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积极教育工作方案(共10篇)
小学积极教育工作方案 篇1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及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径,调动广大积极分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处党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支部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全面坚持和正确把握新时期积极分子标准,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积极分子队伍,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动力,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目标任务
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党员发展程序,确保每年支部发展1到3名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党员中年龄在35周岁以下达到70%以上,一线工作人员达75%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以上达到80%以上,严格执行入党“三公开”制度,严把入口关,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使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呈现出不断壮大、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朝气蓬勃、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
三、主要措施
1、抓源头,提高党员队伍质量。
一是严把“入关口”。坚持“宁要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真正把那些工作表现突出的骨干、本行各业的先进分子及时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建立“发展党员公示制”,实施“发展党员预审制”严把党员“入口关”。在审批过程中,坚持“六不发展”,即:未列为积极分子专门培养的不发展;未经过集中培训教育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到两年的不发展;未经政审或政审不清的不发展;未经推优的不发展;考察中表现一般或群众意见大的不发展,使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更加规范,新发展党员在更大范围内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二是注重“三个倾斜”。根据培养对象的结构和分布特点,在确定发展计划时,坚持做到“三个倾斜”,即年龄上向35岁以下的青年倾斜,岗位上向基层一线倾斜,文化上向高中以上倾斜。将那些真正经得住组织考验的同志列为入党发展对象,进行重点培养。
三是实行党团共建。把党建和团建的目标管理统一起来,工作整体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并且在目标责任书中明确了发展党员的具体要求。通过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协助团组织做好青年的思想教育,发挥共青团在培养、教育、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上的作用,为党组织输送年轻的后备人才。
四是严抓“审核关”。在考察上,扩大考察范围,从思想、作风、纪律、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跟踪考核,为党员队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对于没有严格执行党组织发展党员规定,不严格入党政审办法,出现“关系”党员、“家族”党员现象要予以审核,对于个别影响较坏的行为,予以党内处罚。
2、建机制,加强后备力量管理。一是建立台帐管理机制。建立申请入党人员信息库。根据申请入党人员变化,随时进行更新,对申请入党人员性别、年龄、文化结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不断为党组织准备后备力量;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对考察对象、预备党员工作、生活表现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对各党组织发展党员过程进行全面监控。
二是建立“结队培考”机制。通过发挥党支部委员和优秀党员的作用,采取“1+1”、“1+2”的模式,每人挂钩联系1名或2名优秀积极分子,引导他们加入党组织。从党支部到责任党员坚持做到“四个定期”,即:责任党员定期与积极分子谈心、交流思想,责任党员定期向支部汇报积极分子工作、学习、思想作风等方面情况,党支部定期对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党委定期分析积极分子队伍状况,适时调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待条件成熟后再发展。
三是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着力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动态管理,坚持定期整顿,做到有进有出,通过个人举荐、集体推荐、组织引荐和民主测评等方式,打破坐等上门交申请的发展模式。推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培养报告制,规范党支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增强工作主动性,解决好入党积极分子“断源”现象。
3、建模式,强化后备力量教育。
一是强化经常性教育模式。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会,切实摸清他们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引导。通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围绕党的基本常识、法律法规知识、时政知识等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确定发展对象的重要参考依据。组织开展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学习等形式,加强对积极分子教育培养,全面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整体素质。
二是探索特色性教育管理。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特点,采取相应的培训办法。积极探索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的特色模式,采取集中与分散、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把握好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五个参与”,达到“五个提高”。一是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支部开展的学习培训,坚定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二是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和学习困难党员结对子,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组织党员后备力量参加“学先进、找差距”座谈会,通过座谈、交流讨论、谈心等形式,让积极分子在感受身边党员典型先进事迹,查找自身不足,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四是通过网络开展“我为社会做贡献”等主题活动,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五是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年初工作目标制定和年终总结工作,鼓励他们创出一流的工作业绩,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4、创载体,突出主题活动。
一是开展“永葆先进本色”系列活动。党支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永葆先进本色”活动。七·一期间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观革命纪念馆,通过参观使入党积极分子重温历史,学习先进,发扬优良传统,让他们在思想上先入党,进而从行动上入党。
二是开展“奉献在社会”列活动。开展好“四三二一”活动,“四助”即助困、助学、助岗、助残、“三讲”即讲公德、讲诚信、讲奉献、“二有”即每名入党积极分子有一个帮扶对象、有一块植绿护绿责任园、“一特”每名入党积极分子争创一项特色工作。通过活动为入党积极分子搭建平台,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在职工作人员感到有岗、有责、有为,找到发挥作用的平台,同时增强他们在党员群众中的认同感。
四、几点要求
1、坚持党员标准,注重发展质量。要把在医院建设中涌现出的热心工作,耐心帮助患者,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
2、坚持健全制度,严格发展程序。在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要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制度创新。积极探索总结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集聚党内的新机制、新途径,确保党员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形成新的生机与活力。
3、坚持公开透明,充分发扬民主。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民主、择优”的原则。实行阳光作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注重扩大党内民主,采取有效形式,保障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要广泛吸收群众参与,保证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小学积极教育工作方案 篇2
一、学生的健康成长, 离不开适当的惩罚
1. 学生的责任感, 依赖于教育惩罚。
受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的限制, 思想意识还不成熟, 分不清对错, 做事率性而为。假如我们教师在学生做错事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惩罚, 让学生意识到做事有对错, 明白做错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后果。如果做错了, 要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 并逐渐建立自己的责任心。在小学阶段, 我们就应高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负责任的态度, 做了错事, 接受了惩罚, 哪些事可以去做, 哪些事不能做, 并且要让学生懂得勇于承担责任, 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做一个有责任心, 有正义感的学生, 并且努力想办法改正自己的错误, 弥补自己的过失。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的人, 将来到社会上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2. 学生健康、优秀的个性品质, 需要我们不断地纠正, 这离不开教育惩罚。
曾经有一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他曾说过, 童年幸福的人成年往往不幸福, 没有在小时候经受过风雨, 必定成年后, 在遭遇挫折时会觉得十分痛苦, 只有经历过挫折, 心里承受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在未来多变的社会中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这方面, 惩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生中需要坎坷、需要挫折等多种情境才能培养出敢于面对困境的勇气, 而一味地表扬和激励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因此, 学校教育中, 给予学生适当的惩罚, 是对学生另一方面的促进, 也是学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学生的羞耻心和悔恨感的培养, 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它们会使学生认识并正视自己的错误, 从而加以改正, 获得面对挫折的勇气。而惩罚是激起学生羞耻心和悔恨感的重要途径。
3. 对学生社会化成长十分有利。
学校是一个集体, 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大家知道, 社会上的规章制度可是比学校的多很多, 因此, 学生在学校能适应, 那么等学生长大走向社会, 会很快融入其中。小学生在班级里, 不仅要遵循班级的规章制度, 还要遵守学校的校规和小学生守则。当学生违反的时候, 给予学生适当的惩罚, 会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 约束自己的行为, 规范自己的举止。此外, 惩罚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的羞耻感, 对学生产生负强化的作用, 从而让犯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通过惩罚, 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知道哪些界限不可逾越, 明白有些权威不可侵犯, 树立纪律观、法律观, 最终让这种意识强化成学生的内需, 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惩罚为学校秩序护航
学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 学校就要有良好的校风和纪律。为此, 学校制定了校规和班训, 来保证正常的日常教学。而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 没有接触过、甚至不知道纪律这个词, 没有基本的集体主义观, 并且最重要的是,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娇纵任性, 以自我为中心。所以, 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违反纪律, 破坏校规, 挑战权威。此时, 我们如果再把赏识教育当作法宝, 对学生一味地赏识, 不仅会助长学生嚣张的气焰, 还让学校的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我们用惩罚进行教育, 会让学生有所忌和收敛, 从而树立校规校纪的权威, 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当学生违反了纪律, 我们需要给学生适当的惩罚, 并通过说服教育, 使其知道自己的错误, 防止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有了惩罚为学校保驾护航, 学校的秩序更为良好, 学生的成长发展更为科学。
三、惩罚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惩罚前提是教师和学生有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之所以为教师, 是因为其有他本身的权威性, 能够正常有权利行使惩罚,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 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惩罚, 并能接受教训, 对所犯错误进行改正。时下, 师生关系由原来的“师道尊严”渐渐地变成师生民主平等, 注重维护学生尊严, 保护学生权利, 不可否认, 这是一种好的趋势, 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面对学生犯错时, 就不能很好的管制, 不仅教师无威信无尊严, 还可能导致教师的责任心越来越差。所以, 让教师行使惩罚权, 不仅是对教育教学负责, 更是让学生科学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师在惩罚的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公平和公正, 让学生知道自己对他们的关怀和责任心, 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赏识教育不能解决教育中的所有问题, 而教育惩罚也不是全都是负面和消极的。正常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惩罚, 并且合理地运用惩罚, 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健康和融洽。
本文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慧丽, 谷传华.惩罚使学生羞耻还是内疚[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09 (6) .
积极探索中小学教育转型 篇3
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选择、全面发展,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让学校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扭转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学生的做法。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加入教育国际化角逐的进程中,这一改革恰逢其时。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促进学生评价标准和方式的变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革,是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广大少年儿童,让他们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机遇。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的成长成才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要站在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始端,从学校教育的第一天就要开始对儿童实施科学的教育,唯其如此,才会使青少年循着正确的轨迹健康前行。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坚持守正与拓新相融合,探索出基于学生发展素养的“1+X课程”整合模式,并得以成功实施。也因由课程结构与内容的改变,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管理结构与评价机制等系列变革,改变了过去单一知识、学科本位、考试第一的应试教育局面。这种探索对于中小学校长的启发在于,学生培养过程不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超越知识层面的能力及价值追求的过程。我们要勇担责任,奋力前行,在基础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学校的面向未来的发展之路。
教育规划纲要对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做出了战略部署。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中小学积极进行转型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丰富的经验。但也必须看到,面对国家要求、老百姓需求和时代发展新挑战,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中小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坚持教育超前与坚守底线并举,着眼于自己的优势特色,借鉴国外基础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深化综合改革,突破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加快基础教育转型步伐,是每一位中小学校长亟须思考和探索的头等大事。
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方案 篇4
一、总体目标
小学科技教育:基于学校,整合社区、家庭等多方面课程资源,以科技教育为抓手,以培养和训练小学生初步的科技意识、科技知识,养成基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植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能力的基础教育活动,为培养新世纪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科技基础。
二、优化小学科技教育
学科的课堂教学要求做到四个优化:
(1)观念的优化。
A、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明确“本体”类学科不单单是科技知识的教育,还包括科学方法、态度、精神等的教育。明确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B、要跳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框架,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
C、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师生平等的关系。
(2)内容的优化。不能只信奉教科书,要适时有机地补充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发展状况,以丰富科技类学生的内容。
(3)过程的优化。
A、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本领。要广泛应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增加科技信息量,让学生掌握捕获信息的方法和本领。
B、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参与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习过程变为“参与――操作――感悟――内化――创新”的过程。
(4)评价的优化。
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兴趣的激发、技能的训练、创新意识的培养、科学的态度等因素。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
三、形成小学科技教育学科渗透。
实施科技教育的渠道很多,但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将在现行的各类学科的教学中进行全面的挖掘、开发,并把挖掘、开发出来的科技因素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科技素质培养的力度,由此形成较为完整的实施小学科技教育的学科体系。
通过学科渗透,丰富小学生的学科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小学生严谨的思维方法。
四、组建小学科技教育课外兴趣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负责对学生进行科技辅导、培训,并组织好学生参加相关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五、创设小学科技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小学科技教育环境是小学中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是小学科技教育所必须的各种条件的综合,是按照小学科技教育培养人、造就人的特殊需要而创设的。合理设计、精心布局,使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科技教育的舆论导向、氛围烘托和寓教于景方面发挥作用。
另外,还要创设民主、和谐的人际环境,以调动学校群体实施科技教育的积极性。
六、发挥小学科技教育空间、家庭的功能。
小学科技教育必须依托社会,实行开放办学,让学生更多地走出校门,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空间和条件。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室。因此,我们既要联系社区,又要联系家庭,以形成小学科技教育的合力。
七、组织保障
(1)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科技教育的领导,学校将成立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科技教育的计划和发展规划,宏观调控全校科技活动的开展,使学校开展好科技教育活动得到组织保证。
(2)成立科技教育工作小组。以科技辅导教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踏实而又创造性地作好辅导工作,使科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得到机制保障。
八、经费保障
在学校经费中计划投入资金,列入年初预算,资金投入以学校为主,同时还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保障学校科技教育的有效开展。
小学素质教育方案工作计划 篇5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xx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校结合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紧紧围绕传承与创新两大主题,以“办高雅学校,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为办学理念;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作为办学目标;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方略,积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探索素质教育之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订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为成员的实施素质教育领导组。建立自我评估制度,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既分工又合作;班主任教师具体抓,做到教育教学工作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件件抓落实。实施素质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xx、xx 成 员:xx xx xx
2、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努力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通、文明勤奋、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3、全面提高质量,争创特色。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以素质教育《决定》与基础教育《决定》等重要文件为依据,结合校情,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率。
4、严格执行《计划》,实行课程刚性化管理,开足开齐各门课程,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加强教育,提高学生自防、自教、自护的意识和能力,杜绝一切安全事故。认真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加强自律,切实抓好行风建设,把学校办成群众满意的教育。
二、实施措施
(一)丰富文化内涵,引领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学校各项工作以“雅”文化这一办学理念为统领,确立了全面、科学的育人目标和“三风一训”,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的办学目标是我校全体教师在理性地思考教育的目标与价值的基础上,并经过不断梳理和集体讨论,最终确定下来的。其核心意义是在管理中追求人文精神,尊重师生主体,让每一个师生身心潜能、个性特长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开发和培养,在教与学的座标中找到位置,施展才能。同时,学校本着“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的原则,重视环境文化的建设,重建书香文化。充分利用操场、楼内外的墙壁、走廊的空间等,凸显校园“三廊一屏”的整体濡染、育人作用。即:以“雅韵廊、书香廊和健体廊”三廊中精选的静态经典文化内容,教学楼主墙体上的电子滚动屏幕中“每日一文”内容为主,组织全校师生诵读、感悟,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强化德育工作,突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德育教育质量是学校的发展之本,生命之本。
1、深化养成教育。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李岚清说过:“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小学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从细节入手,就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制定了《“双十”养成教育内容》:把学会倾听、课前预习、与人合作、举止文明、诚实守信等20个养成习惯列入其中,并细化为60个小项,广泛进行宣传学习、强化监督、对照实施,将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发展好德育校本课程。
由少队部负责,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制定《美德课堂分年级目标任务》,按《美德课堂》育人途径创造性开展“知美德规范、唱美德童谣、讲美德故事、学美德人物、诵美德格言”活动。加强《美德课堂》管理,打造课堂亮点,增强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切实保证《美德课堂》的教育质量。
3、开展德育科研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到成长共同体的研究》作为我校的德育核心科研课题,在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的基础上,将学习小组建成日常管理共同体,建设小组合作文化,实行学习及其他表现捆绑式、综合性评价,培养合作、友爱、有竞争意识的学生,有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4、落实“三个一”教育。一是每学期一次视频教学,制作有感染力的教学光盘,以班进行视频学习。二是每月一个专题教育,把“三爱教育”(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节教育”(节水、节电、节粮)和 “三个习惯”养成教育(卫生习惯教育、合作意识教育、校园秩序教育)分月进行主题教育,并将教育内容细化到每周,做到月月有中心,周周有主题。三是利用大课间操时间,各班主任就班级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教育训导。
5、进行星级评比。
我校德育处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台了星级评比细则。具体做法是:以周、月和学期逐级评出礼仪之星、文明之星、劳动之星、艺术之星等八种班级之星和校园之星,分别在光荣榜中公示表扬,并在德育处备案,成为学校四好少年、优秀学生的推荐依据。同时,通过各种星的评比,以此为导向激励学生,逐步实现育文雅学生的办学目标。
6、坚持活动育人。
坚持用丰富的活动吸引人。首先,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以小品、演讲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和熏陶。其次,借助各种传统节日、重大时令组织教育活动。三月份,由少队部发起“向雷锋同志学习”倡议活动,深入进行读雷锋书、唱雷锋歌、做时代新人的教育活动。不定期地进行学生书画竞赛、作品展。第三,充分利用其它资源,对学生广泛进行教育。第四,让学生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公安民警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达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三)、推进教学改革,突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本学期我校将以尝试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山东昌乐二中教学改革成果经验,推进“四环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和“数学五步尝试教学”探索合适小学生学习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构建高效课堂,深化素质教育。
1、思想上引领。
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市、县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采用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每位教师都整理了相当数量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读书笔记。让“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我们将启动教师外培计划,力争三年内每一教师进行一次外培。此外,学校实行月主题学习制度,及时为教师印发学习资料,打造学习型、科研型教师,为课堂模式的改革提供智力支持。
2、教研上促进。
首先,我们实行“主题式”校本研修办法,以增强研修的目的性、主体性,形成“发现问题一提出问题一探究问题”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中交流、分散学习、资料积累、随机讨论等形式提高研修实效。同时,制定《校本研训制度》,实行教研活动签名登记制度。第三,加强教研组建设,实行教研组长负责制、学校班子成员协助参与制、周教研活动制度。第四,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质量,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示范课、教学论谈等活动,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3、课堂上实践。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把“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作为课堂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四环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标准》,提炼新教学模式基本理念30条,指导教师对新模式的操作和把握起到导向作用,实现其角色的彻底转变。突出体现以下特征:教学时间-——少教多学;教学流程——先学后教;教学主体——双主体;教学中心——课堂问题;教学形式——合作互动;教学目标——“堂堂清”。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了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四)、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加强 “三节一会”建设。
学校积极办好一年一度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活动,并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演讲比赛、校园游艺比赛等活动。活动注重全员参与,整体联动,气氛热烈,培养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文体艺术素养。
2、提高体育艺术活动课的有效性。制定《艺术课堂学期教学目标》,实施分年级体育专项训练,实行领导、教师对艺术体育课评议制度,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评价体育艺术课堂。年级运动项目及形式
一年级:平衡训练:游艺活动(如丢手绢、鸭子抱蛋、小兔跳)二年级:技能训练:跳皮筋(单人跳、双人跳)、打沙包。三年级:技能训练:跳皮筋(多人跳、花式跳)。四年级:基础训练:跳绳(双人跳、多人跳)、打羽毛球。五年级:技能训练:花样跳绳、踢毽子。六年级:技能训练:花样踢毽子,呼啦圈(花样式转圈或走动)。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我校高度重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在开足上好体育课及“两课、两操”(体育课、活动课、眼保健操、广播操)。的同时,统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成立呼啦圈队、毽子队、跳绳队、羽毛球队四个体育小组。
小学积极教育工作方案 篇6
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同学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才懂得勤奋学习、珍爱自己、赢得友谊、拥有快乐。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鉴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我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根据我校的校情和学情决定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并将其作为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开展,为确保“感恩教育”深入人心,取得预期的效果,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1.让全体学生懂得“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和道德准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让学生懂得“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3.让学生学会感谢、珍惜和感恩。
二、活动主题:感恩从小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三、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渲染气氛
通过国旗下演讲,宣读《感恩教育倡议书》全员发动,以“感恩”为主题布置宣传橱窗,班级出一期感恩教育专题黑板报,大课间做《感恩的心》手语操,学做“爱的奉献”手语操,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学典礼等为阵地,创设校园感恩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推进阶段
(一)以班级为主体,召开《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的主题班会,并推荐优秀的主题班会在全校集中展示。
(二)五个感谢系列活动。
1.感谢父母养育我①各班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主题为“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的班会。②布置爱心家庭作业。
A、每天为家里做至少一件家务,如: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等。
B、每月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如:对父母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沏杯茶、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
C、感恩卡大赛:为父母送一张感恩卡,向父母说一声谢谢,道一声辛苦了,为父母送上一个温馨的祝福。
2.感谢老师教育我A、班级开展《我和我的老师》故事演讲比赛,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要真实、感人。
B、在全校开展“尊师重教”活动,要求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到年长者,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
C、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感谢同学帮助我召开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中心的主题班会活动,倡导每星期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4.感谢社会关爱我开展五爱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感谢自然赐予我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建议学生在家养一盆花,植一棵树、保护一片绿地,要求每一个孩子自觉保护校内外环境,不乱扔纸屑、杂物,废旧物
品分类回收,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
第三阶段:江集整理学校感恩教材
组织学生开展看十部感恩影片,吟十首感恩诗歌、传唱十首感恩歌曲、推介二十篇感恩美文,讲二十句感恩之言的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千手观音》、《春暖》、《华罗庚》、《国庆阅兵式》、《背着爸爸上学去》、《闪电行动》、《和你在一起》、《妈妈再爱我一次》、《漂亮妈妈》、《小鞋》、《美丽人生》、《外婆的家》等影片。
2.组织精选十首感恩诗歌。
3.教会学生传唱十首“感恩歌曲”,即《世上只有妈妈好》、《白发亲娘》、《母亲》、《说句心里话》、《为了谁》、《烛光里的妈妈》、《五星红旗》、《童年的小摇车》、《懂你》、《丹顶鹤的故事》等。同时推荐学生撰写的二十篇感恩美文。
4.经过精选加工推出二十句感恩之言,将内容江集成册,成为学校感恩教材。
第四阶段:活动总结评比
四、建立长效机制
将每学期第一个月定为“感恩教育”重点月,以后每月开展一次“感恩”教育活动,使“感恩教育”长期化、制度化。
附亲情文章
推荐篇目: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巴金《怀念萧珊》、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江琪《多年父子成兄弟》、梁晓声《母亲,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林清玄《※※的期待》、朱自清《背影》、《儿女》、孙梨《母亲的回忆》、史铁生《合欢树》、钱里群《哦、你是我的父亲》、儿童绘本《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
小学积极教育工作方案 篇7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 小学生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
在入学之初, 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在整个小学阶段, 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 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提高。应特别指出的是, 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 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小学生注意力有限
刚刚进入学校, 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 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由于小学生年龄小, 各种心理过程常常有很大的无意性, 注意力容易分散, 他们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 教师语言的形象性和自身的情绪上。在感知事物时, 无意性、情绪性明显, 他们喜欢具体的、突出的、鲜明的东西, 忽略知觉的目的, 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次要的与知觉不相干的方面。因此, 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努力引起并且给予其指导。
(三) 小学生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
在小学低年级, 不随意记忆占有比较主要的地位。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但在整个小学阶段, 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四)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 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小学低年级学生, 想象力十分丰富。在他们的头脑中, 现实与想象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有时候, 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 导致行为和语言的“不合情理”。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性, 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欺骗”。对此, 教师要有充分的理解。
(五)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开始时, 思维依赖于具体的对象和情境, 只能孤立的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 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 他们开始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 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 甚至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等。但从总体而言,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
(六) 小学生情绪情感较稳定且比较单纯
与学前儿童和青春期学生相比, 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都比较稳定, 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时甚至能够将真实的情绪隐藏起来。在整个小学阶段, 学生情绪情感比较单纯。
由此可见, 每个学习群体的学生都有自身特点,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愿望, 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 是十分必要的。
二、培养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本策略
(一) 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奠基石。只要能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和激发出来, 那么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学习和发现问题。笔者发现,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条件, 教师从这些情境中引出好奇点, 引起孩子们的疑惑、惊讶, 这样最能产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 恰当运用奖励手段
必要的鼓励可以满足孩子们的自尊心, 也有利于保护其学习积极性, 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 都是希望得到鼓励。当然, 鼓励也是要有策略的。
1. 鼓励要有目的
鼓励的目的, 就是通过采取切实可行、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手段, 让学生增强自信心, 相信自己也有一技之长, 自己也在不断进步, 进而敢与困难做斗争,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 鼓励要细致
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和取得的进步之处, 要及时鼓励, 避免因教师的视而不见而造成学生的止步不前, 特别是对于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 对于其微小的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 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时机, 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或许就是一次不经意的鼓励, 成为后进生赶上的原动力。
3. 鼓励要有多种途径
过于单一的激励方式会让学生感到习惯而降低其努力, 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 采用一切可采用的方式。如课堂提问、作业评语、班会、值日、文体活动、谈话、家访等, 使学生尽可能有多的机会受到鼓励。
(三) 利用游戏引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 思维就得不到发展”。所以说“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 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实践的环境,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弄一弄、试一试, 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引入竞争机制
儿童的学习刚开始来源于模仿, 通过模仿来获得新的认知, 态度和学习的发展过程就是模仿父母、教师和其他社会成员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 自我中心意识不断增加。这就是在青少年中产生互相攀比思想的心理原因。当然, 我们不提倡并且坚决反对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 但是对这种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 使之成为有利的因素, 成为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 通过竞争, 让学生明白差距, 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五) 营造民主氛围, 让学生想学
1. 动手操作, 多边参与
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氛围, 通过让学生说、学生听、学生改、教师评, 让学生自己获得答案。
2. 相互讨论、及时评价
可以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好帮差”“师生共议”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营造民主评议氛围。
3. 大胆发问, 标新立异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大胆发问, 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 找岔子, 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发表独立见解, 鼓励标新立异。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篇8
关键词: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4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121—(2010)12—0038-03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了以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为研究内容的积极心理学运动,这是心理学发展中首次对以病态心理为主要内容的研究范式的矫正。积极心理学开始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在这个时代精神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仅关注人的弱点和错误,而是关注和建设人的优势与正面的力量。心理学不再仅仅与健康和疾病有关,而是更关心人的教育、成长、游戏、爱和智慧,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心理品质。西方积极心理学近年逐渐影响到中国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其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又萌发了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新认识。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统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吸收借鉴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华,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创立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它针对传统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面向少数学生的不足及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重心放在“诊断和消解痛苦”等问题上,将研究和教育重心确立为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方面,强调人性积极的一面,注重研究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人格培养的作用,注重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建立。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诠释和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使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使生命最佳状态得以丰富和发展,从而塑造与和谐社会相匹配的充满乐观、希望和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2]。
概括地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如何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特点,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迫切的研究课题。因此,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引荐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对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体系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所有的积极心理潜能,让学生从认知上改变消极心境,消极情绪等,逐步建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所倡导的教育方法是以认知结构理论为基础的“宏观认知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3],认知结构是建构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宏观认知实际上就是一种认知结构。所不同的是宏观认知是指通过设计、呈现关于时间、空间和物种进化发展三个方面的宏观问题,引发人们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与想象,并在意识层面上逐步重新构建以时间观、空间观、物种进化观为内容的认知结构。因重建的认知结构的内容对象都具有“远”、“大”的特点,所以称之为宏观认知。宏观认知结构的重建,其实质是通过“同化”、“顺应”改变认知者的思想观念,在这种宏观认知观念形成的同时,必然伴随豁达、宽容和大度等心态的形成,也可理解为宏观认知结构的形成本身就包含豁达、宽容和大度等心态的形成。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4]。综合这几种模式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从面向个别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向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方向转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继承和借鉴这些经典心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主要包括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与目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内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特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评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从以上几方面构建起一种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其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核心是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评价,把评价当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因而对形成性评价情有独钟[5]。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经常的形成性评价,可以经常监控、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可以使学生不断得到反馈和强化,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以外部力量为引导,以内部力量的自觉来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中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育人,“促使人全面地、和谐地、高素质地发展”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对于学校工作者而言,它可以改进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学生积极成长。但是前提是要遵守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黄金阶段,在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缓慢,这样身心发展暂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常常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如心理断乳期、风暴期、动荡期、自我意识的高涨、独立意识增强、反抗心理、情感体验的矛盾性,以及出现的人际交往新特点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教育工作,在运用宏观认知教育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机能来具体实施,如果不遵循这样的规律,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将显得苍白无力。
(二)学生积极人格塑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积极人格指人们在人格的两极或两面中选择正向的、向上的一面。近年来,以塞里格曼为核心的“价值在行动”项目组,展开了“重要优势品质”的研究,着力研究哪些优势品质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最优化,确立了六大美德力量和24项积极人格特质,这就是个体性格类的积极力量[6]。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别强调健全学生的积极人格,认为任何个体的人格都有两方面,一面是积极的,如喜悦、快乐、希望、宽容、真理等等,一面是消极的,如压抑、恐惧、生气、悲伤、自卑、怨恨等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认为,当人格的积极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表现出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时,便容易形成积极人格。完善积极人格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标志。积极人格的建构可以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世界、他人与自己,过去、现在与将来,顺境与逆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以积极的眼光处理人际关系,以积极的精神追求理想目标,以积极的姿态对待挫折,保持心胸宽阔。因此,对于中小学校自身来说,培养学生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比消除人格障碍更有积极意义。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虽有多种因素,但是外部因素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尤其是教师的指导作用[7]。因此,可通过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勤工助学、日常教育等领域创设体验情景的方式,指导和培育学生的积极人格。创设出积极面对生活的成功典型情景,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他们的宽容心。
(三)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
健康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机能在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适应和发展的协调状态。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的熏染和教育的作用而形成的个体品质的总和[8]。而心理素质就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机能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行为品质。是一种由心理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的、同构的组织系统。是一种以人的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和多品质系统的心理动力混合体[9]。
心理教育是利用教育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和塑造学生的各类认知、情感、意志品质的活动过程。它不仅要考虑适应,更多的考虑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还要立足于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立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道德意义。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解决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因此,以发掘学生积极潜质为己任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从多方面与其契合,二者的发展目的的一致性,更加强化了心理素质培养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继教育辅导模式、四结合模式、五结合模式、系统模式、六结合模式、辅导—全员服务模式和生态型模式之后的新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0]。它始终强调人性积极的一面,注重研究积极情感体验和积极人格培养的作用,注重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的建立,用积极的心态来诠释和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等理念,都将直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改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而,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贯穿到学校教学的始终,从各个方面对中小学生心理进行积极的渗透,必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时代需求的产物,是具有更广泛引导作用的新理念,是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方向。它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主要指导,结合当代教育的实际情况,颠覆了传统消极的心理教育理念,给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其与具体学校的特点相结合,必能发挥巨大的心理健康教育功效。
参考文献:
[1]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6.
[2]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 教育研究,2008(2):90-94.
[3]郑祥专.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124-126.
[4]王家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操作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辽宁教育,2002,(1):60-63.
[5]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能带来啥[N].中国教育报,2007-07-07.
[6]郑祥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4):
53-55.
[7]李萌,张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8 (7):93-96.
[8]张海钟.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概念、标准、评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6-11.
[9]张海钟,糟艳丽,陈小萍.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53-57.
[10]廖全明,黄希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模式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9,32(2):274-277.
(作者单位:甘州区北街小学甘肃张掖734000)
新学期小学家庭教育工作方案 篇9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训“四有”新人为目标。创新家教工作思路,拓展家教活动渠道,充分发挥家长和家庭教育志愿者指导服务功能,引领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家庭教育活动,扩大家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并参与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安排
1、启动、准备阶段
(1)选取骨干教师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培训。
(2)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教师参加“和谐家庭教育工程”的意愿;对单亲家庭、问题家庭、特困家庭进行摸底调查,确定参与对象。
(3)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广泛开展对家长的培训。
2、实施、试点阶段
(1)假期期间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邀请校内外家庭教育专家举办家庭教育讲座、骨干教师、骨干家长培训班。
(2)组织家长开展系列活动,进行多种培训辅导
①指导家长上《中华家庭教育网》,提高家教水平。
②让家长参加校内活动,共同商讨如何开展家庭教育。
③家庭教育咨询电话。为家长留教师或学校电话,为家长释疑解难。
④家庭教育宣传。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让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从课堂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采取三项措施,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其一,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书香家庭”宣传活动。其二,将家长学校办到村委会,让更多的家庭参与,促进家庭教育的更好开展。其三,学校教育走进家庭。积极开展教师家访活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和谐互动。
3、总结推广实施阶段
对第一期工作进行总结,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具体安排:
(1)在校园开展活动,制定家庭公约;
(2)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
三、实施方法
1、制定工作计划,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方案;
2、精心组织活动,在实践中不断进步。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从领导到全体教师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对实施和谐家庭工程的认识,做到思想重视,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建立制度,明确责任,确保落实;
小学积极教育工作方案 篇10
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五六年级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师生对毒品的危害和禁毒工作的认识,以创建“无毒”校园为重点,建立健全和落实规章制度,为学校的稳定和谐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全校师生树立“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理念、特制订本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学校禁毒教育的组织管理,建立禁毒教育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学校禁毒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薛光明
副组长:刘有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将禁毒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通过教职工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手抄报、广播等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
2、组织观看“抵制毒品、预防禁毒”禁毒图片。
3、在五六年级《品德》课中安排禁毒专题教育课,每学期一课时,做到课时、人员、内容三落实。持之以恒组织内容丰富、寓教于乐、采取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而多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学生增强自觉远离毒品的意识和抵制毒品的能力,确保校园无毒品、学生不吸毒。
4、以宣传教育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师生禁毒意识。要从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意识出发,运用各种形式搞好禁毒宣传教育,张贴宣传标语和有关宣传资料,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进一步落实禁毒宣传规划和实施意见,结合法制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面向校园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5、以创建“无毒”校园为重点,深入开展“无毒”创造活动,把创造“无毒”校园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的总体规划,不断将“无毒”校园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建立捆绑定责任,实行学校领导联系到户,班主任联系到人,负责禁毒教育的督导、指导、检查,确保将创造工作落到实处。
6、进一步加强禁毒教育队伍建设,组织禁毒业务知识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禁毒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禁毒教育机构建设,建立机构规范、活动开展经常的禁毒教育工作体系。
7、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①读一本禁毒书籍;②听一场禁毒报告; ③观看一部禁毒专题教育片;④参观一次禁毒展览;⑤开辟一期内容丰富的禁毒墙报、专栏。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责任,加强协作
1、建立和健全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责任制,校长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
2、积极主动与综治部门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加强对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兼职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强化禁毒法制教育。
3、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禁毒图片展,积极开展直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主动预防毒品的自觉性。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1、把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
2、将毒品预防主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禁毒知识第学年安排一堂课。
3、切实通过课堂教学和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基本知识及禁毒政策与法规,确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掌握拒绝毒的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小学积极教育工作方案】推荐阅读:
黄岭小学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05-09
新影街小学积极开展教师粉笔字培训07-05
丰坪中心小学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09-26
((市教育局)积极做好消防基础工作 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05-31
积极教育10-09
积极生命教育06-06
积极职业教育08-04
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情况08-27
工作积极文章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