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2024-09-26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通用12篇)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篇1

2012年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它预示着我国的农业将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迈入一个崭新的春天。文件指出, 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 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 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指出,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他表示, “当前世界农业科技正在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 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 带动并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今年4月李家洋在对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调研时对我所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近10年来, 哈兽研发展很快, 是全国研究所快速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当然, 这也得益于哈兽研所处的行业优势。希望哈兽研再接再厉, 把事业进一步发展好。”这是李院长对哈兽研的肯定和希望, 让我们每一名兽研人都产生更加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现“顶天立地”, 是我们的目标。

1 以基础研究为基础,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向———要着眼长远发展, 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 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要面向产业需求, 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

哈兽研建所以来, 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突破, 获得众多科技成果奖项。其中有国家发明奖,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有50余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是近几年, 哈兽研在“非典”攻关、禽流感阻击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我国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防制技术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60多年来,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关怀、支持和指导下,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配合下, 经过全所几代人的艰苦奋斗, 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 还形成了体现哈兽研特色的“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这些荣誉无疑证明了兽研人在各种重大项目及技术性难题面前, 以实事求是科学创新的精神, 突破了各种难关。虽然取得了这些令人欣慰的成绩, 我们兽研人仍应当不骄不躁, 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不仅达到“国内一流”, 还要成为一支“世界领先”的科研强队。

2 加快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其成果进行转化, 以技术或者产品的形式服务于农业生产。1992年,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直属的国有企业———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简称维科生物) 正式成立, 专门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用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维科生物主要针对我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治需求, 开发高效、实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标准的动物用生物制品, 为动物用产品产业化开发提供配套技术措施, 解决GMP生产关键技术问题, 重点是对哈兽研科技成果进行孵化、转化及孵化后的推广转让。因此, 哈兽研很好的实现了科研-成果之间的转化与衔接, 让科研不是纸上谈兵, 避免了科技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不仅如此, 据张晓鹏主任报道, 我所近年来采取多种渠道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坚持科技服务“三农”。一方面, 立足维科公司实现了成果的直接转化。在提供40余种兽用生物制品服务养殖用户, 用于构建防控重大畜禽疫病爆发的铜墙铁壁的同时, 不断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设立区域和企业联合诊断实验室等方式, 延伸技术传递和转移链条, 用于对重大畜禽疫病严密监控。还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不断与大型养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扩大规模示范效益, 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同时,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促进了农民增收。另一方面, 我所不断加强与国内多家企业的合作开发工作, 通过产研结合的方式, 在自身科研投入能力提高的同时, 帮助企业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统计, 3年来, 我所的科技成果转让到全国40余个厂家, 转让合同标的额超过亿元, 极大地推动了兽用生物制品行业的技术换代和产业升级。

3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成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 强化服务“三农”职责, 完善激励机制, 鼓励科研教学人员深入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 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 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立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推行专家大院、校市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 集成、熟化、推广农业技术成果。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 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技术合作组织。为响应该精神, 据张晓鹏主任报道, 今年我所和维科公司组织了近200人 (次) 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分赴全国近30余个省 (区、市) 开展科技推广和技术讲座, 将最新的动物疫病防制技术集成应用于当地, 让最新的科技成果惠及农户和养殖企业。据悉, 类似这样的科技推广活动, 我所和维科公司已坚持了数年。

李家洋表示, 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新时期促进农产品稳定增产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 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 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 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部署。我们要深刻贯彻落实各级领导的指示, 以科技创新为己任, 早日将哈兽研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究所, 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篇2

推动发展

—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发言材料

张建

各位领导:

为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虎城乡就“三农”工作实现了一点机制创新,成立了“促发展帮扶基金”,形成了新农村建设“3+1”的发展模式,现在我就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做一简要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促发展帮扶基金

1、成立原因。在“三农”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具体困难: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无资金投入;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因病因灾造成生产生活困难无资金帮扶渡过难关;贫困户无资金助其脱贫,劳动力无资金实施就业务工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大户无激励机制*****有鉴于此,虎城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部分社会成功人士有热心出钱解决这些困难,鼓励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专项基金”

2、筹资渠道。乡党委号召全乡机关干部职工为所驻村捐钱,各村号召全村群众、外出乡友,特别是在外从政、经商或务工的成功人士献爱心捐献资金(多少不论),成立“***村促发展帮扶基金”。

3、基金用途。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获取致富信息、寻找致富门路;帮助业主引进发展项目、拓展产品市场;帮助各村实施劳动力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各村实施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对成功脱贫实行大额奖励等。

4、管理审批。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基金”领导小组,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办法,具有本村户籍的村民申请使用该资金由专门的评审小组审查后予以发放。具体为:设单独专项账号管理;接收捐赠时,开出专用收据给捐赠人;收支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使用程序为:本村村民提出书面申请;评审小组初审并加具意见,公示7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村两委监督复核,发放给申请人。产业发展申请人在产业成功后及时偿还。

5、帮扶效果。促发展帮扶基金成立使用一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虎城乡虎城村为例:该村受到社会各界捐赠3万余元,为全村20余户贫困户解决了生活燃眉之急,引进了2位业主成片种植蔬菜、西瓜达500余亩,为村民实施技能培训600余人次,为30户群众解决生产暂时困难1万元。通过基金帮扶,增强了外出乡友对家乡的促发展支持关怀力度,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人人可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二、新农村建设“3+1”发展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虎城乡大力探索,成功创建出银行、企业、农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形成了良好机制。

在“3+1”发展模式中,”“3”是指银行(信用社)提供金融支持,帮助解决建设资金暂时困难;企业大力捐赠,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农户主动出资改造农房风貌、支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产业,形成增收致富项目。“1”是指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建设需要,积极组织协调银行、企业、农户,统筹实施各个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我乡紫龙村为例,已完成120户原农房风貌改造,高标准打造了集中居住点,完成1000余亩龙安柚示范园建设,新建公路4公里,便民路3公里,修建蓄水池20口,在区工商联的积极推动下,共有10多家企业投身紫龙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到位资金达100多万元。整个紫龙村“3+1”模式的成功,为市区提供现场会10余次,前来参观考察的外市、外县不胜枚举。

科技推动创新 创新促进发展 篇3

包头国税局何以获得如此殊荣?

解放思想,观念创新是关键。为深入开展创新工作,包头市国税局及时成立了创新项目评估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评估推荐创新项目,调查复核创新项目成效,宣传推广创新项目的经验做法,协调解决评估事项等,定期对创新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实地调研和跟踪问效,全力抓好创新工作。包头市国税局从具体工作入手,针对亟需更新的思想观念、亟需改革的体制机制、亟需加强的薄弱环节,大胆探索,寻求突破,注重创新的系统化,全面树立系统的创新观。围绕开拓工作思路,增强工作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观念创新;围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进行机制创新;围绕推进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进行管理创新;围绕解决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方式方法创新,营造了创新文化,激发了创新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创新工作的开展。

建章立制,健全制度是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国税系统创新项目的引导服务、评估推荐和应用推广,确保创新工作有新突破,包头市国税局机关各科室和各基层局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创新工作大力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对已申报登记的创新项目实施责任包干制,从市局领导起,将抓创新管理责任到人,要求各基层征管局、各部门均要结合实际和工作需求积极开展创新项目调研和论证,认真检验创新项目的立项可行性和成果,市局包干领导定期带领专项小组深入一线,进行创新工作督导检查,同时包头市国税局建立健全了创新工作考核机制,年终对创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全面促进创新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

重点突出,信息技术是支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包头市国税局近年来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思路,探索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动技术服务核心团队建设工作,建立了人才吸引和培训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目前全局技术服务核心团队已有各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30多名,同时注重强化技术交流协作,积极开展应用服务,在实战中切实提高了技术服务水平,为实现信息管税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包头市国税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针对行政管理、税收征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传统征管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先后研发了“综合绩效考评管理应用系统”、“移动短信服务平台”、“普通发票查询举报系统”、“二手车发票开票系统”、“通用平推机打发票开票系统”,以及“出口退税预警评估”、“所得税电子台账”、“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资源综合利用”、“车辆购置税电子档案”、“税务稽查计算机辅助选案”、“煤炭行业预警评估”等一系列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应用系统,并在全市国税系统进行了推广运用,提高了征管数据的增值利用率,堵塞了征管漏洞,提升了管理水平,对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还在全自治区得到了推广应用,为推进全区国税事业全面创新发展贡献了力量。

注重运用,创新显效是目的。在大力开展创新项目研发的同时,包头市国税局高度重视创新项目的推广运用和经验总结,保证了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促进了税收收入增长。各项创新措施实施和推广有力地促进了税收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全市国税收入“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429.57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了278.43亿元,增长184.23%,年均增长16.46%,2011年一季度,全市国税系统累计组织入库各项税收28.56亿元,同比增收4.25亿元,增幅17.47%。税收收入呈现连年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税收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为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各项创新项目的实施功不可没。

二是提高了征管质量。通过创新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明晰了岗位职责,优化了工作流程,加强了征管各个环节的有机衔接。2010年,全市国税系统申报率为98.57%,较上年提高0.82个百分点。税款入库率为99.90%,较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加收滞纳金入库率为99.63%,较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处罚率保持100%。2010年,包头市国税局依托各应用系统,不断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累计查补税款2.3亿元。通过出口退税预警评估管理系统,及时对77户有疑点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共查补税款23万元,有效防止了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发生。依托所得税电子台账强化所得税管理,2009年度企業亏损面为13.5%,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

三是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激发了广大税干的学习热情,全系统学业务、比技能的氛围日趋浓厚,主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越来越成为广大国税干部的自觉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国税系统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5%,400余人取得了各类专业技术职称,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为做好各项税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

四是提升了国税形象。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绩效管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服务水平明显改善,税企关系更加和谐,得到了包头市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广泛认可。经过多年的努力包头市国税局市局机关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包头市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中市局取得了连续两年免评、连续两年名列执法类单位第一名的好成绩,市局党组连续两次荣获全区国税系统“好班子”称号,市国税局被评为“人民满意行政执法单位标兵”,全系统所有基层局均被评为“人民满意行政执法单位”,6个基层局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明单位”,2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4个单位被命名为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2个基层局被命名为全市“十佳文明示范窗口”,直属分局办税服务厅还荣获了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国税形象。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篇4

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 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明确指出了, 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1.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根本出路。我国农产品总量需求在不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在日益提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是越来越重。其根本出路是大力提升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和优质高效种养技术,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改善农产品品质, 以解决我国粮食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矛盾。

2.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首要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水资源匮乏,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大量依靠资源耗费,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则进一步加剧了农业资源的危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这就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技术,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只有依靠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作为关键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正逐步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1年, 单产增加对粮食总产提高的贡献率达到85.8%, 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5%, 这种大好局面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二十一世纪以来, 农民增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增收渠道还不多, 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就需要更多地通过农业科技进步, 实现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同时, 现代农业一定要具有国际竞争力, 这也需要科技的支撑。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许多发达国家开始了新一轮抢占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我国必须紧跟国际形势, 要在战略性、前沿性的农业科技领域加强研究, 尽快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以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

二、关于农业科技的定性: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农业科技成果的用户主要是农民;农业科技成果的受益者主要是农产品消费者, 可以说是全体公民。因此农业科技应是社会公共产品, 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这种定性就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质, 由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农业科技的投入上,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从我国过去的情况来看, 2009年,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是0.6%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的比例。农业科技的公益性质则要求我们必须明确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在农业科技的投入上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就是要大幅增加公共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 建立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的支持策略。

2.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上, 要坚持联合协作。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一方面取决于科研、培训、推广等各个创新主体的活力, 另一方面更取决于宏观战略目标的协调一致性, 必须处理好科研、教育、推广三者关系, 推进上、中、下游衔接, 这样才能发挥农业科技整体效能。坚持联合协作就是要在农业科技的研究、培训、推广上, 努力打破地域、部门、行业、单位、学科界限, 推动农业科技人员形成联合团队, 推动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等上下联动、左右互动, 建立产学研密切协作的长效机制。

三、关于农业科技的定向:农业科技要“面向产业需求”。

1.坚持产业需求导向, 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坚持农业产业需求导向是农业科技的本质要求。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就与实际生产严重脱离, 一方面, 很多农业科技成果用不上;另一方面, 很多农业生产中的难题科技却解决不了。这就明确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必须与农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农业科技发展坚持产业需求导向的原则, 就是要把服务农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目的和归宿, 要以是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检验农业科技成败的标准。

2.坚持产业需求导向,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十一五”期间,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40%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这说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不高。目前, 农技推广应用仍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中最为薄弱、最需加强的关键环节。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落实到田间地头, 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 一号文件明确强调, 要让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落实到田间地头。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必须健全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这在我国还任重道远。

总之,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科技的定位、定性和定向的论述, 表明了我党对农业科技认识的深化, 它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而且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取得巨大成就。

摘要:2012年2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发布, 这是本世纪以来指导我国“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 (以下简称“一号文件”) 。它以农业科技为主题, 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 这在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科技推动发展 篇5

清晨,太阳像个懒散的少女揉着惺忪的睡眼,升上天空,暖暖的阳光照在曲径幽深的青城后山古镇。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像仙女的彩带飘落在山上,草丛中晶莹的露珠儿,挡不住绿的诱惑,最先跳到叶片上来,滴滴答答,与叶儿说开了悄悄话。朦胧中,天上下起了如丝的沙沙小雨。滴滴答答,水面荡漾。

走进古镇,一条石板砌成的小路从古镇中间穿过,两旁错落有致的传统黑色瓦顶、石灰白墙的老房子,带有这儿特有的古朴和沧桑。他们似见多识广的老者,向我们讲述青城山古老的故事;潺潺流淌的小溪,如慈祥的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古镇的人们;弯弯曲曲的石砌小桥,小桥边枝繁叶茂的树……

雨中的古镇,雨中古镇的一切竟让人感到如此清馨,竟让人觉得如此亲切。青城山顶的白云寺传出了如从天堂飘来的弥弥之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艰难地走过一百零八节台阶,终于真正见到了白云寺。寺内殿宇依次排列,紫烟萦绕,森林古柏围衬四周。

晚上,月亮像个含羞的少女,一会儿躲进云间;一会儿又撩开面纱,露出娇容。整个青城山都被月光染成了梦幻般的银色,仿佛是个遥远、朦胧的梦。前方,安堰江淙淙的流水声传入人的耳朵。平静而又温柔的江水像个熟睡的孩子,让人们猜想白天它是多么澈透,多么湍急,多么清冽,多么甘甜……或许时而像个调皮的孩童,洙浪奔涌;时而好似不识人间烟火的仙子,水平如镜;时而仿佛生性淡雅的少女,微波起伏,圈圈涟漪……深夜的青城山,雨纷纷,水潺潺;悠然然,莽苍苍。又不像农村的穷乡僻壤,也不似城市的热闹喧杂,却别有一番韵味儿。

其美:以科技创新推动阿里发展 篇6

2006年6月,其美调任阿里地区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走马上任后的其美深知,在西藏阿里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科技创新的步伐还是比其他地区迈得要艰难一些,他未来要打响的将是一场特殊的战役。

其美非常重视研究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实践与新情况,对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他反复学习。在强化学习的同时,其美非常注重调查研究,比如他会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他常说,科技系统的人一定要贴近民生,这样才能使科技成果真正地应用到当地的经济中,才能促进当地农牧业的生产和发展。因为懂得着眼于大局,所以其美的学习和调研能力都很强,其美在履行岗位职责时,自然也显得很从容。

目标明确抓科普

其美经常说:阿里科技局的工作重心,就是要利用科普推动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要利用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牧民的增产增收,以此切实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了明确的目标,工作就有了方向。阿里作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由于历史原因和宗教因素,群众文化水平低,科技推广难度大。面对种种困难,阿里地区科技局的全体同仁们没有退却,而是选择迎难而上。比如,对于改则县醉马草防治与利用研究项目、昆沙乡人工种植优质牧草示范推广项目、日土县白绒山羊选育项目、措勤县紫绒山羊选育项目、高海拔大容量沼气实验示范项目,都做到了稳步推广与实施,在项目实施中,取得了一项项科技创新,有效推动了阿里科技事业的发展,提高了群众收入水平。

为拓宽阿里地区科技推广普及水平,提高科技推广普及效果,探索科技推广利用新途径,其美积极向自治协调,为阿里地区争取科技特派员名额和资金。目前,阿里地区共选聘科技特派员216人,其中农牧民科技特派员135人,有效拓宽了阿里地区科技普及宣传工作的渠道,为科技工作在农牧区的开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严谨沉稳抓落实

其美是一个能够把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的人,他经常教导年轻的同志:再好的思路,得不到落实,不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那都是空想。为把阿里地区农牧业增产增收真正落到实处,其美经常深入到农牧业生产一线,为科技项目的落实进行调查研究。几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阿里地区7个县、28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其美为阿里地区科技项目的实施,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科技项目的落实与发展。例如,为了切实做好札达县中小学高海拔大容量沼气实验示范项目,其美先后四次深入到札达县中小学进行调查、分析与论证,并积极协调组织召开了“高海拔大型沼气实验示范建设”项目论证会,在论证各种项目实施细节问题的同时,统一了各参与单位的共识。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其美又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完善建设方案,慎重选择建设工程队,同时还安排干部驻点监管工程实施,促进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篇7

2010年重点工作共六个方面:

1 全面推进建筑节能。

以组织实施重点项目为抓手,促进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实施,强化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实现由抓项目向抓体制机制建设的转变

1)加大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和稽查,继续做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纳入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重点抓好民用建筑信息公示制度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加快建设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

2)督促和指导北方各省市制定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计划和方案。

3)加快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抓紧研究制定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示范。启动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4)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督促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建设标准和配套的政策措施,继续组织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

5)推进农村地区建筑节能。组织实施县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建筑节能示范。

6)制定并实施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推广应用政策。扶植新型墙材及节能材料、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建设新型墙体及节能材料、产品产业化基地,组织编制并发布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加强建筑节能材料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和稽查。

7)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制定宣传培训方案,坚持普及宣传与专业培训相结合。

2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主要抓手,加快完善评价标准体系,强化评价机制,广泛推广评价标识制度

1)加快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加强对地方评价标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推动具备条件的省市尽快建立评价制度,开展评价标识工作。

2)扩大绿色建筑示范规模。扩大部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平方米。

3)加快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开发推广。组织申报“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织开展低碳生态城分级评价标准、规划与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4)研究建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和数据库。梳理和整合现有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数据,初步完成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体系框架设计,搭建管理信息平台和仿真平台。

5)扩大绿色与低碳技术合作交流。开展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指导办好“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3 抓好重大科技项目。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城镇水污染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促进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

1)强化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联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核查项目(课题)进度和质量。

2)编制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调研“十二五”期间城镇供水和治污减排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需求,确定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十二五”的重点任务,明确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

3)组织实施“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项目可行性论证,编制和论证各课题实施方案,落实承担单位,制定实施计划,编制预算并签订合同。

4 强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管理。

加强后期管理,提炼技术成果,形成成套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

做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后期管理和验收管理。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严格做好验收工作。

5 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为重点领域,以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合作交流

1)做好国际科技合作规划和组织工作。重点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城镇防灾减灾与应急体系、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领域,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指南》。

2)积极落实政府间合作协议。根据《中美建筑与社区节能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抓紧与美国能源部开展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促成中欧《关于建筑能效与质量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的落实,推进能效标识、能源效率及低碳技术项目的实施;落实中法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住宅建筑节能有关活动。

3)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完成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情况调研和战略对策研究,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座谈会,做好《“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规划的编制工作。

4)组织实施好既有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对“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国终端能效项目”和“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等项目的监督管理,开展年度审计、结题审查以及成果总结、宣传、扩散等工作。

5)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策划新项目。策划设计中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二期并签署执行协议。继续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

6 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统筹部署,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筑节能和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工作

1)编制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行业科技发展需求,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研讨,明确“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开展规划编制以及立项的前期工作,引导科技创新,支撑节能减排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篇8

一、刷新科技发展理念

这些年来公司之所以发展较快, 得益于科技发展理念的输入和不断加大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我们知道, 要实现企业发展的飞跃, 首先必须突破自身思维封固的束缚。在电子行业飞速发展巨大惯性的带动下, 电阻器产品及行业必将受之影响而产生新的发展需求和机遇, 应用行业会愈来愈广泛, 需求量愈来愈多, 对产品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愈来愈高, 供货周期愈来愈短。如果我们仍然采用几百号人和一些简易设备、工具, 依靠手工制作的方式, 是无论如何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的。所以, 我们把发展的思维定位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影响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具体来说, 我们把引入科技发展理念、创造科技发展条件、营造科技发展氛围, 与一系列适合于科技发展需求的举措相结合, 把引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线绕电阻器生产、制造、试验设备和技术;开发国家新兴支柱产业和新能源利用行业中的中高端产品;自主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以及通过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而带来的政策支持, 作为实现科技促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大力吸收适用人才

我们注重科技人员的引进与培养, 先后引进了研究生、硕士生学历人员11名, 本科学历人员69名, 大专学历人员99名。其中:获得高级职称人员2名, 中级职称人员29名。

三、加大产品开发力度

在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加大投入, 加快了产品开发的速度。2008年以来, 我们累计自主开发了各类新产品675个, 其中不同款式的车用空调调速电阻器产品215个, 工业用产品420个, 轨道交通方面产品40个。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 也注重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工作, 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申请51项。其中:已获得授权的发明、实用应用、软著作权共有22项, 已受理的有29项。

四、建立技术研发中心

2010年我们还在松江区科委的支持下, 申报、成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 并获得了资格审定。技术中心对内来说, 是相对独立的集技术开发、技术研究、技术应用和技术引进专业性很强的部门, 对推动企业开展科技领先和科技创新工作, 引导企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步走向技术发展型企业产生巨大的作用。创建过程中, 在搭建研发中心组织机构, 配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配置相关的研发和试验设备, 确定项目课题方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研发课题方面, 重点展开了电阻产品表面涂覆有机涂料无害化的研发、推广和使用, 有机涂料粉尘的高回收及利用, 芯片产品蚀刻清洗液的酸性中和及再循环利用和在不同形状的多规格小型电阻器产品上激光打印适用等项目。

五、引进新型技术设备

硬件方面我们重视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 在无引线高阻高速自动绕线、高精度电阻芯片蚀刻、B平台芯片生产线及其配套设备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全面提升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程度, 以技术的改进和改造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设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程度由合资初期的22.8%上升到目前的66.4%。比之前提高了43.6个百分点, 接近翻了2倍, 年平均提高率达到了8.2%。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也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从当初的直接人工成本占销售额比例为9.7%, 到目前的5.5%数据看, 这些年来通过工装设备投入、持续不断的工序改进、工艺改良和优化, 以及对员工的培训, 年劳动效率递增率平均达到了11.7%, 这不仅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也缩短了产线的周期。如果从人员增加30.3%, 而销售额提高18.9倍数据看, 可以看到此前在设备投入和自动化程度提高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科技集成推动生物农业革命 篇9

中国30年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农业开始, 创造了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奇迹, 不仅解决了西方断定中国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 而且还能够出口粮食。积累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农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创造了以“两个飞跃”为主线的崭新理论。现在我国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人类历史上新的农业模式, 为化解粮食风险的长远大计需要进行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革命。事情的动因是这样的巧合,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农村一直“领跑”着中国的变革: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 到30年前的农村率先改革, 再到即将发生的“生物经济”时代的农业新产业革命。这是中国变革的一个鲜明特色。

农业的基本矛盾催生自身革命

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难点往往成为前进的新起点。由于农业基本矛盾在世界范围内正趋激化, 客观需要也有条件进行这样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

农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3就是产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产业的弱质性。产业的基础性是指它是人们生存的必需, 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巨大生态系统。产业的弱质性, 是指它受自然的制约较大, 土地资源短缺而又经常遭受自然灾害, 周期长而又效益低, 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 价格远远低于它的价值。就我国而言, 虽然粮食自给率达到95%, 但加上70%的大豆依赖进口, 那就是10%的缺口, 等于每年第一粮食大省河南全年的产量 (1000多亿斤) ;我国人口每年净增700多万, 比青海省还多200万;土地递减, 近十几年减少土地1.5亿亩, 等于丢一个海南省。还有国际粮荒和粮价的影响, 目前, 国际四大粮食垄断组织已经进入我国, 他们首先控制大豆的进出口, 然后企图控制大部分粮食, 从长远看, 粮食缺口仍然会扩大, 粮食安全、粮食主权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不止于此, 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还会牵动全局, 加剧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由于农民种地的比较效益降低, 大批农民不愿种地, 精壮劳动力超量无序地流入城市, 不仅拉大了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 而且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 每年总有上千万劳动者失业, 现已波及大学生、研究生。就其影响面来讲, 还不利于提高农民工和城市职工的工资, 并会分离出无职业游民, 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国家的社会成本与日俱增。再说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之一是扩大内需,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但恰恰因为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收入低缩小了农村消费需求。

上述复杂问题搅和在一起, 就要寻找矛盾发生的总根源及其解决的出路。诸多矛盾链条上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农业。

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的农业产业革命

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明确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靠尖端技术。”

总体上说,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发展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线的科技密集型农业, 就是发展以科技为支撑、高度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的多元生态循环农业, 实现工农、城乡协调互动的现代化。如果说当年的工业产业革命发生在西方, 那么21世纪的农业产业革命便有可能发生在东方社会主义中国。

人类的发展史, 经历过多次生产力的技术形态变更, 继“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之后, 第五个形态很可能是“生物经济”, 也就是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 (BT) 为主导的技术革命支撑的新的产业革命。一个生物基因的破译和重新组合利用, 就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产业。有不少科学家预言:生物技术即将取代信息技术 (IT) , 成为社会最重要并改变工业和经济格局的主导技术。而农业是以生物技术为平台的最大基础性产业, 迫切要求新的突破, 而且在实践中已经出现突破。

改革开放30年, 以袁隆平先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为代表, 解决了近5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近年来超级稻的研究又进入分子生物水平, 研究成功了亩产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 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挺进。河南小麦的优良品种已经实现了8次更新换代, 今年创造了亩产1733斤的最新纪录。近几年商丘的农民曹长义从事“远缘诱变育种法”, 即在红薯、土豆上嫁接小麦、玉米、大豆、绿豆等, 培育出400多个新品种系列, 其中小麦亩产达1650斤, 突破了原有的植物学原理, 开创了9000年来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的先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陈文新在不同作物上利用根瘤菌有重大突破, 利用蚕豆与小麦间作, 解决了小麦吸取氮肥的“氮阻遏”难题, 将改变土壤和肥料结构, 探索出消除化肥污染的新路子。这些创新事例也只是冰山的一角, 今后的奇迹将更加层出不穷。

现在需要更新一个传统观念, 那就是把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等同于农业现代化。实践证明这是相当褊狭的。只能说, 农业机械化仅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 而“化学化”则把以生态为本性的农业推向“石化农业”的死胡同。农业的根本要求应是利用综合技术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包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大视野考察, “大农业”是人与自然交换最紧密的产业, 是太阳能转化的最直接最大量的领域, 是最大的生态调节器, 覆盖80%以上的陆地和大面积海洋, 潜力无穷。农业新产业革命不仅能够解决粮食问题, 而且可化解一系列人类面临的难题, 包括部分新能源、土地荒漠化及其他吃穿用等, 甚至将来的沙漠改造都可能靠科技武装的大农业。

以能源而论, 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的标志是能源载体的含碳量不断下降, 如今兴起了“低碳经济”。发现、利用新能源的路子、手段多种多样, 然而其中生物燃料是绕不过去的坎, 这也是与大农业分不开的。有的专家提出, 发展生物燃料不仅是替代石油的唯一选择,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 使农民脱贫致富和缓解粮食问题的一把钥匙。如果说此次危机是穷国的粮价危机, 根子在“穷”字上, 那么, 生物燃料将是发展中国家改善穷国境遇和应对粮食危机的一种“经济武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小麦年产是美国的1倍, 水稻是21倍, 猪存栏是8倍, 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当然比美国要多得多;中国北纬30°以南的广大南亚热带及热带地域也是美国所没有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就是农业的生态功能。从当代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视角考察, “大农业” (农、林、牧、渔等) 本身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大的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包括林业在内的调节生态平衡的功能, 而且大片的农作物扮演着吸炭释氧、参与水循环调节气候的重要角色。长期以来, 社会对这一重大贡献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农业是永恒的产业, 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我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农产品大国, 已经有条件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进行农业的产业革命, 使得这一最古老的传统产业变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系统配套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事关全局, 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面配套。这里的核心还在于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第一, 全面统筹协调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这里强调“全面”, 就是不要偏废一方。固然城市化是主线, 是目标, 但不能不顾及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现在有不少地方讲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 实际上只注重扩张城市、不注重提高农业和农民的收益, 以致出现了大批失地又失业的农民。世界经济200多年来一直是“城市重心论”, 农民成为牺牲品, 如今有些地方领导也往往厌弃农业。这里需要明确, 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有它自身的规律, 不是越快越好, 也不是越大越好, 必须防止过快过大造成失调综合症。目前的弱势恰恰是农村、农业、农民, 如果这个基础不牢, 产业发展跟不上, 城市化无异于空中楼阁。

第二, 运用好“两只手”支持农民增收。事实证明, 单靠市场化是解决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问题的, 因为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民是弱势群体, 无法与资本拥有者平等竞争。而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解决农业问题尤其要用“两只手”匹配。现在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严重背离价值, 农民种地收益太低乃至亏本, 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我们建议实施“九高”工程, 化解六大矛盾:“高位收购” (提高1~2倍) 、“高额补困” (补贴城市2亿多低收入人口) 、“高价销售”、“高储平抑” (以高储备系统平抑物价) 、“高资专供” (高级的农业生产资料专卖专供) 、“高压控地” (更严地控制耕地) 、“高酬引才” (用较高的待遇吸引人才下乡) , “高科集约” (高科技密集的农业现代化) 、“高惠生能” (以最优惠的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源迅速发展) , 用以解决粮食增产难、农民收入低、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大、城市就业难、农村消费增长慢和生物能源比重小等诸多矛盾。

第三, 以科技为龙头把农民组织起来, 与大市场对接。现在看来, 单靠微型规模的小农业是无法构建科技密集的现代农业的。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 尤其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和技术服务体系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 包括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村级合作社, 实现科技种田的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配套化。这里的关键是人才和技术, 条件是政府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其中对于最大的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进行改革, 使之成为真正为农民, 为农业服务的全国性体系。

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 篇10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 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彻到科技领域。在科技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 同时也要充分认识科情的深刻变化, 进一步增强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从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来看。当前, 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一是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发展变化的速度前所未有。前沿科技领域呈现群体突破的态势, 学科交叉融合, 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纳米尺度下物质世界奇异性质的发现, 量子理论与信息科学的融合, 生物科学对生命现象本质的揭示, 海洋科学和空间技术的发展, 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索, 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突破微观、宇观和时空尺度。这些方面的探索和进展, 必将对未来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二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重大需求。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 传统的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必须走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历史经验表明, 解决这些人类文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突破和新的科技革命。三是许多国家都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2006年, 我国召开全国科技大会, 明确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2007年8月, 美国通过《美国竞争法》, 提出要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继续领先世界。同年6月, 日本通过《“创新25”科技长期战略方针》, 提出面向2025年的创新型国家远景目标。2008年3月, 英国发布《创新国家》白皮书。俄罗斯、韩国、印度、巴西等国也都提出了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计划和行动。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 要求我们把握重大科技创新机遇,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努力掌握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 这对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新时期新阶段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 担负着增加社会财富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的双重使命, 面临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 这也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城乡统筹, 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 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都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科学发展之路。

从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科技发展的任务来看。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科学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看到, 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长期压力,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 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对科技事业发展路径和目标的战略部署。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实现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体现科技发展为了人, 落实科技发展依靠人, 突出科技发展培养人, 让科技进步的成果惠及亿万群众;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使科学技术有效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坚持统筹兼顾,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部署, 科技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 实现科技攻坚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安排, 国内和国外科技资源的统筹利用, 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贯彻, 使自主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重要作用。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从经济总量上看, 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 但是在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还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还不高。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任务,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科技创新是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 也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根本动力和先导力量。能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的影响和支撑作用。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

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科技成果充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坚持以人为本, 围绕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 切实加强民生科技工作, 努力解决人口健康、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 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

把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我国是世界科技人力资源大国, 科技活动人员和全时研究开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这是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学发展的宝贵力量。要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 加快构建有利于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 凝聚各方面科技力量, 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创新、支持创新的氛围, 形成科技工作万马奔腾的局面。

三、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也对我们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强调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 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 发挥各方面科技力量的优势, 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轨道。

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的各项措施和政策,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对当前扩大内需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已有较好基础、可以尽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产品的重点任务, 优先安排, 加快实施进度, 力争早出成果、快见成效。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服务企业, 开展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 加快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快推广应用一批既能拉动内需、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 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大对新能源、生物医药、新一代通信、新材料、绿色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形成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构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引导、带动和支持广大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使科技成为实现标本兼治的有力杠杆。科技创新既是扩内需、保增长的有效手段, 也是调结构、上水平的根本途径。我们既要发挥科技在应对当前经济困难中的有效作用, 又要发挥科技在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市场的变化, 导致外部需求减少, 对我们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形成了倒逼状态。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时机, 加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 使科技更加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效地依靠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

充分把握科技创新的重大机遇。历史经验表明, 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 从而孕育新的产业, 带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我们要抓住新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和兴起的机遇, 准确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 在世界科技前沿、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最活跃的领域, 加大原始性创新力度, 实现我国科技的新突破和新跨越。要抓住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机遇准确把握国际上研究开发活动和科技创新模式的新变化、新特点, 更广泛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科技需求迅速扩大的机遇, 准确把握科技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战略任务, 着眼未来, 超前部署跨越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国家竞争新优势。

培训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篇11

讨论嘉宾:余华星巴克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黄刚华荷美尔中国区人力资源经理

王华法国马赛商学院副教授、中国区项目主管

许可Hay集团大中华区咨询总监、中国区员工调研部负责人

惠普总裁维斯•普莱特曾说:“21世纪的成功企业,将是那些尽力开发、储藏并平衡员工认知的组织。”成功的组织能够使其成员共同为组织认可的目标去努力,而这往往是单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培训工作除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以外,更要重视通过培训开发来强化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本次的圆桌对话就聚焦于如何利用培训创新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石新泓:我们知道组织努力的结果导致组织的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今天嘉宾来和大家探讨的是当组织的发展目标和个体的目标不一致时,培训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

许可:我一直觉得培训的本质是行为问题。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就是行为发生实质是受益于个人以及他所在情境的影响。其次从形式上看,个人行为的发生是由三个模式决定的,一是个人要认知自己的观念,第二是个人要认识自己的方式方法,第三是帮助个人的变化,这也是展开培训工作的基点。除此之外,培训的基本要求还包括找对人的标准和对人才的要求,努力营造适合人才成长的微观环境,以及对员工本人个性的评估。但最易被忽视的是员工虽然有很好的工作绩效,但是工作的过程不愉快。这时我们要通过高级别员工一对一的辅导或者其他的办法让他有自我决策的机会,再利用其他的方法识别他在什么岗位上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余华:员工都希望有晋升和得到成长的机会。企业做培训的目的是想把员工留住,使得员工能够实现人生的价值。更希望员工能通过工作能力的提升为企业作出更有效率的贡献。当公司和员工的需求结合的时候,培训经理人的职责才开始体现。

黄刚华:各位好,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时代,产业、组织和地域都在变革。商学院就有责任去提供更多的创新的项目,比如在MBA层面提升领导力的问题就是从商学院角度来做的尝试和探索。讲到这个话题,我要说说马赛商学院。它首要讲授的就是个人职业发展之道。商学院和公司的培训不同点是会站在更为中立的个人的角度来看发展。

黄刚华:刚才石老师提到了组织能力,我认为员工愿不愿意,会不会以及公司治理方面允不允许都是要平衡的。

石新泓:余总的观点更为鲜明,培训既要帮助个人价值的提升,也要让员工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接下来谈谈要以什么手段真正解决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的提升这个问题。

余华:是的,我认为培训工作对员工的定位首先要做到明确员工需求,做好需求调研。培训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取决于培训的内容。

石新泓:很多人提到有没有办法可以使员工通过培训真正有所收获,而不会很快忘记培训内容,在座几位有什么看法呢?

许可:培训体现的基础是建立在个人行为发生的三个模式之上的。培训觉知,也就是一对一的反馈,是关于动机、价值观、风格、信息加工方式、自我印象和情商等方面的。领导干部要真正发现一些求知欲望强烈、广阔的愿景、会换位思考和布置力的高潜力的人才。商学院做培训的优势就体现在帮助员工在职场中把握诸如战略、财务和人力资源等的商业主题。这也是我讲的第一类方法。第二类方法是主题任务。为了扭转市场经营的局面,我们通过让四个做不同业务的对象一起制订形势方案,最终去执行。第三类是讲管理实践,主要针对发展短板的。我们通过让不同的业务部门交叉,去体验不一样的工作环境。

石新泓:您的意思是让员工去领会不同于以往工作的东西。我知道企业普遍流行请讲师来做培训。王老师可以给我们讲下怎样充分发挥讲师的效应和使得讲授的内容更有用?

王华:商学院和企业人才的关系实际可以比作教练与冠军,不要指望教练游泳比冠军快,但是冠军的产生离不开教练。以树来做比喻,从商学院角度来讲公司是树干,树冠是包括学位在内的部分,树根是价值观。商学院的培训就是通过老师的帮助使得根深叶茂。商学院之间的差异就是每个商学院会有不一样的价值观。马赛商学院成立百年的后面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就是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理念。

石新泓:王老师的意思就是无论是找讲师还是找商学院,最重要的就是统一价值观。是吗?

王华:是这样的。价值观将会成为整个培训当中贯穿的主线,只有根扎得深,叶子才会茂,枝干就会粗。

石新泓:时间过得非常快,回到我们今天的题目上来,我想请在坐的四位用例子来说明在过去一两年采用了什么新的培训手段、理念或者体系来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及这么做的好处。

余华:我们星巴克的CEO经常说的是一切与咖啡无关。星巴克是一种体验和服务。星巴克的培训70%是从工作中学的,与员工的业绩挂钩并且有考核标准的。20%是从周围的同事、老板和下属学的,培训形式很灵活。例如每周都有午餐学习,员工互相分享经验。10%才是传统的培训,一般请外部讲师。

王华:商学院在内容、形式和组织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来提升培训的效果。人力资源的管理如果没有量化的基础就很难衡量培训的投资回报。商学院也不能总提供通用性的培训。可以通过校友组织的方式加强学生间的沟通。

黄刚华: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培训创新的“新”。我希望做HR的人都有善良之心去打造那个培训创新。

石新泓:现在我简要总结一下,首先培训要从思维、技能和职位匹配的角度实现个人与组织价值的双重提升。培训手段方面内容决定了形式,所以星巴克就提到了要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其次是互相学习和自我培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国界和地域的扩展,新形势下的培训更加需要创新。最后HR要要能够成就培训和服务的对象,让员工内心善良的东西和自我的价值去发挥。

余华:我一直跟我的团队讲,HR要懂公司的业务和战略,这样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我们希望这里多一点这样的人。

石新泓:下面是听众和嘉宾的互动环节。

提问:我来自上海一家品牌服装公司。我们缺乏的是最底层的员工,怎么让大家知道劳动最光荣,从最基层的去做?

余华:以星巴克为例,我们培训如何找到匹配公司的员工。其次还要让年轻的员工看到在公司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王华:我觉得你第一个要反思的是提供给基层员工的培训和上岗培训做的到底怎么样。第二从更深层次角度说这不是一家公司遇到的问题,是80后一代人价值的迷失。有个很好的公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把慈善和义工和降低离职率结合在一起,会后我把这个问题告诉你。

余华:星巴克员工的流失率大概在30%,但是一线员工的待遇不高。我们很注重对80后员工的关怀和尊重。而且星巴克很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员工经常自发去做志愿者。

王华:我回答你的问题就是价值。有效留住80后的年轻员工的方法之一就是使他们不仅感觉到在公司,而且在社会中体现了自我的价值。

石新泓:员工在组织里首先要受到尊重,其次要看得到希望。时间关系,现在是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目前培训工作要伴随着组织发展整合战略的调整资源的配合,给员工更多的辅导,建立人才梯队。在座的能不能跟大家分享培训与员工发展如何适应公司战略的调整?

许可:这个问题是我前面介绍这个案例里的,他面对两个重要挑战,第一是跨业务的管理能力,第二是怎样有市场的良性。我举两个小点,一个管理实践是跨BO进行组织,我不觉得这样的培训很难。其实跨行业去看另外的团队是一个技巧。第二是把员工换到原来不在的BO某些匹配的特定岗位上。

余华:我的观点,一个是怎么结合人力资源和公司资源的策略。首先要清楚公司的战略是什么,其次发现公司发展的瓶颈。另一个是组织架构。整合最大的好处是把资源最大化。人力资源在公司战略方面是核心,绝对不是附属品。我觉得最难也最核心的是怎样帮助公司发展。

王华:很多员工不愿意调换工作岗位和地点。HR就要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挑战。第二点跨部门沟通和组织架构的调整要软硬兼施。第三点HR与其他部门之间要有很好的沟通。很多时候coaching没有被纳入到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作为一种实施方案来对待。

创新语文教研,推动教学发展 篇12

但是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 容易出现流于形式的教研活动, 而且许多陈旧的教研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环境, 甚至许多老师的专业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对学生的发展设置了局限。 针对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如教研内容简单、过程随意、重视量化而不是质化等, 本文提出要创新语文教研以推动教学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教研团队, 推动教研活动进行

不同的语文教师往往具有不同的教学特色, 要促进教师和教学的发展, 必须有意识地创设语文教研团队, 为教师参加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提供机会和平台, 从而创造轻松愉悦的参考、合作的交流平台, 也让学生享受大家合作的成果。

在常规语文教研组的基础上, 需要建设多样化、专业化的交流平台。 这样的突破关键在三个方面:1.化大为小, 化整为一。 将语文教学内容分为多个专一的教研组, 比如习作指导教研组、阅读指导小组、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小组等, 让更擅长这一领域的语文教师对这一领域进行教研, 发挥所长, 取得成效;2.转变平台, 化严肃为轻松。 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显得严肃, 大家被限制在这一框架下, 难以保证教研效果, 不妨转变传统平台为线上交流平台, 这就弱化了现场的严肃性, 让大家能畅所欲言, 在轻松的环境下思维更灵活;3.由校内扩展到校外, 扩大教研范围。 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设立相应的教研博客、论坛或者微博公众号等, 在上面分享已有的教研成果, 推广后吸引全国各地的老师参与到这一讨论中, 集合更多人的智慧达到教研成果, 并与大家分享这一成果, 吸引更多人的参与。

二、创新教研模式, 追求教研品质

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 只有跟上时代的节奏, 才能创造出更丰厚的果实。 传统的教研模式下, 开课、听课、其他老师评课一条龙展开, 教研相对被动, 开课的老师更是将其视为负担。为了让领导看到自己的教学成果, 教师开课有时也会存在全班学生多次演练, 像表演一样演给其他教师看, 这就违背了语文教研的本质。 因此, 必须创新教研模式, 化被动为主动, 尊重教师教研的自主性和系统性, 让大家能在自由、自主、系统的新模式下追求教研的品质。

教研自主性是指在教研活动中, 不要给任课教师压力, 让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把教研当成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舞台, 而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 这就需要学校改变部分教师的思想, 让其认识到提示自我、促进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研系统性要从以下两点来做: 首先是对一项内容的系统性教研, 要做到有始有终, 在确定教研目的后, 有计划、有主题、有策划、有反思、有总结地完善这一次教研。 其次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对教研的内容和领域都作系统化的教研。 比如, 语文教学涉及了方方面面, 有习作指导教研、阅读方法教研、积累教研、古诗词教学教研等方面, 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性的教研, 追求教研品质, 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新教研评价制度, 提高教研积极性

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价的本质目的, 是对整个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性的评价, 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 让教师能从本次教研中发现自己还需改善的地方, 落实教研效果。 但是不恰当的教研评价制度不仅达不到最初的评价目的, 反而可能导致参与教研的老师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甚至会引起老师之间的不合。

我们需要创新教研评价制度, 实施侧重整体性、改进型和激励性的评价制度。 从整体性来说, 教研评价应指向整体, 而不是个人, 因为教研需要的是老师共同的成长, 而不是对个人功利性的引导。 只有整体性评价, 才能让教师更加团结, 大家在提出不同意见时心理上才更容易接受别人的指正, 正视自己的不足。 从改进型来说, 语文教研不是为了展示以前的教学成果, 而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取得进一步改进, 教研中不能只说好话, 要强调反馈的重要性, 通过评价让团队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再通过共同探讨解决这一问题, 实现真正改进。从激励性来说, 表扬和激励能让一个人更快地成长。 教研中的激励性评价, 可以让教研团队回顾上一阶段教研的成果, 并从中认识自己的价值, 展望个人和团队的发展前景, 进而激发他们在今后教研工作中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峰.校本研修的活动策划与制度建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中国计划生育历史发展下一篇:分层试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