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画图》教学(共4篇)
《初识画图》教学 篇1
新课程实施以来, 摩课、磨课成了一种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然而, 由于部分教师对新理念的认识缺乏一定的深刻性、科学性, 导致教学理念和行为出现诸多的偏差。不少教师虽然照搬了观摩课的设计但没有模仿出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精神实质, 问题思考空间狭窄, 缺少思维的提升;课堂环节宽松了, 但忽视了对课堂常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中注重了激励性, 但又忽视了对错误的纠正。此类“邯郸学步”式的课堂教学设计, 不要说提高教学效果, 有时连正常的教学也很难展开。那么, 如何有效地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呢?下面, 结合我们参加优质课展评活动的经历, 以浙摄版信息技术教材的《初识画图程序》一课为例, 阐述自己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教学设计是对目标的正确解读
解读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正确解读教材, 理解编者和专家的意图, 深入了解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 教师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完成教学目标的提炼。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是照抄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 很少进行自己的思考, 这样易导致教学目标的导向性缺失, 与教师的教学行为脱节, 甚至摒弃目标, 只凭经验跟着感觉走。对于《初识画图程序》这一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 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 该课是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第二单元 (“有趣的画图”) 第二课的内容, 是在第一单元“初步感知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鼠标操作的基础上, 开始系统教学应用软件的第一课时, 是画图系列软件的初始, 也是今后学习其他软件的重要铺垫。第二, 从编者的意图来看, 系统自带的“画图”程序是一个标准的Windows7软件, 在操作技能上也只需要鼠标的支持, 是适合小学生首次接触应用软件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入门材料。第三,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他们喜欢画画, 更喜欢电脑, 用电脑绘画的“画图”软件对他们来说无疑非常有吸引力, 但是对电脑绘画技术与传统的绘画技法的融合还需要有机融合。因此, 过程与方法上的教学目标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案例:三维教学目标片段。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识别画图程序的基本界面, 正确认识橡皮、铅笔、刷子等基本工具的作用和特点, 并能熟练使用橡皮、铅笔、刷子绘图工具进行绘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习, 经历应用画图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的手段, 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操作乐趣和技术优势。
重点:能正确运用橡皮、铅笔、刷子等绘图工具进行绘画。
难点:对刷子不同笔头、粗细、颜色的选择。
●教学设计是对情境的合理创设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本质是工具。工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要在运用中去理解它、掌握它。基于这种观点, 在教学时我们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知识, 掌握技能形成素质。在日常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情境创设往往动辄以“抗震救灾、保钓行动、奥运会”等为载体。这种主题的情境创设大而广, 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范围, 往往会造成教学效果浮于表面, 看似热闹的教学场景, 其实对教学目标的落实并没有多大的帮助。那么, 对于《初识画图程序》一课而言, 教师要创设怎么样的教学情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第一, 从学生认知发展和对前一个教学单元以及第六课的内容上来分析看, 学生主要学习了计算机外观和桌面的认识、键盘和鼠标的简单操作、浏览器窗口的操作, 特别是通过用鼠标指挥计算器的练习, 使学生在认知发展上不可避免产生一种迫切希望运用鼠标操作其他软件的需求和冲动。第二, 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 三年级的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善于模仿、爱幻想及天真稚气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以动画故事情节为切入点, 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所接受,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此, 关于动画故事的情境创设就符合了学生在认知与心理这两方面动态的需求。
案例:情境创设片段。
教师播放一则讲述一只因人类破坏森林而无家可归的小鸟的动画故事, 激发学生“关爱自然, 呵护生命”的意识, 从而引出为小鸟重建家园的主题情境开展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都看过哪些动画片?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动画故事, 你们想看吗?但老师有一个要求, 看时要细细品味, 结束后是要谈谈自己的感想的。
师:想一想小鸟为什么会流泪呢。
生:环境被破坏, 小鸟失去了家园。
师: (出示小鸟流泪离开的画面) 你们想让小鸟留下来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生:为小鸟重建美好家园。
师:同学们都是很有爱心的好孩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机中的画图程序为小鸟重建家园, 让小鸟留下来。 (板书:初识画图程序)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任务的阶梯分解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 结合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 使设计的任务按知识的难易级差递升,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为使任务设计呈现一定的层次, 需要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 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 以使任务设计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的时候, 尤其要注意各个小任务之间要相互联系, 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 组成一个任务链, 以帮助学生顺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在《初识画图程序》一课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第一, 从教学目标出发, 学生要认识画图程序的基本界面, 学习使用铅笔、刷子、橡皮这三种基本的绘画工具, 但不能单一肤浅地在这些知识与技能目标上停留, 学习还应该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有所提升, 如综合运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形成思想方法。第二,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并非全都是“零起点”, 课堂上学生的不同认知起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完成相同难度的任务, 不但会挫伤认识起点高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那部分认知起点低的学生也会被畏难情绪所笼罩。为此, 设计从知识和技能到过程与方法再到情感态度体验的阶梯性任务是十分必要的。
案例:阶梯性任务片段。
任务一:为小鸟擦除眼泪、清理家园。
师:请同学们打开桌面名为“小鸟的家园”的图片文件。
小鸟流着眼泪多可怜呀!你能帮它擦去泪水吗?
学生尝试操作并请学生示范。
教师进一步提出清理家园的任务:擦除沙漠中的垃圾。
学生尝试清除。
教师小结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方法与铅笔相同, 可以擦去画错的和不需要的内容。
任务二:给沙漠披上草坪。
师:家园清理干净了, 如果我们能把沙漠变回原来的草地, 小鸟一定会很高兴。你能做到吗?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完成?
教师请一位学生用铅笔工具尝试画草坪。发现铅笔适合画线条, 不适合大面积涂色。
师:刷子工具有多种不同的笔头, 该选哪个呢?
学生自主尝试找出适合画草坪的笔头。
教师小结刷子工具不同笔头的使用方法, 喷枪、蜡笔、颜料刷、水彩笔刷和记号笔适合涂色, 其他的笔头能画出笔触不同的线条。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笔头把草坪画完整。
学生自由完成草坪涂色。
任务三:为小鸟的家园重新种上树木。
师:光有草坪小鸟会留下来吗?我们还能画些什么?
生:树木。
师:说得真好。那么可以选择什么工具来画树?
教师及时出示两张范画 (枝叶较少的小树和枝繁叶茂的树) , 引导学生辨别各自适合的描绘工具。
师:这两棵树有什么特点?猜猜各自可用什么工具来画。
生:前者用铅笔, 后者用刷子。
师:说说你的理由。
经师生讨论得出结论:铅笔适合表现细节勾勒轮廓, 刷子则具有多种不同的笔头和丰富的文理效果更适合绘图着色。我们必须根据绘画内容的特点合理使用工具才能画出漂亮的图画。
师:请你根据自己画的内容合理选择工具, 把树画完整。比一比谁画的家园小鸟最喜欢。
学生尝试操作。
●教学设计是对评价量规的科学开发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 也是出色的, 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应积极热情、多角度地观察和评价, 发现他们的潜能, 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潜能。据此,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总会在课的末尾组织学生对个别作品进行评价, 一般为基于口头表达的评价, 或基于相关学习平台的评价。基于口头表达的评价, 看似有部分学生参与, 但最终还是以教师的观点为主, 评价重在对作品好坏的甄别, 而且其时效性低, 评价结果难以长久保存, 评价的最终效果不明显。相对而言, 基于学习平台的评价则改进了基于口头评价的部分缺点, 但目前各类学习平台尚未完善, 一般以星级评分辅以文字评价为主, 往往是为评价而评价, 浮于表面, 流于形式, 随意性较大, 究其原因, 还是缺少了具体的标准和科学的量规。在《初识画图程序》这一课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作品评价量规的开发, 可以围绕“为小鸟重建家园”这一情境内容, 在观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提出“一个好的家园要具备怎样的要求”这一问题, 并用简洁明了、易懂的文字表述出来, 让学生在具体的作品制作过程中加以参考。第二, 评价量规的使用方式分析, 从学情出发来看, 让三年级的小学生运用学习平台来进行评价是不现实的, 会受制于文字输入和网络应用的限制, 但光进行口头评价其结果又难以长久保存, 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水平提升。而从为小鸟清理家园, 重新铺上草坪, 画上小树到家园的美化, 每位学生都经历了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 只是经历过程中的体验和想法不同而已, 每位学生都有想法可讲, 有经历可诉。为此, 先组织学生参照量规进行自评、小组互评、作品推荐展示, 再进行师生点评, 学生二次创作修改, 按这样的形式来开展学生作品评价,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高效的方法。
案例:学生作品评价片段。
1.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人人参与互相学习。
师:请同学们参照评价量表先进行自我评价, 再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互评。如下表。
2.作品推荐展示, 介绍作品中的优点。学生按以上的评价量表进行讨论, 推荐出组内的优秀作品,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3.师生点评, 分析作品可进一步改进之处。对展示出来的学生作品, 教师应先肯定优点和长处, 再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是什么, 可以如何改进提升。
4.学生进行二次创作修改, 继续完善提升自己的作品。
总之,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中, 教师应注重教学设计, 正确解读教材内容, 了解并掌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 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精心设计阶梯式的教学任务, 科学合理地使用评价量规, 就能设计出让学生满意的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初识画图》教学 篇2
《画图初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当个电脑小画家》
教学目的: 1.熟悉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2.探究画图工具箱中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3.根据自己的印象,给春、夏、秋、冬四季图画填充颜色。
4、通过绘图学习,培养学生学生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并学习使用画图工具 教学难点:画图工具的使用
教学准备:
1、春、夏、秋、冬四季给我们的印象。
2、电脑鼠标、键盘的使用方法。
3、本课时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作品欣赏,激趣
二、打开画图窗口
打开画图窗口就是启动“画图”软件。
如果在WINDOWS桌面上把“图画”设定为快捷方式,在“桌面”上双击画图快捷方式图标就可以直接打开“画图”窗口。
三、认识“画图”窗口
用我们自己的话描述“画图”窗口各部分的作用(每填写一条可以得到一颗星)。
四、设置“画纸”属性
动手绘画之前,一般先要设置“画纸”的颜色和大小。
方法1:在“画纸”的右下角及它的两条边上,都有蓝色的控制点。当鼠标指针移到这些点时,指针变为“双向箭头”,这时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就可以改变“画纸”的大小。当“画纸”大于窗口时,窗口内只能显示一部分画面,如果要看其他部分,可以利用滚动条移动“画纸”。
方法2:点击图像-----属性,然后输入宽度和高度
五、认识画图工具
工具箱、样式区、前景色、背景色、调色板、滚动条、画图区及取消方法CTRL+Z或是橡皮工具
六、观察演示
学生观察电脑《春天》图画的演示,构思自己的图画内容。
七、用画图工具画图
1.尝试用画图工具箱里的各种图形工具画图。
2.用画图工具箱里的填充工具,给春、夏、秋、冬四季图画填充颜色。
3、学生练习,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作业展示,师生点评
5、你会画下列图画吗?分别运用了工具栏中哪些工具?
6、欣赏《春天》绘图过程,完成作业。
八、课堂小结
初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与时俱进;共同回归
近几年,我国悄然兴起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即群文阅读教学,简称“群文阅读”。意思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而“群文阅读”就体现了这一点。
我是在最近一次关于“群文阅读”的培训中才真正接触它,当我培训完之后,我才发现“群文阅读”有很多地方优于“单篇式教学”。比如,一些常见现象:学生不爱阅读,怕做阅读题,讲了的课内阅读,到考试时有的学生还是不会等问题,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是不会出现的。所以,经过那次培训以及阅读了一些关于群文教学的资料,我对“群文阅读”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大都还是处于“单篇内容分析式”教学,几堂课下来就围绕一篇文章研究,从字词到句段,再到谋篇直至中心思想。外加在课中还有老师“炮轰”似的问题,弄得学生“人心惶惶”,不得安宁。常常一堂课下来,老师教得“苟延残喘”,学生学得“人仰马翻”。即使这样,老师还是“穷追不舍”,并美其名曰:趁热打铁,即课后要布置阅读训练题以及小练笔等一系列阅读作业。久而久之,学生望而生畏,不喜欢阅读,没有阅读的习惯,这太正常了。所以,反观我们自己的教学经历,学生的这些坏习惯,其实是我们自己“灌”(惯)的。
而“群文阅读”则打破了单篇分析式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在群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没有过高要求,没有太多复杂问题,学生只是静静阅读,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疑惑做批注,而教师则是巡视、指导、辅助、倾听,并和学生一起阅读,而后师生围绕“议题”集体构建,达成共识。一堂课下来,学生大部分时间沉浸在阅读当中,没有“外因”的干扰,如此轻松的阅读课堂,学生怎能没有兴趣?学生怎能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时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学生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而当前的单篇教学根本达不到这些要求,就拿小学第二学段(3~4年级)来说,课标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别说课外,就连加上课内所学的文章都没有达到40万字。“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节课内可以读很多篇文章,这既增加了阅读量,开阔了视野,又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始终保持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阅读中,学生会不断地涌现出质疑和发现。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就慢慢形成了。有了阅读的能力,掌握了阅读方法,适应社会没有问题,适应考试就更没有问题了。
三、师生共同回归“阅读”本原
“群文阅读”是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课上学生的主动阅读应占很大比例。这就意味着老师讲的话不能太多,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把时间留给学生阅读;问题不可以过细过碎,也不能发起太多的讨论或是感悟;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握难点,千万不要面面俱到,一定要学会舍弃。“群文阅读”要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另外,还意味着不能将“朗读”“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沈大安老师曾指出:“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让学生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同时这给我们语文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果要让我们的学生读“一群”文章,那么我们老师就要去读更多的文章,以此来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达到师生共同回归阅读本原。
据有关权威人士透露,“群文阅读”必将是语文教学的走向,这是一场语文教学的革命,革命需要坚持和尝试,作为一位平凡的一线教师,见识和学识尚浅,还需要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学习、积累。
参考文献:
苏科版教学设计初识画图 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43~48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启动和退出画图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画图的界面。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动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怎样进入和退出画图。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需要设定画纸的大小。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师: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这些绘画的图片都是小学生用电脑画出来的画,同学们想不想学?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 “画图”。
二、课堂探究
1、启动“画图”程序。
(1)师:同学们,我们在美术课上画画要准备好什么呢?
师:和美术课上一样,我们要使用电脑画图,也要先准备好画图的工具。画图的工具在哪里呢?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记事本”,那么老师将要请一位同学上台边操作边讲解是怎样打开的,帮我们大家都复习一遍。
(2)师:刚才那位同学操作讲解都很到位(老师表扬)现在老师要告诉你们啊其实“画图”和“记事本”它们是邻居,它们都在“附件”里,下面就请每位同学自己试着打开“画图”。
教师板书: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2、认识“画图”窗口
(1)师:在前面第四课一起认识了“我的电脑”窗口,同学们还记得它的窗口有哪四部分组成的呢?噢,有同学已经不记得的了,那么赶快将书本翻17页看一看。
请同学对照“画图”窗口来比较: 窗口的第一行(蓝色区)叫“标题栏” 在“标题栏”下面称之为“菜单栏” 在“菜单栏”的左面是“工具栏”。
(2)师:在同学们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让你们准备些什么? 师:那么用“画图”来画画,是否也需要准备呢?教师介绍窗口各部分的名称。工具箱:好比我们的文具盒,里面有橡皮、铅笔等我们所需要的工具。颜料盒:好比我们自己的颜料,可以在里面选择自己所需的颜色。画布:就好比我们的绘画纸。我们可以在上面画出非常精美的图画。
(介绍小窍门:状态栏,鼠标移到工具图标上会显示名称,在状态栏中会显示功能)
(3)师:请同学们尝试工具箱里的各个工具,有什么作用,完成P33的实践园。
(4)画布大小的设置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画图”的界面,各部分都齐全,把我们所需的工具都准备好了,只不过有一样需要我们自己来准备,那就是准备自己需要的画纸,请同学们阅读P34的画布大小的设置。师演示。(画纸宽:800像素,长:600像素)
师:在画图中,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改变画布大小的作用,请同学们找一找,仔细观察画布边缘的小方块,看他们有这个作用吗? 师演示。
(5)补充小知识:师扩充讲工具箱的显示与隐藏:“查看――工具箱”(6)学生自主练习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一定想要用画图工具来画图画了吧,那就请你选择1—2种你最喜欢的工具在画布上作操作尝试。(画太阳、云朵等)
3、退出“画图”程序
师:使用完“画图”程序后,要正确地退出“画图”程序。师:请一个同学用关闭“记事本”的方法来关闭“画图”。如果遇到问题可以用大胆尝试,鼓励大家说出自己尝试的结果。
师:如果需要保存就按“是”,不需要保存就按“否”
三、课堂总结
【欣赏电脑画优秀作品】
【《初识画图》教学】推荐阅读:
初识“画图”程序教学设计01-14
第十周教案初识画图12-03
画图教学07-23
windows画图教学12-01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12-17
《使用“画图”》教学设计09-13
初识flash教学设计08-08
认识画图软件教学反思08-0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画图4000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