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画图”》教学设计(精选7篇)
《使用“画图”》教学设计 篇1
教育局市级课题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子课题《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组子课题《如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电脑操作水平》
《使用“画图”》教学设计
一、课前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之后,为提高画图技术的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中根据学习的目标,详细的掌握画图设计的技巧,在本课时中,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作品,来进一步掌握画图软件的三大功能之一的“编辑功能”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学会启动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部分;
2、了解各类画图工具的名称和用法;
3、学会撤消和清除图像的操作方法;学会改变画布的大小;
4、学会矩形、椭圆、直线工具的用法;
5、初步学会文件的保存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尝试,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部分和各类画图工具的名称和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作品欣赏、体验各种工具、尝试画图等环节,感受电脑画图的趣味性,促进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引导学生为文件取有意义的名字,渗透良好的使用习惯。学情分析:虽然,在此前已经学习了鼠标的基本操作,但学生掌握的并不熟练,可能会对画图造成一定的障碍。
三、教学方法:讲解演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重点:学会矩形、椭圆、直线工具的用法;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动画片,分别看过什么动画片?下面我们跟着你们熟悉的音乐,一起来看看这些图片是什么动画。(教师展示绘画作品)
师: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软件画出来的吗?
师:对,是画图。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画图软件画画。
二、打开画图,了解窗口组成:(1)找到画图软件
师:画图软件藏在哪里呢?哪位同学能主动上来帮老师把画图找出来?
师:做得真棒!你们看清楚了吗?大家一起说。板书:“开始——程序(P)——附件——画图” 师:现在你们能找到画图了吗?那就赶紧动手吧!(2)了解窗口组成
画图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自我介绍吧!
课件演示: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认识我,我是画图,用我可以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先来看看我的各个组成部分吧!窗口最上面这蓝色的一条是标题栏;标题栏的右边是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按钮;标题栏的下面灰灰的一条是菜单栏;最下面这五颜六色的是颜料盒,需要什么颜色可以从这里选择;中间白色的就是画布,相当于大家平时画画用的白纸,你们可以在上面尽情地画画;有时候图画很大,需要拖动垂直或水平滚动条才能看到全部;左边是“工具栏”,画画要用的工具可都在这里了,学会使用这里的工具,就可以在电脑里随心所欲地画画了!现在你们认识画图的这些组成部分了吗?
三、动手探究体验各种工具:
师:工具栏里有很多很好玩的工具,这些工具里面还藏着不少秘密呢!你们想动手试一试吗?
师:那接下来,你们就自己尝试着使用这些工具画一画,比比谁发现的秘密最多?
学生自主尝试,教师巡视辅导。
师:通过刚才的尝试,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些工具呢?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
师:你知道它的名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是的,只要我们把鼠标指向图标,停留一会,指针下面就会出现它的名称。
四、尝试画图,体验成功喜悦
师:下面我们就来使用这些工具吧!你们看,老师这幅“船”,用到了工具栏中的哪些工具? 师:对啊,这幅画中用到了矩形、椭圆、直线等工具,你们能用这些工具完成出比这更漂亮的作品吗? 学生自由绘画
五、作品展评,激励促进
师:通过一节课的努力,我们很多同学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个同学的作品吧!师:这位同学,你觉得你这幅画画得怎样? 师:其他同学对这幅画感觉如何呢?谁来说一说? 学生评价作品
六、保存文件渗透良好习惯
师:这是我们画的第一张电脑画(板书),不管好看难看,都有很大的纪念意义,所以要把它保存起来。怎样保存呢?有没有同学知道? 学生示范
师:很好!需要我们同学们注意的是,在保存文件时,为方便以后查找,应该给它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像今天这幅画,我们就可以命名为“我的动画”。
按照刚才的过程,赶紧把你们的第一张电脑画保存起来吧。
七、退出画图
师:保存好了文件,我们该怎么退出画图程序呢? 师:对,可以单击窗口右上方的“关闭”按钮。
八、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启动画图
2、认识了窗口各部分
3、选择工具用“单击”,画用“拖动”
4、清除图象
5、保存文件
课后反思:
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使用画图”,一上课,我就向学生展示了他们熟悉的动画人物的图片,并告知他们这些图片是用什么工具做出来的,进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认真构思,在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自己设计完成一幅比较漂亮的图画来。
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有的打开了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半小时后,分别把4组的代表作展现在计算机的屏幕上了,并让小组互评,指出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作品的优缺点。
A组画了一栋栋夜晚的楼房。
B组画了一幅校园美景。
C组画了一幅漂亮的风景图。
D组画了一艘游轮。
还有的学生画了米奇、形状各异的汽车图、农家小院图„„总之,学生的想象遍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问及他们是怎样创作的,有些学生说我画的是现实生活图,有些学生说我是把一些图组合起来的,有些学生说我是自己想象构思画出来的,等等。虽说这其中一些图画在技巧和效果上面还不够成功,但它充分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现在的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到信息技术课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用“心”来体验成功的喜悦。正如上面学生的创作,不但练习了学生使用鼠标的技能,而且让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同时,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从生活、学习的各各方面展现了自己的想象,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才创作出了以上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再着,要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的价值,赏识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专长,常识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很欣赏他们,以增强自信心。在完成了绘画后,我对每一位学生的图画都给了一定的鼓励性的评价,最后在全班内总结了这节课,充分肯定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并且分别展示了几幅比较好的图画,更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适时放开学生,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放飞想象,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使用“画图”》教学设计 篇2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二、教学目标
1. 经历“画图”之旅, 体悟“画图”的价值, 形成“画图”策略。
2. 自觉运用“画图”策略解决现实问题, 感受“画图”的魅力, 实现“智慧”生长。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从实物图开始 (一一出示四幅图)
师: (实物场景图) 你能很快说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吗?
师: (实物对应图) 你能很快说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吗?
师:比较前两幅图, 第二幅图上兔子的数量明显增多了, 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呀?
生:第二幅图中, 兔子排了队。
生:前面的白兔和黑兔一只对着一只, 只要数多出来的4只白兔。
师: (圆片示意图) 前两幅图是美术老师画的, 这幅图是数学老师画的。它与前两幅图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感觉怎样?
生:用圆片表示了兔子, 画起来简单、方便了。
师:如果要表示的黑兔、白兔数量变大了, 黑兔有526只, 白兔有799只。你打算怎样表示?在随练本上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作品)
师: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画的———圆片示意图, 黑兔、白兔怎么只画了这几只?
生:中间用省略号表示了。
师:用省略号表示就不需要再画几百只了, 真聪明!有没有人打算画526只、799只?
师:还有一部分同学是这样画的———线段图。线段图与刚才一部分同学画的示意图相比, 感觉又如何?
师: (线段图) 这就是线段图 (屏幕显示) 。
师:我将四幅图放在一起, 让同学们好好感受一下 (动态演示) 。从第一幅图到第四幅图, 你想说什么?
智慧心语:“图”越画越简洁, 数量关系越来越清晰, 越来越有利于我们思考了。
第二板块:画线段图
师:刚才, 和同学们研究的是白兔、黑兔之间多与少的关系。如果我要表示: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 你想选择什么图来表示?
生:线段图。
师:这样的线段图怎样画呢?先想象一下。
师:哪幅图最能清楚、准确地表示“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
生:第 (3) 幅。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为什么不选第 (2) 幅、第 (3) 幅?
师:请看第 (3) 幅图中的“?”, 问的是什么?
师:由此看来, 画线段图要注意些什么?
师:通过比较, 我们对线段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想不想自己也画一画?
用线段图表示上面的数量关系, 再根据线段图提一个问题, 并解答。
(出示上图) 读清要求后, 在随练本上画一画。
师:我挑选了几个同学的作业。大家来做一次老师, 先看一看图画得对不对?
师:根据线段图, 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说说你的方法。
(重点评析:4+1=5, 4-1=3, 表示什么?)
师:同学们的图画得不错, 问题解决得也很好!尤其是有了一种解题方法, 还去思考另一种解题方法的同学, 我感觉, 他们更会用图。
师: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难度加大了, 你还能独立画图吗?
一根绳子, 先剪下它的一半, 再剪下剩下的一半多1米, 这时绳子长3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先画线段图, 再解答)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画的线段图? (展示学生作业) 你是怎样画的?
师:题中第一个“一半”是指谁的一半?第二个“一半”呢?
师:同桌交流画图的过程。
智慧心语:画一画图, 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明起来啦。
第三板块:还有哪些图
师:学到这儿, 我觉得, 你们已经会画线段图了, 而且也知道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除了线段图, 还有别的图吗?
小明、小华、小力和小强四位同学进行象棋比赛, 每两个人都要赛一盘。现在, 小明已赛了3盘, 小华赛了2盘, 小力赛了1盘。小强赛了几盘?
师:谁愿意把你的分析说给全班同学听?小明和小华之间画了一条线段, 是表示他们两家有多远吗?那表示什么?
师:借助连线, 谁与谁比过, 谁与谁没比过, 看得清清楚楚。其实, 这个问题, 也可以用你们学过的列表策略来解决, 但不如现在的连线来得简洁。
智慧心语:一条线段可以表示兔子的只数, 可以表示绳子的长度, 还可以表示两个人之间下了一盘棋。
师:除了关系图, 还有什么图?
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 将它的宽增加后, 变成了正方形, 周长增加了6厘米。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师:先默读题, 独立思考。有了想法之后, 同桌之间讨论讨论:“周长增加6厘米”在图上怎样画?
师:“周长增加6厘米”在图上怎样画? (动态演示)
师:请做第89页的“试一试”, 第90页“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 我们共同欣赏:18+18+36+72+144+288+576=?你能快速报出得数吗?
(图与式子同时出现, 让学生感悟) 欣赏之后, 什么感觉?
智慧心语:数形结合真是妙!我们从实物图开始, 学会了画线段图, 线段表示数量简洁清晰。线段还可以表示一种关系, 有关系图, 还有面积图……画图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好策略。
四、教学反思
“画图”策略, 主要是通过画长方形、正方形等让学生体会“画图”的价值。教学时, 多数教师是就面积图教面积图, 学生感觉内容枯燥乏味, 画图困难、突兀, 连学习的兴致都没有, 更别谈对此策略价值的体悟了。如何使“画图”以全新的视角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体悟“画图”确是非常好的解题策略呢?为此, 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究竟为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收获知识、能力、活动经验之外, 还能收获什么?
1. 有心整理“画图”资源———让智慧萌芽
四年级学生在先前的认知活动中, 就存有原始的画图意识了, 只不过, 我们没有做有心人对此进行整理与激发, 使之成为学习四年级下册“画图”策略的预备资源。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少接触实物图、示意图, 但很少有教师对“图”进行过梳理;三年级上学期解决几倍求和、几倍求差的实际问题时, 仅让学生粗浅学画线段图, 并未作“策略”教学要求……横观、纵看小学阶段乃至初中、高中课本中关于画图的素材, 感觉四年级下学期“画图”策略, 内容呈现较单调, 学生不是画长方形就是画正方形, 容易厌倦, 不易触发学生的“画图”意识, 不利于“策略”教学。于是, 从学情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寻找、定位本课的教学基点, 组织本课的教学素材, 成了本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我们领着学生梳理一至三年级的“画图”时, 学生的思绪随图打开:实物场景图→实物对比图→圆片示意图→线段图。回归学生画图的原点, 追溯“画图”知识的历史, 精心呈现“画图”历程, 画图知识被“串联”、被“并联”、被“融通”, 智慧的种子在图的进展中萌芽。
2. 愉快经历“画图”之旅———让智慧生长
本课例题是画面积图, 如果教学开始, 就直接进入复杂、苦涩的面积图, 学生会感到很懵, 无法理解:为什么老师非得要求画图解决问题?我们没有强行要求学生画图, 而是领着学生经历了一次非常特别的“画图”之旅。实物图虽美, 但数学课不研究色彩, 画起来太费时间;圆圈图稍简洁了些, 但数量多了也难办;线段图可以简洁、明了地表达数量关系。在“图”的三次“升迁”中, 学生的所思、所想不断遭遇挫折, 最终走向“线段图”。教师一边引领学生整理以往原始、朴素的“画图”经验, 一边有意激发学生画“线段图”的欲望。在今天的“画图”之旅中, “画图”知识上下贯通, 不断发生、变化、发展、提升;在今天的“画图”之旅中, 学生的智慧一次又一次生长;在今天的“画图”之旅中, 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烈、求知的愉悦。
愉快的“画图”之旅, 充分展示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 凸现了数学本身应该体现的智慧———秩序、简化, 也体现了设计的智慧———蒙太奇式的“远景图”渐渐清晰, 拉至学生“画图”知识的最近发展区, 吸引学生, 从实物图出发, 进行整体感知, 整体行进。学生对线段图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清清楚楚, 由此, 产生画线段图的需求。有了“画图”的欲望, 何愁学生不会画面积图?
3. 着力打开“画图”天窗———让智慧超越
《使用“画图”》教学设计 篇3
1.辅助抓图
按下print Screen键后,当前的图像被保存到了系统的剪切板中,只要打开“画图”程序,按下“Ctrl+V”组合键即可粘贴过来了。如果抓得图很小,而默认的画纸又很大的话,一定要按住四周的锚点将画纸缩小,否则会出现多余的白边。
2.格式转换
用画图打开该图片,另存为相应的图片格式。经过转换,如BMP转换为JPG格式以后,体积大幅度缩小,而图像质量仍然会很好。
3.无损缩图
使用画图程序打开欲缩小的图片,依次点击“图像/扭曲和拉伸”,在“拉伸”组合框中将“垂直”和“水平”中的百分比均设置为相同的、小于100%的数字,确认后就可以了。此方法只适用于缩小图片。
4.底版反色
传统的照片底版经过扫描后,借助图画功能就可以了。打开一张图片,依次点击“图像/反色”,底版就反转过来了。
5.图片题字
打开一幅照片,点击文字工具“A”,在工具箱中选中最后一个效果“背景透明”,接着用鼠标在需要添加文字的位置拖出一个输入框来,切换输入法输入所需的文字,调整文字位置后在“文字工具栏”中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就可以了。
初识画图教学设计 篇4
王庆典
一、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
1、教材分析:
画图模块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主要内容,这个模块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Windows98视窗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学习应用“画图”窗口各项工具。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画图”窗口各项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熟练应用“画图”窗口的各项工具,编辑具有个性特色与生活学习相关的图片。
“初识画图” 这一节课是本章教学的入门课程。
2、学生分析:
在信息技术方面:学生通过前面两章内容的学习,掌握了Windows 98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上机操作训练已经具有用键盘和鼠标操作Windows 98的技能。
在英语学习方面:一年多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听懂教师简单的课堂用语了,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因此,具有双语教学的基础。
3、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通过自学和协作学习,培养创新、探索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结合这个总教学目标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 掌握进入“画图”窗口的基本步骤;
⑵ 了解“画图”窗口的基本组成;
⑶ 通过对工具的选取和前景/背景颜色的设置,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所学过的与“工具”和“颜色”有关的英语单词和词汇。
⑷.通过图形操作扩展了解表示图形的部分单词,能力目标:
⑴.掌握“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选取,以及设置不同的前景色和背景色。
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与教师进行简单教学对话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增强学生在双语教学环境下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⑵.利用学生急切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心理,培养学生协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画图”窗口的组成;“工具箱”与“颜料盒”的应用。
教学难点“工具箱”与“工具形状框”的结合使用;
指导学生熟练应用每一项工具,制作出精美的个人作品。
二、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四年级学生处于十一、二岁之间,活泼、好动、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模仿力。因此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Flash动画和Do you want to
„„? What’s
this?
It’a „„? What colour is it ? 等创设活泼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本节课我设计的学习任务是:
1、打开“画图的窗口”;
2、选取相应的工具,在绘图区中画出三种不同的几何图形;
3、设置你自己喜爱的前景色与背景色。
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形式上一人一台计算机两个学生一组,在其中一台计算机上演示教学课件;在另一台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
学法指导:主要指导学生
⑴在教学课件的引导下、规范操作大胆实践、独立完成任务。
⑵.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索、创新,使自己的作品的多样化、个性化。
三、教学过程:
1、采用“启发式”导入新课。
用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几幅“名画”,中文字幕伴随着教师的英语解说,引出本章的学习内容。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将本课基本内容及操作步骤制作成幻灯片,采用“阅读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从简单模仿开始,通过完成每一项任务,大胆进行实践。在分工协作过程中,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
在教学中,针对具有综合性的“典型任务”,通过网络的屏幕监视,了解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3、展示作品、交流评议进行学习反馈
教师采用网络系统对每一个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对于优秀作品进行全班点评,教师充分肯定其成果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4、作业:
用“工具箱”中的图形设计成完整的画,比一比,谁想的出奇,谁想的美丽。
《认识画图软件》教学设计 篇5
知识与技能:
1、认识Windows XP系统中自带的画图软件。
2、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的方法,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熟练掌握工具箱中个别工具的使用及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画图软件绘画,进一步熟练掌握画图软件的操作及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图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图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感受成功,体验学习计算机,用计算机画画的快乐!
教学目标:
1、知道并掌握画图软件的打开、退出方法;
2、认识并掌握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尝试使用画图软件工具箱中的椭圆、铅笔、直线、橡皮工具。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教学难点:画图软件工具的认识及操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上美术课的时候,我们都用一些什么工具画画?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画,你喜欢它们吗?看它们美吗?你们知道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吗?这些画都是用电脑画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也用电脑试一试,跟他们比一比,看你们能不能超过他们?
如果想用电脑画画,首先我们就应该先认识一些图像处理软件。目前,有许多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用来画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最简单,最容易学会的成员,利用它我们可以画出很多漂亮的图画,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学习并认识画图软件。(播放PPT并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解
“画图“软件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名成员。我们想用它来画出漂亮的图画,我们就应该先去了解它,想了解它就需要启动或是关闭它。
第一部分 认识画图软件(理论部分)
(一)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边说边在教师机上演示,并把最后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示在教师机上)
1、鼠标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画图。
2、双击桌面上的“画图”软件图标。
(二)关闭画图软件的方法:(边说边在教师机上演示,并把最后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示在教师机上)
1、单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2、单击文件——单击退出。
我们已经学习了启动、关闭画图软件的方法。接下来我们来认识一下“画图”窗口的组成。
(三)“画图”窗口的组成:(出示PPT把窗口中每一个组成部分展示给学生看)
窗口是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类型框、画布、颜料盒、状态栏七部分组成。
※ 我们现在就来试试自己打开、关闭画图软件,认识并找到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部分好不好,然后我们比一比,看看今天的“知识之星”是谁?(给同学几分钟时间自己动手操作)
第二部分 简单操作画图软件的方法(以画太阳为例)在操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有的画布很大,有的画布很小,我们怎么把小的画布变大或是把大的画布变小呢?
(一)改变画布大小的方法:(观看幻灯片后,在教师机上直接演示)
首先我们要先找到画布边上的小黑点,然后把指针指向它,当指针变成双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我们的画布就会有变化,按住右下角的小黑点向下拖整体会变大,向上整体拖会变小。
※ 我们现在就来试试改变自己画布的大小。(给同学几分钟时间自己动手操作)
现在我们打开书中看书中第4页的“一点通”,看它都告诉我们了些什么?它告诉我们的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我们都已经了解了图画软件的这么多知识了,现在我们就来用它画一幅非常简单的图画,如书中第5页的第2幅图“画太阳”(出示PPT)。
先观察这幅图它都画了些什么?你们可不可以在工具箱中找到它们?比一比看谁找的快。
同学们真棒!观察的非常准确,找的也非常的快!有的同学还发现了在工具箱中只有椭圆工具却没有圆形工具?那是因为用椭圆工具也能画出圆形来,所以在工具箱中就把它们放在一起,称为椭圆工具。可是用它怎么才能画出一个圆来呢?它需要一个朋友来帮助,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它的朋友是谁?它是怎么帮助它的好不好?
(二)画正圆(太阳)的方法(边讲边在教师机布上做示范)先思考太阳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
1、单击工具箱中的椭圆工具;
2、在单击类型框中的第三种类型;
3、在单击颜料盒中的一种颜色(红色);
4、鼠标指针移到画布上;
5、按键盘中的“Shift”键;
6、按鼠标左键拖动,拖动出一个大小合适的圆形。
有的同学会问,我们为什么只选择类型框中的第三种类型?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己上机操作,自己找答案,然后找同学来汇报你找出怎样的答案,为什么类型框中的三种类型我们只能选择第三种类型。
同学们,他们总结、汇报的真好,我们给他们鼓励一下,好不好?(同学们鼓掌)
我们把红色的太阳已经画好了,想一想现在还差些什么?光芒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三)画太阳光芒的方法(边讲边在教师机布上做示范)
1、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
2、选择类型框中的某一种类型;
3、单击颜料盒中的黄色;
4、在太阳周围单击并拖动;
※ 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单击直线工具后,分别试试类型框中的这几种类型,画出来是什么效果的?
光芒的线应该是长短不一的是吧?如果你发现你画的光芒不是很理想,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办?想一想,我们在用铅笔画画时,有画错的地方怎么办?在画图软件的工具箱里也有橡皮,看看谁能最先把它找出来?
鼓励的话语,×××,你真是一个观察细心的孩子,你真是太棒了,老师为你感动骄傲。
(四)用橡皮工具修改图画的方法:(边讲边在教师机布上做示范)
1、单击工具箱中的橡皮工具;
2、选择类型框中的某一种类型;
3、在画布修改处单击。
打开书中第7页的“提示”,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提示”上的内容,看它都提示了我们些什么?
我们书中第5页的图还剩下什么没有画了? 现在我们就来看“太阳”这二个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五)用“铅笔”写字的方法:(边讲边在教师机布上做示范)
1、单击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
2、单击颜料盒中的某一种颜色;
3、在画布的合适位置上单击并拖动鼠标左键(写字)。现在我们这幅图画好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应该关闭软件或是关闭电脑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保存起来?我们保存后的图画可不可以再次打开它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保存、打开图画的方法。
(六)保存、打开图画的方法:(边讲边在教师机布上做示范)
1、保存图画的方法:(二种方法)
① 鼠标单击文件——保存——出现“保存为”对话框——选择路径——录入名字——单击保存。② 单击文件——单击退出——出现对话框单击“是”——出现“保存为”对话框——选择路径——录入名字——单击保存。
文件名的位置上,敲键盘中的Back Space或是Delete键,删掉“文件名”框中的文字,后录入你给它起的名字,然后单击保存,它就会以你起的名字保存在电脑里;如果你不给它起名字,它将会以“未命名”为文件名保存在电脑里。
为了防止突然断电后我们所画的图画丢失,我们一定要养成画一点保存一点的习惯。
2、打开图画的方法: ① 先把画图软件打开;
②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
③ 出现打开对话框,找到你保存图画的地方,单击文件名; ④ 再单击“打开”。窗口中就会出现相应的图画。
※ 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把刚才我们所学的画太阳的方法自己操作一遍,并以自己的名字保存到电脑里,然后再练习如何把你画的图画打开。然后咱们比一比看谁操作的又快又准确,看我们今天的“操作之星”会被挺拿走。
课堂内提高部分:(指给操作速度快的同学布置的任务)
1、打开书中第5页的“练一练”,试着把空填上。
2、打开书中第8页的“练一练”,试着画出它们。
3、打开书中第9页的“练习”,试着画出它们。
《画图》教学反思 篇6
《画图》教学反思1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附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现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如果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案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创造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创造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创造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保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创造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方,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理,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允许孩子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别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己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2
我们往往看到有些制图教师授课时大量运用立体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进行补图补线,这可能是部分题目比较复杂,不用立体图难以解释清楚,也有可能是因为学生学习困难,不得不用立体图来帮助部分后进学生理解平面图。这样运用立体图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师首先要明白,画立体图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识图,即立体图是一种工具而非制图教学的主要目的。
因此,运用立体图时要注意这样两个问题:
1、什么时候重视立体图,什么时候应淡出立体图;
2、在解题时什么时候出示立体图。
对第1个问题,我认为,在由立体图画平面图时应注重运用立体图;在基本几何体上画点、线、面的时候应注重运用立体图;在补图补线开始的时候应注重运用立体图;在剖视图开始的时候应注重运用立体图,这样效果比较好一点,有助于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有助于建立学生的立体感,有助于学生对剖视图的理解。
但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立体像想能力的时候,我们应淡出立体图,完全靠学生头脑中的立体感进行补图补线,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更有助于学生读图能力的提高,而不能迁就学生对制图的畏难情绪(也许我们的迁就是对现在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的一种无奈选择吧)。对第2个问题,我认为不妨先由学生根据平面图想象立体形状,然后进行补图补线,最后画出立体图进行验证,这样比较合理。
《画图》教学反思3
《借助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上段时间,我在四年1班实行了一段时间的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的教学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画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上升。鉴于往后还需要在另一个班进行推广这个能力练习,故反思如下:
1. 教会学生画图的基本策略
开始时,我准备了一节以画图解决问题的主题课,通过一步计算、两步计算、三步计算的题目,结合如何画图进行教学,重点解决学生的数据的提炼、画图步骤、需要解决问题的标示等简单画图技巧。如“商店买回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还剩20个,每箱装多少个?”,首先让学生读题,简单快速的找到题意“140个杯子,装了5箱后,剩20个,每箱?个”,接着画线段图或者用其它图形来表达,要让学生明确,把140个杯子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已经装箱了,一部分是剩下来的;装箱的那部分要分成5个箱。最后在图形上,把各个数据标在合适的位置,并用问号将所求部分标示出来。
2. 通过典型例题来提升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次测验反馈中,学生在有关“倍”的问题上,经常出错,学生习惯用乘法来解决问题,但没有具体分析什么是什么的几倍,没有分析等量关系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在运用线段图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找标准量,用一个格表示标准量,在用另一条线段表示什么是标准量的几倍,最后是标数据和问号,在观察线段图的基础上,分析1个格与几个格的关系,从而分析它们的数量关系,进而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 一天一练,培养学生运用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我让学生一天进行一题练习,然后第二天进行批改和讲解,在学生养成习惯的同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画图》教学反思4
画图的综合运用是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的一节综合运用课,也是这个单元中的重点内容,是对画图软件的巩固运用,是画图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延伸,通过绘图工具的灵活应用及综合加工,培养学生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太仓市第二届百节好课,我在城四小为太仓市小学的同行进行了展示,主要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根据教学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出发,我对教材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挖掘,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开发,设计了《我为学校设计明信片》的主题活动,将各种目标融入到具体任务中,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画图工具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本节课开始,我创设情境:当我们学校的同学知道老师要来,他们特地制作了一份东西,让我带给你们看,想看吗?这是我们学生为学校制作的明信片,如果也让我们设计一张明信片。你们愿意吗?(学生回答),那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家设计明信片。
这种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方面,通过问题解决学习信息技术的本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甚至可以间接或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活动中去。我们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对教材进行调整和设计,开发出适合学生、贴近生活实际的课程资源,更适合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二、根据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节课开始,在教学中我预设了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明信片的各部分组成所需要的画图工具和命令,原意是梳理学生画图所学的知识,然而学生只回答出部分所需画图工具的作用,这与我预设是有出入的,但是,我顺势告诉学生:明信片怎样在画图中制作,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小帮手,他可以帮助你们,接着自然引出导学单并指导学生使用导学单自主学习。
三、以生为本,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本课我根据教学的重难点,摈弃了传统讲练结合的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大胆设计了导学单,把明信片制作的过程及资源通过导学单和文件夹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并鼓励学生创新。本节课主要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
1、第一阶段:基本知识学习。
①教师提出任务,给出明信片范例。
②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发现新问题。
③学生通过学案,自主探究学习。
④学生完成任务(学生之间互相协作,教师提供支援)
2、第二阶段:电子作品设计创作。
①学生构思设计自己的电子作品。
②创作作品。(学案提供相关资源,教师随时解答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
③学生完成电子作品,互评电子作品。
④再现修改后的电子作品。
通过教师开发的学案,学生可以可根据自己知识掌握情况,选择相应内容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体现了针对全体同学的开放性和对不同学生的层次性,最终达了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在课后的研讨活动中,同行给予我很多正面的评价,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一是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导学单内容安排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更多的选择,在创作作品阶段可以展示更多不同风格的明信片,拓展学生的思路,以期待学生创作出有更个性的作品。二是要更关注学生的学情,如在明信片的设置上首先应让学生对画图软件画布进行大小的设置,为下面学习制作明信片做好铺垫。三是提高小组合作的效能,虽然小组合作氛围不错,但要在效能上做文章,特别是要采取更好的激励方法。
总之,通过这次百节好课的评比展示活动,让我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对新课程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业务水平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指向于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我想这也是太仓市教育局组织“百节好课”评比的初衷和目的。
《画图》教学反思5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使用电脑,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走进电脑世界,让孩子们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启迪,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始终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赛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根据学生熟悉的校园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用荷塘小学的校园进行导入,并由实际生活中的校园引出画图中美丽的校园,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教学设计依据“美丽的校园”展开,从教学楼到环境的美化,到天空的太阳,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事先将这节课的任务交代清楚,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教学设计结构严谨,教学过程流畅。
这节课的重点是四个工具的使用,但是如何把这四个工具串接到一起,体现工具的灵活性,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根据美丽的校园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以此环环相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第一环节,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先尝试再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在小结的过程中引出难点,从而由学生的观察来发现,类型框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环节设置了一个练习进行巩固,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遇到问题主动问同桌或者老师,任务的设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将美丽的校园进一步美化,在这一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学生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及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都有进步,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及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
三、对学生的作品评价更加恰当。
由最初的“你的作品真有特色!”到现在“你的作品特别注重了构图,主题很明确,颜色搭配合适!”、“啊,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在美丽的校园里一起庆祝节日,还画出了节日绚丽的烟花。”等等,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不但有赞扬和鼓励,而且有适当的建议,让学生知道自己还要努力的方向。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带来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成功感。但同时在授课中我在如下几方面还要加强:如对外校学生的学情把握不够,语言要更加生动,语速还要慢一点,在言语激励上还要再加强。
在外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教师知识的积累,深厚的功底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断的深化,不断的加强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孩子们掌握文件名的组成以及能够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使孩子们能熟练掌握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操作的能力;激发孩子们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在不断的有趣学习活动中掌握好一些必要的信息技术。学情分析:三年级孩子们年龄较小,知识面窄,注意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和家庭条件差异较大,部分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分组学习,使这些孩子们起到小老师的作用。
重点:文件名的组成和保存作品;
难点:保存作品的操作方法。
课程资源分析:课件:本课的教学将课件贯穿整节课中,由课件中的小朋友(小明)提出问题,请求孩子们帮助,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性。多媒体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孩子们很形象、直观的了解各个操作步骤,展示孩子们自我表现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能有效地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阳春三月,春风荡漾,百花竞相吐艳,其中尤以桃花最富魅力。周末爸爸带着小明去参加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三月的桃花开得分外灿烂,如云如霞,如火如荼,爸爸和小明陶醉在这个花的海洋里…..。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对小明说:“桃花真的很美,我们回家一人画一幅画吧,看谁把桃花画的最美,有一个小小要求,我在纸上画,你在电脑上画,明天我们让妈妈给我们评评分!”小明满口答应了,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脑开始作画……小明画完后,发现了一个问题:我该怎样保存,妈妈明天才能看到我画的画?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保存吗?】
师:用计算机来进行绘图,对屏幕上显示的作品,如果不加以保存,关机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了。那么如何保存这些作品?怎样给这些作品取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明,保存自己画图作品。板书:保存画图作品
二、【文件名的组成】
师:把在计算机上制作的各种作品保存在磁盘上,就形成了“文件”。磁盘上可以保存许多文件,这些文件分别取了不同的名字,这些文件的名字我们统称为“文件名”。(打开“我的文档”展示预先存放的各种类型的文件)
师生互动(抽生回答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生:……
师:同学们,我们的名字由姓和名组成,磁盘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一个点号隔开。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主文件名可以是字母或数字,也可以是汉字。不同类型的文件有不同的扩展名,用画图软件制作的作品,存盘时通常都用bmp或jpg做扩展名。
三、【保存画图作品】
(一)、操作示范
1、启动画图软件:开始按钮——程序——附件——画图
2、用简笔画的形式创作一幅风景画。
3、保存创作的图画
1)、单击菜单中的“文件”菜单,选择“另存为…(A)”或“保存(S)”;
2)、注意观察弹出的对话框:保存的位置——我的文档;
3)、给文件取名——输入文件名“taohua”;
4)、点击“保存”。
(二)、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打开已存作品和保存修改后作品】
师:如果我们想对刚才创作的作品进行修改,首要的任务是打开创作的作品,怎样打开已存在的作品和怎样保存修改后的作品呢?
(一)、分组操作
(要求:组长进行组织,会操作的同学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帮助不会的,各小组总结出操作的步骤)
(二)、学生操作演示
1、抽一组学生代表进行操作演示(要求:一边演示一边说出操作步骤)
2、各组进行补充
(三)、教师总结归纳
1、启动“画图”程序;
2、点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O)”;
3、在“打开”对话框中,选中文件;
4、点击“打开(O)”按钮;
5、修改作品;
6、点击“文件”菜单中的“保存(S)”。
【总结】
播放课件:【课件内容:谢谢同学们!我学会了怎样保存自己的作品了。同学们看看我操作的是否正确。(演示保存过程)】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帮助小明学会了怎样保存画图作品,怎样给这些作品取名。今天学习内容是一种最简单的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的方法,今后会遇到比较复杂情况,再学习更复杂的方法。
《画图》教学反思7
【情景】
我在教二年级《巧用画图工具》这一课时,请学生分别在画图上画:水果、动物、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后,我用涂涂绕绕的方法把学生画的这三样东西重新诠释,请学生观察我的画法,学生觉得很新奇,他们形容:“像龙卷风一样的!”但我发现,学生只是掌握了这种绘画的方法,却没有得到实际、广泛的运用,画出的东西都比较单调。
【措施】
当时,我以最后的这个人物为画面的核心,请学生说说想给这个小朋友加什么,进行添画,成为一副完整的绘画作品。
有的学生说:“我想给她加顶帽子。”有的说:“我想给她加个小挎包。”还有学生说:“给她加块草地再加个太阳吧!”……学生说出来的我都用涂涂绕绕的方法画了出来,当学生看到原来可以这样画画时顿时情绪高涨,更来劲儿了,什么蝴蝶、蜻蜓、小花、冰淇淋、蝴蝶结……等等,都要我加到画面上。整个课堂顿时沸腾了起来。我趁机问:“谁想上来试试?”学生们个个都把手举得老高嚷着:“我来我来。”……整堂课出现了我没有预料到的高潮。
之后,学生就将他们刚才画的东西丰富了起来,整个画面丰满了、更美了。
【分析与思考】
课后,我在想: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但缺乏创造力,我应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辅助他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作为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与状态,应尽自己所能,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发挥到及至。
每一堂课或许也都能让我受益匪浅,在师生间的交流中,教学相长。
教学也许就是这样,老师能教给孩子知识,孩子也能给老师灵感!
《画图》教学反思8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和差问题。和差问题的计算本来就是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要想让画图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一种解题策略的话,我觉得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要会画图,会用图简要、完整地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其次,要会用图,能利用图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数量关系,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画图要有感情,要喜欢画图,不能让画图成为一种累赘,一种麻烦,而要让它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解题策略。
这节课,这几方面完成得都比较好。首先,学生学会了画图。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基本上没有画图的经验,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画,困难太大,所以老师给出了一小部分的图,算是一个引路,给了他一根拐棍,因为位置确定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老师的指导作用在这里也体现得较好。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画好这幅图。交流时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让大家来讨论,提出改进意见,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最后师生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线段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有动手实践,又有合作交流,在体验中最终学会了画线段图。然后让学生比较运用哪种策略更好些,体会到在这儿列表不能反映所有信息,不是很直观,但画图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便于我们分析解答。真正体会到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其次,学生会用图分析解决问题。图画好后,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不仅能把题目中的信息全说出来,甚至还能说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很快就能用两种不同的解法解决了这个问题。说算理时,让学生上黑板指着图或表说,同学们都是指着图说,而且说得很到位,说明学生已基本会用图帮助自己分析问题,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画图策略的优势。
最后,从一节课的表现来看,学生对画图有着浓厚的兴趣,试一试的图画得都比较好,而且解题方法都对。
《画图》教学反思9
计算机绘画具有丰富的表示力和简易的操作性,使学生情有独钟,并成为儿童学电脑的必修技能。其中Windows中和带的“画图”以其简易清晰的界面深得师生的青睐,然而教师也往往对“画图”感到头痛,因为它对于不规则曲线的表示实在是差强人意,它的表示力实在是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
任务驱动是目前计算机教学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假如简单役计任务,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发明性的思维。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动身,让学生切实体会计算机可以协助其解决实际问题。这个环节的时间还可以增多一些,真正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恐怕仅用5分钟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设计设计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考虑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局部学生从常规思维动身,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局部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发明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多篇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发明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沛体会到了发明的乐趣和胜利的喜悦。
生活中的物品也正如以上练习一样,只要你以发明性的眼光来看待它,使“画图”工具真正为你所用,那你一定能画好它的。接下来我出示了一座房子,请同学们来画。有了以上的经验,学生很快找到了极具发明性的方法,画好了房子,有的加上了桌子、窗户、地毯等各种家具,俨然成了一幅“我爱我家”的命题创作画。当学生的发明思维萌发以后,我所要做的就是稍加点拔和坚持它的热情,然后就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发明的喜悦与快乐吧!
我想,教师教学的发明性首先应该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置上。一般来说,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结果(即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太主张上计算机课非得带书不可,应该让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打个比如,导演对剧本的处置是一种再发明,同样,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应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艺术的处置,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再发明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需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促进者转变,其角色行为主要表示为:协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战略,发展其认知能力。
设计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件快乐的事,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要想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假如面对着一位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学生们哪还能有创新的火花呢?在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表示的机会,允许小朋友们多想、多问和多说。
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主要应是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在评价自身的作品时可以与以前的作品作比较,评价他人的作品时可以与自身的作品作比较,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画图》教学反思10
如何科学、有效地指导同学使用电脑,使他们兴趣盎然、轻松自如地走进电脑世界,让小朋友们通过课程的学习,真正有所启迪,这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始终探究的问题。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赛课后的几点反思:
一、根据同学熟悉的学校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同学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针对五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我用荷塘小学的学校进行导入,并由实际生活中的学校引出画图中美丽的学校,符合同学的认知习惯。优秀教案依据“美丽的学校”展开,从教学楼到环境的美化,到天空的太阳,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事先将这节课的任务交代清楚,从而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
二、优秀教案结构严谨,教学过程流畅。
这节课的重点是四个工具的使用,但是如何把这四个工具串接到一起,体现工具的灵活性,又能激发同学自主创新的意识,从备课开始就一直困扰着我,于是我根据美丽的学校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以此环环相扣,解决教学重难点问题。
第一环节,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同学先尝试再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演示的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并在小结的过程中引出难点,从而由同学的观察来发现,类型框的三种不同方式的灵活运用。
第二环节设置了一个练习进行巩固,和时反馈教学信息,掌握同学学习情况,遇到问题主动问同桌或者老师,任务的设立,充沛调动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画的过程中,让同学学会知识的迁移,并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环节将美丽的学校进一步美化,在这一活动中,我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同学有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同学个性的发挥和不同知识水平的同学都有进步,培养了同学创新精神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胜利感。
三、对同学的作品评价更加恰当。
由最初的“你的作品真有特色!”到现在“你的作品特别注重了构图,主题很明确,颜色搭配合适!”、“啊,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同学们在美丽的学校里一起庆祝节日,还画出了节日绚丽的烟花。”等等,评价语言更加丰富,不但有赞扬和鼓励,而且有适当的建议,让同学知道自身还要努力的方向。
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进一步感受到运用计算机的方便、快捷带来的乐趣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从而使同学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了同学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感受动手实践获得的胜利感。但同时在授课中我在如下几方面还要加强:如对外校同学的学情掌握不够,语言要更加生动,语速还要慢一点,在言语激励上还要再加强。
在外校上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教师知识的积累,深厚的功底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多么的重要,以后还要在各方面不时的深化,不时的加强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11
低年级的电脑绘画,这部分内容不仅适合低年段的学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本人也挺喜欢上的,总觉得这个模块的内容相对于其它几个模块而言,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容易营造得热烈,有趣。不过,我也觉得有几点需要注意的:
1、要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教学重点,明确教学目的,做到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
2、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注重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在应用中将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并互相转化。
3、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选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完成有趣的学习任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发现”需要和创造的“成就感”,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特体验,放手让学生学,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4、教学不能局限于一节课,局限于一时,必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更高、更长远的眼光来处理教材,实现课程的拓展延伸。,《画图》教学反思
《画图》教学反思12
一、教材分析:
由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编委会组织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第六课《走进画图世界》,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的组成,学习如何启动和退出画图窗口。其中对于退出画图窗口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大概的介绍,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保存文件显得重要甚至是必要的。这册教材从第六课至十四课都是学习“画图”的各种方法、技巧。因此让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画图文件,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
“老师,我还没有画好,下节课还画吗?”“老师,我还想再修改、修改。”在教授画图程序的各个课时中,我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初学画图,在技巧上往往还不纯熟,大部分的学生一课时是不能完成一副完整的画的。那么学习保存文件就势在必行了,对于信息技术三年级的学生是从认识到操作技能的过渡。例如键盘输入时的指法、汉字的输入,他们还未掌握。所以此时学习文件的保存,那么文件名的输入就成了一个难点。在操作设计中,我化繁为简,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识画图窗口,这部分内容可作一个大概介绍,学生接受起来较快。前一课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学生对“窗口”已有了一定的概念。
2、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建立一个专门属于自己的画图文件,大大的满足了学生力求完美、完整的愿望。从中也让大家欣赏到孩子们完整的绘画作品。
3、建立自己的文件,懂得尊重他人所有权,不能随意修改他人文件,培养学生文明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这一课时的重点是如何保存和打开保存的画图文件,难点是“文件名”的输入。三年级的学生还未学习过汉字的.输入,因此,我请学生利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生日日期,这样简单而易于记忆,符合这一年龄学生的操作水平。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请大家欣赏几幅电脑绘画作品”
——通过这一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组织学生认识“画图”窗口,学习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的绘画作品就是通过下面这个画图程序来完成的。下面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画图世界》吧!”
板书出示:走进画图世界
老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认识画图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因为在前一课中学生刚学习了《Windows98的窗口》,对于窗口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重点是认识画图窗口特有的“工具箱”“颜料盒”,而这一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将重点的学习,所以本环节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组成部分,老师可通过演示教学。
(三)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存储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美丽的图画、优美的文字都可以请我们的小电脑保存起来,我想你一定很想知道怎样进行保存吧!别急,让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四)学习保存文件及打开文件的方法
1、教师演示,将启动在桌面上的画图窗口关闭,这时因为没有在画图区进行绘画、修改。因此未出现对话框直接就关闭了。
2、教师演示,启动画图程序后,选择“铅笔”工具,在画图区画上简单几笔,例如: 随后关闭窗口,此时则出现了对话框。
3、让学生来总结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
4、针对后种情况学习保存画图文件的方法。建议学生在输入文件名时,用小键盘区的数字键输入自己的生日。例如:9510(95年10月),这样既克服了学生不会汉字输入和指法不足,又便于记忆。
5、出示打开文件的方法
(五)学生操作练习
学生在练习时可配合着“操作流程图”,边看边操作。附:操作流程图
教师进行巡回的指导。
(六)总结
1、师:“同学们你们都建立自己的画图文件了吗?让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的‘小仓库’吧”。
选几位同学演示打开文件过程,复习打开文件的方法。
2、启发学生敢于寻求其他保存文件的方法和打开文件方法。例如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工具按钮来完成。
3、师:“同学们,在你们打开文件时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名字的文件,其中也有你的,我们应当尊重这些文件的拥有者,不能随意去更改他人的文件,这是不文明的,让我们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吧!”
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做一个文明的计算机操作者。这一环节使本课的教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画图》教学反思13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使学生知道Windows98系统中自带一个画图软件。
2. 掌握画图软件的进入与退出,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3. 熟练掌握窗口中各部分的操作方法。
4. 通过运用画笔软件绘制小鸡,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画笔软件各部分的操作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的兴趣。
教学重点:绘图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教学难点:曲线工具的运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画图”软件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所附的绘图软件,利用它可以绘制简笔画、水彩画、插图或贺年片等。也可以绘制比较复杂的艺术图案;既可以在空白的画稿上作画,也可以修改其他已有的画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in98画图软件的操作与运用。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与操
作步骤。
A.单击“开始”按钮,打开“开始”菜单;
B.将鼠标指向“开始”菜单下的“程序”选项,打开“程序”
菜单。
C.将鼠标指向“程序”菜单中的附件选项,打开“附件”菜单。
D.用鼠标单击“附件”菜单下的“画图”选项,启动画图程序。
启动后的屏幕窗口如图1所示:
2.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
(1)标题栏:它包含了画笔的标题和图画的命名。
(2)菜单栏:有六个下拉式菜单。
(3)工具箱:有许多绘图工具,绘画时任选一项工具。
(4)线宽框:改变每个工具的线条宽度。
(5)调色板:左面是绘画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显示框,右边有28种颜色供选择。
(6)滚动条:上、下、左、右移动绘图区域。
(7)绘图区:在该区作图、绘画。
3.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边讲解边演示)
(1)剪切工具:裁剪工具:它可以定义形状自由的剪切块。
(2)选定工具:它可以定义一个矩形剪切块。
(3)橡皮:可以擦除图面中不想要的部分。
(4)涂色工具:用前景色对封闭区填充。
(5)取色工具:它是用一个图形的颜色填另外的封闭图形区域。
(6)铅笔:可以在绘图区内任意画线,
(7)刷子:与铅笔工具相似,只是刷子工具状态有12种,使绘图更
为丰富。
(8)喷枪:该工具与前两种工具的功能类似,它们留下的痕迹的不
同是由鼠标的拖动速度决定的,速度越们慢,斑点越密。
(9)文字:利用文字工具可以在图画上写字。
(10)直线:利用它可以画直线、水平线、垂直线。
(11)曲线:利用它可以画单弯头曲线、双弯头曲线。
(12)矩形:可以画空心方框或空心矩形。
(13)多边形:可以画一些多边形图形。
(14)椭圆:可以画一些垂直或水平的椭圆环。
(15)圆角矩形:可以画一些圆角方框。
4.实例:“画小鸡” 画鸡身
(课件 、范图演示) 画鸡头
讲解并演示作画步骤: 画鸡眼
画鸡嘴
涂颜色
5.作品存盘退出:(讲解并演示)
讲解:选择“文件”菜单下的“保存”命令, 将所绘制的图画保存磁盘上。
退出画图程序:a.单击画图窗口右侧的关闭按钮;
b.单击菜单中“文件”选项中的退出命令;
屏幕弹出对话框如图3所示;
c.单击【是(Y)选项,保存当前窗口中的
图形并退出画图程序;
d.单击【否(N)选项,不保存图形,退出
画图程序;
e.单击【取消选项,取消退出操作,继续
使用画图程序。
6.练习: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新建”命令, 打开一个空白的绘图窗口,绘制小鸡觅食的简笔画。
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indowsXP系统中的画图软件,对画图软件的启动,界面操作,作品存盘与退出,有了初步了解。并且利用画图软件中的部分工具绘制出了可爱的小鸡,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做一些练习,试一试利用这些工具还能画出哪些图形。要使计算机绘制出更多美丽的图画,还需进一步掌握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教学反思
在画图的窗口中,我让学生来说说,这些工具你猜他们有什么用,因为工具栏的认识是本课的重点。为了避免教师单一的讲述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我让学生说工具的作用,学生会说,油漆桶是填色的,铅笔画图的,橡皮擦画板的等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
课后想了想,其实自己还可以放开些,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着用工具画一画,没有任何提示,学生自己尝试。学生可以再尝试的过程中,对这些工具的认识会更加深刻。比如一个不规则N边形,比如一个苹果,让学生来参与下,不要整课过重于讲授,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这些工具的操作都不难掌握,难的是综合的使用,认识画图的最初就让学生来试着画一画,来涂鸦,提高他作画的兴趣,这样的尝试应该让学生来体会的。
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对画图的窗口都能熟悉了解,为下一课的学生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画图》教学反思14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用从条件或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系统研究用画图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画图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直观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例1前我先出示2题“看图解答”,引导学生看图说出问题、条件和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此环节的意义是通过从图中整理条件引导学生体会“图”的好处,同时也勾起了学生脑海中关于“画图”的回忆,也为例1的教学做好铺垫。例题1是用纯文字的形式出示的,由于题中的条件比较多,使学生在对文字的阅读理解中遇到了困难,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也有些模糊,不过借助课一开始的“前置性练习”,很多学生能够想到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但如何准确的在线段图上表示题意却有一定的困难,这时老师给出一条线段表示小宁,给学生一个“支点”,再让学生画另一条线段表示小春,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在画好了主体部分后让学生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在图上表示出来,从而完成一幅完整的线段图。在画好图以后,教师就要诱发学生“看图”进行推理,找出数量关系并进行分析,确定基本的解题思路,化图形为算式。本课中的例题不同与一般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由于其条件、数量关系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适合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例题1呈现的是两个数量的和和差,通过假设让两个数量相同,期间通过演示使学生看到总数的变化,形象的展示了解题思路,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之后学生自主解题,板演并进行讲解,如此在观察中推理,在计算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最后的回顾环节,意在帮助学生已经积累起来的画图述问题、分析问题的经验上升到策略的层面,进而获得对策略的深刻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对策略的掌握要经历从模仿到逐步内化的过程,“试一试”是对画图策略的强化,教师要进一步放手,“想想做做”重在引导学生内化策略,“画图”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是学生通过画图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悟获得的,本课学习,画图不是最终目的,不可能仅凭一两堂课就能使学生掌握,画图是一种中介,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会思考,随着学习的深人,学生所遇到问题的类型在不断变换,而解决这些不同类型问题的策略却始终如一,学生对画图策略的运用越来越娴熟,对策略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而帮助积累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策略的价值,提升数学思想方法。
《画图》教学反思15
在的讲授画图程序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对于“画图”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都较易掌握,但不能灵活运用,如我想让学生画画生活中的物品,可是学生面露难色,觉得用这些工具不够用,难以画出真实的物品,其主要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这样一幅范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谁能用几秒钟时间完成。大部分学生从常规思维出发,采用了曲线工具来画,用两条曲线圈起来,结果花了不少时间,画出的“月亮”还不够理想。可是有些同学却突发奇想,先画好两个大小基本相似的圆,然后移动其中的一个圆,把它覆盖在另一个圆上面,组成一个新月形,然后用橡皮擦去多余的部分就完成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于这类同学,我表示了欣赏的态度,并希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创造性地看等问题,能发表你独特的观点。
通过以上的小练习,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跃跃欲试。看到这里我便趁热打铁,出示了第二个小练习,并说:“同学们,你能在5秒内完成吗?”。在这近乎不可能的目标驱使下,学生兴趣大增,课堂气氛活跃,思维蹦出了火花。有的同学想到了这样的方法:用红色画两个差不多大小的圆,并相互交*,然后在下边画两条相交的切线,最后用填色工具填上红色就可以了。也有同学采用了复制翻转等方法,真是各有千秋。在这个练习中,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使用“画图”》教学设计 篇7
片段一:自主——尝试画图
出示例1: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 长8米。在改建校园时, 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 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引导: (指名读题后, 很多学生都在思考中) 我们感到有点无从下手, 那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将这个题目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呢?
预设:再仔细看看, 这是一道关于长方形的实际问题, 可能由此产生画图的需要。
追问:你怎么想到要画图呢?
学生:把图画出来, 意思更清楚了, 想起来就方便了。
引导:是呀!画图也是解决复杂问题常用的一个策略。下面请同学们围绕“学习单”自主学习。
出示:自主学习单——
(1) 想一想:“长增加了3米”是怎么变化的?
(2) 画一画: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补全示意图。
(3) 说一说:同桌相互评点示意图, 并看图复述题意。
学生自主学习、尝试画图后集体交流, 明确画图的注意点, 再看图轻松解答。
【思考】
在本课学习画图的策略之前,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画图的具体经验, 比如画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等等, 找到了教学起点。怎样激活孩子们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读题、思考过程中自然地想到了画图的需要。这里的“自主学习单”的拐杖, 让学生在“想象——尝试——讨论——示范完善”的过程中习得画图的基本方法。其中在“尝试画图”“交流完善”的过程中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 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沟通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初步培养了画图技能。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画图能帮助我们整理条件和问题, 找到解题的思路!
片段二:合作——深化巩固
出示例2:请看校园里有关草坪的实际问题——
学校大门口有一片长方形草坪。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 或者宽增加4米, 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引导:自己读一下题目, 思考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解决?
也是一道有关面积计算而且比较复杂的题目, 学生自然想到了画图。
在画图之前,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划出: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 或者宽增加4米, 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 。谁能把它表达得更明白一点?
学生理解题意:如果长增加6米, 面积增加48平方米;如果宽增加4米, 面积也增加48平方米。
谈话:前后四人一小组, 讨论一下怎样画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
学生不由自主拿好学习单上的原图比划、交流, 通过思维碰撞知道如何画图。
引导:谁愿意到前面来说说怎样画图?
根据学生汇报课件随机演示。
【思考】
充足的自主活动经验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并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在这一实际问题中, 既没有告诉长, 也没有告诉宽, 有的学生可能感到有点难度, 怎么办?深入理解“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 或者宽增加4米, 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后, 给他们提供了充分地合作与交流空间。有的学生用两张图来表示题意, 通过合作交流过程中的互相点拨、互相碰撞, 达到了完善统一, 提升了画图能力。
片段三:辨析——合理选择
引导:下面我们再来静静地思考, 看看下面哪些问题需要用到画图的策略?
(1) 小芳家栽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 苹果树每行6棵, 梨树每行5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2) 学校原有一个边长20米的正方形葵花园, 修建后葵花园的面积比原来多了100平方米。现在葵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学校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喷水池。改建后喷水池的宽减少了5米, 这样它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喷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第 (1) 题, 只要用列表的策略筛选、整理信息;第 (2) 题, 比较简单, 不用画图直接思考;第 (3) 题, 是比较复杂的、有变化的图形问题, 要用画图的策略。
总结:看来, 比较复杂的、有变化的图形问题常常要用画图的策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善于合理选择, 灵活应用各种策略。
【思考】
【《使用“画图”》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画图教学07-23
《初识画图》教学06-08
认识画图软件教学反思08-03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画图4000字08-27
《学习用画图和列表方法整理信息》教学设计05-12
画图软件09-12
画图软件07-03
让画图活起来07-12
四年级画图教案09-28
画图画听音乐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