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作品分析

2024-06-03

隈研吾作品分析(精选4篇)

隈研吾作品分析 篇1

之前从没听说过隈研吾,大概是我太孤陋寡闻。今天的展览,介绍了他的经验和设计标准,主题为在建筑内部分享当下社会逐渐普及的SHARE HOUSE概念。最为突出的当属隙间为家的设计,在结构合板上打口,令其互相咬合是结构成立,且不说艰涩难懂的设计理论知识,空间的构造让我惊讶不已,怎么会有人想到把独立空间分享出来,在墙与墙的间隙中寻求公共空间.这种回归自然的乌托邦让现实主义的我动摇了。他是个富有情趣与生活智慧的人。看得出这次的展览作品都有着简单大气的外观和“透气”的内部构造,多用马赛克和结合合板的各种连接做出不一样的效果,就连我这个还没入门的新人都能体会到他独特的分割,而被他所震撼。在向他提问的过程中,他津津乐道小事这一细节让我明白,建筑不是自己的事,而是要观察周边的事物,结合整体的需求,最大程度的让建筑物与当地当时当代融合。这不仅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还需要经验,明锐的洞察力与一颗乐观的心。建筑不仅仅是一个挣钱的项目,你通过它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提高自己的修为,不断造福于他人。

隈研吾作品分析 篇2

1、研究对象1954年隈研吾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之后进入日本户田建设公司,1985至1986年间访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亚洲文化局的研究生院,1987年成立空间设计工作室,1990年成立隈研吾事务所,1991年改称为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1998年在庆应义塾大学担任教学工作。

2、隈研吾建筑设计理论

1)理论初探——无序理论

将作品融入80年代无序的城市大环境中,使建筑外形与无序的城市文脉肌理保持一致的过程中实现对建筑的消解。变形夸张尺度和材质随意使用将毫无关系的元素符号杂糅在同一个设计作品中,单纯地在形式上追求与环境的融合。

2)理论发展——遗型逆转

通过逆转建筑造型,削弱建筑体量感,降低建筑存在对感受者的压迫,减小建筑形态及建筑在感受者心中的存在感。虽重视了人对于建筑“有”和“无”的视觉体验,但没有深入分析人感受建筑的视线方向和人实际的运动轨迹和速度,以至于建筑只是在外部空间上消失了体量,但在建筑内部,人仍能感受到建筑空间的存在。

3)理论转折转折——视线反转

用地面区分空间胜过用墙面来围合空间,减弱建筑在垂直方向的分割,强调其在水平方向的连续性。关注人在不同空间中对建筑的感受,即视线与造型一样也是经过反转的,让人在任何位置上都能感受到建筑的消解。

4)理论形成——负建筑

20世纪的建筑设计始终没有解决自由与形式的对立关系。自由与形式两个方面都期望以“赢”的方式展现自身的重要性。21世纪的建筑设计,真正从环境与人的角度上考虑建筑的生成过程。用“输”的手法思考建筑的存在价值,建造最适宜的建筑。

二、隈研吾建筑外观特征分析

1、建筑粒子化

隈研吾曾在接受访谈时表露:“我的目的并不想创造像微粒一样的建筑作品,而是希望创造一种像飘动的微粒那样的模糊形态。与这种形态最接近的东西就是彩虹。”

1)建筑粒子化概念

德国哲学家威廉·莱布尼茨认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无数细小粒子以一种没有规律的方式进行结合、交错、震动而产生的。粒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因素,那建筑最重要的就是转变为构成建筑的粒子。物质“粒子化”可以增加材料的触觉感,还可以拉近环境与建筑的联系。摆脱建筑作为客体存在而固定不变的形式,还可以在建筑的内部使人感受到环境。

2)建筑粒子化设计

建筑粒子化的创作过程,就是寻找粒子的过程。精细慎重的把握粒子的尺度和素材,起到环境与建筑结合起来的目的。分析组成外部环境的尺度与素材,同时分析在建筑空间内不断变化的主体活动。隈研吾在马头町广重美术馆建筑设计中尽量保持与广重的作品风格相一致。广重作品的空间特征在于多层次,多运用形态较朦脉的自然现象元素,以垂直线条来表现多重空间,隈研吾利用当地杉木以百叶的形式以这样粒子来设计美术馆。

2、建筑外观材料应用

建筑是由材料构成,材料也是建筑最直观地表现形式。

多种材料的运用是隈研吾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通过运用不一样的材料展现建筑之美。

1)自然传统材料的应用

不做任何修饰的自然材质是隈研吾最擅长的建筑材质。在隈研吾创作实践中,总是能够将自然材质巧妙地与空间格局相融合,完美展现内部空间和自然环境的一体性,运用真实自然材质打造建筑空间的素雅感。

2)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

现代建筑形式的快速发展与现代建筑材料的进步是紧密相关的,现代建筑材料能够使空间形式多样化,也能优化建筑的安全指数。为找出现代建筑理念与传统美学原理的平衡点,隈研吾在使用传统材质的同时,也多采用现代建筑材料。

3、建筑结构特点

1)木结构的艺术特点

对隈研吾而言,木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所蕴含的更多是传统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他崇尚建筑空间的自然美,在其众多木结构作品中,木质材料保持原本木色,保持材料的真实性。隈研吾采用传统的木材材料,以现代木结构工艺技术进行制作,重现传统建筑中的木构特点,这种传统和现代的相互渗透展现了隈研吾木构建筑独有的表现力。

2)石头砌筑的再认识

通过探索研究石材的加工工艺,改变石材不透明的物理属性,石材的厚度直接影响透光性的好坏。

隈研吾在实际建筑中,根据设计的不同情况,对石材进行不同的砌筑方法。如在“石材美术馆”外立面的砌筑上隈研吾运用多孔石墙的施工工艺手法,在不影响结构情况下,在重叠结构上抽取若干石材,打造石材格栅,抽掉对结构不会产生影响的部分,引入光线,空气流通。

三、隈研吾建筑外观特征的影响要素

1、禅文化

禅学推崇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主张素朴淡雅的宗旨,禅宗这种思维方式启迪了日本人民的艺术创造,产生了极具民族特性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审美观,生成了日本独特的艺术美学特征。土、木、竹、藤、石等自然材质,这些真实不加任何修饰的自然材料在契合了禅学宗旨的同时,也符合日本人民的喜好,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还原材料的本质,呈现材料的素雅感。自然材料的美彰显禅学主张中的“不执念外界纷繁事物,不为感性认识所困扰”的精神意境,从纷繁复杂的外在形象中回归建筑材料的自然本质。

2、“本土化”情绪

日本建筑已形成独有特殊的体系,融会贯通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取得了辉煌成就。日本民族善于吸收融合其他文化结合当代丰富的建筑文化。日本建筑师们不仅在哲学美学层次上探索设计革新思想的可能,也在形式创作上探索建筑改变的可能性。在建筑理论、形式表达和材质潜力等方面,隈研吾都表现出日本建筑界一脉相承的探索精神。

四、结论

现代建筑处于稳定期,会产生大量优秀建筑物,凝聚现代建筑的精华。日本的独特之处在于,没有简单复制的“国际风”,日本建筑师批判性的接纳外来的建筑式样,尝试做出自己的风格。中国建筑必须学习借鉴,对自己的文化探讨研究,创造出自然舒畅的建筑形式。

摘要:隈研吾(Kengo Kuma)是著名的现代日本建筑设计师之一,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本文以隈研吾建筑外观为研究对象,从禅文化、“本土化”情绪两个影响要素总结建筑粒子化,材料应用及建筑结构三个方面建筑外观特征。他探寻建筑本质的建筑哲学观,也为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隈研吾,建筑外观,特征

参考文献

[1]隈研吾.十宅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8):1~178.

[2]隈研吾.自然的建筑[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2):1~178.

隈研吾作品分析 篇3

隈研吾(Kengo Kuma)是当今日本建筑界的领军人物,他所思考的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其作品在当代建筑界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影响力。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环境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而隈研吾同样着眼于建筑与自然的交融,在当中寻觅建筑物与其所在地的丰富及牢固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隈研吾几个不同阶段的代表作的分析,解读其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并且探寻其在设计创作中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

隈研吾 建筑 环境 自然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6-0093-02

一 关于隈研吾

自2000年开始,隈研吾这个名字渐渐为世界建筑界所熟识。他的作品从日本本土扩展到中国等其他国家,并多刊登于著名建筑杂志的封面。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院,随后赴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并于1年后在东京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后又设立了隈研吾及其合伙人事务所。隈研吾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师中突出的一员,能很好地解答中国建筑师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困惑;

二 那些“消失”的建筑

(一)龟老山展望台

龟老山是日本爱媛县今治市大岛上的最高峰,原来的山顶在瞭望台建起来之前就被水平切掉了。在设计该观景台前,隈研吾意识到观景台自身所存在的矛盾——因为环境优美,所以要建观景台;建了观景台,环境就会遭受破坏,不管观景台的形态多么优美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为了消除造型体与观景台的矛盾,龟老山展望台设计得看起来像是山谷中的一条狭长的裂缝。这是颠倒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观念,因为任何观测平台的特征就在于矗立于自然环境中。

(二)水/玻璃

水/玻璃的设计中采用除水面边缘的处理,让水流不着痕迹地溢出,使人仿佛置身于与热海连接的空间中。其地面被控制成平坦的水面,尽管水深仅15厘米,却因为有了贴深绿色花岗岩的水底,使水底的存在感在人的视线中消失了。

水/玻璃在平面设计中,客厅及其连接部分的设计启发则来源于日本传统能剧的能剧舞台,它借鉴了能剧舞台的空间感受,把规划的重点落到地面。因为只有保持来访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地面,才能更好地控制其视点不会是俯瞰,若是俯瞰,便没有了与大海连成一片的空间感觉。

(三)马头町广重美术馆

马头盯广重美术馆是为了收藏安藤广重作品而建造的一所美术馆,里面收集了安腾氏4300多幅浮世绘画作。广重的浮世绘作品因其运用自然元素,对自然及其变化的视觉表现而闻名。隈研吾就是受此启发,在这个项目中试图将广重绘画的基本方式转换为建筑语言。

在广重美术馆的设计前期,受广重绘画特色的影响,即使用垂直的线条描绘雨,于是隈研吾以杉树百叶作为建筑与环境的媒介。这样,杉树既表现了广重绘画的多重性,又很好地与环境融合。(图1-图3)

(四)竹屋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位于北京北部山区水关长城脚下的当代建筑博物馆。竹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了土地结合的部分,在堪察了基地周遭环境后,隈研吾尝试将长城特有的就地构筑的方式运用到此设计中,他保留了坡地凹凸不平的地面,小心翼翼地将分段的细长平面依地面高低置放上去,形成一个完整的连续体。

整个房子结构上还是钢筋的,只有室内和卧室部分是混凝土实墙,墙面是大面积通透的落地玻璃。从屋外到屋里,甚至推拉的门窗和卫生间的脸盆,都尽可能使用竹子。竹屋的外部,由大片的竹墙围合。在门窗位置还设计了可推拉的竹墙。拉上竹门后,阳光会透过竹墙的空隙洒进屋内。竹屋内部空间也用了一些竹墙和竹柱来分割、联络或装点。(图4)

隈研吾认为,与土地结合是好建筑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所谓的结合並不是将基地整平后再让建筑孤立其中,而是有美国建筑大师莱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那般“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感觉。

三 与环境相融建筑的构建方法分析

(一)材料的选取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混凝土并不就是完美的。隈研吾的理论是将木材、泥砖、竹子、石板、纸等天然材料,结合水、光线和空气来创作建筑,隈研吾之所以使这个并不年轻的理念得以再生,离不开从小生活在木质小屋,简单朴素,通风良好的木屋居住经历所给他的感受。他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自然素材结合来阐释建筑的自然属性。而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封闭感很强的材料,触觉上感受不到木板的温暖,视觉上没有木板的通透,这些都是它的缺陷。

所以笔者认为在构建选材方面应该认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每个地方都应当采取适于应对当地特殊历史文化的设计风格,盖出只有这片土地上才应有的建筑。好的建筑应该是从场地里面生长出来的,这种生长并不单是指建筑的外部形态和场地的某种联系,而应该是“表里如一”的。由于对建筑地域性的尊重,每个建筑的设计伊始,都应该去走访现场,与当地的人们交流,通过实地勘察寻找灵感,从当地的材料中寻找启发。自然的建筑应当是接地气的建筑,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建筑,就像从农村里爬滚出来的孩子一样,看似朴实,实则丰富。在马头盯广重美术馆项目中,隈研吾考察现场的时候,发现当地盛产一种叫作八沟杉的杉木,所以他想创造一种像后山杉树林一样的建筑。在竹屋项目上,隈研吾同样选取了代表中国特色的竹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做法能有效地让建筑融于身后的自然环境之中。

同样,在选材的时候需要有工匠精神,在马头町安腾广重美术馆项目中,隈研吾遇到了如何做出不会燃烧的木材的问题,几经辗转他找到了一个专门研究杉木耐火性的人,最终对杉木进行远红外处理才得以让杉木通过燃烧性能的检测。在长城脚下的竹屋项目中,为了避免竹子的开裂,隈研吾特地请教了一些有经验的植物学家,掌握了竹子成长到某一个时间适宜砍伐以及砍伐后经过加热工艺,能使它变得坚固的知识,最终,隈研吾通过学习竹子加固技术,建造出这一长城脚下的“竹子奇观”。

(二)地形的运用

隈研吾在日本泡沫经济爆破以后,来到了乡村进行自己的建筑实践。与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相连,隈研吾探索出自己与自然连接的建筑观并付诸于实践。首先在龟老山观景台这个项目,隈研吾把建筑的造型反转,在山顶挖出一道“缝隙”,把观景台“陷于”这道缝隙当中,路径由到暗明,由抑到扬,以楼梯和桥的设置,把观景的最高潮放置于山顶。这种反造型的做法,保护了山体的完整,连接了当地的景观,成为人们体验当地风景的绝佳场所。在龟老山观景台这个项目中,隈研吾放弃了纪念碑式的建筑,而选择自然的建筑。自然的建筑,是从特定的场所中生成的。观景台的建筑素材就是山,以山作为材料,与山顶打造U形框架,再覆土恢复原貌。于是,场所、表象与建筑设计融为~体,而龟老山这一场所,赋予观景台建筑隐藏的力量,突出的唯有辽阔的濑户内海与山景。

另外,水/玻璃在设计时也借鉴了能剧舞台和日向邸的设计原理,能剧舞台最为重要的斜行地面,倾斜设置的挂桥利用透视构图法的技术制造错觉,制造出纵深感。能剧演员保持与地面的联系,拖着脚步从挂桥出场。这时,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地面上。隈研吾的水/玻璃就是借鉴了能剧舞台的空间感受,把规划的重点落到地面,从而合理地利用了建筑物在海边这一特性,使得人们有位于大海中间感觉,有效地将建筑和周遭融为了一体。

(三)造型的设计

结合以上案例,我们不难发现,隈研吾在自己的建筑作品中,基本都会用一些“间隙”或者“栅格”来增加建筑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让人们能够在建筑内感受到外面的环境。2013年7月,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隙间”的展览,参展人正是隈研吾。在这次展览的说明中,隈研吾写到了自己对隙间的理解。他说这是他最重视的一点。如果物与物之间压得很紧密,挤在一起没有缝隙,就会让人觉得透不过气来,而且难以应对环境状态及方法的变化。有了隙间的存在,事物才能保持良好的通风透气,形成一种柔软又坚韧的感觉。隈研吾通过人被社会压榨着努力工作的状态,来说明隙间的意义所在。他希望建筑可以存在让人喘一口气的空间,能够在隙间的缝隙中自由变换。打破混凝土的死寂,让建筑展现出与人的身体相贴合的自然感。隙间可以令建筑变得自由。

最初使用“栅格”这个概念是在水/玻璃的项目当中,用栅格的屋顶把太阳光分割成细碎的粒子,使自然光能够能柔和的打到水面上。那是水平方条向的运用,达到对光的一种调节效果。在广重美术馆中,在墙面的处理上运用杉木条的栅格化排列的手法,既在寓意上达到跟安藤广重浮世绘绘画的艺术效果,又在垂直方向缔造了隐秘的光影效果。在其随后的建筑创作中,栅格被多次运用,达到调节光线,渗透内外,以及调节视线等效果。

同样从微观上来说,竹屋,一根根有距离的竹子依次排开,这种距离使整间屋子里充满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在室内的人能感受到室外的微妙变化,这使得屋子里最要的房间——茶室,充满了自然气息。从宏观上来说,正是山顶的一道间隙,才使得龟老山观景台能隐藏在周围的环境里。正是隈研吾这种对空隙的巧妙运用,使得他的作品能更贴近自然。

结语

隈研吾,让建筑消失的建筑师 篇4

“Toshima Ecomusee Town”这个名字是由日语、法语、英语单词组合而成的,“Toshima”是日语丰岛的音译,“Ecomusee”来自法文“écomusée”,意为生态博物馆,“Town”则是英文,城镇、商业中心之意。大厦也是日本唯一一座集政府办公楼、超高层居民大厦、商业设施于一身的免震建筑物。创造出这个“日本唯一”的不是别人,就是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

隈研吾不仅在日本社会颇有声望,在中国的建筑界也如雷贯耳。笔者作为《环球人物》的特约记者,还是“Toshima Ecomusee Town”的入住居民,产生了要和这位建筑师来一次亲密接触的想法。

一出手就备受争议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坐落于东京艺术家、文化人最为集中的南青山,他和《环球人物》记者约定的采访时间是晚上10点钟。没错,晚上10点钟,记者从事采访工作30多年,还是第一次被采访对象确定在如此时间段上。

对隈研吾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子实在高!将近1米9,不过站在旁边却不会感到有压迫感。面对记者,他一脸倦容地解释说,自己刚刚结束手头的工作。

隈研吾36岁成立了事务所,出来打天下的第二年就在激烈的竞争中拿下了马自达汽车展销大楼的设计工程,并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了非同寻常的M2大厦——建筑正面中央镶进了一根比普通柱子大8倍的巨柱。毫无疑问,这样大胆的建筑就是为了抢头条而生。

M2大廈备受争议,隈研吾则一鸣惊人。但是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M2也成为泡沫经济下浮夸建筑的总代表,隈研吾被“逐出”了东京建筑界,居然整整12年在东京没能接到一项设计工程。

回顾那12年的时光,隈研吾感悟颇深。“那是我人生最为低谷的岁月,仅靠朋友或熟人介绍,去地方上设计一些建筑。然而到今天,这段经历却成为我最大的财富。在东京搞设计,建筑公司老板和我谈的,都是时间和预算问题。在地方上工作,我有机会直接跟匠人们沟通,一起交流选用什么材料好,怎么用,等等,非常细微、具体。”

正是这样的讨论和沉淀,让隈研吾渐渐明白:“建筑物不是物,而是人的容身之所,要让失去安全感的现代人, 能够在建筑物里感受到一种温情。”

不再作西方建筑理念的代言

名家铸剑,讲究“人剑合一”,设计师也如此,隈研吾的那股子心气全表现在建筑物上,藏都藏不住。刚成立个人事务所时,他呈现出的是一副唯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架势,如同M2的存在感一样。但在“归去来兮”的10多年间,隈研吾的建筑已变得能契合甚至融于大环境中,带出了简而能远、淡而有味的禅意。其个人的建筑理念和价值观也有了大幅转变,不再甘于作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代言,而是树立起了自己的风格,将其定义为“负建筑”。

所谓“负”,是给一味堆砌符号的建筑做减法,减弱混凝土所带来的冰冷感,减弱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冲突感,让建筑变成配角,将环境的考量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他还尝试在建筑中增加木、纸、竹等材料,让光、影和风在建筑里流淌。

说起转型,隈研吾自我剖析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说到底都是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从明治时代开始,日本就将西方视为学习榜样,对其建筑风格亦步亦趋,直到现在也是如此。日本不能一味地追随下去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不能逐末忘本,尤其是在为了追求物质丰富而大肆破坏环境的当今社会,更要珍视传统与自然,返璞归真。如果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域文化上,就能激发很多新的设计灵感。”

今后是中国建筑设计师大展拳脚的时代

隈研吾在中国有不少作品,但直到2002年在长城脚下设计竹屋之前,他对中国建筑的印象并不好,觉得到处充斥着欧美风格的摩天大楼,“中国应该有和悠久文化相匹配的建筑。”

在对长城脚下的土地进行考察、研究时,隈研吾注意到,这其实是块不适合建造房屋的坡地,地面凹凸不平,远处山峦层叠,四周树木粗犷而无规则地生长,是精致度很低的大背景。但长城本身,不就是建在起伏不平的山脊上嘛!

为了将建筑融入环境,隈研吾故意没有平整土地,而是让房子就像从土地上长出来一样。在考虑建筑材料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竹子。竹子是中国特有的符号,他很早就熟知中国晋代“竹林七贤”的故事,认为竹与长城周边的风景很和谐。

在设计竹屋时,隈研吾对光、影、风等自然因素的运用显然已出神入化。竹屋的玻璃与竹竿缝隙能将阳光反射、分割成多种层次,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季节所呈现的光影景观全然不同。屋中人可透过竹缝看到外界的一切,没有一份把红尘看透却不看破的心境恐怕很难设计出如此空灵的建筑。就连隈研吾本人也说:“我毫不掩饰对竹屋的喜爱。”但当记者问他:“在中国的作品里,你最为得意的是哪一个?”他却回答道:“是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民间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2013年开始建,2015年9月20日刚刚对外开放。整个馆就建在一块被茶园覆盖的山坡上,隈研吾秉持他一贯重人文、亲土地、和环境互动、与自然调和的理念,让美术馆迎合山体斜度,依山而行,建筑材料则选择了当地拆迁废弃的旧石瓦,“这也是资源再利用”,每每说起这些似乎是随手拈来的材料,他都又开心又得意。从高处俯视美术馆整体,就犹如飞鸟掠过茶园,又像是渡鸦群栖于山间。

对于近年来欧美建筑设计师在中国留下的不及格作品,隈研吾耿耿于怀。他说,“今后,应该是中国建筑设计师大展拳脚的时代,他们当中不乏有活力、有想法的年轻人,希望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国家工程能够由他们牵头设计”。

期待东京奥运助力当代年轻人

再过5年,东京将第二次承办奥运会。目前,东京的奥运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而让隈研吾走上建筑设计师道路的,正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

当时正在读小学的他,跟着父亲一起去了由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奥运会主场馆——代代木体育馆。这座史诗般的建筑物,给少年隈研吾以巨大的冲击,让一心想做兽医的他开始从心底佩服建筑设计师,觉得那真是一份了不起的职业。

隈研吾的父亲是位普通上班族,最大的爱好就是自己动手修缮房屋,高个子的儿子自然成为他最好的帮手。尽管小隈研吾并不十分情愿,但每到周末都会和父亲一起做木工、刮大白。“从小学就开始干,到了中学成为主力,真是把我累坏了!不过我和父亲的关系,倒也因此亲近了许多”。

如今,梦想已实现,隈研吾还在以建筑师的身份为第二个东京奥运会做准备。“我正在设计一个新车站,从房顶能看到站台全景,日本车站里还没有这样的设计”。借着对奥运的热情,他对今天的年轻人提出殷殷期望:“1964年的奥运会,让我们这代年轻人振奋了起来,开始追求梦想。希望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也能为现在安于现状、过分內向的当代年轻人创造一个契机,让他们敢于拿出行动来。”

在采访结束时,隈研吾题了字送给《环球人物》记者:“亚洲的力量、自然的力量!”他说,这是他设计灵感的根源。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今后亚洲建筑、经济、文化应当努力的方向呢。

上一篇:在廉政教育培训班上的讲话下一篇:农村三八妇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