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年计划(精选12篇)
中国五年计划 篇1
中国十二个五年计划
1.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2.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
(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
(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建议》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但是,由于“八大”后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的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1958年8月北戴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并批准的《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意见》,提高了奋斗目标,提出可以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到1962年建成强大的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赶上美国。据此,《意见》提出农业总产值五年增长2.7倍以上,1962年粮食总产达到15000亿斤,棉花15000万担,钢8000万吨,煤9亿吨,棉纱1600万件,五年基本建设投资3850亿元,重大建设项目1000个以上。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连年出现财政赤字,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我国经济建设己不能按照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部署继续发展,国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在批转国家计委《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中提出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1年1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批准。
3.中国第三个五年计划
1966年到1970年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三五”计划是从1964年初开始研究和编制的。其中内容比较详尽的计划方案有两个:国家计委会提出的经1964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的初步设想》(汇报提纲),另一个是1965年9月国家计委拟定的并经中央讨论基本同意的《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依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1965年9月初国家计委重新草拟了《关于第三个五年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明确提出:“三五”计划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
然而,尽管“三五”时期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了计划,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为以后的国民经济大发展设置了障碍。
“四五”计划于1970年开始进行编制。2月15日至3月2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制定1970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会上研究、讨论、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同年9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曾作为参考文件印发。1971年3月,中共中央在批转1971年计划时,《“四五”计划纲要(草案)》的部分指标也作为附件下发。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纲要(草案)》规定,工农业总产值每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5%,五年合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00亿元,1975年粮食产量达到6000-6500亿斤,棉花6500-7000万担,钢3500-4000万吨,原煤4-4.3亿吨,发电量2000-2200亿度,铁路货运量9-10亿吨。
1973年7月国家计委拟订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1972、1973两年国民经济形势有所好转,1973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和突破了计划,并且是“一五”计划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安排了“五五”计划。
“五五”计划提出后三年(1978-1980),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78年3月,又修订了十年发展纲要,要求到1985年钢产量达到6000万吨,石油达到2.5亿吨,国家计划新建和续建120个大型项目,其中10个大型钢铁基地,9个有色金属基地,8个煤炭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等。从1978年到1985年,基本建设投资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每年要投资700亿元,超出了实际可能,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对此作了修正。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最初是作为《l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草案的一部分,根据197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议着手编制的。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并召开长期计划座谈会,再次酝酿编制“六五”计划。之后,国家计委和有关部门就“六五”计划的编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科学论证。1982年全国计划会议着重讨论了“六五”计划草案,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同时作出了动员全国人民为实现这个计划面奋斗的专门决议。
“六五”计划的具体要求是: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
胜利,并且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六五”后期,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货币发行过多,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7.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3年,国务院着手组织“七五”计划的起草工作,l985年上半年拟订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个《建议》经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原则通过后,提交1985年9月的党代会审议通过。国务院根据《建议》,对计划安排又反复研究、平衡、测算,1986年3月审定完毕,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年)提交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在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刚刚起步的时候,国家就制订出了完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在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史上是第一次。
“七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进一步为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保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改革更加顺利地开展,力争在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
8.中国第八个五年计划
1991-1995年是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1990年l2月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八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提前五年完成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1995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扣除物价因素,是1980年的4.3倍,提前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整个“八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比“七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高出近4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不到5个百分点。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
1995年9月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这是中国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
1996-2000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代表国务院在会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方针。
“十五”期间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分别是:
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5%。城乡环境质量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比较完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加到22平方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农村医疗服务设施继续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好转
“十一五”规划,是指我国从2006年到2010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规划。
“五年计划”是一个国民经常和社会发展的中短期规划,当然,是每五年规划一次。我国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2006-2010年的“五年规划”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就叫“十一五”。从“十一五”起,国家将“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
报告认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四个:第一,中国具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基本克服了未来发展的资本“瓶颈”;第二,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高;第三,中国国内市场广阔,且增长潜力巨大;第四,中国的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投资环境将得到持续改善。
12.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中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及“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周期是从到。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
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中国五年计划 篇2
这五年, 中国鞋业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 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使行业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鞋业的制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快马加鞭;产品研发和设计水平出现质的飞跃;国内外销售网络进一步完善, 许多国内品牌进入国际终端市场。
这五年, 中国鞋业在国内外各种不利环境影响下, 抵挡住了能源、生产资料、劳动力价格大幅攀高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毅然实现了“十一·五”期间“皮革行业要大力倡导自主品牌, 到2010年或更长时间内争创3~5个世界知名品牌, 为从皮革生产大国跨入皮革强国打好基础”的奋斗目标。
这五年, 中国鞋业在跨越发展的同时, 实现了两个历史性的转变:一是企业模式、设计工艺、产品特性从千人一面的同质化向企业模式个性化、设计工艺时尚化、产品特性功能化转变;二是从单纯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这五年, 中国鞋业一扫多年来产品设计跟风抄袭的种种阴霾, 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健康主义理念广泛运用于制鞋中, 创造出了风格迥异、个性独具的专利产品。中国鞋业崇尚原创、创新的理念蔚然成风。
这五年, 中国鞋业自主品牌风靡市场, 信息化技术引发了制造业革命。电子商务为鞋业营销奠基了继百货商场、专卖店后的第三大营销平台, B2B、B2C、C2C模式在不断深入转换。
这五年, 中国鞋业重划了产业新格局, 广东东莞、浙江温州、福建晋江、四川武侯、广东惠东、重庆璧山、湖北新阳、山东高密、广东鹤山、浙江温岭、江苏丹阳等特色鞋业工业区域业已形成。
光阴荏苒, 沧海桑田。在“十二·五”开启的钟声响彻之际, 我们可以骄傲地宣告, 这五年, 中国鞋业再次历练了战胜困难的能力和信心, 也凸显了鞋业生产大国的底蕴与实力。
中国“五年计划”的由来 篇3
经济建设不是拍脑袋,必须严格遵循经济规律,必须有全面周密的规划。这时,中国人的眼光转向了苏联老大哥。
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强国相比,苏联的工业革命发展较晚。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苏联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功地阻击了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战后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苏联军事、政治力量的迅速崛起,主要得力于强大的经济实力。
苏联取得巨大的转变源于苏联的“五年计划”,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进行建设的开端。
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当时西方众多媒体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是红色梦想家的空想”,都在等着看苏联笑话,因为在西欧国家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国家指导性的经济建设。
但是苏联给了世界一个巨大的奇迹。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苏联由农业国家变成工业国。通过“五年计划”,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和苏联建国前有极大的相似性,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工业化强国梦,苏联成为必然的老师。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中国也开始了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编制”。
早在1949年6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访苏时,就提到了邀请苏联技术专家来华的相关事宜,并带回了200余名苏联专家。然而对于全面铺开的新中国经济建设,编制“一五计划”这样的鸿篇巨制,这些专家显然不够。
1952年,“一五计划”的编制进入了第二个年头。8月,周恩来总理专程赴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要求增派专家800名,数量之多让斯大林也感到为难。此外,中方还希望苏联提供各种工业标准和技术资料,用于“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于是,1950~1953年间,苏联专家带来了大量科学文献和技术资料,总重量达600吨。
在与斯大林的会晤中,周恩来还专门就“一五计划”的编制请教了这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指出,“一五计划”草案中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0%太高了,应降到15%或14%。他还说,计划不能订得太满,要留有后备力量,以应付意外困难。斯大林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采纳。
尽管各方为了尽快拟定“一五计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上受到朝鲜战争的影响,“一五计划”虽几经修改,在1953年仍未最终定稿,但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却不能再等待,于是中国政府果断地决定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态。
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了以“156项”为核心的近千个工业项目,使中国以能源、机械、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重工业在现代化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以“156项”为核心,以900余个大中型项目(限额以上项目)为重点的工业建设,使中国大地上史无前例地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中国的五年计划虽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但它在中国崛起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摘自龙门书局《第七次财富潮》 作者:勾红洋)
中国登月计划 篇4
近几年,中国人何时在月球上留下第一行脚印,在这里插上鲜艳的五星红旗?何时建立月球基地?这都成了许多人急切想知道的问题。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计划,中国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国防科工委启动了“嫦娥工程”第一期“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CH-1)卫星选用东方红三号(DFH-3)卫星平台,并使用运载能力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2600公斤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这颗月球卫星的在轨飞行一年。星上搭载7种有效载荷,分别是用于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的CCD相机和激光高度计,用于月表化学元素与物质探测的成像光谱仪和γ/X射线仪,用于月壤厚度探测的微波探测仪,用于地月空间环境探测的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
预计“嫦娥一号”升空以后,接下来“嫦娥工程”第二期就将很快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至将进入嫦娥二期工程,届时将进行两到三次的软着陆巡视勘察,其中向月面发射一个软着陆器的计划已经基本确定,按照这一计划软着陆器将携带载有摄像机和多种探测仪器的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勘查,为建立月球基地收集基本数据资料。中国进行此项任务的技术、物资条件和经济实力都已基本具备。据悉,二期计划中采用的月球车,将采用全国招标的方式来选择,目前国内已经有10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了角逐。
在此之后,中国将进行就是20“嫦娥工程三期”行动,即发射一颗月球无人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在这个阶段中,空间机器人将会充当主要角色,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为了尽快实施机器人登月计划,国家早已经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并且空间机器人已经进入研制程序。
“嫦娥工程三期”完成以后,载人登月计划将会成为“嫦娥工程”的第四期工程。根据科学家的设计,我国所计划采用的方式是先用运载火箭将飞船送上地球轨道,随后,飞船自行移动至月球轨道,释放出登陆舱,降落在月球表面,宇航员登陆月球。活动完成后,宇航员返回登陆舱,飞离月球,与在月球轨道上等待的飞船重新对接,至此登月过程结束。
随着神舟四号飞船的上天,中国很快就将在载人航天领域跨出自己那炫目的一步。至此,航天领域的“三驾马车”中,中国在卫星应用、载人航天两个方面快马加鞭,取得了让世人叹服的成就。于是,中国航天人又将探寻的目光转向了月球。他们希望,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提出和实施,能成为我国迈向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探月三步走,走出自己特色
11月,中国发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由此,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开始“浮出水面”。
在制定计划时,航天专家普遍达成共识: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中国的月球探测活动不会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起点要高,要有特色,要科学地选择我国进行月球探测的目标,既要填补我国月球探测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
根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天文台欧阳自远院士介绍,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利用我国现有技术和条件,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月球探测卫星将绕环月轨道运行,对月球进行遥感探测,除了探明月球上蕴藏丰富的氦3、铁、钛、水冰等能源和资源外,还将查明月球表面的环境、地貌、地质构造与物理场,争取对月球的形貌特征、资源性元素分布规律及开发利用前景有一个初步认识。
第二步,使用月球车在月球“软着陆”,脚踏实地地在月球上进行探测。
第三步,机器人登上月球,在月球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采样,完成任务后返回,为载人登月并且返回做准备。
事实上,中国为探测月球所做的准备已经开始了。据了解,包括多家高校在内的研究机构,正在展开研制月球车的“竞赛”,一些研究机构因为月球车研制技术日益成了宣传,期望在日后的月球探测计划技术招标中,自己设计的月球车能够受到青睐。
中国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空间机器人的研究机构,该中心已设计出多种太空机器人,其中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长三甲火箭加东方红三号卫星
“探月三步走”已确定,但第一步如何走?我国将采取什么方法,怎样发射自己的月球探测卫星?这始终还是个谜。
不久前,在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组织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火箭总指挥龙乐豪院士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向人们讲述了正在酝酿中的我国月球探测第一步计划的.大致构想。
龙院士介绍,采用多级大推力火箭,发射1至2吨的月球探测器进入环月轨道,环绕月球进行探测,是我国首次月球探测计划的基本设想。
“使用长三甲火箭作运载工具,将东方红三号卫星稍作改进,依靠现有技术,一旦立项,我国有望在3年内发射月球探测卫星。”龙院士的乐观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航天界人士认为,其实我国已具备发射月球探测卫星的技术条件。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虽然我国航天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运载火箭技术及动载能力却大大超过美国和前苏联三四十年前进行第一轮探月时的能力。
酝酿中的我国探月计划,运载火箭一共有三大类型九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我国自行研制的长三甲系列的3种火箭,可分别将1600千克、2400千克和3300千克的探测器直接送入奔月轨道,由于它们运载能力大,并且已成功进行过10次发射,因此长三甲火箭是发射探月飞行器首选。
专家们还乐观估计,即使是在将来,在月球探测器既要在月球表面着陆,又要从月球返回地球,所需的发射质量较大的情况下,中国规划中的最大运载能力达到28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也能完全满足要求。
中国的计划生育 篇5
一、实施背景
人口过快增长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时间每过一分钟,地球人口净增160人,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挑战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近几年来,每年的出生人数都在2100万左右,每年净增人口1400万左右。如此庞大的人口总量和年人口增长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底子薄、耕地少、经济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中国人口过多的不利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许多困难,都与它有直接的关系。
二、实施方案
(1)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农村中确有困难的夫妇间隔几年以后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2)
(3)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要求和做法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
定。计划生育政策在城乡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要求有所差别,即农村宽于城市,少数民族宽于汉族。
(4)倡导并协助各省(区、市)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推进避孕方
法知情选择,减少妇女孕检的次数,保障公民在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合法权益。
三、所进行的宣传方式
(1)各级干部带头实行计划生育,在全体人民中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力。例如,江苏
省如东县的5万多名干部、党员,人人都能模范地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他们的影响下,广大群众也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2)活跃于各地的计划生育协会在宣传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划生育协会是由
热心于计划生育的各界人士组成的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群众团体。
(3)中国除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出版、戏剧、音乐、曲艺以及各种学校进行宣
传教育外,还专门建立了遍及全国城乡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网络。
(4)中国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积极参加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培训和研究。中国人口
“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比赛 篇6
1.真实频道专家审定组将从所有申请人中初步遴选出 18 位入选者。他们将于2006 年 10月,邀请至上海参加为期 2 天的`最后选拔研讨会。入选者将对专家组成员,进行导演阐述。选拔研讨会最终将选出 8 位优胜者。未最终入选者也将纳入真实频道储备纪录片制作精英库。
2.真实频道将邀请国内外专业人士对入选者进行为期2-3天的培训讲座,培训内容为:节目整体风格样式、财务监管、后期编辑制作要求。
项目签约,节目制作阶段说明:(2006年10月- 2月)
真实频道与最后入围导演签订制作合约,并为各部纪录片确定适当的预算上限。节目启动及制作人员费用均按预算支付。(真实中国・导演计划旨在为本土纪录片爱好者提供播出平台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并非商业委托拍片。)
纪录片制作工作将从 2006 年 10 月选出 8 位优胜者后开始,直到 20 2 月结束。届时,所有影像作品都将送交真实频道。
a. 前期制作
1.完成纪录片故事脚本和拍摄剧本。
2. 制定预算。
3.进度控制时间表:具体制作时间节点按排(前,中,后期制作)。
b. 中期制作
1. 拍摄技术要求:影片拍摄格式可以是 SP Beta,SX Beta, Dvcpro 或 3 CCD版Mini DV (带有连续的时间码装置)。作品中重要的访谈或事件,至少应部分采用独立录音方式(即不能完全依赖摄像机在素材带上收录的原声),以便后面的混音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 拍摄制作期限:实际拍摄工作不得超过 10 天。
3. 严谨合法处理版权:签订各项制作协议合同,有关形象,场地,产品标志,档案及照片负责声明,音乐版权的处理,各项有效开支须明列包含在预算内。
4. 宣传资料:剧情介绍,剧照及幕后花絮镜头,以配合后期推广宣传。
c. 后期制作
1.脱机编辑工作预计需要大约 15 天。
2.粗剪地导演自由决定,相关预算申报。
3.精剪及后期音乐在SMG技术中心统一合成。
4.编辑剧本,访谈字幕。
制作控制说明:
1. 真实频道指定经验丰富的业内制作人、项目经理,跟踪,监控节目拍摄,提供专业支持,确保节目拍摄进度。
2. 申请人必须具备上网条件,方便互联网通讯联系。有关对纪录片编辑内容的监制工作(如对所提交编辑版的剧本改进和反馈意见等)将通过互发电子邮件进行。
3. 制作团队内需有专人负责行政事务和会计事宜。
项目验收阶段,节目播出:
评审团纪录片专家,对各导演的合成节目进行艺术质量评估,对未达标作品提出相关修改意见,并提出最终节目奖惩意见。
中国拟仿美国退休计划 篇7
据《上海证券报》7月底的报道, 中国考虑推出类似美国401 (K) 的新型退休储蓄计划, 以期在支持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 实现国民财富的保值增值。文章称, 美国的401 (K) 计划让雇主与员工一道为员工的退休储蓄账户注资。这不仅降低员工就业时的应税收入, 同时为员工退休后的养老做储备, 从而减少社会负担, 更为金融市场提供资金, 可谓一举多得。
“401 (K) ”是美国退休储蓄账户的名称, 源于美国税法中的401 (k) 章节。该退休计划自1980年代开始由美国工人予以广泛采纳, 以取代传统的雇主提供养老计划, 解除企业的负担。美国税法规定, 该账户中资金仅供退休后使用, 雇员只有在年满59.5岁之后才获准从账户中支出, 提前支出需支付罚金。调查显示, 在2011年, 60%接近退休的美国家庭拥有401 (K) 类型的退休账户。拥有401 (K) 账户的雇员可以享受税务优惠, 雇员每年从工资中扣除而存入401 (K) 退休账户的那部分收入在纳税时获得“延税”优惠, 即从当年收入中扣除而无须支付联邦所得税。不过, 雇员退休后开始从401 (K) 退休账户支出时, 本金和投资所得都必须缴纳所得税。
401 (K) 账户由专业基金公司进行管理, 一般在雇员选择下被分散投资到从最保守到最大胆的各种基金中。这些基金大致包括可赚取固定利息的固定资金、债券和随市场波动的共同基金、股票指数基金和单只公司股票等等。通常情况下, 赚取固定利息的基金虽然保本稳妥但是收益不高, 随市场起伏的基金则承受的风险大, 但是获得的回报也相对大。所以, 401 (K) 采用多种基金组合的方式, 以降低风险同时扩大收益。美国的401 (K) 计划不受联邦政府保险, 其投资具有不同程度的风险。美国的金融专业人士被要求建议投资人分散投资于不同种类的资产。而中国存在巨大的养老金缺口, 世界银行预计, 中国2075年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人民币9.15万亿元。
美军“鲸吞计划”侦察中国 篇8
美“全球鹰”逼近中国
美国国防官员称五角大楼将向日本三泽基地部署两架“全球鹰”远程无人侦察机,用以监视中国海军的行动以及可能的朝鲜核试验。“全球鹰”是美国转向亚洲戰略中五角大楼最出名的军备之一,将被用于地区情报收集。
此前,美军将“全球鹰”更多地部署在关岛基地,关岛在太平洋远离中国外海。“全球鹰”无人机飞行高度达到6万英尺,可持续飞行30小时,航程约2300英里。“全球鹰”无人机携带的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对地面的目标进行成像侦察,其分辨率低于1米,可以穿透云层,对地面部队的部署进行成像侦察,探测范围接近400公里。
据分析人士指出,美军“全球鹰”从关岛基地起飞大约可在东海展开16个小时的侦测,如果侦测马六甲海峡则可达到12个小时。在关岛起飞的“全球鹰”飞机可以滞空时间长达32小时,在飞行期间可以像鲸鱼一样鲸吞大量的情报信号和资料,而现在美军把最新的两架全球鹰部署在日本三泽基地,更加逼近中国大陆以便展开电子信号、电子情报的收集,对解放军形成新的更大的压力。
据悉,美国一直没有间断对“全球鹰”无人侦察机的更新换代,如今已经发展到第八代产品,最新的“全球鹰”已具有四大功能:首先具有侦测功能,包括收集各种信号;第二可以导引导弹,它可以飞在空中成为一个中继的导引线索,这样可使美军导弹进行有效的精准攻击;第三“全球鹰”本身可以携弹攻击,它可以携带炸弹攻击敌方目标;第四可以进行轰炸之后的战后评估,即飞临目标上看侦察敌方目标被美军炸中或者击毁的情况,进行炸后评估。
P-8A“海神”专职搞反潜
日前南海事件中的美军P-8A“海神”反潜巡逻机,与之类似机型还包括P-3C的“主业”是反潜,也就是用来发现、跟踪和攻击潜艇,其侦察装备主要包括磁异常探测仪、红外搜索装置、对海搜索雷达、声呐浮标。磁异常探测仪可感知一定区域内由潜艇导致的磁场变化,用来大范围搜索潜艇;声呐浮标投放后,可向海中不断发送声呐信号,并将接收的信号回传到载机,通过声呐信号精确确定潜艇位置,并为反潜鱼雷提供参数;红外搜索装置能够探测到潜艇的尾流和排放气体,进而发现潜艇;而对海搜索雷达则通过发现潜艇伸出水面的通气管或者潜望镜来确定处于通气管状态的潜艇。目前,反潜巡逻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反潜武器之一。
此外,美空军所属的RC-135系列电子侦察机与美海军所属EP-3系列电子侦察机,主要执行两大任务,即电子情报支援(雷达信号侦察)和信号情报支援(通信信号监听)。前者主要是通过被动接收的方式,探测目标雷达的频率、脉冲重复频率等参数,确定不同雷达的部署位置和探测范围。通过侦察,可建立对方的雷达部署数据库,分析出哪些地区防空较强,哪些地区防空力量薄弱,并寻找防空缺口。一旦战时,便可攻击这些雷达和防空阵地,在最薄弱的地区打开缺口,并打击威胁最大的目标。通信信号监听是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监听,这种监听涵盖军用的无线电语音通信和民用的手机通信。美军可对重要人物的“音纹”建立数据库,一旦监听到该声音便自动识别并录音,另外也可建立一些敏感的关键词数据库,在其监听的通话中如果出现敏感词汇也会进行自动录音。这些飞机的侦察范围取决于目标的辐射强度。例如,其对雷达的侦察距离可达到雷达探测距离的1.5倍到2倍以上,雷达能在400公里远发现这些侦察机,那么侦察机大致可在800公里以外侦测到雷达信号。
美急于“把脉”中国
俄罗斯朱可夫空天防御军事学院一位专家认为,美国之所以特别重视对中国的侦察飞行,甚至不惜激化两国关系,可能是因为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军队整体实力在持续增加,而且还在实现本国防空系统的现代化。美国可能企图借助类似的抵近侦察飞行,加强对中国重要军事情报的刺探,以便准确“把脉”中国。这在两国关系逐步恶化和亚太地区军事紧张局势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显得非常重要。不过,中国防空系统完全有能力有效对抗美国所有的侦察机。乐观者认为美中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两国经济密切相连。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先例证明,即便是最亲密的经贸联系,也不能担保某些国家不会为了战略利益的争夺而挑起冲突。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 篇9
1.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国政府控制人口的努力在下个世纪将充分显现出来。1950年,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为22%,1998年为21%,到2050年将下降到15%,亦即中国人口从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强降到七分之一弱。同期,占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从1950年的32%下降到2050年的17%,或者说,从三分之一下降到六分之一。到2050 年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桂冠将戴在印度的头上,我国计划生育的成效可谓不言自喻。
2.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总和生育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我国人口已经从过去的高增长转向低增长,人口增长率已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属于较低之列。总和生育率已接近目前发达国家水平,当人口惯性增长消除后,我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倍增时间如果包括中国为40 年,如果不包括中国则为35年。我国对减缓世界人口增长所起的作用可见一斑。
3.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转变时间缩短,人口乘数降低
人口转变是世界各国已经或正在经历的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过程。由于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时间和速度不同,人口转变必然带来人口的转变增长。人口乘数是用来刻划人口转变增长特征的一个综合指标,它指的是转变结束时的人口规模与转变开始前人口规模的比。人口乘数受转变的时间长度和转变的高度即人口峰值增长率两个因素的制约。生育率下降越晚,下降速度越慢,人口乘数越大,反之,加速生育率下降,缩短转变过程,则人口乘数就会大大降低。同样,转变乘数与峰值人口增长率成正比。我国在人口转变的早期没有采取控制人口措施,因而人口的峰值增长率很高(例如,1963年达到3.3%)。如果不采取急刹车的办法降低人口生育率,缩短人口转变的时间长度,我国的人口乘数将非一般之高。然而,事实是,我国推行了快速降低人口生育率的政策,大大缩短了转变时间,把人口乘数控制在了最低限度。表5的数字表明,我国人口乘数不仅在发展中国家位于最低,甚至低于某些发达国家。研究表明,如果中国的计划生育推迟10年或20年实行,则人口乘数将会高达5-7,人口规模就有可能高达25亿以上,其后果将不堪设想(陈卫,1996)。计划生育使我国避免了由人口转变增长可能带来的人口灾难性膨胀,缓解了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宝贵时间。
4.稳定低生育率有利于减低人口的增长惯性,削减人口的峰值高度
如果把人口转变开始到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时的人口增长称为转变增长,则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到人口实现零增长时的人口增长即为惯性增长(陈卫,1995)。欧洲国家的人口转变所用时间长,峰值人口增长率低,因而,人口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和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几乎同时。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完全不同情形。由于人口的峰值增长率很高,生育率下降迅速,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因而,在总和生育率达到更替水平之后,人口仍要继续滑行30至40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停止增长。世界银行曾计算过世界各国的人口惯性值,其结果为:发达国家均低于1.3,新兴工业国家为1.3-1.5,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为1.5-1.7户,中国为1.5,拉丁美洲国家在1.7-1.8,西亚和非洲国家则高达1.8-2.1。如果我们把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之下,则我国的惯性值将降到1.2,峰值人口将不是世界银行估算的17亿而是15亿以内,这对于已经严重超载的我国,无疑是较好的结局。对于不堪重负的地球来说,也是一大幸事。
5.从老年人口乘数看计划生育产生的未来老年人口队列效应
同计算总人口乘数一样,我们可以计算老年人口乘数。结果表明,下世纪中叶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乘数将大幅度上升,2050年达27.6。而老年人口中80 岁以上的老老年人口乘数增长更是惊人,2050年将高达115.17。下世纪中叶前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程度最高的时期。然而,这正是过去人口高增长的结果。低生育率对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长远效应将在低生育率时期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时充分显现出来。100年后我国的少儿人口乘数、老年人口乘数和老老年人口乘数将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简介 篇10
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是由科技部与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性科技创业融资服务活动。面向科技型企业、创业者(专利技术、科技成果持有者)以提高科技企业融资能力,促进科技与资本有机结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宗旨。通过培训辅导、企业考察、评审答辩、表彰奖励、宣传推荐等活动形式凝聚优秀科技项目特别是高新区、孵化器内的科技项目资源,吸引风险投资及天使投资人等社会资本的关注与参与,进而以创业计划大赛为载体,打造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科技项目投融资服务平台。
大赛始于2002年,在各主协办方、投资机构、高新区、孵化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共有来自国内30多个省市的科技企业及创业者以及美国、法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的留学人员共计上万个创业项目参赛。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三百多个项目融资或成功创业,注册资本超过10亿元。10年来,大赛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得到了海内外有志于科技创业人士的鼎立支持和欢迎。2011年,中国科技计划大赛由原来的科技部火炬中心、风险中心、宁波市政府联合主办提升为科技部与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科技部火炬中心、风险中心、宁波市科技局、宁波高新区共同承办。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已成为国内目前最有影响力的创业计划大赛活动之一,除了起到大赛宗旨要求的作用外还对促进地方引资,提升孵化能力,活跃地方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及文化氛围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已成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技领域的一种新模式。
中国计划终结美元时代等 篇11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他希望结束美元时代。这不是恐吓,周小川严肃地提议用一种储备货币来抗衡美元的地位。他的观点值得一听。
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体接受了一个惨痛的教训:不要耗尽外汇储备。和许多亚洲国家一样,中国也积累了巨额的外汇资产,用来应对未来的紧急情况。
然而,中国积累了太多美元计价的证券,使自己对美国的风险敞口过高。当美国政府将国内经济需要摆在债权人利益之前,中国方面担心,未来可能的通胀会使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
正如周小川所说,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发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来创立一种超级储备货币(特别提款权是IMF的内部储备资产)。要使这一设想成为现实并让更多国家接受,他建议拓宽特别提款权的用途,将收支盈余国家的部分外汇储备交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集中管理。加上其他必要的改革措施,这一计划也将授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大的权力,使之行动更加灵活。不错的建议。
中国资金流向西部,
即使你经常关注中国的新闻,也有可能没听说过重庆。这个迅速发展的直辖市位于扬子江畔,人口3200万。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中心和物流基地,重庆标榜自己是“中国西部的通路”。该城70%的人口是农民。尽管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但重庆市的人均收入还没有达到北京或上海等城市的水平。然而,重庆和很多规模较小的内陆城市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希望所在。这种变化来自于政府的决定:中国政府将重庆视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中心地区,意将中国未来的发展由沿海转向广阔的内陆。
目前,伴随着沿海出口模式的受阻,北京方面已经具有全力推动该战略的资本。政府计划提高大部分位于内陆的75亿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最终将他们转化为消费者。中国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村地区折价销售电视、手机和电脑等家用电器,甚至还向更新农业交通工具的农民提供财政补贴。同时,重庆和其他内陆地区正兴建新购物中心、电影院等设施。
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初见曙光?
中国有句谚语:“众人抬柴火焰高。”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七十年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当中,每个国家都应出一份力,重新点燃全球需求的火焰。中国经济的刺激方案总量虽比去年十一月宣布的要少,但仍居世界首位。作为GDP的一部分,美国预算赤字将是中国的四倍,但并不意味着它的需求刺激更大。
然而,由于许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由国有企业或地方政府操办,并由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中国经济刺激的真正效果可能会下降。王涛(音译)预计,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减税政策、消费补贴以及对医疗保险投入等中央政府的经济刺激投入将达到09年GDP的3%。再加上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出,总计可能会达到GDP的5%。
中国对铁路、公路、电网的投资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2007—2009年前两个月,实际固定投资总额比上一年增长30%,铁路方面的投资更是提高了三倍。外界一直批评中国的刺激方案以投资为主,而非消费,但是对中国来说,这是短期之内促进需求最行之有效的方案。
新的购物强国
中国2月份的贸易盈余急剧下滑,工业生产降至新低,电子产品消费显著放缓。伴随着工厂关闭,数百万人已逃离深圳和其他东部城市。听到这几则新闻,客户们纷纷发送电子邮件,要我对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的发展前景做出最新预测。每个人都想知道这是否意味着被我们称为“金砖”的梦想已濒临破灭。
答案很简单:不是那么回事。我几年前曾预测,“金砖四国”的经济总量将在2035年超越西方七国集团,现在我相信这种转变速度将更快——到2027年即可变为现实。让我们看看对四国中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中国所做的悲观预言吧。那些预言者没有提到,中国2月零售额增幅上升到15%,迅速回落的零售价则大大提高了民众的实际收入。
政府正通过基础设施投入刺激消费,北京方面已宣布了一项扩大医疗保险涵盖范围的重大计划,这有可能使中国人积攒的巨额存款最终得到释放。2008年,中国的股票市场跌幅超过60%,在11月到达谷底。自中国宣布了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计划后,股市比去年11月的最低点已上升了30%多,令已缩水50%的美国股票市场相形见绌。
产能过剩令中国进退两难
部分企业高管和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政府在经济上的巨额投资可能会加剧从钢铁到石化等各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重要性,闲置工厂的增加可能会加剧世界范围的竞争压力——随着中国的工厂将过剩的产品销往海外,从而引发贸易争端。美国和欧洲钢铁企业已经在考虑实施进口限制。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说,中国现在已经在经受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困扰。现在增加投资,仅仅为了让一些企业维持下去,这有可能威胁到未来多年的产业基础。他表示,中国有关部门看起来低估了产能过剩的严重性,部分原因是他们太专注于促进经济在短期内增长。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第三大汽车生产国。钢铁、汽车和其他工业产品的供应量超过了国内和国外的需求。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截至本月,中国约有30%的铝材、20%的水泥和平板玻璃,以及70%的半导体生产是闲置的。中国政府推出的人民币4万亿元投资计划试图解决部分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增加公共工程的建设,政府可以增加对钢铁等产品的需求,进而降低闲置产能。不过,由于政策制定者也放宽了银行贷款,并批准石化厂等大型项目的建设,刺激计划最终可能会造成产能增加。
中国和白俄罗斯将互换
价值200亿人民币的货币
中国中央银行和白俄罗斯中央银行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在三年内互相交换价值200亿人民币(折合8万亿白俄罗斯卢布)的货币,这将使中自两国贸易结算结束使用美元或欧元,而采用本国货币。
白俄罗斯国家中央银行行长德拉日多夫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协议签署的最终目的是两国结束使用第三方货币来进行两国商业往来的结算,为此我们将和中国交换货币,此举将大大刺激两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德拉日多夫行长还表示称,中自两国将继续签署相关协议,使得白俄罗斯方获得的人民币能够纳入白俄央行的银根储备系统。
目前白俄罗斯国内外汇储备仅为38亿美元,中自两国货币交换总额达到白俄外汇储备的近80%。去年12月中国与韩国签署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而这也是央行自此次金融危机以来首次与其他央行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而后,央行于今年1月20日与2月9日,又分别与香港地区和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了额度为2000亿元、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
中国纳米技术大步迈进
从食品、服装到药品和军事领域,纳米技术拥有改变中国外向型经济和各个生活层面的潜力。作为一项以原子标度发展新型材料的科技,中国注定将占据纳米技术最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在该技术领域的投入已经超过除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从1999年起,中国每年投入到纳米研发的资金都以每年超过20%的增幅递增。而政府宣布的400亿英镑经济刺激计划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研发费用,其中120亿英镑将投入到该领域。“整体的趋势不可逆转,”英国皇家学会科学政策中心主任詹姆斯·威尔斯顿说,“无论是在研发和投资,还是在表现活跃的科学家方面,或者是论文和专利方面,中国都紧跟着最发达的国家。”
如今中国发表的纳米技术论文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多。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南部的深圳,纳米技术工厂蓬勃兴起,生产的产品包括吸收废气的路面材料和可监控健康状况的纳米制衣。“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无限广阔,”威尔斯顿说,“中国之所以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是因为它更接近市场。”
中国延迟实行IT强制公开制度,日美欧仍表示强烈担心
中国政府表示将延迟实行强制企业向政府公开信息科技(IT)产品机密信息的相关制度。此举出台背景是因新制度会泄漏企业的机密信息,而受日美欧等强烈批评。但由于强制公开制度本身并未被取消,且其具体条款会做如何调整尚不明确,各国警戒感仍未缓解。
中国政府于去年表明了实施新制度的方针,原定于今年5月开始正式施行。该制度规定,凡在中国国内进行销售、制造的电子产品。企业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其产品所使用软件的“源代码”,也即该软件的设计图。
Coursera的中国慕课计划 篇12
而正如央视在《新闻调查》中报道 果壳网M O O C学院时所 说,“慕课到底是什么,了解慕课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真正上一门慕课课程,毕竟站在岸上, 我们永远无法去体会游泳者的感受”。
2012年创立于硅谷的Coursera,现已成为世界上开放式网络教育平台的典型代表,提供包括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在内的世界顶尖大学的免费在线课程,吸引着近1200万位自主学习者。在中国也有近百万人成为了Coursera的用户,并有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七所中国名校在这里提供课程。目前,中国正成为Coursera学生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也是仅次于美国本土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Coursera的MOOC发展之路,也值得国内的MOOC平台参考借鉴,对此,《中国传媒科技》杂志采访到了Coursera CEO Rick Levin(前耶鲁大学校长),以飨读者。
《中国传媒科技》:MOOC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所在又是什么?
Rick Levin:MOOC是一种免费或低费用的在线课程,从本质上来讲,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接入网络,都可以加入到MOOC的学习中来。大多数的MOOC通过创新科技平台带给大家,提供包括课程短视频、讨论社区、同伴评价及身份认证在内的一套具有参与感的学习体验。
《中国传媒科技》:MOOC对于高校的意义是怎样的?对于学校、老师、学生、教学有怎样的重新定义?
Rick Levin: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扩展通向世界顶尖大学教学资源的方式改变高等教育。打个比方,我的那些在耶鲁大学教书的朋友在Coursera上一堂课所教的学生数量可以超过他在耶鲁整个职业生涯所教的学生总数。我们的教授们十分激动能够通过Coursera向全世界对他们所讲授内容感兴趣的人们分享他们的专长和知识。
《中国传媒科技》:关于入学 、毕业、就业,MOOC能够为中国学生带来哪些福利?
Rick Levin:尽管很多人利用开放式网络课程提升他们被大学录取的机会, Coursera上全球大多数的学习者已经从学校毕业了。各年龄层的中国学习者来到Coursera主要为拓展视野(譬如哲学、心理学)或获得特定的职业技能。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中国的学习者告诉我们他们因我们平台上的计算机、数字化营销等课程获得面试或晋升机会。
《中国传媒科技》:MOOC会不会成为最终的一个比较理想化的形式?如果是,其本身还需哪些自我更新?如果不是,那会是怎样的形式?
Rick Levin:建立一个能够满足所有学习者需求的教育平台并不容易。有一个我们正在尝试调整的环节是我们的课程结构。很多学习者喜欢在一周内看完所有的课程视 频,而有些人则更倾向于花一个月或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去年,我们已经建立了一种新的平台供这两种学习者根据自己喜爱的节奏控制开始和结课时间。我们现在也正试验增加新的环节,帮助学习者设立类似截止日期或具备奖惩机制的时间表。
《中国传媒科技》:“互联网+教育”是否就是MOOC?MOOC未来会不会颠覆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
Rick Levin:回想你在学校与你最喜欢的教授对话时的场景,你认为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替代那位教授吗?答案当然是不行的,并且尝试替代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事实是,你最喜欢的教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作业评分以及年复一年重复讲授相同课程上。科技可以将教授从模式化的重复教学中解放出来,以便让教授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很多我们合作院校的讲师正将他们在Coursera上授课的课程使用到校内学生身上,为他们的课堂腾出更多宝贵的时间以用于研讨及师生交流。
《中国传媒科技》:Coursera针对中国的教育模式背景,坚持怎样的教育理念?推出了怎样的教学设计?在中国推广MOOC会遇到哪些屏障?需要哪些主观和客观的努力?
Rick Levin:我们目前在中国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网站加载速度。我们的技术团队在过去几年一直努力解决中国的页面速度问题,目前这依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我们希望能在近期解决这个问题,为中国的学习者带去更好的学习体验。
《中国传媒科技》:MOOC提供的大型网络课程对学员都是免费的,根据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Coursera的商业化发展模式是怎样的?
Rick Levin:尽管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完全免费的,我们会对希望获得Coursera及大学机构认证证书的学习者收取小额的认证费用。学习者可以利用Coursera认证证书建立职业资格,向朋友及同事分享他们的成就,或是写入简历增强职场竞争力。
《中国传媒科技》:MOOC平台首个特性就是“大规模”,这对技术的要求相当高,Coursera的MOOC平台有怎样的技术支撑?有没有结合大数据、智能学习等相关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
Rick Levin:Coursera上的课程不仅仅只有视频。我们将基于掌握知识的学习原则与交互式内容、论坛、全球社区等结合在一起,为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强有力的线上学习体验。课程视频被分段成5-10分钟的小章节,穿插测验及同伴评分作业。广泛的论坛允许学习者和讲师针对课程进行话题研讨。
很多课程包含一个结课项目,要求学习者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现实世界中。例如,卫斯连大学的《社会心理学》要求你将“同情心”法则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天,并撰写相关经历。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和范德堡大学开设的《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云计算》专项课程要求你制作一个安卓系统的app。
《中国传媒科技》:Coursera在中国有怎样的“野心”?未来一年内,Coursera将在中国展开哪些MOOC行动?
Rick Levin:开放式网络课程在中国呈现出巨大的机会。我们在中国已有超过100万的注册学习者,中国也是Coursera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中国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兴趣驱动了一大批聪明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方式获得在激烈的职场竞争环境中所需的知识 技能。很多中国人之所以来到Coursera,是被我们的全球知名大学合作伙伴及高端职业教育所吸引。为了更好地为中国学习者提供帮助,我们会在未来一年内带来更多由中国大学合作伙伴提供的中文课程,以及更多被翻译成中文的国际大学课程。同时,我们也会开展更多的活动(譬如当前我们和果壳网合作开展的“慕课行动”),更好地帮助中国学习者提升个人竞争力。
Coursera行动后记:2014年9月,果壳网和Coursera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在校园推广、中国用户体验优化、MOOC概念普及等三个层面展开合作。半年来,双方联合推出的“MOOC校园大使计划”已在全国40多所高校发起超过100场的相关活动。为优化国内学习者的上课体验,Coursera已将40多门课程的视频托管在果壳网MOOC学院站内,可供中国地区学习者直接观看。双方还通过新媒体、社区活动等形式,持续引导大众认识并体验MOOC的魅力。
【中国五年计划】推荐阅读:
中国基金十五年10-01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08-11
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09-26
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简介06-26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10-27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09-01
中国文学史教学计划09-02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计划10-27
2018中国银行党建工作计划07-03
“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施计划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