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热身”谈(精选7篇)
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热身”谈 篇1
由政协全国委员会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主办,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承办,主题为“艺术与诚信”的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活动日前正在在中国北京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积极而又紧张的筹备中。而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司主办的作为国内首次举办“艺术产业园区形象展示”活动将于2004年11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作为“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产业园区的存在与发展”也将是论坛的论题之一。文化产业园此次在政府主办的论坛中确立和整体亮相,无疑是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在艺术话语以及个人话语全方位角度呈现的标志性活动,应该说,这是文化艺术产业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毕竟,由文化部领导、驻华使领馆官员、国内外知名人士、专家、著名企业代表、全国文化系统应邀嘉宾、艺术机构、相关产业代表等等多种具有绝对权力话语能量的参与者介入保证了这样一种判断的准确度。那么,由自发而起经由规模化发展直至政府投资而初具整体感呈现的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又是在何种层面和角度里和我国总体的宏观国策以及具体政策法规内发生关联和碰撞的呢?文化园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又会彰显出什么样的问题呢?我国政府和民间又是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一现象呢?更重要的是,面对文化产业这一巨大的经济强势体,政府和民间又是如何协调的呢?我们可以在已经出现的事实里寻找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同时把规范化和宏观调控的期待留给了政府的权力机构中,坚信这一由中国政府参与举办的活动承担起具体的规控功能来。
文化艺术产业园和政府的关系
为充分实践“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在运作观念、模式等方面,努力创新,强调以论坛主题为原点的泛时空经营,有机地拓展社会各界的参与、合作。这可以说是此次论坛的思想指导。论坛信守人本理念及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为艺术产业化实践提供客观借鉴,为业内外并国际间宽泛的市场协作提供具有本质意义的强实支点兼之高层级的组织规格,致力于构架中国艺术产业论坛的独特优势。而这一主导思想也的确是每一种涉及艺术文化产业的力量的有识之士的整体愿望。来源于实际操作的具体现实和人士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当今艺术产业园现象的整体问题。这个论坛模式应该符合此种选题的需要。择定参展的数家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均来自国内各地、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代表性;期间,各园区将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展示自身的形象。这一标本式的展示方式将中国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和现状直接暴露给各界人士,应该可以生发出敏感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来。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市场发展中心胡月明先生所言:本届艺术产业论坛不再需要空洞的虚无缥缈式的演讲,不需要象牙塔里的无病呻吟,这里需要的是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诤言和建言,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对于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视和联合发展的战略构想。正是相关人士对此现象敏锐的认识,才导致了这一主题的策划出炉。但目前我国的艺术产业并没有形成严格的体制。艺术产业园的雏形化状态和其局部范围内发挥得有限情况与相关政治经济策略的直接需要与正在建设中的国有资产投资与个人投资等等处于异质同构状。所以对于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而言,不仅取决于艺术产业的规范管理与决策,同时取决于不断改革的社会体制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更关键的是取决于艺术产业的实施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和宏观的运作能力,在这个领域内,要进行一个文化和经济的高
层次的高难度的合作。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的总策划人孙倩在九月二十一日论坛例会上谈到“论坛在邀请政府官员、业内管理和经营方面的资深人士参加演讲和讨论之外,还将特别邀请工商、税务、海关等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士参会和演讲,同时对于时下公众最关注的画廊的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界限划分、艺术产业园的生存与发展等热点问题,都是我们论坛正在筹划中的讨论议题。”与席之士纷纷赞同,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兴保先生,艺术产业论坛执行人董因以及论坛新闻媒体策划人-文化部美术报主任朱虹子先生一致认为,对于产业园热点问题的发布和重视以及鲜活事件的讨论是最有当下的力量的。事实上,文化产业园经济块的相关人士正急切的期待通过此次论坛大会发布表达自己的声音,以期引起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国家的宏观规控,同时与各个区域的同业人士合作与互动。艺术产业园在此次论坛中的郑重亮相,的确在政策和执事者以及参与者三个必要条件里得到了支持。
中国产业园的现状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备受瞩目。近日,来自国内外文化产业界的专家、学者近200人出席本届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及北京诺亚文化产业集团联合主办的论坛,就此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这一产业在中国发展迅速,中国的文化消费连续7年以25%的幅度增长,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就需要进行资源整合,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建设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系,实现文化产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投资主体单
一、民间投资渠道不畅的局面。发展文化产业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加强国际交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而承载这一经济文化使命的文化产业园便成为最为具体的发展实体。那么,中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园总体上有何特点?又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什么样的问题来呢?
在中国的产业园有几种类型 : 一是最早由艺术家自发的逐渐进驻,慢慢的成为了城市的文化亮点,由此在其小范围居住区域内乃至延伸到城市的其他经济和文化范畴内发生文化的,经济的种种影响,至而产生甚至带动由小到大的经济市场的发展。这一类的典型范例是北京酒仙桥七九八工厂。纽约SOHO(South of Houston St.)汪克表示,“798的情况在国外非常典型。”地区原是工厂和仓储区,随着城市发展,工厂迁走之后,空旷宽敞的厂房、库房具有成为画室、展馆的天然条件,贫穷的艺术家们聚集于此。画廊、工作室、酒吧、咖啡馆„„直到时尚品牌聚集,原来被城市前进的脚步遗忘的破败角落,被艺术家们捂热。伴随地价上涨的房价引来了房地产开发商,挤走了艺术家,“这是一个规律。”汪克说。而在北京,798所在的大山子区域,甚至更为广阔的酒仙桥地区被房地产业看好,是由于多种力量的交织,为这里蒙上了商务中心潜质的色彩。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朱嘉广院长和衣锡群先生关于798文化艺术区的政协提案说明有识之士对于798文化艺术区的关注由来已久。
20世纪80年代,大山子厂区逐渐衰落,厂方迫于生存压力开始对外出租闲置的厂房。之后大批艺术家自发聚集于此,形成了蜚声海内外的798艺术区。这些原本为容纳机器所建造的厂房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即顶棚高、窗户大、横梁
和立柱支撑起整个开阔的空间,由其改建的工作室自然也保留着大工业时期的痕迹。
《纽约时报》曾经惊讶地宣称:中国也出现了与纽约相似的当代艺术SOHO区,它就坐落在北京东北角大山子798厂一带;中国的房地产商则把这片地区冠之以“北京上东区”的美称,他们在西起东三环北路,东至丽都假日饭店,北起机场高速路,南至朝阳公园划出了一个扇形的区域,并预言这里和纽约上东区一样,也将是富豪与权贵的云集之地。
有人说,有艺术的地方有人流,有人流的地方商业就紧随其后。纽约SOHO区就是“开始是艺术,结局是商业”的典型代表。相似的循环很可能在大山子再次发生。目前在798工厂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比较好的反映这一类艺术园区面临的具体问题。798目前面临着因房地产开发的需要而被拆迁的命运。根据规划和产权方的计划,2005年底这一带将拆迁建设电子园区和新大楼。据了解,798工厂的艺术家跟产权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大多数是2005年12月31日到期。而之后产权方是否愿意续约,入住艺术家显然对此毫无信心。虽然目前厂方仍然在出租,但已经拒绝租给跟艺术沾边的人。为了把这个自发形成的、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山子艺术区保存下来,2月18日,艺术区内的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市人大代表李象群先生,曾联合其他14名代表在今年北京市“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议案,把以798厂为代表的大山子艺术区与城市规划及产权方的矛盾摆上桌面,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邀请各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正式评估该地区的潜在价值,在拟订发展规划前暂停实施原有规划。
那么这种艺术园区面临的问题可以提上议案,以期政府给以合理的解决方针吗?
第二类是在大批的画家聚居的地方由一些自发和主导型的人组织以后,稳定的进行商品画的生产活动,进而形成更大的商品画生产流水线的基地,这种商品画生产基地具有完整的居住,画的生产,买卖的场所等等设施,例如深圳的大芬村等,市场商品画的制造和销售在去年达到了营业额一亿以上的业绩,这种类型的产业园在全国各地都有,只是没有大芬村的规模大;这一类的园区,是否可以采用更有效的法治和规控手段得到更有效的发展呢?
还有一类是具有房地产开发商投资背景同时合并地方政府的支持力量的文化产业园,比如中国美协苏州胥口书画名家街,辽河文化产业园等等,这一类是借助当今文化产业的东风正在招商的过程中。尤其注意的是第三类文化产业园的性质和运作方式。以长沙文化产业园为例,这一产业园是在中共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于2002年4月纳入《长沙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和长沙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产业建设工程。园区位于长沙市雨花区黎托分区,占地约1130余亩,规划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22.8亿元。由长沙报业文化中心、金小康文化城、长沙文化艺术专家村和长沙国际酒饮文化中心等四大部分组成,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分期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由长沙文化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为主承建。园区远期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集报业文化配套、文化旅游观光、文博会展、娱乐休闲与购物、酒店餐饮和度假于一体,辐射长株潭城市群,形成中南地区文化产业的中心。而
采用此种运作模式进行招商的文化园区在全国范围内正在大规模的展开。例如,与此同时的北京也在政府的规控和政策下兴建两大产业园比如东至延寿街和胭脂胡同;西至东椿树胡同;南至广安大街;北至前门西大街,规划总占地面积87.5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超过100亿元的琉璃厂文化产业园区等等。而今年四月份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中对于文化产业也有了相关的指示。这类产业园区因为属于政府行为,相关人士就有了更高的期待。那么,这种地方政府和地产投资商合作投资兴建的产业园,现行法规和国家参与的程度不足面临的是更大更多的问题,是否更加急迫的需要相关法规的支持和有识之士的参与呢?
文化艺术产业园这一重要经济文化现象,我国现有的文化政策和具体的法规以及 经济产业能否承受其轻?其重?这种综述性质的表达深度,本身就意味着这一事物的萌芽状态和新兴形象,它是经由艺术家自发组织聚众发展到有目的的规模化的直至政府参与的资本运作化的几种呈现方式并存的现状,又是经由经济规律的内部需求应用而生的。各种层次的艺术产业园区分布在不同地区,这些产业园区的规模,功能,组合方式,运作方式,内部的结构形式各异。并且面临的问题也是极其紧迫的。对这一现象的提出展示到组织各界人士运作解决直接关系到我国当下经济文化语境的健康循环。也是关系到当今我国和世界相关形象确立的民族大事。
从以述事实和相关分析中,我们发现地方政府与各文化产业园的关系已经由扶持指导进入到了具体参与的阶段,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热身”谈 篇2
众所周知, 从上世纪90年代起, 作者罗琳就开始了《哈利波特》系列故事书籍的撰写, 凭借着幻想冒险的故事情节, 书籍与电影作品均在全球畅销书榜和票房榜上创造了历史奇迹。面对罗琳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也许每个人都会对此羡慕万分, 但我们是否曾考虑过: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哈利波特》是否因为与众不同的品牌营销方式而一举成名呢?这些新颖的营销方式是否又会对我国的艺术产业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呢?
面对《哈利波特》现象,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它的成功给中国艺术产业带来的启示。
一、决策的重大意义
决策是我们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与方式所作的选择及调整过程。决策对于结果至关重要, 在决策的过程中, 我们要考虑到两个重要的变数:一个是重要和紧急的问题;另一个是效果和效率的问题。对于中国艺术产业的发展, 在决策的过程中这两大问题是最先需要考虑的。
1. 分清重要和紧急的事情, 并且行动。
紧急是需要立刻处理, 重要是影响深远。在艺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会遇到很多事, 需要作很多决策, 但是分清孰轻孰重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 并且面面俱到。《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的成功开始于她决定撰写这本书, 这个决策对她来说是重要的, 因为写作是她的爱好和梦想, 同时也是紧急的, 因为只有完成这本书她才有可能获得支撑生活的稿费, 并体现其个人价值。
2. 提高效率, 追求效果。
所谓效率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 效果是达成的预期目标。在我们作决策的时候是要提高效率追求效果的, 人们所做的事, 所付出的努力, 都是要得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所以一个重大的决策影响会非常深远, 一个错误的决策一百个行动也无法挽救。决策前一定要站到围墙上面先鸟瞰市场, 认真研究市场, 仔细思考消费者在想什么, 通过《哈利波特》成功决策的例子, 我们也应该思考中国的艺术产业面对的最紧急最重要的决策是什么, 如何让这个决策成为有效率、有效果的决策。
二、独特的运作模式
如今“包装”这个词越来越为我们熟悉, 当《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时候, 就有很多人不服气, 《舒克和贝塔》的故事完全可以和其相提并论, 甚至情节上略胜一筹, 但为什么前者这么成功而后者相对沉默呢?这并不在于作品本身, 而在于商业运作。一个令世人瞩目和尊敬的组织, 通常具有某种超常的价值体系, 深厚的文化底蕴, 独特的运行模式, 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历练。
《哈利波特》的运作方式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未定的文学分类。
该书在美国出版之前, 出版商将该书的文学分类定位为泛儿童文学, 利用美国的传媒业, 组织一大批写手, 从不同角度评价《哈利波特》, 给这本书悄悄地重新进行了娱乐定位, 最后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 很多人认为这本书既是一本讽刺文学作品, 又是一部以虚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的文学作品;既是一部带有神秘主义的作品, 又是一部历险记。总而言之, 美国畅销书的常见类型《哈利波特》都具有, 所以在该书还没发行之前就具有所有畅销书的特点, 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它具有一个新兴的词汇比较适合的定义, 那就是超类别。所谓超类别, 就是作品并不完全符合任何文学形式的定义。相信正是因为这种独具特色的运作方式, 《哈利波特》系列才有今天的成功。
三、多样的营销方式
1. 口碑营销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看, 任何作品都需要树立好的口碑,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效应。那么口碑从何而来, 用什么方法确立?《哈利波特》给我们作了很好的诠释:首先, 《哈利波特》帮助青少年重拾自己童年时的想象力和朴素的正义感。即使是成年人, 也迫切需要这种回归童年的感受。其次, 进行重复推广, 《哈利波特》这个品牌, 通过电影院、超级市场、玩具店、报纸、甜品店、音像商店等信息和销售渠道, 取得了其他常规产品难以企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 讲述品牌成功的故事, 通过作者罗琳对《哈利波特》作品成功故事的讲述, 很好地驾驭了口碑的效应。
2. 动态创新营销
营销方式是需要动态创新、不断增加附加值的。产品应随着客户年龄、知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学校到公司, 从活泼好动到理智处事, 从无忧无虑到身兼生活和事业双重责任, 产品应被持续赋予新的功能, 不断随客户的需要而变化。《哈利波特》的营销方式始终瞄准具有共同特点的某个顾客群打造品牌, 随着顾客的成长, 品牌也随着一起成长。在小说《哈利波特》中, 哈利波特一年一年地长大, 小说的读者也在一年年地长大, 多数读者不仅没有疏远主人公, 而且影响着周围的人, 使得哈利波特迷越来越多。
3. 保密营销
现在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产业使用这种营销方式, 当这种方式出现时, 我们通常认为是在炒作, 但是不论你认为它是什么, 它都吊足了你的胃口, 勾起了你的好奇心, 赚足了你的眼球。《哈利波特》的成功也在于它自始至终使用了这种保密营销方式:从书名的确定到图书的发行, 从与哪位导演的合作到后期附带商品的出现, 总会出现“保密”一词, 这种营销方法给它制造了无数个话题, 让人们在任何阶段都在关注它。
《哈利波特》成功了, 我们中国的艺术产业成功还远吗?中国艺术产业的成功之路在哪里?我们都知道小说和电影中的魔幻世界并不存在, 但是创造《哈利波特》商业神话的所谓魔法, 也许真的能为我们文化产业的成功提供一个思路。
参考文献
[1]赵光中.效率型组织—韦尔奇管理艺术丛书[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2.01.
[2]楼永坚.艺术产业营销个案[M].智胜文化出版社, 2009.09.
浅谈中国文化产业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商业化运作;迎合;竞争力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但现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一种低水平发展阶段。因此希望我国能借鉴外国文化产业发展有效途径,结合自身文化特点,制定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以下是我自己对文化产业的浅显认识。
首先,着眼中国文化自身。所谓文化产业,文化是核心,商业运作是关键。中华文化一直让我们引以为豪,从小就在接触中华文化给世人留下的灿烂光辉。在文化产业的思考上,有人认为我们的核心是没问题的,即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是完全出自名门的。但我认为这或许是一直牵绊着近代中国去适应现代化的一个阻碍。优势诚然可以带来民族自信,但同样带来民族的顽固。在文化产业上的事实是,我们一直自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西方世界却普遍对中华文化带有很大的排斥性。中华文化较之西方文化,有着较强的区域性和虚空性。即往往我们的文化只有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人才能理解并知晓其中所诉的道理。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中华文化所代表的东方文明神秘感很强并在某些价值观上让他们无法接受。东方文明是一种集体文明,如强调的“天人合一”,而西方文明则较为实在,是一种个人文明,他们强调“个人的平等与自由”。所以西方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在神明面前叩拜,他们认为这是个人尊严的丧失。与实在的西方文明相比,东方文明显得较为虚空,难懂。这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既然文化要出口,要让更多的人来接受中国文化,就该调整我们的文化,让它变得更为具体、贴近现实生活,消除中华文化对外的神秘感,而不该以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最高峰来沾沾自喜进而忽略变通。
关于文化产业,我们也可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学习很多。日本本身没有自己的文化源头,日本的文化其实是一种综合体,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整合。由于没有了独创性,日本也没有了民族文化负担,不用担心大量引进西方文化对日本民族文化的尊严的破坏。因为最多也只是说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比中华文化更适应他们,而不是说西方文化比日本文化更好。正是没了这种独创性,日本在调整其文化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实效性。能更客观去整合出一种更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核心。所以西方世界对于日本文化的认可度是远超过中国的,日本文化在世界上的接受范围比我们广。所以邻居日本,是我们一个很好的镜子。出身名门的中国变得顽固,而"野孩子"般的日本变得灵活。
其次,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应该向韩国看齐。文化产业在锁定了一个核心的文化后,继而就应当对外输出这种文化。如何高效输出是文化产业商业运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说之间所说的核心文化是以本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为辅的一种处理方式,商业运作更多的体现为一种迎合。在对外输出文化时,我们应该更多的去考虑接收方的偏好,接收方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而商业运作有其独特且实用的手法,这是留给那些商人去思考的问题,我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研究。比如韩国在文化产业的商业运作上值得借鉴,韩国所输出的核心文化本身往往低档,比如"泡菜"的商业运作。他们通过提高"泡菜"的视觉效果来迎合人们日渐对商品外在包装的一种审美倾向,通过青春连续剧来迎合人们对一种阳光,养眼的连续剧的审美倾向。而中国于此,仍在不切实际的推行一些反应古代中国的文明的一种文化,没有去迎合现代人的一种审美变迁。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对自身灿烂古代文明的自我追捧和孤芳自赏,不求让步。从这点来讲,中国其实是最大的啃老族。
另外,文化产业发展是离不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支持的。文化产业只是一种国家发展的副产品。因而很大程度上它的发展依赖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素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和范围内渗透到一个国家的其他产业,比如文化产业。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对外输出原材料和廉价商品这种印象常让中国与|低档“这个词联系起来。人们会自然的将中国的文化输出品与”低档“联系起来,试问这样一种被贴上"低档"商标的出口品又怎么去占据外国市场呢?所以,经济因素的制约也是我们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一个客观原因。
综上所述,立足自身文化特点,借鉴美、日、韩三国文化产业成功运作途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改善文化产业现状,实现进一步提高。
充分利用我国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我国文化应该充分立足自身优势谋求民族特色发展。对于不熟悉我国民族文化的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已经打开文化产品销路的国家加大规模化推广。
整合并优化文化资源,形成规模化发展。我国文化企业应通过收购并兼等方法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形成集群化发展,充分整合优化资源,吸引更多企业集聚,扩大文化产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我国很有必要建立一部有关文化贸易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相关文化机构对文化企业的大力扶持政策和一系列监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并引进相关人才。促进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培养既了解国内文化特色所在,又懂得文化产业国际市场营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建议高校普及文化贸易及相关文化市场营销的专业,为我国文化产业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丽峰,田佳卉.中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J].金卡工程,2010,(11).
[2]姜自茹.中日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文学,2007,(11).
[3]满岩.商业化发展振兴文化产业的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0,(30).
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热身”谈 篇4
关键词:从业者;焦虑现象;电影行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205-01
一、意识形态的挑战
纵观电影历史的整体面貌,政治意识形态和时代快捷、碎片化都不断影响电影行业的整体面貌。“许多有趣的历史研究都是解释性。”①早期民族电影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国外学成电影归来的创作者所拍的作品在传统的电影史家眼里常常不被认同为地地道道的中国电影,而且当时上海沦陷区电影更是一度被斥为“汉奸电影”。由此产生的焦虑对于彼时中国电影的原创性是个重要打击,让海外市场竞争中的价值意义被忽视,并进而影响着大众和中国电影变动之各种新风尚。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如同日益崛起的中国经济一样,取得了飞速发展,不仅没有在WTO的冲击下消沉,反而在票房上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平分秋色,新的影院空间变革中也出现了电影业与房地产行业的“跨界”联姻,成为21世纪以来重塑都市电影空间的重要力量。但透过表象挖掘实质才会发现,大量IP进入电影市场,狂躁的产业氛围下让投资者和决策者都变成了金融高手,而不是文化推手,内容生产者也会被金钱腐蚀,真正的艺术追求者便会心生忧虑,担心艺术作品整体质量急速下降,在人才产出不合理的方式下,每年进入的行业新人也仅仅是在数量上的虚假繁荣。
二、个体现实处境
对个体而言,焦虑过后对艺术的取舍也是影响着整个电影产业大格局。在电影与戏剧离婚、与文学分道扬镳、“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等一系列电影本理论的大讨论中个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电影该方面的发展。在创作上也有三分天下的局面: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创作选择上的焦虑会借助个人意识形态的认识和追求去判断。相比于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在艺术上更有个体选择性,他们有着自己的精神力量与情感驱动,寻求着自我意识与焦虑的释放。除去商业属性的社会压力,“第六代”更加强调个人与自我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树立作者对作品具有权威的解释权②,他们无疑是“作者电影”的最佳实践者。这种产生于欧洲的电影观念,最初是为了抵抗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制作模式,凸显了对艺术价值和审美功能的强调,“无视、甚或遮蔽了电影在现代社会所负载的巨大的社会功能意义,无视、甚或遮蔽了电影作为世俗神话系统,所具有、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反意识形态的功能角色” ③,但“第五代”发起的电影断代叙事法让其产生了影响的焦虑④,也让八十年代以后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无形中承担着这种焦虑,他们只得在想象中的反叛下寻找出路。
三、地区的适应策略--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
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产业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及韩流、好莱坞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电影人也纷纷出走寻找更好的发展,此时的电影行业整个处于十分“焦虑”的状态。直到2003年“CEPA” ⑤协议签订后才取得了突破进展,这给低迷中的香港电影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创作上面临着挑战:合拍片中香港电影人不适应新的发展模式,内地观众也抱怨港片没有“港味”。直到后来经过适应与改良,才有了新的港片风格。港片的变味与其说是为适应北上需要,不如说是新产业格局下的应变之策。这场变革确定了香港人在内地经济崛起背景下新的身份焦虑和定位,重构着当下中国新主流文化的想象,也成为了中国崛起的文化表征。
四、中国电影体制的变迁与社会转型
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好莱坞电影对于绝大多数其他民族电影市场来说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除日本与韩国,中国也是为数不多可在近十年里稳定占据本土市场半壁江山的国家之一。中国电影作为现代大众媒介,是文化与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中国精神与价值观的最佳中介,它的观念与功能的每一次重大调整都是在中国社会巨变的背景中产生的。体制作为一系列具象化的制度外,也是维护体制运转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过程中的焦虑伴随着不断改革都迎刃而解。明星制在国内的出现本身就标志着电影体制在商业化转型,从“人民艺术家”到市场化明星的转型是电影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开始。体制的重组过程中让个人与国家层面找到了完美的切合点,正如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作为总制片兼任总导演的《建国大业》,因为对祖国的满腔热情,吸引了众多市场经济中拥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一线明星前来参演,并不计报酬,这不是行政手段动员的结果,而是中国电影体制变迁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在国家层面上找到恰当位置的一次完美结合。
五、结语
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工作者一直处于焦虑之状态,对外来说,没受到重视的现代化模式让中国已经吃尽苦头,对内,又有电影逐渐从农村退出的危机,城市化进程让人们有恃无恐,对失去乡村市场也无所畏惧。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想要的是一个电影强国,而不是电影市场大国,我们不仅要放眼世界关心社会变化,更要看见中国内部里城市外满目疮痍的现状。
注解:
①(美)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陈旭光、何一薇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与文学》(增订版),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页.
③鱼爱源,《主体身份与影像策略--第六代电影的美学与政治初探》[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期.
④概念出自于美国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历史魅影--中国电影文化研究》.
⑤CEPA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英文简称,其中包括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参考文献:
[1](美)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陈旭光、何一薇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美)理查德·A.波斯纳著,《法律与文学》(增订版)[M],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戴锦华著,《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热身”谈 篇5
男双比赛率先结束,去年大奖赛公茂鑫搭档薛峰获得了男双的冠军,今年公茂鑫搭档李喆以6-0、5-7、6-3,总比分2-1战胜柏衍/张择组合,再夺男双桂冠。女双冠军则被周弈妙/粱辰摘得,她们以6-4、6(4)-7、6-0,总比分2-1击败了韩罄蕴/刘婉婷组合。颁奖典礼在每场比赛结束后进行,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为运动员颁发了奖金和奖牌。
当日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在吴迪和柏衍之间进行的男单冠军,柏衍几天前刚刚在上海大师赛一鸣惊人,首轮击败斯捷潘内克,此外柏衍还是2008年中国网球大奖赛的男单冠军,而吴迪则是去年全运会的男单冠军。此前的半决赛,吴迪淘汰了卫冕冠军公茂鑫,柏衍击败了李喆。本场比赛双方战满三盘,展开了一场耗时近3小时的对决。在这场胶着的比赛中,柏衍最终以7 6(5)、5-7、4-5(退)不敌吴迪。第三盘第九局时,连夜从上海赶到南京、决赛当天又一日双赛的柏衍在比赛中突然倒地,腿部抽筋的剧烈疼痛让他在场地上来回翻滚,看到柏衍无法继续比赛裁判及时结束了比赛,宣布吴迪获胜。场边的医疗人员马上对柏衍进行医疗处理,暂时缓解了状况后柏衍被抬回休息室。好在当晚,体力得到恢复的柏衍身体状态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吴迪捧起来之不易的冠军奖杯,他表示:“去年全运会之后,自己一直都没有拿到什么重大比赛的冠军,这次的胜利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随后,女单决赛在孙胜男和季春美之间展开,首盘孙胜男以6-2很快取得胜利,但随后季春美以同样的比分还以颜色。关键的第三盘,季春美显得有些急躁,一度以04落后,此后尽管扳回两局但终因失误过多再度以2-6不敌孙胜男。
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热身”谈 篇6
[关键词] 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非主流现象;嬉皮士文化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98-1
当移动设备渐渐普及,当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被电子厂商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时,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愈发紧密,便捷的参与方式使得网络上的大小新闻、现象,公众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参与讨论。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似乎任何一件热点事件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边倒的局势,有人占领道德制高点,就会有人成为众矢之的。就比如目前已经处于大热过后的“非主流现象”。广义上的非主流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次文化,宗教上的异端,人群中的异类等。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而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主流与非主流的都不是绝对的。如今我们所说的“非主流现象”,是一个狭义的概念,特指在中国大陆盛极一时的社会现象,与反叛、颓废、恶俗相关,在媒体、公众的声讨中被定义为一种特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肤浅社会现象。因此,我们需要分清的是非主流是一个概念下的两种事物:相对与主流而言的次文化,它可以是小众的鲜为人知的事物;还有就是根植于中国大陆的一种肤浅的社会现象。如果要把非主流作为中国的一种特色现象,那是不客观的,东西方文化差尚不至此。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号称“垮掉的一代”中也产生了一中非主流现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成为一种时代文化被广泛传播,影响深远。那就是嬉皮士文化。
嬉皮士,本来被用于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这个名称是通过《旧金山纪事》的记者赫柏·凯恩普及的。嬉皮士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化运动,它没有宣言或领导人物。他们用公社式的和流浪的生活方式来反应出他们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提倡非传统宗教,批评西方国家中层阶级的价值观。他们批评政府对公民的权益的限制,大公司的贪婪,传统道德的狭窄和战争的无人道性。他们将他们反对的机构和组织称为“陈府”。而正是由于这样一种近乎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离经叛道的反抗态度,嬉皮士后来也被贬义使用,用来描写吸毒者。直到最近保守派人士依然使用嬉皮士一词作为对年轻的自由主义人士的侮辱。当时的嬉皮士想要改变他们的内心和走出社会的主流。远东形而上学和宗教实践和原著部落的图腾信仰对嬉皮士影响很大。这些影响在1970年代演化为神秘学中的新纪元运动。许多人认为嬉皮士滥用毒品的程度被支持越战的人夸张。他们用这个借口来反驳嬉皮士反对越战的理由。但实际上的确有许多嬉皮士使用毒品。他们尤其希望利用毒品所产生的幻觉来达到内心的修养。尤其大麻和其它能够产生幻觉的药品如LSD和裸盖菇素。虽然也有许多嬉皮士不用毒品,但毒品往往被看作是嬉皮士的一个标志和他们不肯遵从社会守则的原因。
反观中国的“非主流现象”,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停留在那些隐晦的,颓废的文字中。在年轻的茫然中,非主流成为他们逃避社会责任,逃避自我责任的一种借口,换句话说,他们颓废的一塌糊涂。然而现实生活中,实在找不出能够让他们如此颓废的人或事物。而非主流所体现的深刻的观念也被曲解为颓废、伤感、痛苦等等一些现在部分年轻一代十分喜欢的字眼。
嬉皮士与“非主流青少年”在迷茫中反抗着世俗传统,对普世价值的抵制使得他们不为世人所接受,最初的嬉皮士是带有政治性的,他们经常参加和平运动,包括反越战的游行和争取人权的游行。青年国际党便是嬉皮士中特别政治活跃的亚群。而“非主流现象”,受限于参与人群的年龄多半是中国80、90后一代青少年,正值青春年少,心理上的叛逆在其中占据主导,尚未具备更进一步阐明自身诉求的条件。这也难怪乎在媒体公众的合力夹击下,被打上了颓废、恶俗等标签。
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为数不多的“新兴事物”,我们也许应该给“非主流现象”一个更加良性的发展空间,毕竟在中国,它没有如嬉皮士一样涉毒、滥交、政治性明确。毕竟主流与非主流根本上只是人数的差距,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倾向于某一个潮流,人数非常多的时候,潮流即成为主流。潮流也同样受到地域、通信条件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两地距离遥远,彼此的潮流无法影响到对方,就不能将两地的潮流作对比,分出谁主谁非,这样做也没有意义。通信条件和文化的影响也类似。主流与非主流一定是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同一个区域内的。这也是它们相互依存的表现。
参考文献:
[1]谢冰倩,严洁.中国“90后”非主流与美国嬉皮士比较及对学生“成功”心态教育引导——由“凤姐成名”引发对中美非主流文化的比较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5).
[2]唐雅君,郑丽莹.美国“60后”嬉皮士文化与中国“90后”非主流文化的异同比较研究[J].青年探索,2013,(11).
[3]彭斌,杨艳莹.论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2).
[4]董艳.美国嬉皮士反正统文化运动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课前热身” 篇7
我尝试的做法是:提前踏进课堂,为上课设计板书,抓紧时间和学生练口语,或唱几首英文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听懂了并能对答如流,就会由衷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功感,这就是我要推崇的“课前热身”。这样的课堂引入比大部分教师常用的 “Stand up, please”这类千篇一律、陈旧呆板的开场白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热情,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当上课铃响起时,教师走上讲台说:“ Is it time for class?” “Are you ready?” 这样的课前过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契机。
常见的热身活动有以下五种:
一、值日报告
教师需要提前让某个学生,某组同学准备好互动,在课堂上通过生生间的对话来呈现。例如,教师邀请一个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模仿老师的样子,请出其他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提问“answer me”。其中,有重点句型的对话,有要求拼读单词,有齐读“chant”,还可以把接力棒传递给另外一个学生,转成另一个学生的“show time”。最后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切入到“how、what 、when、where”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学习。这样,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表情达意、语言交流的能力,同时把“be going to” 这个教学重点通过情境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此外,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内交互式、合作式学习,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二、猜谜激趣
丰富多彩的猜谜游戏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也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年纪小,新奇好动,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多种猜谜游戏。例如“听音猜动物”的游戏,学习“Is it a…?Yes./No.It’s a…”;“听音猜人”的游戏,学习“Who’s he /she”;“蒙眼摸动物”的游戏,学习“What is it”等句型。游戏活动的教学,既让学生在学中找到了乐趣,又在乐趣中学到了知识。再比如学生之前掌握了很多表示食品的单词,“rise”“hamburger”“hot dog”等,教师一上课就邀请学生“play a game”,用肢体、表情、语言等带动学生“would you like to join me?”如教师说:“This kind of food has four letters.”教师可以作适当的提示“第一个字母是R”,让学生猜,如猜不出就继续提示:“小孩子特别喜欢的一种食物,来自国外,It is longer ,这个单词长多了”。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主阵地,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猜谜的热身活动中,既复习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也锻炼了学生听英语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快速记忆
例如教学数字时,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数字的英语表达比较熟悉的这个优势,一开始就说出一串电话号码,重复几次后要求学生及时记下来。在作业本上写下并且写对这串数字的同学,教师及时盖上奖励章,表示学生“打通”了老师的电话。学生很感兴趣,包括对这方面英语掌握不够的同学这节课上也格外定心凝神。在这样的课前热身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可以及时地自我反思,找出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加以巩固,从而起到自我约束、督促的作用。
四、快速反应
情境教学能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利用固有的文本知识,化机械的知识为生动的情境,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于现代教学,教师不能停步于过去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而要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这个现代化的教学平台特别适合师生操作快速反应这样的英语热身活动。还是以数字教学为例,幻灯片呈现一个钟面,旁边有12个数字,不规律地让几个容易读错或难以记住的数字闪烁后消失,教师问:“What’s missing?”这样既能复习数字,又能抓住重难点。接下来教师再利用钟面,便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What’s the time?It’s …”的教学。
五、自由论坛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创设自然的情境,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所引导的“free talk”。语言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交流环境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样,将真实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既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又加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如当教师在教完语言点“When do you…”时,课后要求学生相互采访一天的生活,采访本组,采访邻组,采访朋友等。此后,当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free talk”时,学生个个积极开口,人人踊跃表达,在很短时间内,便掌握了语言,巩固了短语,真实运用了语言,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就像运动员上场前热身,是为了接下来的跑和跳作准备,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的作用。只有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后续的活动才会很顺畅,结果才会完善。因此,教师要依托情境教学,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的英语热身活动,不仅要为本堂课热身,更要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warming up”。(责编 张亚莎)
【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园现象“热身”谈】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现象05-10
中国文化产业创新08-29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08-31
中国体育文化产业09-17
中国元素文化产业09-24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之殇07-29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09-26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文化产业管理09-12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