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画图教案

2024-09-28

四年级画图教案(精选12篇)

四年级画图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使用PC logo 软件;

2、使学生学会用PC logo 的小海龟制作出等边三角形,小旗等图;

3、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小海龟画图全部内容;

2、学会用PC logo 的小海龟制作出等边三角形,小旗等图。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PC logo 的小海龟制作出等边三角形,小旗等图。

四、教学用具

电脑 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问,导入新课 老师说:同学们拿出信息技术课本,打开课本第10 页。提问上节 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答:小海龟画图。老师问:画了哪些图啊?学生答:等边三角形等图 接着打开幻灯片,回顾知识点:平角等于多少度?等边三角形 每个角都是多少度?什么是内外角?

(二)出示任务,明确目标 出示(黑板)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步 骤,见板书)。(三)教师上机操作,学生观看(学生边看幻灯片边观看老师 上机操作)

1、启动PC logo 软件..① 分析图形

② 分析小海龟画图的步骤 定起点,定长度:

如图1,首先小海龟向前前进80 步,确定小 海龟旋转的方向(左旋120 度),然后前进80 步,然后左旋120 度,在前进80 步。

2,写出画每条线的logo 命令.将分析过程写成logo 命令 Fd 80 Lt 120 Fd 80 Lt 120 Fd 80(其他2 个图的分析过程以及命令如图一相似)

(四)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完成新课任务后,练习与新课相关的内容,巩固新知识。如(小山,风车等)

(五)反思体验,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一)画图的一般过程

1.分析图形;

2.确定画图步骤;3.写相应命令。

(二)画图的几个关键点

1.定起点,长度;

2.掌握好方向;

3.记牢命令格式。

等边三角形(80 步)等边三角形(90 步)旗杆100 步,旗布50 步 图1 图2 图3

四年级画图教案 篇2

[关键词]画图策略 解决问题 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6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体验策略的价值,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教学难点】借助画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学校将对教学楼前的一个长方形花圃进行改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1. 出示例题,自主审题

师:有一块长为8米长方形花圃。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产生需要,尝试画图

师: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尝试画图(师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画图);集体交流(师重点指导学生把“长增加3米”画出来,如图1;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有关数据和所求问题,如图2;其他学生完善自己所画的示意图。)

3.汇报交流,理清关系

师(幻灯片同时出现题目和示意图):你是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愿意看着图形思考?为什么?

师: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两条长边都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宽没有改变)

4. 自主解答,回顾反思

师: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画图?(画图不仅能反映出文字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能更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灵活运用,体验策略

1.新庄小学的操场原来是一个正方形。扩建校园时,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了18米,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900平方米。现在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理解“一组对边各增加18米”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

2.王大叔家有一个长方形苗圃

(1)如果苗圃的长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75平方米。苗圃的宽是多少米?

(2)如果苗圃的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125平方米。苗圃的长是多少米?

师:你能通过想象把这两个问题的示意图在你的头脑中画出来吗?请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出第一幅示意图,并解决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第(1)个问题后再解决第(2)个问题。

教师组织反馈时,幻灯片出示对应的图片。

3. 梅岭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15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出示:

(1)长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想象示意图与课件对照图5,列式解答)

(2)宽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想象示意图与课件对照图6,列式解答)

(3)长和宽同时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列式解答,画图验证图7)

四、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师: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同学们交流?

教师总结全课,适当介绍并呈现数学、生活和其他领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典型例子。

【总评】教材把画图作为一种策略来教给学生,画图的形式也不只限于线段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不同的图来帮助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单纯文字形式呈现的问题相对比较抽象,仅凭文字叙述有时很难直接看出图中的数量关系。这样的问题也为学生学习通过画图整理信息,体验示意图在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教学分成了六个步骤。①审题:要求学生熟读题目,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体会到“光看文字,一下子想不出办法”,引发画图的需要;②画图:启发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画出相应的图形;③看图:直观显示问题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和思考,(在图中标出条件和问题)让学生结合示意图说说题意,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看图形思考比较方便”;④分析:在画图后,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进行分析,思考先要求什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⑤解答:确定解题过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自己解决问题,完成解答。⑥反思:引导学生思考“画图”这一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价值,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借助图形直观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画图策略的学习价值。

这样的教学过程,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画图”和“用图”展开,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积累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并获得对画图策略的深刻体验。在解决问题时,通过不同方法的解答,让学生联系示意图充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示意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形成策略意识。通过比较不同解题方法的异同,再一次明确了画示意图的方法,凸显了示意图对分析数量关系的作用。

认识画图软件教案 篇3

1、启动画图软件,认识画图软件窗口;

2、认识工具箱;

3、用铅笔工具绘画,会使用橡皮擦;

4、保存文件,退出画图软件。教学过程:

一、认识画图软件

二、合作探究:如何启动画图软件

三、合作探究:认识一下画图软件的窗口和工具箱

四、合作探究:能够使用铅笔画橡皮进行绘画,如何调整铅笔和橡皮的大小。

五、合作探究:如何退出画图软件和保存图片。

六、练一练

1、使用铅笔绘画

2、使用刷子和铅笔,看看有什么不同。

认识画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98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 98“画图”窗口的组成。(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Windows 98“画图”窗口特有的组成。

[教学准备] 计算机图画。

[教学过程] 引入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办了计算机绘画比赛,小明参加了这次比赛。瞧!下面就是小明画的一幅图画。(演示图画)图上画了些什么呀?用计算机画图的软件有很多,小明使用的是 “画图”程序。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画图”程序。出示课题:认识“画图”(板书)

二、新授

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在启动Windows 98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 “附件”,单击“画图”命令。(师演示)或者:双击桌面上的“画图”快捷方式。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2.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试一试] 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在画面上尝试,想干什么用。(学生操作)(3)工具状态选择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想怎样变线条粗细。(4)颜料盒

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3.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师演示)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想:还可以怎样退出? [练一练] 练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教师巡视。[读一读] 请同学们把书上的“读一读”看一下,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4.练习

(1)说说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2)说说工具箱中有些什么工具。

画图程序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已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如认识窗口组成、键盘、指法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但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任务。教材按“启动‘画图’”→“认识‘画图’窗口”→“应用工具箱画图”→ “修改图画”→ “保存图画”→“关闭‘画图’”的顺序组织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过程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重点学习工具箱上两个主要工具的应用技巧,再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会其他工具的用法,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课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之间有差距,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建议以小任务驱动为主,并考虑适当的同桌互帮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

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发现和实践练习的方法,让学生熟悉“画图”的窗口和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同时多鼓励学生创作,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旺盛期,求知欲强烈,对任何新事物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不过也存在一定的认知缺憾,比如 对认知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艺术美的价值判断等。因此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结合,知识的迁移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引导。知识目标

1、熟悉“画图”程序的基本功能。

2、掌握绘制图形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曲线、椭圆等绘图工具的用法。

2、掌握画图技巧,能借助“画图”程序中的操作对图画进行编辑与处理。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渗透美育教育。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机画图技巧,充分发挥“画图”工具提供的各种功能。如何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学习活动。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程序中的操作对图画进行编辑与处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画导入(出示课件)

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学生的图画作品,调动学生作画的兴趣,由此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画图”。

(板书课题:第七节画图程序)。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窗口的组成和学习窗口的基本操作。

二、新授:启动“画图”软件

师:“画图”软件在“程序”的“附件”里面,同学们能不能自己打开画图软件呢?比一比,谁的动作最快。(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三、认识“画图”窗

引导学生认识“画图”窗口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类型框、工作区、颜料盒、状态栏(1)画图区

师:把窗口最大化,我们会发现,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工作区”也就是“画布”。请同学们把鼠标指针移到工作区的白色画布上,看看指针有什么变化?把指针移到画布右下角的小黑点上,指针又有什么变化?如果指针移动到画布右侧中间的小黑点呢?指针发生变化的时候,拖动鼠标,看看会发生什么?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让举手的学生回答,并总结三个控制画布大小的控制点的操作技巧)(2)工具箱

师:画画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布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16种绘图工具。大家把鼠标移动到其中任何一个工具的按钮上,并且稍加停留,你会发现什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提醒学生同时注意观察状态栏上的变化。)师:现在请相邻的同学一组,共同发现工具箱里其他工具的用法。(3)认识颜料盒

师: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怎么用各种画图工具来画画。只是我们的画还没有填上颜色。没有颜色的画就像老师的这副图画一样,总觉得不那么生动。颜色设定的操作方法:鼠标单击选择前景色,鼠标右击选择背景色。

三、实战操作

1、重点以椭圆为例,介绍椭圆和正圆的画法。以此迁移其他工具的用法(1)选椭圆工具,前景色选黑色,背景色选红色。(单击色块是前景色,右击色块背景色。)用三种样式画椭圆并观察区别。

2、填充颜色工具的使用:给自己画的第一种模式椭圆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注意强调一定要在封闭区域内填充颜色,否则颜色会从里面漏出来。但椭圆本身就是封闭图形,这个地方还不能真正理解封闭图形颜色漏出。)

3、利用椭圆工具、直线工具、填充颜色工具画小鸡。

4、橡皮工具的使用

5、画地平线:利用曲线工具画一条地平线并填充颜色区分天和地。

选取合适的颜色,选取“曲线”工具,在画布合适的位置从左到右画一条直线,用鼠标拖动直线上一点向上移动,再拖动另一点向下移动,则画出一条曲线。在曲线上下分别填充颜色区分出天和地。在这个过程一点强调封闭区域内填充颜色。

6、构思一幅小鸡觅食图并画出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在作画过程中,老师在教室参与学生创作随时指导。)

7、为图画添加标题

四、保存文件。

这一步骤比较简单,强调到就行。

五、退出“画图”程序

师: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教师演示: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

六、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windows系统中的画图软 件,对画图软件的启动、界面操作、作品存盘退出 画图程序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利用画笔软件中部分 工具绘制出了可爱的小鸡,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做一 些练习, 试一试利用这些工具还能画出哪些图形。要使计算机绘出很多美丽图画,还需要进一步掌握 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以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里的更多功能。

七、作业:

以“美丽的家园”为主题画一幅画 教学反思

《画图软件》要求学生了解窗口的组成和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本节是教材的一个基础,知识点多,内容较感兴趣,学生容易接触。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快乐交流中掌握窗口的基本操作及技巧。同时,也激发个别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成就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堂课还存在不足的地方——班额大,不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普遍的现象。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长短不一,他们的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师一人的力量,难以面面俱到。

四年级画图教案 篇6

[关键词]画图策略 低年级 解决问题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6-058

画图是一种借助几何直观来表明事物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非常广泛。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涂一涂、画一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清晰、直观、形象的数学图形中尽快地梳理出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达到轻松学习数学的目的。

一、改变方式,感受画图优势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乐于尝试,因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不妨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画图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画图的优势,从而喜欢上用画图来解决问题。

例如,对于“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往后数,小刚排在第4个,从后往前数,小刚排在第9个,你知道他们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吗”这个问题,教师如果能够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画图来解决,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题、思考,当学生仍旧想不出来时再提示,如果我们用“|”表示一个同学,那么,小刚的前面要画上几个“|”,它的后面要画上几个“|”?请大家自己试着画一画,再数一数。学生按照题目的要求画出了这样的图形:| | |小刚 | | | | | | | |。这样一画,学生清楚地看到小刚前面有3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样,学生的思维意识大开,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初步感受到了画图策略的优势。

二、巧妙引导,掌握画图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当学生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巧妙引导,让学生在“画一画”中突破困境,真切地感受到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喜欢上画图。

在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多少”一直是许多数学教师较为头疼的问题。学生对于谁多谁少总是分不清,经常是看到多字就加,看到少字就减。怎样才能避免这种错误现象的发生呢?学会画图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三年级有故事书60本,比二年级多20本,二年级有故事书多少本?”如果学生不经思考,仍是看到多就加,用60+20来解决,肯定会导致明显的错误。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用一截线段表示三年级的60本,然后,让学生结合题意思考三年级和二年级的故事书哪个多,哪个少。在学生答出“二年级少”后,提示学生既然二年级少那么就要画得相应短一点,然后再在旁边标清楚“多20本”,最后,再在要求的年级旁边打上问号就可以了。具体如下:

在这种形象直观的图形示意下,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三年级书多,二年级书少,求二年级也就是求少的用减法,也就是60-20=40(本)。这样一来,就达到了轻松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勤于练习,养成画图习惯

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轻松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画图、主动画图来解决问题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在画图中真正感受到画图给解决问题带来的便利时,无需教师多说,学生也会自然地运用上这种策略。

例如,“小光家养了鸡、鸭、鹅一共100只,其中,鸡和鸭70只,鸭和鹅80只,你知道小光家养鸡、鸭、鹅各多少只吗?”许多学生在读完题目后,觉得已知条件太复杂了,产生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我们以前已经掌握了许多画图的方法,何不用画图方法试一试?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用只。根据第一个算式和第二个算式可以得出只。这样用画图来解决问题既轻松又有趣,而且可以使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当然,对于上述问题来说,还有许多种画图的方式,比如集合、线段图等,教师要注重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运用画图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低年级学生正是处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起步阶段,如果从小让他们掌握画图策略,将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形成能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画图体验,引导学生经常反思,并且使所学知识不断内化,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画图策略的价值,从而自觉养成画图的习惯。

小学电脑画图——曲线 教案 篇7

校本课程《秋天来了》教学设计

一、多重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课选取三年级画图《曲线画图》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金色的秋天”为题,引导学生观察绘画作品,发现三种不同的曲线线条,再用曲线工具尝试绘画,根据学生自学情况采用了学生讲解、教师讲解、合作探究学习等策略分层次突破三种曲线的画法。“一个弯的曲线”相对简单,由学生在尝试操作的基础上讲解,教师演示;“两个弯的曲线”采用教师讲解,明确分别向两侧拖动固定曲线的方法;“封闭曲线”采用学生看书自学的方法,通过观察教材中曲线的关键点,尝试画出封闭曲线,然后由做出的同学讲解方法,教师补充,随讲随练。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掌握三种曲线的不同画法起到了关键作用。学生在自学和讲解的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环节巧妙安排

在学习三种不同曲线的固定方法基础上,安排了“一分钟”小测验,教师在课件中使用“一分钟计时器”,学生在一分钟内迅速画出三种曲线,以检验学生掌握画法的程度,提示学生精确度和速度。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教师布置了包含曲线的简单图形,并在图示中用彩色线条标示出,要求学生任选两个图形用曲线工具画出,学生在操作中既复习了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又为后面的作品完成起到铺垫作用。

扩展练习设计了“半成品加工”任务,4幅不同作品,4道需要补充的小问题,学生选择喜欢的一个作品根据提示用曲线工具补充完成,还可以配合其他工具进行创作,最后填色。

评价阶段设计了“自我评价表”,采用学生自评的方法,在观察其他学生作品的基础上为自己打分,总结本节课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符合课程需要。

整节课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扩展练习突出了教学重点。教学任务由浅入深,步骤清晰,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由学生自主选择,关注了学生的主体需求。课堂节奏紧凑,学生学习兴趣较高,预设与课堂生成基本一致,效果较好。

三、教学实践中的启迪

在课程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特别加以注意。

在课堂中学生讲解“两个弯的曲线”画法时,口述正确,但是操作错了,这是预设与生成中出现的差异,是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应抓紧这个有利时机问学生“你是否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在讲解完让学生“请你再试试”,这样可以真正达到学生的熟练掌握,把问题在课堂上消化。教师在课堂中忽略了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

在课堂的巩固环节,学生完成包含曲线的简单图形绘制后,教师讲解一个弯的曲线中的特殊形状“月牙形”,“月牙形”是弧形饱满的一个弯的曲线,教师没作为教学重点,只作为了补充讲解,在讲解完后直接进入了扩展练习环节。在课堂中,这里可以适当停顿,安排学生动手练一练,使学生熟悉画这种特殊曲线应采取的画法,真正做到学一点,会一点。

《认识“画图”新朋友》微教案 篇8

《认识“画图”新朋友》

设计:高埗镇中心小学 简万如

一、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新授课且是第一节课,涉及到的基本常识较多,且又有基本操作要点,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接纳所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本课的教学主线,要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进行实践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过程中领悟,掌握新知。教学过程中要适当进行有效地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树立学习的信心,要适当运用激励的语言等形式进行小组奖励,通过检查评价,及反馈学生掌握新知的动态,要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画图”软件的作用及其窗口的组成;

2、学会启动、退出“画图”软件,并能保存画图文件;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能使用“铅笔”工具绘画。

(二)、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画图”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

2、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使用“画图”软件绘画的全过程;

2、难点:保存文件。

四、预计上课时间长度

8-10分钟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程中,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教师作适当的引导、任务驱动和协助。教学过程中,首先通过展示优秀的画图作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讲授法介绍“画图”的启动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对窗口的认识来了解画图软件,设计用“铅笔”工具“写名字”和“自画像”的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技能,最后分享收获及作品欣赏。整个过程中运用了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和赏识法等教学方法,达到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团结协助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四、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课本《信息技术》第一册(上)第4课《认识“画图” 新朋友》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Windows“画图”软件,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退出保存等操作,了解“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及使用“铅笔”工具。

五、学生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新的课程和计算机这个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学习这节课前,学生已经了解Windows窗口的组成和掌握了鼠标的基本操作,以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画画为基础,学好用计算机画图的第一节课,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六、教学准备

1、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

2、学生机安装有“画图”软件;

大班美术小工程师画图纸教案 篇9

【步履目标】

1.考试测验应用铅笔、尺、橡皮、卷笔刀、垫板等文具,相识他们的用途。

2.学着精确的划直线,提妙手部小肌肉行径的折衷本领。

【步履豫备】

1.各种房屋的画纸4张。

2.文具人手一份(蕴含文具盒、铅笔、直尺、橡皮、卷笔刀、垫板等)。

3.应有电子的绘画纸(可用电脑打印)。

4.小红旗多少好多。

【步履入程】

一、文具盒里放什么

1.察瞅文具盒里摆放的物品,说出他们的名称。

2.考试测验应用这些器械,重点相识橡皮以及卷笔刀的应用行动措施。

二、模仿工程师画图纸

1.察瞅图纸上的房屋,评述申辩将图纸画的工整的情由

2.必定“工程质量”标准:(考试测验用支持)必定线条是不是平直,察瞅图纸是不是清晰。

3.教师将房屋图分袂放在步履室患上相近,幼儿按自己的本领任选一张。

4.斗劲图纸,用铅笔以及直尺在印有电子的绘图纸上画直线。

5.考试测验添加门以及窗等细节,要求门窗的.每一根线条都能封口且没有多余。

三、谁的图纸画患上好

1.铺示作品,互相查抄是不是切合质量标准。

2.为切合质量标准的房屋贴上小红旗。

3.将贴有小红旗的作品贴在教师的墙壁上。

四年级画图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我们赢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安排的,这节课安排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继续学习非整时刻的认识,教材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钟面。教材内容分为四个环节,首先以“审奥成功”情景图出现,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说一说关于钟面你知道了什么。第三个环节试一试引导学生区分时针、分针,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第四个环节是练习题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会读写时刻。

2.在实际情境中,初步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

3.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申奥成功的情景,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条件与城市小学的条件相差很远,但在农村还是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学校有投影仪,微机,教学基本不受条件限制,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农村,父母大都是初中或高中毕业,学生在家大都是独生子女,经济状况也较好,对孩子的学习也比较关心,但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时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使用的学具是每生准备一块钟表,学生是能准备好的。

教学重点:学会认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学具准备:投影仪、挂图、每生备钟表一个。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

师:(出示审奥成功情景图)举世瞩目的第28届奥运会在雅典刚刚闭幕,我国在金牌榜上排名第二,奖牌榜上排名第三。同学们知道第29届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行吗?(中国北京)北京申奥成功是什么时间(通过情景图学生知道是2001年7月13日晚10时8分)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证明我们祖国是强大的,是有实力的,你能在钟面上播出这时刻吗?

生活动,师巡视。

师:同学们做得很认真,但大多数同学拨的不对,同学们想学会吗?(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

板书课题:我们赢了。

二、复习铺垫、夯实基础。

师:关于钟面你知道什么?(学生能答出)

生1:在钟面上,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生2:我认识整点,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生3:我认识半点,分针指在6上,时针走过几就是几点半。

生4:我会读时刻写时刻。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已认识了整时和半时,那么几点几分怎么认呢?

同学们根据下面几个问题,认真观察钟面,你从上面发现了什么?

(1)

钟面上有____个大格,有____个小格。

(2)

时针走1大格是——时。

(3)

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1时=——分

1、认一认:(学生拿出备好的钟表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然后汇报)

学生讨论汇报:

生1: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生2: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引导学生得出:

1时=60分(板书)

2、读一读:

师:学生自学课本64页,把读出的时刻填到课本上。汇报:

生1:第三个钟表上的时刻应是9:30,分针指在6上时针走过9。

生2:第四个钟表上的时刻应是9:45,时针刚走过9,分针从12走过9个大格。

生3:第五个钟表上的时刻是10: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10。

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走过几个小个格就是几分(板书)

3、拨一拨

师用投影仪出示一张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时刻表

节目预告

5:30动画城

6:05新闻

6:10大风车

7:00新闻联播

7:40焦点访谈

师:你能读懂这张表吗?

生:动画城从5:30开始——

师:你能在钟表上拨出这张表上的时刻吗?想拨哪个就拨哪个。

先自己拨然后讨论交流最后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拨地。

生1:我喜欢动画城,我拨出了动画时间5:30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5和6之间。

生2:我拨出了新闻时间6:05,分针从12走过一大格,时针刚过6。

``````

师:拨错的同学利用刚才同学们介绍的方法重新修正自己的拨法。

师:请同学门拨出申奥成功的时刻。师巡视。大部分同学都能拨对。

四、感知时间

师:体验1分钟有多长。

生:自己的脉搏1分跳79下;写13个口算题大约需要1分钟;

``````

师:1时有多长。

生:一节课是40分钟,再加上两个课间休息就是1小时;40分钟再加1个课间操的时间就是1小时;

``````

五、拓展应用、强化新知。

1、拨出上午上第一节课的时刻,上午做课间操的时刻,上午放学的时刻,下午放学的时刻,并把这些时刻写下来。

2、连一连

投影仪出示题目

通过钟面和两种表示时刻的方法来连线,使学生学会判断两种表示时刻的方法,明确生活中多采用应用简单的数字表示法。

3、游戏

我说你拨,你说我拨。

一名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间,一名学生说出时间;一名学生说出时间,一名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间。

六、总结延伸、自我评价。

1、同桌互相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大家都知道时间是宝贵的,而且时间流失后再也找不回来,希望你们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有两点:一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先复习整时、半时,为后面学习非整时刻做了一个铺垫这一个环节比较重要。虽然在一年级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半时”,但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对有些知识已经淡化,通过复习,同学们明确了“整时”,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数几就是几时。半时是分针指着6,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点半。二是学生的动手操作按排的较好,学生通过“认一认”活动学生了解了“时”、“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读一读、拨一拨”加深了学生对“时”、“分”关系的理解,不足之处是前边学生复习“时间”的写法时,只是有学生回答了,没注意及时强调致使有一小部分同学不会写,再上这节课时要注意这个地方。

教案点评

数学四年级教案《练习四》 篇11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的理解,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知识,灵活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探索与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提问: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顾与整理

1、梳理知识。

小组讨论:

(1)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3)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上面的三个问题,将本单元学习的这些图形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2、交流汇报。

(1)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完成下面的板书:

特征

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内角和等于180。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

两组对边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长度不相等。

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都是60。

轴对称图形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二、查漏补缺训练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1题。

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图形的名称,再独立画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方法,以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各有多少条。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与应用”第2题。

这道题是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分类。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类的方法。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按角的特点进行分类时,只要判断三个内角中最大的内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

3、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3题。

这道题是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第(2)小题是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只要用90减去另一个内角就可以了;第(3)小题是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用(180-顶角)÷2来计算。

4、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4、5题。

这两道题都要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

5、完成教材第94页“练习与应用”第6题。

这道题是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进行画图。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94页“探索与实践”第7题。

(1)让学生思考怎样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图形后平移成一个长方形。

(2)动手在平行四边形纸片上画一画,剪一剪,移一移。

(3)交流讨论。

2、完成教材第95页“探索与实践”第8题。

(1)拼一拼。

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梯形纸片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2)想一想。

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呢?

四、反思总结

1、课件出示教材“评价与反思”部分的评价量表。

组织学生结合各自的情况进行填写。

全班交流。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四年级画图教案 篇12

三年级上册《神奇的画图世界》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神奇的画图世界》选自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9课。本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课,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的基础,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在本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

该年龄的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且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我也应该看到小学生比较好玩、好问、好奇,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接受的特点。他们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应多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制订了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会“画图”软件的启动和关闭,掌握正确使用画图工具的方法,及能够运用各种画图工具画出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够熟练运用画图软件进行画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发扬学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要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画图工具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为:画图工具的综合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很浓,特别是对电脑绘画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三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基于此,我尝试构建了“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操作实践”的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情境导学”、“分组讨论”、“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实践,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获取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当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分四部分来完成本次教学:首先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其次是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接着是实践操作,体验成功,最后是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开课时,我直接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么平时同学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呢?”这时大多数同学都说是用笔画的,我便顺势引入:“使用电脑也可以画出漂亮的图画。”并用课件出示:海底世界图画。然后直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这幅图画是使用windows 系统自带的“画图”软件画出来的。其实用画图工具画图很简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画图”。海底世界的图画色彩艳丽,图形千变万化,这是一张很神奇的图片,孩子们的目光被这幅图吸引住了。我立刻抛出了今天的课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就被轻而易举地调动起来了。

2、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启动“画图” 随之,我立即出示任务一:要使用“画图”软件,首先要启动它。考虑到学生年龄下,于是我提示孩子们可以先看书,然后自己在电脑上动手试一试。我密切地观察孩子们的操作情况,不少的孩子能顺利完成启动画图。但是有部分孩子还是束手无策,于是我让孩子们小组内互帮互助。最后,我请一个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介绍自己的方法。此时我再适时补充,如果在windows桌面上把“画图”设定为快捷方式,在“桌面”上双击画图快捷方式图标就可以直接打开“画图”窗口。这个过程是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的一个过程。虽然学生接触电脑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没有因此而让孩子们跟着我亦步亦趋,实践证明,大多数孩子在看书后都能完成这一个任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稍加点拨孩子就能完成任务,何乐而不为呢?

任务二,认知 “画图”窗口的组成。在学生顺利启动到“画图”窗口以后,直接出示本课任务二:认识“画图”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孩子们同样分组讨论,自己在电脑上不断实践。最终他们发现只要将鼠标放在工具旁边,就会显示该工具的作用。孩子特别兴奋,主动地和自己的小伙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实践操作,体验成功

让学生尝试使用工具箱里的各种图形工具画一幅自己想画的图画。由于孩子是第一次接触画图工具,我降低了难度,让他们的思想自由驰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无任何羁绊。学生在操作的同时,我走到学生中间,引导学生处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对各个层面的孩子多鼓励多表扬,让每个孩子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4、展示评价,分享成功

一幅幅有个性的作品完成了,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学习网站,然后让大家相互评价作品,最后展示了几副得星最多的作品,并让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最后我给最优秀的作品颁发了“小小画家”的奖牌。在展示评价的时候,我采取了多元评价,不但让孩子们相互评定星级,而且让孩子们尝试多角度地评价一副作品,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为最基本的提纲式板书,意在简洁明了。通过这种板书展示,让学生明了教学任务,方便操作。

说课稿

八、说教学反思

一幅幅有个性的作品完成了,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学习网站,然后让大家相互评价作品,最后展示了几副得星最多的作品,并让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评价好在什么地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最后我给最优秀的作品颁发了“小小画家”的奖牌。在展示评价的时候,我采取了多元评价,不但让孩子们相互评定星级,而且让孩子们尝试多角度地评价一副作品,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上一篇:她变了叙事作文下一篇:论三种认知操作在习语成因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