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2024-07-25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精选8篇)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篇1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流程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指南

一. 贷款的对象与条件

1.贷款对象全日制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生、研究生;

2.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有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4.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5.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6.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

二. 贷款额度

学生贷款金额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每个学生的具体贷款金额由学校按本校的总贷款额度,根据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标准以及学生的困难程度确定。

三. 申请贷款学生须如实提交以下材料

1.《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2份;

2.本人居民身份证和学生证复印件2份(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3.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4.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5.借款人父母身份证复印件2份;

6.《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1份;

7.中国银行咸宁路支行活期存折首页复印件2份(存折按院统一办理)。

四.借款人应签署的合同文本文档

1.合同书3份;

2. 借款凭证1份。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篇2

近些年,对国家助学贷款的研究也成为了我国各界关注和思考的焦点,相关论述层出不穷。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学者对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进行博弈分析的文章却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银行和银行之间的风险博弈分析就更少。其实,在银行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中,高校是银行发放助学贷款的市场,如果学生的就业前景看好,学校愿意为学生的助学贷款提供担保,政府的政策也全力支持助学贷款,如调整利息的补贴办法、还款年限,改变操作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成立了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各省、各校的助学贷款工作都有专人管理,建立信息网络系统等,则银行之间会为国家助学贷款市场的争夺而发生博弈。

因此,本文将通过创新博弈论就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银行与银行这对主体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防范风险的对策。

一、分析假设

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第一家指定银行是中国工商银行,因此可以假设市场有一个先入者银行。由于银行与银行间的博弈都很类似,为使研究的问题简化起见,假定只有两家银行参与博弈。假定

1、博弈的参与人是银行A和银行B;

2、博弈有两个时期,t=1,2。在t=1时期,市场上只有一家银行(银行A)提供助学贷款;在政府助学贷款政策改善的情况下,潜在进入者(银行B)考虑是否进入;如果银行B进入,在t=2时期,两个银行进行库诺特博弈;

3、银行A有两种可能的类型:高成本(ck)或低成本(cl);银行B开始时只知道银行A是高成本的概率为μ,是低成本的概率为1-μ,这是银行B的先验信念。

4、银行B的成本只有一种类型:进入成本为2;如果银行B进入助学贷款市场,则银行B与银行A助学贷款的成本函数相同。

二、银行间进入国家助学贷款市场博弈

下图是银行———银行博弈的扩展式分析。图中银行作为在位者有两个单节信息集,表示在位者知道“自然”的选择(自己的类型)。在t=1阶段,银行A是助学贷款市场的垄断者,假定它有助学贷款价格和产量的决定权,假定它确定三个价格:p=5,p=6,p=7。三条虚线表示进入者有三个信息集,每个信息集有两个决策结(用虚线连接),表示进入者(银行B)能够观察到价格,但是不能够观察到银行A的成本函数。如果银行A是高成本者,高成本包括提供助学贷款的生产成本和占领市场的寻租成本,假定对应三种价格的利润分别为3,7,8;如果银行A是低成本者,其成本只有提高助学贷款的生产成本,对应的利润分别为7,10,9。因此,高成本银行A单阶段最优价格是p=7,低成本银行A的最优价格为p=6。在t=1阶段,银行B没有进入助学贷款市场,所以银行B利润恒为0。我们将第一阶段不同价格选择下的利润向量写在博弈树的终点结上。

在t=2阶段,如果银行B进入助学贷款市场,银行A的成本函数成为共同知识,这时银行之间的博弈是一个静态博弈问题。我们省略第二阶段博弈的扩展式,代之以库诺特均衡支付向量和垄断利润。因为在博弈进入第二阶段以后,如果银行B已经进入,库诺特均衡产量(和对应价格)是每个企业的最优选择;如果银行B没有进入,单阶段垄断产量(和价格)是银行A的最优选择。

博弈的复杂性主要在t=1阶段,银行B选择进入还是不进入。银行B是否进入依赖于它对银行A成本的判断:假如银行A是高成本,银行B进入的净利润是2;假如银行A是低成本,银行B进入的净利润是-2。在动态博弈中,在观测到银行A的价格选择以后,银行B可以修正对银行A成本函数的先验概率μ,因为银行A的价格选择可能包含着有关成本函数的信息。假设μ~(p)是银行B观测到银行A的价格以后认为银行A是高成本者的后验概率(这里的p是表示价格),即μ~(p)=prob(ch/p)。我们知道,银行A在高成本时选择单阶段最优价格是p=7,在低成本时选择单阶段最优价格为p=6,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精练贝叶斯均衡。因为如果银行A做出单阶段最优选择,银行B观察到p=7,就知道银行A是高成本,即μ~(p=7)=prob(ch/p=7)=1;观察到p=6,就知道银行A是低成本,即μ~(p=6)=prob(ch/p=6)=0。给定这个后验信念,银行B只有在观察到p=7时才能够进入。如果高成本的银行A选择p=7,t=1阶段的利润为8,t=1时期的利润为4,假定贴现因子为1,两阶段贴现总利润为12。如果高成本的银行A伪装为低成本者,选择p=6,t=1阶段的利润为7,t=2阶段的利润为8,如果贴现因子为1,两阶段贴现总利润为15。因此,p=7不是银行最优选择,上述战略均衡不是一个精练贝叶斯均衡。

三、银行进入助学贷款市场博弈精练贝叶斯均衡

我们可以考虑两种情况下的均衡:和。首先考虑。给定银行B的后验概率和战略,如上所述,如果银行A选择p=7,表明自己是高成本,银行B进入,得到总利润12;但是如果银行A伪装成为低成本者,选择p=6,得到总利润15。因此,牺牲t=1阶段1单位利润,可以增加3个单位总利润,于是高成本银行A的最优选择是p=6。

同理给定银行B的后验概率和战略,低成本者选择p=6,总利润是10+10=20,大于选择其它任何价格时的利润,因此p=6是低成本在位者的最优选择。如果高成本和低成本银行A都选择p=6,银行不能够观察到价格的任何信息,,银行B进入的期望利润为μ×2+(1-μ)×(-2)=4μ-2<0,不进入的期望利润为0,因此,银行B不进入最优。因此,当时,精练贝叶斯混同均衡为:不论是高成本还是低成本,银行A都选择p=6,银行选择不进入。

现在考虑。如果不同类型的银行A选择相同的价格,银行B得不到新信息,它将选择进入,因为进入的期望利润μ×2+(1-μ)×(-2)=4μ-2≥0。但是给定银行B一定会进入,银行A的最优选择是在高成本时选择单阶段最优价格p=7,在低成本时选择单阶段最优价格p=6。而我们已经证明,这不可能是一个均衡。

考虑低成本银行A的战略。给定银行B的后验概率和战略,如果低成本银行A选择p=5,银行B不进入,银行A在t=1阶段的利润是7,t=2阶段的利润为10,总利润为17;如果银行A选择单阶段垄断价格p=6,银行B进入,总利润为10+6=16,因此低成本银行A选择p=5是最优的。

再考虑高成本在位者的战略。给定银行B的后验概率和战略,如果高成本银行A选择p=5,银行B不进入,银行A在t=1阶段的利润是3,t=2阶段的利润为8,总利润为11;如果银行A选择单阶段垄断价格p=7,银行B进入,总利润为8+4=12,因此高成本银行A选择p=7是最优的。因此,当时,精练贝叶斯分离均衡为:低成本银行A选择p=5,高成本银行A都选择p=7;如果观察到p=5,银行B选择不进入;如果观察到p=7或者p=6,银行B选择进入。

四、银行———银行博弈结构下的风险成因

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风险尤其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因为商业银行可以从支配更大的资源中获得更多的寻租机会(如通过国家助学贷款与学校建立更紧密的银校合作关系)和未来更长远的利益。但是由于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单位成本高、呆坏帐核销机制不完善,导致严重的激励不足,商业银行在审贷和监控贷款的工作中的努力程度相对有限,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在风险控制中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发展适宜本机构的风险决策、控制模型、投入更多人力及对职员培训采取严格的态度。而且,由于实行了贷款责任终身制,信贷人员不愿承担责任而选择避险的“惜贷”策略,形成国家助学贷款的瓶颈。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与市场性问题在我国特别突出,这主要因为信用观念的缺失,金融体系演进的特性和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不断上升造成的。

五、治理对策

1、建立高效的贷款回收系统

在助学贷款开展较好的国家,基本上都有一套完整、高效的助学贷款回收系统。如匈牙利等国家通过国家税务机关,依照国民纳税的法律义务,以所得税回收贷款,执行力度大,还贷有保证。日本育英会,制定了高效的追讨办法以降低拖欠率。学生逾期不主动前来偿还者,由育英会派人员前去收缴,若再不偿还则诉诸法律,由日本简易裁判所判决并执行。香港遇到学生不还款时,会向学生或学生的担保人追讨,如果发现学生是故意拖欠贷款的,则运用法律武器。在澳大利亚,则利用社会保障系统回收贷款,这种方法在回收贷款和降低管理成本上比银行更具条件,因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美国,若借款人蓄意不偿还贷款,则会被该银行记录在案并报告给信用征询管理公司,供所有需要这些信用信息的机构查询。另外,整个银行系统在未来5年内,都不会给其再提供任何形式的贷款,这样,助学贷款的拖欠率大大降低,其助学贷款坏帐率在10%左右。

2、扩大助学贷款发放的主体和放款范围。

启动民办高校助学贷款。推出个人助学贷款新形式,通过基金或其他方式,代理个人或单位向高校贫困生发放委托助学贷款,银行将不再是助学贷款唯一的发放主体。各家商业银行要进一步下放助学贷款管理权限,重视生源地助学贷款并支持其推广,依靠农村信用社和各商业银行基层机构,以有固定住所的学生家长为承贷主体,直接面对学生家长授信放贷。

3、灵活掌握还款和收息方式。

根据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时间一般是在10-15年内可以收回成本,因此,银行可以延长助学贷款偿还期限至10-15年。采取灵活的还款方式,可将“分期定额”、“定期定额”、“分期不定额”、“定额不分期”等多种偿还方式并用,同时,在借款人收入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前,可以暂时不还款,在收入达到一定标准后,再按照一定百分比偿还。这种以经济收入为依据,按收入比例还贷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贷款拖欠率。当前贷款手续有些繁琐,既不利于银行控制助学贷款成本,也不方便学生贷款,所以,银行应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理助学贷款的效率。

4、将助学贷款贷前调查的某些环节和不良助学贷款的清收工作“外包”,降低助学贷款经营风险。

因助学贷款申请人数众多,单笔金额小,如果仅靠银行自身的人力资源,则无法保障工作的时效性。另外,如果仅依靠银行内部员工去处理大量不良助学贷款,显然不够现实,事实上银行也无暇顾及,这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会影响银行对不良助学贷款追收的成效。银行可以以招标的形式,挑选若干个信誉好、实力强的律师事务所作为合作伙伴,凭借他们的专业优势,参与银行助学贷款调查的某些环节和不良助学贷款的诉讼追收工作。

5、放下思想包袱,加大助学贷款营销力度。

银行应该相信,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信用,他们中“信用人群”的比例超过“非信用人群”的比例。因此,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在高校学生中间发行贷记卡(限定为金额不大的透支),增加学生与银行之间博弈的次数,达到相互信任的目的。学生也可以累积信用历史,提高自己将来生活的方便性。同时,商业银行要把助学贷款真正作为一个信贷品种而不是政策性任务看待,加大助学贷款力度。

6、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教育的受益者和推动者,国家有责任制定一套包括助学贷款在内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系统地对借贷主体、对象、程序、方式及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加以明确规定,使得贷款行为有法可依;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的,要依法处理担保物品或追究保证人责任,敦促借款人依法履行还款义务,保证银行不受损失,做到有法必依。还要建立和完善与个人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依靠法律力量把信用活动纳入法制轨道,有效约束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信用秩序,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参考文献

[1]Johnstone,D.Bruce(1986)Sharing the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Student Financial Assistance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Prance,bweaen and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The College Board

[2]Woodhall,Maureen(1987)Lending for Learning:Designing A Student Loan Programm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London:Commonwealth Seretariat

[3]Woodhall,Maureen(1970)Student Loan:A Review of Ex-perience in Scandinavia and Elsewhere,London;George G.Harrap&Co.Ltd

[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曹靖,述龙.中外助学贷款比较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5)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篇3

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风险补偿金”)由财政和高校共同出资(各50%)、20出资额占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额一定比例,在贷款发生的当年给予经办银行。相对于以前的国家助学贷款呆坏帐的核销来看,风险补偿金对于保障银行利益来讲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但是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出资办法和管理方式,却具有如下明显的问题。

1.银行利益的不确定性。若最初风险补偿金的比例设为R1,与R1相对应的预期违约率设为R2,与R2相同时期的实际违约率设为R3(R3在设定R1时是无法确定的)。因为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状况、毕业生就业形势、学生经济条件和家庭状况等各方面的影响,无法准确预测学生毕业后的还款状况,R3的变动趋势也就无法确定;其次表现在由于实际违约率R3的不确定性,导致银行利益的不确定性,比如若R3在几个年度内连续升高,按照原来设定的R1,风险补偿金则连续几年不足以弥补银行的损失,所以银行的利益仍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最后表现在由于实际违约率R3的不确定性,使R1的变动也无法确定,将导致财政预算安排和高校资金使用上的不确定。

2.利益在时间上的非对称性。当R3>R2时,银行当前年度的违约损失无法从当前年度获得的风险补偿金中得到相应补偿,只能通过升高下一年度的R1,希望从下一年度的风险补偿金中获得补偿,而下一年度R3的变动方向在设定R1时是未知的;当R3

3.有违市场化的运作办法。风险补偿金是不考虑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运行状况的,由学校和财政出资后当年全部支付给经办银行。银行在得到这样一笔资金后,其利益有所保障,使银行有可能不会很努力地回收贷款,从而降低了银行回收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的资金已经在贷款的当年无偿地提供给了银行,所以学校也可能不会很努力地联系学生,催促学生的还贷。所以这样一笔巨额资金并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来调动各方参与学生贷款及其回收的积极性。但若对这样一笔资金采用担保的方式进行运作,则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政策对于缓解“惜贷”确实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风险补偿的措施仍是不符合贷款的一般程序的,能否达到其预期实施效果难以预料。

二、信用担保机构应用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障银行债权的实现,分散和规避银行面临的风险。国家助学贷款是在国家政策的不断“催生”下发展的,其发展使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显然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改革,不符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若建立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来为学生提供担保,却可以使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既推进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又保障了银行债权的实现。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在保障银行债权的同时,使银行独家承担的风险改由银行和担保机构共同承担,使风险得到了分散和合理规避。

2.有助于变政府的隐性担保为显性担保,既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又降低财政风险。政府的显性担保和隐性担保在形成财政成本方面是有差异的,因为显性担保有明确的担保合同,有具体的担保比例,政府只需按照事先规定的比例向债权人偿还债务,其造成的财政成本对预算的影响是可以控制的,而隐性担保由于没有具备法律效力的担保契约作为约束条件,其产生的财政成本也就难以预测和控制,从而也就造成难以估测的财政风险。

3.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融资能力,推进个人消费贷款的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贫困大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时凭借的只是自身的信用,而目前大学生整体信用不足,造成了大学生的融资困难,无法获得银行的贷款。信用担保恰恰为融资提供了有力支持,所以应用信用担保机构于贫困大学生和银行之间,既能有效增加貧困大学生的信用,增强其融资能力,使贫困大学生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同时又能分散和降低银行风险,保障银行债权的实现。

三、构建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体系的可行性

首先,从1 993年开始,我国信用担保机构从无到有,经过10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行业,政府出资和参与出资的贷款担保机构占了70%以上,政府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和推进贷款担保机构的建设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初,我国已有各类担保机构1000多家,募集各类担保资金1 50多亿元,预计可提供1000亿-1500亿元的担保支持。这些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信用担保机构可以为国家助学贷款提供信用担保体系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政府在信用担保机构中的主导作用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资金上考虑,担保金与风险补偿金的比例相差不大,担保金并不一定比“风险补偿金”多,但担保金与风险补偿金的运作管理办法却相差很大。担保金是根据债务的发生而支付,同时还可以保留追偿债务的权利,而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风险补偿金却是全部支付给银行,无论贷款的违约状况如何。相比之下,担保金更符合贷款的运作规律,更符合参与各方的利益需求,其优点更是显而易见。

四、构建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体系的几点建议

1.构建信用担保机构为学生(高校)提供担保,政府向担保机构注入财政资金作为担保资金,充当出资人的角色,同时政府承担向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的助学贷款信用担保组织管理体系。首先,参与国家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体系的信用担保机构,可由目前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来承担。其次,信用担保机构依靠自身的资产和信誉为学生(高校)提供担保,使协作银行愿意为学生发放贷款,在学生发生拖欠,银行经过努力无法追回贷款的情况下,担保机构代偿学生的债务,以保障银行债权,并保留向学生继续追债的权利。最后,由于学生自身的经济状况无法为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而由政府实施对担保机构最后的再担保,以保障担保机构在无法向学生收回贷款情况下的利益。

2.明确政府责任,建立信用担保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国家助学贷款首

先是政府行为,其次才是商业行为,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在实行成本分担制度的同时,不能推卸政府作为主要投资主体的责任。世界各国都通过教育基金进行学生贷款,资金主要来自国家公共经费和社会资助。在贷款主体上,各国政府是助学贷款的主要提供者。在美国,资助学生的主要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提供的资金占所有资助金额的2/3以上。日本,政府的专项拨款一般会达到当年奖贷款投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助学贷款信用担保体系中,要明确政府监督责任,建立担保机构激励监督机制,使政府的利益在担保机构的利益实现的同时也得以实现。政府有责任提供担保资金和再担保来鼓励担保机构的参与,并制定一套包括助学贷款在内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因为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所以应抓紧制定《助学贷款法》和《个人信用管理法》,以规定银行、借款人和其他相关主体在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定学校、银行和用人单位等在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和使用中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提供虚假信用资料的法律责任。通过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律法规,把银行、学校、借款人和其他相关主体的行为纳入法制轨道,就会增大借款人拖欠贷款的成本,从而减少信贷风险。

3.明确银行、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责任。在助学贷款中适合商业银行承担的责任有三项:一是根据市场规律向借款学生发放贷款,这个环节需要银行提高管理效率,精简办理手续;二是学生贷款的管理,分期收回到期贷款,应及时地从高校获取并更新毕业学生的去向及经济情况,并存档备查;三是追讨到期未付的贷款,银行有其较为完善的追讨程序,当发生到期未偿的欠款时,银行应当也有能力承担追讨责任,对于追讨无效时,由银行承担一定的呆坏帐风险,并将贷款人名单公布。

4.建立学生还款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勵措施可以有:对于积极还款学生予以一定利息的免除,对于暂时无法还款但主动与银行联系的学生给予更为弹性的还款选择。约束措施有:对于那些不积极与银行联系、恶意不还款的学生,制订严厉惩处措施,增加其违约成本;同时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体系,加强对恶意欠款学生的识别、跟踪和惩罚。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篇4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贴息,用于借款人在国内高等学校就读所需学费的助学贷款。贷款人是指中国银行国内分支机构;借款人指在中国境内就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中国银行是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独家承办银行。中国银行大连高新技术园区支行愿竭诚为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的学子们提供一流的专业服务。

一、借款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有效身份证明,因家庭经济困难,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未成年人须由其法定监护人出具书面同意书)。

二、借款人须提供材料

1、填写完整并经学校加盖公章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

2、学生有效居留身份证件或户口迁移证明的复印件

3、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说明

4、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其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的复印件

5、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三、贷款期限、利率和限额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十年,最长不超过借款人毕业后六年,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档次贷款利率执行。在贷款期内,如遇利率调整,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按合同约定利率计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则从次年贷款发放日的对应日起按调整后的利率档次执行。借款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金额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

四、借款人的责任与义务

1、按照借款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接受银行的信贷检查与监督,并给予足够的协助和配合;

2、按照合同约定清偿贷款本息,保证在每次还款日前足额存入当期应还款额,并授权银行直接从借款合同中明确的账户中扣收;

3、如合同中明确的账户存款额不足扣收时,应授权银行从借款人的其他账户中划收;

4、如借款人家庭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工作单位等情况发生变化,出现失业、重大疾病或者涉入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等影响其偿债能力并危及贷款安全的情况,借款人保证在1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银行;

5、如实提供借款合同要求的有关情况。

五、贷款的偿还

借款学生毕业时应当与银行确认还款计划,自主选择毕业后24个月内的任何一个月起开始偿还贷款本金(前24个月内可只支付利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贷款本息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清偿;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可采取灵活的还本付息方式,借款学生也可以在学习期间提前偿还贷款本金。借款人可以提前部分或全部还款,但必须在还款前15天向贷款人提交书面申请。对提前还款的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实际使用时间计收利息。

六、贷款展期

对于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的借款人,要在毕业前向原所在学校提出展期申请,并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相关证明。经审核通过后,由贷款人为其办理展期手续。贷款展期后,累积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的,从展期之日起,按新的期限利率执行。继续攻读学位的借款人贷款展期期间的贴息,按借款人原所在学校的隶属关系,由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生实施贴息。

七、国家助学贷款贴息的说明

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实行借款学生在校期间100%由财政补贴。借款学生毕业后的贷款利息及罚息由其本人全额支付。

八、借款人违约行为及银行将采取的债权保护措施

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均构成借款人的违约行为:

a.借款人未能或拒绝按《借款合同》条款规定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应支付的其他费用;b.借款人未能或拒绝按《借款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c.借款人在申请资料中的陈述发生重大失实,或提供虚假资料,或隐瞒重要事实,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d.借款人被学校开除、经学校同意休学或自行离校而未清偿借款的;e。借款人在借款期限内出国留学或移居海外而未清偿借款的;借款人毕业后在变更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址后30天内未将变更后的有效联系方式通知贷款人;f.借款人在毕业后没有与贷款人联系达一年以上(含一年);g.借款人拒绝或阻挠贷款人监督检查其贷款使用情况;h.借款人在贷款期间的其它违约行为。

2、借款人在贷款期间发生任何上述违约事件,贷款人可采取以下任何一项或全部措施: a.要求借款人限期纠正违约行为;b.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c.在原贷款利率基础上加收利息;d.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包括有权直接从借款人帐户中扣收);e.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违约人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f.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篇5

借款人(甲方):同学姓名

有效证件号码:15或18位身份证号住所:毕业后的住所(两年半毕业的填现住址)工作单位及电话:已签定就业协议的按就业单位填写,无的话空着邮政编码:按就业协议单位的邮政编码填写,无就业单位的填写住所邮政编码家庭电话: 必须填写,座机或者手机手机:本人手机

哈市联系电话:哈市同学或者朋友的座机或者手机

贷款人(乙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开发区支行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嵩山路55号邮政编码:150090联系电话:82332018助学贷款QQ群:36934910/QQ:838000465

本协议为甲方和乙方签订的合同编号(看贷款合同)号中

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的补充协议,用以明

确甲方向乙方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的计划。经甲、乙两方协商同意

后,订立如下还款协议:(以展期2年且硕士2年毕业为例)

一、截止2008年 8 月 1 日,甲方从乙方获得国家助学贷

款共计人民币中行贷款总额元(大写);

二、甲方于2008年8月1日因毕业 原因,正式离开 哈尔

滨工业大学(所在学校)。甲方于2008年8月1日开始计算自

付利息;于2010年9 月1 日开始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三、甲方按月(月/季)分24期归还贷款利息,采用以下第一方式按月(月/季)分48期归还贷款本息,还款期限共72月,从2008年9月1 日至2014年8月1日止(其中:从2008年9月1日至2010 年8月1日归还贷款利息;从2010年 9月 1 日至2014年 8 月 1 日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

(一)等额本息还款法

(二)等额本金还款法

四、经双方确认的借款,在本还款协议履行期间,如遇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整,乙方将执行调整后的利率,无须另行通知甲方。

五、甲方授权乙方直接从甲方在乙方开立的账户中扣款,用于归还借款本息,账户户名为:学生姓名,账户号为:(存折/借记卡)***8888/60***8888。

六、甲方承诺在离校手续办理完毕后一个月内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助学贷款联系方式确认函》寄送回乙方。

如甲方不能履行该义务且不能按照本协议约定按时还款的,则乙方有权通过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发布甲方的违约信息或向甲方所在单位反映情况。

七、本协议所有条款甲方已经与乙方进行了充分的协商。

八、本协议作为《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的组成部分,与《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或盖章)学生姓名(并用右手食指按红色手印)乙方:(公章)

负责人(授权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院系负责人:(签字或盖章)学院负责老师签字或盖章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篇6

一、与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保持密切联系

(一)如联系方式有变动,必须及时报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离校后,必须妥善保管代发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设银行存折,如遇到存折遗失必须及时报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三)如未能在《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规定期限归还本金的,必须提前一个月与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商讨解决办法。

二、毕业后还款手续的办理

(一)一次性将足额的还款金额(包括本金、账号维护费和利息)存入代发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设银行存折;其中账号维护费每季度3元(注:如存折内一直保持有300元存款,可免收账号维护费),到还款日的账号维护费以建设银行计算为准,到还款日的利息以国家开发银行计算为准。

(二)将一份还贷申请书(样板可到学院学生工作处网页下载专区下载)和银行的存款回执单发传真到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传真号:0774-5831555),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通知银行扣款。随后再将还贷申请书原件和银行存款回执单复印件邮件到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存档,(地址:广西梧州市富民三路82号,邮编:580002)。同时电话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罗老师联系,电话:0774-5822599,***。

三、还款期限

学生根据个人毕业后的就业和收入情况,在毕业后的1-2年内选择开始偿还本金的时间,在《国家开发银行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期限内还清贷款本息。

四、国家助学贷款利率的规定

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和国家有关利率政策执行。如遇利率调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利息支付

按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规定,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利息由贷款本人全额支付,如出现还款违约行为,由此发生的罚息必须由贷款本人全部承担。国家开发银行定于每年12月20日一次性扣除当年的贷款利息,请我院尚末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贷款学生务必于每年的12月10日前将当年足额的利息存入代发国家助学贷款的建设银行存折,为避免因银行利率调整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请大家多存10元钱。

国家助学贷款利息的计算公式:贷款金额*人民银行三至五年(含五年)基准利率(1-10%)*实际贷款天数/360

六、违约后果(摘自《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2008年6月)》)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经办银行将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二)经办银行将违约情况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供全国各金融机构依法查询。对恶意拖欠贷款的违约借款人采取限制措施,不予提供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金融服务;

(三)对于连续拖欠还款行为严重的借款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将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中国银行国家助学贷款 篇7

2013 年10 月2 日,对印尼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发起并邀约其他国家共同参与、筹资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的建议。习近平指出,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愿意向包括东盟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成立的大幕开始拉起。截至2015年4 月15 日,确定的创始成员国有57 个,预计年中签订银行章程、有望年底正式成立。

(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意义

亚投行自发起之日起就受到发达国家的打压,美国游说欧盟成员国不加入亚投行。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总裁中尾武彦表示不欢迎成立一家目的基本相同、由中国牵头成立的另一家区域性银行。成立亚投行这一举措被发达国家抵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投行的职能被认为与亚开行重复。从功能的角度来讲,其与亚行、世行并无较大差异,都是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从目标来讲,亚投行锁定的基础设施这一领域被包含于亚行的目标范围之内,差别点只是更专注于基础设施领域。有学者也质疑,这一差别并不是另起炉灶成立一个银行的充分理由。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存在贷款额度大、本息回收期长、收益低且不稳定、风险比较大等特点,私人投资不愿意涉足,发展初期基建资金缺乏是大多数国家的发展规律。从世界银行2012 年的贷款领域来看,世行总投入到基建领域的贷款为132 亿美元,占总贷款支出的38%[1]。2009 年亚行的Infrastructure for a Seamless Asia预测结果显示,在2010—2020 的十年,亚洲每年需要8 000 亿基础设施投资才能支持其发展,普华永道预计未来十年亚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将实现年均7%~8%的增长速度。而亚行每年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的贷款仅为100 亿元,相当于总需求的1/80,远不能满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亚投行将支持亚洲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行目标,将转变亚洲的高储蓄为高投资作为建行任务之一,提高亚洲资本利用效率,促进亚洲地区的长远发展,亚投行的成立对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去金融性、区域性特征之外,亚投行与亚行、世行的重要区别体现在专门性和开发性上。专门性主要体现在专门为基础设施领域提供信贷支持和融资便利,而世行、亚行的业务范围除了涉及基础设施之外,还涉及农业、工业、环保、扶贫等多个领域[2],而且基础设施投资在世行、亚行的总贷款额度中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较低。开发性主要体现在以促进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其经济的持续和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对中国来说,基础设施投资虽然仍然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缺口大等问题。亚投行首先能够改善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资金问题,但是对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在于中国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实现。首先,亚洲地区亚洲发展中国家占比较大,普遍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若该市场打开,蕴含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对于消化中国过剩产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中国借助基础设施投资进入亚洲国家,打开市场大门,为后续的产品和资本进入创造条件。以资本带动生产、以生产获取市场、以市场形成影响,最终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再者,也是中国争取世界话语权的重要步骤,中国主导亚投行而舍弃已有而且运作良好的亚行,原因在于亚行自成立起一直被美日控制,如亚行行长一职一直被日本人占据,而美日是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亚投行的成立是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是中国摆脱牵制,实现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最后,亚投行的成立也是中国消化高额外汇储备的手段。

对亚投行其他成员国来说,一方面,亚投行能够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该领域因其自身特色—额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一直是私人资本没有意愿进入的领域。同时其在经济发展具有基础作用,基础设施发展落后一直是制约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亚投行的介入能够给欠发达国家带来先进的技术,给本国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再者,亚投行能够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打破亚洲地区国与国之间的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一体化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提高各成员国的经济效率。

(二)国家开发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可借鉴性

1. 国开行和亚投行主要投资领域为基础设施等长期投资。20 世纪90 年代初,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新的金融体系和管理调控体系。1994 年,在六大国有专业投资公司基础上,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受人行、银监会的指导与监督,财务和资本金由国家财政部的管理和监督,为国务院直属政策性金融机构。1994—1998 年,国开行的主要任务是,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两基一支”的建设和发展,为开发基础建设项目提供中长期融资服务。虽然自2008 年开始市场化改制,但是国务院仍然将国开行定位为,通过开展中长期信贷与投资等金融业务,为国家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服务。

世行、亚行、亚投行和国开行,同为开发性金融机构,但是其业务重点却有所不同,综上所述,国开行与亚投行的主要投资领域则较为相近,为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与世行、亚行相比,国开行的经验更具有借鉴意义。

2. 国开行和亚投行的贷款一般都是以项目为载体。因亚投行和国开行的主要投资领域为基础设施,那么两行的贷款一般都是以某项具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承载体的。项目建设、运营状况与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银行信贷资产的投入是为了项目建成投产后收回本息,实现其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和自身的盈利性。因此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与项目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

项目是银行贷款的载体,银行信贷资金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项目的成败,因此银行信贷管理取决于项目成败。项目管理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四个阶段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项目建设的实现程度决定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有效的项目管理是项目在预期的时间里,达到计划的质量,成本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之内建成的前提条件,而项目按时建成投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银行信贷本息回收的来源。与此同时,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也会通过这一传导过程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是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亚投行开发性金融的特性决定其除了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外,还要担负起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职能。随着信贷资金的投入使用,银行对贷款项目管理的主动权逐渐降低,只能被动地防范信贷风险。银行为项目建设提供贷款资金,项目是银行贷款正常还本付息,履行贯彻政府政策职能的载体。项目的成败决定了银行贷款目标能否实现。树立以项目为导向的风险管理理念,根据项目管理的特性主动进行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实现外部风险的内部化管理。

二、国家开发银行项目贷款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经济也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变,开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范围,同时,信贷风险管理也发生了改变。

1998 年,开发银行开始信贷风险管理的改革,2000 年,开发银行第一本信贷管理手册编写完成,该手册涵盖了开行贷款的合同谈判、签约、资金拨付及本息回收等合同执行的整个过程,并从流动、市场、信用、操作等风险分类进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二元评审体系、内部评级技术、早期预警系统,并强化贷后管理工作,全过程风险管理初见雏形。2007 年,开行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了重大调整,由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并形成了贷款资金监管、贷后现金流监管、项目监管、借款人监管、担保监管等综合贷后管理办法。2008 年,开行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独立性及风险管理创造价值三个风险管理原则。2010 年,在全行推行评级器系统建设,开发贷前经济资本计算模型。在这一风险管理办法改革过程中,开行的不良资产率逐年下降。

根据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将项目划分为项目前期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项目运营阶段四个阶段。对于项目周期的不同阶段,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应有所不同。

(一)开发银行信贷项目贷前评估

银行信贷项目贷前风险评估涉及的因素比较多,不确定性比较大,贷前评估是否合理、评价指标是否科学,是决定贷前评估准确性的关键,也是事关银行信贷项目风险管理成败的关键。贷前对贷款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和风险预测,对于银行的贷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作用。各银行应根据本行信贷业务特点构建其自己的风险评价体系。我国银行使用的风险评价体系分为两类,均以项目为标的等级体系,一类是项目信用等级体系,另一类是项目贷款风险等级评价体系。通过对一系列确定的评分科目和评价指标进行评分,最后得出评价结论。两类风险评价体系有助于银行对贷款项目的可行性、预期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潜在风险等进行研判,是项目贷款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贷款贷前评估是项目风险管理理论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的有效结合的重要成果。

根据项目策划阶段、项目准备阶段、决策阶段工作内容的不同特点,结合开发银行自身所具有的贷款额度大、期限长以及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等事实,开发银行在贷前评估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避风险。

首先,制定完备的贷款审批发放程序。开行每笔贷款规模都相对较大,对于大额贷款,在借款人正式提出贷款申请之前,开发银行聘请熟悉行业融资需求和相关风险的专家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参加项目工作;收到贷款申请后,独立的贷款审核部门开展各种针对性的尽职调查;行业专家参与该大额贷款的审批过程,贷款审批程序要重点关注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项目准备阶段的合规性,主要关注借款人以往的信用记录、财务状况和债务偿付能力、授信条款和结构、以及抵质押品和第三方担保等风险缓释工具设计合理性等。

其次,建立二元评审体系。国开行通过借款人和债项二元评级系统评审贷款项目风险,同时信管会对单个借款人设定信用评级等级和风险限额。借款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信用评级达到要求、风险在信管会所设定的风险限额之内,银行才会受理其项目贷款申请,贷委会拥有最终审批权。

再次,采用审贷分离机制。对信贷业务的调查、审查、检查的职能通过分设的信贷业务部、评审管理部、风险管理部三个部门分别进行实施,并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和考核内容的信贷管理责任制度。对贷款承载主体———项目进行的审查评估是影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初评,银行已对拟贷款项目有初步了解,在审查评估中应严格按评估指标评估企业管理人员,同时也应该关注拟贷款企业固有的风险。2001 年,在资本市场理论基础上开发的项目评审电子路演制度是国开行项目贷款风险管理中的又一创新之处。促进了贷款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和客观化,有助于克服少数人支配大量资金这一顽疾。

最后,开发较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是提高贷前评估准确性的基础,能够有效防范制定错误的贷款决定,避免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风险。开发银行从模型开发和管理、内部评级体系建设、风险评估与监控、IT系统建设等环节开发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开发贷前经济资本和RAROC计算模型,进一步提高授信风险边界审查工作质量;加强资产质量分类管理,开展全行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压力测试;完善信用评级方法标准和压力测试流程制度,实现信用风险精细化计量管理,全面推动评级系统建设等。

(二)开发银行信贷项目贷中监控

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管理过程中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管理难度也最大的阶段,相应地,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也最复杂、最大。项目建设费用是否超标、项目建设进度是否延迟、项目建设质量是否合格、有无出现建设范围扩大现象、是否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都会给项目建设带来影响,项目实施的成败关系到项目产品能否如期投放市场、银行贷款资金能否按期收回。项目贷款的贷前评估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但是不能保证贷后贷款资金的安全使用,银行项目贷款贷中监控是防范风险、强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信贷项目进行贷中监控非常重要。开发银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贷中监控:

首先,建立早期预警系统,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该系统是在不同部门间以及总分行间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监控从宏观(行业、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到微观层面(拟借款人及抵押、质押品)的状况,以评估系统风险、政策变化以及项目本身风险等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的风险。

其次,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从源头降低信贷风险。对中长期信贷客户进行信用质量管理,以信用质量分类和动态管理为手段,对企业信用实行标志性事件目标管理。贷款开始发放之后,信管会有对贷款进行动态持续监控的义务,包括持续监控借款人业务状况、借款人信用评级季度复核、信用评级和风险限额的年度重审等。邀请外部专业研究机构联合对国内地级以上的291 个城市进行了年度信贷风险指数的跟踪研究,努力将信贷限额与信贷风险进行动态匹配,从源头上控制风险。

最后,建立全面、动态的风险评估系统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国开行采用二维风险评估矩阵②(如表1),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初步的评估工作,对风险状况和指标体系的变动情况进行动态持续监测,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部门的评估结果进行审议,确定综合评估结果,并对全面风险监控指标走势进行预测,形成全面风险评估报告。

(三)开发银行信贷项目贷后评价

银行贷款发放之后,即使借款人在贷款评审阶段资信状况较好,但经济环境、原材料供需、产品供求、企业运营等的变化,都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造成影响;借款企业高管变动、重大突发事件和决策也会影响到企业经营,进而影响企业贷款偿还能力。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在贷前评估阶段并不能收集到借款人及项目的全部相关信息,所以贷后评价变得很重要,是关系到银行贷款能否安全回收的重要环节。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了适合本行业务特色的贷后评价管理体系,实行客户差别化管理、对资金的使用风险进行监控,并研究和完善的贷款管理制度。

首先,开发银行建立了多元化的贷后管理体系。形成了贷款资金监管、贷后现金流监管、借款人监管和担保人监管在内的贷后管理模式;建立了动态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及时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加强对贷后风险的防范;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按季预测、按月调度、按周监控、按日落实”的贷款回收工作制度,加强资产质量动态预测和风险监控,并特别加强了对外部已有风险提示的企业的监控,及早制定预案;实行严格的贷款分类制度,加强对信贷工作的指导,目前严格按五类十四级分类标准对银行贷款进行分类。

其次,建立了以风险为导向的独立稽核制度。独立于业务部门的稽核评价局对项目的建设、竣工运营、绩效和影响、持续能力进行评价,监测贷款项目的经营现状和存在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预测贷款项目发展趋势;对借款人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各主要风险点进行识别,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风险揭示并提出整改意见,强化内部控制,定期评价全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及时把评价结果反馈到相关部门和管理层;并对贷前评估、贷中监控中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价和监督,提出改进评审、信贷管理工作、开发银行贷款制度的措施与建议。

三、亚投行项目导向型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项目导向型管理是相对于贷款导向型管理而言的,指的是依据信贷项目各个阶段工作内容的重点、项目内外部管理及与信贷项目有关的相关方等设计监管指标和管理办法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是一个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以信贷风险管理为目的的动态管理过程,改变目前以信贷管理为中心、以信贷管理为目的的管理办法。

亚投行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其投资领域锁定于基础设施。与商业银行相比,亚投行的业务存在单笔业务贷款额度大、业务数目不多等特点,而且基本上每笔业务都有具体的承载项目(不同于商业银行的个人业务等),同时也存在贷款回收期限长、风险大等特点。因此,亚投行建立项目导向型全过程风险管理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构建基于项目周期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

基于项目的风险管理主要是指根据项目周期中各阶段的特点及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的差异,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技术,达到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目的,本质上是项目导向型的风险管理办法。

从对开行贷前、贷中、贷后三阶段风险管理办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开行虽然根据项目周期的阶段进行风险管理,但是并没有真正形成从项目管理特点出发的风险管理办法。关于这一判断,我们可以从贷款评审阶段银行风险管理的特征看出。

在贷款评审阶段,银行贷款最大的风险是贷款决策失误,即通过不该通过的项目贷款。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银行工作人员对国家有关规划、土地、环保、产业政策及国家项目管理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方法,通过不合规项目,造成银行贷款决策失误。其次,项目评审时工作人员对技术专业知识不了解,通过不合格项目。在项目的前期阶段主要工作是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及技术可行性。评审人员对工艺、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缺乏会造成贷款决策的失误,比如通过设计错误及技术方案落后或淘汰的项目,造成项目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营及投产后产品没有销路,无法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给银行信贷资金的本息回收带来风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开行贷前评审并没有抓住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这一特点,配备复合型的人力资源进行项目评审。现有工作人员一般具有单一的学科背景,懂财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工程,懂工程的不懂项目,懂项目的又对国家相关法规政策不了解,做出错误的贷款决策。再者,过度重视经济评价忽视社会评价。开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用项目产品售价、成本、项目总收入、利润总额、净现金流、偿债能力和内部收益率等定量指标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尽管也比较全面,主要包括环境生态影响、污染控制、环境治理与保护、增加就业机会、征地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分析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社会评价大多是定性分析,而且没有统一的衡量指标也没有实际的数据,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项目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不能按时完工风险的项目大多并不是由技术、工艺、质量等原因造成的,而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与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征地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等社会问题造成的,因此贷款评审过程中应该对项目的社会影响给与足够的重视,避免项目不能按时完工投入生产导致的银行信贷资金回收风险。

综上可知,开行风险管理指体系并不是根据贷款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确定的,而是根据银行贷款特征设定的。项目是银行贷款的载体,当项目管理出现问题时,以贷款为导向而不是以项目为导向的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并不能反应出这一问题,必然会给银行的信贷资产带来风险。

因此,亚投行应根据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形成贷前、贷中和贷后三段式管理模式,构建完整的项目导向型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所示。该完整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覆盖了银行信贷风险的整个过程,三个管理阶段的划分也使得风险管理渗透到银行信贷风险的各个环节,能够从部分到整体地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管理。同时注意防范开行项目导向型全过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专业技术人才与经济、金融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配合,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并重、贷后风险管理与贷前评估并重等问题(贷前评估的准确性决定贷款决策的正确性,是影响项目贷款资金的安全关键因素;但是贷后对信贷项目建设情况的监管却是影响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因素,建设项目在管理、质量、成本、进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出现的风险都会对银行信贷资金带来风险)。

(二)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与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相配套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衡量项目存在的风险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动态监控,对于防范和控制银行信贷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项目概况(主要包括项目总投资及资本金、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工艺技术水平等)、项目筹资情况、项目市场前景、项目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项目存在的风险及收益;借款人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项目贷款的信用结构和借款人信用等指标;贷款的资产质量分类及贷款本息回收等指标。并从非银行管理因素和银行管理因素对贷后风险监管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列示。非银行管理因素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周期的波动,汇率利率的波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企业内部管理,以及环境评价、社会评价等因素。

制定一套完整的贷后信贷风险监管机制,包括对借款人的监管、对项目建设情况的监管,并对具体监控的风险点提出详细的要求。对项目的监管主要包括项目的建设进度、项目建成后的投产情况、原材料供应情况、产品的质量、成本、价格等情况、项目的现金流等,并对项目建设进度该指标进行细分,达到对贷款项目的动态监控目的。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集团.http://www.worldbank.org.cn.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问题的博弈分析 篇8

一、局中人行为分析

1.博弈双方的行为目标: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做出最优实现其决策目标的理性行为,即博弈双方的决策目标都是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2.博弈双方的资格条件:是符合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条件的商业银行和符合助学贷款申请条件的学生。

3.博弈双方的决策时序:银行在收到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后选择贷或不贷,学生在观察到银行的行为后选择诚信或不诚信,银行在观察到学生的行为后,选择对违约学生实施追讨或不追讨,由于银行对申请贷款的学生的真实或虚假信息往往无从考证,所以这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动态博弈过程。

二、助学贷款拖欠问题的博弈分析

以下模型中用到的字母都表示大于零的常数。

其中,A表示银行为学生的贷款总本金;r表示学生贷款应还的总利息;h表示学生因贷款成功可完成学业的收益;-H表示学生因贷款失败而影响学业及生活的总损失;-b表示银行因没有贷款给潜在优质客户而遭遇的利润损失。

三、博弈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学生在博弈中诚信与否主要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当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所付出的代价,即违约有利可图时,学生面临着违约行为的诱惑。而当违约成本大于违约诚信收益,即违约无利可图甚至会给自身带来巨大损失时,学生的违约率会大大降低。因此只有加大对学生违约行为的成本,即银行应对违约学生采取追讨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助学贷款违约问题。

以模型(1)中的(贷款、违约)策略组合的收益作为参考系,若对学生违约后,银行对其采取追讨进行博弈分析,可得到模型(2):

其中,C表示对违约学生的追讨成本;p表示追讨成功率;K表示银行对违约学生的罚息;L表示银行追讨成功后,违约学生的总损失(既包括银行的罚息,也包括因为银行采取的一系列处罚制度而使学生遭受影响以后个人信用贷款、以及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等多方面的损失。显然(L>K)。

对银行和学生的收益情况进行求解和讨论:

银行的期望收益:E=(2P-1)(A+r)+pK-C

违约学生的期望收益: E=(1-2P)(A+r)+p(h+L)+h

因为学生选择违约贷款,所以银行不采取追讨则收益为-A-r,对其采取追讨的期望收益为(2p-1)(A+r)+pK-c。因此,当(2p-1)(A+r)+pK-c> -A-r,即银行追讨的成功率P>C/(2A+2r+K)时,银行就应采取追讨行为。另外,对于违约学生而言,银行不对其采取追讨时的收益为A+r+h,银行对其追讨时的期望收益为(1-2P)(A+r)+p(h+L)+h=-p(2A++2r+l)<0。即当银行采取对违约学生追讨行为后,违约学生的期望收益远远低于银行不采取对其追讨行为时的收益。因此,银行应该对违约的学生采取追讨行为,使得违约学生的期望收益大大减小,从而可减少学生的违约率。

考虑到银行一定会采取追讨行为,学生选择诚信时的收益为h,学生选择不诚信时的期望收益为(1-2P)(A+r)+p(h+L)+h,为使学生主动选择诚信贷款,应当使学生选择诚信时的收益大于学生选择违约时的期望收益, 即(1-2P)(A+r)-p(h+L)+h化简得到,要求银行追讨的成功率P>(A+r)(2A+2r+h+L),这时学生会根据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而会主动选择诚信还贷。

四、国家助学贷款违约风险的对策建议

1.加强贷款诚信知识教育和诚信还贷教育,以及加强贷款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 从而提高他们的还贷能力。

2.适度减少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本金,可降低违约率。随着贷款学生需要还贷的数目减少,则学生违约可能性就越小。因此银行应侧重加强对贷款学生的首次还贷的监督和管理。

3.提高银行对违约学生的追讨成功率和降低追讨成本。一方面银行本身应为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制度,另一方面建议国家制定一些保护措施。

4.加大对违约学生的惩罚力度,提高违约成本。一方面可加大对违约学生的处罚息,另一方面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降低违约学生的信用评级,使违约学生遭受的损失大大增加,从而能有效地降低学生违约率,另外通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商业银行可通过咨询系统查阅个人的信用状况,有利于银行提高助学贷款的审批效率,控制贷款风险,使助学贷款成为商业银行竞相争取的金融业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助学贷款一定会在不断探索中走向科学化与规范化。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上一篇:城乡公交一体化经验交流下一篇: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