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8篇)
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1
当前征管工作存在问题的调研提纲
征管部分
一、征管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户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在办理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
需办理临时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大厅受理时是否随时办理,既然纳税人属于临时经营或未取得营业执照,是否需要纳税人出具房租合同或产权证明。
2、登记信息采集、录入的完整性、准确性上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
开业登记信息采集不完整、不准确。一是纳税人联系电话不完整,应把联系电话由非必录项改为必录项,同样问题的有总机构(分支机构)信息的录入和投资方信息的录入;二是国标行业的录入不准确,例如纳税人主行业为营业税征管范围的,在录入国标行业时,“国标行业(主行业)”为本身所属行业还是国税所管行业;
3、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软件)的备案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
纳税人使用的财务软件不便于备案,由于纳税人使用的软件大体都是同样几类如用友、光碟等,建议财务软件不用备案,纳税人报备财务软件名称即可。
4、停复业登记办理、非正常户认定、重新税务登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一是纳税人月末最后一天办理停业时,由于省局提前提取了应申报数据,会发生重复扣款现象;二是纳税人复业解封存发票时,应点击[解封存]按钮,如果前台操作人员误点击“发放”按钮,需要省局修改。非正常户解除时,对已作流失的发票领购簿,未先行缴销处理,误点击“发放”按钮,同样需要省局修改处理,建议下放此权限;三是未达点户,由于平常不产生应申报信息只有汇总申报产生应申报信息,如果发现纳税人失踪后作非正常户认定,一旦纳税人重新恢复经营,由于无未申报信息相关违规处理信息,容易导致执法系统出现过错;DL四是小微企业为了享受国家补贴,长期零申报或不申报,也无法找到该企业法人,只有转为非正常户,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GP五是重新税务登记办理后,系统自动恢复了纳税人的机内信息,包括主管税务官员信息,管理局并不知道是否办理重新登记,建议完善软件,需要补录的信息跟新办户一样空着。
5、企业及其他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时,在注销程序、缴销发票、清算税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工作流程未明确规定企业注销清算的范围、具体要求、方法等,对于经营期较长的企业,比如三年以上,是否需要从开始经营之日到终止日把账全部查一遍,建议明确清算期间;二是注销报告是否要求必须列明所有发票使用情况和纳税申报情况;三是大部份企业在注销时均需要向税务机关就财产处置等事项进行清算申报,到目前为止仍无清算申报表,造成管理环节不能及时进行注销处理;四是由于需要纳税人重新到税务机关办理清算申报,影响纳税服务质量,部份纳税人不来申报造成其信息长期挂在机内无法处理,影响管理质量。DL五是对清算注销是否必须由中介机构出具审计报告请予明 确。SH六是纳税人注销时存货较大,存在风险。部份纳税人生产经营期间进项留抵大,不纳税或纳税少,待进项留抵抵完后,立即注销,再成立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之前注销时留下的存货,规避纳税;七是目前注销流程不经过区县局领导审批存在风险,为规避风险,建议大型企业或重点税源在注销前必须经过纳税评估。
6、漏征漏管户的清理存在什么问题,与工商登记信息交换和比对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我局个体工商登记信息从综合治税办获取,其中信息据包含地税信息数据等,由于数据量较大,加之岗位人员同时兼有其他工作,无力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清分和比对,导致此项工作操作粗放,效果不明显;二是工商登记数据信息不准确,无法查找到纳税人,如部份企业委托办证代理办理营业执照,其预留的地址、电话等与实际不符;DL三是部份纳税人变动频繁尤其城郊结合部,增长较快,以现有管理力量很难消除漏征漏管;DL四是个体环评不过关的,无法办到工商营业执照,导致工商登记信息交换和比对存在问题。GP
7、在税务登记违法处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营改增初期,对营改增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录入开业时间时,大部分纳税人都超期办理,但又不符合逾期办理税务登记受处罚的纳税人,于是不得不登记制作不予处罚决定书,产生大量的无效工作。
8、外出经营活动证明开具与管理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
一是报验缴销证件均不按时,绝大多数的外出施工企业是到了需要发票 3 报账时才匆忙申请开具《外管证》,或才持早已申请到手的《外管证》到经营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报验登记。一旦发票开具到手,对《外管证》的缴销就不再放在心上,往往是管理员多次催促或企业需要再次开具发票时,才又匆忙地到经营地办理注销回开手续,然后持逾期的《外管证》回机构所在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缴销手续。二是超期限仍续开与法不符。工期比较长的,一个重大项目往往需花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建成。征管法规定,纳税人在连续的12个月内外出经营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果一个项目工期超过180天,外出经营纳税人应在经营地全额纳税。
9、其他税务登记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登记信息中地址、电话、财务人员等信息不准确,极大地加大了管理难度,使非正常户快速增长。DL
10、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二)申报征收存在的问题
1、一般纳税人申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2、小规模纳税人(建帐)申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征收期最后一天申报成功,但催报清册中仍然存在;二是办理了延期申报,仍然存在于催报清册中;
3、个体双定户申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一是帐户有足额存款,但扣款不成功,导致逾期未申报;GP二是征收期最后一天申报成功,但催报清册中仍然存在;三是个体双定户汇总申报中对代开专票部分是否需要进行补税。
4、申报表及附列资料、财务报表等申报资料的填制、类型选择、报送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建议完善征管软件系统,纳税申报时主表和财务报表必须同时申报,系统才认可申报成功;XG二是申报时软件自动提示纳税人哪些报表资料还未报送;三是既有按月申报增值税又有按季申报所得税的纳税人在申报财务报表时,纳税人报了月报还用报季报吗,如纳税人已报所得税月报而未报季报,财务报表完整率考核提取数据时仍会提出此户。
5、纳税评估是否均通过补充申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按属期进行补充申报。
6、滞纳金加收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7、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汇缴申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
8、“营改增”纳税人申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
一是纳税人存文化事业建设费未申报,是否纳入考核;二是建议完善系统,广告服务的纳税人只有同时申报主表和文化事业建设费时,才提示申报 成功;
9、税票开具、税款上解、入库销号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收核科)
“一税一票”设置不合理。代开一张发票最少需要开具4张税票(包括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教育费附加、价格调节基金,还不包括地税征收的税收),这样即增加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增加了纳税人等候的时间、也增加了征税成本,建议实行“一票多税”。
10、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价调基金、废旧电子基金、文化事业费征收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1、催报催缴方面、逾期申报、逾期纳税处罚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办理延期申报的纳税人仍存在催报清册中;二是征收期最后一天申报成功,但催报清册中仍然存在;
12、延期申报办理、预缴税款核定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3、延期缴纳税款办理、审批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4、欠税管理、公告存在什么问题?(税源管理单位)
15、其他申报征收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6、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三)发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税务机关内部发票计划、调拨、领用、保管、监督盘点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
2、发票资格认定、具体票种核定以及领、用、存有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发票票种评定时,经办人员可以选择其他人员,而不是登录的实际操作人员,一是评定错误,无法追究到具体操作人员。
3、发票验旧供新、发票交旧领新、发票缴销存在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发票领购是采取验旧供新还是发票交旧领新方式?具体说明理由。(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部分纳税人用票量不大,半年验旧发票,增加了税务机关的工作量,也造成空白发票的浪费,增加了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建议百元版、千元版发票由现在的半年验旧延长到一年一次;GP、XG二是建议实行发票交旧领新,大厅应当场收缴并保管验旧过的发票XG;
4、发票开具金额录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1)定额发票不能按月录入,无法比对开票金额和申报收入。
5、发票开具金额与纳税人申报收入比对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发票交旧验旧管理”模块中‘开票金额和申报收入比对’功能中开票金额的数据来源?部份与发票验旧日报表中‘每月发票开票额’不一致。
6、代开发票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预缴税款代开发票时,特别是对增值税和改征增值税的业务,征管系统无法实现对预缴税款所代开的发票内容所属税种进行监控 比对。根据代开发票内容来看,纳税人应申报缴纳的税种的预算级次有可能和预缴的时的税种预算级次不一致,造成混级混库;实例:如纳税人在预缴税款时,税种为增值税,征收品目为商业,征收率为3%;然后代开发票时实际业务为广告费或鉴证费。对此种情况系统无法监控。
7、企业自印发票管理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8、发票的日常检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9、发票违章行为处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贵州省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丢失发票10份以上按规定处罚1万以上的罚款,个体户一但丢失发票就是一本,由于罚款数额大造成征纳双方矛盾大,特别是验旧过的发票;XG
10、其他发票管理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1、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四)税款核定征收存在的问题
1、个体定额核定以及个体定税软件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务分局)
问题:定额项目未及时增加,导致在定额核定时无定额项目。建议:定额项目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增加。GP
2、个体定额调整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务分局)
(1)问题:现在的定额调整只能调高不能调低,调低定额需要调查报告,建议:应该实事求是,按照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具体定额。举例:四面山时代电器店(GP)N(2)建议对季节性强的行业定额调整应有变化。如卖皮衣和羽绒服装的个体户。另营该增的个体户定额调整机内无法采集,只能手工录入。(XG)N
3、个体定额核定(调整)流程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务分局)
(1)实际操作中并未执行“定额公示”程序。
4、个体发票金额超定额补税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务分局)
(1)问题:发票验旧开票金额和申报定税额进行比对时,系统不能自动弹出发票超定额需要补税的提示。建议:一是升级征管软件系统,发票验旧时能自动弹出提示信息,并自动生成《催缴税款通知书》,方便税收管理员催报催缴;二是如果纳税人不补缴税款,发票发售模块会自动锁死,停止对其发售发票。待税源管理部门处理并追征了税款后,发票发售模块才自动解锁,发售发票。
5、个体发票金额连续三个月超定额50%以上,是否进行定额调整,进行定额调整时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务分局)
问题:个体发票金额连续三个月超定额50%以上的,系统缺乏自动监控提示功能。建议完善软件功能,自动计算,便于管理分局及时调整定额,提高工作效率。GP
6、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存在什么问题?房地产企业所得税核定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
7、其他税款核定征收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
8、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
(五)征管文书资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征管文书的种类、使用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2、纸质资料收集、传递、时限、接收、整理、归档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3、其他征管档案管理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4、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问题及建议
1、专业化改革实践中上下衔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2、系列间划分、协调配合存在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存在纳税人管理信息断裂的情况。如由于档案集中管理,各类资料的传递减少,导致一些纳税人管理信息链条断裂,一定程度导致后续管理的脱节现象。二是存在各系列协调配合不到位的情况。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不再只是简单的办理,更多的是各类疑难杂症问题的解决。而由于税源专业化改革将事项进行专业化分工,导致纳税人的问题不容易在一个岗位就能解决,需要多部门的配合。三是为适应市局各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分工情况,区局的班子分工依然采取职能部门的分工方式,未按照税源专业化改 革的五大系列进行分工,导致各系列领导职权的交叉,从而影响到系列间的衔接脱节情况的发生。
3、后台支持前台,前后台之间衔接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4、税源分类管理,行业税源管理机构设置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源管理单位)
建议由一个分局专司个体的管理,两个以上税源管理专司纳税评估,其他的专司事项管理,可以减少纳税人排队等候的时间。(XG)
5、其他税源管理部门内部分工怎样比较合理?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6、专业化岗责体系在岗位设置、职责划分、岗位衔接、工作量匹配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7、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县市区局风险监控部门是成立专门的机构还是岗位?具体说明理由。(税源管理单位)
8、纳税评估是由专门机构负责,还是分散由税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说明理由。(税源管理单位)
我局5名专职评估人员,其余43名为兼职,主要是管理分局的人员。但运行情况相反,专职评估人员的纳税评估成效从税款入库上来看远远大于兼职人员。区局将税源管理一科职责调整为专司纳税评估工作,配备了五名区局的业务精英和评估能手,专业化评估成效显著。
9、专业化改革后,如何继承和扬弃税收管理员制度?具体说明理由。(税源管理单位)
10、即办事项与非即办事项划分存在什么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1、征管质量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有何建议?具体说明理由。(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2、其他专业化改革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13、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三、行业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各地在探索行业税源管理,提炼、总结税收管理的方法、模型、经验以及编写指南中存在什么问题?具体举例说明。(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对编写税源管理方法、模型以及指南,没有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导致税务人员既无动力也无压力;
2、贯彻省、市局行业税源管理指南,在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具体举例说明。(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存在行业税源管理混乱的现象,专门管理军工企业的税源管理单位存在其他行业;二是存在管理人员既管理个体又管企业的现象;三是存在重点税源的管理人员缺乏对重点税源的管理能力。建议:一是依据行业内在规律和行业规模,分别确定各类行业标准,并确定重点管理行业;二是对分类管理中确定的重点行业,分行业设立不同的管理组,组织专业管理人员实施专门管理;三是分行业培训税收管理员,建立专业型税源管理人才;四是建议个体工商户专门由一个税务分局进行管理;
3、对行业税源管理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立有何建议?(税源管理单位)一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平台,通过软件平台实现对税收管理员工作质 量和效率的过程监控和绩效评价;二是实施分行业的税源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分行业确定税源管理的考核指标,既要确立对税收管理员的考核标准,也要建立对税源管理部门的考核标准,而且要可量化;三是可以先行试用市局征管十率考核指标规范税收管理员的管理工作流程,制定考核办法,实施经济惩戒,实现税源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4、其他行业税源管理问题?具体列举说明。(税源管理单位)
5、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税源管理单位)
四、征管状况分析考核
1、征管状况指标设置存在什么问题?具体举例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普通发票验旧缴销半年不科学;二是普通发票票种核定准确率,未达点评定百元版无任何意义;三是发票开具金额录入,定额发票不能按月录入;四是准期申报率不应考核税务机关,应还责于纳税人;
2、征管状况指标取数口径、计算方法、考核时间段存在什么问题?具体举例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3、其他征管状况分析考核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4、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建议取消“准期申报率”,考核“逾期申报责令限改率”、“逾期申报处罚率”,以全面衡量纳税申报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准期申报率”作为考核结果的参考指标。
五、综合征管系统存在问题
1、综合征管软件操作和运维存在的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信息中心)
一是对使用普通发票的纳税人发票验旧情况与申报情况系统没有提供批量的查询比对功能,需从不同模块在不同地方单户查询人工比对,不利于税务人员进行常态化的比对管控;二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注销税务登记前必须取消相关资格,建议CTAIS操作此类注销时可在机内登记受理;三是建议修改综合征管软件流程,对未达起征点个体户,经调查后,可认定为非正常户。
2、网上申报操作和运维存在的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
一是电子申报软件修改和补丁升级过于频繁,导致税务人员和纳税人适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基层一线人员和纳税人在使用时不知道该软件到底做了哪些修改,无法查找原因,引起纳税人反复往返税务机关寻求解决办法,纳税人登录电子申报软件时,如遇软件升级,建议在登录界面作提示,让纳税先阅读再做申报;二是纳税人在电子申报软件录入报表保存时,即使报表逻辑有误,仍然能强制保通过,给报表数据带来混乱,建议完善软件,控制运算逻辑,正确保存。三是常有网上申报纳税人省局后台提取数据不成功的情况;四是网上申报存问题,纳税人不进行抄报税也可以进行纳税申报,建议设置控制;
3、税库银系统存在的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收核科)
一是批量扣税存在重复扣税的情况。建议完善软件功能,每月每户纳税 人只能执行一次批量扣税;二是存在扣款不成功的现象,纳税人必须到大厅缴纳,增加了纳税人负担和基层的工作量;三是上级要求征收期最后一天不允许发起扣款指令,而纳税人在征收期最后一天存款又是正当权利,建议完善软件。
4、其他综合征管系统问题?具体列举说明。(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信息中心)
一是生产机的“数据查询组”一直未赋其相应查询权限,导致负责催报催缴的人员无法第一时间掌握纳税人申报信息(特别是申报期最后一天),建议CTAIS系统生产机“数据查询”增加“申报查询”功能,方便税源管理单位使用;二是纳税人发生电话号码变化时,纳税人必须进厅进行变更,建议赋予更多岗位变更其非关键登记信息的权限;三是建议在查询新增欠税模块中加入所属分局字段。方便及时了解和查询各税源管理单位的欠税情况。
5、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办税大厅、税源管理单位、信息中心、收核科)
风控部分
一、职责划分方面
1、风险识别、任务推送、风险应对、审核反馈、绩效评价等各环节职责是否清晰?(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一是任务推送环节推送的任务信息未集中统一下达,导致本级承接任务信息时不够流畅;二是审核反馈环节反馈成果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原因是未严格执行考核评价制度;
2、各环节岗位是否固定,职责是否能具体落实到相应岗位?该岗位同时兼有的职责还有哪些?(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一是由于风险应对岗位兼有基础管理岗,事项管理岗,各部门在应对结束后,不能及时将应对结果反馈风控管理岗,实现的税收风险管理成果无法及时得到共享;二是风控管理岗也同时兼有其他工作且人员少,对风险的排查、识别往往力不从心,不能做到深入细致的分析;
3、对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岗责划分和有何意见和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存在风险监控岗位不下达推送任务,风险应对岗就无事可干的现象,根源在于未切实组建风险监控团队,未及时有效分析识别下达风控任务。
二、运行机制方面
1、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是否顺畅?各环节流程是否清晰便捷,如何体现流转痕迹,运行中容易出现问题有哪些?(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一是由于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团队作支撑,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二是风险管理各环节其中审核反馈、绩效评价环节没有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风险应对的内容、方式、进程、结果,虽已逐级反馈,由于未严格执行制度的考核和约束,反馈的情况不细致不准确,如风险应对结束后,应对效果即税款的入库情况掌握不准确;三是承接上级局推送的任务信息未集中下发,不时存在本级部门间任务推送不统一;
2、对完善运行机制有何意见和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从根源上由于未建立专门的风控职能部门,即便制定了相关的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基层局在实践中也很难形成流畅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建议组建专业的税收风险监控部门或团队,再配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完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才有保障。
3、对各地自行选取纳税评估案件工作有何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由于本级更能有效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自行选取纳税评估案件更有针对性,层次性。区县存在数据信息来源单
一、零散、不集中,要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针对性的数据确实不易,加之区县级信息技术人才匮乏,不能有效的从系统中提取想要的数据。建议市局集中信息技术力量,提取各区县财务报表数据、申报数据,建立各区县数据仓库。
4、对纳税评估如何体现内部控制,有效防范执法风险方面有何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一是风险监控岗必须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完成筛选工作,确保符合评估条件的企业不被漏选,不符合评估条件的企业不被列入;二是纳税评估人员能力要适应纳税评估工作的需求,与被评企业存在利害关系的人员必须回避;三是真实、完整的做好约谈记录和收集举证材料,并按规定为纳税人提供的信息资料保密;四是必须经分管领导批准,实地调查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约谈举证需要说明的问题展开,禁止接受企业宴请和参与对公正执法有影响的娱乐活动;五是评估结果处理必须经集体研究作出的决定,符合移送稽查条件的必须移送。
三、绩效评价方面
1、现行的评价体系是否健全,客观,需要从哪些方面修改完善?(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一是完善风险特征库。应在每个风险任务完成后,对该次任务的风险特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指标有效性和指向性来判断其科学性、合理性,从而确定是否保留该指标,并及时修正完善特征库;二是评价体系应以提高征管质效及税法遵从度为目标。风险管理不能以收入论成败,要看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看征管漏洞是否得以发现与弥补,看税收流失率是否降低,看征管秩序是否好转、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是否提升;三是各部门和人员纳入评价体系。风险管理不再是风控部门和税源管理部门的事,例如信息中心应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税政部门应提供政策服务,收核部门应提供税收统计分析。不能把各类业务彼此割裂,而应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分工和职责,共同纳入绩效评价的对象;四是现行评价体系总体上是好的,但对风控结果的量化和评价仍需进一步完善。现行的风控结果评价指标多从税款入库、进项及亏损额的调整予以反映和评价,对经核实排除风险疑点这一风险应对结果未包含在内。DL
2、对近期市局按照总局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细化的考核内容有何意见和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涉及风险管理部分总局绩效考核内容:(1)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创建;(2)完成上级下达风险管理任务情况(市局分解为五个指标:应对及时率、应对处理率、应对成果率、应对完整率、风险排除率);(3)风险管理工作专题报告;(4)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5)纳税评估贡献率。建议:一是应对成果率 该指标主要针对有税款入库或纳税调整(包括进项税额调整和亏损额调整)的情况。但我们认为,应对成果还应该包括对风险点的有效排除。既然是风险管理,其工作成果就应该包括对风险问题的纠正和排除两大方面。DL 二是行业纳税评估及案例:可作为加分指标,最多只能考核到区县一级。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行业管理模型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也不可能凭一个分局、一个科的一已之力就能做到。DL 三是评价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指标,包括财务数据完整指标、申报数据完整指标、缴纳税款及时指标。
四、任务管理方面
1、对风险管理任务工作量和工作统筹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是否存在风险重复推送和反复推送的情况?按事项和时间逐一举例说明。对解决该问题的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建议:区局、市局、省局除常规调查以外的核查等工作任务由风控统一安排、统一推送,各级核查情况统一报送风控,由风控向所需各部门反馈。DL
2、如何建立风险管理任务台帐?对实现台帐管理的信息化有何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一是建议电子台帐功能可以在原风控平台系统上加以完善,没有必要各级都建;DL二是建立的风险管理任务台帐一定要反应应对成果的落实情况、评估税款的入库情况,建议任务台帐的设置增加一栏评估税款入库的“税票号码”,以便绩效评价有据可查。
3、纳税评估与税务稽查的职责情况?对两者职责划分和工作衔接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征管法规定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职责划分和工作衔接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税源管理单位在日常纳税评估中发现有偷税嫌疑的纳税人,是否所有移交稽查局查处,或者涉嫌多大金额的案件才移交稽查查处,并没有相关规定进行介定;二是税源管理单位确定需要移交稽查的案件,稽查局未必接收,稽查环节对证据有较高的要求,证据不充分的不接受, 使部份案件无法移交而以管理环节的手段又无法进行深入的检查;三是稽查局即使接收也未必能及时的查处;四是稽查局查处的案件部份未按规定反馈查处情况并提出征管建议;
建议健全案件移送制度,一是规定区县局每年至少移送多少案件;二是规定达到什么标准才移送稽查查处;三是制定稽查查处案件反馈机制,反馈管理局并提出征管理建议;四是纳入考核。
4、是否已建立纳税评估复核机制?对开展此项工作的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建议:一是可以建立以区县局为主体的纳税评估复核机制,安排专岗负责,对经过相关指标分析与评估结果比较有疑点的户进行复核或移交稽查检查复核。DL二是市局风控中心对评估案件复核结果考核时,应直接考核到评估人员,包括经济惩戒。
五、作用发挥方面
1、对税收风险管理的导向作用发挥,如风险管理怎样促进税收征管基础管理、促进收入质量管理、促进纳税服务管理等方面,有何具体意见及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建议: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提高纳税遵从度,一是通过查找和发现风险点,对税收征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二是通过风险应对排除或发现问题,及时纠错,提高管理及收入质量;三是风险管理和应对,发现问题存在原因,及时进行政策的宣传或工作流程的调整,以达到促进纳税服务质量的目标。DL
2、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流程与征管流程的衔接与融合方面有何意见与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风控部门在风险识别、数据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很可能与税源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是同类问题,会造成重复劳动。建议市局风控中心完善风控平台指标,区县局及时获取风险预警提示。
3、对搭建社会综合治税平台,运用第三方信息开展风险管理方面,有何意见和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1)汇川区已成立了综合治税办公室,但由于风控管理岗位人员少,琐事繁多,不能有效的对第三方数据加以利用。建议组建税收风险监控团队,配备至少3名专职人员,承接上级局推送的税收风险应对指令及承办本局税收风险的分析、识别、排序并推送应对任务。
六、其他意见和建议(税源管理单位、政策法规科、收核科)
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2
近3年来, 国税部门在纳税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公开办税为核心内容, 建立纳税服务体系, 制定税收服务工作制度, 建立了税收服务工作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纳税服务活动, 落实税收政策, 服务观念普遍树立起来, 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逐步提高, “管理+服务”的纳税服务理念成为新时期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 税收服务为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使征管与服务良性互动, 纳税总体环境呈良性发展趋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我们看到了纳税服务工作还存在着过失:
1、服务意识明显的不到位。
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仍然存在, 服务中虽然很少有生、冷、硬、顶的现象, 但办事拖拉、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现象仍然存在。个别人本身对税收政策及相关规定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 也不能主动、及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落实, 在支持帮扶纳税人方面潜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个体户与税务人员沟通不畅。
在税务干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人均管户超量、税收政策更新较快、纳税人配合程度不高等多种因素交叉影响下, 征纳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通。一方面使税务机关难于准确掌握纳税人相关信息, 影响税收征管、执法和服务效果;另一方面纳税人因缺少政策知识或是凭经验办税, 往往因准备不充分而被拒绝办税。
3、税收政策服务落实不到位。
一方面税务机关侧重于宣传形式, 宣传资料固定单一, 政策公开内容偏重于法律政策原文, 缺少对法律条文进行结合实际的解释说明。法律政策是宣传到纳税人那里了, 但由于不同人对税法的某些基本条款有着不同的理解, 落实后必然有不同结果。纳税人通过学习法律条文并不能避免过失犯错, 使得宣传落实不到位。另一方面纳税人缺少主动意识, 对税务机关提供的服务不够关注, 只有在涉及自己利益时才发现对知之甚少, 不足为用, 使实际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4、税务职能部门管理服务不佳。
从分工上讲, 税收管理员主要负责对具体纳税人的管理, 基层税务机关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税收政策管理。职能部门要及时收集静态税源资料信息, 分析影响动态税源的因素, 研究税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 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防范税源流失。但目前职能部门存在信息收集不及时、不系统, 应对不及时, 措施没有针对性, 沟通渠道不畅, 相互推诿等问题。
5、基层服务力量相对力不从心。
现在各地管户增长较快, 管理力量相对弱化。有的地区人力资源分配不尽合理, 有的基层机构设置与税源分布状况不相适应, 有的分工不合理, 将税源管理的职责全部交给了税收管理员, 在征收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对税源管理就会力不从心。
二、剖析纳税服务的因素
1、服务与征管没有形成合力, 影响办事效率。
一是由信息技术服务滞后造成。就申报纳税而言, 财税库行联网业务覆盖面不广, 大量的纳税人仍需依靠邮寄申报、批量扣税和上门申报等方式申报纳税。但是由于作为独立的系统的征管软件与相关协助部门没有信息共享, 加上信息技术保密及衔接等后台服务原因, 问题、错误还时有发生;并且征管软件应对的是普遍性问题, 对于各地运行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只能分别逐个解决。二是由岗位职责错位造成。一个环节岗位职责的服务缺位必然造成另一个岗位职责的服务越位, 越位的工作岗位势必增加工作量, 从而引发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审核 (批) 授权原因。对纳税人提请的涉税审核 (批) 事项, 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基层。由于授权原因, 基层对经过详细调查审核后确定符合审核 (批) 规定的事项只能逐级上报而不能及时做出处理, 这也导致一些涉税事项办理效率不高。
2、税务干部整体素质不适应纳税人的需求。
一是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把公务员当作管理者而没有当作服务员去定位, 存在着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多而保护纳税人权利少、行使权力多而承担责任少、硬性管理多而主动服务少的现象。认为了解和学习税收政策是纳税人自己的事情, 没有要求自身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理解法律政策条文、了解纳税人实情和提醒辅导方面, 服务方式主要是应对上级部署和纳税人提问, 再加上纳税人的维权意识和纳税意识较为淡薄, 征纳双方在权力义务上并不对称。二是有政策落实不到位情况。强化征管以及征管信息化的前提是各种政策宣传落实到位, 目前征纳双方的人员素质、主动意识、配合意识、责任意识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政策落实, 税务部门搭建的各种服务平台还没有全面发挥宣传、指导、咨询、服务及办税功能, 征管与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问题。
3、纳税服务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措施。
科学的考核标准, 是全面衡量一个人德能勤绩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征管与服务是税收工作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 是不能分割的统一体。每年都按照规定和上级要求, 围绕全年工作实际制定考核方案和细则, 从服务体系、基本原则、税务机构、纳税公开、服务方式形式等方面进行考核, 但对税收征管和税收执法的考核没有纳入纳税服务体系, 考核工作没有深入到每个岗位、每项业务的全过程, 许多有关纳税服务事项的实质性工作因脱离征管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 只触及外在表现形式而未深达实质的考核, 不能调动基层深化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办税外部环境不优。
个别诚信度不高的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还比较淡薄, 为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 经常故意刁难税务干部, 影响税务干部心理, 甚至导致情绪失控。同时, 对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震慑作用。外部办税环境不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税务服务质量。
三、深化纳税服务的对策
1、建立岗责体系, 使服务与征管紧密结合。
明确各个岗位的义务、任务、权限, 解决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对做的怎么样给出评价, 树立并奖励先进典型, 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一是从深层次服务。按照每项税收工作业务的流程, 合理设定各工作环节职责任务, 业务范围和服务标准, 使每一项工作都有具体的考核依据。二是强化信息技术服务。选择信息技术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 比如银行, 扩大服务辐射范围, 使申报纳税不受时间、空间、技术及技术衔接等问题影响。三是下放审批权限。上级局重点抓调度、抓监督、抓纠正, 而把能够放手的权限尽可能下放到市级局, 从而缩短审批时限, 提高办事效率。
2、加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管理者要善于运用“鲇鱼效应”, 始终保持各个岗位抓服务、讲服务、开展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服务工作的活力;要善于运用“木桶理论”, 努力打造团队精神, 抓好部门之间、个人之间的配合和协调, 使纳税服务全面提高。
一是切实提高服务意识。通过学习教育, 正确认识和领会开展纳税服务的重大意义, 明确纳税服务的内容和任务, 切实做好调动纳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摆正与纳税人之间的位置。要端正思想观念, 摆正征纳双方位置。认识到服务是一种公共产品, 是一种心态, 更是一种责任;纳税人实现税收, 理应受到尊重和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纳税服务。要增强服务的主动性, 学精学透法律政策规定。业务管理部门及时将法律政策条文逐条进行讲解和编撰宣传资料;直接面向纳税人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宣传传递, 并将纳税人理解上的不同意见及时反馈回来, 避免因理解歧义而导致落实出错。三是培养精湛的工作技能。纳税人需要的不仅是微笑, 更主要的是解决问题。现实中凡是征管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受到纳税人尊重以及有震慑力的征管人员, 基本都是业务精通之人。因此培养税务管理人员精湛的工作技能有利于与纳税人进行近距离沟通, 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具备精湛的工作技能, 才能把纳税服务不断提高到新的境界。
3、建立科学的纳税服务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不同岗位, 不同的工作标准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估系统, 用以评价个人的工作、部门的成绩, 形成了一种自我考核、内外部考核、相互考核的格局。这个体系应紧紧围绕税收征管和税收执法展开, 至少包括五个方面考核内容。一是考核组织结构体系建设情况, 重点考核纳税服务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 这是保障纳税服务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考核政策宣传辅导情况, 围绕办税公开, 广泛运用各种宣传、辅导、咨询途径和手段, 满足纳税人实现办税的各种事前需求, 这是实现为纳税人服务的关键。三是考核业务办理情况, 每项税收业务从接待受理开始, 一直到涉税事项办结送达, 都要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跟踪监控, 这是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最终体现。四是考核公平环境创建情况, 通过普遍加强管理和对个体的重点整治, 实现整体税收环境的公平公正, 这是实现税收工作稳步提高的客观需要。
4、处理纳税服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关系。
纳税服务的目标十分明确, 主要是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 同时节约税收征纳成本。目前, 在实际工作中, 辩证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做到管理与服务并重, 切忌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扎扎实实地履行好税法赋予我们的法定权力和义务。在现阶段不能引进把纳税人视为客户的观念, 因为行政管理机关与商业经营存在根本性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纳税服务网络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并按方便纳税人办税的顺序设计业务流程;二是优化纳税服务的重点是纳税诚信较好的纳税人, 对少数纳税遵从意识差, 甚至有意偷税逃税的人, 则集中精兵强将, 进行税收检查, 并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5、加快税务人力资源现代化体系建设。
要实现税收征管工作对税法负责和对纳税人负责的高度统一, 税务部门必须加快完善税务人力资源现代化体系建设。建议重点:一是大力开展“岗位练兵”, 熟练掌握税收业务。二是以按各类人才制订差异化的分类管理政策为重点, 完善税务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三是以建立激励与制约并重的管理体制为重点, 完善税务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四是以建立税务人员评价指标为重点, 完善税务人力资源素质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提高把税源变为税收的本领。
6、重点建立税收服务规范。
一是对文明服务各项制度加以整合。并明确到各个岗位, 融入到执法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 进一步更新服务观念, 创新服务形式, 改进服务手段, 拓展服务领域, 优化服务环境, 使纳税人享受到税务机关真心实意的服务、便捷高效的服务, 达到优化税收服务目的。二是建立一套维护纳税人权益的规范, 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 约束和规范进户管理行为, 减少对纳税人的不必要的干扰, 文明执法, 规范执法, 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三是规范纳税人建简易帐和粘贴帐。税务人员要定期到纳税人那上门辅导, 每季做好评比验收, 为公平税收创造条件。
7、提升税收服务平台。
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3
房京坤(1989—)女,汉族,山东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政货币与政策研究。
袁丹(1990-),女,汉族,陕西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政货币与政策研究。
薛耀洁(1987-),女,汉族,河南人,就读于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政货币与政策研究。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淘宝网电子交易收入的不断增长。淘宝网作为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采取传统方式征管,必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征管; 合理化
2013年,“双十一”网络购物异常火爆,淘宝总交易额达350亿。马云关于电商应该征税的表态,更让人们相信电商征税已经不远。近年来国家为了鼓励电商这一新型商务形式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对其加强税收征管,使得目前电商税收管理上还是空白。现在,随着网络监管方式的改进,特别是天猫网络销售全部通过支付宝交易,让网络销售额非常准确、透明、公开地展现出来,这给税务部门准确征税提供了便利。我们也看到,作为交易平台的淘宝网,税收征管中依然存在很多难题。
一、淘宝网税收征管中的问题
(一) 税法依据的税收要素不清晰。
电子商务的虚拟性、开放性、可数字化造成了课税对象性质不清和纳税时间和地点的难以确定,从而使现行税收要素对淘宝网网店不能有效的控制和约束,加大了税收征管工作的困难。
1、纳税主体的不确定性。互联网的用户具有流动性、隐匿性的特征,在淘宝网网店商务交易环境下,淘宝网网店经营者参与网上交易非常容易,不用进行税务登记,缴纳一定的费用,获得专用的域名,这就给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人带来了不便。另外,网上交易的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非常容易地改变经营场所,造成了具有国际化、复杂化、边缘化和模糊化的纳税主体,从而具有不确定性,使我们对纳税人的身份判定造成不便。
2、课税对象的性质难归类。 在数字资源被转变为物质形态之前,税务机关就很难确定是特许权使用费还是销售劳务所得,纳税人所得类型、适用何种税率、享受何种优惠等也都难以确定,由于淘宝网网店经营活动具有不同的的特征,如交易手段网络化、信息数字化、交易性质电子化,即使中国税法规定凭借课税对象的性质需要制定不同的课税依据,但税务机关很难把淘宝网网店经营商务交易对象依据现有的课税对象分类依据加以分类确定,这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3、税收来源的监控难实施。淘宝网网店商务交易,这种交易活动不但网上交易服务器比较容易转移、地点不固,而且很少受到时间、空间上的约束,税务机关很难利用传统监管手段对其进行监管和控制。淘宝网网店利用地理上的差异,不办理税务登记,不进行纳税申报,这就对稅务机关及时、有效的征税造成了不良影响。淘宝网网店商务交易的出现对纳税人服从税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带来了黑色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黑色经济手段极高超,交易结果极隐蔽。
(二)淘宝网交易对税收征管流程的冲击
1、 对税务登记的影响。技术手段的不完善,使税务机构无法对淘宝网店对相关电子交易活动进行网络提取、交易过程和资金流向进行跟踪查询,这就使税务机构完全被排除在淘宝网网店商务交易活动之外,纵容了网络交易的违法行为,不仅影响了税收征管的审计基础,而且加剧了税收稽查的难度。
2、对税收申报的影响。我国网上申报没有针对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网店经营者的电子申报,仅仅针对企业性质的纳税人。税务机关要搜寻网店经营者的网上交易信息,具有非常巨大的成本,因为众多网店经营者的财务核算不健全,无法提供真实的账簿、凭证。
3、对税款征收的影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减少了商品货物的流转环节,直接由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卖给消费者,伴随着中间环节作用的减弱,其一,弱化了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作用和中间机构的牵制作用,也相应弱化了其税收监管;其二,税务机关需要向相对于中间商少得多的大量分散的纳税人征收税款,这就造成了征税成本过大,进而较低的税收管理的行政效率。
4、对税务检查的影响。互联网给税收稽查带来很大困难。一方面面对查账凭证无纸化的特点,使税务机关失去了原有的审计基础。另一方面电子支付的广泛应用,使得税务检查的难度更大。税务机关由于电子支付的匿名使得无法有效检查纳税人资金往来情况,从而造成税务检查成本上升,效率下降。
2011年武汉市国家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开出国内首张个人从事淘宝网电子交易活动的网店税单——对淘宝女装金皇冠网店“我的百分之一”征收税款以及罚款、滞纳金共430余万元。以此为借鉴,探讨淘宝网税收征管的对策与建议。
二、税收征管的对策。
(一)拓展现行实体法,规范网络贸易的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地点。
对增值税法修订,首先是在增值税法中增加离线交易的征税规定。将淘宝网电子交易纳入增值税的扩围之内,为了解决淘宝网电子交易课税对象难以确定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网络进行交易的有形产品和数字产品统一征收增值税,结合我国现在的税收征管水平,无论是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还是转让无形资产均统一征收增值税,我们采取简便可行的办法是淡化课征对象,全面的实施增值税。结合淘宝网网店务交易无纸化的特点,对网络交易各税种的纳税环节、时间和地点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范,对流转税各税种的纳税环节、时间、地点界定的拓宽,形成规范化、网络化的网络交易征税。
(二)规定电子税务登记制度。
一方面,要求淘宝网电子交易企业与传统企厂商一样,在网站上展示税务、工商登记号,不得进行删除。另一方面淘宝网网店必须进行税务登记,填写《电子商务税务登记表》,提交网络的网址增设域名、服务器所在位置、计算机密钥的备份以及电子银行账号等有关网络资料,进行淘宝网网络交易资源信息库的建立。
(三)推广网络发票。
2012 年 2 月,伴随着《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的出台,提出了进行网络发票应用试点的工作。电子发票的领取需要营业范围的确定及税务部门凭税务登记号和识别码对纳税人进行确认之后方可进行。电子发票号码采用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防伪技术、编码。针对不同的经营活动适用不同税率的经营活动设计不同的电子发票类型。研发并使用网上电子商务专用发票自动开具和认证稽核系统。
(四)税务机关的工作需要网络交易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配合。
税务机关检测网店的交易金额需要依据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电子交易记录系统或者依据支付给网站其佣金或费用,从而实现定额征收。为了使税务机关得到网络交易商的积极主动配合,一方面要支付相应的手续费给其代扣代缴的网络交易商,另一方面要处罚未依法履行代扣代缴或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从第三方支付平台获取纳税人的资金往来,以实现对纳税人的稽查。
(五)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税收管理监控体系。
淘宝网电子交易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所以要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建立税收管理的监控体系,从淘宝网电子交易企业和个人的纳税登记到申报纳税、税务日常管理、税务稽查、税款入库每个环节进行税收管理的监控。
实现对网商征税,还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让网商更加重视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最为重要的是,淘宝网网商单日销售350亿,说明网商经营模式已经成熟,为了建立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也应当开始对电商进行征税。对淘宝网电子交易合理征税将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从而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梁伟样. 网络经济对税收制度的影响[J]. 经济论坛,2003(6).
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4
樊国平梁文书 邢燕霞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体商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个体税收也日益发展成为重要税源,在整个税收总收入中的比例也逐年提高。但是,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尽管采取了诸多措施强化征管,可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个体税收征管仍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难于行之有效的管理到位,因此,个体税收征管仍然是摆在我们广大税务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当前个体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户数不对称。从办证情况来看,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工商部门办理了营业执照,而没有在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这一类的个体户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工商部门办证是为了收取管理费,他们人员相对较多,基本上能管理到位。二是在国税办了证,没有在地税办证,这一类个体户的目的是为了在国税购买发票。三是在地税办了证,没有办其它证的,主要是地税纯管户。总之,从管理户数上,我们虽然与工商、国税都实行了信息比对,但由于种种原因,还不能够很好的统一协调,造成了漏征漏管。
(二)定额核定难。目前,我们国、地税对个体户的税收征管,大部分采取的是定期定额征收方式。虽然定额的核定有一个大概的标准,但由于在核定个体户的销售额时,缺乏科学、合理、统一、有效的办法,现在虽然采取了参数核定法,但在数据的采集时难免有所偏差,加之人为因素,必然使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税负不平衡。作为地税机关,在核定税额时,同一行业看地域的好坏、同一地域看生意的好坏,尽管考虑得很周全,却难以满足各位纳税人的心意。“生意同样做,为何别人少缴税,而我却要多缴税?”个体纳税人一旦找到自己认为合理的理由,钻进这个死胡同,要他自觉缴纳税款自然就很难了。同时,近年,国税部门提高了起征点,对一部分国地税共管户免征了增值税,必然使这部分个体户产生“国税不征了,地税也应该免”的想法,也给地税征管带来了难处。这样一方面既造成了税款的流失;另一方面也引起了纳税人的不满,产生拒缴税款的逆反心理,助长了无证户的增加。
(三)执法力度不够。对一些个体户抗税不交等违法行为不能很好遏止。尽管2001年5月1日出台的《新征管法》对税务强制手段有了许多新的规定,但每每遇到这类事情就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及时查处。而当前又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税收”,因此,我们在税收执法上往往是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应有的威慑力,从而影响了个体税收的征管质量。
(四)相关征管政策落实难。近年来,税收信息化在税收征管中得到应用广泛,特别是2008年的税收征管软件,对纳税户纳税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限制。如要求纳税人与税收相关的事项,如停业、歇业、注销等必须在事前向税务机关提出申请,并在征管系统中做出相应处理,不缴税自动转欠税。而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个体户往往由于不可预知因素或遇到天灾人祸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提出申请。对纳税意识淡薄的笔者认为是咎由自取,并通过多作宣传、解释工作,相应作出税法要求的处理,而对那些由于天灾人祸等不可预知因素造成未能及时提出相应申请的,我们在执行税法时是否能作出人性化的考虑呢?又如注销户,生意都不做了,那还给你去办注销呢?
二、加强个体税收征管的建议
一是加强税收宣传,提高全民纳税意识。只有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征管工作才能再上一层楼。
二是提高协护税工作力度,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治税网络。如与公安部门配合,把好身份关,由于办理个体税务登记都得提供身份证,且身份证是唯一的,如遇有欠税可以与公安部门配合追缴欠税。如与银行配合,银行办理业务也得用身份证,如遇欠税,有税务机关的函,也可扣缴银行存款入库税款,并且可以让欠税人进入“信用黑名单”,给他的其他工作生活设置信用障碍。
三是定额透明作业。同等路段、同样规模、同行业的个体工商户其税收负担应基本相同,在这一前提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实地进行认真摸底调查,通过个体户对自身的经营情况自报、税务机关典型调查、行业协会建议、集体民主评议四个相互关联的有序环节,力求与个体工商户的实际经营状况最大程度地接近。并对所有纳税户的最终核定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对新办个体工商户的定额进行定期公告,个体户根据公告可以提出异议,完全实行透明作业。这样既有利于税务的执法公开,又有利于公平税负,易于被广大的个体工商户接受。
共管户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国税局、地税局都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二者之间的协作是政府整合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职能、实现高效管理的重要途径。但国税局、地税局是两个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有着各自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双方虽共同执行统一的税收法律和法规,面对共同的纳税人,有基本相同的税收征管流程,但由于缺少协作沟通联系的渠道,尚未建立协作联系制度和相应的机构,未能正常进行征管信息的交换工作(有时甚至会相互封锁信息),未能了解对方掌握的纳税人的有关情况,容易造成征管盲区和漏征漏管户的存在,特别是对在国税部门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以下简称两税),在地税部门缴纳地方各税的纳税人(以下简称共管户)的管理上,还存在不少漏洞,造成了税源的流失。
一、共管户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由于国地税双方对共管户的管理没有相互缺少配合交流,不能信息共享,地税部门缺少征管力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共管户漏缴税款的表现主要有:
1、登记信息沟通少,漏登漏管户数多。
由于国、地税登记信息不相互沟通,国、地税间办理共管户的税务登记户数相差较大,漏登漏管户较多。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市的共管户在国税部门办理税务登记43065户,地税部门办理31983户,地税部门比国税少办理税务登记11082户。大量漏征漏管户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大量税款的流失。
2、申报信息交流少,城建税流失多。
税法规定,共管户纳税人增值税在国税局申报缴纳,所得税和城建税向地税局申报缴纳,由于国地税间信息系统相互独立,不具备稽核、查询功能,依据增值税税额和销售收入计征的地方税种,地税部门不能掌握共管户缴纳国税的信息,对这些纳税人的征管没有很好的控管能力,导致了地税部门掌握的城建税税基不实,城建税大量流失。2003年,我市征收两税32.8亿元,对应的销售收入总额815亿元。剔除外资企业缴纳的两税及相应的销售收入后,地税部门应征收城建税约为18000万元,实际征收为19845万元,剔除营业税纳税人缴纳的城建税后征收共管户营业税约为16320万元,少征收1144.6万元。今年,二分局查处的一例私营企业,地方税收申报严重不足,漏申报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超过30万元。
3、税收征管配合少,征管过程脱节多。
①缺少对代理建账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手段,不实申报或不申报缴纳地税情况严重。一些账册不健全,不能自行建账,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建账的一般纳税人,不如实到地税部门申报缴纳国税及销售收入情况,地税部门无法掌握其真实的销售收入及实际缴纳的两税金额,纳税人少缴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税种无法发现,直接造成了税收流失。以姜堰市为例,2003年代理建账的一般纳税人共143户,开票销售收入达10347.98万元,缴纳两税502.17万元。只有不到10%的纳税人到地税部门主动申报纳税,申报销售收入不到5000万元,少征收地方税收不少于50万元。
②国税门临开票的共管户的地税会完全流失。这些纳税人由于其属一次或偶尔取得收入,在国税一次性开票缴纳税款,地税部门无法掌握,地税将完全流失。如四个市2003年国税门临开票征收两税551万元,由于未能掌握,流失城建税约33万元,个人所得税、地方教育附加费等地税约为26万元。
③地税部门对实行定期定额的个体工商户管理力度弱,征税的户数少,税款流失多。由于国地税对个体工商户的征收管理不同步,国地税对个体定额各自为阵,各行其是,地税不能实行信息交换掌握国税对共管户的定额情况,加上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放松了对共管户的税收征管,实际征税的共管户数、远远少于国税征税的户数,导致了个体共管户税源的流失。以市区为例,去年国税一分局对个体工商户的征税户数为4707户,征税1920万元,仅城建税就应征收134.4万元,考虑到其他地方各税、附加等应征税款不少于400万元,而地税征税户数不足1000户,征税不足100万元。由此可见,个体税收在市区的流失情况十分严重。
④对不达起征点的共管户缺少管理手段。一些被国税部门列入不达起征点的共管户,因其现金交易多,很难掌握其实际的销售收入,国税部门对其管理采取开具发票征收税款的管理方式。由于其开具发票缴纳国税具有不确定性,地税部门无法掌握这部分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情况,也就无法对其进行征收管理。以姜堰为例,2003年共有4164户这样开票纳税的共管户,缴纳国税约200万元,少缴城建税、个人所得税等地税约为30万元。
二、共管户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是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国地税机构分设后,一家人,一个目标的思想逐渐淡化,国地税之间的征管协作,特别是提供地方税务局的信息传输与征管配合,看成是份外事、是一种负担,不想配合,不愿配合。
二是没有可靠的工作机制做保障。现阶段,各地国、地税协作做法不一,协作的层次和办法也各不相同。有深层次全面协作、也有浅层次个别配合、还有偶然一次性协作行为,“弹性”较大,可做可不做,没有“纲性”。对国、地税双方“征管协作”没有一个统一的同时具有规范力和约束力的文件规定。
三是软件程序和数据传输不支持,由于两套机构应用软件不兼容、不配套,不少征管信息和纳税定额,只能手工操作,另外还有信息交换不及时等问题。
三、加强国地税合作,管好共管户完全可能。
共管户大量漏逃税款的事实表明,国地税加强合作十分必要;我们认为只要国地税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以下措施,就能管好共管户,增加财政收入。1、信息完全共享。国地税之间应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双方可以通过国地税联网或借助其他信息平台,将各自拥有的纳税人的信息随时进行交换,并可利用发票的控管权为对方征收税款进行控制,这样不论是共管户,还是独管户,都必须接受国地税双方的完全监控和制约,确保纳税人应缴纳的国税、地税就能及时足额入库。
2、共办一个纳税服务大厅。对上门申报、临时经营以及不达起征点开票才缴税的纳税人应缴纳的国、地税,能在一个办税大厅进行征收,纳税人开具了国税(地税)发票,不仅要缴纳国税(地税),而且要凭缴纳的地税(国税),才可取得发票,这样做既方便了纳税人,提高国地税部门为纳税人服务的能力,又能节省投资,提高效率,降低征纳成本,能消除对共管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保证税款不流失,年增加地税收入将不少于5000万元。
3、共享发票制约权。共管户取得收入的重要途径就是必须开具发票。国地税应该通过利用发票的控制权,来制约纳税人。国地税经过合作可以采取纳税人开具了国税(地税)发票后,必须凭其缴纳国地税的完税证明取得发票的办法制约纳税人,这种制约能有效的防止地税(国税)的流失。
4、共同征管共管户。当前在上述几种做法还不能在短期实现的情况下,国地税间还可以采取以下的合作形式,来加强征管,提高对纳税人的控管能力,增加财政收入。①定期进行信息交换,保证地税部门能及时掌握共管户的信息。地税部门可根据国税提供的纳税人信息及时对纳税人在地税申报缴纳税款的情况进行比对,加强管理,能消除对共管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保证城建税、所得税等地税能及时足额入库。
②地税局可派人到国税局的纳税服务大厅或委托国税局对临时经营、不达起征点开票才缴税的纳税人或其他不易被地税部门掌握情况的纳税人征收地税。
③联合核定个体工商户的纳税定额。国、地税部门可以定期联合开展典型调查,共同评估、确定应纳税收入、毛利率等指标,对同一个体工商户可使用同一份定额通知书,同时下达国、地税定额。对采用银行划卡扣缴的纳税人还可使用同一扣缴卡,实现共同征收。开展联合定额,国地税双方不论是征管户数,还是征收的税款都将大幅度增加,从而会还能保证地税部门对共管户的控管能力迅速提高,保证个体税收全面提高。
④联合实施纳税检查。国地税可以在年初共同制订年度纳税检查计划,加强合作执法,实施联合检查,提供检查效率,避免对纳税人的重复检查。保证国地税双方能及时掌握纳税人被检查的情况,有利于防止和遏制偷漏税情况的发生。
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6
从2011年3月份开始,我们全市地税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一次地毯式的税源普查活动,这次活动涉及到每个行业,每个县区的每个街道和角落,可以说这次活动对于加强税源管理,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清理漏征漏管户,增加税收收入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全市总共清理漏征漏管户 517 户,查补税款 192857元,可以说收获颇丰,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我们目前的税源管理和税收征管工作确实也存在好多问题,具体体现在:
第一,普查出来的漏征漏管户不少,说明了什么问题?只能说明我们系统目前存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依然相当普遍,税收管理员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和落实,管理员实地巡查的责任流于形式,现行征管模式在不断更新改进,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却增长缓慢,当然这跟我们系统人员老化问题突出,而教育培训和内部的考核、监督、管理制度跟不上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如此规模庞大的普查活动,查补实现那么点税款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在认识上把税源普查仅限于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根本没有把这项活动看成是加强税源管理的一次积极有效的征管活动,借此机会清理漏征漏管户,堵塞税收征管漏洞以此为下一步纳税评估提供有效的事实和依据是再合适不过了,可惜我们只把工作完成在“普查”这个阶段,后续的补税、滞纳金、罚款以及纳税评估、重点稽查检查跟上了吗?
第三、这次普查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我们日常征收的主税种如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大多数普查对象都比较清楚,但是一旦涉及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车船税等小税种都是略知一二不是很清楚,尤其广大的乡镇和农村,一个富裕起来农民和个体业主竟然不知道他们的年收入所得已经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我们税收宣传的持续性、全面性、和针对性不强,税收宣传存在死角和盲区,年年搞税收宣传月活动,如同过会唱戏一样,匆匆如过眼烟云,指望每年街道上摆几个咨询台放几幅宣传画就能让老百姓了解税收,懂得税收时什么吗吗?农业税免了,起征点提高了,怪不得好多个体门店业主对我们说:“国家都不征税了,你们怎么还办证”?弄得我们好哭笑不得。
第四、行业内部的管理、监督、检查力度和措施很不到位,征管模式的不断更新和系统人员老龄化严重的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上有公务员法和税收征管法,下有最基本的考勤制度和工作纪律,可为什么我们的系统的人员就那么不如以前不爱岗敬业了呢?我们每年的培训学习不少,大多是电脑授课程序化操作又多,而我们系统目前年龄文化层次老化居多,有多少人能听得懂坚持的下来?更别说事后的考试了流于形式更没有重视,培训完了经费花了不少,效果在哪呢?我们查补的税款增长了多了?我们的明察暗访、党风廉政、争优创先等等活动搞的铺天盖地,可是真正严格履行这些最基本的制度又有多少呢?作为领导作为
管理者我们应该深思这些问题,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和每个普通税务干部我们是否也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尽到了一个国家公务员的基本职责呢?是否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在为这个你深爱的国家尽职尽责呢?
第五、政府部门行业之间的协作配合力度不够,好多部门与税务机关的协作配合关系都写进了法律条文,可是有些行业部门熟视无睹,好像税法对他们不适用可以不受约束。比如现行《税收征管法》第二章第15条第二款明文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办理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可是新征管法实施都十年了,敢问哪个税务干部见过工商局的同志来税务局通报提交过营业执照的信息!每次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信息对比差距大恐怕也全是不是税务机关的责任吧。更有甚者是一些政府部门领导纳税意识差到极点,该代扣的个人所得税不代扣也不缴纳,自己单位的房产门店出租不缴纳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还大言不惭质问税务人员说政府还纳税?这样的官员也敢说代表政府,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这句话都写进了宪法,我们的这些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视宪法和法律于不顾公然叫板税务机关,政府最为我们各个部门的上级领导协调好各个部门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很必要的,如果连他们都不愿意尽一点法律规定的义务,那我们的执法难问题何时才能得到彻底解决呢?我们如何实现依法治国?依法治税?
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篇7
1 税务征收日常管理存在缺失
1.1 一定程度来讲, 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管理, 可以反映出基层税务征收机关基本管理质量和水平
但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小规模企业数量较多但是税收贡献小, 不准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也很少有进出口业务。从而使得税务征收机关存在重视经营规范易于控管税款缴纳大的企业、一般纳税人企业税收管理、进出口业务管理, 忽视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管理的现象, 税收过度依赖大企业, 对小规模纳税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办法, 税收征管工作缺少必要和科学的考核机制, 存在管理盲点和缺失。
1.2 管理手段缺乏有效的模式和方法
目前我市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强调了纳税评估、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异常申报监控、经济税收联动分析等, 但从目前情况看, 纳税信誉等级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 只限一些重点税源企业, 纳税评估力度弱化, 法律依据不足, 实际上也未能全面有效地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异常申报监控、经济税收联动分析等由于缺乏大量的可比对分析数据而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 对相关企业日常监控管理、评估缺乏有效的、简易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或模板方式。
1.3 国税基层税收征收力量严重不足
临沂市国税系统面临着基层征管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有的基层分局只有5~7人, 户数多、面积广、战线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个体业户、所得税纳税人的征收管理耗用了绝大部分精力, 再加上根据业务流程规定和职责分工, 目前国税基层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实施过程监控、开展税收评估, 但是由于税收管理员的职责和权力不对称, 日常事务性工作量大、临时性工作特别是目前的营改增工作多、科技化管理手段应用水平低、自身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等原因, 致使多数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动力, 开展深层次的税收监控管理活动。上述问题, 对小规模纳税人管理方面表现异常突出。
2 小规模纳税人自身原因所致
2.1 小规模纳税人合法经营意识淡薄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性质的多元化, 大部分企业成为私有制企业和公司, 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成为经营的最主要目的, 私营企业主常常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不健全核算, 采取销售不入账或记账不实、违规使用发票、利用真假两套账隐瞒收入、少计收入、现金销货不记账等进行不实申报或不全申报, 偷逃国家税款, 再加上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税率、抵扣、发票等税收政策方面的影响, 也导致小规模纳税人在经营和纳税过程中存在大量违规违法现象。另一方面, 小规模纳税人的变化和波动性较强, 且生产经营不规范, 会计人员素质低下, 有的小规模纳税人会计人员虽持有会计证, 但缺少最基本的税收法律知识, 会计核算逻辑性差、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另外有些小规模纳税人会计人员配备也不符合规定, 兼职会计人员或代理记账会计人员占比例较高, 兼职会计人员占到70%以上, 造成大部分小规模纳税人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 一些查账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虽然建立了会计账簿, 但成本核算资料、收入凭证、费用支出凭证残缺不全, 记账混乱, 难以核查清楚。
2.2 销售货物不给对方开票或延迟开票
我市一些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的产品属民用小商品, 销售对象为我市各类批发市场, 不须开具发票, 为其偷漏税提供了条件。而另一些小规模纳税人因其多为加工配套业务, 生产规模较小销售额也不大, 因此平时经营中只交货不开票, 到年底一次性开票, 造成商品销售收入的严重后置, 也是造成连续零申报现象的重要原因。
2.3 利用小规模纳税人资格避税
一些加工型单位, 其生产经营以手工加工为主, 增值税抵扣项目较少, 如果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 增值税税负较高, 所以其注册成立小规模纳税人, 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 使税负明显降低。规模较大的企业就同时注册几个小规模纳税人, 同时开票销售, 确保每个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 避免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3 强化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的对策
3.1 加强日常监督监控
目前, 我市国税征管人员对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了解过少是当前监控弱化的主要原因, 税收管理员仅靠对小规模纳税人每月报送的申报资料审核了解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是片面的, 应尽快改变目前被动应付, 一筹莫展的局面。经常分析小规模纳税人有关生产经营情况, 交流管理信息, 有效适时进行纳税评估。另外为确保查账征收企业申报的真实性, 在日常申报中, 必须要求小规模纳税人报送反映生产经营变化的其他纳税资料, 如工业企业必须报送每月耗电数据。商贸企业按月报送购进商品、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用等数据。每个税收管理员要建立反映上述数据的征收台账并及时进行分析, 以利于全面了解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收入和税款的真实性。
3.2 加大普通发票管理力度
(1) 加强对利用普通发票偷税的行为及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 克服重增值税专用发票轻普通发票管理的片面认识, 严把验旧购新关, 加强验旧购新的检查力度, 对违规违章现象, 绝不心慈手软, 姑息迁就或罚“关系款”。 (2) 严格发票管理制度。要严格发票发售领用关, 针对发票外借的问题, 对领购普通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必须要求其现场在发票联上加盖发票专用章, 以杜绝发票外借现象。要严格审批制度, 加大对大面额普通发票的管理, 要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大小及交纳税款的多少, 来核定发票面额的大小。 (3) 把普通发票的检查纳入管理员的日常征管工作中。要建立管理员发票管理的专项制度, 将普通发票日常检查作为管理员的一项重要职责, 加强日常监控, 堵塞税收漏洞。要进一步完善普通发票检查方法, 采取逆向检查以及不定期到小规模纳税人经营地点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其开票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3 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
(1) 提高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意识, 扩大对其评估面, 力争在一个纳税年度对小规模纳税人都要评估检查一次。要把握重点, 对人民来信、来访举报的, 对申报税额较低与其经营规模不相称的;对不按规定要求建立使用保管账簿, 财产资料混乱不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尤其要及时重点评估。 (2) 积极探索新型税收管理手段, 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 重点对经营业务大, 税负偏低的小规模纳税人税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 强化征管预见性和主动性。对重点行业要进行深层次管理, 定时对该行业有关税收资料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及时处理, 堵塞漏洞。 (3) 发挥稽查职能, 加大稽查力度, 既抱西瓜又拣芝麻, 国税机关在对大企业稽查的同时, 扩大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稽查面。要提高稽查质量。查处的大案, 要实行曝光公告制度, 要在有关媒体上曝光, 以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 教育广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加强对无建账能力的定期定额小规模纳税人的监控, 发挥协税护税网络的作用, 掌握第一手资料, 从实际出发加大力度, 全面调整不切实际的税负偏轻、税额偏低的定额, 并在日常征管中经常性走访纳税人, 了解情况。
3.4 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会计的业务培训
我市国税机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 结合目前的营改增工作, 将宣传和培训重心向小规模纳税人倾斜。 (1) 通过向法人进行税收法律宣传, 使其认识到企业要发展, 必须紧跟国家的配套政策, 必须规范生产经营和会计核算, 诚信纳税, 共建和谐临沂、大美临沂。 (2) 要求企业加强会计人员配备, 限制兼职会计数量, 明确兼职会计法律责任。 (3) 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学校联系定期举办会计人员培训班, 讲授企业会计财务、税收法律法规知识, 促使其不断提高水平, 准确进行核算, 真实申报, 依法纳税。达到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管目的。
摘要:随着营改增的迅速推广, 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征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 临沂市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不高, 问题较多。笔者试图作一浅析, 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对我国当前税收征管问题的思考 篇8
为进一步体现税收管理的公平、科学、规范、严密、高效原则,我国在近年确立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加强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使我国走上税收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税收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一系列的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必须依照“平等、节省、便利”的原则,不断创新征纳制度,提高征纳流程的顺畅度,加强征纳双方素质培养,明确征纳双方各自的主体地位,形成互动关系,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税收征管水平。
一、税收征管的相关概念
1.税收征管的概念。税收征收管理主要是稽核税额和征收税款过程的管理活动,是征收机关行使征税与管理税收权力的日常征收管理工作。它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体现,是对纳税人应纳税额征收入库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2.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现状。第一,纳税申报和税款收方式逐渐多元化。在新《税收征管法》中,税务机关依据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方便纳税人、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纳税申报有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等,税款征收方式多样化,根据不同纳税人可以实行灵活的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等方式。第二,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主要税种与各地区收入均呈现协调增长态势。随着税收征管改革深入和加强,各级税务机关加强了税源管理,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初步实现了从单纯考核收入任务向收入任务与征管质量双重考核的转变。第三,税收管理科学化、信息化逐步推进。实施金税工程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管理系统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第四,明确了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促进了纳税人自觉纳税意识的形成,也促进了纳税人服务体系的建设。
二、我国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我国税法体系不完善,税收管理缺少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建设,税收收入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税收立法的要求也就越高。但目前我国税法体系不健全,未设立《税收基本法》。税收法规的不完善,税收政策又经常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征纳双方对税收法律法规的了解和认知水平不同而产生对同一纳税事宜,双方会有不同的意见,税务机关执法行为不够规范,容易造成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矛盾。
2.纳税申报的效果不理想,流于形式。建立纳税人纳税申报制度是税收征管运行机制运行的基础,也是深化征管改革的主要内容。由于纳税人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各不相同,对税法和税收计算方法的了解程度不够,从而建立自己申报纳税的意识还不成熟。另外,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供的纳税申报资料的审查监控不严格,纳税人纳税申报不真实,少报虚报问题严重,使纳税申报在流于形式。
3.发票管理不到位,致使税款流失严重。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普通发票的管理。我国纳税人主动开具发票的意识薄弱,或者是为了得到商场或餐馆的优惠而放弃开发票,这是现代纳税人最普遍的偷税行为。这种行为严重的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的秩序。
4.税法普及力度不够,税收征管效率低。虽然我国把每年的四月作为税法宣传月,但是税法的宣传范围太窄,大都是在城市进行,而且过于形式化。因此纳税人不了解税法,更不懂税收的计算,自觉纳税意识还很低。另外,从总体上看,我国税务人员素质偏低,依法行政观念淡薄。所以征纳双方之间缺乏一种互动关系,这将成为整个税收征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最终会导致税收效率的下降。
三、优化税收征管的对策建议
1.加快税收法律体系的完善,尽快推出我国的《税收基本法》。《税收基本法》是税收领域的根本大法,在整个税收法律体系中居于母法地位,对各实体法和程序法起着统帅作用。同时,制订《税收基本法》也是规范中央和地方税收权限、协调税法与其他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税、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的需要。因此,制定税收基本法是我国税收法制的重大事件,对于完善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2.进行纳税人诚信建设,提高纳税申报质量。要不断地加强税务工作人员和税务干部的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税收法律法规和各种反偷税、避税手段的不断学习,练就税务人员的“火眼金睛”;税务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改进服务态度,认真回答或帮助解决纳税人在纳税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要切实提高纳税申报材料的可信度,税务机关应该建立纳税人的诚信档案,应将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录入诚信档案中。
3.夯实发票的管理,严防税款流失。发票有奖制度各个相对于餐馆、商场的优惠策略而言已经逐渐失去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在发票管理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改革,防止税收的大量流失。第一,可以将发票与商家的收据、小票联系起来,实现发票与收据一体化;第二把发票与商品的售后服务联系起来,购买商品没有取得正规发票的,一律不给予提供售后服务;第三,把发票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联系起来。
4.加强税法的普及,建立纳税人与税务人员之间的良性互动。我国税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人因纳税而减少的那部分收入在他所得到的公共服务中体现出来,应该加强普及税收知识,提高纳税人作为纳税主体的光荣意识以及纳税人的税收计算能力。提高税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素质,强化监督,实现税收征管工作中各个环节之间的互动。
[1]吴旭东.税收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荐阅读:
浅析当前基层税收征管的存在问题及对策11-10
连锁超市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1-27
加强集团性企业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和对策07-28
税收征管问题10-18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11-26
中小企业税收征管问题09-18
农村个体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08-11
如何加强税收征管工作11-28
当前个体税收征管工作探讨09-13
税收征管档案的管理论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