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2024-06-18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通用8篇)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1

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马厂村在外务工人员达到427余人之多,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马厂村下马厂、上马厂两个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其原因大多是:马厂村地处山区、半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老人,年岁小的小孩。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平均收入为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20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7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10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

1、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2、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

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90%没有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80%的女农民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吕传赞和一批专家提出,要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们建议:

1、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由于《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障、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行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很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

2、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这项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合法工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

3、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我国各项工会在组织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进一步加对修改后的《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线工会作用。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验税、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

例如:农民工外务工,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2/3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其原因有:正规医院费用太高;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没有钱,为了节约。要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待遇。

四、农民工的居住问题。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间。

我深入到下马厂村一位叫刘祖中在外从事建筑的村民家中了解情况,他介绍说:“由于工棚用简易的材料临时搭建起来的,隔热性很差,又不通风,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暴晒以后,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还要高,他们的降温设施除了电扇就是室内洒水,他们不仅居住条件差,大多数农民工为省钱都选择自己烧菜,一烧就是几顿,有的甚至还摆到第二天再吃,没有冰箱,剩菜饭都不舍倒掉,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变质,甚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此外,为省钱,图方便,喝生水,私拉电线,板房明火烧菜,也是建筑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隐患,除了电灯,电风扇,电磁炉,电水壶,充电器的电线拉得到处都是而且乱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电故障,甚至引起火灾。同时用电器明火烧菜也让我们心惊肉跳。由于板房低矮,又是木制结构,人员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农民工长期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1、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2、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

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走访马厂村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六、农民工给社会的巨大考验。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调查过程中我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

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近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利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2

一、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兴起,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农村经济逐步发展起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 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 大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 他们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推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 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人口结构, 城市劳动力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人口比例也大大增加, 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年均增长0.63%至30.9%, 全中国现有668个城市, 建制镇1万9千多个, 城镇人口接近4亿, 占逾30%。广大农民工活跃在所在地城市, 为当地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1.农民工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了产品成本,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 城市劳动力需求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增加, 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 全国各地就业的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 农民工流动到城市, 进入这些企业, 使企业获得了丰富的劳动力, 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有利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2.农民工从原来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 在城市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民工在城市主要进入工业企业和商业领域, 以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为主。据调查,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六个行业, 外来人员的分布比例要高于全国水平和全国城市水平。[1]据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2005年调查,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和餐饮服务三个行业中就业。调查数据表明, 这几个行业吸纳了外出劳动力的67%。其中, 在工业行业中就业的最多, 占28.3%;其次是建筑业, 占20.5%;餐饮、服务业占18.3%, 商贸占6.9%, 运输和农业分别为5.5%和4.9%, 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仅占1.8%, 其它行业占13.9%。[2]农民工通过向城市的流动, 自然而然的实现了自身职业的转换, 由农民变为亦工亦农、亦城亦乡, 甚至完全转换为城市居民, 在城市从事固定工作, 脱离土地、脱离农村。显然, 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 在城市发展中从事的二三产业活动, 推动了城市产业升级和社会结构变迁, 也使我国就业人员产业构成发生显著变化, 具有社会进步的意义。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6》统计, 1978年我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70.5%, 第二产业占17.3%, 第三产业占12.2%, 1985年三个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分别为62.4%、20.8%、16.8%, 2005年则发展为44.8%、23.5%、31.4%, [3]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形成鲜明对比, 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

3.农民工进入城市, 既给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又在客观上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了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各种各样的生产经营活动, 对生活资料的需求迅速增加,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消费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基本生活资料的吃、穿、住、行各方面的需求增加, 城市的供给能力不得不随之提高, 城市道路、房屋、绿化、水电气等需要不断增加, 对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

4.农民工进入城市, 改变了农民固有的思想意识和传统观念, 有利于我国农村向城市化转化的发展

外出务工的农民以青壮年为主, 大多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 各方面素质基础较好, 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 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劳动技能, 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迅速适应城市生活。由于和农村地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先进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必定会影响依旧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亲朋好友, 其转变为城市居民的示范效应显而易见。实践证明, 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 有的农民工在城市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成为企业家、老板、白领一族, 有的长期在工厂、企业打工, 在城市定居下来, 成为城市的“新市民”。[4]因此, 农民进城务工, 既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 又把城市的文明意识带到了农村, 使农村农民的思想意识与城市文明思想意识相互融合, 文明意识得以提升, 价值观念发生变革, 改变了农村居民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提高了农民的整体人文素质, 为农村向城市转化作好了铺垫。

当然, 农民工在促进城市化发展的过程的同时, 也给城市化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 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增加了城市的负担, 特别是生活消费品和公共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 农民工的子女教育、医疗、就业、住房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等成为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面临贫困的威胁

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其自身在城市的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并未与之相适应, 其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依然较低, 存在诸多问题, 农民工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依然面临着贫困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民工的文化、技能水平较低, 难以适应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换代, 要求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具有较高的水平, 而农民工的实际劳动技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产生新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大部分是仅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 没有经过专门的职业培训和学习, 其职业选择必然受到限制, 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和脏、累、高风险工种的简单劳动, 社会保障不健全,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这就导致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平均水平。

2.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与城市劳动力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劳动力供给不平衡, 农民工就业率低

近年来,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许多地方出现了“民工荒”, 一些企业因缺工而不得不限产、停工, 表面看是劳动力短缺造成了这种情况, 实则是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不平衡引起的。一方面, 以新生代农民工 (80后出生在农村或在城市长大的农民工子女) 为代表的青年农民工在拥有一定的技术和职业经验后, 就业观逐渐发生变化, 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对于太脏太累太危险的工作, 不再像第一代那样能够无条件忍受, 他们对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随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升级换代, 需要技术水平较高、文化素质较高的工人,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无法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 自然无法就业, 遭到淘汰。因此, 在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必然出现大量农民工因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失业困境。

3.农民工就业除了受限于技能、行业、工种和户籍, 还受限于信息缺失, 其就业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 就业成本大, 极易失业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 据有关部门调查,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来自同乡、亲戚、朋友, 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很不确定。因此, 就业的机会较为有限, 就业的不确定性导致农民工的职业频繁更换, 流动性强, 不能享受连续性的社会保障福利, 工作经验、职业技能和社会地位的累积欠缺, 也因此对城市没有“归属感”, 难以做到持久地在同一企业就业, 这就决定了农民工始终在就业市场中无法占据优势地位, 极易失业, 走不出城市中的底层环境。

4.农民工成为新市民需要一定的资金积累, 以满足城市基本生活需求, 而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普遍缺乏资金积累, 随时有可能陷入贫困

尽管工资普遍偏低, 但第一代农民工在省吃俭用、积累一定的资金后, 大多数人仍然寄回家乡, 用于改善家人的生活, 提高生活水平, 留给自己的只是基本生活费, 很少、甚至没有资金积累, 因为农村是他们的立身之处, 其流动性决定了他们一定要将自己的积蓄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和改善家庭生活状况。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则不同, 大多没有务农的经历, 城市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希望之地, 他们不愿回到农村去, 也已习惯了城市生活, 经济负担相对较轻, 自己挣钱自己花, 很多人是“月光族”, 资金积累很少。这就导致农民工普遍缺少资金积累, 一旦遇到疾病、突发事件等便会因资金紧张而捉襟见肘, 甚至负债累累, 难以摆脱贫困。

三、治理农民工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素质

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的流动依据市场要求自动配置, 农民工劳动力的流动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因此, 要不断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消除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差距,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同时要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针对劳动力流动中对专业技能的素质要求, 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培训,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技能水平, 特别是对完成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 要依据市场变化, 及时调整职业培训的结构, 使其掌握城市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基本劳动技能, 比如类似产业工人的岗前培训, 提升专业技能基础水平, 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化的需要, 进而提高自身工资水平, 提高经济地位。

2.强化农民工工资制度, 提高农民工收入, 建立严格的工资保障制度

农民工工资普遍偏低, 工资被拖欠的现象经常发生, 其根源在于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因此, 各地应严格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 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加;加快推进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的建设, 特别是要尽快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 要从法律、政策等各个方面规范、约束企业, 保障和提高农民工的收入, 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3.不断完善市场机制, 建立健全就业机制, 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有效的流动, 提高农民工就业率

农村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工及时获取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 对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需求变化信息及时做出反应, 劳动力主管部门应建立长期、固定的信息发布制度,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使农民工劳动力供给更为合理、有序、有效, 流向劳动力短缺的行业和地区, 避免盲目性, 降低就业成本。城市也应建立为农民工提供劳动力信息的制度, 快速、准确地发布劳动力需求信息, 建立规范的农民工劳动力交易场所, 加强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 努力提高农民工就业率。

4.采取各种措施, 调整修改户籍制度, 提高农民工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地位

由于农民工“农民”身份的限制, 他们与城市正式居民享受的福利大相径庭。因此, 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 调整修改户籍制度, 从制度层面消除对农民工的不平等待遇, 缩小贫富差距;各级政府应加大为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力度, 增加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投入, 按常住地原则将农村务工人员纳入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范围, 提高其作为公民应享有的与城市居民同样的社会福利;改善农民工子女学习生活的环境, 使其作为新生劳动力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只有使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处于平等地位, 使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才能真正提高其自身社会地位, 逐渐减少贫困, 实现社会公平。

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农民工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农民工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城市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农民工自身却面临着贫困的威胁, 农民工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素质、建立严格的工资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有效的流动, 调整修改户籍制度, 是解决农民工贫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民工,贫困,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问题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3]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归途列车》;人文关怀;农民工;留守儿童;春运

近年来,底层叙事成为文坛上的主题,文学视线下移,底层小说日渐多了起来。然而,“以语言作为媒介的底层文学创作和批评,自身存在一个悖论:即底层是‘沉默的大多数,底层叙事并不是底层的自我言说,而是知识分子替底层代言。代言方式能否真正抵达底层生存的本质,能否真正传达底层的心声,则受到广泛的质疑。因此,以语言作为媒介的底层写作,与底层生存的真实似乎隔了一层[1]”。而以影像作为媒介的电影艺术,能够通过没有偏见、没有情绪的镜头摄取底层人物的真实生存境况,成为底层叙事最适合的载体,既可克服为底层立言的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和俯视视角,又能克服底层自身不能言说的尴尬。

《归途列车》是一部典型的现实题材纪录片,是青年导演范立欣跟拍一个农民工家庭三年制作而成。影片反映了三个问题:农民工、春运和留守儿童。这三个问题从表面来看是互相独立的,但实际上彼此是密切相关的。

一、从广州到四川

——悖论性的空间呈现出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在故事片当中,第一主角永远是电影的空间,这个空间可能是对真实空间的呈现和记录,也可能是使用高科技所建构的人造空间,无论哪一种,空间始终是电影的第一主角。张昌华一家是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但空间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主角。《归途列车》通过空间的置换,把以张昌华为代表的农民工家庭,放在整个社会的大视角下加以审视。

影片的第一个空间是广州:大批的人奔赴到这里打工,工厂内部,一些人不断地背着包袱运货,这些货品从农民工手里制成,再出厂销到国外;一些人坐在缝纫机旁制衣,机械式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影片主人公张昌华夫妇十几年前为了生计,留下一岁多的女儿,离开四川到广州打工。

这几组镜头交代了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工厂,农民工大量出现的时代背景,为我们呈现了农民工简单而繁重的工作环境。范立欣说:“我在电视台工作的几年中,到过国内的不少地方。城市和农村的强烈对比一直让我难以释怀。偏远农村地区的贫穷让人震惊。我开始关注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为了中国的繁荣贡献了最多,却得到了最少。除了经历生活的种种困苦,他们还要忍受离家在外的孤独,所以我决定来记录这个特别群体的生活。农民工张昌华一家的故事只是在这个时代中众多故事中的一个典型缩影。通过记录这一家人的命运轨迹,我希望能够表现出在国家追求经济发展时,这种巨大的变革对个体和社会产生的影响[2]。”移民加拿大之后,范立欣发现:“其实农民工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全球化之后,中国处在产业链和经济链的最末端,最末端其实就是这些在流水线上每天工作15小时、每个月工作29天的工人[3]。”

《归途列车》中展现的四川乡村山清水秀,宁静祥和。城市人看到那样的画面,可能大多会疑问,为什么他们必须离开这么美的地方,去沿海城市拥挤、简陋的环境里打工。“我希望让观众在这一刻发现自己是一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范立欣说,“农村很漂亮,但是你不想想农村生活有多苦。当你坐在电影院里看这个农村很美,但你不会愿意生活在那个地方的。我希望观众有这样一个自省的过程[4]。”范立欣正是通过空间的设置,使观众达到这样一种自省的过程。大量的空镜所表现的一幅幅美丽的场景,却不是和主人公的生命、生存能够发生直接关联的。当画面切入到张琴以瘦弱的身体割草、喂猪以及和姥姥、弟弟祖孙三人在地里掰玉米时,先前的美景瞬间变得让人心酸。

空间的切换,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化进程中悖论性的呈现,这个悖论是进步也是落后。《归途列车》以这样的空间负载了中国在急剧腾飞中,也携带着巨大的落后,负载了我们从个人的经验到对这个时代的一种宏观思考。广州工厂,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坐标;回龙村,是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风景如画的环境,并不在主人公的视野当中,他们辛苦劳作,对身处的环境毫无所感,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反省的表达: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不发生天然的审美链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充满了生命力的顽强的小人物的生活,远比这个如画如歌的四川更为具体,更为艰辛,也更为琐碎。作品把主人公放置在这样的空间中,他们的生存和空间之间的对比,就形成了一种非常有力的呈现方式。

二、理性与感性之间

——展现留守儿童的尴尬处境与选择的无奈

纪录片以客观真实的特性被赋予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的使命,在人道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其人文关怀的地位和作用、更能彰显纪录片本身的精神要义和文化要义值得探究。《归途列车》通过张昌华一家,来审视中国农民工这个群体,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是一部充满着人物故事、中国现状的“人文纪录片”。

“爸爸读的书比你们还少,有的事情想得到也说不出来……尽量为自己的学习着想,将来能出人头地。”2007年春节的年夜饭,张昌华劝导一对儿女。离家太久,连亲情意义的沟通也显得脆弱和笨拙。他们外出打工,是迫于生活的压力,留下幼小的孩子,不能陪伴他们成长,也是大人心中的隐痛。他们生活的动力,就是孩子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在他们身上显得更加急切,他们每次打电话都不忘问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虽然精神上他们不能给予孩子们支持,但是物质上,他们希望能通过打工让孩子们安心地学习。

但是,现实总是打破人们美好的愿景。女儿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张琴在爷爷坟前的自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理世界:因父母不在身边,父爱和母爱的缺失让她产生了逆反心理,对父母由爱转为恨。青春期的叛逆让她进一步背离了父母的希望:辍学外出打工。亲情的缺失,使得这些留守儿童的内心变得让人难以揣摩。城市的现代性刺激与家乡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在外界的刺激下变得叛逆不安,张琴选择外出打工,去追求自己所谓的“自由”。然而,他们出去也只是成为继父母之后的新一代打工者。

影片中张昌华夫妇苦劝女儿回家读书,回家后,母亲说打算留在家里照顾儿子读书,这句话戳中了张琴心中的伤心处,因为父母以前说过好几次要留在家照顾他们姐弟俩,结果一次次食言。她听得多了,希望变成了失望,失望变成了埋在心底的对父母的怨恨,所以母亲再次重复的这句话如点燃了火药桶的导火索,引发了一场恶战。张琴讥讽父母只是嘴上说说,又以一句不敬的“老子”激怒了父亲,一场父女之战在除夕夜展开了,父亲指责女儿不敬,女儿指责父母从小对他们缺少关心,从来不陪在他们身边,深藏已久的矛盾由此迸发。父亲打女儿,是因为恨铁不成钢,女儿打父亲,是因为怨恨。我们不能从传统的伦理角度来批评女儿以下犯上、目无尊长,也不能因为父亲打女儿而批评父亲教育的方式不对。只是,外出打工造成了两代人之间亲情的隔膜。

《归途列车》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现代意识,将自己的理性思索与真实的影像交织在一起,以强烈的批判精神,引领着人们理性的思考:在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距,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子女造成的心灵上的伤害。

三、农民工的艰难回家路——春运

春节是农民工最期盼也最辛苦的日子。春节前,他们结束了一年的辛苦劳作,准备买票回家。可是,每年的春运总是让他们疲惫不堪。为了能顺利回家,他们要提前排队买票。春运期间“一票难求”,买票是辛苦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一旦买到回家的车票,先前的一切,就都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的心终于有了着落,他们终于有了期盼,这期盼,源自几天后与分隔一年的家人的重逢。当他们满怀希望回家之后,与孩子们之间的隔膜却无法弥补。两代人之间本来应有的亲情,因为父母长期在外而变得疏离。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GDP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可是绝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到GDP增长带来的欢愉,他们还在为生计而奔波,背井离乡。每年的春运,都让背井离乡的人们“又爱又恨”,什么时候回家才不会如此地麻烦?什么时候外出打工或者生活在底层的人才不会为回家买不着票而焦急和悲愤?什么时候我们的人民不再需要背井离乡,不再需幻化成城市人眼中的“农民工”?[5]

四、结语

农民工这一群体的形象被主流文化认为是没文化、档次低的,农民工的形象已经被符号化。而范立欣则超越了主流定式,以理性的思考和强烈的人文关怀,带给观众真实的震撼。他通过空间的选取,展现出人物的细节行动,让观众能耐心地凝视着摄像机的终极目标。由此,《归途列车》将真实的现实展现给观众,同时,人们得以对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重新加以审视。

《归途列车》通过张昌华一家,透视这个农民工个体家庭的特征,折射出农民工这个社会阶层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色彩。《归途列车》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情感,展示了当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在大众文化追求声色娱乐消费的今天,《归途列车》这类纪录片,引领着人们关注底层人民、关注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对生命、对社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永东.底层镜像的诗意呈现——解读贾樟柯的《三峡好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04).

[2][3]http://baike.baidu.com/view/3046523.htm

[4]李宏宇.如果有得选,他们不会只在春节回家[J].南方周末,2010-01-28(E21).

[5]张欢.浅析人文社会纪录片《归途列车》“途归何处”[J].今传媒,2012,(08).

作者简介: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4

外语系

2007级英语(1)班

蒙晓红

《关于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蒙晓红

社会实践的主题:城市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调查 社会实践的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2月 社会实践的地点:贵阳市

(一)入学机会不平等

1.缴纳费用高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学校收费仍然对农民工子女实行“双轨制”的歧视性政策。此外,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课本费及杂费外,公办学校的隐性费用高。因此,农民工子女往往被高费用的“门槛”挡在了校门外。

2.入学条件高

农民工子女入学还存在非经济因素障碍。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要办理繁琐手续,这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财力,而且未必能够顺利办成。如果没有这些手续,当地公办学校则以此为由拒绝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

(二)受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

1.教育形式不同

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少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在重点学校就读的比例(9.2%)远远低于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比例(72.2%)[1]。并且,有些学校将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人为地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加以区别对待。这种基于家庭背景

对学生群体进行强制性分类,实行“同城隔离”的分校教育或“同校隔离”的分班教育,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难以与城市学生平等地共享教育资源。

2.教学和评价的不平等

有幸插班到混合班的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在同一时空下学习,面对同一教师,理应享受平等的教育。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平等待遇。并且,在评奖评优、参加竞赛和课外活动中也受到限制,无法和城市学生享受平等的机会。

(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平等

进入公办学校的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习基础差,加上教学环境改变,教材进度和难度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影响其学习效果。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普遍偏低。并且,由于我国现行的是“户籍管学籍”的升学制度,农民工子女还面临着升学问题。受到非户籍身份的限制,农民工子女初中毕业后,往往不得不回到原籍所在地继续升学。

二、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行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变迁

1.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美国社会学家帕金(Frank Parkin)认为,任何社会都会建立一套程序或规范体系,使得资源和机会为社会上某些人享有而排斥其他人。排斥方式有两种:“集体排他”和“个体排他”。[2]我国的户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排他”性的屏蔽制度,阻止农村人口总体与城市人口总体分享某些机会和资源。天然的制度身份差异导致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享受“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不同国民待遇。在“户籍管学籍”的属地管理体制下,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与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户口成为他们在城市中平等接受教育的“瓶颈”。

2.地方负责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制度

社会转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动。但是,义务教育体制的调整滞后于人口流动带来的经济结构变化。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城市普及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市、区教育财政负担,教育经费按户籍学生数下拨。因此,一些学校和地方政府为了维护城市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对于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仍持排斥态度。可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的问题实质上是“政”的问题,是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以及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地方政府利益矛盾的表现。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但是,政策的出台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从政策执行角度解读现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发现它还存在一些欠缺之处。

第一,合法性不高。教育政策只有被利益相关人所接受、认可,才具有了合法性,并能够有效地执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流入地政府需要对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利益重新做出调整和分配,这必然将打破原有利益分配格局的平衡而引起利益冲突。同时,有些流入地政府担心会产生“盆地效应”,难以接受、认可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其自身利益需求和行为倾向影响着教育政策的有效执行。第二,政策资源的不充足性。任何政策的执行,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政策执行的物质基础。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没有新资源支援,面临经费、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流入地政府执行政策的积极性不高。第三,欠缺必要的明确性。政策的具体明确性是政策执行有效的关键所在,是政策执行者的依据[3]。但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缺乏明确性。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有了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出现政策失真问题也就不可避免。

(三)“城市中心”价值取向下的学校教育

农民工子女入学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校教育经费不足和教育资源短缺,给学校教学管理、教育质量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公办学校为维护自身利益,以各种借

口来少收或拒收农民工子女,致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入学机会上不平等。对于受教育过程机会不平等和取得学业成功机会不平等的原因,下文将运用一定的社会学理论加以探讨。

冲突论教育社会学创始人韦伯认为,社会成员之间或因经济状况,或因权利地位或因文化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身份集团,这些身份集团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将公民划分为制度身份等级不同的“乡下人”和“城市人”两大利益集团。城市居民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资源占有上处于绝对优势,使得城市居民形成了身份优越感和对农民的排斥、歧视的文化心理。如今,城乡二元结构变为了城市内部的城市居民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隐性二元结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由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制造”的刻板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和社会排斥、歧视,加之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乃至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差别。一些城市教师和学生以“城市人”的优越感自居,误解、歧视、排斥来自群体之外的“他者”——农民工子女,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了不平等待遇。

(四)弱势状况的农民工子女家庭资本

据有研究调查表明,不同社会阶层背景的家庭中,可以用来帮助子女获得教育机会或较好学业成绩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体力劳动者三方面的资本都相对较少[4]。相对于城市家庭,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处于弱势状况,强化了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平等问题。

1.弱势的经济资本及其影响

面对公办学校各种名目的收费,农民工家庭无力承担,家庭经济资本低下成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机会平等的重要障碍。并且,经济资本的弱势状况,限制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由于缺乏学习的物质保障和学习场所,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学业成就的取得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弱势的文化资本及其影响

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

(1)身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布尔迪厄认为教育期望来自习惯,是人们对客观可能性的主观内化和领悟。每一个个体的选择行为是考虑其社会阶级客观机会结构的结果,他们把自己从某种教育机会中排除。但有调查显示,与城市学生的父母相比较,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期望相对比较低[5]。农民工子女关于教育的抱负又深受父母的教育经历和文化生活机会的影响,不利于他们取得学业成功。

(2)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家庭文化耐用品拥有量可以反映出家庭客体化形态的文化资本状况。有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电子设备和图书、报刊拥有量在很大程度上低于1999年“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中的农村儿童的情况[6] 显然,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民工子女家庭拥有的客体化形态文化资本则更处于劣势状况,无法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物质资源。

(3)制度化形态的文化资本。据某项调查显示,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的家长文化程度有约半数左右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少,具有大专以上高学历者只占较小比例,且仍有一定比例的文盲或半文盲[7]。由于农民工子女的家长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其子女的教育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3.弱势的社会资本及其影响

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社会资本可分为外部的社会资本和内部的社会资本。家庭外部的社会资本主要指父母与学校、教师的关系;家庭内部社会资本主要指亲子关系。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在与城市居民交往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的内倾性和表层性[8]。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交往上呈现出油水不沾的分离状态,这将影响到农民工子女的父母与教师联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难以有效地形成教育合力,不利于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同时,作为家庭内部的社会资本重要构成的亲子互动对学生学业成有重要影响。但是,农民工子女的父母整日为生计而奔波,无暇和子女进行亲子互动,致使亲子关系疏远,甚至对立,家庭的教育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问题的对策

(一)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平等提供制度保障

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就近入学制度

改革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就是要求取消黏附在户口上的利益差别,逐步建立“自由迁徙、自主定居、籍随人走、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二元社会格局。依据新《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农民工子女具有在法定监护人的工作或居住地就近入学的权利。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常住人口取代属地管理的教育体制,实现受教育权利由“身份制”转化为“公民制”。

2.从法律、政策上明确教育责任主体,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修订现行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法律、政策,明确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针对流入地政府行政不作为行为,实施问责制,督促流入地政府履行管理职责。并且,建立中央政府和流入地政府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为农民工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义务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国家的公共财政应该对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给予支持,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分担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农民工在流入地履行了纳税人义务,流入地政府应该承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投入,可以从农民工交纳的税额中按一定原则和培养费用比例转拨给教育部门,以补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不足。

(二)构建平等、多元、无歧视的学校教育

1.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求”的教学和课程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既要在行动上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更应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子女,构建平等、无歧视的学校教育环境,一视同仁地对待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同时,应该包容和尊重农民工子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学校和教师应结合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经验、学习基础、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研究具有接纳性、适切性的教学内容,编制符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校本课程,实施“平等且满足农民工子女特殊需要”的差异教学。

2.采取多元化评价和灵活的管理办法

教师应该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行多元化评价,发现农民工子女身上体现的闪光点。同时,学校在制度层面上也要取消在评优奖励、参加竞赛等活动中的身份限制,实现平等的教育评价。并且,学校应该尽量简化入学手续,实行灵活多样学籍管理和收费制度,以适应农民工子女的特殊需求。

3.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和教育辅导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交往,结成“一对一”的伙伴关系,增强城市学生对农民工子女的理解和接纳,改变农民工子女交往的封闭性。并且,针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公办学校后出现的学习、心理适应性等问题,采取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措施,促进农民工子女更好地适应、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三)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子女的家庭资本

1.改善家庭的经济资本

政府和社会需要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尊重和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清除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并且,对农民工实行教育关怀,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改善其经济生活状况。从而解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造成的“上学难”的问题,为子女创造良好的物质教育环境。

2.提升家庭的文化资本

农民工应该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和家庭教育培训来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从而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同时,社会支助系统尤其是社区、学校,应为农民工子女家庭提供咨询服务,促进其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合理化。此外,应该整合社区、学校的客观化形态的文化资本,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共文化资源、活动设施和场所,来弥补农民工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3.加强家庭的社会资本

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应该定期开展家访和组织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改善亲子关系;家长也应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这既有利于增进双方的信任、理解,也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形成教育合力,对农民工子女采取一致的持续性教育行为,保证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篇5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间。

炎炎夏日,当我们走进建筑工地的临时工棚,想了解建筑工地工人的居住环境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室内温度甚至超过外面的温度。工人介绍说:“由于工棚用简易的材料临时搭建起来的,隔热性很差,又不通风,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暴晒以后,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还要高,他们的降温设施除了电扇就是室内洒水,一位20多岁的湖北农民工告诉我们:有时热得不行晚上就只能铺上席子睡在露天,只是蚊虫太厉害,让他们受不了,但总比中暑强。〃不仅他们居住条件差,大多数农民工为省钱都选择自己烧菜,一烧就是几顿,有的甚至还摆到第二天再吃,没有冰箱,剩菜饭都不舍倒掉,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变质,甚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此外,为省钱,图方便,喝生水,私拉电线,板房明火烧菜,也是建筑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隐患,除了电灯,电风扇,电磁炉,电水壶,充电器的电线拉得到处都是而且乱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电故障,甚至引起火灾。同时用电器明火烧菜也让我们心惊肉跳。由于板房低矮,又是木制结构,人员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当问起为何不去集体食堂或外面的餐馆时,他们表示:当然愿意。只是外面太贵,长期下来消耗不起,只能自己“开火”,更方便,节省些。实地调查和面对面访问:近40%的农民工长期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①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亿万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

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走访乐生坪村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据报纸新闻资料报道:5000名随行的农民工子女有2500名缴纳借读费,赞助费,每人平均交1230元,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六.农民工给社会的巨大考验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广东省东莞市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如: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绿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农民工常常成为生活中受害的对象。

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近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利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农民工生存现状 篇6

摘要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农民工群体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如今却面临着种种尴尬和窘境,无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农民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字 农民工城市农村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民离开农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被称之为农民工,形成新时期的一种特有现象。

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的举措是正确的,也是有成效的。这一举措让那些祖祖辈辈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农民开了眼界,见了世面,这对日后建设新农村是大有好处的;一些农民打工挣到钱之后回乡办实业,带领一批人共同致富;大多数农民挣了钱都回家建了房,改善了居住条件;至少,比原来纯种地收入多了些,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他们满足了经济建设急需劳动力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导致了许多不利于农村和城市发展的现象。

农村出现的问题:

1、农村大量土地荒芜。由于主要劳动力差不多都外出打工去了,农村劳动力紧缺,很多地方都是大片大片的土地已经荒芜。有的地方院落村舍也已破败不堪。

2、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留守老人和儿童无人照顾,儿童缺少应有的教育,会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而且会给我国今后带来极其严重的人品、人格、人才后遗症问题。教育开支是大多数农民工家庭最大的一笔经济支出。在中国的家长心里永远把孩子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而孩子的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农民工群体也不例外。

城市出现的问题:

1、使城市就业形势进一步严峻。一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虽然他们大多数都是干的苦活、累活、脏活、重活,但必然会占据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得本来就很严峻的城市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2、拥挤的交通运输不堪重负。每年农民工往返时,都会给本来就不宽松的交通运输带来更大压力。

3、社会治安紊乱。大量的农民工,素质良莠不齐,难免会出现造成影响公共场所的现象。

农民工自身面临的问题:

1、就业问题。进城农民工遭遇到职业歧视,不少城市出台了限制性政策,工作条件和待遇较好的工种则严格限制农民工进入,农民工从事的多是累、脏、差、险工作。并且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承担着超负荷的身体压力和工作压力。2.生存问题。从整体来看,进城农民工的生存水平与质量处在城市社会的底层。收入方面,农民工的工资主要是维持其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用于维持家属生存和自身发展的部分比例很小。农民工的消费主要是用于吃、住、行方面的基本生活必需消费,日常消费中的恩格尔系数很高,饮食非常简单,生活费用低农民工的住宿条件也非常差,多是住在集体宿舍、工棚里,或是在城市郊区合伙租赁民房,住房拥挤,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基本生活设施也不健全。3.人身权利问题。首先,进城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工资水平低,且经常遭到恶意拖欠;劳动时间长,休息权得不到保障;劳动条件差,缺乏劳动安全保障;缺乏社会保障,用工单位很少为农民工办理保险;农民工子女不能与城市居民子女一样享受同样的教育。4.心理问题。一是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在受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工作经验、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普遍产生失落感;二是被排斥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子女教育等资源和权利的分配之外,产生自卑心理;三是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以及文化差异而导致交往的不适应,焦虑心理比较严重;四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异常艰难,没有必要的社会保障,缺乏安全感。7.自身素质困境。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的素 质显得明显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不利于就业,不利于维护自身权益,不利于融入城市文明。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农民工这一现状呢?我觉得应该从最基本的方面抓起。

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工资标准。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对民工的需求显著增加,再加之民工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就业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民工的工资水平与以往相比有显著增加。

二、提高民工福利待遇。用人单位为民工投保,解决他们的后顾只有,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

三、积极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问题。由于户籍的限制和高昂学费的压力,使得很多农民工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筹莫

展。让每个农民工子女都能自由地选择学校,受到较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其父母也可以不再为其教育问题忧心忡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之中去。

四、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提高居住条件和饮食条件,改善业余生活和情感生活。

农民为什么要进城呢?所以我觉得除了改善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各方面条件外,更要要让农民工返乡,这就需要从农民进城的目的出发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农民工心甘情愿地返回农村,那么就得提高农村的生活条件,让农民在城市中赚到的钱,在农村同样能够赚到。新农村建设无疑是一个好办法。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地方人民政府要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农民工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鼓励农民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继续加大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力度。结合推进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组织引导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乡镇公共卫生院、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机构、文化设施等建设。利用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农村劳动力增加的有利时机,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农村供水、用电、修路、求学、就医等突出问题,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利用冬春农闲时期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吸纳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农民工歧视现象的根源是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现行户籍制度严重限制了人才的自由交流,也为一些外来人员真正的融入城市无形地设置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因此造成无论是在城市人的心里,还是农民工自己心里,农民工都不属于这个城市,以前不属于,以后也不会属于。这便是歧视的根源。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实行真正自由的户籍政策,取消附加在户籍本身的一切价值,在户籍上创造一个平等的社会环境。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7

关键词:农民工,城镇化,边缘化

一、沈阳市S社区简介及边缘化分析

沈阳市S社区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中部,总面积3. 48 平方公里。2007 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将多个街道办事处合并后重新划分行政区域,S社区由此诞生。该社区附近有10 余家世界500 强企业,以及近20 家国家级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S社区总人口5000 多人,其中有3500 多都是农民工,主要来自辽宁省其他城市及山东、吉林、黑龙江、河南、河北等地。由于S社区处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区,社区居民居住相对集中。基于该社区的特殊情况,该社区高度重视对社区居民主体———农民工的服务。我们初次进入沈阳市S社区之后,首先参观了一下S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和休闲娱乐设施,对农民工的生活环境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我们即将面对的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收集资料进行详细的需求调查分析,通过对社区内城市居民和农民工的需求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农民工的需求大都集中体现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途径、融入当地社区。S社区作为农民工生活的重要场域,自然成为其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载体。大批的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尽管生活地点与职业都发生了转变,但仍旧难以真正融入城市,其所处境地往往是边缘性或受排斥的。这也是农民工城市生存边缘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愿与社区居民一道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本地居民与外来农民工彼此尊重、和融共处的美好社区。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

在教育融入问题方面,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实际上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伴生问题,对于进城务工生活的农民工来说,把子女留在农村或者带进城里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是其子女教育边缘化的问题。首先面临城市适应的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促使下一代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责任,要促使农民工子女教育吸取更多城市教育的优势因素,既需要农民工家长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家做出相应的政策革新和政策支持,进一步化解农民工经济、社会、心理等诸方面的融入障碍,实现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

三、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边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但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社会还尚未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他们的权益。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大多数都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工作的危险性系数相对比较高,但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相比城市居民却要低的很多,甚至没有。农民工虽说生活在城市社会中,但他们并不能获得城市提供的社会保障,因此也就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服务和行使他们自己的政治权利。即使农民工能够获得户籍所在地的部分社会保障,如果他们在远离户籍所在地务工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也不能够及时获得户籍所在地的保障,也不能实现异地的社会保障。所以,从以上分析可知,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城市农民工就业边缘化

进入城市社会之后,实现稳定的就业、获得稳定的收入是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立足的根本保障。现如今,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要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都非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农民工进入城市要想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可以说可能性根本不大,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有限,技术能力不高。因此,农民工在就业时多是从事那些对文化、技能要求不高、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比较低、工作环境相对比较差的体力劳动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工资待遇一般都较低。对于那些相对收入高一些,环境好一些和劳动强度小的一些工作,农民工是很难找到这样的工作。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施工业、餐饮业、家政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这反映出农民工大多数从事技术含量较少、就业门槛较低且劳动强度大的行业,也反映出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被边缘化的现象。同时,由于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的普遍偏低,许多农民工往往会通过变动工作来寻求好一些的机会,这也就导致了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

参考文献

[1]龙华鹰,张达平.进城务工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与思考[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2]邵彩玲,张莅颖,赵岩.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的逻辑_功能与政策分析.河北大学学报,2008.4.

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8

农民工为了生存而背井离乡出外打工,可能无形中为子女的发展设置了“教育陷阱”.留守农民工子女缺乏家庭教育,进城农民工子女遭受教育歧视,新生代农民工常囿于教育瓶颈,这些都值得我国教育界的重视.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的农村中学,有责任关注这一现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功能.

作 者:阳大桥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仁县禾市中学,湖南,郴州,423602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生存现状   农村中学   教育功能  

上一篇:砼拌合站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留守儿童父母联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