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2024-07-23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通用9篇)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篇1

1 学校组织文化的出现

在西方,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并像屏幕一样,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篇2

在西方, 最初的组织文化等同于公司文化或企业文化。随着研究的深入, 组织文化被用于指称一切社会组织中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 人们把“组织文化”概念正式纳入教育研究领域, 试图借用组织文化研究的一些观点来分析学校组织的特性等, 从而掀起了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热潮。

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对组织文化的界定向来是各说纷纭, 莫衷一是。组织文化由共享的信仰、种种期望、价值观以及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所组成。在任何一个组织中, 非正式的文化与正式的文化的组织结构相互作用, 控制着组织系统对“这里的行事方式”形成总体上的清晰认识。组织甚至强于科层制, 它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胶合剂, 并像屏幕一样, 通过它可以观察世界。

就像其他组织一样, 教育系统必定是在来自外部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状况的以及立法机关的强有力的影响下运行的。种种来自学校内部的造成不确定程度的力量也发挥着它们的作用。这些来自内部的力量是强有力的。拥有一系列兴趣和能力、由抽象的目标所指引、运用不确定的教学技术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某种东西把学校各项零星杂碎的活动联系在一起, 这种东西通常就是学校组织文化。

2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自组织系统, 往往被视为利用文化手段构建全新的文化的一种管理模式, 它比传统的经济手段、硬性技术措施有更好的管理效果, 它能协调人际关系, 增强组织凝聚力, 培养团队精神, 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 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全新应用, 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意义。

首先, 学校本身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地方, 学校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组织, 其区别于另一个学校的重要特征即是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其次, 在学校的管理中, 人们日益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 而不再是单纯接受科层的等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 这时一种强劲的组织文化就发挥了它不可替代的软渗透作用。

最后, 学校组织文化在塑造学校形象, 内化学校管理, 无形操控学校实务的同时, 也以一种内在的精神感染每一个处于这个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 教师及至学生, 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 贯穿于学校组织的各各方面。

3 塑造强劲的学校组织文化提高学校的有效管理

学校组织文化理论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论, 对学校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既然如此, 那么如何构建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就成为整个问题的核心,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3.1 组织机构与学校组织文化

不同的教育科层结构是否会以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影响学校的组织文化进而影响有效的学校管理呢, 答案是肯定的。合理、科学地设置组织机构, 是构建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基础, 是保证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 教育组织机构建设既要体现现代科学管理的一般原则, 又要体现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具体说来, 有以下原则:

(1) 目标一致原则:在设置各种组织机构时, 各机构的目标必须与系统目标相一致, 使系统目标的实现有保证, 子系统目标的实施有方向。学校组织文化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体现, 确立共同的目标是塑造组织文化的第一步。

(2) 任务归一原则:指同类性质的活动与任务归到同一组织机构中, 避免踢皮球、推卸责任、无人承担任务的情况。使各机构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人文基础。

(3) 分层管理原则:在强调统一指挥的前提下, 还要实行分层管理, 下放给各管理层相应的自主权和自治权。

(4) 机构精简原则:指为完成管理任务所设置的组织机构要精简。精简的组织机构使整个组织看上去整洁、干炼、人员适当, 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组织的工作效率。

(5) 渠道畅通原则:决策和指令要能准确、迅速地下达, 执行情况和效果及师生意见、建议要能及时反映上去, 都需要建设畅通的传达渠道。这是使组织文化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贯穿整个组织的必备条件, 也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2 组织制度与学校组织文化

要塑造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仅有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加以约束和指导。为教师和管理者提供和平共处的非正式的不干预“契约”或“协议”, 常常作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表现出来。

在复杂的教育系统中, 教育个体需求的满足与追求的实现, 离不开各种规则,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组织制度。教育制度引导着教育个体的行为方式, 规范着整个学校组织的教学管理秩序, 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基本走向。甚至可以说, 每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 都是由教育制度塑造的, 尽管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 但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与价值取向, 都是当下教育制度的代言人。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个学校的组织文化也是这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塑造和代言, 制度的影响与人的行为规范这本身就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组织文化, 因此, 一个学校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这个学校的组织文化。

3.3 组织环境与学校组织文化

环境是组织的社会层面, 几乎包括组织及其成员有关的任何事物, 学校组织环境包含了许多聚合在一起的力量, 将会影响学校组织文化进而影响学校组织管理绩效。要理解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的关系就不能脱离环境的情境特征。

3.4 组织沟通与学校组织文化

顺畅的学校组织沟通是传递学校组织文化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组织文化中, 沟通的目的和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沟通使组织成员表现出组织者所期望的行为, 以形成共同的学校文化;

(2) 激励:有效的沟通可以强化组织成员的既成的为组织文化所认同的行为并加以鼓励;

(3) 情感表达:情感也是维系组织文化的重要方面, 通过沟通增加组织成员彼此了解、交融情谊、加强良好的团体关系, 从而形成期望的学校组织文化。

有效的沟通都会增加成员的生产力与向心力。在学校中透过沟通可以达成观念上的共识, 透过协调可以取得行动的的一致性。故沟通协调是组织达到目标最重要的手段, 也是塑造学校组织文化的关键。

由此可见, 要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单哪一个方面可以决定的, 它需要组织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 需要组织成员的团结协作。塑造一种强劲、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必定为现代学校管理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参考文献

[1] (美) 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12) .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6) .

[3]周彬.决策与执行:制度视野下的学校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5) .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篇3

摘 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反学校文化应引起我们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应从不同层面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关键词:反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整合型学校文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81-02

反学校文化是指与学校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它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是与学校主导价值规范相悖的[1]。对有些学生而言,学校并不是一个“乐园”,学校越想促使他们顺应主流文化方向发展,能有良好的表现和反应,却越会激起这些学生的不满与反抗[2]。反学校文化产生的原因很多,如社会流行文化对学校的影响、家庭教育功能的缺位等,其中学校教育本身特别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原因。学校教育是学生重要的社会化历程,校园文化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资源,丰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社会化的重要保障。与主流学校文化相对立的反学校文化,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一、反学校文化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不足

1.折射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不足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强的群体,其成员的“归属感”强,群体内部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从而群体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3]。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都是在学校文化氛围中培育起来的。凝聚力能激发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力量,学校就是要用文化来凝聚人、塑造人。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体现为个体对群体的向心力和群体对个体的吸引力两方面。然而,在反学校文化氛围里,群体的向心力被削弱了,很多学生体现出的缺乏学习动力、对学校教育的自我认同都体现了学校文化的向心力和吸引力我足。

2.折射出当前学校文化并非是所有学生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乃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人的存在的精神容器。作为意义世界,它涵容与负载着人关于自身存在意义的理性觉知、文化认同、心灵归属与情感寄托。对于人的存在而言,精神家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4]。与物质层面的家园概念相比较,“精神家园”主要是心理的、精神层面上的。它从宏观上讲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微观、个体的层面来讲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归属、精神生活的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寄托之所。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生活领域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存在不同的归属和寄托之所。除了家庭意义的精神家园之外,学校通常是大多数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主流学校文化若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学生就更多地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反之,若学校文化不能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之所,他们就会在班级小团体或是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中寻找归属。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学校文化启示我们应通过多种措施使学生认同学校的主流文化,使学校成为他们的心灵归属和精神家园。

3.折射出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问题

对于学生的反学校文化现象以前更多是站在学校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的,认为是学生对学校教育的一种反叛,是违纪行为。反学校文化的产生除了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学校文化建设途径、方法和手段的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很多学校更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固然有利于教学,但若忽视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缺少了精神底蕴的支持,在物质层面上的虚假繁荣,“为了活动而搞活动”,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十分反感。在方法与手段方面,教师及行政工作人员习惯于扮演威权角色,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监督与管理,可能会产生缺失,如将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纳入计划管理,引起学生反抗。

二、对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的启示

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及文化特征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育人功能。当前不少学者针对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探索,改革的前提生产首先应明确当前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学校作为专门从事人才培养的机构,其文化传递和创新功能尤为突出。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关系紧密,又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是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文化系统。下面就学校文化的层次和类型两方面来探索新时期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

1.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

对于学校文化的内容,在学术界已基本形成了共识,即学校文化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笔者对此也十分赞同。然而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的探讨却明显不足,有学者提出学校文化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同心圆,也有学者提出把这几者可以按由内到外的关系来分,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是缺乏对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的探讨,削弱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笔者认为,新时期学校文化应具有鲜明的层次性,进而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这种体系各要素之间应是一种递进关系,其表现是由抽象到具体、由里到外的关系。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比下一层文化要素更抽象,下一层的文化要素是上一层文化要素的表现,上一层的文化要素是对下一层文化要素的概括,同时又依赖于下一层文化要素的展开而得以实现。具体来讲学校文化的四个要素由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关系应该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学校文化的第一层:学校精神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其核心是学校的价值追求。它体现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全体师生员工的追求、理想与信念,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氛围。但学校精神文化是四个文化要素中最抽象的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它依赖下层次的文化要素的支撑,下层次的文化要素都是它的体现。学校文化的第二层:学校制度文化。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讲,任何组织都有它的规范要求,约束着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的规范性文化,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一方面体现为已经形成文本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科研方面的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还体现为一些无形的规范,虽没有成文,但它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制度文化是对精神文化的体现,如若学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以人为本”,那它各项规章制度就应体现为“以人为本”,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为促进师生的发展服务;还有那些无形的规范也应体现为“以人为本”,如老师们都在为学生的发展着想,谁阻碍学生的发展都会受到谴责。学校制度文化它是一种规范性文化,是对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但它的实现还得依赖于学校行为文化。学校文化的第三层:学校行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各种“规范”的约束下,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各种目标的一种实践形式。体现为各种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活动,学习、课余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故学校行为文化是一种动态的实践形式,它是学校制度文化中各种规范的体现,学校制度文化约束着学校行为文化,同时学校的行为文化也是对学校的制度文化诠释,各种制度、规范的好淮、其有效性都可以从行为上得以验证。然而,学校行为文化并不是学校组织的目的,其最终目标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即下一层次的文化。学校文化的第四层:学校物质文化。它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前三种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种显性文化。它包括学校的环境及设施等条件,也包括学校师生劳动产品的物化。

2.建设整合型的学校文化

新时期,学校文化建设不仅应从不同层面建设学校文化,还应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所谓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是指学校文化各种文化要素在育人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整合型的学校文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每个层面学校文化各文化要素间的整合。每一个层面的学校文化都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这些文化要素只有在价值取向和育人作用等方面保持一致,才能充分发挥该层面学校文化应有的育人作用。在学校精神文化层面,涉及学校的办学宗旨、师生的价值追求、理想和信念等,这些要素之间的冲突常会消解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如很多学校的办学宗旨都宣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可实际上师生却仅围绕分数转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在教育观、理想和信念冲突也会削弱教育力量。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层面各要素也都存在各要素的整合问题。

二是不同层面学校文化间的整合。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之间在价值追求、发展目标与方向等方面常会发生冲突与矛盾,从而难以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如有些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一味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而很少考虑是否是师生的教育教学需要;有些学校的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是脱节的,说一套做一套,制度仅仅是“墙上挂”而已;很多学校的精神文化并未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并未对其他几个层面的文化起到统领作用。

学校文化的教育合力产生于不同层面学校文化的整合,不同层面学校文化之间不应相互隔离,而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整合型的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观统领作用须以其他几个层面文化的支持,否则就只剩下口号,只停留在文字层面,并非真正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要形成制度有效的规范与约束作用,离不开师生价值追求、教育观念、日常行为以及基本办学教学条件的保障;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也须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保持一致,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而忽略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39.

[2]李本友,林鸣,林泽玉.成因与对策:中学生反学校文化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0).

[3]曹金玲.关注“非正式群体” 增强班级凝聚力[J]. 教学与管理,2011(30).

[4]庞立生,王艳华.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J].现代哲学,2009,(3).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篇4

一、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和法律管理体系

依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非营利组织主要指以下三类组织: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依据《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和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98)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前两种获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后一种视不同情况获得法人、合伙或者个体的行为主体资格。按照现行《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四种法人具有民法中的法人地位。没有经过民政部批准!登记取得法人地位的社会组织,被视为非法组织。

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有不同的模式。在美国,根据联邦税法501C3,在宗教、慈善、教育、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促进业余体育竞争或防止虐待儿童或动物等七个方面,从事非营利性、非政治性活动的组织可以申请成为慈善组织,获得税收优惠。除此以外,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统一规定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已经渗透在整个社会的运作机制之中。英国非营利组织的传统主要源于志愿互助和民间慈善,它们被称为“志愿部门”,比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非营利部门”的概念要窄,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英国1601年出台的《慈善法》和《救济法》,是世界上较早的专门规范非营利组织和非营利行为的法规。另外,有些国家针对非营利部门设有专门的基本法律,用以促进这类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其活动,如日本的《非营利组织法》,南非的《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德国的《结社法》,匈牙利的《公益组织法》,捷克的《公益法人法》等等,侧重点各不一样,但其作用地位均是使非营利组织纳入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之中。

总结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律制度框架,主要可以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第一,对公民自组织的合法性的认可。在倡导结社自由的许多国家,非营利组织进行登记和取得法人地位是其获得税收等优惠政策的条件,但登记与否并不是组织合法性的前提。如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民自组织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注册与否则是可以选择的。不过,组织要获得税收优惠,则需要经过复杂的申请、验证,只有在经过批准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日本的《民法典》及一系列细致的法律规范严格定义了各类法人的设立程序,但同时也允许未经任何登记注册的“任意团体”的存在,它们不具法人资格,但同样具有组织合法性,日本众多的非营利组织都以“任意团体”的形式长期存在和开展活动。1998年日本颁布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旨在为大量以“任意团体”形式存在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一个易于获得法人资格的申请和认证机制,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非营利组织采取任意团体的形式。在台湾,非营利组织的成立首先须经事业主管机构核定备案,再到法院进行法人登记,但台湾也有大量“非法人社团”,它们由于种种原因不去法院登记,同样能合法地开展各种活动。可见,无论是在具有悠久的结社传统的欧美法系国家,还是尊崇国家权力的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大都为拥有法人资格之外的非营利组织留有一定的法律空间,且这一空间在许多国家或地区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日本和台湾正在推进的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改革都体现了类似的趋势。

第二,完善的非营利组织法人制度。世界上的两大主要法系,即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或成文法系),和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对非营利法人有着不同的规定。大陆法系对法人最基本的分类是公法人和私法人,后者又分为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基金会在大陆法系中的地位属于财团法人,财团法人制度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还有一些单行法规定一些特殊的财团法人,如对私立学校!医疗机构等,有些国家有专门的法律。如日本在法律上将非营利组织细化为许多不同的形式,有许多分别法管理,其法人形式主要包括:公益法人、社团法人、NPO法人、社会福利法人、学校法人、宗教法人、医疗法人、公益信托基金、共同组合、任意团体等。英美法系中没有区别公法和私法,非营利组织主要的法律形式包括非营利公司、协会和信托(Trust)。

第三,与管理体制相适应的非营利组织的分类标准。国际上对非营利组织的首要分类原则,首先是公益性与互益性原则,这一划分原则与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相关联。一般而言,对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组织自身的优惠;二是对面向非营利组织的捐赠方的优惠,公益性组织比互益性组织享有更多的捐赠方优惠。第二是会员制与非会员制,这一标准是按照组织性质划分的,与大陆法系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相对应,在运作、管理等方面均有不同特色。第三是按不同活动领域划分,如霍布金斯国际比较项目按照国际产业分类标准,设立非营利组织国际分类,按活动领域分为12大类27小类。

综上所述,予以公民自组织更大的法律生存空间,明确非营利组织的法人地位!将之纳入适当的法人制度体系,以公益性和互益性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实行税收优惠等,是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法律体系的重要前提。

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

在传统的“统治”观念中,政府是公共事务管理、公益事业、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而现代“治理”理念认为,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非营利组织也是重要的治理主体。一个良性的治理结构,需要不同治理主体的合理分工、合作努力,不同主体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伙伴关系”。在理念上,非营利组织应当既保持自己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独立性,又能形成良好的合作。那么,这一原则在具体实践中如何体现?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分工定位!互补互促?英国的做法特别值得一提。

1998年,英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一份《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关系的协议》,这不是一个法律,而类似一个备忘录,但其重要意义是它经过广泛的讨论,由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协商达成,共同签署遵循,为二者以后的关系确立了基本原则和行为依据。这也是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最重大举措之一。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活动对于发展一个民主、包容性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协议确认了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社会的重大益处,同时表明政府应当进一步发挥在促进志愿活动和对志愿及社会部门提供支持方面的积极作用。具体体现在协议的一系列共同原则中,主要包括:

(1)志愿活动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

(2)独立而多元化的志愿及社会部门对于良好的社会至关重要;

(3)在制定公共政策和提供社会服务方面,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具有界限分明但相辅相成的作用;

(4)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在共同目标达成中的协作将使其能够更好实现各自的价值;

(5)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的不同责任形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利益相关群体,但二者的共同之处是都需要统一、客观、负责、开放、诚实和领导力;

(6)志愿及社会部门有权依据法律对其活动进行宣传,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7)政府在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一些团体和组织的资助;

(8)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都认可促进所有人机会平等的重要性,无论他们的种族、年龄、健康状况、性别、性取向和宗教信仰。

在上述原则下,协议确立了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各自相对应的5项责任。其中,政府的责任主要包括:承认和支持志愿及社会部门的独立性;以参与、明确、透明的原则提供资助,并需要就融资方式、签署合同、承包等方面征询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意见;对可能影响志愿及社会部门的政策制定需要征询它们的意见;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一起建立评估系统,每年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相应地,志愿及社会部门的责任包括:保持高度的治理与责任;遵守法律和相应规范;在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促进互惠的工作关系;同政府一起对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英国政府和志愿及社会部门之间的协议尽管遇到许多问题,如贯彻落实困难,容易回到原来不信任状态等,但文件出台以来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最后还有政府对非营利部门的资金支持问题。政府是否应该予以非营利组织财政支持?什么力度合适?政府资助与非营利组织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如何?这始终是讨论中的问题。西方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非常强,人们假想地认为它们的资金来源相对独立于政府,但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在42个国家进行的非营利组织国际比较研究项目结果显示,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来源结构为:服务收费占49%!政府资助占40%和慈善所得占11%,其中保健!教育和社会服务领域得到政府的资助尤其显著,分别占到该领域总资金来源的55%!47%和45%。换言之,尽管有些非营利组织担心过多地依赖政府的资金会带来独立性削弱的危险,但总体上,政府的财政支持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为,非营利组织开展的活动多为公益活动,它们所提供的基本上属于公共物品,这相当于替代政府履行了作为公共部门的一定职责。正是因为这样,政府要把一部分资源提供给非营利组织。问题的关键恐怕不在于政府是否从财政上支持非营利组织以及支持幅度的大小,而在于政府提供这样的财政支持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到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根据许多国家的实践,政府采购是一种既能有效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同时又不至于过多干涉非营利组织内部事务的较好的机制。

中国于2002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采购法》规定了政府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原则,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等六种政府采购方式,并指明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政府采购,尤其公开招标的方式,应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财政支持的重要渠道,但在目前的实际运行中,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尚未被纳入采购的对象。因而,在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实行中,有必要认识到非营利组织是政府采购的重要对象,政府采购需要认真贯彻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这才能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三、非营利组织的内、外部监督管理体制

非营利组织作为治理结构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其的监督管理,以及组织内部的管理体制,对非营利组织的良好运作和作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统一登记注册,在监督管理上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即各级民政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审核、双重负责、双重监管的原则,财务等情况通过年检上报,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资助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并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对非营利组织的人事、财会、保障等方面尚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尚没有形成一个适应于非营利组织特性的组织建设规范。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模式基于不同的传统和社会制度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色,这些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制度建设也具有启迪意义。

第一,与法律制度框架相应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构。各国的法律结构不同,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侧重点不同,管理机构也不尽相同,但一般趋向采用过程控制的原则以及在法治背景下的制度约束和社会规范。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是较为典型的过程控制。在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没有一部专门的法规,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以税收为重点,管理的法律框架亦以税法为基础。一个非营利组织的成立几乎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但它的行为受到卫生部门等的监督和规范,它的行为需要符合和遵守各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的管理最重要在于税收方面,组织需要向联邦税务局报告财务情况,如果它申请获得了联邦税法第501条规定的税收优惠的资格,则由税务局负责审查核准,同时通过公开和透明的机制对其开展活动和运作的全过程实行社会监督。

日本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职责分散在许多部门中,经济企画厅负责一般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文部省、厚生省则负责学校、医院等专业性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对不同类型的非营利组织依据特殊的法规规范。

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机制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也有意学习这一机制,希望借鉴到美国国内。英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综合管理的机制,它统一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并对年营业额大于1万英镑的非营利组织进行审查监督。1993年颁布的一项法律赋予慈善管理委员会5项职能:对非营利组织的登记注册、问责、监督、扶助、执行。慈善管理委员会在5位委员指导下工作,其中1位委员长、2名法律委员、1名会计、1名志愿部门代表,都是经公开选拔,由内政部任命的。慈善管理委员会是英国政府的一个特设机构,不隶属于任何部委,也独立于任何党派和政治权力而存在,向法院而不是政府部门负责。这一机制在英国非营利部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可或缺。各国有不同的监督管理制度,但社会监督均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机制。对非营利组织实行社会监督的理论依据来自于对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追问。在现代国家中,政府及官员被认为对公众负有“责任”(Accountability),从而延及到各种公益机构的公共责任。非营利组织接受了社会的捐赠和以税收优惠等形式获得的公益资产,前提是做出非营利性宗旨的承诺,因而有责任向公众做出交待。这虽然是一种非正式监督机制,但它使每一个对该组织关心或有疑问的人都可以对它进行检查、监督,一旦被发现问题,则会受到严格的处罚,相当于给了非营利组织一个强烈的自律激励。所以其操作成本低,实行有效,社会效益好,起到正式监督机制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社会监督机制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非营利组织没有权利象企业一样拥有自己的“企业秘密”,它必须向社会公众公开其财务、活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一个公益机构需要交待的公共责任包括四个方面:财务责任,即对资金正当使用的责任;过程责任,即正当的作为和工作程序;项目责任,即对效益负责;优先权责任,即服务对象的相关性和适当性。

非营利组织对公共责任的交待应该包括被动公开和主动公开两种形式。前者指任何一个社会公众对有关数据、信息,包括组织的详细财务报表,有权随时索要、查询、置疑并得以答复;后者指每个非营利组织要将上述重要信息定期以简报形式或者在公共媒体上发布,需要公布信息的信息程度和具体要求一般依据组织规模不同而有所差异,规模越大的组织其需要公开的数据越多、越要求完善。

与此相应的,还需要有媒体的独立和舆论监督。

第三,与非营利组织特性相适应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建设。在西方,非营利组织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一样是自然发生、生长的过程,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内构建起一套自己的管理机制。如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流动机制,独立的财会、审计制度,票据体系,人员在社会中统一的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制度使非营利组织融入整个社会结构和法律框架之中。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建设是从全能国家、单位体制中转型而来的,许多地方还没有被纳入整体的制度结构之中,如非营利组织没有与政府、企业组织接轨的人事制度,缺乏专门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财会、审计制度(如非营利组织的利润计算、报表项目、评价标准等均与政府和企业的财务制度有着许多不同之处),税收票据不健全,社会保障没有覆盖非营利组织和为之制定相应的保险标准等,均是制约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型,非营利组织正在蓬勃兴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既可以看作是“全球结社革命”的一部分,又有着其特殊的背景,尤其体现在政府角色及其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方面。西方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验,现代公益事业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建构,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同时也需要充分理解中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社会背景和制度条件,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放入更广泛的社会变革、制度建设的视野中,真正实现基于社会自治的治理结构的变革。

参考文献:

Betsy Buchalter Adler, Rules of the Road.Washington: Council on Foundations, 1999.Salamon, LasterM, The Emerging Secto.r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1994.Salamon ,LasterM&Anheier.HetmutK.The Emerging Non-profit Sector: An Overview U.S.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Maryland, 1996.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苏力、葛云松、张守文、高丙中:《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托马斯·西尔克主编:《亚洲公益事业及其法规》,中国科学基金研究会主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国安、赵路等主编:《国外非营利组织法律法规概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篇5

石诗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篇6

由于各国的发展和政治体制不尽相同,其中民间组织发展更是不同,现在关于民间组织的定义在国际上尚未达到明确的界定,对此各国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定义,但普遍达成共识,即民间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指不是政府或其附属机构)”、“非营利性”和“志愿性”。

(一)民间组织的定义

笔者将其归纳为:民间组织即由公民志愿参与,不以营利为目开展一系列活动的非政府组织或机构。

(二)我国民间组织的现有发展状况

中国民间组织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中国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是全球社团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反映了全球范围内民间组织兴起的深层欲求,也反映了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中的变革要求。民政部于2012年四季度全国社会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民间组织(包括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约为117.2万个。还有一些未注册的已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笔者将其归为潜在民间组织。在中国,民间组织主要涵盖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类型,其中,前者是指由公民或单位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组织;后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创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总体来说,我国民间组织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受到管理体制不健全和政府强硬管理,受一些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的限制,后续资金不足等的问题,都仍待解决。

二、国外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国外民间组织在国家管理和发展中一些重大决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发挥了特别大作用,像欧洲一些以旅游收入为国家经济支柱之一的国家,相关的民间组织发展更具规模,体制和运营模式更为成熟,有很多借鉴之处。

(一)公众参与程度高,保护意识强,范围广

众所周知,美国的历史保护信托组织是针对美国工业遗产保护再开发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民间组织。而它脱胎于英国信托组织,在英国,民间组织众多,发展完善,日益成熟。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如英国五大民间组织,还有很多全国性、地方性和针对某种类型的民间组织形成了一个保护网,它们吸引了大批民众参与其中,出版各种形式丰富,充满趣味的手册和书籍;设立专门的纪念日,和活动日,如英国的“历史遗产开放日”;建立各种专业咨询培训和奖学金,如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的“威廉·莫里斯手工艺基金”等。这些措施吸引了民众的同时,又加强了知识传播,激发了民众的热情。

(二)协助政府管理,民意沟通,提供专业咨询

在众多的民间组织的协助下,更多来自民众,社会的建议被有效,快速地反映到政府,更在政府有所决策起到一些建设性意见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英国由环境部所规定的五大民间组织;古迹协会、不列颠考古委员会、古建筑保护协会、乔治小组和维多利亚协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法律保护程序,而且凡涉及登录建筑的拆除、重修或改建,地方规划当局都必须征得他们的意见作为处理这些问题的依据。这5个团体按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各地登录建筑“许可证”的申请问题,写出评审意见送交中请者所在地规划局,并同时呈送给环境部。由于介人法定程序,每年英国政府给5个团体相当的资助。[]在一定程度上,英国的民间组织以其专业性和群众性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达到了决策者的位置。

(三)推动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其根源是需要明确细化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持。明确,细化的法律法规可以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决策和执行更为快速和畅达。在这一方面,国外民间组织的组织活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其国家立法的速度,如老牌的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其明确的宗旨使国家将古建筑纳入立法范围,并在1882年颁布了《古迹保护法》,还有意大利的民间组织“我们的意大利”,美国1935年《历史遗址与古迹法》,之后的《美国古迹保护之准则与纲要》、《国家古迹保护法》等,都是在相关民间组织的协助推动下颁布了。

(四)组织运作具有市场性,资金充足

任何组织运行都需要资金,民间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拨款、民间捐赠和经营收入这三个部分。而国外的民间组织除了有强大的国家支持外和外界踊跃的社会捐赠外,使得国外民间组织更为成熟和有序,发展的特色也不是不单纯性依赖前两种资金来源,将市场机制引入经营中,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在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创收人,仍不失为一个双赢的方法。国外民间组织通过专业人员的设计的宣传手册和书籍,纪念品,各地景点门票的收入和会员的年费等多种途径组合营销,将市场化与保护相辅相成,这样的成功在英美,希腊,法国等国家已达到显著成效。

三、对我国现有及潜在民间组织和政府的启示

(一)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从根本上保证了民间组织的合法地位;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规定了四类性质的法人,其中之一就是社会团体法人,该法为民间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登记等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之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针对民间组织存在的多头管理的现状,国务院委托民政部起草了《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并于1989年10月正式颁布实施;为了管理其他特定的组织,国务院又颁布了其他一些社团管理法规,计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1998年)、《基金会管理办法》(1988年)、《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1989年)、《社会团体设立专项基金管理机构暂行规定》(1999年)、《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2000年)、《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2001年)等。[]法律应该在保持基本的准石下有时宜的改变,目前对我国有关的民间组织的不足之处,我国急需出台《中国民间组织法》,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法律的完善是不可缺少的,而相关本文针对的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组织更需要有其明确的划分和保障,使其更好的运营和发展。

(二)政府打破“自上向下”的管理方式,积极推动与现有和潜在民间组织发展合作

由于发展历史和制度的原因,我国现在的民间组织团体的组织形态单一,政府对其管理也是自上而下,单一粗暴的直达命令式,双方缺乏合作,也没有相应的沟通平台。应对这样的局面,首先,政府应该放下姿态到群众中去,发展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和支持,使沟通顺畅,及时接受其反馈意见。扶持其发展成更多更强更具专业性的民间组织,最终实现强强联合的状态,充分发挥其作用,给民间组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辟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参与热情和投入

作为民间组织自身而言,如何吸引更多民众投身其中,发展更多民众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去,面对国人对保护“事不关己”的态度,如何转变成“国事即家事”,这是一个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民间组织中大量的科技技术和其他专业领域的人才,在活动中,如何发扬其创新精神,打造人人积极参与保护和知识传播的良好环境和事业发展。

四、结论

我国的民间组织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这需要大家齐心合力的努力,使其更好的发展,本文作者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抱有很大的信心,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外国民间组织成功的案例和可借鉴的发展经验,希望我国的民间组织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学校管理改进的组织文化分析 篇7

组织文化 学校管理 取向

计划管理体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学校的行政管理,其不但具备很强的统一性、服从性,还具有很强的规范性,这使得很多学者试图在这方面开展一个崭新的方式来更好地完善我国学校管理,使其更加现代化,然而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十分理想。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发挥组织文化的作用,完善的组织文化可以使组织的价值观念、行为制度等方面逐渐完善,并使得组织成员在组织文化的引导下,更好地推动组织的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来说,组织文化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用科学的组织文化理念来指导学校管理,使之形成完整的文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管理的长远发展。

一、组织文化的涵义

对组织文化的界定,至今并未有一个清晰的标准,大部分学者更愿意将组织文化看作是价值、观念、风俗等的集合体,认为其是随着企业的生产经营不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国外学者的观点,我国学者是比较认同的,然而在其价值观、精神现象等基础上,我国学者习惯将物质状况这种硬文化也纳入其中,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范国睿提出的“组织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组织所独有的,为所有组织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信念与行为的综合体系,通常可以通过组织内精神、制度和物质等方面的要素表现出来”。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来,组织文化主要包括组织形成的价值观以及相关的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相关内容。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其是随着生产生活而产生的知识、环境、技能等的集合,在具体的构成上面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论断。

组织文化的理论运用于学校,便有了学校组织文化的次级概念。本文中,将学校组织文化定义为: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价值、假设、态度、期望等价值观念体系;制度、程序、仪式、准则、纪律、气氛、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以及学校布置、校园环境、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符号、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二、我国学校管理改进中的文化缺失

1.学生管理文化缺失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而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存在欠缺,往往将学生的成绩看作一切,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管理方式的生硬、单一往往对学生有着很强的限制作用,学校的管理往往依靠相应的制度规章,而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虑,师生关系并不融洽,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1)人文关怀缺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以及信息接触途径非常广泛,而在甄别能力上,学生比较欠缺,但教师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课堂教学被教师认为是教育的全部,而忽视了课外教学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课内外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若是不能得到很好的心理疏导,学生的心理将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正是由于在人文关怀上存在的缺位,使得学生的健康成长面临很大的阻碍。

(2)道德教育异化。这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其一,道德教育孤立化,在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然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只是单一地开课讲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其二,道德取向不明朗,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道德教育进行重点突出,将一些涉及个人品质的教育作为重点的内容在课堂以及日常的教学中渗透,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目的;其三,道德教育形式化,很多学校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教而教,缺乏一定的目的,这使得其很难达到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

(3)学生管理低效。在学校管理中,学生管理是一个关键的内容,然而由于在理念以及方法上的死板、单一,使得学生受到了很大的束缚,难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现实的学校管理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比较缺乏,并未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这样就难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真实需要,使得学生的管理方式面临程式化的特征,难以发挥实际效果。在实际管理中,教师往往以惩戒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使得管理效果不佳,很难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是造成学生被压抑的被动管理局面。

2.教师管理文化缺失

从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教师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合作,在发展意识上,教师也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对教师进行管理,学校往往以考评的形式来对教师进行管理,并没有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发展,这样就很难使教师从工作中感受到幸福感,难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其教学的积极性。

(1)教师间的合作不充分。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目的,而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得教育的合作增加,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在升学率的压力下,竞争逐渐在教师之间开展,竞争本身是好的,然而在学校中竞争并不能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同时还会增加教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各种教学教育问题,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为了评比和晋升,教师之间相互诋毁、扯皮,使教师间的关系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专业发展主体性缺失。自我发展对于教师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自主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而当前教师在专业发展主体性上比较缺乏,这对教师职业发展或终身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然而学校的管理者往往管理比较死,在空间和时间上教师不能很好地协调,这样就使其选择权和自主权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虽然有些学校对教师开展培训,然而并没有考虑到教师的个人意愿以及职业发展的需要,很难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且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endprint

(3)教师工作成就感低。在教学中得到满足对于教师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感受到教育事业带来的成就感,这样才能更好地驱动教师的教学动力,调动其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若是教师不能从教学中得到成就感,而只有疲累的话,则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4)教师评价过分量化。对于教师的教学要进行定期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学校的教学状况,然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量化的评价方法在学校管理中使用过度,几乎所有指标都是量化指标,而定性指标则比较缺乏。鉴于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学生的动态性,这种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问题。

3.校长管理文化缺失

(1)权力观念重于服务意识。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权力常常被人们过分看重,从而导致权力的集中与扩大化,一旦在学校管理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就会造成校长的专制,使得管理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若是校长存在着较强的权力观念,则无论是大小事务其都会一一过问,严格把控,牢牢地掌握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一言堂的发生,在缺乏人性的管理环境下,教职工的工作缺乏必要的空间,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样就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其才华。

(2)重技术,轻文化。在以往学校的管理当中,校长往往将制度、规章看作是管理的法宝,而忽视了文化的重要性,企图牢牢控制住教职工的言行,对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不能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也难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校管理面临更加尴尬的局面。

(3)办学无特色。只有好校长才能建设出独具特色的优秀学校,办学特色对于学校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主要是指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的教育风格、理念以及独特的方式、方法等。当前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使得办学应该符合时代的潮流,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然而,很多学校往往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实际上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

三、组织文化视野下学校管理改进的取向

1.人际沟通取向

学校教育需要形成教育合力,学校管理同样需要形成管理合力。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活动,要想做好学校管理工作仅仅依靠管理者是不够的,它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多方的合力。而要想形成合力必须加强各方的沟通和联系。在学校内部来说,学校每个成员都应成为管理的主体,学校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校长与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信息互享、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学生又把学校与家长联系到了一起,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周围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家长的的联系,谋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2.领导者取向

在学校发展中,领导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应该注重领导者的发展。领导者和组织文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经过了领导者的倡导、组织,组织文化才能得以实践、完善、稳定,从而形成组织的指导思想和纲领。在组织文化的形成中,领导者的言行是十分关键的,学校要注重发挥领导者的引领作用,只有使领导者的文化意识充分提高,才能更好地进行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本身存在一定的普遍性,其体现为一种公共的精神,故而需要建立在大多数成员的认可之下,为此领导者需要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深入师生,加深对他们的了解,为组织文化的建设做系统的准备工作。正是因为如此,这对领导者的要求很高,只有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以及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3.资源整合取向

教育资源包含的内容很丰富,范围很广,凡是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都可以称为教育资源。它包括外在的物化资源,如教育经费、学校设施、教师等,也包括内隐的文化资源,如教育政策、制度、法规等。教育资源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缺乏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活动就难以开展。

组织文化贯穿于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之中,有利于整合学校内部的资源,使学校各部门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加强,有利于确定共同的目标。硬性的规章制度对于学校资源的整合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文化机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通过文化的作用,使全校师生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也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还能使学校发展更具活力和生命力。组织文化还有利于整合校外的教育资源,组织文化形成的本身就有时代的印记,与社会背景,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组织文化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减少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学校不是孤立的,学校的发展需要外界的支持和帮助。

4.稳定性取向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会产生完整的学校组织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外部环境是影响学校管理的重要因素,要想使一种文化得到有效地发展,需要应对相应的外界变化以及压力,使学校能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学校本身受到外界的干预并不多,可以更加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目标更好地实现。一旦学校的组织文化形成,就能使成员的凝聚力得到加强,从而保证学校的稳定。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制度文化建设也是组织文化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在保证组织稳定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故而可以将其作为维护学校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

————————

参考文献

[1] [美]JohnT.Seyfarth著.有效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原亮,郑美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 [美]乔安妮·马丁(JoanneMartin)著.组织文化.沈国华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叶丽诗.组织文化视角下校长——教师和谐人际关系的实现机制.中小学校长,2010(4).

[4] 刘凯.以人为本:高等学校教师绩效管理的基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

[5] 尹后庆.校长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教书育人,2010(2).

[6] 廖华平,孙来成.农村中小学组织文化建设:迷失与出路.教育探索,2009(12).

[作者:夏雪芹(1975-),女,江苏淮安人,江苏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实习研究员。]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管理的启示论文 篇8

一、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

定期组织领导班子和全体党员集中学习,形成党性修养的自觉习惯。加强艰苦朴素、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党的优良作风建设。

(二)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带头作用

1.党组织应起带头作用,树立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个别党员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工作计较得失,没有践行“党员先进性”。教育个别党员别把名利看得那么重。

2.建议加强党员学习,制定党员学习计划,切实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3.建议党群多联系,党员多关心群众,群众多监督党员,携手并进。建议每位党员联系一位教师,及时了解她们的需要。

二、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职工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全体教职工看到37中学的美好前景,并且愿意为实现这个前景去努力奋斗;打造好学校的品牌。

2.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把内控制度变成校园文化。

(二)促进工会建设

1.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教师职工凝聚力。

2.希望关心一线职工的生活,注重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学校科层体制对团体组织之影响 篇9

实习教师 林孟弘、吴昆寰

前言

经常听到同学或老师抱怨学校行政体系之效率很差,行政人员的态度又很没有人情味,我想这大概就是从“学校行政体制”来着手,而如何对于学校行政效率和行政阶层与师生互动抓取平衡点,是学校组织的重要课题。此即会牵扯到一个名词,即是“科层体制”,听到科层体制这个名词,对某些人来说,皆有不愉快的印象:如在公家机关办理一件业务并填具一式三份的表格,之后将复本抄送每一个你所能想到的局处;或者面对刻板冷漠的小职员,只知引用工作手册中的法规办事等,这些令人讨厌的行事作风难道不能改变,或若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法来经营大企业吗?

而在现今社会的复杂性使教育的组织形式有所改变;古代的一个老师对一、二个学生的方式完全不可能。因此,教学组织(学校)也变成一个很现代的科层组织。科层组织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权责层次分配清楚。正如企业公司或政府机构一样,学校的科层组织也相当明显。它包括学校里有行政主管单位、教师、职员、学生等各类人员。

由于学校中的科层体制必会影响整个组织的运作及团体行为或个人行为的改变,于是本组即是要探讨学校科层组织对于团体行为之影响,分析组织科层化的程度与团体行为与绩效之关系,并透过实际案例分析。

二、科层组织(Bureaucracy)之意义

科层体制(bureaucracy),是一种本于法理基础之上,以实现效率与合理性目标的组织,是分析正式组织的经典理论(民72,黄昆辉)。

科层体制理论系由韦伯(Max Weber,1864-1920)所创,他以「权威」(authority)为核心概念,「权威」即是以他人出乎自愿的服从为基础的统治型式。韦柏将权威分为三种即:精神感召的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传统的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法理的权威(legal authority)。科层体制即是以「法理权威」为主要影响力的组织,也就是由一定程序连锁而成的稳定结构。其建构基础有:

合理性(rationality)指的是组织的目标导向性,组织内进行的每一项活动,都跟组织的目标有关,在任何的行动,皆须符合这种目标导向的性质。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组织的成本效能,也就是一个行动方案得通盘考虑其成本与组织目标达成之间的关连性。

而科层体制的特征,也就是韦伯理论之主要概念如下:

职位阶层(Hierarchy of Authority)

组织的任何一种行政功能,都由一个赋有明确权责的职位来承担。担任某一职位的人员,便须遵从该职位所赋的权利与义务。

法规条例(Rules and Regulations)

组织中每一个职位的经常性业务与全体的成员,亦皆订有标准程序与行为的标准,汇成组织之法规,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作。

专职分工(Division of Labor)

组织中所有工作,都依职位进行分工,使每一职位专司一事。

不讲人情(Impersonal orientation)

组织内部各职位人员的交互作用,或内部工作人员与外在服务对象的接触交流,都有统一的方式来辨理。

书面案卷(Files and Records)

组织内部以及对服务对象的活动事顼,均录案存盘,备供日后参考、拟订决策、以及稽核检讨之用。

支薪用人(Salaried Personnel)

视导监督和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全时制的支薪工作者,靠着组织来赚取所得。

资源控制(Control of Resources)

组织内的行政管理人员可以掌控组织资源的分配。

三、学校组织的类型与系统理论

组织是人们为达成特定的共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体,借着「人员」与「结构」的适当配置与互动及对环境的调适,来完成其任务(谢文全,民80:175)。结构主义者倾向于认为,一个适当结构的组织,将改善组织的表现。

组织结构的类型有:

1.正式的学校组织结构:

(1)正式学校组织结构的形成要素:

即学校的行政体制,它包含在科层体制中,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务主任、会计主任、注册组长、训育组长、干事及书记等)→教师→学生。

(2)正式学校组织结构的功能:

确定权威体系

分工与权责之明确化

促进沟通与协调(确定沟通网络)

促进工作满足感与提高工作效率

2.非正式学校组织结构:

(1)非正式学校组织的结构的意义:

非正式学校组织结构是相对于正式学校组织结构,是学校成员非正式交互作用行为所形成之社会关系网,其成立系由于人与人之结合,不是用权力所促使,属个人化而非制度化之组织。其形成之原因,乃基于共同关系,旨求满足友谊、追求认同、取行保护、以及谋求发展。

(2)非正式学校组织之特性:

a.交互行为b.感情交流c.顺乎自然d.民主指向e.以影响力来领导f.团体压力g.附着力及统整力h.成员的重迭性i.可获得满足感及成就感

(3)非正式学校组织之正反功能:

a.正功能:

(a)可做有效之沟通(b)社会控制(c)获得满足感及归属感(d)维护共同的文化价值(e)有高度的伸缩性及弹性(f)减少主管的工作负担(g)可弥补正式命令之不足(h)安定组织,使离职率大为减少(i)可发泄彼此情绪(j)能矫正管理措施。

b.反功能:

(a)反对改变,阻碍改革(b)工作任务上的衡突(c)传播不实谣言,迷惑人心(d)盲从非正式组织,抹杀个人的个性及创造性(e)搞小圈圈,彼此攻击毁谤。

总之,学校系统是服务性的教育组织,是由教职员与学生二种不同角色形成的结构个体,具有某种程度的科层化(Bureaucratic)特质。学校组织结构的意义,乃指学校组织中教师、学生与行政人员所扮演的各种不同的角色,各行政部门权责工作施行上,及彼此间各种交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较持久的性质,而此种特质,常表现于学校组织中各项事件、功能技术问题等彼此间的交互作用结果上,其目的在促使学校组织之成长发展,以期获得更佳的学校教育成效。

学校组织由行政及教学两大部门组合而成,基于行政效率的提升,学校行政系统方面则必须走向科层体制,以便更有条理有系统的思考学校问题,改进学校工作,但这不表示科层体制的行政作为全然是标准化的作业形式、规章(蔡振南,民81),它同时也应当包括对人的信任与尊重。

3.双重系统理论

双重系统理论(Dual System Theory)是Meyer & Rowan(1983)所提出,认为学校组织同时具有「科层体制」与「松散结合」两种特性,承续松散结合的持性,认为学校组织在教学系统方面具有松散结合的特性,而在行政事务的非教学系统方面,则是具有紧密结合的特性。上述这两种组织结构的特性,是可以在学校组织中同时存在。它一方面肯定了学校行政组织的科层性格,也说明了学校另外存在着一松散结合系统。

四、科层组织之改善与突破

回顾Weber提出以规则、工作说明书、职位权力、功能分化、组织层级的官僚体制(科层体制bureaucracy)已在教育行政体系中根深蒂固,理想型的科层体制虽系一种提高组织效率达成行政目标的功能模式(Silver,1983)却造成组织的僵化,工作人员以遵守法规规定的程序为目的,凡事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消极被动而不知创造发展,„。面对今日社会的急遽变迁、政治的民主开放、科技的发展及文化的元融合,为使育育行政组织运作有效因应时代环境与社会变迁、达成组织目标,必须将学校组织再造,使教育删政运作迈向专业化。以下是其发展趋势:

虚拟网状组织架构扁平层次,以取代替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

运作强调资源整合及有效串连,来代替本位主义之迷思。

行政人员不再成为死守法规条文或效忠组织的发号司令者,而是成为能兼顾民众利益和组织目标的协调者。

工作内容由强调作业流程多样化,以取代以往的单一走向。

领导者与部属之间的关系,从监督服从的关系,透过有效的授权与参与,而走向建构共同愿景伙伴关系。

需求层次将由安全的基本满足,提升为追求自我实现的层次。

考核将以强调全方位的工作绩效,代替形式化的绩效制度。

决策模式将由上而下的官僚决策模式,趋向由下而上的专业决策模式。

未来的组织是以知识为基础,由位居多数的专家所组成,具有迅速反应变迁的能力。组织类型将由传统静态封闭的机械型组织,转向动态开放教导型和学习型组织

(Druker,1988,1993;Naisbitt&Aburdence,1990;张明辉,民87;张锅富,民87)。

五、结论

学校具有组织科层体制与松散结构之特性,适合运用整体工作满意的理论来做为领导策略,以提升成员工作需求的满足与愉快的整体感受,而工作满意是脱离传统科层体制只重视组织目标达成的领导概念,转而发展校长对组织整体成员工作需求满足与愉快感受的重视,以及蕴育尊重、关怀的一种态度或情感的反应。

根据实际的需要,针对目前的组织结构的缺失重新检讨之后,加以精简。促使组织结构朝向扁平式组织或网状组织以取代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由封闭的机械型组织,转向动态开放的学习型组织。个人、单位、组织的运作是可以相互合作,以提升组织效能。而为使组织的运作更有弹性,应该尽量以「原则」取代「规则」,而一个上位的管理者也要有能力去判断,才能使组织有进步成长的空间。

Weber 的科层理论基本上是一理想模式它可增进组织效率,但实际上科层体制也有可能发生反功能,许多教育学者经由学校组织运作中,发现科层体制并非完美无缺的。综合前述,科层体制的各项特质,而也都一定会有它实际可见的优点,将它用在我们现实状况上可得知,问题的产生并非起于过度的科层化,而是因为科层体制因素的缺乏或不尽适当所使然,而过度的科层化,会使组织趋于僵化,无法顺应变迁,但科层体制几乎是所有组织既定的事实,因此一个在上位的管理者如何利用科层组织的优点及管理的手法,能够真正地将组织科层化的优点显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巧丽(民92), 学校科层组织的实施困境与突破 ,菁莪第十四卷第四期, 页35-46。

2.陈圣谟(民84), 组织文化与学校行政革新, 教育资料与研究, 第七期, 页61-67。

3.李新乡(民91), 探索学校组织的运转手-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研究, 教育研究月刊, 第95期, 页31-42。

4.孙志麟(民91), 知识管理在学校组织的应用, 教育研究月刊, 第99期, 页42-52。

5.高强华(民88), 学校变迁与学校革新, 台北,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6.谢文全(民80), 教育行政-理论与实务, 增订七版, 台北, 文景。

7.卢心雨(民90), 政府体育行政组织文化与组织效能之研究,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体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8.张钿富(民89), 学校行政决定原理与实务, 初版, 台北市, 五南。

9.张明辉(民80), 巴纳德组织理论与教育行政, 初版, 台北市,五南。

10.林海清(民88), 教育与人力发展, 初版, 高雄市, 高雄复文。

上一篇:改进英文下一篇:父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