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通用12篇)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 篇1
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研究论文
1在宁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接受不少于160个学分的教育,不低于60门课的学习,而公共艺术类课程仅仅占其极少的一部分,公共美术类的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虽然在最近几年,南京许多理工科高校加大了对公共美术教育的投入,但是实现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高校里生根发芽乃至蓬勃发展,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南京市5所普通理工科高校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修艺术课的出发点:35.69%的学生选修艺术课程是出于兴趣,51.78%的学生选择是根据课程性质类别学分的需要,9.2%是随意选择,3.33%是迫于无奈。从学生的出勤情况看,24.52%的学生能保证全勤,32.21%的学生基本参加、偶尔旷课,有38.64%的学生只是偶尔去,4.63%的学生很少去。而在经常去的学生中,一多半的学生会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干其他的事情,仅有一小半的学生会认真听讲。选修艺术课的初衷直接反映了学生对学习艺术课程的态度。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本着是否好拿学分、课程轻松的目的,对于自己的美术素养、全面发展完全没有考虑,选课呈现盲目随意性,这也直接导致理工类院校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美学知识是不容乐观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关于改革在宁理工高校美术公共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建议
公共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否科学,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在宁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的突破口。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2.1设置分层次的课程体系
据了解,目前在宁高校公共美术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问题。多数高校将美术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开课数量种类十分有限,没有任何针对性,无非就是作品鉴赏,课程开设没有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事实上,学生的美术基础千差万别,这就要求美术课程的开设,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别,对于不同的学生需求,也应有不同的内容。可以开设难易不同的多门课程,有层次、有阶段地设置高校美术教育课程。课程体系可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模块,如:可将涵盖美术基础理论与常识的“美术欣赏”作为核心课或必修课,基本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美术欣赏的.基础;一些本身艺术知识稍丰富、艺术素质较好的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修难度稍大一点的内容,如“书法”、“陶艺”、“美学”作为选修课程,需要一定基础的技能实践课。学生有机会从多个视角接触美术,可按照自身培养需要进行选择。学校通过教学计划对理工科学生选择公共美术类课程进行最低学分限制。
2.2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高校公共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统一,内容的选择要考虑普遍性、广泛性并做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一些新的内容。如:创意就是可以延伸的一个范畴。创新的关键在于把互不相关或联系不大的旧事物结合起来,产生新的事物。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丰富的想象力;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不同的专业方向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内容,需结合高校自身特色设置课程。
2.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中,应该联系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出取舍,灵活地把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在一起,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可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组织学生举办业余书画展,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扩大受益面;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把课堂搬到校外,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关于美术的知识知之甚少,而美术作品鉴赏可以让学生对美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作品,逐步深入解剖作品的相关知识,以点带面地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提升美术的欣赏水平,至此,我认为已经达到了针对理工科学生美术教学的目的。
2.4配备专业的教师队伍
首先,提高公共美术课程教师的素质。可通过培育、引进、激励等措施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层次,并要求教师对理工类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来适应综合教学模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文化修养,才能更好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融和。其次,配备充足的教师队伍,要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设置适量的公共美术类教育专职教师编制,依据教学或学科建设需要,还可聘请一些校外专业人士担任授课教师。
3美术公共课程的“有效性”开展建议
3.1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
公共美术学科在理工类院校的推广的前提是大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可通过多种方法积极宣传公共美术教育,需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社团、学生会等组织经常开展主题活动。并找寻不同学科和美术知识点共同点或者协作点,让同学们知道美术知识不仅能陶冶性情、提高欣赏水平,而其中的专业手法,诸如配色、比例等专业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学习。
3.2公共美术课程和理工科专业特色相融合
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研究成果等优势,开发精品课程,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公共美术类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形成学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特色。通过对理工类专业内知识架构梳理,提炼适宜专业范畴内的公共美术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力求所学美术知识能够在学生专业学科进行相互促进,提高学科建设的创新性。如,学市场经济的学生了解一些产品包装设计,机械专业的学生了解“黄金比例”、人体工程学,他们的作品与成果将会更具创造性、智慧性。其次,立足服务理工类专业为基础,积极申报公共美术教育课题研究。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落实在实践中。建立专门的艺术教育科研机构,设立相应的研究室或课题组,加强对艺术教育研究项目的管理。通过制定科学的规范、管理及沟通措施,积极和各理工类专业教研室交流、学习,总结教学经验及专业意见,服务好理工科专业教学的工作,促进公共美术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良性、共融发展。
3.3公共美术课程和地方特色相融
合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美术实践活动,可以使美术教学变得更生动精彩,使课堂教学本土化、生活化、社会化。南京物产丰富,自身自然环境、文化底蕴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质,丰富的民间工艺、建筑、雕塑等为高校公共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为美术课程资源的探索、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颇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文化资源经过整合完全可以纳入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内容。
3.4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高校自身配备的艺术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社会上的美术厅、图书馆、博物馆、城市雕塑等公共艺术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好社会公共艺术资源,培养理工科高校学生的艺术素养。举个例子:可以通过画展指导,使美术馆成为艺术讲解、欣赏和临摹的课堂,发挥其艺术教育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各地多种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设施也相继建成。这些都为学校艺术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高校可以主动开发资源,与这些社会文化部门加强合作,开放、共享艺术资源,将其纳入高校公共课程教育的总体规划,使之更适应理工科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教学。总而言之,理工类院校需要把重视艺术素养的观念落实到课程教学之中。认识到通过对美术专业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自我素质,还能促进知识结构的平衡,从而反哺所学专业知识。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打造特色公共艺术教育品牌,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建立起一套适于本校学生良性发展的、较为系统和完备的公共美术教育体系,使美术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孙媛.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初探[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12.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 篇2
美术馆是一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和促进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提升国民审美素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相对于博物馆,美术馆与当代美术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更为紧密。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当代美术馆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多样,逐渐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场所。但是,无论是展示、交流等对外功能,还是收藏、保护、研究等自身建设,美术馆的核心功能和文化价值都集中体现在“教育性”上。然而,目前我们的美术馆在艺术资源共享、普及教育和享受文化权益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而这又不仅仅是公共教育本身的问题,更关涉到当代美术的更好发展以及美术生态建构的整体性规划。因此,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不等同于“开放性”,也不是简单地打开大门办馆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我们从展示方式、展示空间、展示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
[前沿报道]
浅谈美术馆的公共教育 篇3
关键词:美术馆;公益;公共教育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217-1
传播美术文化是美术馆人的天职,让更多的人享受美术文化的熏陶,让美术文化惠及人民是美术馆人的使命。各级国有美术馆的免费开放,不仅开启了中国美术馆事业发展的新阶段,也拉近了美术馆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越来越多的观众把去美术馆作为学习、休闲的优先选项。美术馆在“免费”之余,如何通过各类公共教育和推广活动吸引大家的持续关注、参与互动,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审美水平的目的,是美术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馆的公益性一方面体现在举办高水平的精品、品牌展览,让更多的人接受到美术的熏陶;另一方面体现在开展各种公共教育活动,如开放日、讲座等普及美术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广泛的群众文化基础。如何为群众带来更好的展览,如何为群众做好文化活动使之受益,如何实现它的公共教育功能,是美术馆社会价值的落脚点所在。
一、体现美术馆的社会功能。
美国博物馆协会1990年在解释艺术场馆的定义时,将“为公众服务”作为两大核心要素之一:艺术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题为《美术馆的战略职能———公众政策》的演讲中提出了“公众政策”这一概念。在他看来,所谓的“公众政策”由三方面来展开和体现:公众的范围、构成和需求是什么?我们能为公众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美术馆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为公众服务?
现代美术馆不仅要体现出展示社会文明形象的功能,更要迎合普通百姓的娱乐休闲场所的消费文化功能。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成为时尚的今天,美术馆应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到大众的文化中,所以,美术馆应努力将大众拉到馆中,像推销商品一样吸引参观者,而不是高高在上,态度冷淡,单纯办展览。往往一开幕就是闭幕,展览期间门可罗雀,艺术家创作的价值发挥不出来,美术馆的社会价值更是得不到体现。
因此,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指出,公共教育越来越成为衡量美术馆公益性程度的“硬指标”。这既需要公共教育部门的努力,还要有整个美术馆的合力。现在的观众对美术馆也有更多的需求,既需要欣赏艺术,还希望得到在艺术课堂和其他文化空间得不到的教育。
笔者认为,美术馆除了是艺术的收藏、陈列、展览主体,更是一个公共空间,一个公众服务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公共教育范畴可以很宽泛。它完全可以承载公民意识的建立、民主观念的培养、文明卫生习惯的普及、饮食文化的传播等等公共教育职能,因为它的目的是———让艺术完美生活。
二、美术馆如何实现教育功能。
是美术馆教观众,还是观众通过美术馆教自己?笔者认为,应该是观众通过美术馆享受自我教育的权利和乐趣。美术馆是公共的空间,每个观众都来去自由,他们自己选择想学的“课程”,美术馆要做的就是当好“助教”“后勤”和“资料库”,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观众往往有“不知需要什么”的茫然感,这时美术馆还需要发挥“引导”的作用。
位于美国加州南部的亨廷顿美术馆在美国学术界拥有非同寻常的地位,其教育推广的对象、内容、方法等均值得我们借鉴。该馆的教育推广大致分为公共教育和学校教育。公共教育包括亲子活动、夏令营、继续教育三部分。亲子活动面向儿童,举办各种兴趣班,让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美术馆的丰富资源;夏令营面向5-12岁的学生,由8位资深讲师带24个班,包括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继续教育是指面向成人的各种培训课程,包括园艺、绘画等,使美术馆成为人们的终身学习场所。学校教育活动是美术馆和学校直接合作开发的项目,包括学校教育和师资培训两大部分。学校教育除了常年举办的实地考察活动外,还有与周边学校及教育机构不定期合作的项目。除了各种现场教育活动外,亨廷顿美术馆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供大家免费下载。
在我国,也有许多美术馆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部分美术馆已经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品牌项目。中国美术馆和彩色盒子儿童美术工作室合作设计制作了“《敦煌》———在展厅上儿童美术课”,从100多件壁画和彩塑中挑选出10件作品,既有详细解说,又尽量适合不同年龄孩子选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听完课程后,孩子们还可拿起手中的画笔随意“再创造”,这是国内首创的教育形式;上海美术馆,开展“流动的美术馆”活动,把美术馆的活动与世博会的文化氛围融合;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展了以艺术教育的形式推动城市边缘儿童融入社会的公益项目“插上艺术的翅膀———流动儿童美术教育项目”。
美术馆要实现自身的发展,需要做到一般展览机构不具备的专业水准,而面对公众时又需要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公共教育与推广活动是美术馆“放低身份”的集中表现。
美术馆不仅仅是呈现视觉艺术的地方,也是一个思考、研究的平台,通过主题多元的策划,将娱乐、审美、思考的功能融合到一起,不仅可以实现美术馆功能的拓展,也让美术馆成为了公众可以亲近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应时.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新探索[J].东方艺术,2011,(19).
[2]王璜生.美术馆的战略职能———公众政策[A].中美艺术博物馆研讨会报告[C].北京,2008.
作者简介: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纸张拼贴出公共汽车的主要外形特征。
2.通过自己不断的探索和摆放,尝试自己拼贴公共汽车。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每组两盘浆糊,两块湿抹布、一个盘子(里面有不同颜色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形的蜡光纸)、玩具公共汽车一辆,白纸、马路场景。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公共汽车,观察认识公共汽车外形特征。
师:滴滴,小朋友你们看看是谁开来了?
师:公共汽车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上有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是什么形状的呢?身体下面还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呢?
二、尝试拼贴公共汽车。
1.认识不同形状的蜡光纸。
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形状的纸有什么用?
2.尝试摆放不同形状的图片,拼出公共汽车的形象。
师:你们想一想用什么形状的纸做身体啊?窗户、轮子用什么形状的纸呢?
3.幼儿相互观摩自己拼的公共汽车,加强交流和学习。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拼公共汽车的?
4.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形状的图形拼贴汽车
(1)引导幼儿自主地选择图形组合拼成不同的汽车。
(2)请幼儿把拼贴好的汽车,贴在背景图上,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幼儿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3)贴好后,为背景图上的大树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作品介绍。
活动结束:作品展览,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奖励。
师:已做好的小朋友把汽车开到马路上来,看看谁的汽车跑得快?
教学反思:
本次主要以欣赏汽车贴画为主,感知拼贴的乐趣。然而这是幼儿手工上的材料,每个幼儿的图案都是一样,有些幼儿不动脑筋会模仿他人的拼法,这样幼儿的思维不能很好地发展。我在指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拿起材料就乱贴,没有注意实线,可能是能力关系找不准实线吧;粘贴时,在我的提示下,好多幼儿会考虑如何摆放才能拼贴出自己喜欢的物体,有些孩子没有看清画面整体的美感就粘上了。当时我为了让幼儿更自由创作,当时没有及时提醒,这点以后要注意。
公共物品、公共选择理论中的教育 篇5
【内容提要】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属于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这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至今这场讨论也未结束;本文对理论界各种不同观点做了梳理分析,得出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优效型公共物品”的结论;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个物品的“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它涉及国家和市场由谁对其承担起主要提供责任的理论问题;文中分析了私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存在的理论根据,通过公共选择理论的引入,研究了公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最优水平的决定过程,并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代金券的设想、信息不对称导致学生贷款市场不足、政府与市场……
几乎所有西方福利国家都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一个重要的福利项目,所以,它自然是西方福利国家经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并且非常成熟的研究领域。在现实世界中,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价格”差距非常大,例如(大学)在美国等英语国家学费很高,而在欧洲大陆国家基本上是免费的。战后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研究总的来说是很活跃的`,并主要集中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性质、财政来源、供给和需求的效率等方面。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性质
自从1954年萨缪尔森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区分开来并正式使用公共物品(publicgoods)这个概念以来,(注:Samuelson,P.A.(1954),ThePureTheoryofPublicExpenditures,ReviewofEconomicsandStatistics,Nov.pp.387-389.)经济学家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否属于公共物品始终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的经济学家认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公共物品,而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私人物品,例如伦敦经济学院的巴尔(N.Barr)教授就认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是公共物品”。(注:Barr,N.(1998),TheEconomicsofWelfareState,OxfordUniversityPress,p.329.)这个争论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关系到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个产品的供给方式和财政来源问题。
巴罗(RobinBarlow)教授在1970年的一篇讨论美国地方学校财政效率的论文中认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一个纯粹的公共物品。(注:Barlow,Robin(Sept./Oct.1970),EfficiencyAspectsofL
美术教育、美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6
一、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级美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装饰、装璜设计工程公司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设计、创意、策划,大型装修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产品包装设计、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在普通初中、职业中学从事美术教学等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1、能系统掌握绘画,设计,美术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规律,具有良好的中学美术教学基本功,有良好的师德,能为人师表.2、英语能够通过国家三级考试,计算机应用要达到国家二级水平。
3、有健康的身体,体育成绩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素质。
三、学制学分:
三年(修业年限3——5年)学分:110左右
四、专业主干课程: 书法,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平面广告设计,PHOTOSHOP,AUTOCAD,3DMAX。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表
(一): 表
(二): 表
(三):
六、专业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书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了解中国书法史的概况,掌握一定的书法基础知识以及楷、隶、行书的基本技法,并具备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和书法创作能力。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教材:《书法、篆刻》 中国美院出版社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
2、课程名称:素描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素描是一切美术门类的造型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使学生掌握透视空间的变化规律,明暗之间的变化规律,形体结构及运动规律,掌握各种不同的造型法则,并能熟练掌握一至二种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教材:《素描》 中国美院出版社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
3、课程名称:色彩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与色彩造型的基本技能,提高色彩画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并为专业设计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教材:《水粉》 山东美术出版社
参考书目:《色彩新思维》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树立近、现代造型设计和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抽象能力,构成能力和掌握现代设计基础。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教材:《平面构成》 满懿 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黄刚 编著
中国美院出版社
5、课程名称:色彩构成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从理论上系统地逐步把握色彩的视觉与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提高审美能力,造型艺术设计表现力打下必要的基础。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教材:《色彩构成》
钟蜀珩著
中国美院出版社
6、课程名称:立体构成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懂得立体构成是由视觉的反应与知觉的作用联系起来的这一视觉语言特征,掌握运用抽象的几何形体的运动作为要素的这一表现形式,从而能够将形态的要素按一定原则组成的具备多维空间的形与色的立体。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教材:《立体构成》 赵殿泽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7、课程名称:平面广告设计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广告信息动态,广告制作的技法和规律,提高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充分发挥广告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综合广泛的社会基础知识策划,设计和制作广告,使之达到艺术性,实用性高度统一的目的。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8、课程名称:PHOTOSHOP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完成对图像进行编辑和将图像着色,修改校样,重新创造或完成图像合成,并且制作印前的彩色分色,来得到最高级、最专业的结果。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9、课程名称:CORELDRAW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内容:这是一个专业矢量图形处理及图像设计软件,该软件的特点是功能强大,且易学易用,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来轻松地创作专业级设计作品。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10、课程名称:3DMAX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内容:3DMAX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可以充分应用于影视广告、机械制造、建筑装潢,抽象艺术,教育娱乐,军事科技等领域。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参考书目:《3DS MAX大课堂》 海洋出版社
11、课程名称:AUTOCAD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课程内容:AUTOCA是著名的三维辅助设计软件,并广泛地应用在机械制造业中及室内外施工设计图的应用中。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参考书目:《AUTO CAD实用技艺》 中国电力出版社
12、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密切联系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建筑等各种艺术现象,进行比较完整系统的准确的阐述,使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考核方式:随堂考试
教材:《艺术概论》 王宏建主编 高教出版社 附:表
(一)总时间分配表
表
(二)课程性质和结构比例表
表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 篇7
地点:中国美术馆
采访人:米雅
米雅(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本刊特约记者,以下简称米):《美术观察》2011年第1期热点栏目策划了一个选题“美术馆与公共教育”,为此我们想请您谈谈公共文化教育作为美术馆功能的定位及其重要性。美术馆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机构在目标、方针上有何不同?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以下简称范):公共文化教育是美术馆的基本功能,也是美术馆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美术馆承担着展示推介优秀美术成果和收藏积累美术历史的责任,但是这些都是为了服务公众。公共文化教育作为藏品、作品和公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在美术馆的整体工作中越来越显得必要。美术馆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力的实现在某种程度上要通过公共文化教育来实现。比起专门的教育机构,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具有普及性、长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旨在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参与建构社会精神文明。大概可以说,美术馆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目标着眼于终生教育,培育主动教育,建构互动教育。
米:如何确定美术馆的文化教育对象和目标?
范:既然美术馆教育与专门教育机构的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不同,实际上也就提出了美术馆的教育对象和目标。首先,美术馆面向社会,可以说全部的社会公众都是美术馆的教育对象。从历史上看,有关美术馆教育服务的对象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比如说,当艺术博物馆在欧洲问世之初,它面向的只是社会的上流阶层,甚至规定了美术馆的观众群体只能是贵族和所谓“有教养的人”。随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美术馆的观众也越来越体现出社会的民主意识,也就是人人都有进美术馆的权益,美术馆也越来越重视把观众拓展与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力求通过组织丰富的教育活动吸引观众,其次是通过教育培养未来的观众。中国的美术馆现在正处在发展期,整个社会公众对美术馆功能的认知还不够充分,因此,我们特别需要通过教育内容与形式告诉公众,进入美术馆不仅是参观展览,同时进入的也是教育的现场和文化的家园,美术馆在教育项目的安排上应该着眼于对公众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也知道,美术馆的观众层次是非常丰富的,在开展普遍教育时还要着重考虑以特定的项目来建构对象。对社会公众的阶层和群体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普遍对象之外的特定对象来组织项目,比如大学生群体、中学生群体、少年儿童群体以及美术馆所在的社区群体等等。这些年,全国各地的美术馆都将大学生教育作为教育项目的重点,同时开展了丰富的儿童美术教育,营造了儿童美术体验创作的现场。中国美术馆还专门举办过针对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项目,通过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体现社会关怀意识。
米:美术馆的文化教育方式有哪些?选择这些方式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
范:如前所说,美术馆既有普遍教育的任务,也有特别教育的任务,因此教育的方式要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来展开,如何在创新教育内容的同时创新教育形式,成为美术馆当前研究的课题。我不能概括全国美术馆所采用的全部方式,但有几点是美术馆同仁所共同努力的:第一,举办著名艺术家和美术界专家学者的讲座,形成固定的“美育课堂”,特别是在举办重点展览的同时举办学术讲座,可以增加观众对艺术创作者和艺术作品的了解与认识,美术馆的课堂越固定,就越受到观众的欢迎。第二,在举办重要展览时提供语音导览和志愿者讲解服务。目前,全国许多美术馆都拥有一支比较固定的志愿者队伍并开展培训。随着志愿者这个概念在社会深入人心,美术馆的志愿者也成为美术馆联系公众的桥梁。通过志愿者的导览,让观众的视线透过作品的表层,进入作品的纵深层次,并且观看作品的细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获得举一反三的结果。有很多观众喜欢美术,但觉得美术难懂,还不太擅长真正面向原作,与原作“悟对通神”,导览能够增加这种效果。第三,美术馆根据自己的藏品和项目开发一批教材,用于儿童美术教育,在此基础上来实施观看、体验、动手、比照等方式同时并举的儿童美术教育。第四,组织观众群体的座谈交流,让大家在美术馆这个文化共享空间里形成交流。我经常注意到,当观众得到美术馆教育的时候,不仅拉近了观众和作品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观众之间的距离,在这个意义上,美术馆由“真”及“美”,由“美”及“善”,营造了一种人与人之间友好与和谐交流的相互关系,也无形中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成为美术馆的“回头客”。
米:您对美术馆公共文化教育的导向性有何看法?
范:美术馆通过公共文化教育让观众了解艺术的时代发展,理解不同艺术风格、样式在创新上的特征。我经常说,艺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启发和激励创新,公众能够从艺术家的探索、想象与表现中感受创新的价值,从而培养自己在不同的社会岗位上的创新思维,这是美术馆存在的价值。此外,不同主题的展览还能够增进人们的文化认知与价值判断,比如,2009年我们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60年”,展出了馆藏和一些重要博物馆的经典藏品,构成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就吸引了大批观众。老人们在这些经典面前再一次感受历史,年轻人从美术的历程中看到社会与时俱进的发展,共鸣都十分强烈。再比如,我们举办吴冠中作品捐赠展的时候,营造了最能体现吴冠中绘画风格的江南水乡环境,帮助观众理解吴冠中的艺术发现与表现。因此,分享艺术家的感受是美术馆教育的重要导向。第二,在整个艺术创作多元化的今天,美术馆要通过自己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帮助观众辨识不同艺术风格的价值,提升他们的审美修养,形成健康的文化导向。社会上经常有一句话说,美术馆的作品就是标识,但我们要确立的不是价格的标识,而是文化象征的标识。
米:目前中国美术馆以及其他地方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与国外有哪些不同或差距?今后中国的美术馆建设和发展,应该关注些什么?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 篇8
关键词: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实效性 审美愉悦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学科前沿交叉创新、培养健全人格,凝聚社会共识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大学都开设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我国,孔子主张艺术教育的公共性以及在艺术在君子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但画学多以艺术家的养成教育为主,例如宋徽宗时期的“画学”或者文人士大夫家庭的雅集与鉴赏等。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一直较受忽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公共艺术教育也提上教学日程。2006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保障和推动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文艺要:“自觉以最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在人民生活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深入开展。
但据一些学者通过实地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现状和实效有待提高,加快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的建设和发展尤为迫切。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是开展和推进美育的主要平台,切实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关键。②本文以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例,提出授课教师若能摆脱思维定势,明确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特殊性,明确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标,针对数字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授课上以引导学生兴趣、激发热情、启迪人生和美的感受,从而由感性艺术愉悦提升到理性逻辑思辨,则事半功倍。
一、 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类型与现状
当前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
1.艺术欣赏类课程:主要面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任课教师通常由一定经验的美术创作者担任,多从艺术创作的经验角度来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美感。以艺术作品赏析为主,在课堂进行关于艺术形式的讨论或讲解,希望学生能了解该作品的“美”之所在或“艺术价值”。在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中,往往将古今中外、不同媒材的艺术作品并置,以欣赏其超越于技术的普适性美感为目的。欣赏类课程的美学理念源自19世纪末自康德以来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在形式主义者看来,艺术具有超越时间、地域、文化的差异而具有普适性、必然的形式法则。观者在对作品形式美静观的沉思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内心的超脱。如康德(Immnuel Kant)即主张:“美是一种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认为“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艺术史上以主张形式风格分析的瑞士艺术史学者沃尔夫林为代表。
2.艺术史类课程;艺术史的教学在国内外源远流长。我国自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唐代张彦远(约815—874年)的《历代名画记》(成书于847年)起,历代著述宏丰。艺术史课程是以某一特定地理范畴中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主,将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品评置于特定的风格分析之后的历史性理解。因此,有西方艺术史学者布克哈特、赫伊津哈、德沃夏克认为:艺术史是视觉文化发展史、民族精神史和心灵史等。③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理解艺术家在特定时空情境中艺术家的个人才华、艺术传统与历史情境三者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而言,从发展变化的角度深入探讨艺术作品的产生与广义文化史的深入交接,对提升艺术价值的整体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要达到从广义的文化角度理解艺术、从视觉艺术演变的角度窥探文化史、心灵史、精神史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3.艺术概论类课程:课程是以介绍与艺术有关的知识为主要目标。由于该课程涉及的艺术门类较多,以讲授这些知识的理论大要为主,力图使学生在创作上的训练之余,能兼顾其理论上的修养,使其创作更上一层楼。在综合性大学中,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讲授得以理解艺术的大致全貌。大部分艺术概论课程综合性较强,包罗万象,涉及到艺术史、美学、哲学、艺术门类学、艺术心理学等。以目前高校广泛采用、彭吉象著的《艺术学概论》为例,它的具体内容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的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种类、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艺术的欣赏活动与批评等。④由于其知识体系过于庞大,课时有限,讲授者往往从自身和听者的专业背景中,有意识的选择性讲授与本门专业较为相近的理论,而其中所蕴含的对广义“艺术”素养的培养则往往付之阙如。若能在课程的设置上,打破学院、专业的壁垒,以讲座的形式分别邀请各领域专业学者进行讲授,其效果必将改善。
4.艺术与人生类型课程: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生活、美学与生活等课程较为普遍,可以说它是艺术大众化的主要途径,以实现艺术使人生更美好的理想。从学术理念上来说,西方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的列夫.托尔斯泰、普列汉诺夫等主张的“艺术即生活”、“艺术为生活服务”是此类课程的理论渊源。加之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反现代主义艺术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的“高冷”,⑤后现代主义艺术主张打破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艺术大众化,为应用艺术(设计类)获得学术层面的肯定与大众层面的普及奠定了基础。从教学实践上来说,生活与艺术结合固然是艺术教育值得追求的境界。但在落实层面上,由于艺术与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教学中不易形成有序的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易散漫而缺乏组织,易流于空谈与泛泛论。
二、对当前美术类公共艺术课教学现状的省思
当前,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艺术教育在凝聚社会共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提升民众的文化修养等的重要作用也的到广泛认可。虽然在政策的推动下,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已普遍开设多元化的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具体教学实施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课程教学目标认识模糊、授课方式陈旧、对授课对象的偏移、任课教师的定位不准确等是造成当前问题的症结所在。
艺术欣赏类课程开设旨在培养学生以风格/形式分析推论训练学生艺术分析、思考主动性的追求,使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而进入艺术的殿堂。但在教学中,往往侧重于抽离历史发展的纯粹感性的欣赏,未能上升到理性的抽象思辨的境界,在短暂的感性欣赏过后,往往易产生厌倦心理,而对积极调动学生主动性参与和融入以及内在的心灵共鸣则重视不够。
在艺术史课堂上,由于教学手段的滞后,在授课中充斥着呆板的史实以及专家所整理出来的风格描述的填鸭式教学,在表面上达到了传播艺术史知识的目的,但无法真正刺激、启发并引导学生利用这门学问进行有意义的思考。在当前技术发达的教学情境中,仅仅灌输一些人云亦云的重要史实,实际上其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的积极建构。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帕翠西亚·菲利普斯(Patricia C . Philip所言“一些公共艺术的弊病在于缺乏具体性,流于空泛和简单。……公众是千差万别、变化不定、活泼而挑剔的,它源自所有市民的私生活之中。公共艺术呈现在公众面前之后,最终也将成为他们的私人经验。视觉的感知结束后,心灵的感受将更持久的存在”。
从师资上看,以创作为专业的艺术家、受过美术师范教育训练的艺术教师、艺术史论专业的学者。前两者教师在讲授艺术欣赏和艺术与人生课程中,具备深广学术涵养的艺术家,通过身体力行的艺术作品展示和艺术才性学养的流露,必然对非艺术类学生产生直接的感性启发,其本身的存在状态亦是长期艺术熏陶的结果。若能辅以精深的理论讲解,其效果必然促进学生对艺术的神往,从而达到美术欣赏的目的。
在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具有相关专业艺术学、美学学术背景的讲授者,若能以分时段、分专业以连续性讲座的形式将其从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精神史的角度加以启发性的讲解与阐述、充分利用当前的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启迪、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可谓突破当前教学瓶颈的关键。
在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理论课程体系中,艺术史是基础,艺术概论是理论升华,美术鉴赏和美术与人生等课程是高校开展艺术大众化应用的最主要途径。若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调整,则效果可期。
三、小结
高校美术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实施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仍待引起重视。本文试由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美术类课程四种形态的归纳,及其在当前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若高校能根据自身学校实际,结合自身地域文化,打破学院、专业的壁垒,选配得当的授课教师,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目标,以使学生由艺术感知提升到理性思辨。培养具备高度艺术素养的新国民,于国于民,益莫大焉。
注释:
①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美育学刊》,2012年第6期,103页。
②杨琳、任红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美术类课程设置之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13期,169页。
③德沃夏克著,陈平译:《作为精神史的美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④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目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⑤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前卫与庸俗》一文,收录在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4页。
参考文献:
[1]让·吕克·夏吕姆,刘芳,吴启雯译.解读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肖鹰.中西艺术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刘艳霞.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届硕士研究生论文,未刊稿.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 篇9
设计思路:
花瓶是小朋友眼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都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通过幼儿对花瓶的再观察,了解花瓶的颜色构成和基本的形状,然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进行自主创作自己的花瓶。结合了幼儿生活经验,又便于幼儿动手操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体验线条的美感。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花瓶的各种形状、颜色。知道花瓶是多种多样的。
2、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有创意地设计、装饰花瓶。
3、体验成功创作的快乐。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受花瓶的形状。
难点: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有创意地设计、装饰花瓶。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在家中欣赏自己家的花瓶
2、PPT课件《美丽的花瓶》
3、幼儿操作材料:铅化纸、油化棒、记号笔。活动过程:
一、为鲜花找家、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每一朵鲜花都有一个美丽的家,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吗? 幼儿:是花园、是草地、、、、、教师:小朋友们都回答的很正确,可是当鲜花被放在咱们的家中,那它需要放在哪里呢? 幼儿:是花瓶
教师:真棒,就是花瓶,因为有了美丽的花瓶,鲜花也会活的更久,也更美丽的。那请问那位小朋友能讲一下你家花瓶是什么样的呢? 幼儿:(自主发挥)
教师:原来小朋友家的花瓶是这样的啊,今天老师也带了几个花瓶像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长什么样吧(打开PPT课件)
二、观察花瓶,了解花瓶的形状、颜色的不同。
(一)教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花瓶,现在请小朋友跟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看到哪些花瓶?它们哪儿不一样?(幼儿自由讲述)
(二)再次欣赏花瓶:
1、谁来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颜色花瓶?“这个花瓶上用了那些颜色?这些颜色用在一起好看吗?给你什么感觉?”
2、看到了什么花纹花瓶?
3、看到了什么形状的花瓶?“你觉得这样的形状像什么?”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启发:“哦,你喜欢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态吗?”
4、“你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
5、幼儿用身体做花瓶。
总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三、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装饰花瓶。
1、教师:小朋友,你想画什么样的花瓶,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幼儿设计花瓶(自主创作5分钟)
公共安全教育计划2018年 篇10
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公共安全教育》,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为依据,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知识为载体,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以“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万无一失”为目标,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二、安全教育工作重点:
1.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
3.加强管理工作,规范学生行为,防止学生做出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
三、主要内容
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六个模块。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保护个体生命安全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了解保障安全的方法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教育内容重点为: 模块一:校园安全。
(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不给坏人可胜之机。(2)不要随意让陌生人进宿舍,以防不测,睡前关好门窗。
(3)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集体活动,一定要事先经学校负责人研究,做出周密计划,并有教师带队。
(4)活动中的各种交通工具必须符合安全条件,不得超载。
(5)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等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
模块二:拒绝诱惑,净化心灵。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2)净化心灵,远离赌博,赌博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坚决禁止,严厉打击。
(3)谨防玩游戏上瘾,明确上网目的,把电脑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工具。
模块三: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1)预防敲诈.勒索,不要让陌生人知道自己家的经济状况,不贪不义之财,在学校遭到敲诈后,要向保卫处报告。
(2)防范校园抢劫,外出不要携带过多现金与贵重物品;不要在僻静.阴暗处行走或逗留,不要在夜深时单独外出。
(3)预防绑架,上学.放学要结伴而行,不轻信陌生人,不无故在途中逗留。
模块四:女生安全防范。
(1)夜间外出应注意安全,保持警惕,夜晚外出走行人较多的大道,不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搭乘陌生人的车。
(2)不和陌生人说话,遇到陌生人纠缠,要大声呼喊,向行人求救。
(3)认识时髦的危害,不涂指甲油,远离化妆品 模块五:自护自救
(1)防护浓雾危害,出现浓雾和逆温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应带上口罩.手套.并穿上防护外衣。
(2)参加社区活动注意自身安全,了解有关活动的注意事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发现火情,迅速到附近找大人救火,或打119。远离火场。
四、实施途径
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班、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和演练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
小学公共安全教育
工作计划
(2017-2018学)
田野:从个人工作室到公共美术馆 篇11
田野:从法国回来后第一个工作室就在这, 2011年搬进来的。
东方艺术·大家:为什么选择在这边?
田野:当时大的空间都没有,我喜欢工作室的空间大一些,有时会做一些大的装置,这边的空间比较符合我的需求。另外,我的工作室并不单纯是一个创作的空间,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我更愿意将它看成是一个小规模的美术馆。
除了收藏一些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之外,也会为其他艺术家提供驻留和创作的空间。如去年就有两个法国艺术家在这边驻留了一个多月,我免费提供场地给他们进行创作等。非洲也有个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的办公点也放在这里,邀请艺术家去肯尼亚考察半个月时间,然后创作相关的作品等等。
东方艺术·大家:您是哪年去法国的?
田野:1998年,在那边待了十几年,回来是为了筹划西部双年展。
东方艺术·大家:刚去时候困难吗?
田野:当然困难了,当时是留学去的,法语也不会,在国内学了三个月就去了,两三年后交流沟通上才没问题。去了那之后也没画画,觉得哪都新鲜,卢浮宫、蓬皮杜,一个接一个的美术馆看。
在接受新东西的同时,我也对自己之前的经验和知识产生了怀疑。走进卢浮宫,几百年前的古典绘画已经很成熟了,你再画成那样有什么意义呢?再走进奥赛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百年前印象派的光色实验和二战之后的后现代主义等等,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在国内学到的很多东西整个都是跟时代脱节的,中间的跨度太大了。所以在那个阶段思考的比较多,动手的时候反而很少。
东方艺术·大家:这种思考的状态持续了几年?对自己之后的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至少有两年。一开始试着做,会感觉每一条可见的路都被之前的大师走过了,已经无路可走了。但后来自己也慢慢意识到时代的进步对于艺术的影响,只有把握住社会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艺术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
上个月我去洛杉矶当代美术馆MOCA看展览,展览中没有一张绘画作品,全是装置。现在是一個信息的时代,绘画所产生的视觉和社会功能很有限,当大街上到处都是移动终端的电子屏幕在充斥着我们的视野的时候,仅通过一幅绘画能够解决不同个体对当下的真实感触吗?显然不行。装置则尽可能在有限的作品里给你提供更多的视角。像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上重要的展览,架上的东西已经非常少。倒不是说它过时了,而是说可能由于今天这个社会是个科技时代、立体时代,平面的话语传递的信息相对有了局限性,大家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可能与这个时代的审美价值有关。
在法国留学期间,我获得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艺术观念的转变,在十多年时间里,我只画了不到一百张画,却走过37个国家,看过几百个美术馆,也会写一些东西,这也是回来之后导致我策展的主要原因。
东方艺术·大家:您在法国留学期间有工作室吗?
田野:有的,不过也不能算工作室,三十多平米,还没现在我的卫生间大。当时没办法,是在一个车库区租的,画完就反过来放那,也没人会偷。后来就搬到公园里去画,露天创作会引来很多人围观,但围观的人太多又招来了警察,担心会有麻烦。后来公园也画不成了,就呆在家里画小幅的创作。
东方艺术·大家:现在工作室的租期是几年?
田野:签的是十年,但我估计坚持不到。通州未来也是北京一个重点的发展区域,通州运河边上要建一个新的CBD,据说华为第一楼也在那,离这儿不到两公里,这边随时可能会被拆迁。
东方艺术·大家:您在老家也有工作室吗?
田野:我是甘肃人,现在正在银川那边筹建田野美术馆,是政府批准的项目。规模不大,但是按国际标准做的。总建筑面积大概一万平米左右,展厅可能也就五六千平米,还有图书馆、咖啡馆、美术用品商店、办公室、艺术家创作的工作室等配套设施。已经开始建了,以后就是西部双年展的永久场地,我也已经申请改名成中国西部美术馆,不想做成个人的附庸风雅式,而是做成一个公共交流的平台,可以跟国外的对接。
东方艺术·大家:您面对目前的工作室满意吗?
田野:挺满意的。面积、装修都比较满意。
东方艺术·大家:对周围环境有什么要求吗?
田野:希望安静的,不要太吵,再一个不能扎堆,应酬太多了就没时间创作了。
东方艺术·大家:在北京做工作室最大的忧虑是什么?
田野:就是拆迁,你看附近那个小区盖的多漂亮,但很快就会拆到这里。不过也做好心理准备了。
东方艺术·大家:这要拆的话准备往哪搬,宋庄吗?
田野:这要拆了我准备去河北,燕郊那边。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 篇12
一、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扩招, 艺术作为教育资源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教育资源比例较低。老师与学生比例严重不协调, 致使大部分学生无法与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教学器材匮乏造成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侧重理论性, 实践性不强, 甚至没有课外实践, 学生的艺术教育就是单调的听课。
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束缚, 学生的艺术素质基础薄弱。地方高校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地级、县级城市和农村, 对艺术一窍不通, 同时又不敢大胆尝试学习, 如书法、摄影和舞蹈等需要一定物质基础和学习基础的艺术课程。另外, 在以理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理科专业的学生课程繁重, 知识结构和思维偏理, 无法在艺术追求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因此在追求提升艺术素养方面出现了思想认识的模糊, 以及实际目的的不明确和不单纯, 主要表现为混学分和随大流。
教师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 不能全面地掌控艺术教育本质以至于没有规划出与学生接受水平相协调的教学体制。某些地方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充分, 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导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 甚至个别院校视公共艺术教育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更不用谈丰富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艺术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得以显现。
二、地方美术资源进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
作为楚艺术的发源地, 荆州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将地方美术资源引入到公共艺术课程中, 可实现在了解美术类型实质的基础上, 唤起大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愿望, 并通过身临其境的欣赏, 开展可视、可游、可触摸的立体教学, 创设美术的现实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真正掌握艺术规律和特性。
现阶段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存在受教育群体艺术基础的先天不足与艺术教育内容的不对称矛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进行课程调整与创新, 以使艺术教育得以有效进行。将地方美术资源有机地渗透其中, 不仅可以拓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使地方高校承担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 保护、继承与发展地方文化艺术的责任。
三、地方美术资源进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 教师需根据学生群体的层次、专业、接受能力等实际情况,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相一致, 达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如在“美术欣赏”课上, 分析楚国的镇墓兽时, 可以让历史学专业的学生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思潮, 使艺术与其他人文科学相互渗透与交叉, 使学生产生认同感, 在学习中传承地方优秀艺术, 从而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发展地方艺术的工作。
2. 注重地方美术资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内容开发。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保持活力和吸引力, 增加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形式, 强化地方性和本土化。
地方文化品牌一般被视为历史积淀、文化内涵、现实美学的代名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可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 广泛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选修课程或系列地方美术专题讲座, 并通过各种专业教育、非专业教育、课堂教育、社团等形式与途径进行在校宣传, 使学生在品牌的吸引力下由好奇转为参与, 从而对地方文化产生认同感。
目前,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 没有统一的教材, 只进行理论抽象的形式讲授,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本土艺术的理解。所以应该编著一本符合本校学生艺术欣赏的教材, 将传统美术知识与地方美术资源有机组合, 还要在完整的美术信息库中深度挖掘功能各异、特点分明的地方美术资源。
教师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和准备教学内容,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上注意视觉效果与视听效果, 寻找符合学生实际并相互匹配的地方美术作品, 不间断地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内化”的效果。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注意传统美术知识与地方美术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如果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不紧密, 教学环节略显松散, 缺乏系统性, 便难以形成合力。
无论是系统讲授, 还是艺术作品讨论会、PPT作品展示、社会实践、参观博物馆或画展等形式, 在主题、内容开发上都应当与地方美术紧密联系, 特别是当地时事、与学生的利益和关系发展密切的美术事件。同时, 还要注意巩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将学生广泛参与的艺术实践活动, 如书法、动漫比赛、广告设计等阶段性地纳入课程设置范畴, 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 形成教与学、训与练的互动, 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3.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渠道拓展。
例如建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QQ群或者××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微博来开展公共艺术教育, 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感, 既改变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传统认识, 又加深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了解。此外, 高校还可以创建地方美术资源信息平台, 以此极大地延伸教学空间。
4. 地方美术资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渗透也应注
意, 因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导向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 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对艺术发展史的认识和对艺术的应用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以及他们对客观艺术现象的深刻洞察力和艺术敏感度, 从而逐步加深对艺术形式、事件、流派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观念。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过程中渗入地方美术资源是根据地方高校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一个教学理念, 教师不能简单理解, 一味地强调地方美术资源的重要性, 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对艺术的学习。
地方美术资源是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我们也不能将其完全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这是由公共艺术课程的性质决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跨域性, 与地方美术资源的独特性和亲和力, 二者有机配合, 才能发挥艺术在历史与现实中的魅力。相反, 如果忽略地方美术资源的吸引力, 就会使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缺乏生命力。
总之, 引入地方美术资源, 创新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必须充分发挥其艺术审美功能, 以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更好地为我国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增光添彩奉献力量。
摘要: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阐述了地方美术资源进入公共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及其具体措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地方性,地方美术资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Z].2006-03-08.
[2]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J].人民音乐, 2003, (12) .
【美术馆公共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美术馆的公共教育05-22
公共美术教育论文11-17
公共美术07-19
美术公共课08-21
公共艺术美术篇教案08-30
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 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10-16
美术改革与美术教育08-09
当代美术馆的教育使命07-19
高校美术教育体系中民间美术的意义论文11-19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谈创造教育与美术教学07-03