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通用9篇)
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 篇1
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
一、民办学校提出终止申请。
二、依法组织财务清算。
董事会(理事会)成员等组成清算组,在当地公开媒体发布清算公告,清算期不少于45天。
三、清算组向审批机关提交清算报告(附刊载清算公告的报刊)。
四、审批机关核准民办学校终止,并收回办学许可证和销毁印章。
民办学校变更举办者办理程序
一、民办学校提出变更申请。
二、依法组织财务清算。
原董事会(理事会)成员、新举办者(或其代表)等人员组成清算组,在当地公开媒体发布清算公告,清算期不少于45天。
三、清算组向审批机关提交清算报告(附刊载清算公告的报刊)。
四、新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以下材料:
(一)举办者资信证明:
主办单位(人)提交办学申请及有关资格证件(单位办提供单位法人资格证件副本;公民个人办学提供身份证、非在职证明及学历或职称证明)。
(二)学校章程。章程中应当规定以下事项:(1)民办学校名称、地址(2)办学宗旨、规模、层次及形式等(3)学校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
(4)内部管理体制(学校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的产生、组成、权限、任期、议事规则等)。
(5)法定代表人及其产生、罢免程序
(6)经费资产管理和使用原则、举办者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及回报的取得方式
(7)学校自行终止事由、程序和终止后资产的处理(8)章程修改程序
(9)其他需要由章程规定的事项
(三)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会计事务所报告)及经济担保书。
(四)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会计资格证书等)。
(五)举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须提供学校自有校舍的房产证明,租赁校舍办学的,一律不予审批;举办非学历民办培训机构,须提供校舍房产证明或校舍租赁合同。
(六)举办者是多个主体的,应当签署联办协议,明确各方资产的投入方式、出资数额和权利义务关系等。
(七)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五、审批机关批准变更。
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 篇2
目前,循环程序的完全终止性问题是程序验证领域的一大核心和热门问题。具体来说程序终止是指,如果循环程序对于所有能进入循环的初始值都是终止的,则称该程序是终止的;如果循环程序对于某一个初始值是不终止的,则称该程序是不终止的。
一般来说,循环程序的终止性是不可判定的[1],但就某些子类的程序,其终止性是可以验证的。Tiwari已经在文献[2]中证明了一类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是可判定的,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别方法,夏壁灿、杨路等[3]利用符号的判定算法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是在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方面,还没有多少确定的结果。文献[4]通过对最小、最大不动点的讨论,研究了一类多项式赋值函数在特殊区间上的终止性。最近,姚勇在文献[5]中证明了单变量的赋值函数在闭区间上的非线性循环程序是不终止的当且仅当赋值函数在此闭区间上有不动点,并且给出了当区间是开区间或者半开半闭区间时的判定算法。牟琳等[6]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一类特殊的,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多区间的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总的来说,从种种迹象表明,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与动力学中离散映射的不动点以及周期点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何利用相关结论对非线性程序的终止性进行验证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即使是一维的简单情况,由于周期3蕴含混沌,也使得非线性程序在多区间上的终止性验证变得极为困难,所以在多区间上的非线性程序验证方面的任何研究进展都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在本文中, 我们利用一维离散映射的周期点的转换图方法以及符号动力学中相关的一些结论(如引理1和引理2),主要考虑了形如P1的一维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
其中,Ω⊆R是有限个不相交的有界闭区间的并,即:
且(ai,bi)∩(aj,bj)=ϕ,i≠j
f:R→R,即f(x)是R上的一元连续函数。
1 相关概念和引理
在动力学中,一维离散映射是如下一维迭代函数:
其中n是非负整数,f是一维连续函数,xn是迭代变量。
显然,不考虑循环条件时,通过程序P1中的赋值函数产生的循环变量值序列就是一维离散映射所得的迭代变量值序列,所以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那么有关一维离散映射的许多相关结论都可以借用过来以分析程序P1的终止性。
如果∃x*,使得x*=f(x*),则称x*为函数f的一个不动点;如果∃x*,使得x*=fn(x*),则称x*为函数f的n-周期点(n>1),其中表示函数的n次迭代。
将各区间作为节点,如果有f(Ii)⊃Ij,(i,j=1,2,…,n),则从Ii到Ij有一条有向边,这样就可以建立函数f和区间Ii的有向图,并称该图为函数和区间的转换图[7]。
例1 如果函数f和区间I1,I2,I3有f(I1)⇔I3,f(I2)⇔I1∪I2,f(I3)⇔I1,则可得此函数和区间的转换图如图1所示。
下面的引理1、引理2和引理3都是符号动力学中的相关结论,下面仅给出引理3的证明,其余的详细证明请查看文献[7]。
引理1 设f是从闭区间[a,b]到R的一个连续映射,若f([a,b])⇔[a,b],则f在[a,b]上有不动点。
引理1体现在转换图上,即为节点自身有圈这种情况,如例1中I2,所以函数f在闭区间I2上存在不动点。
引理2 设I1=[a1,b1],…,IN=[aN,bN]是满足(ai,bi)∩(aj,bj)=ϕ,i≠j的有限个闭的且有界的区间,si∈{1,2,…,N},i=0,1,…,且si≠sj,i≠j,f:R→R,如果:
且Isn=Is0,那么Is0Is1…Isn形成一个圈,则函数f在区间
引理2体现在转换图上,即为由节点间的有向边可以构成圈这种情况,如例1中有圈I1I3I1,所以函数f在I1∪I3上有周期点存在。
引理3 设f是R上的一个连续函数,且f在闭区间[a,b]⊆R上有周期点,则f在闭区间[a,b]上必有不动点。
证明:因为周期为1的周期点即为不动点,此时结论显然成立,所以下面仅考虑设f有周期大于1的周期点的情形,令x1<x2<…<xp(p>1)是周期轨道上的点,其顺序是以其在数轴上的顺序来确定的。令i是满足f(xi)>xi的最大下标,则f(xi+1)≤xi,且f([xi,xi+1])⊃[xi,xi+1],由引理1可得f在[xi,xi+1]上有不动点。
2 主要结论
定理1 设[a1,b1],…,[aN,bN]是满足(ai,bi)∩(aj,bj)=ϕ,i≠j的有限个不相交的闭区间, 那么程序P1是不终止的,当且仅当赋值函数f在
证明:充分性显然成立,只考虑必要性,下面用反证法证明。假设赋值函数f在闭区间Ω上不存在不动点,也不存在周期点,可将区间Ω划分成有限的n个小区间:
则迭代路径可以表示为:
其中si∈{1,2,…,N},i=0,1,…。
因为程序没有不动点,由引理1可知其中任意路径中不会出现f(Isi)⊃Isi;
又因为程序没有周期点,所以由引理2得任意路径f(Is0)⊃Is1,f(Is1)⊃Is2,…中也不会有圈形成,即不会出现Isi=Isj;
而程序是不终止的,所以存在无限长的路径,并且其中无圈,即标号将无限且不重复的出现,即s0→s1→…,但因为区间的划分是有限的,所以标号不可能无限的且不重复的出现,所以假设错误,即如果程序是不终止的,则赋值函数f在Ω上存在不动点或者存在周期点,证毕。
由定理1和引理3容易得到与文献[5]中推论1一致的推论:
推论1 如果程序P1中的区间Ω=[a,b],那么程序P1不终止的充要条件是赋值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有不动点。
3 算法和例子
依据前面的引理和定理1,我们给出算法TNPCI (Termination of Nonlinear Programs over Closed Intervals)以验证程序P1的终止性:
算法TNPCI 有界闭区间上的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验证算法
输入:循环程序的循环赋值函数和循环区间。
输出:如果程序是终止的,输出T;如果程序是不终止的,输出NT。
Step1 计算各区间的长度
Step2 找出分割后的各区间的映射情况,构造函数和区间的转换图,删掉循环条件区间以外的区间和相应的边;
Step3 检查转换图,如果有圈存在,即有周期点或不动点存在,程序不终止,则返回NT,否则下一步;
Step4 如果转换图中无圈存在,检查区间端点是否构成周期点,若构成则程序不终止,返回NT,否则程序终止,返回T。
可以看出算法TNPCI对于赋值函数在循环区间上具有周期点(包括不动点)的循环程序来说,不用求解不动点和周期点,就能对其终止性进行验证,这一点比文献[5]的算法要好。
下面我们以例2演示算法TNPMI的算法步骤,之后用该算法验证文献[5]中的P6的终止性:
例2 while
end
其中
Step1 因为
Step2 那么分割出的小区间的映射情况为:
可得构造函数和区间的转换图如图3所示。
再删掉循环条件以外的区间即删掉L3及其上的边,得转换图如图4所示。
Step3 转换图存在长度大于1的圈L2L4L2。所以此程序不终止,返回NT。
注意:这里已经存在长度大于1的圈,所以可以验证此程序是不终止的,而没有验证端点情况。但实际上这里的端点
在文献[5]中,程序P6的终止性不能得到验证,而用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容易验证程序P6是不终止的。实际上程序P6和本文前面的例2类似,只是考虑的区间长度更小,所以利用算法TNPCI时只需要将区间划分得要更细一些就可以解决了。
例3 文献[5]中的P6
Step1 因为
所以
Step2 找出各区间的映射区间,并删掉循环条件区间以外的区间,即(i=1,2,…,9):
Step3 容易得到这里的转换图存在长度大于1的圈,如图6中的L1L11L20L1,所以程序是不终止的,返回NT。
4 结 语
本文赋值函数是一维连续函数、循环条件是有限个内部不相交的有界闭区间并的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进行了验证。我们的算法对于形如P1的含有周期点的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验证特别适用。但由于这种算法要求程序的循环区间是有界闭区间,那么对于含有无界区间或开区间的情况该怎么处理就是紧接着可以考虑的方向。
此外,在一维赋值函数的基础上可以继续研究二维或更高维的情况;又或者仍然是一维的,研究含分支的循环程序的终止性,其实本文中的例1和例2,因为赋值函数是分段函数,所以是可以改写为含分支的循环程序。可想而知,一维的含分支的循环程序应该可以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但是函数可能不再保持连续,所以对于含分支的循环程序的验证还是会有困难。接下来也可以在这个方向上继续研究。
还有就是算法设计上,我们的算法针对某些特殊情况的效率可能不高,可以结合文献[5]和文献[6]中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算法重新设计,使得算法针对不同情况的算法效率更高。
摘要:利用符号动力学理论中有关一维离散映射的函数和区间的转换图方法及相关结论,证明一类非线性循环程序不终止的必要条件是在该程序循环区间上有不动点或者周期点存在,并给出相应的终止性验证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验证一维有界闭区间上的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最后,给出计算实例演示该算法的算法步骤。
关键词:程序验证,终止性分析,非线性循环程序,不动点,周期点
参考文献
[1]Alan Turing.On computable numbers,with all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 problem[J].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1936,42(2):230-265.
[2]Tiwari.Termination of linear programs[C]//Proceedings of the Com-puter Aided Verificatio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4,Volume3114,2004:70-82.
[3]Bican Xia,Lu Yang,Naijun Zhan,et al.Symbolic decision procedure for termination of linear programs[J].Formal Aspects of Computing,2011,23(2):171-190.
[4]Babic D,Hu A J,Rakamaric Z,et al.Cook.Proving Termination by Divergence[C]//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Formal Methods.London,2007:93-102.
[5]姚勇.区间上非线性程序的终止性判定[J].软件学报,2010,21(12):3116-3123.
[6]牟琳,李轶,李玲娜,等.多区间上非线性程序的终止性判定[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43(3):76-80.
[7]罗宾逊.动力系统导论[M].韩茂安,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Bradley A,Manna Z,Sipma H.Termination analysis of integer linear loops[C]//Proceedings of the Concurrency Theory,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5,Volume3653,2005:488-502.
[9]Yang L,Zhou C,Zhan N,et al.Recent advances in program verifica-tion through computer algebra[J].In Front.Comput.Sci.China,2010,4(1):1-16.
[10]Yang L,Zhan N,Xia B,et al.Program verification by using DISCOV-ERER[C]//Proceedings of the VSTTE’05held in Z¨urich,Oct.10-Oct.13,2005.
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研究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学生处分程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7-02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大变迁、文化大繁荣所引出的社会关系深刻变革面前,历经长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寻,在教育的法制化建设方面我国已经有了长足进步。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的目标,使我国基本形成了教育法的框架和体系,与此同时教育法的司法化也逐步深入,良好的法制环境正在生成之中。高校学生的违纪处分程序问题事关学校和学生的权益,初见端倪的法制教育建设又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完善程序正当化迫在眉睫。
一、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问题的提出
根据相关立法和学校本身的管理规定以及制度,学生违反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要件,校方依其情节轻重,可对学生行为做出违纪处分。以教育管理者为身份的高校,对于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和相关立法的在校生做出的制裁性行为,我们称之为学生违纪处分。国家赋予高校一定的裁量权来管理在校学生,这种行为的作出也是对裁量权的一种限制。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3条要求,以下五种违纪处分的种类在规定中明确指出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诸多规定中程序性规定较少,实体性内容规定偏多。重实体、轻程序,这一顾此失彼的问题,正如程序性规范从我国的《高等教育法》中很难找到。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一共有69个条文,其中勉强可以算得上是程序性规定得只有6条。依据明确、证据充分、程序正当、在定性准确的情况下做出合理适当的处分,在第55条中已做出明确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法规第一次引入程序正当的概念,正是从此开始,它有利于减少高校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随意性,有助于高校处分学生的公平公正性,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违纪学生进行处分问题,环环相扣,主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调查取证——决定送达——事后救济。在这三个环节当中,每一个环节学校都必须认真应对。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情况下,任何一个环阶段出现了问题,它都会对整体的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的严苛执行,才能使得处分结果的合理与公正,保障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之学理分析
(一)从调查取证视角分析
大多规范性文件偏重事后处罚规定,忽视事前调查取证。在对高校学生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程序中,并没有详细规定学生的何种行为应由什么部门进行调查取证。学院方面,主要掌管在校学生如考试作弊等方面的调查取证。学生违纪行为的多样性,使得负责调查取证的部门和单位也应有所不同。如果学生参加了重大违法乱纪活动,那必定要动用学校的保卫部门,情节严重者,甚至还需当地警方出面调查。这充分体现了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原则。只有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相关部门调查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启动下一个环节并实施。
(二)从决定送达视角分析
处分结果的送达方式考虑欠妥,存在不合理之处。学校对学生做出的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并送交本人,这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8条明确做出的指示。根据现实的具体情况,只是简单说明送达规定,没有具体的过程解释,“公告送达”这一在诉讼法里出现的名词,便被很多地方和高校将其合理细化地写入规范性文件。“公告送达”的实行对象主要针对:不在学校的学生,学生拒绝签收送达报告,因见不到本人而无法送达的情况。本着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理念,应该按照处分方式的分类,来规定“公告送达”适用情形:对于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学生,可以考虑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因其已不在校学习。剩下的四种处分方式,不建议采用公告送达。
(三)从事后救济视角分析
违纪学生的事后救济程序缺乏,导致学生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诉讼方式、行政方式,仲裁和调节方式是帮助学生的法律救济手段:一般作为最后的救济方式出现的是其中的诉讼方式。运用最为广泛的是行政方式,它主要包括行政申诉、行政复议和赔偿等。对于学生事后救济,行政申诉中的学生申诉制度是最为核心的使用方式。《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校成立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以下申诉:违规、违纪的处分,对取消入学资格或者退学的处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包括:校方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5个工作日,是学生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起书面申诉的期限,它从接到校方出具的处分决定书之日算起。过于抽象和概括并且缺乏相应配套机制,使写入高校规范性文件中的学生申诉制度难以实施,因此本文以分析完善校内学生申诉制度为主,展开对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讨论。
三、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问题之思考
(一)调查取证方面
调查取证的职能部门。专门的职能部门应完成高校学生处分调查取证的工作,最后做出处分决定的部门应与调查取证部门相分离。学生处应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进行调查;教务处、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应分别对学生的学习及考风考纪方面进行调查;保卫处应对涉及治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学生所属各个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及辅导员、班主任应予以积极合作、协助调查。如学生行为恶劣,已构成犯罪,则应交公安部门予以调查,学校同时展开相关配合。
调查取证工作的开展。高校应当依法、及时、客观、公正、全面的搜集证据,展开调查。法律依据是事实证据的前提基础,它们相辅相成;收集不利的客观事实证据,也要搜集对受处分学生有利的或者能减轻其受处分程度的证据,证据的调查收集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调查取证工作的完成。在保证证明违纪事件发生经过证据的真实性,查明违纪事实后,还要使得最后的处分行为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就需要明确违纪行为所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等规范性文件。如果在调查取证环节,发现违纪学生的“违纪行为”在事实上不存在,或者只是轻微触犯相关法律规定,应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终止后续程序。视情况而定,没有必要给予处分时,对违纪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即可。
(二)决定送达方面
1.合理期限内送达处分决定书
对于送达的合理期限,《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没有明确指出,因此可以参照《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对于可以当场进行交付学生处分决定的,应当场交付给被处分学生;对于不能当场交付的,校方应当在7日内将处分决定书送达被处分学生。一定的法律效果在处分决定一经送达便产生,被处分学生要履行处分决定里的内容,秉承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生提起校内申诉的期限应从处分决定书送达之日算起。
2.处分决定书包括的内容要全面
处分决定书应由以下事项构成:校方认定学生违反相关法律条规的事实行为;基本资料包括被处分学生的专业、学号、姓名等;适用相应处分的理由和法律依据;被处分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如申诉权及其期限。高校在做出对学生的处分决定后,应当制作处分决定书,这是法定的程序。
3.送达方式要符合规范
正式的书面形式是送达一般应采取的方式,口头告知不能视为已经向被处分学生送达。如被处分学生本人不在,与其同住的成年家属可以签收。如被处分学生和同住的成年家属都拒绝签收时,视为送达的情况应满足以下条件:送达人、见证人都在场,事实情况明确。处分决定书留在受处分学生的收发室或住所,送达回执上面注明拒收事由,相关人员盖章或签字,以及落款日期。如被处分学生下落不明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公告发出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三)事后救济方面
1.学生申诉制度的范围与受理机关
依据我国《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提起申诉的内容和对象包括如下方面:对于高校给予的处分,学生不服;学生对学校侵犯其合法人身权、财产权以及受教育权的行为;学生对于学校或者教师侵犯其知识产权的行为;学生对教师侵犯其合法权利的行为,包括其人身权和财产权。以上范围均可受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是学生申诉制度的受理机关,旨在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保证学校管理的客观公正。
2.申诉处理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和法律责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0条规定,学校成立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以下申诉:违规、违纪的处分,对取消入学资格或者退学的处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包括:校方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还有一些学校为了保证申诉公正,在申诉处理委员会中加入执业律师的名额。在处理申诉案件时,若违背法定程序,没有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原则,执行相关法律规范,申诉处理委员会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这也正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急需完善与改进的内容。
3.申诉处理的程序化制度
学生申诉处理的程序化制度主要经由三环节,申诉申请——申诉的受理与审理——申诉决定。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2条明确指出,学生提起申诉,得出复查结论并告知本人,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要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算起。需要改变原决定的,校方需要重新慎重处理,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进行事项提交。为了被处分学生的受教育权更好地得到保障,在学生提出申诉后,在学校做出复查决定前,对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停止执行。同时赋予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原决定的变更和撤销权,使其真正成为拥有撤销权和变更权的独立机构,增强其复查决定的公信力。
四、结语
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 篇4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劳动合同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要求规范办理。
二、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准确完整填写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原因、职工基本情况、社会保险缴费情况、职工工作简历(依据《就业登记证》)。用人单位办理职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需带材料:职工档案,包括备案表、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一式二份),一份档案留存,一份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留存)、连续工龄审定表等。有多次工作经历的,应将历次职工档案合并。
三、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十五日内到市劳动保障部门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四、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有欠费,必须补缴应缴的社会保险费后才能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 篇5
内蒙古三恒律师事务所董敏乔勇斐 案情:
A于九十年代初出资创办了一家独资私营性质的预制厂,并取得了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其弟B与其共同经营该厂。后A因故将预制厂交由B经营管理。2004年,A发现预制厂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变更在了B与他人设立的水泥制品公司名下。经向土地和房管部门查询后得知,土地和房管部门在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时的依据是水泥制品公司给土地和房管部门出具的介绍信和申请书,该介绍信和申请书的内容是:“工厂由于体制变更,由过去的独资私营变更为现在的股份制公司,故申请将预制厂的土地和房屋的权利人变更为水泥制品公司。”土地和房管部门据此办理权属变更登记。A查明上述情况后,认为土地和房管部门没有审慎审查,将自己工厂的土地和房产证非法变更在他人名下,损害了自己对土地和房产享有的合法权益。故委托律师先就土地权属变更问题向颁发土地证的政府的上级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该市人民政府经过审理后认为:“被申请人(颁发土地证的区政府)为第三人(水泥制品公司)所持土地证更名的行为是因工商注册引起的,其行政行为并无不当,另申请人在2002年第三人为其贷款提供担保时已知被申请人为第三人变更土地使用者名称的行为,申请人于2004年7月提起复议已逾法定复议期限且无正当理由”,故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决定终止行政复议。A收到该复议决定后的第二天,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变更土地证权属的区政府为被告,以水泥制品公司为第三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问题:
该案一审A胜诉后,第三人水泥制品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进入二审后,在庭审中就下列两个问题产生了认识分歧。
1、本案就颁发土地使用权证提起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程序是否是诉讼必经的前置程序。
2、在复议机关作出终止行政复议决定书后,A是直接以为水泥制品公司颁发土地证的区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还是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就终止行政复议决定提起一个行政诉讼后,再以颁发土地证的区政府为被告提起另一个行政诉讼。
就上述第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该案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复议情形,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有人认为,该案的行政复议不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复议情形,本案的行政复议是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理由如下:
首先,本案的行政复议不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三)项的情形,而是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的情形。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的提起行政复议的情形,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终止、撤销的决定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的。从该条内容来看,行政机关单纯地对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终止、撤销而引起行政争议时,适用该条。而土地使用权证书显然不在此列。比如行政机关吊销某律师事务所或者某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许可证的,申请人可以依据该条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的提起行政复议的情形是,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而申请行政复议的。从该条内容来看,同时包含了两个内容,一个是确权,另一个是颁证,确权是内容,颁证是形式,确权在先,颁证在后。行政机关在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或者所有权颁证过程中必然是以确权为前提条件的。就本案而言,区政府把预制厂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变更在水泥制品公司名下,首先要从实体上审查、确定这种变更的合法性,这种实体审查事实上就是一种确权的过程,而不是单纯就某个许可证等证件的变更、终止和撤销的问题。
其次,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就本案而言,区
政府在办理土地权利人变更登记时,是将预制厂已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变更在水泥制品公司名下,根据上述法律规定,行政复议显然是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
再次,从法理上讲,确定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一项职权,是一种行政权。同时,行政复议又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基于层级监督而设置的一种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纠错的一种机制。法律规定在某些行政诉讼开始之前必须就该行政争议提交行政复议,即法理上讲的行政复议前置,一方面体现了司法权利对行政权利的尊重,另一方面也是行政机关强化内部监督,实现自我纠错,解决和减少行政争议,节约诉讼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上述各类行政纠纷必须在起诉前进行行政复议。
就上述第二个问题而言,有人认为在复议机关作出终止行政复议决定书后,A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就终止行政复议决定书提起行政诉讼,笔者认为,A应当以颁发土地证的区政府为被告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即可。理由如下:
1、关于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的性质问题。
本案是因区政府将A自己投资设立的私营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非法变更在水泥制品公司名下、严重侵害了A合法权益,A为寻求法律救济而引起的。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四)项、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A在提起行政诉讼之前,先依法向上级市人民政府提起了行政复议。市政府在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实质审查的情况下,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下达了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终止复议的理由是:“被申请人(区政府)为第三人(水泥制品公司)所持土地证更名的行为是因工商注册引起的,其行政行为并无不当,另申请人在2002年第三人为其贷款提供担保时已知被申请人为第三人变更土地使用者名称的行为,申请人于2004年7月提起复议已逾法定复议期限且无正当理由”。从上述终止复议的理由来看,复议机关既然认为“被申请人(区政府)为第三人(水泥制品公司)所持土地证更名的行为是因工商注册引起的,其行政行为并无不当”,就说明复议机关事实上是从实体上维持了原来基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但结论部分却从程序上终止了复议。
显然,上述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存在以下问题:
(1)、行政复议终止在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中有规定,即行政复议决定作出之前,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第十三条却扩大了行政复议终止的情形。该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终止行政复议,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被申请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并说明理由”。而该办法并未规定行政复议的受理条件以及当事人不服行政复议终止的决定时如何寻求法律救济等,致使当事人对行政复议的终止的决定无所适从。
(2)、行政复议终止本来是对行政复议程序的停止而言的,但是,从上述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的理由中却可以看出,该通知书对实体问题也进行了审查,实际上是维持了原来的具体行政行为,却以终止复议通知书的形式,从程序上终止了复议。这本身是非常矛盾的。
(3)、该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也并未告知申请人对此享有诉权以及如何进行法律救济。
2、关于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与诉讼。
依据我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当事人就某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的,只有三种结果:一种为不予受理或者在法定期间内不予答复;一种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一种为决定撤消、变更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上述前两种结果,申请人可以以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对于第三种结果,可以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而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等法律中,并没有规定在终止行政复议后可以将复议机关列为被告。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就本案而言,在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中,复议机关尽管从程序上终止了复议,而事实上是从实体上维持了原来基层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对此,申请人依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提起诉讼,完全合法。至于法院如何对待该行政复议决定,最高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决定自然无效。
3、申请人有无必要对行政复议终止通知提起行政诉讼。
就本案而言,正如前面分析,复议机关只是在形式上终止了复议程序,同时内容上又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了实体审查和评价,实际上最终认可和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对该行政复议终止通知,申请人还有必要提起另外一个行政诉讼吗?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复议机关尽管从实体上审查、评价和认同了原具体行政行为,但最终只是程序上终止了复议程序,按照法律规定,此时申请人应当以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原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何况如果仅因为终止复议而提起诉讼,不仅申请人无法确定诉讼请求,法院也无从判决,申请人的实体权力亦不能通过起诉复议机关得到救济。为了解决申请人的问题,只能通过对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做出机关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同时还要对复议机关另行再提一个诉,不仅是对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是不符合立法本意的!再者,如果本案的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仅以超过复议时效为由终止行政复议,那么申请人宁愿认可该行政复议而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机关,而不是再提一个诉,因为行政复议时效与行政诉讼时效完全不一致,对超过复议时效而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的,当事人当然可以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来寻求法律救济。但是,本案的终止复议决定书却从实体上认可和维持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对此,当事人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没有任何不妥。退一万步讲,如果法院认为申请人必须对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提起行政诉讼,那么,法院可以将该案终止审理,由申请人针对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再提起一个诉讼,等该诉讼结束后,再恢复该案的审理。但是如前所述,这样做是没有任何必要的,这样做也是对法律的曲解和对诉讼资源的严重浪费。
鉴于上述事实和理由,笔者认为,A在取得行政复议终止通知书后,以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完全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理应当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
法律思考:
在上述案件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审视和反思《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行政复议终止及行政复议实践中对该条的认识和使用。
对于行政复议的终止,只有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五条中有规定,即行政复议决定作出之前,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行政复议终止。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第十三条却扩大了行政复议终止的情形。该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有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终止行政复议,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被申请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并说明理由”。而行政复议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等法律、地方性法规中却未对终止行政复议的条件进行规定,同时对终止复议后的行政或者司法救济措施也未进行规定。这使得复议机关在复议工作中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使得行政相对人对终止复议的决定无所适从。
布小林主编的《行政复议理论与实践》一书的作者认为,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因客观情况错综复杂,有充分证据证明申请人超过法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申请人不具备申请资格、被申请人不合格的等不应受理行政复议的情形出现时,可以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终止行政复议。从该条规定的内容和该书作者对其的理解来看,尽管《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行政复议法办法》第十三条相对于行政复议法而言,扩大了行政复议终止的范围,但是可以看出,行政复议终止仅限于对行政复议程序的停止,是行政复议过程中程序层面上的问题,而不涉及对行政复议案件实体内容的评断。如果终止行政复议决定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是是非非等实体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判断,那么就不应当使用终止行政复议决定;如果使用终止行政复议决定,那就是对法律的错误理解和错误适用。
民办学校审批程序 篇6
(一)申请筹设民办学校
1.办理程序
(1)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① 申办报告,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举办者、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② 举办者的姓名、住址、或者名称、地址。③ 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④ 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2)教育局组织联审和考察:职教科、基教科审核办学必要性,人事科审核师资配备,计财科审核办学资金,职教科进行实地考察。
(3)县教育局受理筹设民办小学、民办幼儿园的申请,自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申请筹设民办初中和民办高中的,县局签署审核意见后报市教育局审批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4)同意筹设的,根据类别分别由市、县发给筹设批准书;不同意筹设的,说明理由。
2.办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
3.办理时限
30天
4.收费标准
不收费
(二)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学校程序
1.办理程序
(1)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① 筹设批准书。② 筹设情况报告。③ 学校章程、首届学校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决策机构组成人员名单。④ 学校资产的有效证明文件。⑤ 校长、教师、财会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⑥ 县教育局对举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民办学校的审核意见。
(2)教育局组织联审和考察:中、初教科审核办学必要性,人事科审核师资配备,计财科审核办学资金,职社科进行实地考察。
(3)县教育局受理正式设立民办小学、民办幼儿园的申请,自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申请正式设立民办初中和民办高中的,签署审核意见后报市教育局审批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4)对批准正式设立的民办学校,根据类别分别由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发给办学许可证;对不批准正式设立的,说明理由。
2.办理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
3.办理时限
3个月
4.收费标准
不收费
(三)申请举办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程序
1.办理程序
(1)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材料:① 申请办学的报告。② 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条件:单位举办的,提交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公民个人举办的,提交本人身份证件及原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同意的证明证件;联合办学的,须提交联合办学协议书;省外单位来本省联合办学的,须提交所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③ 拟任校长或主要行政负责人以及教师的资格证明文件。④ 办学章程:包括管理体制、教学行政、学籍、财务、人事等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制度的教育机构须提供董事会章程和董事会成员名单。联合办学的教育机构的章程应载明联合办学形式、各方出资方式及数额、权利和义务,参加和退出办学的条件、程序。⑤ 办学场所、设施、设备使用证明,包括产权证明或房屋租借合同,房屋租约期限必须在1年以上。⑥ 办学资金及经费来源证明。办学资金需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审核,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验资证明;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单位需要提供资金担保证明;公民个人办学须提供具有担保能力的组织出具的经过公证的担保证明。⑦ 拟办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教材样本。⑧ 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2)县教育局组织实地考察。
(3)县教育局自受理举办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4)对批准设立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发给办学许可证;对不批准设立的,说明理由。
2.办理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时限
3个月
4.收费标准
不收费
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 篇7
[关键词] 民办高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思路;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082-02
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程序设计课程对于地方民办高校学生认识和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掌握算法在实体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改进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本文以某民办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为视角,就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改革思路提出一些个人的想法,望得到同行的批评并赐教。
一 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作为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各校普遍在工科类专业第一学年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从对教学效果的分析数据来看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实践大部分学生能基本掌握其基本原理并能设计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
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变更,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尽管在高中阶段接触到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但由于各地教学条件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参差不齐,基础知识存在很大的偏差。加之进入大学后没有开设必要的前导性课程,缺少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积淀,加大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的难度。
2 有限的学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由于学时大幅压缩,要想系统全面的教授本门课程的所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精髓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从课程内容来看C语言具有高度抽象、语法繁杂、句法组成逻辑性强等特点,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和消化难度不小;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缺少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缺乏坚实的基础,所有这些在短期教学中无法得到彻底解决
3 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尽管各校在教学中运用了较多有益于教学的方法,但由于C语言的特殊性所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学生仍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未能有效形成问题意识分析思考处理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对知识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缺乏对知识进行深入研究的动力。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严重不足,敷衍了事期末忙于死记硬背,照猫画虎应付考试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个人潜在能力得不到有效释放和发挥。此外,由于教学班班型普遍较大,教学中无法开展必要的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无疑更增加了教学困难。
4 实践动手能力缺乏后劲
由于C语言具有高度抽象且实践性强等特点,因而很多知识是通过反复实践获取的,实践实验教学在C语言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C语言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按着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班型较大加之资源有限,在实验目标的实现上存有一定难度。而且目前的实验内容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仍是按着教师事先布置好的内容对理论知识做一些验证性的操作,由于试验性或综合性实验所占比重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有效发挥,压制了部分同学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结果在处理各种实际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仍感到力不从心缺乏后劲。
二 课程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思路
1 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分阶段分层次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由于地方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缺乏进取心等,为使程序设计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开设程序设计课程之前首先以讲座或专题等形式利用十几个学时传授给学生一些有关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程序及程序组成、简单程序的基本设计步骤等前导性知识,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等方面对程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做好攻坚克难、战胜困难的心理准备。其次根据学生的现有基础现状选择一个易于学生自学且通俗易懂的教材组织教学,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做到“兼顾重点,辐射一般,精讲多练”,避免满堂灌,尽量为学生创造较多的思考和练习的时间和机会。再次,充分尊重学生在认知程度上存在差异的现实,通过各种方式鼓励成绩好的学生更近一步、鞭策成绩暂时较差的学生克服困难迎头赶上,最大限度减少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
2 有效拓展教师的知识范围和知识储备,提高授课水平和艺术
鉴于目前各校程序设计课程学时不断被压缩的现状,为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精湛的讲课艺术以及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传递给学生更多更新的信息,教师必须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并能不断汲取和充实新知识,不断瞄准本课程的最新教学发展动态,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教学授课水平及授课艺术等基本功训练,力求以精湛流畅的语言、富于逻辑合理的表述形式、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有限重复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充分领略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授课艺术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3 采用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教学方法
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基础理论和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相对薄弱的现实,按照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在程序设计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1)通过典型案例的具体应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为使学生尽快在程序设计课程中形成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每个单元内容时,首先提出并讲解运用本单元知识处理问题的成功案例,使学生通过直观具体观察和学习了解本单元内容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具体应用。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必然促使学生形成较为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对各类问题的不断思考中逐步形成问题意识。
(2)在问题意识驱动下,树立分析问题的正确思维。 在问题意识的有效驱动下,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进步。原因在于为发现和探究问题除继承前人正确的思维方式外必然伴随大量新思维的产生,它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新思维的完善和拓展,将这些新思维运用到分析问题的实践不仅能够从更广更深角度分析和研究问题,揭示问题的内在规律,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而且通过这种思维训练不断认识和发现认识分析问题的各种富有创造性的崭新思维,形成适应个人需要且具有独特见解的正确思维。
(3)在思维引领下,提高运用程序处理问题的能力。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仅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开发设计程序的各种方法,更是开启运用程序处理问题的钥匙。由于程序代码具有抽象性、结果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势必要求思维的多样性,只有思维方式正确并且科学合理才能甄别出有效的算法,运用算法设计开发出结构合理,结论正确的程序。开发设计正确的程序既是运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程序处理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由此可知,良好的思维是程序设计的基础,设计质量上乘的程序更是提高学生运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途径。
4 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中心,充实和完善试验教学内容
为帮助学生消化和理解知识,提高运用程序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在现有实验教学基础上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1)以适当的题型适度安排验证性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验证性实验可有效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但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体现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同时也要达到通过验证发现新知识的要求。为此,在适度安排验证性实验时建议以多选题型为主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探索未知的知识。
(2)适度增加实用性强且可操作的综合性实验。为有效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有效验证结论正确的基础上,应通过综合性实验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选择内容时应避免过于抽象,选择既有实际意义,又不乏一定的趣味且可以通过相应算法实现的实验内容,内容规模不必过大,代码行数控制在几十行内。如利用C语言中的选择及循环语句设计筛选一个幸运数的有趣程序或利用数学模型编写一个学生熟悉的三角函数。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设计开发程序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此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程序处理专业问题的正确思维。
总之, 本文围绕应用型民办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就目前存在的各类问题从几个不同方面简单谈及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采用的一些改进方法。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因而改进民办高校程序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并非易事,涉及到多方面各种因素的制约,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方可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曾辉,等.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电脑 ,2015(9).
[2]张素芹,等.独立学院“C 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7).
[3]明鑫,等, 高职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轻工科技,2015(8).
[4]刘丽峰.高职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16).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程序 篇8
1、受理。申请设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可先申请筹设,再正式设立。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也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举办者将筹设报告或正式设立报告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经初审合格后,领取《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表》,填写后送交之日为受理日。
2、审核。审核机关组织专家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印发的《民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评估细则》对申办者的申办材料和实际办学条件进行审查评估。
3、审批。审批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专家组的审核意见,对申请筹设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自受理筹设申请之日起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对申请正式设立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自受理筹设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马云神话终止“理性商业” 篇9
骨骼微缩清奇的马云,当初连着考了三年大学,最终只考了个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科。他坦陈三条成功秘诀:第一,没钱,因而不怕输;第二,对互联网一窍不通因而无知者无畏;第三,痴迷加狂热,因而充满激情。这些不可思议的素质加在一起,使得马云这个有着拿破仑一般身材的人,同时也拥有了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和行事能力。年轻人的无知、痴迷与狂热,再加上一点从小处着眼的专注,让马云创立了全球最大的B2B网站,每天的纳税额高达100万元。
Google的创始人布林和佩奇,从来没有树立开发下一代搜索引擎的宏伟计划,他们只是要解决有趣的问题,恰巧又有了不错的灵感。过往,业界对互联网搜索功能的理解是,某个关键词在一个文档中出现的频率高,该文档在搜索引擎中排列位置就越显著。而他们发明的“佩奇序列”则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民主的做法,即通过网站之间加权投票的观念,动态决定哪一个网站是寻找“最适合的资讯”的地方。
当Google技术成型后,布林他们也没有把它当回事。1998 年3月,布林和佩奇与当时占搜索市场份额54%的AltaVista公司负责人保罗·弗莱厄蒂见面,希望AltaVista公司以100万美元收购Google技术,以便他们继续在斯坦福的学业。几周后,布林和佩奇得到了AltaVista公司放弃Google的消息,AltaVista公司与一个伟大的创意擦肩而过,原因是不愿在技术上依赖别人的可笑门户之见。也亏得Alta Vista公司的忽视,才有了今天布林和佩奇的传奇。新发明开始时总是显得那么粗燥,就是当事人也不一定知道其价值。
马云、布林和佩奇的创业经历给我们不少启示。谁都曾年轻过。无论是40后、50后、60后、70后还是80后,创业之初的那种懵懵懂懂的激情与不甚了了的理性,是他们拔地而起的基本原因。如果来一个行业专家,对他们所要从事的事业理论一番,告诫他们合不合逻辑,恐怕就没有了后来的创造。这种无所负担的状态,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受着智者滔滔不绝和理性判断力的诱惑,有些先前草创成功的企业家,一个劲地把自己填满。他们压根就没想到,判断力来了,自以为是也跟着来了。他们事业有成,经历过艰难困苦,有了阅历,有了判断,有了逻辑,更重要的是,有了实现自己想法的手段。在他年轻时乘虚而入的一些东西,如梦幻、遐想、谬见等,正在被他逐个清理出门户。他具有一种坦诚直率,具有一是一、二是二的判断力。没有什么事情都够阻止他做出判断。他的判断,会形成一些新的因子,影响事物的进程。他喜欢控制事物的进程。所有参与者的行动和思维,慢慢地都进入了他的控制范围之内。
他的判断就是客观!他的潜意识、他的思维、他的判断,开始成为人们追随的意志!周边的事不断地重复着他的思维逻辑,自以为是渐渐成了他的呼吸和饮食。这一切来的是那样静悄悄,以至于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
世界上最大的蠢事,莫过于按照我们自己现有的能力来框定事物的发展。对看上去不像是真实的东西就加以蔑视和谴责,是愚蠢的自高自大,也是自视智力超群者的通病。蔑视自己所不理解的事,不仅荒唐和轻率,而且会导致危险和严重后果。看看我们身边的人,那些拥有许多博大精深的理性和逻辑的人,把自己的灵感挤压缩成了一点点,常常一事无成;而那些对某一领域没有定见和框框的人,却常常有着敏捷活跃的思维,并成为这个行业的杰出的创造人物。
【民办学校终止办理程序】推荐阅读:
民办学校发展06-18
民办学校支教11-23
民办培训学校08-25
民办中小学校10-07
民办艺术学校章程08-29
民办学校申办范文07-22
民办学校年检汇报08-13
民办学校建立流程09-12
民办培训学校学校申办报告格式06-10
阳光学校申报”十佳民办学校“汇报材料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