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

2024-09-26

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精选12篇)

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 篇1

摘要:中国古代的档案工作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 发展到清代, 历经三千多年的历史, 展现出其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档案发展历程缓慢, 发展数量惊人, 纵观其发展历史, 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笔者认为在中古古代档案发展的历程中, 每个时期的档案收集与管理工作均呈现出特定的结构和特点, 展现了中国古代档案工作清晰的发展脉络。究其原因, 主要是受档案法规、档案保护及档案管理工作等因素的影响, 充分实现了古代档案管理的顺利发展与完善, 为现今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古代,档案,发展,历史,因素

“档案”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末清初杨宾 (1650-1740) 的《柳边纪略》中, 认为书于木中的文字, 在贮存年久之后便称之为档案, 当时曰档子。在清朝康熙年间 (1680) 在《康熙起居注》中也出现了档案一词 (部中无档案) (1) , 但对档案一词进行溯源, 可以发现, 事实上古代的档案发展历史可上溯至殷商时代, 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始于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历史之所以呈现出如此绵亘不断的状况与局面, 并最终形成浩繁的历史典籍, 与不同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联系。

一、档案的源起

现阶段, 中国公认的最早有文字记录的档案出现在3500年前的殷商时代, 当时以甲骨作为基本载体进行记录。在殷商时期, 统治者顾问朝政均需要求神问卜, 将兽骨、龟甲等一类的器物放置于火上进行烧烤, 之后通过对其裂纹进行分析, 来解释某种发展趋势与变化, 而占卜的结果也会被记录在兽骨与龟甲之上 (2) , 形成特定的文字记录, 这就是最早的档案记录方式。殷商时期, 甲骨档案是最重要的文书, 其内容涵盖王室重大活动、农业活动、祭祀活动以及战争活动等。通过专业考古人员对殷商时期甲骨档案进行分析可以发现, 那些甲骨档案均是经过精心整理并装订起来的, 同时有些王朝还制定相应的政策对这些材料进行埋藏等, 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档案保存与管理模式。

档案法规随着档案工作的出现而出现, 历代王朝均借助档案立法来实现档案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以有效维护封建统治。据相关资料考证自从档案工作产生之后, 档案法规也就随着产生, 在《禹刑》与《汤刑》中已经存在与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律令。正是古代档案法规的出现与持续发展, 才推动了后期中国档案法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从而保障了整个封建王朝档案工作的基本框架与体系构建。

二、中国古代档案发展思路与发展脉络

(一) 古代档案的萌芽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体系化形成最早出现在夏商周三代, 随着国家机关的建立及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的形成, 档案工作也作为一项行政管理内容开始出现。在夏商及西周三代, 国家机关在其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文告、策命、法典等公文及档案, 分别记录于兽骨或者青铜器上。夏商周三代人冶炼技术的发展及后期青铜器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档案的出现与发展。发展到三代时期, 铸器的目的最终变为勒铭, 将铭文铸刻在青铜器上, 也即后世人所说的“金文”。金文是当时帝王及奴隶主贵族的主要记事档案, 主要用于保存宗族及宗庙的重要历史及某一时期统治阶级的重大历史事件, 比如征战、赏赐、册命等, 具有显著的历史史志性意义和价值, 因此那一时期的档案也称作金文档案。在那一时期还有简册档案, 即写在木板或者竹片上的书籍。一般写在竹片上的为“简”, 写在木板上的为“牍”, 两者通称“简牍”。事实上, 档案工作发展到周朝已经形成了相对全面的档案管理体系, 设置了专门的大史对档案文书工作进行管理, 各诸侯国也需要根据周王的典制, 来依法对档案进行管理。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 又出现了缣帛档案及石刻档案, 其中缣帛主要是一些表面光洁的丝绢, 柔软易携带, 因此从战国开始, 缣帛便取代了传统的竹木, 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书写材料。发展到秦汉, 很多帝王均将一些重要的历史记载与事件记录在石头上, 便形成了石刻档案, 石刻档案的形成起因与石材的坚固、易保存, 同时还弥补了古代书写材料相对较少以及青铜器造价太高且容易腐蚀等缺陷。

(二) 古代档案的纵深发展

中古古代的档案进行快速发展的时期始于两汉时期, 随着“蔡侯纸”的问世, 以纸张作为基本的书写材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档案的发展, 也直接促使了纸质档案的产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纸张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的绵薄、竹木等而成为文字记载的主要载体。中国现存的“平复帖”是现今世界上保存历史最久的纸质档案。从两汉开始, 政府的档案便出现规模化发展的趋势, 档案保管工作也更加集中, 且专门设置尚书台、御史台等对档案进行收集与管理, 地方机构也设置注曹对档案进行管理, 当时的统治者已经开始发现档案的重要性。

档案工作发展到唐朝, 随着封建社会鼎盛发展时期的到来, 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时期也开始出现, 唐太宗及房玄龄非常重视对一些文牍典籍的收集与储藏, 以文牍典籍为基本载体所编写的史志内容, 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记载。另外, 唐朝还设立了甲库, 专门对人事档案进行保存与管理, 同时还形成了严密的保存管理制度, 发展到贞观年间, 档案的管理制度已经开始涵盖撰拟、令签、分拣、保密、传递、销毁等程序, 而且不用的管理步骤均有明确的规定, 比如移交档案要根据档案内容及立档单位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标记, 不同类型的档案要根据不同的管理、保存与移交规定进行相关的管理程序。

(三) 古代档案成熟体系的建立

档案工作发展到明清时期, 其资料的收集、保存、移交、控制内基本工作流程便更加严密的表现出来, 在明朝建立之前, 朱元璋就曾多次下令收集敌方的档案资料,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不久, 便专门设立通政司对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进行管理 (3) , 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档案工作的专门化管理。通过通政司的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尤其是关于朱元璋起义以来的多种文书资料等, 均进行了很好的收集与整理。另外还设立起居官来对材料进行记录与标准, 宋王朝从中央到地方, 设置了大量文书档案机构及相关的照磨、管勾人员。在洪武年间, 又建立了“赋役黄册”, 专门用于记录全国经济事件, 朝廷为了有效保存黄册, 还专门规定了用纸、装订及裱糊的材料以及册籍的尺寸、贮册架阁的制造等, 这些均展现了明朝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档案工作发展到明朝之后, 出现了更加繁荣、更加系统的发展局面。在清朝建立之后, 顺治一方面录用降清的明朝官吏, 另一方面还十分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收买, 当时清朝多种管理制度均以明代为范本, 在各级档案管理机构中, 均根据管理工作的繁简程度配备均等的满汉人员, 对档案进行汇抄、缮修、保管等。同时清朝关于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任用状况及奖励惩罚状况等也做出了规范的规定, 从而深入完善了古代文书档案管理工作。清朝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吸收前朝档案管理规范的基础上, 开创了许多新的档案管理制度, 比如雍正年间规定的朱批奏折“封固”回缴制度等,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档案保密工作的发展。另外, 在雍正年间还出现了严格稽查文件的办案制度, 要求各衙门需要每月将所奉事件进行分类, 包括“未结”和“已结”两种, 交内阁保管, 内阁需要按日进行记录, 并按月进行汇齐奏报。档案文件复本制也是雍正年间形成的, 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档案的安全。清朝军机处的独特权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规定军机处需要对档案进行定期的修缮, 还要清档清查、统计总目进行编制清册, 要求档案记录要清楚明了, 档案保管要严密安全。

三、影响中国古代档案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 档案的保护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均认识到了档案作为其有效统治工具的重要价值, 因此均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对档案进行管理。比如周朝的“藏于宗庙、放之于天府”、秦朝建立的宫廷与政府档案机构、汉朝设立的石渠、麒麟等、唐代的甲库、宋朝的三司、元朝的架阁库、明朝的后湖黄册库、清朝的国家藏书机构等, 均是针对档案有效保管所设立的专门机构,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档案的严密性保管, 也只有设立相关的机构与部门, 对档案进行有效保管,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档案的保密性, 促进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 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视。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有多种称呼, 比如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兰台令史、中书舍人等;同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任用程序也十分严格, 从其政治、文化到外貌均有严格的要求, 而且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均承担重要的官职。也正是因为历代王朝军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 才有效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

其次, 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发展过程中, 可以说无一例外的任何一个朝代均对档案工作进行了有效的规范规定,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规定本国册令及各国往来书文等均需要进行有效记录;比如在《唐律·职制律》中规定:“漏泄大事应绞;非大事者, 徒一年半, 漏泄于蕃国使者, 加一等, 转传大事者, 杖八十”;在清雍正时期, 分别对文书档案的上缴、汇抄、修缮及保管等进行了相关的规定。

四、结论

综上所述, 中国古代的档案工作的有效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家政权的巩固与文化的繁荣, 但受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使档案工作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与阶级属性, 比如档案的御用性、档案机构作为封建王朝实现专制统治的垄断性等, 尤其是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后期, 政府及官员的腐败对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很大的阻碍性作用。通过对档案发展历史进行研究, 最终得出结论, 认为只有建立完备的档案法规体系的基础上, 对档案进行妥善的保管, 推动档案管理人员充分重视档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档案工作的持续与顺利发展。

注释

1陈玉琴.漫谈我国古代档案机构的变迁[J].兰台世界, 2009, (13) :77.

2许翠花.论我国古代档案发展的关键因素[J].兰台世界, 2011, (6) :36-37.

3俞俊峰.我国古代档案管理机构的产生和演化[J].兰台世界, 2011, (31) :45-46.

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 篇2

中国扬琴的始祖,起源于中东、波斯地区,经欧洲再传入我国。据王光祈《中国音乐史》(1934年版)载:“洋琴,欧洲乐器,公元17、18世纪之交,输入中国之物。”中国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史参考图片》(1954连版)载:“洋琴,亦名扬琴,打击乐器。它在14世纪已在欧洲流行(名德西Dulcimer),大概是由阿拉伯、波斯一代传过去的。明代(1368~1644)自国外传自中国,初流行于广东一带。”《辞海》、《中国音乐辞典》等有关扬琴的解释中关于扬琴的起源一条,其基本说法大致相同。--中国扬琴最早通称为洋琴,后又称铜丝琴、蝴蝶琴、扬琴等,这些名称与扬琴的演化变革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文献资料中所找到的最早的中国扬琴图文记载,是喜名盛昭所著《冲绳与中国技能》一书中:“1663年中国册封使臣张学礼至琉球,在唱曲时使用了伴奏乐器洋琴(瑶琴)、胡琴等(当时在琉球和广东潮州均把洋琴称作瑶琴)。”该书中附有小禄里之身穿明代服装,手持两支琴竹击琴弦的演奏图。图中扬琴(瑶琴)的琴体呈梯形,琴面板上设有两派码,并雕有图案。这是目前文献资料中能找到的最早的扬琴乐器图和扬琴演奏图;同时也可论证扬琴在1663年前,即明代就传入广东沿海一带。

--清〃唐再丰的《中外观法大观图说》(卷12)所载的扬琴图,琴体呈梯形,有两排码,左码臵于琴面五分之二处,使琴码的两侧构成五度音程关系。又据徐珂《清裨类钞》“ 金赤泉听洋琴”条目记载:“乾隆时,钱塘有金赤泉典焜者好音乐。尝听洋琴而作歌以纪之。……此琴也自大海洋。制度一变殊几常。取材讵用金铜锌,发音亦自循宫商。图形宛然如便面,中桓铁弦练百炼。细钉节比排两头,二十六条相贯穿。携来可击不可弹,双锤巧刻青琅轩。琴师举手指未落,满座肃听心生欢。”这段词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清代扬琴形制和构造。

--印光任、张汝霜撰《澳门记略》(1751年版)下卷载:“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树种“铜丝琴”指早期的扬琴为铜丝,故而得名;“削竹扣之”指击弦工具已采用竹制的琴竹。)从此开始把扬琴的击弦工具由外来的木制“琴槌”改为竹质的“琴竹”,这是形成扬琴民族化的重大变革之一。

--到本世纪20年代,双七型扬琴,其琴体呈梯形、蝴蝶型,有两排码,每排码有七个音,左码为五度音程关系,实发21个音,已成为我国的顶型扬琴。

一、早期传统扬琴

扬琴传入我国后,长期普及在民间,但是扬琴的表演形式是为歌唱伴奏。前述《冲绳与中国技能》一书中记载的札至琉球,使臣张学札在歌唱时使用了扬琴(瑶琴)作为伴奏,并附有小禄里之身穿明代服装,手持两支琴竹演奏扬琴(瑶琴)的图,这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扬琴最早的演奏图。《青稗类钞》“盲女弹唱”条目载:“盲女弹唱,广州有之,谓之盲女。所唱摸鱼儿,佐以洋琴,悠扬入听。人家有喜庆事,辄招之。” “花调”条目载:“花调,杭州有之,介于滩簧评话之间。以五人分角色,用弦子﹑琵琶﹑洋琴﹑鼓板。” “嘉庆时,江宁有名妓杨福令……工琵琶、扬琴、偶一奏技,听者神移。” 另外,清〃董伟业的《竹枝词》、李声振的《白戏竹枝词》、李斗的《扬州画舫录》中对扬琴均有相关的记载。以上这些文献记载,说明在明末清初时艺妓多携带扬琴,喜庆堂会应召度曲,自弹自唱;在民间也有作为爱好自娱的。由于扬琴长期处于民间和社会中下层的自发状态,故可称为“世俗扬琴”。

二、传统扬琴的发展

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篇3

关键词:教师职业 ; 教师专业化;发展 ; 热点课题;

一、中国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在原始时期,教育活动并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夏代以后,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培养本阶级的力量,需要进行专门的教育。此时,教育活动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此时的教师还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长者为师、能者为师、学者为师、以吏为师,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史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这些教学人员还未真正将教师作为职业来源,所以还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开始在民间兴起,私学发端于春秋战国,兴盛于汉唐,沿袭到清末,期間时有涨落。唐宋时期,私学第二次兴盛,私学和官学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直至清代,私塾的种类已非常繁多,塾师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队伍规模较之以前有所扩大。在教师职业发展中,塾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中的一些人因学识渊博、品行高尚、治学严谨而受到人们的尊敬,也为后世的教师所批评接受,成为后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进入近现代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型学堂的设立,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涌现出来。由于受教育的人数增多,所教学科门类增加,所以此时有知识同时掌握所教学科知识并知道如何教的人才能当好教师。此时,人们已对教师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将它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化训练。

二、教师专业化

教师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清末时期的教师培养机构的设立——师范学校。1896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设师范院,以培养上中两院的教员,解开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和职业化培养师资的序幕。1897年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诞生,开了中国教师教育的先河。1902年北京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办,标志着中国高等教师教育的发轫。同年,著名实业家张骞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校,这是我国第一所私立的师范学校。清政府分别在1902年推出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设立了专门的师范系统,第一次以国家学制的形式确定了师范教育在学制系统中的地位。其中,癸卯学制建立了体系独立、层次分明、类别多样的师范教育系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师范教育的实践。

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行“壬子学制”,师范教育仍在学制中成独立体系。与清朝相比,这一时期的示范学校规模比较完备,计划比较周全,师范教育的建设走上了新台阶。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师范教育令》和《师范学校规程》、《高等师范学校规程》等法令成为这一时期师范教育的准则,对师范教育的规范和推动起了积极的作用。从当时的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状况看,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建国后,新中国建立起了独立成系统的师范教育体系,结束了解放前师范院校要不要独立设置的公开论争和废存不定的动荡局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师范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一时期的教师专业化是远远不够的,普通教育中的师资还有相当多的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

三、从教师专业化到教师专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政策的付诸实施,我国的教师教育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严峻挑战。在众多的争论声中,教育改革体现出两种相对的价值取向:一是学科专业化的取向,二是教育专业化的取向。其实质反映了人们对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做教师,教师要不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应该具有哪些必备条件和要求,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等等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见解。这两种取向,各具一定的根据和理论,应该说从不同的方面推进了教师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改革,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在21世纪,我们必须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超越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矛盾和对立。实现教师培养与教师成长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热点课题

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主题之一。此后,许多国家已将教师专业发展纳入到教育政策的视野之中,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刚刚起步,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只能说初露端倪,在一定时期内,中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仍然面临学习、借鉴的任务,但是应该看到,中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起步虽晚,但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就已有研究来看,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焦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即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即外部保障措施。研究内容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情意、态度、动机、道德和伦理等的发展变化过程,几乎涉及到各个方面;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实验研究、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等等。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是在比较研究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和趋势,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等方面加以研究分析,从而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中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教师专业化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求与方向。

参考文献:

[1]梅新林.聚焦中国教师教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瞿保荃,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婕.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谢维和.我国教师培养模式的制度改革---兼评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与转型[N].中国教育报,2002.

浅析油画在中国的历史与发展 篇4

距今400 年前, 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 把欧洲油画作品带进中国。明万历二十九年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礼品中就有天主像、圣母像等, 这种精细逼真的绘画, 使中国画家感到惊异, 但并未给予较高的艺术评价, 也没有中国画家追随这种画法。清代初期, 一些擅长油画的传教士如意大利的郎世宁、潘廷璋, 法国的王致诚等曾供奉内廷, 作为宫廷画师, 按皇帝旨意, 参用中西画法, 画了一些中国题材的作品。他们精细逼真的写实技巧和透视技法, 引起当时人们的惊奇和仿效, 也直接影响到民间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的创作, 乾隆皇帝曾命宫中选少年奴仆, 随洋人学习西画技法———当时称为 “泰西画法”。虽然如此, 但那时人们对西洋画法评价不高, 认为过于真实, 缺少气韵。

2 在夹缝中发芽生根

油画在中国得以生根成长, 负笈海外学习美术归来的留学生起了关键性作用。20 世纪30 年代前后, 自海外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林风眠、徐悲鸿、刘海栗等人积极投身于美术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有力的倡导写实主义, 强调严格的造型基础训练, 提倡主题性创作; 有的大力张扬艺术个性; 有的受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影响, 进行大胆地实验。艺术旨趣相投的画家曾组成各种社团, 成立较早的如东方画会、天马会、晨光美术会等, 他们都以油画家为骨干, 且活动内容不拘一格。30 年代由庞薰□等人发起的决澜社, 倡导和介绍西方现代绘画; 由留日学生组织的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则宣扬超现实主义绘画。由于这些画会的活动偏于上海一隅, 活动时间又较短促, 未能发展成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从当时从事油画艺术的画家看, 学习印象主义以后诸家的人数较多, 学习古典油画的画家较少, 真正掌握古典油画技巧的画家则更为罕见。抗日战争爆发后, 油画家们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 水深火热的环境, 颠沛流离的生活, 仅有个别画家坚持油画创作。

中国油画的发展主要是在20 世纪后半叶。在五六十年代, 油画家面临新的课题: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为工农兵服务, 深入群众生活等。新、老油画家都有一个调整或改变原有的艺术面貌, 以适应新时代的任务。通俗的写实手法, 带有理想主义的新生活题材, 成为油画创作的共同追求。董希文的 《开国大典》和罗工柳的 《地道战》, 是两个经历、修养不同的画家, 为表现新的时代殊途同归而取得的成功, 因此颇具代表性。50 年代的油画创作以表现革命历史、反映社会主义劳动和建设为主。同时, 50 年代, 国家选派留学生分批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美术。并聘请苏联画家和罗马尼亚画家, 分别在北京、杭州执教; 全山石、李天祥、张华清等人都曾在苏联留学; 冯法□、秦征、侯一民、靳尚谊等人曾在苏联画家任教的油画训练班进修。学习苏联绘画对中国现代油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7 ~ 1958 年前后, 极 “左” 思潮使蓬勃发展的油画艺术受到重创。60 年代初, 文艺政策有所调整, 油画创作才得到恢复和发展。油画教学方面, 由罗工柳主持的油画研究班和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吴作人、董希文、罗工柳3 个工作室的开办, 使油画教学充满生机, 几年之内既出人才, 又出作品, 堪称建国以来前30 年油画艺术的高峰。如罗工柳的 《毛主席在井冈山》、董希文的 《西藏及长征路线写生组画》、柳青的 《三千里江山》以及朱乃正的 《金色的季节》等等。从这些熟悉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感知一种共有的特征, 那就是高亢激昂的英雄主义色彩, 汪洋恣肆的表现形式。

1964 年以后, “左” 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油画的发展。从推广 “三结合”创作方法 ( 即领导出题目, 群众提要求, 专业人员完成创作任务) 到全面批判文艺界 “黑线专政”, 正常的油画创作活动几乎完全停止。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感情的伪造, 和对个人崇拜的狂热而拙劣的渲染。全国各地出现了数以万计的领袖油画肖像, 这些肖像除了临摹某些样板画像外, 全是临摹照片。绘制这种油画的人数之多和油画题材的单一, 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顶点。随后又出现了表现那种高、大、全式的所谓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的油画作品。

3 多元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使油画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画家和观众对虚套、粉饰的反感, 对民族和个人命运的思索, 使油画创作的境界有了新的开拓。并且画家有了更多更直接亲眼目睹西方经典油画的机会, 对油画语言的掌握有很大提高, 同时也接触到各种艺术潮流, 使油画创作出现多元发展的局面。有些画家以深沉凝重的笔调, 对当代生活作历史性的考察; 有些画家则以诗人的眼光, 表现美的心灵和美的意境。闻立鹏的 《红烛颂》、朱乃正的 《春华秋实》、勒尚谊的 《塔吉克新娘》等等, 这些作品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罗中立的 《父亲》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的出现, 从创作思想上标志着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一个旧时期的终结。大批新起的青年画家, 则完全以新的眼光观察生活和艺术, 他们广泛吸收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观念, 进行大胆的艺术试验, 长期存在于中国油画界的作品面貌单调、贫乏的弊病, 正在得到矫正。在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中, 中国油画正融入世界艺术潮流, 并显示着自己民族的、时代的特色和个性特征。

4 小结

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 篇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读党史有感 读过党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但是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来看,它的成立又是中国进步力量发展选择的结果。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获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无数优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革命先烈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悲壮的赞歌,但是都失败了。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的封建统治力量异常的强大,拒绝踏入世界已经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进程,无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仅凭自身的力量或是改造封建体制或是推翻封建体制将国家推入现代化进程;二是由于帝国主义的贪婪,对封建统治者既压迫又勾结形成一种阻碍中国进步的强大力量,或是以朴素的农民的革命方式,或是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式各自独立与之斗争,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标志,五四运动前的中国近代革命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工人阶级走上了中国政治的历史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被称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力量分散的革命。资产阶级寻求民主,想要建立起一个像西方社会那样先进的国家,对帝国主义抱有一定的幻想,不可能联合最为广泛的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怀有朴素的爱国主义

思想,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但是农民阶级有时对封建统治者还抱有幻想,因此也不能够与资产阶级进行联合。这种各自为阵的革命形式的结果就是进步的思想和革命的火花在强大的封建统治势力摧残之中、在帝国主义帮衬的围剿中一次又一次熄灭。在黑暗中,中国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如何作为,像一盘散沙。即使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是封建势力依然存在。民国政府建立之后,资产阶级的一些进步思想观念在封建军阀那里支离破碎,为军阀们为我所用而任意取舍,人们对民主共和失去了信心,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感到困惑。权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只是灾难。反对强权,寻求自由是这一时期中国有进步思想的人士的第一感觉上的追求。他们不满足资产阶级的建国方式,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本身的弱小决定了其软弱,在权力的角逐中必然向封建势力妥协。他们也不相信共和政体,因为共和体制不仅不能够给国家带来有序安定,而且还被军阀所利用走向了反面。他们要反对一切权力。早期的共产党人无一例外的都是从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转变过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令无所适从的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之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走向了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给中国社会带来

了全新的理念,给中国人民指出了新的发展道路。党的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破天荒的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提出联合统一战线的问题。党的三大确定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在国民革命的大革命中、在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冲锋在前,担当重任,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重,在民族危难之际捠弃前嫌再次与国民党联合共同抗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全国人民呼吁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社会的主张的声音越来越高。中国共产党人拿出真诚的态度与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希望同国民党联合建立起一个独立自主和民主自由的国家。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凭借他们在军队数量和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妄想把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消灭掉,实现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但是中国人民渴望民主的要求是历史所趋,中国共产党代表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人民支持共产党所领导的为民主自由和正义而战的人民解放战争。经过三年的努力,彻底地打垮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浅析中国电力工业的历史和发展 篇6

[关键词]:电力历史高速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53-02

中国电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新中国成立60年来,是电力工业发展最快、成就辉煌的崭新时期。60年来,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从解放初的只有35千伏及以上送电线路(含20千伏)6475千米,发展到2008年底的117万千米,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电网,以最广泛的布局、最细致的触角、最大范围的延伸,履行了电力普遍服务的崇高责任。

一、电力的高速发展

电力工业经历了由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发展到引进国外资金,由引进国外贷款又扩展到利用国外直接投资,从引进技术装备发展到借鉴国外管理模式;从派遣工程技术人员发展到去国外当技术顾问;由承担中小型电力工程的对外援助,逐步发展到进入国际开发市场;资料显示,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我国成型的大电网仅有两个:东北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154千伏、220千伏超高压电网,网内发电设备容量64.6万千瓦;京津唐地区形成了77千伏电网,发电设备容量25.9万千瓦。建国初期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国内为了满足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开始利用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政府贷款和易货贸易,进口了一批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主要是由前苏联、东欧国家方面负责配套,并对电站设计、施工安装进行技术指导,类似交钥匙工程。该易货贸易使国内电力工业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1,6%,满足了当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1979年-1990年这个时期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也是进口电力设备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利用国家外汇、国外贷款、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从前苏联、东欧等国进口了24台机组,816万千瓦发电设备,并从西方发达国家进口了一批发电设备,总容量2000多万千瓦。中国最大的火电站之一的淄博热电厂就用罐头从俄罗斯进口了两台65兆瓦的高温高压机组。满足了当时城区及周边800多万平方米的供热。年发电量达到26亿千瓦时,正为我们的经济建设输送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省、区电力供应日趋紧张。俄罗斯电力供应充足,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电力有大量富余。1988年6月,在国家有关部门及黑龙江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当时的黑龙江省电力工业局同阿穆尔州电力部门签署了供电意向性协议,明确以“边贸易货”的方式向中国供电,长期合作20年。1988年月11月,双方又正式签订了《关于苏方向中方供电、进行经济贸易合作的技术交流等问题的协议》,并很快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1992年7月,1日,中俄间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布黑线”。1996年7月30日,中俄间第二条跨国输电线路“锡十线"JE式投运送电。2006年,俄罗斯已通过“布黑线”向中国供电1.55亿千瓦时。60年春秋,弹指一挥间,而我国电网却已如同一条条交错的经线纬线遍布城乡,纵横在中华大地上,走过了从局部、薄弱、孤立到覆盖全国,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省级电网、区域电网互相联接的伟大历程,走进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新时代。

这是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一个庞大的电力巨人,完成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到一个市场为导向的电力体制新格局的重大转变。无论是规模速度的迅猛增长,还是深刻的体制之变,都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中国电力工业所实现的巨大跨越,不仅创造了自身的发展奇迹,更成为中国30年非凡巨变的一个缩影。

二、电力行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无疑是最重要的推动力。

回顾电力工业30年走过的改革路径,大致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几个关键步骤。可以说,每一步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激发了行业的活力。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电力行业一直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投资主体单一,运行机制僵化,投资不足,效率低下。

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此轮改革的标志是撤销电力部,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电力公司,并按照公司化要求,开始自主经营。同时,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也有序展开。

从2002年底起,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体制、构建政府监督下的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再次拉开序幕,我国电力工业开始实施厂网分开,并重组国有电力资产。

此轮改革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正式登场。这一竞争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以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国电集团为例,2002年集团组建初装机规模为221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151亿千瓦时,而目前装机规模已经达到63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28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了近两倍和一倍。也是在此轮改革的初期,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再次出现的新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但是五年后,改革成果再次显现。到2007年下半年,全国缺电局面得到扭转,电力供需再一次实现了基本平衡。

三、电力体制改革

电力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电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按照市场化的取向,在体制方面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跨越。

1、第一次跨越式实施集资办电,打破了政府独家办电的格局,走出一条多方面、多渠道扩宽电力建设资金的道路。

1981年开工的山东龙口电厂是我国第一个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建的电厂,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中央政府一家办电的格局;1984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云南鲁布革电站正式签署贷款协议,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电力项目;1985年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成立,成为专门利用外资建设电力工程的独立发电公司。国务院逐步形成并在1987年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省、因网制宜”的方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办电的积极性,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集资办电的

局面,开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加速电力工业发展,从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电力旺盛需求的新路。

2、政企分开,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大大提高了电力工业发展水平

90年代后期,电力工业根据“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改革取向和“电网国家管、电厂大家办”的原则,在实行政企分开、推进股份制改造、实行业主负责制、建立资本金制度、完善电力法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公平调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改革准备工作。

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双轨制运行和平稳过渡,电力部于1998年2月撤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电力工业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行业管理职能移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公司行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按国家授权和公司制规范运作。

国家电力公司成立5年来,逐步实现了从行政性公司向实体性公司的转变,已经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体和电力发展主力军。2000年,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八十三位;2001年,公司再次进人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七十七位。主营业务年收入从2500亿元增加到3477亿元,年均增长8.6%。

实践证明,电力工业政企分开的改革符合中国电力工业的基本国情,加速了电力工业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和电力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将进一步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输配电环节必须实行垄断经营。但对不需要垄断经营的环节,应当探索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逐步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发电市场。国家电力公司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1999年,国家电力公司在浙江、山东、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6省市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改革试点。目前,浙江、山东、上海的发电市场竞价上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

2002年3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国情出发,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体制”。与此相适应,“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四、电力工业的谋略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300—705kW·h:上海为705,7kW·h/人,福建为455,4kW·h/人,浙江为452,6kW·h/人,广东436,6kW·h/人,江苏为334,9kW·h/人。北京2007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653,3kW·h/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后期,即将完成其工业化阶段。此时,其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消费为主。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经济增长速度,而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为跨入发达地区做好准备。该时期的电气化水平将会大幅提高,人均用电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第三产业用电比重将会上升较快。

当前我国中部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200-300kW·h/,人,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其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投资为主,需要大力发展工业,带动三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部地区可以积极接受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外资,担当中国工业基地的角色,以二产或投资为其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时期人均用电量、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2007年西部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量约为100—200kW·h/人,属于工业化起飞阶段。其经济增长模式是以投资为主,需要加强基础建设,为中东部地区提供资源保障。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及“西电东送”的战略,今后西部地区的人均发电装机容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东、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及不同的增长模式,今后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条件下。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也要求我国电力工业保持适度超前发展,保持较高的技术装备水平,以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总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新一轮改革的实施必将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系,促进电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在未来几年,电力工业不仅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清洁能源在发电构成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形成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联合电网,进一步提高中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水力发电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

[2]《中国近现代电力技术发展史》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丛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3]中国电力新闻网。

[4]《中国电力教育》,黄小平刘郎来源:工业技术/电工技术。

中国共产党树立劳模的发展历史 篇7

中共树立劳模的做法, 最早出现在土地革命时期。1932年3月, 中共中央第一次就关于开展劳动竞赛发出《关于革命竞赛与模范队的问题的通知》, 要求全党以最大努力“发动群众积极性, 用组织模范队和革命竞赛的新方式”, “转变全部工作”。同时, 临时中央政府土地人民委员部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组织生产竞赛, 并制定了竞赛的评比标准和奖励章程。

1932年9月至11月, 中央兵工厂和中央印刷局之间开展了以“增加生产、节省材料和参战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为期三个月的劳动竞赛。这是迄今为止苏区最早见诸文字记录的国营企业间的劳动竞赛。

1933年底, 福建省上杭、新泉、武平、代英四县区土地部部长在福建才溪召开会议, 决定开展以冬耕积肥、植树种棉和兴修水利为主要内容的四县区竞赛, 并签订了公约, 对竞赛项目、时间和竞赛中的宣传鼓动工作作了规定。

但土地革命时期的劳模竞赛, 只是在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中进行的, 未形成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虽然对发展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这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发的。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劳模运动的全面展开

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 在各抗日根据地将之前已开展的劳动竞赛逐步加以发展, 比较自觉地在群众中发现典型、宣传典型, 以典型引路, 认识到有了这批积极分子, 就有了团结群众的核心, 在他们的影响下, 使全体群众更积极地行动起来。

抗战时期劳模运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是提倡时期。1938年,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了休养民力和恢复生产, 边区政府建设厅开始奖励得力的生产人员, 这一举措激励了群众的生产热情。此后, 边区政府又颁布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生产奖励条例》、《机关学校生产运动奖励条例》、《陕甘宁边区督导生产运动奖励条例》等条例, 但此时还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运动, 学习劳模还停留在一般的提倡阶段。

第二个阶段, 即大生产运动开展初期。在这一时期, 典型劳模开始涌现, 劳模评选经常化。随着大生产运动的开展, 以工厂中的赵占魁、农村中的吴满有、军队中的李位、机关中的黄立德、合作社中的刘建章等先进工作者为代表的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不断涌现。

第三个阶段, 即1943年后, 劳模运动制度化、规范化时期。1943年11月, 陕甘宁边区隆重召开了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 从农村、工厂、合作社、部队、机关学校等各单位选出代表200多名出席了大会, 毛泽东等党政军负责同志到会并接见了代表。

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意义深远, 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召开大规模的劳动英雄及模范工作者代表大会, 当时的文件和报道声称:“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后, 在劳动英雄的积极宣传和带动之下, 劳模运动得到了更深广的发展。”

1944年9月, 陕甘宁边区政府又颁布了《关于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选举和奖励办法》。《办法》指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选举和集会, 是目前边区工作中一项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 应普遍推广与健全之。为此目的, 必须郑重准备, 并经过认真的无记名投票的选举。”这就对劳模选举的程序做了明确规定。

此后, 边区选举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由过去的政府选拔转变为由政府选拔和群众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劳模的评选开始具有了民主气息, “自此, 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运动进入更加完备的阶段”。

总之, 经过几年切实的摸索实践, 劳模运动也如当时李富春所总结的:“从自发到自觉, 从局部到全面, 从个体到集体, 从上级指定到群众选举, 从领导表扬奖励到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表扬奖励”, 逐渐使其经常化、规范化。

三解放战争时期劳模运动的继续发展与完善

解放战争时期的劳模运动,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因为战争的需要, 大量树立支前劳动模范。全面内战的爆发, 加之经历了八年抗日战争的消耗,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储备严重不足。此时, 中共号召解放区人民, 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持前线作战, 并大力树立支前劳动英雄。 (2) 在新解放城市中注重树立工业劳模。由于中共及时把新解放区中原先国统区的城市工厂转变为公有制性质, 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3) 注重树立那些积极掌握科学知识、踊跃学习新技术, 做出发明创造的劳模。 (4) 更加注重生产劳动的计划性、科学性和组织性, 并将此贯彻到劳模评选中。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9月, 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可看作是对民主革命时期劳模运动的一次大检阅。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篇8

一、会计文化概述

会计文化在《辞海》中的定义是:“从广义上讲,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会计文化由三部分组成: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或正在形成为全体或大多数会计人员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我国目前的研究基本是基于狭义的会计文化概念,将会计价值观和会计道德观作为核心,研究以此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意识形态精神领域。

二、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1、中国古代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1)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会计文化发展与特征。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在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等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建立了初步的经济文化制度,最重要的是西周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创造了钟鼎文。文字是表现会计各记录要素的必要条件。随着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改变,使得会计文化在西周时期已经跳出了原始计量、结绳记录的小圈子。西周时期,建立了具有职司财计的独立经济核算部门,专职核算和考核西周的一切收支等经济活动,同时还明确了账务和实务的分工,以达到能够互相监督和制约,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会计文化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财务的纪录、核算开始逐步形成,主要是采用“出入”作为记账符号,初步使用四柱式记账方法进行记录,编制各种凭证、账册和形成会计报告等。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会计发展的重要起点,统治者非常重视官厅会计,当时的官厅会计代表着古代世界会计的水平。那个时期的许多文献中都有所反映,比如:《云梦秦简》中所记录的战国时期法律,其中的会计法规就相当具体。《管子》也指出,只有通过合适的会计核算和审查,才能够达到节用的目的。这些都证明了当时对会计核算的重视程度,为会计的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

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建立了原始的内部控制制度,赋予了会计工作考核监督的功能,同时会计法规已初步建立,确立了“崇尚节用”等会计理财思想。

(2)秦朝至清朝初期的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从秦朝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时期。秦朝采取了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一系列重要措施,促进了整个会计文化的统一和发展。我国定式简明会计记录开始在全国推广,直至西汉时期,西汉官厅在其原始凭证上进行了编号,对于记录的格式进行了统一,采用单式会计记录法,将“入”和“出”作为会计记录的符号,记账符号“收”和“付”在民间也开始广泛应用。

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虽然还是采用“入- 出= 余”的三柱结算法,但是已经出现了新的发展。唐代吏官李吉甫的《元和国计簿》开始尝试运用比较法,即把财政预算收入与实际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更加清晰地反映财政收支情况,同时找出原因,提出针对性强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同时在唐朝的官厅会计核算中,开始有月结、季结以及年终决算等报告制度。

(3)宋元明到清中期,会计文化发展较为缓慢。宋代,“交子”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被发明和应用,加快了商品流通、金融和会计核算的发展速度。中式会计方法体系也基本形成。例如记账、户籍、审计、仓储等严格的管理制度的出现,以及采用了定额管理和相应的奖惩制度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到了元朝,算盘的使用非常流行,从而促进了会计核算工具的进步。明朝的账簿已具备统一的格式,明朝政府重视会计报告,民间会计业发展迅速,记账方法也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过度。同时民间会计发展也促进了珠算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的速度。

秦朝至清朝初期的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会计制度,采用了比较科学的会计方法进行经济业务的核算和监督,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一时期还树立了会计效率观念和信息观念,使得会计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我国这一时期的会计文化还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

2、中国近现代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清末,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一大批爱国人士,力求效仿国外的会计制度和方法,改变落后的中式古典会计,形成了近代会计文化。此时,西方的复式记账方法,也就是借贷记账法开始进入我国,并开始逐步的应用。同时中国财政收支有正式的预算决算制度,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保证预算决算制度的顺利执行和落实,在各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并将预算决算法令编制到会计法中。1932 年2 月26 日,国民政府公布了临时性文件:“中华民国十九年度试办预算章程”,1933 年2 月26 日拟定并公布“预算章程”,章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预算法的诞生,在会计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一时期产生了中国会计史上第一次学术争论,出现了两大派别,即以徐永祚为代表的改良中式簿记的理论和以潘序伦为代表的全面引进西式簿记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在参照苏联会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模式。这一阶段,会计学界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争是关于会计属性的大讨论,即会计属性是阶级性还是技术性。1961 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及颁布了《工业七十条》等法规,此时会计工作得到了初步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来,会计学界人士也开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中西方会计学的观点对我国传统的会计学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这一时期正式提出了会计“管理活动论”,从而确立会计研究的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1987 年中国会计学会发布了《中国会计学会科研规划》,从此,中国会计的管理研究逐步有序推进,初步形成了以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中国责任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0 世纪90 年代之后,会计理论在现有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方国家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如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等。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加入WTO之需,财政部依据新的形式修订和制定一系列会计准则,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会计制度。2006 年2 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是我国会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新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极大提高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在全球中的可比性。

中国近代会计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改革意识初步明显,会计法制观念得到强化,会计教育事业也有了初步发展。在新中国所在的现代时期,会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现代会计文化的研究领域宽广,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文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二是现代会计文化的政策性和时代性鲜明。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文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经济飞速发展,会计法规及规范的颁布及修订等时代性也越来越强。比如不同的会计主体执行其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与其他的国家的会计文化有一定差异性。三是现代会计文化的多元冲突。体现在传统中庸等会计思想与现代社会强调会计人员具备独立的职业判断能力等思想的冲突,目前我国会计工作中的“人治”与“法治”的矛盾依然存在,还有我国传统的会计文化思想与西方的会计文化思想的碰撞等。

三、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前景展望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会计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也日益增强。这就要求我国要全面、科学地分析我国会计文化,在继承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对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天下欲治计乃治”,应加强对会计文化的研究,构建优良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会计文化,形成有效的以优秀的会计文化为底蕴的监督体系,努力为会计的发展起到引导、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道杨:会计史研究(第一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李孝林:中国古达对世界会计审计的贡献[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1(2).

[3]蒋永德:中国古代会计文化探索[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5(5).

浅谈中国古塔的发展历史研究 篇9

1古塔的历史

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 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 其造型之美, 结构之巧, 雕刻、装饰之华丽, 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然而, 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 有台有榭, 有廊有庑, 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 唯独没有塔, 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塔原本产生于印度, 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公元前五、六世纪时, 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 塔最早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堵波”, 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 内无舍利, 称作庙, 即所谓塔庙。

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 随着佛教的传入, 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 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 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 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 统统都被称为舍利塔。由此可见, 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 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佛塔传入中国时, 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 如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以后, 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 造出了一个“答”字, 并加上一个“土”字旁, 以表示坟冢的意思。这样, “塔”这个字准确、恰当而又绝妙, 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

中国古塔从形式、结构、布局和功能等方面, 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印度半圆形的堵波一传入中国, 首先就和我国原有的高贵而显赫的建筑形式———楼阁相结合, 出现了楼阁式塔。我国第一座佛教寺庙中的佛塔白马寺塔, 就是这样的建筑形式。以后, 随着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 亭阁式塔、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等, 也相继出现。

在古印度堵波的前后左右, 虽然还有少量的附属建筑, 但都很简单。在中国古塔的周围或旁边, 却有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在这些建筑群中, 有殿堂, 有走廊, 有轩, 也有亭。最初, 塔在寺的中心。佛殿、佛堂等, 围绕着佛塔修建、布局。随着佛殿在佛寺中地位的提高, 殿、塔并列, 或者将塔放在殿后, 以至移于寺外, 但古塔始终没有离开殿堂, 这是古印度堵波与我国宫殿、府第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结果。佛教要在我国传播, 就必须采用我国人民熟悉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古印度堵波的传入和发展, 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如影随形, 密不可分。因此, 我国的古塔不但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而且也富有浓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色彩, 从而成为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成为绚丽灿烂、美不胜收的一朵建筑奇葩。

2古塔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我国现存古塔、古塔遗址的调查分析得知, 古塔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西汉后期到唐朝初年, 为古塔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印度的堵波开始和我国传统建筑形式互相结合, 是不断磨合的阶段。佛教借以传播教义的实物除了佛经、佛像之外, 就是佛塔了。佛教传入中国可能始于西汉后期, 但最早见于记载的佛寺是东汉永平十年 (公元67年) 的洛阳白马寺, 《释书·释老志》云:“自洛中构白马寺, 盛饰浮图, 画亦甚妙, 为四方式。它是利用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而成的。文献中虽载东汉时曾建有印度洋的浮屠祠但缺乏实物。公元二世纪末, 笮融在徐州建浮屠祠, 下为重楼, 上累金盘, 应是中国楼阁式木塔的萌芽。经三国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统治阶级的提倡, 兴建佛寺逐渐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建筑活动之一。

汉代的佛塔虽然已无实例可寻, 但我们尚可从河南故县出土的陶楼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陶碉楼形态中可见其大概。这种由构架式楼阁与堵波结合而成的方形木塔, 自东汉时期问世以来, 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而不衰, 成为这一时期佛塔的经典样式。《魏书·释老志》说的很明确:凡宫塔制度, 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 谓之‘浮图’, 或云‘佛图’。“很显然, ”天竺旧状“指的就是来自印度的堵波, 而“重构之”就是多层木楼阁。在木楼阁的顶上放置堵波, 应当就是这一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亭阁式塔, 它们虽然也是堵波与中国原有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产物, 但并不是该时期佛塔建筑的主流。

第二, 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 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唐、两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 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了, 除了木材和砖、石以外, 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楼阁式、密檐式、以及亭阁式塔正值盛年, 花塔和宝箧印经塔又现异彩。这一时期, 是从以木塔为主转向以砖石塔为主的最后阶段。由于材料的改变, 使建筑造型与技术也相应有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根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察得知, 早期的木塔平面大多是方形, 这种平面来源于楼阁的平面。隋唐以及以前的砖石塔, 虽然有少量的六角形、八角形塔, 甚至还有嵩岳寺塔十二边形的特例, 但是就现存的唐塔的情况来看, 大多还是方形塔。但入宋以后, 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的平面的变化, 首先是建筑工匠们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高层建筑, 极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 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出于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 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 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 也是古塔平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木塔虽为方型, 但却便于设置平座, 使人们能够走出塔身, 凭栏周览。改为砖石塔后, 平座就不能挑出太远, 人们走出塔身便很困难, 而且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 不仅能有效的扩大视野, 而且还有利于减杀风力, 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 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 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 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 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 稳定而端庄的轮廓, 亲切而和谐的节奏, 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 精雕细琢, 柔和清丽, 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的、表现的、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 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 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 谱写了中国古塔的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 宗教内在的感染力, 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第三, 从元代经明代到清代, 是我国古塔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元代以后, 塔的材料和结构技术, 再无更高的突破, 只是在形式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最为明显的是, 随着喇嘛教的传播, 瓶形的喇嘛塔进入了中国佛塔的行列。这种带有强烈异域风格的塔, 长期保持了它们那庄重硕壮而又丰满的造型。从元至清六百年间, 这种塔形的主要变化, 是其塔刹 (即“十三天”) 比例的变更, 从元代的尖锥形, 发展成为直筒形。明代以后, 仿照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塔形式而来的金刚宝座式塔又和喇嘛塔一起, 推动中国古塔的建造出现一次回光返照般的高潮。然而, 从整体来看, 从元代以后, 塔的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佛塔的建造却处在不断衰落之中, 而各种与佛教关系不大的文峰塔、风水塔却大量用处, 但除了个别的精品之外, 它们大多是粗制滥造的, 几乎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摘要:在中国的国土上, 随处可见古塔的踪影, 它是由古印度的“窣堵波”发展演变而来。在传入我国以后, 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我国现存的古塔经历了不断磨合期、发展高峰期和延续发展期三大阶段。

关键词:古塔,历史,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陈耀华, 赵星.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2003.

[2]梁思成.闲话文物建筑的重修与维护[J].文物, 1964 (7) .

[3]文化部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4]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 篇10

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 绝不是偶然的, 是当时的各种主客观条件使然。事实上, 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初期, 尤其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责任不分, 条块分割, 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 权力过于集中,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社会主义成为直接或间接的“大锅饭”的代名词, 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觉察到了计划经济的不足和致命弱点, 并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 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积极探索和改革,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 不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之后由于极“左”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并成为主流, 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模式的探索没有也不可能得到继续前进和实质性的发展。也就是说, 自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十余年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不断创新,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然而这一转变过程充满了矛盾和曲折, 在搬动一张桌子也要流血的中华大地上显得异常艰辛。

1978年l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以此为标志, 中国进人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 在实践上为发展商品经济、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提供了许多新鲜经验。实践的发展要求在理论上实现创新, 以更好地推进改革的深入发展。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 邓小平在思考用什么办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时, 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他多次指出, 我们原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过去我们一直搞计划经济, 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经济搞得太死, 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 实践证明,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他认为, 学习资本主义的某些好东西, 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在思考这个问题时, 邓小平就开始将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基本社会制度分开, 而只是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1979年, 他指出,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 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 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才能发展生产力, 加快经济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伴随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开始是突破完全排除市场调节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观念。1981年,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决议》中, 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这个提法得到了十二大的肯定。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总体框架不变, 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 这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1984年l0月,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 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一理论突破, 认为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作出了新的解释,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发展,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新的运行机制应该是“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后来, 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事实上, 改革实践在不断提升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实践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1987年邓小平再次强调,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 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 就可以利用。我们以前是学习苏联的, 搞计划经济, 后来又讲计划为主, 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以总设计师的关注和表态为直接动力, 改革的航船破冰前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已呼之欲出。

2O世纪80年代后期,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市场调节的比重事实上已超过了被长期视为正统的计划调节。这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乃至政治生活中都是一件大事。值得指出的是, 当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而突出的成就, 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的矛盾和困难。国际上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变化, 国内由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轨并行引发的腐败和混乱激起了广大群众和学生的强烈不满。如何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使之在改革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迫切需要实现理论上的新突破。

在这样的背景下, 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 于影响深远的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 从根本上突破了陈旧观念和思想束缚, 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 1992年6月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 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得到了邓小平的赞同。随后,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推动了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并在党的十四大上得到确认。此后,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经过2O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 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 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2007年, 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 提出了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之后, 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新的部署和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在中国大地扎根发芽、遍地开花。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它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 更具有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这几个字并非‘画蛇添足’, 而恰恰相反, 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 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论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历史发展;意义

抗日战争虽然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伤害,却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打败外来侵略者取得反侵略勝利的战争,但它的意义决不仅仅是一次战争的胜利,而是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变了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这一改变奠定了战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奠定了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决定了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根本选择,从而产生了对中国历史发展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抗日战争改变了近代以来世界列强联合对付中国的不利局面,中国形成了同盟国,为新中国创造了良好的国际条件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外来侵略者为了侵略中国,或联合侵略或妥协牺牲中国利益,因此外国列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新的亡国危机,但也提供了新的机遇,那就是迫使美国、英国和原苏联等强国站在中国一边,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战。中国与部分世界列强成为同一战线的盟友,第一次出现了联手对付日本侵略者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中国面对的敌人不再是全部世界列强,而只是一个国家——日本。中国与美英苏结盟,大大加强了中国抗日的力量,使中国对付外来侵略的抗日战争处于前所未有的有利的国际环境中。

二、抗日战争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成长壮大带来了良好契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虽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国民党政府却顽固执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集中力量围剿工农红军,使革命力量遭受重大挫折。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将中华民族推到生死存亡关头,国民党政府被迫走上了联合抗日道路,从而形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局面,国共两党并肩作战,随后形成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随着日军步步侵入,敌后战场逐渐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巨大发展,形成了与国统区对比的两个世界、两个中国的局面,为新中国成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抗日战争引起了中国各阶层重新分化组合,为后来“国”退“共”进奠定基础

在民族危机面前,各个阶级、阶层都会作出判断和选择。由于各个阶级、阶层立场和力量不同,导致了各个阶级、阶层的重新分化和组合。代表中国革命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力量日益扩大,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显著增强。民族资产阶级从国民党阵营中分化出来,形成了自己的政党,并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国民党阵营也进行了分化,形成了汪伪政权,其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遭到了极大削弱。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力量和发展道路,为新中国诞生奠定了基础,为

中国的历史转变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何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王真.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 篇12

关键词:聂耳,中国革命,新音乐

聂耳是中国伟大的人民音乐家, 中国革命新音乐的旗帜。聂耳 (1912--1935) , 原名聂守信, 1912年2月15日出生于云南玉溪一个贫寒的中医家庭。他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 并能演奏多种民族乐器。在中学时就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等活动, 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是冼星海给予聂耳对中国近代音乐做出卓越贡献的高度赞赏。当中华民族面临内外交困, 中国人民备受凌辱和压迫的时候, 如何推进中国音乐的进程, 中国音乐如何绝处逢生?这显然是当时热爱音乐和从事音乐工作者所需要接受的巨大挑战, 也是一份社会责任。聂耳在关键时刻发起了“新兴音乐运动”, 他用音乐所传达的激情鼓舞人民直面压迫, 奋起反抗, 激励中华民族与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一、开创了新的“大众化”的创作作风和“自由”的创作方法。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 在严峻的民族危机面前, 以反映劳苦大众现实生活的“左翼”音乐运动在“左联”等文化组织的影响下, 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中国音乐舞台上。“左翼”音乐运动的参与者几乎都是在国内接受音乐教育, 他们既有才华横溢, 又精力充沛, 特别是大多出身于社会底层, 了解民间疾苦, 与上一辈作曲家相比, 具有更为明确的反映无产阶级救亡与要求的意愿, 聂耳就是这一批音乐家中的杰出代表。面对现实, 聂耳开始思索怎样用音乐表现无产阶级革命内容的问题。受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 聂耳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路歌》、《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等36首歌曲作品, 开辟了“大众化”歌曲创作的“新音乐”方向, 也正是由于其作品极具现实意义, 不少作品迅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聂耳也如许多有志之士一样, 接收命运带给生命的短暂, 他一生从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技能训练, 音乐创作也因此多了些自由少了些束缚, 因而他的创作能在不需矫揉造作的艺术舞台自由驰骋;聂耳或许没有根深蒂固的民族音乐底蕴, 这对他来说, 更能自然的融合新音乐所带来的清新脱俗, 享受自由的创作, 将他卓尔不群的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并与当时的时代背景遐迩一体, 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二、塑造了众多富有活力的音乐艺术形象, 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风格。

歌曲是聂耳在音乐创作中最主要的部分, 他对歌曲音乐的艺术体裁和风格方面进行了极大的扩大, 如在劳动歌曲、进行曲的《码头工人》、《开矿歌》、《前进歌》、《开路先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他的抒情歌曲更为突出, 如《铁蹄下的歌女》、《塞外妇女》、《飞花歌》都赋予了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聂耳以单纯简单而又极富力量的感情描绘了阶级底层的人民和他们那颗赤诚的心, 深入人心的刻画着一个真实窘迫的世界。聂耳歌颂爱情, 赞美劳动人民之间简单纯朴、相濡以沫的爱情, 《采菱歌》、《茶山情歌》等唱出了青年男女的心声。《慰劳歌》充分体现他对叙事体吟诵调写法的探索, 也试图在《扬子江暴风雨》中寻求新型歌剧音乐的创作。

1934年, 影片《新女性》主题歌《新的女性》是聂耳当时首屈一指的创作。身为“新兴音乐运动”的先驱人物, 聂耳自由洒脱的创作赋有创新意识, 他用新的节奏、新的旋律歌颂了新的阶级, 即拥有新品质新思想新内涵的工人阶级。聂耳精心描绘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新一代女性人物, 他创造性的新曲调、新节奏从不乏平易近人的亲切之感。节拍分明, 每一个字都扎实的融入一个拍, 拍拍震撼, 使每一个字都唱的精准, “女性大众”四个字便是心底的怒号, 一字一拍, 停在弱拍, 其后的强迫作休止, 反应女性在前进道路上步步艰辛而又坚贞不屈的决心, 用这样的风格歌颂伟大劳动人民的聂耳不愧为第一人。

三、整理改编民乐合奏作品谱写了中国民族合奏音乐的新篇章。

聂耳创作的器乐作品很少, 而它改编的新民乐合奏曲至今仍是一些民族乐团的保留曲目, 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翠湖春晓》聂耳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以聂耳幼年时在昆明三丰湾听过的一首名为《宏仁卦》的曲牌旋律为素材, 采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调式、速度、配器的变化对比, 发展成三个段落:首段抒情明朗, 中段柔婉悠扬, 尾段欢快热情, 生动地表现了月映湖面, 银波荡漾, 箫声幽雅, 回音四起的美丽情景, 抒发了游人欢畅愉悦的心情。

1934年, 聂耳以民间器乐曲《倒八板》为题材, 经过修改编制成为新的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 并加入到制作唱片的指挥中, 所以说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是基于《倒八板》创作的。《金蛇狂舞》运用循环体结构, 锣鼓中节奏激昂, 洋溢着热情与激情, 继而又被改为琵琶独奏, 殷飚改编为吉它曲。《倒八板》来源于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器乐曲《老六板》, 之所以称为《倒八板》, 是因为乐曲的开始则是由尾部变化发展而来。《倒八板》又称为《凡忘工》或《绝工板》, 由于第二段转入上四度宫调系统, 将原曲中的“工” (即3) 更换成“凡” (即4) , 情绪铿锵有力。第三段为全曲高潮, 采用了“螺蛳结顶”旅法, 上下句对仗呼应, 句幅由强减弱, 情绪由弱增强。整首曲子慷慨激昂, 伴有锣鼓声渲染的热烈氛围。

聂耳倾其一生为了革命事业而努力, 作为新一代音乐的开创者与领导者, 他艰苦卓绝的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造诣, 探索着眼于未来而落实于人民群众的新型风格, 他的自由洒脱正是劳动人民内心的真实写照, 他的付出奠定了他日后在中国近代史上坚实的地位, 他音乐中颂扬的出发点和回归点都是出于心系国家心念人民的高尚情怀。作为无产阶级音乐家的聂耳, 音乐是他忠于祖国人民锋利的武器, 因为音乐不朽, 聂耳不倒, 他永远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冯步龄.中外音乐欣赏[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4.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蒲亨建.聂耳歌曲创作成功之道初探[J].中国音乐学出版2003

上一篇: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下一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