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父母联系记录

2024-06-18

留守儿童父母联系记录(共11篇)

留守儿童父母联系记录 篇1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堪忧。一方面,很多留守儿童都是隔代监管,农村隔代长辈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寄宿,缺乏亲情和家庭的关怀,这样的情况大大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1)隔代监管,缺乏科学教育。农村家长外出打工之后,经常会将子女交由隔代亲友监管。但是隔代亲友一般年龄较高,受教育程度较低,无论是在体力方面、精力方面还是文化方面,他们都难以将留守儿童照顾到位。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隔代亲友在教育观念方面比较死板、陈旧,缺乏科学性。

(2)寄宿教育,缺乏家庭关怀。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上学路程较远,留守儿童群体比较庞大,所以学校会采取寄宿制管理模式。因此,逢年过节他们也难以阖家团聚,日常生活中缺乏家庭的关怀。

2.班主任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做留守儿童的“再生父母”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堪忧,而对留守儿童是有教育责任的班主任,则应该积极解决这一问题,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做留守儿童的“再生父母”。

(1)关爱留守儿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留守儿童一般从小就与父母分开,在亲情方面是比较贫乏的。一些留守儿童独来独往,神色忧郁,虽然只有十来岁,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老成,其实这正是因为亲情的缺失,所带来的情感干涸。为此,班主任应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

班上的小A父母外出务工多年,只有过年才会回家团聚。学校在中秋节前一天宣布放假,小A并没有兴奋的表情,而是默默低着头不说话。我找到小A,邀请他到我家过中秋节。小A摇了摇头。考虑到他性格比较内向,我继续说道:“不如我们明天组织同学们一起出去玩吧。”小A抬头看了看我,眼神里多了一份喜悦。因为班上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父母都不在身边,为了使他们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我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组织学生外出游玩,一路上有说有笑,十分开心。后来,小A在日记里写道:“这个中秋节,我不再是一个人,老师带我们出去玩,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我喜欢这个大家庭!”

(2)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其健康的成长。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一个缺乏亲情、孤独无助的情形下,心理健康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有的留守儿童会形成一些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小Y是爷爷带大的,爷爷脾气暴躁,总是对小Y加以严厉训斥,所以小Y十分胆怯,课堂回答问题也是畏首畏尾,说话声音很小。为了提高小Y的自信心,我经常找机会对其进行夸奖与鼓励,还常常找他谈话,用一些事例来激励他。慢慢的,他越来越自信,在课堂上也越来越活跃,不再是那个胆怯的小男孩了。

(3)加强沟通,给留守儿童亲子般的无话不谈。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心事多会选择父母进行倾诉,有一些事情需要做决定,也会找父母商议。但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这样的一个倾诉和沟通的对象。为此,班主任应该积极担当起这样一个角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获取留守儿童的信任,与其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使留守儿童敞开心扉,将自己积压在内心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使班主任更了解留守儿童的所思所想。

当然,班主任要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做好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同时,班主任需要注意做好留守儿童在双休日或者节假日时的安全保障工作,全方位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与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学生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对学生担负着直接的管理教育职责,承担着较重的义务。然而,只要班主任能够对留守儿童多加关怀和引导,加强沟通,就能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所以,班主任要做留守儿童的“再生父母”,守护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摘要:由于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逐渐开始向城市流动,而其子女大多数仍然生活在老家,由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学校的班主任面临着众多的留守儿童,该如何管理,如何教育,是尤为重要的。文章仅从班主任在留守儿童的关怀方面加以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让“留守儿童”享受父母之爱 篇2

田金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缘于11年前她收破烂的经历——

农忙之余,田金珍经常走村串户收废品。那年冬天,她到邻村收废品,看到一个十多岁、头发脏乱的小男孩蜷缩在烂棉絮里做作业,房子里四壁空空,从屋顶能望见天。

田金珍问那个叫麻兴文的小男孩:你的爸爸妈妈呢?这轻轻的一句话,却让那个孩子泪如泉涌。他哭着说:“爸爸妈妈到南方打工了,三年都没有回来。”听了这话,田金珍心里一阵酸楚,她塞给那孩子两块钱,默默地走了出来。

半个多月后,下了一场大雪,田金珍路过麻兴文住的那个村子,不由得想去看看,卻发现那间房已被积雪压塌了,孩子也不见了。她忙去学校打听麻兴文的消息,老师无奈地对她说,这孩子离校出走了。这句话把田金珍的心揪得很痛很痛。

田金珍在吉卫镇各屯村遇到一个叫龙燕的小姑娘,龙燕告诉她,妈妈在出去打工之前,在家里种了棵桃树,临出门前,告诉她常给桃树浇水,等桃树长大了,妈妈就回家了。自妈妈走后,龙燕精心照看这棵树,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桃树长大了,还开出了漂亮的花,可妈妈却一直没有回来。说到这里,龙燕的大眼睛水汪汪的。田金珍轻轻揽住龙燕,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话安慰她。

还有一次,田金珍在路上看到一群人在围观什么,她挤进去,看到两个面色蜡黄的小女孩,妹妹俯在姐姐怀里,眼睛紧闭,急得姐姐一个劲儿流泪。田金珍觉得这两个女孩面熟,仔细一看,原来是村里的龙荷兰、龙荷花姐妹俩。

田金珍忙上前询问,龙荷兰哭着说,她和妹妹瞒着奶奶去矿山找爸爸,好不容易步行了100多里路,到了矿山才知道,爸爸已离开了那家煤矿,不知去了哪里。姐妹俩只好又走回来,路上钱花光了,两人又累又饿,妹妹昏倒了……

听了龙荷兰的话,田金珍赶忙将龙荷花抱起,去附近人家找了盆水给她擦洗,待她苏醒过来,又给小姐妹买饭,买水果,然后把姐妹俩带回了家。

这些可怜的孩子和发生在他们身上可怜的故事,深深刺痛了田金珍的心。她一直在想,自己该为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呢?

有一天,田金珍去赶集,看到集市的一角有很多人围着看电视,荧屏上放的是她熟悉的苗歌,有的人看到激动处落了泪,看到高兴处又大笑不止。田金珍突然萌生一个想法,如果把那些孩子的经历拍成电视剧,让他们的父母以及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孩子内心的痛苦,或许会使更多的人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想到这,田金珍决定筹钱拍电视剧。

田金珍知道,自己连小学都没读完,还想拍电视剧,定会遭到一些人的不解和嘲讽。她决定先瞒着丈夫,做了再说。家里没有存款,最值钱的就是她喂大的两头猪,真要卖掉猪她很心疼,但她还是忍痛把两头猪卖了。

丈夫得知田金珍要拍电视剧的意图后,大发雷霆,甚至还动了手。田金珍却不妥协,她对丈夫说:“你就是和我离婚,我也要做这件事情!”看到妻子这么坚决,丈夫屈服了。

田金珍来到20多公里外的凤凰县城,找到两名摄像师。她恳切地说:“我想拍一部姐弟俩到矿山寻亲的电视剧,你帮我一下吧!”摄像师表示:这个想法挺好,但先要有剧本。

田金珍决定由自己来写剧本,每天晚上做完家务后,她铺开稿纸,一个人悄悄地写作。可自己毕竟文化太浅,本来满肚子的生动语言,写到稿纸上却变得干巴巴的,她撕了又写,写了又撕,折腾了半个月,也没写出几个字来。

田金珍索性想,干脆不用剧本了,因为故事在她心里酝酿已久,到时只管给演员说戏就行了。她对摄像师说了自己的打算,摄像师同意了。

在寻找演员时,田金珍又遇到了难题,在她的设想中,姐姐15岁左右,乖巧、懂事;弟弟五六岁,长着一双会说话又很无助的大眼睛,这样的演员去哪里找呢?

让田金珍没想到的是,她期待中的女主角竟主动现身了,女儿龙冬梅得知妈妈想拍电视剧的构想后,毛遂自荐出演女主角。田金珍眼前一亮,女儿无论是年龄、外形等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答应她试一试。

确定了“女一号”,田金珍接着找“男一号”。经过逐一筛选,她看中了本村6岁小男孩龙乾勇,这孩子眼睛大大的,看人的目光陡生生的,一看就让人心疼。

虽然有了中意的人选,但要说服孩子的家长却不是件容易事。按当地风俗,不满8岁的孩子不能照镜子、上镜头,不然魂儿会被“勾”进去。

为了说服龙乾勇的父母,田金珍一趟趟地上门,每次去都带着礼物,龙乾勇的父母终于被她的诚心所打动,同意了田金珍的请求。

《千里寻母记》感动众乡亲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田金珍的电视剧终于开拍了。开机时,正值三伏天,田金珍集剧本、导演、化妆、剧务一肩挑,买不起化妆品,她便因陋就简,有时甚至弄些锅灰抹在身上,竟起到不错的效果。

因为不懂拍摄,田金珍闹了不少笑话。开拍过程中,她看到孩子表演不到位时,就急着上前纠正,没想到她的声音、身影也录了进去,急得摄像师对她大吼。

尽管是门外汉,但颇有悟性的田金珍渐渐摸索出不少拍摄窍门,她总是精益求精地对待片中每一个细节。

在拍摄女儿对着矿山呼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这组镜头时,女儿总是哭不出来。田金珍没有责骂女儿,而是启发女儿说,你就把自己当作戏里的孩子,妈妈在外打工几年不回来,别的同学有漂亮的衣服穿,有钱花,有父母接送,而你什么都没有,无人关心,每天感受到的是孤独和寂寞,这样,你就能投入感情了。

妈妈的话触动了冬梅的心弦,接下来的拍摄中,她对着空旷的大山喊出了留守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你们快回来呀——”接着,龙冬梅蹲在地上,捂着脸痛哭起来,竞哭得双肩耸动,一旁的龙乾勇在“姐姐”的感染下,也抱住“姐姐”肩膀失声痛哭。

这一幕真实还原现实生活的镜头,不仅令围观的村民眼泪汪汪的,连摄像师也掉了泪。两名摄像师被田金珍打动了,他们坚持不收事先谈好的每天400元的报酬,连田金珍付给他们的路费,也被他们婉拒。

让田金珍更为欣慰的是,整个拍摄过程中,丈夫龙金云一直兢兢业业地做着后勤保障工作。他挑着铁锅、大米和蔬菜,沿着“寻母”路线为剧组搞后勤,搬运道具,联系场地。电视剧杀青后,她看到丈夫整整瘦了一圈,又心疼又感激。

2006年10月,电视剧《千里寻母记》在村里首映,附近的村民纷纷前来观看。这部时长100分钟的电视剧,以朴素的故事、感人的细节打动了乡亲们,许多村民看后潸然落泪,人们都夸田金珍拍得太真实了,一些此前曾对她冷嘲热讽的乡亲们,也真正理解了她。很多村民在看完电视剧后表示,就是再苦再累,也不能把孩子撂下不管。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视剧,田金珍自己掏钱将该剧制作了300多张影碟,一些拿到集市上散发,一些寄给在外打工的家长。

电视剧在村民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是看到村里的现状,仍让田金珍忧心不已。腊乙村共有1800人,90%以上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有的四五年不回家,孩子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一起,每到寒暑假,几乎没人管。

长期与“留守儿童”接触的田金珍,不仅了解孩子们的生活困境,还发现许多孩子由于长期独处,存在着亲情缺失、性格偏执等问题。

村里的8岁女孩麻丽,从父母外出打工的第一个春节开始,每到节日想念妈妈时,就把一条红丝带系在家门口的树上。以前每逢过年时,妈妈都会给她买一根漂亮的红头绳,可是这5年来,麻丽却一直没见过妈妈。渐渐地,麻丽变得郁郁不乐,性格也有些偏执,尤其是看到有的同学每天有父母接送,她既忌妒又心酸。

有一次,田金珍看到麻丽一个人边走边哭,忙走过去,抚摸着她的面庞,问她怎么了?麻丽一下子扑到田金珍怀里,哭着说:“妈妈为什么不回来看我,我都有些恨她了!”麻丽的话引得田金珍也流了泪。

为了让这些孩子得到关爱,田金珍不再每天出外收废品,她把村里的“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家里,陪着孩子们做功课,给他们洗衣服、洗澡和理发。田金珍的母爱柔情赢得了孩子们的心,一些年龄小的孩子把她当作了妈妈,有什么心里话都对她说。

田金珍还在家里扎设了秋千,准备了跳绳、毽子,学习之余,她和孩子们一起疯玩。闲暇时,她还让孩子们依偎在身边,听她讲故事。

很快,村里的留守孩子们把田金珍家当成了他们的乐园,这些孩子在这里找到了亲情。

建创业基地留住孩子父母

2006年寒假期间,田金珍看到,村里在外打工的人回来过年的仅占三成,许多孩子春节时见不上爸妈的面,她便生出办“留守儿童自强班”的念头。

田金珍利用自己担任村妇女主任的身份,将一些大嫂召集起来,动员大家一起关心留守孩子,这些大嫂们很钦佩田金珍,让她带着大家一起干。

田金珍把村里的“留守儿童”集中起来,按年龄分班,让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互相照顾。田金珍把村里的大嫂分派到各班,担任“爱心妈妈”,负责照顾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田金珍还招募了几名“爱心爸爸”,让这些爸爸、妈妈们带着孩子学唱苗歌、讲苗语、打苗鼓、练习苗拳,在丰富留守兒童生活的同时,又使苗族民间文化得到继承和传播。

春节是留守在家的孩子最想念爸妈的时候,田金珍在孩子们中间开展“我给爸妈写封信”活动,让孩子把对父母要说的话写出来,寄给远方的爸妈,让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

除夕夜,田金珍还把几个爷爷奶奶没有精力照管的孩子领回家里,给他们包饺子,和他们一起看央视春节晚会,缓解了孩子们思念父母的心情。

接下来的五年寒、暑假,田金珍的“留守儿童自强班”越办越大,由原来的一个点发展到16个点。受益学生由最初本村的70多人,发展到包括周边数十个村子的2200多人。田金珍从社会上招聘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自强班的辅导教师,还请来心理工作者,为孩子们提供心理辅导。

腊乙村8岁的留守女孩龙舒媛,父母外出打工三年未归,有传言称她的爸爸喜欢上了别的女人,父母正在闹离婚,这些话让小舒媛郁郁寡欢,原本成绩优秀的她无心读书,还用小刀将自己手臂划得伤痕累累。田金珍了解到这孩子心里有了问题,就请心理辅导员给孩子作辅导。

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程东经过测试,判断龙舒媛有轻度抑郁症状。他给小舒媛做了细致的心理辅导,并让她和爸爸妈妈通话。由于程东事先已和舒媛的父母联系过,舒嫒的父母对女儿细心安抚,并许诺暑假时一家三口到南方去玩,舒媛这才放了心,此后也变得开朗起来。

田金珍的“留守儿童自强班”办了5年,让许多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从自卑走向了自强。在班里,有一半多的孩子得到了心理矫正,有30%的学龄孩子由后进生变成优秀生。

田金珍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腊乙村的孩子中80%是留守儿童,要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好的办法是留住他们的父母。如果能走出一条创业的路子,让那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家门口就能够挣钱,就能改变眼前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状况。

为了找到好的致富项目,田金珍带上干粮四处考察,她看到有个乡镇种桑树养蚕发展特种养殖,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便动了心。她到县里请来农业专家,专家经过实地勘察,认为腊乙村适合种植桑树,她心里顿时亮堂起来,决定带领村民在当地发展特种养殖,利用桑叶养蚕及养竹鼠、黑豚、竹鸡,并加工苗绣等。

有了这个思路后,田金珍到镇里、县里有关部门寻求支持,着手创建“农民返乡创业科技示范园”。她筹集来4万多元资金,租下了50多亩土地,种上了15000多株桑树。

为了推介苗绣产品,田金珍带上祖传蚕丝苗族服饰,只身赶赴京城,到北京妇女儿童博物馆考察和进行苗族服饰展示,她还和央视西部频道达成创建“返乡农民科技示范园”的意向。

从北京回来后,田金珍请来专家,举办了两期创业培训班,本地100多名外出打工的村民报名参加了创业培训。这些村民意识到,挣再多的钱也比不上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些人决定留在孩子身边,边创业边照顾家里。

因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持续关注及为之做出的贡献,田金珍先后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湖南省“关爱女孩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并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篇3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五(2)班

辅导教师, 徐徐, 辅导时间, 11月18日,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XXX

学生存在问题, 学生书写潦草,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错误百出。帮 教措 施, 指导书写规范,巩固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帮学生找出原因,进行练习。

帮教内容,1、让学生说说对做题的困惑。

2、用实例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3、课后练习题,学生先独立做,师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帮教效果, 学生基本上能够正确地进行书写。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五(2)班

辅导教师, 徐徐, 辅导时间, 12月17日,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XXX

学生存在问题, 经常称作业忘记带,学习态度不端正,做题错误多

帮 教措 施,1、举事实,讲道理,端正学习态度。

2、针对个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单独辅导。

帮教内容,1、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真实想法。摸清楚学生思想动态。

2、师讲例子,用事实说明现在学习紧要关头,不应有这种思想,要及时改正。

3、学生说一说今后自已应该怎么做。

4、给学生树立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让学生有信心去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5、对学生难解决的问题,进行单独讲解

帮教效果, 多数学生表示能改进,个别学生有待于继续教育。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五(2)班

辅导教师,徐徐, 辅导时间, 12月23日,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学生,XXX

学生存在问题, 考试成绩不好,帮助学生改正错题的同时把知识点再帮助学生巩固一下。帮 教措 施, 把卷子上面的错题每题必改,改完说明出错原因,师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帮教内容, 先让学生自已独立改题,发现学生改题时出错的原因,及时指正并讲解相应的知识点。

再出示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巩固

帮教效果, 完成预期要求。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篇4

校园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做到“四有”:有宽敞安全的活动场所,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扑克等活动器材,有一部亲情电话,有图书室等;设立“三室”:图书室、亲情室、活动室。管理实行“八个一”:一份倡议书、一份成长档案、每学期一封亲情书信、做一次家访、一张爱心联系卡、一个心理咨询台、一部亲情电话、一套规章制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活动之家的亲情和温馨。

(二)推行“四个一”,广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

开展一次征募志愿者行动,在母亲节、“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心手相连”结对帮扶活动;以先进乡镇为示范点开展一次交流观摩活动;对班主任、临时监护人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活动;6月份开展一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评比表彰活动。

1、摸准信息,建立台帐。校园组织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临时监护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班主任或临时监护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利用节假农忙时节,组织召开返乡家长会,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职责和义务,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

3、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帮扶活动,广泛发动校园力量,组织教师担当“爱心家长”,用心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志愿帮扶活动。邀请“五老”担任校外义务辅导员,用心开展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成长教育的“大手牵小手”活动;加强与教师、监护人的联系,持续与留守儿童对话、沟通,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用心为留守儿童带给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忙等服务,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保护人,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4、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特困留儿童进行救助。

5、实施步骤

关爱活动分三个阶段

(一)安排部署阶段(3月20日~31日)。重点做好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全校留守儿童基本状况的调查摸底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5月31日)。全面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三)活动总结阶段(6月)。总结活动开展状况,进一步探索建立关爱活动经常化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校园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

(二)构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网络。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职责;建立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校园帮忙网络,加强校园与临时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的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制度。

(三)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家长校园,加大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育人水平,保障留守儿童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四)建立结对关爱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

留守儿童谈心记录 篇5

乙:大家都说我很聪明啊,我的数学经常考满分呢!可我英语异常差劲,我一张口说英语我就觉得别扭,单词就是记不住。越学越提不起兴趣。爸爸妈妈还有教师都很着急,之后教师上课用多媒体的次数越来越多,让我们跟着软件学发音,可我总是不敢开口,怕同学们笑话我发音不准。教师鼓励我说要相信自我,多读几遍就好了,教师将我的发音录下来,前后作比较,很明显多读几遍我的发音就标准多了。能够说是让我信心大增。慢慢地我每一天都跟着软件认真练习,英语成绩提高很快,我的学习兴趣又回来了!

师:那么教师的这种信息化教学方式,对你的其他课程有帮忙吗?

留守儿童父母联系记录 篇6

一、开通手机绿色通道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它使人们能够快捷地进行交流。但是,很多学校明文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是因为有不少学生缺乏监管、自制力差,玩手机上瘾,导致厌学、成绩滑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班规,将所有的手机收集起来,集中保管,存放在班级的图书柜中。为使手机这一通信工具很好地发挥与父母联系的作用,我们设立了“爱心家园专线”电话,建立了“热线电话卡”,将学生与父母定时电话联系的时间、内容、地点和联系后的感想记录在卡片上,装入“爱心家园档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供的手机号码,及时对家长进行“电话家访”。

二、建立QQ亲情交流群

QQ是大家熟悉的聊天平台,早已渗透到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创建了QQ亲情群,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或心理辅导活动时间与家长在QQ上交流,增进亲情。家长还可以通过亲情群同班主任、任课老师或其他家长交流教育心得,提出合理化建议,配合教育措施的实施。另外,还可以开设QQ亲情聊天室,让留守孩子有机会与家长进行远程视频对话,使家长能看见孩子的学校生活状况,实现零距离接触,缩短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三、打造“校讯通”互动平台

“校讯通”是一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全新互动教育平台,是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沟通的有效工具,它可以为留守儿童架起一座爱的彩桥。互动短信方便学校、家长、临时监护人之间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思想状况,并及时沟通。一方面,教师可以免费对家长进行网上家访,还可以将留守儿童的在校表现、考试成绩、学校活动信息、教育资讯以及教育经验等发送到家长手机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父母可以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及时与孩子交流,抚慰留守儿童的心灵。

四、开设网络心理课堂

网络心理课堂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网络心理课堂是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它的优势在于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参与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获取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如针对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设计一个“亲子关系课堂”,然后就这一主题设计多个板块:“亲子关系测定”等心理测量表供留守儿童进行自测,“亲情演绎”等心理故事供留守儿童阅读,“家庭写真”等心理问答让留守儿童自省,“心理加油站”可以与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双向交流,“心理聊天室”可以与所有参与这一课堂的孩子进行心理交流等。

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积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起爱的家园,让他们不再孤独无助,在父母的远距离呵护下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谈心记录 篇7

岭南小学

四年一班

活动时间

2016 年4月15日 活动地点 :班级 活动内容 :好书大家看 活 动 过 程 :

一、宣布本次活动主题:好书大家看

二、老师和留守儿童谈心: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

让学生拿自己喜欢的一两本书籍,想一想通过看书学会制作了什么作品或学到了什么知识?

三、开展和好书交朋友的主题活动

同学之间可以讲述自己看书发生的故事,也可以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喜欢看的书,形式多样。

四、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看的书名字写下来互相交流。

关爱留守儿童影像记录 篇8

学生正在讲述自立自强的故事,全体同学认真听着

关爱贫困生

学生正在接受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书包,同学们都非常开心

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董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题目,学生认真听着

王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文章,学生听的津津有味

大家爱读书

学生认真地看着自己手上的书

同学们与老师交流书上的内容

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王老师正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

同学们接受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小礼品

亲情电话温暖留守儿

学生正在与母亲通话

学生正在与父亲通话

关爱老人

万老师到学生家里看望老人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功

王老师与叶老师正在认真教一年级学生练习基本功

为留守儿童捐建“爱心书屋”的活动

官塘小学发动全体师生及社会爱心人士为留守儿童捐建“爱心书屋”的活动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留守儿童父母一封信 篇9

你们为养育我才远离故乡四处奔波,太辛苦了,你们已两年没回家,我日夜思念着你们,我想你们也是无时无刻挂念儿子吧!可是我高兴地告诉你们:现在我有一个“女爸爸”和一个“男妈妈”了。他们也象你们一样地关爱着我,请你们不必再牵挂着儿子了。这你们一定觉得很奇怪吧?

事情是这样的,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突然病倒了,躺在床上热得像掉进火炉里一样痛苦。“妈妈……快来救我呀!”我喊着喊着渐渐陷入昏迷状态。这时我模模糊糊地听见:“孩子,妈妈来了。”我多么想睁开眼睛看看妈妈呀!可是那不争气的眼睛却不听使唤……

当我慢慢醒来时觉得有一双温暖的手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我想这一定是妈妈的手。我高兴地爬起来,当要拥抱时,可是一看原来是生管老师。我伤心地哭了,在场的女医生也含泪说:“孩子,要不是这位男妈妈及时把你送到医院和一夜照顾,那就……”我听了太激动,就扑到老师的怀里喊着:“妈妈……”从此,“男妈妈”亲切称呼就这样传开了。

爸妈,你们都知道我特别喜欢放鞭炮。每年春节,老爸都会为我买了好多鞭炮。而我每逢思念你们时总会把这事告诉老师。可是你们说今年春节又不回家,我心里难过极了。我常偎依在门边远望你们回家的小路,总盼着有奇迹发生—看到老爸提着一大串鞭炮和妈妈一起笑咪咪地回家。这情景我在夜里也不知梦见多少回,但当我醒来时却什么都没有。难道想见一面也是儿子奢侈的要求吗?我又哭了。

爸妈,你们不是说梦有时不是很灵吗?我却不信,可在放寒假时“奇迹”果然发生了。那一天我和同学刚走进宿舍却发现我的行李包旁放着一袋鞭炮。我高兴地对同学们说:“我爸回来了,这是他买给我的。”我乐得又蹦又跳地喊着:“爸爸……爸爸……”可是喊了老半天却不见您的身影,我急哭了。这时门外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孩子!那鞭炮是我送你的”我一看是班主任老师,我激动地扑在她怀里哭着说:“谢谢您——老师。刚才我还以为是爸爸送我鞭炮呢!”老师紧紧地抱着我说:“老师送给你东西不也是一样吗!”同学们听了风趣地说:“小明真有福气,又有了一个女爸爸,太幸福了!”

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记录 篇10

三年级

辅导教师

陈珊珊

辅导学生

方文琳

辅导时间

.10.2

辅导地点

留守儿童之家

学生存在问题

经常称作业忘记带,学习态度不端正,做题错误多

帮扶措施

1、举事实,讲道理,端正学习态度。

2、针对个人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单独辅导。

3、学生说一说今后自已应当怎样做。

4、给学生树立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让学生有信心去实现,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帮教资料

5、对学生难解决的问题,进行单独讲解

帮教效果

党员教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记录 篇11

一、帮扶结对

各党员、任课教师与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党员教师与心理障碍明显、性格暴躁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做好“五个一”,即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档案,每天挤出一课时与“留守儿童”交流,每周走访一个“留守”家庭,每月与他们父母通一次电话,敦促“留守儿童”每期写一封亲情信。

(图为党员教师南文宁在开学初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

二、精心帮扶学困生

留守学生在学习上由于没有家长的督促和指导,有极大部分的造成学习成绩退步,最终成为学习上的学困生,以致他们的自信心受损。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深入了解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首先应该帮助其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差的原因,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在知识薄弱部分要进行进行辅导,补缺补漏,以促进其学习成绩上的提高。老师还经常单独辅导困难学生,让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和学生互帮互学,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个可以亲近、没有架子的朋友,从而形成一种无拘无束、平等融洽的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困生有话都敢说,即使说错了,虽感到遗憾,但仍有收获。除此之外,老师还在课下召集学习好的同学,让他们与学困生结成“对子”,在学习上对他们进行帮助,不要歧视他们。这样,课上课下都营造着一种和谐氛围,使学困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同学对他们的友爱,从而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与愿望。

(图为:党员教师南文宁组织留守学生进行课外辅导)

三、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温暖的家,教师就是对他们全负责的“父母”。各党员在日常的活动中都格外关注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这些孩子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在课外辅导时,优先考虑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在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中也让留守儿童能全面参与,在实践活动中耐心教导他们,培养他们的自理,自护,自救能力,利用节日开展关爱活动。例如:学校“体艺节”,学校都单独组织这部分学生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家”的温暖。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在周一和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教师组织学生播放室、会议室、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比如,课外阅读,学习方法指导,语文,数学兴趣小组,体育活动等。双休日,组织结对老师上门指导学生看书,读报,作业,游戏。让留守儿童在快乐之中度过双休日。

上一篇:城市中农民工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下一篇:投篮活动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