分析的概括,需要作者提出由调查的结果所得出的结论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5. 附录

必要时要把调查工具或部分原始材料附在报告后面,这一方面可使正文内容更集中,另一方面也使读者更方便地分析和运用这些资料。

教育调查报告案例:

课改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教学策略的调查报告

我乡从开始全面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七~九年级语文课程设计按“新课标理念”也将致力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要适应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初中学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困生而言,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本身就较弱,因此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方式转变”,可能为学困生学习初中语文带来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和问题将是课改实验区初中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

本次调查对象所提及的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且处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中,但语文学习水平又明显低于同龄学生平均水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合格要求还存在一定程度困难的学生。本课题主要研究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面临的问题及教学对策。笔者主要从新课程下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语文实践、答案多样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语文学困生面临的学习困难。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试卷分析法、听课调研法。蒙公乡有初中学生2500人,笔者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全乡500名学困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500份,收回调查问卷占100%。希望通过调查研究对学困生问题加以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农村初中学困生的在新课改中面临的新问题,进而探寻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1.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5%的学生喜欢接受性学习方式,但在教师讲授式教学里只占10.6%。有46.4%的学困生选择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认为老师有引导只占13.5%,如果没有教师引导,大多数学困生就会对问题无从下手,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语文困难原因之一。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求学生马上回答问题占41.9%。教师在教学中提出很简单的问题就等于没问,假如问题比较复杂,学困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怎能立即回答?喜欢其结果是:学生由于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往往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是常见的。这也是新课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自己独立发现问题的学困生占43.0%,选择老师提示、引导如何解答问题的占63.2%。这说明学困生也喜欢独立思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而不喜欢老师把知识直接灌给他;在解决不了问题时,希望老师提示和引导。如果长期接受教师灌输性的学习,则会造成学生的惰性,形成新的学困生。有43.6%的学困生选择先练习,后讲解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让学生尝试性教学的方法,学困生才理解得比较深刻,记得牢固。

2.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究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2.8%的学生认为教师大小问题都要合作学习,有51.2%的教师认同这个观点,认为这样做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有6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合作学习是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个时候个别优秀生往往抢着回答问题,而后进生还不明白,但教师认为学生全懂了。长此下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自然就造成了学生的两极分化。有39.5%的学困生表明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只做听众。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既学会倾听,更要学会分享。如果只看或听一位好学生的操作或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不分享,优秀生与学困生就很难共同成长。有44.3%的学生认为,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在访谈中有68.3%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引导。有的学生说“过去的教学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把问题灌输给我们了,现在提倡合作学习,我们经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得到结论时候,是多么希望老师给予引导啊!”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优等生可能靠自己的努力会解决问题,但学困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这也是学困生越来越多的另一个原因。

3.语文与生活相联系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在问卷调查中,有78.3%的学生觉得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语文问题,有51.3%的学生认为所学语文知识能帮助我解决生活中的语文问题。然而许多学生在课堂内、考试时才感到语文有用,走出课堂,离开试场后,就感受不到语文的趣味和作用。因此,对学语文越学越没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又一些学困生。

4.答案多样化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55.2%的学生选择最简单的一种答案。这说明学困生能掌握一种简单的答案已经是不错的,对他们不应贪多求全。

5.教学评价对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表明:有23.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不切合实际的表扬,有61.8%的学生认为教师能中肯地评价学生。这个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前阶段的研究课题――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很有效的,广大的教师都能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不切合实际的表扬学生少了,中肯地评价学生多了。但还有8.9%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地批评挖苦学生,有33.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表扬我。

二、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教学对策

针对课改试验中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面临的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5种对应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与启发式讲授有机结合

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启发性讲授,学生有意义接受学习,曾是我国传统教学的精彩之处,它在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启发性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对于一些定义、概念等已经定论的知识,就无需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只会浪费了学困生的课堂时间;而教材中大量的“想一想”、“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都是很好的适合学困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素材。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应是“适当的引导”,把握好“度”是最佳境界;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

2.适当开展合作学习

(1)对于一些未定论的,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的内容,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的,学困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做给不爱动脑思考的学困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在合作学习中要学困生既学会倾听又要学会分享。倾听就是倾听别人的见解,要听懂别人说的重点、难点以及解题的方法与思路,听的时候还要分析他的方法和思路与自己的是否一致,从而改进、吸收。当别人的见解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反思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当他的方法比我还要好的时候,我就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这就分享了别人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

关于社区管理的调查报告 篇5

一、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0月15日

(二)调查地点:榆林市一些社区

(三)调查对象:社区居民和社区基层管理人员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法、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通过实地走访榆林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本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 1 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榆林地区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经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一半以上。素质机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的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一)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二)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三)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 2 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四)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五)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知识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窘境。

(六)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账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 3 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 4 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供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

关于教育的社会调查报告 篇6

一、引言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农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在此,我对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出路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在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地方,走访了补浪河乡的八个村和多所学校查阅了大量资料和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还跟25个老师和335位学生交谈。我通过同农民、教师、村干部、校领导有关人员等阶层交流,初步了解了目前补浪河乡教育现状和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我试图通过了解、分析这些信息来寻找一条符合农村尤其是补浪河乡发展现状的教育之路。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众所周知,农村与城乡经济收入的差距很大。因为农村的生产力很落后,农民只靠种地来维持家庭,没有经济来源,大多数农民没有文化,不懂的用生产技术赚钱,人口又多,使得农村贫穷落后,现在还住的是很旧的瓦房,总之,人口压力大,卫生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等基本设施缺乏,是补浪河乡农村的基本情形。补浪河乡农村教育尤其面临严峻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关于教学硬件:

由于经济状况、地理位置、民众意识观念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制约,补浪河乡教育基本硬件设施仍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其落后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房屋陈旧。因为补浪河乡位处榆阳区最边远的地方,面积大,而人口分布不均匀。小学仅有3所。因而村里很难投入大量资金到这些学校来建造校舍。长时间以来,大部分学校房屋得不到修整翻新,才出现了我走访时的破败景象。

第二,学校体育、娱乐设施简陋。一般中小学的体育设施仅限于一个劣质篮球场(有的中小学篮球场地是裸露的土地)及一些歪倒不堪的双杠,水泥乒乓球台而已,至于娱乐设施则更谈不上。

第三,教学设施欠缺。据走访观察,除个别学校外,补浪河乡大部分学校基本教学设施缺乏,而幻影灯,电脑等教学设施更是严重不足。不过唯一的一座中学教学设施还比较齐全。关于教育收费:

收费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是当前关注的焦点。农民对教育收费问题反映强烈且众说纷纭,使教育收费变得错综复杂。本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数据显示:25位民众表示教育负担沉重,不过农村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后,大多数家庭勉强可维持供孩子到初中毕业。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其一,补浪河乡人民

收入状况是产生这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其二,孩子多。其三,收费较高。点石一村民反映,其孩子有四个,每学期交学费就得一千多。当然由于这几年税费改革,政府免除了教育附加费,实施了两免一补的政策,使得学费相对以前有大幅度的下降。如点连素村一村民家有两个小孩,一个上小学三年级,一个上小学二年级。前年两小孩的学费总共为500多元。而去年两人学费仅为280元。但仍有一些群众反映,尽管中小学学费有所下降,但对于贫困村而言,支付起来仍感吃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而收费问题之所以错综复杂,是因为民众对现行教育收费制度持怀疑态度,认为有乱收费现象存在。统计结果显示:大约百分之三十的民众认为现在学校乱收费现象十分严重,百分之五十的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现象存在,但不多。仅百分之二十的民众认为乱收费的现象极少。从这些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民众对教育收费的不信任和不理解。一是民众对教育费用的名目及相关数目的不了解导致农民怀疑教育费用的不合理,甚至以偏概全,只要学校收费就认定为乱收费。学杂费的收取无序及相关部门对费用缺乏统一管理或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部分学校对规定落实不到位是造成乱收费现象的主要因素。

四、师资现状分析:

据调查,目前补浪河乡师资现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补浪河乡的地处偏远,因此出现一些小学教师任职中

学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般中小学教师被要求同时从事多门课程的教学。例如:康老师要教语文、政治、音乐、体育等多门课程,几乎每天要上6节课。然而一个人精力有限,一个教师从事如此多的课程,工作时间过长,难免会出现缺乏耐心,责任心大打折扣的情况,这样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

其二,教师流失严重。造成教师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工资问题。补浪河乡即使从事小学教学工作达二三十年的老教师,工资也只有800-900元,并且12个月的工资还要被扣掉一个月。工资水平极低。补浪河中学教师奖金一学年总共约八九百元。因而许多乡下优秀教师流向工资更高的学校,这些教师的流走造成的目前补浪河乡中小学师资力量下降,总体教学质量更呈逐年下降趋势。

第二,在教师间就形成一种观点,到乡下中学任教只是一个“镀金期”,很多教师只是将其看成一种往上爬的阶梯,因而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教师不是全心搞好教学,而是满门心思寻求调迁机会。教师如此,又怎能提高教学质量呢?

五、关于学生流失现象:

目前补浪河乡各所学校学生流失现象严重,调查结果显示,补浪河中学中某班初一入学时67人,进入初三时只有40人;农村学生流失现象是多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大量家长外出打工,小孩得不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更有些家长目光短浅或局限于经济原因,即使其孩

子未完成九年基本义务教育,仍强迫其孩子外出打工,剥夺了孩子受基本教育的权力。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学习意识缺乏,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个人认为这些学生中途辍学是因为面临来自家庭,老师和同学三方面的压力,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或机会。

与此同时,大量优秀小学毕业生被转学到城里中学,致使补浪河中学教学质量下降。因而出现了补浪河中学中考上线率逐年下滑的现象,这一结果又影响了教师教学热情,形成恶性循环。

六、关于社会教育的思考:

在与党委书记陈书记的访谈中,书记明确指出民众素质已成为制约补浪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于是就多搞一些送教下乡的活动。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阻碍了许多乡镇企业的发展。而要改变农民思想观念实在需要社会化教育的实行,我认为每个村实在有必要建立一个文化站,给农民提供相关农业技术、家庭教育、时势政策、法律等方面书籍。建立文化站旨在通过书籍传播相关信息和观念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农民陈旧观念,避免农民思想成为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调查的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2008年11月5日

调查地点:补浪河乡

调查对象:补浪河村民及现在从事教育的教师

关于中等职业美术教育的调查报告 篇7

一、提高审美的意义

要想培养学生的审美也就是陶冶情操就要用生动的手段来提高学生来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 从而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这是审美的艺术教学教育最重要的主题。当前农村职业高中美术教学, 有着明显差异, 特别是在美术基础技能薄弱的贫困学生来说, 综合能力的发展收到了制约, 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二、提出问题

我曾在沈阳市某职教中心任教数年, 在此担任过幼师专业职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及美术课。本班皆为女生, 共25名。中考成绩最高者为370分, 成绩在300分之上仅有六名学生, 班级中考平均成绩在二百三左右。美术作为专业学科, 历来在职业美术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新生在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等方面的基础严重不均衡, 着就给职业高中美术教学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关系着素质教育是否能够全面的展开, 这个问题的出现, 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对学生差异原因的调查分析结果

(一) 关于学生的生源

在一些乡镇学校, 每个学校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有的学校领导老师重视程度较高, 在学校配有专业的美术教师, 还能定期举办的各种与美术相关的技能竞赛。久而久之带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美术素质较好。和其他乡镇学校相比, 那些不参加这项活动的学校, 长此以往将形成较大的差距。有的乡镇学校领导往往也非常重视, 但由于缺乏相关专业课的教师, 多数的美术课由其它一些学科教师来代课, 就算是上课讲授的内容也比较随意, 并不按照教学大纲。时间长了差距将越来越大。

(二) 职高学生学习美术主要存在的问题

基础知识薄弱, 认识能力差, 思维呆板, 缺乏联想。情绪低落, 缺乏学习美术的热情、兴趣和恒心。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积极主动思考。由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 也就造成在同一班级里, 同样的学习条件下学习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加之有些同学从小就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自身兴趣的激发下, 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 美术素养的能力自然而然会提高很快;而有些学生将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影响, 接受较慢。加之职高学生缺乏明确的自律意识,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诸如“别人玩, 我也玩”, “别人迟到、旷课, 我也违纪”, “别人谈恋爱, 我也谈恋爱”, 整日里随波逐流, 荒废学业。久而久之, 便不能自拔, 陷入不求进取的自我麻木中。另外, 他们缺乏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及学习的动力, 所以不懂得珍惜时间。

四、分析研究与解决对策

在职业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每个专业课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的采取相关措施, 有针对性地把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解决, 有计划、有措施地进行美术学科教学活动。

(一) 职业高中美术教学和初中之间存在着一定教学方面的脱节, 同时也缺乏连续性。教学环境简陋的一些学校没办法对学生进行美术技能培训, 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美术学科的教学经常是只注重表现, 学生在绘画上随意性较强, 说白了就是让学生随便画画, 因此完全忽视技能技巧的培养;而职业高中的美术教学, 从根本上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画, 素描, 色彩和其他技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一情况, 教师可以在适当地根据教材和常识性知识增减一些教学技能, 即可提高初中美术教学与高中美术教学工作的连贯性, 还可以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补充能量。

(二) 在艺术鉴赏教学的职业高中, 更应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和艺术的兴趣爱好, 在学生掌握的艺术欣赏的同时, 提高了美术技能, 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 同时又能激发学生拥有个性的审美特点, 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感知力, 为学生进一步动手能力的学习做了非常重要的铺垫。

(三) 一定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存在差异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外辅导中, 都要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进行特殊指导, 在这些学生中多下些功夫, 让这些学生能与大家共同进步, 使他们不至于放弃美术, 对美术失去兴趣或把美术作业成为自己的负担来应付式地完成作业。

(四)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一些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添加与删选, 这些内容也可以依据其他的美术教材, 选择一些针对性过渡性的内容进行讲解, 将一些欠缺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这样不仅能因为美术学科课时量不足, 教学衔接不够, 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记得不够牢固, 再进行回顾反复的特点进行教学, 又能对薄弱学生进行补充能量。

(五) 开发课外的教学资源合理利用。让美术教学活动不单单是在教室里教学, 同时也应注重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主动探索新的学习资源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那么学校的图书室就是学生在校内可利用的主要学习资源。

(六) 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美术的环境, 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需要的是拥有复合型综合素质的人才, 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样也应该是全面的。职业高中的美术学科的教学同样也应适应这一发展形势, 一切为了学生, 本着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研究材料的同时, 也要更多地了解学生, 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基础差异, 找到根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美术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王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考》, 2012.12.

[2]李洪亮.《怎样开展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课程研究》, 2013.1.

[3]王鑫.《浅谈农村美术教育》, 2013.5.

教育管理的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 幼儿 阅读发展水平 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30-03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凭借色彩、图像、文字并借助成人形象地读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对孩子而言,只要是跟阅读有关的,都可以算阅读。阅读不仅是视觉的活动,也是听觉的、口语的活动,甚至还是触觉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益处的。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贯彻落实,大部分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不少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养成阅读行为习惯,发展其阅读能力。但在观察、分析后,发现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阅读图画书状况不容乐观。教师要么对阅读存在认识偏差,把阅读简单化为“识字”,要么认为阅读就是看图说话,把图画书变成了教学挂图。

2.幼儿观察画面的能力一般,他们对画面中有趣的图案感兴趣,但还不能较细致地观察到图书画面上情节,需在老师指导下才观察画面主要人物或动物的变化。

3.家长对于孩子早期阅读的作用和重要性还是认识不足。

二、 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目的

通过以分级阅读为载体,促进小、中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研究,从而了解幼儿阅读水平现状及教师、家长对幼儿阅读指导方法与策略的现状,让教师意识到,在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同时,有的放矢地帮助家长在正确教育思想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以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的方法,了解阅读的意义,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从中享受阅读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研究对象

铅山县幼儿园小、中班236名幼儿及其家长(其中小班106名、中班130名)。

(三)研究方法

1.问卷法:问卷调查幼儿的阅读兴趣及稳定性,幼儿阅读的动机、态度、知识经验及习惯,阅读能力、技巧和策略,教师的指导策略,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基本情况。

2.访谈法:了解幼儿阅读书籍及指导方法等方面的情况。

3.观察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记录等方法,收集、整理幼儿阅读行为案例为第一手资料,提高研究的真实性。

三、 调查结果和分析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有效问卷236份,回收率为91.5%。

被调查幼儿基本情况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以及结果统计分析,大致显现了铅山县幼儿园幼儿阅读发展水平及教育现状,包括幼儿阅读的稳定性、幼儿阅读知识经验及习惯、教师的指导策略和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的基本情况。

(一) 大部分幼儿阅读的稳定性一般,很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幼儿阅读稳定性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每次阅读时间一般能持续5—10分钟,但特别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幼儿在看书时,如有其它幼儿请他一起玩其他游戏时,他们要么立即放下书,选择游戏;要么举棋不定,无心看书,这两个选项分别占39%和39.8%。由此可见,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持久性一般。

(二)从幼儿阅读的知识经验及习惯上看,总体状况基本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幼儿拿到一本书,对书的认识

幼儿看书的方式

从以上图示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幼儿拿到一本书后,一般都能正确的说出封面、封底,并能通过封面区分不同;还有一部分幼儿能说出页码。幼儿最喜欢的看书方式呈“与同伴一起边看边讲(48.3%)——独立看,不讲(24.6%)——与同伴一起看,不讲(23.7%)——独自边看边讲(3.4%)”的方式递减。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最喜欢阅读的书籍种类是童话、故事、儿歌类,比率为77.1%,而其他种类的书籍占的比率则很低。通过对教师的个别访谈和对阅读区的观察发现,图书角里投放的童话、故事、儿歌类的数量较多,而其他类的图书数量较少。由此可见,为孩子投放的图书读物要有多样性,这样才能使孩子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大部分幼儿看完书后都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把书放回原位,或是主动将书放回原位;但是基本上都不会将书进行归类摆放。这也提示教师,今后要加强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和图书归类的培养。大部分幼儿基本每天都会有固定时间进行阅读,不过几乎都没有借书和购书经历。

(三)从教师的指导策略上看,整体状况较好,幼儿每天阅读的时间,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时间的保障;教师能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并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幼儿阅读时遇到困难。

教师每次为幼儿准备最多的阅读书籍种类

幼儿每天阅读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时间和固定的时间保障;组织幼儿阅读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活动(阅读区),占了99.6%的比率;教师每次为幼儿准备的最多的阅读书籍的种类还是以童话、故事、儿歌类为主,占了85.6%的比率,综合类是14.4%,智力类和制作类为0,由此可见,整个图书的投放还是比较单一,今后为孩子选购图书读物要注意图书的多样性,从儿童生活到科学知识到认知制作,从环境问题到生命教育、亲情、友情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教益。让人欣慰的是,幼儿阅读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由幼儿自己决定;幼儿在阅读时,教师一般都会和幼儿一起共同阅读或是及时满足幼儿的阅读需求和解决幼儿阅读时遇到困难。

教师指导孩子阅读采用方法的顺序

从以上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主要采用方法的顺序是看、听、说、读,(66.9%),有17.4%的教师选择的是听、看、读、说,还有15.7%的教师采用的是看、说、听、读的顺序。她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最常用的方法是视、听、讲、做相结合法(83.5%),其次是游戏练习法(16.5%)。

(四)从家长对孩子的自主阅读教育基本情况上看,整体情况较好,家中孩子的主要抚养者是母亲;家长每天工作之余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陪孩子游戏、看书”,不过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父母学历的总体情况良好,不过高学历的家长偏少,成“中专——本科——大专——硕士及以上”逐渐递减的趋势。家中孩子的主要抚养者为母亲,占的比率高达70.3%,父亲和祖父辈的比率分别为17.8%和15.3%,由此可见母亲在家庭里仍然扮演着和孩子在一起游戏、活动的主要角色,同时也说明母亲在陪伴孩子方面表现出更多的坚持性与支持性。

从家中的阅读环境来看,正在考虑为孩子布置一个相对舒适阅读空间的家长还是占大多数,占了37.7%,而且让人庆幸的是,“已经为孩子布置了一个阅读角”的家庭比率比较大,占了28%;“为孩子专门准备了一间书房”也有15.7%的家庭,只有18.6%的家庭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阅读空间。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已经初步开始认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了。并且家长每天工作之余的生活方式主要是“陪孩子游戏、看书”,占到了65.3%的比率,可见,当今家庭普遍对孩子都比较关注。

在调查中还发现,家长对书籍的喜好、选择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喜好、选择。家长喜爱的书籍类型与孩子爱的书籍类型基本一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父母的地位、影响是不可代替的。因此,家长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此来施与孩子正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多角度地选择有益孩子成长的图书。

数据结果显示,“有时会陪孩子阅读的家长”和“只要孩子阅读就会去陪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分别占到了44%和43.6%的比率,这说明当孩子有阅读动机或愿望时,大多数家长会不同程度地允许或支持孩子的看书行为。在调查中发现,这和家长的学历成正相关,学历高的家长,往往会尽量满足孩子阅读的要求。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早期阅读教育培训

教师在关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因为没有喜欢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成人,也就绝不会有成功的儿童阅读者。因此,要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教育活动,首先要对基层的教师进行操作性和应用性的培训。

(二)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由被动看书变为主动看书

1.家园共育,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环境的创设包括阅读角的创设和阅读氛围的营造等。

(1)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独立、安静、舒适,光线充足的地方,放置一张书桌或软垫,铺一块地毯,放上一些舒适、美观的靠垫,开辟一个阅读角。幼儿可以惬意地选择一本自己喜欢阅读的图书,以自己喜欢的姿势美美地享受,这样幼儿就有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能较好地专注于书,不受其它事物干扰。

(2)有研究表明,成人的阅读行动的模式对幼儿阅读的影响很大。空闲时间经常浏览报刊杂志的父母更有可能使孩子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的确,幼儿的一些行为及一些知识的获得与完善,常是通过模仿实现的。所以,如果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必须每天坚持在家读书报,以此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模仿榜样;其次,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看书,使孩子感受到看书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对书产生好感,激发阅读愿望。

2.选购合适的图书,进行合理的投放

幼儿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这就决定了幼儿的读物以画面为主。对于小班孩子来说,应选择一些故事内容生动有趣、情节简单,形象突出,画面清晰,背景不过分复杂的一页单幅图书,比如:佐佐木洋子的《噼里啪啦》系列,《小熊宝宝绘本》系列等。

中班幼儿的读物,可选故事内容具有启发性的图书。内容健康向上,人物善恶分明的动物故事,特别受中班幼儿欢迎。画面的要求是生动活泼,主客体分明,背景不过分复杂。比如:《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小兔汤姆成长故事》系列等。

大班幼儿则喜欢较长的情节复杂的故事,内容要富有想象力、创造性,他们已具备探究心理,爱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可选一些知识类故事,满足他们的探究心理,利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不一样的卡梅拉》《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系列,《庆子绘本》系列,《神奇的校车》系列等等。

要想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之一是还得适时适量地更换图书,给孩子的读书增添新的内容,在更换时,可以结合原有的图书补充供给,以便孩子能够迁移学习内容,培养预期阅读能力,这样不但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使孩子的学习更有条理。并且阅读材料要分类存放,孩子可一目了然地进行选择,培养幼儿物归原处、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3.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看一看

要想让孩子养成勤于阅读的习惯,成人还应时常和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走一走。在书的海洋中,让他们抚摸那散发着油墨芳香的书籍,翻阅那精美生动的画面,感受那如痴如醉的阅读氛围,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愉悦。时常沉浸于这种书香氛围,不但有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更好地扩大孩子的知识面,陶冶身心。多带孩子上图书馆,图书馆内的资料丰富,阅读的气氛浓,孩子看到更多的人在一起安静读书的场面,更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教会孩子借阅图书、查找资料,让孩子知道喜欢的书籍和所需的资料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还可以满足孩子日益扩大的阅读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桂芹.幼儿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2).

[3]李云翔.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指导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9).

[4]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5]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

上一篇:继电保护培训讲义下一篇:绯闻的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